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推进商业银行转型变革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热点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热点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热点一:着力防范化解风险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清理“僵尸企业”对全行业的信贷资产质量带来巨大压力。

资产质量关系到各行的经营成果、市场声誉甚至生存发展,需要全力以赴打好这场“保卫战”。

一是多管齐下全力“降旧”。

为保障银行的利益,最大化盘活不良资产价值,控制存量资产质量的思路已经从单纯的核销、转让,向清收、重组转变,从被动的处置化解,向主动的协同经营转变。

综合运用重组、清收、转让、核销、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手段,妥善化解存量不良资产。

二是层层落实严格“控新”。

一方面是准确把握投放方向,从源头上防控风险,保证新增的贷款不再出现不良;另一方面加强摸底排查和风险监测、预警,严防存量业务的潜在风险。

三是高度关注一些新兴业务领域的潜在风险。

比如金融机构交叉违约风险、互联网金融传染风险等,及时出台风险管理和防范预案,强化风险管控。

四是强化内控合规管理和案件防控。

在“多事之秋”扎好篱笆,严防死守,强调合规稳健经营,强化案件防控管理,促进内控合规管理与业务经营的紧密结合。

二:深入推进转型发展经济增速下行、增长动力切换、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化条件下,“资产荒”和“负债荒”都是“新常态”,要想确保规模和利润持续稳定增长,有很大的难度。

形势虽然严峻,稳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当前面临的困难需要在发展中解决,商业银行也要通过自身的转型实现更好的发展。

找准发展方向。

关键是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业务重点。

一是紧跟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积极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加大对改革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融资、环境金融等重点领域的服务;二是把握“去产能”过程中的增量机会,以并购重组、产业基金、投贷联动等新兴业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业务布局优化;三是顺应客户经营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与潮流,大力发展跨境金融业务,加大对高净值个人客户、企业、金融机构“走出去”战略的投融资服务支持;四是坚持重心下沉,继续加大对小微经济和居民消费的金融服务支持。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近年来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方面,产能过剩、行业去杠杆化等问题导致了企业债务风险加大,许多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困境。

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银行业面临着较高的信贷风险。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风险防控措施,以保障自身的安全稳健运营。

一、加强客户风险评估客户风险评估是商业银行风险防控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在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应针对不同创新类型的企业,实行分类管理,采用不同的信贷政策和风险控制措施。

对于高风险客户,应加强风险调查,完善风险评估模型,确保信贷发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严格把控贷款担保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避免贷款担保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防控的重点之一。

商业银行应提高担保品的质量标准,加强对担保物的评估、监管和管理,并及时调整担保比例,控制担保风险。

同时,对于不符合贷款担保条件的客户,严格执行“拒贷原则”,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管控流程、内部控制制度、风险信息披露制度等。

商业银行应制定全面的风险管理手册,明确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防范、处置等流程,确保风险管理的科学、规范和有效。

四、加强内外部监管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加强内外部监管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

商业银行应及时提交风险信息报告,加强内部风险监控,做到风险预警和早期风险发现;并加强与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等各方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起完整的风险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加强对市场和客户风险的及时掌握和分析,为风险防范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需加强客户风险评估、严格把控贷款担保、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内外部监管等方面的工作,以有效应对信贷风险。

因此,商业银行应坚持风险防范优先原则,积极主动加强风险管理,确保自身稳健运营并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商业银行支持供给侧改革的策略及路径选择

商业银行支持供给侧改革的策略及路径选择

商业银行支持供给侧改革的策略及路径选择作者:陶然胡增芳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09期摘要:马鞍山作为一个因钢设市、工业主导的资源型城市,在钢铁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以钢铁行业为支柱的经济面临核心企业巨额亏损、全市经济增速下滑、职工再就业的困境。

中央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不仅为做好当前和今后经济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引和强大动力,更为困境中的马钢和该市经济发展带来转机。

针对当前优化供给侧结构的契机,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发展模式、产品结构都应调整适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全市经济在新常态下转型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9.09.0081 马鞍山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马鞍山市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长三角经济圈顶端,是一个以钢铁行业为主导产业的重工业资源型城市。

1953年,这里炼出了新中国华东地区第一炉铁水;1958年,这里诞生了第一炉钢水、轧出了第一根钢材。

自此,这座城市被称为“钢城”。

国家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马鞍山钢铁集团支撑了马鞍山工业的一片天,曾经是安徽省产值最高的国有企业。

