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2019年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附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2019年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附: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2019学年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65人,经过二年的科学学习,基本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主要由三个大块,第一块是“水”,分为8个课题,1.水到哪里去了2.水沸腾了3.水结冰了4.冰融化了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6.加快溶解7.混合与分离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二块是“空气”1.课感受空气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3.压缩空气4.空气有质量吗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6.我们来做“热气球”7.风的成因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第三块是“天气”1.我们关心天气2.认识气温计3.测量气温4.测量降水量5.观测风6.观察云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三、教学措施:开展生动的实验科技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树立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四、潜能生培养措施: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
潜能生主要表现在: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3、缺乏合作意识;4、实践能力不足。
2019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
2019年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第一单元1.水到哪里去了【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蒸发现象,并知道水蒸气是一种真实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物质。
2.经历水蒸发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观察记录的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3.经历实验探究,体会水蒸气的形成与水有密切的关系,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有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水蒸气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它的形成和水有关系。
【教学准备】水、玻璃片、透明塑料杯、塑料薄膜、湿布、棉签、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教师用棉签在黑板前面的玻璃上写上“水”字,提问学生看到什么现象?2.学生汇报:过一会儿,“水”字渐渐不见了。
3.教师提问:生活中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4.学生讨论回答。
5.教师提问学生:水到哪里去了?(板书课题)6.学生观察现象,并根据经验做出解释。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过程。
(2)学生参照随堂学的第2题,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实验过程。
一是实验中如何确保实验的公平性;二是从哪些方面展开细致认真的观察。
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教师展示水蒸发的教学课件,并提问:1号杯和2号杯中水的多少发生了什么变化?2号杯上的塑料膜在实验前后有什么变化?(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3天后,1号杯比2号杯中的水少了许多,而且2号杯的塑料膜上出现了小水珠。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1.认识到水蒸气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
(1)教师提出问题:塑料膜上出现的小水珠是怎么来的?(2)学生进一步完成培养皿扣在湿土上出现小水珠的实验,观察塑料膜上水珠形成的过程。
(3)学生说一说杯中的水与塑料膜上的水珠的关系。
(4)总结,教师告诉学生“水蒸气”这一物质。
2.认识到水蒸气与水是同一种物质。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19新苏教版已填好)
××小学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小学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小学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小学学生实验报告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2019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6课+我们来做“热气球”
新知讲解 我们来做一个“热气球”
实验步骤: (1)将蜡烛点燃,然后用纸筒罩住蜡烛。
新知讲解 我们来做一个“热气球”
实验步骤: (2)向上提起塑料袋底部,用塑料袋口罩住纸筒,
并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提醒:塑料袋与蜡烛 之间要预留一定的距 离,以免引起火灾。
新知讲解 我们来做一个“热气球”
实验步骤: (3)当塑料袋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时,松开双手,观
察接下来发生的现象。
新知讲解 我们来做一个“热气球”
实验分工:
12 34
1.点火和灭火 2.上纸筒和取下纸筒 3.提塑料袋 4.提塑料袋
新知讲解 我们来做一个“热气球”
实验注意事项: 1.使用打火机和燃烧的蜡烛时一定要小心。 2.一旦发生火情,第一时间用湿毛巾扑灭。 3.实验时组员之间相互合作,塑料袋升上去 后1号同学第一时间吹灭燃烧的蜡烛。
计时器
0 0 0 21 054321 0987654321
Hours
Minutes
Seconds
计时器
0 0 0 10 054321 0987654321
Hours
Minutes
Seconds
新知讲解
汇报1
研 讨 1 加热前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有何不同?
新知讲解
汇报
研 讨 1 加热前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有何不同?
开始实验
计时器
0 0 0 21 054321 0987654321
Hou器
0 0 0 10 054321 0987654321
Hours
Minutes
Seconds
收拾实验器材
交流讨论
1.加热前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有何不同?
2.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会上升,你怎么解释 呢?
