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区矫正模式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问题研究及思考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问题研究及思考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问题研究及思考摘要: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正式将社区矫正了明确入刑,从03年试点工作至今,虽然社区矫正制度开展逾十年,但实践中仍暴露出立法、社会观念滞后等问题,本文对此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析,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社区矫正的制度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社区矫正理念转变制度构建一社区矫正概述社区矫正来源于十九世纪末西方行刑社会化思想,对于社区矫正的概念长期以来存在着较大争议,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出回答,形成行刑方式说、刑种说、处遇说等主要学说,目前,以两高两部颁布的《关于展社区矫正工作试点的通知》为基础的行刑方式说为通说,认为社区矫正是一种行刑方式,是刑罚的执行方法或者说是刑罚的执行措施。

该通知指出:”社区矫正,是将罪犯放在社区内,遵循社会管理规律,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对罪犯进行教育和改造,使其尽快融入社会,从而降低重新犯罪率,促进社会长期稳定与和谐发展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二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发展现状社区矫正制度的引入,作为一种新型的刑罚执行制度,蕴涵着刑罚的预防教育性和惩罚性的双重价值。

但其理念上的先进性以及制度构建上的迅速性决定了社区矫正制度执行必然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一)社区矫正的立法滞后,相关立法待完善社区矫正制度这一”舶来品”在我国本土移植化毋庸置疑是个漫长的过程。

它实行的障碍首先出现在立法层面上。

尽管在刑法修正案(八)为社区矫正制度提供法律依据,但是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社区矫正规定只是零碎的存在于《刑法》、《刑诉》和《监狱法》相关法律中,对于社区矫正关键问题的规定较为原则化、模糊化,不能能适应我国的社区矫正发展需要。

尽管两院两部印发的《通知》和司法部制定的《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作为一项政策性规定对社区矫正制度有较明细的规定,但也只解决当时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法律依据不足矛盾的暂时性措施,存在着诸多空白和漏洞。

同时这两部文件在法律体系中位阶过低,在某些规定上甚至与现行上位法发生冲突,尚不够为一项新制度的法律依据。

《2024年社区矫正理论研究》范文

《2024年社区矫正理论研究》范文

《社区矫正理论研究》篇一一、引言社区矫正是现代刑事司法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一系列的矫正措施和社区参与,帮助罪犯在服刑期间融入社会,恢复其社会功能,并最终实现其再社会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刑事司法理念的转变,社区矫正的重要性逐渐被广泛认可,成为法学界、社会学界及刑事司法实践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本文将深入探讨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存在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旨在为进一步推进社区矫正的理论研究和实操提供参考。

二、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犯罪学、社会学和刑事司法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

首先,犯罪学认为,犯罪行为是社会环境、个人心理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社区矫正通过改善罪犯的生存环境、心理状态等,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

其次,社会学强调社会关系的重建和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社区矫正通过促进罪犯与社会的互动,帮助其重新建立社会关系,恢复其社会角色。

最后,刑事司法学则强调刑罚的惩罚与改造相结合,社区矫正作为刑罚执行的一种方式,既体现了惩罚的严肃性,又注重改造的实效性。

三、社区矫正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社区矫正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既有定性的理论研究,也有定量的实证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探讨了社区矫正的内涵、理论基础、价值取向等;在实证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关注了社区矫正的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等。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社区矫正中的应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这些研究为推动社区矫正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四、社区矫正存在的挑战尽管社区矫正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的问题。

目前,对于哪些罪犯适合进行社区矫正、哪些罪犯不适合进行社区矫正等问题仍存在争议。

其次,社区矫正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矫正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此外,社会对社区矫正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有待提高。

最后,社区矫正的资源有限,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4年社区矫正理论研究》范文

《2024年社区矫正理论研究》范文

《社区矫正理论研究》篇一一、引言社区矫正是现代刑事司法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一系列的矫正措施和社区参与,帮助罪犯在服刑期间融入社会,恢复其社会功能,并最终实现其再社会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社区矫正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已经逐渐成为各国法律和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社区矫正理论的研究现状、基本理论、实施模式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社区矫正理论的研究现状随着社会对罪犯再社会化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社区矫正理论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社区矫正理论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对矫正目标的探讨、矫正手段的研究以及实施效果的评价等方面。

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其实施社区矫正的模式和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社区矫正的理论研究也需要结合具体的国情和地区情况进行。

三、基本理论框架1. 社区矫正的概念和目标社区矫正是相对于传统的监禁矫正而言的,它强调在社区环境中对罪犯进行教育和改造,使其在服刑期间能够融入社会,恢复其社会功能。

社区矫正的目标是帮助罪犯实现再社会化,使其成为守法公民,减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2. 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恢复性司法理论、人权保障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等。

这些理论认为,犯罪是社会和个人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当通过综合性的措施进行矫治。

同时,罪犯也是社会的成员,应当享有基本的人权保障。

而社会责任理论则强调个人应当为社会承担责任,通过参与社区服务等方式实现社会责任的履行。

四、实施模式与案例分析1. 实施模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区矫正实施模式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评估、制定矫正方案、实施矫正措施、监督管理和评估反馈等。

其中,评估是社区矫正的重要环节,它需要对罪犯的个人情况、犯罪原因、社会关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制定矫正方案则是根据评估结果,为罪犯量身定制的矫正计划。

《2024年社区矫正理论研究》范文

《2024年社区矫正理论研究》范文

《社区矫正理论研究》篇一一、引言社区矫正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非监禁化的方式,对犯罪人员进行教育、改造和帮助,以实现其再社会化,减少重新犯罪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社会发展和法治进步,社区矫正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梳理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分析其核心内容,并探讨其未来发展。

二、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1. 犯罪学理论社区矫正是基于犯罪学理论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

犯罪学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社会、心理、文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产物。

