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

合集下载

通感

通感

• 1935年二十五岁 以第一名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 国牛津大学埃克塞 特学院英文系留学。与杨绛结婚, 同船赴英。 • 1937年二十七岁 在牛津大学英文系毕业,获得副博士(B.Litt) 学位。同年,入法国巴黎大学进修。女儿钱瑗出生。 • 1938年二十八岁 秋,与杨绛乘法国邮船阿多士Ⅱ(AthosⅡ)回国。 • 1939年二十九岁 夏,自昆明回上海探亲,开始写作《谈艺录》。 秋,赴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
• 1939—1941年二十九——三十一岁 在湘西两年。其间于1940年暑假曾回家探亲,因道 路不通,半途折回。完成《谈艺录》最初部分,约相当 于《谈艺录》初稿的一半。完成《围城》 的布局、构 思。有《中书君近诗》一册(非卖品)。有论文《中国 诗和中国画》(1940)。此文后来收入了《开明书店二 十周年纪念文集》(1947)、《旧文四篇》(1979)和 《七缀集》(1985)。 • 1941年三十一岁 暑假由广西乘船到上海,时值珍珠港事件。散文随 笔集《写在人生边上》由开明书店出版,是“开明文学 新刊”之一。 • 1944—1946年三十四——三十六岁 写作《围城》。其时困顿于上海沦陷区时期的经历 和情绪,对《围城》题旨和书名的确定有重要的影响。 • 1946年,短篇小说集《人兽鬼》由开明书店出版。
• 1983年七十三岁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身分主持中美比较文学 双边讨论会,并致开幕词。《人兽鬼》和《写在人生边 上》被列入“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由福建人民出 版社出版。 • 1984年七十四岁 《也是集》由香港广角镜出版社出版。此书上半部 是1979年以后发表的三篇论文:《诗可以怨》(1981)、 《汉译第一首英译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 (1982)、《一节历史掌故、一个宗教寓言、一篇小说》 (1983);下半部从《谈艺录》补订本摘选。《谈艺录》 补订本由中华书局出版。 • 1985年七十五岁 《七缀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包括《旧 文四篇》和《也是集》上半部的3篇文章,共7篇文章。

通感手法

通感手法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 吹笛 唐代: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 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 五月落梅花。
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 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 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 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 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他的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 上的打击,并没有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 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 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 来说十分遥远,充满了隔膜。望而不见,诗人不免感到 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他感到格 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1
2 3
张权说的话听起来像蜜糖一样甜!
班主任的教导就像晴天霹雳一般,是 我心神俱惊!
王海杰放了一个非常绿的屁~
4
秦老师笑得很甜!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 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 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用一“闹”字,夸张地 描绘出红杏花盛开怒放, 绚丽鲜艳,热烈如火, 运用通感,唤起人们的 无限联想,将生机蓬勃 的烂漫春光描绘得淋漓 尽致。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我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羁 旅之愁,而是触物起兴,借杨花之随风漂荡、不能自 主,比拟自己往来赴任,离别家园。化虚为实,把羁 旅愁思溶化在具体的形象之中,读来情感突出,诗意 盎然。另外,诗人不仅将自己的转徙生涯和飘荡的杨 花作比,而且还要比出程度高低。“我比杨花更飘荡, 杨花只是一春忙。”结构上递进一层,使离情旅愁得 到有力反衬,更显深切感人。
石柔,宋朝人, 他一生远离故 土,辗转仕途, 曾任密州教授。

通感

通感
视觉与听觉
4.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 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嗅觉与听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比喻和通感的区别·
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是用某些有相似点的事物来比喻想要说 的某一件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它的表现形式是 “本体+喻词+喻体”。 通感又叫移觉或联觉,它是将一种感官感觉的事物通过另一 感官表达出来的辞格。它只有本体而没有喻体和相似点。其 表现形式为“本体:甲感觉→乙感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Leabharlann 1. 它那微弱的白光,也早融入了那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
得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烘烘的火响。
【作为比喻】 本体:热空气 喻体:火 相似点: 热
【通感】 听觉、温度觉
2. 微 风 过 处 , 送 来 缕 缕 清 香 , 仿 佛 远 处 高 楼 上 渺
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作为比喻】 本体:清香 喻体:歌声 相似点: 渺茫
【通感】 嗅觉、听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课堂小结
通感
比喻
VS
通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课外练习
请同学们用通感、比喻的手法分别造一个句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谢谢观赏!
PPT制作:王美松 视频后期:王美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 “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
触觉与听觉
2. 王小玉初唱时不甚大的声音,听起来使人感到甜润、
舒畅,五脏六腑里,象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
万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通感含义及例句