该市規模加大的产业都离不开马钢,到处都有马钢的影子。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马钢集团的产值占马鞍山的GDP比重高达60%以上,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0%左右。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马鞍山市GDP持续两位数高速增长,居民人均GDP、居民平均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居安徽省首位。

1.1 马鞍山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产业层次总体不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

该市经济发展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诸如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总体不高、布局不合理、缺乏新的增长点等情况日益突出。

从总体上看,马鞍山市产业结构的特点呈现出的特点是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第二产业占比仍然较大,第三产业占比有所提高,但是仍然偏低。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图 3 2013— 2018年广谱利率分化
(三)金融供给结构失衡且不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 1.融资体系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衡 从 图 4 可以看到,截 至 2018年 末 ,新增人民币贷 款 占 比 、企业债券融资占比、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 资 占 比 分 别 为 81.4%、12.9%、 1.9%,银行信贷仍是企 业融 资 的 主 力 军 。同 时 ,从 银 行 、证 券 、保险和信托 的总资产在四类金融机构的占比也可以看到,银行 体 量 最 大 ,截 至 2018年 末 ,银 行 、证 券 、保险和信托 的 总 资 产 占 比 分 别 为 8 9 % 、8.0%、2.7%和 0.3%。这 种 失 衡 的 融 资 体 系 ,既可能导致银行积累较高的经 营风 险 ,也有可能使得企业的杠杆率过高。 •74 •
一 、金 融 供 给 侧 结 构 性 改 革 的 背 景
(一)新时代金融领域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 党 的 十 九 大 报 告 指 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 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 发 展 阶 段 ”m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出发点和落 脚 点 ,随着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金融领域 的 主 要 矛 盾 也 发 生 了 转 变 。在 经 济 高 速 发 展 阶 段 , 金融领域的主要矛盾为经济增长需求与有限的资本 存 量 之 间 的 矛 盾 ,主 要 表 现 为 金 融 需 求 旺 盛 ,而金融 供给 规 模 和 总 量 不 足 ,有限的金融供给难以满足经 济 高 速 发 展 需 求 。进 入 高 质 量 发 展 阶 段 后 ,金 融 有 效 供 给 不 足 、供给结构失衡的矛盾成为金融领域的
C09 9 S
5 1H90
ZZ
.卜
卜I
CO9 0 S OOS

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供给侧改革

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供给侧改革

谈商业银行如何助力供给侧改革当前,中国经济中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而供给侧明显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矛盾突出,表现为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体制机制束缚供给结构调整,生产要素难以向有效需求领域配置,新的供给潜力没有得到释放。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需结构再平衡的内在要求。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15个字构成当前供给侧改革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处置僵尸企业,化解房地产库存,防控金融风险,降低企业成本和补充供给短板等具体方面。

只有加快出清过剩产能,推进资产重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建立有利于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增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业的基本职能.从历史上看,银行是随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而生,并随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活动的复杂程度决定了银行业的发展水平。

全球历次金融危机告诫我们,商业银行只有立足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才能更好地防控风险。

中国近三十年来的经济金融改革实践告表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必须要把握实体经济领域的真实需求,不断优化实体经济领域的要素配置,才能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优化自身发展。

当前,国内经济正经历换挡期、阵痛期和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面临三大任务:一是为稳定经济增长提供金融资源的支持;二是支持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改革深化;三是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

银行业是金融体系的主力军,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力度、特别是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商业银行的使命和责任.商业银行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同时修炼内功,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立足当前,助力供给侧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6年的首要任务是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其目的就是将宝贵的资源要素从那些产能严重过剩的、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和僵尸企业中释放出来,理顺供给端,提高有效供给。