三 年 级 科 学 上 册 实 验 操作步骤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本册教材共5个单元,典型的实验操作有16个,这16个实验均为学生的分组实验。
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1、实验名称:减少空气阻力(第3课科学在我们身边)实验目的: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瓶子、木块、书本、文具盒、小漏斗。
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固定在桌子上。
2、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
3、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4、反过来用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实验现象:1、隔着瓶子能吹灭蜡烛,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吹不灭蜡烛。
2、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吹气时,火苗不容易吹灭。
反之蜡烛将很容易吹灭。
实验结论: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
注意事项:1、瓶子、木块和漏斗与蜡烛的距离必须相等。
2、嘴与蜡烛的火焰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3、实验名称:辨认物体(第4课怎样认识物体)实验目的:学会辨认物体的方法。
实验材料:矿泉水、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白酒筷子。
实验步骤:1、用眼睛看,辨别出酱油。
2、用鼻子闻,可辨别出白酒、白醋。
3、用舌头尝,可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
实验结论: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实验顺序。
1、在用“闻”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不要直接靠近实验物体,要用手扇动,使气体飘过来闻。
2、在用“尝”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要用筷子或玻璃棒蘸取少量的物品来尝。
4、实验名称:测量水温(第6课哪杯水热)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温度计。
实验材料:水温计、烧杯、水操作步骤: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
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实验结论:温度计能准确的测量水温。
注意事项:在测量之前要先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一定注意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
首师大版(2019)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首师大版(2019)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刚刚开设科学课,对这门课程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他们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究方法的掌握还处于初步阶段。
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二、教材分析首师大版(2019)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和空气”四个单元。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和重点,各单元之间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特征。
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
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知道水和空气的基本性质和用途,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能够运用感官和简单工具对植物、动物进行观察和比较。
能够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并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
能够用文字、图表等方式记录观察和实验结果,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科学态度对科学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愿意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能够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尊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培养合作精神,愿意与同学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意识到保护动植物和环境的重要性,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特征。
