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人物画 着色要求
工笔人物画女性面部设色技法研究
工笔人物画女性面部设色技法研究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其注重细节描绘和精细技法,画面精美细腻。
而在工笔人物画中,女性面部的设色技法尤为讲究,能够通过细腻的笔墨和精湛的技艺来展现女性的柔美和典雅。
本文将对工笔人物画女性面部设色技法进行研究,并探讨其特点和创作要点。
一、工笔人物画女性面部设色的特点1. 精湛的细节描绘工笔人物画以精细的细节描绘著称,尤其在描绘女性面部时更显得细腻入微。
画家需要借助细小的笔触和精准的线条来勾勒面部的轮廓、眉眼、嘴唇等细节,通过细腻的笔墨呈现女性的柔美之感。
2. 真实的色彩表现工笔人物画追求真实的色彩表现,画家需要准确地捕捉女性面部的肤色、妆容和气质特点,并通过丰富的色彩层次和细腻的过渡来展现出女性的面庞之美。
3. 精细的皱纹描绘女性面部的皱纹往往更为细腻柔和,画家需要通过精湛的皱纹描绘技法来展现出女性的细腻和典雅,使其面部更富有立体感和生动感。
二、工笔人物画女性面部设色的创作要点1. 准确把握色彩的层次和过渡在工笔人物画中,女性面部的色彩表现需要准确地把握不同部位的肤色层次和过渡。
画家需要通过细腻的笔墨和精准的调色来表现皮肤的质感和光影效果,使其更富有立体感和生动感。
2. 注意细节描绘的精准和细致女性面部的细节描绘尤为重要,画家需要通过精准的线条和细致的笔触来描绘眉毛、眼睛、嘴唇等细节,使其更为生动和真实。
对于面部的皱纹和斑点等细节也需要精细地呈现,使其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3. 保持画面的整体协调和和谐在绘制女性面部时,画家需要注意画面的整体协调和和谐,通过色彩的搭配和构图的布局来使面部与整体画面更为和谐统一,展现女性的柔美和典雅。
4. 善于运用传统工笔技法工笔人物画有着丰富的传统技法,包括点、线、面、墨等多种技法的运用,画家需要善于运用这些传统技法来呈现女性面部的细腻和典雅,使作品更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韵味和特色。
三、工笔人物画女性面部设色的创作实例下面我们以一幅工笔人物画女性面部设色的实例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讲解。
技法工笔画上色染色技法介绍以及各种技法的注意事项
技法工笔画上色染色技法介绍以及各种技法的注意事项传统的工笔画着色方法,工笔人物画的设色着染,十分重视工艺过程,具有一整套独特的着色技法。
这些技法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习惯和中国特有的毛笔、墨、胶彩颜料(无论矿石色,还是植物色均以胶水为调剂)和丝绢宣纸等工具材料互为作用而形成的,是历代前贤画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体现了中国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使艺术作品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所以得以流传至今并仍在不断发展丰富。
兹分述于后:晕染法:也叫渲染法,是工笔画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着染方法。
具体方法是用两支笔,一支笔蘸墨或颜色,另一支笔蘸干净的清水,先用蘸色笔顺线的一侧或深暗的部位着上颜色或墨,接着以水笔晕开,让颜色顺着水粉,由浓而淡自然开晕,逐渐消失,不出痕迹。
晕染的要点是:色笔所含的水分要比水笔饱满些,这样,色彩方容易晕开来。
若色笔水分少而水笔含水多,不但云不开颜色,还会使水分倒流入颜色,出现斑驳的色渍难以收拾。
但水笔也不能水分太少,水笔含水少即使将颜色晕匀,也会枯燥不润效果不好。
渲染应不露笔痕,痛快流畅,要做到这一点,色笔与水笔要迅速倒换,交替使用,迟疑不得,稍一迟疑,便会渲染不匀,留下笔痕。
最好能学会一只手同时拿两支笔并不难,与拿筷子的方法差不多,关键是倒笔时,要靠中指灵活地拨动,将不用的笔横起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与使用中的笔呈十字交叉。
两支笔迅速交替,晕染自然得法。
张惠敏工笔人物画《青春》平涂法:也是人物工笔画常用的着染方法,主要用于涂底色。
涂大块色和罩染。
首先将颜色在色碟中调匀,要注意好计划用量,一次调足,宁多勿少,免得少了不够用,再调配时难以一致。
用较大的笔蘸色均匀涂敷,涂值物质色宜用软笔,如大着色、大白云等,涂矿石色则要用硬毫,如兰竹,点梅类。
行笔时要一笔挨一笔朝一个方向运行,手劲要匀,不能东一笔西一笔地胡涂乱抹,尤其不要在一个地方来回涂多次,不然,便会出现水渍花斑或厚薄深浅不一的情况。
平涂法看似简单,其实很难,要想涂得平,涂的均匀,又不露笔痕,绝非一朝一夕的功夫。
浅论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的色与墨
浅论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的色与墨中国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其特点是讲究画面细腻、造型准确、色彩饱满和墨色浓郁。
其中,色和墨是两大重要元素,它们相互衬托、相得益彰,共同塑造出独具魅力的工笔人物画。
一、色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色彩非常重要。
色彩的运用不仅可以突出人物的气质特征,还可以表现出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心境、情感状态。
一般来说,中国传统绘画有色彩区分明显的“工笔”和墨色丰富的“写意”两种,工笔画的色彩通常比写意画更加绚丽多彩、饱满厚实。
工笔人物画中,应该分析出人物身上不同地方的颜色,并运用不同的色彩,展现出人物的真实感和充满生命力的气息。
色彩的运用在中国具有香港和澳门的绘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1、着色技巧1) 涂色分色。
中国传统画中,色彩比较纯净,各个颜色之间不会互相渗染。
