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舆论、信息、宣传的关系
《新闻理论》课程笔记

《新闻理论》课程笔记第一讲:新闻——叙述事实一、新闻≠宣传- 定义差异:新闻通常被定义为对事实的公正、准确和及时的报道,其核心在于传递信息。
而宣传则有意图地传播特定的观点或信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或行为,往往带有劝说性质和某种偏见。
- 目的与效果:新闻报道的目的是告知和教育,提供能够促进公众了解和讨论的信息。
相反,宣传的目的通常是影响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使其支持特定的事业、产品或个人。
二、中外新闻中的宣传表现- 文化差异:不同文化对新闻的理解各异。
例如,在一些国家,新闻机构可能与政府联系紧密,而在其他国家,新闻机构可能更独立。
- 政治影响:政治环境对新闻与宣传的界限产生影响。
在一些环境下,政府可能通过法律、规制或资金控制影响媒体。
- 案例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报道,可以实际看到新闻与宣传间的差异,如战争报道、政治选举等。
三、新闻≠舆论- 概念区分:新闻应当是基于事实的报道,而舆论是公众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和态度。
- 角色差异:记者应提供客观报道,而非个人观点。
他们的职责是提供信息,而不是引导舆论。
- 责任与影响:媒体在塑造舆论方面具有重大责任。
报道的公正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公众对事件的理解。
四、欧洲文明中“新闻”是指新鲜的信息- 历史背景:早期新闻形式,如新闻信、传单等,旨在传递新鲜事物和重大事件。
- 发展演变: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新闻开始迅速传播,新闻业逐渐形成。
五、中国历史中对“新”赋予更多的伦理色彩- 文化解释:在中文中,“新”常常与更新、改进相联系。
新闻报道除了传递信息外,也被赋予了社会教育和道德教化的功能。
- 历史影响:历史上的儒家思想强调传媒的教育作用,影响了媒体报道的内容和方式。
六、陆定一的新闻定义- 定义概述:陆定一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 理论意义:这一定义强调了新闻的时效性和事实性,为新闻的学术讨论和职业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
七、我国现代语言文字中“新闻”的内涵过宽- 概念扩展:现代汉语中“新闻”不仅指报道,也涵盖了广播、电视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媒介内容。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归类

绪论◎ 1新闻学:定义、中心议题、研究内容◎ 2新闻学和新闻工作:新闻工作极其相关涉及内容◎ 3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4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一、名词解释: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想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
2、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世界的诸条件对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3、新闻主导理论:是各国新闻立法、制定新闻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影响新闻人观念的一个决定理论主张。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有四种: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二、简答1、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第一、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新闻工作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第二、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新闻工作设计到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
2、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内涵和原则是什么?第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盛行于美国。
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
第二、其主要内涵是:1)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
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唯一措施是保护新闻自由。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
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休整"理论。
让人民群众和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
前提是给予人民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4)对事实的信念。
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第三、本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
论新闻与宣传

过去研究什么是新闻,往往找出很多关于新闻的定义,然后一一评价,最后说,我的观点是……这个观点,即在被评价的定义中“是”字的前面,增减几个字,“是”字的后面增减几个字,于是一条新的关于新闻的定义诞生了。
其实,这不是学术研究,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随便说说而已。
还有一种常见的说法,“新闻宣传”要如何如何……这种说法把新闻与宣传放在一起,说它是一回事儿吧,这里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说它不是一回事儿吧,又总是把两个概念合在一起来称谓某种事物。
所以,我从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开始,论述一下新闻。
一、新闻≠宣传新闻是什么?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叙述。
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让对方知道一些他关心的事,对方知道并了解了这些事,新闻传播的任务就完成了。
