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汉语词看古代丧葬文化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

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

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
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丧葬仪式和习俗一直非常重视。

古代的丧葬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敬祖思宗:中国古代人对祖先的崇敬和思念是丧葬文化的核心。

他们相信祖先有神灵的存在,因此在丧葬仪式中,人们会举行祭祀仪式,祭祀祖先的灵魂,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2. 丧葬仪式:古代的丧葬仪式非常庄重和隆重。

在丧家,人们会摆放神主牌位,供奉先人的灵牌,举行告别仪式,亲友们会穿上素服,戴孝,进行哭丧、祭祀等仪式。

同时,还会有一系列的礼仪和习俗,如丧礼、出殡、吊唁等,以示对逝者的敬意和哀悼。

3. 墓葬建设:古代中国人对于墓葬的建设非常重视。

他们认为墓葬是逝者灵魂的归宿,也是后人对逝者的纪念和尊重。

墓葬的规模和形式因人而异,有的人会修建豪华的陵墓,有的人则会选择简单的坟墓。

此外,墓葬还会有丰富的陪葬品,如瓷器、铜器、玉器等,用以示逝者的尊贵地位和丰厚的财富。

4. 丧葬禁忌:古代中国人对于丧葬期间的禁忌非常重视。

他们相信在丧葬期间,逝者的灵魂会在家中逗留,因此要避免打破沉寂和平静的状态。

禁忌包括不进行娱乐活动、不举行婚嫁、不忌辟邪咒骂等。

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禁忌,如不许提及逝者的名字、不许在
丧葬期间修房子等。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充满了敬祖思亲、庄重隆重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对逝者的尊敬和对生死的思考。

这些传统的丧葬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在农村地区仍然保留着一些古老的习俗和传统。

古代丧葬制度与丧俗文化

古代丧葬制度与丧俗文化

古代丧葬制度与丧俗文化古代丧葬制度与丧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的丧葬制度和丧俗文化体现了人们对生死的关注和敬畏,对亡者的尊重和思念,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本文将从古代丧葬制度的形成和演变、丧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古代丧葬制度的形成和演变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在先秦时代,人们普遍相信死后有来世,因此重视丧葬仪式的庄重和隆重。

根据《礼记》等典籍记载,古代丧葬制度严格遵循礼制,在居丧期间要进行一系列的礼仪活动,如服丧、制丧、行丧等。

服丧包括剃发、改服、戴孝等,以示对亡者的哀悼;制丧指的是丧家按照一定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准备葬礼所需的物品和场地;行丧则是指将亡者送入坟地,并安置好墓碑和祭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古代丧葬制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汉代以后,私葬渐渐取代了公葬,丧葬制度逐渐简化,但对丧家的礼仪要求仍然严格。

唐宋以后,随着儒家思想的深入人心,对丧葬的规范和制度要求更加严格。

明清时期,丧葬制度进一步完善,丧葬活动逐渐盛行起来,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如纳吉、执烛、传丧等。

丧俗文化是古代丧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代人们面对死亡时的情感表达和精神追求。

古代丧俗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古代丧葬制度和丧俗文化对现代社会仍有一定的启示和影响。

首先,它提醒人们要尊重亡者和死亡,传承孝道和家族文化。

其次,它强调了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对当代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再次,它呼吁人们正确认识生死,审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综上所述,古代丧葬制度与丧俗文化是中华文明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们对生死的关怀和敬畏,对逝者的尊重和纪念,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通过对古代丧葬制度与丧俗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珍惜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引发人们对生死、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古代礼俗(丧葬)

古代礼俗(丧葬)

