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灸法之补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探讨】
浅谈灸法之补泻
张艳宏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00053) 关键词:灸法Π补泻 方法 机制
灸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现今所言针灸补泻,多指针法补泻,忽略了灸法,或认为灸法只补无泻,为提高灸法疗效和治疗范围,特对灸法补泻问题进行探讨。
1 灸法作用机理
灸法是通过刺激体表而起作用,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灸法的取材主要是艾叶。艾叶,《名医别录》云:“味苦,微温,无毒。”《本草纲目》云:“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肝、脾、肾),理气血,还寒温,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法,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叶性苦辛,苦能泻下,辛可宣散,因此既具有泻下之功又有温补之力。所以以艾叶为基本材料的灸法具有温补和泻实的双重调节作用。
艾叶性温,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感及艾叶药性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施灸部位所产生的良性调整作用是艾灸具有温补作用的主要因素。
“虚者灸之,使火气欲助元阳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从而使气血流畅,经脉疏通。《伤寒论》292条“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少阴病,阴寒内盛,阳气虚衰,若“手足不逆冷,反发热”是阳气来复,故曰“不死”,若脉不至,可用灸法以温通阳气,阳气通而脉自复。《理瀹骈文》记载用熏脐法治疗劳伤、失血,精神倦怠等,明・龚居中《红炉点雪》:“虚寒病得热而散者,犹烈日消冰,有寒随温解之义也。”临床[5]常灸足三里、曲池治寒痹,灸中脘、足三里治胃寒痛。王焘《外台秘要》记载用“四花灸”即双膈俞、双胆俞以艾柱直接灸之,具有温经通络、补益气血、健脾益肾之功,对慢性虚劳性疾病有较好效果。
有报道[1]应用温盒灸治疗产后癃闭,方法:用12cm×12cm×12cm的温灸盒,置于中极穴上,取5cm 长的艾条,两头点燃,放入灸盒中,待火灭后再添一节,
灸30分钟左右,轻者1次,重者3次即愈。因此,灸法可用于虚证、寒证,用缓和之温热,而奏温通经脉,补益正气之功。
灸法的泻实作用也与艾灸的温热刺激有关。艾灸的温热刺激可发散实邪和以热引热,此即温热泻实机理。
“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从而起到祛瘀散结,荡涤肠腑,拔毒祛腐的作用[2]。如《千金方》记载用灸法治疗热痢“灸小肠俞百壮”,热痢本为湿热郁蒸,搏结肠间,气血阻滞,化为脓血。灸性温热,火性畅达,气温则行,血温则散,气血宣行通畅,经脉调和,使滞者得行,结者得散。《神灸经纶》“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灸可宣通气血,防病治病,凡凝涩不通之证皆可灸。临床用灸法治疗饮食停滞、水停气阻、瘀血证、肠腑燥结等实证、热证均可收效。
外科痈、疽、疮、疡、丹毒等证均由外感邪毒,内由蕴热,热毒壅滞经脉而成,用灸法治疗则“肿内热气被火导之,随火而出也。”《千金要方》曰“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皮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针灸资生经》“凡著艾得疮发,所患即瘥,不得疮发,其疾不愈。”未溃者,能拔引郁毒,行散滞气,使毒易泄;已溃者能补接阳气,祛散寒邪,使疮口愈合。临床常用直接灸治疗疔疮痈疽,犬蛇咬伤之类,而艾灸温和灸治疗外感风寒发热、风湿病、外伤瘀血等,扁桃体炎、腮腺炎、淋巴腺炎等急性炎症多采用灯火灸,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鸡眼等多采用局部灸治[3]。有报道[1]熨灸法治带状疱疹32例,治疗一般采用清泻邪毒、清泻肝胆湿热、清热解毒为主,用熨灸法,治疗效果颇佳。
2 影响灸法补泻的因素
211 腧穴特性:腧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反应病证、协助诊断和接受刺激、预防疾病两方面,其治疗作用有相对特异性[4]。应用灸法时可根据腧穴的特性合理选穴施灸。部分穴位适宜于补虚,如气海、关元、足三里等,
・
1
・
光明中医2007年3月第22卷第3期 C J G MT C M March2007.V ol22.3
灸百会可升阳举陷,灸神阙可回阳固脱。如气海穴为补气穴[5],对于气虚患者可予气海穴处行灸补法,则补益之效倍增、肺俞穴为解表散寒穴[5],对于风寒表证者可在肺俞穴处化脓灸或一般灸泻法则可达疏风解表,宣肺散寒的作用。