因此,社区矫正注重从犯罪人的生活背景、心理特征、社会关系等多方面入手,进行个性化的矫正方案制定。

2. 矫正教育理论矫正教育理论认为,犯罪人具有可改造性和再社会化的可能性。

社区矫正通过实施一系列教育、培训、心理辅导等措施,帮助犯罪人认识自己的错误,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从而实现其再社会化。

3.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其社会关系的影响。

社区矫正是通过建立和完善犯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家庭、社区、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支持,来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减少重新犯罪的可能。

三、社区矫正的核心内容1. 矫正方案制定根据犯罪人的个人情况、犯罪性质、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

矫正方案应包括教育、培训、心理辅导、公益劳动等内容。

2. 实施矫正措施根据矫正方案,实施一系列矫正措施。

包括定期报告、心理辅导、公益劳动、教育培训等。

同时,加强与家庭、社区等各方面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

3. 评估与调整定期对矫正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矫正方案。

评估内容包括犯罪人的表现、社会关系改善情况、再犯罪风险等。

四、社区矫正的未来发展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社区矫正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社区矫正的法律地位、实施范围、矫正措施等内容,为社区矫正的实践提供法律保障。

2. 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实现矫正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研究述评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研究述评

罚 执行 与社 会工 作 的统一 性 》 论 述这 一 问题 的较 早 的文 是 章 , 文 中他探 讨 了社会工作 与刑罚 执行 的相互关 系 , 在 并对
社会工作在社 区矫 正中的作用予 以肯定 。 2 1 年 1 月为 到 0 1 O 止 , 中国知 网中社 区矫正 的文献里检索主题 为社会工作 的 在 文 章 有 15 , 4 篇 占社 区矫 正 的研究 文 献 的 14 比例 比较 .%, 小 。这一 方面说 明社 区矫 正 中的社会工 作研究 还不是 社 区 矫正 研究 的重点 , 需要 引起更 多 的关 注 ; 另一方 面虽然 比例 比较少 , 但是社 区矫正 中的社会公正研究 开展近 7 年的时间 , 近 10 的研究文献 , 5篇 也是很丰硕的成果 。
年两 院两部 出台《 关于在全 国试行社 区矫正工作 的意见》 将社
区矫 正工作范 围扩 大到全 国。与此 同时 , 区矫正 的研究也 社 逐渐增多 , 根据中国知网的文献检索 , 2 1 年 1 月份止 , 到 01 0 共 有 主题 为社 区矫正的文献 1 7 3 。上海大学 的刘强教授是 03篇 研究社 区矫 正的先行者 , 在 20 年就提议 中国的刑罚适用 他 02 模式应该 由监禁刑向非监禁刑 的重点转 移。 而后他又著文论 述社 区矫正 的定位及 社区矫正工作者 的基本素质要求 , 他提 出社 区矫正工作者应学会社会工作者应该具有的工作 能力 和 工作方法 , 提高在社 区矫正工作中的创新意识。 随着 社区矫正 的开展 , 者们意识到社会工 作对于社 区 学 矫正 的重要 性 , 并对 此进行研 究 。张昱 的《 论社 区矫 正 中刑
矫 正社会工作 , 或者说社 区矫正社会工作 是矫正社会丁 作的
组 成部分。

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之本土化探索: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之本土化探索: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之一、 兼 有城 市社 区和 乡村社 区、 新 型城镇 和老 1 日城镇 特 点的北京 市 大兴 区 , 作 为探
讨社 会 力量参 与社 区矫 正之本 土化路径 的一 个示例 。
【 关键词 】 社 区 矫 正 社会力量 本土化
司法社工
自社 区矫 正 引入 我 国 , 历 经试 点 、 试行 , 到正 式 实施 , 已历 1 0年 。1 0 年间 , 我 国社 区矫正 工作 取得 了一 系列 丰硕 成果 , 为 维护 社会 和 谐 , 推 进 司法 文 明和法 治进 步 , 倡导 自由和人 权 , [ 2 1 做 出 了突 出 的贡 献 。但是 , 随着社 会 的发展 , 社 区矫 正也遇 到 了不 少瓶颈 性 问题 , 如不妥 善解决 , 势必影 响矫正 质量 的进
【 摘 要】 随着我 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 社 区矫正制度遇到 了一 系列瓶颈 性 问题 , 如不妥 善 解决这 些 问题 , 会 影响社 区矫 正质 量的进 一步提 升 。而且 , 新 的形
势对社区矫正也提 出了更高要求。 探索、 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社 区 矫正之本土化模式, 有 助 于解 决 目前影 响社 区矫 正的 问题 。本 文选取 位 列社 区矫 正 工作 最先试 点 区域
[ 1 ] 颜 九红 : 北京政法 职业学院教授 、 中国人 民政治协 商会议北京市 大兴 区委员会委员 。本文建立在 2 0 1 3 年4 月至 9月对北 京 市大兴 区社 区矫 正工 作 以及北京市朝 阳区、 上 海、 深圳等社区矫正工作予以调研 、 考察 、 学 习的基础 之上 。调研 中 , 多次与北京市大兴 区承担社 区矫正 工作 的各司法所所长 、 矫正干警 、 各 街镇 政府负责人 、 居委会和村委会负责人 以及治保 主任 等召开座谈会 , 了解问题 , 研讨对策 , 还奔赴社会 资源参与社 区矫 正工作较为先进 的北京市朝 阳区、 上海浦 东新区 以及深圳 市进行考察访 问。作者感 谢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大兴 区委员会 “ 关于 引入社会 资源参 与社 区矫正工作” 调研组 以及北京市 大兴 区司法局 的协作 。 [ 2 】 英 圈著名历史学 家阿克顿说 : “ 自由也蕴含着这样 一些努力 : 尽最 大的努力和花最 大的代价去改造 罪犯 , 而不是把 罪犯 送上 绞刑架时 去祈求 刽子手廉价 的可怜 。 ” ( 英】 约翰 ・ 埃默里克 ・ 爱德 华 ・ 达尔伯格 一 阿克顿著 : 《自由与权力 》 , 侯健 、 范亚峰译 , 译林 出 版社 2 0 1 1 年版 , 第2 7 8页。