古代礼俗(丧葬)古人临死时称“属纩〔zhu kuang 主矿〕”。

据《礼记》的《既夕礼》、《丧大记》记载,人到病危之时,要给其脱掉内衣,换上提前准备好的寿衣。

病危之际穿寿衣是因为人未死时身体不僵,便于穿戴。

此时其四肢都有人捉着,以防手脚痉挛,然后“属纩以俟绝气”。

属是放置的意思,纩是新丝绵絮。

新絮很轻,用来放在弥留者的口鼻上,测看是否断气。

如果不见新絮摇动,病人就是死了,这才可称“卒”。

后来属纩就成了临终的代名词。

人初死之际不能立即办丧事,还要为死者招魂,称为“复”。

行复礼时,由一人拿着死者上衣登上屋顶,面向北方喊死者的名字,连喊三次,再把死者上衣卷起来投到屋前,下面有人接住并覆盖到死者尸体上。

行复礼是“尽爱之道也,望反(返)诸幽,求诸鬼神之道也”(《礼记·檀弓下》)。

就是说,生者不忍心亲属死去,希望通过祈求鬼神,使死者的灵魂重新回到身体上来。

复而不醒,然后才办丧事。

首先要为死者沐浴,沐是洗头,浴是洗身。

沐浴时用盆盛水,用勺子舀水往尸体上浇洒,用细葛絺巾洗擦,还要剪指甲和修胡须。

负责沐浴的人,如死者为男性用男侍者,女性用女侍者。

死者的亲属则在沐浴时暂时退出屋外。

沐浴是为了帮助死者干净地离开人世,其习俗《礼记·丧大记》就有记载,而且一直沿袭到后代。

《晋书·王祥传》记王祥将死,戒其子曰:“气绝但洗手足,不须沐浴。

”由此可见,死者如果没有特别的遗嘱,一般人死后都是要沐浴的。

沐浴之后便是入殓,即给死者穿衣下棺。

《礼记·丧大记》和《仪礼·士丧礼》都对殓的仪节有具体记载。

殓有大殓、小殓之分。

小殓是指给死者裹上衣衾,时间在死去的次日早晨。

大殓是把尸体放入棺内,时间在小殓的次日。

不论小殓或大殓,孝子及亲属都要在旁边,并依礼仪多次哭踊,以表哀痛。

至清代,民间已将大小殓合并为一,统称入殓。

入殓时有“饭含”的丧仪。

饭是在死者口中放入米、贝;含是在死者口中放入珠玉。

饭含因尊卑不同而有所区别。

礼记 丧葬文化

礼记 丧葬文化

礼记丧葬文化
《礼记》是古代中国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包含了丧葬文化的相关内容。

在古代中国,丧葬文化非常重要,被视为对逝者的最后恩待和对祖先的敬仰表达。

根据《礼记》中的记载,古代丧葬文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守孝:丧葬期间,家属要进行一定的守孝礼仪。

这包括剪发、穿孝服、不音乐、不举办喜庆活动等。

这些丧葬礼仪的目的是表达家属对逝者的哀悼和尊敬,展示对逝者的敬意。

2. 冠笄:在古代中国,成年男子戴孝帽,而成年女子则戴孝冠,这是丧葬期间的一项仪式。

通过冠戴孝冠,女子象征着对逝者的哀悼和尊敬。

3. 祭祀:丧葬中的祭祀仪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家属会准备食物、酒和祭品,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通过祭祀,人们希望逝者能够得到安息和祝福。

4. 安葬:古代中国非常注重逝者的安葬仪式。

根据《礼记》的记载,安葬应该选择适宜的地点和墓地,进行具体的埋葬仪式。

墓地的选择要遵循地理风水和世系传承的原则,以保证逝者的后代能够与其联系和祭拜。

总的来说,《礼记》中的丧葬文化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逝者的尊敬和关怀,强调家族传承和祭祀祖先的重要性。

虽然现代社会的丧葬方式可能有所变化,但丧葬文化依然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体现了对逝者的敬意和对生死的思考。

汉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

汉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

汉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有着非常特殊的丧葬观。

与其说是“丧葬观”,不如说是“生死观”的一部分,因为汉代人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两个阶段组成的,即生和死。

对于生这个阶段,他们十分重视,对于死这个阶段,他们同样十分尊重和关注。

1. 宗族制度汉代社会是一个以宗族为基础的社会。

在汉代,宗族制度得到了完善,尤其是在丧葬方面。

根据宗族制度,死者的尊卑不同,其所受的礼仪和丧葬方式也有所不同。

宗族长辈死亡时,家族必须奉行“大礼”,让全族人都举行为之哀悼。

而一些平民百姓死亡时,则要根据其财力情况而定,丧葬方式相对简洁。

2. 金石铭文在汉代,金石铭文成了一种流行的为死者流传后世的方式。

除了丧葬时用来记录死者事迹和家族背景的榜文外,还有很多人在生前为自己写下铭文,以保留自己的名望。

这种流行的习惯反映了汉代人对于至亲之人和名望的长存不朽的追求。

3. 谷祭汉代谷祭是一种尊重死者的方式,它是指在人死后的第三年固定举行的祭祀活动。

当年的庄稼已经收割进仓库,这个时间点被认为是死者离开人世三年,已经脱离了现世,可以入土为安了,所以举行祭祀活动。

谷祭除了是一种家族的纪念仪式,也是一种社会的和谐仪式,因为每个人都会参加,祭祀死者,也祝愿自己能够健康长寿,并为社会和谐祈愿。

4. 资产等级在汉代,丧葬仪式的豪华程度有时也反映了死者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等级。

