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及规程 (2)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一、引言急诊抢救设备是医院急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急诊抢救设备的有效管理和使用,本制度旨在规范急诊抢救设备的购置、存储、维护和更新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以提高抢救效率和质量,确保急诊人员能够及时、安全地使用相关设备。
二、设备购置管理1. 急诊抢救设备的购置应根据医院急诊科的实际需要,经过科室主任审批后,按照采购管理制度进行购买。
2. 购买的急诊抢救设备应具备相关的国家认证、注册证明和产品合格证书,并符合国家卫生行业标准的要求。
3. 采购过程中应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合同,并明确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价格、交付时间等核心内容。
4. 已购买的急诊抢救设备应及时进行验收和登记,并按照规定的存放位置和方式进行存放。
三、设备存储管理1. 急诊抢救设备应存放在专门的设备储存室或仓库中,定期检查设备的存放条件和安全性。
2. 设备存放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并设置防护设施,避免设备受潮、损坏或被其他物品浸泡。
3. 存放区域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应符合设备的要求,安装温湿度监测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测和记录。
4. 设备存放区域应有标识,明确设备的名称、编号和存放位置,以方便查找和管理。
5. 设备存放区域应定期清理,保持环境整洁,设备间应有足够的间隔,避免相互摩擦或碰撞。
四、设备维护管理1. 急诊抢救设备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2. 设备的维护工作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并填写相关的维护记录。
3. 定期进行设备的巡检和检测,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修或更换设备。
4. 设备维护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非计划维护或改变设备设置。
5. 维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处理,确保环境卫生和安全。
五、设备更新管理1. 急诊抢救设备的使用寿命一般为3-5年,超过使用寿命的设备应及时淘汰和更新。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模版(2篇)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模版1、抢救室的仪器设备管理责任到人,并有定期检查、登记、签名。
2、医务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使用各种仪器;操作者必须了解仪器性能及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否则不可随便动用;保管人每周进行一次设施、器械的检查,护士每班当面清点交接,发现问题及时请维修工修理,发现遗失,当班护士应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对陈旧、磨损的设施使用不便,必须报废的,护士长应向保障部申请报废、更新。
3、建立仪器使用登记本,对贵重仪器使用后应有记载。
当班人员负责使用后的清洁及维护,使该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4、操作前需检查仪器,使用后全部关闭仪器,键钮复原,套好机罩。
5、仪器使用时必须有使用记录,运转有故障时,应及时修理;仪器使用后,护士必须及时清洗、浸泡、消毒管道和附件,晾干后经消毒处理后装配并试机,对主机必须用消毒溶液擦拭或熏蒸消毒处理;使用当中发现故障,及时汇报护士长或科主任,同时汇报器械维修工及保障部,并做好登记。
6、每天交接班必须清点贵重仪器并签名。
7、每种器械、设施定人、定期、定地点、定数量管理,保证各种仪器、材料性能良好,并建立仪器档案,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设备序列号、生产厂家、设备编号、使用部门、购买日期、设备专管人、设备维修专管人等。
8、急诊抢救设备一律不外借,使用后要及时归还原处,清理补充,并保持清洁、整齐,以免影响急诊抢救工作。
9、由专人负责仪器的保养;各种仪器每半年检修一次,并有检修记录。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模版(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证急救仪器的正常运作和有效使用,维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和管理急救仪器的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定义1. 急救仪器:指用于急救和抢救生命的设备、器械和药品。
2. 急救仪器管理:指对急救仪器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活动。
第四条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急救仪器管理必须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第一考虑。
医院急救设备管理制度
医院急救设备管理制度篇一:医院急救设备管理制度医院急救设备监管制度1、急救设备应专人管理、保养、维护、并设固定位置放置。
2、急救设备定期依据保养维修手册进行保养维修。
3、急救设备应严格依据消毒程序进行消毒清洁。
4、急救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了解其性能及保养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后须经清洁处理,放置在指定的位置,以备下一次使用。
5、急救设备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各种仪器应按其不同的性能,分开放置,妥善保管。
6、定期对急救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维护。
7、急救设备严禁挪做他用、转借他人,因此造成的后果由当事人负全部责任。
篇二:医院常用设备仪器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及流程医院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1、定位放置:各种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等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点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所有护理人员均应具备识别主要报警信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定期检查:(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
