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七课 亲情之爱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一框 家的意味
你对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 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
感受到:人们对家、对家里亲人的深情与厚爱。
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
有过。 有一次,假期里去亲戚家呆了 一周。当时,感到特别想家。
中国人目中的家是什么 ?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 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 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一、生命的居所
1、什么是家庭?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 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几种?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 收养关系或再婚关系结合成的亲属 生活组织。
3、家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结合自己的 生活体验,分享你对家庭功能的认识。
读一读: 了解家规、家训、家风的区别。
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① 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 神内涵。 ②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 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我们如何孝亲敬长?
①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②倾听。与双亲长辈保特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 他们的心声。 ③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二、中国人的“家”
探究与分享
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而这个 景观的背后,流淌的却是Leabharlann 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探究与分享
探究与分享
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 二的景观。而这个景观的背后,流 淌的却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
你对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 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 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这样的经 历吗?谈谈你的感受。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说课稿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
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是一课关于家庭关系和亲情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亲情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爱护家人,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懂事,对家庭和亲情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受到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关系和亲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家庭关系紧张、不尊重家人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庭关系,培养良好的亲情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庭关系的重要性,理解亲情之爱的内涵,学会珍惜和爱护家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和谐的家庭关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亲情之爱的内涵。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家庭温馨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呈现一个关于家庭关系的故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表现,引导学生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3.讨论探究:分组讨论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引导学生提出建议和措施。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关于家庭亲情的手工制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亲情之爱的内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 亲情之爱》精品公开优质课件
探究与分享 教材72页材料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家庭功 能的认识。
例:教育功能,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两个方面,其中父 母教育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感悟 教材73页材料
这两则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 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 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状元成才路
过度、频发的亲子冲突,则具有_巨_大__的__隐__ 状元成才路
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 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例:“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 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与勤俭节约有异曲同工 之妙,我们应该予以继承和发扬,这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言之有理即可)
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听他们的心声。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 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3.感恩。 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课堂小结
身心寄居之所
家的意味
生命的居所
心灵的港湾
状元成才路
中国人的“家”
状元成才路
孝亲敬长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爱在家人间
1.学会体味亲情,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认识爱的碰撞,有效化解家庭中的冲突,学会与父母互动 沟通。(重点) 3.感受家庭的美好,培养自己热爱家庭的情感。
第七课 亲情之爱 家的意味
1.知道家的内涵和重要性。 2.理解孝亲敬长,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孝 亲敬长。 3.增强对家的热爱的情感。
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是地域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
8、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父母之间的 “爱的冲突”? ①要理解、信任父母对自己的期望,②体谅与包 容父母,父母也有做错的时候。 ③尊重父母对自己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 父母的批评与建议,要换位思考,主动道歉。 ④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有效交流和沟 通,要关注事实、把握时机、留意态度、选择方 式、考虑环境;要控制情绪,认真倾听,善于体 谅等。
9、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 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②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关系也越来越简单, 从过去儿孙满堂的大家庭,到今天家庭不断趋向 小型化,中国的家庭结构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 重大变化。 ③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 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 化。 ④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知识归纳与能力提升
课堂导航
知识网络 知识归纳 知识拓展 误区警示 能力提升
知识网络
知识归纳
1、家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 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 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 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 所依靠。
12、怎样建立和谐家庭? ①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 满幸福的重要条件。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 解、信任、体谅和包容。②有效交流和沟通,可 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13、如何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或冲突? ①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②明确自己是不偏不 倚的中立者。③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 ④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圈境。
5、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 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希望父 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 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 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 和呵护。 ②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 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 撞增多了,有时伴着甜蜜,有时出现紧张,甚至 发生冲突。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2020年秋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07课 亲情之爱
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课时家的意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家庭。
2.认识家庭在我们成长中的作用。
3.了解中华文化中“家”的意味。
能力目标1.明确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知道“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
3.能够做到孝亲敬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热爱家庭、热爱亲人的道德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家庭在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
难点明确中国家庭文化中“孝”的精神内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等内容的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汉字“家”的多种写法及与“家”相对应的一些词语。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走过的世界不管多辽阔,心中的思念还是相同的地方”,《回家》这首歌曲唱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二、课文研讨,问题导读活动一:生命的居所【过渡】提起“家”,同学们都说再熟悉不过了。
如果问你什么是家,家对你意味着什么,你能回答出来吗?1.什么是家庭(1)研读教材第71页正文。
问题引导:一般来说,家庭的含义是什么?问题提示: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追问:家庭通常包括哪些关系?问题提示: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成员之间有多种关系,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等。
家庭成员越多,家庭关系往往越复杂。
(2)活动拓展阅读教材第71页“运用你的经验”的内容,思考:①你倾向于教材中提及的哪种“家”的含义?②你认为“家”的含义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2.家庭的作用(1)研读教材第72~73页正文。
问题引导:①为什么说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②为什么说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问题提示: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七年级上册初一道德与法治7.3《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课件
夫妻冲突
婆媳冲突
年夜饭冲突
二、和谐家庭我出力
2、建立和谐家庭的方法
(1)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如何为和谐家庭出力?
