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意象的功能

合集下载

通感在高考作文中的妙用

通感在高考作文中的妙用

通感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指的是在文章中使用一些形象、比喻或其他修辞方式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达能力。

通感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至深,有助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且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在高考作文中,通感是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它可以有效地提升文章的表达效果。

下面是一些通感的常见用法:
1.比喻:在文章中比喻某种事物或现象,使读者能够联想到某种具体的形象或感受。

例如:「他的思想就像一颗火花,点燃了我们的热情」。

2.拟人:将某种物品、概念或动物等比作人来描述,从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它们的特
征、性格或情感。

例如:「树枝上的鸟儿唱着欢快的歌,像是在为我们欢呼」。

3.设像:将某种事物比作某种具体的形象或画面,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它的特征。

例如:「他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闪闪发光」。

4.排比:在文章中连续使用相似的句式或词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句子之间的联系和
节奏感。

例如:「她走路的姿态优美,步伐婀娜,身材窈窕,气质高贵」。

5.运用形象语言:在文章中使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某种事物或现象,使读者能够直观地
感受到它的特征。

例如:「他的话语就像一道闪电,打在我的心里」。

使用通感的关键在于,能够恰当地捕捉读者的感官和情绪,并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在高考作文中,适当使用通感可以让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简论通感的文学功能

简论通感的文学功能

简论通感的文学功能【摘要】所谓通感,是指用此种感官感觉去描写彼种感官的文学表现手法。

它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既古老又年轻。

通感以其凝炼简约、高度浓缩、给人以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等特点而为历代的文人骚客所喜用。

一般而言,运用通感可使文学语言具有新、奇、精、警四大表现效果。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通感手法有助于文学家对现实的美构思转化成鲜明、生动、新颖的艺术形象,产生一种特殊的美,创造出美妙深远的意境。

从艺术欣赏角度看,通感能给人以丰富的、独特的、深刻细腻的感受,并引发联想。

【关键词】通感文学语言表现手法通感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文学表现手法。

说古老,是因为它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早就存在于历代的诗、词、散文乃至文艺评论(理论)当中。

现在所知的运用通感的最早著作,大约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礼记》中的《乐记》,其中有一段极精彩的文字,把听觉跟视觉揉合:“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止如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

孔颖达《礼记正义》解释说,这节歌声使人产生仿佛见到珠子般的感觉。

说年轻,是由于这种早就产生了的文学现象,概括出来并赋予其名称,却是当代的事情。

最早提出“通感”这个概念的是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他在1962年的《文学评论》上撰文,引述了大量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句子,论证了通感现象的存在。

由于文章题目叫《通感》,“通感”这一术语便就此沿用了下来。

什么是通感?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眼、耳、鼻、身等各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力量。

依照这些日常经验,在写作当中,打破常规逻辑,把人的各种官能积极充分地调动起来。

当要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事物的印象时,就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成乙感觉范围的印象,以造成新奇、精警的表达效果,就是通感。

简单地说,通感就是指以此种感官感觉写彼种感官感觉的文学表现手法。

古往今来,通感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创作中。

在古代诗词中,通感的例子俯拾即是。

拟人、通感、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拟人、通感、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拟人、通感、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一、拟人:给静物以意识、故事和生命力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让整幅光景都开始变得鲜活灵动起来;云破月来花弄影,“破”、“弄”字给景物赋予了主观意识,带着主观的情感,让大自然的景物,突然就有了人的色彩,简单的事物,一下子就变得丰富起来,仿佛山川云彩万物都开始带着自己的心跳,你看着它就不会觉得寂寞,因为你们的心事,相互可以诉说和懂得。

正如“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此一句,加重了万般心事和缱绻情意。

二、通感和比喻:抽象转具象,增强感知我们形容一个人笑起来很甜,表情很盐,给人感觉像林间山泉,这个时候听你说话的人都有了想象的空间,会调动他所有的想象力去幻想你描述的模样,他能感知到你要传递的感觉。

比如,形容一个男子立若芝兰玉树,笑若朗月入怀,不用着更多的笔墨,你也知道,这是一个帅哥,你甚至能感知到他是哪个类型的帅,带着温度,带着独属于他的气质。

三、动词+抽象词:拓展内涵外延,打开意境“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这跟我们常规的用法完全不一样,正常的我们会说打捞树叶等,一说打捞起月色,突然就觉得无比巧妙,又无比诗意。

还有晕开,一般晕开我们知道是墨在宣纸上晕开,后面基本不接什么词,这里,他接了一个抽象的词——结局,一下子打开了语言的内涵与外延,那种美,只可意会。

这样的句子很多,比如李白的“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说赊月色,这是多么辽阔的想象。

