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护理的方案 (1).doc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难点及应对措施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难点及应对措施嗨,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诊疗方案,难点以及应对措施。
这个问题可是困扰了不少同仁,不过别担心,跟着我,保证让你豁然开朗!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中医治疗这类骨折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但诊疗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难点,下面我就来一一分析。
一、诊断难点及应对措施1.难点: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表现多样,容易与手腕其他疾病混淆。
应对措施: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受伤经过,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必要时,进行中医四诊合参,如望、闻、问、切,以确定骨折类型和程度。
2.难点:部分患者就诊时,骨折已发生移位,影响诊断。
应对措施:对于疑似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及时进行手法复位,再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二、治疗难点及应对措施1.难点:骨折复位困难。
应对措施: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如拔伸、旋转、推挤等,结合患者体质和骨折类型,进行个性化复位。
复位过程中,注意力量适中,避免过度暴力,以免加重损伤。
2.难点:骨折愈合慢。
应对措施:中医治疗骨折注重内外兼治,内服中药以促进骨折愈合,外敷膏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3.难点:并发症较多。
应对措施: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法。
如神经损伤,可采取针灸、推拿等疗法;血管损伤,可给予活血化瘀药物;感染,可给予清热解毒药物。
三、康复难点及应对措施1.难点:康复周期长。
应对措施: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如手指屈伸、手腕旋转等,以恢复手腕功能。
同时,加强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难点:康复效果不佳。
应对措施:评估康复效果,针对问题调整治疗方案。
如手腕活动受限,可采取中医推拿、针灸等疗法;疼痛明显,可给予中药熏洗、热敷等治疗。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在诊疗过程中遇到其他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加油!1.注意事项:复位时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二次损伤。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侧端2-3cm范围内的骨折,临床上以腕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
一、一般护理(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2)行小夹板外固定的病人按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
(3)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º、前臂中立位,三角巾悬吊。
二、临证护理(1)初期(第1-2周,血瘀肿胀期):小夹板外固定时皮肤有水泡者穿刺抽液,破溃者及时换药,并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嘱患者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卧床休息时将患肢抬高,以利肿胀减退。
复位固定早期即应进行手指屈伸和握拳活动及肩、肘关节活动。
2周内禁忌做不利于骨折稳定的活动,以防复位的骨折端再移位。
(2)中期(第2-4周,接骨续筋期):继续小夹板外固定,2至4周功能复位固定后,进行腕关节背伸活动。
(3)后期(第5周以后,肝肾亏虚期):局部用中药熏洗液进行熏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6周全部固定解除后,可做腕关节屈、伸、旋转,练习前臂的旋转和用力推墙动作。
三、饮食护理(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2)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四、给药护理(1)遵医嘱早期服用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中药汤剂;中期服用接骨续筋、通利关节的方剂;后期服用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的方剂。
中药汤剂宜温服,并宜在餐后30min-1h服用.(2)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局部肿胀采取自制药三黄散外敷消肿止疼,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五、情志护理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使之安心养病六、并发症护理(1)创伤性关节炎:保持骨折稳定的基础上早期功能锻炼,磨造一个光滑的关节面。
(2)关节僵硬:预防关节僵硬的最好方法是在骨折整复固定后早期进行积极有效的功能锻炼,包括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以主动锻炼为主。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这么处理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这么处理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所有骨折的6%~11%。
临床上多采用中医正骨方法治疗,很少采用手术固定处理。
不论骨折粉碎与否,在具体操作中,只要全面理解正骨要领,采用以下治疗步骤,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血肿内麻醉虽然在伤后1~2小时内复位较易成功,有些甚至可以不用局麻,即可复位或基本矫正。
但疼痛会造成患者恐惧,甚至影响复位效果,所以应当使用麻醉,最简单的方法是:常规消毒后,5%利多卡因注入骨折处的血肿内,约1~2分钟左右,将血肿内血性液抽出,既起到麻醉作用,又减轻局部肿胀。
