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函数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常表示为 y = f(x),其中 x 和
y 是变量,f 是函数关系。
函数有多种类型,其中一次函数是最简单的一种,表示为 y = ax + b,其中 a 和 b 是常数,a ≠ 0。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用来表示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的关系。
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一类方程,形如 ax + b = 0,其中 a 和 b 是已知数,a ≠ 0。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未知数的值。
不等式是用不等号连结的两个解析式,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最简单的一类不等式,形如 ax + b > 0 或 ax + b < 0,其中 a 和 b 是已知数,a ≠ 0。
解这个不等式可以得到满足不等式的值的范围。
函数、方程和不等式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特别重要。
对于一次函数 y = ax + b,当函数的值等于 0 时,自变量 x 的值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ax + b = 0 的解。
如果一次函数的值大于 0,则自变量 x 的值满足一元一次不等式 ax + b > 0;如果一次函数的值小于 0,则自变量 x 的值满足一元一次不等式 ax + b < 0。
因此,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是相互联系的,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一次函数、方程及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文峰说:
满200,再购的商品9折
金鹰的优惠方案的起点是购物满
300 元.
文峰的优惠方案的起点是购物满 200 元.
一样 ⑴如果累计购物不超过200元,则两家商场的花费____ .
文峰 ⑵如果累计购物超过200元而不超过300元,则在____ 花费少. ⑶如果累计购物超过300元. 解:设累计购物 x元 ( x 300) ,如果在文峰花费少则
随堂演练
1、在一次函数y=2x-3中,已知x=0 则y= ;若已知y=2则x= ;
2、当自变量x 时,函数 y=3x+2的值大于0;当x 时, 函数y=3x+2的值小于0。 3、已知函数y=-3x+6,当x y>0.当x 时,y≤-2。 时,
5、已知函数y1 = 2 x – 4与y2 = - 2 x + 8的图象, 观察图象并回答问题: (1)x取何值时,2x-4>0? (2)x取何值时,-2x+8>0? (3)x取何值时,2x-4>0与-2x+8>0同时成立? (4)你能求出函数y1 = 2 x – 4与y2 = - 2 x + 8的 图象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吗?
收获和体会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重客隆和新世纪两商店以同 问题1: 样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 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
新世纪
我店累计购买100元商品 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 价的90%收费。
我店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购 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
重客隆
讨论开始
分析:若新世纪收费<重客隆收费
系数化为1,得
∴累计购物超过150元时在新世纪购物花费小。
答:
当 0 x 50或 x 150 时,在两家 商店购物没有区别; 当 50 x 150 时,在重客隆购物花 费小; 当 时,在新世纪购物花费小
中考数学复习: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中考数学复习: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1.函数与方程的关系(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解⇔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值;(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mx+n(am≠0)的解⇔抛物线y=ax2+bx+c (a≠0)与直线y=mx+n(m≠0)交点的横坐标的值.2.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1)关于x的不等式ax2+bx+c>0(a≠0)的解集⇔抛物线y=ax2+bx+c(a≠0)位于x轴上方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的值;(2)关于x的不等式ax2+bx+c<0(a≠0)的解集⇔抛物线y=ax2+bx+c(a≠0)位于x轴下方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的值;(3)关于x的不等式ax2+bx+c>mx+n(ma≠0)的解集⇔抛物线y=ax2+bx+c(a≠0)位于直线y=mx+n(m≠0)上方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的值;(4)关于x的不等式ax2+bx+c<mx+n(ma≠0)的解集⇔抛物线y=ax2+bx+c(a≠0)位于直线y=mx+n(m≠0)下方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的值.例题讲解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mx2-2mx-2(m≠0)与y轴交于点A,其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B.若该抛物线在-2<x<-1这一段位于直线l:y=-2x+2的上方,并且在2<x<3这一段位于直线AB的下方,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解:如图,因为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1,且直线l与直线AB关于对称轴对称.所以抛物线在-1<x<0这一段位于直线l的下方.又因为抛物线在-2<x<-1这一段位于直线l的上方,所以抛物线与直线l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为-1.当x=-1时,y=-2×(-1)+2=4,则抛物线过点(-1,4),将(-1,4)代入y=mx2-2mx-2,得m+2m-2=4,则m=2.所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2x2-4x-2.例2已知y=ax²+bx+c(a≠0)的自变量x与函数值y满足:当-1≤x≤1时,-1≤y≤1,且抛物线经过点A(1,-1)和点B(-1,1).求a的取值范围.解:因为抛物线y=ax²+bx+c经过A(1,-1)和点B(-1,1),代入得a+b+c=-1,a-b+c=1,所以a+c=0,b=-1,则抛物线y=ax²-x-a,对称轴为x=12a.①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且x=12a<0,如图可知,当12a≤-1时符合题意,所以-12≤a<0.当-1<12a<0时,图像不符合-1≤y≤1的要求,舍去.②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且x=12a>0.如图可知,当12a≥1时符合题意,所以0<a≤12.当0<12a<1时,图像不符合-1≤y≤1的要求,舍去.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12≤a<0或0<a≤12.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点P(a,b)和点Q(a,'b)给出如下定义:1 '1b abb a ≥⎧=⎨-<⎩,则称点Q为点P的限变点.例如:点(2,3)的限变点的坐标是(2,3),点(﹣2,5)的限变点的坐标是(﹣2,﹣5).(1)若点P在函数y=﹣x+3(﹣2≤x≤k,k>﹣2)的图象上,其限变点Q的纵坐标b′的取值范围是﹣5≤b′≤2,求k的取值范围;(2)若点P在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2tx+t2+t的图象上,其限变点Q的纵坐标b′的取值范围是b′≥m或b′<n,其中m>n.令s=m﹣n,求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及s的取值范围.解:(1)依题意,y=﹣x+3(x≥﹣2)图象上的点P的限变点必在函数y=313-21x xx x-+≥⎧⎨-≤<⎩的图象上.∴b′≤2,即当x=1时,b′取最大值2.当b′=﹣2时,﹣2=﹣x+3.∴x=5.当b′=﹣5时,﹣5=x﹣3或﹣5=﹣x+3.∴x=﹣2或x=8.∵﹣5≤b′≤2,由图象可知,k的取值范围是5≤k≤8.(2)∵y=x2﹣2tx+t2+t=(x﹣t)2+t,∴顶点坐标为(t,t).若t<1,b′的取值范围是b′≥m或b′<n,与题意不符.若t≥1,当x≥1时,y的最小值为t,即m=t;当x<1时,y的值小于﹣[(1﹣t)2+t],即n=﹣[(1﹣t)2+t].∴s=m﹣n=t+(1﹣t)2+t=t2+1.∴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为s=t2+1(t≥1),当t=1时,s取最小值2,∴s的取值范围是s≥2.1);点B;5≤k≤8;s≥2.进阶训练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ax +b =0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m ,n (m <n ),方程x 2+ax+b =1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p ,q (p <q ),则m ,n ,p ,q 的大小关系为( )A .m <p <q <nB .p <m <n <qC .m <p <n <qD .p <m <q <nB【提示】 函数y =x 2+ax +b 和函数y =x 2+ax +b -1的图像如图所示,从而得到p <m <n<q解:函数y =x 2+ax +b 如图所示: xq n m p O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p (n ,0)是x 轴上一个动点,过点P 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于点M ,交二次函数y =x ²-2x -3的图像于点N ,若只有当-2<n <2时,点M 位于点N 的上方,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y =-2x +1【提示】 依据题意并结合图像可知,一次函数的图像与二次函数的图像的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2和2,由此可得交点坐标分别为-2和2,由此可得交点坐标为(-2,5)和(2,-3)将交点坐标分别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即可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mx2-(2m+1)x+m-5的图像与x轴有两个公共点,若m取满足条件的最小整数,当n≤x≤1时,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6≤y≤4-n,求n的值n的值为-2【提示】根据已知可得m=1.图像的对称轴为直线x=32.当n≤x≤1<32时,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x=1时,函数的值为-6,当x=n时,函数值为4-n.所以n2-3n-4=4-n,解得n=-2或n=4(不符合题意,舍去),则n的值为-2。
