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2014年第8期湘阴县为顺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以藠头、有机茶、无公害蔬菜为重点产业,以14个规模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试点单位,广泛开展诚信建设活动。
湘阴县境内现有茶叶加工企业16家,为保持湘阴名茶优势,“讲诚信,重健康,更优质”成为了湘阴茶叶的产业之风。
在茶园管理上严格按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频振式杀虫灯和黄板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并在基地树立有奖举报的承诺牌,向社会郑重承诺不施用任何化学农药;在加工制作上采用微波杀青、电热暖气烘干等清洁化生产方式,安排专人建立生产、加工和经营档案,将茶叶原料收购、采摘、加工、包装、标识等情况全部进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对产品进行连续性编码,实现了农产品全程质量可追溯。
设施蔬菜是湘阴新兴的优势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以大棚蔬菜、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杨林寨乡,已有2家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基地顺利通过了国家级蔬菜标准园验收。
这2家蔬菜合作社均以“质量为先,诚信为本”为宗旨,建立了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一是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印发到园区每个农户,张挂到每个菜园;二是按照国家农药安全使用准则和农药标签标识的要求使用农药,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安排专人建立生产、采收及销售档案;三是对每批次出园蔬菜进行农残抽样自检,如实记载抽样时间、品种、检测结果等,建立农产品检测档案;四是对产出的蔬菜、食用菌进行统一编码,追溯管理和配送销售,真正做到了“不安全投入品不使用,不合格农产品不流出”。
通过开展诚信评价,湘阴县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逐年壮大,企业诚信度稳步提升,品牌建设得到有力发展,2014年有30个产品正在申报“三品”认证。
农药残留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主要有4种。
1.化学快速检测技术化学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主要用于有机磷的检测,利用有机磷农药(磷酸酯、二硫代酸酯、磷酰胺)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水解为磷酸与醇,水解产物与检测液反应,使检测液的紫红色褪去变成无色。
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

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
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保证人们食用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 1. 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之一。
它可以对样品中的农药成分进行分离和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优点。
2.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
它可以对样品中的农药成分进行分离和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的优点。
3.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
它可以对样品中的农药成分进行精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可以检测出微量的农药残留。
4.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一种利用抗体反应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检测样品中特定的抗原-抗体反应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特定的农药成分。
总之,选择何种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取决于实际情况,需要综合考虑灵敏度、准确性、分析速度等因素。
- 1 -。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相关知识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相关知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相关知识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农药残留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意义农药残留是指在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成分。
如果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意义在于保障食品安全,减少人们食用农产品时的健康风险。
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分类1.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它通过将样品中的农药成分分离出来,再通过检测器检测出来。
色谱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准确性高、可靠性高等优点。
2.光谱法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它通过检测样品中的光谱信号,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农药残留。
光谱法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点。
3.生物传感器法生物传感器法是一种基于生物学原理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它通过利用生物体对农药成分的敏感性,来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农药残留。
生物传感器法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
三、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
它可以用于检测各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如水果、蔬菜、肉类等。
同时,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也可以用于监测环境中的农药残留情况。
四、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
同时,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也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总之,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将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农残快速检测原理及操作流程

农残快速检测原理及操作流程农残快速检测是一种用于快速检测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化学或生物基础的方法,将农产品样品与检测试剂发生特异性反应,通过测量反应产物的信号强度来判断样品中农药残留的含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农残快速检测的原理及操作流程。