又比如“酒杯里倒满了心事,喝下去,醉得不省人事”、“北国的樱花开满整个京都,我想剪一缕花香寄给你,它会在夜色降临时替我陪着你”等等。

语言常常有边界,但是当我们给它很多修辞的手法以后,就可以不断突破这种常规的限制,从而在文字的世界里获得一种新的自由。

通感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举几个例子呗

通感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举几个例子呗

通感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举几个例子呗通感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举几个例子呗Sakexegix 11级分类:中小学作业被浏览320次2013.07.16检举vuitton94al采纳率:56%10级2013.07.16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其实古诗文中也有,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还有《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

“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详细解释如下: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

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

人类艺术活动的“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借助审美通感提高欣赏水平

借助审美通感提高欣赏水平

借助审美通感提高欣赏水平通感,是指一种感受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音乐艺术的审美通感是按着音的传递方式进行的,即由发音体振动、产生音波、音波对听觉器官的影响、听觉神经传递大脑.然后引起生理的感受。

少年儿童正处于对外部事物,特别是对音响刺激敏感期,他们认识和理解事物时带有明显捕捉性,喜欢与具体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因此,在音乐欣赏时易产生情感、意象、色彩、嗅觉等审美通感。

一、在音乐欣赏中的意象通感心理学中的意象,是指头脑中所保持的关于事物的映象。

音乐是通过声音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它的存在是可闻而不可见的,声音虽然视不可见,但它是自然的产物,它与人的日常生活心理反应联系在一起,所以当人听到一种声音时,总是造成并非只有一种声音存在的综合反应关系。

可见声音与形象是完全互通的。

在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利用教法手段和教具,学生的欣赏通感会伴随着美妙而动听的声音,在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I回面上激起视觉与意象的连锁反应。

如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唤起了学生们许多形象记忆。

“我们好像看见渔舟击水扬帆摇橹如飞,浪花四溅,流水声、渔歌声此起彼落,相互交织,呈现出的是一片欢畅、热闹的场面”。

由此可见,音乐与绘画是互相渗透的。

音乐可以借助于这种外在形式,帮助欣赏者特别是儿童对作品的理解,激发他们的某种心理感受,同时又培养了儿童对创造美的追求。

流动的音乐线条能深刻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唤起欣赏者的形象记忆,诱导人们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来获得鲜明生动的意象通感。

二、音乐欣赏中的情感共振情感,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体验。

音乐欣赏中的情感通感是最常见的视听通感,即在声音刺激下产生的视觉形象,通过审美的听觉活动,对审美对象产生或是喻悦、或是痛苦、哀伤、恐惧等心理反应。

如《快乐的节日》、《我们的田野》等少儿歌曲,那优美的旋律、轻快的节奏、明亮的音调会使少年儿童情不自禁地进入歌曲的情境之中,引发愉悦心理。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是一首用不同乐器的演奏来描绘和刻画人物、动物的性格、动态和故事情节的乐曲。

通感手法的例子

通感手法的例子

通感是指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式。

通感的例子:
1、他说的话听起来象蜜糖一样甜!
2、月夜,清冷的月光铺满一地,淡淡的光辉似乎带有一种清冷的香味,而且可以感觉到那质地还是相当的光滑。

3、荷塘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5、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6、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7、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8、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亮的,特别闹。

9、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10、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通感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通感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通感的作用及表达效果1. 通感的句子一、通感的含义及其存在基础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官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它的存在有它的心理基础。

作家通过描写外界景物来抒发情感,似乎是景物决定了情感的表达,实际上并非如此,外景的作用是由主观心理限制的。

比如同样是菊花,陶潜见之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豁达而无拘束;黄巢见之说“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是一种豪迈中带有杀气;“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西北风”,又是一种至死犹香的孤傲。

作者的情感是固定已有的,菊花不过起了一种引发作用。

也许还有别的物象照样能引发这种情感。

因而,人的心理状况是有定的、可领会的,表达方式却是无定的、多样的。

二、从发展过程看通感的作用中国古代的文人学者很早就意识到通感的存在,从春秋到晚清代代有佳作。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季札论乐云:“为之歌《大雅》,曰:‘曲而有直体’。

”评价《大雅》之乐,就物之曲中有直,是听觉、视觉、触觉相通。

唐李白有诗云:“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诗人把“雪花”和“春风”联系起来,在他眼里的雪花,已像春风中的“千树万树梨花开”,将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

这是视觉通于嗅觉,从而写出了层次丰富、内涵深厚、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

明代《永乐大典》载体东美《西湖亭》诗:“避鸟声如剪,隔岸厅花色欲燃。

”前一句写鸟语之快犹如剪刀,由此听觉与视觉沟通,无形化为有形。

后句写花色欲燃,是说花色浓艳,像要燃烧,视觉向触觉挪移,这两句诗不过写了鸟声和花色,却使人觉得听之有声音、视之有形色、触之有温度,其形象之具体,因三种感觉两两沟通,联合作用而获得充分的确证,情景的交融又形成令人愉悦的意境。