因此,在着色时要将一个颜色完全涂满,然后再涂另外一种颜色。
这种涂色方式也叫“分色法”,是工笔绘画的一种重要着色技巧。
2) 点染法。
在工笔画中,点染法是一种主要的着色技巧。
这种涂色方式可以通过千变万化的点染技巧,表现出不同色彩之间的过渡和渐变,使人物的肌肤、衣服、头发等细节更加逼真。
3) 运用灯光。
灯光在工笔人物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灯光的角度和方向,让画面显得更加明亮、生动。
充分发挥灯光的作用,可以让观者感到画面有动感、有生命力。
填色的时候也要根据灯光的位置进行判断,决定人物哪些地方要着重强调颜色的亮度和深浅程度。
2、色彩搭配在人物画的着色中,颜色的搭配也非常重要。
颜色的搭配如果不得当,会影响人物形象的展现以及画面整体氛围。
一般来说,工笔画中最常用的色彩搭配有以下几种:1) 冷暖对比。
冷色和暖色搭配让人物画的画面更有层次感,同时也能突出人物气质的特点。
比如人物的衣服用冷色调,而人物的脸部则用暖色调。
2) 三原色搭配。
红、蓝、黄三种颜色是人类可以看到所有颜色的三种基本色彩,它们可以相互搭配,营造出鲜艳、明亮的画面效果,同时也能很好地突出人物的特性。
当代工笔人物画色彩研究
当代工笔人物画色彩研究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整体色彩调性:当代工笔人物画通常讲究线条清晰、造型规整,其色彩调性也应配合整体画面的氛围与情感表达。
例如,温暖色调能营造舒适、和谐的氛围,而冷色调则能表现寂寞、冷漠的情感。
2. 色彩饱和度与明度:色彩饱和度决定了画面的明亮或暗淡,而色彩明度则表现了其光亮或阴暗。
工笔人物画在色彩饱和度与明度的协调运用上非常严谨,通过调整色彩的浓淡明暗,达到画面的层次感与立体感。
3. 色彩舒适度与对比度: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运用也讲究色彩的舒适度与对比度。
在同一画面中多种颜色相互配合,要达到色调的平衡与谐和。
同时通过对比明暗强弱的对比,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4. 色彩构成手法:当代工笔人物画中还运用了一些特殊的色彩构成手法,如渐变、分层、点缀等。
这些手法在画面的表现和创意方面都能产生独特的效果。
总体而言,当代工笔人物画在色彩运用上追求的是“色彩明快、层次分明、协调平衡、细腻丰富”的效果。
工笔仕女脸部上色技巧
工笔仕女脸部上色技巧
工笔仕女脸部上色技巧
工笔上色
美芳和国经老师仕女画的步骤 , 希望能够帮到你 : 脸部用淡赭石分染 , 依据五官地区的不一样可适合调入花青 , 藤黄或曙红等画出奇妙变化 , 如发际 , 眉弓 , 脸的边沿处 , 用淡墨分染眼睛构造时要分多次染出 , 不要一次染死 , 要有透明感, 嘴唇用胭脂曙红分染 , 手用赭石 ,胭脂染出构造 , 指尖 , 耳垂 ,面颊等可加染些曙红以加强赤色 , 显得健康红润 , 头发应先染出大组后用淡墨频频罩染 . 要注意虚实变化 , 留出高光部位 . 肤色罩染用赭石石绿加白调制 , 颜色要淡 , 不够能够再罩 . 罩染后构造可再染 , 眼睛等部位可再提一
提 , 脸手的线可用淡墨加曙红复勾一遍 . 头发要染到厚重为止 , 高光不行太亮 , 最后面发罩遍花青以便降低墨的亮度 .
1 / 1。
工笔仕女分步上色技法
工笔仕女分步上色技法
步骤一:定稿后用浓淡不同的墨进行勾线,逐一用笔速度有快有慢,有提有按,平稳中有顿挫。
头发用淡墨调少许花青分染,淡墨勾勒背景山石。
步骤二:首先用淡曙红渲染仕女的面颊和唇部,用朱镖淡赭石渲染面部起伏。
淡花青曙红分染上衣,淡墨分染长裙,然后用淡花青调曙红烘托背景气氛。
步骤三:脸部用淡曙红、朱镖、藤黄加少许白粉,石青罩染上衣,用稍浓的墨调出领边和大带,曙红调少许朱镖、墨罩地毯,赭石调少许墨罩栏杆、柱子,最后华青调淡曙红烘托背景气氛。
步骤四:面部的额、鼻、下颚用白粉提出,然后用曙红加淡墨勾出,白色加少许藤黄调出乳白色罩内衣和裙子,用稍浓的墨勾勒背景山石、树木、用墨褪地毯外边,白粉提出纱帘,注意白粉不要太浓。
最后题字吟印。
(一)勾飞天人物的墨线一定要特别浅,线条一定要流畅。
人物的上衣,面部及荷花用浅色的曙红加墨勾出;用稍重一点的墨色勾人物的长裙、荷叶、琵琶。
(二)用墨加花青分染头发、荷叶和水面;调淡曙红分染脸、颈部、手;花青加墨分染人物长裙;曙红加花青分染红色衬布。
工笔人物画着色步骤
工笔人物画着色步骤工笔人物主要分为画线描稿、墨笔勾线、渲染着色三个步骤。
第一步:画线描稿。
需要注意人物的姿态、结构、细节,尽可能地展现人物性格与画者对人物的个体感受。
要求所有的细节都能准确的呈现。
最后的定稿要能清楚明白地反映局部之关系。
注意对线条的梳理。
可参照永乐宫与当代的工笔人物作品。
(略)第二步:勾线方法。
1.铅笔过稿。
用笔要轻,可见即可。
边画边调整线条。
2.勾线。
小红毛与叶筋,为硬毫勾线笔。
3.脸、手、皮肤不用墨线。
用胭脂调一点墨,为灰暗之红,近乎紫。
皮肤之水淡然,透明。
4.将线与线之关系理请,注意起始轻重长短转折映带之关系。
5.用毛笔注意手感,不拘一格,随心即可。
6.眼睛:注意上实下虚。
精确而不含糊。
眉毛注意起走向。
7.鼻子,注意体现空间结构。
观察要细致,描写要概括。
8.女子人中一般不勾线,也可勾一根阴影较重的单线。
老人根据需要可以有不同的表现。
9.嘴。
中缝线要实上下则虚。
10.脸之轮廓:颧骨。
肉。
虚之。
与颈部交接处不封口,体现结构即可。
主要靠晕染出效果。
11.头发。
A、用墨线勾。
B、用胭脂勾,渲染后用墨线勾勒。
提前分好块,勾起来方便。
线条要松,以轻为好,体现头发质感。
12.耳朵:耳轮两条线有粗细变化。
13.下巴:注意虚实。
14.鬓角的线:先染后勾。
15.身上的线:可加点墨稍重一些。
从衣领向下,注意起收笔。
16.胳膊:从肘向上勾一点即可,边缘线相交处要交代清楚。
17.手:注意结构,可以适当修改。
18.身躯:由实而虚,根据实际情况。
19.衣褶:注意方向与染色关系。
注意光线的方向与阴影关系。
20.后背之动态线:清晰、准确、交代清楚。
21.裤、腿面、随结构走。
第三步:染色。
1.准备:颜料、两只白云笔、清水、墨。
2.脸:第一遍用朱膘渲染,用清水笔染开。
主要标出暗部,突出人物结构。
3.手:同样办法。
4.衣服:根据实际情况找一种比较沉稳的颜色,渲染暗部,清水晕开。
5.整体过完一遍后,待干后用平涂的方法罩一遍。
经典工笔人物着色技巧
铜山区大彭中学 张义 整理
精品课件
