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的美感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感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感摘要: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发现美,激发学生欣赏美,培养学生创造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感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编写而成的。
一篇篇优秀的文章,负载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蕴涵着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着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
以下就个人看法浅谈如下:一、引导学生发现美罗丹说过:“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中职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又充满活力、好奇。
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美。
1、学生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精心去读。
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个人读、分组读、集体读等,且一边读,一边思考。
咀嚼出文章的味道,嗅出文章的墨香,并逐渐和作者产生共鸣,发现文章中的美。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璧怀古》,先让学生个人读,然后集体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学生读得很有气势,很有激情,并引起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一幅作者所典型勾勒的壮美无比的赤壁景象图,感受到作者雄健的笔力和宏大的气魄。
2、教师点拨。
文章中蕴含的美,有时学生不易掌握,需要教师精心引导,积极点拨,帮助学生发现文章的美。
如矛盾的《风景谈》,学生读课文,只能从字面上理解:本文的意思是谈风景,即描绘了六副风景画。
教师要积极点拨:文章表面上谈风景,实际上是借风景来谈政治,赞美抗战时期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表现作者对解放区的无限热爱和向往。
通过点拨,学生的心灵被打开,就会发现文章所描绘的是由六幅风景画连接起来的一幅抗日根据地欣欣向荣、积极向上、创造美好未来的优美画卷。
二、激发学生欣赏美语文教材中的美,不仅让学生去发现,还要调动学生的心智,潜心理解,欣赏文章的意境美、内容美等,从而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1、学生听或看。
初中语文美感教学实践
初中语文美感教学实践语文美感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体验到美的力量,享受语言的魅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践美感教学,成为了教师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初中语文美感教学展开讨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美感教学的重要性美感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涉及到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情感情趣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美感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力量,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
美感教学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美感价值和情感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体验。
二、美感教学的实践策略1. 营造美感氛围在美感教学中,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教室环境、播放优美的音乐或朗诵诗歌等方式,为课堂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美感氛围,使学生能够沉浸感受到美的存在和力量。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视频等展示优美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品,引导学生发现美,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2. 采用情境化教学法在美感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化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和场景,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美感内容有更深层次的体验和感知。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美的诗歌或篇章,设置一个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诗歌的美,通过情境化的方式让学生产生共鸣,达到情感共鸣和美感体验的效果。
通过情境化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美感内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
3. 运用审美教育案例在美感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审美教育案例,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实践策略。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分析和探讨作品中蕴含的美感内涵,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
中学语文美感教学的思考
中学语文美感教学的思考一、引言语文美感是指通过阅读、欣赏文学作品、学习语言表达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中学语文教育既要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在语文学习中感受语言之美。
本文将就中学语文美感教学的目标、原则和方法进行思考。
二、目标1.培养审美情趣语文美感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具备欣赏和享受美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感受各种文学作品的情感和意蕴,发现美的构建和表达方式,加深对美的理解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提升审美能力语文美感教育还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对于文学作品和语言表达的分析、解读和评价能力。