方程函数不等式之间关系
◆知识讲解1.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次函数的关系一次函数及其图像与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函数y=ax +b (a≠0,a ,b 为常数)中,函数的值等于0时自变量x 的值就是一元一次方程ax +b=0(a≠0)的解,所对应的坐标(-ba,0)是直线y=ax+ b 与x 轴的交点坐标,反过来也成立;直线y=ax +b 在x 轴的上方,也就是函数的值大于零,x 的值是不等式ax+ b>0(a≠0)的解;在x 轴的下方也就是函数的值小于零,x 的值是不等式ax +b<0(a≠0)的解.2.坐标轴的函数表达式函数关系式x=0的图像是y 轴,反之,y 轴可以用函数关系式x=0表示;•函数关系式y=0的图像是x 轴,反之,x 轴可以用函数关系式y=0表示.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一般地,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都对应着两个一次函数,于是也就是对应着两条直线,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相当于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以及这两函数值是何值;从形的角度考虑,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所以一次函数及其图像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有着密切的联系.4.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1)二元一次方程组1122y k x b y k x b =+⎧⎨=+⎩有唯一的解⇔直线y=k 1x+b 1不平行于直线y=k 2x+b 2⇔k 1≠k 2.(2)二元一次方程组1122y k x b y k x b =+⎧⎨=+⎩无解⇔直线y=k 1x+b 1∥直线y=k 2x+b 2 ⇔k 1=k 2,b 1≠b 2.(3)二元一次方程组1122y k x b y k x b =+⎧⎨=+⎩有无数多个解⇔直线y=k 1x+b 1与y=k 2x+b 2重合⇔k 1=k 2,b 1=b 2.◆例题解析例1 (2006,长河市)我市某乡A ,B 两村盛产柑橘,A•村有柑橘200t ,•B•村有柑橘300t .现将这些柑橘运到C ,D 两个冷藏仓库,•已知C•仓库可储存240t ,•D•仓库可储存260t ;从A 村运往C ,D 两处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 村运往C ,D 两处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18元,设从A村运往C仓库的柑橘重量为xt,A,B•两村运往两仓库的柑橘运输费用分别为y A元和y B元.(1)请填写下表,并求出y B,y A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试讨论A,B两村中,哪个村的运费较少;(3)考虑到B村的经济承受能力,B村的柑橘运费不得超过480元.在这种情况下,•请问怎样调运,才能使两村运费之和最小?求出这个最小值.【分析】(1)根据运输的吨数及运费单价可写出y,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2)欲比较y A与y B的大小,应先讨论y A=y B的大小,应先讨论y A=y B或y A>y B或y A<y B 时求出x的取值范围.(3)根据已知条件求出x的取值范围.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在此范围内,两村运费之和是如何变化的,进而可求出相应的值.【解答】(1)y A=-5x+5000(0≤x≤200),y B=3x+4680(0≤x≤200).(2)当y A=y B时,-5x+5000=3x+4680,x=40;当y A>y B时,-5x+5000>3x+4680,x<40;当y A<y B时,-5x+5000<3x+4680,x>40.∴当x=40时,y A=y B即两村运费相等;当0≤x<40时,y A>y B即B村运费较少;当40<x≤200时,y A<y B即A村费用较少.(3)由y B≤4830得3x+4580≤4830.∴x≤50.设两村运费之和为y,∴y=y A+y B,即:y=-2x+9680.又∵0≤x≤50时,y随x增大而减小,∴当x=50时,y有最小值,y最小值=9580(元).答:当A村调往C仓库的柑橘重为50t,调运D仓库为150t,B村调往C仓库为190t,调往D仓库110t的时候,两村的运费之和最小,最小费用为9580元.例2 某家庭今年3个月的煤气量和支付费用见下表:该市的煤气收费方法是:基本费+超额费+•保险费,•若每月用气量不超过最低量am3,则只付3元基本费和每户的定额保险费c元;若用气量超过acm3,则超过的部分每立方米支付b元,并知c≤5元,求a,b,c.【分析】数学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题要求a,b,c的值,•不妨设每月用气量为x(m2),支付费用为y(元),再根据题意列出x,y的关系表达式,即y=3(0) 3()()c x ab x ac x a+≤≤⎧⎨+-+>⎩由此可推断出a,b,c的值.【解答】设每月用气量为xm3,支付费用为y元,根据题意得y=3(0) 3()()c x ab x ac x a+≤≤⎧⎨+-+>⎩∵c≤5,∴c+3≤8因2月份和3月份的费用均大于8,故用气量大于最低限度am3,将x=25,y=14;x=35,y=19分别代入②得143(25) 193(35)b a cb a c=+-+⎧⎨=+-+⎩④-③得:10b=5 ∴b=0.5把b=0.5代入③得a=3+2c又因1月份的用气量是否超过最低限度尚不明确,故当a<4时,将x=4•代入②得4=3+0.5[4-(3+2c)]+c,即4=3.5-c+c不成立则a≥4,此时的付款分式选①,有3+c=4∴c=1把x=1代入a=3+2c得a=5∴a=5,.b=0.5,c=1.【点评】本题要求a,b,c的值,表面看与一次函数无关,•但实际上题中不仅包含函数关系,而且是一个分段函数,求分段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是分清各段的取值范围,其条件分别在各自的取值范围内使用,若有不确定的情形,须进行分类讨论.1.(2008,武汉)如图1所示,直线y=kx+b经过A(-2,-1)和B(-3,0)两点,则不等式组12x<kx+b<0的解集为_______.图1 图2 图32.(2006,江苏南通)如图2,直线y=kx(k>0)与双曲线y=4x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2x1y2-7x2y1的值等于_______.3.如图3所示,L甲,L乙分别表示甲走路与乙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走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观察图像并回答下列问题:(1)乙出发时,与甲相距______km;(2)走了一段路后,乙的自行车发生故障,停下来修理,修车为_____h;(3)乙从出发起,经过_____h与甲相遇;(4)甲行走的路程s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5)如果乙自行车不出现故障,那么乙出发后经过______h与甲相遇,相遇处离乙的出发点____km.并在图中标出其相遇点.4.(2006,山西太原)如图所示的图形都是二次函数y=ax2+bx+a2-1的图像,若b>0,则a 的值等于()A.152-B.-1 C.152--D.15.如图,一次函数y=kx+6的图像经过A,B两点,则kx+b>0的解集是()A.x>0 B.x<2C.x>-3 D.-3<x<26.(2004,安徽省)购某种三年期国债x元,到期后可得本息和y元,已知y=kx,•则这种国债的年利率为( ) A .k B .3k C .k -1 D .13k - 7.(2006,浙江舟山)近阶段国际石油迅速猛涨,中国也受期影响,为了降低运行成本,部分出租车进行了改装,改装后的出租车可以用液化气来代替汽油.•假设一辆出租车日平均行程为300km .(1)使用汽油的出租车,假设每升汽油能行驶12km ,当前的汽油价格为4.6元/L ,•当行驶时间为t 天时,所耗的汽油费用为p 元,试写出p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2)使用液化气的出租车,假设每千克液化气能行驶15~16km ,•当前的液化气价格为4.95元/kg ,当行驶时间为t 天时,所耗的液化气费用为w 元,试求w 的取值范围(用t 表示);(3)若出租车要改装为使用液化气,每辆需配置成本为8000元的设备,•根据近阶段汽油和液化气的价位,请在(1)(2)的基础上,计算出最多几天就能收回改装设备的成本?•并利用你所学的知识简单说明使用哪种燃料的出租车对城市的健康发展更有益.(用20字左右谈谈感想).8.(2006,枣庄)已知关于x 的二次函数y=x 2-m x+222m +与y=x 2-m x -222m +,这两个二次函数的图像中的一条与x 轴交于A ,B 两个不同的点.(1)试判断哪个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A ,B 两点; (2)若点A 坐标为(-1,0),试求点B 坐标;(3)在(2)的条件下,对于经过A ,B 两点的二次函数,当x 取何值时,y 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2课时)高一数学同步精讲课件(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求函数f(x) = x 2 − 2x + 2在区间(−2,0)内的近似零点x1 ,使
|x1 − x0 | <
1
.