一,眼部着色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二 , 手 部 着 色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三, 头 部 上 色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用 墨 勾 线 , 脸 部 的 线 用 赭 石 色 勾 线 。 再 用 墨 喷 底 色 。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量我色盖到和用 不钟跃过这白白 去爱升。个色色 破这成这步分分 坏纸为空骤染染 它本主出,婚眼 。身角来除纱睛
特。的了,、 有 肤肤用嘴 的 色色花唇 素 ,,青( 洁 这画平提 透 无面涂亮 明 法所背下 灵 替有景嘴 动 代的。唇 , 如部 的 保 此位 高 留 高都 光 下 级被 ) 来 的颜 , , 暖色 用 尽 灰覆 墨
用 墨 分 染 头 发 。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用 淡 赭 墨 、 干 笔 , 点 去 纸 张 缝 隙 留 下 的 白 点 。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谢 谢
精品课件
工笔仕女头部着色
工笔仕女头部着色技法
一.发髻的着色:
1.发髻勾好后,用淡墨逐渐加深染出(至少两遍)。
2.着完脸和手的颜色后,接着再将发髻用墨染到应有的浓度。
用很浓的墨色画到发髻时,骤然染淡,并染得毫无痕迹。
二.手、脸的着色:
1.用曙红染出两颊. 眼窝. 耳轮,以及手指尖、手腕和前臂交接处、拇指球、小指球。
2.用赭石调朱膘分染耳边、颊、眉下、鼻的周围、嘴角、下颏、脖颈,以及手指、手背及手掌。
要求先后用淡浓两遍染出,但需要等第一遍全部干后才能染第二遍。
不要染得过重,也不要过分强调染出凸凹,总之要染得适可而止。
3.用朱膘,曙红、藤黄调合成肉色将手、脸全部罩一遍,要求色调润泽,匀净、饱和。
4.开脸:
(1)将头发加到最浓度;用淡花青在发髻部位罩一遍,以使头发更黑。
(2)用深墨将眼眶勾足;用深墨点出眼珠,点眼珠用八成黑就行,不要点得死黑,要看出原来勾线时点出的瞳孔,才能生动;在眼睑的内部及白眼球的下边,还要用淡花青染出,眼睛才显得晶莹有光。
(3)嘴的着色,要求上嘴唇稍淡(用朱磦+稍许洋红染),下嘴唇则要用多一点洋红向唇中部涂染开,嘴裂还要用洋红勾出。
(4)用赭石调洋红勾画脸及耳. 脖颈. 手的肌肉轮廓。
工笔画中“女性五官的渲染配色”
工笔画中“女性五官的渲染配色”
1:首先用墨分染头发,先分组染,再逐渐地分染。
统染时要染出头发大得深浅变化,一般头顶染得较实,发际处要自然过渡,不露痕迹,头发分染得遍数较多,最后用墨罩染。
2:脸和手的分染可同时进行,先用墨分染眼睛和眉毛,眼珠在瞳孔的位置放墨向四周染开,眼睛的上眼睑用墨向下染深,眉毛在中间放墨向两边染开。
3:用淡的曙红色分染脸和手的血色,包括脸的两边,耳朵边缘,眼角内侧,嘴唇,手指尖和手指关节部分。
血色的分染并不一定严格按照结构的高低染,哪里有红得血色就染哪里。
4:用朱膘加三绿调成一种灰颜色分染脸和手的结构,染法和明清画一样,染结构的两侧,使结构的中间亮,相当于从人物的正面打光的效果。
分染得效果要微妙。
5:罩染肤色时一定要把朱膘加三绿加白粉调的较稀,从上向下平涂,空出眼睛的部分,染几遍后肤色的厚重感染出来即可。
6:用墨把眼睛加深完成,用曙红加朱膘染嘴唇,用淡的白粉染指甲。
经典工笔人物着色技巧
02
工笔人物着色技法
平涂法
总结词
均匀涂色,色彩纯净
详细描述
平涂法是一种基础的着色技法,要求用色均匀、涂布平整,使画面呈现出色彩 纯净的效果。在工笔人物画中,平涂法常用于背景、衣物等大面积的涂色。
渲染法
总结词
渐变效果,自然过渡
详细描述
渲染法是通过涂布不同浓淡、不同色彩的颜料,使画面呈现出渐变效果和自然过 渡。在工笔人物画中,渲染法常用于表现人物面部的细腻肤色和立体感。
运用不同的色彩和色调来 表现人物的情感状态,如 暖色调表现喜悦、冷色调 表现悲伤。
线条变化
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 浓淡等变化,表现出人物 的情感波动和感状态,如使用飘 逸的云彩表现超脱的情感。
人物背景的渲染
环境着色
根据人物所处的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颜色和渲 染方式,如山水画的清新、宫廷画的华丽等。
积水法
总结词
水墨交融,层次丰富
详细描述
积水法是在涂布颜料之前先用水润湿画纸,使颜料在湿润的纸上自然扩散,形成水墨交融的效果。在工笔人物画 中,积水法常用于表现衣物的飘逸和动感。
蘸墨法
总结词
墨色变化,生动自然
详细描述
蘸墨法是通过在墨汁中加入清水或不同量的胶矾水,使墨色产生浓淡、干湿的变化。在工笔人物画中 ,蘸墨法常用于表现人物的须发、眉毛等细节部分,增强画面的生动感和层次感。
色彩的层次感
01
02
03
色彩的深浅变化
通过使用不同深浅的颜色, 表现出工笔人物的层次感 和立体感,使画面更加生 动逼真。
色彩的冷暖对比
利用色彩的冷暖对比,增 强画面的视觉效果,使画 面更加丰富多彩。
工笔画着色的基本理论和技法
工笔画着色的基本理论和技法一,随类赋彩王天胜作品赋彩是对照各种不同的对象,着不同的色彩。
美术就是通过形状,色彩、空间三个造型手段来完成的,着色是其中一个手段一为什么说着色要随类呢?这里说明了中国画的一大特点,西洋画必须根据光的关系,除画出色彩不同的变化外,还要画出环境关系的影响色,例如一件白衬衣上受到外光的反射,呈现黄、绿、储色,就都要画到,认为这样才有衬衣的真实感,所以强调的不是物象本身的颜色而是光色的作用。
谢赫所提出的'随类赋彩'是根据物体的固有色彩的类别去描绘就可以了。
国画的颜色,一般要求典雅、·沉着、大方,即使重彩画,也要使人感到并不火气。
因为国画大量使用的是单色的矿物色或单色的植物色,用色一般讲求浑融调和。
在论及原色与间色的关系上,荆浩《画说。
提出'红问黄,秋时坠,红门绿,花簇簇,青间紫,不如死,粉笼黄,胜增光'》。
青紫不宜并列,黄白莫可肩随,大红大青偶然一二,深绿浅绿正反异形'。
都是前人的用色观念中国画着色可分为三种不同着色的路子;一种路子是勾线,重彩着色,十世纪以前基本是这个路子;另一个路子是用水墨淡彩的办法,使'墨韵既足,然后敷色',这就是以大部分墨色浓淡的变化当作颜色使用,达到'墨中有色,色中有墨的晕化效果,这是十二世纪以后国画着色的一大变化;近代的画家为了开拓探索更为广阔的路子,又逐渐使用泼彩和淡彩,重彩并用的青色方法,使中国画的色彩更有表现力。
