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
西方哲学十讲7现象学的方法
参与观察
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 通过参与观察的方式了解社会现象的 实际运作情况。
现象学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的比较
1 2 3
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比较
实证主义社会学强调对社会现象的客观描述和定 量分析,而现象学社会学则更关注社会现象的主 观性和整体性。
与解释主义社会学的比较
解释主义社会学强调对社会现象的主观理解和解 释,而现象学社会学则更注重对社会现象的客观 描述和分析。
02
现象学的方法论
悬搁与还原
悬搁
胡塞尔提出的“悬搁”概念,要求将 自然科学的态度、理论以及一切预设 的前提加以悬搁,暂时存而不论,以 便直接面对现象本身。
还原
通过悬搁,将我们的意识从自然科学 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还原到纯粹的意 识领域,从而揭示出意识的本质结构 。
直观与描述
直观
现象学强调直观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直观才能把握现象的本质。直观是一 种直接的、非概念性的把握方式,能够揭示出现象的内在结构和本质特征。
要点二
访谈法
现象学心理学通过与被研究者进行深 入的访谈来了解他们的内心体验。这 种方法要求访谈者具有良好的沟通技 巧和倾听能力,以便能够引导被访谈 者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要点三
案例研究法
现象学心理学通过对个别案例进行深 入的研究来了解心理现象的本质。这 种方法要求研究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 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便能够准确 地分析和解释案例中的各种因素。
倡导描述性研究
现象学心理学提倡对心理现象进行详尽的描述,通过描述来揭示心理现象的结构和特征。它认为,只有 通过对心理现象的准确描述,才能为理论构建提供坚实的基础。
现象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要点一
观察法
现象学
象的同时有一种反思(reflexive)行为,借
助于它我们体验到意向行为本身。
现象学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称为反思的和描述的心理学,因
为现象学把反思到的意识结构描述下来。
(二)意向性理论
9. 意向内容的边缘域
意识活动是在时间中进行的,当意向行为指向一个对象时,
也潜在地指向其周围的东西。
每一个意向内容的周围形成一个由过去和将来的意向内容
(二)意向性理论
7.带存在信念的行为与不带存在信念的行
为,这属于行为的质性方面的差别。
“我的别墅在市郊”——“我希望在市郊有我的别墅”
“上帝因为人类造巴比伦塔而惩罚人类,使人类各民族
间的语言彼此不同。”
(二)意向性理论
8.认识对象的主要方式是知觉(Wahrnehmung)
或以知觉为基础;我们的意向活动在对准对
第三节 现象学的发展
一、舍勒的哲学人类学:
1.生平:舍勒(Marx Scheler, 1874-
1928)德国著名现象学哲学家,哲学人 类学的开创者。先后在耶拿大学等任教。 主要著作:《先验的方法和心理的方法》 (1900)《同情的本质与形式》、《论 人的永恒性》、《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1928)等。 2.接受胡塞尔现象学方法,但拒绝其先 验自我意识理论。在关于意向性问题、 人类知识的分类等问题上均与胡塞尔不
胡塞尔
一、生平
Edmund Husserl (1859~1938)
二、主要著作
《算术哲学》(1891)、《逻辑研究》(1900~1901)、 《作为严格科
学的哲学》(1910)、《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1913)、 《形式的和先验的逻辑》 (1929)、《笛卡尔式的沉思》(1950)、 《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1954)、《第一哲学》(1959)等 。
现象学
现象学不是一个统一的 学派,而是一个由不同理论、 学派组成的思想运动。
2020/3/19
一、胡塞尔与现象学的兴起
胡塞尔
(
Edmund
Husserl, 德 国 ,
1859-1938),20
世纪最有影响的
哲学家之一。
2020/3/19
他的思想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对数学和逻辑基础 的研究。 第二阶段:创立现象学。 第三阶段:把现象学发展为先验 唯心论。 第四阶段:向生活世界的转”意味着“经过自身、 自我显露出来的东西”。
一生在这个虚构的纯粹意识 的“本质”王国中转圈子,直到 晚年有所转变。
2020/3/19
五.胡塞尔的晚期思想—— 论欧洲人的危机和科学危机
(一)危机的特征和根源 1.危机主要表现在精神方面,表现在对 包含在历史中的“理性”、对人自身存在的 意义失去信仰。 2.欧洲危机的根源在于混乱的理性主义。
3.意向活动本身是有结构 的,正是意向活动诸要素的结 构的连贯性和可理解性,赋予 意识对象以一定的意义。
2020/3/19
4.意向活动的连贯性和可 理解性提供了一个判明命题是 否有意义的标准。
2020/3/19
四.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方法
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若要 获得与事实科学不同的绝对 的、超时间的真理,必须采 用与事实科学不同的方法。
2020/3/19
谢 谢!
