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山石花茶简介-天沫茶业

合集下载

碧潭飘雪-蒙顶飘雪简介 - 天沫茶业

碧潭飘雪-蒙顶飘雪简介 - 天沫茶业

蒙顶飘雪简介简介:碧潭飘雪是一种花茶,用茉莉花和上好的蒙顶茶窨制而成采花时间在晴日午后,挑雪白晶莹、含苞待放的花蕾,感在开放前择花,使茶叶趁鲜抢香,再以手工精心窨制。

花,色丽形美,才敢展露在茶客面前。

看那叶似鹊嘴,形如秀柳,汤呈青绿,清澈得叶片可数。

水面点点白雪,色彩有对比,淡雅适度,此茶不仅淳香可口,尚有观赏价值。

历史:追溯蒙顶山茶的历史,始于西汉,距今已有2000年。

史料中有“蒙山在雅州,凡蜀茶尽出此”的记载。

公元前53年,僧人甘露普慧禅师吴理,在蒙顶山发现野生茶的药用功能,于是在蒙顶山五峰之间的一块土地上,移植种下七株茶树。

清代《名山县志》记载,这七株茶树“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

”吴理真种植的七株茶树,被后人称作“仙茶”,而他是世界上种植驯化茶叶的第一人,被后人称为“茶祖”。

从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蒙顶山茶即被列为中央朝廷祭天祀祖与皇帝饮用的专用贡茶,一直沿袭到清代,长达1164年。

成书于公元813年的唐代地理志代表作《元和郡县志》记载:“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

”;《唐国史补》称“蒙山茶号第一”;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日本慈贵大师园仁从长安归国,唐朝皇帝赠给他的礼物中,就有“蒙顶茶二斤,团茶一串”,作为天子礼物,蒙顶山茶成为了国家礼茶。

爱茶的人,最能品味吟唱千年绝句“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古时采制蒙顶茶极为隆重而神秘。

每逢春至茶芽萌发,地方官即选择吉日,一般在“火前”,即清明节之前,焚香淋浴,穿起朝服,鸣锣击鼓,燃放鞭炮,率领僚属并全县寺院和尚,朝拜“仙茶”。

礼拜后,“官亲督而摘之”。

贡茶采摘由于只限于七株,数量甚微,最初采六百叶,后为三百叶、三百五十叶,最后以农历一年三百六十日定数,每年采三百六十叶,由寺僧中精制茶者炒制。

炒茶时寺僧围绕诵经,制成后贮入两银瓶内,再盛以木箱,用黄缣丹印封之。

临发启运时,地方官又得卜择吉日,朝服叩阙。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是大诗人白居易称颂蒙顶茶的诗句。

陆羽《茶经》品评天下名茶曰“蒙顶第一、顾渚第二”,可以说是老牌名茶。

自西汉末年起,蒙山即开始种茶,“蒙茸香叶始如轻罗,自唐进贡入天府”,从唐代开始,蒙顶茶就列为贡品,一直沿袭到清代。

一千多年间,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奉献给帝王享用,这在中国茶史上,也是罕见的。

“蒙顶茶的采制十分神秘。

它产于四川名山县的蒙山。

蒙山有五顶,又称五峰,即上清、菱角、毗罗、井泉、甘露,状如莲茶盛开。

五峰之中,上清最高,峰颠有石盘,大如数间屋,石上有茶树七株,此茶非同小可。

每年春天,茶树刚抽芽,县令便选择吉日,沐斋更衣,穿上朝服,率领僚属来到上清峰,先是设案焚香,跪拜再三。

接着,选择十二名僧人入茶园,在县令的亲自督促下采摘茶叶。

每芽只取一叶,茶采三百六十五叶,送交制茶僧炒制。

炒制时,众寺僧盘坐诵经。

先用新釜烘培,茶叶半蔫即取出,由围坐的僧人一一展开,匀摊纸上,绷于釜口,让其焙干。

又精选其中青润完洁者为正片贡茶。

其它的都剔为余茶,制成颗子茶,以充副贡,献给地方大吏。

“贡茶时正片贮于两个方形银瓶中,瓶高四寸二分,宽四寸”。

陪茶也分装锡瓶。

银瓶、锡瓶都盛入木箱,用黄绸包裹,丹印封住。

入贡前,县令又卜选吉日,穿朝服向京师方向叩拜,选派得力官吏解送,经过的州县,都悉心加以护送。

“这似乎已不是采茶制茗,而是在膜拜圣物,祈求苍天的保佑”。

十二僧人、三百六十五叶,象征十二月、三百六十五天,暗含岁岁平安,年年丰收之渴求。

那么,为什么如此重大的宏愿,偏偏去求上清峰的七株茶树呢原来它并非凡种,而是“仙茶”。

“相传,很久以前,有位老和尚生了重病,久治不愈。

有一次,和尚遇到一位老翁,老翁告诉他,蒙山中顶有茶树,在春分前后,你早日候于一旁,一旦春雷初发,马上并手采摘,只能采三天,三天过后便无效了。

三日之中,如果采到一两,用本地水煎服,能治任何宿疾;若服二两,一辈子消灾去疾;服三两,可以脱胎换骨;四两,就地成仙了”。

茶中故旧蒙顶茶

茶中故旧蒙顶茶

杯中天地BEI ZHONG TIAN DI蒙顶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从西汉时起,蜀人就开始在蒙山种植茶树。

唐白居易咏蒙顶茶曰:“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

”蒙顶茶因而得名。

陆羽也在《茶经》中品评天下名茶曰:“蒙顶第一,顾渚第二。

”可见,蒙顶茶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品种之一。

因此,人们称它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

蒙山所在的雅安、名山地区常年阴雨连绵,云雾覆盖,气候和土壤条件都适合于茶叶的生长。

蒙山种茶历史悠久,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西汉时一位名叫吴理真的农民“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其叶细长,网脉对分,味甘而清,色黄而碧”,故名“仙茶”。