这几个例子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可以说只是沧海一粟。

从这些例子看出,通感作为一种特殊的修辞往往可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它能准确表达,含义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通感

通感

通感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摹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这一连串的比喻无不是从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描摹出荷塘与月色交融在一起,其幽雅、朦胧、幽静的物态之美栩栩如生地展出来。

通感于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通感于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时, 腊梅开放, 在亭中休憩, 花香与瑞雪交相辉映, 美不胜收。狮 子林中有“ 听涛” 半亭微 风拂过, 树叶簌簌作响, 意境清爽。
在现 代 景 观设 计 中 , 尤其 是 城 市景 观 设 计 中 , 项 目背 景
与环境的复杂化使得景观意向难以凸。 由于视觉的感官优势, 设计 师常 着意 于此而 忽略其他 感官 。但视觉 也是各 种感 官 中
令人 有距 离感 的一种 。倘 花草 树木 只可远观 ,喷泉 水景 不可
“ 亵玩” , 那么人的多种感官便会被层层剥夺, 对景观的感受也 非常片面。下面举例说明通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表现与
人的不同的感官产生的意象均是综合多面的, 通感使得 人们会见微知著 , 甚至因此知彼 , 意象之 间也会相互融合 , 相
现代 园艺
2 0 1 3年第 1 0期
通感于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张 鹏媛
( 西南交通 大学 , 四川 成都 6 1 0 0 3 1 )

要: 人的感觉方式有很 多种 , 然而各种途径彼此相通。而景观是 需要通过人的多种 感知进行体验的 , 若要 营造
耐人寻味 , 印 象深刻的景观 则需要运用通感原理进行揣摩。
在传统 园林设计 中, 不乏利用通感进行立意的优秀设计。 苏 州拙政园有 一“ 雪香云蔚亭 ” , 周 围种植 了许多腊梅 , 每当岁寒之
接感受的时候 ,可 以利用其他感官通过诱导人们产生通感 ,
进行 意象 弥补 , 这 与绘 画和文 学等作 品创 作是 同一 道理 。
2 通 感在 景观设 计与 艺术创 作 中的运 作异 同
公 园 内的核 心景 观— —6 m高 的水 幕 墙瀑 布 , 给人 清 爽 , 放 松 的感 受 , 视 觉上 产 生 活跃 与 动 态 图像 , 且通 过 水 的透 明

14常用的修辞方法及答题技巧—通感

14常用的修辞方法及答题技巧—通感

十四、通感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

例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例②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宗璞《紫藤萝瀑布》)。

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的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修辞手法被广泛运用来增强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其中,通感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常被用于描绘景物、情感和氛围,从而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感觉和共鸣。

本文将探讨通感的修辞手法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1. 通感的定义与作用通感,顾名思义,是利用感官与感官之间的联系,通过描写一种感觉来表达另一种感觉。

比如,通过描写色彩来表达情感,通过描写声音来表达景物,通过描写味道来表达氛围等等。

通感的作用在于,它能够让读者直接感受到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或意境,从而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 通感的运用方式通感的修辞手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运用:(1) 色彩与情感的通感艳丽的红色让人联想到激情和火热的情感,深邃的蓝色则让人感到冷静和沉思。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以通过描绘色彩来表达人物的情感状态或景物的氛围。

比如,《红楼梦》中通过描写秋天的红叶,传达出黛玉的忧郁和不安。

(2) 声音与景物的通感声音作为一种有力的感受媒介,常被用来表达景物的特征和氛围。

比如,雷鸣般的掌声可以用来描写拥挤而热烈的场面,悠扬的琴声可以用来描绘宁静而祥和的景象。

(3) 味道与氛围的通感味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感受媒介,也是艺术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描绘食物的味道,可以让读者产生对气氛或情感的直观感受。

比如,《红与黑》中通过描写美味的晚餐,表达了主人公对社会上层阶级的渴望。

3. 通感的案例分析现代文学中,通感的修辞手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著名作品中使用通感的案例:(1) 杜甫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描绘夜晚的冷风、凉水和织女星的闪烁,以及暗示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境遇。

通过运用色彩与情感的通感,诗人在读者的心中勾起了一种寂寞和无助的情绪。

(2) 鲁迅的《狂人日记》我想:我们是被这些大人们骗了的!我们小孩子原来有完美无暇的眼睛……可怜我们是让大人们害了的,就像连茅屋也拉不动的汽车。

通感意象的功能认知与语言解构

通感意象的功能认知与语言解构

在生活的经验中,人的眼、耳、鼻、舌、身诸种感官在特定的环境下往往是彼此相通的。

这一点可以从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中得以证实。

人的各种感官虽然各司其职,对各自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经内导神经传到大脑的皮质,进入能够引起兴奋的相应区域。