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水和空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措施精心准备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观察和实验资源。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演示、讨论、实验、探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流程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流程1、“吹蜡烛”实验(第3课,科学在我们身边)【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瓶子、木块、漏斗。
【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并固定在桌子上。
2、隔着木块用力吹蜡烛,不能把蜡烛吹灭。
3、隔着瓶子用力吹蜡烛,蜡烛被吹灭。
4、把蜡烛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蜡烛不能被吹灭。
5使漏斗的小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蜡烛很容易被吹灭。
【实验结论】对着木块、漏斗小口吹蜡烛,蜡烛不容易吹灭;对着瓶子、漏斗的宽口吹蜡烛,蜡烛很容易被吹灭。
【注意事项】注意安全,防止烧伤。
【整理器材】废物入桶,仪器整理归位2、用吸管吸水实验(第3课,科学在我们身边)【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口腔“漏气”喝不到水。
【实验材料】杯子、水、两根吸管。
【实验步骤】1、取两根吸管,一根插到装有水的杯子里,另一根露在杯子外面。
2、口含两根吸管用力吸杯子内的水。
【实验现象】喝不到一滴水。
【实验结论】口含两根吸管,口腔“漏气”喝不到水。
【温馨提示】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把吸管吸入食道内而造成伤害。
【整理器材】杯子刷干净,废水入桶倒掉。
3、用感官辨别液体(演示实验)(第4课,怎样认识物体)【观察目的】指导学生学习认识物体的方法。
【观察材料】矿泉水、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白酒、六个烧杯。
【观察步骤】1、把以上液体分别盛在烧杯内,并标上序号。
2、用眼观察,辨别出酱油。
3、用鼻子闻,可以辨别出白酒、白醋。
4、用舌头尝,可以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
【观察结论】辨别观察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观察顺序。
【温馨提示】1、不要直接用鼻子闻,要用手扇取气味。
2、要用筷子蘸取液体品尝,不要直接把舌头伸进液体内。
(第7课,水温的变化)【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常温下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细线、计时器。
【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用细线拴牢悬吊在铁架台上。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方法指导(1)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共计20 个)●实验名称:模拟猫足肉垫的作用(1.动物的四肢)实验器材:2个方凳、4块方巾、4根线绳实验目的:研究猫足的肉垫的作用。
实验步骤:1.用两个方凳的4条腿来模拟猫足,其中一个凳子的腿上扎上4块小毛巾,模拟猫足的肉垫。
2.同时用同样的力量、同样的高度和同样的速度,让“猫”“走”起来,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及结论:1.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小,不容易打滑;而没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大,容易打滑;2.实验说明:猫足的肉垫有消音、防滑的作用,有利于猫捉老鼠。
●实验名称:观察鱼(2.动物的皮肤)实验器材:(1)鱼缸、鲤鱼;(2)气球、洗洁精、水槽、线绳。
实验目的:观察鲤鱼身体表面的特征及作用。
实验步骤:1、观察鲤鱼身体背部和腹部的颜色,思考对鱼的生存有什么帮助?2、摸一摸鱼的身体表面的鳞片、黏液和侧线有什么发现?想一想,这些特点对鱼的游泳有什么作用?3、用装水的气球模拟鱼的身体,涂上洗洁精,再摸一摸,推想鱼身体表面的黏液有什么作用?实验现象及结论:鱼的背部和腹部的颜色不一样,背部为暗褐色,腹部为浅色,近乎白色,这种保护色不容易被天敌发现,能起到保护作用;鲤鱼的鳞片硬硬的,能保持鱼的外形,保护内部器官;表面附有黏液,滑滑的,能在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侧线能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
●实验名称:观察鸟翅膀的特点(3.动物的翅膀)实验器材:(1)羽毛、小盘、滴管、烧杯、剪刀;(2)2张方形折纸实验目的:观察鸟的翅膀,认识鸟的翅膀适应环境的特点。
实验步骤:(一)1、掂一掂,感受鸟的羽毛的总量。
2、在羽毛上滴上水,观察有什么现象?3、用剪刀剖开羽毛看结构。
实验现象及结论:鸟的羽毛轻;不易沾水;羽毛中间有空隙。
这些特点说明鸟的羽毛具有质量轻,防水,有护体、保温、适于飞翔等功能(中间为空隙,以减轻羽毛的质量)。
(二)1、选择两张同样大小的纸,折成“翅膀”大小不同的纸飞机。
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
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实验一实验名称:用感官辨认物体实验器材:几个杯子,分别装有等量的矿泉水、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白酒等,并编号。
玻璃棒。
实验步骤:第一:用眼睛观察,辨别出酱油。
第二:用鼻子闻,可以辨别出白酒、白醋。
第三:用舌头尝,可以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
实验结论: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观察顺序。
实验二实验名称:哪杯水热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