8
(−) >
(−) <
−2
E
D
−1
取中点
() >
0
参考维修工人的维修
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追问1:如果在区间(−2,0)中任取一个数作为0
{−5, −3, −1,2,4,6}
() > 0的解集为
(−5, −3) ∪ (2,4) ∪ (4,6)
() ≤ 0的解集为
[−6, −5] ∪ [−3,2] ∪ {4,6}
因此,解不等式() > 0,
可以先解对应方程 () = 0 ,
再根据函数性质得到解集.
例2 (课本例5)求函数() = ( + 2)( + 1)( − 1)的零点,并
的近似值,那么误差小于多少? 误差小于2
追问2:如果取区间(−2,0)的中点作为0 的近似
值,那么误差小于多少? 误差小于1
怎样才能不断缩小误差?
误差小于区间长度
通过计算区间中点函数值,从而不断缩小零点所在的区间
【解析】列表如下:
零点所在区间
(−2,0)
(−2, −1)
3
(−2, − )
2
7
(−2, − )
x1
0
y
y
x2
x
(x1,0),(x2,0)
0
x1
(x1,0)
x
0
没有交点
x
例3 利用函数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 2 − − 6 < 0;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教案-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第1课时】【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以及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的关系.(难点)2.会求函数的零点.(重点)3.掌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并会用函数零点法求不等式的解集.(重点、难点)1.借助函数零点概念的理解,培养数学抽象的素养.2.通过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的学习,提升逻辑推理的素养.3.利用零点法求不等式的解集,培养数学运算的素养.【教学过程】一、新知初探1.函数的零点(1)函数零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函数y=f(x)在实数α处的函数值等于零,即f(α)=0,则称实数α为函数y=f(x)的零点.(2)三者之间的关系:函数f(x)的零点⇔函数f(x)的图像与x轴有交点⇔方程f(x)=0有实数根.2.二次函数的零点及其与对应方程、不等式的关系(1)ax2+bx+c=0(a≠0)的解是函数f(x)=ax2+bx+c的零点.(2)ax2+bx+c>0(a≠0)的解集是使f(x)=ax2+bx+c的函数值为正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集合;ax2+bx+c<0(a≠0)的解集是使f(x)=ax2+bx+c 的函数值为负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集合.3.图像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1)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2)求出其对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3)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4)结合图像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二、初试身手1.函数y=1+1x的零点是()A.(-1,0)B.x=-1 C.x=1 D.x=0 答案:B解析:令1+1x=0解得x=-1,故选B.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断定方程e x-(x+2)=0(e≈2.72)的一个x -1012 3e x0.3712.727.4020.12x+21234 5A.(-1,0)B.(0,1)C.(1,2)D.(2,3)答案:C解析:令f(x)=e x-(x+2),则f(-1)=0.37-1<0,f(0)=1-2<0,f(1)=2.72-3<0,f(2)=7.40-4=3.40>0.由于f(1)·f(2)<0,∴方程e x-(x+2)=0的一个根在(1,2)内.3.若f(x)=-x2+mx-1的函数值有正值,则m的取值范围是()A.m<-2或m>2 B.-2<m<2C.m≠±2D.1<m<3答案:A解析:∵f(x)=-x2+mx-1有正值,∴Δ=m2-4>0,∴m>2或m<-2.4.不等式1+x1-x≥0的解集为________.答案:[-1,1)解析:原不等式等价于(x+1)(x-1)≤0,且x-1≠0,∴-1≤x<1.三、合作探究类型1:函数的零点及求法例1:求函数f(x)=x3-7x+6的零点.解:令f(x)=0,即x3-7x+6=0,∴(x3-x)-(6x-6)=0,∴x(x-1)(x+1)-6(x-1)=(x-1)·(x2+x-6)=(x-1)(x-2)(x+3)=0,解得x1=1,x2=2,x3=-3,∴函数f(x)=x3-7x+6的零点是1,2,-3.规律方法求函数y=f(x)的零点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令y=0,根据解方程f(x)=0的根求得函数的零点;二是画出函数y=f(x)的图像,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即为函数的零点.跟踪训练1.如图所示是一个二次函数y=f(x)的图像.(1)写出这个二次函数的零点;(2)试比较f(-4)·f(-1),f(0)·f(2)与0的大小关系.解:(1)由图像可知,函数f(x)的两个零点分别是-3,1.(2)根据图像可知,f(-4)·f(-1)<0,f(0)·f(2)<0.类型2:二次函数的零点及其与对应方程、不等式的关系例2:利用函数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1)x2-5x-6>0;(2)(2-x)(x+3)<0;(3)4(2x2-2x+1)>x(4-x).解:(1)方程x2-5x-6=0的两根为x1=-1,x2=6.结合二次函数y=x2-5x-6的图像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6,+∞).(2)原不等式可化为(x-2)(x+3)>0.方程(x-2)(x+3)=0的两根为x1=2,x2=-3.结合二次函数y=(x-2)(x+3)的图像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3)∪(2,+∞).(3)由原不等式得8x 2-8x +4>4x -x 2,即9x 2-12x +4>0.解方程9x 2-12x +4=0,解得x 1=x 2=23.结合二次函数y =9x 2-12x +4的图像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3∪⎝ ⎛⎭⎪⎫23,+∞. 规律方法利用函数求不等式解集的基本步骤1.把一元二次不等式化成一般形式,并把a 的符号化为正;2.计算其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Δ;3.求其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的根;4.写出解集大于取两边,小于取中间. 跟踪训练2.利用函数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1)2x 2+7x +3>0;(2)-x 2+8x -3>0;(3)x 2-4x -5<0;(4)-4x 2+18x -814>0.解:(1)对于方程2x 2+7x +3=0,因为Δ=72-4×2×3=25>0,所以方程2x 2+7x +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3,x 2=-12.又因为二次函数y =2x 2+7x +3的图像开口向上,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3)∪⎝ ⎛⎭⎪⎫-12,+∞. (2)对于方程-x 2+8x -3=0,因为Δ=82-4×(-1)×(-3)=52>0, 所以方程-x 2+8x -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4-13,x 2=4+13. 又因为二次函数y =-x 2+8x -3的图像开口向下,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4-13,4+13).(3)原不等式可化为(x -5)(x +1)<0,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5).(4)原不等式可化为⎝ ⎛⎭⎪⎫2x -922<0,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类型3:用函数零点法求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集例3:求函数f(x)=(x-1)(x-2)(x+3)的零点,并作出函数图像的示意图,写出不等式f(x)≥0和f(x)<0的解集.解:函数的零点为-3,1,2.x (-∞,-3)(-3,1)(1,2)(2,+∞)f(x)-+-+由此可以画出此函数的示意图如图.由图可知,f(x)≥0的解集为[-3,1]∪[2,+∞),f(x)<0的解集为(-∞,-3)∪(1,2).规律方法解题步骤:1.求出零点;2.拆分定义域;3.判断符号;4.写出解集.注意判断符号的方法,将最高项的系数化为正数,最右边的区间内为正,然后往左依次负正相间.跟踪训练3.求函数f(x)=(1-x)(x-2)(x+2)的零点,并作出函数图像的示意图,写出不等式f(x)≥0和f(x)<0的解集.解:函数的零点为-2,1,2.x (-∞,-2)(-2,1)(1,2)(2,+∞)f(x)+-+-由此可以画出此函数的示意图如图.由图可知,f(x)≥0的解集为(-∞,-2]∪[1,2],f(x)<0的解集为(-2,1)∪(2,+∞).四、课堂小结1.方程f(x)=g(x)的根是函数f(x)与g(x)的图像交点的横坐标,也是函数y=f(x)-g(x)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2.二次函数的零点及其与对应方程、不等式的关系(1)ax2+bx+c=0(a≠0)的解是函数f(x)=ax2+bx+c的零点.(2)ax2+bx+c>0(a≠0)的解集是使f(x)=ax2+bx+c的函数值为正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集合;ax2+bx+c<0(a≠0)的解集是f(x)=ax2+bx+c的函数值为负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集合.3.图像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1)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2)求出其对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3)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4)结合图像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五、当堂达标1.下列图像表示的函数中没有零点的是()答案:A解析:B,C,D的图像均与x轴有交点,故函数均有零点,A的图像与x 轴没有交点,故函数没有零点.2.方程5x2-7x-1=0的根所在的区间是()A.(-1,0)B.(1,2)C.一个根在(-1,0)上,另一个根在(1,2)上D.