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及规程

合集下载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一、引言急诊抢救设备是医院急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急诊抢救设备的有效管理和使用,本制度旨在规范急诊抢救设备的购置、存储、维护和更新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以提高抢救效率和质量,确保急诊人员能够及时、安全地使用相关设备。

二、设备购置管理1. 急诊抢救设备的购置应根据医院急诊科的实际需要,经过科室主任审批后,按照采购管理制度进行购买。

2. 购买的急诊抢救设备应具备相关的国家认证、注册证明和产品合格证书,并符合国家卫生行业标准的要求。

3. 采购过程中应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合同,并明确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价格、交付时间等核心内容。

4. 已购买的急诊抢救设备应及时进行验收和登记,并按照规定的存放位置和方式进行存放。

三、设备存储管理1. 急诊抢救设备应存放在专门的设备储存室或仓库中,定期检查设备的存放条件和安全性。

2. 设备存放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并设置防护设施,避免设备受潮、损坏或被其他物品浸泡。

3. 存放区域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应符合设备的要求,安装温湿度监测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测和记录。

4. 设备存放区域应有标识,明确设备的名称、编号和存放位置,以方便查找和管理。

5. 设备存放区域应定期清理,保持环境整洁,设备间应有足够的间隔,避免相互摩擦或碰撞。

四、设备维护管理1. 急诊抢救设备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2. 设备的维护工作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并填写相关的维护记录。

3. 定期进行设备的巡检和检测,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修或更换设备。

4. 设备维护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非计划维护或改变设备设置。

5. 维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处理,确保环境卫生和安全。

五、设备更新管理1. 急诊抢救设备的使用寿命一般为3-5年,超过使用寿命的设备应及时淘汰和更新。

抢救室急救仪器管理制度

抢救室急救仪器管理制度

抢救室急救仪器管理制度一、管理制度的目的抢救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是救治病危重病人的重要地方。

抢救室急救仪器是医务人员在处理病情时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对于抢救室急救仪器的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抢救室急救仪器管理制度,保障抢救室急救仪器的正常使用和维护,确保医务人员在救治病人时能够依靠完好的仪器设备。

二、仪器的分类和数量1. 抢救室急救仪器包括但不限于: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输液泵、吸引器、血压计、体温计等。

2. 每种仪器按照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数量要充足,以备不时之需。

三、仪器的采购1. 确保采购的仪器都是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正规产品。

2. 仪器的采购需经过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审批,并且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设备验收。

3. 采购的仪器需保证其售后服务的保障,以确保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的顺利进行。

四、仪器的验收1. 仪器到达医院后,需要进行验收,验收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是否完好,功能是否正常,使用说明书是否齐全等。

2. 验收结果需填写验收记录,并由相关部门签字确认,以确保仪器的完好性和性能。

五、仪器的使用1. 仪器的使用需由具有相应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操作。

2. 在使用前,需对仪器进行功能检查,确保其正常使用。

3. 仪器使用后需进行清洁消毒,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安全。

六、仪器的维护1. 仪器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性能的稳定。

2. 对于有故障的仪器,需及时维修处理,维修记录需进行备案,以便追踪和核查。

3. 仪器的维护和保养需按照厂家提供的维护手册进行操作,以确保维护和保养的有效性。

七、仪器的报废1. 仪器使用寿命到期或出现严重故障时,需进行报废处置,不得继续使用。

2. 报废的仪器需严格按照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的规定进行处置,不得私自处理。

3. 报废的仪器需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备案,以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追踪记录。

八、仪器的盘点1. 定期对抢救室急救仪器进行盘点,确保仪器的数量和使用情况的清晰。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五篇)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五篇)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一、急诊抢救室在急诊科主任、护士长的领导下实行____小时工作制,做好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

二、抢救室人、物应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急救药品“四定”、“三及时”,即定品种数量、定地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

三、抢救室医护人员在抢救工作中要密切合作,以“高速、高效、高度责任感,一切为了病人”为宗旨,抢救果断迅速、分秒必争、操作娴熟、分工明确,严防差错事故。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及请示报告制度。

四、尊重危、重症优先处置权。

对危重病员,坚持“三先三后”“三不转”。

(一)“三先三后”。

先救治后检查;先入抢救室后分科;先抢救后收费。

(二)“三不转”。

病情不稳不转;诊断不明不转;危重病员不转协作医院。

五、遇执行公务受伤的执法人员、警察、武警官兵、军人、见义勇为者,优先接诊迅速开放绿色生命通道。

六、加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凡属抢救病员,都应有详实、准确的记录,内容包括病员一般情况、所属科别、初步诊断、生命征、所做检查及结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转归等,时间应精确到分钟。

各种抢救药品的空瓶、输液空瓶、输血空袋,应暂时保留,以便复核查对。

七、严守保护和保密原则,关爱病员,尊重病员隐私。

遇病情较重病员,医生应及时发出书面病危通知书。

八、尊重病员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及时如实告知病员的病情、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

对有风险的治疗应严格履行签字告知手续,同时尽量避免对病员产生不利后果。

九、病员在抢救室内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六小时,医生应及时根据病人做出收入院或观察室的决定。