实验步骤:1、在1号、2号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水(温差相对不大),用手来触摸一下,判断并说出哪杯水热。
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
3、测1号杯中水的温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1号烧杯水中,观察、读数。
4、测2号杯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2号烧杯水中,观察、读数。
5、比较两次测得的温度。
实验结论:实验测得1号杯中水的温度是(),2号杯中水的温度是()。
实验三实验名称:热水温度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水温计、铁架台、计时器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悬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摄氏度的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读数填写到表格的0分钟格内。
从此时起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观察15—20分钟。
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实验四实验名称:哪杯水多实验器材:广口瓶、锥形瓶、玻璃杯、量筒、水。
实验步骤:1、在光口瓶、锥形瓶、玻璃杯中倒入水。
2、估测哪杯水多3、用量筒分别测出广口瓶、锥形瓶、玻璃杯中的水的体积,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
4、比较三杯水的多少。
实验结论:广口瓶()ml、锥形瓶()ml、玻璃杯()ml实验五实验名称: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实验器材:各种形态的不倒翁实验步骤:1、玩不倒翁,并观察不倒翁的外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拆开不倒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论:上轻下重,底面半球形是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实验六实验名称:认识水实验器材:水、烧杯、筷子、牛奶、橡皮、木块、各种饮料、不同形状的空饮料瓶或杯子等。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指南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指南实验一、吹纸片一、实验题目:吹纸片二、实验要求:吹纸片三、实验器材:2张纸片四、操作步骤:向2张纸片中间吹气。
实验二、吹乒乓球一、实验题目:吹乒乓球二、实验要求:吹乒乓球三、实验器材:漏斗、乒乓球四、操作步骤:1、用手轻轻托住乒乓球,从漏斗颈口向下吹气,再慢慢放开手,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2、在下面放个盆,避免球到处乱跳;吹气要均匀,快速,连续,可以多试几次,了解这种现象与空气流动有关。
实验三、吹小塑料球一、实验题目:吹小塑料球二、实验要求:吹小塑料球三、实验器材:吸管、剪刀、小塑料球(塑料子弹)四、操作步骤:吸管10cm,将一头剪开3个叉,折开,顶上一个小塑料球,从下向上吹气。
实验四、记下现在的我一、实验题目:记下现在的我二、实验要求:记下现在的我三、实验器材:纸、笔、卷尺(纸尺)、秒表、体重计四、操作步骤:1、借用测量工具进行观察。
2、能描述现在的自己,并简单记录,能合作完成活动。
3、观察我们的身体分为几大部分,引导学生借助工具测量并记录身高、腰围、臂长、体重等,测1分钟心跳,并记录结果。
(可记在书中图上)实验五、仔细观察找特征一、实验题目:仔细观察找特征二、实验要求:仔细观察找特征三、实验器材:镜子、放大镜等四、操作步骤:1、使用工具观察、寻找特征。
2、能借助工具观察肉眼不能准确看出的特征;能指出有些特征会改变,有些不会;能描述自己的特征。
3、2人或4人1组,用镜子、放大镜仔细观察自己与其他同学的不同特征。
实验六、留指纹一、实验题目:留指纹二、实验要求:留指纹三、实验器材:印泥四、操作步骤:1、手指轻按印泥,再往纸上一按。
2、能观察出不同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能指出指纹识别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七、观察蚯蚓一、实验题目:观察蚯蚓二、实验要求:观察蚯蚓三、实验器材:蚯蚓、直尺、绳子、放大镜等四、操作步骤:1、目测估计蚯蚓长度、重量;2、与同学合作测量蚯蚓的长度,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细微结构,描述蚯蚓的动物方式等情况。
2019教科科学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1《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水沸腾了教案教学设计2、水沸腾了〈〉(【学习内容】新教科版三年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水沸腾了》【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1.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
2.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探究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2.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时要抓住沸腾时的主要特点及发生沸腾现象的顺序来进行观察。
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等。
【学习难点】教学仪器的组装,使用仪器时的讲解示范,学生使用仪器时教师的指导。
【学习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时钟、湿抹布。
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
