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宫内窘迫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0458d30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3.png)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一、概述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呼吸障碍。
其窒息程度可按生后1min内的Apgar评分采区分,0~3分为重度,4~7分为轻度,若生后1min评8~10分而数分钟后又降到7分或以下者亦属窒息。
二、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与缺氧,二氧化碳排出障碍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气道血管缺血缺氧致组织液渗出,气道分泌物增多有关。
3、潜在并发症:惊厥、高胆红素血症。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不能正常喂养,经口摄入减少有关。
三、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根据病情按医嘱行心电监护,连续监测心率、心电图及呼吸频率、节律。
密切观察患儿肌张力、反射、前囟、眼神、哭声、抖动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有惊厥、颅压高情况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治疗,并备好人工呼吸器。
2、一般护理患儿置开放暖箱,使皮肤温度保持在36.5℃左右,室内不应有对流风。
给予头罩温湿化吸氧,给氧浓度根据血气调整,呼吸窘迫严重者,按医嘱用持续正压给氧或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
3、营养支持重度窒息儿禁食3天,严密观察腹胀情况、呕吐物、大便性质等,警惕坏死性小肠炎。
4、病情记录患儿复苏后即在会阴部粘好留尿小瓶,争取留第1次尿查潜血,并记录第1次排尿时间以便及早了解窒息对肾脏的损害。
详细记录出入量,建立特护记录,按医嘱控制输液速度,有水肿、尿少等及时报告。
5、用药护理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应用,遵医嘱及时正确输入纠酸、扩容剂等。
6、健康教育定期复查头颅CT,加强早期教育,开发智力,按时接种各种疫苗。
产科护理常规
![产科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73c1404d69eae009581becdd.png)
产科护理(一)产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分娩前护理】1) 热情接待孕妇入院,介绍病室环境、规章制度、主管医生、护士、科主任及护士长,测量生命体征、磅体重并询问病史,连同病历送入待产室进行产科检查,做好各项记录。
2) 通知当班医生,遵医嘱做好各项化验检查及胎心监护。
3)嘱孕妇尽量左侧卧位,注意休息。
4) 教会孕妇自数胎动,如有胎动过多或过少及时报告医生5)指导孕妇进营养丰富的饮食,富含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铁、钙、纤维素,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
6) 室内定时通风换气,温湿度适宜。
7) 观察生命体征及产程进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8)讲解分娩配合、产褥期保健及母乳喂养知识。
9) 如剖宫产则按剖宫产术前护理。
【分娩后护理】1) 产妇返回病房,当班护士应与助产士做好床旁交接,了解分娩过程,按摩子宫,协助产妇卧床休息。
2) 观察子宫复旧及阴道流血情况。
产后24小时内每2小时按摩子宫一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鼓励产妇多喝水喝汤,产后4-6小时协助排尿,必要时遵医嘱导尿。
4) 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体温超过37.5'C以上者每日测四次,连续三天平稳后改每日一次5)指导产妇每日会阴清洗二次,保持会阴清洁。
6)观察会阴伤口愈合情况,如异常报告医生。
7)嘱产妇早开奶,做好乳房护理。
8) 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协助必要的生活护理。
9) 剖宫产按剖宫产术后护理。
【健康指导】1) 宜进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素食物,多喝汤类饮食。
2)室温宜22—24℃,相对湿度50%—70%, 空气清新,定时通风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3) 指导母乳喂养,提供母乳喂养知识。
4) 指导新生儿护理方法,如新生儿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新生洗浴等。
5) 保持外阴清洁及个人卫生,每日会阴清洗。
6)产后42天禁止性生活及盆浴,42天后采取避孕措施,指导产妇选择适合的避孕方法,一般顺产后3个月剖宫产后半年可以放环避孕。
7) 嘱产妇于产后42天携婴儿回医院进行产后健康体检。
产科疾病护理常规