① 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 件。
② 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体谅和包容,可以增进 理解,化解矛盾与冲突。
③ 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 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建设和谐 家庭做贡献。
5.在2016年揭晓的广东省“十大最美”家庭中,有孝老爱亲、勤俭治家
的农民家庭;有清正养德、廉洁立家的干部家庭;有患难与共、白首
不离的医生家庭;有耕读传家、造福桑梓的创业家庭;有以诚为本、
乐于助人的公益家庭;这些家庭集中反映了广东家庭文明建设的丰硕
成果。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
小型化
2.【沟通方式】你通常用哪些方式和家人交流?
多样化
3.【家庭内容】你一般和家人一起聊什么?做什么?
丰富多彩
4.【家庭氛围】你家的事儿谁做决定?你有发言权吗?
民主、平等
一、现代家庭面面观
2、现代家庭的变化——家庭结构
(1)家庭趋向小型化
儿孙满堂的大家庭
主干家庭 核心家庭
一、现代家庭面面观
2、现代家庭的变化——家庭结构
②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促进家庭的和谐
③美德家庭体现和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④美德家庭主要是父母辈在努力,未成年人不起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6.周末,小雅写了一会儿作业,想到客厅看电视休息 一下,妈妈制止了:“不许看。”小雅关上电视拿起漫 画书,妈妈又说:“不许看漫画,写作业去。”小雅的 做法最恰当的是( ) A.放下漫画书,打开电脑玩游戏 B.扭头回房,关上房门,不理妈妈 C.责问妈妈:“你怎么老是干涉我自由?” D.对妈妈说:“我有点累了,需要放松一下。”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作业课件 第七课 亲情之爱第2课时 爱在家人间
8.下面父母的做法体现出亲情之爱的是( A ) ①小丽因为说谎受到妈妈的严厉批评 ②整个晚上妈妈都在照顾生病的丁丁 ③妈妈把自己舍不得吃的水果留给孩子 ④爸爸严禁自己的儿子与其他孩子交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湖南长沙中考)“城东百尺倚崔嵬,迢递长安载土来。一片夕阳春树绿,慈 鸟飞绕定王台。”相传汉景帝时,长沙王刘发担忧远在长安的母亲却不能相见, 遂派专人代为探母并将长安的泥土带回,年复一年,带回的泥土堆成了高台——定 王台。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C )
3.下列关于亲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不能否认亲情的存在 B.当家庭新成员出现后,亲情必然会发生变化 C.亲情就是指父母对子女不求回报的关爱之情 D.亲情发生变化必然会让家庭结构随之改变
4.对右图漫画《冲突》理解正确的是( C ) ①产生这一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的管教太严 ②这一冲突如果处理不好会 影响家庭和谐 ③这一冲突的产生与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有关 ④这一冲突必然 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6.在学习论坛上,大家围绕“爱在家人间”的话题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以下观点中,你认同的有( ) B
①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②家庭结构发生改变之后,家中的亲情就不 存在了 ③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④感受不 到自己渴望的亲情,说明亲情已经消失
2.小军看到小涛的父母非常疼爱他,家人之间也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再想到父 母每天对自己的严厉要求,他就感觉自己家里没有亲情。你想对他说( C )
①每个家庭都有亲情,只是表现不尽相同 ②亲情之爱,有的家庭有,有的家庭没有 ③温馨和睦的是亲情,严肃严厉的则不是亲情 ④只要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亲情仍在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说课稿3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亲情之爱——家的意味》这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家庭的构成,亲情之爱的内涵,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家庭的关系,家庭的功能,以及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家庭有着初步的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思考。
他们对亲情的感知比较直观,但可能缺乏理性的分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逐步深入理解家庭和亲情的内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庭的构成,理解亲情之爱的内涵,掌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视家庭,尊重亲情,重视教育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庭的构成,亲情之爱的内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难点:亲情之爱的内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小组讨论指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家庭照片,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
2.讲授新课:讲解家庭的构成,亲情之爱的内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亲情之爱,家庭教育的作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庭教育对自己的影响,分享彼此的感受。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亲情之爱,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家庭的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家庭的意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三个部分:1.家庭的构成2.亲情之爱3.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两个部分: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分析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家庭,亲情,教育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是一节非常重要的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感受家人之间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珍惜家人,关爱家人。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案例,生动的图片,以及深入浅出的文字,引导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爱,以及如何去爱家人。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进入青春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他们对家人有深厚的感情,但往往不知道如何表达,也不知道如何去理解家人的爱。