唐代元和年间,蒙顶五峰被辟为“皇茶园”,蒙顶茶被列为贡茶,奉献皇室享用。

每到春天茶树抽芽之时,当地县令便选择吉日,沐斋更衣,于上清峰上焚香跪拜。

然后由十二名僧人采摘茶叶,每芽只取一叶,共采三百六十五叶。

众寺僧盘坐诵经,由制茶僧精心炒制。

制成茶后,盛入两只银瓶内,入贡京城,供皇帝祀祖之用。

另外,又在蒙山菱角峰下采摘被称为“凡种”的茶叶精制成茶,贮于18只锡瓶,陪贡入京,称之为“陪茶”“凡茶”, 供帝王宫内饮用。

这种贡茶礼仪,自唐代中期开始,至清末停供,一千多年来代代相传。

蒙顶茶品种较多,按大类分有散茶和成型茶。

散茶中有雷鸣、雀舌、白毫等;成型茶中有龙团、凤饼等。

现在,蒙顶茶名茶种类有甘露、黄芽、石茶、玉叶长春、万春银针等。

其中“甘露”在蒙顶茶中品质最佳。

它形状纤细,叶整芽全,身披银毫,色绿微黄。

冲泡后汤色绿黄,透明清亮,饮之清香爽口,沏二遍水时,越发鲜醇,齿颊留香。

蒙顶茶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条形细紧显毫,茶中故旧蒙顶茶文/吴名66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色泽碧绿光润;茶汤清亮、深泛绿、浅含黄,茶叶条条伸展开来,一芽一叶清晰可见,具有高山茶的独特风格。

茶以紧卷多毫、色泽翠绿、鲜嫩油润、香气清雅、味醇而甘,扬名中外。

蒙顶山茶简介

蒙顶山茶简介

蒙山茶简介蒙山茶产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地处川西平原西部边缘,距离成都110Km,位于北纬30°优质茶叶产区带上(北纬29°58'6"~北纬30°16'18"),全县分属于岷江流域和青衣江流域,地貌以平坝丘陵为主。

总所周知,茶叶的品质是由自然条件、树种、采摘、加工工艺所决定,蒙山茶区拥有国内罕见发展名优绿茶的条件。

气温条件:这里年平均日照989.7小时;四季分明,但东无严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4℃,一月份平均温度5.4℃,7月份平均温度24.4℃,植物生长周期达9个月,为茶树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

水雾条件:这里年均降水量1501.5mm,雨量充沛,年平均雨日达200天(故雅安又被称为雨城),年均湿度为82%,系国内高湿区之一。

这里常年云雾缭绕,轻雾较多,极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土壤条件:蒙山茶区土壤为酸性和微酸性土壤,PH值小于6.5的占75%左右,土壤发育为多为紫色沙砾壤(陆羽《茶经》中曰:“上者生乱石、中者生沙砾、下者生黄土”),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为茶树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

树种资源:蒙山茶区树种资源丰富,具有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由于蒙山茶区有2000多年的茶树种植历史,经过2000多年大自然的优胜劣汰,蒙山茶树种的品质极其优异,历来以芽壮、叶肥、香浓、味醇著称。

目前蒙山茶区的树种已经逐渐发展本地群体种、本地自选良种(蒙山系列和名山系列种)和外地引进良种(福鼎系列种)为主体的树种体系。

历史沿革:据史书记载,西汉年间(公元前53年),吴理真(后被封为甘露普慧禅师)亲手植茶七株于蒙山之顶五峰之中,树高一尺上下,千年不枯不长,吐纳日月之气,少饮能治宿疾,多饮长寿可成“地仙”,此茶即为“仙茶”。

其四周茶园的茶称为“陪茶”或“凡种”。

自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至清末长达1169年间,蒙山的“七株仙茶”一直被列为正贡茶(皇帝的祭天用茶),蒙山的其它茶以及其它地方的茶为“陪贡”,供皇帝和王公大臣饮用。

雅安蒙顶山茶文化的历史

雅安蒙顶山茶文化的历史

雅安蒙顶山茶文化的历史西汉期间蒙顶山茶发展到了唐朝的时候获得了认同玄宗天宝元年 ( 公元 742 年) 蒙顶茶开始入贡皇室。

列入贡茶;宪宗元和 8 年( 公元 813 年) 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严道县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

公元 816 年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蜀茶得名蒙顶,于元和从前束帛不可以易一斤先春蒙顶。

”公元 825 年李肇撰《唐国史补》: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

文宗开成 5 年( 公元 840 年) 蒙顶茶传入日本。

宋朝蒙顶山茶的发展到了宋朝,茶叶成为与盐、铁同样重要的生活物质和军需物质,对宋朝中央财政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宋朝《金石苑》记录:“甘露祖师由西汉出现,吴氏之子,法名理真,自岭表来,住蒙山植茶七株,以济饥渴。

元朝京师旱,敕涨秦二相,诏求雨济时,师入定救旱,少顷,沛泽大通。

神宗熙宁 7 年( 公元 1074 年) 、9 年( 公元1076 年) 提举茶马司先后在名山、百丈设置“茶场”,尽“榷”全县茶叶。

神宗元丰 4 年( 公元 1081 年) 皇帝下诏:“专以雅州名山茶为易马用”。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 ( 公元 1107 年) 重申神宗原诏:“用名山茶易蕃马”并“定为永法”。

孝宗淳熙 13 年( 公元 1186 年) 蒙顶茶首创人吴理真,被封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