通感含义及例句

通感含义及例句
通感是指通过感觉知觉系统的协同作用,产生对事物整体的感知、认知或理解。

通感可以帮助我们感知世界、理解事物的从属关系,以及整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系。

通感的含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

在艺术领域,通感指的是能同时引发多种感官的作品或经历,比如一幅画作中同时包含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觉元素。

在心理学中,通感是指人们通过一种感觉来体验另一种感觉,比如通过视觉来感受颜色的味道。

以下是一些例句来说明通感的用法:
1.这幅画作用丰富的颜色和质感,让观者产生了一种视觉上的通感。

2.他的音乐作品能够通过声音表达出不同的情感,给人一种听觉上的通感。

3.这家餐厅不仅提供美味的食物,还通过装饰和音乐来创造一种整体的用餐体验,给人一种多感官的通感。

4.这本小说描述了大自然的美景,通过文字描绘出了一种视觉上的通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5.这个表演结合了舞蹈、音乐和视觉效果,给观者带来了一种深度的多感官通感体验。

总之,通感是一种通过感觉系统的协同作用,产生对事物整体的感知、认知或理解的现象。

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日常生活中,通感都能给人带来丰富而多样化的感官体验。

通感

通感

字而境界全出”,这真是画龙点晴的评析,但可 惜失之太简,没有道出所以然。 看来王国维也不曾注意到“通感”这一修辞 手段。
20世纪初期,我国现代修辞学著作陆续出版,但
大多为日本修辞学的模仿之作,在修辞手法的 论述里,没有涉及“通感”。 1923年,唐钺发表了他的力作《修辞格》,它 把修辞格分为5类27格,从心理学角度揭示了 辞格存在基础的奥秘。 此书被陈望道誉为“科学的修辞论的先声。” 其中关于“根于类似”、“根于联想”的论 述如果深挖下去,就有可能探寻出通感的心理 基础,然而作者世纪六十年代才由
钱钟书先生引进来的. 它作为一种修辞手段,一种写作技法,在我国诗 文中运用的源头恐怕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 战国时期。 西汉戴圣编的《礼记》,所收的都是战国、秦 汉间孔门后学累世相传积累的资料,其中的 《乐记》有文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坠), 曲如折,止如搞木;据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 贯珠。”
大脑皮层),覆盖于大脑半球的表面,是高级神 经中枢,各种感受器和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分别 由大脑皮质的一定部位来管理,这些部位叫做 机能中枢。 体表感觉—肤觉、机体感觉—肌肉、关节的 运动感觉、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 味觉中枢等九种,它们在大脑皮质中都有相应 的位置。
交相辉映,彼此影响,帮助读者多层面、全方位 地琢磨、品味,以获得立体的深刻感受。 第四,作者在描绘客观事物时,往往借助通感倾 注自己的喜怒哀乐,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并使 主客体水乳交融,浑然天成。所使用的语言大 多含蓄精练,韵味绵长,因而能够诱发读者的想 象力,使他们凭着自己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趣, 去体味文句的“言外之音”和“韵外之致”。

《吕氏春秋· 本味》记载了一则“高山流水”
故事:‘伯牙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 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 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 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他们对音乐的感受, 已达到“性好音,能鼓琴吹笛”的马融在《长 笛(赋)》中所说的境界:“听声类形,状似流水, 又象飞鸿。”

谈谈通感

谈谈通感

谈谈通感“通感”是指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给人的感受时,依据生活的逻辑,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沟通起来,凭借各种感觉的相通,互相映照,互相补充,从而具体、细致、多方面地表达作者的深切感受,以增加语言艺术感染力的一种修辞方法,也可以作为一种表现手法。

正如钱钟书先生指出的:“寻常眼、耳、鼻三觉亦每通有无而忘彼此,所谓‘感受之共产’,即如花,其入目之形色,触鼻之气息,均可移音响以揣称之。

”简言之,所谓“通感”,就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沟通交融。

运用“通感”的修辞方法,作者可以突破视、听、嗅、味、触觉的界限而使其彼此沟通,这样就能更全面更形象地表达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同时诱发读者去联想和体味,使读者在反复体味中受到巨大的艺术感染。

就以《荷塘月色》对荷香的描写为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本来,荷香只能以嗅觉感受,歌声只能以听觉获得,但作者在描写时却把“声”“香”相比,让嗅觉和听觉沟通,这就促使读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联想能力,用对于“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的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

歌声从远处高楼上飘来,自然不能听得十分真切,只能是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但这种歌声更具有吸引力,使人不由自主地凝神倾听;荷香是淡淡的,自然不会浓郁扑鼻,只能是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然而愈是如此愈能使人唤起微妙的情感,情不自禁地捕捉这种令人喜悦的清香。