生命征不稳定的病员,需有医生或护士陪送入院,与病房或观察室医护人员详细交接。

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者及时传染病院。

十、死亡病员应立即移放太平间,在抢救室内存放时间不应超过半小时。

无主死亡病员的遗物应由两名值班护士填写财物清单,交由在班护士保管。

死亡证明填写应准确、全面。

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

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

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企业急救仪器设备的管理,保障员工在突发状况下的人身安全,提高急救救治效果,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急救仪器设备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急救箱、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呼吸道开放器(OPA)等。

三、管理标准3.1 急救仪器设备的购置1.企业应根据员工人数、工作环境和安全风险等因素确定所需急救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

2.急救仪器设备的购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和合法性。

3.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充分考虑其信誉度、售后服务和价格等因素,并与其签订合格供货合同。

3.2 急救仪器设备的验收与入库1.受到交货时应进行及时验收,确认急救仪器设备的数量和规格与采购合同相符。

2.验收时需对急救仪器设备的外观、功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坏。

3.符合要求的急救仪器设备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并及时登记入库台账。

3.3 急救仪器设备的记录和标识1.企业应根据急救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建立相应的档案,详细记录每一台设备的型号、编号、生产厂家、购置日期、验收日期等信息。

2.每台急救仪器设备上应粘贴有醒目的标识,如设备名称、购置日期、验收日期等。

3.4 急救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1.企业应制定定期检查与维护计划,对急救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定期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外观、功能、电池电量、有效期限等。

3.检查记录应详细记录检查日期、检查人员、检查结果等信息,并进行归档保存。

4.发现有损坏、过期或其他故障的急救仪器设备,应立即停用,并进行相应维修或更换。

3.5 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与储存1.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应由具备相关急救技能并持有相应证书的员工进行。

2.使用过的急救仪器设备应及时清洗、消毒,并按规定保存。

3.急救仪器设备应储存在易取得的、干燥通风、防潮、防尘和阳光直射的地方。

4.高风险场所的急救仪器设备应设置在易取得的且与危险区域相邻的地方,以便紧急使用。

急救药品、设备的使用及管理

急救药品、设备的使用及管理

• 高血压在疗法中,当噻嗪类药物疗效不佳,尤其当伴有肾 功能不全或出现高血压危象时,本类药物尤为适用。
• 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用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 ,例如失水、休克、中毒、麻醉意外以及循环功能不全等 ,及时应用可减少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机会。
• 高钾血症及高钙血症。
• 稀释性低钠血症尤其是当血钠浓度低于120mmol/L 时。
2、急救车上不得放置任何杂物,保持清洁,应处于良 好备用状态。确保完好率100%。
3、备有抢救车配备示意图,按统一规定放置。 4、抢救药品齐全,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 效、破损现象。每个药袋、盒内只能放置一种药品,急救 药品应按药物使用有效期排列(由近及远),所有药物应 标注有效期。
2021/10/10
2021/10/10
33
甘露醇注射液 250ml:50g
药理作用:
• 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 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
• 组织脱水作用。 • 利尿作用。
2021/10/10
34
临床应用:
• 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 压,防止脑疝。
药理作用及适应症:
• 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本品使血浆内碳酸根浓度升高,中和氢离 子,从而纠正酸中毒
• 碱化尿液,由于尿液中碳酸根浓度增加后pH值升高,使尿酸、 磺胺类药物与血红蛋白等不易在尿中形成结晶或聚集。
• 制酸,口服能迅速中和或缓冲胃酸,而不直接影响胃酸分泌。
2021/10/10
36
急救仪器、物品的 管理和使用
2021/10/10
30
呋塞米注射液 (速尿)2ml:20mg
药理作用 • 能增加水、钠、氯、钾、钙、镁、磷等的

急诊抢救仪器管理制度

急诊抢救仪器管理制度

急诊抢救仪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急诊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医疗机构通常会配备各种各样的抢救仪器和设备,比如心电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等等。

这些仪器在急诊抢救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这些仪器的管理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急诊抢救仪器的分类、使用、维护和保养等方面展开讨论,为医疗机构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一、急诊抢救仪器的分类急诊抢救仪器主要包括心电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吸引器、输液泵等。

这些仪器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都是在急诊抢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设备。

1.心电监护仪心电监护仪是用于监测患者心电图的仪器,能够实时显示患者的心电波形,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心脏异常情况,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抢救措施。

2.除颤器除颤器是用于心脏电击复律的设备,可以在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时进行紧急处理,挽救患者生命。

3.呼吸机呼吸机是用于维持患者呼吸功能的设备,可以在患者呼吸道受阻、呼吸功能衰竭时进行呼吸支持,确保患者呼吸畅通。

4.吸引器吸引器是用于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设备,可以防止患者窒息、排除呼吸道阻塞。

5.输液泵输液泵是用于输注药物或液体至患者体内的设备,能够准确控制液体流速和剂量,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治疗。

二、急诊抢救仪器的使用急诊抢救仪器的正确使用是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使用急诊抢救仪器时,医护人员应遵循以下原则:1.了解仪器的使用说明书,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正确操作。

2.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在使用仪器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生理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抢救措施。

4.在使用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抢救措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5.在使用抢救仪器时,要遵守医疗机构的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程序,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急诊抢救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急诊抢救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是确保仪器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7篇)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7篇)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1、抢救设备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经常核对药品,做到帐物相符。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须重新灭菌。

6、如有抢救病例,抢救情况应及时作专项记录。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二)1.建立急救车药品、物品基数本。