二、平染王天胜作品用水调和颜色在碟子里调匀后,不分浓淡的平涂在线纹的框子里,叫做平染。
这种方法,不需要用水作深浅的晕染。
所以,看来比较容易掌握,但是要做到涂得又匀又细,特别是石青.石绿等重彩颜料,也须有~定的练习,才能掌握得好。
在平染时,色不能调得过浓,一遍不足时可以再染一遍,但平染时注意不要出现水花。
写意画很少平染,因为写意画着色要一次就带有用笔浓淡的变化。
三、色墨混用于理作品中国画颜色调配法,颜色与颜色之间的调配,效果并不是太好,这样的调配法并不是中国画理想的路子。
工笔人物画女性面部设色技法研究
工笔人物画女性面部设色技法研究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技法,其描绘人物的方法以精细细致著称。
在工笔人物画中,女性面部的描绘尤为重要,因为女性的面部要求更为细腻、柔和、靓丽。
本文将就工笔人物画女性面部设色技法进行研究。
一、提纯基本色在进行女性面部设色的前期,需要先对基本色进行提纯。
在工笔人物画中,女性的面部以白皙、粉嫩为主,因此可以使用一些淡粉、淡橙、淡黄等颜色进行提纯,使得整个面部色彩更为柔和。
此外,还需要在提纯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调配,以达到更加自然且舒适的效果。
二、使用多种颜色层和交叉渲染为了呈现出女性面部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可以使用多种颜色层来进行描绘。
例如,在表现女性的嘴唇时,可以先用橙色底层进行填充,然后再用红色进行着色。
除了颜色层之外,还可以使用交叉渲染的方式来使得颜色更加自然。
比如,在描绘女性面部的脸颊时,可以将两种相近的颜色交叉涂抹,这样可以使得颜色的过渡更加自然、柔和。
三、用白色描绘丽妆女性面部的妆容在工笔人物画中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加强描绘。
可以使用白色来描绘女子的丽妆,让画面更具层次感和艺术美感。
白色可以提高整幅画的明亮度和光泽度,同时也可以使得女性的面部更加娇艳动人。
四、精心描绘眉毛、眼睛等细节在工笔人物画中,女性的面部细节描绘要求非常严格,因此需要精心描绘。
比如女性的眉毛、睫毛、瞳孔等细节,都需要特别注意。
在画眉毛时,可以用灰色或者淡棕色的颜料进行描绘,使得眉毛的线条显得自然、流畅。
在画眼睛时则需要更加细心,因为眼睛不仅要表现出妩媚动人的外观,还要表现出眼球的光泽和神态。
总之,在工笔人物画女性面部设色中,需要注重基本色的提纯,多种颜色层和交叉渲染的运用,白色的应用,以及对细节的精心描绘。
只有这样才能够营造出一个更为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使得作品更具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工笔人物画女性面部设色技法研究
工笔人物画女性面部设色技法研究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是细腻精美、色彩鲜艳、画面细节丰富、构图稳健。
在工笔人物画中,女性面部是一种常见的主题,如何在女性面部的设色中表现出女性的柔美、细腻和纯正,是工笔人物画绘画者需要掌握和研究的一个重要技法。
本文将主要从颜色的选取、调配和运用三个方面,对工笔人物画女性面部设色技法进行研究。
一、颜色的选取在绘制女性面部时,选取颜色非常重要,因为颜色不仅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还直接影响到表现女性的气质和性格。
如何选取透明、柔和、清新的颜色,是绘画家需要掌握的技巧。
在选取颜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总体调性的选择。
女性面部的总体调性一般是偏亮的,所以在选取颜色时需要选择明亮、透明、光泽感强的颜色。
2、颜色的结构和层次。
女性面部的颜色一般比男性更丰富,所以在选择颜色时需要注意颜色的层次和结构,根据女性面部肤色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搭配。
3、注意颜色的合理搭配。
在选取颜色时需要考虑颜色的搭配,以增强画面的整体效果。
如粉红色和浅紫色的搭配可以产生柔和的感觉,淡黄色和浅绿色的搭配可以产生清新的感觉。
二、颜色的调配在选取好颜色后,需要进行颜色的调配,以达到色调的柔和和画面色彩的统一和协调。
1、颜料的选用。
在调配颜色时需要选择好质量的颜料,以保证颜色的透明、纯净和稳定。
2、颜料的分量和比例。
在调配颜色时,颜料的分量和比例需要掌握好,过多的颜料会影响颜色的透明度和稳定性,过少的颜料则会使调配出的颜色过于浅淡。
3、颜料的混合技巧。
在混合颜料时需要注意颜料混合的技巧,如在混合颜料时可以先在调色板上调制好颜色,再将其涂抹在画布上进行调整;可以采用层层叠加的方式进行颜色混合,以提高画面的透明度和层次感。
三、颜色的运用在完成颜色的调配后,需要将其运用到人物脸部的不同部位。
针对不同脸部部位的特点和需要,需要灵活的运用不同的颜色和技法。
1、鼻子的基本渲染方式。
工笔人物画女性面部设色技法研究
工笔人物画女性面部设色技法研究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流派,其以精细、细致、写实而著称,而在工笔人物画中,女性面部的设色技法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女性容颜娇媚、细腻,需要更加细致入微的描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工笔人物画中女性面部的设色技法。
1. 肤色选取在工笔人物画中,女性面部的肤色一般选取浅黄色调,能够体现出女性的柔和、娇媚之美。
浅黄色调的肤色在光照下也会显得更加光滑,表现出女性的皮肤细腻。
2. 眼部设色眼睛是人物画中最有神、最具有表现力的部位。
在工笔人物画中,女性眼部的设色要注重眼白的明亮度和眼睛的明暗对比。
一般情况下眼白的颜色要更加明亮,而眼珠的色彩要更加深沉饱满。
唇部是女性面部的关键,对于唇色的表现要更加细致入微。
一般情况下,唇色可以选用浅红色或者粉红色调,唇峰处的高光要加以强调,让唇色更加饱满、生动。