商业银行助力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方式

商业银行助力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方式

3 0
居 民投 资需 求 。 对 于供 给侧改 革涉 及 的新 兴 投资领
产 业 发 展 道 路 。 商业 银 行 要 紧抓 地 区产业 调 整 机
域, 也可 以通过银行投资产 品进行引导 , 满足资金
投 资效 率 需求 。如 推 出环保 相 关理 财产 品 , 积 极 引 导 居 民购买 , 助力 国家产业 升级 。 ( 二) 深化 供应 链金 融发 展 , 大力扶 持 中小微 企
春笋般涌现 , 急需 资金支持 , 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创
新贷款产品, 解决非固定资产抵押贷款问题 。
( 三) 资 源配置 效率 不 高。
商业银行伴随着增长速度下降 , 资产质量 隐藏 的风险也逐渐暴露 , 不 良贷款率上升客观上因为经 济整体不景气影响, 主观看相当一部分投向了产能 过剩 、 夕 阳落后产业 , 造成投资 回报率低甚至损失 。 在国家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结构性调整 中, 商业银行 要研究信贷资源投向问题 ,紧跟 国家产业政策走 向, 走 绿色 可持续 发展 道路 , 提 高资本利 用效 率 。
下 积极 寻求 战 略转型 , 但 产 品主要 集 中于 基础 需 求 层面, 创新 能 力还有待 加强 。
( 二) 贷款 模 式单一 。
国家层面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更多从实 现资源有效配置 、 提高生产效率 、 推动技术进 步等 方面展开 , 充分挖掘内生动力与增长潜力 , 转变传 统 高投 入 、 低产 出 、 高消 耗 、 低 效 率 的粗 放 型发 展模 式, 从注重速度 、 总量调整为注重质量 、 效率 , 激发 市场活力与社会创造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 加大对低效 、 无效供 给的淘汰力度 , 一方面鼓励扶 持新兴 、 绿色环保 、 中高端供给 ,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 展。供给侧改革的推进离不开金融的鼎力支持 。 与我 国经济发展轨迹类似 , 我国银行业经过十 多年高速发展 ,也在近几年出现 明显的增长拐点 , 增速下滑至个位数 ,有些银行甚至出现负增长 , 不 良贷款率攀升创历史新高0 服务 国家供给侧改革不 仅 是金融 业 应有 的责 任 担 当 , 也 是一 次难 得 的重 大 发展机遇。 商业银行要紧紧围绕 国家经济结构调整 契机 ,积极寻找与产业结构升级契合 的增长点 , 优 化金融资源配置 , 实现 自身发展 的转型升级 , 为可 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于商业银行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思考

关于商业银行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思考

关于商业银行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思考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调整和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结构,提高金融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市场变化的需要。

商业银行在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和展开工作。

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商业银行可以研发和推出更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提供定制化金融产品、发展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等。

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引入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创新等手段,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普惠性,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将金融资源更好地投向实体经济中的创新型和高科技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商业银行还可以加强金融资源之间的流动性配置,鼓励金融机构之间合作共赢,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

增强风险管理和防范能力。

商业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和监控体系,有效识别和控制风险。

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商业银行要注重减少金融风险的传导、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四,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商业银行应积极发展直接融资业务,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商业银行还可以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提供适应实体经济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加强金融监管和监管创新。

商业银行在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密切与金融监管机构合作,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规范,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还可以积极参与金融监管创新,推动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引导,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商业银行在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风险管理、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及加强金融监管和监管创新。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全面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商业银行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高信贷产品种类,不断扩大信贷规模,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信贷风险的加剧。

如何有效地防控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保持合理的信贷增速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防控中应该始终保持合理的信贷增速。

对于控制信贷规模,关键在于要保持信贷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相适应,避免信贷增速过快造成风险过高的局面。

合理的信贷增速能够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避免信贷风险的发生。

二、严格控制贷款标准商业银行在发放信贷时应该严格控制贷款标准,加强风险管理。

首先,银行应该注重质量而非数量,控制与核查贷款申请人的信用记录,避免出现不良贷款。

其次,应该根据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还款能力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贷款方案,并加强对贷款的管理和监管。

最后,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科学评估贷款风险,为贷款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保障。

三、控制贷款用途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应该加强对借款人资金用途的核查和控制。

贷款用途应该明确,合法合规,防止出现风险点。

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该强化贷后管理,及时了解借款人使用贷款情况,并建立风险应急机制,及时应对出现的问题。

四、加强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防控方面也要加强风险管理,对不同的风险进行分类管理,有效避免风险的扩散。

银行创新产品时应该注重风险管控,对于风险可控、收益稳定的产品持开放态度,对于风险较高的产品则应该谨慎评估和筛选。

商业银行还应该加强内部管理,设立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及时掌握风险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风险得以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应该不断加强信贷风险防控措施,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严格控制贷款标准,控制贷款用途,加强风险管理等,以有效化解信贷风险,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推进供给侧改革银行当_精准发力_

推进供给侧改革银行当_精准发力_

中国城乡金融报/2016年/2月/19日/第B03版评论推进供给侧改革银行当“精准发力”李放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服务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大部署的实际行动,也是银行业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支持银行发展的各项红利已经开始逐渐消失:一是经济红利减弱。