所以,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宣传是什么?说起来复杂一点。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宣传的要点在于传播观点,对于宣传者来说,如果不是自己要宣传,而是完成上级或老板交给的任务的话,它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
宣传者把要求说的话说出来,任务就完成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政治宣传,一类是商业宣传。
在政治宣传中,观点的赞同者会积极接受这种宣传,观点相左者,则会回避或抵制这种宣传;商业宣传也是这样,只是表现形式不太一样,需要某些商品的人会积极响应,但这样的人不太多,多数人因为与某个商品的宣传无关,因而反感商业宣传。
宣传只有人们感兴趣时才能产生效果。
新闻和宣传都是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
宣传可以通过传播新闻的方式达到宣传的目的,即使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可能夹杂宣传的成分。
不过在理念上,我们需要明确:新闻和宣传不是一回事,对这一点,要反复强调,不然我们写的新闻没人喜欢。
从表现方式看,新闻与宣传的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新闻的内容一定要有实在的东西,能够消除人们对某个事情的疑惑或者给人新鲜的信息内容;宣传则不一定,宣传注重的是形式,有时候你参加了一场宣传活动,回来仔细一想,什么新信息也没有获得,因为一切都是在形式主义中度过的,但某种观念可能会给参与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宣传的作用。
第三章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二、宣传与新闻的关系
P45
1.新闻与宣传的最基本的区别:新闻传播
信息,宣传传播观念。P45 新闻所传播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 这是一种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变动状况的陈 述性信息。宣传所传播的是思想观念,这 是一种说理性信息,是宣传者对客观世界 的观点、态度和主张,是通过灌输一种主 张鼓舞、号召、动员人们。
明节放假安排如下: 4月4日至6日放假,共3天。 其中,4月4日(清明节)为法定节假日, 4月5日(星期六)、4月6日(星期日) 照常公休。
什么是新闻学中所指的信息?P39
(一般)与人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 识积累。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 (广义)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的 各自的属性。(信息的哲学含义)
三、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
宣传的目标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宣传目 的,即争取良好的宣传效应,宣传作为 一个传播过程,其影响因素为:Who(宣 传者)、Whom(被宣传者)、What(内 容)、Where(场合)、When(时机)、 Why(动机)、How(宣传方法)。
(狭义)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
东西,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 个的可能性。(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 一定义)
信息是消除或减少受传者的不确定性
的、事物最新变动状态和发展趋向及 其表述。
二、信息的基本特点和一般特点
信息最基本的特点:信息包含新情况、 新知识、新内容。P40
信息的一般特点:
3.二者的复杂联系P47——都是一种 传播行为,宣传常常利用新闻进行
利用新闻事业进行宣传,具体的途径:
一是通过言论,包括新闻评论和理论文章,
直接地阐述自己的立场、观点,运用严密 的逻辑分析来阐述自己政治主张的正确性、 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此来指导人民群众; 二是通过一部分新闻,即借助新闻来宣传 自己的立场,观点,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 动,这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指导性新闻。
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
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而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则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主要观点有: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4.对事实的信念(社会责任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受众是新闻媒介的参与者受众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是积极地参与者,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最为活跃的决定性因素受众的特征 1.广泛性受众成员组合和地狱分布上的广泛性2.混杂性也正因为新闻媒介受众成员广泛地分布在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就相应造就了受众全体成员的混杂性特征3. 隐蔽性受众对于新闻媒介来说,是不见面的,是一种笼统的,隐蔽的存在。
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
这些素质包括 1.时新性时间近内容新时间越短,价值越高2.重要性3.接近性地理上的接近心理上的接近4.显著性名人+普通事=新闻,普通人+不寻常的事=新闻5.趣味性任何事只要具备了时新性再加上其他任何一性,就有成为新闻的可能,一个失实锁具备的这些元素越多,起新闻价值越高。
新闻失实主要表现1.无中生有,凭空捏造2.添枝加叶,层层拔高3.要件残缺,隐瞒事实4.偷梁换柱,移花接木5.因果不符。
性质来说非故意性失实和故意性失实。
传媒业是如何经营的:1坚持三大基本原则(普遍服务原则、编营分离原则、受众中心原则)2坚持传媒业经营的战略目标:争取受众、赢得市场份额、获取足够的利润,打造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媒体的公信力 3当前传媒业经营的三大基本潮流:①、集约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使传媒业走上集约化经营之路②、专业化,针对受众设置特定的频道、频率③、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经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不同媒体组建成一个集团公司中西方经营的区别:1、西方各国的报业集团基本上垄断了报业市场,中国的传媒业集团基本上是单一的专业化集团,基本上没有跨媒体的传媒集团2、西方大众化综合频道都是区域性的,而专业化频道基本上面向全国,造成“大众化小空间、小众化大空间”的竞争格局。
