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学院系本科教学评估方案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本科学生评奖评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不限定评定比 例。
2.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在良好及以上。
(二)集体荣誉称号评定具体条件
集体荣誉
评选条件细则
校级先进班级评选比例不超过学院班级总数的 10%。参评班级必须具备以
下条件:
(1)班主任重视德育工作,主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生成
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有一个团结奋进的班委会,班委会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
(2)校级集体活动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分别加 1 分、1.5 分、2
分;
(3)省级、国家级集体活动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分别加 1.5 分、2 分、2.5 分;
(4)班级成员获国家级及以上荣誉,并在项目中担任第一负责人,班级 可加 1 分;
(5)其他先进事迹酌情加分。 评选条件和比例依据《浙江大学学生宿舍文明建设管理办法》(浙大发后
学三等 元。申请者原则上学业成绩排名前 60%且获得 1 项及
奖学金 以上个人荣誉称号。
专业奖 学金
专业奖学金为农林、体育、地学部分特定专业学生设 立,分优秀奖和普通奖两个等级。获奖条件和金额如 下:
备注
国家 奖学金
外设奖学金
院设奖学金
(1)专业奖学金优秀奖:当学年获得校一、二、三 等奖学金的学生,奖励金额 1000 元; (2)专业奖学金普通奖:当学年表现良好的学生 (获得专业奖学金优秀奖的学生除外),奖励金额为 500 元。 国家奖学金由教育部设立,用于奖励品学特别优秀的 学生,奖励金额 8000 元。申请者学业成绩须排名前 10%,且原则上符合浙江大学一等奖学金评选条件。 外设奖学金具体评定标准、奖励名额和奖励金额根据 设奖要求而定,由学校统一下达。申请者必须获得 1 项及以上个人荣誉称号。 院设奖学金具体评定标准、奖励名额和奖励金额根据 设奖要求而定,由学院统一下达。
2024年本科教学评估
2024年本科教学评估在2024年,本科教学评估是如何进行的?本文将会探讨该问题,以及本次评估的目的和重要性。
一、评估背景本科教学评估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旨在全面了解学校的本科教学水平和质量。
通过评估,可以促进本科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2024年本科教学评估将依据制定的标准和流程进行,以期评估结果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学校的教学水平。
二、评估目的1. 评估教学质量:通过评估,了解学校在本科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使用等方面的质量情况,以及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
2. 促进教学改革:评估结果将为学校制定教学改革方案提供依据,通过改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3. 提高学生成果:评估结果将为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建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评估内容2024年本科教学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本科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评估学校本科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学科发展趋势和学生需求,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
2. 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估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与手段是否多样化、适合学生学习特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材使用与开发:评估学校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是否符合课程要求,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师资队伍与教师教育:评估学校的师资力量是否充足,教师教育是否得到高度重视。
5. 学生评价与反馈机制:评估学校的学生评价与反馈机制是否健全,是否能够及时反映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四、评估流程1. 前期准备:学校根据评估要求,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估准备工作,包括收集教学与学生相关数据、安排评估时间和场所等。
2. 评估实施:评估组将根据评估内容制定评估方案,进行校内外的实地考察和座谈访问,采集相关数据和意见。
3. 数据分析与整理:评估组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合评估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并将结果进行整理和汇总。
一、浙江大学学院(系)本科教学评估方案
````````````````````````一、浙江大学学院(系)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一)评估指标学院(系)本科教学评估指标由7 项一级指标和 21 项二级 指标组成。
(二)评估等级评估等级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等级评定 标准为:优秀:二级指标 A ≥17 项,同时 C ≤1 项; 良好:二级指标 A ≥14 项,同时 D ≤1 项; 合格:二级指标 A ≥11 项,同时 D ≤3 项; 不合格:二级指标 A ≤10 或 D ≥4。
(三)评估步骤各学院(系)先对照评价指标进行自评,向学校递交自评报 告(含每项二级指标的评价等级及评价依据)。
学校组织专家组根据学院(系)提供的评价材料进行复评,评价结果报本科生院 院务委员会审核后发文公布。
(四)评估时间安排 每 2 年评估一次,材料按学年整理和统计。
浙江大学学院(系)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参考权重等级标准A C备注1.1学院(系)的办学院(系)定位准确,发展规划科学合理,人才学院(系)学定位和人才 1.0培养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基本构建了创新人才定位基本准确,有发展规划。
定位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并有效实施。
办学思想和工作思 1.2 教育思想观念0.5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办学思路明确,质量意识强。
注重先进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与研究,办学思路清晰,有质量意识。
路办学思路重视本科教学,学院(系)党政一把手作为教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基本能正确教学中心地位0.5质量第一责任人,能深入教学,经常研究教学工处理教学与学院(系)其他工作作,有确保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政策和措施。