4、定期消毒:监护仪表面每日由主班以25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电缆、传感器和仪器的所有附件每次使用后需要25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
6、定期保养:(1)主班次每日清洁保养一次。
(2)保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
(3)设备科定期检修。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流程使用前应先检查仪器、设备、物品等是否正常,仪器设备运行期间,不得擅自离岗,仪器用完,将设备归位,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填好使用记录。
管理员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签字常用仪器、设备使用应急管理预案1、心电监护仪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必要时用手动血压计测量血压,立即通知设备科维修并做好标记,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柜内。
2、除颤仪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并立即通知设备科维修并做好标记,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仪器柜内。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抢救设备是医疗机构中的重要资源,对于及时救治患者,提高抢救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抢救设备,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制定并实施抢救设备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疗机构内抢救设备的管理,确保抢救设备有效可用,提高抢救效果。
适用范围包括医疗机构内所有相关人员及相关设备。
三、责任与职责1. 医疗机构管理者负责抢救设备的采购、更新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完好可用。
2. 抢救科室负责抢救设备的存放、保养和日常管理工作,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修。
3. 医疗机构内所有相关人员都有责任根据实际需要学习和掌握基本抢救设备的使用方法,确保能够灵活应用。
四、抢救设备的管理流程1. 采购与验收1.1 医疗机构根据抢救科室的实际需要编制设备采购计划。
1.2 采购人员根据采购计划进行招标或询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1.3 对采购到的抢救设备进行验收,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1.4 验收合格的设备,及时登记入库,并进行标识。
2. 存放与保管2.1 抢救设备应存放在专用仓库或专门指定的存放区域内。
2.2 设备应分类存放、按照一定的顺序对设备进行编号。
2.3 抢救设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温度适宜、避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2.4 对于易损坏或易污染的设备,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防止受损和污染。
3. 日常检查与维护3.1 抢救科室负责定期对抢救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2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电源、电池、线路、外部清洁等,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3.3 对于需要定期维护的设备,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按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3.4 抢救设备管理人员应制定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操作规范,并进行培训,使所有相关人员了解和掌握操作要点。
4. 废弃设备处理4.1 设备达到报废标准或无法通过维修恢复正常使用的,应及时报废。
4.2 废弃设备需进行专门处理,包括彻底清洁、拆卸、安全处理、登记等程序。
抢救设备操作 管理制度
抢救设备操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抢救设备操作管理,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抢救人员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急救中心、急救车等各类医疗机构的抢救设备操作管理工作。
第三条抢救设备操作管理是指对医疗机构内各类抢救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检修等工作进行规范管理的活动。
第四条抢救设备操作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施策”的原则,确保抢救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有效保障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抢救设备操作管理制度,明确相关管理人员的职责,制定相应管理规范和操作流程,加强抢救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
第二章抢救设备操作管理的组织领导第六条医疗机构应设立抢救设备操作管理机构或专门委派责任人,负责抢救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抢救设备操作管理机构或责任人应具有相关医疗背景知识和相应管理经验,熟悉各类抢救设备的操作规程和使用方法。
第八条抢救设备操作管理机构或责任人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抢救设备操作管理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全面了解抢救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制定相关整改措施。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对抢救设备操作管理机构或责任人进行考核评估,对工作表现好的给予表彰,对工作不力的进行相应处理。
第三章抢救设备操作管理的制度建设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建立抢救设备操作管理制度,明确各类抢救设备的使用范围、操作规程和管理权限等内容。