新闻学 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1.报刊的四种理论:世界报业体系的一种众所周知的划分方法,《报业四种理论》将世界报业系统分成四大类:集权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责任和苏维埃—极权主义,这些类型的划分源于规范理论即来源于观察,而非来源对假设反复检验的理论。
产生于16、17世纪的英国,其主要目的是支持推进政府的政策,为国家服务,在集权主义体制下,报刊可以公有或私有,但媒介控制十分严格,政府要对媒介使用者颁发特许执照并进行新闻检查是加强政府统治的工具,现在很多地方仍广泛使用。
⏹18世纪最先由英国发展起来,理论来源主要是弥尔顿、洛克等人的思想著作。
⏹该理论认为:报刊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真相,监督政府,同时具有告知娱乐销售之功能,报业主要为私有,任何有经济手段可以使用媒介的人都可拥有媒介。
主要依靠"观点自由市场"实行"自我修正"和依靠法庭来实行媒介控制,是监督政府和满足其他需要的工具。
⏹产生于20世纪的美国,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理论认为媒介除有告知娱乐、销售功能外,主要用于讨论冲突,任何想表达某种意见的人都可以使用媒介,媒介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并受到社群意见,消费者行为,媒介职业道德行为的控制,所有权除政府为服务公众而接管外,主要为私有。
⏹产生于前苏联,后被多国采用。
⏹该理论认为,媒介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和发展做贡献,特别要服从政党的专政;媒介受政府经济、政治行为及监督部门控制,归国家所有受严格控制,只作为国家发展的助手而存在。
2.新闻与信息,事实与信息的关系新闻的本质是信息信息特性:可虚拟传递性、共享性、扩缩性、组合性传播学的信息定义: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新闻事实是信息得以呈现的最小单位事实本身构成一个信息系统,新信息会增加系统的清晰度和有序性,但信息的不同组合也会改变事实的样貌一个事实的报道中,必然有许多的冗余信息存在,没有这些冗余信息,新信息无以呈现⏹新闻的信息本质使新闻彻底摆脱了一般故事的组织样式,形成了独特的最基本的、最核心的结构形式:倒金字塔结构。
新闻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绪论一、填空题1、新闻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和三部分。
(应用)2、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的《》三本著作构成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邵飘萍、《中国报学史》)3、1956年《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对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4、倡导社会责任理论的是由一批学者组成的报刊自由委员会。
报刊自由委员会在其总结报告《》中要求报刊对全社会负责。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二、选择题1、“国家的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经济发展。
”这是哪种媒介理论的核心内容?(C)A 社会责任理论 B 极权主义理论C 发展新闻学D 自由主义理论2、“自我修正”理论是(A)的一个重要观点。
A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B 极权主义报刊理论C 苏联共产主义报刊理论D 社会责任理论三、名词解释1、新闻学答:新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的学科,重点研究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四、简答题1、简述社会责任新闻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社会责任论新闻理论中心内容:主张报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公众有了解世界的权利”,不仅有财力的人可以自由办报,而且新闻媒介还应创造条件,让每个人有同等机会使用新闻传播工具发表意见。
社会责任论新闻理论的核心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要求新闻媒介在享受新闻自由时,也要对社会承担责任;(2)新闻报道要做到灵通\真实\准确\客观\平衡;(3)要求新闻媒介要对法律\社会习惯负责,要遵守社会伦理道德;(4)主张新闻报道要考虑传播后的社会效果问题;(5)提倡新闻媒介和报道形式的多样化。
2、简述集权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集权主义新闻理论的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核心观点:(1)对新闻机构实行君王和国家监督,新闻机构对皇室、统治者要绝对服从;(2)在经营管理和所有权方面,新闻机构归皇室和统治者所有,私人经营可以存在,但必须经皇室、统治者许可;(3)用颁发营业执照来控制新闻事业;(4)实行事前检查制度,国家可以禁止发行某些新闻,对社会实行新闻封锁;(5)对新闻机构实行经济制裁,常采用罚款或不供应纸张等强制性手段;(6)在新闻传播的管理上,实行强制性的纪律。
新闻报道中的战略传播与舆论引导

新闻报道中的战略传播与舆论引导新闻报道是传播信息、反映社会现象、引导舆论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新闻媒体的作用愈加重要,而战略传播与舆论引导成为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新闻报道中的战略传播与舆论引导的意义和方法。
一、战略传播的意义战略传播是指通过战略性的选择和组织传媒资源,以达到某种宣传目的的方式。
在新闻报道中,战略传播意味着对新闻事件进行选择和处理,以便更好地传达特定信息,塑造公众观点。
战略传播的意义在于增加信息传递的效果和影响力。
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目标受众和宣传目的进行战略选择,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解析,以提高信息被理解和接受的程度。
只有通过有效的战略传播,新闻报道才能更好地引导舆论,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