X线检查结合触诊《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云:“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
”将理伤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后世又称为正骨八法。
强调整复时手法要轻、巧、稳、准,达到“法之所施,病人不知所苦”。
若想取得闭合复位的成功,单纯依赖X线透视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必须在复位前认真分析其创伤解剖和受伤机制。
在复位中熟练的运用手的感觉,如台阶感、上下端对比、骨端摩擦感、稳定感,把X线检查所见和手的触诊结合起来,在术者头脑中构成一个骨折移位的运动的立体概念。
充分运用正骨八法,才能得心应手。
手法复位首先,麻醉后患者采用卧位或坐位,屈肘90度。
其次一助手沿前臂长轴方向牵拉患者手腕及拇指,另一助手握住肘部拔伸2~3分钟,使腕部尺偏,并使前臂旋前,然后使腕关节弯曲。
第三步术者在桡骨远折端上向掌侧及尺侧推压,可闻及咔嚓音。
第四步保护腕部在旋前及轻度掌屈尺偏位,即可达到解剖对位。
复位过程完成后,即进入外固定阶段。
外固定用小夹板固定小夹板是具有可塑性、韧性和弹性的自然材料,符合“动静结合”的原则。
能通过压垫的杠杆作用及肌肉收缩运动,矫正骨折的成角和侧向移位。
随时间调整布缚带松紧度,观察方便。
缺点是复诊次数较多。
小夹板固定步骤:首先复位后松松缠上3~4层绷带。
第二步放置胶布条固定压垫。
骨折(挠骨远端)的中医护理方案
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一}血瘀气滞证前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肿胀,舌苔薄白脉弦。
{二}肝肾亏虚证骨折日久不愈,头晕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苔少脉细弱。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前臂疼痛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手指活动、肢端皮色、皮温、感觉及运动情况。
2.体位护理: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伸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3.给予纸壳或竹夹板外固定。
4.遵医嘱使用耳穴帖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
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肝、肾等。
{二}肢体肿胀1.评估肿胀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做好记录,伤后48h内冰敷,帮助医生及时调整固定松紧度。
2.指导患者进行手指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3.遵医嘱局部予中药熏洗,注意防止皮肤烫伤及损伤,观察治疗效果。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1}骨折初期: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日一剂饭后半小时温服。
{2}骨折中期:和营止痛。
日一剂饭后半小时温服。
{3}骨折后期:补益肝肾。
日一剂饭前半小时温服。
2.中药外敷{1}骨折早期外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之膏、散剂。
{2}骨折中后期外敷温筋通络、化瘀止痛、接骨续筋之膏、散剂。
3.中药熏洗活血止痛散熏洗以舒筋通络,利于气血运行。
{二}手法整复的护理1.整复前告知患者整复手法及配合注意事项。
2.整复后注意观察患者前臂疼痛、肿胀、肢端感觉、运动、皮色、皮温等情况。
3.复位3天后,拍片复查,调整外固定。
{三}特色技术1.中药熏洗2.中药外敷3.中药湿敷4.耳穴贴压5.中药离子导入{四}围手术期护理1.术前护理{1}做好术前宣教与心理护理,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及相关准备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
{2}对于吸烟者劝其戒烟;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
{3}常规进行术区皮肤准备、药物过敏试验及交叉配血等。
2.术后护理{1}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指导患者进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之品。
国家中医药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
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分型(1)无移位型(2)伸直型(3)屈曲型(4)半脱位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3)局部肿胀严重者;(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凝血功能(4)肝功能、肾功能(5)心电图(6)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7)骨折部位X线片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折部位CT、MRI,骨密度测定等。
孙夙预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饮 食 指 导
1、气滞血瘀证: 宜食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食品;少 食甜食、土豆等胀气食物;尤其不可过 早食以肥腻滋补之品。
2、瘀血凝滞证: 宜进活血化瘀的食品,满足骨痂生长 的需要,加以骨头汤、鸽子汤等高蛋白 食物。 3、气血不足、肝肾不足证: 宜进滋补肝肾、补益气血的食品,如 鱼、虾、肉、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 。适量食用榛子、核桃等坚果类食物以 补充钙的摄入及微量元素。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 常规及护理临床路径
孙夙预
常 见 症 候 要 点
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中 医 特 色 护 理
健
康
指
导
常见症候要点
气血不足 肝肾亏虚
骨折后期,伤后3周以上 瘀肿已消,但筋骨尚未 坚实强壮,气血不足, 肝肾亏虚 舌淡苔白,脉虚细
气滞血瘀
骨折初期,伤后1-2周
局部肿胀疼痛、活动 受限,腕关节畸形 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弦紧
出院指导(饮食、服药、锻炼)
交代并督促按时复查,配合回访
谢谢聆听!