通过学习文学理论和作品欣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感知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和特点,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三、原则1.全面融入语文美感教育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课程,而应该与语文教育的其他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和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例如在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美感,构建艺术的语言。
2.注重感知体验语文美感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感知体验,使其在感受中实现对美的认知。
例如,在讲解某个句子或段落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其美感元素,如修辞手法、节奏感等,帮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美。
3.引导思考探索语文美感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其批判性思维。
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让他们深入思考作品背后的意义和构造,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分析能力。
4.多元发散语文美感教学要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引导他们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通过让学生阅读各种文体的作品,如诗歌、小说、戏剧等,培养他们对不同艺术形式的鉴赏能力。
四、方法1.文学作品欣赏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欣赏经典的文学作品,帮助他们感受作品中的美感元素和艺术手法。
可以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作品的语言之美和情感之美。
初中语文美感教学实践
初中语文美感教学实践美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将美感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美感教学的重要性、美感教学的实施策略、美感教学的实践案例等方面,谈谈初中语文美感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方法。
一、美感教学的重要性美感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审美情趣是人们对美的感知和体验,而审美能力是通过对美的感知和体验,对美的认知和表达。
通过美感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体验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能够欣赏和感受美的存在。
美感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更重要的是对语言文字的表达和运用。
通过美感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通过美的感知和体验,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和文字描写,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美感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美感教学的实施策略美感教学的实施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材选择等方面。
课程设计要突出美感教学的特点,注重课程内容的情感渗透和文化内涵。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具有美感和情感价值的课文和文学作品,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和情感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感知美、体验美、表达美。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和体验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讨论、赏析、写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知美的存在,培养他们对美的体验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他们对美的表达能力。
教材选择要精心挑选,注重文本的情感和情境。
教师在选用教材时,要尽量选择具有情感渗透和文化内涵的课文和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和学习中感受美的魅力,体验美的存在。
浅谈高中语文课的美感教学
浅谈高中语文课的美感教学美能生乐,美能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
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文质兼美、美感洋溢的语文不感兴趣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师不注意发掘文章的美感因素,单纯地向学生讲枯燥乏味的字词句段篇,忽略了美对学生的吸引。
因此,运用正确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呢?下面浅谈几点看法:一、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
文章中宣泄奔腾着感情的激流,描绘塑造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动感和艺术魅力的美感意蕴。
教师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通过自身的感知、联想、想像,深入剖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浓烈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感受到作者浓烈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痛作者之所痛,恨作者之所恨,爱作者之所爱的同化境界。
这样学生才能把情感移进人物的内心去,与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
正如古人所言:“披之以情,以情悟文”。
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
