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感
百科名片
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定义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作用
荷塘月色
[1]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范例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详细解释如下: 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 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人类艺术活动的“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可见,通感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就象你看着满园的春色,会哼起“春之歌”一样。现实生活的文字的印记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例如,“摇曳的音调”、“表情冷漠”、“一弯寒月”等词语中,视觉、听觉、触觉构成了通感。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人的五种感官,“通”得最普遍的,是视觉与听觉。运用通感,可突

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通感哲学基础就是自然界普遍相通的原则,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文艺论著《通感》
作者:钱钟书 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家和修辞家似乎都没有理解或认识。 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同时人方中通《续陪》卷四《与张维四》那封信全是驳斥李渔的,虽然没有提名道姓;引了“红杏‘闹春’实之未见”等话,接着说:“试举‘寺多红叶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之句,谓‘烧’字粗俗,红叶非火,不能烧人,可也。然而句中有眼,非一‘烧’字不能形容其红之多犹之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耳。诗词中有理外之理,岂同时文之理、讲书之理乎?”也没有把那个“理外之理”讲明白。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评点苏诗》卷二在句旁抹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这表示他并未懂那句的意义,误以为它就像司空图所写:“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宋人常把“闹”字来形容无“声”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 晏几道《临江仙》:“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毛滂《浣溪沙》:“水北寒烟雪似梅,水南梅闹雪千堆。”马子严《阮郎归》:“翻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黄庭坚《才韵公秉》:“车驰马骤灯方闹,地静人闲月自妍。”又《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寒窗穿碧流,润础闹苍藓。”陈与义《夜赋》:“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陆游《开岁...有赋》:“百草吹香蝴蝶闹,一溪涨绿鹭鸶闲。”范成大《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行入闹荷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陈耆卿《与二三友游天庆观》:“月翻杨柳尽头影,风肴擢芙蓉闹处香。”又《挽陈知县》:“日边消息花争闹,露下光阴柳变疏。”赵孟坚《康不领...长赋》:“闹处相挨如有意,静中背立见无聊。”从这些例子来看,方中通说“闹”字“形容其杏之红”,还不够确切;应当说:“形容其花

之盛(繁)”。“闹”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象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马子严那句词可以和另一南宋人陈造也写西湖春游的一句诗对照:“付与笙歌三万指,平分彩舫聒湖山”。“聒”是说“笙歌”,指嘈嘈切切、耳朵应接不暇的声响;“闹”是说“妆束”,相当于“闹妆”的“闹”,指花花绿绿、眼睛应接不暇的景象。“聒”和“闹”虽然是同义词但在马词和陈诗里分别描写两种不同的官能感觉。......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就方法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远山拙注:指古人好友之间钱财混有,不分你我)。又譬如“热闹”和“冷静”那两个成语也表示“热”和“闹”、“冷”和“静”在感觉上有通同一气之处,结成配偶,因此范成大可以离间说“已觉笙歌无暖热”。李义山《杂篡-意想》早指出:“冬日着碧衣似寒,夏月见红似热”。我们也说红颜色“温暖”绿颜色“寒冷”,“暖红”、“寒碧”已沦为诗词套语。

历史记载
通感中之一是“听声类形”。马融《长笛赋》:“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文选》)这样的通感是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闻乐来的:“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杜预注:“论其声。”按在“曲而有直体”下又称“曲而不屈”。孔颖达正义:“季札或取于人,或取于物,以形见此德。每句皆下字破上字而美其能不然也。……物有曲者失于屈桡,此曲而能不屈也谓王者曲降情意,以尊接下,恒守尊严,不有屈桡。”此则听《大雅》之乐声,有类于王者以尊接下之形。《礼·乐记》:“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正义:“止如槁木者,言音声止静,感动人心,如似枯槁之木,止而不动也。倨中矩者,言其音声雅曲,感动人心,如中当于矩也。勾中钩者,谓大屈也,言音声大屈曲,感动人心,如中当于钩也。累累乎端如贯珠者,言音声之状,累累乎感动人心,端正其状,如贯于珠。言音声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形状如此。”都是听声类形。 “听声类形”,又如嵇康《琴赋》:“状若崇山,又象流波,浩兮汤汤,郁兮峨峨。”琴声有时如高山峨峨,有时如水声汤汤。如山是听声类形,如水

