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后现代主义文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式主义。形式上的创新在现代主义文 学诸流派的创作实践中具有终极性的意义。 每一个文学流派都试图借新的形式与前此 的一切文学创作相区别,以显示自己的存 在,因而现代主义诸流派间的更替便表现 为文学形式的花样翻新。 反传统。在现代主义文学那里,文艺复 兴以来形成的西方社会的科学理性主义传 统受到批判,同时,作为西方社会的精神 支柱而存在的基督教传统也被动摇。艺术 家往往需要独自面对世界,在虚无中寻求 世界与人生的意义。
一、后现代主义的内涵:
(一)从时间上界定。 哈桑的考证:1934年,弗· 奥尼斯的《西班牙暨美洲诗 选》中,首次用到了postmodernism一词。 贝尔认为,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应当是在60年代(后工 业社会) 杰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起的时间应该是50年代(晚 期资本主义) 文学上的后现代主义应当在二战以后,其代表是法国 达达主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小说等。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二次战后,或50年代以后。 原因:战争 后工业:贝尔的前工业社会(人与自然)、工 业社会(人与机器)与后工业社会(人与人的矛盾、信息 的占有) 大众传播业的发展
(8)文学自身的危机:后 现代文化背景中,许多已经 形成的关于文学的规定性开 始不再适用,虚构与纪实、 原创与复述、语言艺术与影 视艺术、审美性与功利性的 界限越来越变得模糊不清, 文学日渐被在后现代社会无 穷繁殖,没有边际的文化概 念所吞没。因此,从一定意 义上讲,解构性即文学的后 现代性。

(5)复制与模仿代替独创与个 性。个性化理论及文学作品的风 格理论被解构。文学的个性化理 论与风格理论建立在作家中心论 的基础之上,它强调作家创作活 动的创造性及作品的不可重复性。 然而,在后现代社会中,大众文 化观念到处流行,支配着后现代 人的思想与行为,个体的人所能 做的,只是对时尚的追逐与模仿, 独特的个性与风格已经成为十分 遥远的事情。后现代主义理论家 干脆认为,所谓的创造性 只是人的错觉,面对 文化,面对历史,面对 语言,个人其实是无所 作为的。 (6)影像化。 (7)走向生活。
6.后现代是一种精神与价值模式: 现代是后现代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果想成为现代的作品,必须先是后现 代的才行”。 后现代的精神实质:消解、去中心、非同 一性、多元论、解元话语、解元叙事、不 满现状、不屈服权威、不对既定制度发出 赞叹、不对已有成规加以沿袭。
(二)哈贝马斯对后百度文库主义的批判: 1.现代性是一项尚未完成的工程,它永远指向未 来。 现代化目标本身的合理性 主体性,理性的现状 2.现代性为何成为问题。 现代性展开过程中出现的误区:理性中主体的丧失: 工具理性、 科学技术在现实中被意识形态化 对现代性的怀疑:交往受阻,共同的前提丧失。从 黑格尔到尼采到后结构主义
3.在后现代主义社会,人本主义立场、人文关怀精 神、精英意识、启蒙话语、先锋性、作家中心观念通 通被抛在了一边,文学与现代性的联系几乎全部被割 断了。 贝尔关于后与超的区别的论述: 超、反、后 过去总是习惯于用超作词缀创造词汇:超悲剧、 超文化、超社会,到了20世纪后期,人们却总是用后 组词,后现代、后工业、后意识形态、后文学、后历 史、后结构……其中表现出的是西方人极微妙的心态 变化。超在强调不同、断裂的同时,有一种进化、进 步的意思,而后在强调不同、断裂的同时,则包含着 过渡、间隙、对未来的没有把握等观念。
法国当代 著名哲学家、 后现代思潮 理论家让— 弗郎索瓦· 利 奥塔(1924— 1998)。
2.知识的商品化:“以前的那种知识的获取与 精神、甚至与人本身的形成(教育)密不可分的 原则已经过时”;就是那种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去 改造与利用自然的态度也已显得过于浪漫。在后 现代语境里,知识的性质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 知识的传授与获取都变成了一种商业交换行为, 因而,“知识为了出售而被生产,为了在新的生 产中增值而被消费:它在这两种情形中都是为了 交换。”在商业原则作用下,知识与知识的的区 别仅仅象货币一样表现为‘用于支付的知识’和 ‘用于投资的知识’。”