一篇文章的组成由许多材料组成,由字词句段连成篇章。
那它是如何构成整体,达到和谐统一、搭配相宜、生动流畅之美感呢?领会掌握这一点,不仅对阅读有帮助,而且对写作构思,文章的安排有借鉴作用。
正如营造一座大厦,如何总体构架,如何安排层次,如何布置装饰,形成建筑形式的新颖、独特的美感。
如果我们把握了文章组织材料的脉络、方法,那么会有“涉足斯文也,则有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的感觉。
那么,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作品时,借助文章分析的各种方法把本来繁杂的材料化为富有建筑美感的形式作分析领会。
三、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像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探析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注重文字的美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美感。
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选择优美的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注重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感受到语言的音美和韵律的美感。
要注重课文的欣赏,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丽意象、优美语言和深层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表达能力。
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或者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想象世界,激发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朗诵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对美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拓展多元的文化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多元文化体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视野。
要注重文化体验的多样性,让学生通过不同种类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美术作品,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
要注重文化体验的深度性,让学生通过深入的文化体验,了解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要注重文化体验的互动性,让学生通过文学赏析、音乐聆听、美术观赏等形式,参与到文化体验中去,提升学生对美的认知和理解。
四、注重课程的整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程的整合性,让美育教育渗透到语文课程的各个环节中。
要注重语文课程和美术课程的联动,让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相互呼应,形成课程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
浅谈语文教学的美
1 1 3 0 0 0 )
生 的阳刚 、 内向的深邃 、 外 向的幽默 , 在朗读 中, 在争辩 中 , 在 表演 中, 他 们 能 够 将 自身 的艺 术 气 息 表 现得 淋漓 尽 致 。 多给 学 生机会展示 , 他 们 会 让 我 们 自叹 弗 如 。 二、 善 于展 示 美
的敬意。 ( 二) 善于挖掘学生的 美 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之期 , 他们有梦想 、 有激情 、 有 想法 、 有 创 造 。他 们 是 教 学 的 对 象 , 是 教 学 活 动 的 主体 , 我 们 不 能 把
在实际教学 中, 语 文教师往往过于关注“ 实用 ” , 每 篇 课 文 必从字词句人手 , 反 复强化答题策略 . 从 而将 文章 割裂 成 一 个 个零部件 , 忽 略 文 本 本 身 的美 感 。 我 们 应 该 让 各 种 体 裁 的作 品 充 分 展 现 它 的 魅 力 。诗 歌 教 学 应 感 染 学 生 , 触 动 学 生 的心 灵 , 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 师生通过默读 、 朗读 、 诵 读 等方 式 , 触 摸 作者的生命脉搏 , 通 过涵咏 、 揣 摩 体 悟 这 一 串 串语 言 符 号所 蕴 涵 的生 命 意 象 , 进而要求学生 记在脑 中 , 融 到血液里 , 化为 自 己生 命 的 一 部 分 。散 文 的魅 力 在 于浓 厚 的意 境 。在 散 文世 界 中, 借 景抒 情 , 情景相生 , 成 为 最 常 用 的 写 作 方式 。 散 文 的 意境 具 有 难 以言 传 的 美 感 。 这种美感 , 需 要 细 细地 品味 。既 有 对 物 象外观的艺术描绘 。 又有对物象内蕴的传神写照 : 既有 作 者 真 情实感的倾注 . 又含 着 对 事 物 本 质 特 征 的 理 性 评 价 。因 此 , 教 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全面感受 . 切忌把意和境割裂开来 、 对立 起 来 。议 论 文 鲜 明 的 观 点 、 层层推进的脉络 、 气 势 磅 礴 的语 言 无 不 体 现 着 作 者 的 睿 智 和 聪 敏 。如 果 说 现 代 文 的美 在 于 语 言 的 丰沛 、 流 畅 的话 , 那 么 文 言 文 的美 就 在 于 它 的 简 洁 和瘦 硬 。 现 代 文 像 一 棵 自 由生 长 的参 天 大 树 ,文 言 文像 一株 道劲 弯 曲 的 古 松 。现 代是 美 , 古 朴 亦 是 美 。我们 可 以将 几 千 字 的 现 代 文浓 缩 成 几 百 字 的文 言 文 。亦 可 以将 几 百字 的 现 代 文 敷 衍 成 几 千 字的文言文 , 就像《 过秦论》 里的“ 有 席 卷 天下 , 包举宇 内, 囊 括 四海 之 意 , 并吞八荒之 心” , 这 气 势 磅 礴 的句 子 翻 译 成 现 代 汉 语无非是“ 征服 天下 ” 四个 字 。 ( 二) 充 分 调 动 学 生的 积 极 性 学生 不是 观众 . 而是课 堂 的主人 . 课 堂 的 魅 力 实 实 在 在 生 发 于 学 生 。老 师 给 学 生 更 大 的 空 间 。 鼓 励 学 生 的 每 一 次 展 示, 哪 怕 他 的想 法 是 偏 激 的 。艺 术 的 导 人 , 有启 发性 的提问 , 精 辟 的点评会让 更多 的学生 加入充 满激 情 、 充满 艺术 、 充 满 挑 战的课 堂之 中。 让学生充 分与文 本 、 与 同学 、 与老 师对话 , 特 别 是 学 生 之 间 的 对 话 ,更 能 谈 出 个 性 化 的 理 解 。 在 讨 论 《 雷雨》 中周朴 园对鲁 侍萍 是 否有 真爱 时 , 双 方 同 学 辩 论 得 十 分精 彩 , 这 时候胜 负 已经 不重 要 了 , 学生 充分 的论 据 , 精 彩 的语 言 , 全情 的投入 , 对 社会 、 对 人生 、 对 人 性 的 理 解 才 是 语 文 课 所 追 求 的 语 言 的 自由 和 思 想 的 自由 。 《 红 楼梦 》 中 黛 玉 和 宝钗 你更 喜欢 谁 , 你对《 套 中人》 的 主 人 公 别 里 科 夫 的 恨 和 同情 哪 个 更 多 一 些 ,文 学 中 的 鲁 迅 和 生 活 中 的 鲁 迅 你