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2.抢救必备物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____%。

3.抢救药品齐全,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

每个药盒内只能放置一种药品,按药物有效期放置和使用。

4.抢救药品、物品使用后,____小时内补充齐全,及时封存。

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及时交班,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

5.封存抢救车管理。

封存前护士长(或分管护士)和另一名护士按基数清点药品、物品核对无误后封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

护士每班检查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启封检查急救车内药品、物品一次,并做好记录。

6.非封存抢救车管理。

每班按基数清点药品、物品,并做好记录,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账物相符。

注:1.急救车的封存:(1)使用统一的封存条,按要求粘贴封存条。

(2)按要求在封存条上注明封存时间。

(3)一个月启封检查一次。

(4)车内药(物)品应在距失效日期前两个月更换。

(5)封存者双人签名。

(6)封条一经开启、或疑有损坏,应立即按基数重新核对、清点、封存者双人签名。

2.急救车检查内容:药品:贮存条件是否合适,数量、规格等是否与药品清单上所列的相符,是否过期、变质、标签脱落或模糊不清;物品。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三)1.建立急救车药品、物品基数本。

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一、前言急救仪器设备是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的必备设备,对于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一套完善的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保障仪器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设备的管理范围本制度所涉及的急救仪器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肺复苏设备:包括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手动体外除颤器、呼吸机等;2.危重疾病处理设备:包括监护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3.体温控制设备:包括高温体外降温机、体内降温设备等;4.辅助救治设备:包括人工呼吸器、氧气制氧装置等;5.废弃物处理设备:包括医疗垃圾自动处理机等。

三、设备管理的要求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急救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功能性和安全性。

为此,本制度提出以下管理要求:1. 设备采购设备采购应当经过充分的考虑和决策,确保选购的设备符合医疗机构的具体需求和使用情况,并且在性能和质量等方面达到标准要求。

对于一些高端、复杂的设备,应当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评估和测试,以确保设备的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2. 设备验收设备验收是设备进入医疗机构之前的重要程序,目的是检测设备在运输、安装过程中是否受到损坏、设备的性能和功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等。

在验收过程中,应当仔细检查设备的外观、元件、连接线等是否完好,设备标识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原理性测试,确保设备功能正常。

3. 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定期维护、保养、修理和更换。

设备维护要求具备专业性,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并对计划进行严格的执行,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设备保养设备保养是设备维护的一种方法,是指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洁、润滑、防锈等操作,以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

对于全自动的设备,还需进行软件、硬件系统升级,确保设备能够一直处于最新的状态。

5. 设备检修设备检修是指对设备进行完整的检修,包括设备故障排除、更换零部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等。

仪器设备及急救物品使用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及急救物品使用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及急救物品使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仪器设备及急救物品的正常使用和维护,提高医疗急救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使用管理1.仪器设备和急救物品的使用需经过相关培训并经资质认证的人员方可操作。

2.使用人员应熟悉仪器设备和急救物品的功能、使用方法、日常维护和保养等知识。

3.使用中发现仪器设备和急救物品有问题或损坏应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并停止使用。

4.使用完毕后,使用人员应及时清理、消毒、整理,并保证放置于指定位置。

三、日常维护1.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定期进行检测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急救物品如药品、救生用品等应按规定保存,保证有效期。

3.使用人员应按要求进行物品的定期检查,如有过期或损坏的应及时更换。

4.仪器设备和急救物品的维修维护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报修。

四、库存管理1.对于仪器设备和急救物品的库存数量应按照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2.库存数量及变动应有专人负责登记、统计和监督,并实时报备相关负责人。

3.出入库时应进行清点和核对,确保库存正确无误。

五、仪器设备采购和更新1.仪器设备的采购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和标准,严格把关质量和性能。

2.仪器设备的更新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及时进行替换和更新,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3.采购和更新过程应进行严格审批和备案,确保采购计划合理可行。

六、急救演练和培训1.定期进行急救演练,以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2.不定期组织急救培训,使医护人员掌握最新的急救技能和知识,不断提升水平。

七、责任追究1.对于保管、使用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或急救物品浪费等问题,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严重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八、附则本制度由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修订后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进行培训。

以上即为仪器设备及急救物品使用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仪器设备和急救物品的使用和管理,以提高医疗急救水平,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急救器材、药品管理制度

