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
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
主讲:滨州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徐军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脑损伤脑震荡原发性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脑损伤原发性脑干损伤硬膜外血肿继发性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颅内血肿急性血肿(3日内)亚急性(3日到3周内)慢性血肿(超过3周)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按时间分颅内血肿按部位分按部位分一.急性硬膜外血肿出血位置:颅骨与硬脑膜之间来源:脑膜中动脉(最常见)、静脉窦破裂、颅骨骨折脑膜中静脉、颅骨板障静脉、导血管损伤脑膜前动脉和筛动脉。
部位:颞区74.6%额顶11.9%颞顶 5.8%少见部位:额部,顶部,后颅窝及枕部硬膜外血肿分布急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a、原发伤轻,无原发昏迷,血肿形成逐渐昏迷。
b、原发伤重,先昏迷,然后有中间清醒期,再次昏迷为典型表现。
c、原发伤严重,持续进行性昏迷。
2、颅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及血压升高,呼吸和脉搏减慢等生命体征变化(两慢一高——库欣反应)急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表现3、瞳孔变化早期动眼神经刺激,缩小,反应迟钝晚期动眼神经麻痹,散大,反应消失4、神经系统体征:局灶神经功能障碍、脑疝时锥体束征、病理征阳性。
急性硬膜外血肿诊断1、外伤史a、直接暴力及头皮损伤b、骨折线走行2、诊断:颅脑CT检查发现颅骨内板与硬脑膜间有双凸镜形或弓形高密度影,了解脑室受压、中线移位、有无合并脑挫裂伤、脑水肿及血肿定位、计算血肿量。
治疗1.手术治疗适应证: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CT扫描提示明显脑室受压的硬脑膜外血肿;血肿量小脑幕上大于30ml、颞区大于20ml、幕下大于10ml及压迫大静脉窦而引起颅内高压的血肿;中线结构移位大于1cm;颞叶血肿(大于20ml)因易脑疝、硬膜外血肿难以吸收要放宽指征。
手术方法:血肿清除术;紧急情况下的颅骨钻孔探查术。
治疗2.非手术治疗:伤后无明显意识障碍,病情稳定,血肿量小脑幕上小于30ml、颞区小于20ml、幕下小于10ml及中线结构移位小于1cm,严密观察下药物保守治疗。
CT对于硬膜外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诊断
本 组 硬膜 下 血 肿 1 2例 . 中 , 表 现 为颅 骨 内板 下新 其 9例 月或 半 月 形 高密 度 影 , 表 现 为 内缘 模 糊不 整齐 的双 凸 形 3例
高 密度 影 , 裂痕 呈 “ 齿 状 ” 血肿 不 厚 , 围较 广 ,2例 患 外 锯 , 范 1 者 均存 在 中 线结 构 的不 同程 度 偏移 ; 1例 硬膜 外 血 肿 患 者 , 1
查诊 断 的 临床 经验 。 结果 : 膜 下血 肿 1 硬 2例 , 例 表 现为 颅 骨 内板下 新 月或 半月 形 高密 度影 , 例表 现 为范 围较 广 的 9 3
双 凸形 高密 度 影 , 存 在 中线 移位 ; 均 硬膜 外血 肿 1 1例 , 以局 限性 半 月形 高密 度 影为 主 。 结论 : 膜#, o 硬膜 下 血 硬 1 ̄h 和 n p 肿各 有 其 自身 影像 学 特 点 ,T检 查 是对 其进 行 良好 鉴 别诊 断 的手 段之 一 。 C
尊 黔 ; 毋
21 0 2年 1月第 1 9卷 第 1期
影像 与介入
C 对于硬膜 外 与硬膜下血肿 的鉴别诊 断 T
张 金 丽
辽 宁省 沈 阳市 第 一人 民医 院放 射科 , 辽宁 沈 阳 1 0 4 10 1
【 要】目的 : 讨 c 摘 探 T检 查 对 硬膜 外 与硬 膜下 血 肿 的鉴别 诊 断 意义 。方 法 : 总结 本 院对 于 硬膜 外与 硬膜 下 血肿 c T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的头 颅 常规 扫 描 , 特殊 病 例 。 0mm 对 加行 5mm薄 层 扫描 。
2 结 果
现 可 呈 现 双 凸镜 样 高 密 度 影 . 边 缘 锐 利 . 膜 下 血 肿 则 是 且 硬 在 硬 膜 下腔 , 多 继 发 于 颅 脑 损 伤后 , 于皮 层 动 静 脉 破 裂 大 由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二章指导及练习题目