这种兴奋的“分化”使其他区域相对“抑制”,因而不同的区域刺激物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出现个体(individual)感觉域的表现。

但大脑皮层的各个“区域”间不是彼此孤立的、相互隔绝的,它们的边缘地带有许多“叠合区”,具有连接、协调、沟通的作用,在兴奋分化的同时,产生兴奋泛化,引起心理感觉的挪移,在心理上表现为一种幻觉,甚至是错觉。

正因为如此,也就有了“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1]之说。

在语言呈现的策略上,通感是用属于乙感官范畴的语义单位去组配属于甲感官范畴的语义单位,或用乙感官域的心理表征去描写甲感官域的心理表征,通过语言的表意功能将不同的官能感觉综合化,以创造新奇意境的积极修辞方式。

这种艺术语言所唤起的通感意象较之一般意象更具有诗学、审美与认知的价值。

有鉴于此,本文拟就通感意象的诗学、审美和认知功能及其语言的建构作进一步的考察与探讨。

摘要:通感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

由通感生成的意象包孕着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一种认知规律,同时对通感意象的研究也开拓了美学领域与诗学领域的新境。

在认知的范畴里,通感意象一般产生于由低级感官域的意象到高级感官域的意象的映射,亦即从可及性较强的意象特征到可及性较弱的意象特征的映射;在美学的范畴里,通感意象作为一种新颖的隐喻意象丰富了主体的审美体验;而在文学的范畴里,通感意象则具有诗学的功能,表现出叙事的文学性。

通过对通感意象语言类型的解构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知通感意象的多面特性。

关键词:通感意象;诗学功能;审美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建构Abstract: Synaesthesia is a linguistic and also a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The synaesth et ic imagesresulting from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experience of mingled sensation s embody the in dividualperceptions of matters. Also, the study on synaestheticimages throws aesthetic and even poetic light onthe language research. In the c ognitive domain, the synaesthetic image involves the m apping of imagefrom a low er modality onto a higher one more frequently than its inverse, the mapping f romthe moreaccessible properties of the source image to the less accessible one o f the target image. In the aestheticdomain, the synaesthetic image, as a novel metaphorical image,provides much food for the subject’s aesthetic experience. M eanwhile, in the literary domain, the image reveals i ts poetic function in narration. And the deconstruction of linguistic patterns related to synaesthetic imag es may fa cilitate theunderstanding of synaesthesia from multi-perspectives.Key words:synaesthetic image; poetic function; aesthetic function; cognitive function; lin guisticconstruction一、意象与通感意象意象是“语言借以映衬和匹配指称(referent)的融合了主体的主观感受的情感意味的心理表征(representation)”[2]。

通感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通感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通感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通感的作用:将本来表示甲的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的感觉,使意象更为深刻、新奇。

答题格式: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能够把本来不相通的感受(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将本来静止的、没有生命的形象变成仿佛有感觉的形象,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里把本应诉诸嗅觉的清香当作听觉形象来写,以嗅觉写听觉,准确传达了花香若有若无的特点。

浅谈文学作品中的通感手法-通感手法

浅谈文学作品中的通感手法-通感手法
过,无一处不服贴〞,是从触觉的角度写声音让人无比的舒适;“如一条 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回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是从视 觉的角度写声音给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洪海江苏省建湖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224700〕
第3页共3页
作者用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的荷花散发的清香唤起人们内心微妙的情感使两种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在心理反应上得到了自然的沟通让馨香与妙音齐飞直入心脾达到醉人的艺术效果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浅谈文学作品中的通感手法|通感手法
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叉,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 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心情。同样韩愈在《听颖师弹琴》中这
样写到:“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诗人听着琴声,好象观
通感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翻开文学巨著,不必说一卷 察在宽阔无垠的天地之间,浮云和柳絮悠悠扬扬地随处漂浮,这是听觉沟
如丝如缕的荷花散发的“清香〞,唤起人们内心微妙的情感,使两种作用 《水浒传》中的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又只一拳,太阳上正
不同的感官知觉,在心理反应上得到了自然的沟通,让馨香与妙音齐飞, 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钵儿、铙儿,一齐作响。〞奇
直入心脾,到达醉人的艺术效果。“塘中的月色并不匀称,但光与影有着 妙地从听觉器官设喻,“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形容各种声响
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 若有若无时,便让人有种“轻飘飘〞的感觉。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
域可以不分界线。颜色好像会有温度,声音好像会有形象,冷暖好像会有 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漂浮不能自主的无奈。杨万里的《又和

浅谈通感手法的运用

浅谈通感手法的运用

浅谈通感手法的运用画坛上有这样一段佳话:有一次,画家齐白石老人应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的请求,以“蛙声十里出山泉”的诗句为题做一幅画。