因此,他们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既能感受到家人之间的爱,也能学会如何去表达和珍惜这份爱。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感受家人之间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表达爱意,如何去珍惜家人。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家庭价值观,懂得尊重和理解家人。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以及学会如何去表达和珍惜这份爱。
由于亲情之爱是一种抽象的情感,学生需要通过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源,去感受,理解这份爱。
同时,他们也需要学会如何用言语,行动去表达自己的爱意,如何去珍惜家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亲情之爱。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表达和珍惜家人的爱,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情感引导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家人之间的爱,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人之间的爱。
2.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教材中的案例,理解亲情之爱。
3.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表达和珍惜家人的爱。
4.情感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家人之间的爱。
5.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明确亲情之爱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用行动去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赛课导学案_1
《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教案根据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第七课第二框《爱在家人间》的内容设计。
[课程标准依据]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以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冲突,掌握与父母沟通技巧。
3.知识目标:知道每个家庭中,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并不一样,了解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所在,亲子冲突的危害,知道要以恰当的方式应对与父母的冲突。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沟通传递爱。
2.教学难点:能以恰当的方式化解与父母的冲突。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渴望得到爱,更渴望得到理解、信任和尊重。
然而,初中生逐渐进入青春期,由于特殊的生理变化、心理特点以及学业与生活的压力,既需要得到父母的呵护、关注和关爱,享受家庭的亲情,不能理解父母爱的表达方式,关爱之情,不能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理解体谅父母的苦衷,容易导致与父母产生矛盾,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造成父母与初中学生关系紧张的现象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初中生为自己不能与父母建立良好的父母关系而苦恼,探究其发展规律和解决路径对双方关系的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协调与父母之间的矛盾,理顺亲子关系,学习与父母沟通交往,是帮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课前准备]1、课前组织学生进行亲情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及现实烦恼。
2、课前学生与家人共同完成课本的探究活动——亲情碰撞。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视频1】:《爸爸去哪儿1》师: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所有的感受都可以融汇为一个字?生:……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家人间的爱。
《爱在家人间》【板书】:《爱在家人间》师:说到家,你会想起哪些亲人?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师:家中不仅有亲人,家中还有亲情。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精品教案(3课时含教学反思)
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家庭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激发爱家孝亲的情感。
能力目标: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行的能力;孝亲敬长的行为实践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法律义务。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悟家庭的重要性,激发爱家孝亲的情感;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法律义务。
教学难点:感悟家庭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行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关于“春运”的图片──他们在路上要经历什么,他们的方向指向哪里?(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思考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新课讲授】教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家”。
出示资料:我家在北京市西城区……(这里的“家”指的是住址)那座房子就是我家……(这里的“家”指的是住所、建筑物)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这里的“家”指的是国家)初二(5)班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这里的“家”指的是班集体)这些句子中,“家”分别指什么呢?教师提问:以上的两个例子中,“家”又指的是什么呢?家里有我们的父母,我们和他们是血缘关系,而爸爸妈妈之间又是婚姻关系,当然,也有的家庭父母和孩子是收养关系,这些都能够组成家庭。
家庭虽然看起来千差万别,但是我们对家的感受和期待又很相似。
在这个醉汉的心中,在这位“父亲”的心中,在你的心中,觉得“家”是什么呢?学生发言: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例子,总结出一般意义上家的意味——生命的居所。