整体经济增速趋于放缓,持续多年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模式遭遇产能过剩、债务高企的瓶颈,传统部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二是制度红利消失。

随着民营银行获批速度的加快,商业银行的准入门槛逐渐放开,原有的牌照红利不复存在。

三是成本优势不再。

存贷利率上限的取消,意味着商业银行过往的低成本负债优势面临挑战,资金成本上升成为难以逆转的趋势。

上述变化对银行的要素效率提升、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提出了新的挑战。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政府通过创造新供给、提高供给质量,从而扩大消费需求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调整变化时期,商业银行更需主动作为,从以下几方面做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撑。

抓住供给侧改革契机,果断退出被落后产能及僵尸企业占用的信贷资源。

大量落后产能的存在,加剧了市场供需失衡、产品价格持续回落,好企业的效益和创新能力受到制约,削弱了行业竞争力。

因此,商业银行应抓住供给侧改革契机,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将信贷投向锁定新兴和创新领域,真正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还要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积极参与化解房地产库存。

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支持力度。

对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信贷授信到融资价格上给予适当优惠。

商业银行还应积极助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支持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企业稳健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作者:吴亚君来源:《财讯》2016年第09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也已经告别过去高增长、高息差、高利润的时代。

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不失时机地抓住这次改革的机遇,持续调整业务结构,大力推动金融创新,推进深化改革以及转型发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商业银行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鄢红兵在其文中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重大发展。

”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从需求侧发力刺激经济的政策效果逐渐减退。

这一现实反映出当前面临的不是短期周期性的外部冲击,而是中长期结构性的内部压力。

与此同时,需要强调的是: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意味着放弃需求管理,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两者应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困难状况不仅是由供给端造成的,需求端同样存在问题。

因此,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必须要处理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之间的关系,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两端同时发力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稳健增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宏观经济的调控思路由注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在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商业银行是金融的重要支柱,因此,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应当把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作为目标,更好地去服务客户、服务实体经济,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担当重要责任,有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_曹国华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_曹国华

金融论坛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
为市场诟病。统计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数量占比仅为 1% ,但占有金融资源的达 65% , 银行 业对规模或限额以下企业的贷款覆盖率不及 5% ,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54% 的水平,而且低 于规模以上企业覆盖率约 25 个百分点,以大型化、 集中化为表现特征的银行资源供给结构与 小型化、分散化的民营经济出现了严重的不相匹配 ,严重阻碍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发挥。 5. 同业竞争压力和综合经营能力提升压力 。 当前, 银行业市场竞争压力增大, 互联网金 融、民间借贷、资本市场、民营银行等市场主体逐步分流了商业银行客户和业务 ,金融脱媒问 题日益严峻,在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变化趋于稳定的情况下 ( 见图 3 ) , 社会融资多元化趋势明 显 ( 见表 1 ) 。同时,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更加丰富多样, 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趋势明显加 快 ( 见表 2 ) ,已经直面资本补充、核心人才、 业务来源等的能力的考验。 另外, 当前商业银 行流动性和利率风险管理难度加大 ,负债成本上升,资本管理能力也面临考验。
[3 ] [4 ] Laeven and Valencia 的研究认为,银行危机前经常出现信贷快速扩张 。 Reinhart and Rogo[6 ] ff,Kindleberger 等认为,过度举债易诱发系统性风险, 进而导致银行危机; [5] 另一些国外学 [2 ] [1 ]
者从经济增长的视角提出了银行风险的原因 , 认为经济增长速度与不良贷款具有正向相关关 系。例如,Clair 对部分地区经济增长与信贷质量的分析就表明了这一点 。 国内部分学者研究 了金融自由化的国际样本,有些认为自由化将加快银行的风险投资并加大经营风险 ,比如尹雷 等的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会加大危机概率, 有些则认为受 “风险转移效应 ” 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整体经营风险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有限 。 在对利率市场化风险与银行风险研 究的基础上,很多学者进一步考察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化解问题 。唐兴国等从预算软约束的角 度分析了我国高额不良贷款的原因 ,认为不良贷款化解的关键是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不断完 善金融市场环境,做到预防与化解并重。 王恕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资产管理的国际经 验进行了总结,认为国内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将面临资产质量管理的重大挑战 ,必须 要进一步创新风险防控和不良贷款处置手段 。