【学习流程】一、聚焦1、同学们,你在家里烧过开水吗(出示书中的第一幅烧水的图片或是几幅翻滚的火锅的图片)?请你说说水烧开时有什么现象发生?。
家里的锅是不透明的,现在,我们就把这个现象搬到实验室里,来研究一下(出示图中烧水的实验装置)。
这样,我们会看得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二、探索1.说一说或画一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请同学们回答(这里我采用让学生说一说的方式):讲解:当水加热到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水面时就是水沸腾的现象(板书:《水沸腾》)。
那么水沸腾有哪些秘密呢?我们就来实验一下。
2.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2020苏教版(2019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实验指导单
2020苏教版(2019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实验指导单2020苏教版(2019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实验指导单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空气占据空间吗实验名称: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实验目的:能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器材:小口瓶(自备)、漏斗、橡皮泥、装有水的烧杯(自备)、水槽(自备)、塑料杯、纸巾、气球、塑料瓶(自备)。
实验步骤:1.每组学生准备三个实验的器材,先猜想再实验,并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
(1)将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密封一定要严,也可以用打孔的橡胶塞代替),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水漏不下去)。
引导学生分析水为什么漏不下去?留意事项:实验前一定要讲清要求,强调必须留意的问题,如封住瓶口、快速倒水、杯子竖直入水等。
如果检测时用到小刀或锥子等要提示学生留意平安,要在教师帮助或指导进行。
1.空气占据空间吗|实验名称:挤压注射器的空气。
实验目标:在玩注射器的活动中,认识空气能够被紧缩,紧缩空气有弹性。
实验东西:注射器、橡胶堵头、水(自备)。
实验步骤:1.介绍注射器是由针筒和活塞两部分组成,针筒上面有刻度,可以看出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活塞可以往里推,也可以往外拉。
可以先让学生自由地玩一玩注射器。
2.实验前,教师要将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交代清楚。
特别是将针筒口顶住橡皮推育拉源的店活塞前后,都要记下活塞的位置,推、拉活塞过程中,针筒口都要顶住橡皮,同山观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手的感觉。
3.具体步骤:把注射器的活塞往后拉一段距离,记下活塞的位置。
用橡胶堵头套住针筒口。
推动活塞,记下活塞的位置,松手,观察活塞有什么变化;然后用大一点的力推动活塞,再松手,观察活塞有什么变化。
4.可以补充水和空气对比的小实验,让学生用注射器吸水,再推、拉活塞,问学生:空气与水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观察活塞的位置及手的感觉,认识到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留意事项:拉注射器的活塞时,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把活塞完整拉出来。
2019年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名称及操作步骤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共计20 个)●实验名称:模拟猫足肉垫的作用(1.动物的四肢)实验器材:2个方凳、4块方巾、4根线绳实验目的:研究猫足的肉垫的作用。
实验步骤:1.用两个方凳的4条腿来模拟猫足,其中一个凳子的腿上扎上4块小毛巾,模拟猫足的肉垫。
2.同时用同样的力量、同样的高度和同样的速度,让“猫”“走”起来,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及结论:1.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小,不容易打滑;而没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大,容易打滑;2.实验说明:猫足的肉垫有消音、防滑的作用,有利于猫捉老鼠。
●实验名称:观察鱼(2.动物的皮肤)实验器材:(1)鱼缸、鲤鱼;(2)气球、洗洁精、水槽、线绳。
实验目的:观察鲤鱼身体表面的特征及作用。
实验步骤:1、观察鲤鱼身体背部和腹部的颜色,思考对鱼的生存有什么帮助?2、摸一摸鱼的身体表面的鳞片、黏液和侧线有什么发现?想一想,这些特点对鱼的游泳有什么作用?3、用装水的气球模拟鱼的身体,涂上洗洁精,再摸一摸,推想鱼身体表面的黏液有什么作用?实验现象及结论:鱼的背部和腹部的颜色不一样,背部为暗褐色,腹部为浅色,近乎白色,这种保护色不容易被天敌发现,能起到保护作用;鲤鱼的鳞片硬硬的,能保持鱼的外形,保护内部器官;表面附有黏液,滑滑的,能在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侧线能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
●实验名称:观察鸟翅膀的特点(3.动物的翅膀)实验器材:(1)羽毛、小盘、滴管、烧杯、剪刀;(2)2张方形折纸实验目的:观察鸟的翅膀,认识鸟的翅膀适应环境的特点。
实验步骤:(一)1、掂一掂,感受鸟的羽毛的总量。
2、在羽毛上滴上水,观察有什么现象?3、用剪刀剖开羽毛看结构。
实验现象及结论:鸟的羽毛轻;不易沾水;羽毛中间有空隙。
这些特点说明鸟的羽毛具有质量轻,防水,有护体、保温、适于飞翔等功能(中间为空隙,以减轻羽毛的质量)。