)教师:是的,不论我们的家庭里有哪些家庭成员,有什么样的结构,我们对“家”的期待是类似的。
古人对家也有自己的期待,他们是怎么看待家的呢?出示图片,解读家的写法。
出示资料:“家”字是会意字,它的外部像房子的形状,中间的部分像“豕”形,“豕”就是猪。
上古时代生产力低下,打猎捕食的偶然性很大,生活没有保障。
因此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备食,以防饥荒,房子里有猪就成了家的标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政治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要点: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二框
爱在家人间
1.什么是亲情?(或:什么是家人的亲情之爱?) 【教材 P76】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亲情是怎样产生的? (或:为什么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教材 P76】 亲情的产生,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或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或是 因为他们分享了我们的喜悦、分担了我们的忧伤,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 影响者,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 3.亲情有哪些表现形式?(或:亲情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教材 P78】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 的自然随和等。 4.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具体包括哪 两个方面?【教材 P79】 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 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 呵护。 5.家庭生活中,什么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教材 P80】 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 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有时伴着甜蜜,有时出现紧张,甚至发生冲突。这是我们成长 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6.亲子之间产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或:为什么我们与父母的冲突难以避免?) 【教材 P81】 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 受等方面必然在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 7.亲子冲突如果处理不好,结果会怎样? 【教材 P81】 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悟,影响家庭的和睦。 8.当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我们和父母都应该怎么做?(或:有效地化解冲突,需 要父母和我们怎样做?) 【教材 P81~P82】 ①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爱在沟通中加 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我们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 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人教版)7.3让家更美好(解析版)
第七课亲情之爱7.3 让家更美好一、选择题1.(湖北天门·中考真题)“家和万事兴”。
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家庭成员间需要相互信任、体谅与宽容。
大军的爸爸妈妈因小事争吵了起来,下面大军的做法有利于化解父母矛盾的是( )①叫上爸爸一起出去打羽毛球②选择恰当的时机与妈妈聊天③帮妈妈一起批评、指责爸爸④充当“黏和剂”帮助父母和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构建和谐家庭。
①②④: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我们应该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因此①②④说法正确;③:做法错误,不利于化解父母矛盾;故本题选B。
2.(广东中考真题)家风正,则民心淳;民风正,则社稷安。
每到春节,很多家庭都选择了如“忠厚传家远,孝悌守业长”“成事成名成伟业,立人立德立家风”等对联,对联的字迹虽经风吹日晒或有模糊,但好家风代代相传。
可见好家风()A.是一个家庭文化的延续,是有形的财富B.是推动全家努力奋斗、名利双收的法宝C.是家庭兴旺和社会稳定的精神源泉之一D.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和精神支柱【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家庭文化。
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仔细审题,理解题意,通过排除的方法做出正确的选择。
由题意可知,好家风是家庭兴旺和社会稳定的精神源泉之一,C正确,符合题意;A错误,应该是无形的财富;D错误,好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不是特有;B错误,不是名利双收的法宝。
故选:C。
3.(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家和万事兴。
下列同学的做法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的是()①小颜与父母商定暑期带着爷爷奶奶一起去厦门鼓浪屿旅游②小平父亲在外地工作,她十分体谅妈妈,经常主动做家务③小闽父母禁止他带手机上学,他砸坏手机被父亲惩罚教育④小北不愿意去“课外班、兴趣班”,常因此与父母发生冲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详解】该题考查构建和谐家庭的做法。
部编初中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亲情之爱 教案
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课时家的意味一、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含义、家庭的功能、家庭确实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
二、能力目标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重点:家的内涵。
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
【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听音乐?回家?。
思考: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情感?(思念家乡)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特别想家、想父母的时候?那种感觉是怎样的呢?那么,家是什么呢?你想有个什么样的家?你能为家做点什么?这正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内容——家的意味。