这可是个不小的难题!“蛙声”是声音,是一种听觉形象,而绘画则是视觉形象,二者毫无关联。

如何画出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怎样才能将听觉形象诉诸视觉形象呢?齐白石老人毕竟是享誉画坛的高手,不过数天的构思,便勾画出一幅新颖别致的画面:远处一抹淡淡的高山,山脚下几处嶙峋的乱石,乱石中一股清泉泻出。

潺潺溪流中,几尾活泼的小蝌蚪快活地顺流而下。

整个画面,无一只青蛙。

但透过小蝌蚪的形象,仿佛能使人隐隐约约听到蛙声阵阵。

这蛙声顺着泉水,流向十里、百里……齐白石老人真是匠心独运,以独到的思维,用超群的精彩之笔,使“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一意境在数尾小蝌蚪形象中得到了充分、完美的体现。

这幅画充分体现了老人的聪明才智,博得了众人的喝彩和钦佩。

不见青蛙,却能闻到远处蛙声。

这是因为画家和欣赏者能够从小蝌蚪的形象联想到青蛙,从青蛙联想到蛙声。

由此物联想到彼物,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叫做“感觉借移”,即指不同感觉的沟通与转移;修辞学则把这种表现方法叫“通感”,即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相互沟通起来。

齐白石老人在构思“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画时,就是把听觉形象的“蛙声”与视觉形象的小蝌蚪沟通起来,运用了“通感”这一修辞方法,实现了听觉和视觉的互通和转移,非常巧妙地营造了静谧的意境。

其实,“通感”运用最多的地方是在文学作品中。

在我国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文学海洋中,这种手法的运用,俯拾即是。

音乐本是听觉形象,诗人却可以把这难以捕捉的听觉形象,转化为比较容易感知的视觉形象,让读者更好地感悟和体会感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我国众多描写音乐的诗歌中,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佼佼者。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于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韩愈《听颖师弹琴》)每每读到这些诗句,我们仿佛不是在听音乐,而是在看一幅幅真实而生动的画面。

试论通感意象的“间体”结构_通感意象的现象学阐释

试论通感意象的“间体”结构_通感意象的现象学阐释
与一般的意象相比,通感意象的根本特征就在 于它所涉及到的不是孤立或单个的物象,而是两个 或多个物象。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感知方 式之间的差异问题。众所周知,通感现象的发生源 于感觉之间的互通。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 “在 日常经 验 里,视 觉、听 觉、嗅 觉、触 觉 等 等 往 往 可 以 彼此打 通 或 交 通,眼、耳、鼻、身 等 各 个 官 能 的 领 域 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 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①西方艺术家对此也多 有观察,波德 莱 尔 的《感 应 》自 不 必 说,兰 波 的《元 音》也可说是鼎鼎大名。所谓“A 黑,E 白,I 红,U 绿,O 蓝”,说的就是声音与色彩、听觉与视觉之间 的互通和对应关系。可以说,不同感觉之间的界限 可以打破。这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经验,也是 文学艺术中通感得以产生的土壤。问题在于,这种 界限究竟是怎样被跨越的呢? 须知,不同的感觉器 官有着不同的运作方式,因而有着本质的差异。这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 “眼睛对对象的感觉不同于耳 朵,眼睛的对象是不同于耳朵的对象的。每一种本
︑自济研
归与谪人离乡相联系,后者把大雁和婚礼相联系。通
由究
感意象则必须把思想情感赋予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物 象,这就需要跨越不同物象之间的差异,在它们之间 建立起复杂的立义关系。在前述朱自清的例子中,香
和专 公题 共︵ 三
味本应通过嗅觉活动来立义,歌声则应通过听觉活动 来立义,而作者却通过听觉来为香味立义。这显然就
在我们看来,意象之所以具有这种两重性或含 混性,原因 就 在 于 它 是 一 种 意 向 对 象。 顾 名 思 义, 意象是由“意”和“象”两部分组成的。“意”指的是 主体的思想 情 感,“象”则 是 物 象 或 形 象。《易 传 · 系辞》中说: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 尽意。”表面上 看 来,意 与 象 都 出 诸 圣 人,因 而 意 象 是纯然 主 观 的。问 题 在 于,象 并 非 完 全 由 主 观 自 生,而是 有 其 客 观 来 源。后 世 诗 论 家 对 此 多 有 论 述。唐代画家 张 藻 提 出 画 家 必 须“外 师 造 化,中 得 心源”④; 南宋范晞文则说: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 生。”⑤可见艺术创作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景 ( 即 “象”) 固然发自于情,情( 即“意”) 同样生自于景, 也就是说情与景、意与象是互相生发、相互依存的。 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意向活动的固有特 征。在胡塞尔看来,意向对象一方面是在意识活动 中被给予的,另一方 面 又 是 在 意 识 活 动 中 被 构 成 的。具体地说,意识一方面从对象那里获得了各种 感性杂多或立义材料,另一方面又必须主动地对这 些材料进 行 立 义,由 此 才 能 构 成 意 向 对 象。 因 此, “完整的意向对象是由诸意向对象因素的复合体组 成的,在该复合体中特定的意义因素只形成一种必 不可少的核心层,其他因素本质上基于此核心层之 上,因此这些 因 素 同 样 可 被 称 为 意 义 因 素,不 过 是 在一种扩大的意 义 上 ”⑥。 正 是 由 于 意 义 是 由 主 体 所赋予的,因此同一个实在对象可以被构成为不同 的意向对象。比如“耶拿的胜利者”和“滑铁卢的失 败者”是两 个 不 同 的 意 向 对 象,但 它 们 却 来 自 于 同