社区矫正中心研究分析报告

社区矫正中心研究分析报告

社区矫正中心研究分析报告目录•引言•社区矫正中心概述•社区矫正中心研究方法•社区矫正中心工作成效分析•社区矫正中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CONTENTSCHAPTER01引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逐渐受到重视。

社区矫正中心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载体,其建设、运行和管理情况对于社区矫正工作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当前,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社区矫正中心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资源配置不均、工作机制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等。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社区矫正中心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情况,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推进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社区矫正的效果,降低重新犯罪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丰富和发展社区矫正的理论体系,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CHAPTER02社区矫正中心概述社区矫正中心在国外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美国。

随着社会对罪犯矫正观念的转变和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社区矫正中心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矫正方式。

在中国,社区矫正中心的发展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迅速推广和应用。

社区矫正中心的现状与问题目前,社区矫正中心已经成为国内外罪犯矫正的主要方式之一。

它能够有效减少再犯罪率,帮助罪犯重新融入社会,同时也为刑事司法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然而,社区矫正中心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不足、专业人员缺乏、公众认知度低等。

这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以进一步推动社区矫正中心的发展和完善。

CHAPTER03社区矫正中心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概述设计包含基本信息、社区矫正中心服务满意度、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志愿者服务情况等方面的问卷。

问卷内容样本选择问卷发放与回收根据社区矫正中心的规模和服务对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

《2024年社区矫正理论研究》范文

《2024年社区矫正理论研究》范文

《社区矫正理论研究》篇一一、引言社区矫正是针对罪犯在非监禁环境下实施矫正的刑事执行活动,旨在通过心理疏导、思想教育、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罪犯矫正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

本文将深入探讨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议。

二、社区矫正理论基础1. 矫正理念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在于矫正理念,即以人本主义为基础,尊重罪犯的人身尊严与价值,引导罪犯主动改变行为恶习。

通过在社区中实施个别化、个性化的教育辅导与行为规范引导,促使罪犯完成再社会化过程,重获人格尊严。

2. 心理修复心理修复是社区矫正的重要内容。

社区矫正人员面临着多种心理问题,如自责、焦虑、抑郁等。

通过心理疏导、心理治疗等手段,帮助罪犯解决心理问题,缓解心理压力,为顺利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三、社区矫正现状分析1. 实施现状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逐步实现了对罪犯的个性化管理、多元化教育与全面化服务。

然而,仍存在一些地区社区矫正工作起步较晚,相关政策与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

2. 存在问题(1)政策与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地区社区矫正政策与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2)资源分配不均:社区矫正工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但部分地区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工作难以全面展开。

(3)社会认同度低:部分社会公众对社区矫正存在误解与偏见,认为社区矫正对罪犯的惩罚力度不够,影响社会治安。

四、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1. 完善政策与制度建设完善社区矫正政策与制度建设是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保障。

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矫正政策与制度体系,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同时,加强对政策与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社区矫正的认同度。

2. 加强资源投入与整合加强资源投入与整合是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的关键。

应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3. 强化心理修复与社会支持心理修复与社会支持是帮助罪犯顺利回归社会的重要手段。

《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范文

《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范文

《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社区矫正制度是我国司法行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对犯罪人员进行有效的再教育和社会适应性帮助,以实现犯罪人的再社会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的进步,社区矫正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提供参考。

二、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一)制度建设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建设在法律层面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社区矫正法》的颁布实施,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二)实施情况目前,社区矫正工作在各地得到了一定的实施和推广,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矫正机构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素质不够、工作经费不足等,导致社区矫正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同时,社区矫正的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等措施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社会影响社区矫正制度的实施对于降低犯罪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由于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导致社会对社区矫正制度的认知度不高,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和偏见。

三、存在的问题(一)法律法规不完善当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法律法规仍存在一些空白和漏洞,导致执行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例如,对于矫正对象的范围、矫正措施的种类和强度等缺乏明确规定,给执行工作带来困难。

(二)人员配备和专业素质不足目前,矫正机构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这导致在开展工作时难以满足矫正对象的需求,影响了社区矫正的效果。

(三)社会参与度不高社区矫正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然而,由于宣传不够、社会认知度不高等原因,导致社会参与度不高,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

四、对策研究(一)完善法律法规应加快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矫正对象的范围、矫正措施的种类和强度等,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社区矫正制度实践问题研究》范文

《社区矫正制度实践问题研究》范文

《社区矫正制度实践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社区矫正制度,作为刑罚执行方式的一种创新,旨在通过社区资源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和帮助,以实现罪犯的再社会化。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社区矫正制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社区矫正制度的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现状、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已经实施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社区矫正制度的执行主体为社区矫正机构,但这些机构在人员配备、经费投入等方面存在不足。

其次,社区矫正制度的实施范围有限,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覆盖率较低。

最后,社区矫正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和帮助手段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社区矫正制度实践中的问题(一)执行主体问题1. 人员配备不足:社区矫正机构人员配备不足,导致对罪犯的监管和教育力度不够。

2. 经费投入不足: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包括人员培训、设施建设等。

然而,一些地区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导致社区矫正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二)实施范围问题1. 地域覆盖不均:农村地区的社区矫正制度覆盖率较低,导致部分罪犯无法享受到社区矫正服务。

2. 适用对象有限:社区矫正制度主要适用于轻刑罪犯,对于重刑罪犯的适用范围较小。

(三)教育改造手段问题1. 教育手段单一:社区矫正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对罪犯的教育手段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心理矫治不足:社区矫正制度在心理矫治方面存在不足,导致部分罪犯在心理上无法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改善。