做好基础护理,保持舒适 了解饮食、服药、二便情况 行饮食、用药指导
常规三测;查阅各项 检查、检验结果;书 写护理记录
住 院 第4-13天
保持正确体位,进 行有效沟通,指导 并督促功能锻炼
观察术肢肿胀、疼痛、 肢端皮感血运情况, 及时调整夹板松紧度
出院日 第14日
检查并妥善后2-3周 瘀血、肿胀渐趋消 退,疼痛减轻,活 动仍受限 舌质暗红,苔薄白, 脉弦缓
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疼 痛
1)、评估: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 2)、中药外治:消肿止痛膏贴敷、 伤痛 喷雾剂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1/6。
主要多发于两个人群:青年患者和老年患者,前者是由于运动或交通引起的高能量损伤,并常合并软骨、韧带损伤;后者是老年人群中,由于骨质疏松的存在,会造成桡骨远端骨折。
那什么是桡骨远端骨折呢?桡骨在整个手臂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桡骨远端骨折在手腕部位,主要是在关节面3cm内骨折。
在松质骨与致密骨交界处,切面呈四边形。
骨皮质薄弱,结构薄弱。
骨折后易发生松质骨塌陷、皮质骨压碎和桡骨缩短。
更容易发生在中老年和经常运动以及跌倒后手接触地面的人。
桡骨远端骨折会导致手腕严重疼痛和肿胀,手腕畸形等。
如发生桡骨远端骨折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对于桡骨远端骨折西医的治疗方法是:石膏或外固定板闭合复位;腕带外固定用支架;切开复位固定等。
我院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疾病的临床中总结出一套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治疗方案,具体如下:1 .正骨手法:中医在数千年的临床治疗实践中,探索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其正骨手法在治疗中最为常用,桡骨远端骨折伤后其症状为骨折、脱位、筋伤。
经正骨使骨折后脱位的部分复位,再加药膏类进行敷治,90%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2 .内治法:主要是通过内给药来治疗全身,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选择药物。
但重点应放在脏腑、经络、气血、筋骨上。
它通常分三个阶段进行,在血肿形成的早期,主要因素是发作,中期和营是主力,后期主要是补益气。
3.外治:外治是指对受损部位的处理,使用纯中药成份的膏药对受损部位贴敷。
成效也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
结合上述治疗方法,多数患者可在3-4周内可实现临床治愈,多数患者通过传统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经过药物和手法的治疗之外,同时搭配康复运动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康复治疗的具体方法。
康复治疗1. 功能锻炼(1)早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复位后,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防止肌腱粘连和肌肉萎缩。
骨折病人中医护理方案
骨折病人中医护理方案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二)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三)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四)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患肢肿痛1.评估疼痛性质,注意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有无肿胀及桡动脉搏动情况。
2.局部制动,防止腕关节旋后或旋前。
3.遵医嘱局部冷敷,耳穴埋籽,减轻疼痛。
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
(二)患肢活动受限1.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时的注意事项。
3.鼓励患者开始积极进行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屈伸锻炼及肩、肘关节的各向活动。
解除固定后,作腕关节屈伸,旋转及前臂旋转活动。
4.遵医嘱予以物理治疗如微波、中药贴敷等治疗。
三、中药特色治疗护理(一)传统伎俩整复、夹板外固定护理1.整复前告知患者整复办法及配合注意事项。
2.观察血供和肿胀情况:特别是在固定后1~4d。
应注意观察患肢末端肿胀程度、皮肤温度、色泽及感觉活动等情况,并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正确观察骨折远端血液循环的方法。
若指端苍白或呈青紫色,说明静脉回流障碍;若温度偏低,说明动脉供血不足。
3.患肢置于功能位置:病人站位时将肘关节屈曲90°,并用三角巾悬吊胸前,前臂保持中立位或稍旋后位。
卧位时自然伸肘并将前臂垫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血液回流及患肢肿胀消退。
4.夹板松紧度调整:一般在复位后3~4d,由于复位继发损伤,部分浅静脉回流受阻,以及局部存在损伤性反应,夹板内压消长变化大,所以应及时给予调整。
包扎固定松紧度以上下移动1cm为宜,以使夹板固定有效,防止因固定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失去固定作用而使骨折再移位。
骨折病人中医护理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二)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 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三)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四)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