二、舆论引导的方法舆论引导是指通过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方式来影响和引导公众的观点和态度。
新闻媒体在进行舆论引导时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1.选择和配备合适的话语权媒体:新闻媒体可以选择具备较高话语权的媒体进行报道,使得信息传递更加有效。
同时,合适的媒体选择还能够影响公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
2.采用合适的报道角度和手法:新闻报道的角度和手法对舆论的引导具有重要影响。
报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展示多方面的信息,以便公众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事件。
此外,采用生动、吸引人的报道手法也可以增强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3.合理安排报道次序和篇幅:新闻报道的次序和篇幅的安排也会对舆论产生影响。
通过在重要位置突出报道,或者进行反复渲染,可以引导公众对特定议题产生更多关注和讨论。
此外,合理控制报道的篇幅,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也是有效引导舆论的关键。
4.运用公众参与手段: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开展在线投票、征集意见等公众参与活动,使公众更加参与新闻事件的报道和讨论。
这种方式能够增强公众的主观感受和参与感,促进公众更加积极地发表个人观点,从而影响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战略传播与舆论引导的关系战略传播与舆论引导是相辅相成的,彼此之间密不可分。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3章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章第三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新闻与信息:信息的定义、特点,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新闻与宣传:宣传的定义,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决动宣传效应的因素◎、新闻与舆论:舆论的定义、特点,舆论的社会功能,新闻媒介与舆论的关系一、释义:、信息:(一般)指与人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
(广义)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的属性。
具有和物质、能量等量齐观的地位。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
(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注意:媒介现实、媒介拟态环境、拟态公众,主流意见(优势意见)】二、简答、信息的基本特点和一般特点是什么。
第一、信息最基本的特点:信息必须包含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
第二、信息的一般特点:)共享性或使用不灭性。
正是信息的共享性才使得信息得以传播。
)扩展性。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压缩也可以扩展。
)组合性。
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信息的有机组合,可以产生新信息来。
)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
这也是信息和物质的又一显著区别。
)相对性。
信息的相对性是和人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密切相关;注意到的信息又和接受者的内在需求相关。
、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是什么。
第一、观念上必须明确:)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
媒介以向社会提供广泛而及时的信息成为其生存的前提,一切宣传都只能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上。
)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
第二、在新闻工作业务上也体现出新的要求和特色:)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
“事前有预测报道,发生时有动态追踪报道,事后有总结反映报道”)加强深度报道。
新闻理论十讲(详细版)

新闻理论十讲第一讲新闻——叙述事实一.新闻≠宣传1. 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
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让对方了解一件事,只要对方知道了这件事,新闻传播的任务就完成了。
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2.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宣传是要传播观点,它的目的是要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的行为,所以宣传行为的中心不是接受者,而是传播者,它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宣传者只要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任务就完成了。
3. 宣传分为两类:A.政治宣传:在政治宣传中,观点的赞同者会积极接受这种宣传,而观点相左者,则会回避或地址这种宣传。
B.商业宣传:需要某些商品的人会积极响应,但这样的人不太多,多数人因为与某个商品的宣传没有关系,很少会主动接受这种宣传。
4. 为什么我们经常把新闻和宣传结合起来说呢?因为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而且有交叉的地方。
宣传有很多种形式,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的目的是其中一种,即使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
5. 从表现方式看,新闻与宣传的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B.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C.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D.新闻重实效,宣传重时机E.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F.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二.新闻≠舆论1. 舆论是社会中自然产生的、自在的意见形态。