四、解决对策(一)加强执行主体建设1. 增加人员配备:加大对社区矫正机构的投入,增加人员配备,提高对罪犯的监管和教育力度。

2. 增加经费投入:政府应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财政投入,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扩大实施范围1. 拓展地域覆盖: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社区矫正制度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覆盖率。

社区矫正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述要

社区矫正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述要

三、中英社区矫正理念与实务的 探讨
1、理念特点
中国的社区矫正理念主要罪犯的教育和改造,以及对其回归社会的帮助。政 治影响和社会稳定被视为重要的考量因素。相比之下,英国的社区矫正理念更注 重罪犯的个体需求和风险管理,倾向于将罪犯视为个体而非群体对待。
2、理念内涵
中国的社区矫正理念强调“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注重对 罪犯的教育、心理辅导和职业培训。英国的社区矫正理念则更罪犯的风险评估和 个体需求,为罪犯提供个性化的矫正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国内社区矫正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水平,本次演示认为可采取 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对社区矫正理论的研究力度,深入探讨适合国情的社区矫 正理论体系;其次,借鉴国外成熟的社区矫正实践经验,引进优秀的矫正项目和 模式;再次,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专业培训和职业认证; 最后,罪犯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需求,完善心理辅导和职业培训机制。
四、结论
通过对中英社区矫正理念与实务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两国在社区矫正理念 和实务方面存在明显的异同。在理念方面,中英两国的社区矫正都罪犯改造和社 会预防,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差异。在实务方面,英国的社区矫正机构设置 和项目种类相对较为完善,而中国的社区矫正机构设置和专业人才队伍尚有待加 强。
结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次演示对社区矫正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进行了简要述要和分析。通过探讨 社区矫正理论研讨和实务发展状况,比较国内外研究与实务的优缺点,提出了一 些建议和展望。社区矫正作为刑罚执行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罪犯重 新融入社会、减少犯罪率、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我们应继续社区矫正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动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加强国内社区矫正工作的改进和创新,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区矫正制度 提供有力支持。

社区矫正工作的创新与改进研究

社区矫正工作的创新与改进研究

社区矫正工作的创新与改进研究一、引言社区矫正工作是指对行为异于常规的个体进行纠正和改造的一种社会管理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如何进行更有效的社区矫正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社区矫正工作的创新与改进研究。

二、分析现状目前,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不足、管理松散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效果不尽人意,甚至出现了一些再犯率较高的情况。

因此,需要进行创新与改进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加强资源投入要改善社区矫正工作的效果,首先需要加强资源投入。

加大对社区矫正机构的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提高社区矫正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

同时,还需加强对矫正对象的心理辅导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重塑自我的形象与价值。

四、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了改善社区矫正工作的管理问题,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指标,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评估。

加强与社区矫正工作相关的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五、加强技术支持现代科技的发展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社区矫正管理系统。

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指导,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还可以借助社交媒体等平台,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与社会各界的互动和交流。

六、促进社区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不能仅仅依赖于政府和矫正机构,还需要广泛的社区参与。

通过开展社区义工活动、举办座谈会等方式,加强社区居民对矫正对象的支持和帮助。

促使社区成为矫正对象重新融入社会的平台。

七、重视矫正对象的心理健康社区矫正对象往往具有心理上的问题,包括自卑、焦虑等。

因此,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帮助,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

通过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稳定情绪,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八、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社区矫正工作的评估是创新与改进的重要环节。

可以建立定期的评估机制,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社会管理创新的基层探索——来自北京市大兴区社区矫正的专业化实验研究

社会管理创新的基层探索——来自北京市大兴区社区矫正的专业化实验研究

阳 服 光 务 矫 中 正 心 l + 一 l 量 日 I 法 局 I - ’ I 阳 光 中 . 途 之 家 l I
l 垄坛付 l /
| 各 个 街 道 、 乡 镇 司 法 所 \ j |
二、现行我国社区矫正实践

协管员队伍 司法助理员队伍
[ 作者简介]郭伟和,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社会工作、社区 发展、社区矫正;梁愉冰,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社区矫正.

91 ・

兰 堕 堂 堡
社 会 篁 理
兰 :
为刑法规定 的中国刑罚 制度 的组 成部 分。修 正案 架图如下。现有北京模式虽然引入了社会组织参与司
体制依然存在着功能分工不清 ,运行机制不顺 ,矫 正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通过 北京 市大兴 区的社 区矫
正 引入 专 业 社会 工作 的 改革 实验 项 目,展 示 了专 业社 会 工作 嵌 入 基 层 司 法行 政 的过 程 ,同 时 实现 了基 层
司法 行 政 体 系演 变 转 型 的过 程 。
[ 关键词 ]社 区矫 正 ;司法行政社会 ;工作本土化 ;社会 管理体制创新 [ 中图分类号 ]D 9 1 6 .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9 3 1( 2 0 1 3 )0 2— 0 0 9 1 — 0 6
从2 0 0 2 年 开始 ,我 国的社 区矫正工作 先试 点, 上地改变着我国司法行政的模式 ,逐步引入专业力
堕 室
堂 堕 兰堡
社 合 管 理
! 兰 :
社会管理创新的 基层探索
来 自北 京市 大 兴 区社 区矫 正 的专业 化 实验 研 究

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犯罪性质也越来越复杂多变。

加之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矫正工作更是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型的矫正方式,在解决刑释人员再犯罪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社区矫正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就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目前,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国已有20余年的发展历程。

随着各级政府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投入和建设,社区矫正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2012年至今,我国社会矫正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首先是在依法矫正刑满释放人员方面,我国矫正工作已经有不少的进展。