活动:阅读教材P71运用你的经历,答复: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答案提示:此问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家,如:家是地域,家是住所,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家是心灵的港湾。
一、生命的居所1.教师: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
家不仅仅是我们居住的场所,更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阅读教材P72探究与分享,答复: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当着多种功能。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家庭功能的认识。
答案提示:物质生产功能:农村家庭承当着包土地进展生产的功能,城镇个体户家庭承包着生产经营的功能。
经济功能:家庭成员就业获得家庭经济收入。
休闲娱乐功能:家庭是家人经常性的休闲娱乐场所。
教育功能:家庭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学校,不仅幼年受家庭教育,而且人人都要受家庭文化的影响。
3.阅读教材P73阅读感悟。
(1)学生分享这两个故事。
(2)思考感悟,从这两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答案提示:(1)略。
(2)体会到了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4.教师:家是一个地理位置,是我们的生活场所,是人群集合体……但它又不等同于这些,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家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才能体味那一份温暖。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亲情之爱》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的重要性,感受家人之间的情感,从而学会珍惜和回报家人的爱。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故事和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体会到家人的关爱,并学会在家庭中承担责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从家庭中独立出来,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这个阶段,他们对于家庭亲情的重要性可能没有深刻的认识,容易忽视家人的关爱。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家庭亲情的温暖,从而激发他们对家人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亲情的重要性,理解家人的关爱,学会在家庭中承担责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家庭情感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家人的爱,培养他们对家人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亲情的重要性,理解家人的关爱。
2.难点:培养学生学会在家庭中承担责任,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故事和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体会到家人的关爱。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家庭亲情经历,增强对家庭亲情的理解。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家庭角色扮演,学会在家庭中承担责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资源:相关案例、故事、问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家庭亲情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亲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家庭的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引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亲情经历,相互交流感受。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
亲情之爱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在人的一生中,亲情是最最重要的情感,是我们最亲近最依赖的情感。
亲情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因为它牵扯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家庭成员的爱、尊重和理解。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亲情之爱,并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以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珍视亲情之爱。
一、亲情之爱的定义亲情之爱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怀和支持的情感表达。
亲情之爱并不仅限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还包括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夫妻之间的情感等。
亲情之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情感之一,也是构建健康家庭关系的重要保障。
二、亲情之爱的重要性1. 家庭和谐稳定:亲情之爱是家庭和谐稳定的基石。
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减少家庭纷争,从而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2. 子女成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家庭成员的爱与支持,亲情之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其全面发展。
3. 心灵慰藉:亲情之爱可以给家庭成员带来心灵上的慰藉和安慰,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依恋和归属感。
三、培养亲情之爱的方法1. 沟通:家庭成员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2. 尊重:尊重是维系亲情之爱的重要基础,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对待彼此的意见和选择给予支持和理解。
3. 关怀:家庭成员应该关心彼此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当对方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关怀和帮助。
四、亲情之爱的表现1. 父母之爱: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为伟大和无私的,他们为子女付出一切,关心子女的成长和幸福。
2. 子女之爱:子女对父母的爱是忠诚和孝顺的,他们应尊敬和孝顺父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3. 兄弟姐妹之爱:兄弟姐妹之间的爱应该包括理解、支持和尊重,共同维护家庭的和睦与团结。