在这里,声与香诉诸不同感官的东西,由于在人的心理反应上存有相似点,因而在人的感觉上就自然地沟通了。

听觉的验证和补充使人加深了对荷香的感受。

读者就能够身临其境。

在这诗一般的意境中,蕴含着作者细腻深沉的情感,不能不使读者受到深深的艺术感染。

不仅在现代语言中有这种“通感”现象,在我国古代诗词中也可以找到许多例证,只是古人仅凭主观的思维感受去创作,而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去总结归纳罢了。

例如韩愈在《听颖师弹琴》中写道:“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战常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风扬。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这一连串的比喻无不是从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描摹出荷塘与月色交融在一起;其幽雅、朦胧、幽静的物态之美栩栩如生地展出来..因此;比喻的特点主要在于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而通感主要在感觉器官的转移上..不过;通感的修辞手法常常是以“兼格”的修辞样式出现的..即一种修辞格之中包含了另一类修辞格;形成了主格和次格或“副格”两种修辞格兼用的现象..例如:1“通感+比喻”格..例如;“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句中兼用通感和比喻两种修辞格;主格为“通感”;副格是“比喻”..2“通感+拟人”格..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兼用通感和拟人两种修辞格;用拟人的手法勾连起两种相通的感觉..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总之;通感艺术审美观照的艺术对象;从现实的感觉与想象中的另一种感觉的相互沟通;再造形象之美;并让读者从中获得艺术的无穷魅力..值得注意的是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既使得感觉器官得到“沟通”;又得给读者受到艺术“感悟”;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来..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经典通感语句赏析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详细解释如下: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人类艺术活动的“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可见;通感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就象你看着满园的春色;会哼起“春之歌”一样..现实生活的文字的印记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例如;“摇曳的音调”、“表情冷漠”、“一弯寒月”等词语中;视觉、听觉、触觉构成了通感..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人的五种感官;“通”得最普遍的;是视觉与听觉..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通感哲学基础就是自然界普遍相通的原则;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有关通感的句子;一般人只是注意到了“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两句..这两句;历来被奉为近代文学应用通感的典范..第一句中;感官对“清香”的嗅觉和“歌声”的听觉构成了通感..由比喻构成的通感;要有相似点;那就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因为是“缕缕”和“渺茫”..作者在描写时打破了常规;把“声”、“香”联系起来;使嗅觉与听觉沟通..这样;就会调动起读者的生活经验;使之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作者用“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的荷花散发的“清香”;唤起人内心微妙地情感;使两种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在心理反应上得到了自然地沟通..第二句中;视觉的“光和影”与听觉的“的旋律”、“名曲”构成了通感..用“旋律”、“名曲”喻指光和影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的色调;作者的艺术感受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勾画而诉之于听觉;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其相通之处..不能把通感简单理解为感官的转移;这种理解没有什么意思;更不足于说明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美感..“塘中的月色”的光和影的和谐;本来就是在满足现有的视觉体验之外;同时还满足着审美主体的听觉体验;这两种审美体验是同时交互着进行;而不是由一端到另一端的静止不动..实际上在荷塘月色中还有几处通感的句子..比如:“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个句子的本体应该是在分号之前的那个分句..“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的视觉;和朦胧的梦境构成通感..联系前边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朦胧的月光、薄薄的青雾;使月下荷塘如同世外梦幻的仙境;作者的心才能够暂时得到宁静;才能排遣内心的彷徨和苦闷;从而透露出淡淡的喜悦..还有;“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满月”的“朗照”是“酣眠”;痛快淋漓;“淡淡的云”遮月;是别有风味的小睡..在这里;视觉和妙不可言的生理感受构了通感..在这奇妙的意境里;作者表达了暂得“宁静”的心理体验;既表现得委婉含蓄;又表现得淋漓尽致..夜游荷塘、观赏月色本身就是作者“小睡”时的解脱..生活中有了景致;才会有了情思;有了满怀的情思;才会有如此的妙笔..