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梦蝶---人生如梦亦珍惜
庄周梦蝶的故事寓意
![庄周梦蝶的故事寓意](https://img.taocdn.com/s3/m/885723f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e.png)
庄周梦蝶的故事寓意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中有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庄周梦蝶”。
这个故事讲述了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飞来飞去,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子这个人。
当他醒来后,他开始思考自己是谁,是庄子还是蝴蝶?这个故事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
庄周梦蝶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如梦,一切皆虚。
在这个故事中,庄子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蝴蝶,飞来飞去,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子这个人。
这个情节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即人生的真实性和虚幻性。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可能只是一场梦境,而我们所认为的现实,可能只是一个虚幻的幻象。
因此,我们不能轻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要保持怀疑的态度,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感官和经验。
同时,庄周梦蝶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在梦中,庄子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子这个人,而变成了一只蝴蝶。
这个情节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即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我们所能够认识和理解的世界,只是一个局部和片面的,而真实的世界可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认识能力。
因此,我们要保持谦逊和谨慎的态度,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轻易下结论,要不断扩展自己的认识边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此外,庄周梦蝶的故事还告诉我们,人的身份和本质是可以变化的。
在梦中,庄子变成了一只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子这个人。
这个情节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即人的身份和本质是可以变化的。
我们所认为的自己,可能只是一个偶然的产物,而我们的身份和本质,可能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不要固执己见,不要将自己局限在某种身份和本质之中,要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
总之,庄周梦蝶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寓意,对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深刻的启示。
人生如梦,一切皆虚;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的身份和本质是可以变化的。
我们要保持怀疑的态度,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感官和经验;要不断扩展自己的认识边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不要固执己见,不要将自己局限在某种身份和本质之中。
关于梦 的故事
![关于梦 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0c214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2.png)
关于梦的故事
关于梦的故事有很多种,比如经典的“黄粱一梦”、“庄周梦蝶”等,都是与梦境相关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黄粱一梦”的故事中,有一个书生在梦中过了一生,经历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生老病死等人生百态。
然而,当梦醒之后,他发现自己还躺在破旧的草席上,感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如梦,要珍惜当下,不要贪图虚幻的享受,要追求真实的人生价值。
在“庄周梦蝶”的故事中,庄子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蝴蝶,自由自在地飞翔。
然而,当他醒来后,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庄子还是一只蝴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人生如梦,要学会放下执着,享受生命的每一个瞬间。
除了这些经典的故事,现代的人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和诠释梦境的意义。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的内心潜意识的一种反映,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的愿望的一种表现。
而其他科学家和研究者则认为,梦境是大脑在睡眠过程中的一种神经活动,是一种信息处理和记忆整理的过程。
总之,关于梦的故事和理论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体验。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珍惜每一个梦境和现实中的每一个瞬间,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https://img.taocdn.com/s3/m/aae0d6dd49649b6648d74777.png)
殷鲜血 的世界是真实 的 ,还是所 思所 欲的那个世
人 总 是 忙 于 地 上 的 事 情 ,忘 了 抬 头 望 一 下
界 是真实的?或者用更专业 的表达 :我们凭感官 天空 ,忘了思考地上 的事儿 的意义。你上学 、工 感 知到的这个现象世界究竟是否 真的存在着?这 作 、娶妻 、生子 ,每一步都有 确实的收获和确实 许多 问题都 汇成庄子那形象 的一 问 ,困扰着世世 的人 陪伴 。如果 这 结 实的环 环 相扣 中有 一环 脱 代代不愿糊涂过生活 的人。 落 了 ,比如错 失了一个深爱 的人 ,你们 各 自的生 有位朋友让我 推荐 哲学的入 门书籍 ,兜兜转 命 轨 迹 短 暂 的交 汇 后 沿 着 不 可 能 再 相 交 的 方 向 延
图去 回答 ,用繁复 的概 念或简单 的直觉 。人 能说 疑过这个世界 ,你 不应该想都不想就 否定 这个 世
得 清 现 实 到哪 儿 为 止 、虚 幻 从 哪 儿 开 始 吗 ?人 能 界另有真实 ,用你 那单薄的人生经验 和惯 性思维 摸 得 准 哪 儿 是 梦 哪 儿 是 醒 吗 ? 一 针 下 去 能 扎 出殷 否定 无 数 先 哲毕 生 的 苦苦 思 索 。