第十二条抢救设备操作管理制度应包括抢救设备的分类、编号、清单等基本信息,明确各类抢救设备的名称、型号、参数、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第十三条每位抢救人员均应熟练掌握各类抢救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熟练进行操作,有效救治患者。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抢救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制度,确保抢救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第十五条抢救设备操作管理制度应包括抢救设备的购置、保管、领用、归还等管理流程,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工作程序。
急诊抢救仪器管理制度
急诊抢救仪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急诊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医疗机构通常会配备各种各样的抢救仪器和设备,比如心电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等等。
这些仪器在急诊抢救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这些仪器的管理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急诊抢救仪器的分类、使用、维护和保养等方面展开讨论,为医疗机构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一、急诊抢救仪器的分类急诊抢救仪器主要包括心电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吸引器、输液泵等。
这些仪器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都是在急诊抢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设备。
1.心电监护仪心电监护仪是用于监测患者心电图的仪器,能够实时显示患者的心电波形,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心脏异常情况,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抢救措施。
2.除颤器除颤器是用于心脏电击复律的设备,可以在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时进行紧急处理,挽救患者生命。
3.呼吸机呼吸机是用于维持患者呼吸功能的设备,可以在患者呼吸道受阻、呼吸功能衰竭时进行呼吸支持,确保患者呼吸畅通。
4.吸引器吸引器是用于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设备,可以防止患者窒息、排除呼吸道阻塞。
5.输液泵输液泵是用于输注药物或液体至患者体内的设备,能够准确控制液体流速和剂量,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治疗。
二、急诊抢救仪器的使用急诊抢救仪器的正确使用是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使用急诊抢救仪器时,医护人员应遵循以下原则:1.了解仪器的使用说明书,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正确操作。
2.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在使用仪器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生理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抢救措施。
4.在使用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抢救措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5.在使用抢救仪器时,要遵守医疗机构的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程序,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急诊抢救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急诊抢救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是确保仪器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7篇)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1、抢救设备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经常核对药品,做到帐物相符。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须重新灭菌。
6、如有抢救病例,抢救情况应及时作专项记录。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二)1.建立急救车药品、物品基数本。
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2.抢救必备物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____%。
3.抢救药品齐全,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
每个药盒内只能放置一种药品,按药物有效期放置和使用。
4.抢救药品、物品使用后,____小时内补充齐全,及时封存。
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及时交班,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
5.封存抢救车管理。
封存前护士长(或分管护士)和另一名护士按基数清点药品、物品核对无误后封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
护士每班检查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启封检查急救车内药品、物品一次,并做好记录。
6.非封存抢救车管理。
每班按基数清点药品、物品,并做好记录,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账物相符。
注:1.急救车的封存:(1)使用统一的封存条,按要求粘贴封存条。
(2)按要求在封存条上注明封存时间。
(3)一个月启封检查一次。
(4)车内药(物)品应在距失效日期前两个月更换。
(5)封存者双人签名。
(6)封条一经开启、或疑有损坏,应立即按基数重新核对、清点、封存者双人签名。
2.急救车检查内容:药品:贮存条件是否合适,数量、规格等是否与药品清单上所列的相符,是否过期、变质、标签脱落或模糊不清;物品。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三)1.建立急救车药品、物品基数本。
急诊物品管理制度(2篇)
急诊物品管理制度1、护士长对物品全面负责领取、保管、报损。
应建立帐目,定期检查,做到帐目相符。
2、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各类物资指定专人分工管理,每班交接,每周校对,每月清点,每半年与保管部门总校对一次,如有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