一、农残快速检测的原理:1.化学法:基于化学反应的原理,通过特定的反应产生变色或发光等信号。
常见的化学反应方法有酶促反应、免疫反应等。
-酶促反应:利用特定酶对农药进行催化反应,生成可观测的信号。
如酯酶对乳胶颗粒的催化分解,使溶液变浊,可根据浊度的变化来判断样品中农药残留的含量。
-免疫反应:基于特异性抗体与农药残留物的结合,产生特定信号的原理。
如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技术,通过将抗体与农药结合后添加酶标记的二抗,使得样品中的农药残留物与反应后的酶产物生成颜色或荧光等信号。
2.生物法:利用生物体对特定农药残留物的识别和反应机制,通过特异性的生物传感器来检测农药残留。
常见的生物法包括酵母菌生物传感器、细菌生物传感器等。
-酵母菌生物传感器:利用酵母菌的生物反应对农药残留物进行识别与检测。
当样品中存在特定的农药残留物时,酵母菌的生长状态或代谢产物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这些变化来判断样品中农药残留的含量。
-细菌生物传感器:利用细菌的生物反应对农药残留物进行检测。
细菌在检测过程中会产生特定的物质,如荧光、发光或溶解酶等,通过测量这些物质的变化来判断样品中农药残留的含量。
二、农残快速检测的操作流程:1.样品的准备:将待检测的农产品样品进行处理和准备。
通常包括样品的打碎与均匀混合,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反应试剂的制备:根据检测方法的要求,准备好反应试剂,包括特定酶、抗体、底物等。
3.反应过程:将样品与反应试剂混合并加入到反应体系中,接触一定的时间,使反应发生。
具体的反应条件与时间根据不同的农药和检测方法而定。
4.信号检测:通过仪器对反应产物进行检测并判断含量。
可以根据具体的检测方法选择合适的仪器,如光度计、荧光仪等。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
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1. 光谱法:利用物质对电磁波的吸收、散射、折射等特性与其化学结构的关系,通过光谱测量来判断是否存在农药残留。
常用的方法有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和拉曼光谱法等。
2. 色谱法:根据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利用色谱柱将样品中的农药残留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分离后的化合物来判断是否存在农药残留。
常用的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3. 生物传感器法:将生物传感器与农药残留反应生成的物质进行识别和测量。
常见的生物传感器包括酶传感器、抗体传感器和DNA传感器等,这些生物传感器能够高效准确地检测出农药残留。
4. 免疫分析法:通过检测农药与抗原之间的免疫反应来判断农药残留情况。
常用的免疫分析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法等。
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一些新兴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如质谱法和电化学法等,这些方法在农药残留检测领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农残快速检测方法

农残快速检测方法
农残是指在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粮食等)中存在的农药残留物。
农残的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色谱法: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法(HPLC)。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分离和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农残,并且具有高分辨率和灵敏度。
2. 免疫技术:免疫技术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层析检测(IC)。
这些方法利用特定的抗体与农药残留结合,并通过颜色反应或凝胶形成来定性或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农残。
3. 质谱法:质谱法包括质谱-质谱(MS-MS)和嗜热飞行时间质谱(HR-MS)。
这些方法可用于农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具有高分辨率和灵敏度。
4. 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生物体或生物反应器件来检测和测量特定分析物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与目标分子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来快速检测样品中的农残。
以上方法在农残的快速检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不断在技术上不断发展和改进。
综合利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可以提高农残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

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
一、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目前检测农药残留量的主要技术。
用此法检测农药
残留,通常首先要将样品进行溶解处理,然后将溶液置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中,以确定其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吸收强度,从而推算出农药残留量。
该方法的误差一般为10%,可检测主要的农药残留,例如氯噻嗪、磺
胺类、小麦类等。
该方法还可以检测氰基类、硫磺类等少量的农药,但检
测精度相对较低。
二、紫外荧光法
紫外荧光法是检测农药残留的常用技术,它通过对农药氨基和芳香类
分子的荧光发射或吸收,来确定其在样品中的含量。
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相比,紫外荧光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离度。
紫外荧光技术可以检测较多的农药,包括氯噻嗪、磺胺类、氰基类等,它的灵敏度可达10-4~10-5M,且检测准确度更高,并支持作物的残留药
量的精确检测。
三、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检测农药残留量的常用技术,它可以精确测定多种农药,包括氯噻嗪、磺胺类、小麦类、氰基类等。
它的检测灵敏度一般可达10-
8 g/ml,可以有效地检测微量农药,是目前检测农药残留中最精确的技术。
四、细胞荧光技术。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农药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化学物质,能够有效地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提高产量和质量。
但是,如果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农药,将会导致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
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因此,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成为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农药残留的危害过量或不当使用农药将直接导致农产品上出现农药残留,这些残留物质对于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
据相关研究表明,长期食用高含农药的食品会导致慢性中毒,出现严重的肝、肾、心血管等疾病。
而儿童、孕妇等敏感人群更是应该避免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