借助审美通感提高欣赏水平

借助审美通感提高欣赏水平

借助审美通感提高欣赏水平借助审美通感提高欣赏水平通感,是指一种感受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音乐艺术的审美通感是按着音的传递方式进行的,即由发音体振动、产生音波、音波对听觉器官的影响、听觉神经传递大脑.然后引起生理的感受。

少年儿童正处于对外部事物,特别是对音响刺激敏感期,他们认识和理解事物时带有明显捕捉性,喜欢与具体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因此,在音乐欣赏时易产生情感、意象、色彩、嗅觉等审美通感。

一、在音乐欣赏中的意象通感心理学中的意象,是指头脑中所保持的关于事物的映象。

音乐是通过声音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它的存在是可闻而不可见的,声音虽然视不可见,但它是自然的产物,它与人的日常生活心理反应联系在一起,所以当人听到一种声音时,总是造成并非只有一种声音存在的综合反应关系。

可见声音与形象是完全互通的。

在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利用教法手段和教具,学生的欣赏通感会伴随着美妙而动听的声音,在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I回面上激起视觉与意象的连锁反应。

如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唤起了学生们许多形象记忆。

“我们好像看见渔舟击水扬帆摇橹如飞,浪花四溅,流水声、渔歌声此起彼落,相互交织,呈现出的是一片欢畅、热闹的场面”。

由此可见,音乐与绘画是互相渗透的。

音乐可以借助于这种外在形式,帮助欣赏者特别是儿童对作品的理解,激发他们的某种心理感受,同时又培养了儿童对创造美的追求。

流动的音乐线条能深刻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唤起欣赏者的形象记忆,诱导人们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来获得鲜明生动的意象通感。

二、音乐欣赏中的情感共振情感,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体验。

音乐欣赏中的情感通感是最常见的视听通感,即在声音刺激下产生的视觉形象,通过审美的听觉活动,对审美对象产生或是喻悦、或是痛苦、哀伤、恐惧等心理反应。

如《快乐的节日》、《我们的田野》等少儿歌曲,那优美的旋律、轻快的节奏、明亮的音调会使少年儿童情不自禁地进入歌曲的情境之中,引发愉悦心理。

浅谈“通感”在对联中的应用

浅谈“通感”在对联中的应用

浅谈“通感”在对联中的应用通感是在文学创作当中经常用到的一种修辞格,也叫做“移觉”。

它是指在描述某一事物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者运用其它手法,将人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等感觉充分调动起来,使它们相互沟通、交错,彼此融合转换,将本来表达A种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B种感觉,使词语所创设的意象生动、清新,避免了落入俗套,往往能于陈词中翻出新意。

这种修辞在古典诗歌中很常见,在现代诗文创作中更是被普遍运用。

在对联创作中也不乏成功的例子,比如妙峰山观音殿联:“金顶化金身,莲花座上熏风暖;妙峰瞻妙相,杨柳枝头甘露香。

”这联当中,描述观音法相,如果只是平白描述法相庄严,不足以动人,所以联中写到“熏风”,指信客入殿来,参拜金身,便觉熏风拂面,此处即由“金身”视觉,引入了“熏风暖”的触觉,这样一来,法像便摆脱了泥塑,而成为普度慈航的菩萨。

下联中的“香”字也是这样的用法与功用。

通感在对联创作中是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的。

首先就其必要性来说,对联受字数、平仄、对仗等格律要求,在创作时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戴着枷锁跳出优美的舞蹈。

而通感可以使创作者的笔触由某一种感觉拓展开去,极大丰富了创作可用的词汇,丰富表现力的同时,也降低了难度。

其次,前人的诗文、对联创作实践为我们证明了其可行性。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便多处运用了通感,达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例如在描摹精彩的琵琶演奏时写道:“银甁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在用其它声音比拟琵琶声音时,引入了视觉,银瓶乍破、铁骑突出,表现出了音乐的动人之处。

对联中的应用,本文中会再具实例。

在一副联中,恰当地运用通感,可以达到如下效果:一、以“实”写“虚”。

在对联创作中往往会遇到要描述一种抽象的对象,比如声音、某种感受等等。

当然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对自己的描写对象是有直观感受的,但作者能过自己的描述,使读者能够体会到自己此时的感觉,引起读者共鸣,才是创作的真正目的,因此如何把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融入到文字中,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式。