商业银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使命与对策详解

商业银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使命与对策详解

商业银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使命与对策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我国的经济形态提出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是研究商业银行怎样才能满足供给侧改革的新态势,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字:商业银行;供给侧改革;对策1 引言今年初,我国银行业监管协会的会议要文中提出,要重点解决去库存、去产能、降成本、去杠杆、补短板这几大重点任务,推动银行资金支持供给侧的改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要明确供应侧改革的背景和意义,把握供应侧的重点和改革的影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新常态的改革。

当前我国银行业的增长并不均衡,当前供给侧的改革对于商业银行的转型来说是一个机遇,应当明确商业银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良机,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实施。

所以,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主导作用,积极培育新的供给和创新的动力,既是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和保持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宏观经济供给方改革进程中的必由之路。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2.1 对商业银行供给端的影响首先,资本工具创新为商业银行融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过去,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靠次级债、可转换债券,这占绝大多数次级债资本。

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次级债,风险无法分散,在新的监管要求下,被认定为不合格的资本。

现在,随着创新资本工具的引入,包括两个资本债券、优先股、资产证券化等创新资本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并可以避免资本市场融资的影响。

根据新华网的相关新闻数据整理,2008-2015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已发行了两种资本债券,优先股和普通股等形式的资本,主要是通过国内外两个市场进行的。

其次,利率下行趋势催生更多理财产品需求。

随着收入的增加和存款利率的逐步下行通道,居民对理财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据中央证券登记处和清算公司全国银行业金融信息登记系统的数据,发布了近三年来中国银行金融市场年度报告,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产品在银行业的数量、产品数量和募集资金数量都在迅速上升.2。

浅析银行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

浅析银行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
提升。
标与约束不相容的问题 , 以企业高速成长所带来投 资收益对债务l 生 融资进行风险补偿 。 投贷联动业务 可加速政府创新驱动战略的部署和实施 , 并且有效
4 2 全 里 ±茎 垫: 堂塑 型
~ 现代金融 2 0 1 6年第 1 2 期 总第 4 0 6 期
二、 银行 业本 身 的供 给侧结 构性 改革
金融机构应该谨慎向产 能过剩 的项 目投放信贷额 度, 防范新的过剩产能产生 , 将 资金资源 由过剩产
能转 移 到符合 产 业 政策 导 向的 战略 新兴 产 业 , 提 高 资金 的运 作效 率 。积极 支持产 能过 剩行 业 的兼并 重 组, 提 高 产业集 中度 , 帮 助企 事业 渡过 难关 。
( 二 ) 支持 新 兴产 业 的发 展 ,适 度 增加 信 贷投
投资牌照的公司协同合作 ,以便更好地开展业务 ,
控制 总体 风 险 。 2 . 债转 股重 组业 务 。 目前 已经有 多家 商业 银行
正在研究债转股事宜 ,债转股作为重组 的一种 , 意 在 帮助 银行 业抑 制不 良资产 率 。 银 行债 转股 业务 是
将 一部 分债 权 转化 为股 权 ,继 续 持有 并运 作 资产 , 最 后 通过 出售 、 I P O等 方式 退 出 。银 行 业完 全 可 以
放。 银行 的信贷资源应向“ 中国制造 2 0 2 5 ” 等战略性 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企业倾斜。 2 0 1 5 年l 2 月2 2日 人 民银 行 正式 发布 公 告 , 允 许 金 融机 构在 银 行 间债 券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 绿色金融债券的推 出将 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 , 尤其 是中长期绿色信贷的供给。 绿色信贷作为银行主动 负债 的工 具 , 不 仅有 助 于银行 缓 解 传统 业 务 面临 的 下行压力 , 而且能够调整商业银行负债 结构 , 解决 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 。 小微企业可以通过标准化 的债权产品获得高效 、 低成本 的融资渠道。 ( 三) 创 新对新 兴 产业 的投 融 资模 式 。 1 . 推进投贷联动业务 。银行业应加快推进投贷

深化改革上半年工作的总结

深化改革上半年工作的总结

深化改革上半年工作的总结2024年上半年,我单位在深化改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本文将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

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过去的半年中,我们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我们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大了科技创新的力度。

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对传统产业的优化和升级力度,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经过我们的努力,全市经济增速明显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推进与国际接轨上半年,我们深化对外开放,积极推进与国际接轨。

我们加大了对外资的引进力度,吸引了一批重大项目投资。

同时,我们也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推动了贸易便利化和自由贸易区建设。

通过主动对接国际标准、加强外国专家交流合作等方式,我们提高了我市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这些努力为我市与国际市场的对接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我市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加大改革力度在上半年的工作中,我们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力度,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我们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转型。