一个根在(0,1)上,另一个根在(-2,-1)上答案:C解析:∵f(-1)·f(0)<0,f(1)·f(2)<0,∴选C.3.函数f(x)=x-1x零点的个数是()A.0 B.1 C.2 D.3答案:C解析:令x-1x=0,即x2-1=0,∴x=±1.∴f(x)=x-1x的零点有两个.4.函数f(x)=(x2-1)(x+2)2(x2-2x-3)的零点个数是________.答案:4解析:f(x)=(x+1)(x-1)(x+2)2(x-3)(x+1)=(x+1)2(x-1)(x+2)2(x-3).可知零点为±1,-2,3,共4个.【第2课时】【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掌握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并会判断函数零点的个数.(重点)2.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掌握二分法是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步骤.(难点)3.理解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并能用函数与方程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点、难点)1.通过存在性定理的学习,培养逻辑推理的素养.2.通过二分法的学习,提升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的学科素养.3.理解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提升数学抽象的学科素养.【教学过程】一、新知初探1.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并且f(a)f(b)<0(即在区间两个端点处的函数值异号),则函数y=f(x)在区间[a,b]中至少有一个零点,即∃x0∈[a,b],f(x0)=0.2.二分法的定义(1)二分法的条件:函数y=f(x)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f(a)f(b)<0.(2)二分法的过程: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的近似值的方法,称为二分法.由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也可以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3.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给定精确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f (x )在[a ,b ]上的零点近似值的步骤是:第一步:检查|b -a |<2ε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取x 1=a +b 2,计算结束;如果不成立,转到第二步.第二步:计算区间[a ,b ]的中点a +b 2对应的函数值,若f ⎝ ⎛⎭⎪⎫a +b 2=0,取x 1=a +b 2,计算结束;若f ⎝ ⎛⎭⎪⎫a +b 2≠0,转到第三步. 第三步 若f (a )f ⎝ ⎛⎭⎪⎫a +b 2<0,将a +b 2的值赋给b ⎝ ⎛⎭⎪⎫用a +b 2→b 表示,下同,回到第一步;若f ⎝ ⎛⎭⎪⎫a +b 2f (b )<0,将a +b 2的值赋给a ,回到第一步. 二、初试身手1.下列函数不宜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 )A .f (x )=x 3-1B .f (x )=ln x +3C .f (x )=x 2+22x +2D .f (x )=-x 2+4x -1 答案:C解析:因为f (x )=x 2+22x +2=(x +2)2≥0,不存在小于0的函数值,所以不能用二分法求零点.2.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为单调函数,且图像是连续不断的曲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不可能有零点B .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一定有零点C .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有零点,则必有f (a )·f (b )<0D .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没有零点,则必有f (a )·f (b )>0 答案:D解析: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为单调函数,如果f (a )·f (b )<0,可知函数在(a ,b )上有一个零点,如果f (a )·f (b )>0,可知函数在[a ,b ]上没有零点,所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可能没有零点,也可能有零点,所以A 不正确;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可能有零点,也可能没有零点;所以B 不正确; 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有零点,则可能f (a )·f (b )<0,也可能f (a )·f (b )=0所以C 不正确;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没有零点,则必有f(a)·f(b)>0,正确;故选D.]3.用“二分法”可求近似解,对于精确度ε说法正确的是()A.ε越大,零点的精确度越高B.ε越大,零点的精确度越低C.重复计算次数就是εD.重复计算次数与ε无关答案:B解析:依“二分法”的具体步骤可知,ε越大,零点的精确度越低.4.若函数f(x)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且f(0)>0,f(1)·f(2)·f(4)<0,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①函数f(x)在区间(0,1)内有零点;②函数f(x)在区间(1,2)内有零点;③函数f(x)在区间(0,2)内有零点;④函数f(x)在区间(0,4)内有零点.答案:④解析:∵f(0)>0,而由f(1)·f(2)·f(4)<0,知f(1),f(2),f(4)中至少有一个小于0.∴(0,4)上有零点.三、合作探究类型1:判断函数零点所在的区间例1:求证:方程x4-4x-2=0在区间[-1,2]内至少有两个实数解.证明:设f(x)=x4-4x-2,其图像是连续曲线.因为f(-1)=3>0,f(0)=-2<0,f(2)=6>0,所以方程在(-1,0),(0,2)内都有实数解.从而证明该方程在给定的区间内至少有两个实数解.规律方法一般而言,判断函数零点所在区间的方法是将区间端点代入函数求出函数的值,进行符号判断即可得出结论.此类问题的难点往往是函数值符号的判断,可运用函数的有关性质进行判断.跟踪训练1.若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像为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f(a)f(b)>0,则不存在实数c∈(a,b)使得f(c)=0B.若f(a)f(b)<0,则存在且只存在一个实数c∈(a,b)使得f(c)=0C.若f(a)f(b)>0,则有可能存在实数c∈(a,b)使得f(c)=0D.若f(a)f(b)<0,则有可能不存在实数c∈(a,b)使得f(c)=0 答案:C解析:对于A选项,可能存在,如y=x2;对于B选项,必存在但不一定唯一,选项D一定存在.类型2:对二分法概念的理解例2:下列图像与x轴均有交点,其中不能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是()答案:B解析:利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必须满足零点两侧函数值异号,在选项B 中,不满足零点两侧函数值异号,不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由于A、C、D中零点的两侧函数值异号,故可采用二分法求零点.规律方法二分法是求一般函数的零点的一种通法,使用二分法的前提条件是: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对“函数在区间[a,b]上连续”的理解如下:不管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是否连续,只要找得到包含零点的区间上函数图像是连续的即可.跟踪训练2.如图是函数f(x)的图像,它与x轴有4个不同的公共点.给出下列四个区间,不能用二分法求出函数f(x)的零点近似值的是()A.(-2.1,-1)B.(1.9,2.3)C.(4.1,5)D.(5,6.1)答案:B解析:只有B 中的区间所含零点是不变号零点. 类型3: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例3:求函数f (x )=x 2-5的负零点.(精确度为0.1) 解:由于f (-2)=-1<0,f (-3)=4>0, 故取区间(-3,-2)作为计算的初始区间, 区间 中点的值 中点函数近似值 (-3,-2) -2.5 1.25 (-2.5,-2) -2.25 0.0625 (-2.25,-2) -2.125 -0.4844 (-2.25,-2.125) -2.1875-0.2148 (-2.25,-2.1875)-2.21875-0.0771由于|-2.25-(-2.1875)|=0.0625<0.1, 所以函数的一个近似负零点可取-2.25. 规律方法利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应关注三点1.要选好计算的初始区间,这个区间既要包含函数的零点,又要使其长度尽量小.2.用列表法往往能比较清晰地表达函数零点所在的区间.3.根据给定的精确度,及时检验所得区间长度是否达到要求,以决定是停止计算还是继续计算.跟踪训练3.证明函数f (x )=2x +3x -6在区间[1,2]内有唯一零点,并求出这个零点(精确度为0.1).解:由于f (1)=-1<0,f (2)=4>0,又函数f (x )在[1,2]内是增函数,所以函数在区间[1,2]内有唯一零点,不妨设为x 0,则x 0∈[1,2].下面用二分(a ,b ) (a ,b )的中点f (a ) f (b ) f ⎝⎛⎭⎪⎫a +b 2 (1,2)1.5f (1)<0f (2)>0f (1.5)>0(1,1.5) 1.25 f (1)<0 f (1.5)>0 f (1.25)>0 (1,1.25) 1.125f (1)<0 f (1.25)>0f (1.125)<0 (1.125,1.25)1.1875 f (1.125)<0f (1.25)>0f (1.1875)<0因为|1.1875-1.25|=0.0625<0.1,所以函数f (x )=2x +3x -6的精确度为0.1的近似零点可取为1.25.类型4: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例4:用二分法求方程2x 3+3x -3=0的一个正实数近似解(精确度为0.1). 解:令f (x )=2x 3+3x -3,经计算,f (0)=-3<0,f (1)=2>0,f (0)·f (1)<0, 所以函数f (x )在(0,1)内存在零点, 即方程2x 3+3x -3=0在(0,1)内有解.取(0,1)的中点0.5,经计算f (0.5)<0,又f (1)>0, 所以方程2x 3+3x -3=0在(0.5,1)内有解. (a ,b ) 中点c f (a ) f (b ) f ⎝⎛⎭⎪⎫a +b 2 (0,1) 0.5 f (0)<0 f (1)>0 f (0.5)<0 (0.5,1) 0.75 f (0.5)<0 f (1)>0 f (0.75)>0 (0.5,0.75) 0.625 f (0.5)<0 f (0.75)>0 f (0.625)<0 (0.625,0.75) 0.6875f (0.625)<0f (0.75)>0f (0.6875)<0(0.6875,0.75)|0.6875-0.75|=0.0625<0.1由于|0.6875-0.75|=0.0625<0.1,所以0.75可作为方程的一个正实数近似解.