当然,这种体现社会等级的丧葬仪式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汉代人对于丧葬奢侈浪费的批评。

5. 重视驾魂令汉代人认为人的灵魂有着后世相通的过度形态,因此要进行丧葬仪式,并设置驾魂令,意义在于帮助亡灵前往下一个境界,转世去处的部门。

同时,驾魂令还有着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即用于代表死者的权利和社会地位。

如果驾魂令的权利越高,死者就越有可能在死后得到社会上的认可、尊重和成就。

中国古代文化礼仪 丧葬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礼仪 丧葬制度
《论语·为政》孔子的弟子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一、丧礼的程序 周代贵族的丧礼隆重而繁复,主要可以分为卒、敛、殡、葬、祭五个阶段。
1. 卒
1
古人的居室有正寝和燕寝。燕寝是平常居住的地方,正寝只有斋戒和生病时才用。 让病人头向东躺在正寝的北墙下,使病人平静地死去。 后来把人的正常死亡称为寿终正寝。
服大功的对象 男子为出嫁的姐妹和姑姑、堂兄弟和未出嫁的堂姐妹,女子为丈夫的祖父母、伯叔父母、娘家 兄弟,公婆为嫡子之妻,都服大功。 父亲为庶子、为长女,服大功;
4. 小功 小功又次于大功,服丧期也缩短到了五个月。 小功的麻布衣服更细一些,也用熟麻布制作,但做工更加精细。
服小功的对象 男子为外祖父母、伯叔祖父母(祖父母的兄弟)、堂伯叔父母、堂兄弟(指同曾祖父母的叔伯兄 弟)、堂姐妹,服小功。 女子为丈夫的姑母和姊妹、为兄弟媳妇,也服小功。
《礼记·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父母)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 南北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祀孔子 冢”。 《礼记·檀弓上》:“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 圣人也。子何观焉?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 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马鬛封之谓也。今一日而三斩板,而已封,尚行夫子之志乎哉!”
九族 中国古代有“三亲”,还有“九族”。 明代方孝孺因为支持建文帝,被明成祖处以灭九族的大刑。
九族 九族就是上四代(高祖、曾祖、祖、父)和下四代(子、孙、重孙、玄孙),加上自己,这九族也 就是在“五服”内的,就是在丧礼上要穿丧服的亲属。 一说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

丧葬的词源和起源

丧葬的词源和起源

丧葬的词源和起源丧葬的词源和起源(殡葬史话)殡葬是人类自然的淘汰,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

殡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词。

"殡"一作停柩解,如《礼记》:"夏后氏葬于东阶之上"、"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两阶之上";一作葬解,如《荀子》:"三月之殡"。

"葬"作藏解,如《礼记》:"国子高曰:葬也者,藏也。

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

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

"现在的殡葬指的是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和对死者哀悼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送花圈挽联、出殡送葬、安葬、安放骨灰盒等一系列的丧葬事项。

在一百多万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生活活动的扩大,原始人群逐渐被一种固定的生活集体所代替,出现了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

在公社内部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没有贫富不均,每个成员地位是平等的。

反映在丧葬问题上极为简单,如一个成员去世后,后人不忍见死者遗体腐坏,用柴草盖上,埋在野外,既不挖坟墓,也没有礼仪。

而随着社会进步人们采用了土葬。

中国原始社会时期,逐渐产生了宗教迷信灵魂不死的观念,过去没有亲人死后埋葬的习惯。

自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以后,就有了埋葬亲人的习俗。

唐杜氏《通典》说太古时代凶礼中规定“;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棺椁”。

在半坡遗址墓碑中,埋葬的死人多是头朝西,表示灵魂寄托西方的意思。

这种宗教信仰,对祖先的崇拜观念,在我国母系氏族就产生了。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厚葬之风和迷信活动更加盛行,奴隶主阶级为利用宗教迷信维持其统治,大力提倡对凶礼的习俗,甚至把奴隶也作为祭品杀掉,作为殉葬品埋掉。

商周时期制定了"贵贱有仪,上下有等"的葬制,无子、诸侯、大夫、士及一般奴隶主死了,在殓、殡祭上从时间、仪式棺椁到殉葬品都有等级区分,而奴隶则只“举而委之”或当殉葬品活活埋掉,如古侯家庄西北冈发现的大墓,墓室面积三百多平方米,深达12米,墓室中埋有执戈的奴隶和狗。