语文课堂教学要富有美感
形象风趣的语言是和敏锐 、 清晰、 严密 的思维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也是
地 掌 握 了相 当 数 量 的 词 汇 , 解 学 生 生 活 实 际 , 会 有 通 俗 、 默 而 又 十 分 了 才 幽
景抒情 , 中有情 , 景 情景交融 。大家初一时学过 的《 就是这样 的一篇美文 。 和准确、 春》 迅速地选 择词语 的能力分不开 的。一位出色的语 文教师 , 只有熟练 氛围。 春 ) 《) 文通过对绚烂春景 的生动描绘, 发了作者热爱春天, 抒 赞美春天的 生动、 人的语 言; 感 才会使课文 内容立起 来, 动起来 。 讲到水 , 水声入耳: 说到 喜悦之情 ;荷》 《 文则通过对荷塘 月色 的描写, 既抒发 了作者 为寻求宁静而得 花, 便馨香 扑鼻 , 学生心驰神 往 , 叹不 已, 使 赞 特别 是哪些情态可掏, 栩栩如
一
由此 我 联 想 到 中职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 大力 提 倡素 质 教 育 的 今天 , 在 中职 语文 课 生及 发展 过程、 结果及 其细节 , 使学生深入 理解教材 内容 , 由感受性认识 能
是讲述课文要说标准 的普要通话 , 吐字清晰 , 干净利落
要尽力克服不规范的方 言的不 良影响和“ 话把儿 ’ 语病 , 等 巧妙而 自然地 把语言、 声音、 目光、 手势 、 情感等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综合起来运用, 善于把 书面语言转化为 口头语言,并创造 出各种听觉形象,使学生能言有尽而意无
通, 从而在和谐的美感中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 板书讲究艺术美 板书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 好的板书在教 学过程 中, 能起到画龙点睛、 揭 示文章思路、 突出重 点的作 用。得当的板书不但 能帮助学生加深 印象, 深化 内容, 显示逻辑 , 便于记忆所 学的知识, 而且也 能塑造 出各种视觉形象, 有助
浅谈语文教学中美感的培养
手 的娇 生 惯 养 习 惯 生活 处 理 能 力 相 当差 , 的幼 儿 不 会 整 理 玩 有
内容 . 且 还 锻 炼 了 幼 儿 的 绘 画 能 力 , 节 课 衔 接 紧 密 , 题 统 而 两 主
:音 乐 教 育 活 动 可 通 过 学 习 “ 谢 你 , 客 气 ” 首 歌 , 进 一 谢 别 这 以 步加 强 幼 儿 对 礼 貌 用 语 “ 谢 你 . 客 气 ” 谢 别 的掌 握 : 后 还 可 以组 最 织 一 个 故 事 表 演 《 礼 貌 的小 白兔 》 让 幼 儿 分 别 扮 演 “ 白兔 ” 有 , 小 , 一
畅 、 美 的语 言 。在 这一 年龄 阶段 里 , 们 的 性 格 表 现 为 天 真 、 优 他 乐
此 . 们 有 表 达 美 的 需 要 他 同时 产 生 交 流 美 感 的 需 要 这 时教 师 要 抓 住 这个 机 会 . 学 生 口 让 从 心理 学 的 角度 来 看 .初 中学 生 认 识 事 物 是 通 过 表 象 的认 识 述 内容 去 发 展 他们 的 语 言 这 样 学 生 表 达 美 的 语 言 就 会 在 正 确 慢 慢 过 渡 到 内在 的认 识 他 们 的思 维 以 形 象 思 维 为 主 向 抽 象 思
红 花 的 数 量 是 多 是 少 . 个 孩 子 表 现 更 优 秀 . 以 一 目 了然 从 哪 可 而 激 发 幼 儿 的 内在 动 机 . 道 德 要 求 内化 为 品 质 . 自然 的调 节 使 能
儿 都 能 进 行 自我 服 务 . 且 做 事 比较 有 条理 . 而 自我 保 护 意识 比较 强 . 生 习惯 比较 好 . 到 了较 好 的 效 果 。 卫 收 三 、 择 好 孩 子 、 习惯 主 题 , 一 段 时 间 内 利 用 各 种 教 育 选 好 在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时代和生活的浓缩,它必然与美结下了不解之缘,“文质兼美”的教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有诗歌的意境美,有小说的形象美,有散文的构思美,有议论文的说理美,有说明文的情趣美……语文教材提供的美的内容是美育的依据,教师就要凭借教材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一、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剖析进行审美教育语文教材中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这些优秀人物都具有崇高的品质。
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就能引起学生思想情绪上的共鸣,明确真善美的标准,激发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并逐渐形成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例如《刑场上的婚礼》一文,记叙了大革命时期中共两位革命烈士的斗争事迹,热情地歌颂了他们崇高的气节和忠贞不渝的爱情,在敌人威胁利诱面前,这两位共产党员毫不动摇,他们面对死亡大义凛然,把反动派罪恶的枪声当作结婚的礼炮,他们视死如归,壮怀激烈,这正是亘古未有的壮举。
他们明如镜,清如水的美好心灵,正是我们今天年轻一代值得学习和发扬的。
当然语文教材中这样具有心灵美的光辉形象还很多,古代有坚持正义为理想献身的屈原(《涉江》),有“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指南录》),等等;现代人物中,有为了帮助中国抗日战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不幸以身殉职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纪念白求恩》),有为了人民利益鞠躬尽瘁的焦裕禄(《鞠躬尽瘁》),有为了战斗胜利用自己身体托起炸药包的董存瑞(《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教师在讲到这些作品时,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想象,使学生从中得到陶冶,促使他们以作品中的形象为榜样,努力追求心灵美。
初中语文课堂中的美感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中的美感教学
让语文课堂充满美感,这是每位语文老师都应该竭力去做的事情。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做好教学准备,在课堂上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美感,其中有许多因素是老师必须考虑的。
首先,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尽可能利用有趣的语言,适当的幽默,来带动学生的精神,让学生们热情洋溢,以增强语文学习对美感的敏感性。
其次,要能够带领学生进入文本,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探索美的意蕴,感悟文中的思想主张和带来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此外,老师在课堂上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投入到美学体验中去,借助语言、画面、歌曲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文化有更深刻的感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对美的领悟。