医学影像诊断第二章一、学习目标1.掌握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检查价值;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2.熟悉正常和异常影像学表现;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3.了解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
二、重点和难点内容(一)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1.各种疾病首选、常用和优选的影像学检査方法。
2.何种影像检查方法对评估疾病预后有帮助。
(二)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1.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的鉴别。
2.脑梗死、脑出血及血肿各个时期的MRI表现。
3.脑脓肿、椎管内肿瘤的发病机制及影像表现。
4.脑囊虫、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及脑囊虫、脊髓空洞症、脊髓损伤影像表现。
5.多发性硬化的病理基础和影像学特点。
6.肌服体发育不全的影像学特点。
(一)名词解释1.脑挫伤2.硬膜下血肿3.CTA4.MRM5.脑膜尾征6.垂体卒中7.多发性硬化8.直角脱髓鞘征9.腔隙性脑梗死10.分水岭区脑梗死11.脑穿通畸形12.大脑镰下疝13.脑动静脉畸形14.髓外硬膜下肿瘤15.脊髓肿瘤16.脊髓损伤平面17.椎体损伤平面18.脊髓空洞19.脊膜尾征(二)填空题1.脑中线结构有、、、和2.亚急性期血肿MRJ表现T,WI呈信号,T2WI呈信号。
3.颅内病理性钙化有.、、和。
4.CT平扫可表现为高密度的病变有、。
5.垂体瘤分为和两种。
6.星形细胞瘤包括、、和。
7胼胝体发育不全包括和两种。
8.脑岀血按发病时间不同,将疾病病程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 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不同时期,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
9.亚急性的脑出血MR表现出现在期和期,表现为脑实质病变T.WI ,病变中央区T.WI 周边区T2 环的特征。
周以上的脑出血,才会出现T2的特征,故期脑出血,MR更有价值。
10.,一、或检查对进一步寻找脑出血原因更有价值。
11.CTA要为临床提供动脉瘤瘤体的、_、_ 、,是否有形成及载瘤血管的情况等信息,以及栓塞治疗后评价。
硬膜下和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和硬膜外血肿
1.常见原因
硬膜下和硬膜外血肿由直接打击头部引起,主要见于接触类体育运动。
硬膜下血肿是覆盖大脑的外层(硬脑膜)和中间层(蛛网膜)之间出血,而硬膜外血肿是覆盖大脑的外层(硬脑膜)和颅骨之间的出血。
2.识别方法
硬膜外血肿的运动员通常经历意识水平降低和剧烈的头痛。
在一个变化不定的清醒期之后,意识水平迅速下降。
硬膜下血肿或颅内出血将导致意识丧失,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神智。
可能发生明显的呕吐、癫痫和偏瘫。
两边瞳孔常常大小不一而且扩大。
3.治疗方法
出现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症状的运动员应立即暂停比赛,并被送至医院急救室。
注意,初次打击头部造成的出血或脑创伤通常并不严重。
4.重返体育运动
因为症状根据损伤程度不同而有巨大的差别,所以还没有针对硬膜下和硬膜外血肿的运动员何时重返体育运动的固定标准。
每个事件都必须单独评估。
这就是说,许多轻度脑血肿的运动员在受伤几周后便可重返体育运动,其他脑血肿受伤者则需要等待更漫长的时间。
硬膜下出血及硬膜外出血区别课件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降低颅内 压、控制血压和预防感染等措 施,以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 的发生。
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可能 需要紧急手术治疗,以清除血 肿并降低颅内压。
两者治疗的异同点
01
02
03
04
硬膜下出血和硬膜外出血的治 疗方式存在一定的异同点。
相同点在于两者都需要降低颅 内压、控制血压和预防感染等
05
硬膜下出血与硬膜外出血 的治疗
硬膜下出血的治疗
硬膜下出血的治疗通常需要紧急 手术,以清除血肿并降低颅内压
。
手术方法包括开颅手术和微创穿 刺引流手术,具体手术方式应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
选择。
手术后,患者需要在ICU进行密 切监测,以确保颅内压稳定和生
命体征平稳。
硬膜外出血的治疗
硬膜外出血的治疗通常包括药 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两者症状的鉴别要点
01
硬膜下出血和硬膜外出血的症状有一些相似之处,如头痛、呕吐、视 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意识障碍等。