我们还加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了行政审批流程,简化了企业开办手续。

这些改革举措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四、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半年,我们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我们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防控,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

通过我们的努力,我市生态环境逐渐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上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我们加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监督和管理,强化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的执行。

我们通过严格的组织纪律和程序,扎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为广大干部员工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供给侧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供给侧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72016.9经济金融摘 要:供给侧改革是未来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对于现代经济金融中枢地位的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我国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新的机遇。

本文从分析供给侧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入手,找出商业银行支持供给侧改革中存在的四方面问题,提出商业银行支持供给侧改革应处理好的“四对关系”,最后提出商业银行支持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商业银行 路径选择【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1X-2016(9)-0027-03■ 杨吉峰 肖起峰 刘相兵(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烟台监管分局 山东烟台 264000)“供给侧改革”指从供给侧入手,对导致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的指定性矛盾进行改革。

供给侧改革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运行和改革的方向,必然会对处于现代经济金融中枢地位的商业银行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商业银行在支持供给侧改革中也存在不足,商业银行应积极研究,妥善处置四对关系,着力解决存在问题,积极支持供给侧改革。

一、供给侧改革给银行业带来的影响供给侧改革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运行和改革的方向,必然会对处于现代经济金融中枢地位的银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一)供给侧改革将强力驱动商业银行选定明晰的转型路径。

虽然监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商业银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但很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一直游走于“大而全”和“小而精”,发展路径模糊。

在“需求侧驱动”的环境中,金融需求单一且旺盛,受益于经济扩张、利差锁定、牌照稀缺等政策红利,商业银行依然取得了良好业绩。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产业调整、技术创新、消费升级将驱动客户的金融需求更趋多样化,以往同质化竞争的格局将被全面打破,银行模糊定位下“规模扩张+资本消耗”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商业银行必须根据供给侧改革的要求,结合各自发展实际,选定适合自己的转型路径。

商业银行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我见

商业银行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我见

金融视线Financial View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下,党中央审时度势地作出了引导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旨在匹配有效供给与消费,以期化解过剩产能,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增加社会的有效供给能力,使供给体系更好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在于金融端,在改革持续推进的过程中,作为服务实体经济主要动力的商业银行,对过往经济模式下经营逻辑的冲击。

过往在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的模式驱动下,以要素驱动型投资和成本竞争型出口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成为主导,并由此决定了整个市场主要的金融需求。

政府和企业方面,多数体现为简单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房地产开发融资和流动资金周转需求;而个人方面,虽然居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但由于长期的投资渠道不畅和理财意识不足,个人投资消费仍然以储蓄和保本理财等单一金融产品为主,而信贷需求则大多集中于住房消费贷款、个人信用贷款和信用卡等业务。

在这种相对单一、需求旺盛的金融环境中,银行处于金融供给的“卖方市场”,借助于利率管制、利差锁定的政策红利,以及业务牌照优势,银行可以稳定地获取超额收益。

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银行原有的经济红利减弱,传统部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原有的制度红利消失,随着民营银行获批速度的加快,商业银行的准入门槛逐渐放开,牌照红利将不复存在;原有的成本优势不再,存贷利率上限的取消,意味着过往的低成本负债优势面临瓦解,资金成本上升成为难以逆转的趋势。

传统模式的终结,意味着商业银行应加快创新,加快自身的“产能出清”。

供给侧改革下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策略和路径探析

供给侧改革下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策略和路径探析

供给侧改革下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策略和路径探析近年来,中国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战略,旨在破除过去供给过剩、产能过剩的问题,提高生产率和效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在这一大背景下,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转型的挑战。

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适应市场需求,并保持竞争力,是每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需要探索的问题。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和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加强科技引领,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随着互联网普及,移动支付等数字化金融服务形态的兴起,传统银行面临持续的市场冲击。

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成为炮制转型的必要策略之一。

在数字化服务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引进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客户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水平,打造全方位、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水平,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打造多元化的业务模式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当在现有业务模式的基础上,深化转型,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多元化业务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推出创新型金融产品,延伸更丰富的服务链条,拓展相关服务业务,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资本效益和商业实力。

三、优化产品定位,营造品牌形象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转型过程中,应当通过优化产品定位,精细化服务,营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美誉度。

如今,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个性化、高品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果要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必须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同时提供个性化的精细化服务,营造独特的品牌魅力,提升市场影响力。