![产科疾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c42a872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b.png)
产科疾病护理常规一、正常妊娠护理1、孕妇入院时详细询问孕产史,称体重、测血压、体温、脉搏、呼吸、听胎心音、检查胎方位,如有宫缩在严密消毒下作内诊检查,了解宫口开大情况及先露高低等,并记录。
2、给予健康教育,指导饮食,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和有关分娩准备方面的知识,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3、指导孕妇取左侧卧位和自数胎动。
4、严密观察胎心音,每班听胎心音一次,发现异常情况给予吸氧并通知医生。
5、判断临产,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初产妇宫口开大3cm,经产妇宫口开大2cm送产房待产。
6、孕妇入院三天内每日测T、P、R两次,体温正常改每日一次,每周称体重一次。
二、临产护理第一产程:1、热情接待入室孕妇,详细询问孕产史,常规听胎心音、测血压、脉搏,严密消毒下行内诊检查,了解产妇宫口开大情况。
2、做好心理护理,提倡自由体位,鼓励产妇进易消化高营养饮食,督促产妇排空膀胱。
3、半小时听胎心音一次,密切观察产妇宫缩情况。
4、每班测血压一次,血压异常遵医嘱监测,每日测T、P、R两次。
5、胎膜破裂者,立即听胎心音,及时报告医生,行内诊检查有无脐带脱垂,了解羊水量及性质,记录破膜时间。
6、初产妇宫口近开全,经产妇宫口开大4cm移至产床。
第二产程:1、每10分钟听胎心音并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根据具体情况作好接生准备。
助产过程严格无菌操作。
3、有胎儿宫内窘迫、手术助产和异常胎位分娩时,通知儿科医生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
4、注意保护会阴,胎头娩出后,立即清除口鼻粘液,胎儿娩出后即时清理呼吸道,进行新生儿评分,请产妇辨认新生儿性别,同时给产妇静脉注射20单位缩宫素。
5、做好新生儿脐部的消毒处理,称体重系手圈,进行体格检查,观察新生儿全身情况,查五官有无畸形。
按脚印及母亲大拇指印。
第三产程:1、用积血盆准确收集产妇阴道出血量。
2、协助胎盘娩出,不宜过早用手挤压子宫及强行牵拉脐带。
3、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测量胎盘大小、厚度、重量、脐带长度并记录。
妇产科危重护理常规、应急预案、工作流程
![妇产科危重护理常规、应急预案、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7afc61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5.png)
妇产科危重护理常规、应急预案、工作流程一、危重护理常规妇产科危重护理是发展现代医学的必需组成部分。
因为孕产妇在分娩及剖宫产手术中,容易出现新生儿窒息,胎盘早剥、胎儿畸形、难产等情况,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孕产妇危重,需要紧急的救治和护理。
妇产科护理中,对于危重患者,需要进行有力的监测,引导和协助医生实施相应救治方案。
护理人员要熟悉危重患者的监测指标,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危重护理常规包括:1. 常规监测: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呼吸、尿量、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进行24小时监测。
2. 呼吸护理:对于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过低的患者,应进行鼓励深呼吸、呼气训练,并进行氧气吸入和气管插管等护理干预。
3. 循环护理:对于血压低的患者,可以进行扩容治疗,静脉输液。
对于循环障碍的患者,可以进行心肺复苏,心脏支持等治疗。
4. 营养支持: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可以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注射液体营养,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
5. 疼痛护理:对于疼痛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选择适当的止痛药物进行缓解。
二、应急预案针对妇产科危重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尽可能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应急预案包括:1. 心肺复苏:对于突然呼吸骤停的患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护理人员应熟悉急救操作流程,提高救治效果。
2.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因血量不足而引起失血性休克。
在发现病情时,应立即进行失血性休克的护理干预,疏通血管,输入补液,抢救病人。
3. 孕妇的紧急手术:对于胎儿窘迫,难以顺利完成分娩的孕妇,应及时采取剖宫产手术,避免孕妇和胎儿发生意外。
三、工作流程1. 危重患者的护理要点:(1) 保证病人基本生命体征的平稳。
(2) 保持呼吸道通畅;(3) 筛查高危病人抽血,保持出院后随访。
(4) 根据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并监测疗效,如有不适需要特殊治疗,请及时通知医生。