2020/3/19
2020/3/19
他的特点是:
1.把意识活动与意识对象 加以区分,认为意识活动就是 意向性或指向性。
2.意识活动和意识对象是纯 粹意识的有机因素,二者不可 分割。
2020/3/19
3.由于意识活动有指向 性,它总是有所构造,所以它 处于主要的决定的方面。
现象学:关注事物显现的现象本身而非本质的哲学方法
现象学与传统哲学的区别
现象学与传统哲学的联系
• 传统哲学关注事物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现象学关注事物
• 现象学继承了传统哲学的某些思想,如关注意识和认识
的现象本身
问题
• 传统哲学强调抽象思维,现象学强调直观和描述
• 现象学的方法论对传统哲学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传统哲学追求确定性,现象学追求不确定性
02
• 对传统哲学进行批判,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 通过反思,发现传统哲学的不足和问题
• 通过批判,推动哲学的发展和创新
03
现象学的应用领域
现象学在哲学领域的影响与应用
现象学在哲学领域的影响
• 现象学改变了传统哲学的关注点和方法论
• 现象学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现象学在哲学领域的应用
• 现象学被应用于认识论、伦理学、美学等领域
现象学:关注事物显现的现象本身而
非本质的哲学方法
01
现象学的定义与基本原理
现象学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现象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
• 创始人是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
• 胡塞尔试图通过现象学方法解决当时哲学界的危机
现象学的发展历程
• 胡塞尔之后,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和让-保罗·萨特
• 现象学将继续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发挥重要
规律
作用,推动学科发展
• 现象学的方法论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适应其他
• 现象学将与其他哲学流派和方法论进行交流和融合,促
学科领域的应用
进哲学研究的多样性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现象学举例
现象学举例【最新版】目录1.现象学的概念与特点2.现象学的创立背景3.现象学的举例说明4.现象学在我国的应用与影响正文一、现象学的概念与特点现象学,作为一门哲学分支,旨在通过直接研究事物的现象来揭示其本质。
现象学强调回归事物本身,排除对事物的先验判断,从而揭示事物的真正本质。
现象学的主要特点包括:直接性、纯粹性、无预设观念和回归事物本身。
二、现象学的创立背景现象学创立于 20 世纪初,由德国哲学家埃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提出。
胡塞尔在哲学研究中,发现传统哲学方法往往过于依赖抽象思维和理性判断,而忽视了对事物现象本身的关注。
因此,他倡导创立一种新的哲学方法,即现象学,以回归事物本身,揭示其本质。
三、现象学的举例说明现象学在具体研究中,往往通过举例来阐述其观点。
以下是一些现象学的经典举例:1.桌面的例子:当我们看到一张桌子时,现象学认为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桌子的现象本身,而不是桌子的材质、用途等先验观念。
通过关注桌子的现象,我们可以揭示桌子的本质。
2.椅子的例子:当我们坐在椅子上时,现象学强调我们要关注坐在椅子上的感觉,而不是椅子的概念或者我们的预设观念。
通过关注感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椅子的本质。
3.红色的例子:当我们看到红色时,现象学认为我们应该关注的是红色的现象本身,而不是红色这个概念或者与其他颜色的比较。
通过关注红色的现象,我们可以揭示红色的本质。
四、现象学在我国的应用与影响现象学自创立以来,在我国哲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些学者将现象学引入中国哲学研究,尝试运用现象学的方法来解读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此外,现象学对我国的艺术、文学、心理学等领域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
总之,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研究方法,通过对事物现象的直接关注,揭示事物的本质。
现象学
现象学目录现象学指20世纪西方哲学中德国哲学家E.胡塞尔创立的哲学流派或重要学派。
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期追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
广义的现象学首先指这种哲学思潮﹐其内容除胡塞尔哲学外﹐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受其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哲学理论以及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中所运用的现象学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
它所说的现象既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或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
编辑本段现象辨析“现象”一词(概念)在现象学之前与在现象学中的意义不同。
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启蒙运动之前的“现象”现象(Phenomenon)是一个最初来自希腊文的拉丁词,它在中古德语与现代德语中的相对词(Dependent)是Erscheinung。
在启蒙运动之前,“现象”首先是一个神学词汇。
“现象”一词同时有“显现”的意思,主要是指“奇迹”,是上帝的“显示”。
上帝、玛丽亚、耶稣基督等等的显灵,在罗马天主教重视一个重要的观念。
在罗马天主教中,神对人的选择是一个中心题目,犹太人是神选出来传播它的旨意的,摩西是神选出来向犹太人传播它的旨意的,等等等等。
在“显灵”这件事上,神的“显现”有几个特点,第一,只有被神选出来的人才能看到这些现象;第二,现象是一种启示,是神要告诉人一些事情。
所以,在罗马天主教中重要的“封圣”仪式中,只有那些见到奇迹的人才能被封为圣人。
不管你对教会贡献有多大,如果你没有见过契机,神没有对你显过灵,说明神没有把你选出来,因此你也只能是一个“普通人”。
因为“显灵”、“现象”总是神给人的启示,所以,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就是非常的重要。
换句话说,“现象”的背后有更重要的东西,我们必须有办法正确理解神的启示。