上清峰的七株“仙茶”,进一步神化,列为正贡茶。

并在该处修筑石栏围护,取名“皇茶园”。

明朝蒙顶山茶的制作改变蒙顶贡茶,改制芽茶纳贡。

蒙饼制艺,开始改为炒青,重色、香、味、形。

所制黄芽、石花、芽白、雀舌驰名全国。

创制“甘露”名茶,质量超出唐、宋时代的“石花”。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真茶性冷,唯雅州蒙山出者温而主祛疾。

”清朝蒙顶山茶开始进入平时百姓家蒙顶“仙茶”演变成皇室祭祀太庙之物,“皇茶园”外所产茶叶,开始列为正贡,副贡和陪贡。

德宗光绪 32 年( 公元 1906 年) 名山王恒升、李裕公等 18 家茶商,为抵制印茶侵销西藏,集资 5 万两白银筹建“名山茶叶有限企业”。

蒙顶山甘露简介 - 天沫茶业

蒙顶山甘露简介 - 天沫茶业

蒙顶山甘露简介简介:蒙顶甘露属历史名茶。

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

甘露在梵语是“念祖”之意;相传蒙山种茶始于西汉末年时,名山人吴理真亲手种七株茶于上清峰,"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当时被人们称为仙茶,吴理真也在宋代被封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

这是我国人工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蒙顶甘露为中国十大名茶、中国顶级名优绿茶、卷曲型绿茶的代表。

蒙顶甘露目前为中国“国礼茶”,在我国外事活动中,深得国外嘉宾的喜爱。

历史:蒙顶甘露源自历史上的蒙顶茶历史上的“凡茶”,是国内最早出现的卷曲(揉捻)型绿茶,是在宋代蒙山名茶“玉叶长春”(公元1112年)和“万春银叶”(公元1120年)演变而来。

史料最早记载是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四川总志》、《雅安府志》记有“上清峰产甘露”。

明代《茶笺》在记述当时名茶工艺时有“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即相当于现代的杀青时的抖、扬作用),否则黄色、香味俱减,炒起出铛,置大瓷盘中仍须急扇,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入铛文火炒于入焙”。

采摘:甘露茶采摘细嫩,制工精湛,外形美观,内质优异。

每年春分时节采摘,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

新鲜芽叶适当摊放,以高温杀青,蒙顶山甘露茶青采用明前全芽头制作、每市斤干茶需要4万—5万个芽头。

制作:蒙顶甘露的制法工艺沿用明朝的“三炒三揉”制法。

现在,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揉捻工艺,和普通的绿茶相比,滋味更加鲜嫩醇爽,鲜叶采回后,经过摊放,然后杀青。

杀青锅温为140~160℃,投叶量0.4公斤左右,炒到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匀称,茶香显露,含水量减至60%左右时出锅。

为使茶叶初步卷紧成条,给“做形”工序创造条件,杀青后需经过三次揉捻和三次炒青。

“做形”工序是决定外形品质特征的重要环节,其操作法是将三揉叶投入锅中,用双手将锅中茶叶抓起,五指分开,两手心相对,将茶握住团揉4~5转,撒入锅中,如此反复数次,待茶叶含水量减至15~20%时,略升锅温,双手加速团揉,直到满显白毫,再经过初烘、匀小堆和复烘达到足干,匀拼大堆后,入库收藏。

蒙顶山石花茶简介-天沫茶业

蒙顶山石花茶简介-天沫茶业

蒙顶山甘露简介简介:蒙顶石花为中国十大名茶、中国顶级名优绿茶、扁形绿茶的代表、中国最早出现的扁形茶。

特级石花茶青采用明前全芽头制作、每市斤干茶需要4万—5万个芽头。

现在蒙顶山石花的制法工艺沿用唐宋时期的“三炒三晾”制法。

蒙顶石花,其造型自然美观,如丛林古石上寄生的苔藓,形似花。

此茶产于蒙顶,故名蒙顶石花。

历史:蒙顶石花其名起源于唐朝,据史料考证:唐天宝元年,蒙山雀舌茶被列为贡茶,当时我国西南诸域凡以一芽一叶初绽原料制作的散茶,以形命名都统称为“雀舌”,蒙山雀舌遂被籍名为“石花”以贡。

李肇《唐.国史补》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谷芽)号称第一,石花属“贡茶“。

宋史《食货典》记载:“唐人尚茶众家,有雅州石花、露芽、谷芽第一….”“茶产于天下多矣,若剑南有蒙顶石花…..”唐代制茶虽以团饼为主,但蒙山茶有炒青技术。

蒙顶石花曾受白居易、黎阳王、段成式等诗人赞誉。

明陈仁锡《潜确类书》记载:“蒙顶石花春茶多不能数斤,极重于唐”,证明此时的石花,为数不多而极其珍贵。

石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款能够持续一千多年供应皇室的茶品,故被称为"昔日帝王茶"采摘:昔日帝王茶:特级蒙山石花茶青采用明前全芽头制作、每市斤干茶需要4万-5万个芽头。