3、凡因不负责任或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物品,应根据医院赔偿制度进行处理。
4、掌握各类物品的性能,及时消毒,分类保管,注意保养维修,防止生锈、霉烂、虫蛀等现象,并提高使用率。
5、借出物品必须有登记手续,经手人要签名。
重要物品须经护士长同意,方可借出。
抢救器材一般不外借。
6、护士长调动时,必须做好移交手续,交接双方共同清点并签字。
急诊物品管理制度(2)是指针对急诊科室的物品进行管理的一套规章制度。
这些物品包括急救药品、急救设备、救护器材等,对于急诊科室的正常运作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急诊物品管理制度的内容:1. 急诊物品的采购和储存:-确定急诊科室的物品需求,并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急救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遵循合理库存原则;-确定急救设备和救护器材的数量和规格,并进行合理的储存和分类。
2. 急诊物品的登记和备案:-对所有急救药品、设备和器材进行登记记录,包括名称、规格、数量和有效期;-建立物品档案,包括采购文件、检验报告和维修记录等;-备案制度,确保物品的使用和处置的合规合法。
3. 急诊物品的使用和管理:-制定使用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物品使用的安全有效;-建立借还制度,对于设备和器材的借用进行登记和记录;-制定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和器材,确保其正常运行;-采取措施防止物品的损毁和丢失,对于损坏或过期的物品作废处理。
4. 急诊物品的更新和更新:-建立物品更新机制,根据使用情况和质量要求,定期更新物品;-建立物品更新记录,包括更新时间、原因和采购情况。
5. 急诊物品的培训和考核:-对急诊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物品的使用方法、操作规范和维护保养;-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医务人员具备正确使用物品的知识和技能。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范本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急救仪器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它们对于医护人员诊疗和救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急救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急救仪器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制度旨在明确急救仪器的管理职责、使用规范、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医院急救仪器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急救救治的效果。
二、管理职责1. 急救中心负责急救仪器的统一管理和保养维护工作。
2. 急救仪器管理员负责急救仪器的日常巡检、维护保养、整理摆放等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3. 科室负责人需指定专人负责所属科室急救仪器的管理和保养工作,并定期对急救仪器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急救仪器的申购、验收、入库和退役工作,并进行档案管理。
三、急救仪器的购置和验收1. 凡需购置新的急救仪器,由相关科室向医院设备管理部门提出申请,附带详细的需求和技术参数等材料。
2. 设备管理部门根据需求进行采购招标,并组织专业人员对各个厂家的产品进行评估比较,选定最适合的供应商。
3. 资金审批后,设备管理部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并跟踪整个采购流程。
4. 急救仪器到货后,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对仪器的完整性、功能性、附件配备等进行检查,核对相关文件和清单。
5. 合格的急救仪器在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将其入库,并编制相应的档案。
四、急救仪器的使用与保养1. 急救仪器的使用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相关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仪器的操作使用技巧,并确保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2. 使用前需检查仪器的电源、电缆、传感器、显示屏等部分是否正常,如出现故障或异常现象应及时报修,并在维修前停止使用。
3. 使用完毕后,对仪器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与人体直接接触的部分,严禁使用含有腐蚀性物质的清洁剂。
4. 急救仪器需定期进行功能检测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急救仪器管理员定期巡检仪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或报修,并做好记录。
-急救器材、药品管理制度
4.5.8 未实行封存管理的抢救车、转运箱、急பைடு நூலகம்箱应班班清点登记, 每月至少进行双人同时检查质量一次,并有记录。 4.5.9 行封存管理的抢救车、转运箱、急救箱:必须经双人清点、检 查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方可进行封车(箱),用签字笔在封存锁上注明 日期(年月日)及失效日期和双签名。每班检查抢救车、转运箱、急 救箱封存情况及锁扣编码,并登记。抢救车、转运箱、急救箱封存周 期为1个月。每月至少双人清点、检查再按要求封锁一次。
THANKS
4.5.12 各科根据科室情况备有1台或以上的转运微泵、心电监护仪 、便携式吸引器,以方便患者外出使用,使用后及时进行充电。用 于转运的仪器统一标识、定位放置。每日检查蓄电情况,并记录。 4.5.13 抢救物品及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外借,遇特殊情况需外借时 ,必须经护士长同意,并做好登记和交接。 4.5.14 护士长监督制:护士长每周检查抢救车、转运箱、急救箱 及抢救仪器的交接班情况1 次,每月至少参与全面质量检查一次, 并有记录。
《急救器材、药品管理制度》
护理部
1 目的 保证急救器材、药品完好,为及时、迅速、有效抢救病人的生命 提供重要保障,提高抢救成功率。 2 参考文献 2.1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 育委员会第10号) 2.2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国卫医发[2018]8号) 3 名词定义 急救器材:一类仪器指抢救或生命支持的仪器。