在这里,“现象”是通向神的启示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神学基础——,是不能正确理解现象的。
现象学导论
现象学导论1、现象学是什么:一个初步陈述理解现象学的开端就是要区分开自然态度和现象学态度。
自然态度是一种非反思的态度,而现象学态度又称之为先验的态度,他是一种反思的态度。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叫做自然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世界上很多事物纠缠在一起,我们直接经验着很多事物,也空虚地意向着很多未曾经验的事物。
世界上所有事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被给予,世界是对于所有能够被意向且被给予的事物的视域,是对于我们经验的事物来说的终极背景。
同样,我们还会意向到”我“,我是世界中的一个事物,同时世界也向他表现着自身作为整体的世界和作为中心的自我是两种单一性,其他事物都被安置在两者之间。
我们接受万物的存在方式,是一种信念的方式,在经验他们之前,我们相信他们是真实存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认识越来越成熟,我们把诸多样态引入到我们的信念之中,从而发现了错误,然后就把幻觉、差别、欺骗等等维度引入进来。
于是我们认为,事物并非如其所是那样存在,我们会发现某物并非是真实的,仅仅是一个幻觉。
只不过这种错误,并没有让我们怀疑一切,这种状态仍然是一种信念的非反思的状态。
在所有的信念之中,最为突出的是我们相信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他是基础性信念。
我们的世界信念是如此顽固,他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存在,我们的自我感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萌发,无论对于特殊的事物的信念如何推翻,但是世界还是在哪里。
我们生活在悖论之中,既拥有世界又是世界的一部分。
在自发的自然态度中,我们指向各种事物,也指向被给予的视域的世界,一切都被给予给这个自我,自我既是世界的一部分,又拥有着整个世界。
在自然态度之中,有着不同的视点,有常识,也有科学理论等等,但是无论如何,世界信念同样在支撑着。
因此诸如常识、科学、哲学等等,都仅仅是视角的转换,而现象学态度力图完全摆脱自然态度,乃至于对于世界信念。
当我们进入现象学态度的时候,我们就好像一个旁观者,我们不再成为世界的参与者,尽管世界仍然在运作。
现象学
1、生活世界涵义:指人们在其中生存并进行各种日常活动的具体社会环境,是以解释和说明人类行动和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科学所开始的地方。
2、语言游戏:指谈话者在的语句必须在一定规则和情境下进行解读,才能使得词与句子的意义被正确理解。
3、日常实践的可说明性:指实践或行动的某些部分可以被参与者或旁观者向他人描述,并因此被成员所理解,成为可认识的行动或实践。
4、日常表达的索引性:指人的行动和行动以外的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的复杂关联。
5、日常行动的反身性:指行动与说明和场景之间的不可分性。
6、破坏性实验:是指一种通过某种方法扰乱现实的稳定性,重新打开黑箱坏了的现实建构的过程。
7、谈话分析:是指通过分析谈话者形成谈话活动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对谈话本身结构与组织过程的分析,揭示互动得以产生与理解的程序与预期。
8、理解的方法:理解是社会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一种独特方法,是一种学习过程或者一种文化移入过程的结果,涉及到行动者的主观动机和意义,同时要需要让社会科学的思维客体与尝试的思维客体保持一致,是一种作为人类实践的常识知识所具有的经验形式,一种特定的认识论的问题,是社会科学中的一种特殊方法。
9、社会科学的两级构想:第一构想,即常识构想,指从行动着的观点出发对行动者的行动的理解;第二级构想即科学构想,指对社会世界中的行动者所用之建构的建构。
10、社会科学的三个假定:第一,主观解释的假定,根据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不同而提出的,保证使所有各种人类行动或者其结果都指涉及这种行动或者一种行动的结果对于行动者来说具有主观意义;第二,逻辑一致性假定,指自然科学的程序和社会科学的程序之间的相似处,保证社会科学的思维客体与常识构想的思维客体相区别;第三,适当性假定,指社会科学家在构造有关人的行动的科学模式时必须考虑到的常识构造,保证社会科学家对社会现实的构造和常识性的构造之间的一惯性。
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这一主题下,我们首先需要概括介绍现象学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现象学是一种哲学方法,强调对现象的直接观察和描述,对事物本身的表象进行无偏见的描述和分析。
现象学要求研究者不受任何预设或理论框架的干扰,只专注于事物本身的表像和表现。
现象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哲学,由爱德华·胡塞尔和马丁·海德格尔等哲学家提出和发展。
现象学强调主观经验的重要性,认为人类的感知和认知活动是唯一的存在方式,并通过直觉和体验来捕捉事物的真实面貌。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我们将探讨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意义,表现,和直觉等概念,以及现象学的方法论。
我们将深入解析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并探讨它在当代哲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现象学这一重要的哲学思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展开详细论述。
首先,通过介绍现象学的起源,我们将了解现象学在哲学思想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意识、表现和解释等关键概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现象学的基本思想。
最后,我们将分析现象学的方法论,探讨现象学在研究和探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论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进而深入思考现象学在当代的意义。
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希望能够为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探讨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哲学思想流派。
通过对现象学的起源、核心概念和方法论进行解析,可以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现象学的整体认识,从而更深入地思考和探讨文本中所提到的现象学相关问题。