其造型自然美观,如丛林古石上寄生的苔藓,形似花。

此茶产于蒙山,故名蒙顶石花。

品质特点:外形:扁平匀直,嫩绿油润;茶汤:汤色黄碧,清澈明亮;香气纯鲜,味甘隽永。

香味:香气浓郁,芬芳鲜嫩;滋味:滋味鲜嫩,浓郁回甘;叶底:叶底细嫩,芽叶匀整冲泡品饮水温:由于蒙山石花采摘较嫩,水温太高会把茶烫熟,建议水温75—80℃。

投茶量:建议茶水比例1:50,也可根据个人口感进行适度调整。

泡茶用水:建议采用纯净水,不建议采用自来水或含钙或镁离子高的矿泉水。

投茶方式:建议采用上投法。

出汤时间:建议每次出2/3,这样每泡的茶汤口感更佳。

中国蒙顶山世界茶都

中国蒙顶山世界茶都

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设施
加强蒙顶山地区的交通建设,提高与外界的通达性, 方便游客和茶叶运输。
水利设施
完善蒙顶山地区的水利设施,保障茶叶生产的灌溉需 求。
通讯设施
加强蒙顶山地区的通讯设施建设,提高信息传递的效 率和准确性。
产业扶持政策
01
财政支持
加大对蒙顶山茶叶产业的财政支 持力度,提供资金支持茶叶生产 和市场开拓。
茶叶加工
加工工艺
蒙顶山茶叶加工工艺独特,包括采摘、晾青、杀青、揉捻、干燥 等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
加工企业
蒙顶山地区拥有众多茶叶加工企业,这些企业采用现代化的加工设 备和工艺,不断提高茶叶加工的品质和效率。
加工技术创新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消费者口味的多样化,茶叶加工技术创新成 为推动蒙顶山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蒙顶山茶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和发 展,不仅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还对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02
蒙顶山茶文化
茶的起源与传播
茶的起源
茶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 2000年左右的商周时期。中国西南地区 的四川、云南等地是茶树的原产地,而 蒙顶山则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VS
茶的传播
历史背景
蒙顶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发源 地之一,自西汉时期开始种茶,至今 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蒙顶山茶文化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 成为历代皇家贡品,也是中国最早的 茶书《茶经》作者陆羽品茗天下第二 泉蒙顶山茶的故地。
文化传承
蒙顶山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代表之 一,融合了儒、道、佛等思想,形成 了独特的茶道精神和茶道文化。
04
蒙顶山茶都建设
茶都规划
01

蒙顶山茶-蒙顶山五大传统名茶

蒙顶山茶-蒙顶山五大传统名茶

/蒙顶山名茶系列名山种茶,始于西汉。

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载:“严道县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之最。

”杨桦撰《膳夫经手录》记:“蜀茶得名蒙顶,于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

陶谷的《清异录》载:“吴僧凡川住蒙顶,结庵种茶凡三年,味方全美,得绝佳者‘圣扬茶’、‘吉祥蕊’所采不逾五斤。

”蒙顶山茶据蒙山茶史专家李家光教授考证,蒙顶山茶创制顺序为:蒙顶石花—蒙顶黄芽—玉叶长春—万春银叶—蒙顶甘露,清末民初由于时局原因,蒙山五大名茶停止生产,工艺接近失传。

蒙顶山边茶(藏茶、黑茶)却一直未曾间断。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梁伯希等老一辈专家学者在1958年于名山县蒙山茶场指导恢复了蒙顶山传统名茶,其中蒙顶石花和蒙顶甘露在1959年国家外贸部组织的全国名茶评选中获得“全国十大名茶”称号。

近年来,名山又大量生产蒙山毛峰,新创蒙顶山红茶,是名山茶人奉献给世人的又一份茶叶佳品。

1蒙顶石花图1 蒙顶石花蒙顶石花源于唐代贡茶,唐代李肇《国史补》载:“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牙,号为第一”,此茶曾受到唐代白居易、黎阳王、段成式等诗人赞扬,时为不研膏饼茶。