在工笔人物画中,鼻子的设色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要突出鼻梁的高光和鼻翼的阴影,让鼻子的形态更加立体;二是要注重鼻尖的修饰,使其显得更加细腻、柔和。
5. 脸部立体感的表现在女性面部的设色中,脸部的立体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加强脸颊部分的阴影和颧骨的凸显,可以更好地表现出女性面部的柔和和立体感。
1. 层层渲染在工笔人物画中,女性面部的设色要注重层层渲染。
先用浅黄色调作为底色,然后在此基础上使用浅红、淡粉、浅绿等色彩一层一层地渲染,使颜色更加饱满,层次更加丰富。
2. 美工色的运用美工色是一种颜料的品种,它干后具有光泽、色彩稳定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工笔人物画中的面部设色。
可以运用美工色进行细致的描绘,使女性面部的皮肤看起来更加细腻、光滑。
3. 水墨渲染工笔人物画中也可以运用水墨渲染的技法进行女性面部的设色。
在水墨的基础上运用淡彩进行描绘,形成淡雅、细腻的效果,让女性面部更加具有传统绘画的韵味。
4. 点、线、面的结合在工笔人物画中,点、线、面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技法。
在女性面部的设色中,通过点、线、面的结合进行精细的描绘,使得面部更加生动、立体。
工笔人物画 着色要求
工笔人物画着色要求2011-03-15 19:30:04|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大中小订阅工笔人物画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工具材料及使用方法一 . 毛笔二 . 熟宣纸、熟绢三 . 颜料四 . 墨五 . 其它第三章工笔人物画的着色特点、基本技法和作画步骤一 . 着色特点二 . 基本技法三 . 作画步骤课程安排一 . 临摹二 . 写生第五章创作研究第六章作品欣赏第一章绪论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朵奇葩,以其独特的趣味样式在艺术史上绽放着光彩,成为当今美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中的重要科目之一。
从汉墓帛画中已可以看到工笔人物画具有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经过历代画家和画工的长期实践,总结、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至唐和五代已发展的极为成熟,形成了中国绘画史上一个至今难以逾越的高峰期。
这一时期的工笔重彩人物画无论从技法、立意、刻画深度及艺术情趣等方面都具有独到的艺术风貌。
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列女图》(图一——1 )、《女使箴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图一—— 2 )、周肪的《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图一—— 3 )、宋佚名《八十七神仙卷》(图一—— 4 )以及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图一—— 5 )等等,这些传统绘画中脍炙人口,泛着人类灵性的艺术珍品至今令人赞叹不已。
宋元以后,由于绘画材料的变革和诸多社会历史原因,工笔人物画的创作渐呈衰落趋势,曾经被冷落了数百年之久,虽然其间也不乏名家高手产生,并创作了一些经典的绘画作品,如李嵩的《货郎图》、唐寅的《嫦娥执桂图》、陈洪绶的《笙庵簪花图》(图一—— 6 )、任伯年的《群仙祝寿图》等,但却始终未能形成画坛的主流。
当代中国画发展格局是本世纪以来中国绘画融合西方艺术观念形式的结果。
近现代东西方绘画艺术的交融,自徐悲鸿、林风眠始已有半个多世纪,他们最大的贡献是为现代画家提供了多种思维与行为的可能,这种可能随着时间的推进已成为必然。
工笔人物画技法(三)设色
工笔人物画技法(三):设色作者:刘泉义来源:拙风文化网1.色彩稿设色之前,先要对画面的整体色彩关系有一个设想,是冷是暖,是纯是灰,是浓是淡,要多画几个不同感觉的色彩稿,相互比较,确定其一。
《春雪》(见图)是我去贵州采风后所绘。
构思时,我想表现一组人物。
少数民族服装比较艳丽,为暖色,如果占画面太大,就会影响视觉效果,所以我要把它安排在画面下部。
人物后面安排深色、冷色的山体、房屋、积雪来调整画面;既增加景深,又烘托出盛装苗女洁白美丽的头饰。
这些都是在设色之前确定下来的。
中国画设色不同于西画,它以主观色彩为主,客观色彩为辅,不考虑那么多颜色变化,抛开一切影响颜色的客观因素及光影,直逼本质。
物象本身的颜色有时只作参考或摒弃不用,画家重新设色,以适合自己的审美要求及画面的意境。
而西画写生大都忠实于客观色彩。
它受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等条件的制约,每个环境中的颜色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不如中国画用色那样随意自由。
2.中国画颜料中国画颜料按其属性分为矿物质颜料和植物颜料。
矿物质颜料为不透明色,覆盖力极强,有石青、石绿、朱砂、石黄等等。
石青、石绿又分为头青、二青、三青……头青、头绿色泽最重,越往后越浅。
朱磦、赭石按其属性虽属矿物质颜料,在研制过程中是漂在上层、质地很细的颜色,具有一定的透明性,所以可把二者称为半透明色。
植物颜料为透明色,有花青、藤黄、胭脂、曙红等。
矿物质颜料一般呈粉末状,色泽鲜明沉稳,永不变色。
用时倒在干净碟子里,加浓度适中的明胶胶水调匀。
朱磦、赭石都早膏状,用温开水化开即可使用。
透明色因其透明性强,适于反复渲染,用来表现细微深入的地方。
半透明色和透明色都可作底色使用。
白色以蛤粉为上,它是用贝壳研制而成,白而不飘,永不变色。
云母色也属矿物质颜料。
因其有闪闪发亮的效果,可以产生特殊的感觉,所以我在表现银饰时经常使用。
云母色呈粉片状,有粗细之分,具有一定的覆盖性,调制方法同石色。
现在云母色种类很多,有不同色相、不同颗粒之别。
黄均: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各种染色技法