利用“智慧社区”建设矫正信息平台,为矫正工作者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集成化、信息化的服务,实现了社区矫正工作的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高质量。

而在矫正工作机制方面,立法和实践“双管齐下”,加强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保障。

《社区矫正法》的颁布,对矫正工作的制度规范和规定提出了明确要求,完善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架构。

同时,社区矫正机构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形成了全员管控、全覆盖管控的矫正工作新体制,使得社区矫正工作更加精细、契合实际。

再来看社区矫正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工作人员专业素质问题。

现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由于人员储备不足,导致社区矫正工作者中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差异较大;其次,现有的工作模式需要改进。

社区矫正工作中,需要界定一些现行标准,比如有关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福利待遇、矫正对象适合性的判别标准等;最后,社区矫正工作与司法机关衔接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加强沟通与配合,完善矫正工作评估体系和判别标准,提高司法机关和社区矫正机构的协作水平,从而使社区矫正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展望未来,社区矫正工作将有更多创新和挑战。

2021年《社区矫正法》修订案草案已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社区矫正措施实施效果评估与问题改进研究报告

社区矫正措施实施效果评估与问题改进研究报告

社区矫正措施实施效果评估与问题改进研究报告社区矫正是一种针对犯罪分子的刑罚形式,旨在帮助罪犯重新融入社会并防止其再次犯罪。

然而,社区矫正措施实施效果评估与问题改进是一个常被关注的课题。

本文将对社区矫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一些问题改进的建议。

1. 社区矫正措施概述社区矫正是指对轻、中等刑罚的犯罪分子实施非监禁的刑罚形式,如社区服务、电子监控等。

社区矫正的目标是通过矫正、帮助和监督,达到预防再犯罪的效果,减轻监狱系统的负担。

2. 社区矫正措施的优点社区矫正相比监禁有许多优点。

首先,社区矫正可以减轻监狱系统的压力,避免监狱超负荷。

其次,社区矫正能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满足罪犯的不同需求。

再次,社区矫正为罪犯提供了更好的再教育和融入社会的机会,帮助他们改过自新。

3. 社区矫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评估社区矫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评估是了解其作用和改进措施的重要途径。

通过调查矫正期满后的罪犯,可以了解他们是否再次犯罪、是否成功融入社会、服务质量等。

同时,还可以与监狱系统进行对比研究,评估社区矫正措施在犯罪预防方面的效果。

4. 社区矫正措施的成功案例通过搜集和研究社区矫正措施的成功案例,可以发现一些有效的实施方法和经验。

例如,将社区矫正与恢复性司法相结合,强调犯罪分子与受害人的和解;加强受教育机会,提高罪犯的学历和就业能力等。

5. 社区矫正措施的问题与挑战社区矫正措施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罪犯对社区矫正的接受度较低,难以主动积极参与。

其次,社区矫正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所有罪犯的需求。

再次,一些矫正措施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缺乏科学性和定量评估。

6. 社区矫正措施的问题改进建议针对社区矫正措施存在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应采取一些改进措施。

首先,加强对矫正的宣传与教育,提高罪犯的参与度。

其次,增加矫正资源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

再次,加强矫正措施的科学性和定量评估,确保其有效性。

7. 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社区矫正措施的实施效果。

我国社区矫正的实施现状与发展——以北京市海淀区社区矫正实践工作为例

我国社区矫正的实施现状与发展——以北京市海淀区社区矫正实践工作为例

我国社区矫正的实施现状与发展——以北京市海淀区社区矫正实践工作为例随着我国刑法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有效的刑罚执行方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社区矫正实践工作为例,探讨我国社区矫正的实施现状与发展。

一、实施现状1. 政策法规的完善我国自2010年开始推行社区矫正制度。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方案》,以明确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制度和工作流程,推动社区矫正制度在全国的实施。

2. 机构建设的完善我国社区矫正机构建设逐年完善。

特别是海淀区社区矫正机构,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人力资源支持系统、业务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使社区矫正工作更加规范化、信息化和公开化。

3. 矫正工作信息化程度高社区矫正的信息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海淀区社区矫正机构建立了智能化的工作平台和矫正大数据分析系统,对矫正对象的情况进行全面数据化,并定期对矫正对象的每次回访、每日动态等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使得矫正工作更加高效、准确。

二、矫正实践案例1. A先生矫正案例A先生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缓刑4年。

他在社区矫正期间,通过认真学习社区矫正制度、参加社区矫正工作等方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寻找其他合法赚钱的途径,已成功脱离黑社会,重返正常生活。

2. B女士矫正案例B女士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她在社区矫正期间,与矫正人员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主动参加心理咨询和职业培训等工作,学习了理财知识、法律知识和职业技能等,通过自身努力,成功脱离毒品,重获新生。

3. C先生矫正案例C先生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

他在社区矫正期间,积极参加社区矫正工作,参与社区服务,深入了解社区民情,同时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和职业技能,成功找到了一份工作,并在工作中体现出了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

三、发展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社区矫正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社区矫正的认识和理解。

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问题研究——以北京市社区矫正工作为视角

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问题研究——以北京市社区矫正工作为视角

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问题研究——以北京市社区矫正工作为视角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问题研究——以北京市社区矫正工作为视角社区矫正是指对刑满释放人员、暂予监外执行、缓刑期内罪犯、刑事案件中轻罪犯等进行社区监管、再教育、再社会化的一种处遇方式。

社区矫正的重点在于帮助服刑人员实现自我完善,以便成功融入社会。

然而,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仍然存在问题,未能使他们真正融入社会。

本文以北京市社区矫正工作的视角,对此进行探讨。

一、再社会化问题1.就业困难随着矫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社区矫正工作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有关社区服刑人员担心找不到工作的问题却从未消失。