02
鉴别要点在于硬膜下出血通常会出现瞳孔散大、动眼神经受压等症状 ,而硬膜外出血则会出现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
03
此外,硬膜下出血通常会导致较严重的意识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而 硬膜外出血则较少出现这些症状。
不同点
硬膜下出血主要由脑血管疾病或脑肿瘤引起,而硬膜外出血主要由颅骨骨折或 手术并发症引起。
03
硬膜下出血与硬膜外出血 的症状
硬膜下出血的症状
硬膜下出血的症状主要包括头痛、呕 吐、视乳头水肿等,这些症状可能会 在头部外伤后立即出现。
可能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从意识模糊、嗜睡、昏迷到深昏迷 ,甚至出现去皮质状态。
硬膜外血肿
5 在脱水利尿保守治疗中病情恶化 6 硬膜外血肿不易吸收,指征需放宽 7 颞叶﹑颅后窝血肿易致脑疝,在脑疝出现前及早 手术
常用手术方式
1、血肿清除术。
2、去骨瓣减压术。 3、钻孔探查术。顺序:颞前-额顶-眉弓上方-颞 后-枕下。 4、脑室引流术。 5、钻孔引流术。 骨窗开颅,骨瓣开颅彻底清除血肿,充分止血
急性硬膜外血肿
神经外科
吴文香
颅内血肿的分类
特急性 急性 亚急性
头部外伤后3天--3周以内
伤后3小时即出现血肿
头部外伤后< 3天
慢性
3周以后
迟发性血肿:伤后立即行 CT 检查,无颅内血 肿迹象,以后再次CT检查才发现的血肿。
颅内血肿
1、硬膜外血肿 2、硬膜下血肿 3、脑内血肿
1、硬膜外血肿概述
部பைடு நூலகம்:颞区74.7%,额顶11.9%,枕顶5.9%。
急性硬膜外血肿
病因病史 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手术与非手术 常见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需要报告医生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 征
颅内血肿
1、硬膜外血肿 2、硬膜下血肿 3、脑内血肿
急性硬膜外血肿
病史病因。
1、外伤史(颞部线形骨折) a、直接暴力 b、骨折线走行
对症处理与并发症处理
3、蛛网膜下腔出血:对症治疗,腰穿,应用尼 莫地平等药物。 4、外伤性癫痫: 预防 苯妥英钠 0、1 tid 治疗 用药完全控制后 ,服药1-2年。 5、消化道出血: 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 40mg 静滴 H2受体拮抗剂 雷尼替丁、甲氰咪呱。
硬膜外血肿﹑硬膜下及 脑内血肿的鉴别
急性硬膜外血肿与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区 别
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要点
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要点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是颅内常见的两种类型的脑出血。
它们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都有所不同,因此正确地鉴别两者非常重要。
以下是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要点:
1.发病机制:硬膜外血肿是指血液在硬膜外腔内形成的血肿,通常由头部外伤引起,血液从颅外血管渗漏入硬膜外腔内。
而硬膜下血肿则是血液在硬膜下腔内形成的血肿,通常由头部内伤引起,血液从颅内血管渗漏入硬膜下腔内。
2.临床表现:硬膜外血肿的症状通常较为明显,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恶心、呕吐,可能伴有意识障碍或局部头皮肿胀。
而硬膜下血肿的症状可能较为缓慢出现,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恶心、呕吐,可能伴有昏迷或局部脑神经损伤。
3.影像学检查:CT扫描是常用的鉴别两种血肿的方法。
硬膜外血肿通常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高密度区域,且边缘清晰;而硬膜下血肿通常表现为半月形或弧形的高密度区域,且边缘不完整。
4.治疗方案:治疗硬膜外血肿的首要措施是手术切除血肿,以减轻颅内压力。
而治疗硬膜下血肿的方法则因血肿大小和病情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常包括观察、手术切除或保守治疗。
综上所述,正确地鉴别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对于治疗和预后都非常重要。
如果出现头部外伤或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病因和治疗方案。
- 1 -。
一文读懂:硬膜下血肿与硬膜外血肿如何鉴别?