4.5.1 如科室抢救车、转运箱、急救箱使用频率低,可根据情况采 用一次性锁扣对抢救车、转运箱、急救箱进行封闭式管理。 4.5.2 抢救车、转运箱、急救箱设专人管理,并做到定期清洁和检 查,放置于固定位置。 4.5.3 抢救车、转运箱、急救箱建立急救药品+抢救物品登记本,外 附有各自的平面图,并要求实际物品的名称、数量与平面图相符。 4.5.4 抢救车、急救箱内药品与物品的名称与数量应按照基本要求 及专科特点配备基数。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急救仪器是医疗机构和急救车辆等急救单位的重要设备,对于救援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急救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医疗机构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急救仪器管理制度。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介绍急救仪器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采购与验收医疗机构采购急救仪器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进行。
采购过程应该明确规定购买的品种、型号、数量、性能指标和质量要求等,确保购买的急救仪器符合国家标准和医疗机构的需求。
在验收环节,医疗机构应该根据仪器的使用手册和技术要求进行严格验收,检查仪器的外观、功能以及相关证明文件是否齐全,确保仪器的质量和性能等达到要求。
二、仪器登记与分类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健全急救仪器的登记管理制度。
对于每一台急救仪器,都应该有相应的台帐记录包括仪器的品种、型号、编号、购入时间、购入渠道、使用科室、责任人等基本信息,并对仪器进行分类管理,按照性质、用途、规格等因素进行分类,以方便仪器的管理和使用。
三、维护与保养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健全急救仪器的维护与保养制度。
定期对急救仪器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仪器的性能稳定和正常使用。
对于维护和保养工作,医疗机构应该明确责任,制定具体的工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每一台仪器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和保养。
四、库存与更新医疗机构应该合理控制急救仪器的库存量,确保急救仪器的有效利用和适时更新。
根据急救仪器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寿命,制定库存量的合理标准,并进行定期盘点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过期、损坏或者不合格的仪器。
同时,医疗机构应该跟踪国内外急救仪器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及时更新和替换老化的仪器,确保医疗救援工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对于医疗机构和急救单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确保急救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提高救援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医疗机构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施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加强对急救仪器采购、登记、分类、维护、保养、库存和更新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不断完善急救仪器管理工作,为医疗救援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2篇)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一、急诊抢救室在急诊科主任、护士长的领导下实行____小时工作制,做好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
二、抢救室人、物应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急救药品“四定”、“三及时”,即定品种数量、定地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
三、抢救室医护人员在抢救工作中要密切合作,以“高速、高效、高度责任感,一切为了病人”为宗旨,抢救果断迅速、分秒必争、操作娴熟、分工明确,严防差错事故。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及请示报告制度。
四、尊重危、重症优先处置权。
对危重病员,坚持“三先三后”“三不转”。
(一)“三先三后”。
先救治后检查;先入抢救室后分科;先抢救后收费。
(二)“三不转”。
病情不稳不转;诊断不明不转;危重病员不转协作医院。
五、遇执行公务受伤的执法人员、警察、武警官兵、军人、见义勇为者,优先接诊迅速开放绿色生命通道。
六、加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凡属抢救病员,都应有详实、准确的记录,内容包括病员一般情况、所属科别、初步诊断、生命征、所做检查及结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转归等,时间应精确到分钟。
各种抢救药品的空瓶、输液空瓶、输血空袋,应暂时保留,以便复核查对。
七、严守保护和保密原则,关爱病员,尊重病员隐私。
遇病情较重病员,医生应及时发出书面病危通知书。
八、尊重病员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及时如实告知病员的病情、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
对有风险的治疗应严格履行签字告知手续,同时尽量避免对病员产生不利后果。
九、病员在抢救室内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六小时,医生应及时根据病人做出收入院或观察室的决定。
生命征不稳定的病员,需有医生或护士陪送入院,与病房或观察室医护人员详细交接。
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者及时传染病院。
十、死亡病员应立即移放太平间,在抢救室内存放时间不应超过半小时。
无主死亡病员的遗物应由两名值班护士填写财物清单,交由在班护士保管。
死亡证明填写应准确、全面。
急救器材管理制度法规
急救器材管理制度法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急救器材的管理,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法规。
第二条急救器材管理制度是指针对各类急救器材的采购、使用、维护、更新等环节的管理规定,涉及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并执行。
第三条急救器材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便捷、高效”的原则,确保急救器材的及时有效使用。
第四条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急救器材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各单位和个人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制度。