规律方法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应明确两点(1)根据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的解的关系,求函数的零点与求相应方程的解是等价的.求方程f (x )=0的近似解,即按照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求解.(2)对于求形如f (x )=g (x )的方程的近似解,可以通过移项转化成求形如F(x)=f(x)-g(x)=0的方程的近似解,然后按照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求解.跟踪训练4.求方程x2=2x+1的一个近似解.(精确度0.1)解:设f(x)=x2-2x-1.∵f(2)=-1<0,f(3)=2>0.∴在区间(2,3)内,方程x2-2x-1=0有一解,记为x0.取2与3的平均数2.5,∵f(2.5)=0.25>0,∴2<x0<2.5;再取2与2.5的平均数2.25,∵f(2.25)=-0.4375<0,∴2.25<x0<2.5;如此继续下去,有f(2.375)<0,f(2.5)>0⇒x0∈(2.375,2.5);f(2.375)<0,f(2.4375)>0⇒x0∈(2.375,2.4375).∵|2.375-2.4375|=0.0625<0.1,∴方程x2=2x+1的一个精确度为0.1的近似解可取为2.4375.四、课堂小结1.二分法就是通过不断地将所选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直至找到零点附近足够小的区间,根据所要求的精确度,用此区间的某个数值近似地表示真正的零点.2.并非所有函数都可以用二分法求其零点,只有满足:(1)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2)f(a)·f(b)<0,上述两条的函数方可采用二分法求得零点的近似值.五、当堂达标1.函数y=-x2+8x-16在区间[3,5]上()A.没有零点B.有一个零点C.有两个零点D.有无数个零点答案:B解析:令-x2+8x-16=0,得x=4,故函数y=-x2+8x-16在[3,5]上有一个零点.2.用二分法求函数f (x )=x 3+x 2-2x -2的一个正零点的近似值(精确到0.1)时,依次计算得到如下数据:f (1)=-2,f (1.5)=0.625,f (1.25)≈-0.984,f (1.375)≈-0.260,关于下一步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经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可以取1.4作为近似值B .已经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可以取1.375作为近似C .没有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应该接着计算f (1.4375)D .没有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应该接着计算f (1.3125) 答案:C解析:由二分法知,方程x 3+x 2-2x -2=0的根在区间(1.375,1.5),没有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应该接着计算f (1.4375).故选C .3.函数图像与x 轴均有交点,但不宜用二分法求交点横坐标的是( )答案:B4.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函数的零点总位于区间[a n ,b n ]上,当|a n -b n |<ε时,函数的近似零点a n +b n2与真正零点的误差不超过A .εB .12εC .2εD .14ε 答案:B解析:根据用“二分法”求函数近似零点的步骤知,当|a n -b n |<ε时,区间[a n ,b n ]的中点x n =12(a n +b n )就是函数的近似零点,这时计算终止,从而函数的近似零点与真正零点的误差不超过12ε.故选B .。
函数与方程思想在不等式中的应用
函数与方程思想在不等式中的应用
函数和方程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它们在不等式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函数是把元素映射到另一个集合中的一种关系,它可以用来表示不等式中的变化。
例如,若y=f(x),则可以用不等式来表示y的变化,如y>f(x),表示y大于函数f(x)的值。
方程是把不同的变量组合在一起的一种数学表达式,它可以用来表示不等式中的关系。
例如,若y=ax+b,则可以用不等式来表示y的变化,如y>ax+b,表示y大于方程ax+b的值。
函数和方程在不等式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它们可以用来表示不等式中的变化和关系,极大地丰富了数学的表达能力,使数学更加精确、严谨。
一元二次不等式、方程和函数的关系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一、定义1、等式的定义等式是数学中表示两个量或两个表达式之间相等关系的式子。
它由等号(=)连接,等号两边的数值或表达式在特定条件下是相等的。
换句话说,如果两个量或两个表达式用等号连接,那么这两个量或表达式就构成了等式。
2、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是数学中表示两个量或两个表达式之间大小关系的式子。
它不使用等号(=)连接,而是使用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或不等号(≠)这样的关系符号来连接两边的数值或表达式。
二、性质1、等式的性质:性质1:如果a=b ,那么b=a性质2:如果a=b ,b=c ,那么a=c性质3:如果a=b ,那么a±c=b±c性质4:如果a=b ,那么ac=bc 。
性质5:如果a=b ,c ≠0,那么c b c a =2、不等式的性质:性质1:如果a >b ,那么b <a;如果b <a ,那么a >b .即:a >b ⇔b <a 。
性质2:如果a >b ,b >c ,那么a >c 。
即:a >b ,b >c ⇒a >c .性质3:如果a >b ,那么cb c a ++>性质4:如果a >b ,c>0,那么ac >bc ;如果a>b ,c<0,那么ac<bc性质5:如果d c b a >,>,那么db c a ++>性质6:如果0d c 0b a >>,>>,那么bdac >性质7:如果a >b >0,那么),(>2n n b a nn ≥∈N三、基本不等式对于∀a >0,b >0,ab 2b a ≥+变形为2b a ab +≤①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通常我们称不等式①为基本不等式。
其中2b a +叫做正数a ,b 的算术平方根,ab 叫做正数a ,b 的几何平均数基本不等式表明: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四、用分析法证明基本不等式分析法是一种“执果索因”的证明方法,即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他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为止要证明2b a ab +≤,只要证明b a ab 2+≤,要证明b a ab 2+≤,只要证明0b a ab 2≤--,要证明0b a ab 2≤--,只要证明0b a 2≤--)(,要证明0b a 2≤--)(,只要证明0b a 2≥-)(,很显然,平方恒大于等于0,0b a 2≥-)(成立,当且仅当a=b 时,0b a 2≥-)(中的等号成立。
浅谈方程、函数、不等式三者之间的关系
浅谈方程、函数、不等式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谢文芳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4年第24期在初中阶段,方程、函数、不等式都是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重要地位。
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在这里笔者谈一点粗浅看法。
第一,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
这三部分内部之间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知识点体系主要采用以函数为主线,将函数图像、性质和方乘及不等式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数形结合思想的又一体现,它交给我们从另一个方位来思考方程(组)与不等式的问题,让人耳目一新,让我们领略了数学思维的多元性,进一步体验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性。
在学习方程和不等式的时候加入与函数的联系,在学习中让学生比较好的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的联系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这也是初中阶段数学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而新课程标准中把这个联系提到了十分明朗、鲜明的程度。
因此,应该重视这部分的教学。
第二,在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应该抓好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各个内容之间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第二个要点是各个内容之间相关性质之间的联系。
例如,方程与函数之间相对应问题?实际上,想对应的问题就是求函数的零点,即函数图像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值。
在不等式中,方程的根又是如何体现的?方程的根就是不等式解集中的特殊值。
反之,函数的零点从方程的角度看,就是方程的根,从不等式的角度看,就是解集中的特殊的解。
不等式的解集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图像在横轴的上方或下方,从方程的角度看,就是先解方程,求出方程的根,以两根为端点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这三个不同内容之间,一些概念是相通的,但是名称又不完全一样。
但本质上是一致的。
1.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次函数的关系一次函数及其图像与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函数y=ax+b(a≠0,a,b为常数)中,函数的值等于0时自变量x的值就是一元一次方程ax+b=0(a≠0)的解,所对应的坐标(1 ,0)是直线y=ax+b与x轴的交点坐标,反过来也成立;•直线y=ax+b 在x轴的上方,也就是函数的值大于零,x的值是不等式ax+b>0(a≠0)的解;在x轴的下方也就是函数的值小于零,x的值是不等式ax+b<0(a≠0)的解。
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的关系