社区服刑人员一旦服刑结束和回归现实生活,要想重新走上正常的工作岗位,并不是很容易。

由于身份、学历、技术等原因,他们找工作遇到的困难更大。

即使他们经过再犯罪的回避、社会心理矫正等系统性措施,就业难题仍是主要瓶颈。

2.人际关系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过程中,与家庭、亲友的人际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服刑的原因,他们与家庭、亲友的感情关系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这些人际关系问题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顺利地回归社会。

3.思想观念社区服刑人员由于长时间与社会隔离,往往存在很多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上的差距。

社区服刑人员需要接受重新教育,深刻反省犯罪的后果,并建立与社会一致的价值观系统。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长、费力。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1.开展就业培训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就业培训,建立创业扶持机制,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同时,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扶助社区服刑人员创建工作岗位。

2.落实情感疏导为了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相关部门可以落实情感疏导,建立一些机构和团体,专门面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家属之间的亲情和感情问题,帮助双方理清相互的情感“纠葛”,同时建立一个圈层,为服刑人员找到一个居所后续交流。

3.关注心理疏导针对社区服刑人员思想观念的问题,加强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教育及其证书培训培养。

社区矫正对象的职业发展研究报告

社区矫正对象的职业发展研究报告

社区矫正对象的职业发展研究报告概述:社区矫正旨在帮助犯罪分子重新融入社会,重建自信,并通过有效的职业发展实现自食其力。

本报告旨在探讨社区矫正对象的职业发展问题,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供一些建议,以促进他们的积极职业发展。

1. 社区矫正对象的背景社区矫正对象通常是那些因犯罪行为而被判定需要接受社区矫正的个人。

他们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犯罪史和再犯风险。

了解他们的背景,包括教育程度、家庭状况和过去的工作经历,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们面临的职业发展困境。

2. 职业发展挑战社区矫正对象面临许多职业发展挑战,例如由于犯罪记录而面临的就业歧视和工作机会的限制。

他们在社会中的声誉受到质疑,这给他们找到理想职业带来了困难。

此外,一些矫正对象可能具有技能不足或教育程度低,这也成为他们职业发展的阻碍。

3. 职业发展机遇尽管社区矫正对象面临许多挑战,但他们也有一些职业发展的机遇。

首先,社区矫正机构提供了一系列的职业培训和教育计划,以帮助他们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

其次,一些雇主对于给予机会于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工作岗位和培训的态度趋于开放,这为他们创造了一定的机遇。

4. 提高再犯率的关键因素职业发展对社区矫正对象的重要性不能被低估。

研究表明,稳定的职业可以显著降低再犯率。

因此,社区矫正机构应该鼓励和支持矫正对象积极参与职业发展,提供相关培训和咨询服务,以增加他们获得就业的机会。

5. 教育的作用教育是社区矫正对象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提供教育机会,社区矫正机构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技能水平,增强就业能力。

此外,接受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6. 培训计划的重要性社区矫正机构应该继续提供职业培训计划,以满足社区矫正对象的不同需求。

这些培训计划应该根据个体的技能和兴趣进行个性化设计,帮助他们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此外,培训计划还应该提供相关的职业咨询和支持,帮助矫正对象在职业发展中取得成功。

7. 建立社区支持网络社区支持网络对于社区矫正对象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问题研究

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问题研究

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问题研究一、导言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罪犯复员的重要工作。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必然会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本文将对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社区矫正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二、社区矫正程序及流程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问题首先涉及到社区矫正的程序及流程。

从登记、评估、判定矫正、实施矫正到结束矫正,社区矫正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

关于社区矫正程序的不合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制定相应的法律程序。

三、社区矫正机构的法律责任社区矫正机构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承担者,其法律责任也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问题。

社区矫正机构应明确社区矫正职能,并加强内部管理,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社区矫正机构也应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形成社区矫正工作的合力。

四、社区矫正人员的法律岗位社区矫正工作需要专业的社区矫正人员,他们承担着法律岗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

提升社区矫正人员的法律工作能力,既要注重法律培训,又要加强法律实操能力的提升。

五、社区矫正对象的法律权益社区矫正工作是为了罪犯的复员和社会稳定进行的,但在这个过程中,社区矫正对象的法律权益也需要得到保障。

社区矫正工作应对社区矫正对象的人权、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充分关注和支持。

六、案件处置及再犯问题社区矫正工作中,案件处置及再犯问题是必然出现的。

社区矫正工作应建立健全的案件处置机制,对于再犯问题要根据法律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和处置。

七、社区矫正工作的改革社区矫正工作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和罪犯,社区矫正工作必须不断进行改革。

改革涉及到法律政策、工作流程、机构设置等方面,需要各方积极参与。

八、社区矫正工作的对外交流社区矫正工作应加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对外交流,吸取先进经验,学习借鉴,提升自身的法律工作水平。

通过对外交流,能够更好地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

九、法律法规的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问题还包括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编写者:XXX一、研究背景社区矫正工作是对犯罪行为的一种非监狱形式的惩罚和处罚,旨在通过各种服务来控制犯罪行为。

它的宗旨是防止犯罪,改善犯罪者的行为,并帮助他们成为社会良好参与者。

社区矫正工作在目前的司法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但是,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调研,以便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观察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从三个方面展开调研:1、社区矫正工作的执法人员数量是否足够?执法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如何?2、社区矫正活动是否有效?社区矫正实施的方式是否合理?3、社区矫正所提供的服务支持是否充足,是否有必要加大服务支持的力度?三、研究结果1、根据调查结果得出,当前监管执法人员的数量并不足以满足实际执法需求,且执法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

2、社区矫正活动在基本上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治犯罪作用,但其实施方式还有待完善,如就社区矫正有关的政策和制度还有待改进。

3、社区矫正工作所提供的服务支持还不够完善,不能充分满足社区矫正的需要,如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岗位培训、社会支持等,因此必须加强社区矫正所提供的服务,以有效预防犯罪。