四、加强监管合规,保障风险控制无论是传统银行,还是互联网金融公司,控制风险始终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转型过程中,必须时刻谨记安全稳健的经营理念,加强监管合规,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在监管合规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当提高风险防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能力,避免风险集聚和事故发生,保障客户权益和银行稳健经营。

商业银行的供给侧改革(3)

商业银行的供给侧改革(3)

商业银行的供给侧改革(3)(三)加大风险管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供给侧改革给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也带来一定的挑战,在僵尸企业、落后产能退出、新兴产业的支持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过程中,都对商业银行的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要积极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应对。

一是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机制,消除工作中风险防控的空白点,从源头上减少风险的发生。

二是强化风险识别化解。

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健全风险识别、监测、计量和控制机制,不断提升风险监测、控制与动态管理的水平,实现风险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和早处置。

三是加大风险吸收能力。

商业银行要利用拨备资源仍然充分的时机,进一步扩大资本补充渠道,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积极利用市场化手段处置不良,持续增强风险消化和风险吸收能力。

四是加大对特殊行业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要根据供给侧改革要求,强化对僵尸企业、过剩产能、落后行业的风险防控的研究,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商业银行稳步退出;同时,在新进入部分行业、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也要强化风险防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商业银行的供给侧改革 [篇2]当前国内经济正处于可控的渐进回落状态,作为社会资金供给主体的商业银行,应当清醒地判断当前自身所处的历史阶段,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着力提高银行供给体系质量与效率。

近期,南阳分局对辖区银行转型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发展现状(一)当前商业银行产能相对过剩银行产能过剩的表现是日渐高企的存差和日趋低位的存贷比,截止7月底,全市银行业存差由十年前的226.84亿元,达到了当前1516.84亿元。

存贷比由十年前的67.76%降至当前53.62%。

与此同时,同期资产规模扩大了8倍多,达到了3867.78亿元,存差高企导致:一是存款外流。

二是提高了社会资金成本。

三是资金脱实就虚,向非信贷领域快速集中。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作者:王海嵘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2年第08期摘要: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市场中起到重要的融资媒介作用。

为了能有效的规避商业银行带来的各种风险,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尤为重要,对于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也做了进一步提升,提高信贷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

文章分析了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上的具体优化整改措施。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一、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作用(一)为商业银行信贷转型提供方向从短期内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来看,虽然供給侧结构性改革对其发展带来了挑战,但从长远角度分析,商业银行正好基于此来优化信贷资源分配设置,把非理性信贷结构改良成为合理的信贷结构,实现银行的利润增长点。

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一方面,国家对产能过剩行业实施了差异化的管理策略。

也就是说,它支持具有先进高级产能的商业银行替换掉落后产能的银行,以支持传统行业的更新换代。

这样做既对商业银行解决信贷风险提供了帮助,又为调整信贷资源配置提供了有效的空间。

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以达到对新兴产业、高新科技产业、低碳绿色产业等促进支持的战略性意义,此举,为商业银行调整信贷方向和资源的重新配置扩展了范围。