从古汉字透视古代丧葬习俗

从古汉字透视古代丧葬习俗

语言文化从古汉字透视古代丧葬习俗 马兰22宿。

一些汉字清晰地保留了这种习俗特征。

1 墓、坟、茔坟墓是土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坟墓被看做人生的最后归宿,汉字中!墓∀、!坟∀、!茔∀三个字,反映了这一习俗。

#说文解字∃!墓,墓丘也。

从土莫声。

∀!坟,墓也。

从土賁声。

∀!茔,墓地。

从土营省,亦声。

∀从字形分析,三字都与土葬有关。

#礼记檀弓∃记载: !孔子曰:%古者墓而不坟。

&∀可见,虽然都指墓穴,!墓∀、!坟∀是有所区别的。

!土之高者曰坟,葬而无坟谓之墓。

∀(#礼记檀弓∃)即在墓穴上堆起大土堆就叫做坟,只是下葬而没有堆起土堆叫做墓。

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东周以前的墓葬是!墓而不坟∀的,墓而坟是由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始的。

#礼记檀弓∃记载了孔子寻找父亲墓地的故事,孔子幼年丧父,长大后想去祭奠父亲,却找不到墓地,后费尽周折才找到。

为了便于日后祭奠,他就在父亲的墓上培土垒坟并种树作为标志。

!孔子曰:%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

&于是封之,崇四尺。

∀(#礼记檀弓∃)到了汉代,坟和墓已经没有分别了。

2 棺、椁、饭、含随着土葬习俗的兴起,人们开始对葬具、随葬品有所需要,!棺∀、!椁∀、!饭∀、!含∀几个字记录了这种习俗。

棺椁,指装殓尸体的器具。

内棺称作棺,套棺(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称作椁。

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记载: !生有轩冕、服位、贵禄、田宅之分,死有棺椁、绞衾、圹袭之度。

∀可见古代棺椁是用来显示死者身份地位的。

周代的棺椁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即!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丧葬习俗已经带上了一层政治色彩。

饭含也是古代的一种丧葬习俗,即将米、贝、珠、玉等物放入死者口中。

放入米、贝称为饭,放入珠、玉称为含。

饭含的作用在于!实亲口∀,!缘生以事死,不忍露其口。

∀(何休注)是生人尽孝道而已。

现在民间丧葬习俗中仍然可以找到饭含之俗的遗风。

3 殓(敛)、殡土葬习俗中,殓和殡是死者安葬前的两个重要环节。

中国传统文化--丧葬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丧葬文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09级软件工程(嵌)蔡建平等级森严的丧俗中国有着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并孕育了影响国人几千年的中国特色风俗。

其中丧葬习俗和很多习俗一样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

最初人们并不安葬死者,后因古人迷信鬼是灵魂变的,相信独立存在的鬼魂具有超人的能力,对它产生了无比恐惧的心理,进而演变为鬼魂崇拜!为避灾求福,古人才改变了对死人的轻视。

并根据他们对鬼魂阴间生活的种的席位。

:“生,事之以礼;,诸侯曰薨,,,常让只是为了在《马大卑而定,,因而古人对此格外讲究。

富贵之家不惜重金购置绫罗绸缎,延请名师精工细作,极尽奢华;贫穷者亦想方设法尽力置办,使行将入土的亲长不致过于寒酸。

有很多人亦很早为自己准备“棺材本”。

古人用铭旌表识死者姓名,铭旌有一定的等级,历代制度不尽相同,但都是通过旗幡的长度显示尊卑。

安葬死者前要进行治丧活动,通常是作佛事,这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礼仪相结合的产物。

佛教认为,人世间充满了罪恶和苦难,西天净土才是最理想的去处。

死者的躯体虽然停止了生命,但灵魂仍灾难深重,要进入西天极乐世界,必须举行种种超度亡灵的宗教仪式,使死者的灵魂彻底解脱。

否则必入地狱,受??、烧、舂、磨等酷刑,死者的家人也不能安居乐业。

丧作佛事最初限于释门子弟,后被人们普遍接受,逐渐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唐宋以后尤为盛行。

现在有些老人都通宵不睡去看人家做佛事,俗称“放焰口”。

可见,在封建社会后期,佛教与丧葬已结下了不解之缘,贯穿于整个丧葬活动的始末。

佛教对中国文化之影响可谓深矣!墓葬集中地反映了古代的丧葬习俗,从各方面再现了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