黄均: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各种染色技法黄均采莲图画工笔重彩人物画要用到的技法有罩、窄染、宽染、叠染、斡染、底色等,现分述如下:罩:在一定范围内,如服装、或墙壁、或地面等整个平涂一层颜色叫罩色。
罩色时笔中水分要饱满,用笔要肯定,不要重叠用笔。
如果重叠用笔则笔痕显露,或干后留有水迹、色痕。
窄染:是在较窄的范围内容,使颜色逐渐变淡,再变为无颜色。
方法是先用一只笔蘸满颜色,在需要染色的部位着色,用另一只笔蘸清水后吸干清水,沿颜色边缘迅速将颜色吸干,不留笔痕、色痕。
宽染:方法与窄染相仿佛,只是染的范围宽一些,由饱含颜色到无颜色的变化是在较宽的范围内完成的。
接染:是先用一种颜色染完一部分,换另一种颜色接着染另一部分,还可以再换其他颜色接着再染其他部分。
着色时笔中水分要饱满,但也不可太多,如果纸上的水分过多,接染前用干笔把水份吸去一些,防止颜色随水任意流动。
掏染:是指染背景底色时,要预先留出前面的人物,只染后面的背景。
如手指间的空隙,需要掏着染色。
掏染完成后要求整个背景的色调一致,手指间的空隙也没有任何异样的感觉。
方法是染前预先把颜色调好,调够,不要中途换色。
染手指间的空隙要争取和周围颜色同时完成,不要最后补染空隙部分。
斡染:染儿童或妇女面颊时,调好淡淡的胭脂颜色,着色时旋转用笔,再用另一支笔蘸清水后把水吸干,也是旋转用笔,使颜色逐渐变淡,再用干净的笔再接着旋转用笔,使颜色由淡变无,完全不留笔痕、色痕。
染眼窝处也可以用此法,只是旋转时方向要和眼窝相符合。
叠染:又称退染,在妇女的领饰或地毯、或雕梁画栋处多用叠染。
方法是先染底色,之后用同类色再染稍重的颜色,最后染更重的颜色。
底色:某些鲜艳的颜色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先用稍淡的同类色染底色,俗称打底子,最后染所需要的颜色。
如朱砂先用洋红打底,石绿先用草绿色打底,石青先用花青打底,绛红先用赭贡打底。
遍数:许多颜色染一遍往往不匀,需要重染遍或三遍才能达到预期的深度和均匀度。
涨知识工笔人物画的皮肤颜色怎么调怎么染
涨知识工笔人物画的皮肤颜色怎么调怎么染人物皮肤颜色的处理,要因人而异。
少女皮肤细腻,肤色调合时可以稍加粉质颜料,以期达到娇嫩滋润的效果。
画老汉的肤色以水色为佳,色彩易沉重厚实。
渲染较深色的部位时,可分数次染成,逐步加深,便于把握整体关系。
如须发层层渲染,发际处过渡就易自然。
渲染时用色的深度与墨线的深度要相宜,既要发挥线在画中的形式美和主导作用,又要让色与墨线协调统一。
在墨线上,尤其是在轮廓线上稍加渲染,可以使线浑圆而有厚度。
渲染完成了底色的铺陈,在此基础上就可用色彩覆盖其上,通常以平涂的手法,称为罩色。
罩色不可过厚,以略能透见底色为宜。
罩水色和半透明石色时较容易,而罩覆盖力强的石色,也应层层薄涂罩色。
石色太厚,不易涂匀,且色彩易灰暗无光。
罩色用的颜料应一次调足,宁多勿少,尤其罩大面积的色块时,涂色时一笔接一笔地展开,以免先涂过色的局部先干而出现笔痕,使色块不平整。
以水色罩色,底色的渲染要恰如其分,不宜过火;罩以石色,底色渲染可以稍过一点,罩色后就恰到好处。
如石色罩得较厚,使渲染的底色的作用不明显时,还可以等石色干透后涂上胶矾水,用以固定颜色,防止泛色,再进行渲染。
上不透明的石色也可采用填色法,用色较厚,突出墨线,使色不碍墨,墨不碍色。
色与墨线之间最好不要留下空隙,免得影响画面的工整。
填色时可以用色挤压墨线来校正墨线的缺陷。
填色法多用于描绘服装道具。
在整个设色过程中,往往渲染与罩色交替进行。
罩色时,可以用同一种颜色多次罩色,也可以不同的色彩交替罩色来达到所追求的色调。
在薄纸或绢的背面可衬一块颜色或墨色使画面正面的形象色彩更加沉稳饱满而有厚度,且保持色彩的鲜明、透气。
一般背面衬托用的颜对比正面用色厚些。
渲染罩色这一整个设色过程也是画面不断深入的过程。
人物的脸部,尤其是眼、嘴、鼻、眉、耳等传神部位,还有富于动作表情的手足,都要仔细深入刻画。
细微的刻画服从于整体,不必处处面面俱到。
在罩石色后,墨线因被覆盖不如原先清晰明确,就需要重新勾线,叫做“勒”。
人物画的用色
人物画的用色中国画颜料主要是天然颜料,有石色、水色之分。
石色,即矿物质粉状颜料,用时需调入胶水。
石色稳定性好,覆盖力很强,千年不变色,且沉着厚重,漂亮而不火气,如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等等。
初学者可先用铅管装的石色,效果虽差些,但还比较方便。
水色,是从植物中提取的颜料,稳定性能较差,但易与水调和,并较易与墨协调,如花青、藤黄、胭脂等等。
人物画的用色要与水墨配合好。
水墨画要以水墨为主,颜色为辅,过分用色反而会失去水墨画的特色。
在用色方面,前辈有不少能手,如任伯年、黄胄等。
任伯年作画用色很多,但与笔配合得很好,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
用色不与笔性配合就像水彩画,水彩讲笔触,中国画讲笔味,即:书法金石味,这一点任伯年可称楷模。
黄胄的人物画用色大胆,泼墨的沉着与色彩的艳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色衬墨,墨托色,响亮而协调。
他不但吸收了西洋画用色的调子,而且大胆采用了民间色彩的处理办法,仍不失中国水墨画的风韵。
上石色时,要用水色打底,没有底色,石色易浮于表面。
在用朱砂前,先用胭脂做底子,方显精神。
但在朱砂旁边,要有大面积的黑与白的呼应,黑、白、红在一起是最有分量的色彩配置。
当红色与淡墨色在—起时,则要很慎重,水要经常换,笔要洗净。
另外,上石色时,要等底色八成干时再上。
如果太湿,石色易渗到画面背后,干了以后色彩很灰,不精神;如果等底色干透再上石色,则显得枯燥,没有水气,所以,上石色一定要把握好时间,以底色潮湿状为最好时机。
用石青时,要有花青做底色,这样很沉着又很亮。
小面积用时,可与淋漓的水墨形成对比,尤其是在墨渍有些乱时。
用石色刻画精致而具体的服饰,会很好看。
用石绿,须用赭石做底,也可把石绿调进赭石,效果非常舒服。
在小孩、妇女的脸部经常可以用到,画眼窝、鼻底等凹进去的地方,或在脸的透视状态下转过去的部分,适当调进一些石绿,会增强脸部的冷暖对比。
总之,在石绿旁边最好有些赭石做陪衬,才更加漂亮。