一文读懂:硬膜下血肿与硬膜外血肿如何鉴别?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都有哪些不同呢?初入神经外科,难免有所困惑。
而读了本文,你一定会恍然大悟,不再混淆二者。
表格对比下面一张表总结了两者间常用的鉴别点(表1),助你轻松鉴别,不再为难。
表 1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鉴别点注:点击可查看大图。
影像图片结合如下两张图更能加深印象:图1 可见脑挫裂伤灶、血肿范围广、跨骨瓣、呈弯月状,故诊断为硬膜下血肿图2 可见血肿局限(不跨骨瓣)、呈梭形、骨窗可见颞骨骨折,故诊断为硬膜外血肿补充说明以下几点补充说明有助于深入理解上述表格、加强记忆:1. 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均系脑挫裂伤皮质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属于复合型硬膜下血肿;而慢性硬膜下血肿系桥静脉断裂所致,属于单纯型硬膜下血肿。
2. 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均属于继发性颅脑损伤,其患者病情表现一方面与血肿发生速度、部位、量等有关,另一方面与原发伤的轻重密切相关。
即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均可表现为伤后清醒无昏迷、伤后持续昏迷等情况。
由此可见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简单地说,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均既可表现为伤后清醒无昏迷,又可表现为伤后持续昏迷的情况。
3. 很多时候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同时存在,特别是当脑挫裂伤和颅骨线形骨折同时存在时。
本文作者beta,首发于丁香园旗下神外专业公众号「神外时间」,感谢授权。
参考文献1. 王忠诚,主编.《王忠诚神经外科学》.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版2. Ryota Tamura, Yoshiaki Kuroshima, and Yoshiki Nakamura.Neuroendoscopic Removal of Acute Subdural Hematoma with Contusion: Advantages for Elderly Patients.Case Rep Neurol Med. 2016; 2016: 2056190.3. Ki Seong Eom,Jong Tae Park,Tae Young Kim, et al. Rapid Spontaneous Redistribution of Acute Epidural Hematoma :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 Korean Neurosurg Soc. 2009 Feb; 45(2): 96–98.。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鉴别分析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鉴别分析
1.病因:
硬膜下血肿:硬膜下血肿是指出血在硬膜与骨质之间的腔隙,多数由
颅骨骨折引起,如颅底骨折、颅顶骨折等。
2.临床表现:
硬膜下血肿:常见症状有头痛、恶心和呕吐,在意识清醒时较轻,但
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意识水平下降,常有局部脑受压症状如偏瘫、失语、
瞳孔异常等。
3.影像学特点:
硬膜下血肿:CT扫描可见椭圆形或半圆形的高密度灶,位于颅骨外
侧和硬膜内侧,血肿范围相对模糊。
4.治疗方法:
硬膜下血肿:一般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颅骨开窗引流术,通过手术清除血肿减轻脑压力,恢复正常脑功能。
总结来说,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在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
以及治疗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区别。
对于鉴别诊断,临床医生可以通过详细
询问病史、观察临床症状以及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来准确判断。
不论是硬
膜外血肿还是硬膜下血肿,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都非常关键,可避免严重
的脑功能损害和危及患者生命。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
硬膜外血肿好发于什么部位及原因:
由于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引致硬膜外血肿占3/4,其次是损伤静脉 窦、板障静脉、导静脉而导致血肿。因此可根据骨折线通过脑膜 血管和静脉窦的部位来判断血肿部位。故此,硬膜外血肿最好发 部位为颞顶区,其次为额顶矢状窦旁,可单侧或双侧,多为单发, 多发者少见。
慢性硬膜下血肿为什么易误诊?