同时,在进行美感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去认识文学作品,发掘文学作品的美感,在学习文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加深他们对文明文化的理解,激发他们对文化流派的热爱,让他们不仅学会学习,还学会欣赏,去细细品味语文课堂带来的美。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美感,不仅仅是一项教学任务,更是老师的责任,是社会的责任。
只有当美感充满整个语文课堂,学生才能更加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拥有更美好的学习环境,获得更多美的体验,学会运用文化知识,理解文化背景,去欣赏美的世界。
让
每位老师都努力去把语文课堂变成一个美的载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让语文课堂充满美感,这是每位语文老师都应该做到的。
中学语文美感教学
中学语文美感教学我们通常所说的美感,就是指审美感受,也就是人们对美的主观感受、体验与精神愉悦。
语文美感教学就是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学艺术形象的鉴赏,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进而滋润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
作为教师来讲,美感教学是对我们的全新考验。
因为美感教学在教材中缺乏明确的规定,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中提炼出符合美学规律的要求、方法,这就决定了美感教育的难度。
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领悟和掌握美的规律,并将这种认知带入课堂,从教材中发现美,在课堂上创造出美的意境,才能给学生审美提供正确的导向。
这就是欲育人先育己。
再就是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此带给学生审美视觉情感。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学校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
”这就更需要我们用感性的语言激活语文课堂的内在活力,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用教师自己的见解给学生以审美愉悦;用创新思维去激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从而去追求美。
这样才能让学生开启知识宝库之门,获得审美感受。
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是当今语文教学必经之路。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呢?一、立足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美,引导学生体验美新课程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提倡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材文本去搜集资料,去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去开拓语文学习的渠道,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走出教材”是以“立足教材”为基础的,如果学生对教材理解不深、不透,甚至是从未见过教材某些篇目,而走出课堂,走出教材去拓展学习资源,这种拓展的有效性就值得怀疑,甚至令人担忧。
正如于漪老师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
”而且语文课本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
就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这篇抒情散文篇幅只有一千五百字,但却写得生意盎然,秀色夺人,美不胜收,类似这样的佳作在教材中数不胜数。
在学习这些文章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融入作者的境界,教师首先要进入境界。
浅谈 如何让语文课有 美感
如何让语文课变得轻松有美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把它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这是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
也可以说,基础教育课程在美育方面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
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地成长,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培养高尚的人格。
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及时引导学生去品赏。
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激情导语感受愉悦美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对学习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清晰的状态。
因此,适当得体的导语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愉悦美。
人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
教师要重视导语的设计,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投石激浪”,这样瞬间就可勃发学生热情,引人入胜。
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
导语主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体来设计。
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含哲理的问题,可以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
例如:我在教学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中的《假如》一文时,一上课,我就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这节课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好吗?”学生激情高昂地回答:好!于是我声情并茂地讲了《神笔马良》的故事,学生听得入了神,眼里充满了向往的神情。
说完我问:“听了故事你们在想些什么呀?”学生纷纷举手说:“如果我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就好了。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美感