的关系。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2.1师资队伍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0.4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本科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有省级及以上的教学名师。
结构基本合理,有校级教学名师。
师资队伍结构含教师的学科、学缘、年龄、学历(学位)、职称等结构。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成绩评定与管理办法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成绩评定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规范本科学生的成绩评定和管理工作,保障学生合法权益,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效、改进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
本办法旨在完整如实记载学生学期选课、修课情况,加强教学过程考核及成绩数据管理,建立健全课程成绩安全管理运行机制。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浙江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在校修读课程的成绩评定与管理各环节。
第二章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第四条学生应根据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读相应课程,按时参加课程的学习与考核。
课程考核无论通过与否,均须如实记录在学生成绩单和学籍档案中。
第五条课程考核方式(包括考核形式、成绩构成、评定方式等)由任课教师提出,开课学院(系)、教学委员会或基层教学组织(以下统称“开课单位”)认定,在课程教学大纲或教学日历中予以公布。
任课教师须在开课第一周告知学生课程考核成绩构成比例—1 —和基本分数底线以及期末考核方式,并在期末考核前告知学生其平时成绩。
课程成绩评定应客观、真实,准确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质量。
第六条课程成绩一般应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构成。
其中,平时成绩由期中考试、课堂讨论、小测验、作业、实验报告、论文、出勤情况等组成;期末考核成绩是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的一次性评价。
原则上,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不低于课程成绩的40%。
课程期末考核须安排统一时间进行,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
其中,考核方式是考试的,可采用闭卷、开卷、半开卷等形式,试题难易适中;考核方式是考查的,可采用论文、报告、面试、答辩、大型作业、设计图纸等。
第七条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均应设置基本分数底线,未达到基本分数底线的,均视为该课程不及格。
基本分数底线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确定。
第八条课程成绩的分布应遵循人才培养规律,激励和促进学生努力学习。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2009年10月修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环节,为进一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根据《关于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大发教〔2006〕46号)文件精神和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特修订本办法。
一、评价目的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促教,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同时为学校教学相关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二、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包括所有全日制本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包括实习和毕业环节。
评价对象包括“教师”和“课程”,即某课程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的教学质量,即“人·课”。
三、评价指标理论课、实验课、体育课和双语课分别制订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详见附件。
四、评价人员及权重1.评价人员参加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评价人员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生;二是同行及管理人员,包括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
2.权重原则上,学生评价权重占70%,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权重占30%(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各占10%)。
五、评价方式和流程学生评价和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均在现代教务管理系统进行。
系统首先剔除每一个评价对象即“人·课”的最高5%和最低5%学生评价分,再与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分汇总,经过加权统计,得出综合评价分,并将综合评价分按类别由高到低排序。
评价工作流程见附件3。
六、评价结果及等级评定1. 评价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按同类可比的原则分类排序,并按一定比例确定评价等级。
2.全校课程按以下类别统计评价结果。
(1)通识课程:思政类、军事理论类、公共体育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沟通与领导类、科学与研究类、经济与社会类、技术与设计类、新生研讨课等。
(2)大类课程: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工程类、设计及艺术类、经管类和文史哲类等。
浙江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