硬膜下血肿的分类 :1、急性期:3天以内;2、亚急性期:4天—3周;
分类:早中晚三期
3、慢性期:3周以上。
硬膜下血肿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如头痛、呕吐、视乳头 水肿,意识障碍等。
年龄不同的硬膜下血肿病人,其临床表现可各有特点。青壮年由 于血肿的压迫,使脑静脉回流发生障碍,引起脑水肿,产生颅高 压症状。而老年患者,因脑萎缩颅内间隙相对增大,颅高压症状 相对较轻。动脉硬化患者,容易出现神经及精神症状。
2、硬膜下血肿(SDH)
形成机制
减速性损伤,头颅在快速运动中受阻,发生在着力点对侧称为对冲伤, 约半数合并脑实质的挫裂伤. 血液聚集在硬膜下间隙形成较广泛血肿,可覆盖整个大脑半球表 面、扩展至半球间裂沿大脑镰分布,但不能超越中线至对侧
! 60%
! 出血来源多为桥静脉或皮质小静脉。桥静脉是链接大脑浅静脉和 静脉窦之间的纽带静脉,一般都是游离的。上矢状窦、额顶外侧 面及内侧面的引流静脉,先是穿破软脑膜、蛛网膜,达到硬膜下, 游离走形一段,这段游离的血管就是桥静脉。由桥静脉进入上矢 状窦,由桥静脉进入硬脑膜静脉窦,再进入上矢状窦。
2、硬膜下血肿: 典型血肿为新月形,厚度较薄;
亦可为带状影 可因CSF进入或反复出血,致血肿密度不均匀 大量SDH可引起弥漫性占位效应,致灰、白质界面内移,中线结
构对侧移位
CT鉴别诊断:
硬膜下出血及硬膜外出血区别ppt课件
硬膜下出血及硬膜外出血区别
2
硬膜下出血及硬膜外出血区别
3
硬膜下出血及硬膜外出血区别
4
什么是脑脊液?
脑脊液是充满于脑室系统、脊髓中央管和蛛 网膜下隙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内含无机离子 、葡萄糖和少量蛋白,细胞很少,主要为单 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硬膜下出血及硬膜外出血区别
硬膜下出血及硬膜外出血区别
7
脑脊液循环机制
流动于脑室、中央管、蛛网膜下隙内的无色 、透明、无沉淀、的液体为脑脊液。正常 400~500ml/日
硬膜下出血及硬膜外出血区别
8
硬膜下出血及硬膜外出血区别
9
大脑半球的上缘附近、蛛网膜 形成许多绒毛状的凸起,为蛛 网膜颗粒。它们都突入上矢状 窦内
上矢状窦位于大脑顶部,硬脑膜 中线,是硬脑膜内外两层形成的 管道
11
硬膜外血肿
硬脑膜外血肿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 之间的血肿,由脑膜血管、静脉窦和板障血 管的破裂而引起。十分常见,约占外伤性颅 内血肿的30%左右。
硬膜下出血及硬膜外出血区别
12
临床表现
硬膜外血肿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颅内压增高症
状明显。
典型:昏迷
清醒
昏迷
血肿对侧肢体出现无力,甚至瘫痪、失语。
硬膜下出血及硬膜外出血 区别及护理要点
后病房IUC
2016-5-28
硬膜下出血及硬膜外出血区别
1
脑部结构
硬膜 :由2层纤维膜组成,紧贴颅骨内面 ,包在脊髓外面的叫硬脊膜,通过枕骨大孔
与硬脑膜相连
蛛网膜:半透明膜,位于硬膜深面,与深
面软膜之间有许多小梁呈网柱状为蛛网膜下
隙,内充满脑脊液此腔贯通脑和脊髓
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影像表现
小脑幕硬膜下血肿依小脑幕缘分布而出现不同形状,勾勒出各层面小脑幕
现
Y
V
八
治疗及预后
治疗主要取决于硬膜下出血量的多少
治 疗
出血量少时(“硬膜下涂抹”),尤其是那些慢性期血肿,没
及
有引起症状的,可以通过CT随访
预 后
有症状的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在急性期应在4小时内颅骨切
开术
有症状性的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一个或多个颅骨造口引流 术
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
颅内血肿定义
颅脑损伤后引起颅内继发性出血,血液聚积在颅腔 内达到一定体积(幕上出血 ≥ 20 ml ,幕下出血 ≥ 10ml ),形成局限性占位性病变,产生脑组织受压和颅 压增高症状
解剖
解剖
颅骨与脑间有三层膜 由外向内为硬脑膜、蛛网膜和
软脑膜,三层膜合称脑膜 蛛网膜、软脑膜及二者之间的
部位 多在着力点或骨折线附近
位于对冲部位
形态 双凸形(梭形)
新月形
范围 边界
较局限;
较广;
一般不跨过颅缝,可以跨过大脑 不跨过大脑镰和小脑幕,可以跨
镰和小脑幕
过颅缝
锐利
欠锐利
大小范围 复查基本无变化