(二)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开拓空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伴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不断推动着企业发展,使其发展模式和金融需求开始变得多元性和综合性,这一系列变化为商业银行拓展新市场、开展新的业务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例如,“化产能、去杠杆”不可避免地涉及企业之间的合并和重组以及股权结构的变化,对于商业银行投资和贷款产品,例如:合并购贷款融资、股票融资等,以及其过程中提供的资金管理服务和财务咨询服务,在整个市场上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它在振兴现有资产,降低公司融资成本和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方面,为资产证券化产品提供了更多有用的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新经济(消费,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等)处于景气状态,但是它们对经济的正向推动抵消不了
1.围绕中央对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旧经济的现状-产能过剩,国企主导 • 2014年,中国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按照国际
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中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 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 2012年年底,粗钢产能利用率为72%;水泥产能达30亿吨,产 能利用率为72.7%;电解铝产能为2765万吨,产能利用率为 72%;平板玻璃产能为10.4亿重量箱,产能利用率为68.3%;造 船产能利用率仅为70%左右。欧美国家一般经验认为,产能 利用率在79%至83%区间属于产需合理配比。 • 需要注意的是,在诸如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等旧经济 产业中,我国国有企业都占据主导地位,而非国有企业则处 于从属地位。
管理基础的提升
十三五规划强调的是“质的提升” 15
3. 提高银行供给体系质量与效率,将行动落实在银行经营的 重要方向
相关产业: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民间银行、新三板等。
16
十三五关键词:金融改革
3. 提高银行供给体系质量与效率,将行动落实在银行经营的 重要方向
2016年中国银行业发展将现五大变化
2.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任务”目标
1、供给侧改革有利于解决我国供给端的状况。 2、供给侧改革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这对资本 市场长期来看是好事,但是短期来看,则明显利空。 3、供给侧改革会短期冲击经济,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 政策来为经济托底。
3. 提高银行供给体系质量与效率,将行动落实在银行经营的 重要方向
1.围绕中央对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1、旧经济回落,新经济向上这种宏观经济中二重天的格局将长期 存在,预计2016年GDP增速为6.7%。 2、新经济占比逐步提升,旧经济占比逐步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 3、旧经济,国企主导,主要问题在于产能过剩,价格下降,企业 经营困难。 4、新经济,民营主导,主要问题在于融资困难,产品供给仍然不 足,供需不匹配现象比较严重。 5、目前我国新旧经济问题主要在于供给侧。
5
1. 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
思想革命带动了民 间资本的积极入市
市场活力被激发, 逐步与外界接轨
从追求“量”的积累, 到注重“质”的提升
供给侧 改革
从制度上突破了旧的
计划经济模式,释放 了巨大的制度红利, 大幅提高了生产力。
与全球化生产趋势接
轨,制造业开始呈现 跳跃式飞跃,借助劳 动力与资源优势一举 成为“世界工厂”。
1.围绕中央对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新经济的现状-快速发展,民营主导 • 根据《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16)》:“十二五”时
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增加值增速 将 总是值同的期比国重内达生到产8%总左值右增。速20的10两年倍我以国上战,略2性01新5年兴占产国业内占生G产D P的比重约为4%,由此可见,我国新兴产业正处于快速发 展阶段。 • 需要注意的是,从事新兴产业的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创业 板为我国新兴产业的代表和集中营,我们以创业板企业的控 制人来说明。在432支创业板股票中,只有机器人,西部牧业 等 人 的1皆创7为业家个主公人体司(是实民2际0营控15企制年业人中。为数国据有)机,构这,充其分余说4明1,5家我企国业新实兴际产控业制
一方面中国商品涌入世
界各个市场,另一方面
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推动
打通了内部市场的经络,
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
市场活力显著提升,经
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影响
济再次腾飞。
世界格局。



加入WTO



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 1978年
2016/3/23
经济特区 1980s
加入WTO 2001年
大数据 大价值
改革开放
“一带一路” 2013年 4
旧 国企主
离不开资
经 导,产 济 能过剩,
本市场支 持
宏观 经济
经营困

供给 侧改

去产 能, 降杠 杆, 补短 板
新 民营主 经 导,融 济 资不足,

离不开需

求侧支持


创新不



宏观经济结构逻辑图


1、我国宏观经济需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
2、旧经济(各传统产业),确实不景气,处于回落态势,它们是经济下行的主要驱动力。
一.总资产规模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二.净利增速步入“零时代” 三.不良率进入“2”时代 四.资本充足状况面临较大压力 五.低利率时代将持续
17
第一章 解读国家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第二章 “十三五”规划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

第三章 银行业供给侧改革逻辑和新机遇

第四章 银行如何加入供给侧改革
第一章 解读国家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第二章 “十三五”规划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

第三章 银行业供给侧改革逻辑和新机遇

第四章 银行如何加入供给侧改革

第五章 银行业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路径
7
第二章 “十三五”规划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
8
第二章 “十三五”规划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
9
1.围绕中央对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1第一章 解读国家来自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学
第二章 “十三五”规划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

第三章 银行业供给侧改革逻辑和新机遇

第四章 银行如何加入供给侧改革

第五章 银行业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路径
2
第一章 解读国家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3
第一章 解读国家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4
第一章 解读国家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第五章 银行业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路径
18
第三章 银行业供给侧改革逻辑和新机遇
1. 过往经济模式下的银行经营、管理逻辑
➢ 银行粗放的管理模式,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追随策略为主的战略管理,同质化竞争成为商业银行的普遍选择;二是以产品 和业务为中心的组织管理,职能式组织架构占据主体地位; 三是以规模和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短期业绩提升成为判断经营成败的标尺; 四是以约束和物质激励为主的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和关系型人才受到重视,知识资本 被严重低估; 五是以传统贷款审批和信用风险管理为主的风险管理,主动经营风险的理念和全面风 险管理体系尚未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