浅 谈语 文 课 堂 教 学 的 美感
@ 殷 延 霞
摘要 : 语文是 一 门飞扬着 鲜 活的灵 性并饱含 着浓 郁人文 色彩 的学 科。 它通过语言 文字反 映生活 , 具有 陶冶学生性情 的教 育作用 。语 文课 堂教 学如果 离开 了对 学生美的教 育、 美 的熏 陶, 语文课 就犹如 一幅 陈 旧 的黑 白图片, 暗淡而模 糊。 因此 , 我们要在 语 文教 学 中充分挖 掘美 的 因 素, 培养 学生健康 的审美观 , 从 而提高他们 的审美素质 。 关键词 : 文本美 ; 音乐 美; 艺术美 ; 审美 素质 语文是- - N飞扬着鲜 活的灵 性并 饱含着 浓郁人 文色 彩的学科 。多 年 的语文课堂教学 与创新一路走来 , 跨越 喧嚣 的浮 躁 , 历经风雨 , 由开始 注重知识 的传授 , 发展 到能力 的培养 , 到今天的新理念 创新教育 , 语 文教 学正在走近人文 和审美 的视野 。吕叔湘说 : “ 语文教 学一半是科学 , 一半 是艺术 。 ” 在新课改 的旗 帜下 , 当前 的语文课堂教学 比起 以前 的“ 灌、 填、 喂” 的 填鸭式教学 , 在注重学 生学 习的主体 性和 自主性 上有很大进步 。尽 管如 此, 喜欢 上语 文课 的学 生仍然 不多。因此 , 语文课 堂教学必须追求 美 , 在 教师—— 文本—— 学生的互动中 , 让 它闪耀 着美丽 的光辉 。
一
《 我 的童年趣事》 为话题 , 把记忆 中最美好 的画面用语言描 述出来。学生 心中的趣事有 了现实 的美景 , 也有着 幻想 的成分 , 自然就激 发起 学生对 作者所描写 的“ 物外之趣” 文段 的朗读 。然后再让学生展 开联 想和想象 , 通过 阅读 、 领会“ 观夏蚊’ ’ “ 观虫斗 ” “ 驱蛤蟆” 三幅 画面 的情趣 , 充分感受 作者 童年 时代充满丰 富想象 力的 、 天 真烂 漫的生 活, 进而 引导学 生观察 生活、 感受生活 , 体会生活无穷无尽 的乐趣 , 培养学生热爱生 活的高 尚情 操。这 堂课 的设计 , 既符合学 生 的认 知特 点 , 让学 生充分 感受到 课文 内 容的趣 味性 , 又达 到了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炉的效果。 要 使语文课堂教学真 正动起来 , 活起来 , 首先 必须为 学生创 设一 种 轻松民主的学习氛 围 , 让 学生拥有 一份美 的心情 , 使学生 始终处 在适 宜 的兴奋状态中 , 思维敏捷 , 发言踊 跃 , 为进 一步感 受美 奠定 良好的基 础。 堂好的语 文课 , 应是 一首富有 意味的诗 , 一篇优美 的散文。在教学 中 , 教师或娓娓道来 , 或抑扬 顿挫 , 都就是 情不 自禁。这种美 的创 造取决 于 教师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 感 , 更取决 于教师对教材深刻的把握。
浅谈语文课的美感教学
例如我们读郁达夫《 故都的秋》 感受到作者受中国传统和 ,
中国古 典 文学 的深 深浸 润 ,你 看 作者 在 描 写故 都 的秋 景 之 后 , 情 不 自禁 地转 到 对 中 国文 学 的联 想上 ,有 些批 评 家说 , 国 的 “ 中 文 人学 士 , 其 是诗 人 , 带着 很 浓厚 的颓废 色彩 , 以 中 国 的 尤 都 所
【 键 词 】中学 语 文 ; 学 ; 现 美 ; 受 美 ; 造 美 关 教 发 感 创
中学语 文 教 材囊 括 了深厚 宽 广 的 自然 美 、 会 美 、 术 美 . 社 艺 美 育 因素 得 天独 厚 , 感 情调 四处 洋溢 。可我 们 的 学 生 为什 么 美 对 文 质兼 美 、 感 洋溢 的语文 不 感 兴趣 呢? 其 原 因, 是 我 美 究 主要 们 的 教师 不 注 意发 掘 文章 的美 感 因素 . 纯地 向学 生讲 枯 燥 乏 单 味的字 词 句段 篇 。 略 了美 对 学 生 的吸 引 。前 苏 联 教 育家 列 节 忽 夫 曾说 : 文应 该 让 孩子 们在 美 的空 间 邀游 。” 此 . 用正 确 “ 语 因 运
塑 鎏 墼
浅谈语文课的美感教学
0 刘 朝 平
( 头铁路第五 中学。内蒙古 包头 0 4 0 ) 包 100 【 摘 要 】中 学 语 文 教 材 囊 括 了深 厚 宽 广 的 自然 美 、 会 美 、 术 美 , 育 因 素 得 天 独 厚 , 感 情 调 四处 洋 社 艺 美 美
溢 。语 文 教 师 的任 务 就 是 引领 学 生 去 发 现 美 , 导 学 生 去感 受 美 , 励 学 生 去 创 造 美 。 引 激
有效的做法。 充分发挥语文教材 自身富有 的美育效能。 加强对学
中学语文美感教学的思考
中学语文美感教学的思考随着时代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改变,语文教学也需要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美感。
语文美感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将浅谈关于中学语文美感教学的思考。
一、美感教育的意义语文美感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情感形态、拓展思维情报、塑造人文精神的重要阶段,可以让青少年的心灵得到美的滋润,让其具备美感表达和欣赏的能力,可以引发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兴趣,进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发挥教材的美感性语文教材的美感性,是语文美感教育的重要依托。
语文教材在设计时应该着重发挥语文美感。
教师应该从教材中多角度、多方面去切入,挖掘出其中的美感元素,并认真分析、归纳。
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教材中的美感,让学生从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三、充分利用非教材资源教育资源是丰富多样的,除了教材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丰富的非教材资源,如电视、音频、图画、诗歌、小说等,来丰富语文美感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欣赏这些资源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培养自己的语文美感。
四、适时的文学赏析适时的文学赏析是培养学生语文美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贯穿美感教育。
在赏析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作品,例如文字修辞、意境营造、形式美学、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使学生体验到语言的表达之美,感受语言的魅力。
五、多种形式的美感教育语文美感的培养方式应该多样化、个性化,让学生在美感教育中获得深刻的体验。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美感教育,如写作训练、朗诵练习、诵读整齐、配乐欣赏、互动阅读等方式,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
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审美素养是人们系统地接受、领悟、感受和欣赏艺术和文化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有助于提高其对语言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以及对美的价值观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美学水平。