在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这是,这种意见可能开始对全局产生影响:如果持某种意见的人数接近总数的三分之二,可以说这种舆论已经掌控了全局。
2. 舆论和新闻的关系:A.新闻可以反应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些群体性事件的时候。
但是多数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一个非常具体的事实,而且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具体的新闻反应了舆论,这是新闻和舆论的一个关系。
B.理论上可以说媒体是舆论的载体。
浅谈如何把握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浅谈如何把握新闻与宣传的关系作者:赵蔚来源:《新闻世界》2010年第03期【摘要】新闻与宣传这两个概念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澄清二者间的关系,有利于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关键词】新闻宣传新闻宣传新闻与宣传这对貌合神离的孪生兄弟,虽然有区别,但是不少人习惯于把新闻同宣传划等号。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做好新闻宣传”之类提法,这是由于人们对新闻和宣传缺乏科学界定和明确区分,不了解新闻和宣传的自身性质和特点。
对二者不加区分,既不利于新闻工作的发展,也不利于宣传工作的开展,只有明确两者的区别,遵循各自的规律,才能让新闻与宣传相辅相成、各尽其能。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一种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变动状况的陈述性信息。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由于两者概念不同,因此在传播方式、社会功能、运行规律等方面都有区别。
但是新闻与宣传常被人们视为同义语,这又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
具体表现为:第一,宣传与新闻都属于传播的范畴。
传播过程可简化为:A向B传递信息X;第二,现代宣传主要通过新闻媒介来进行;第三,新闻事业脱胎于宣传活动。
正是这种联系,新闻工作者或宣传工作者在处理相关工作时容易混淆,相互替代。
新闻媒介要发挥好宣传作用,取得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赢取群众的欢迎与信任,就必须在新闻实践中正确处理好宣传与新闻的关系。
首先,避免根据宣传需要,改变新闻事实。
为了达到宣传效果,对新闻事实进行杜撰、渲染、拔高等;其次,避免为宣传而破坏新闻客观性的原则。
新闻报道应尽可能地提供现实世界的全面图景,但是有的媒体为了达到宣传效果,采取以偏概全,以点盖面的方法,只取于己有利的材料,隐去于己不利的材料;第三,避免用宣传价值取代新闻价值,以传者需要取代受众需求。
宣传者以宣传需要对新闻事实进行价值评判,甚至因宣传需要而阻挠新闻传播,这样只会失信于民、引起人们的反感,使新闻与宣传都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新闻宣传的区别

新闻与宣传的区别新闻:对客观发生事实的叙述。
宣传: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传者扬起理”“宣传,从最广泛的含义来说,就是以操纵表述来影响人们行动的技巧。
”拉斯韦尔认为,广告和公告都属于宣传范围。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927年)宣传包括政治宣传、商业宣传,都是传播活动,都互相交叉渗透。
1、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新闻一定是要实在的东西,能够消除人们对某个事情的疑惑或者给人新鲜的信息内容。
例如对谣言的澄清(419天安门枪声)、天气预报。
宣传注重的是形式。
例如我们开会唱国歌、升旗仪式、国庆阅兵有一套规则,这套规则强调的就是形式,目的是给当事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2、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新闻是新鲜的和异常的信息;宣传多是已经有的,他要经过反复说,加深印象。
毛泽东:“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一个路线,一种观点,要经常讲,反复讲,只给少数人讲不行,要使广大的人民知道。
”一些专有词汇、概念,反复讲述,时间长了,人们不经思考就会把概念运用到现实中去。
例如阶级斗争、路线斗争。
还有广告提出的“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等等。
3、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而不是空话、套话,人们不会接受没有新闻的新闻传播的。
宣传目的是要向受众灌输一种观点、一种对某种事物的认同,这种观点也许就是一种套路性的话,但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一种人们不自觉地流露。
举例,高中宣传自己学校成绩……4、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新闻必须在有效的时间内把一个事实传播出去,失去时效性,新闻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宣传则不一样,宣传者及时把握了事实,但是宣传者可能对这一事实不说,而是选择最有利的时机说出来,有时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透露出来。
例如林秀贞的宣传……5、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两个人之间交换信息,沟通的感觉非常强烈,比如我知道一件事情,不说出来很难受,正好遇到一个好朋友,把这件事告诉他,说完了目的就达到了。
新闻与舆论、信息、宣传的关系

常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转化为新闻。
两者相互融合、渗透,成为新闻宣传。 P72
这就是新闻与宣传相互转化的辩证法。 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概括起来主
要有四种提法:P69——包含论;同一论;对立论;交叉论(准确)。
四、新闻的品类P76
政法与经济管理学院
朱波
(一)现代新闻文本常见类别:
社论 评论员 文章 短评 编者按 编后语
现代
2、议论性新闻文本:内容指作品阐述的 思想观点以及用来论证观点的材料。
(二)新闻文本的形式:
文字 语言 图像 语言
声音 语言
超链接
1、语言!
(2、结构!)
(三)新闻传播效果:
子弹论 有限效 果论
适度 效果 论
宏观 效果论
借鉴传播学效果理论!