常有变化
脑挫裂伤 可有
多有
THANK YOU
(可能为胞外正铁血红蛋白)
慢性期T1WI低(高于脑脊液),T2WI高
(可能为脑脊液进入、蛋白渗入蛛网膜下腔)
38Y,M,高处坠落10余天
增强扫描
影
像
பைடு நூலகம்
表 现
可见到远离颅骨内板的皮层和静
脉强化,亦可见到连续或断续的
线状强化的血肿包膜(由纤维组
织,新生毛细血管及肉芽组织构成)
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血肿体积估算:
ABC/2法: • 临床使用最广泛,由椭圆体体积的计算公
式衍变而来,计算圆形-椭圆形血肿的体 积最佳
• 在血肿的中央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层面,测 量最大的线性长度A(cm)、最大的宽径 B(cm)和最大的深度C(cm),相乘然后除 以2。
• 线径A和B垂直 • 深度C为层面数×层距
5层×0.8cm
血肿磁共振信号变化
血肿分类: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按血肿来源和部位
按病程 和血肿 形成的
时间
01 急性血肿(3天内) 02 亚急性血肿(3天~3周)
03 慢性血肿(3周以上)来自硬膜外血肿• 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 • 好发于颞、额顶和颞顶部 • 约占全部颅内血肿30% • 颅骨骨折所致 • 最常见的出血来源为脑膜中动脉破裂(70%-80%) • 原发昏迷时间短,再度昏迷前可有中间清醒期 • 急性约占85%,亚急性约占12%,慢性约占3%
小脑幕硬膜下血肿
小脑幕硬膜下血肿依小脑幕缘分布而出现不同形状,勾勒出各层面小脑幕
Y
V
八
女,72岁 头痛2周 小脑幕下血肿
鉴别诊断
• 硬膜下积液 • 脑萎缩
硬膜下积液
• 也称硬膜下水瘤,多系外伤后蛛网膜破损, 形成活瓣,脑脊液进入硬膜下腔不能回流 所致
• CT:表现为新月形或弧形低密度影,CT值 近似于脑脊液,密度均匀,边缘较光整, 相应部位脑回变平,脑沟变浅
• 与软脑膜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即蛛网膜下 腔,内含脑脊液和较大的血管
• 不深入脑沟,使蛛网膜下腔在某些部位扩 大成为蛛网膜下池(脑池),其中最大的 是小脑延髓池
软脑膜
• 由胶质纤维和弹力纤维构成 • 薄而富有血管 • 附于脑的表面并伸入脑沟内
医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 (1)
一、名词解释1. CT值:是测定人体某一组织或器官密度大小的一种计量单位,通常称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 ,HU)。
2. 窗宽:是指CT图像上所包含的CT值范围。
在此CT值范围内的组织结构按其密度高低从白到黑分为16个灰阶供观察对比。
3. 窗位:又称窗水平。
是图像显示过程中代表图像灰阶的中心位置。
4. 流空效应:由于信号采集需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不产生或只产生极低信号,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形成良好的对比,这种现象就是“流空效应”。
5. PACS(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系统,它是放射学、影像医学、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结合,它将医学图像资料转化为计算机数字形式,通过高速计算设备及通讯网络,完成对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及传输等功能,使得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
6. 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肺野。
正位片上,两侧肺野透明度基本相同,其透明度与肺内所含气体量成正比。
为便于指明病变部位,通常将两侧肺野分别划分为上、中、下野及内、中、外带。
7. 肺纹理:胸部X线片上,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
主要是由肺动脉、肺静脉构成。
8. 肺实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如肺泡及肺泡垫。