初中语文课堂中的美感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中的美感教学
伴随着中国的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宗旨和趋势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美感教学是结合美感理论加上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从理论上切实影响语文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文本能力,促进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学素养的一种综合性的美学体系教学法。
正确的美感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文本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美感教学是一种以文学素养的提升为目的的文学美学教学。
它既能激发学生的美感,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大量的课文例子,提出各种类型的文学素质,以促进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不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尽量,如曲调、叙事、语言、细节等,以此让学生体会语言网络中美的事物,并认识分析作者的写作特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造文学创作的氛围,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因为学生们都喜欢看电视、听音乐、看电影,所以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影视作品,通过分析影视作品中的文学元素,比如文学情节的发展、文学结构、文学艺术手法等,让学生们较直观的了解美的内容。
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中开展情景对话,鼓励学生用文学语言深入感受现实生活中的美丽与美感。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细节,鼓励学生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去体会,从而激发学生的美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综上,美感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中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手段,在这方面,老师需要充分利用文学美学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建立学生文本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风采,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学语文美感教学的思考
中学语文美感教学的思考中学语文美感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探索创新,引导学生从字句中体会美感,从文学中品味生活。
一、中学语文美感教学的重要性1. 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语文美感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美妙,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 文学素养的提升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更可以提升文学素养,懂得如何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
从而增强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生活情感的抒发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共鸣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进行人生矛盾的思考和情感抒发。
二、中学语文美感教学的方法1. 选择适合年龄的文学作品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文学欣赏的范围和深度是不同的。
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接受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美,并通过阅读、赏析、朗读等方式进行探究。
2. 采用情景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学生体验美的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和组织妙趣横生的情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美,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3. 创造交流和分享的机会语文美感教学应该是一种开放的过程。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的能力,采用分组讲解、交流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
4. 结合生活实践,拓展教学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文学社团、举办文学节、参观文学展览等方法,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和感受美,在亲身体验中开阔眼界,提高文学素养。
三、中学语文美感教学的意义与展望1. 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中学语文美感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从文学中品味生活,从文学中感受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
2. 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语文美感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懂得欣赏美,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人生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课的美感教学
发表时间:2011-08-19T15:56:15.810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作者:李文忠
[导读] 本来,美能生乐,美能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
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文质兼美、美感洋溢的语文不感兴趣呢?