-急救器材、药品管理制度

4.5.8 未实行封存管理的抢救车、转运箱、急பைடு நூலகம்箱应班班清点登记, 每月至少进行双人同时检查质量一次,并有记录。 4.5.9 行封存管理的抢救车、转运箱、急救箱:必须经双人清点、检 查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方可进行封车(箱),用签字笔在封存锁上注明 日期(年月日)及失效日期和双签名。每班检查抢救车、转运箱、急 救箱封存情况及锁扣编码,并登记。抢救车、转运箱、急救箱封存周 期为1个月。每月至少双人清点、检查再按要求封锁一次。
THANKS
4.5.12 各科根据科室情况备有1台或以上的转运微泵、心电监护仪 、便携式吸引器,以方便患者外出使用,使用后及时进行充电。用 于转运的仪器统一标识、定位放置。每日检查蓄电情况,并记录。 4.5.13 抢救物品及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外借,遇特殊情况需外借时 ,必须经护士长同意,并做好登记和交接。 4.5.14 护士长监督制:护士长每周检查抢救车、转运箱、急救箱 及抢救仪器的交接班情况1 次,每月至少参与全面质量检查一次, 并有记录。
《急救器材、药品管理制度》
护理部
1 目的 保证急救器材、药品完好,为及时、迅速、有效抢救病人的生命 提供重要保障,提高抢救成功率。 2 参考文献 2.1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 育委员会第10号) 2.2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国卫医发[2018]8号) 3 名词定义 急救器材:一类仪器指抢救或生命支持的仪器。
4.5.1 如科室抢救车、转运箱、急救箱使用频率低,可根据情况采 用一次性锁扣对抢救车、转运箱、急救箱进行封闭式管理。 4.5.2 抢救车、转运箱、急救箱设专人管理,并做到定期清洁和检 查,放置于固定位置。 4.5.3 抢救车、转运箱、急救箱建立急救药品+抢救物品登记本,外 附有各自的平面图,并要求实际物品的名称、数量与平面图相符。 4.5.4 抢救车、急救箱内药品与物品的名称与数量应按照基本要求 及专科特点配备基数。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5篇)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5篇)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为了保证急诊抢救设备、设施的齐全,管理制度完善,责任到人,定位放置,使之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现规定如下:1.抢救室的仪器设备管理责任到人,并有定期检查、登记、签名,保证各种仪器、材料性能良好。

2、抢救室护士每班当面检查交接仪器性能、数量,并签名,责任人每周进行一次设施、器械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请设备后勤科修理。

3、医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使用各种仪器;操作者必须了解仪器性能及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否则不可随便动用,不熟悉机器性能者,不许随意操纵仪器。

如需对护士、实习生培训等,须经护士长同意,并在主管护师、带教老师指导下方可使用。

4、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登记本,对贵重仪器使用后应有记载。

5、操作前需检查仪器,运转有故障时,应及时修理;仪器使用后,全部关闭仪器,键钮复原,及时清洗、浸泡、消毒管道和附件,晾干后经消毒处理后装配并试机,对主机必须用消毒溶液擦拭,并套好机罩,使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6、使用当中发现故障,及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使用替代设备或技能操作,同时,立即汇报护士长或科主任,并报告设备后勤科立即进行维修。

7、急诊抢救设备一律不外借,使用后要及时归还原处,清理补充,并保持清洁、整齐,以免影响急诊抢救工作,8、发现抢救室仪器设备遗失的,当班护士应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对陈旧、磨损的设施使用不便,必须报废的,护士长应向保障部申请报废、更新。

9、各种器械、设施定位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定期消毒,保证各种仪器、材料性能良好,并建立仪器档案,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设备序列号、生产厂家、设备编号、使用部门、购买日期、设备专管人、设备维修专管人等。

10、由专人负责仪器的保养,各种使用中的仪器随时充电备用,储备仪器每月充电一次,每半年检修一次,并有检修记录。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2)是指针对急诊科抢救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进行规范化的制度。

其目的是保障急诊科医护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使用抢救设备,提高急救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
是指针对急救仪器设备进行管理的一套规章制度,以确保急救仪器设备的有效使用和保养。

1. 急救仪器设备登记管理:对所有急救仪器设备进行登记管理,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购买日期、供应商等信息,建立设备档案。

2. 急救仪器设备保管:设立专门的急救仪器设备保管室或区域,保证存放位置清洁、整齐,设备不受损坏。

3. 急救仪器设备定期检查:制定定期检查计划,对急救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包括检查设备完好性、性能是否正常等。

4. 急救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急救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清洁设备、更换耗材、检查传感器等。

5. 急救仪器设备库存管理:对急救仪器设备的库存进行管理,做好库存记录和盘点工作,及时补充、调整库存量。

6. 急救仪器设备领用申请:建立急救仪器设备领用申请流程,确保仪器设备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7. 急救仪器设备故障处理:建立故障处理流程,对发生故障的急救仪器设备进行及时维修、更换或报废。

8. 急救仪器设备培训和操作:对使用急救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9. 急救仪器设备质量管理: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急救仪器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10. 急救仪器设备更新更新:根据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发展需求,制定更新计划,及时更换老化、无法修复的设备。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5篇)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5篇)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1、定位放置:监护仪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

3、定期检查:(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

4、定期消毒:监护仪表面每日由固定班次以25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

6、定期保养:(1)固定班次日班每日清洁保养一次。

(2)保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

(3)设备科定期检修。

7、使用中若监护仪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必要时用手动血压计测量血压,立即通知设备科维修并做好标记,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急救仪器的管理,保障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突发状况下的抢救能力和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急救仪器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急救仪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急救仪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急救仪器的安全、有效使用,保养、维修和更新急救仪器,提高抢救能力。

第四条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包括急救仪器的选购和采购、仪器的登记和台账管理、仪器的存储和维护、仪器的更新和废弃、仪器的使用和归还等。

第五条急救仪器管理制度执行者是急救仪器管理人员,负责急救仪器的管理和维护。

第六条急救仪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急救仪器。

第七条急救仪器管理人员有义务将急救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情况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

第八条急救仪器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使用急救仪器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能正确、安全地使用急救仪器。