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的关系在数学中,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是常见的数学概念。
它们在数学问题的建模和解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函数、方程和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包括它们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等方面。
一、函数的定义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函数是指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一种关系。
函数可以通过方程或不等式来表示和描述。
在代数中,函数通常由一个公式、图表或图形来表示,其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个方程或不等式来表示。
方程是指一个等式,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变量,并且通过一个或多个数值来满足等式。
方程可以是一元的或多元的。
一元方程中只有一个未知量,例如:x + 2 = 5多元方程中有两个或更多的未知量,例如:2x + 3y = 7不等式是指一个不等式关系,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变量,并且不等号可以是小于、大于、小于等于或大于等于等不等关系。
不等式可以是一元的或多元的。
一元不等式的例子包括:x + 3 > 7多元不等式的例子包括:2x + 3y ≤ 10二、函数、方程与不等式之间相互转换函数、方程和不等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转化关系。
在某些情况下,函数可以通过方程或不等式来表示,而方程和不等式也可以通过函数来表示。
1. 方程转化为函数:当给定一个方程时,我们可以根据方程中的变量和其他已知的数值,构造出一个函数。
例如,对于方程y = 2x + 3,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函数f(x) = 2x + 3,其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
这样,方程就转化为了函数的表示形式。
2. 函数转化为方程:对于一个给定的函数,我们可以根据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得到相应的方程。
例如,对于函数f(x) = 2x + 3,我们可以得到方程y = 2x + 3。
这样,函数就转化为了方程的形式。
3. 方程转化为不等式:在某些情况下,一个方程可以转化为一个不等式。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10,我们可以得到不等式2x + 3 < 10或2x + 3 ≤ 10。
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的关系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把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瞧作三个独立的知识点。
实际上,她们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如果能熟练地掌握三者之间的联系,并在做题时灵活运用,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收效。
★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
先瞧函数解析式:(0)y ax b a =+≠,这就是一个一次函数,图像就是一条直线。
对于这个函数而言,x 就是自变量,对应的就是图像上任意点的横坐标;y 就是因变量,也就就是函数值,对应的就是图像上任意点的纵坐标。
如果令0y =,上面的解析式也就变成了0ax b +=,也就就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了。
我们知道,一般在求一个函数图像与x 轴交点的时候,令0y =(同理求一个函数图像与y 轴交点的时候,令0x =)。
所以上面的意义可以这样表达:将函数解析式中的y 变为0,那么就得到相应的方程。
这个方程的解也就就是原先的函数图像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这就就是函数解析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它适用于所有的函数解析式。
举例说明如下:例如函数23y x =-的图像如右所示:该函数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3(,0)2,也就就是在函数解析式23y x =-中,令0y =即可。
令0y =也就意味着将一元一次函数23y x =-变成了一元一次方程230x -=,其解与一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就是相同的。
接下来推广到二次函数:例如函数2252y x x =-+的图像如右图所示:很容易验证,该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正就是方程22520x x -+=的解。
如果右边的函数图象就是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的方式作出来的,虽然比较精确,但过程十分繁琐。
在实际中,很多时候并不要求我们把函数图象作得很精准。
有时候只需要作出大致图像即可。
既然上面讲述了函数图象与对应的方程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不可以通过利用方程的根来绘制对应的函数图象呢?函数2252y x x =-+对应的方程就是22520x x -+=,先求出这个方程的两个解。
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关系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把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看作三个独立的知识点。
实际上,他们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如果能熟练地掌握三者之间的联系,并在做题时灵活运用,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收效。
★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
先看函数解析式:(0)y ax b a =+≠,这是一个一次函数,图像是一条直线。
对于这个函数而言,x 是自变量,对应的是图像上任意点的横坐标;y 是因变量,也就是函数值,对应的是图像上任意点的纵坐标。
如果令0y =,上面的解析式也就变成了0ax b +=,也就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了。
我们知道,一般在求一个函数图像与x 轴交点的时候,令0y =(同理求一个函数图像与y 轴交点的时候,令0x =)。
所以上面的意义可以这样表达:将函数解析式中的y 变为0,那么就得到相应的方程。
这个方程的解也就是原先的函数图像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这就是函数解析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它适用于所有的函数解析式。
举例说明如下:例如函数23y x =-的图像如右所示: 该函数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3(,0)2,也就是在函数 解析式23y x =-中,令0y =即可。
令0y =也 就意味着将一元一次函数23y x =-变成了一元 一次方程230x -=,其解和一次函数与x 轴的交 点的横坐标是相同的。
接下来推广到二次函数:例如函数2252y x x =-+的图像如右图所示: 很容易验证,该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正是方程22520x x -+=的解。
如果右边的函数图象是通过列表、描点、连线 的方式作出来的,虽然比较精确,但过程十分繁琐。
在实际中,很多时候并不要求我们把函数图象作得 很精准。
有时候只需要作出大致图像即可。
既然上面讲述了函数图象与对应的方程之间 的关系,我们可不可以通过利用方程的根来绘制 对应的函数图象呢?函数2252y x x =-+对应的方程是22520x x -+=,先求出这个方程的两个解。
很容易根据十字相乘法(21)(2)0x x --=得出该方程的两个解分别为12和2。
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考点·方法·破译 1.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成kx +b =0(k 、b 为常数,k ≠0)的形式,可见一元一次方程是一次函数的一个特例.即在y =kx +b 中,当y =0时则为一元一次方程.2.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⑴任何二元一次方程ax +by =c (a 、b 、c 为常数,且a ≠0,b ≠0)都可以化为y =a c x b b-+的形式,因而每个二元一次方程都对应一个一次函数;⑵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求两个函数的函数值相等时自变量的取值,以及这个函数值是什么;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个函数图像交点的坐标.3.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由于任何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成ax +b >0或ax +b <0(a 、b 为常数,a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成是当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或小于0时,求相应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经典·考题·赏析【例1】直线l 1:y =k 1x +b 与直线l 2:y =k 2x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k 1x +b >k 2x 的解为( )A .x >-1B .x <-1C .x <-2D .无法确定 【解法指导】由图象可知l 1与l 2的交点坐标为(-1,-2),即当x =-1时,两函数的函数值相等;当x >-1时,l 2的位置比l 1高,因而k 2x >k 1x +b ;当当x <-1时,l 1的位置比l 2高,因而k 2x <k 1x +b .因此选A .【变式题组】01.(浙江金华)一次函数y 1=kx +b 与y 2=x +a 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①k <0;②a >0;③当x <3时,y 1<y 2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02.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2x +b 和y =ax -3的图象交于点P (-2,-5),则根据图像可得不等式2x +b >ax -3的解集是________. 