惑 与 发 问 ,他 便 已然 进 入 哲 学 王 国 。 我 又 能 如 何 真呢?有什么 比你 的信更 真呢?”他一定是被这 回答 呢 ,我 只 能 小 心 翼 翼 的说 : “ 唯 物 ,只 是 哲 个 问题 折磨 ,才决定写一部 听名 字就知道倾 向的
学 的一 种 。 ”
小说—— 《 务虚笔记 》。世人多 务 “ 实” ,哲学
一
I
庄周梦蝶
蝴蝶翩翩飞舞 ,多逍遥 ,想必不情愿人梦为人不得 自由吧。
压 1 ▲ 蝶 子 睡 , 翩 了 一 翩 觉 飞 舞 , 梦 , 见 不 亦 自 乐 己 变 乎 成 。 了 梦 一 总 是 只 要 蝴
浅析庄子的蝴蝶梦全稿
![浅析庄子的蝴蝶梦全稿](https://img.taocdn.com/s3/m/86bf4cc14028915f804dc28c.png)
浅析庄子的蝴蝶梦——超越现实的梦境“庄周梦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老庄哲学中的精髓,引发了无数文人的遐想,他们或借《庄周梦蝶》的故事抒发人生如幻,变化无常,时光易逝,富贵不可求的惆怅与感叹;或借《庄周梦蝶》的故事来吊古怀今,悲今伤古,咏叹人生;或借《庄周梦蝶》寄托着文人才子们对故国、故土、故人的思念之情;这都源自于庄子的独到思想,梦作为一种独特的意境加之蝴蝶这一浪漫的意象,在人的脑海中编织出了一幅瑰丽的画面,在感性的认识中蕴藏着理性的哲学思维,不仅使人感叹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思想之深邃。
即使在物质生活快速发展的今天,庄子的思想对现实中的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矫正有着深刻的实际意义,并对人们的人生态度、行为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梦——心灵的出口。
庄子是战国中期人,那是一个天下大乱的年代,群雄鼎立,民不聊生。
他在宋国的蒙县做地方官员,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基层干部,后来,他不再为五斗米折腰就辞职了。
回家后靠编草鞋为生。
可以说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
1.梦的产生:人为什么会做梦?西方有一则寓言,说一个牧童白天工作劳累不堪,但是一睡着就梦到自己变成国王,乐不思蜀。
相对于此,一个国王白天享受荣华富贵,一睡着就梦到自己变成牧童,苦不堪言。
庄子并没有梦见自己发财,而是梦到了蝴蝶。
他所向往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富裕,而是心灵可以摆脱世俗的牵绊,自由地与万物往还。
人的生命是落在一个时空里面,你不能选择生在什么时代,也不能选择你的出身,做梦往往是心灵的出口。
有的人在小时候生活很穷困被压抑,他压抑的欲望在做梦时显示出来,只能在梦境中寻找解脱。
这样就形成了人的潜意识。
在幼年时所有受挫的念头与欲望,由于压抑而埋藏在内心深处,这些东西构成了潜意识的主要内容。
弗罗伊德的《梦的解析》中,指出:人会做梦,是因为潜意识的作用。
所谓潜意识,是指我们平常清醒时无法意识到的部分,这一部分潜藏于心中,有如冰山在水面下的六分之五的体积,其庞大复杂的内容远非我们所能想象。
李商隐《锦瑟》译文及注释
![李商隐《锦瑟》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2c6e6cd7e87101f69e3195f9.png)
李商隐《锦瑟》译文及注释《锦瑟》朝代:唐代作者:原文: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此句为转折句。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
(本句是对“华年”的阐释。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本句亦是对“华年”的阐释。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
(喻指诗人的悲哀,即使是一个明媚的夜晚,依然想到的是眼泪。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暗指诗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不满。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
(亦指自己对青春年华的追思之情。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亦指自己在年轻时对生活的`态度也是那样不知珍惜。
)注释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
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
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
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
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
李商隐妻子故去,所以二十五根弦断后变为五十弦。
“思”字变读去声(sì),律诗中不许有一连三个平声的出现。
⑵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商隐此引庄周梦蝶,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佳人锦瑟,一曲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
庄周梦蝶的哲学指归
![庄周梦蝶的哲学指归](https://img.taocdn.com/s3/m/e3b06bd56294dd88d0d26ba7.png)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庄周梦蝶的哲学指归靳文娟 哈尔滨师范的大学摘 要:“庄周梦蝶”是《庄子.齐物论》中的一则寓言,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旨,对人生豁达的生死观,忘我物化的境界使庄周超越现实,超越心灵,通向人的灵魂存在。
关键词:庄周梦蝶;原因;哲学指归作者简介:靳文娟(1993.4-),女,汉,山西省晋城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9-090-01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如蝴蝶一样,到处遨游,自在极了,根本忘记了自己是庄周。
忽然醒来,才知道自己是庄周,庄周就此提出疑问,他说:“到底是庄周梦见蝴蝶,还是蝴蝶梦见庄周?”这个问题谁能作出回答,这个是非谁又能辨别清楚呢?这就是说,物和我是分不清的,这就叫作物的变化,即“物化”。
按照庄子的观点,这即是 “道”时而化庄周,时而化蝴蝶,万物齐一的物化现象。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
庄子所提倡的物化最根本的就是物我两化,即主客体合二为一的忘我的精神境界。
庄周梦蝶是庄子物化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对外物的深切凝虑中达到了审美忘我的境界。
庄周忘却的不仅是自己,更淡泊了名与利,看清了人生如梦,更可以说庄周超越了心灵。
一、“庄周梦蝶”的原因(一)庄子所处的历史环境春秋时代,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十分艰难,而统治者却荒淫无道,残酷压榨百姓,阶级对立异常严重。
社会的变动带来了人们思想的变动和活跃,各种思想派别应运而生。
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的诸侯卿大夫养士之风,到战国时期更加盛行,大批文人墨客汇聚到各国都城,议论社会局面,阐述政治理想,畅谈人生追求。
与此同时战争使得奴隶大量逃亡,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正在形成。
庄周就正处在奴隶制度瓦解,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