产科胎儿宫内窘迫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产科胎儿宫内窘迫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680a7a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a.png)
产科胎儿宫内窘迫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护理常规】
1.做好心理护理:向孕产妇讲解疾病及治疗、护理相关知识,减轻孕产妇的焦虑情绪,使其积极面对。
必要时给予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疑虑。
2.嘱咐孕妇左侧卧位,间断吸氧,观察生命体征。
3.严密监测胎心变化。
4.为手术者做好术前准备。
5.做好新生儿抢救和复苏的准备。
【应急措施】
1.对于宫口开全,胎先露部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3cm的急性胎儿窘迫者,及时给予助产,经阴道娩出婴儿。
2.胎儿窘迫不严重、宫口未开全者,给予产妇吸氧,左侧卧位,密切观察病情10min。
如胎心率正常,可暂不结束分娩,继续观察;如病情严重紧迫或经上述措施无效者,应立即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健康教育】
1.加强围生期宣教与指导。
2.告知患者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023年针对胎儿宫内窘迫的应急处理流程
![2023年针对胎儿宫内窘迫的应急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d6a7b7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f.png)
2023年针对胎儿宫内窘迫的应急处理流
程
背景
胎儿宫内窘迫是指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供氧不足,导致胎儿处于窘迫状态。
这种情况对胎儿的生命和健康都构成了威胁,因此需要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来保证胎儿的安全。
应急处理流程
1. 确认胎儿宫内窘迫的迹象:
- 胎动减少或停止
- 胎心监护显示异常
- 手术监测显示胎儿缺氧
- 孕妇出现胎儿窘迫的症状,如持续腹痛、出血等
2. 立即呼叫医护人员:
- 拨打急救电话或联系医院产科急诊室
- 向医护人员详细描述胎儿宫内窘迫的症状和迹象
3. 采取措施缓解胎儿宫内窘迫:
- 将孕妇放置在左侧卧位,有助于改善胎儿供氧
- 给孕妇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 给予液体输注,维持孕妇的血容量和血压稳定
- 避免过度用力和过度活动,减少对胎儿的压迫
4. 等待医护人员的到达:
- 在等待期间继续观察胎儿宫内窘迫的症状和迹象
- 如果胎儿状况急剧恶化,立即向医护人员报告并请求紧急处理
5. 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
- 医护人员根据胎儿宫内窘迫的程度和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紧急剖宫产手术
- 在手术前,医护人员会评估孕妇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并征得她的同意
- 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会采取措施确保胎儿的安全和孕妇的健康
结论
针对胎儿宫内窘迫的应急处理流程需要确保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对胎儿的损害,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处理。
孕妇和家人应该了解这些应急处理措施,并在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的情况下迅速采取行动。
2023年胎儿宫内窘迫的应急处理和步骤
![2023年胎儿宫内窘迫的应急处理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5509cd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d.png)
2023年胎儿宫内窘迫的应急处理和步骤1. 定义和识别胎儿宫内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和代谢异常,导致胎儿缺氧、酸中毒和其他不良后果。
常见症状包括胎心率异常、胎动减少或消失、羊水污染等。
2. 应急处理步骤2.1 立即通知医生一旦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尽快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2.2 监测胎心率使用胎心监测器持续监测胎心率,观察是否存在胎心率异常,如胎心率减慢或加速。
2.3 评估胎儿酸碱平衡通过采集胎儿头皮血样或羊水样本,评估胎儿酸碱平衡,确定是否存在酸中毒。
2.4 改善母体氧合给予高流量吸氧,提高母体血氧饱和度,从而改善胎儿缺氧状况。
2.5 宫口扩张和胎儿下降如果宫口已经扩张且胎儿已下降至产道口,可以考虑进行阴道分娩。
在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胎儿情况和母体状况。