宋史《食货典》有记载,可谓为蒙顶山制茶工艺的“鼻祖”。

解放后,改作扁形芽绿茶,其原料为明前单芽,色黄绿,芽型适中,一斤干茶需约4~5万个芽头。

其成茶外型扁直齐整,银毫毕露,峰苗挺锐,形如峻峰奇石之石花。

冲泡后茶汤色黄而碧,味甘鲜嫩,香纯持久。

工艺保持古老制作方法:鲜叶摊放→杀青→摊放→炒二青→摊放→炒三青→摊放→做形提毫→摊放→烘焙提香→包装。

2 蒙顶黄芽图2蒙顶黄芽黄芽属黄茶类。

唐《国史补》中记有“茶之名品,蒙山之露芽”。

文彦博、苏轼、文同曾作诗赞誉。

黄芽原料单芽,清明前采摘,色黄绿,成茶芽条壮硕,芽尖毕露,一斤干茶需要4~5万个芽头,成茶色泽黄亮,油润有金毫,开汤后淡黄明亮、底芽嫩黄。

具有叶金黄、汤亮黄、底嫩黄的“三黄”特点;滋味具有醇浓鲜爽、蜜甜馥郁、韵味悠长的独特品质风格,是茶类中极品。

名山区特色产业——“蒙顶山茶”品牌茶叶的现状调研

名山区特色产业——“蒙顶山茶”品牌茶叶的现状调研

关键词 : 茶产业
蒙 顶 山茶
现状
问题
建 议
1 蒙顶 山茶产 业发 展现 状
1 . 1 自然 条 件
茶 叶的过程 中代 销茶具和 一些地 方特产 , 地方特 色浓厚 , 环 购 买人数 相对 多, 销售状 况可观 。 此外 , 也有一 些小 雅 安 市名 山 区位于 成都 平原 西南 边缘 , 地 处亚 热带 季 境较 好 , 的茶叶销售 点分布在 县城 的各大街 , 一 些超市也代 销茶 叶 , 风性 湿 润 气候 区 , 冬 无严 寒 , 夏 无 酷暑 , 雨量 充 沛 , 终 年 温 销售数量 也还 乐观 。在调查 中, 我 了 暖湿 润 。年 均气 温 1 5 . 4 ℃, 最 高 气温 3 5 . 2 ℃: 年 均 降雨 量 但都是面 向普 通百姓 , 解 到大 多数销售货 源由专 门公 司提供 ,只有小部 分茶店 的 1 5 0 0毫 米。土 地 资源丰 富 , 土壤 类 型多样 。土壤 类型 分 5 他 们销售 的 主要 以本地特 色茶 为主 , 月售 量 个 土 类、 9个 亚 类 、 1 8个 土 属 、 4 7个 土种 、 1 3 9个 变种 , 酸 茶叶 自产 自销 ; 茶 叶的购买 对象面 向大众 , 并且 茶叶 主要用 性和 微酸 性 土壤 占耕 地面 积 的 6 4 %, 光热 条件 好 , 土壤 肥 及 收入 差异大 , 作礼 品赠送。 力强, 相 对 成片 集 中 , 有4 8 . 8万 亩 宜 于种 茶 , 特殊 的气 候 2 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和地理 优 势造就 了蒙顶 山茶在 这里 扎根 。 近年 来 , 在 新 的市 场环 境 下 , 面 对 国 内众 多著 名 茶 叶 如 西湖 龙井 、 安溪铁 观 音、 黄 山毛 峰 、 信 阳毛尖 ) 的竞 1 _ 2 _ 1 生 态环境 优越 。 名 山区全 年降 雨量充 足 , 气候 温 品牌( 争 ,蒙 顶 山茶在 品牌知名 度和 销售 业 绩上均 处于 劣 势 , 究 和, 冬无严 寒 , 夏酷 暑 , 水、 热、 光、 土壤 条件好 , 水 资源 丰富 在茶 叶 的种 植 、 加工、 销售 等环 节均 存在 一定 的 不 且 无污 染 , 土地 资 源丰富 , 土壤 类型 多样。 酸 性和 微酸性 土 其原 因 , 经 过走 访调 查 , 发现 主要 问题 如下 : 壤 占耕地 面 积 的 6 4 %, 光热条件好, 土 壤肥 力 强 , 相 对 成 足 之处 , 2 . 1 茶叶产 量有 限。在调 查 中 , 我们 了解 到 , 蒙顶 山茶 片集 中 , 适合优 质 茶生 长。 1 . 2 . 2 种 茶历 史悠 久。 名 山 的茶文化 历史悠 久 , 高雅 的 是 以生 长在 高海拔 的蒙项 山上 而 出名 的 ,山上环 境 宜人 ,

蒙顶山茶味独珍

蒙顶山茶味独珍

蒙顶山茶味独珍作者:潘春华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18年第10期爱品茗的人,都知道“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一说。

蜀中大大小小的茶馆多张贴此联,以招徕茶客。

蒙顶山,又名蒙山,在四川省雅安、名山境内,著名的“茶马古道”东线起点。

蒙顶山有上清、菱角、毗罗、井泉、甘露等五顶,海拔145 0米,山势巍峨,绝壑飞瀑,重云积雾,雨水丰沛,号称“西蜀漏天”,终年“雨雾蒙沫”,是天造地设的产茶宝地,被誉为“茶界圣山”。

蒙顶茶受全阳气,“茶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幂覆,久凝不散”,为天下称道。

古诗云:“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

”北宋诗人文同在《谢人寄蒙顶茶》诗中,则有“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的赞誉。

蒙顶山茶种植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早在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吴理真禅师就将七株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

这是我国人工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从而开启了蒙顶山茶的历史。

据《天下大蒙山》碑记载:“祖师吴姓,法理真。

乃西汉严道,即今雅安之人也。

脱发五顶,开建蒙山。

自岭表来,随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

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乎异常……由是而遍产中华之国,利益蛮夷之区。

商贾为之懋迁,闾阎为之衣食,上裕国赋,下裨民生,皆师之功德,万代如见也。

”此碑认定吴理真是蒙顶植茶的祖师,身份为农民,后来剃度为僧。

宋代王象之所著地理学名著《舆地记胜》载:“西汉时,有僧自岭表来,以茶实植蒙山。

”肯定了蒙顶有僧人植茶的历史事实。

吴理真蒙顶植茶,至今尚存有蒙泉井、皇茶园、贡茶石院等文物古迹。

西汉时期有吴理真在蒙顶植茶七株的记载已为学界认可。

在中国茶叶种植史上,吴理真是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种茶人。

蒙顶山茶自唐入贡久负盛名,《新唐书》记载:“雅州卢山郡……土贡有麸金、茶、石菖蒲、落雁木。

”“卢山郡”(后作芦山郡)之称始于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蒙顶山茶的出产地,故可推定蒙顶山的贡茶历史始于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来自四川雅安的这款茶,竟有“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的美誉

来自四川雅安的这款茶,竟有“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的美誉

来自四川雅安的这款茶,竟有“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的美誉产地介绍:蒙顶茶产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蒙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西部,由上清、玉女、井泉、甘露、菱角等五峰组成。

诸峰相对,状若莲花,山势巍峨,峻峭挺拔。

全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2000~2200mm,常细雨蒙蒙、烟霞满山;这种云雾弥漫的生态环境,能减弱太阳光直射,使散射光增多,有利于茶叶中合氮物质的形成,也增加了氨基酸、蛋白质、咖啡碱、茶素、维生素C的含量。

蒙山茶区具有发展茶叶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历史渊源,在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茶叶史上,蒙山茶一直以滋味鲜美、工艺精良、品质超群名扬天下,故有“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的美誉。

由于受历史政治、地域等因素影响,蒙山茶在明末清初受到毁灭性打击,新中国成立后蒙山茶又恢复了勃勃生机,再现“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的辉煌。

蒙山石花的制法工艺沿用唐宋时期的“三炒三晾”制法。

蒙山石花,其造型自然美观,如丛林古石上寄生的苔藓,形似花。

此茶产于蒙山,故名蒙山石花。

品质特点:蒙山石花茶外形扁平匀直,嫩绿油润;汤色嫩绿,清澈明亮;香气浓郁,芬芳鲜嫩;滋味鲜嫩,浓郁回甘;叶底细嫩,芽叶匀整。

造型自然美观,外型像石头上苔藓,冲泡后整芽形似花。

蒙山石花茶冲泡方法:水温:由于蒙顶石花采摘较嫩,水温太高会把茶烫熟,建议水温75—80℃投茶量:建议茶水比例1:50,也可根据个人口感进行适度调整泡茶用水:建议采用纯净水,不建议采用自来水或含钙或镁离子高的矿泉水投茶方式:建议采用上投法出汤时间:建议每次出2/3,这样每泡的茶汤口感更佳在夏季,蒙顶山绿茶更可作为人们消夏的首选饮品。