第二章急救器材的采购管理第五条单位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编制急救器材采购计划,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进行采购。
第六条急救器材采购应当遵循“实用、经济、适用”的原则,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可靠的产品。
第七条急救器材采购应当公开、公平、公正进行,不得有违法行为或不良影响。
第八条单位应当建立急救器材采购档案,保存有关采购文件和凭证,以备核查。
第三章急救器材的使用管理第九条单位应当设置急救器材使用管理制度,明确急救器材的使用范围、规定和流程。
第十条急救器材使用人员应当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急救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十一条在使用急救器材时,应当按照规定使用,不得私自挪用、转让或改变用途。
第十二条急救器材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或失效的,应当及时报告,经检修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第四章急救器材的维护管理第十三条单位应当建立急救器材维护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巡查和维修,确保急救器材功能完好。
第十四条维护人员应当具有相关维修资质和经验,能够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
第十五条维护人员应当做好维修记录,详细记录每次维修的内容和日期,便于查询和追溯。
第十六条急救器材维护过程中发现重大问题或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部门处理。
第五章急救器材的更新管理第十七条单位应当对已经使用超过有效期限的急救器材进行淘汰更新,以保障急救效果。
第十八条急救器材的更新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技术进步情况进行,不得迟误或提前更新。
第十九条在进行急救器材更新时,应当对新旧急救器材进行对比分析,确保新器材的性能更好、更适用。
医院抢救设备管理制度
医院抢救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抢救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提高救治效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各科室、诊疗中心、急诊科、手术室等使用和管理医院抢救设备的全部人员。
第二章抢救设备的分类和使用第三条医院抢救设备依照使用场合和用途可以分为:监护设备、急救设备、手术设备、呼吸道管理设备、输液设备等。
第四条抢救设备在医院内各科室、诊疗中心、急诊科、手术室等使用前,必需保证设备完好,检查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确保可以正常使用。
第五条抢救设备在使用时,必需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不得由非相关人员擅自操作或使用。
第六条抢救设备的使用使用必需依照医疗规范和操作指南进行操作,遵从医疗伦理原则,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七条抢救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维护和检修知识。
第八条抢救设备的使用人员在使用结束后,应及时清理设备,归还到指定的存放位置,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完整。
第三章抢救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第九条医院抢救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由专职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第十条抢救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含设备的清洁、消毒、校准、检修等,确保设备的功能正常,准确可靠。
第十一条抢救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人员应依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不得随便拆卸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
第十二条抢救设备发生故障或有异常情形时,应立刻上报相关部门,暂时停止使用设备,并进行维护和修理。
第十三条抢救设备维护和修理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维护和修理后的设备必需经过严格测试和检验,方可再次投入使用。
第十四条医院抢救设备在维护和修理期间需要替代设备进行救治时,应确保替代设备的性能指标和安全性实现规定标准。
第四章抢救设备的存放和管理第十五条医院抢救设备的存放应有特地的存放仓库或柜子,设备应依照设备的类型进行分类,方便管理和使用。
第十六条抢救设备的存放仓库或柜子必需保持干燥、通风、乾净,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设备被腐蚀和损坏。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范本(2篇)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为了确保急诊抢救设备的有效管理,提高急诊抢救的应急救援能力和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急诊科及相关部门。
3.急诊抢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
二、设备管理责任1.急诊科主任负责全面组织和协调急诊抢救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购置、存储、维修和更新等。
2.设备管理员负责具体的设备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领用和归还、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等。
三、设备的购置1.急诊科主任根据实际需要和经费情况,编制设备的购置计划,并提交上级部门审批。
2.购置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选用品牌可靠、质量稳定的产品。
3.设备购置应与科室使用需求相匹配,不得盲目追求高端设备或过度购置。
四、设备的存储和保管1.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存储和保管工作,设备应按照规定的位置分类存放,并做好相应的标识和记录。
2.设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安全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湿度过高。
3.设备应放在固定的位置上,避免碰撞和掉落。
五、设备的领用和归还1.急诊医生在使用设备前,应填写设备领用登记表,并由设备管理员审核和签字确认。
2.设备归还时,急诊医生应按时归还,并将设备领用登记表交给设备管理员进行记录。