2.6 剖宫产如果宫口未扩张或胎儿未下降至产道口,应立即进行剖宫产手术,以尽快取出胎儿。
2.7 术后处理在胎儿取出后,对胎儿进行立即评估和处理,包括清理呼吸道、监测生命体征等。
同时,对母体进行术后护理,包括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止血等。
3. 注意事项- 及时发现和诊断胎儿宫内窘迫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 在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时,应密切观察胎儿和母体状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
- 在手术过程中,应确保操作熟练、迅速,以减少胎儿缺氧时间,降低不良后果风险。
- 术后对母体和胎儿进行持续观察和护理,确保母婴安全。
4. 总结胎儿宫内窘迫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识别和处理。
通过密切监测胎儿状况、改善母体氧合、及时进行剖宫产手术等步骤,可以有效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的不良后果,保障母婴安全。
妇产科护理常规
![妇产科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93b6d98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1.png)
妇产科护理常规第一节产科护理常规一、产科一般护理常规(一)产前护理观察要点观察孕妇产兆(宫缩、胎膜、阴道出血情况),胎心、胎动及血压。
护理措施1.按入院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做产前检查。
无灌肠禁忌症的给予温肥皂水灌肠。
3.做胎心监测一次,并按规定监测记录胎心音。
4.根据医嘱吸氧、测血压等。
健康教育1.告诉孕妇分娩先兆。
2.教会并督促孕妇自数胎动3次/日,每次1小时,左侧卧位,在产前病房或待产室,有异常及时通知值班医生、护士。
3.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充分休息,做好迎接分娩的准备。
(二)产后护理观察要点1.观察产妇面色、血压、宫底高度、阴道流血情况、膀胱充盈及排尿情况。
2.观察产妇乳房泌乳、母乳喂养、会阴切口、恶露的量、色及气味。
3.观察产妇饮食及活动量、思想情绪。
护理措施1.产后2小时给饮水>500ml、补充能量。
产后4小时以内鼓励产妇排尿,排尿困难者可诱导促排尿,无效时汇报值班医生给予导尿并留置尿管定期开放。
2.产后4小时内每半小时按压宫底一次,注意阴道出血量并记录。
3.保持外阴清洁,会阴护理2次/日,有水肿式会阴肿胀者遵医嘱给予硫酸镁湿热敷。
4.保持床单元整洁,必要时更换产垫。
5.正常分娩半小时内开始早吸吮、多吸吮,按需哺乳。
母婴同室、母婴分离时要教会正确的挤奶方法(除非有医学指征)。
6.指导产妇及家属进行新生儿抚触。
7.新生儿出生后无医学指征即接种乙肝疫苗5mg于右臂三角肌,24小时后接种卡介苗0.1ml于左臂三角肌。
健康教育1.告之产妇产后4h内排尿的重要性,使其配合。
2.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做好会阴部清洁、乳房护理、合理营养、适量活动。
3.指导新生儿一般护理。
(三)产后出院指导1.哺乳期应吃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汤类饮食,保证足够蛋白质和维生素,坚持母乳喂养。
2.劳逸结合,适当活动,有利于子宫复旧。
3.注意个人卫生,室内通风,勤换衣服,每日刷牙,注意外阴清洁,汗多时可用温水淋浴,产后1个月内不宜盆浴。
产科护理常规
![产科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41bee929192e45361066f5a0.png)
第二节产科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一)产前护理常规1、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2、观察孕妇临产先兆(宫缩、阴道见红、破膜情况),测量胎心、胎动及血压。
3、定时监测胎心音变化并记录,有异常情况增加监测次数。
4、每周测体重一次。
5、教会并督促孕妇自测胎动,每日三次,左侧卧位,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护士。
6、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充分休息。
7、指导孕妇掌握分娩先兆。
8、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指导工作。
(二)产后护理常规1、产妇回病室,详细了解分娩经过,做好床边交接。
2、产后四小时内每半小时检查子宫收缩情况按压宫底一次,观察阴道流血量、色,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保留血垫,计量24小时出血量。
3、鼓励产妇多饮水,产后四小时内尽早排尿,第一次排尿应防止发生体位性休克。
若有排尿困难应诱导排尿,无效时给予保留导尿。
4、产妇取健侧卧位或半卧位,如无异常,第二天可鼓励产妇离床活动,学会自我护理。
5、会阴护理每天2次,有会阴伤口者应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汇报处理,指导产妇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勤擦洗。
6、指导并协助新生儿母乳维昂,做好乳房异常情况的护理(如乳头皲裂、奶胀等)。