浙江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05年8月修订)浙大发学〔2005〕40号关于印发《浙江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05年8月修订)》的通知各学院,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经学校研究决定,现将《浙江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05年8月修订)》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浙江大学二○○五年九月八日浙江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05年8月修订)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价基本原则(一)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要求为目标,着重评价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水平、各项能力和身体素质;(二)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申报与认证相结合、记实与评议相结合、教师评议与同学评议相结合的方法;(三)发挥评价过程的甄别、激励和导向功能,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奖选优和就业推荐的主要依据;(四)评价过程要求公开,评价结果力求公平、公正。
二、指标体系及具体操作办法一级指标设为思想品德、知识水平、各项能力和身体素质等四项。
(一)思想品德评价1.评价依据主要对学生日常关键行为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考察学生是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以及拼搏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和诚实守信等思想品德表现。
关键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参加各项集体活动表现,包括班团、社团、学生会、学园、学院、学校等组织的各项活动,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学习、科研实践、学科竞赛、学术研究、课外创新发明、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文化艺术比赛、体育比赛等;(2)学生干部在社会工作中的表现;(3)学生在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等方面的突出表现;(4)学生在宿舍的表现;(5)个别学生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的行为。
2.评价方式及结果思想品德评价通过“记实”和“评议”两种方式实施。
“记实”为动态过程量化评价,“评议”为在学年末进行的定性评价。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本科生学生评价实施细则(试行)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本科生学生评价实施细则(试行)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和《浙江大学本科学生评价实施办法》(浙大发本〔2017〕117号)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评价对象外语学院全体全日制本科生一、评价标准1.坚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制定和完善公平公正的评价标准和程序,做好评价公示。
2.坚持全面评价的原则。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申报与认证相结合、记实与评议相结合、教师评议与同学评议相结合的方法。
3.坚持价值引导的原则。
发挥评价过程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奖评优和相关选拔的主要依据。
二、评价指标本科学生评价体系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学业成绩、能力素养和体质健康四个维度的内容。
(一)思想政治素质学生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增强法制观念,遵守学校管理制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1.评价依据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主要包括:(1)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等方面的表现。
(2)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的情况。
(3)学生是否有诚信缺失、不良行为等情况。
(4)学生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的表现。
(5)学生在宿舍文明建设中的表现。
2.评价方式及结果思想政治素质评价通过“记实”和“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实施。
(1)“记实”部分主要包括“活动记实”、“宿舍记实”和“行为记实”。
“活动记实”主要考察学生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的记录和表现,包括班团、社团、学生会、学园、学院(系)、学校等组织的各项活动,内容包括学院组织的讲座、辅导报告、学院大会、年级大会等,还有科研实践、学科竞赛、学术研究、课外创新发明、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文化艺术比赛、体育比赛等。
“活动记实”还包括“系所突出贡献记实”,指对各系所作出非本职工作的突出贡献的学生予以的记实加分,由专业负责人评定,上限为10分。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浙教高教〔2015〕33号)和《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计划安排的通知》(浙教评院〔2015〕7号)等文件精神,我校将于2017年下半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以下简称审核评估)。
为做好审核评估迎评促建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作目标(一)通过审核评估,建立健全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
大力提高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通过审核评估,强化学校特色发展。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凝练学校办学特色,彰显学校办学亮点,提高学校社会声誉。
(三)通过审核评估,优化专业结构。
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专业结构优化,提升现有学科专业竞争力,为学校申硕和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区域性大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评估范围审核评估范围主要包括学校的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以及学校自选特色等方面,涵盖学校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及其教学水平和教学投入,教学经费、教学设施及专业和课程资源建设情况,教学改革及各教学环节的落实情况,招生就业情况,学生学习效果及学风建设情况,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及运行情况等。
四、评估重点审核评估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
浙江大学关于印发《浙江大学关于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考核的原则意见》...