当时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冶铁,炼钢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新的工具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由此带动了商业的发展。
庄子的蝴蝶梦-- 浅谈庄子的文化人格庄子
![庄子的蝴蝶梦-- 浅谈庄子的文化人格庄子](https://img.taocdn.com/s3/m/7ad21fb865ce0508763213bf.png)
庄子的蝴蝶梦-- 浅谈庄子的文化人格庄子是先秦时期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随着《庄子》文本注疏的踵增,庄子的思想也逐渐流布广远,成为中国传统哲学、宗教、文学的源头活水;而庄子志尚高洁的品行、恣肆汪洋的文风和逍遥自在的心灵追求,也深深的影响了传统时代的贤者士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庄子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座宏伟人格坐标,我们从“庄周梦蝶”入手,窥视一下在梦蝶背后庄子的悲剧性人格。
庄周那时还是漆园吏,没事时就在家中空想。
一日睡觉时突然做了一个梦,梦中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于是庄子就开始思考,最终成就了一本「逍遥游」。
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当庄子以“庄周梦蝶”的方式来思考存在时,当其在“人生如梦”的虚幻中迷失自我时,他便有了一种失落的哀愁。
叶朗讲,“闻一多说,庄子的思想和著作,乃是眺望故乡,是客中思家的哀呼,是一种神圣的客愁。
所以《庄子》是哲学,因为凡大哲学家都寻求人类的精神家园;”从“庄周梦蝶”中确能味出神圣的客愁与深深的惆怅,而且整部《庄子》似乎都有那种失落精神家园的“无家可归”,“庄周梦蝶”中的迷失也就带有了一种浓厚的哲理意味——“看到人类的盲目和可悲,仰望着全宇宙的沉默,人类被遗弃给自己一个人而没有任何光明,就像是迷失在宇宙的一角,而不知道是谁把他安置在这里的,他是来做什么的,死后他又会变成什么,他也不可能有任何知识。
”人类整体的存在与追求似乎失去根本性的意义与价值依据,这是悲剧性的,反映在“庄周梦蝶”中便是追寻精神与失落情绪的并存。
而且认识的局限也就造成人的“有待”和限制了人行动的自由。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庄子会有这样的思考与惆怅呢?这种悲剧意识产生的根源,首先就是社会及个人原因,庄子生活的时代,战争频繁,社会混乱,生命易逝,庄子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一方面,对于社会有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道义感,希望可以对社会负责,规范社会行为,但是另一方面在庄子看来,他所处的正是一个“处昏上乱相之间”,“士有道德不能行”的社会,这就是庄子的现实境域。
庄生晓梦迷蝴蝶全文赏析
![庄生晓梦迷蝴蝶全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248a0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9.png)
庄生晓梦迷蝴蝶全文赏析庄生晓梦迷蝴蝶全文赏析庄生晓梦迷蝴蝶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常享盛名。
以下内容是店铺为你整理搜集的关于庄生晓梦迷蝴蝶全文赏析,希望大家喜欢!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析: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学者周汝昌认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
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
其实不然。
“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
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
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
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
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
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
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
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
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
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https://img.taocdn.com/s3/m/c250ab4de518964bcf847cb6.png)
词语读音庄周梦蝶:zhuāng zhōu mèng dié名词释义意思:比喻扑朔迷离的情景,或对往事的追忆。
庄周梦蝶,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其大意就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
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
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典故出处《庄子齐物论》《庄子齐物论》原文:“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原文翻译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欣然自得地飞舞着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
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是我庄周。
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
这就可叫做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蘧ju惊疑的样子:蘧然。
蘧蘧。
古同“蕖”,芙蕖,荷花qú基本字义1. 惊喜的样子:~然。
~~。
2. 古同“蕖”,芙蕖,荷花。
3. 〔~麦〕即“瞿麦”。
4. 〔~庐〕古代称旅舍。
5. 姓。
内涵诠释寓言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
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
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必定有区别,这就是所说的化为物(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
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妙语《庄子·蝶梦》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庄周梦蝶的哲理
![庄周梦蝶的哲理](https://img.taocdn.com/s3/m/357e780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4.png)
庄周梦蝶的哲理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富有诗意的表达而闻名。