母婴分离者,24小时挤奶8次以上。
7、保持床单元整洁,病室空气清新,每日通风2次,避免孕妇受凉。
8、定时巡视病房,了解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生理、心理需求。
(三)剖宫产护理常规术前1、按腹部手术要求备皮,协助完善术前准备,准备麻醉床、监护仪等。
2、观察产妇胎心、宫缩、血压、羊水情况。
3、指导择期手术者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急诊产妇立即禁食禁水。
4、指导协助产妇更衣、修剪指甲、取下首饰、义齿等物品。
5、护患沟通、消除其恐惧心理,缓解紧张情绪。
术后1、按腹部手术和麻醉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禁食6小时后改忌糖、奶的半流质至肠蠕动恢复后改软食、渐进普食。
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测量并记录血压脉搏呼吸每30分钟1次,共四次,平稳后根据产妇情况或遵医嘱测生命体征。
慢性胎儿宫内窘迫的健康宣教
![慢性胎儿宫内窘迫的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3c5e8bc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9.png)
孕期运动的注意事 项:避免剧烈运动, 注意运动强度和频 率,保持良好的运 动姿势
孕期运动的时间安 排:根据个人身体 状况和胎儿发育情 况,合理安排运动 时间
定期产检
01 产 检 时 间 : 孕 早 期 、 孕 中期 、 孕晚 期 02 产 检 项 目 : 血 压 、 尿 常 规、 B 超、 胎 心监护等
02
主要表现为胎儿心率 减慢、胎动减少、羊 水减少等。
03
慢性胎儿宫内窘迫可能 对胎儿造成严重伤害, 甚至导致胎儿死亡。
慢性胎儿宫内窘迫的特点
01
发病率低:慢 性胎儿宫内窘 迫的发病率相 对较低,但可 能导致严重的
后果。
02
持续时间长: 慢性胎儿宫内 窘迫的持续时 间较长,可能 从妊娠中期开 始,持续到分
娩。
03
症状不明显: 慢性胎儿宫内 窘迫的症状通 常不明显,可 能只有轻微的 胎动减少或胎 心监护异常。
04
容易误诊:慢 性胎儿宫内窘 迫容易与其他 妊娠并发症混 淆,导致误诊。
慢性胎儿宫内窘迫的危害
01
胎儿缺氧: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
02
胎儿死亡:严重缺氧可能导致胎儿死亡
03
补充DHA:促进胎儿大脑 和视力发育
控制体重:避免孕期体重增 长过快,增加妊娠并发症风
险
避免烟酒:避免烟酒对胎儿 发育的影响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 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 免熬夜、暴饮暴食等不良习
惯
孕期运动指导
孕期运动的重要性: 有助于胎儿发育, 减轻孕期不适,提 高分娩成功率
孕期运动的类型: 有氧运动、力量 训练、柔韧性训 练等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 检查,观察胎儿的生 长发育情况,判断是 否存在宫内窘迫
(一览无遗版)胎儿宫内窘迫急救预案模拟记录
![(一览无遗版)胎儿宫内窘迫急救预案模拟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8a6b288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2.png)
(一览无遗版)胎儿宫内窘迫急救预案模拟
记录
一览无遗版胎儿宫内窘迫急救预案模拟记录
背景
该急救预案模拟针对胎儿宫内窘迫的情况,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缺氧、营养不良等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其生命危险。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急救预案模拟,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应对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模拟过程
1. 接到胎儿窘迫急救请求后,医务人员立即前往现场,并进行初步评估,确定胎儿窘迫的程度。
2. 如果胎儿窘迫程度较轻,医务人员会采取非紧急救治措施,如静脉输液等。
3. 如果胎儿窘迫程度较重,需要进行紧急剖宫产手术,医务人员会迅速准备手术所需器材和药品,并通知麻醉科医生、护士等人员参与手术。
4. 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密切监测胎儿和孕妇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突发事件。
5. 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对孕妇和新生儿进行全面检查,并采
取相应的处理和护理措施。
总结
通过这次急救预案模拟,医务人员进一步提高了胎儿窘迫救治
的应对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应对类似情况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也提醒广大孕妇要重视孕期保健,积极预防和控制胎儿窘迫
等孕期并发症的发生。
胎儿宫内窘迫护理常规