四、研究结论1、社区矫正工作所担负的责任越来越重,而执法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还有待改善,必须加大社区矫正工作的财政投入,增加执法人员的数量,提高执法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2、社区矫正活动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止犯罪,但其实施方式和制度还有待改进,应当改进和完善社区矫正的政策和制度,以更有效的预防犯罪。

3、社区矫正工作所提供的服务支持必须加强,如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岗位培训服务、社会支持等,以更有效地预防犯罪。

五、结论本次社区矫正工作的调研表明,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执法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不足,社区矫正活动的实施方式还有待改进,社区矫正工作所提供的服务支持也不足,因此在以后的社区矫正工作中,应当加大社区矫正工作的财政投入,增加执法人员的数量,提高执法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加强社区矫正活动的实施方式,改进和完善社区矫正活动的政策和制度,以及提供充足的心理咨询、岗位培训和社会支持等服务支持,以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和完善,最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还应当提倡社会大众参与,加强公众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社区矫正模式发展研究作者:王希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5年第04期摘要: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经进行十多年有余,其中在法制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矫正模式”,但各地还急需相关理论和经验指导。

由于我国与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氛围及背景,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不仅需要借鉴西方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更需要总结、分析试点省市数年来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以探索出更贴近国情和民情,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本土化社区矫正模式。

文章主要分析和探索“北京模式”的最新发展,因为“北京模式”主要形成于试点经验的总结上,而2009年后全面试行后,各地的社区矫正实践也在不断的推广,引领着“北京模式”进一步向前发展,在国内乃至先关国家都产生了不小影响。

关键词:北京;社区矫正;发展阳光中途之家是我国内地由政府主导建设的第一个中途之家。

朝阳区司法局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索出了一套在当前司法制度体制下,以中途之家统领全区社区矫正的运行模式。

它主要负责对朝阳区管理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进行集中教育矫正、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心理咨询、临时安置的一种矫正管理培训机构。

其管理实行主任负责制。

中途之家主任由区司法副局长兼任,另设一名经验丰富的常务副主任,负责中途之家的日常管理。

机构下设教育矫正部、心理咨询与技能培训部、宿舍管理部、办公室等四个部门。

阳光中途之家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两类人员进行教育矫正、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心理咨询、过渡性安置、社区矫正帮教研究。

一、工作方式和特点阳光中途之家当前开展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在一定时期组织两类人员进行集中教育、培训和辅导。

每期培训一般为期2~5天,主要安排了心理测试、心理辅导和训练、学习社区矫正规定、社区矫正奖惩规定、观看区情介绍短片、就业技能培训等内容。

在这些集中培训中,阳光中途之家的工作方式和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封闭式管理和人性化关怀相结合每期培训均对学员实行封闭式的半军事化管理,体现社区矫正工作的刑罚执行的严肃性。

学员在培训期间,未经请假,不得擅自离开中途之家,同时在培训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学习和食宿等方面的纪律规定和作息制度。

培训期间,还要求学员统一上课、统一娱乐、统一晨练、统一吃住,统一参加公益劳动等。

在严格管理的同时,阳光中途之家还注重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人性化的关怀,要求干警和司法社工在培训期间与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娱乐,让他们感觉到工作者对他们的尊重、接纳,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使其逐步敞开心扉,了解其真实的想法和需求,便于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矫正。

(二)集中培训和分类培训相结合朝阳区司法局规定,凡是被宣判为社区服刑的人员初期和解除时,都必须到阳光中途之家参加集中式培训。

此外,中途之家还根据社区服刑人员不同矫正类别、不同需求和不同特点,对他们开展不定期的分类培训,以加强培训的效果和针对性。

如专门针对被判处缓刑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的内容上增加了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并请某法院庭长讲解了缓刑期间应注意的事项,讲明在缓刑期间违法罪的严重后果。

(三)协调各方面力量介入经过朝阳区司法局的多方协调,整合各方面力量共同介入对两类人员的帮教,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检察院都对阳光中途之家培训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配合。

区公安分局参加了每期的开办动员会,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矫正教育,对社区服刑人员起到了重要的警示和激励作用。

区法院对初判处缓刑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法制教育。

同时,他们还经常邀请妇联、共青团、工会及一些社会组织、研究机构的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对两类人员的培训和帮助。

在特殊时期,这种协调合作尤为密切,如在奥运会期间,几方通力合作,在中途之家集中开展了8期社区服刑人员法制教育培训班。

(四)注重行为习惯养成在集中进行法制教育时,矫正干警结合矫正工作的实际案例,详细地向参训学员讲解社区矫正期间考核奖罚的基本原则、主要依据、奖励处罚的种类,考核内容和方法、奖惩的审批程序和要求等。

培训后,为了加深印象,中途之家还对学员进行矫正法规考试,并以街道(乡镇)司法所为单位进行社区矫正奖惩规定的知识竞赛,使参训人员牢记社区矫正的减刑、撤销缓刑、假释、收监执行的主要依据和程序,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调动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矫正的积极性,自觉运用法律守法的意识,调动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矫正的积极性,自觉运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

同时,邀请心理咨询专家为学员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心理和情绪,摆脱过去因犯罪而导致的自卑、脆弱等心里阴影,帮助克服性格及行为上的障碍,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

这样,通过强化法规政策的外在控制,结合内在的心理调适,从内外两方面的作用,深化社区矫正的作用效果,培养矫正对象积极而有规律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五)寓矫于乐在集中培训中,阳光中途之家还为学员安排了尽可能丰富的培训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减轻学员们的心理压力,吸引学员积极参与其中。

为此,中途之家不仅邀请了心理专家给学员进行心理测试、训练和相关拓展游戏,还组织学员观看一些宣传片、电影,组织大家进行交流讨论。

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参训人员在食堂、宿舍区等地进行一些公益活动,组织参训人员举行升国旗仪式,并开展丰富多彩的乒乓球、篮球、扑克牌、卡拉OK等文娱活动。