场态度 ) 。
2.新闻重时效及新异,宣传重时机且可重复。 3.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如一场活动的仪式。 5、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中性词)。
6、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二)新闻与宣传的联系
1.新闻与宣传都是人类传播活动。 2.新闻媒介是一种特殊的宣传工具。 没有一家新闻媒介单纯地传播事实信息。 3、一些新闻和宣传可以相互转化。
(二)信息与新闻的关系
新闻是一种信息。 新闻信息区别于非新闻信息的基本特征是:真实性、 新鲜性、及时性、公开性同时具备。 P53 1、联系:
(1)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其本源都是客观事实;
(2)都能提供某种新情况和新知识,满足受众某种程度的信息需求。
2、区别: (1)内涵不同: 信息反映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一切状态,而新闻限于反映最新状态。 (2)外延不同:
P55---舆论:A、公众意见; B、群众就其关心或感兴趣 的问题公开表达的意见的综合。 C、经济政治地位基本相近的人们 或社会集团对某一事态大体一致的看法。 可以通过媒体公开表述某些意见。
新闻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完整版)

《新闻学概论》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新闻报道: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
是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有根据。
新闻报道是专指对新闻的客观叙述。
2新闻本源: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新闻的主要功能是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应从事物的变动着手寻找新闻3信息:广义上,信息是泛指对事物的存在方式、属性特征以及相互联系的表征和描述。
是认识过程中客体与主体的中介。
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社会信息三种形式。
信息论中的信息含义,信息就是消除或减少收信人对讯息的某种不确定性。
信息是不确定性减少的量。
在新闻学领域内,信息是受众预先未知的,能够消除受众不确定性的要素,即包含着未知的、新鲜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
4宣传: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宣传内容涉及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
宣传的表述可以用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进行。
只有当行为对宣传者有益时,这种行为或消息才被称为宣传。
“光辉泛化法” :即无条件的美化,不加验证的予以接受,极力推崇自己的观点“洗牌作弊法”精心选择单向极端的材料,引导接受者的思想和行为5广告广告是以促销商品或服务,宣传观念为目标,以付费的形式,利用大众媒介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6舆论舆论是公众对于特定的现实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观点、意见和态度。
它体现着公众利益。
舆论具有公开、公共、急迫、广泛、主观的特性,是民意和公众力量的显示。
7事实汉语词典中,事实是事情的真实情况。
新闻学意义上的事实,是指事物的客观存在。
包括事物已经发生的相对独立、完整的过程(事件),也包括事物的存在状态、特征和变化具体事实指人体感官直接可以感受到的事实概括事实指由具体事实综合、概括、统计和提炼而成新闻事实新闻事实是指新近发生的,含有新的信息的,会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的事实。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综合其他新闻理论的笔记

新闻理论十讲第一讲新闻——叙述事实一、新闻与宣传1.新闻: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受者晓其事宣传: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传者扬其理2.新闻:满足受众获知新消息的需要宣传:满足宣传者输出观点的需要。
3.新闻和宣传的六个方面的区别:(1)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2)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3)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4)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5)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6)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二、新闻与舆论1.舆论:在一定的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
2.关系:新闻可以反映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个群众性事件的时候。
但是,多数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事实,而且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具体的新闻反映了舆论。
3.总结:媒体是舆论的载体,但在某些情况下,传媒不一定代表舆论。
但是,一般情况下,可以说传媒是舆论界。
三、新闻的特性1.报告现实事物。
2.强烈时效要求。
3.可以公开传播4.现代新闻传播业造成了公众对新闻的持续关注第二讲新闻价值一、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前提1.传受双方的共同认可2.接受者的“不知”3.接受者的兴趣、关心和需要二、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价值判断,即意见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
1.对媒体:对事实的选择标准2.对读者:使用价值三、新闻价值的十个要素1.事实发生的概率越小,便越有新闻价值。
2.事实或状态的不确定性越大,减少不确定性的事实或信息,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3.事实的发生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越具有新闻价值。