同时,通过总结现象学的定义和关键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现象学在哲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探讨现象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总之,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不仅可以对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可以深入思考现象学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探索人类存在意义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为当代哲学研究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参考和启示。
现象学plus
现象学plus现象学(phenomenology,源自希腊语phainómenon,意为“显现的东西”;以及lógos,意为“研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正式创立。
胡塞尔深受弗朗兹·布伦塔诺和伯纳德·波尔查诺两人的影响,认为每一表象都是对某物的表象,意识也总是相关于某物的意识;同时也主张“真理自身”——即超越时空与个人之绝对、又普遍的客观存在者——的理念之存在,而提出对意识本质的研究,或描述先验的、绝对的认识之根本与法则;他称之为“现象学”。
现象学是对经验和意识结构的哲学研究。
作为一场哲学运动,现象学由埃德蒙·胡塞尔在20世纪初创立,随后由他的追随者在哥廷根大学和慕尼黑大学发展起来。
之后,现象学传播到法国、美国等地区,远远超出了胡塞尔早期著作的语境。
现象学不应被视为一个统一的运动,而是具有共同家族相似性,但也有显著差异的不同运动。
因此:“对现象学下一个的唯一的、最终的定义是危险的,甚至可能像缺少主题焦点一样是自相矛盾的。
事实上,它既不是一种学说,也不是一个哲学流派,而是一种思想风格、一种方法,一种开放的、常新的经验,它导致不同的结论并让那些想要界定现象学意义的人无所适从。
”按照胡塞尔的设想,现象学首先是对意识的结构以及出现在各种意识行为中的现象进行系统的反思和研究。
现象学可以和笛卡尔的分析方法明显区分开来,笛卡尔的分析方法把世界看成是各种各样的物体,物体的集合和处于连续的动作和反应中的物体。
胡塞尔关于现象学的设想不仅由他自己、也被其他人批判和发展,包括:他的学生艾迪特·施坦因和罗曼·英伽登,解释学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者尼古拉·哈特曼、加贝尔·马塞尔、莫里斯·梅洛-庞蒂、让-保罗·萨特,以及其他哲学家,包括马克斯·舍勒、保罗·利科、让-吕克·马里翁、伊曼努尔·列维纳斯,以及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舒茨、埃里克·弗格林。
现象学
二、伽达玛
伽达玛(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德国哲学家, 现代哲学解释学创始人。 • 《真理与方法》(1960) • 《短篇文集》(四卷,1969一1977)
• 《科学时代的理性》(1976)
• 《美的现实性》(1977) • 《对话和辩证法》(1980) • 关于柏拉图的论著多部3.解释学和自然科学
•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不存在一般与特 殊差别 • 解释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一般与特殊的 差别 • 解释学的经验包括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全部 关系,历史内在于经验,经验的历史性决 定了它的开放性 • 语言是理解的媒介,人以语言的方式拥有 世界
Thank You!
二、现象学的诞生是哲学的一个转折点
• •
哲学要以事物本身或现象为对象,就
要抛弃一切前提。
“现象”是科学的前提,同时显示自
身,现象学能够在研究现象的自我显示过
程中达到无前提这一最高标准。
三、现象学方法
1.考察个别现象(现象学直观、现象学分析 和现象学描述);
2.考察一般本质; 3.理解本质联系;
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接 触而获得的感性认识
二、主要思想
1. 现象学的方法论 • 现象学” :在判断或理解的过程中, 让存在显示自身。
2.存在论的区分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存在之为存在的 意义是什么” • 混淆了“存在”和“存在物”
– 存在(Being):意义是过程,是动词(to be) 的含义 – 存在物(beings):意义是实体,是名称的含 义
第二节 胡塞尔
一、生平 埃德蒙德· 胡塞尔(Edmund Husserl, 1859-1938)现象学的创始人。 “我是听了布伦塔诺的讲演之后才决心选 择哲学为自己的终身事业的,这是因为他的讲 演使我树立了这样一种信念:哲学也是一项严 肃的工作,它也能以最严格的科学精神来对待, 并且必须以这种精神来对待。”
现象学资料
• 创立了现象学学派
• 探讨生活世界的概念
研究方法
现象学的哲学背景与影响
现象学的哲学背景
• 受到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影响
• 反叛实证主义和唯物主义
• 强调主体性和意识的重要性
现象学的影响
• 对存在主义、解构主义等哲学流派产生重要影响
• 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提供理论支持
• 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革新产生推动作用
现象学与西方文化的反思
现象学对西方文化的反思
现象学与现代西方文化
• 揭示西方文化的困境和问题
• 现象学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对西方文化进行批判和重建
• 对现代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现象学与东方哲学的比较与融合
现象学与东方哲学的比较
现象学与东方哲学的融合
• 现象学与儒家、道家、佛教等东方哲学的比较
• 后续哲学家进一步发展现象学
现象学的分支领域
• 现象学哲学
• 现象学心理学
• 现象学社会学
现象学的创始人:埃德蒙德·胡塞尔
胡塞尔的生平和成就
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
胡塞尔的影响
• 1859年出生于德国
• 强调意识和现象的研究
• 对后世哲学家产生深远影响
• 成为德国哲学界的领军人物
• 提出意向性理论
• 为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提供新的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生活世界的特点
• 直观性、主体间性、意义性
• 为现象学研究提供基本领域
04
现象学的应用与实践
现象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
现象学心理学
认知科学