荷塘月色及其神妙的通感手法;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早已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也就是说;作者能调动读者长期积累起来的各个生活方面的经验;让我们去揣度、体会那难于直接描述的事物;达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共鸣;让我们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的真切、深刻的艺术感受..荷塘月色多处通感的运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型范例;它有着的深厚的心理学和美学理论的基础..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虽有分工;但是它们感受能够相通;人类的形象思维是一个整体;同时也离不开抽象思维..文学艺术是间接造型的语言艺术;我们的感官去感知它塑造的艺术形象时;理当可以彼此相通..朱自清先生在感受“月下的荷塘”和“荷塘的月色”的美景时;调动了自己的诸多感官;全身心的投入到“独处”的心灵感受和现实与内心构成的独特意境之中;当直觉到一种感官不够用时;就自然地借助于其他感官的帮助和补充..作者把嗅觉感受的“清香”和视觉感受的“和谐的光与影”都移之于听觉;把朦胧的月色和透着薄纱的景物的奇特视觉;移之于梦境;而这种梦境又如此的依稀和酣畅……..可见;朱自清先生对生活与艺术有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但他并没有把个人的观点、趣味强加于读者身上;而是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凭借读者每个人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去形成独特的艺术形象..总之;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以通感的多处独特的运用;给人以奇丽的心灵感受;美哉然而;我们更深一步的探讨;文艺作品的“通感”手法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它的认识论和心理学的基础是什么有人把不太懂音乐的人戏称“乐盲”;音乐是用来听的;怎么不叫“乐聋”呢看来;这里强调了听觉和视觉是相同的;并且强调了视觉的形象在理解音乐的上重要性..张爱玲在谈音乐中说:“气味总是暂时;偶尔的;长久嗅着;既使可能;也受不了..所以气味到底是小趣味..而颜色;有了个颜色就有在那里了;使人安心..颜色和气味的愉快也许和这有关系..不像音乐;音乐永远是离开了它自己到别处去的;到哪里;似乎谁都不能确定;而且才到就已经过去了;跟着又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音乐的记忆和理解需要靠视觉形象的记忆..人的感官;人的感觉和知觉;在形成表象时;就是一个互相感应的相通过程..“瞎子摸象”的寓言故事;就说明了各个感觉器官;如果不能“通感”;就不能对一个事物作出正确的全面地反映..而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就是把这种“通感”有意识的自觉地运用;从而使各种感官着达到全面的心理感受;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实际上;人的审美体验;也必须调动各种感官并且要使他们相通;否则就不能产生美感..有人常常说;看景不如听景;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现实的景物不美;而是我们缺少领悟“美”的“通感”..审美活动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突出地强调“通感”..所以;研究艺术;人们往往喜欢让感官们弥漫一气;探究起色、味、音;眼、鼻;耳的“通感”关系来..讨论大都离不开对“通感”的阐释..许多时候;我们把通感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法;譬如我们上文分析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感往往和比喻相连结;一个“像”字就是一座桥;使听觉、视觉、嗅觉和梦境之间得以自然而自如的转化;转化的基础在我们的智力结构..爱伦·坡说;光谱中的橙色光线和蚊蚋的嘈嘈之声;给他的感觉几乎相同;只因我们的感官就是一个共鸣腔..由此可见;“通感”不仅是一种艺术手法;而且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最本然的规律;以至于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万能钥匙..实际上;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都具有“通感”情结;在强烈的摄人魂魄的审美形式外;其作品的形式美在人们心理上造成的联觉通感;可以使人们在审美愉悦中完成观念变革的洗礼——这是一种在艺术欣赏中完成的哲学顿悟升华..这种思维范式首先要求艺术创作者进入忘我的凝神静思状态;然后;以意象思维的方式在审美心理时空再造一个理想化的意义世界..所以;所谓意象思维;就是一种“通感”思维..总之;先有人类认识事物的感官相通;才有人们心理感知的“通感”;然后有修辞手法的“通感”;“通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普遍的认识活动和心理现象..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再如:美妙的音乐绕梁三日..他说的话听起来象蜜糖一样甜荷塘月色中有两句经典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仿佛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还有其他作品中的:朱自清春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花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的笼罩着我”;这里作者要写的是花香;是嗅觉;却用视觉的浅紫色来形容;将视觉嗅觉结合;这就使作者所描写的紫藤萝花更加具体可感;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的香气和美..使读者对紫藤萝花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其语言更加的清晰灵动..这种手法称之为“通感”..巧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融入到视觉中去;生动的写出了紫藤萝“紫”的特点;突出了紫藤萝梦幻般的紫色以及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课件知识点——修辞手法(其他)-通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课件知识点——修辞手法(其他)-通感