03. (武汉)如图,直线y =kx +b 经过A (2,1),B (-1,-2)两点,则不等式12x >kx +b >-2的解集为_________.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例2】若直线l 1:y =x -2与直线l 2:y =3-mx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交点在第一象限,求m 的取值范围. 【解法指导】直线交点坐标在第一象限,即对应方程组的解满足00x y >⎧⎨>⎩,从而求出m 的取值范围.解:23y x y mn =-⎧⎨=-⎩,∴51321x mm y m ⎧=⎪⎪+⎨-⎪=⎪+⎩,∴00x y >⎧⎨>⎩,∴5013201m m m⎧>⎪⎪+⎨-⎪>⎪+⎩,即10320m m +>⎧⎨->⎩,∴-1<m <32.【变式题组】01. 如果直线y =kx +3与y =3x -2b 的交点在x 轴上,当k =2时,b 等于( )A .9B .-3C .32-D .94-02. 若直线122y x =-与直线14y x a =-+相较于x 轴上一点,则直线14y x a =-+不经过( ) A .第四象限 B .第三象限 C .第二象限 D .第一象限03. 两条直线y 1=ax +b ,y 2=cx +5,学生甲解出它们的交点坐标为(3,-2),学生乙因抄错了c 而解出它们的交点坐标为(34,14),则这两条直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04. 已知直线y =3x 和y =2x +k 的交点在第三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例3】已知直线l 1经过点(2,5)和(-1,-1)两点,与x 轴的交点是点A ,将直线y =-6x +5的图象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l 2,l 2与l 1的交点是点C ,l 2与x 轴的交点是点B ,求∴ABC 的面积.【解法指导】设直线l 1的解析式为y =kx +b ,∴l 1经过(2,5),(-1,-1)两点, ∴251k b k b +=⎧⎨-+=-⎩,解得21k b =⎧⎨=⎩,∴y =2x +1,∴当y =0时,2x +1=0,x =12-,∴A (12-,0).又∴y =-6x +5的图象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得l 2,∴l 2的解析式为y =-6x +9, ∴当y =0时,-6x +9=0,x =32,∴B (32,0). ∴2169y x y x =+⎧⎨=-+⎩,∴13x y =⎧⎨=⎩,∴C (1,3),∴AB =32-(12-)=2,∴S ∴ABC =12×2×3=3.【变式题组】01. 已知一次函数y =ax +b 与y =bx +a 的图象相交于A (m ,4),且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分别与y 轴交于B 、C 两点(B 上C 下),∴ABC 的面积为1,求这两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02. 如图,直线OC 、BC 的函数关系式为y =x 与y =-2x +6.点P (t ,0)是线段OB 上一动点,过P 作直线l 与x 轴垂直.⑴求点C 坐标; ⑵设∴BOC 中位于直线l 左侧部分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⑶当t 为何值时,直线l 平分∴COB 面积. 演练巩固·反馈提高 01. 已知一次函数y =32x +m ,和y =12-x +n 的图象交点A (-2,0),且与y 轴分别交于B 、C 两点,那么∴ABC 的面积是( ) A .2 B .3 C .4 D .602.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ax +1>0(a ≠0)的解集是x <1,则直线y =ax +1与x 轴的交点是( )A .(0,1)B .(-1,0)C .(0,-1)D .(1,0)第3题图 第6题图03. 如图,直线y =kx +b 与x 轴交于点A (-4,0),则y >0时,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4B .x >0C .x <-4D .x <0 04. 直线kx -3y =8,2x +5y =-4交点的纵坐标为0,则k 的值为( )A .4B .-4C .2D .-205. 直线y =kx +b 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 (2,0)和B (0,-3).则不等式kx +b +3≥0的解集为( ) A .x ≥0 B .x ≤0 C .x ≥2 D .x ≤206. 如图是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的一次函数y 1、y 2的图象l 1、l 2,设y 1=k 1x +b 1,y 2=k 2x +b 2,则方程组111222y k x b y k x b ⎧⎨⎩=+,=+的解是( )A .22x y =-⎧⎨=⎩B .23x y =-⎧⎨=⎩C .33x y =-⎧⎨=⎩D .34x y =-⎧⎨=⎩07. 若直线y =ax +7经过一次函数y =4-3x 和y =2x -1的交点,则a =_________.08. 已知一次函数y =2x +a 与y =-x +b 的图象都经过A (-2,0),且与y 轴分别交于B 、C 两点,则S ∴ABC =_________.09. 已知直线y =2x +b 和y =3bx -4相交于点(5,a ),则a =___________.10.已知函数y =-x +m 与y =mx -4的图象交点在x 轴的负半轴上,则m 的值为__________. 11.直线y =-2x -1与直线y =3x +m 相交于第三象限内一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2.若直线122a y x =-+与直线31544y x =-+的交点在第一象限,且a 为整数,则a =_________. 13.直线l 1经过点(2,3)和(-1,-3),直线l 2与l 1交于点(-2,a ),且与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7.⑴求直线l 2、l 1的解析式;⑵求l 2、l 1与x 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⑶x 取何值时l 1的函数值大于l 2的函数值?14.(河北)如图,直线l 1的解析式为y =-3x +3,l 1与x 轴交于点D ,直线l 2经过点A (4,0),B (3,32-). ⑴求直线l 2的解析式; ⑵求S ∴ADC ;⑶在直线l 2上存在异于点C 的另一点P ,使得S ∴ADP =S ∴ADC ,求P 点坐标.第14题图15.已知一次函数图象过点(4,1)和点(-2,4).求函数的关系式并画出图象.⑴当x 为何值时,y <0,y =0,y >0? ⑵当-1<x ≤4时,求y 的取值范围; ⑶当-1≤y <4时,求x 的取值范围.16.某医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新药,在实验药效时发现,如果成人按规定剂量服用,那么服药后2h时血液中含药量最高,达每毫升6μg (1μg =10-3mg ),接着就逐步衰减,10h 后血液中含药量为每毫升3μg ,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y (μg )随时间x (h )的变化如图所示,当成人按规定剂量服药后, ⑴分别求x ≤2和x ≥2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⑵如果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在4μg 或4μg 以上时,治疗疾病才是有效的,那么这个有效时间是多长?第16题图l 2。
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的关系知识点:一、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直线y=kx+b (k ≠0)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一元一次方程kx+b=0(k ≠0)的解。
求直线y=kx+b 与x 轴交点时,可令y=0,得到方程kx+b=0,解方程得x=-b/k 。
直线y=kx+b 交x 轴于(-b/k ,0),-b/k 就是直线y=kx+b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二、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任何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ax=b>0或ax=b<0 (b a 、为常数,a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相应的取值范围。
三、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b (k ≠0)本身就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直线y=kx+b (k ≠0)上有无数个点,每个点的横纵坐标都满足二元一次方程y=kx+b (k ≠0),因此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也就有无数个。
例题解析一、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综合已知直线y=(3m-2)x+2和y=-3x-2交于x 轴上同一点,m 的值为______已知一次函数y=-x+a 与y=x-b 的图象相交于点(m,8),则b-a=______.二、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综合1.已知一次函数y=-2x+525y x =-+.(1)画出它的图象;(2)求出当x=3/2时,y 的值;(3)求出当y=-3时,x 的值;(4)观察图象,求出当x 为何值时,y>0,y<0,y=02.当自变量x 满足什么条件时,函数y=-4x+1的图象在:(1)x 轴上方; (2)y 轴左侧; (3)第一象限.3.已知直线A 为y=x+5,直线B 为y=-2x-6.当A>B 时,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4.已知一次函数y=-2x+3(1)当x 取何值时,函数y 的值在-1与2之间变化?(2)当x 从-2到3变化时,函数y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各是多少?5.直线A:y=Mx+b 与直线B:y=Nx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Nx>Mx+b 的解集为______.6.当x_________时直线y=x+2上的点在直线y=3x-2上相应点的上方.7.如图,直线y=kx+b (k ≠0)经过A(5,1),B(-2,-3)两点,则不等式0.5x> kx+b>-3的解集为______.5题图 7题图8已知一次函数经过点(1,-2)和点(-1,3),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求:(1)当x=2时,y 的值;(2)x 为何值时,y<0?(3)当-2<x<1时,x 的值范围;(4)当-2<y<1时,y 的值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把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看作三个独立的知识点。