因为蒙顶山绿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

所以,人们若在暑热天喝蒙顶山绿茶,自然可以定心安神、消暑去热。

所以蒙顶山绿茶不啻为充满功效的、无热量的天然健康饮料。

名山区特色产业———“蒙顶山茶”品牌茶叶的现状调研

名山区特色产业———“蒙顶山茶”品牌茶叶的现状调研

名山区特色产业———“蒙顶山茶”品牌茶叶的现状调研作者:杨雨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3年第10期杨雨(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摘要:雅安市名山区自古以来就是“蒙顶山茶”的产地,“蒙顶山茶”作为一个响亮的品牌,在古代就成为皇室专用茶。

建国后,“蒙顶山茶”更被列为国家礼茶。

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蒙顶山茶”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名山特色产业一一“蒙顶山”品牌茶叶种植的自然条件与发展茶叶种植的优势、茶叶加工及销售的现状、取得怎样的成效等加以分析,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茶产业蒙顶山茶现状问题建议1 蒙顶山茶产业发展现状1.1 自然条件雅安市名山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终年温暖湿润。

年均气温15.4℃,最高气温35.2℃;年均降雨量1500 毫米。

土地资源丰富,土壤类型多样。

土壤类型分5个土类、9 个亚类、18 个土属、47 个土种、139 个变种,酸性和微酸性土壤占耕地面积的64%,光热条件好,土壤肥力强,相对成片集中,有48.8 万亩宜于种茶,特殊的气候和地理优势造就了蒙顶山茶在这里扎根。

1.2 发展茶产业的优势1.2.1 生态环境优越。

名山区全年降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酷暑,水、热、光、土壤条件好,水资源丰富且无污染,土地资源丰富,土壤类型多样。

酸性和微酸性土壤占耕地面积的64%,光热条件好,土壤肥力强,相对成片集中,适合优质茶生长。

1.2.2 种茶历史悠久。

名山的茶文化历史悠久,高雅的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蒙山茶文化堪称世界茶文化的一块瑰宝。

据史料记载,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50 年),吴理真在蒙顶山上开始种茶,蒙顶山由此成为我国有文字记载的人工种茶最早的地方。

蒙山茶作为一个响亮的品牌,成为“不得他用,定为永法”的易马专用茶。

位于百丈湖之西 3 公里处、国道318 线旁的“茶马司”,建于宋神宗熙宁七年,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专司茶马互市事宜的官办机构遗址。

蒙顶山茶介绍-舒太勇PPT

蒙顶山茶介绍-舒太勇PPT
博物馆对蒙顶茶的起源、发展、演变、种植和制作工艺以及折射出的茶文化进行陈列展示,全面展现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发 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的风貌。
该馆集博物馆搜集、研究、宣传三大功能,是蒙顶山茶文化旅游的又一大人文景观,为中外茶商、茶人、茶文化专家学者以及广大游客参观、 交流和研讨茶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
4
神奇蒙顶山
➢ 七株仙茶2千余年不生不灭 ➢ 仙茶善饮或能成仙 ➢ 最早名茶圣杨花、吉祥蕊、唐时石花散芽茶天下第一 ➢ 谷歌地图的外星人图 ➢ 甘露井揭盖便下雨 ➢ 山顶天外罡风之谜 ➢ 甘露石室,明代双坡顶单间全石结构建筑,石柱、石殿、石
斗拱、石屋面,漏光不漏雨,建筑风格甚为独到。 ➢ 蒙顶天盖寺“茶佛石”、鱼蚕石雕 ➢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天下第一茶联
17
——


中 国
山 茶
茶 文





在国人心目中,茶道似乎是追求静穆优雅的高雅艺术的代表。但是,“龙行十八式”却与 传统的茶道大异其趣,表现出一种刚健向上的艺术风格,以阳刚之美独树一帜,成为古今茶 文化中一道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中央二台、中央四台、凤凰卫视,江苏、贵州、西藏、四 川等各大电视台都纷纷进行播放。
9
茶祖——吴理真
• 吴理真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有明确文字记载 最早的种茶人,被称为蒙顶山茶祖、茶道大师。 宋孝宗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封吴理真为“甘 露普惠妙济大师”,并把他手植七株仙的地方 封为“皇茶园”。因此,吴理真也被称作“甘 露大师”。
1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蒙顶植茶
——有文字记载世界最早人工种茶
早在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 县人吴理真在蒙顶山五峰之间,亲手种 下七株茶树。《名山县志》记载:“灵 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 生不灭,迥异寻常”。这是世界上人工 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蒙顶茶的品质特点

蒙顶茶的品质特点

蒙顶茶的品质特点
蒙顶茶的品质特点
蒙顶茶品质特征为:外形紧卷多毫,嫩绿色润;内质香气馥郁,芬芳鲜嫩;汤色碧清微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浓郁回甜,叶底嫩芽秀丽、匀整。

一芽一叶清晰可辨,具有高山茶的独特风格。

蒙顶茶的生存环境:蒙山雄踞邛崃山脉,东有峨眉山,南有大相岭,西靠夹金山,北临成都盆地,青衣江从山脚下绕过。

山势巍峨,壑绝瀑悬;林木苍翠,云蒸雾漫。

每年到初春,烟雨蒙蒙,雨季达九个月,年降雨量约二千二百毫米。

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是茶树生长的理想之地。

特级浓香四川蒙山有机茶叶
/doc/201112/895.shtml。

蒙顶山茶简明知识(文字)