修辞手法(其他)——通感
【知识点解析】 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 叶子和花上”“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 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 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这 一连串的比喻无不是从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描摹出 荷塘与月色交融在一起,其幽雅、朦胧、幽静的物态 之美栩栩如生地展出来。因此,比喻的特点主要在于 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而通感主要在感觉器官的 转移上。
修辞手法(其他)——通感
【典型例题】
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 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 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 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 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过联 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 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 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修辞手法(其他)——通感
【变式训练】
解析: 使读者对紫藤萝花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其 语言更加的清晰灵动。这种手法称之为“通感”。
总结点评: 巧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融入到视觉中去,生动 的写出了紫藤萝“紫”的特点,突出了紫藤萝梦幻般的紫 色以及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修辞手法(其他)——通感
【典型例题】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 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 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 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 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通感最经典的三个名句

通感最经典的三个名句

通感最经典的三个名句
以下是 7 条关于通感的句子及例子:
1. “微风轻拂,那声音仿佛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我的脸庞。

” 例子:
你听,那夏夜的微风,轻轻地吹过树林,沙沙的声音,不就像是母亲温暖的手在轻轻摩挲着你的脸吗,哇,那感觉可真是奇妙呀!
2. “她笑起来像银铃般清脆,那快乐仿佛能甜到心里。

” 例子:哎呀,你
看她笑得多甜呀,那笑声跟银铃一样清脆悦耳,好似那快乐都变成了糖一样,能一直甜到我们的心坎里,这不是很神奇吗?
3. “这首曲子悠扬动听,仿佛能看到灵动的音符在眼前跳跃。

” 例子:当
那首曲子响起的时候,哇哦,那悠扬的旋律,就好像能让你看到一个个灵动的音符在你的眼前蹦蹦跳跳的,难道不是吗?
4. “那片花海艳丽夺目,香味仿佛有了形状,在鼻尖舞蹈。

” 例子:走进
那片花海,哇,真是太美太艳丽啦,那浓郁的花香,就感觉像是有了具体的形状似的,在你的鼻尖欢快地舞蹈,太有意思啦!
5. “他的声音低沉醇厚,好似那声音带着质感,能触摸得到。

” 例子:嘿,你听听他的声音,低沉又醇厚,就好像那声音是带着某种特别的质感呢,仿佛都能伸手去触摸到,是不是很特别啊?
6. “那场雨淅淅沥沥,雨声仿佛是一首哀怨的歌在耳边吟唱。

” 例子:哎呀,那场雨下得淅淅沥沥的,那雨声啊,就好比是一首哀怨的歌,一直在你的耳边轻轻地吟唱着呢,你不觉得超有感觉吗?
7. “这灯光柔和温暖,仿佛能感受到它的温度贴在身上。

” 例子:看这灯光,是那么的柔和温暖,就好像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的温度紧紧地贴在你身上一样,多神奇呀,对吧?
我的观点结论是:通感就是这么神奇,能让我们的感官体验变得如此丰富和独特呀!。

通感

通感

五、通感的生活依据
■爸爸,我最喜欢睡晒过的被子,里面有
太阳的味道。
■响亮
热闹
红 暖
一个从未见过桃树的人, 即使吃到鲜美可口的桃子, 他也很难想像到桃花盛开的胜景。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背景:三一八惨案
■比喻通感:借助比喻使视觉、听觉、嗅觉、味
觉和触觉相沟通。
■朱自清《荷塘月色》
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 的歌声似的。
■抓住联系,感官沟通,艺术感悟,创造新意
四、通感与比喻的联系、区别
■联系:形式相像 把甲比作乙,常用“仿佛”、“如”。
■描绘感觉:疼痛不堪
施耐庵《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 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 来。 ■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个彩帛 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道场:磬儿,钹儿, 铙儿一齐响。
通感的定义: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助 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钱钟书: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嗅觉、 味觉、触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 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绿红 杨杏 烟枝 外头 晓春 寒意 轻闹
■ 红杏尚书 ■ 王国维《人间词话》
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 钱钟书《通感》
“闹”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描 摹成好象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 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
三、通感的分类 ■形容通感:借助形容使视觉、听觉、 嗅
觉、味觉和触觉相沟通。 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通过形容或比喻 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可分为形容通感和比喻 通感。

通感

通感
Synaesthesia
Synaesthesia
What & Why
Where & How
Feel it
Synaesthesia
What 通感又称通觉、联觉、移觉或连带 感觉,是指从感知、表象到意象形 成过程中的各种感觉挪移、转化、 渗透、互通的心理过程。
Synaesthesia
Synaesthesia
In English

Soft music like a perfume and sweet light.柔和 的音乐宛如芳香甜美的光。
移就


通感 Synaesthesia 移情 转类
Examples


移就 A sleep corner 沉寂的 角落 Nervous hour 紧张的时 刻
Use What?
Synaesthesia
Why???
4
Synaesthesia
“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 声似的”。 ——朱自清 《荷塘月色》
Synaesthesia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 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 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 滑,幽咽泉流水下难。水泉冷 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 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 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Heavy silence 凝重的静 寂 The music of her face 她 面容上的乐曲

转译adj.+中心语

结构形式复杂
Synaesthesia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李贺《李凭箜篌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

通感的句子大全

通感的句子大全

通感的句子大全通感的句子大全篇一:通感修辞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

“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1、他说的话听起来象蜜糖一样甜!2、月夜,清冷的月光铺满一地,淡淡的光辉似乎带有一种清冷的香味,而且可以感觉到那质地还是相当的光滑。