• 以现象学方法研究心理学问题
• 研究人类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
现象学
• 如果按“无前提”的标准来衡量, 现象学还原并 没有达到真正的始源, 只达到了笛卡儿—康德哲学 传统认为不证自明的概念——自我意识。但是,“ 自我意识”是这一传统所设定的前提。如果真正 做到无前提, 那么需要悬置的不仅是自然态度所 认可的
客观存在, 而且应包括在历史中形成的理论、概 念,其结果是回到一个前科学时期, 不受任何理论、 传统、习惯的影响, 直接面对“ 生活经验”。
• 经过彻底的悬隔之后剩余的东西就是一个纯粹意 识的领域,这种纯粹意识具有意识活动与意识内 容的相关联系的意向性结构。在这里,纯粹自我 是作为意识活动的执行者而存在的,意识内容是 由意识活动构成的。
先验还原
• 先验还原的思路:首先肯定意识活动、意向性结 构、作为意识活动执行者的自我的自明性,然后 说明意识活动如何构成意识活动的对象。
• 本质还原要求把有关认识对象存在的信念放在括 号内存而不论,因为事物像我们显现的只是它们 是什么,并未显现它们的存在,我们可以设想它 们是由意识构造的。 • 本质还原把现实的或想象的个别对象当作例子, 并在自由想象的变更中把握多种多样的例子 的共相,即本质。
• 本质还原不要求把作为经验主体的人 的存在的信念悬臵起来,不探讨本质 如何存在的问题,也不探索认识的主 体和认识的对象的关系问题。要说明 本质的存在方式,本质与主体的关系, 以及本质还原方法的合理性,必须进 行先验还原。
和)的本源是先验的主体,世界是由先验主体构 造的。 • 先验还原就是指把那种有关世界是自在地、客观
地存在的观点还原为世界是相对于先验主体而存
在的观点。
先验还原
• 先验还原不仅要求把一切作为认识对象的东西的 存在的信念悬隔起来,而且要求把有关认识的主 体在世界中存在的信念悬隔起来,以彻底打破自 然态度。
第7章现象学
胡塞尔的哲学思想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心理主义阶段,以《算术哲学》为代表;
2、作为“描述心理学”的现象学阶段,以《逻辑研究》为代表; 3,先验唯心主义阶段,以《观念》和《危机》为代表。 胡塞尔的目标是使哲学成为一门严格的哲学。为此他寻求建立 一种可以用来研究哲学的可靠方法。他的兴趣开始时数学和逻辑
释学的本意是对《圣经 》 语句的解释,它的要
求是使暗喻的意义明了。现象学要求对一切表示
现象的理论语言都要进行这样的考察。
• 现象学方法不是科学方法,既不是演绎也不是归 纳,或两者的结合。它的基本精神是要摆脱传统 和现有的理论、学说的影响,相信自我直观的可 靠性。现象学的“直观”既是自由的想象,但又
• 5 .探讨现象在意识中的构造。把知觉内容联结 为一个整体,它类似“格式塔” 心理构造。 • 6 . “悬搁”对现实性的信念。现象学方法处理 的是所有直观材料,不管它们是现实的或非现实 的,是具体的或抽象的,对于它们,不做本体论
上的区分,即,把对它们存在或不存在的判断
“悬搁”起来。
•
• 7 .揭示被蒙蔽了的意义,还事物以真面目。 • 现象虽在自我显示过程中表现自己,但自我显示 并不意味着自明,相反,现象受到各种偏见,尤 其是语言的歧义的干扰和蒙蔽。因此,对一些重 大的概念必须做解释学的考察,恢复其本意。解
识活动在意识之中的显现,因此是意识的自我显
现。
• 现象学所说的现象既是显现场所,又是显 现过程,还是显现对象,它们都是在意识 中发生的。但是现象学不只是对意识的研 究,而且是通过意识的自我显现揭示事物 本身。 • 作如此理解,“意识”不是精神实体或主 观的活动,而是一个揭示真理的过程。 “事物本身”也不是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 物质实体,而是在意识活动或人的存在过 程中显现出的内容。
现象学举例
现象学举例【实用版】目录1.现象学的概念与特点2.现象学的创立与发展3.现象学的应用举例4.我国现象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正文一、现象学的概念与特点现象学,作为一门哲学分支,起源于 19 世纪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dmund Husserl)所创立的现象学方法。
现象学关注于事物现象本身,试图通过纯粹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和结构。
现象学强调回归到事物本身,即回归到“事物显现给我们的方式”,避免对事物进行先验的假设和理论构架。
现象学的主要特点有:关注事物的现象、纯粹的描述、避免理论预设、揭示事物本质等。
二、现象学的创立与发展现象学自胡塞尔创立以来,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
早期的现象学主要关注于意识现象的分析,试图通过这种方法揭示意识的本质和结构。
随着现象学的发展,其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到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等领域。
现象学对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现象学的应用举例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方法,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以下是一些现象学的应用举例:1.意识现象分析:通过分析个体的意识现象,揭示意识的本质和结构。
2.社会现象分析:通过分析社会现象,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3.自然现象分析:通过分析自然现象,揭示自然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4.艺术现象分析:通过分析艺术作品,揭示艺术作品背后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四、我国现象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我国现象学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现象学,并尝试将其运用到各个领域。
我国现象学研究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领域广泛:我国学者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都进行了现象学研究。
2.学术交流活跃:我国学者积极参与国际现象学会议,与国际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3.研究水平有待提高:我国现象学研究整体水平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
展望未来,我国现象学研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现象学
现象学产生背景
在19世纪后期,整个哲学界都被心理主义垄 断着,心理主义把一切都归结于人的心理现 象,这样做的后果是把整个世界都主观化和 内在化了。同时欧洲又是一个深受理性主义 浸染的地方,在近代科学发展起来之后,人 们逐渐开始用数字化和符号化的方式来表征 这个世界,并且称之为“科学”。
现象学产生背景
人本主 义心理 学 对现象 学的运 用
现象学与认知心理学中的 生态学取向 什么是生态学取向?