他的著作《庄子》中的一则故事——“庄周梦蝶”,被人们广泛传诵,并引发了许多哲学思考。
故事讲述了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飞翔在花丛之间,无忧无虑。
当他醒来后,却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是庄子还是蝴蝶。
他开始思考:也许他现在是庄子,但在梦中他是蝴蝶,那么现在的他是否还在梦中呢?他无法确定自己的真实身份,也无法确定梦境和现实的界限。
这个故事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思考。
首先,它提醒人们,人生如梦,我们的体验和认知是否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和理解这个世界。
庄子在故事中所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他试图超脱于现实的束缚,寻找自己真正的自我。
庄子梦蝶的故事也启示人们认识到,现实和梦境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我们常常陷入对现实和梦境的混淆和迷茫,我们很难分辨出哪个是真实的,哪个是虚幻的。
正如庄子所言:“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庄子梦蝶的哲理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自我认知和现实认知的思考。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世界。
但是,我们真的能够完全了解自己吗?我们真的能够完全了解这个世界吗?庄子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的认知和理解都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完全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本质。
正如庄子所言:“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我们需要持续地思考和探索,去发现真正的自我和真实的世界。
庄子梦蝶的故事还引发了人们对于存在和虚无的思考。
庄子试图通过梦境来揭示现实的虚幻和存在的相对性。
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存在。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一种表象,而不是真实的本质。
正如庄子所言:“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庄子试图超越对于存在和虚无的二元对立,他追求的是一种超越对立的境界。
庄子梦蝶的哲理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启示。
宋代文人对庄周梦蝶的描写
![宋代文人对庄周梦蝶的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6fd4085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5.png)
宋代文人对庄周梦蝶的描写1.引言1.1 概述在宋代的文人作品中,庄子的《庄子·逍遥游》中的梦蝶故事被广泛引用和描写。
庄子的梦蝶故事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寓言,通过庄子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了一个梦境和现实的模糊界线,以及人生一切皆虚幻的观念。
在宋代文人的笔下,他们运用独特的文学技巧和表达手法,对庄子梦蝶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描写和诠释。
他们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辩证关系的思考,探讨了人生的本质、命运的无常以及对于人生意义的追求。
一方面,宋代文人对庄子梦蝶的描写中展现了对于梦境和现实之间界限模糊性的体察。
他们以诗词、散文的形式,描述了梦蝶飞舞的奇特景象,描绘了梦中人物的虚幻存在和场景的莫名变换。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修辞,他们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感受到那种虚幻和不确定的氛围。
另一方面,宋代文人还通过对庄子梦蝶的描写,表达了他们对于人生虚妄的思考和追求真理的渴望。
他们从庄子的故事中汲取启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阐述了虚幻世界中的万象皆空、人生百态的观念。
他们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对比、比喻、典故等,通过文字的表达,传递出对庄子梦境理论的深刻理解和解读。
总的来说,宋代文人对庄子梦蝶的描写以叙述、“抒情、议论、讽刺、咏史等多种形式出现。
他们通过精巧的细节描写,巧妙的修辞技巧,传达了对于梦境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人生虚妄与真理的追求。
他们的描写丰富了庄子梦蝶故事的内涵和意义,为后世的读者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描述: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对宋代文人对庄周梦蝶的描写的探析:1. 简介庄周梦蝶的背景和含义:讲述庄周梦蝶的来源和含义,介绍庄周梦蝶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典故在宋代文人中的影响和地位。
2. 文人描写庄周梦蝶的观点:a. 文人对庄周梦蝶的转世观点:解读宋代文人对庄周梦蝶的转世哲学的理解和演绎,探讨他们对于人生和现实世界的看法。
b. 文人对庄周梦蝶的梦幻意象描写:分析宋代文人对庄周梦蝶所表达的梦幻、玄虚和超脱尘俗的意象描绘,剖析他们在作品中借庄周梦蝶来抒发对世俗生活的幻灭和追求超脱的情感。
字庄生文言文翻译
![字庄生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1e7644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b.png)
庄生梦蝶,其文如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翩翩飞舞于花间,自以为适志也。
不知周也,栩栩然蝴蝶也;栩栩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既醒,周疾走呼曰:“噫!予梦为蝴蝶,栩栩然翩翩飞舞于花间,不知周也,栩栩然蝴蝶也。
”既觉,遂大喜,以告庄周。
庄周曰:“周梦为蝴蝶,蝴蝶梦为周,一也。
周与蝴蝶,何异?物化而已矣。
”庄子之梦,寓意深矣。
盖言人生如梦,世事无常,故宜逍遥自得,不必执着于物我之分。
夫物我之分,犹如梦境之幻,终究归于虚无。
故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生梦蝶,亦寓人生之真谛。
夫人生如梦,何不乘梦逍遥?何不任物化,超然物外?庄子梦蝶,即超然物外,逍遥自得。
故曰:“逍遥游,其乐也融融。
”今译如下:从前,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栩栩如生地翩翩飞舞在花丛中,自以为非常满足。
他不知道这是庄子,还是蝴蝶;是蝴蝶梦见庄子,还是庄子梦见蝴蝶?庄子和蝴蝶,必然有所区别。
这就是所谓的物化。
醒来后,庄子疾步奔跑,大声喊道:“哎呀!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栩栩如生地翩翩飞舞在花丛中,不知道这是庄子,还是蝴蝶。
”醒来后,他非常高兴,把这个梦告诉了庄子。
庄子说:“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蝴蝶梦见庄子,是一样的。
庄子和蝴蝶,有什么区别?不过是物化罢了。