3、荷塘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紫藤萝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5、紫藤萝的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6、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7、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8、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亮的,特别闹。

9、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10、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11、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12、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13、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顶针顶针修辞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又名顶真,即某段文字由若干短句组成,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词)与下一句开头的一个字(词)相同,这种修辞方法叫做顶针。

例:我们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顶针」又叫「顶真」。

作用: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相邻分句蝉联。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

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通感

通感

2、通感生成的生理基础 通感生成的生理基础 奥地利的H.罗拉赫在《意识论》中把来自各个感觉器官的、 在网状结构中经过转换而产生的向大脑皮层其他区域进行弥散 传播的兴奋称为“非特异性兴奋”.这种“特异性兴奋”就是 synaesthesia修辞方式生成的生理基础。 实例: 响亮、热闹、冷静、暖红、寒碧 Cold look、sweet voice、cold colour、warm colour
hot words(通感) angry words(移就) ↓ ↓ ↓ ↓ 触觉 听觉 不能用感官去感受 听觉
结构形式上的区别: 移就:转译adj+中心语 例子: a sleepy corner沉静的角落 nervous hour紧张的时刻 通感:结构形式比移就复杂 例子: heavy silence凝重的静寂 The music of her face她面容 面容上的乐曲 面容 乐曲 The same bright face I tasted in my sleep.我在梦里品尝过 同一张鲜亮的脸。
Ⅱ 通感生成的基础
1、通感生成的文学基础 通感生成的文学基础 单觉描写 五种感觉:视觉(sense of sight)、听觉(sense of hearing)、嗅觉(sense of smell)、味觉(sense of taste)、触觉(sense of touch)。 例1:The gigantic snow-capped mountains were set off by the blue sky;several clouds cast their silver grey shadows on the white snow in the sun. 蓝天衬着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皑皑雪峰间 白 投下银灰 银灰的云影。 银灰 例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红 碧

20句通感的句子

20句通感的句子

20句通感的句子通感是一种直接触发人们情感和感受的方式,通过文字、音乐、图像等形式传达给人们。

以下是20个通感的句子,希望能够满足您的要求:1. 在阳光明媚的早晨,微风拂面,让人感受到宁静和舒适。

2. 夜晚的星空璀璨无比,让人沉醉在宇宙的浩瀚之中。

3. 雨后的土地散发着清新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4. 在海边散步,听着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让人心情愉悦。

5. 看到一只小猫乖巧地蜷缩在角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6. 漫步在花海中,花香扑鼻,让人感受到花的美丽和芬芳。

7. 在音乐的陪伴下,闭上眼睛,感受节奏的跳动和旋律的流淌。

8. 看到一幅美丽的画作,色彩斑斓,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9. 看到一只小鸟在枝头跳跃,歌声婉转动人,让人感受到自由和快乐。

10. 看到一对恋人在街头牵手走过,让人感受到爱情的甜蜜和温暖。

11. 看到一位老人孜孜不倦地读书,让人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智慧的积累。

12. 看到一位运动员在赛场上拼尽全力,让人感受到奋斗和拼搏的精神。

13. 看到一位志愿者默默地帮助他人,让人感受到善良和奉献的力量。

14. 看到一群孩子在操场上玩耍,笑声不断,让人感受到纯真和快乐。

15. 看到一棵高大的大树,枝繁叶茂,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成长的意义。

16. 看到一幅描绘自然风景的摄影作品,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17. 看到一位艺术家在创作中全身心投入,让人感受到创造力的火花和激情的迸发。

18. 看到一位年长的父母牵手漫步,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

19. 看到一位病人战胜疾病,重新站起来,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坚强和勇气。

20. 看到一位领导者带领团队取得辉煌的成绩,让人感受到领导力的力量和影响力。

希望以上的句子能够满足您的需求,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不同场景下的情感和感受。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一)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

通感

通感

通感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摹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这一连串的比喻无不是从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描摹出荷塘与月色交融在一起,其幽雅、朦胧、幽静的物态之美栩栩如生地展出来。

通感修辞手法

通感修辞手法
❖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 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钱钟书语)
二、通感的运用: 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充分发挥
想象力,用心把握揣摩特定环境 下特定感觉1. 天仿佛听见了这句话,半空里轰轰隆隆 一声回 答,像天宫的地板上(滚 )着几十面铜鼓。
2. 雷声轰隆隆地响着从天边(滚)来,又轰隆隆 地响着向天边(滚)去。
例3: 那明星的闷声沉钝里含着浑浊,一大半像鼻子里哼出来的, 又腻又粘,又软懒无力,跟鼻子的主产品鼻涕具有同样的 品性。
把 转化为
,形象反映出歌声听起来不舒
服的感觉,幽默嘲讽的意味表露无遗。
通感的艺术效果:
形象生动 化虚为实 表情充分 新鲜奇特
艺术效果的产生:
一、通感的特点: ❖不同感觉之间的沟通、转移;
通感
“通感”定义是什么?
明确: 简单地说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味觉彼此打通互相交织。