9. 肺实变:肺泡内气体被病理性液体或组织的代替,常见于急性炎症。
10. 空气支气管征:是影像学术语,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称为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
是肺实变的重要征象。
11. 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时,肺部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X线呈哑铃状阴影,临床上症状和体征多不明显。
12. 中心型肺癌:是指发生于主支气管,肺叶及肺段支气管的肺癌。
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要点
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要点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是常见的颅内外伤后引起的一种病理现象,它们的临床表现和危害程度都相似,因此在鉴别诊断中十分关键。
下面我们来分步骤详细介绍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要点。
一、解剖结构区别硬膜外层是紧贴外侧颅骨的坚韧膜层,而硬膜下层则是位于硬膜内侧与蛛网膜之间的一层薄膜。
因此,硬膜外血肿紧贴颅骨而硬膜下血肿定位在脑表面,两者位置不同有助于鉴别。
二、发病机制区别硬膜外血肿是由外伤性血管破裂而血液聚集在硬膜外层,形成局部血肿。
而硬膜下血肿是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渗入硬膜下层,然后进一步扩散导致脑实质受压。
因此,从发病机制方面也可区别两者。
三、临床表现区别1. 硬膜外血肿的典型症状是头痛、意识不清、恶心呕吐等,可能伴有局部裸露、皮下积液等表现。
2. 硬膜下血肿的典型症状是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偏瘫、癫痫等神经系统症状,常常是数小时至数天出现,可能导致颅内高压等情况。
四、影像学检查区别除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也是鉴别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的重要依据。
1. CT检查:硬膜外血肿呈半圆形,紧贴颅骨,形态规则。
而硬膜下血肿则呈叶片状,与颅骨距离远,形态不规则。
2. MRI检查:可显示血肿的大小、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更加精准的辅助诊断方法,硬膜外血肿的信号呈高T1、T2信号;硬膜下血肿的信号则呈低T1、高T2信号。
总的来说,虽然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很相似,但是从解剖结构区别、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给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
厚的地方。
.
11
(2)脑脊液漏
表现术后的引流量200~400ml, 且引流渐渐清亮。经抬高引流15~ 20cm,引流量渐渐少且清亮,1周内拔 出引流。
原因是术中造成蛛网膜破裂以致 蛛网膜下腔与血肿腔相通所致。
预防措施:术中. 放置引流管应避免12
(3) 血肿复发 :
主要原因:1、血肿包膜继续出血; 2、血肿包膜过厚,脑组织复位不良; 3、凝血块过多未能引出。
.
19
P1:焦虑恐 惧
1.向病人做好入院宣教,介绍病室环境及其 主治医师与责任护士,使其消除陌生感。
2.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 以消除病人的疑虑。
3.经常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病人恐惧的原 因,鼓励其表达心中感受,并有针对性的 采取疏导措施,给予安慰与支持。
4.进行各项操作前,向.病人解释清楚,做检 20
.
2颅内血肿三、脑内 Nhomakorabea肿:分浅部和深部血肿二种,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加重的意识 障碍为主,若血肿位于重要脑功能区,可出现偏瘫、失语 等局灶症状,经“CT”确诊后,行手术清除术。
.
3
.