浙江大学关于印发《浙江大学关于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考核的原则意见》的通知浙大发本〔2009〕68号各学部、学院(系),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经研究决定,现将《浙江大学关于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考核的原则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浙江大学关于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考核的原则意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精神,建立、健全本科教学工作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使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考核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根据《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指导性意见》(浙教高教[2007]33号)和《浙江大学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实施办法》(浙大发人[2006]61号)、《浙江大学教学科研人员分类管理办法》(浙大发人[2008] 21号),特就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考核提出如下原则意见。
一、教学工作考核原则1.教学工作考核应坚持分类管理的原则,对教学为主类、教学科研并重类、科研为主类等不同类型教师在本科教学工作量上分别制订相应的要求。
2.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考核应本着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
3.学校对教学工作考核优秀者,在各类教学评奖时予以优先考虑;对超教学工作量者,按质按量进行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4.教师的本科教学工作考核时间与学校人事部门对教师考核的时间相一致。
二、教学工作考核内容教师的本科教学工作考核从教学工作量和教学质量两方面进行。
1.本科教学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⑴ 课程授课(含备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阅卷登分、资料归档等);⑵ 编写、出版教材(含编写讲义、建设网络课程);⑶ 指导毕业论文(设计);⑷ 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⑸ 指导学科竞赛;⑹ 指导学生实习、社会实践;⑺ 担任本科生导师;⑻ 担任班主任或兼职辅导员;⑼ 招生工作。
浙江大学第五轮学科评51个A类
浙江大学第五轮学科评51个A类学科
浙江大学在2020年参加了国家“千人计划”学科评估,最后经过严格筛选,评出51个A类学科。
其中包括7个理学学科、4个工学学科、6个农学学科、9个医学学科、11个经济学学科、3个法学学科、10个文学学科、1个历史学学科和5个社会科学学科。
理学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心理学。
工学学科: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农学学科:植物学、动物学、昆虫学、生态学、草业科学、森林科学。
医学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药学、药学、护理学、法医学、营养学。
经济学学科: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劳动与社会保障、投资学、产业经济学、能源与环境经济学、交通经济学。
法学学科:法学、社会学、政治学。
文学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汉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文学理论与史、文化产业管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
历史学学科:历史学。
社会科学学科:民族学、考古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人口学。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实时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实时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本科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部分。
客观、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浙江大学在以往终极性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构建符合该校特色的实时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网络平台。
[关键词]教学质量实时评价大学教育[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2-0025-02本科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部分。
本科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的声誉。
客观、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进行各种教育决策的基础。
2000年以来,国内外高校基本上建立了网络化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对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但当下,包括浙江大学在内的国内绝大部分高校实施的是教学后期进行的终极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这种评价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有必要探索符合本校特色的动态实时本科教学评价系统。
一、终极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局限性一是教学评价滞后,评价反馈信息的周期长。
在一个学期结束以后各级管理部门和教师才能得到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和反馈的信息,有关的评价、监控的信息对于改进教学工作明显滞后;对于教师来说也已经是“亡羊”,无法“补牢”,体现不到课堂教学的改进。
即使教师能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进行一些改进,受惠的也是下一级的学生。
在多位教师共同承担的课程中,对学期初期参与教学、中后期未参与教学的教师的评价,由于时间间隔较远,评价结果不一定反映真实情形。
二是学生评价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同行及教学管理人员评价流于形式等问题。
[1]部分学生一学期选课门数多,每门课又不仅仅是单个教师授课,学期后期进行一次性评价时面对众多评价条目往往匆忙随意填写,难于反映真实情况。
三是不能反应教学过程中的动态情况。
终极性评价缺乏“教”与“学”的互动、双向反馈;学生参评的积极性和认真程度可能不尽理想等,从而影响评价活动的效果。
关于印发《浙江大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方案》的通知
浙大发教…2006‟101号关于印发《浙江大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方案》的通知各学院,各有关部门:为了进一步推进本科教育改革,加强教学建设,不断完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优异成绩迎接2007年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制定了《浙江大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对照落实。
学校迎评促建工作办公室将于2006年底前后组织人员对各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评估检查,请提前作好准备。
浙江大学二○○六年十月二十六日主题词:本科教学评估方案通知抄送:党委有关部门,团委。