![胎儿宫内窘迫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4896132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1.png)
胎儿宫内窘迫护理常规<一>专科评定1、健康史(1)母体因素:妊娠合并症,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急产,产程延长,均可引发微小动脉供血局限性,造成胎盘缺血,孕妇患有严重心肺功效不全、急性失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严重贫血,孕妇血氧含量局限性。
(2)胎盘脐带因素:脐带打结、脐带脱垂、脐绕颈等脐带血运受阻,致使胎儿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及营养物质。
(3)胎儿因素:严重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和颅内出血、胎儿畸形、母儿血型不合引发的胎儿溶血等。
2、身体状况(1)急性胎儿窘迫:①胎心率异常:是胎儿窘迫最早出现的临床征象。
胎心率加紧>160次/分钟,甚至>180 次/分钟;严重缺氧时,造成迷走神经兴奋,胎心率减慢而不规则,<120 次/分钟,特别是<100 次/分钟,提示胎儿危险。
②羊水胎粪污染:③胎动异常:缺氧早期胎动频繁,缺氧严重时胎动次数减少并转弱,进而消失。
(2)慢性胎儿窘迫:多因胎盘功效减退引发,常延续至临产并加重。
最早的信号是胎动减慢,随缺氧程度的加重胎动逐步消失。
普通胎动消失24 小时后胎心音也消失。
3、心理社会状况因胎儿宫内缺氧,孕产妇及家人紧张胎儿安全而紧张、焦虑,对需要手术结束分娩产生忧郁及无助感。
<二>护理常规1、纠正胎儿缺氧① 吸氧:嘱产妇左侧卧位,予以面罩吸100%纯氧,5-10L/分钟,间断吸氧,吸30 分钟/次,间隔5 分钟。
② 严密监测胎心状况:每5~10 分钟听胎心1 次或进行胎心监护,慢性胎儿窘迫进行胎动计数,监测胎盘功效及胎心音。
③ 协助医生结束分娩:经以上解决未见好转者,及时做好阴道助产手术及剖宫产手术准备,快速结束分娩。
做好急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2、心理护理① 减轻焦虑:向孕妇提供有关信息,耐心解释胎儿现在状况,产程进展,治疗方法,预期成果,以减轻其焦虑并主动配合解决。
②提供心理支持对胎儿不幸死亡的夫妇,护士或家人多陪伴他们,激励他们诉说悲哀,给与孕妇精神安慰和悉心照顾,帮他们缓和心理压力,接受现实,尽快渡过悲哀期。
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处理流程详解
![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处理流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1815ce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2.png)
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处理流程详解胎儿窘迫胎儿窘迫(fetal distress)是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的综合征。
01、病因1.母体因素:孕妇存在高血压、慢性肾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贫血、心脏病、肺心病、高热、产前出血性疾病和创伤、子宫过度膨胀、胎膜早破、长期仰卧位、吸烟等因素;子宫收缩药使用不当、急产或子宫不协调性收缩;镇静剂、麻醉剂使用不当,产程延长等。
2.胎儿因素:胎儿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严重的先天性心血管病;胎儿畸形;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溶血;胎儿贫血;胎儿宫内感染等。
3.脐带、胎盘因素:脐带因素有长度异常、缠绕、打结、扭转、狭窄、血肿、帆状附着。
胎盘因素有植入异常、形状异常、发育障碍、循环障碍等。
02、病理生理胎儿窘迫是由于缺血缺氧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缺氧早期或者一过性缺氧,胎儿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上升,心率加快,体内血流重新分布以维持胎儿重要脏器的血流量正常,而肾的血供减少,胎儿尿液形成减少,羊水量下降。
若缺氧状态继续发展,胎儿迷走神经兴奋,动、静脉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主要脏器缺血缺氧加重,甚至引起严重的脏器功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胎动减少,胎心基线变异降低甚至消失。
缺血缺氧后肠蠕动加快,肛门括约肌松弛,引起胎粪排出;重度缺氧可导致胎儿呼吸运动加深、羊水吸入,出生后可发生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03、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胎心率异常、胎动异常、羊水胎粪污染或羊水过少。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分为急性胎儿窘迫和慢性胎儿窘迫。
04、处理原则急性胎儿窘迫者,积极寻找原因并进行宫内复苏,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以提高胎儿的血氧饱和度。
病情紧迫或经宫内复苏处理无效者,立即剖宫产。
慢性胎儿窘迫者,应根据孕周、胎儿成熟度和胎儿缺氧程度决定处理方案。