为调和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取向和 联结主义取向受到的实证主义的影响而采用 的一种研究倾向。
努力恢复心理学对象关于人性 的整体性和认知的整体性, 重 新关注更具现实性的认知现象, 使研究尽可能贴近人们的实际 生活, 从而减少研究情境的人 为性 对心理生活进行直观描述
格式塔
以现象学为哲学基 础。 格式塔心理学派在 我国也称完形心理 学。体现整体性的 原则。 格式塔学派最大的 特点强调心理对象 的整体性
整体性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基 本原则。 现象学的内省法是格式塔心理 学理解事物整体意义的基本方法 格式塔的实验现象学方法。
现象学 在此过 程中的 具体表 现
2015/12/19
整体性原则
苛勒主张对直接经验进行现象学的研 究, 认为在应用现象学的方法之前, 我们决 不能达到对事物先验本质的揭示。 考夫卡也主张心理学要以整体经验为研究 对象。由此可见, 格式塔心理学是现象学方 法的彻底化, 它的研究对象不再是感觉元素, 而是现象经验。经验不负有任何前提, 是不 偏不倚、毫无约束的中立经验。格式塔学派 主张心理学家首先要如实描述经验, 然后解 释经验。
可是胡塞尔发现,这样的科学,其基础是不 牢固的。怎么样去寻找一个既不像心理主义 那样主观化和内在化(太过于唯心,而导致失 去了其科学性),又不像现代科学这样数字 化和符号化的真正可靠地认识呢?胡塞尔最 终找到了“现象学的直观 。 ”
现象学举例
现象学举例摘要:1.现象学的定义和背景2.现象学的核心理念3.举例说明现象学的应用4.现象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影响和价值5.总结现象学的重要性和启示正文:现象学(Phenomenology)是一种哲学研究方法,起源于20 世纪初,由德国哲学家埃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创立。
现象学关注于事物现象的本身,试图通过描述和理解个体的主观经验来揭示存在的本质。
现象学的核心理念包括以下几点:a.回归到事物本身:现象学研究应摆脱主观和客观的预设观念,直接关注现象,揭示其内在的本质结构和意义。
b.悬置判断:在研究过程中,现象学家不对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以保持客观和公正的态度。
c.意向性:现象学研究事物现象时,要关注其与意识活动的关系,揭示意识活动的意向性。
现象学的应用广泛,以下举例说明:a.心理学:通过现象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现象,为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b.社会学:现象学对社会学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结构和意义,从而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思路。
c.文学研究:现象学可以帮助文学研究者深入理解作品中的现象,挖掘作品的意蕴和价值。
现象学在各个领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价值:a.为其他学科提供研究方法:现象学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研究等学科,推动了这些学科的发展。
b.促进跨学科交流: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研究方法,有助于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提高学术研究的整体水平。
c.指导实践:现象学研究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可以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总之,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现象学研究方法概览
现象学研究方法概览现象学研究方法概览1. 引言现象学是一种哲学方法,旨在深入探究和理解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经验。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可以应用于各种学科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文化研究以及自然科学等。
本文将对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概览,介绍其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领域。
2. 现象学的基本原理现象学起源于德国哲学家爱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的思想,强调“回归事物自身”的原则。
即,研究者应该摒弃任何预设和假设,纯粹地观察和描述对象的现象特征。
通过这种纯粹的观察,研究者可以揭示对象的本质和内在意义。
3. 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在现象学研究中,研究者通常采用直接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象的各个维度和方面,尽可能地还原对象的真实面貌。
研究者还会关注观察者的角色和影响,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4. 现象学的应用领域现象学方法在不同领域的研究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心理学领域,现象学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探究人类意识和认知的本质。
在社会学和文化研究中,现象学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行为和经验。
在自然科学领域,现象学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揭示其背后的规律和意义。
5. 现象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现象学方法的优点在于它强调对事物的直接观察和描写,可以提供真实和细致的描述。
现象学方法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主观性和相对性较高,容易受到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和观察角度的影响。
现象学方法在某些复杂和抽象的主题上可能面临困难,需要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