二、常见症状/ 证候施护(一)患肢肿痛1. 评估疼痛性质,注意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有无肿胀及桡动脉搏动情况。
2. 局部制动,防止腕关节旋后或旋前。
3. 遵医嘱局部冷敷,耳穴埋籽,减轻疼痛。
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
(二)患肢活动受限1. 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2. 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时的注意事项。
3. 鼓励患者开始积极进行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屈伸锻炼及肩、肘关节的各向活动。
解除固定后,作腕关节屈伸,旋转及前臂旋转活动。
4. 遵医嘱予以物理治疗如微波、中药贴敷等治疗。
三、中药特色治疗护理(一)传统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护理1. 整复前告知患者整复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项。
2•观察血供和肿胀情况:特别是在固定后1〜4d。
应注意观察患肢末端肿胀程度、皮肤温度、色泽及感觉活动等情况,并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正确观察骨折远端血液循环的方法。
若指端苍白或呈青紫色,说明静脉回流障碍;若温度偏低,说明动脉供血不足。
3•患肢置于功能位置:病人站位时将肘关节屈曲90°,并用三角巾悬吊胸前,前臂保持中立位或稍旋后位。
卧位时自然伸肘并将前臂垫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血液回流及患肢肿胀消退。
4•夹板松紧度调整:一般在复位后3〜4d,由于复位继发损伤,部分浅静脉回流受阻,以及局部存在损伤性反应, 夹板内压消长变化大, 所以应及时给予调整。
包扎固定松紧度以上下移动1cm 为宜,以使夹板固定有效,防止因固定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失去固定作用而使骨折再移位。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2010年)一、【中西医病名】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6 。
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骨远端骨折,但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多见于青壮年和老年人,发于儿童者,多为桡骨下端骨骺分离,或干骺端骨折并骨骺分离。
二、【诊断】2.1 疾病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与疗效标准》ZY/T001.941、外伤史。
2、局部肿胀、疼痛、手腕关节功能受限。
3、骨折远端向背侧或桡侧移位,呈“餐叉样”“刺刀状”畸形。
桡骨远端压痛明显,有纵轴挤压痛,触之有骨擦音。
4、 X线拍片可确诊。
(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有摔倒手掌撑地病史或腕关节掌屈着地病史。
2、腕部肿胀,餐叉畸形3、 X线时桡骨远端骨折,骨折远端可向前内侧移位。
2.2 骨折分型与分期:1.分型:(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有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4)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可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
2. 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伤后1~2周内,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常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
中期:伤后3~4周左右,肿胀逐步消退,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手法复位困难。
此时如需要复位,应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
晚期:伤后4周以上。
骨折断端成熟骨痂形成,逐步塑性改造,已相当稳定。
此时无法手法复位、调整,如有影响功能的严重畸形,需手术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常规(精)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常规骨折经整复固定后的护理工作对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并发症促进血液循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的促进骨折愈合与病情发展,分早、中、晚三个阶段,配以不同的食物种中药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形成。
一、早期(1-2周患肢屈肘90°掌心朝上,用三角巾悬挂于胸前,观察患肢肿胀疼痛,末梢血液循环,夹板松紧度等情况进行护理,必要时进行心理安慰,减轻其焦虑,恐惧情绪,协助病人摆放体位,整复后用三角巾悬吊胸前取功能位。
嘱咐病人及家属不能私自拆除固定的夹板,以及饮食上的配合治疗。
中医认为“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食疗可用三七10g,当归10g,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二、中期(2-4周定期调整松紧度及换药,协助医生拆开包扎和小夹板固定,查看骨折及皮肤的完整性,常规75%酒精清洗后,可外敷消炎膏加小夹板固定包扎,若有张力性水泡形成,可在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渗液,视伤口情况可用呋喃西林湿敷或红汞外涂,加以配合饮食治疗。