鬼魂世界每每是现实社会的再现。

古人非常重视选择葬地,颇有讲究,形成了一套充满迷信色彩的理论和方法,精通此道和以此为业者民间称之为“风水先生”。

所谓“风水”,实际上是古代相地术的俗称。

古人迷信,每逢营造之事,在兴工动土之前都要察看附近的地貌环境和山川形势,看它是否得“风”得“水”,以择吉避凶。

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

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

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
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是一个深厚而复杂的体系,受到儒家、道家、佛家等多元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丰富的仪式、信仰和礼仪。

以下是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的主要特点:
1.尊重祖先: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对祖先的尊敬和纪念。

丧葬仪
式是表达对逝者尊敬和怀念的方式,认为通过良好的丧葬能够保佑祖先在来世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2.阴阳思想:古代中国人深信生死有命,阴阳轮回。

因此,丧葬
仪式中常包含与阴阳有关的仪式,如祭祀、超度等,以确保逝者在来生得到善终。

3.宗族礼仪:丧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看作是宗族的一项重要礼
仪。

宗族成员通常会共同参与丧葬仪式,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对家族的凝聚力。

4.居丧礼仪:家庭在丧期内有一定的居丧礼仪,包括停止娱乐活
动、避免结婚嫁娶等。

居丧礼仪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敬畏。

5.坟墓建筑:古代中国的坟墓建筑讲究地理风水,选择坟地和坟
形都有一定的讲究。

墓地通常选择在山水宜人的地方,而坟墓的形状也有大小之分,富贵人家的坟墓通常更为宏伟。

6.吊祭仪式:在丧期结束后,家庭会进行吊祭仪式,以表达对逝
者的追思。

这个仪式通常包括祭拜神灵、奠酒、祭拜祖先等环节。

7.丧服制度:家庭成员在丧期内会穿戴特殊的丧服,表示对逝者
的哀悼。

丧服的颜色和款式有严格的规定,也因社会地位和亲缘关系而有所不同。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反映了对生死的认知、家族观念和宗教信仰的深刻理解,为后代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从汉字中看古代丧葬

从汉字中看古代丧葬

从汉字中看古代丧葬人有生老病死,死是每个人最终的结局。

生命是短暂的,死亡才是永恒的。

本文从几个汉字出发,简单看一下古代的丧葬。

一、由生变死1、“死”早期甲骨文写作,左边是一个跪在地上的人,右边是一具枯骨,从人从歺,会意,表示生者对死者的凭吊。

本义是生命结束,他人对遗体痛哭哀悼。

晚期甲骨文写作,省去“口”。

《说文解字》:“死,澌也,人所离也。

从歺,从人。

凡死之属皆从死。

”《说文解字注》:“形体与魂魄相离。

”扬雄《方言》:“澌,尽也。

”澌本义为水尽,死是人的生命走到尽头,因此以澌训死,表示生命到尽头。

死本为动词,表示生命结束,亡命。

如死尸、死期、死敌、死人、死于非命、大难不死、死者,人之终也(《列子•天瑞》)等。

后发展出不少引申义。

“死寂”、“死灰”表无生命的,难活的意思,是形容词;“死板”、“死角”、“死胡同”是不活动的,行不通的意思,也作形容词;“死干”“死做”表示僵化地,不灵通地,是副词;“死拼”、“死缠烂打”是拼命地,不顾一切地的意思,也作副词。

2、“丧”《白虎通》:“人死谓之丧何?言其丧亡不可复得见也。

不直言死、称丧者何?为孝子之心不忍言也。

”死和丧都是生命的结束,但丧是避免直言死的委婉说法。

早期甲骨文在桑树上加两个“口”,表示蚕食桑叶。

本义是满树蚕虫将桑树的叶子吃光。

晚期甲骨文增加枝叶,增加“口”。

《说文解字》:丧,亾也。

从哭从亾。

会意。

亾亦声。

“桑”“丧”二字音近,在意义上也有关联。

古代有“桑榆”一典,指日落时余晖所照之处,常喻垂老之年。

《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榆。

”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以桑榆比喻人之暮年,生命将尽,正与“丧”的意义相近。

丧本义是桑树的桑叶被满树的蚕虫侵食,音sàng,这一意义已经消失;“丧胆”、“丧门星”、“丧权辱国”是丢失,失去,消失的意思,音sàng;“丧服”、“丧食”、“居丧”是表示哀哭悼亡,念sāng。