3.设备管理员对领用和归还设备进行检查,如发现设备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报告。
六、设备的检查和维护1.设备管理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2.设备检查和维护应按照设备厂家的要求进行,并做好相关记录。
3.设备管理员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七、设备的更新1.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更新,需要更新的设备应及时申请,并提交上级部门审批。
2.更新设备的选型应符合医院的需求和急诊科的实际情况,确保设备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3.更新设备后,原设备应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得私自转让或外借。
八、设备的报废1.设备管理员对报废设备进行鉴定,并填写报废申请表,报请上级部门批准。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范文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科学有效地管理急救仪器,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急救中心、医院急诊科、急救车队等单位的急救仪器管理工作。
三、职责分工1. 急救中心负责急救仪器的采购、维护和更新工作,并指派专人负责仪器的日常管理。
2. 各科室、车队负责仪器的使用和保管,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急救仪器管理专人负责仪器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及时处理仪器故障和问题。
4. 相关部门负责对急救仪器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四、急救仪器采购1. 采购前需编制采购计划,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公开招标或定点采购。
2. 采购的急救仪器应具备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并符合所在单位的实际需求。
3. 采购前需对供应商进行认真的评估和筛选,选择信誉良好、具备相关资质的供应商。
4. 采购合同应明确仪器的类型、规格、数量、价格、服务等信息,并签订双方确认。
五、急救仪器的验收和入库管理1. 采购的急救仪器应由专人进行验收,并与采购合同进行核对。
2. 验收时需检查仪器的包装是否完好,并进行外观检查和性能测试。
3. 仪器验收合格后,由专人将其登记入库,做好仓库管理,确保仪器的安全和完整性。
六、急救仪器的使用和保管1. 各科室、车队负责急救仪器的使用和保管工作,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 仪器使用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仪器的完好和功能正常。
3. 使用过程中应按照使用说明书和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严禁私自拆卸和改装仪器。
4. 用完的仪器应妥善进行清洁和消毒,并放回指定位置进行保管。
七、急救仪器的维护和保养1. 急救仪器管理专人负责仪器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及时处理仪器故障和问题。
2. 定期对仪器进行例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出现故障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
4. 维修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维修时间、内容、维修人员等信息。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1.目的为有效保障危急重症患者得到全面、及时、安全、有效的抢救,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
2.目标保证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在抢救过程中安全、有效,保障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3.适用范围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及相关管理部门。
4.名词定义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心电图机、除颤仪、呼吸机、麻醉机、监护仪、洗胃机、婴儿培养箱、电动吸引器等。
5.内容5.1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使用:临床科室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每次使用时必须填写使用记录,并由专人负责,保证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处于100%完好备用状态。
5.2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保养: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需进行三级保养,必须保证100%完好备用状态。
5.2.1一级保养由使用科室承担,每天定时保养,并填写保养记录。
一级保养内容包括设备自带电池电量检查、时钟校正、附件检查、清洁消毒等内容,待用的设备若检查有问题应悬挂故障停用牌,放在待修区域及时报修;在用的设备有故障应及时替换为完好设备,故障设备悬挂故障停用标识并及时报修;多人使用的设备应做好交接并记录完整。
5.2.2二级、三级保养由设备处工程师会同厂家工程师进行保养。
5.2.3除颤仪每日进行常规检测(设备自检),检测结果张贴在记录本中。
检测合格悬挂完好备用标识,不合格悬挂故障停用标识牌,并及时报修。
5.3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培训:严格遵守医院制定的《医学装备使用培训考核制度》,使用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操作设备用于临床。
5.4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应急管理:5.4.1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发生故障时,参照《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预案》处理。
5.4.2 设备处备有应急的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供发生应急事件或设备出现故障时调配使用。
应急设备应放置在专门的库房里,有设备明细表和使用登记表,设备放置在设备架上,有清晰的标签和完好标志,配件附件完整,设备严格按照急救设备支持类设备管理,必须保证这些设备处于100%完好备用状态。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2篇)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1、定位放置:监护仪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