声音的好听被写为可品尝的味道,从 而增强了表达效果,这里用的就是通感。
例2: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
北平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这“秋”,这古都的“秋味”。
不说“饱览秋色”而说“饱尝秋味”用味觉代替视觉, 感情更浓更重,充满亲切感。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感》诗文
玛莲娜《通感》诗文一组
雕塑
天黑了 孤独又慢慢割着 你听寂寞在唱歌 轻轻的狠狠的 歌声是这么残忍 让人忍不住泪流成河 悲伤越来越深刻 怎样才能够让它停呢 天黑得 像不会再天明了 明不明天 也无所谓了 就静静的 看青春难依难舍 泪还是热的 泪痕冷了 你听寂寞在唱歌,这首歌曲像一尊矗立在那里经历春夏秋冬的雕塑。 一晃就大学毕业了,同学都相继各奔前程,沿海发展,出国等等,惟独我一个人留在北京。每回下班回家,在北亚花园的院子里一个人瞎逛,夏天靠在绿葱的爬山虎墙上,望着和我一样寂寞的月亮。 总喜欢在一个被回忆包裹的空间里,去品位不同时间里不寂寞留下的香味。那是一种很自恋的感受。 有时,会走很远很远,去那个集市,买菜,一个人。偶尔一瞬间,某个熟悉的面孔定格在脑海,追上去一寻,才发现人和人的背影可以如此相像。 想想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院落,集市,广场,超市……此时,已经物是人非。 喧闹的人声暂时剥落我心里某个隐藏的伤感,我沉寂着。 常常可以想象是一个艺术家手中那支充满灵感的刻刀,当剔除了往事的琐碎的末节,记忆再现时,它已成为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完美雕塑品。
范例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详细解释如下: 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 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人类艺术活动的“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可见,通感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就象你看着满园的春色,会哼起“春之歌”一样。现实生活的文字的印记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例如,“摇曳的音调”、“表情冷漠”、“一弯寒月”等词语中,视觉、听觉、触觉构成了通感。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人的五种感官,“通”得最普遍的,是视觉与听觉。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通感哲学基础就是自然界普遍相通的原则,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名片
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文艺论著《通感》
作者:钱钟书 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家和修辞家似乎都没有理解或认识。 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同时人方中通《续陪》卷四《与张维四》那封信全是驳斥李渔的,虽然没有提名道姓;引了“红杏‘闹春’实之未见”等话,接着说:“试举‘寺多红叶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之句,谓‘烧’字粗俗,红叶非火,不能烧人,可也。然而句中有眼,非一‘烧’字不能形容其红之多犹之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耳。诗词中有理外之理,岂同时文之理、讲书之理乎?”也没有把那个“理外之理”讲明白。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评点苏诗》卷二在句旁抹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这表示他并未懂那句的意义,误以为它就像司空图所写:“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宋人常把“闹”字来形容无“声”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 晏几道《临江仙》:“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毛滂《浣溪沙》:“水北寒烟雪似梅,水南梅闹雪千堆。”马子严《阮郎归》:“翻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黄庭坚《才韵公秉》:“车驰马骤灯方闹,地静人闲月自妍。”又《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寒窗穿碧流,润础闹苍藓。”陈与义《夜赋》:“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陆游《开岁...有赋》:“百草吹香蝴蝶闹,一溪涨绿鹭鸶闲。”范成大《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行入闹荷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陈耆卿《与二三友游天庆观》:“月翻杨柳尽头影,风肴擢芙蓉闹处香。”又《挽陈知县》:“日边消息花争闹,露下光阴柳变疏。”赵孟坚《康不领...长赋》:“闹处相挨如有意,静中背立见无聊。”从这些例子来看,方中通说“闹”字“形容其杏之红”,还不够确切;应当说:“形容其花之盛(繁)”。“闹”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象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马子严那句词可以和另一南宋人陈造也写西湖春游的一句诗对照:“付与笙歌三万指,平分彩舫聒湖山”。“聒”是说“笙歌”,指嘈嘈切切、耳朵应接不暇的声响;“闹”是说“妆束”,相当于“闹妆”的“闹”,指花花绿绿、眼睛应接不暇的景象。“聒”和“闹”虽然是同义词但在马词和陈诗里分别描写两种不同的官能感觉。......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就方法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远山拙注:指古人好友之间钱财混有,不分你我)。又譬如“热闹”和“冷静”那两个成语也表示“热”和“闹”、“冷”和“静”在感觉上有通同一气之处,结成配偶,因此范成大可以离间说“已觉笙歌无暖热”。李义山《杂篡-意想》早指出:“冬日着碧衣似寒,夏月见红似热”。我们也说红颜色“温暖”绿颜色“寒冷”,“暖红”、“寒碧”已沦为诗词套语。