河南虞城县第二高级中学李文忠
中学语文教材囊括了深厚宽广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美育因素得天独厚,美感情调四处洋溢。
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却不喜欢语文课呢?魏书生在乌鲁木齐市一中上《反对自由主义》时问学生:“如果三天不上课,你最着急的是哪门课?”学生回答的结果是英语排第一,语文排第五,而且在其他的一些调查中也显示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
本来,美能生乐,美能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
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文质兼美、美感洋溢的语文不感兴趣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师不注意发掘文章的美感因素,单纯地向学生讲枯燥乏味的字词句段篇,忽略了美对学生的吸引。
苏联教育家列节夫曾说:“语文应该让孩子们在美的空间遨游。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它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运用正确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即为当今语文教学急需探究的课题。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呢?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
文章中宣泄奔腾着感情的激流,描绘塑造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动感和艺术魅力的美感意蕴。
教师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通过自身的感知、联想、想象,深入剖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浓烈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感受到作者浓烈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痛作者之所痛,恨作者之所恨,爱作者之所爱的同化境界。
这样学生才能把情感移进人物的内心去,与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
正如古人所言:“披之以情,以情悟文”。
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
一篇文章的组成由许多材料组成,由字词句段连成篇章。
那它是如何构成整体,达到和谐统一、搭配相宜、生动流畅之美感呢?领会掌握这一点,不仅对阅读有帮助,而且对写作构思,文章的安排有借鉴作用。
正如营造一座大厦,如何总体构架,如何安排层次,如何布置装饰,形成建筑形式的新颖、独特的美感。
如果我们把握了文章组织材料的脉络、方法,那么会有“涉足斯文也,则有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的感觉。
那么,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作品时,借助文章分析的各种方法把本来繁杂的材料化为富有建筑美感的形式作分析领会。
三、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
康德曾说过:“想象力是创造性的。
”我们知道,作为教材的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不是露天的珍珠,伸手可以摸得着;也不是碧代的银星,抬头可以看得见。
它往往隐藏在艺术形象所给人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和生动逼真的意境中。
因此应开辟学生审美想象的通道,即通过作者用来描写艺术形象的语言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使学生在美欣赏、想象中得到熏陶。
如,教学《荷塘月色》,我们可以通过作者描绘荷叶、荷花等形象的优美语言来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可引导学生先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想像,用语言去描述“出污泥而不染”的荷叶的轮廊,再联想舞蹈演员身着芭蕾短裙亭亭玉立的倩影、翩扇起舞的视觉形象,从而体味出荷叶轻盈舒展、挺拔直立的秀姿之美。
再如学习作者用歌声比喻香的形象描绘一段,可引导学生先用嗅觉感知已体验过的荷花的清香,然后再想象那种飘忽不定、隐约轻微、时断时续的荷香之美。
借助美的语言外壳和想象使学生流连忘返于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之中,感受到景语中的情语,进而领悟这优美的意境中所寄托作者不满当时的黑暗现实,追求自由、光明的人生理想,使学生的心灵在美的享受中得到熏陶。
总之,利用美感进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不仅使文章形象鲜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治情操,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