蒙顶山茶简明知识(文字)

蒙顶山茶文化简明知识——天下名山世界茶源雅安市名山区茶业局钟国林1、茶祖故里世界茶源—名山区位:雅安市名山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结合部,东距成都110公里,幅员面积614平方公里,辖9镇、11乡、192个村,总人口28万人。

区位优越明显,交通便捷,是雅安桥头堡,成都后花园。

环境:生态优越,森林覆盖率达68.5%,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水质量达国家二类标准,被誉为“绿色世界”、“天然氧吧”。

沿革:名山历史悠久,公元553年,始建蒙山县。

公元593年,改蒙山县为名山县至今。

201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名山县,设立名山区。

特色:名山是是仙茶故乡,以茶为特色,因茶而闻名,是世界植茶始祖吴理真的故乡,境内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

茶是名山强区之路、兴业之基、文化之魂、富民之本。

茶园面积达30余万亩,农民人均拥有茶园面积1.26亩,位居全国第一。

全县98%的村产茶,90%的农户以茶为生,茶叶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赖以生存和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茶产业已成为名山的特色优势产业。

“蒙顶山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山已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生产基地县、全国茶叶高产优质高效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县、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茶叶)基地强县,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名山是中国绿茶第一县。

2、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蒙顶山又名蒙山,位于四川省名山县境内西部,因大禹治水蒙山旅祭的故事出自我国最早的地理文献《尚书·禹贡》中有“蔡蒙旅平,和夷厎绩”,是我国历史地理文献中最早出现的山名之一。

海拔高1456米,生态良好,自然环境优美,温暖多雾,素有“雅州天漏,中心蒙顶”之说。

山上文物古迹众多,著名文化古迹有天盖寺、甘露灵泉石牌坊、甘露井、皇茶园、天梯古道、智矩寺、永兴寺、千佛寺等,新建景点有茶坛、世界茶史博物馆等。

蒙顶山茶更闻名于世。

2004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23个产茶国专家代表共同发表的《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确立了“蒙顶山是世界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历史地位得到世界公认。

雅安市天沫茶业有限公司(企业信用报告)- 天眼查

雅安市天沫茶业有限公司(企业信用报告)- 天眼查

2014-10-09
投资方名称:胡文祥;出资额:2 投资方名称:胡文祥;出资额:20
2014-10-09
投资方名称:胡芮菠;出资额:6 投资方名称:胡芮菠;出资额:60
2014-10-09
投资方名称:骆裕;出资额:2 投资方名称:骆裕;出资额:20
2014-10-09
4

变更前内容
变更后内容
变更日期
胡芮菠 ***
2018-04-20
许可经营项目:茶叶加工、销 售(在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 期限内经营) 注册资本(金):10
许可经营项目:茶叶加工、销售;批发 2014-10-09
兼零售预包装食品(在食品生产许可证
的有效期限内经营)
注册资本(金):100
2014-10-09
序号
14
变更项目
实收资本变更
变更前内容
实收资本:10
1.4 主要人员
序号
1 2
姓名
胡文祥 胡芮菠
变更后内容
实收资本:/
变更日期
2014-10-09
职位
监事 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二、股东信息
序号
1 2 3
股东
胡芮菠 胡文祥 骆裕
股东类型
自然人 自然人 自然人
投资数额(万元)
/ / /
三、对外投资信息
截止 2018 年 09 月 11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考。

雅安市天沫茶业有限公司
企业信用报告

本报告生成时间为 2018 年 09 月 11 日 23:29:29,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天眼查数据快照。

蒙顶黄芽:老川茶的温润时光

蒙顶黄芽:老川茶的温润时光

蒙顶黄芽:老川茶的温润时光上图:“温润如时光的蒙顶黄芽”二月底,春节刚过,以竹叶青为代表的四川早春绿茶就浩然“出蜀”,用在杯中亭亭玉立的姿态,开启大部分茶人对于春天的期待。

四川的春天来得早,四川的茶也早,更加让人不能忘怀的事实是:川茶在中国茶历史上扬名也早!上图:“蒙顶山辛勤采茶的奶奶”在顾炎武的《日知录》里,有这么一段记载“自秦人取蜀后,始知茗饮之事”,说明地处西南地区的蜀人在“巴蜀之战(公元前316年)”以前就早已饮茶成风,从而教会了秦人饮茶。

王褒在《僮约》里写到“脍鱼匏鳖,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扬氏担荷”,也充分反映了巴蜀地区饮茶风俗之早。

上图:“《僮约》里关于川茶的记载”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在蒙顶山,吴理真种茶的故事人尽皆知。

吴理真也成为历史上被记录的第一个种茶人!上图:“蒙顶甘露的手工制作”稍稍回顾一下茶史,就会立刻意识到:川茶,是万万不可忽略的所在!1蒙顶:山色涳濛,茶香氤氲从成都出发,往雅安方向走,高速两旁随处可见连片的茶园,在移动的风景中仍然赏心悦目。

到了名山,著名的万亩茶海,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山下颇为壮观的茶园,更加映衬出蒙顶山上茶的好!上图:“蒙顶山茶园风光”从名山区进山,蜿蜒的盘山路两旁,全是各色“茶坊”、“茶家乐”。