6. 总结与展望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直接观察和描写的方式,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和揭示对象的本质和意义。
它在心理学、社会学、文化研究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现象学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现象学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的结合,以拓展其应用领域和提升研究的质量。
什么是现象学
什么是现象学什么是现象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问,这里关键是对“现象”的理解。
现象学的口号是“回到事物本身”。
“现象”的本意就是显现出来的东西,“事物本身”在传统哲学中一般理解为隐藏在现象背后或深处的本体或本质。
而现象学所理解的现象就是事物本身。
“显现”不仅是对感官,而且也是对一时的显现,感官只能认识事物的外表或某一侧面,一是缺能认识事物本身或本质。
此外,意识的活动与事物的显现不再处于主客观的两极。
“显现”本身已经是通过意识活动在意识之中的显现了,因此是意识的自我显现。
因此现象学就是对意识的研究,并且通过意识的自我显现解释事物本身。
不能用简单的主观或客观论来宰制现象学。
他有“万物皆备于我”的极端主观唯心,也有“无物即无我”的镜像主观唯心。
庞蒂说的好:现象学的收获莫过于把极端的主观主义和极端的客观注意在关于世界和合理性的概念中结合起来。
在中国,有人这样看现象学: 1. 在中国哲学家,现象学几乎被视试金石。
凡自以为有哲学修养的人,必须就现象学知识做一个表态。
凡是能够对现象学说三道四的人,即使不说明他是有哲学修养的人,至少也说明他是开放的、新一代的哲学研究者。
2.究竟什么是现象学?你去问哲学界的人,人们会告诉你多种答案,比如:现象学由胡塞尔创立。
现象学的精神就是“面向事实本身”(也译为“面向事情本身”、“面向实事本身”、“面对事实本身”、“面对事本身”、“面对实事本身”)。
现象学的方法就是本质还原、本质直观……由此,究竟什么是现象学,还是没有答案。
3.现象学究竟是否由胡塞尔创立,看起来确定无疑,但在胡塞尔之前,早已经出现现象学的理论与实践。
这样看来,现象学是否由胡塞尔创立,也难说。
4.其实,所谓现象学,就是哲学。
现象学是哲学的别名。
既然现象学就是哲学,为何在哲学之外,另立新概念?原因在于:哲学这个词语虽然遗传下来,但哲学精神早已经被人丢失、遗忘、遗弃。
“现象学”新概念抬头,不过是以新概念的名义对哲学精神的召唤和提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胡塞尔:语言是哲学的开端吗? 语言哲学异军突起:超出心物,另寻路径。坚持“工欲善其事,必先 利其器”,哲学研究须始于语言。 穆勒《逻辑学》中写道:“语言无疑是人类思维最重要的工具。语言 就像望远镜一样,只有工具的完善,才能看到最真实的东西”。 现代语言学家:“全部哲学是语言的批判”。语言的误用导致哲学的 各种问题。哲学家的任务:学会分析和使用语言。 胡塞尔的批判:语言固然重要,但语言不等于意义本身。所以,我们 要研究意义本身。
三、现象学的悬置:回到纯粹意识
如何回到事物本身?用现象学的悬置。看世界的四种方法:
1、自然观点(一般人的常识) 第一,相信外部世界是有的。“我意识到一个在空间中无穷延伸, 在时间中无穷发生着和发生了的世界。。。。(它们)存在着,无 论我是否由考虑、思索、感觉、欲望它们而特别注意它们。” 第二,这个世界对我作为事实世界,而且作为价值世界、善的世界 、实用的世界而有的。 第三,从时间上讲,这个世界对我而言是连续存在的。 第四,从空间上讲,这个世界是一个主体间的世界。即,这个世界 对一切人存在。
“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所有的事物都来怀疑 一次。”只有普遍怀疑,才能使最终不可被怀疑的东西即绝对真理得 以呈露。
4、胡塞尔:现象学的悬置。 悬置,是一个希腊术语,其意思是指“加括号”,即中止判断或不 予考虑。所谓现象学的悬置,是指把一切先入之见放进括号中不予 考虑。 第一,是对自然观点的悬置。
3、哲学的开端:回到事物/现象本身
事物本身:“在直接经验中对意识呈现者”,即“直觉”的经验 物,是胡塞尔所说的现象。回到事物本身,必须靠直觉,那么, 什么是直觉呢? ——Intution: 一般指心灵无需感觉之助,无需先行推理或讨论, 就能看见或直接领悟真理的天生能力,是通过瞬间的洞察对普遍 中的特殊事物的认知,是对那些无法言表的东西的直接把握。
一、什么是现象学 二、面向事物本身 三、现象学的悬置 四、换个视角看世界 五、换个视角看自我 六、换个视角看他人 七、现象学的“构成”观
一、何为现象学:直觉的学问
九方皋相马:秦朝的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相马大师伯乐。他晚年时候,给 秦穆公推荐了九方皋相马。三个月后,九方皋回来报告说:“已经找到了,在 沙丘那个地方。”穆公连忙问:“是什么样的马?”九方皋回答说:"是黄色的母 马。” 穆公派人去把马牵来,却是黑色的公马。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叫来说: “糟糕透了!你推荐找马的人,连马的颜色和雌雄都搞不清楚,又怎么能识别千 里马呢?” 伯乐感慨地赞叹说:"九方皋相马竟达到了这种地步,这正是他之所以比 我高明千万倍的原因呀。九方皋所看到的,那正是天机啊!他注重观察的是精 神,而忽略了它的表象;注意它内在的品质,而忽视了它的颜色和雌雄;只看见 了他所需要看的而忽视了他所不必要看的;只观察到他所需要观察的而忽视了 他所不必要观察的。像他这样相出的马,才是比一般的好马更珍贵的千里马啊 !”
四、换个视角看世界:回到意向性 1、意识的基本特征是意向性。
即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 如:“我们不可能简单的、空洞地说我感觉、我想象、我判 断、我高兴、或者我爱我憎,而必须涉及到我经验活动中我与之 发生关系的那种东西,必须言有所指地说:我感觉某物、我想象 某物、我判断某物、我高兴某物、我爱或憎某物”。因此,意识 都是指向对象、关于对象的意识。意识不是一种不假外求自我满 足的封闭系统,而是一种汲汲外求对世界开放的关联领域。
二、面向事物本身:哲学研究的开端
1、胡塞尔:寻找明证性的开端。
以往哲学最大的问题:缺乏明证性。哲学史:缺乏无可置疑的开端 和起点。没有明证性,如重病染身。寻找“无任何先决前提的前提 ”。
Presupposition:预设。毫无疑问,直接。
Presumption:假定。找一个东西考虑为真理,需进一步论证。 Premise :认定为是前提的东西,不一定真或假。“只有穷人才 觉得高铁票价高……” 阿基米德点,知识的考古学,哲学的起步者。
2、古希腊人的惊奇:哲学始于惊奇
正如常识满足于习以为常一样,古希腊人认为,哲学始于惊奇。它惊 奇世界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惊奇“可能”本身又如何可能?