”庄子的梦,寓意深刻。
这说的是人生如梦,世事无常,所以我们应当逍遥自得,不必执着于物我之分。
物我之分,就像梦境的幻象,终究归于虚无。
所以庄子说:“我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
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简直是自寻烦恼!已经陷入知识的泥潭,那就罢了!”庄生梦蝶,也蕴含了人生的真谛。
人生如梦,为什么不乘梦逍遥?为什么不任物化,超然物外?庄子梦蝶,就是超然物外,逍遥自得。
所以说:“逍遥游,其乐也融融。
”。
庄周梦蝶---人生如梦亦珍惜
![庄周梦蝶---人生如梦亦珍惜](https://img.taocdn.com/s3/m/1a6db82ced630b1c59eeb58d.png)
摘要:在庄周梦蝶的寓言中,庄子用“自喻适志”的蝴蝶描绘出一种“物化”的境界。
它一方面反映出生命本身的虚幻性,一方面又指出,人生即使是虚幻的,也总有生命的美感存在。
即便是人生如梦,我们也应该好好珍惜,使这份“梦中”的生命更精彩缤纷,更充实多姿……关键词:庄周蝴蝶人生如梦生命回忆美感珍惜一、庄周梦蝶“人生如梦”,是中国一句说烂了、却仍然不断被人们重复的说着的老话。
追溯起源,它来自《庄子•齐物论》[1]的结尾:“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那时它就是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
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
他翻来覆去的想,却始终不能确定,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两者中,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存在呢?在这个故事中,庄子首先告诉人们:你白天自以为真实的生活经验,与你夜里在梦中所经历、现在认为是虚幻的故事,是不能够相互否定的,具有完全相等的逻辑价值。
因为当其“在”时,都是真实的“在”,当其不在时,都已变为虚幻。
更进一步,庄子还认为,整个人生,也可以看作一场大梦。
一般人认为是真实的,只因为他还在梦中罢了。
犹如那蝴蝶不知自己是庄周所化,必须等到醒来之后,才能知道这是一场大梦。
二、人生如梦《齐物论》的宗旨是取消一切对立的观念:不但是非的对立是虚妄的,连梦与觉、生与死的对立,也是虚妄的[2]。
他的这种观念的对错,我们暂且不去也不能判断,但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人生,去感悟人生。
庄子生活在一个混乱而痛苦的年代,说“人生如梦”,有时自然带着某种厌世的情绪。
而后世的人们,常因自己所珍惜事物的毁灭说“人生如梦”,也会带着些厌世的情绪。
然而,从根本上说,庄子不是个厌世的人,庄周梦蝶的故事,也不表示厌世的意味。
庄周梦蝶的人生感悟
![庄周梦蝶的人生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464c777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f.png)
庄周梦蝶的人生感悟
《庄周梦蝶》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讲述的一个梦境故事,故事中庄子梦见自己化为一只蝴蝶,飞翔自在,畅享自由。
当他醒来时,他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庄子还是一只蝴蝶,因为他感受到了如此真实的自由感。
这个故事让人深刻地思考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庄周梦蝶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人生就像一场梦,梦境中所经历的一切,在醒来后可能会成为虚幻,甚至失去意义。
所以,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应该珍惜每一刻,用心去体验和感受,以及思考人生的真谛。
梦蝶的自由感也给了我们启示,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由,自由意味着无拘无束,无羁无束,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是,人的自由是有限度的,我们应该在自由的同时,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不要伤害他人的利益和权益,不要违反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
庄周梦蝶的故事还告诉我们,人生中会遇到许多的选择和抉择,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陷入迷茫和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但是,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以此为指引,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最后,庄周梦蝶的故事提醒我们,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和丰富。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一颗热爱生命的心,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迎接未来的挑战。
- 1 -。
散文《人生如梦亦如歌》
![散文《人生如梦亦如歌》](https://img.taocdn.com/s3/m/c98a13c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0.png)
散文《人生如梦亦如歌》人生如梦,出自《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悠然自得,非常快乐,自己是谁?不知道啊!梦醒了,僵卧在床的庄周,就有些颠倒了,我庄周是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入梦变成了我庄周呢?就这样,深深地想……人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乐。
《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妙语,点出了庄子哲学的精髓:“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运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不是吗?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也许是蝴蝶的华丽转身了。
由蝴蝶梦联想到人生,这其中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期望。
日本江户时代的著名诗人谷口芜村(又名:与谢芜村)有一句非常优美的俳句:悄然萋古钟,沉沉睡蝴蝶。
蝴蝶累了,就在古钟上休息,没有抗拒什么,也没有拒绝什么;当它感受到古钟的震动,就无牵无挂地飞走了,没有烦闷疑惑等精神枷锁。
非常的清新浪漫,大有王摩诘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表达了对人生美好的向往,追逐众生的自由、平等,这一“象外之旨,韵外之致。
”然芸芸大众呢,还不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里论述的那样:“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又似乎是一匹圈马,为了吃到脖子上挂着的草环,拼命地挠啊摇的,却总是劳而不得。
庄周的梦,有点虚幻,有点缥缈。
虽然也透出些点点忧伤的美感,我还是更喜欢苏轼的“人生如梦”,喜欢他的“可豪迈,可深情,可喜气,可忧伤。
”(蒋勋语)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丧母,丧妻,丧子,贬谪,流放,诬告......他孤苦伶仃,只身月下,无人陪伴,把酒对月,起舞弄影。