(二)1、选择两张同样大小的纸,折成“翅膀”大小不同的纸飞机。
三年级科学实验步骤方法指导
三年级科学实验步骤方法指导xianfeng08 发表于 2019-4-21 12:39:001推实验名称:造一张纸材料:透明杯子、水、筷子、棉布、放大镜。
步骤:1、把一小块废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
(在棉布下面和毛巾上面添加报纸吸水效果更好)4、观察我们造的一张纸。
结论:认识一纸是用细小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
(正是这种结构方式,纸的纤维之间有许多工作空隙,所以,容易吸水,渗透水。
)实验名称: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材料:2个塑料杯、1片玻璃、2支筷子、2支试管、2根长木条、1个水槽、2支滴管、1张报纸片。
步骤:(一)观察水和食用油1、用眼比较水和食用油的颜色、透明度;2、用鼻子比较它们的气味;3、倾斜杯子比较它们的流动情况、在杯壁的残留度;4、用木条搅拌比较它们的流动速度;5、比较木条上两种液体下滴的状况。
结论:水没有颜色、食用油有颜色,水透明,食用油不透明。
水流动快,食用油流动慢。
水渗透性较弱,食用油渗透性强。
(二)液滴比较1、用试管将水的食用油分别滴到玻璃上(或蜡光纸);2、观察记录比较液滴形状;3、将两种液体滴在报纸上,观察。
结论:一滴油比一滴水要瘪一些,因为它张力小一点。
水要圆一些,张力大一点。
而且是它们的大小不同;水的浸润速度和面积大小要超过油滴。
实验名称:比较水和油的轻重1、将油和水混在一起,观察混合物的分层情况;2、将同一木条放入装有两种液体的试管中,观察木条在两种液体中的沉浮状况。
结论:同样多的油比同样多的水要轻。
实验名称:比较空气和水材料:吸管1根、2个透明塑料袋、1个水槽、2个玻璃杯。
步骤:1、准备1杯水,1个装满空气的透明塑料袋,直接观察比较空气和水的特征。
荐2、在水槽里盛大半多的水,将吸管伸入槽底,向槽内吹气;3、在透明塑料袋装满空气,装袋口系紧,放入水中。
4、观察生活中风流动的现象结论;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都是一种物质。
2019年新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操作与试验
三年级科学上册操作与试验一、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实验目的: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掌握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待测物。
实验步骤:1.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游码移至“0”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3.将待测物放于左托盘,用镊子向右托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4.记录称量结果。
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5.称量完毕,把砝码放回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二、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实验目的: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实验器材:一杯温水,温度计,毛巾或者卫生纸实验步骤:1.手持温度计的上端,把温度计的下端全部浸入水中,不能碰到水杯的底和壁;2.浸入液体后稍等几分钟,示数稳定后读数并记录(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面持平,读取液柱示数)3:实验结束后用毛巾或卫生纸擦干温度计,放入盒子中。
三、自制小水钟实验目的:自己制作小水钟实验器材:塑料水瓶一个,钉子一个,剪刀一把。
实验步骤:1.用剪刀将塑料水瓶中间剪断,;2.在瓶盖中间用钉子扎一个小孔;3. 塑料水瓶上部瓶口向下插入塑料水瓶下部;4.向上面的瓶里倒满水;5.用停表开始计时,每隔1分钟标出下面瓶中液面的高度。
四、塑料瓶遇冷、热水实验实验名称:塑料瓶遇冷、热水实验实验器材:塑料杯,塑料瓶、热水、冷水、空水槽。
实验步骤:1.把一个塑料瓶放入水槽中,在塑料瓶内倒入热水,盖上瓶盖,静置2分钟。
用手感觉一下,与空塑料瓶做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2.把另一个塑料瓶放入水槽中,在塑料瓶内倒入冷水,盖上瓶盖,静置2分钟。
用手感觉一下,与空塑料瓶做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装热水的杯子形状会变了,变软了。
装冷水的杯子,形状不变。
实验结论:塑料杯遇热会变软,遇冷形状不变。
五、比较塑料手套与棉手套实验名称:比较塑料手套与棉手套。
实验器材:塑料手套、棉手套、水槽、水。
实验步骤:1.两只手分别戴一只塑料手套、一只棉手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共计20 个)●实验名称:模拟猫足肉垫的作用(1.动物的四肢)实验器材:2个方凳、4块方巾、4根线绳实验目的:研究猫足的肉垫的作用。
实验步骤:1.用两个方凳的4条腿来模拟猫足,其中一个凳子的腿上扎上4块小毛巾,模拟猫足的肉垫。
2.同时用同样的力量、同样的高度和同样的速度,让“猫”“走”起来,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及结论:1.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小,不容易打滑;而没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大,容易打滑;2.实验说明:猫足的肉垫有消音、防滑的作用,有利于猫捉老鼠。
●实验名称:观察鱼(2.动物的皮肤)实验器材:(1)鱼缸、鲤鱼;(2)气球、洗洁精、水槽、线绳。
实验目的:观察鲤鱼身体表面的特征及作用。