第九条所有使用急救仪器的人员都应按照急救仪器的使用说明正确操作仪器,并保持仪器的干净和完好。

第十条急救仪器管理制度要与相关法规、制度和标准相适应,确保急救仪器的合理配置和安全使用。

第二章急救仪器的选购和采购第十一条急救仪器的选购应根据所需功能和使用场所的特点进行,确保仪器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医院急救仪器管理制度

医院急救仪器管理制度

医院急救仪器管理制度一、急诊设备管理1. 急诊设备种类急诊设备主要包括除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注射泵、氧气瓶等常见急救设备以外的所有急救设备。

这些设备主要用于针对急重症患者的抢救。

在急诊科内,这些设备的使用频率较高,因此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尤为重要。

2. 急诊设备的购置与更新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急诊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比较频繁。

医院应定期对急诊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新,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以及技术先进性。

在购置新设备时,应根据急诊患者的实际需求和科室负责人的意见进行选型,确保设备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3. 急诊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急诊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急诊科工作的重要环节。

医院应委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急救设备的保养工作要特别注意,因为这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4. 急诊设备的使用与排查在急诊科工作人员使用设备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在设备故障或损坏时,应及时报修并停止使用,以免影响患者的抢救工作。

同时,要定期进行设备的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5. 急诊设备的安全管理急诊设备的安全管理是医院急诊工作的重要内容。

医院应建立并完善急诊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对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排查等环节加强监督,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二、辅助设备管理1. 辅助设备种类辅助设备主要包括输液泵、体温计、血压计、血氧仪、雾化器、担架等一系列用于辅助医护工作的设备。

这些设备的使用范围广泛,可用于各科室的诊疗工作。

2. 辅助设备的购置与更新医院应根据各科室实际需求和设备更新换代情况,定期对辅助设备进行更新和购置,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性能可靠性。

在选择设备时,应参考医护人员的意见和专业建议,确保设备的适用性。

3. 辅助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医院应委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辅助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辅助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要求也比较严格,医护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急救仪器是医疗机构和急救车辆等急救单位的重要设备,对于救援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急救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医疗机构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急救仪器管理制度。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介绍急救仪器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采购与验收医疗机构采购急救仪器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进行。

采购过程应该明确规定购买的品种、型号、数量、性能指标和质量要求等,确保购买的急救仪器符合国家标准和医疗机构的需求。

在验收环节,医疗机构应该根据仪器的使用手册和技术要求进行严格验收,检查仪器的外观、功能以及相关证明文件是否齐全,确保仪器的质量和性能等达到要求。

二、仪器登记与分类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健全急救仪器的登记管理制度。

对于每一台急救仪器,都应该有相应的台帐记录包括仪器的品种、型号、编号、购入时间、购入渠道、使用科室、责任人等基本信息,并对仪器进行分类管理,按照性质、用途、规格等因素进行分类,以方便仪器的管理和使用。

三、维护与保养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健全急救仪器的维护与保养制度。

定期对急救仪器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仪器的性能稳定和正常使用。

对于维护和保养工作,医疗机构应该明确责任,制定具体的工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每一台仪器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和保养。

四、库存与更新医疗机构应该合理控制急救仪器的库存量,确保急救仪器的有效利用和适时更新。

根据急救仪器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寿命,制定库存量的合理标准,并进行定期盘点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过期、损坏或者不合格的仪器。

同时,医疗机构应该跟踪国内外急救仪器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及时更新和替换老化的仪器,确保医疗救援工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对于医疗机构和急救单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确保急救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提高救援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医疗机构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施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加强对急救仪器采购、登记、分类、维护、保养、库存和更新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不断完善急救仪器管理工作,为医疗救援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范本(2篇)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范本(2篇)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急救仪器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它们对于医护人员诊疗和救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急救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急救仪器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制度旨在明确急救仪器的管理职责、使用规范、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医院急救仪器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急救救治的效果。

二、管理职责1. 急救中心负责急救仪器的统一管理和保养维护工作。

2. 急救仪器管理员负责急救仪器的日常巡检、维护保养、整理摆放等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3. 科室负责人需指定专人负责所属科室急救仪器的管理和保养工作,并定期对急救仪器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急救仪器的申购、验收、入库和退役工作,并进行档案管理。

三、急救仪器的购置和验收1. 凡需购置新的急救仪器,由相关科室向医院设备管理部门提出申请,附带详细的需求和技术参数等材料。

2. 设备管理部门根据需求进行采购招标,并组织专业人员对各个厂家的产品进行评估比较,选定最适合的供应商。

3. 资金审批后,设备管理部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并跟踪整个采购流程。

4. 急救仪器到货后,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对仪器的完整性、功能性、附件配备等进行检查,核对相关文件和清单。

5. 合格的急救仪器在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将其入库,并编制相应的档案。

四、急救仪器的使用与保养1. 急救仪器的使用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相关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仪器的操作使用技巧,并确保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2. 使用前需检查仪器的电源、电缆、传感器、显示屏等部分是否正常,如出现故障或异常现象应及时报修,并在维修前停止使用。

3. 使用完毕后,对仪器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与人体直接接触的部分,严禁使用含有腐蚀性物质的清洁剂。

4. 急救仪器需定期进行功能检测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急救仪器管理员定期巡检仪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或报修,并做好记录。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范本(2篇)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范本(2篇)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为了确保急诊抢救设备的有效管理,提高急诊抢救的应急救援能力和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急诊科及相关部门。