古代言死的说法还有崩、薨、卒、不禄、逝、圆寂、百年、填沟壑、见背、就木、捐馆等等。

盘点中国古代八大丧葬方式

盘点中国古代八大丧葬方式

盘点中国古代八大丧葬方式
1、焚葬:指将死者的尸体经过火化后,再将火烬埋葬在地下。

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丧葬方式,古称“尘葬”、“仰葬”或“火葬”,又称“微火”或“天火”。

2、祭祀:是指将遗腹的尸体悬挂起来,举行祭礼祭拜的一种方式,又可以叫做引,祭祀古称“礼葬”。

3、回尸:指把遗尸送回家乡,家乡的亲友火化尸体后掩埋的一种方式。

4、积尸:指临终者在卧室放置一棺,放进遗体,再覆盖上板罩,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再将遗体火化后埋葬,没有进行祝祷仪式的方式。

5、放冷葬:是指尸体未经任何火化处理,直接放置在冰柜或冰箱里,殉葬。

6、断连葬:指将死者的尸体割断脐带,然后将身体分割为两半,焚烧掩埋的一种丧葬方式。

7、流葬:指用船将死者的尸体运河另放,然后火化殉葬的一种丧葬方式。

8、崩葬:是把死者的尸体放在山洞中焚烧埋葬的一种方式。

此种方式被用于古代封建社会南方部分地区的家庭及少数族类。

中国古代有八种丧葬方式,它们都能够体现出不同时代、不同观念和价值观、不同地域文化差异,表达出古人对丧葬的特殊重视以及对死者的敬畏。

各种不同的丧葬方式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从而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更多的了解和鉴赏。

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浅论

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浅论

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浅论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和态度,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丧葬礼仪的起源、演变和特点三个方面浅论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

一、丧葬礼仪的起源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

在古代,人们认为死亡是一种神秘的现象,需要通过祭祀来安抚死者的灵魂,使其得到安息。

因此,古代人们在丧葬礼仪中,不仅要进行祭祀活动,还要进行各种仪式和礼节,以表达对死者的尊敬和哀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丧葬礼仪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仪式。

在古代,丧葬礼仪不仅是对死者的尊重和哀悼,也是对家族和社会地位的体现。

因此,丧葬礼仪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丧葬礼仪的演变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在古代,丧葬礼仪的形式和内容都受到了不同的影响和变化。

在周代,丧葬礼仪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制度和规范。

周代的丧葬礼仪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丧、殡、葬。

在丧期间,家属要穿孝服,进行祭祀活动;在殡期间,要进行送葬仪式;在葬期间,要进行安葬仪式。

这些仪式和礼节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丧葬礼仪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更加复杂和繁琐的仪式。

在唐代,丧葬礼仪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隆重和庄重的社会仪式。

唐代的丧葬礼仪包括了丧、殡、葬、祭、祀等多个环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祭祀活动。

唐代的祭祀活动非常隆重,要进行多次祭祀,祭祀的规模和仪式都非常庞大。

在明清时期,丧葬礼仪逐渐趋于简化。

明代的丧葬礼仪已经不再像唐代那样隆重和繁琐,而是更加注重实用和简洁。

清代的丧葬礼仪更是进一步简化,许多繁琐的礼节和仪式都被取消或简化。

三、丧葬礼仪的特点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丧葬礼仪是一种非常庄重和隆重的社会仪式。

在古代,丧葬礼仪是对死者的尊重和哀悼,也是对家族和社会地位的体现。

因此,丧葬礼仪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其次,丧葬礼仪是一种非常复杂和繁琐的仪式。

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与习俗

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与习俗

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与习俗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是一个丰富多样且充满仪式感的传统。

习俗和仪式在古代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它们被视为对逝者的尊重和对死者家族的慰籍。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和习俗,以展示这一传统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

1. 丧葬文化的起源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原始社会。

古代人们相信死后的生活与生前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他们相信逝者需要在死后继续生活,他们希望逝者能够在来世过上幸福的生活。

为了确保逝者的幸福,古代人们开始实施各种仪式和习俗。

2. 丧葬仪式与居丧礼中国古代的丧葬仪式非常庄重,充满仪式感。

当有人去世时,家庭成员会根据逝者的身份地位举办不同规模的葬礼。

丧礼通常会持续数天,并包括诸如祭祀、告别仪式以及居丧礼等仪式。

而居丧礼是指亲友前来慰问时的礼节。

居丧礼注重细节,包括穿戴、佩戴和行为等方面。

3. 丧葬习俗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逐渐发展和演变。

不同朝代和地域有着各自独特的丧葬习俗。

例如,在宋代,一些重要的官员和贵族会举行盛大的葬礼,并在陵墓中安置金银等财宝,以显示对逝者的尊重。

而到了明清时期,官员的丧葬规模逐渐受到限制,更加注重简朴和尊重的表达方式。

4. 丧葬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仪式和习俗,它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其他方面。