05、护理评估1.健康史:了解孕妇的年龄、生育史、既往史;本次妊娠经过;产程情况等。
2.身心状况:包括以下①急性胎儿窘迫:多发生在分娩期,主要表现为产时胎心率异常、羊水胎粪污染、胎动异常、酸中毒。
胎儿宫内窘迫护理常规
![胎儿宫内窘迫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5b0e825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77.png)
胎儿宫内窘迫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严密监测胎动、胎心变化,行胎心率电子监护,动态观察胎心变化。
2.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工作,观察新生儿状况。
【护理措施】
1.按妇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争分夺秒,在保护、安慰产妇的同时尽快处理好胎儿。
3.产妇左侧卧位,抬高臀部,缓解腹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4.间断吸氧,给氧原则应是简短、高流量(不低于10L/min),宜用面罩吸氧。
一般吸氧30min,停止5min,如此循环。
5.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及时给药,观察药物作用。
6.严密监测胎动、胎心变化,有条件应行胎心率电子监护,以提高确诊率。
7.备好各种急救物品,积极作好新生儿的抢救护理准备。
8.分娩处理:协助医生尽早结束分娩,做好阴道助产手术及剖宫产的术前准备,做好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准备。
9.积极治疗产妇原发病,保持各管道通畅,做好相关记录。
【健康指导】
1.告知孕产妇及家属定期产前检查的重要性。
2.简单介绍羊水污染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3.告知产妇及家属结束分娩的重要性及产后相关护理知识。
孕妇怀孕期间如何应对胎儿宫内窘迫
![孕妇怀孕期间如何应对胎儿宫内窘迫](https://img.taocdn.com/s3/m/6dec19f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9.png)
孕妇怀孕期间如何应对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窘迫是指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由于胎儿在子宫内缺乏充足的空间,导致其正常发育和生长受到限制的一种情况。
对于孕妇来说,如何应对胎儿宫内窘迫至关重要,以下将从饮食、休息、运动和心理方面等给出一些建议。
一、合理饮食孕妇在饮食上应注意增加营养,但也要避免过度摄入热量。
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并减少宫内窘迫的发生。
孕妇应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如碘、钙、铁等。
同时,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维持肠道蠕动,减轻胎儿宫内压力。
二、合理休息孕妇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适当休息,减轻身体负担。
合理休息可以帮助缓解疲劳,降低压力,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孕妇可以通过平躺或侧卧的方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孕妇的身体状况,同时也有利于胎儿的发育。
三、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孕妇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胎儿宫内环境。
孕妇可以选择一些轻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孕妇健身操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强度活动。
在运动过程中,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四、保持心理健康孕妇的心理健康同样对胎儿的宫内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孕期可能伴随着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的过度紧张可能会对胎儿产生负面影响。
孕妇可以通过参加产前教育课程、听音乐、阅读有意义的书籍等方式来调节心情。
此外,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寻求心理上的支持也是重要的。
五、定期产检定期产检是保障胎儿健康发育的重要方法。
通过定期产检,医生可以及时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诊断宫内窘迫等问题。
孕妇应该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产检,并严格执行医生的治疗方案和建议。
总结起来,孕妇在应对胎儿宫内窘迫方面要注重合理饮食,合理休息,适当运动和保持良好心理健康。