3.急诊抢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

二、设备管理责任1.急诊科主任负责全面组织和协调急诊抢救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购置、存储、维修和更新等。

2.设备管理员负责具体的设备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领用和归还、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等。

三、设备的购置1.急诊科主任根据实际需要和经费情况,编制设备的购置计划,并提交上级部门审批。

2.购置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选用品牌可靠、质量稳定的产品。

3.设备购置应与科室使用需求相匹配,不得盲目追求高端设备或过度购置。

四、设备的存储和保管1.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存储和保管工作,设备应按照规定的位置分类存放,并做好相应的标识和记录。

2.设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安全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湿度过高。

3.设备应放在固定的位置上,避免碰撞和掉落。

五、设备的领用和归还1.急诊医生在使用设备前,应填写设备领用登记表,并由设备管理员审核和签字确认。

2.设备归还时,急诊医生应按时归还,并将设备领用登记表交给设备管理员进行记录。

3.设备管理员对领用和归还设备进行检查,如发现设备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报告。

六、设备的检查和维护1.设备管理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2.设备检查和维护应按照设备厂家的要求进行,并做好相关记录。

3.设备管理员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七、设备的更新1.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更新,需要更新的设备应及时申请,并提交上级部门审批。

2.更新设备的选型应符合医院的需求和急诊科的实际情况,确保设备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3.更新设备后,原设备应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得私自转让或外借。

八、设备的报废1.设备管理员对报废设备进行鉴定,并填写报废申请表,报请上级部门批准。

抢救物品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抢救物品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三、抢救物品管理制度
(一)抢救车、抢救物品、仪器放置位置固定,不得随意挪动。

各值班人员要熟练掌握抢救车备用物品、药品、仪器放置位置,能熟练使用抢救仪器(如呼吸机、除颤器等),万元以上抢救设备应建立使用登记。

(二)抢救车制定专人管理、各项物品、药品及数量按护理部要求统一放置有登记。

药品要求保持原包装,抢救救车内各项物品及药品保证完整,处于有效期内。

每半月清点、补充、整理并登记签署全名,上封条。

(三)保持抢救车清洁整齐,用后及时补充。

如发现有沉淀、变质、变色、过期、标签模糊、密封不严等药品时,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更新,保证物品完好无过期.
(四)做好各种急救仪器每半月检查登记,定时充电,使之保持完好、清洁、备用状态。

四、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仪器设备由专人负责保管,每半月检查一次,并登记签名,保持性能良好,每班要认真做好交接.
(二)使用仪器设备,必须了解其性能和保养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毕妥善消毒,消毒后防置原处.
(三)保持仪器清洁干燥,用后保管检查其性能,如仪器性能不良应有警示标识,及时报修,失去效能的各种仪器设备按规定办理报销手续。

(四)各科根据科室情况备有2只或以上的已充电微量泵和1只或以上的已充电的多功能心电监护仪、以方便病人外出使用.已充电的仪器
统一标识、定位放置:不使用时仪器室定位放置、使用时在抢救室或护士站附近病房使用.
(五)护士长或仪器保管员对新引进的仪器进行科内培训,对急救仪器每年二次进行培训,对新入科护士须做好所有仪器的使用培训并登记,保证科内护士均能熟练操作本科室的各类仪器。

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规范急救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所有急救队伍的急救仪器设备。

三、基本原则1. 管理科学化2. 维修及时、保养和维护到位3. 责任明确,责任到位4. 监督检查严格四、责任分工1. 急救技术人员负责对急救仪器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保养,并保障设备的完好无损。

2. 协调人员负责协调急救队伍与相关单位之间的联系,保证急救队伍开展急救工作时的资源供应。

3. 急救队长要负责对急救设备的监管,保证设备的启用前均具有完好无损的状态,且制定对设备管理的具体制度。

五、急救设备管理1. 急救设备的购置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证设备的质量。

2. 购置的急救仪器设备需在设备维修保养方面签订相应的协议。

3. 急救设备每月必须进行一次功能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设备供应商进行维修。

4. 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完好度。

5. 长时间不使用的急救设备应该进行定期保养、维护,保证设备良好无损。

六、急救设备存储管理1. 设备要在明显的位置上存储,且存储区域要保持干燥通风,以避免设备损坏。

2. 急救设备在存储时要注意防盗、防火、防水。

3. 设备存储时应该按照设备型号、器械和药品的种类进行分类,以便取用。

4. 正确存储器械和药品要求器械放在器械架或抽屉中,药品放置在药柜中,且保证清晰标记,方便使用。

七、急救设备使用管理1. 急救设备在使用前必须由责任人员检查设备的完好性、正确性和使用准备程度。

2. 在使用设备时,应该按照制定的规定和流程来操作,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及准确性。

3. 急救队员在使用设备时应该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操作和检查,以及可以迅速拆卸和更换器械、药品等内容。

4. 急救设备应在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同时对设备的材料和器械等消耗品进行检查替换和补充。

八、急救设备年度检验各机构管理人员应该对急救设备进行一次年度检验,确保设备保养、维护和管理的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二、仪器保管人职责-----------------------------------2三、急救仪器设备保管、保养要求-----------------------3四、急救仪器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5五、抢救设备紧急调配规定及流程----------------------14附急救仪器应急演练记录一、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一)、科室对各种医疗仪器分类编号,进行专人负责保管及日常维护保养、检查,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开机可用。