每家临路的店面,都在卖蒙顶茶,匆匆瞥几眼,几乎各家卖的茶都差不多,无非“蒙顶黄芽”、“蒙顶甘露”、“蒙顶石花”、“花毛峰”、“飘雪”等四川茶。

差别在于,各家制法工艺和品质不尽相同。

上图:“蒙顶山早春的茶芽”上蒙顶山,茶园随处可见。

整个三月,每天每片茶园里都有忙碌的采茶人。

蒙顶山多雨,尤其春天,不时一阵甘露从天而降,所以山上经常水汽迷漫,涳濛一片。

不少蒙顶山的采茶工,干脆把雨伞改造成帽子,戴在头上。

晴可遮阳,雨可挡水,一举两得。

纵然阴晴不定,山上的好茶,还是万万不能丢下的。

上图:“一片涳濛的蒙顶山色”下图:“头上戴伞的蒙顶采茶人”随便一家茶坊停下,不消自我介绍,坐下来自然会有一杯好茶喝。

品甘露毛峰喝不一样的蒙顶山花茶

品甘露毛峰喝不一样的蒙顶山花茶

花茶,又名香片,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窨制,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制成的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历来被人们喜爱。

在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满目玲琅的茶产品中,甘露花茶和毛峰花茶便是花茶中的代表。

每年的7月是新花茶的上市时节。

许多客户会前来采购,在微暖阳之下,泡上一杯蒙山花茶,花茶香味袭人,仿佛置身花海,因此又特别受到女士的青睐。

甘露花茶甜香浓郁茉莉花香气韵味丰富,包含了果香,药香,青香等,给人安定厚实的感觉,具有理气安神的作用。

甘露花茶是以早春甘露茶为原料,再选用三伏天时节花色最为洁白、花蕾最大、花瓣最厚的茉莉花,经过几天几夜的窨制,待茶叶充分提取了茉莉花的清香后,茉莉的芳魂与甘露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再将茉莉花筛除,只留下甘露,才算制作完成。

而早春甘露的采摘期仅为几天,并且很少有人愿意把好茶胚留到夏天做花茶,加上三伏天的茉莉花易遭受雨季的摧残。

因此两种来之不易的茶原料使得甘露花茶十分珍稀。

甘露花茶外形优美,茶汤呈明黄色,花香浓郁,香味长久,喝起来清新淡雅、滋味鲜爽。

其丰厚浓郁的风味与口感清新的绿茶,两者完美调和,品味之余,在口中徘徊不去的,除了茶香,更有春天的韵味。

毛峰花茶齿颊留香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素有“香高,味醇,汤清,色润”的美誉。

毛峰制作成花茶需选择性温、味甘的茉莉鲜花,才可缓和绿茶的凉性,又可达到理气、解郁、安神、和中、去腻的作用。

毛峰花茶的制作都极为考验“功力”。

花之魂,茶之灵,花清香,茶滋味。

毛峰花茶集茶味与花香于一体,茶引花香,花增茶味,既保持了浓郁爽口的茶味,又有鲜灵芬芳的花香,不仅仍有茶的功效,而且花香也具有理气、开郁、安神、辟秽、和中的作用,有益人体健康。

毛峰花茶的汤色亮黄清澈,叶底嫩均柔软,颇具美感。

茉莉花香气鲜浓持久,淸悠,滋味浓醇鲜爽,舌尖回甜。

品之既有毛峰的鲜爽回甘,又有高雅的茉莉芳香,细细品尝,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闲来沏一杯毛峰花茶,看茶叶在茶壶中慢慢舒展,慢慢饱满,从淡然无味到鼻嗅清香,茶香再慢慢从鼻端沁到咽喉,清净幽雅,莫过于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顶山甘露简介
简介:
蒙顶石花为中国十大名茶、中国顶级名优绿茶、扁形绿茶的代表、中国最早出现的扁形茶。

特级石花茶青采用明前全芽头制作、每市斤干茶需要4万—5万个芽头。

现在蒙顶山石花的制法工艺沿用唐宋时期的“三炒三晾”制法。

蒙顶石花,其造型自然美观,如丛林古石上寄生的苔藓,形似花。

此茶产于蒙顶,故名蒙顶石花。

历史:
蒙顶石花其名起源于唐朝,据史料考证:唐天宝元年,蒙山雀舌茶被列为贡茶,当时我国西南诸域凡以一芽一叶初绽原料制作的散茶,以形命名都统称为“雀舌”,蒙山雀舌遂被籍名为“石花”以贡。

李肇《唐.国史补》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谷芽)号称第一,石花属“贡茶“。

宋史《食货典》记载:“唐人尚茶众家,有雅州石花、露芽、谷芽第一….”“茶产于天下多矣,若剑南有蒙顶石花…..”唐代制茶虽以团饼为主,但蒙山茶有炒青技术。

蒙顶石花曾受白居易、黎阳王、段成式等诗人赞誉。

明陈仁锡《潜确类书》记载:“蒙顶石花春茶多不能数斤,极重于唐”,证明此时的石花,为数不多而极其珍贵。

石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款能够持续一千多年供应皇室的茶品,故被称为"昔日帝王茶"
采摘:
昔日帝王茶:特级蒙山石花茶青采用明前全芽头制作、每市斤干茶需要4万-5万个芽头。

其造型自然美观,如丛林古石上寄生的苔藓,形似花。

此茶产于蒙山,故名蒙顶石花。

品质特点:
外形:扁平匀直,嫩绿油润;
茶汤:汤色黄碧,清澈明亮;
香气纯鲜,味甘隽永。

香味:香气浓郁,芬芳鲜嫩;
滋味:滋味鲜嫩,浓郁回甘;
叶底:叶底细嫩,芽叶匀整
冲泡品饮
水温:由于蒙山石花采摘较嫩,水温太高会把茶烫熟,建议水温75—80℃。

投茶量:建议茶水比例1:50,也可根据个人口感进行适度调整。

泡茶用水:建议采用纯净水,不建议采用自来水或含钙或镁离子高的矿泉水。

投茶方式:建议采用上投法。

出汤时间:建议每次出2/3,这样每泡的茶汤口感更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