—1 —(打印:陆小琴校对:方惠英)2006年10月30日印发—2 —浙江大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方案教学评估是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推动教学改革和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促进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学校本科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21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方案。
一、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说明(一)指标体系由下列7项一级指标和20项二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二级指标1.办学指导思想 1.1学院目标定位 1.2 办学思路2.师资队伍 2.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2.2主讲教师3.教学条件与利用 3.1教学基本设施 3.2教学经费4.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4.1专业建设 4.2课程 4.3实践教学 4.4教学改革5.教学管理 5.1管理队伍 5.2质量控制6.学风 6.1教师风范 6.2学习风气7.教学效果 7.1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7.2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7.3思想道德修养7.4体育、英语及毕业生学位授予率、读研率7.5社会声誉 7.6 就业(二)评价标准中的A级对应于“好”,C级对应于“尚可”;评价标准只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
浙江大学教务处文件
浙江大学教务处文件1.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2.浙江大学关于加强本科实验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3.关于浙江大学本科教学实验室确认与申报的通知4.浙江大学本科教学实验室设置管理暂行规定5.浙江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工作规范6.浙江大学学生实验守则7.浙江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规范(暂行)8.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教师工作规范( 2006年 5 月修订)9.关于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若干意见10.浙江大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方案11.浙江大学实验设备研制项目管理规定12.浙江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奖励暂行办法13.关于开展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浙大发教〔 2005〕53 号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各校区管委会,各学院,各部,直属各单位:为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发 [2004]16 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教高 [2005]1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大力加强本科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经研究,我校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学院组织干部和教师认真学习,结合学院实际深入讨论,形成学院实施方案,讨论和实施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可及时向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
浙江大学二OO五年五月三^一日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发 [2004]16 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教高 [2005]1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大力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努力构建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和四学期制,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特对我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本科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确立本科教学工作在一流研究型大学的中心地位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建设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充分认识本科教学在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所起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充分认识其在高等教育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浙江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
淅江夬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卖施办法(2009年1月修订丿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1 号丿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枝卖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 评价基本原则(一)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畏和适应社会要求为目标;(二丿釆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申报与认证相结合、记卖与评议相结合.教岬评议与同学评议相结合的方出;(三丿发挥评价过程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奖选优和就业推荐的主要依据;(四丿坚持衣开.公平、衣正的原则。
二. 评价指标体糸及具体操作办法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糸包括脛想品德、知识水平.综合能力和身体素质等四个方面。
(-)恩想品德评价1. 评价依据对学生目帝行为进行评价,考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学生目帝行为的评价主要包括:C1J学生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的表现,包括班团.社团.学生会、•学园・学院(糸丿 > 学校等组织的各项活动,内彖包括脛想政治学习.科研卖践、学科克赛.学术研克、课外创新发朗.社会卖践、青年志愿者活动.文化艺术比赛.体育比赛等。
(2丿学生干部在社会工作中的表现。
(3)学生在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等方面的表现。
(4丿学生在猪舍文朗建设中的表现。
(5)学生運守国家由律法规和枝纪枝规的情况。
2.评价方式及结果脛想%德评价通过“记卖”和“评议两种方式卖施“。
询卖‘%贯穿全学年的量化评价,“评议”为学年末进行的定性评价。
(1丿“记卖”包括“申报认证【“宿舍记卖”和“违纪行为”。
“申掖认证”是指学生按照“丸学生素质柘畏计划”卖施程序,向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申报个人在学习、生活与工作中符合申报条件的行为及表现,并提供有关证朗材料,由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和各学院(糸丿.学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按规定进行审核和确认。