4.事实的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广、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5.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6.越是著名人物,其身上发生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越是著名地点,那里发生的事实也越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模板】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科目代码:440)着重考察考生对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的基本素养与能力,特别是掌握新闻学、广告学、新闻采访与写作相关的重要理论、基本观点、方法、原理、应用技巧,以及研究和分析媒体行业发展现状及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新闻学概论》一、绪论1. 新闻学的定义、内容、历史2. 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关系3.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二、新闻活动1.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2. 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3. 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4. 新闻活动的渠道三、新闻1. 新闻的基本特点2. 新闻的定义3. 新闻的本源、要素及类别四、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1. 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2.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3. 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类型及原因4. 新闻失实的防范五、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1. 信息的定义及特点2. 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3. 信息与客观性报道4. 宣传和新闻的关系5. 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6. 舆论的定义、特点及社会功能7.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六、新闻事业的诞生1. 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2. 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3. 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产生4. 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七、互联网与新媒体1. 互联网与新媒体2. 互联网——一场新的传播革命。
新媒体的特点、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及其他传播形式、中国互联网的现状、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移动终端、大数据、云存储3. 新老媒体互动构建舆论新格局。
从“两个舆论场”到新老媒体互动、舆论新格局下舆论的新特点、互联网三大公害4. 争夺传播主导权——新传播革命的新课题。
议程设置、解读信息、舆论导向八、互联网造就传媒业新业态1. 新媒体持续冲击大众传媒。
媒体转型与媒体融合。
2. 新闻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
新媒体彻底打破了新闻生产的垄断格局。
3. 新闻接收:从受众到用户。
媒体与受众关系的变化、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4. 新闻机构:从单一媒体到融合媒体。
新闻学概论

新闻学概论绪论一、广播电视与新闻学的关系。
1、广播电视台是新闻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播电视主要以新闻立台;新闻核心;受众最想了解的还是新闻;新闻传播与电视大众文化的关系(知悉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
二、几个概念的梳理:(一)新闻与宣传的关系:1、新闻与宣传相关,人们常说“新闻宣传”,新闻也要达到宣传的效果。
但新闻不等于宣传。
2、新闻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是,目的是“受者晓其事”。
宣传是传播观点和观念,引导人们按照宣传者的思想行事,或者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是“传者扬其理”。
3、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二)新闻与舆论的关系:1、“新闻舆论”这个词,人们常常用,二者的确紧密相关。
但二者也是有区别的,新闻不等于舆论。
2、新闻是媒体发布的刚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
舆论是公众的意见。
3、新闻传播是有组织的,是自为的。
舆论传播具有无序性,是自发的。
4、新闻可以反映媒体或者记者的见解,是媒体倾向的反映。
舆论必须具有群众性,是大多数人的看法。
(三)新闻、新闻报道与新闻学的关系:1、新闻是亲近发生或正在发生发现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陈述。
新闻活动是新闻学的基础。
2、新闻报道是指媒体采集、加工事实,然后编写或者制作成新闻文本,以一定的技术手段或运输工具发送出去的活动。
是新闻概论的具体表现。
3、从多维角度看新闻报道包括:一次性报道;连续报道;深度报道;综合报道;谈话报道。
4、从意媒角度看,包括文字报道、口语报道;图像与图片报道。
5、从报道方式看,包括客观报道;议事性报道。
6、新闻报道过程由记者、媒介机构、传播工具构成信息搜集、文本制作、介质生产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还可以细分为:发现事实、加工事实、新闻把关、文本复制四个流程。
7、新闻学是研究新闻媒介的演变发则、新闻本体、新闻的构成与报道方法的学科,是对人们从事新闻活动的学理的概括与总结。
8、新闻学通常分为三大种类:①理论新闻学;②历史新闻学;③实践新闻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代新闻文本常见类别:
社论 评论员 文章 短评 编者按 编后语
现代
2、议论性新闻文本:内容指作品阐述的 思想观点以及用来论证观点的材料。
(二)新闻文本的形式:
文字 语言 图像 语言
声音 语言
超链接
1、语言!
(2、结构!)
(三)新闻传播效果:
子弹论 有限效 果论
适度 效果 论
宏观 效果论
借鉴传播学效果理论!