五、亲情之爱的意义1. 亲情之爱是人类社会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情感之一,是维系家庭和谐的纽带。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亲情之爱》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亲情之爱》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亲情之爱》是针对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重要教材。
本课内容主要围绕亲情之爱展开,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感受亲情的伟大,进而学会珍惜和回报。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亲情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独立思考和探索自我价值。
在这个阶段,他们对自己的家庭背景、亲情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但同时也可能对父母的关爱产生误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理解亲情之爱,体会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亲情之爱的内涵,知道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亲情的伟大,激发他们对家庭的热爱,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的内涵,认识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亲情之爱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现实生活中与父母沟通的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亲情之爱》。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
3.视频资料:准备一些关于亲情之爱的感人视频,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段关于亲情之爱的感人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亲情之爱的定义,让学生阅读教材,理解亲情之爱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亲情之爱,总结出孝敬父母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
第二框爱在家人间
自主学习主干梳理
1.什么是家人的亲情之爱?它是怎样产生的?
(1)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或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或是因为他们分享了我们的喜悦、分担了我们的忧伤,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
2.亲情之爱有什么不同的表现?由此我们会产生怎样的态度?
(1)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
(2)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3.怎样认识亲人离开、新成员出现的亲情之爱?
(1)原因: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因之改变。
(2)态度: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
(3)形式: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4.为什么会出现爱的碰撞?
(1)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2)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3)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4)因为与父母的相处太平常,我们可能很少认真感受和体会与父母相处的那些瞬间。
5.怎样化解爱的冲突?
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1)爱是需要呵护的。
①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②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③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2)①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②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微思考】提示:可以。
(1)逾越代沟,需要父母和子女双方共同努力。
(2)作为子女,只要对父母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多一些沟通,就可以把两代人的距离缩小到最小的程度,进一步密切亲子关系。
合作探究热点剖析
1.体味亲情
【关键词】换肾姐在家在
许建国是张家口市经开区柳树屯村人,姐姐叫许建平。
2012年,许建平不幸被确诊患有尿毒症,许建国果断决定为姐姐换肾。
2016年1月12日,肾移植手术顺利结束。
5月,记者采访时,姐弟身体都非常健康。
说起姐姐,许建国眼神灼灼。
“真的,长姐如母!”许建平供弟弟们读书、为弟弟们操心工作、操办婚事……他们的母亲、父亲相继去世后,许建国
曾伤心地说:“姐,家没了。
”许建平拉着两个弟弟说:“不怕,姐在,家在。
”
(1)从材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家人间浓浓的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有的同学说,像这样轰轰烈烈的爱才叫亲情,平时琐碎的爱称不上亲情。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亲人之间爱的表现是不同的,有的是轰轰烈烈付出,有的是细致入微照顾……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
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轰轰烈烈付出是亲情之爱,平常照顾也是亲情之爱。
2.化解亲子冲突
【关键词】离家出走争执
2016年5月24日,济南商河县公安局接到报警称,长清区某中学16岁女生李兰离家出走,已失联5天,可能在商河县城出现过,请求帮助找寻。
后公安人员在县城平安旅馆找到李兰,及时与其家人取得联系。
经了解,李兰是因学习成绩不理想与父母发生争执而离家出走的。
(1)你认为上述材料中的女生错在什么地方?
与父母发生冲突后,采取离家出走的方式是错误的。
这种做法既伤害了父母,也使自身处于危险的境地。
(2)我们从中得到什么警示?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是正常的,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②矛盾出现后,我们要努力化解这种矛盾和冲突。
③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我们可以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④我们应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感悟提升
(1)子女和父母之间的距离是不可避免的,也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理解的桥梁。
(2)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做到彼此了解,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学会换位思考,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