“申报认证”的内彖包括评价依据中的第(1丿、(2丿、(3)项。
“宿舍记野由宿舍管理部门根据《浙江丸学学生宿舍询卖考评管理规之》,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二〇〇九年七月
附件 1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人员的考核条例
为促进各班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保证该项 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学院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将对学院综合素质评价部 和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成员进行考核。
具体考核条例如下: 1.是否对本学院、本班级内的同学进行及时地宣传、讲解综合素质评价工 作,是否做到让同学真正了解该项工作并积极配合。 2.是否按时参加学院各种工作会议。 3.是否公正、如实地进行记录,评定分值是否合理,工作态度是否严肃认 真,有无故意隐而不报等。 4. 能否虚心接受同学对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意见,认真对待同学提出的问 题,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错误,保证保质保量完成相关工作。
9.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学习、实践活动 次(此项加分累积不得超过
(提交入党申请书、写思想汇报、写党校结业 2 分,按长学期计算)
论文等项目除外)
成为预备党员,预备党
员转正每项各加 1 分
校、院级加 2 分/次,省
级加 4 分/次,国家级加 6
10.获优秀学生干部、团干部、社团干部等 分/次,(青年志愿者二星荣
数”为次要关键字、“学年所获总学分”为第三关键字的排序方法对每位学生进行学年智成 绩的排名。
计算方法:“综合绩点”=“主修专业课程学年平均绩点”×70%+“所有课程学年平均 绩点”×30%。
(三)身体素质方面 该项成绩由学校公体部统一提供给各学院,根据学生每年达标成绩得出。 等级确定标准为 85 分以上为“优秀”,75-84 为“良好”,60-74 为“及格”,60 分以下 为“不及格”。
(一)学 生参加各 项集体活
5.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 志愿服务活动 (包括各种志愿者活动、义务劳动及公益活动;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成绩评定与管理办法【模板】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成绩评定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规范本科学生的成绩评定和管理工作,保障学生合法权益,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效、改进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
本办法旨在完整如实记载学生学期选课、修课情况,加强教学过程考核及成绩数据管理,建立健全课程成绩安全管理运行机制。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浙江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在校修读课程的成绩评定与管理各环节。
第二章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第四条学生应根据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读相应课程,按时参加课程的学习与考核。
课程考核无论通过与否,均须如实记录在学生成绩单和学籍档案中。
第五条课程考核方式(包括考核形式、成绩构成、评定方式等)由任课教师提出,开课学院(系)、教学委员会或基层教学组织(以下统称“开课单位”)认定,在课程教学大纲或教学日历中予以公布。
任课教师须在开课第一周告知学生课程考核成绩构成比例和基本分数底线以及期末考核方式,并在期末考核前告知学生其平时成绩。
课程成绩评定应客观、真实,准确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质量。
第六条课程成绩一般应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构成。
其中,平时成绩由期中考试、课堂讨论、小测验、作业、实验报告、论文、出勤情况等组成;期末考核成绩是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的一次性评价。
原则上,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不低于课程成绩的40%。
课程期末考核须安排统一时间进行,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
其中,考核方式是考试的,可采用闭卷、开卷、半开卷等形式,试题难易适中;考核方式是考查的,可采用论文、报告、面试、答辩、大型作业、设计图纸等。
第七条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均应设置基本分数底线,未达到基本分数底线的,均视为该课程不及格。
基本分数底线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确定。
第八条课程成绩的分布应遵循人才培养规律,激励和促进学生努力学习。
开课单位应把课程考核的成绩分布情况作为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浙江大学本科生院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2009年10月修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环节,为进一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根据《关于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大发教〔2006〕46号)文件精神和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特修订本办法。
一、评价目的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促教,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同时为学校教学相关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二、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包括所有全日制本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包括实习和毕业环节。
评价对象包括“教师"和“课程”,即某课程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的教学质量,即“人·课”.三、评价指标理论课、实验课、体育课和双语课分别制订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详见附件。
四、评价人员及权重1.评价人员参加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评价人员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生;二是同行及管理人员,包括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2。
权重原则上,学生评价权重占70%,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权重占30%(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各占10%)。
五、评价方式和流程学生评价和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均在现代教务管理系统进行。
系统首先剔除每一个评价对象即“人·课”的最高5%和最低5%学生评价分,再与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分汇总,经过加权统计,得出综合评价分,并将综合评价分按类别由高到低排序.评价工作流程见附件3。
六、评价结果及等级评定1。
评价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按同类可比的原则分类排序,并按一定比例确定评价等级.2。