后现代社会的大学“仍然需要向学生传 授一些东西,不是内容,而是终端的使用, 即一方面传递新的语言,另一方面传授怎 样灵巧地操纵这种提问的语言游戏:向哪 里提出问题,即哪个存储器与人们想知道 的东西相关?如何提出问题才能避免错误 等等。”因为“数据库将是明天的百科全 书,它们超出了每使用者的能力,它们是 后现代人的自然。”
(二)几个概念的辨析: 现代、现代性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1.现代性问题:人本主义,理性主义,乐 观主义,现实主义,重视摹仿,重视内容, 强调现实功利性,强调语言表达的清晰、 民族化及个性化是文学现代性的基本特征;
2.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哲学——现代主义艺术——现代主义文学 (1)现代主义文学形成了如下一些反现代性的特征: 非理性。受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与弗洛依德心理学理论 的影响,现代主义文学的许多流派都把非理性作为人的本质, 把对人的潜意识世界的发掘与潜意识欲望的表达作为文学的 目标。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文学语言不再具有清晰的逻 辑,叙事也不再具有连贯性与前后的因果关联,时空秩序被 完全打乱。 主观性。在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中,现实世界是一个在 作家的主观感受中变形的世界,主观的真实性代替了客观的 真实性,人的感觉、情绪、梦境成为文学表现的对象,现实 世界往往作为神秘的精神现象的客观对应物而出现在文学作 品中。
(2)现代主义与现代性之间还是存在着深层关联。 人本主义立场。它认为,科学理性主义的不加限 制的运用,导致了人的异化。把人从异化状态中拯 救出来,是现代主义作家共同追求的目标。现代主 义作家在对现实采取激烈批判态度时,表现出了热 切的人文关怀 启蒙的姿态。现代主义文学仍然以启蒙的姿态面 对大众,保持着强烈的精英意识。 作家的中心地位:在现代主义文学那里不是被削 弱,而是被进一步强调了。 先锋性。现代主义作家总是坚守着自己的先锋性, 与大众文化保持着足够的距离,并试图以自己的先 锋性去影响社会,使大众向自己靠拢。
参考书: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 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争论
(一)利奥塔对后现代社 会的知识状态的考察: 1.语境的转换: 现 代主义的价值观念与后现 代主义价值观念的分歧根 本上讲源于语境的差异, “当科学元话语明确求助 于诸如精神辩证法、意义 阐释学、理性主体或劳动 主体的解放、财富的增长 等某个大叙事时,我们便 使用‘现代’一词指称这 种依靠元话语使自身合法 化的科学。”而后现代就 是“对元叙事的怀疑”。
5.大学 。 “大学和高等教育从此需要培养的不是各种理想,而 是各种能力:多少医生、多少某专业的教师,多少工程 师,多少管理人员等等。知识的传递似乎不再是为了培 养在解放之路上引导民族的精英,而是为了向系统提供 能够在体制所需要的语用学岗位上恰如其分地担任角色 的游戏者。” “(在后现代状态下)大学生不再是来自‘自由精 英’的青年,他也不再或近或远地关心社会进步、人类 解放的伟大任务。来源于新用户的社会需求将高等教育 的功能逐渐分为两大类服务:复制‘职业知识分子’和 ‘技术知识分子’的大学服务。除了这两部分大学生之 外,其它大部分在校青年是没有计算在求职统计表内的 失业者,因为他们的数量超过了他们从事的专业(文学 和人文科学)所能提供的需求。”
(2)多元话语:一元话语被喧哗的多元话 语取代,人们的价值观开始呈现出多元的 形态。 不确定性、文本间性、主体间性、拼盘、 众声喧哗 (3)与大众文化结盟。 反精英意识、与商业合谋
2.文学表现: (1)游戏。如果说现代主义 文学还试图借对现实的冷峻审 视与严肃反思去表达一种文化 批判态度的话,那么后现代文 学则往往对现实、对人生采取 一种游戏的态度。 哈桑认为,后现代文学的反 讽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反讽是有 本质区别的,他称后现代文学 的反讽具有多重性、散慢性、 或然性、荒诞性的特征,表明 的真理的缺席。 (2)躲避大叙事,躲避严肃 的主题。偶然性的事件,小人 物的命运,成为后现代作家关 注的焦点。
(3)从审美旨趣上看,由 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 化表现为一个从丑到荒诞, 从悲剧到喜剧的过程。 (4)作家中心论受到 挑战:而大众传播媒体的介 入已经使作家的创作不再可 能成为纯粹的自主行为,甚 至不再可能成为独自一个人 就能完成的行为。作家必须 适应媒体,适应媒体的受众。 另一方面,在大众传媒上, 特别是在互联网上,发表作 品不再是某一部分人的特权, 因此,不仅仅作家中心论的 观念被消解了,甚至连作家 的身份也受到质疑。

3.人类面对的问题的实质: 交往的困难,统一性的丧失,政治对人 的干预,文化差异,语言自身的混乱 4. 重建理性主义。 交往合理性: 哈贝马斯与利奥塔对话的基础
3.金钱操纵了科学活动的游戏规则。 “如果没 有金钱,就没有证据,没有对陈述的检验,就没 有真理”,于是科学语言游戏变成了金钱的游戏。 “金钱、效能和真理之间出现了一个方程 式,”“最富的人最可能有理。” 4.真理。因为“真理的条件,即科学游戏的规 则,是内在于这个游戏的”,“只要这些规则能 让专家达成共识,它们就是好的,除此之外,没 有任何其它的根据”。现代主义有现代主义的游 戏规则,后现代主义有后现代主义的游戏规则, 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念之间,没有 一个共用的判断标准。
(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1.整体特征: (1)哲学上的虚无主义:后现代主义核心是虚 无主义,它拒绝中心,拒绝本质,拒绝深度。 杰姆逊认为,由深度模式走向平面感(削平 深度模式),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本质区 别之一。在现象与本质、边缘与中心、能指与所 指、虚构(文本)与真实(历史)的二元对立中, 后现代主义总是用前者去消解后者。

极端个性化。在现代主义文学创作中, 作家往往追求绝对的自我表现。形式的创 新不过是作家证明自我存在的一种手段, 借助于反传统,借助于对文学旧有形式的 颠覆,作家的个性得到了近乎病态的张扬。 展示丑。从美学趣味上看,现代主义文 学则着力于展示丑,作品表现出的往往是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内心世界尖锐的 对立及形式与内容的冲突。
第八讲 后现代主义文论
后现代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现象。 后现代主义文学界理论的主张除表现在作品中 之外,还表现在女性主义研究、解构主义哲学、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新历史主义学术思想当中。 拒绝理论与深度模式是后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 所谓后现代主义理论,是后现代主义生活方式 与文化现象研究者对其研究对象进行的归纳。这 些理论家包括贝尔、杰姆逊、利奥塔、哈贝马斯、 哈桑等人。这些人当中,许多人对后现代主义是 持保留态度或者是批判态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