丧葬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价值观的转变。

丧葬文化也加强了家族的凝聚力,增强了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

5. 丧葬文化的现代传承尽管现代社会的变化和进步,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依然保留着一些传统的习俗和仪式。

在现代社会中,一些中国人仍然坚持遵循古代的丧葬文化,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对传统的尊重。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现代化的因素也逐渐涌入丧葬文化中,使其与时俱进。

总结: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与习俗丰富多样,仪式庄重而充满仪式感。

丧葬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它深深根植在中国人的心中,并对中国社会的其他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民族传统丧葬风俗

汉民族传统丧葬风俗

汉民族传统丧葬风俗原创/梁沫之丧葬制度是一个种族乃至民族文化习俗的重要特点。

各个民族的风俗特点,在丧葬方面也显现出不同之处。

在古代中国,等级制度还是相对很严格的。

因此在丧葬方面,也会有相应的体现。

同样是死,在说法和称呼上面就有尊卑、贵贱之差别。

皇帝、皇后曰:崩。

公侯贵戚曰:薨。

大臣要员曰:卒。

士曰:不禄。

平常的百姓庶人曰:死等。

平常汉人家人中有人死,则禁止婚娶娱乐等活动。

过三日开始服丧。

要服素服。

披麻戴孝。

妇人要除去首饰。

从服丧日开始,满27日才可以释服。

个别出仕做官还需要辞官守孝3年。

服丧要戴麻布冠。

扎麻制腰带,麻制鞋。

每日晨要设置香案进行哭丧。

汉族丧葬习俗,更多的是一种传统孝道。

汉族传统的葬式为土葬。

这是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

死后都会用棺材装殓尸首,曰:灵柩。

汉人传统喜爱以优质的松木、楠木等制造棺材。

很多汉人以死后能得一副好棺木为最大幸事。

同时土葬必有坟墓。

殡葬还需要有陪葬。

根据社会阶层等级不同陪葬物品等也不同。

帝王公侯肯定陪葬的要高级。

寻常老百姓也就可能很普通。

在帝王的陪葬品中,有不少贵重金银物品。

这也导致了历代汉族社会中盗墓这一职业的存在。

最近很流行的《盗墓笔记》就是根据盗墓这一职业所写的悬疑历险小说。

其实在古代盗墓是被人很看不起的。

首先是对死者的不尊敬。

古人对先人逝者是很尊敬的,这关乎到一种传统孝道,是一种社会伦理。

同时对逝者坟墓的位置、安葬时间等也是很讲究的。

有些坟墓要求有好的风水。

好的风水,对逝去人也是一种安慰,对活着的家人也是一种心灵上的荫庇。

可以保佑后人祖祖辈辈家族兴旺繁荣。

盗墓者盗墓,偷取陪葬品。

无疑是破坏了风水。

对逝者亲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逝去人的灵魂无法得以安慰。

盗墓在某种程度上无疑等于掘人祖坟。

当然,现在社会很多地方也不讲究风水了,也就无从再强调了。

再者,汉族传统风俗讲究厚葬。

因此有很多陪葬品是可以考究的文物。

盗墓者盗墓为了个人利益,无疑对历史文化也是一种客观上的破坏。

汉字与古代丧葬风俗

汉字与古代丧葬风俗
汉字与 古代丧葬风俗

• • 对外汉语101班 孙丹丹 20101344118
2013-10-09
对外汉语101班孙丹丹
1
汉字与丧葬习俗 ——丧葬、坟墓、五服
2013-10-09
对外汉语101班孙丹丹
2
首先我们通过汉字“葬zàng”来认识一些 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
2013-10-09
对外汉语101班孙丹丹
2013-10-09
对外汉语101班孙丹丹
10
• • • • • • • •
属纩 招魂 殓 殡 报丧 出殡 下葬 挽歌
治丧过程
2013-10-09
对外汉语101班孙丹丹
11
• 以上就是本节课所有的知识点。
• 谢谢观赏!
2013-10-09
对外汉语101班孙丹丹
12
3
• 《易· 系辞下》:“古 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葬之中野,不封不树, 丧期无数。” • 《说文· 茻部》:“葬, 藏也。从死在茻中, 一其中所以荐之。”