全校课程按以下类别统计评价结果.(1)通识课程:思政类、军事理论类、公共体育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沟通与领导类、科学与研究类、经济与社会类、技术与设计类、新生研讨课等.(2)大类课程: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工程类、设计及艺术类、经管类和文史哲类等。
2024年本科教学评估
2024年本科教学评估2024年本科教学评估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2024年度本科教学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通过对各学科课程、教学方法、教师评价和学生反馈的综合分析,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教学目标与成果1. 教学目标本学年的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通过制定明确的学科目标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2. 教学成果本年度教学成果丰硕。
教师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学生在各项学科方面的学习成绩明显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各类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三、教学评估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学年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学校各专业的核心课程。
每门课程都设置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结合实际案例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 教学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评价、学生表现评估和教学观察等。
这些方法旨在综合考核学生在课堂学习、作业提交、考试表现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全面了解教学效果。
四、评估结果与分析1. 学生满意度调查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本学年的教学满意度较高。
学生认为教师备课充分,课堂氛围积极活跃,教学内容有助于提升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2. 教师评价与建议教师评价结果显示,教师在本学年的教学工作中做出了较大的努力。
教师们展示了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但也有改进的空间,如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
3. 学生表现评估通过对学生的作业、考试和项目报告等进行评估,我们看到学生的表现有了明显的提升。
学生们更加注重团队协作,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
五、改进建议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发展计划,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2. 注重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学校可以引入个性化教学方法,如学科导师制度和选修课程设置,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术兴趣和需求。
最新浙江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宣传手册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宣传手册第一部分评估体系知识问答一、评估的目的和意义1.什么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办学思路、办学条件、办学效果、办学特色的评价,是目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定位的主要方法,是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的重要手段,是加强教学质量的一种长效和高效的措施和机制。
教学评估面向全国各类普通本科高校。
从1994年开始教育部先后对高校开展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随机性水平评估,2002年整合了三类评估指标体系,把三种评估归并为一种即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背景?国家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是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之后进行的。
在《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高等学校办学水平评估”这一概念。
它不仅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开始的标志,而且也是高等教育管理由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中统一领导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管理转变的开始。
1994以来,教育部先后对296所本科院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评估。
我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本质性转换之后,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社会和教育问题。
在国家《2003-2007年教育振兴计划》中,“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列为六大重点工程之一,在此工程中提出了要建立五年一周期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所有本科院校必须接受评估。
3.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依据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44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依法行政,依法办教育。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具体依据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21号)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部分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及体育类、艺术类高等学校评估指标调整的说明》的通知教高厅函[2006]35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学院系本科教学评估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浙江大学学院(系)本科教学评估方案
(一)评估指标
学院(系)本科教学评估指标由7项一级指标和21项二级指标组成。
(二)评估等级
评估等级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等级评定标准为:
优秀:二级指标A≥17项,同时C≤1项;
良好:二级指标A≥14项,同时D≤1项;
合格:二级指标A≥11项,同时D≤3项;
不合格:二级指标A≤10或D≥4。
(三)评估步骤
各学院(系)先对照评价指标进行自评,向学校递交自评报告(含每项二级指标的评价等级及评价依据)。
学校组织专家组根据学院(系)提供的评价材料进行复评,评价结果报本科生院院务委员会审核后发文公布。
(四)评估时间安排
每2年评估一次,材料按年整理和统计。
2
2020年4月19日
浙江大学学院(系)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
3 2020年4月19日
4 2020年4月19日
5 2020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