定义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作用
荷塘月色
[1]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历史记载
通感中之一是“听声类形”。马融《长笛赋》:“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文选》)这样的通感是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闻乐来的:“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杜预注:“论其声。”按在“曲而有直体”下又称“曲而不屈”。孔颖达正义:“季札或取于人,或取于物,以形见此德。每句皆下字破上字而美其能不然也。……物有曲者失于屈桡,此曲而能不屈也谓王者曲降情意,以尊接下,恒守尊严,不有屈桡。”此则听《大雅》之乐声,有类于王者以尊接下之形。《礼·乐记》:“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正义:“止如槁木者,言音声止静,感动人心,如似枯槁之木,止而不动也。倨中矩者,言其音声雅曲,感动人心,如中当于矩也。勾中钩者,谓大屈也,言音声大屈曲,感动人心,如中当于钩也。累累乎端如贯珠者,言音声之状,累累乎感动人心,端正其状,如贯于珠。言音声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形状如此。”都是听声类形。 “听声类形”,又如嵇康《琴赋》:“状若崇山,又象流波,浩兮汤汤,郁兮峨峨。”琴声有时如高山峨峨,有时如水声汤汤。如山是听声类形,如水声是听声类声。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里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来比琵琶声,是以声类声。按《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说琴声如太山,是听声类形;说琴声如流水声,是听声类声。钟子期说象太山时,心目中有太山的形象;说“汤汤乎若流水”时,耳中既有流水声,眼中也有流水形,所以在以声类声时兼有以声唤起流水形的感觉。因此,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里也会唤起各种形象,象急雨、私语、珠落玉盘直到刀枪相击和裂帛的形象,即在以声类声中也会唤起以声类形,即听觉通于视觉了。再象“莺语花底滑”、“水泉冷涩”,“滑”和“冷涩”是触觉,即听觉通于触觉了。“幽咽泉流水下滩”,“幽”是感觉,是听觉通于感觉了。 这种以声类声,又能唤起别的形象的,《文心雕龙·比兴》称:“王褒《洞箫(赋)》云:‘优柔温润,如慈父之畜子也。’此心声比心者也;马融《长笛(赋)》云:‘繁缛络绎,范(雎)蔡(泽)之说也。’此以响比辩者也。”这里把箫声的柔和,比慈父畜子,笛声的繁响,比辩士游说,也是以声类声,但同时又唤起慈父畜子和辩士辩论的形象。 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儿女语”是以声类声,又唤起儿女谈情。“勇士赴敌场”,是以声类形了。浮云柳絮的飞扬,既指琴音的纵横变态,更是以声类形。从百鸟的喧啾到忽见孤凤凰,是类声和类形的结合。“跻攀分寸不可上”到“失势一落千丈强”,可以和“上如抗,下如坠”印证,指肌肉通于肌肉运动觉:随着声音的上下高低,身体里起一种“抗”“坠”“攀”“落”的感觉。 李贺《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这里的“玉碎凤凰叫”,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王琦注:“玉碎状其声之清脆;凤叫,状其声之和缓。”又称:“蓉泣,状其声之惨淡。兰笑,状其声之冶丽。”就是以声类形了。又注“融冷光”:“言其声能变易气候”,注“动紫皇”:“言其声能感动天神。”是听觉通于触觉与感觉了。 通感还有曲喻的作用。曲喻是由一个比喻转到另一种感觉。韩愈《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樱桃是红的,说它香,是视觉通于嗅觉。但樱桃并不香,这个香是从它象红花,由红花唤起的香。又韩愈《南山》诗:“或竦若惊雊(雉鸣)”,“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这就把眼中所看到的石头,由竦立象雉,由雉引出雉鸣来,即曲喻,也即视觉通于“惊雊”的听觉。有的石头相“背”或相“向”,由相背或相向引出“相恶”或“相佑”来,是曲喻,也即视觉通于“相恶”“相佑”的感觉。石头不会发声或相恶相佑,通过通感,打通了视觉与听觉感觉的界限。 宋祁《玉楼春》词:“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窥词管见》七则:“此语殊难着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王国维《人间词话》七:“‘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说“境界全出”表示写出了作者的感情,即感到春意的蓬勃。钱钟书在《通感》中指出:“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象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就是通感。通感要求的是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或审美对象,从而捕捉到完整的艺术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