(二)、建立检查维修登记本、使用记录登记本,如管理人员工作调动,应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三)、新仪器设备在使用前进行操作及管理培训,了解仪器的构造、性能、使用维护方法,凡初次操作者,必须在熟悉该仪器的同志指导下进行。

在未熟悉该仪器的操作前,不得连接电源,以免接错电路,造成损坏。

(四)、仪器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仪器的技术标准、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正确、熟练地使用各种医疗设备。

(五)、使用仪器前,应判明其技术状态确实良好,不熟悉仪器性能和操作规程者不得开机。

使用完毕,应做好消毒隔离,定点放置。

(六)、仪器设备保持完整无缺,发现仪器运转异常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排除故障,必要时应请设备科协助,严禁带故障使用。

仪器损坏需修理者,应挂“仪器故障”标识,送设备科修理。

即使破损失灵部件,未经设备科检验亦不得任意丢弃。

(七)、各种抢救仪器、物品、设备,定点放置、专人管理,定时清点,定期检查维修,定量供应,呈备用状态。

(八)、急救仪器设备除全院调配外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随意外借挪用。

二、仪器保管人职责(一)、负责保管及日常维护保养、检查,熟悉仪器的构造、性能、使用和维护方法。

(二)、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开机可用,定点放置,妥善固定。

(三)、保持仪器清洁,每周检查功能状态、充电并签名。

(四)、备用物品齐全,确保用物在有效期内,用后及时补充。

(五)、仪器设备保持完整,发现仪器运转异常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排除故障,必要时应请设备科协助。

仪器损坏需修理,负责送设备科修理。

(六)、记录并检查急救仪器检查维修登记本、使用登记本。

(七)、设备科每月检修后做好登记工作。

三、急救仪器设备保管、保养要求(一)、抢救车:1、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定时核对、定人保管、定点放置、定量供应、定期消毒。

2、抢救车物品若在病房备用时,记事板注明去向并交班。

3、抢救车物品及药品使用后,做好记录并及时补充。

4、保管人每周检查并签名,护士长每月检查并签名,保证呈备用状态。

(二)、呼吸机:1、呼吸机及附件齐全呈备用状态,每次使用后作登记。

2、呼吸机由专人保管,定点放置,保持清洁,每周检查呼吸机功能状态、充电,并记录签名。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呼吸机回路每周更换二次,湿化器及灭菌注射用水24小时更换;湿化器及呼吸机回路送供应室统一消毒。

每次使用完毕后,并做好终末消毒,并加盖防尘罩。

(三)、心电监护仪:1、心电监护仪及附件齐全呈备用状态,使用后作登记,2、心电监护仪由专人保管,定点放置,保持清洁,每周检查功能状态,并在登记本上签名。

3、心电监护仪不得放置任何物品,保持清洁。

4、每次使用完毕后监护仪器表面作清洁消毒。

(四)、除颤仪:1、除颤仪及附件齐全呈备用状态,每次用后及时充电并作登记。

2、除颤仪由专人保管,定点放置,保持清洁,每周检查除颤仪功能状态、充电,并在专用登记本上签名。

3、除颤仪上不得放置任何物品,保持清洁。

4、除颤仪治疗车备有导电糊、电极片及纱布,用后及时补充。

5、每次使用完毕后仪器表面作清洁消毒处理,充电备用并加盖防尘罩。

(五)、吸引器:1、吸引器及附件齐全呈备用状态。

2、吸引器由专人保管,定点放置,保持清洁,每周检查吸引器功能状态,并在专用登记本上签名。

3、吸引器治疗盘备有带手套吸痰管、开瓶器、生理盐水一瓶,用后及时补充。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用后及时清洁消毒处理,并做好登记。

(六)、注射泵:1、注射泵由专人保管,每周检查注射泵的功能状态,并在专用登记本上签名。

2、每次用后做好清洁消毒。

(七)、临时起搏器:1、由专人保管,每周检查功能状态,保证临时起搏配件数量充足(至少2套),并在专用登记本上签名。

2、每次使用完毕后,做好终末消毒,并及时请领配件。

四、急救仪器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一)呼吸机操作流程:注意事项:1、呼吸机各通道连接正确。

2、熟悉呼吸机使用参数。

3、熟悉各类报警并能进行处理。

对无法处理的报警应及时脱机,并给以简易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特殊报警应及时通知医生。

4、上机前的观察:生命体征、神志、情绪、自发呼吸次数和力度。

5、上机后观察:听诊双肺呼吸音,患者胸廓起伏,是否与呼吸机合拍,如有对抗及时找出原因;生命体征的观察,痰液色、质、量及皮肤的观察。

6、呼吸机工作状态的观察。

常见的报警原因:①高压报警:气道内痰液堵塞、管道扭曲、体位不当、气管痉挛狭窄或咳嗽疼痛、呼吸对抗及设置不当;②低压报警:管道漏气、脱落、气囊破例;③机器故障报警:氧气压力不足、湿化温度探头未接触好等。

7、机械通气模式:①同步间歇强制呼吸(SIMV):是指允许患者自主呼吸,由患者自主呼吸的吸气负压触发呼吸机,给予1次同步正压通气。

②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指可在吸气相及呼气相均保持预定压力,但呼吸机不主动进行正压通气而靠患者的自主呼吸来吸入呼吸机提供的气体。