3、定期检查:(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
4、定期消毒:监护仪表面每日由固定班次以25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
6、定期保养:(1)固定班次日班每日清洁保养一次。
(2)保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
(3)设备科定期检修。
7、使用中若监护仪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必要时用手动血压计测量血压,立即通知设备科维修并做好标记,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2)是指针对医疗机构或其他单位对急救仪器设备进行管理和使用的一套规章制度。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急救仪器管理制度的内容框架,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调整和补充。
1. 急救仪器设备目录- 列举所有急救仪器设备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及时更新目录,包括新增设备和设备淘汰。
2. 购置与维护- 采购急救仪器设备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确保采购设备的质量、性能和安全性;-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的保存和归档。
3. 设备使用- 设定清晰的使用流程,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 培训相关人员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 设备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二次损伤;- 使用完毕后,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4. 设备存储和保管- 设备应储存在固定位置,方便取用和管理;- 设备存放时要避免受潮、高温、震动等不利因素;- 设备储备数量要保持充足,及时进行设备补充。
5. 定期检查和校准-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记录的保存和归档。
6. 使用和事故记录- 对急救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使用结果等;- 对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事故进行记录和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华市中心医院
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科室对各种医疗仪器分类编号,进行专人负责保管及日常维护保养、检查,保持仪器
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开机可用。
2、建立检查维修登记本、使用记录登记本,如管理人员工作调动,应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3、新仪器设备在使用前进行操作及管理培训,了解仪器的构造、性能、使用维护方法,
凡初次操作者,必须在熟悉该仪器的同志指导下进行。
在未熟悉该仪器的操作前,不得连
接电源,以免接错电路,造成损坏。
4、仪器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仪器的技术标准、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正确、熟练
地使用各种医疗设备。
5、使用仪器前,应判明其技术状态确实良好,不熟悉仪器性能和操作规程者不得开机。
使用完毕,应做好消毒隔离,定点放置。
6、仪器设备保持完整无缺,发现仪器运转异常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排除故障,必
要时应请设备科协助,严禁带故障使用。
仪器损坏需修理者,应挂“仪器故障”标识,送
设备科修理。
即使破损失灵部件,未经设备科检验亦不得任意丢弃。
7、各种抢救仪器、物品、设备,定点放置、专人管理,定时清点,定期检查维修,定量
供应,呈备用状态。
8、急救仪器设备除全院调配外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随意外借挪用。
仪器保管人职责
1、负责保管及日常维护保养、检查,熟悉仪器的构造、性能、使用和维护方法。
2、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开机可用,定点放置,妥善固定。
3、保持仪器清洁,每周检查功能状态、充电并签名。
4、备用物品齐全,确保用物在有效期内,用后及时补充。
5、仪器设备保持完整,发现仪器运转异常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排除故障,必要时应请设备科协助。
仪器损坏需修理,负责送设备科修理。
6、记录并检查急救仪器检查维修登记本、使用登记本。
7、设备科每月检修后做好登记工作。
急救仪器设备保管、保养要求
(一)抢救车:
1、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定时核对、定人保管、定点放置、定量供应、定期消毒。
2、抢救车物品若在病房备用时,记事板注明去向并交班。
3、抢救车物品及药品使用后,做好记录并及时补充。
4、保管人每周检查并签名,护士长每月检查并签名,保证呈备用状态。
(二)呼吸机:
1、呼吸机及附件齐全呈备用状态,每次使用后作登记。
2、呼吸机由专人保管,定点放置,保持清洁,每周检查呼吸机功能状态、充电,并记录签名。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呼吸机回路每周更换二次,湿化器及灭菌注射用水24小时更换;湿化器及呼吸机回路送供应室统一消毒。
每次使用完毕后,并做好终末消毒,并加盖防尘罩。
(三)心电监护仪:
1、心电监护仪及附件齐全呈备用状态,使用后作登记,
2、心电监护仪由专人保管,定点放置,保持清洁,每周检查功能状态,并在登记本上签名。
3、心电监护仪不得放置任何物品,保持清洁。
4、每次使用完毕后监护仪器表面作清洁消毒。
(四)除颤仪:
1、除颤仪及附件齐全呈备用状态,每次用后及时充电并作登记。
2、除颤仪由专人保管,定点放置,保持清洁,每周检查除颤仪功能状态、充电,并在专用登记本上签名。
3、除颤仪上不得放置任何物品,保持清洁。
4、除颤仪治疗车备有导电糊、电极片及纱布,用后及时补充。
5、每次使用完毕后仪器表面作清洁消毒处理,充电备用并加盖防尘罩。
(五)吸引器:
1、吸引器及附件齐全呈备用状态。
2、吸引器由专人保管,定点放置,保持清洁,每周检查吸引器功能状态,并在专用登记本上签名。
3、吸引器治疗盘备有带手套吸痰管、开瓶器、生理盐水一瓶,用后及时补充。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用后及时清洁消毒处理,并做好登记。
(六)注射泵:
1、注射泵由专人保管,每周检查注射泵的功能状态,并在专用登记本上签名。
2、每次用后做好清洁消毒。
(七)临时起搏器:
1、由专人保管,每周检查功能状态,保证临时起搏配件数量充足(至少2套),并在专用登记本上签名。
2、每次使用完毕后,做好终末消毒,并及时请领配件。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