把人生的感悟化为行云流水的词句,永留历史的璀璨长河,在人生最美的片刻感叹着人生如梦。
虽然没有杜甫失意仍追求自己理想的执着;没有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投身汨罗的豪情;没有韩愈被贬后的无以自持;没有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愁容憔悴。
他有的,只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淡然豁达;有的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自由豪放;有的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乐观沉着;将被贬谪的痛苦蒸发为理想的思索;将流放当做人生的“赏赐”,把诬告和惩罚当做对自己的祝福;燃烧生命的涅槃之火;熔炼百味人生的奔放情怀;沉淀对社会人生美的追求信念;发现着生活中活着的乐趣。
庄周梦蝶歇后语
![庄周梦蝶歇后语](https://img.taocdn.com/s3/m/4c46897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f.png)
庄周梦蝶歇后语庄周梦蝶歇后语,意喻人生短暂,自我心境、处世哲理、存在价值等皆有所指导意义。
此典出自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周的一则著名寓言故事。
据记载,庄周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他成为了一只蝴蝶,翩翩飞舞于天空中,自由自在,乐此不疲。
但他醒来后,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人还是蝴蝶,是否在梦里还是在现实中。
这则寓言趣味横生、寓意深刻,不仅形象地表达了庄周对人生的思考,也启示了人们珍惜生命,正视人生。
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
庄周做梦成蝶,就是在告诉我们,生命如梦,转瞬即逝。
我们也常常感慨: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时光流逝,不可挽回。
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天,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
即使生命如梦,我们也应该用心地去体验它,让它变得丰富多彩。
自我心境,需要放下自我。
庄周做梦成蝶,身心俱在蝶体之中,完全忘却了自己是庄周。
这告诉我们,在人生中,我们也需要放下对自我的执念,外在的诱惑和压力会让我们失去自我,终日追逐名利而放弃内心的追求。
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锤炼心境,学会顺应自然、放下身心,才能做到真正的自由自在。
处世哲理,旁观者清。
庄周做梦成蝶,是在做一个旁观者,这也是他对世界的态度。
在他看来,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因此,我们需要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客观理性,从而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应对社会与自身的挑战。
存在价值,蝴蝶之美,或在飞翔,或在灵动。
庄周做梦成蝶,不仅是在表达自由自在的意境,还隐含了价值观念。
蝴蝶的美是存在的价值,每个人都应该寻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不能因为社会的压力而迷失了自己的追求。
我们需要通过发掘自身潜能,发扬自我性格特征,展示自己的价值,成为生命中不可替代的珍品。
总之,庄周梦蝶歇后语的寓意是非常深刻的。
它有着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启示我们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它告诉我们,人生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同时也要学会放下自我,看待事物,发掘自己的潜能和存在价值,这才是实现自我的最高境界。
浮生皆若梦-庄周梦蝶
![浮生皆若梦-庄周梦蝶](https://img.taocdn.com/s3/m/2b2d57c0d5bbfd0a795673ea.png)
浮生皆若梦“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人生四大喜事。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但这每一件好像都与他张继沾不上边。
十年的寒窗苦读,为的就是可以衣锦还乡。
而如今这繁复冗长的红底黑字却是深深的刺痛了他的心。
一个一个,一字一字,一遍一遍,没有,没有他张继的名字。
有人欢呼,有人落泪,有人沮丧,有人癫狂。
在那拥挤的城门外,怎么也动不了脚。
在他的感觉里,考得上不是天下皆知,考不上,才是人尽皆知。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入仕为官,造福百姓,报效国家,鞠躬尽瘁。
埋藏了这么多年的心愿何时才可以实现?满怀期望的乡亲要如何面对?伤心,难过,愧疚,自责,满腔的愁绪要怎样才可以消除?没有游街插花、马蹄轻疾的风流,没有琼林宴上喝彩满堂的骄傲,有的只是羞惭的沮丧。
夜色凉如水,明月清如雨。
离开吧,离开京城吧。
这一夜,注定是个难眠的寂寞之夜。
江枫似火,舟行如风。
失意的心,随着它一起飘摇。
秋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的江水。
没有惊涛骇浪,没有波涛汹涌,只是那么的包容,那么的安详,轻抚着悲哀者那颗疲惫的心。
星星渔火如萤火虫般点缀着这孤独的黑幕,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高雁冷的季节,请允许一个落魄仕子放肆他的忧伤。
人生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拨一拨灯芯,“噗嗤”,照亮了整个船舱,而后慢慢的熄灭,消失殆尽。
终其一生,都不曾灿烂的华美过。
江水静了,渔火眠了,连空气好像也静止不动了。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
乌鸦归巢后,啼叫着粗嘎的嘶哑。
淡而微寒的霜露幽幽的罩在整片天空,显得是那样的黯淡。
江岸上,想必早已霜结千草,沾湿了早晨赶路人的衣衫。
紧了紧自已的青衫,让惨淡的容颜看起来不是那么的忧伤。
转身走进船舱,细细的倾听遗世的苍凉。
暮鼓晨钟,一声声的钟鸣,一记一记的撞击在自己的心坎上,那么的美丽,那么的惊世。
然后在这美丽而沧桑的城中,深深的沉淀自己的心情。
《古风·庄周梦胡蝶》译文及鉴赏
![《古风·庄周梦胡蝶》译文及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228756f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2.png)
《古风·庄周梦胡蝶》译文及鉴赏原文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前言《古风·庄周梦胡蝶》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此诗通过写庄周的梦和邵平的人生,表达人生变幻无常之意。
注释⑴胡蝶:今写作“蝴蝶”。
“庄周梦蝶”故事出自《庄子·齐物论》。
⑵“一体”句:谓一种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
⑶“万事”句:谓世间万事万物都处在周流变化之中。
⑷“乃知”二句:即沧海变桑田的意思。
⑸“青门”二句:秦时,广陵人邵平为东陵侯,秦亡后,为平民,在青门外种瓜,瓜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
青门,汉时长安城东门。
⑹故:一本作“固”。
⑺营营:往来盘旋的样子。