二、常见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1.色谱法色谱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析技术。
色谱法适用于一系列农药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色谱柱对样品进行分离和纯化,然后利用色谱仪检测样品中农药的吸附性和解吸特性,最终确定农药的含量。
色谱法优点是快速、精确、灵敏度高,但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和昂贵的设备支持。
2.质谱法质谱法采用质谱检测器对样品中的农药进行瞬时分析。
该方法可以确定农药的含量和结构,也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农药,技术复杂,需要高度专业和技术水平的应用者操作。
3.免疫学技术免疫学技术是利用特定抗原-抗体反应测定农药残留的量,其基本原理就是抗原针对特定抗体,从而形成精确的捕捉。
免疫技术的操作简单,但对样品的处理条件,实验环境,试管质量等要求较高。
三、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在研发、使用方面不断更新迭代,由基于免疫学乳测和荧光分光法到基于电化学和微流体分析技术的检测技术,等等,不断提高样本的分析速度和准确度,从而更好地检测出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情况,为我们生产生活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保障。
可以预见,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四、结语农药残留问题既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难点,也是食品安全面临的重要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胺磷
敌敌畏
对硫磷
水胺硫磷 马拉硫磷 久效磷 乙酰甲胺 磷
1.7
3.1 2.0 2.5 3.5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0.2
敌百虫
乐果 西维因 好年冬 呋喃丹
0.5
1.3 2.5 1.0 0.5
0.1
1.0 2.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表面测定法(粗筛法)
①选取有代表性的蔬菜样品,擦去蔬菜表面泥土, 滴2~3滴浸提液在蔬菜表面,用另一片蔬菜在滴液 处轻轻摩擦。 ②取一片速测卡,将蔬菜上的液滴滴在白色药片上。
③、④、⑤ 步骤同上。
五、结果判定
结果以酶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脂类
农药抑制(为阳性),未抑制(为 阴性)表示。 打开与空白对照实验卡比较,白色 药片不变色或略有浅蓝色均为阳性 结果。白色药片变为天蓝色或与空 白对照卡相同为阴性结果。 对阳性结果的样品,可用其他分析 方法进一步确定具体农药品种和含 量。
六、操作要点
干扰物质的排除
葱、蒜、萝卜、芹菜及番茄汁液,含叶绿素较 高的蔬菜,不要剪得太碎。测定番茄时,可将提取 液放在茄蒂处浸泡2min,取浸泡液测定。测定韭菜 或大蒜时,可整根或整粒放入容器中,加入提取液
后振摇提取测定。
六、操作要点
空白对照卡不变色原因:药片表面浸提液少、表面
不够湿润,和/或是温度太低。
法律定义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 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 有目的地调解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 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 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农药分类
1. 根据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 剂、杀鼠剂、除草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2.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有机农药、无机农药、植物性农药、 微生物农药。此外,还有昆虫激素。 3.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 剂、乳油、浓乳剂、乳膏、糊剂、胶体剂、熏烟剂、熏蒸剂、 烟雾剂、油剂、颗粒剂、微粒剂等。 4.农药大多数是液体或固体形态,少数是气体。根据害虫或 病害的各类以及农药本身物理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用法。 如制成粉末撒布,制成水溶液、悬浮液、乳浊液喷射,或制 成蒸气或气体熏蒸等。
速测卡(即纸片,固化有胆碱酯酶和靛酚乙酸酯试剂的纸片) 浸提液( pH7.5缓冲溶液,15.0g Na2HPO4·12H2O+1.59g
KH2PO4 ,用500 mL蒸馏水溶解)
仪 器(常量天平,有条件时配备37℃±2℃恒温装置,专为速测卡
法而设计的“农药残留速测仪”和超声波提取器)
三、检测流程
采样
样本制备
样本前处理
加样
预反应
阴性
白色药片变为天蓝色或 与空白对照卡相同 对 照
阳性 白色药片不变色 或略有浅蓝色
速测卡反应
空白试验
确证
四、检测方法(整体测定法、表面测定法)
整体测定法
①选取有代表性的蔬菜样品,擦去表面泥土,剪成1cm左右见方 片,取5g放入带盖瓶中,加入10ml浸提液,震摇50次,静置2min以上 (超声波提取中震荡30秒)。(采样-样本制备- 样本前处理) ②取一片速测卡,在白色药片上滴上2~3滴提取液。(加样) ③在37℃温度中放置10min(有条件时在恒温装置中放置),预反 应后的药片表面必须保持湿润。(预反应) ④将速测卡对折,用手捏3min, 使红色药片和白色药片叠合反应。 (速测卡反应) ⑤每批测定应设一个缓冲液的空白对照。 有条件时,将纸片插入“农药残留速测仪”自动恒温、定时观察。
速测卡法检测常见农药的检出限与国家允许蔬 菜中最大残留限量(mg/kg)比较。(附表)
附:速测卡对几种常用农药的最低检出限 与 最大残留限量比较(mg/kg)
农药名称 检出限 (mg/kg) 1.7 残留限量 (mg/kg) 不得检出 农药名称 检出限 残留限量 (mg/kg) (mg/kg) 0.3 0.2
检测技术
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3-1
快速检测 –速测卡法
检测意义
在农业生产中,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使用化学性 农药,如果不按规定的用药量、次数、方法或安全 间隔期施药,或施用了不该使用的农药,就会引起 农药超标或农药中毒。 食物中毒发生后,快速筛查出是否是由有机磷或氨 基甲酸酯类的农药或鼠药所致,对于及时抢救伤者 具有重要意义。 农药的检测重点是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吕巧枝
基本概念
农药 [Pesticide(s) ;Agricultural chemical;Farm
chemical]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 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 一类药物统称。特指在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以及调节植物生 长、除草等药剂农药大多数是液体或固体形态,少数是气体。 根据害虫或病害的各类以及农药本身物理性质的不同,采用 不同的用法。如制成粉末撒布,制成水溶液、悬浮液、乳浊 液喷射,或制成蒸气或气体熏蒸等。
一、基本原理
胆碱酯酶和有机磷或氨基甲酸脂类农药反应,酶 的活性被抑制。胆碱酯酶可催化靛酚乙酸酯(红色) 水解为乙酸和靛酚(蓝色),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 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使催化、水解和变 色的过程发生变化,由此可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有 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的存在。
弱阳
阳
阴
二、试剂及仪器
反应时间和温度对照卡放置时间一致
(可比性)
叠合反应的时间 3min( 3min后的蓝色加深,24h
后退色)
速测卡技术指标
符合率
据报道,在检出的30份以上阳性样品中,经气 相色谱验证,阳性结果的符合率在80%以上。
检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