声是听声类声。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里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来比琵琶声,是以声类声。按《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说琴声如太山,是听声类形;说琴声如流水声,是听声类声。钟子期说象太山时,心目中有太山的形象;说“汤汤乎若流水”时,耳中既有流水声,眼中也有流水形,所以在以声类声时兼有以声唤起流水形的感觉。因此,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里也会唤起各种形象,象急雨、私语、珠落玉盘直到刀枪相击和裂帛的形象,即在以声类声中也会唤起以声类形,即听觉通于视觉了。再象“莺语花底滑”、“水泉冷涩”,“滑”和“冷涩”是触觉,即听觉通于触觉了。“幽咽泉流水下滩”,“幽”是感觉,是听觉通于感觉了。 这种以声类声,又能唤起别的形象的,《文心雕龙·比兴》称:“王褒《洞箫(赋)》云:‘优柔温润,如慈父之畜子也。’此心声比心者也;马融《长笛(赋)》云:‘繁缛络绎,范(雎)蔡(泽)之说也。’此以响比辩者也。”这里把箫声的柔和,比慈父畜子,笛声的繁响,比辩士游说,也是以声类声,但同时又唤起慈父畜子和辩士辩论的形象。 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儿女语”是以声类声,又唤起儿女谈情。“勇士赴敌场”,是以声类形了。浮云柳絮的飞扬,既指琴音的纵横变态,更是以声类形。从百鸟的喧啾到忽见孤凤凰,是类声和类形的结合。“跻攀分寸不可上”到“失势一落千丈强”,可以和“上如抗,下如坠”印证,指肌肉通于肌肉运动觉:随着声音的上下高低,身体里起一种“抗”“坠”“攀”“落”的感觉。 李贺《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这里的“玉碎凤凰叫”,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王琦注:“玉碎状其声之

清脆;凤叫,状其声之和缓。”又称:“蓉泣,状其声之惨淡。兰笑,状其声之冶丽。”就是以声类形了。又注“融冷光”:“言其声能变易气候”,注“动紫皇”:“言其声能感动天神。”是听觉通于触觉与感觉了。 通感还有曲喻的作用。曲喻是由一个比喻转到另一种感觉。韩愈《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樱桃是红的,说它香,是视觉通于嗅觉。但樱桃并不香,这个香是从它象红花,由红花唤起的香。又韩愈《南山》诗:“或竦若惊雊(雉鸣)”,“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这就把眼中所看到的石头,由竦立象雉,由雉引出雉鸣来,即曲喻,也即视觉通于“惊雊”的听觉。有的石头相“背”或相“向”,由相背或相向引出“相恶”或“相佑”来,是曲喻,也即视觉通于“相恶”“相佑”的感觉。石头不会发声或相恶相佑,通过通感,打通了视觉与听觉感觉的界限。 宋祁《玉楼春》词:“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窥词管见》七则:“此语殊难着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王国维《人间词话》七:“‘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说“境界全出”表示写出了作者的感情,即感到春意的蓬勃。钱钟书在《通感》中指出:“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象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就是通感。通感要求的是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或审美对象,从而捕捉到完整的艺术形象。

《通感》诗文
玛莲娜《通感》诗文一组
雕塑
天黑了 孤独又慢慢割着 你听寂寞在唱歌 轻轻的狠狠的 歌声是这么残忍 让人忍不住泪流成河 悲伤越来越深刻 怎样才能够让它停呢 天黑得 像不会再天明了 明不明天 也无所谓了 就静静的 看青春难依难舍 泪还是热的 泪痕冷了 你听寂寞在唱歌,这首歌曲像一尊矗立在那里经历春夏秋冬的雕塑。 一晃就大学毕业了,同学都相继各奔前程,沿海发展,出国等等,惟独我一个人留在北京。每回下班回家,在北亚花园的院子里一个人瞎逛,夏天靠在绿葱的爬山虎墙上,望着和我一样寂寞的月亮。 总喜欢在一个被回忆包裹的空间里,去品位不同时间里不寂寞留下的香味。那是一种很自恋的感受。 有时,会走很远很远,去那个集市,买菜,一个人。偶尔一瞬间,某个熟悉的面孔定格在脑海,追上去一寻,才发现人和人的背影可以如此相像。 想想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院落,集市,广场,超市……此时,已经物是人非。