翻译庄周梦见自己化为翩翩起舞的蝴蝶,醒后竟不知道是自己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
事物总在不断变化之中,宇宙间万物没有例外。
可知道蓬莱岛周围广邈的海水,也曾经变为清清的细水流。
你看那长安南门边种瓜的老头,他当初就是秦朝的东陵侯。
功名富贵莫不如此,笑看那营营之辈,临死前能带走什么。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组诗《古风五十九首》的第九首,全诗写了一个梦和一个人。
这个梦,指的就是中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蝴蝶梦。
《庄子·齐物论》有一则故事说,庄周有一天晚上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一下子就觉得自己是一只欢快的.翩翩的蝴蝶,不知道自己;一会儿醒了,猛地一惊,觉得自己就是自己,再一想,到底是自己梦为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为自己。
这个梦表达的意思是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这个人,指的是邵平,他前后命运落差很大。
邵平秦时袭封东陵侯,是一位食邑千户的贵族,秦亡后,失掉侯禄,沦为平民,卜居长安城东青门外,成为种瓜老农。
而他对这种变化,坦然接受。
诗人通过对二者的议论,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世事人生,变化无常;贫富穷达,本应如此;苦苦追求,徒劳无益。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庄生晓梦迷蝴蝶的全诗
![庄生晓梦迷蝴蝶的全诗](https://img.taocdn.com/s3/m/bbda879de45c3b3566ec8b89.png)
庄生晓梦迷蝴蝶的全诗《锦瑟》作者: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意思: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此句为转折句。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
本句是对“华年”的阐释。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本句亦是对“华年”的阐释。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
喻指诗人的悲哀,即使是一个明媚的夜晚,依然想到的是眼泪。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暗指诗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不满。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
亦指自己对青春年华的追思之情。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亦指自己在年轻时对生活的态度也是那样不知珍惜。
注释: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
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
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
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
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
李商隐妻子故去,所以二十五根弦断后变为五十弦。
“思”字变读去声sì,律诗中不许有一连三个平声的出现。
⑵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
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精选庄周梦蝶的寓意
![精选庄周梦蝶的寓意](https://img.taocdn.com/s3/m/6e888a4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c.png)
庄周梦蝶的寓意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多么愉快和惬意的一只蝴蝶啊!不知道自已原本是庄周。
突然间醒过来,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
齐物就是万物齐一,指的是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
就像庄周梦蝶,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来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
庄子却不以为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庄子认为,贵与贱,官与民,大与小,是与非,甚至生与死,都是一样“无”差别的。
《庄周梦蝶》的故事,既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体现了“逍遥”的思想,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
形而下的一切,尽管千变万化,都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庄周梦蝶内涵诠释《庄子·齐物论》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可称得上是一副供燥热的现代人服用的清凉散。
禅不可说,清言不可译。
《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妙语,可谓是点出了庄子哲学的精髓:“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不是吗?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但是庄周梦蝴蝶是他渴望的境界,渴望的选择。
并不是每个人都向往逍遥之境。
蝴蝶梦庄周,这是蝴蝶的选择,蝴蝶的向往。
不能一概而论。
这种理论哲学方面运用很广。
步辇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描绘的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这幅作品因为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所以成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步辇图的作者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庄周梦蝶的寓言中,庄子用“自喻适志”的蝴蝶描绘出一种“物化”的境界。
它一方面反映出生命本身的虚幻性,一方面又指出,人生即使是虚幻的,也总有生命的美感存在。
即便是人生如梦,我们也应该好好珍惜,使这份“梦中”的生命更精彩缤纷,更充实多姿……
关键词:庄周蝴蝶人生如梦生命回忆美感珍惜
一、庄周梦蝶
“人生如梦”,是中国一句说烂了、却仍然不断被人们重复的说着的老话。
追溯起源,它来自《庄子•齐物论》[1]的结尾:“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
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那时它就是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
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
他翻来覆去的想,却始终不能确定,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两者中,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存在呢?