1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通感的妙用

通感的妙用
“节奏”一词就是音乐术语,专指音乐中交替出现得有 规律得轻重缓急、强弱长短得现象。 这里却用于说明建筑物色彩得浓淡强弱和位置高低 错落得情况, 也就是将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显得贴切逼真。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③ 在微微摇摆得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得 歌喉,运河边上一片朦胧得夜也似乎透出玫 瑰红得样子。(朱自清《桨声灯影里得秦淮 河》)
通感得妙用
漯河三中 赵平新
一、通感定义
人得视觉、听觉、嗅觉、味 觉彼此之间得沟通称为通感。
二、通感作用
通感就是客观世界在作者主观世界中 复杂感应得产物。适当运用通感,能增 强作品得新奇感,引起读者审美得再创 造。
通感手法运用到散文得景物描写中,能 使语句愈加地优美多姿、丰富多彩,表 现力更强,给人新鲜、奇特之感。
⑥ 闪闪烁烁得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 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江河《星星变 奏曲》)
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以形 容视觉得词语来表现听觉, 以视觉感受来突出对声音得时断 时续、隐隐约约得真切感受笑声。 2、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
如:朦胧得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得 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得弦乐声中跳出 了一管清脆、欢跃得笛音……这就是用通 感手法描写得语句,视觉转化为听觉。
句中“酽酽”原指液汁浓,味厚,就是味觉; 但在这里指歌声醇厚、悠扬,就是听觉。 作者在此用味觉形象表现听觉形象,显得真切生 动。
④ 王小玉初唱时不甚大得声音,听起来使人感到甜润、 舒畅,“五脏六腑里,象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 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刘鹗《明湖居听书》)
通感的妙用
例如,鲁彦得《听潮》中有一段动人得描写: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 佛就是朦胧得月光和玫瑰得晨雾那样温柔; 又像就是情人得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 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感意象的功能透视与语言建构摘要:通感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

由通感生成的意象包孕着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一种认知规律,同时对通感意象的研究也开拓了美学领域与诗学领域的新境。

在认知的范畴里,通感意象一般产生于由低级感官域的意象到高级感官域的意象的映射,亦即从可及性较强的意象特征到可及性较弱的意象特征的映射;在美学的范畴里,通感意象作为一种新颖的隐喻意象丰富了主体的审美体验;而在文学的范畴里,通感意象则具有诗学的功能,表现出叙事的文学性。

通过对通感意象语言类型的解构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知通感意象的多面特性。

通感意象是变异的、陌生化的意象,是意象范畴中的非典型意象,具有标记性特征,即感觉的移借、沟通的表现特征,其诗学功能是构建前景效果。

在语言结构上,通感意象能造成语言感受上的陌生感、新奇感,使语言表现具有诗学价值,让人体验到通感意象语言的多感性,语言意境的丰富性和完美性。

关键词:通感意象;诗学功能;审美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建构Abstract: Synesthesia is not only a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but also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Synesthesia is generated by the image of Embedding the aesthetic of the main object of a perception of aesthetic rules, while synaesthetic imagery research has also pioneered the field of aesthetics and poetics of the field of new ground. In the cognitive category, synaesthetic imagery typically arises from the lower senses the image of the domain to advanced sensory field mapping imagery, that is, from the availability of strong imagery and sexu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may be characterized by weak mapping imagery ; in the aesthetics category, Synesthesia image as a novel metaphor for the main image of a rich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in the literature category, the pass has a poetic sense of imagery is the function, showing the literary narrative. Synaesthesia Imagery by the type of deconstruction of language helps us to pass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multi-faceted characteristics of a sense of imagery. Synaesthesia image is variation, the strange-oriented image, is the image category of atypical images, with marked characteristics, namely, the shift by feel, and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its function is to build the future poetics effect. In language structure, language synaesthetic imagery can lead to feelings on the strangeness, novelty, so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a poetic language value, people experience a synaesthetic imagery language, multi-perceptual, language, mood of the richness and perfection.Key words:synaesthetic image; poetic function; aesthetic function; cognitive function; lin guistic construction在生活的经验中,人的眼、耳、鼻、舌、身诸种感官在特定的环境下往往是彼此相通的。

这一点可以从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中得以证实。

人的各种感官虽然各司其职,对各自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经内导神经传到大脑的皮质,进入能够引起兴奋的相应区域。

这种兴奋的“分化”使其他区域相对“抑制”,因而不同的区域刺激物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出现个体(individual)感觉域的表现。

但大脑皮层的各个“区域”间不是彼此孤立的、相互隔绝的,它们的边缘地带有许多“叠合区”,具有连接、协调、沟通的作用,在兴奋分化的同时,产生兴奋泛化,引起心理感觉的挪移,在心理上表现为一种幻觉,甚至是错觉。