单用艾柱隔姜灸神阙、关元治疗慢性泄泻均有很好疗效,有报道[1]灸治慢性泄泻25例,其中,结肠炎8名,胆囊癌术后1名,直肠癌术后2名。方法:单用艾柱隔姜灸神阙、关元。轻者3壮,重者5壮,均获良好效果。
部分穴位适合泻实,如涌泉、大椎等,如[6]用蒜泥敷灸或雀啄灸涌泉穴治疗咯血、鼻衄等,则能起到滋阴泻火的作用。上海瑞金医院报道:用蒜泥敷灸双涌泉穴,抢救急性支气管扩张所致咯血35例,贴1~2次后血止者29例。另外,对于阳气暴脱证,可用大艾盒灸神阙穴,虽然火力峻猛,但其功效却是峻补回阳救脱。212 药物选择:药艾条中的药物组成不同,或施灸的衬隔物不同,也能起到或补或泻的作用[6]。临床根据隔物灸与敷灸时所用的药物,按药物的性味、功能、主治等予以选用。选用偏重于泻的药物进行隔物灸或敷灸,就能起到泻的作用。选择偏重于补的药物进行隔物灸或敷灸就能起到补的作用[7]。如补虚常选择隔盐灸、隔附子饼灸,可起到回阳固脱的作用;隔姜灸可治虚寒病证。隔蒜灸可消肿、拔毒、定痛;隔巴豆灸用于治疗食积、腹痛;隔附子灸、隔麻黄饼灸治疗老慢支、哮喘、风寒外袭之咳嗽;蒜泥直接灸治疗“坐板疮”;[8]等。总之,艾条中卷入药物的作用和衬隔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对灸法的补泻效果有密切关系。
213 机体的功能状态:艾灸在不同的人体机能状态下,可产生不同的作用而出现或补、或泻的不同效果。如机体处于虚弱状态时,艾灸可以补虚;机体处于邪实状态时,艾灸可起到泻实、清热的作用。如[9]灸气海、关元、足三里既可以升脾又能降胃,从而生发元气滋养百脉,容升降补泻于一法,《素问・调经论》“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灸法使有和无趋于平衡,这与针刺补泻的双项调节作用是相似的。
214 施灸方法:《灵枢・背腧》“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即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拾遗杂论》说“灸火有补火泻火。若补火,火 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王焘认为,灸法既可补,治诸虚劳疾;也可泻,祛除邪气,以治其实,“凡灸皆有补泻,补者无吹其火,须炷自灭。泻者亦可灸,既须吹其火至灭也。”继《灵枢》后,明代杨继洲又在《针灸大成》中提出:“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
穴也。”艾灸补泻与操作方法密切相关。艾炷灸补法即点燃艾炷后,不吹艾火,待其徐燃自灭,火力微而温和,且时间宜长,作灸壮数较多,艾炷大,[10]灸治完毕后用手按压施灸穴位,谓之真气聚而不散,可使火力徐之缓进,发挥温通经脉,驱散寒邪,扶阳益气,行气活血,强壮机能的温补作用。艾炷灸泻法即点燃艾炷后,速吹旺其火,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患者感觉局部烧灼发烫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10]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艾炷小,施灸完毕后不按其穴,则谓开其穴而邪气可散。可使火毒邪热由肌表而散,从而达到以热引热的目的。
张景岳、吴亦鼎等人推荐灸后贴膏药,即以徐火灸毕,当即贴膏药为补;疾火灸毕后,待灸疮溃发,再贴膏药为泻。近代针灸家朱琏[11]提出一种艾条灸补泻方法,主要分抑制法和兴奋法。兴奋法为弱刺激,补法,主要用艾条灸的雀啄灸、温和灸、回旋灸,施灸时间较短;抑制法为强刺激,泻法,主要用艾条灸的温和灸或回旋灸,施灸时间较长。朱氏从施灸方法、刺激强度方面论述了灸法补泻。现代灸疗专家周楣声提出[12]疾徐强弱补泻法与疾徐开阖法。疾徐强弱法就是用口对艾炷吹气,使气传及艾,使其燃烧旺盛之意。这是疾火与强火,能使邪气随火气而发散,叫泻火;若任其自灭,是徐火与弱火,能使阳气深入,叫补火。强火强刺激具有泻的功效,弱火弱刺激具有补的功效。疾徐开阖是在艾炷自灭之后再加按压,增强补泻作用。
一般对于慢性虚寒性病证,多采用刺激性弱的温和灸、回旋灸,灸至皮肤略红即可,使病人产生温热舒适感。而对急性实证病,多采用着肤灸、雀啄灸,使病人产生强烈的温热刺激,以便收到以热引热,泻热散邪之功效。即便灸后发泡形成灸疱,不但无害,反为毒邪的泻散开辟门户,有利于散热泻邪。
有报道[7]采用米粒大的艾炷直接灸法,点燃后急吹其火,以泻火邪。结果95%的病人灸1次,症状当天控制,2~3次后而愈。陈氏[13]等对32例高血压患者使用“以火泻者,疾吹其火”的泻法,结果灸后26例血压下降,有效率81.25%;对26例低血压患者采用“以火补者,毋吹其火”的补法,结果灸后100%上升。另外,灯火灸专收“疏风散表,行气利痰,解郁开胸”之效(《幼幼集成》)。现多用此法灸治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腺炎等。有人报道[7]应用灯火灸治流行性腮腺炎1490例,总治愈率达到90%,另有报道[14]用灯火灸行补法治疗寒厥头痛,灯火灸泻法治疗带状疱疹均获良效。
可见施灸方法不同,其补泻作用也不尽相同,宜参合病证选用适宜的灸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2
・光明中医2007年3月第22卷第3期 C J G MT C M March2007.V ol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