此外,定期产检也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认识和应对胎儿宫内窘迫,可以帮助孕妇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为胎儿的健康发育提供良好的宫内环境。
胎儿宫内窘迫护理常规
![胎儿宫内窘迫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648a0fdbbe1e650e53ea9926.png)
胎儿宫内窘迫护理常规按产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个人史、既往史、本次妊娠经过、产科病史及生命体征情况。
2.评估胎心、胎动、宫缩情况,是否存在以下情况:(1)胎动异常:胎动小于10次/2小时或者减少50%(2)宫缩异常:a.宫缩过频:宫缩过频:10分钟内宫缩5次或频率每2分钟一次。
b. 宫缩过强:强直收缩,宫缩持续>90秒宫缩后触诊子宫不松弛。
(3)反复出现胎儿心动异常,胎心>160次/分或胎心率<110次,改变体位不能缓解且持续时间大于数分钟。
(4)胎心率减速或变异消失。
3.评估是否有异常分娩情况如胎先露异常、胎头下降过快、急产、脐带脱垂等。
4.评估是否存在母体因素:(1)有无低血压、高血压及体温升高。
(2)阴道排出物、出血量、自发破膜情况、羊水的性状,有无胎粪。
(3)近期有无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如麻醉药、异丙嗪、硫酸镁等。
(4)体位情况:排除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5.评估是否存在胎儿、胎盘、脐带因素。
6.评估难产处理情况,止痛与麻醉药的使用是否得当。
【护理措施】1.持续记录清晰可读的胎心监护曲线。
2.胎心率的减速或变异消失,遵医嘱改变产妇的体位(左、右侧卧位),低流量给氧,一般情况氧流量为3L/min。
3.纠正产妇低血压避免仰卧位,监测血压,遵医嘱静脉补液。
注意:如果是硬麻后引起的低血压,麻醉师则可予静脉注射麻黄碱。
4.停止使用催产素,按医嘱使用宫缩抑制剂治疗宫缩过强、过频和强直收缩。
5.在胎儿窘迫纠正前,勿行硬膜外麻醉。
尽早结束分娩,行阴道助产或剖宫产6.通知儿科医生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产后做好脐动脉血气分析记录7.明确胎盘是否送病理检查。
新生儿转科前向产妇和家属告之去向。
8.产后护理措施(1)新生儿入新生儿科后给予产妇指导手法挤奶,保持泌乳。
提供新生儿治疗信息,做好产妇心理护理。
(2)按本节“产褥期护理常规”。
(3)如为剖宫产,按本节“剖宫产护理常规”【健康教育】1.按本节“正常分娩护理常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儿宫内窘迫护理常规
<一>专科评估
1、健康史
(1)母体因素:妊娠合并症,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急产,产程延长,均可引起微小动脉供血不足,导致胎盘缺血,孕妇患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急性失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严重贫血,孕妇血氧含量不足。
(2)胎盘脐带因素:脐带打结、脐带脱垂、脐绕颈等脐带血运受阻,致使胎儿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及营养物质。
(3)胎儿因素:严重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和颅内出血、胎儿畸形、母儿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溶血等。
2、身体状况
(1)急性胎儿窘迫:
①胎心率异常:是胎儿窘迫最早出现的临床征象。
胎心率加快>160
次/分钟,甚至>180次/ 分钟;严重缺氧时,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胎心率减慢而不规则,<120次/分钟,尤其是<100次/分钟,提示胎儿危险。
②羊水胎粪污染:
③胎动异常:缺氧初期胎动频繁,缺氧严重时胎动次数减少并转弱,
进而消失。
(2)慢性胎儿窘迫:
多因胎盘功能减退引起,常延续至临产并加重。
最早的信号是胎
动减慢,随缺氧程度的加重胎动逐渐消失。
一般胎动消失24小时后胎心音也消失。
3、心理社会状况
因胎儿宫内缺氧,孕产妇及家人担心胎儿安全而紧张、焦虑,对需要手术结束分娩产生忧郁及无助感。
<二>护理常规
1、纠正胎儿缺氧
①吸氧:嘱产妇左侧卧位,给予面罩吸100%纯氧,5-10L/分钟,
间断吸氧,吸30分钟/次,间隔5分钟。
②严密监测胎心情况:每5~10分钟听胎心1次或进行胎心监护,
慢性胎儿窘迫进行胎动计数,监测胎盘功能及胎心音。
③协助医生结束分娩:经以上处理未见好转者,及时做好阴道助
产手术及剖宫产手术准备,迅速结束分娩。
做好抢救新生儿窒
息的准备
2、心理护理
①减轻焦虑:向孕妇提供相关信息,耐心解释胎儿目前情况,产
程进展,治疗措施,预期结果,以减轻其焦虑并积极配合处理。
②提供心理支持对胎儿不幸死亡的夫妇,护士或家人多陪伴他们,
鼓励他们诉说悲伤,给与孕妇精神安慰和悉心照顾,帮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接受现实,尽快渡过悲伤期。
3、健康指导
指导孕妇休息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教会孕产妇从
30周开始进行胎动计数,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加强产前检查,高危孕妇酌情提前入院待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