正因为如此,也就有了“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之说。

在语言呈现的策略上,通感是用属于乙感官范畴的语义单位去组配属于甲感官范畴的语义单位,或用乙感官域的心理表征去描写甲感官域的心理表征,通过语言的表意功能将不同的官能感觉综合化,以创造新奇意境的积极修辞方式。

这种艺术语言所唤起的通感意象较之一般意象更具有诗学、审美与认知的价值。

有鉴于此,本文拟就通感意象的诗学、审美和认知功能及其语言的建构作进一步的考察与探讨。

一、意象与通感意象之间的关系意象是“语言借以映衬和匹配指称(referent)的融合了主体的主观感受的情感意味的心理表征(representation)”。

具象性与情感性是意象的显著特征。

意象来源于经验, 但它不同于来自经验的概念,它不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抽象,而是一种取象,它以具体表现一般,它凝聚着主体的心境、情绪等因素,因而是一种象和意之间的融合,是一种象征。

意象成形的基础是人的心理想象,或者进一步说是文化心理想象。

在文学作品中,意象是一种以语言单位为载体的修辞艺术的基本符号。

意象的运用折射出修辞主体的观物能力、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以及独特的情感郁结方式。

意象具有多种存现形态,其一就是通感意象。

通感首先是建立在生理的联觉上,进而上升到心理的联觉表现。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建立在感觉的联觉上,建立在知觉的统觉(多维感知)上,建立在表象的综合性的基础上,而具有生理和心理联觉表现基础的通感意象则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经验的筛选,渗透了特定的情感和意味。

无论在文学艺术创作的活动中,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活动中,通感意象是一种塑造意境的实现手法。

可见,通感意象是主体为了创造审美效果、表达心境,借用跨感官域之间的映射藉以言语呈现策略而营造的意象,是一种交感意象。

二、通感意象的功能:诗学、审美与认知感觉范畴中的联觉是初级的、简单的认识,带有普遍性,而修辞语言中呈现的通感意象则更复杂、更高级,是一种艺术性创造,它集文学性、审美与认知于一体。

言其文学性,是因为它具有诗学功能,透视出叙事的文学性。

言其审美,是发话主体以独特的审美视角、精湛的语言技巧,营造出一种“陌生化”的意象,使不同感觉共同影响,相互渗透,从而产生丰富的感受效果。

另一方面,由于有了共通感共通感是指“将个人感受事物时所享受的愉快、崇高传达给他人的必然性心理规律”。

参阅林同华:《美学心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6页。

的观念、审美相似律和超时空的思维机制,接受主体就能够发挥想象力,模拟创造(发话)主体的审美定式,去审视、关照和感受通感意象,品味其真意,从而为之动容、为之生情。

同时,从认知的角度看,通感意象又映现了发话主体认识客观现实、表达意念的思维方式。

1. 诗学功能诗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艺术,其研究的范畴已超越传统的诗歌领域,涉足到整个文学领域。

诗学语言的本质是语言的自指性,聚焦于自身的音响、词语、句法、修辞的审美意义。

这样,在诗学的视野下考究文学语言的运用问题时,文学性就会凸显成为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根据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的定义,文学性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式有关(自指性) ,指的是那些打破常规的变异的、反常的、前景化的表达方式。

”所谓的诗学功能就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诗学观的一种发挥,是对诗学语言风格效用的一种认识。

如“青色的夜流荡在花荫如一张琴,香气是它飘散出的歌吟”(何其芳《祝福》)。

视觉的“夜”、“一张琴”,动觉的“流荡”、嗅觉的“香气”和听觉的“歌吟”融合在一起,致使意象在多个感觉域间移动,由此构筑出新颖独特、无理而妙的意境。

同样,下例所营造的诗学效果也跃然纸上。

(1) Here will we sit and let the sounds of musicCreep in our ears: soft stillness and the nightBecome the touches of sweet harmony.(William Shakespeare, The Merchant of Venice )译文:我们就在这儿坐下来,让音乐的声音悄悄送进我们的耳边;柔和的静寂和夜色,是最足以衬托出音乐的甜美的。

(朱生豪,译)2. 审美功能通感意象的营造是审美的需要,它凝聚着取象的情状以及发话主体的“情”和“意”。

它是发话主体从“以眼观物”发展到“以心观物”的心理产物。

通感意象的潜在张力就在于人的感官体验的心理表征。

发话主体对意义的传递不是靠语言线性组合律来实现,而是建构在对语言超常规组配所营造的跨感官域意象的感悟上。

换言之,通感意象是从新颖的角度]跨感官域的视域去把握概念系统中感官域之间感受的相似性,来勾画、渲染取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唤起包含情感意味的拟态意象。

这种意象是情感意念的外化形式,是客观“象”(实存“象”)的审美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