在这个故事中,庄子首先告诉人们:你白天自以为真实的生活经验,与你夜里在梦中所经历、现在认为是虚幻的故事,是不能够相互否定的,具有完全相等的逻辑价值。
因为当其“在”时,都是真实的
“在”,当其不在时,都已变为虚幻。
更进一步,庄子还认为,整个人生,也可以看作一场大梦。
一般人认为是真实的,只因为他还在梦中罢了。
犹如那蝴蝶不知自己是庄周所化,必须等到醒来之后,才能知道这是一场大梦。
二、人生如梦
《齐物论》的宗旨是取消一切对立的观念:不但是非的对立是虚妄的,连梦与觉、生与死的对立,也是虚妄的[2]。
他的这种观念的对错,我们暂且不去也不能判断,但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人生,去感悟人生。
庄子生活在一个混乱而痛苦的年代,说“人生如梦”,有时自然带着某种厌世的情绪。
而后世的人们,常因自己所珍惜事物的毁灭说“人生如梦”,也会带着些厌世的情绪。
然而,从根本上说,庄子不是个厌世的人,庄周梦蝶的故事,也不表示厌世的意味。
事实上,它倒有一些珍惜生命、具有美感的人生态度。
由蝴蝶而联想到人生,那种翩翩起舞、美丽又自得的姿态,寄托着人生的期望,从古自今有着一个个例子。
中国的民间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广为流传。
当他们为反抗压迫,双双化为蝴蝶时,我们也能感受到解脱、超升的快感。
日本江户时代的著名诗人谷口芜村有一句优美的绯句:悄然萋古钟,沉沉睡蝴蝶。
蝴蝶累了,就在古钟上休息,没有抗拒什么,也没有拒绝什么;当它感受到古钟的震动,就无牵无挂的飞走了,没有烦闷疑惑等精神枷锁。
虽然笛卡尔认为,人通过意识感知世界,世界万物都是间接被感知的,因此外部世界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虚假的[3]。
然而,不管怎样,人都是通过意识来生活的。
所以世界真实与否,其实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大意义。
即便是“人生如梦”,我们都在梦中时,也就是真实的了,是真是梦又有什么区别呢?
人生如梦,那我们就能不去做些什么、懒懒散散的吗?当然不。
否则这个梦也是一个悲哀的梦,一个荒谬的梦。
只不过,它提醒我们遇事别太爱钻牛角尖,提醒我们退一步海阔天空罢了。
虽然不能说教导我们去忽视这副臭皮囊、去忽视生不带来是不带去的物质生活,至少能让我们在焦头烂额的时候静一静、歇一歇,去思考一下有些东西是不是值得付出那些代价去追寻……
三、亦当珍惜
其实,未必要像庄子想得那么远、那么玄虚,人生的梦幻感,差不多每个人都能感受到。
少年时的怀想憧憬,青春时的热情浪漫,壮年时的凌云壮志,等等等等,都会随着时间的流水一一逝去,最终只留下如烟似梦的回忆。
这岂不是一场大梦吗?但是,拥有一份回忆总是美的,总好过空空度日一无所有。
正如唐代大诗人李商隐那首《锦瑟》[4]: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望帝春心托杜鹃。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年已惘然。
这首诗的背景引起了历代注释家的极大争论,但即使有什么背景也已无法证明——甚至它可能只是一时兴起毫无事实之作。
尽管如此,我们仍旧很欣赏它:那已然逝去的年华,有过多少美丽而伤感的故事,回首相望,却如虚渺之梦,似月色珠华,若有若无,不可捉摸。
这也是一种蝴蝶梦,那里透出的是人生中点点忧伤的美感。
更何况,正因为那些回忆,才让我们享受到人生的意义。
人生如梦亦当珍惜!生命的虚幻与否,我们不好把握,但是我们的存在终究是我们所能感受的,我们的生活终究终究是我们所要经历的。
用心生活,享受生活,回味生活,总是好过碌碌无为、空虚度日。
等到年华终老,当我们躺在椅子上看着夕阳余晖时,如果能回忆起逝去的种种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脸上荡漾起或是感慨、或是释然、或是满足的笑容,那么,此生当无憾矣…
参考文献:
[1]庄子,《齐物论》
[2]骆玉明,《老庄随谈》
[3]笛卡尔,《形而上学的沉思》
[4]李商隐,《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