4
二、硬膜下血肿分类
硬膜下血肿是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可 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种。
(一)急性硬膜下血肿:急性硬膜下血
所改善,神志不清.反射稍迟钝,为进一 步治疗转入我院。T36.3。C P78 次分 R20次/分 BP158 /102mmHg,左:右 =0.3:0.3 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灵敏,腱1反6
病史:
自发病以来精神萎靡,饮食减少.睡眠 不佳.体重无变化。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10+年高血
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治疗不 规则。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 病史。5+天前行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 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脑水肿,产生颅高压症状。而老年患
a
者,因脑萎缩颅内间隙相对增大,颅
硬膜外血肿好发于什么部位及原因:
由于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引致硬膜外 血肿占3/4,其次是损伤静脉窦、板 障静脉、导静脉而导致血肿。因此可 根据骨折线通过脑膜血管和静脉窦的 部位来判断血肿部位。故此,硬膜外 血肿最好发部位为颞顶区,其次为额 顶矢状窦旁,可单侧或双侧,多为单 发,多发者少见。
2 a 动脉分出上颌动脉,上颌动脉在下颌 颈深面至颞下窝,经翼内,外肌之间至
面、扩展至半球间裂沿大脑镰分布,但不能超越中线至对侧
! 60%
!出血来源多为桥静脉或皮质小静脉。 桥静脉是链接大脑浅静脉和静脉窦之 间的纽带静脉,一般都是游离的。上 矢状窦、额顶外侧面及内侧面的引流 静脉,先是穿破软脑膜、蛛网膜,达 到硬膜下,游离走形一段,这段游离 的血管就是桥静脉。由桥静脉进入上
3 a 矢状窦,由 1、、硬影膜像外学血肿表:现不同
典型者为双凸透镜形,边缘整齐、锐利
密度均匀;少数者不均匀,系再出血、CSF 进入或有气体影
急性期血肿
CT为高密度;MRI /T1为等信号,T2为低信号
亚急性/慢性期血肿
T1及T2均为高信号
5
a
6
a
2、硬膜下血肿: 典型血肿为新月形,厚度较薄;
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鉴别
5月19日CT室阅片学习
1
a
形成机制 颅骨骨折(90%)致脑膜中动脉( 一7、1形%-成80机%制)不或同前动脉破裂出血,少 数者系静脉窦或静脉破裂所致。
血液聚集在硬膜外间隙形成局限性 血肿,一般不超过颅缝,但可越过中 线。
注:脑膜中动脉是布于硬脑膜的一条 主要动脉。颈外动脉的终末支。颈外
亦可为带状影 可因CSF进入或反复出血,致血肿密
度不均匀 大量SDH可引起弥漫性占位效应,
致灰、白质界面内移,中线结构对侧 7 a 移位
8
a
CT鉴别诊断: 1、多成梭形;CT值50-70Hu; 2、内缘光滑锐利; 3、急性期质地较均一; 4、常有骨折; 5、中线结构移位较轻; 6、局限,不越过颅缝。
9
a
,伴有颅骨骨折损伤血管而出血,尤 其是动脉性出血,因此病程多为急性 三或、亚临急床性特,点慢对性比极:少,故伤后昏迷较 深,持续时间较长。有明显颅内压增 高改变和生命体征表现,如头痛、恶 心、呕吐,呼吸、脉搏缓慢,血压升 高。
同时,神经系统定位征一般较明显, 如出现中枢性面瘫、失语、肢体瘫痪 等,如不及时清除血肿,会出现脑部
12 a
慢 急性性硬、膜亚下急血性肿硬为膜什下么血易肿误与诊外?伤有密 切关系,常不易误诊。慢性硬膜下血 肿常在伤后两周以上出现症状。不能 及时诊断,贻误病情。
部分病人无明显外伤史,部分病例可 因剧烈咳嗽,血管本身缺陷,凝血过 程障碍引起。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常将轻微的头部 外伤史遗忘,临床上仅以颅内高压增 高为主,局限性脑功能障碍出现较晚
13 a ,因此,诊断常造成一定困难,易误 诊为脑肿瘤。
10 a 症状、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
1、急性期:3天以内;
2、亚急性期:4天—3周;
分类:早中晚三期
3、慢性期:3周以上。
硬膜下血肿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为 主,如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意 识障碍等。
年龄不同的硬膜下血肿病人,其临床
表现可各有特点。青壮年由于血肿的
压迫,使脑静脉回流发生障碍,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