实际上,他们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如果能熟练地掌握三者之间的联系,并在做题时灵活运用,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收效。
★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
先看函数解析式:(0)y ax b a =+≠,这是一个一次函数,图像是一条直线。
对于这个函数而言,x 是自变量,对应的是图像上任意点的横坐标;y 是因变量,也就是函数值,对应的是图像上任意点的纵坐标。
如果令0y =,上面的解析式也就变成了0ax b +=,也就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了。
我们知道,一般在求一个函数图像与x 轴交点的时候,令0y =(同理求一个函数图像与y 轴交点的时候,令0x =)。
所以上面的意义可以这样表达:将函数解析式中的y 变为0,那么就得到相应的方程。
这个方程的解也就是原先的函数图像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这就是函数解析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它适用于所有的函数解析式。
举例说明如下:例如函数23y x =-的图像如右所示: 该函数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3(,0)2,也就是在函数 解析式23y x =-中,令0y =即可。
令0y =也 就意味着将一元一次函数23y x =-变成了一元 一次方程230x -=,其解和一次函数与x 轴的交 点的横坐标是相同的。
接下来推广到二次函数:例如函数2252y x x =-+的图像如右图所示: 很容易验证,该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正是方程22520x x -+=的解。
如果右边的函数图象是通过列表、描点、连线 的方式作出来的,虽然比较精确,但过程十分繁琐。
在实际中,很多时候并不要求我们把函数图象作得 很精准。
有时候只需要作出大致图像即可。
既然上面讲述了函数图象与对应的方程之间 的关系,我们可不可以通过利用方程的根来绘制 对应的函数图象呢函数2252y x x =-+对应的方程是22520x x -+=,先求出这个方程的两个解。
很容易根据十字相乘法(21)(2)0x x --=得出该方程的两个解分别为12和2。
这样,根据函数解析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也就得出了函数2252y x x =-+与x 轴的两个交点1(,0)2和(2,0)。
有了与横坐标两个交点的坐标,还知道了开口方向(二次项前面的系数20>,所以开口向上),则该二次函数的大致图像就容易作出了。
以上的结论可不可以进一步推广呢先看接下来这个函数解析式(1)(2)(3)y x x x =+++,如果作这样一个三次函数(三次或三次以上就叫高次函数)的图像,用列表、描点、连线的方法是非常复杂的,甚至无法作出。
如果我们采用上面的思想,先求出(1)(2)(3)y x x x =+++对应的方程(1)(2)(3)0x x x +++=的根,很容易得出该方程的三个根:12--、、-3。
知道了三个根还不行,还必须知道开口方向,由于三次函数和二次函数不同,所以不可能通过三次项系数的正负来确定开口方向。
在实际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如果三次项系数是正数、最右边一个交点的右边部分图像是在x 轴上面的。
如果三次项系数是负数,最右边一个交点的右边部分图像是在x 轴下面的。
那么函数(1)(2)(3)y x x x =+++的大致图像如下:函数(1)(2)(3)y x x x =-+++的大致图像如下:通过以上函数图象:我们可以总结出作高次函数大致图像的步骤:(1) 求出高次函数所对应的方程的根,并在数轴上(不需要建立坐标系)从小到大依次表示出来。
(2) 如果最高次项的系数是正数,则按照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依次穿过。
如果最高次数的系数是负数,则按照从右到左,从下到上依次穿过。
★ 函数与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函数解析式:(0)y ax b a =+≠中,如果变为0ax b +>(≥的情况类似)或0ax b +<(≤的情况类似),那么就是不等式了。
实际上,以上两个不等式分别对应一次函数(0)y ax b a =+≠的图像在x 轴上方和x 下方的情况。
而不等式0ax b +>和0ax b +<的解分别是一次函数(0)y ax b a =+≠的图像上方部分对应的自变量x 的范围和下方部分对应的自变量x 的范围。
例如不等式230x ->所对应的是一次函数23y x =-在x 轴上方部分的图像。
该不等式的解为23y x =-在x 轴上方部分的图像 所对应的自变量x 的范围,即32x >。
在二次函数中,这种不等式和函数的对应 关系同样适用。
例如:2252y x x =-+ 的图像如右图所示:不等式22520x x -+>的解为二次函数2252y x x =-+图像上在x 轴上方的部分,不等式的解为:12x <或2x >。
同理 22520x x -+<的解为122x <<。
这也就是二次不等式“二次项的系数大于零, 后面是大于号的取两边(即小于最小根, 大于最大根),后面是小于号的取中间(大于最小根,小于最大根)”的性质。
对于二次项系数小于零的不等式,可以通过在两边同时乘以-1将二次项系数变为正数。
从上面的现象可以得出函数和不等式的关系:不等式()0f x >对应的是函数()f x 图像上在x 轴上方的部分,不等式()0f x >的解就是函数()f x 图像上在x 轴上方的部分所对应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不等式()0f x <对应的是函数()f x 图像上在x 轴下方的部分,不等式()0f x <的解就是函数()f x 图像上在x 轴下方的部分所对应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对于多次不等式,例如(1)(2)(3)0x x x +++<,首先在数轴上作出函数(1)(2)(3)y x x x =+++的大致图像(前面已介绍),然后取图像在x 轴上方部分对应的x 的取值范围。
所以不等式(1)(2)(3)0x x x +++<的解为3x <-或21x -<<-。
同理也可以解(4)N N ≥次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如果将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中的“=”改为“>”或“<”,则可变为一元二次不等式。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 1、 二次项为负数的,首先要在两边同时乘以-1将二次项系数变为正数(注意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负数后,不等号要变号)。
如22520x x -+->要通过两边同乘以-1变为22520x x -+<。
2、 解出不等式对应的方程的两个根。
如解出方程22520x x -+<的两根分别为12,2。
3、 如果是大于号,解为:x <最小根或x >最大根。
如果是小于号,解为:最小根x <<最大根。
例如22520x x -+<的解为:122x <<。
★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在图像上的表示在实际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方程:210x x ++=或这样的不等式:210x x ++<。
结果是都是无解。
也会遇到210x x ++>,解为全体实数。
这就说明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在图像上还存在着某种明显的关系。
我们分别作出函数2()(0)f x ax bx c a =++≠的六种可能图像。
第一种:当20,40a b ac >∆=->时,图像为:从图像我们可以看出,该图像与x 轴有两个交点,也就是说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设为12,x x ,且12x x <),20ax bx c ++<的解为:12x x x <<,20ax bx c ++>的解为:1x x <或2x x >。
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20,40a b ac >∆=->时,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设为12,x x ,且12x x <),20ax bx c ++<的解为:12x x x <<,20ax bx c ++>的解为:1x x <或2x x >。
第二种:当20,40a b ac >∆=-=时,图像为:从图像我们可以看出,该图像与x 轴有一个交点,也就是说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设为12,x x ,且12x x =),20ax bx c ++<的解集为:∅,20ax bx c ++>的解为:1x x <或2x x >即1x x ≠。
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20,40a b ac >∆=-=时,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设为12,x x ,且12x x =),20ax bx c ++<的解集为:∅,20ax bx c ++>的解为:1x x <或2x x >即1x x ≠。
第三种:当20,40a b ac >∆=-<时,图像为:从图像我们可以看出,该图像与x 轴没有交点,也就是说方程20ax bx c ++=没有实数根,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20,40a b ac >∆=-<时,方程20ax bx c ++=无实数根;20ax bx c ++<的解为:∅,20ax bx c ++>的解为:R 。
第四种:当20,40a b ac <∆=->时,图像为:从图像我们可以看出,该图像与x 轴有两个交点,也就是说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设为12,x x ,且12x x <),20ax bx c ++<的解为:1x x <或2x x >,20ax bx c ++>的解为:12x x x <<。
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20,40a b ac <∆=->时,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设为12,x x ,且12x x <),20ax bx c ++<的解为:1x x <或2x x >,20ax bx c ++>的解为:12x x x <<。
第五种:当20,40a b ac <∆=-=时,图像为:从图像我们可以看出,该图像与x 轴有一个交点,也就是说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设为12,x x ,且12x x =),20ax bx c ++<的解集为:1x x <或2x x >即1x x ≠,20ax bx c ++>的解为:∅。
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20,40a b ac <∆=-=时,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设为12,x x ,且12x x =),20ax bx c ++<的解集为:1x x <或2x x >即1x x ≠,20ax bx c ++>的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