赭石是水墨人物画中的主要色,可以根据不同人的肤色适当地加进一些花青、石绿、胭脂或墨,但基本上还是赭石调子,只是有冷暖、浓淡之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笔人物画着色要求2011-03-15 19:30:04|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大中小订阅工笔人物画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工具材料及使用方法一 . 毛笔二 . 熟宣纸、熟绢三 . 颜料四 . 墨五 . 其它第三章工笔人物画的着色特点、基本技法和作画步骤一 . 着色特点二 . 基本技法三 . 作画步骤课程安排一 . 临摹二 . 写生第五章创作研究第六章作品欣赏第一章绪论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朵奇葩,以其独特的趣味样式在艺术史上绽放着光彩,成为当今美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中的重要科目之一。
从汉墓帛画中已可以看到工笔人物画具有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经过历代画家和画工的长期实践,总结、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至唐和五代已发展的极为成熟,形成了中国绘画史上一个至今难以逾越的高峰期。
这一时期的工笔重彩人物画无论从技法、立意、刻画深度及艺术情趣等方面都具有独到的艺术风貌。
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列女图》(图一——1 )、《女使箴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图一—— 2 )、周肪的《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图一—— 3 )、宋佚名《八十七神仙卷》(图一—— 4 )以及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图一—— 5 )等等,这些传统绘画中脍炙人口,泛着人类灵性的艺术珍品至今令人赞叹不已。
宋元以后,由于绘画材料的变革和诸多社会历史原因,工笔人物画的创作渐呈衰落趋势,曾经被冷落了数百年之久,虽然其间也不乏名家高手产生,并创作了一些经典的绘画作品,如李嵩的《货郎图》、唐寅的《嫦娥执桂图》、陈洪绶的《笙庵簪花图》(图一—— 6 )、任伯年的《群仙祝寿图》等,但却始终未能形成画坛的主流。
当代中国画发展格局是本世纪以来中国绘画融合西方艺术观念形式的结果。
近现代东西方绘画艺术的交融,自徐悲鸿、林风眠始已有半个多世纪,他们最大的贡献是为现代画家提供了多种思维与行为的可能,这种可能随着时间的推进已成为必然。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化的多元共生成为新的潮流,这为工笔人物画的复兴提供了契机。
清代石涛说:“尝憾其泥古不化者,是识拘之也。
识拘之则不广,故君子唯借古以开今也。
”生存空间的转换,使人们在对古代和现实的关照中得到释放,当代艺术观念与文化思潮的侵入,使工笔人物画正由传统的古典形态转向现代形态,并赋予了当代工笔人物画全新的文化和思想内涵。
语言形态是艺术作品的第一生命,是表达思想意图的载体,造型则是语言形态的核心。
与西方艺术相比,中国传统艺术更注重一种主观心理世界的构造,这种艺术思维的主观性,反映在人物画的创作中,首先是对“传神论”的奉行。
这一贯穿数千年的人物画创作发展的理论,主张对人物的表现应不局限于“形似”的范畴,而以“神似”为宗旨,如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齐白石的“似与不似”等说法都是这一理论的佐证。
它规定了传统工笔人物画的人物表现并不追求如西画中的那种酷似客观对象的真实,其对人物精神世界的关注程度更胜于对其形体相貌的描摹(图一—— 7 )。
在这样的艺术思想主导下,传统工笔人物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现体系。
然而,由于西方素描教学方法在中国画教学领域的深入贯彻,使得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在造型原则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过去的意向造型观转而追求科学写实的造型观,要求对所描写的客观形象进行真实的、唯妙唯肖的描绘,其结果是带来一系列中国画在审美态度、创作观念、表现手法上的变革(图一—— 8 )。
受现代造型观影响下的一大批人物画家,真诚地面对自己生存空间的现实,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艺术创作的探索中,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的工笔人物画不仅在造型原则上,而且在构图方法、色彩使用、材料取舍、审美指向等方面都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中国画坛。
传统的单线平涂式的表现手法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达到教学和创作上的要求。
传统的色彩观中对色彩冷暖变化的认识规律,也融入了许多西方色彩观中的有利因素。
焦点透视构图法对传统散点透视构图观的冲击与日俱增,这点非常明显地反映在人物画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而趋于客观化(图一—— 9 )。
同时,另一种倾向也是不容忽视的,白描一直是传统中国画的骨架,它不仅是造型的基本手段,而且自身也具有一套系统的审美标准。
随着写实造型的极端化,在工笔人物画中对线的要求变得模糊起来,特别是强调体面效果或受日本岩彩画影响的重彩画等绘画中更其如此,在这种审美追求中,线的作用和审美性被淡化了,有时甚至仅勾铅笔线而已。
尽管对于如何更有效地将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艺术形式和精神以及西方艺术的造型表现方式加以吸收、应用,仍是摆在许多艺术家面前的需要完善的课题,但应该看到的是,这种借鉴了西方模式的美术基础教育使现代工笔人物画从再度兴起之日就有别于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规范(图一—— 10 )。