2013-10-09
对外汉语101班孙丹丹
4
• 《说文· 人部》:“吊,问終也。从 人、弓。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故人持弓会殴禽也。” • 《吴越春秋》:“弩生于弓,弓生 于弹,弹起于古之孝子。古者人民 质朴,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 裹以白茅,投于野中,孝子不忍见 父母为禽兽所食,故做弹以守之, 绝禽兽之害。”
8
斩 衰 • 古代喪服名。斬是孝服不縫邊。“五服”中最重 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织布制做,断处外露不 封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除服 “斩衰”外,还须戴孝帽,孝帽下垂白色棉球; 腰束粗麻腰带,手持哭丧棒。 齐衰 • 古代丧服名。低于“斩衰”,高于“大功”。是 孙子、曾孙為祖父母服丧。用本色生麻布做,剪 断处封边。亦系腰带并戴孝帽,只是下垂的棉球 呈紅色。

古代丧葬文言文翻译注释

古代丧葬文言文翻译注释

《汉书·礼乐志》载:“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后世以为非礼,乃有封树,始设丧纪,丧期以年数定。

”译文与注释:《汉书·礼乐志》记载:“古时候的丧葬习俗,人们将死者穿上厚重的衣物,用柴草包裹,然后将其埋葬在野外,既不堆土成坟,也不种植树木,丧葬的时间没有固定的期限。

后世的人们认为这样的做法不符合礼仪,于是开始有了堆土成坟、种植树木的习俗,并且开始设立丧葬的规矩,丧葬的时间以年数来定。

”注释:1. 《汉书·礼乐志》:指《汉书》中的礼乐部分,记载了古代的礼制和音乐制度。

2. 古之葬者:古代的丧葬方式。

3. 厚衣以薪:用厚重的衣物包裹死者,薪即柴草。

4. 葬之中野:将死者埋葬在野外。

5. 不封不树:不堆土成坟,也不种植树木。

6. 丧期无数:丧葬的时间没有固定的期限。

7. 后世以为非礼:后世的人们认为这种做法不符合礼仪。

8. 乃有封树:于是开始有了堆土成坟、种植树木的习俗。

9. 始设丧纪:开始设立丧葬的规矩。

10. 丧期以年数定:丧葬的时间以年数来定。

这段文言文描述了古代丧葬习俗的演变过程。

在古代,人们认为死者应该被安葬在野外,不堆土成坟,也不种植树木,丧葬时间没有固定期限。

这种做法反映了古人对于生死观念的朴素态度,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为这种做法不符合礼仪,于是开始有了新的丧葬习俗,如堆土成坟、种植树木,并且开始设立丧葬的规矩,丧葬时间以年数来定。

这一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礼仪制度的逐渐完善。

在翻译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保持原文的文风和句式,尽量使译文具有文言文的特点。

- 对古代的词汇进行注释,帮助读者理解文意。

- 对古代的文化背景进行说明,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丧葬习俗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翻译和注释,可以使现代人更好地了解古代的丧葬文化,以及对生死的认识和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主要讲有关初死和入殓的词汇,包括初死、小殓和大殓三部分。第五章主要讲有关殡葬过程的词汇,包括停柩、出殡、坟墓、殉葬和陪葬等。
第六章主要讲反应丧礼的词汇,主要包括告丧奔丧与凭吊、丧服、丧期、居丧、祭祀等。通过论述,得出最后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古人的丧葬习俗的变迁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演进。
第二,古人观念受到神鬼甚至宗教的巨大影响。最初的丧葬可能是因为对鬼魂的恐惧,或是对祖先的敬重。
第三,古人对礼制的也要求甚严。
特别是在居丧守孝方面,“三年之丧”几乎是强制性的要求。第四,封建流毒对人们尤其是下层百姓的残害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不仅生前要忍受统治者的层层剥削和压迫,在死后还要继续受其荼毒。
第五,古人对事物命名达到了极高的科学程度。第六,对死亡的委婉语,不只是简单的语言上的变化,它体现了非常丰富的内涵。
从古汉语词看古代丧葬文化
本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讲的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以及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主要讲丧葬的产生和释名。包括丧葬习俗的来源,丧葬习俗的社会意义,“丧、葬”的释名,“葬、埋”考辩等。
第三章主要讲各种死亡委婉语,其中分为几大类:远行、仙升、捐弃、归委、泯没、凋谢、山崩星陨等。从第四章开始讲与丧葬礼仪有关的词汇和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