此外,还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对在学习、内务整理、劳动、遵守纪律等方面表现好的学员进行表彰鼓励,并评选出优秀学员在结业仪式上进行发言。

最后,每次培训结束后,还将学员参加培训的整个过程制作成短片,在培训班结业时给学员播放。

短片撷取了培训期间大家学习生活的片断,反映每位学员在学习中交流提高、在生活中感受进步、在娱乐中增进友谊的精彩瞬间,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关于北京社区矫正阳光中途之家的讨论通过这几次较为深入的实地研究,笔者认为,北京市朝阳区阳光中途之家的实践探索,在我国内地确属于一个开创性的突破。

而且,它的工作模式同西方很多国家的中途之家的实务也有较大区别,或者可以说,阳光中途之家为世界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人员更生感化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但同时,阳光中途之家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引入西方行之有效的成熟经验,如各国和地区社区矫正和中途之家的专业社会矫正工作方法,使“北京模式”逐步完善。

基于调研所了解到的阳光中途之家的工作实践和方法,可以得出,阳光中途之家的创新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该机构综合了社区矫正中心和中途之家两种不同性质的矫正功能。

虽然名为阳光中途之家,但实际上主要作为社区矫正中心发挥作用。

如前所述,中途之家的本义为收留、帮助从监狱获释的人(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包括假释的人员)逐渐向正常社会过渡的机构,即由监所到正常社会的中途过渡机构。

而国际上社区矫正主要是指针对犯轻微罪行、被宣判为社区服刑或执行社会服务令的人员,开展的社区矫治、感化或更生服务的一系列工作。

因此,如果进行深入的划分,中途之家和社区矫正本属于不同的社会矫治领域,针对的对象不一样,开展工作的内容、主要目的也不一样,就如美国的中途训练营和各种社区矫正中心分别属于不同性质的机构,香港的中途宿舍和感化院开展工作的性质也有很大的区别。

朝阳区则在探索中,把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机构和工作整合起来,使阳光中途之家不仅作为刑释解教“三无”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处所,更重要的是作为朝阳区社区服刑人员集中教育培训的基地。

第二,集中培训期间干警、司法社工与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暗合了专业社会工作的一些理念和方法,有利于提升矫正效果。

我国社区矫正实施7年以来,在这个新的领域,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或简单训诫、惩罚已经证明越来越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引起逆反心理,出现新的问题。

而专业社会工作提倡尊重、接纳、案主自决、非批判、个别化、保守秘密等理念,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区矫正实务中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果,受到广泛的社会赞誉。

违法犯罪人员常常因为受到周围某些人的接纳,感到温暖,甚至因一个小小的感动,而发生巨大的转变。

第三,当前阳光中途之家的实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综合了“入矫中途之家”和“解矫中途之家”的功能。

通常所说中途之家都是“出外中途之家”,即回归社会前的过渡性适应馆舍,有的国家和地区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出“入内中途之家”,即将中途之家也适用于即将或有可能被判罚监禁的人员,使中途之家成为一种由社会向监禁机关过渡的机构。

其适用对象主要是有较高再犯危险的社区服刑人员,审理前有必要进一步加以调查的少年犯、滥用毒品、酗酒的不良少年和屡犯少年等。

阳光中途之家的实践可以视为“入内中途之家”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入矫中途之家”,即让社区服刑的人员首先在此集中学习培训,熟悉社区矫正的相关规章制度,端正矫正态度和进行心理调适,帮助其顺利度过判刑初期的复杂时期,并同矫正工作人员建立良好关系。

与此对应,解教前集中培训可视为“解矫中途之家”。

第四,阳光中途之家还具有社区矫正对象“蓄水池”的功能。

这对确保首都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北京举行重大活动期间,这种功能更加明显。

对于两类人员一直有两种观点,即“危险论”和“弱势论”。

当我们关注他们的弱势地位,要求给予他们更多人性化的关怀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应对他们的危险论保持适度的警惕,这也是各地维稳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北京作为首都,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中心,经常举办重大会议和活动,特殊时期的维稳工作尤为重要。

阳光中途之家在重大活动时期,将风险较高的社区服刑人员集中到中途之家进行教育培训。

在不违背社区服刑判罚的前提下,为维稳工作提供了一个回旋的灵活机制和空间,阳光中途之家这方面的作用已经在奥运期间得到充分体现。

对于高风险人员,阳光中途之家可以进一步发挥“入内中途之家”的功能。

第五,阳光中途之家在协调各方面力量参与社区矫正方面,也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社区矫正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司法行政机关是具体组织实施部门,但也需要法院、监狱、公安、民政、人保、检察院等部门以及相关社会团体和组织密切配合,分工负责。

但各地实践中由于牵涉的部门较多,权利义务不明确,且没有固定的统一办公场所,各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对做好这项工作缺乏热情和主动性,反而使工作复杂化。

朝阳区以阳光中途之家为平台,开展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有效地缓解了上述问题。

如前所述,在学员集中培训期间,经常邀请法院、监狱、公安、劳动、民政等部门,工、青、妇团体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还包括一些专家、专业培训人员、志愿者等,有效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使两类人员便利地了解到相关领域的政策措施,接受心理辅导和专业技能培训,更好地回归社会。

第六,通过阳光中途之家的集中矫正和培训,社会效果比较明显,也增强了政府财政投入的信心。

社区矫正开展以来,很多地方财政系统一直对其必要性和经费投入持谨慎态度,认为招聘的司法社工的薪酬成了一个负担,而工作成效则是不明确的,再犯罪率很低也不能充分地证明工作成效,因为当前我国社区服刑的对象都是风险很小的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