实验步骤:1、观察鲤鱼身体背部和腹部的颜色,思考对鱼的生存有什么帮助?2、摸一摸鱼的身体表面的鳞片、黏液和侧线有什么发现?想一想,这些特点对鱼的游泳有什么作用?3、用装水的气球模拟鱼的身体,涂上洗洁精,再摸一摸,推想鱼身体表面的黏液有什么作用?实验现象及结论:鱼的背部和腹部的颜色不一样,背部为暗褐色,腹部为浅色,近乎白色,这种保护色不容易被天敌发现,能起到保护作用;鲤鱼的鳞片硬硬的,能保持鱼的外形,保护内部器官;表面附有黏液,滑滑的,能在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侧线能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
●实验名称:观察鸟翅膀的特点(3.动物的翅膀)实验器材:(1)羽毛、小盘、滴管、烧杯、剪刀;(2)2张方形折纸实验目的:观察鸟的翅膀,认识鸟的翅膀适应环境的特点。
实验步骤:(一)1、掂一掂,感受鸟的羽毛的总量。
2、在羽毛上滴上水,观察有什么现象?3、用剪刀剖开羽毛看结构。
实验现象及结论:鸟的羽毛轻;不易沾水;羽毛中间有空隙。
这些特点说明鸟的羽毛具有质量轻,防水,有护体、保温、适于飞翔等功能(中间为空隙,以减轻羽毛的质量)。
(二)1、选择两张同样大小的纸,折成“翅膀”大小不同的纸飞机。
2、在室内无风的条件下,将两架纸飞机从同一高度同时放飞。
3、观察哪架纸飞机飞行时间长。
实验现象:“翅膀”越大的纸飞机飞行时间越长,越平稳。
实验结论:鸟的翅膀展开的面积越大,飞行时间越长,越平稳●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身体”(凤仙花)(5.“植物的身体”)实验器材:一株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完整的植物,小铲、水。
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的“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实验步骤:1、到花园选取一株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完整的植物,如凤仙花。
2、用小铲将植物带土移出,注意保护根部。
3、用清水洗净根部。
4、观察植物的“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5、再对比观察其他植物的“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实验结论:有的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有的植物则至具备其中的几部分。
●实验名称:根的吸水性实验(6.植物的根)实验器材:一株根茎叶完整的鲜嫩植物、锥形瓶(或矿泉水瓶)、棉花(或橡皮泥)、记号笔、水、植物油。
实验目的:探究根的吸水作用实验步骤:1、在矿泉水瓶中加入适量的水。
2、把植物放入矿泉水瓶中。
3、在矿泉水瓶中滴入花生油(或用棉花、橡皮泥把瓶口密封),防止水分蒸发,同时固定好植物,并在瓶壁水面处做标记。
4、把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矿泉水瓶中液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矿泉水瓶中的液面会逐渐下降。
实验结论:由于瓶口用花生油等已密封,不会蒸发,所以液面降低的原因就是被植物的根吸收了。
●实验名称:茎运输水分作用的实验(7.植物的茎)实验器材:一株茎叶完整的鲜嫩植物(芹菜)、锥形瓶(或矿泉水瓶)、染色的水、剪刀、小刀、放大镜。
实验目的:探究茎有输导水分的作用。
实验步骤:1、取一根芹菜的茎。
2、把芹菜插入装红墨水的矿泉水瓶里。
3、将插好芹菜的矿泉水瓶放在较强的阳光下照射,使叶面迅速蒸腾水分,从而使红色染液迅速上升到叶脉。
4、当看到叶脉微红时,从瓶里取出芹菜,用清水冲洗,再制成切片观察。
注意:做此实验时间不宜过长,因为时间过长,就会因为茎的横向运输,使茎内不只导管染成红色,其他部分也染上了红色,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了。
实验现象:看到茎内导管被染红,其他部分没有被染红。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实验名称:叶的蒸腾作用实验(8.叶的蒸腾作用)实验器材:(1)盆栽植物、大塑料袋、线绳;(2)鲜嫩叶片、烧杯、水、显微镜、气孔切片。
实验目的:探究叶的蒸腾作用。
实验步骤:(一)1、准备一盆有叶的植物,浇足水。
2、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把这棵植物的枝叶罩起来,将袋口扎紧。
3、把植物放在向阳处,注意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塑料袋内壁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从叶的内部出来的。
(二)1、将一片刚摘下的叶子浸入热水中,观察叶子表面有什么现象产生。
2、把叶子的下表皮撕下一小片,贴在玻璃片上,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你会看到什么?实验结论:叶的表面有气孔。
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蒸腾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土壤的成分实验(9.土壤的成分)实验器材:(1)土壤若干份、放大镜、烧杯、水、玻璃棒;(2)铁架台、酒精灯、铁盘(或坩埚)、火柴。
实验目的:探究土壤的成分。
实验步骤: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
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3、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么现象发生?闻一闻,有什么气味?实验现象及结论: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含有空气。
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会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沙,上层是很细的黏土。
这说明土壤中含有颗粒较大的沙和很细的黏土。
3、烧干后,发现玻璃片上就会有一些脏的痕迹,说明土壤中含有溶解于水的物质,如盐类。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现象:冒烟,有气味,烧过后颜色变浅了,说明土壤中含有能够燃烧的腐殖质。