③控制通气(CMV):是指呼吸机完全取代患者的自主呼吸,并提供全部通气量的工作方式。

④辅助通气(AMV):是指在自主呼吸的基础上,呼吸机再补充自主呼吸通气量的不足。

8、呼吸机的常用参数:①潮气量:8--12ml/kg。

②呼吸频率:16—24次/分。

呼吸比值1:1.5-2。

④氧浓度:30%--40%。

⑤触发灵敏度:-1--6cmH2O。

⑥压力支持:15 cmH2O。

⑦呼吸末正压(PEEP):常用2--10 cmH2O。

⑧气道压力报警范围设置上下10 cmH2O(正常压力为15--25 cmH2O)。

9、呼吸机消毒和保养:①以习性螺纹、接头、积水器定期更换。

②外置空气过滤网每日清洗1次,内置空气过滤网每月清洗1次。

③机器表面每日用清洁布擦拭,保持机器上无杂质及尘垢。

应急预案:1、仪器故障,立即更换备用呼吸机,故障仪器应悬挂“仪器故障”牌。

2、通知检修并报告护士长,做好记录交接,节假日或夜间备用呼吸机不能满足需要时报告总值班人员(分机3189)进行调配。

应急流程:(二)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注意事项:1、放置电极片时,保持皮肤清洁,避开伤口、瘢痕、中心静脉插管、起搏器及电除颤时电极板放置部位。

2、SPO2、血压袖带放置位置正确(健侧),使用血压袖带松紧适宜(1指),SPO2探头有感应灯一侧置于指甲背面。

3、及时更换电极片,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4、整理并固定各种导线,不得折叠、扭曲、相互缠绕,不宜从腋下穿过,以免脱落。

导线损坏及时更换。

5、如何物品不能放置于监护仪上。

6、根据患者情况及医嘱正确设置各参数监测范围。

7、密切监测患者异常心电波形,排除各导联线安置位置不正确或脱落等造成的干扰,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8、定期维修和保养,用软布去除机器表面的污迹与灰尘,显示器可用软布蘸清水擦拭,定期消毒袖带、导线等。

9、告知家属不可在监护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

应急预案:1.心电监护仪使用中出现故障,首先检查电源线路连接是否正确、接头是否松动。

2.评估患者电极片安置部位是否正确,有无松脱。

3.采取以上措施后心电监护仪仍不能正常工作,立即拆下故障心电监护仪,启用备用心电监护仪。

4.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5. 挂“仪器故障”标识。

6.立即通知仪器维修人员,并报告护士长,做好记录交接,节假日或夜间备用心电监护仪不能满足需要时报告总值班人员(分机3189)进行调配。

应急流程:操作流程:1、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

2、手持电极板时,两极通电后不能相对,不能面向自己。

3、放置电极板部位应避开瘢痕、伤口。

4、安装起搏器的患者除颤时,电极板距起搏器至少10cm。

5、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6、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不能与金属类物品接触。

7、使用后将电极板充分清洁,保持除颤仪完好备用。

应急预案:1、仪器故障,立即心前区叩击和更换除颤仪,并通知检修。

故障仪器应悬挂“仪器故障”牌。

2、节假日或夜间备用除颤仪仪不能满足需要时报告总值班人员(分机3189)进行调配。

应急流程:(四)吸引器操作流程:注意事项:1、操作动作轻柔、准确、快速,每次吸痰时间<15s,吸痰<3次。

2、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通畅,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可粗暴盲插。

3、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劲的1/2,负压不可过大,进吸痰管时不可给予负压,以免损伤患者气道。

4、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被污染。

5、冲洗生理盐水瓶分别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口鼻腔之用,不能混用。

6、吸痰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明显改变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或呼吸机100%给氧。

应急预案:1、仪器故障,立即更换备用吸引器,并通知检修。

故障仪器应悬挂“仪器故障” 牌。

2、节假日或夜间备用吸引器不能满足需要时报告总值班人员(分机3189)进行调配。

应急流程:(五)注射泵操作流程:注意事项:1、 无菌操作,静脉管路每24小时更换1次。

2、 注射器上标明配置药物的药名、浓度、剂量,以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时间及配置者。

3、 遵照医嘱正确调节注射速度。

4、 观察机器运转情况,注意输液过程中有无报警。

如一旦报警,应及时处理。

5、 加强巡回,做好记录,注意观察局部有无外渗,管道连接是否紧密。

6、 定期检查及保养,保持设备清洁干燥,防止液体滴入泵内造成机器失灵。

可用不起毛的布与水或乙醇消毒机壳,清洁后至少等候30s 再开机。

7、 当突然停电时,应检查微量泵是否工作正常。

应急预案:1、 发生注射泵故障,立即查看故障原因,做好故障排除。

2、 残留报警时,按消音键清除,提示药液残余。

3、 注射完毕报警时,按消音键清除,及时更换新的药液或停止注射。

4、 管路堵塞报警时,查看管路是否折叠,针头是否堵塞,及时排除故障或重新注射。

5、 电源线脱落报警时,接上电源线。

6、 电池欠压报警时,可进行充电或接上电源线。

7、 若故障不能排除,重新更换注射泵,做好病人及家属解释工作。

8、 若无注射泵,汇报护士长、医生,外借注射泵。

9、 若使用了血管活性药物,护士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做好生命体征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