A、宣传形式:文件、会议、集会、演说、广告、展览、事迹宣
传、学术报告会、讨论会。一旦被记者采访,巧妙地被注入客 观报道的特色,就立刻成了新闻。
B、新闻并非都是宣传,但新闻报道后,的确会产生一定的宣传
效果。
毛泽东同志《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宣传,指通过事实渗透观点,寓宣传于事实之中。
(四)新闻传播效果类型:
信息
教育
宣传
艺术
1、按新闻内容及作用分:P126
(四)新闻传播效果类型:
即时 延缓
2、按效果产生时间分:
(四)新闻传播效果类型:
显态 潜在
3、按效果显现状态分:
(四)新闻传播效果类型:
短期 长期
4、按效果存在时间分:
(四)新闻传播效果类型:
正 负
5、按效果的社会作用分:
(二)信息与新闻的关系
新闻是一种信息。 新闻信息区别于非新闻信息的基本特征是:真实性、 新鲜性、及时性、公开性同时具备。 P53 1、联系:
(1)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其本源都是客观事实;
(2)都能提供某种新情况和新知识,满足受众某种程度的信息需求。
2、区别: (1)内涵不同: 信息反映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一切状态,而新闻限于反映最新状态。 (2)外延不同:
信息包括对客观事物所有的反映手段和认识结果,而新闻只是一种。
(3)传播手段和作用范围不同: 新闻通过新闻传媒传向整个社会,能够调整和影响最广泛的社会公众的认识
和思想;信息传播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手段。
三、新闻和宣传的关系
(一)宣传:P67
两词常常并用。但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 《文明礼貌礼仪系列报道》《香港有一种蝙蝠带有非典病毒》 (二)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1.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和立
常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转化为新闻。
两者相互融合、渗透,成为新闻宣传。 P72
这就是新闻与宣传相互转化的辩证法。 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概括起来主
要有四种提法:P69——包含论;同一论;对立论;交叉论(准确)。
四、新闻的品类P76
政法与经济管理学院
朱波
P55---舆论:A、公众意见; B、群众就其关心或感兴趣 的问题公开表达的意见的综合。 C、经济政治地位基本相近的人们 或社会集团对某一事态大体一致的看法。 可以通过媒体公开表述某些意见。
2、两者联系:
舆论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代表着一部分人的利益,一般具
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的内容。P60
新闻学原理 第三讲 新闻传播
第一节 新闻传播概述
一、新闻传播三要素
新闻传播是大众传媒传播新闻信息的行
为,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和现象。
“致效传播” 新闻事实 新闻媒介 新闻受众
二、新闻传播过程
特征:1、时间过程——直线性
2、动态过程——充满变数 3、挑战过程——短促 P113
流程与环节:1、选择事实阶段
新华社1957年2月12日《上海的严寒》
大意: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八十多年来罕见的严寒——零下7.4
摄氏度,却没有发现冻死人。
十多年前“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
一方面不能把任何宣传都视为新闻,也不能把任何新闻都归入宣传;
另一方面,一些新闻报道包含在宣传活动中,也有一些宣传活动又常
新闻舆论,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P63
新闻在迅速广泛传递消息之余,还组织、代表、强化、控
制着舆论导向。
3、新闻怎样决定社会舆论?P61
A、引发舆论(议程设置)
一是报道量的多少 二是报道重点的选择
B、催化舆论
C、调控舆论
一手是弘扬正确舆论
一手是制约负面舆论
2、事实转换阶段 3、信息接受及反馈阶段
三、新闻传播过程模式(复习)
文本,即付诸传播的新闻作品。
已发表,受众已参与,产生效用。 “编辑时代”
(一)现代新闻文本常见类别:
简讯
消息 特写 深度报道 通讯
调查 报告
现代
1、记叙类新闻文本:内容指新 闻事实及其携带的思想观点。
(2)对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指导; (3)对某一社会事态发表议论。
二、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一)信息(复习)
信息论的创立者申农:就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内容。 包括消息、资料、情报、数据、图像、知识、思想等等。
《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信息是一切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
(四)新闻传播效果类型:
期待 意外
6、按效果设定及其结果分:
第二节 新闻与舆论、信息、宣传的关系
一、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一)舆论
1、定义
2、特性 3、功能与作用 P58
(二)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1、共同点:传播信息。
价值判断类 信息
事实类 信息
意见
新闻 :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
道。通过媒体的渠道广泛传播。
场态度 ) 。
2.新闻重时效及新异,宣传重时机且可重复。 3.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如一场活动的仪式。 5、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中性词)。
6、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二)新闻与宣传的联系
1.新闻与宣传都是人类传播活动。 2.新闻媒介是一种特殊的宣传工具。 没有一家新闻媒介单纯地传播事实信息。 3、一些新闻和宣传可以相互转化。
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的认识和思维过程中。 ”
在我国,“信息”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唐诗人李中的《暮春怀故人》一
诗“梦断美人传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指音信、消息。
信息三要素:符号;意义;媒介。
信息的不同分类: 从属性方面分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 根据传播范围,分为公开信息、半公开信息、非公开信息。
4、舆论导向
经过新闻媒介传播的某种意见或观点,
由于具备一致性、公开性和广泛性,容 易被认为是社会的“主流”或“优势” 意见,从而产生心理控制力,成为引导 人们思想倾向和社会走向的强大力量, 使人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 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
舆论导向包括三方面内容:
(1)对社会舆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