●实验名称: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实验(10.土壤的种类)实验器材: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各一份;3个铁架台、3个去底饮料瓶、3块纱布、3个烧杯、3杯等量的水。
实验目的: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实验步骤:1、把三个同样大小的去底塑料瓶用纱布扎好口,倒放在铁架台上,并分别加入同样多的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2、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观察渗水的情况。
实验结论:沙质土渗水快,保水性能差;壤土渗水适中,保水性能适中;黏质土渗水慢,保水性能好。
●实验名称:模拟水土流失实验(11.保护土壤)实验器材:有植被和无植被的土壤各一份、2块长木板、2个大水槽(或脸盆)、2个喷水壶、烧杯、量筒。
实验目的:探究植物能保持水和土。
实验步骤:1.两块木板,上面铺着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青草,把两块木板倾斜相同的角度。
2.同时用喷壶浇同样多的水。
用烧杯把流下的水收集起来。
3.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有草覆盖的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较少,而且比较清;无草覆盖的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较多,而且比较浑浊。
实验结论:水、土、植物是互相依存的,植物可以保护土不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不致流失,有了土和水植物才能生存。
没有植物的保护,土容易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流失;没有了土和水,植物也不能生存。
●实验名称:观察岩石特点(12.认识岩石)实验器材:不同种类的岩石、放大镜、锤子、小刀、岩石标本。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种类岩石的特点实验步骤:1、打开岩石标本实验盒或拿出自己采集的不同种类的岩石。
2、借助放大镜观察每块岩石的颜色是怎样的?用手摸摸每块岩石,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观察它是粗颗粒还是细颗粒?用手指甲、小刀刻划岩石,测试其硬度。
实验现象及结论:不同岩石的硬度不同。
用手指甲划后留有划痕的岩石较软;用小刀划后留有划痕的岩石很硬;用小刀划后也没有留下划痕的岩石硬度非常大。
●实验名称:比较液体、固体和气体的形状(14.液体、固体和气体)实验器材:(1)固体物品、袋装牛奶、牙签、水槽、完好的塑料袋;(2)2杯水。
实验目的:比较液体、固体和气体的形状。
实验步骤:(一)1.观察木块、袋装牛奶、空气等,摸一摸、捏一捏,比较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2.用牙签扎破袋装牛奶和袋装空气,有什么发现。
(二)把固体和液体(倾斜放置的一杯水和不倾斜放置的一杯水进行对比观察)形态的物体倾斜放置,有什么发现?实验现象及结论:1.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能流动。
液体和气体没有的形状,能流动。
2.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实验名称:固体、液体占据空间和测质量的实验(15.固体、液体的体积和质量)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小石块、细线、木块、螺母、橡皮泥、袋装酱油、瓶装水等液体。
实验目的:探究固体、液体都有固定的体积;都有确定的质量。
实验步骤:(一)1.往一个空杯子内装水,水满后,杯子里还能再装水吗?2.准备2个同样的玻璃杯,其中一个装满水,另一个杯子内放一石块。
将杯子里的水往有石块的杯子内倒水,加满为止,为什么会剩下一些水?3.在装有适量水的玻璃杯水面处作个记号,将系着细线的石块浸入水中,观察水位有什么变化?(二)1.利用托盘天平分别测一测石块、橡皮泥的质量。
2.捏一捏橡皮泥,改变形状后,测一测质量会发生变化吗?3.测一测,酱油或牛奶改变形状前、后,质量会发生变化吗?实验现象及结论:1.固体、液体都占据空间,都有固定的体积。
2.固体、液体都有确定的质量。
●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实验(16.空气占据空间吗)实验器材:(1)锥形瓶、安装胶塞的漏斗、一杯水;(2)大水槽、玻璃杯、纸团、瓶口套上完好气球的塑料瓶。
实验目的: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步骤:(一)1.给玻璃漏斗安装上软胶塞,将软胶塞安装在锥形瓶口。
2.快速往漏斗内倒水,有什么发现(水不容易流进瓶内)。
要使水很快地流进瓶里,应该怎么办?(二)1.将玻璃杯口朝下竖直按入装水的水槽内,有什么发现?2.擦干净玻璃杯,在杯底塞上一团纸,将杯子再次竖直按入装水的水槽内,然后将杯子竖直提出水面,观察纸团,又有什么发现?3.在塑料瓶口套一完好气球,往气球内吹气,气球能吹起来吗?实验现象及结论:空气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
●实验名称:气体的体积和质量测量实验(17.气体的体积和质量)实验器材:(1)塑料注射器、橡皮;(2)托盘天平、砝码、排球、球针、打气筒。
实验目的:认识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气体有确定的质量。
实验步骤:(一)1.将塑料注射器活塞拔出一段,记录活塞顶端所在的刻度。
2.一手将活塞竖直抵在软橡皮上,另一只手轻轻地向下按压活塞,感觉按不动时,观察记录活塞顶端所在的刻度。
3.按压活塞的手,轻轻松开,观察活塞顶端所在的刻度又有什么变化?4.照这样实验,反复尝试几次,你有什么发现?(二)1.使用托盘天平,测一测充足气的排球质量是多少?2.排出气后的排球质量是多少?说明什么?实验现象及结论: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气体有确定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