在继续寻求一种符合于当代审美趣味的艺术样式的过程中,需要从时代的角度,用文化的眼光去审视传统,体味当代。
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固然需要合理借鉴西方艺术中的形式表现因素,但民族传统绘画中的一些独特性格也并非就是逝去的光华,要合理地继承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精神和形式内容。
事实上,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线描、着色晕染及构图布置原则的丰富技巧仍然是许多画家创作的出发点,而其精神体系中深层的情感表现内核及由此而生的意向性思维机制,则更是民族艺术独特性的根本所在。
因此,在学习、研究工笔人物画的时候,一定要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推陈出新,创造民族绘画艺术的新高峰。
第二章工具和材料一 . 毛笔我国的毛笔历史悠久,品种非常丰富,分为羊毫、狼毫、兼毫三类。
从工笔画制作的需要可准备以下几种:1. 勾线笔,多为狼毫,常用的有衣纹、叶筋、蟹爪、大山水笔等,这类笔的笔毫较硬,韧性强,常用来勾线,画一些特别细小,精致的部分,一般以锋长健韧为佳(图二—— 1 )。
2. 染色笔,多为兼毫,中长锋为益,常用的有大、中、小白云笔或其它软毛羊毫笔,这类笔蓄水量大,柔软且有弹性,不宜伤低,最适合渲染,(图二—— 2 )。
3. 底纹笔,可用做大面积渲染,或清洗画面之用(图二—— 3 )。
二 . 熟宣纸、熟绢熟宣纸是在生宣纸上加骨胶和明矾制成的,可以不漏色、渗色,市面上有现成品出售,一般是四尺宣,也有五尺、六尺的,熟宣纸以薄而绵实者为益。
自己也可以制作,方法是骨胶、明矾加水,均匀地涂染在生宣纸上,胶矾比例为2 :1 ,胶矾要适中,过多则纸面光滑,染色不易均匀,少了则容易漏矾。
熟绢的性能与制作方式和熟宣纸基本相同,只是绘制效果更加细腻、精密,而且反面衬色的效果非常明显。
三 . 颜料中国传统颜色是很丰富的,由于工笔重彩画的衰落代之以文人画的兴起,色彩越来越多地为墨色所取代,以至许多颜色都已失传,现在市面常见的颜色是十二色配装的锡管色,初学者可以选用。
中国画颜料根据它与水溶解的程度可分为水色和石色两大类:1. 水色:多由植物色构成,容易与水融合,色质细腻透明,故也叫透明色。
如:藤黄、花青、胭脂、大红等都属于这类颜色。
有些矿物色质地极细,加胶后也可制成水色,如:朱膘膏、赭石膏等。
2. 石色:由天然矿石研磨而成,粉末状,不透明,固也称不透明色。
如:石青、石绿、朱砂、雄黄、土黄、土红等都属于这类颜色。
目前工笔画对色彩丰富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画中欠缺的颜色可以用水彩色和水粉色来作为补充,如群青、普蓝、草绿等,尤其是水彩色,质地较细,色彩也较国画色丰富。
现在有些有识之士也在挖掘古人用色、造色的经验,并参照目前日本色的制作方法,如中央美院附中颜料厂出的一些颜色,从色质、色阶变化等方面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现在市面上的国画色彩。
四 . 墨墨分松烟、油烟、漆烟三种墨。
松烟墨黑而无光;油烟墨既黑又亮,墨色变化最丰富,漆烟墨最黑,但有较强的反光。
鉴别墨的好坏,一是看墨的光泽,发蓝光和紫光的墨比较好,二是看质地,质地越细越好。
如图方便,市面上出售的“中华墨汁”、“一得阁墨汁”也可使用,一般效果还不错。
隔夜的墨称为宿墨,宿墨的附着力减弱,容易跑墨,不宜使用。
五 . 其它其他材料还有砚台、笔洗、色盘等可根据需要配置。
第三章工笔人物画的着色特点、基本技法和作画步骤一 . 着色特点中国传统用色方法与西方绘画用色方法不同,一般是平面涂绘后的色块组合,不强调受光后的色彩变化,也不强调环境色的反射影响,多是着重于物体本身的固有色。
如人的头发是黑的,肌肤是肉色,草是绿色,天是兰色,至于说是处在什么样的光线或环境中的黑、绿、蓝是基本不予考虑的,这是中国画色彩区别于西画色彩的重要标志(图三—— 1 )。
因此,中国画的色彩对比往往是在色块与色块之间的比较中而存在的,不过多地强调同一色块内的冷暖变化。
但是,中国画的这种用色方法是与传统程式化造型方式相联系的,自从西方写实素描被采纳为中国画教学程序后,这种平面用色的方法显得简单和力不从心,传统的色彩观中对色彩冷暖变化的认识,也由大的色块与色块之间的冷暖对比关系进而要求局部色彩的丰富性,单纯的主观色、固有色意识逐渐融入了光源色、环境色等西方色彩观中的因素,从而以细腻的色彩来满足这种造型手法的需要(图三—— 2 )。
这事实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色彩认识空间和联想空间,拓宽了中国画的色彩表现范围,值得认真地研究和思考。
二 . 基本技法1. 勾线:工笔人物画的用线工整细致,一般以中锋用笔;考虑到与色彩的结合及物体质地的不同,应有浓淡变化,如头发较深重,肤色较浅淡等;现代工笔人物画由于造型因素的改变,在线的粗细变化上不做过多追求,以铁线描为主,但线的起笔、收笔还是要讲究的。
2. 分染:对形体结构的局部渲染,多根据结构的起伏凹凸进行刻画描绘;分染时用色笔将结构画出,再用清水笔按结构要求晕染开,清水笔上的水分要比画面上颜色的水分少,以免将色彩反冲回去(图三—— 3 )。
在色块中产生色彩变化时,也需要用分染的方法将变化的颜色分染出来。
3. 罩染:在分染的底色上笼罩一层颜色的方法叫罩染。
罩染一般采用平涂法。
4. 平涂:将所需的某种颜色调和好后均匀地涂染在所要表现的画面部分,不分色彩的冷暖变化和深浅变化,一般在画背景或罩染时采用。
平涂时可将画面竖放,笔上水分要足,横向一笔画过,然后下一笔接着上一笔的下沿趁湿接着画(图三—— 4 )。
5. 勾勒:用石色的彩色线沿墨线若隐若现地勒画一次叫勾勒,也称“提神线”,具有很强的装饰美,勾勒线一般不益强过墨线的效果,如唐寅《嫦娥执桂图》中衣领的处理方法(图三—— 5 )。
6. 垫色:用一种颜色托垫在另一种颜色的下面,使上面的颜色具有互补、厚实的效果。
如画红色衣服时,可先用淡绿色垫底,这样画出来的红颜色会更加丰富,具有变化。
一般所垫衬的颜色与要表现的颜色在色相、冷暖上是互补关系,而且应以水色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