惊奇使哲学家以西存疑待审,蓦然回首向一片新的神奇领地。
3、笛卡尔的怀疑:普遍怀疑一切
3、现象学:直觉主义的学说
方法论:分析方法、辩证法、整体(结构)、直觉。 唯有直觉直接经验到的东西是可靠的。 而通过间接经验到的东西是不可靠的。 所以,现象学是一种以直觉的方式、直接体验事物本质 的学说。(九方皋相马,就是一种现象学的方法。) “因此,现象学是关于普遍意义上的体验的理论,包 括所有在体验中被给予的并可在体验中被明白发现的东 西,不管它是实在的还是意向 。”——胡塞尔《逻辑 研究》第二卷,芬德雷英译,1970,862。
理性主义眼中的世界,是单一的,
而现象学的世界,是具有多幅面孔的。 物理学家眼中的水是液体、化学家
眼中的水是 H2O1, 老子眼中的水是“上
反思表明: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不是一种感官的感知关系,而是一种意向的指向 关系; 认识客体或认识对象也不是什么感知的某物,而是一种意向的相关活 动; 在意向活动中,相关所予对象不再外在于空间位置里,而是内化于纯 粹意识的意向流里。 对于这种对象,我们无须向外探求、通过外知觉即空间意识来透视, 而只须反求诸己,通过内知觉即时间意识来直观。
——胡塞尔的悬置不等于笛卡尔的怀疑。怀疑具有否定的意味,而 悬置并不导致否定,仅仅是“存而不论”。
——悬置并不是随心所欲地把“正题变成反题,把肯定变成否定” ,而是使它失去作用,我们“不去使用”它。
——不同于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不是主观唯心主义,仅 仅是“中止不考虑”而已。
第二,是对科学方法的悬置。 对自然观点的悬置也必须意味着把一切与现存世界有关的科 学统统放进括号失去作用。“我绝对地不运用他们的标准。”
第三,是对形而上学的悬置。 有点类似于道家那种“离形去智,超然象外”,但不同于佛 教的说的“跳出三界,想入非非”,不同于传统形而上学的“背 离经验,玄思冥想”。
总之,悬置目标:为科学寻求一种没有任何先入之见和超验之物的 纯粹的本原客体。因此,其又被称为“现象学还原”。
5、回到纯粹意识领域
——悬置之后,如果从对象的角度看,剩下的是原始予料。 如果从意识的角度看,剩下的是纯粹意识。但是在胡塞尔这 里,二者完全是等同的。两者是中性概念,我们不应以传统 的主体、客体的概念来理解它们。
换个视角看世界 ——胡塞尔的现象学
胡塞尔E.Edmund Husserl 1859——1938,
德国哲学家 ——1859.4.8诞生于奥匈帝国摩拉维亚 (Moravia)的普罗斯尼兹(Prossnitz)的一个 犹太家庭(今属捷克)。 ——1859年,极其不平常,达尔文《物种起源 》发表,穆勒的《论自由》发表,美国哲学家杜 威诞生,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诞生。 ——胡塞尔是一个犹太人,摩西,马克思,爱因 斯坦,弗洛伊德,斯宾诺莎。。。。。。 ——从小和寡居的母亲生活,形成带有女性特点 的性格,受被他称之为精神父亲的老师布伦塔诺 的影响,走上现象学的道路。最早研究数学,后 研究哲学。希望使哲学像数学一样精确。
合一”的世界。
唯物主义的世界是物质世界,唯心主义的世界是精神世界 ,现象学的世界既有物质的世界,也有精神的世界。人们既会 为“感动中国”的现实人物叫好,也会为“来自星星的你”悲 喜交加。 苏轼 (宋)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3)世界不再是灰色的单一世界,而 是具有色彩的缤纷的世界。
4、换个视角看世界:现象的世界 (1)世界不再是作为“自在之物”的自在的 世界,而是作为“为我之物”的为我的世界。
“万物皆备于我。”
“君未看花时,花与君同寂;君来看花日, 花色一时明。”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 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2 )世界不再是冰冷的物理世界,而是具有温度的“主客
2、意向性是一种反思活动
传统认识论以正思(知觉)为其认识论出发点,而现象 学则坚持向“反思”的转移。 胡认为,反思reflection,“是对看向X的原始的直接的方 向的背离”。其不是一种外向地看向空间物的知觉,而是一 种内向地看向纯粹意识本质的沉思。作为人的两种认识职能 ,正思(知觉)和反思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正如知觉是从事 经验和事实科学的唯一途径一样,唯有反思才是通向哲学殿 堂的不二法门。
——最后达到纯粹的体验状态: 不是庄子的物我两忘、万物齐一的状态 不是康德的现象和物自体两分、物自体不可知的世界
纯粹体验状态: 颜回曰:“回益矣。” 仲尼曰:“何谓也?” 曰:“回忘仁义矣。”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 曰:“回忘礼乐矣!”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 曰:“回坐忘矣。”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 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 ,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反思表明:
客观事物 感 知
认识主体
认识客体
意向流
3、意向结构的两个概念 其一,以意向行为 noesis与意向对象noema取代传统认识论中诸如主 体和客体,认识活动和认识对象等二元论倾向的概念。表明:所予对象 不是在意识中被给予,而是在意向行为中被构成;所予对象不是一种即 成的予料,而是一种构成的产品。 其二,被给予与被构成成为同一种东西。 例如:“一块矿石,由物理学家来看时它就会成为一种物理对象,由 艺术家来看是就会成为一种审美对象,而由经济学家来看时它就成为一 种价值对象。再如,我们还可以以感觉、表象、判断、期待、怀疑等不 同的意识方式看这块矿石,随着我们看的方式不断改变,这块矿石就会 随之成为感觉的对象、表象的对象、判断的对象、期待的对象、怀疑的 对象等不同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