喧闹的人声暂时剥落我心里某个隐藏的伤感,我沉寂着。 常常可以想象是一个艺术家手中那支充满灵感的刻刀,当剔除了往事的琐碎的末节,记忆再现时,它已成为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完美雕塑品。
梦中的木刻版画
叔本华说,做梦和生活是同一部书中的书页,逐页阅读是生活,随意浏览是做梦。 某年某月某日的午后,阳光席洒了一地,某种回忆,随着某些情绪在某首歌里凌乱而模糊。 关于某个人,某件事,某种表情,某个动作,某个背影,某几个笔迹,某几张带着某种香味的信纸,某些习惯,一点点地摊开,感动流了一地。 睁开眼睛,走在熟悉的林荫道上,风吹过留在嘴角的梦痕,唤醒了那也许已经渐渐变得萎靡麻木的心灵。这就像是创作一副木刻的版画的过程,岁月的刀在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勾勒出了脱俗的美丽,而此刻,这美丽在感觉里却又如同昨夜梦境,真实而虚幻,遥远而又清晰。 如果有一天的傍晚时分,一个陌生的人从你的身边走过,他(她)匆忙的背影,就像你昨天的梦境。你想要追上去,看看他(她)的脸,可是,他(她)走得太匆忙,你只能眼睁睁地看他(她)的背影消失在人海茫茫之中……这个时候,音乐响起来了,是《天堂的阶梯》?还是《魔鬼的颤音》?或者是《蓝色的多瑙河》?……你只记得这一幕,仿佛在你的某个梦里曾经发生过,触手可及,但是又如木刻版画版般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咖啡
也许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候,时间的流逝如一场电影一放而过,好像只是一瞬间,未来似乎还没有经过,早已成过去,而已经过去的又像未来一样遥远。就像桌上你刚喝过的半杯咖啡,喝下去的是过去,余味无穷,剩下的是未来,却正在逐渐变冷。 很少去酒吧和舞厅那样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地方,即使像咖啡馆那样有情调的地方,也不常光顾。幸好,昌平是个安静的地方。不像什刹海那里的灯红酒绿,也少了很多随之而来的物质欲求和虚荣。 倒是在电影电视里看得多了歌舞升平,现实里的咖啡馆和酒吧居然就没有一点味道了,咖啡加糖或加奶,都没有电影电视里那样飘来诱人的香味了。 我仔细琢磨,是因为电影电视里男女主人公往咖啡馆或酒吧里一坐,就有柔和纯净的音乐。如果你在某次看电影电视时,把音乐去掉,那么会与现实一样烦躁和沉闷。 咖啡里加糖,加酒,加奶,是不够的,还要加音乐。 有点晕的感觉,就对了。
书店
以前一直以为,有些东西有没有是无所谓的,远离着,似乎也同样生活。 上大学时候,一直喜欢去图

书馆。在图书馆里,人人都能免费,声音的喧哗被除到最低,人生百态也被压缩到坐姿、表情这些安静的表露方式中。无论什么人,在这里都显得柔弱无力,个性和生命衰减到了简洁的“阅读”状态,连生活烦恼压力,也在这里哑了嗓子。人们暂时以安详的表情面对生活的无序。 在国外或影视资料馆,有CD和电影,可以借,我想这样的图书馆,也应该就是天堂的摸样吧! 在离开大学以后,书似乎并不再与我有什么联系了。 可是后来发现,原来随着人的成长,有些东西是注定应该是你生活的中心。 离开了,书店就成了我心中的最爱。每个周日,都会去第三极跑一趟。舒适的沙发,高大透明的玻璃窗,斜射过来的阳光,我细细地品味书中的人生。 想念某个人的书,某个人的歌,某个人的电影,立即上书店,借来,与那个想念的人喝一个下午茶。 阳光、季节,是心情里的词语,珍藏在永远的书店里。 微风吹过,我见到了我的童年在我的书店面前弯下了腰,在水面上荡起了圈圈涟漪。
蒙太奇
音乐、文学、电影、就像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陷阱。在交织着迷蒙的烟雾里,我们的日子和时光就像是蒙太奇一样,在岁月里切换着,我似乎依稀看见了时代和梦想在音乐中的倒影。 反之,喜欢某种音乐,某本书,某部电影,也只是人们对于有关于自己影子的悼念。 有段时间,特喜欢王菲的《红豆》,从早听到晚,走路吃饭都在听。喜欢王菲忧郁的嗓音,和缠绵的节奏以及哀伤的歌词:有时候/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都与尽头/相聚离开都有尽头/可是我/有时候/宁愿选择留恋不放手/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 直到后来发现自己长大了,那盒当初喜欢一个男孩的时候,心潮澎湃买下的CD,现在阁在抽屉里蒙上了厚厚的一层灰了。王菲无奈的样子,忧伤的音乐和那段青春,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散失。 关于文学,念书的时候,以为大师写的东西都要读。可是,走入社会后,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大师都适合你,你应该有自己固定喜欢的大师,并指导你的生活,学习和人生。 蒙太奇的野心很大,它想把所有的精彩都拼贴在一起。但人生似乎并不如电影那样时时刻刻地都精彩,一些无法跳过的平凡需要我们耐心品味。
电影
好像来自远处一阵悠长回音 在幽暗深邃的一统里面融进 广袤无边,似长夜,又像光明 香水,色块和音响纷然呼应 有香味鲜嫩好像婴儿肌肤 轻柔又像双簧管、翠绿得如草坪 夜草莓般的红唇 ——在镜子上或窗户上留下富丽堂皇、或

霉烂变质、或得意忘形…… 我抱住肩头,在黑暗里看着荧幕里放的电影。淡薄的蔷薇香气,弥漫了永远的来生路。 很早的时候,相信会跟一个人知直到老,或者公主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那片云,那时的心情;那段情,那刻的纯情;那朵花,那里的撒哈拉;几块巧克力,在那满面的爬山虎的墙壁下,种着那种甜蜜;一阵风,脚踏车身后刮起的那种幸福;还有贴在手心里的温暖,包裹在手里的爱情……那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荧幕黑场,就像时光和梦想,记忆和伤口都在决堤。 影院里的人群都散去,空荡荡的座位上只剩下自己在独自伤感。 离开了电影,现实里跳跃的影子只是一某个人悲伧的符号,无法知道他(她)能有什么样的结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