饮食上由清淡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食谱可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汤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食疗可用当归10g,骨碎补15g,续断10g,新鲜猪排或朱排骨250g,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连用2周。
三、晚期(5周以上此为骨折后期,护理上可遵医嘱用中药泡洗理疗、药贴外敷等辅助方法,同时继续功能锻炼,特别加强腕、背、伸掌屈、对掌左右旋转每天3次,运动幅度应逐渐增大,以病人能忍受疼痛为度,告诉病者刚开始训练会有疼痛不适,要坚持遵医嘱正确功能锻练,患肢功能才能得以恢复。
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骨、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食疗可用枸札子10g,骨碎补15g,续断10g,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上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桡骨远端中医护理方案
桡骨远端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血瘀气滞证:腕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局部压痛明显,动则痛甚,舌暗红,脉弦或细涩。
(二)肝肾亏虚证:无明显外伤史或轻微扭伤,肿痛较轻,静时反痛或损伤日久,肌肉萎缩,弹响交锁频作,舌红或淡,少苔,脉细或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腕关节疼痛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腕关节部活动、感觉、运动情况。
2. 疼痛剧烈且诊断明确者,按医嘱给予药物止痛剂,以减轻痛苦。
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反应。
3.遵医嘱使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
常用穴位:神门、交感、腕、肾等。
(二)患处瘀血肿胀1.评估肿胀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做好记录。
2. 抬高患肢,安置舒适体位,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 —般应使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4. 患处瘀血肿胀可遵医嘱用中药涂擦,注意观察局部反应和药物的作用。
(三)手腕活动受限1.评估患者手腕部活动情况。
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
3.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4.在不影响骨折愈合的前提下,制定并实施功能锻炼计划,骨折早期指导和督促病人进行手指功能锻炼。
如握拳、伸指、耸肩等,中期可作小云手、大云手锻炼,加强屈肘、伸臂运动,每日2次,后期可作由小到大的前后摇动肩关节和抬举患肢等活动,每日2次。
嘱病人及家属锻炼时注意循序渐进,在骨折早期锻炼过程中,忌行前臂旋转活动,以防发生错位,影响功能恢复。
5.遵医嘱予物理治疗如低频脉冲、超短波等;或采用中药涂擦等治疗。
6、适时按摩患处,用红花油外搽或频谱治疗仪照射30分钟,活血通络。
(四)发热1、评估伤处淤血情况。
2、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温、湿度适宜,避免直接吹风。
体虚外感发热汗出较多时,用干毛巾或热毛巾擦干,并及时更换衣被、床单。
2015桡远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1、血瘀气滞证:此为骨折早期伤后1-2周,骨折易移位,筋骨损伤,血液离经,经络闭阻。
血瘀气滞,故症见局部青紫肿胀,患肢胀痛或刺痛。
舌质淡,苔薄白。
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常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
2、气滞血瘀,筋骨未复证:此为骨折中期,伤后3-4周内,离经之淤血逐渐消散,瘀未尽去,新骨始生,骨折日趋稳定,气血日见通畅,故症见伤肢肿痛部分消退,疼痛逐渐减轻,舌质淡而干,苔白脉缓。
血瘀气滞证:损伤早期,淤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脉弦紧。
手法复位困难。
此时如需要复位,应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
3、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证:此为骨折晚期,伤后8-10周以后骨折已基本临床愈合,但筋骨未坚,损伤之筋脉初愈,气血尚不通畅,故症见伤部微肿胀,功能未完全恢复。
舌质红,苔薄白,脉缓。
此时无法手法复位、调整,如有影响功能的严重畸形,需手术治疗。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腕部疼痛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活动、指端感觉、运动情况。
2.体位护理:.小夹板固定: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前臂吊带悬吊。
卧位时自然伸臂并将前臂抬高与心脏成水平位。
3.观察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
4.观察有无神经受压情况:患肢末梢的感觉,有无麻木,活动是否自如,有异常,找原因,通知医师处理。
5.遵医嘱使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
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腕等。
(二)患者肿胀1.观察骨折部位肿胀、血运情况;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
2.根据患肢肿胀情况,及时告知医师,调整布带松紧度。
3.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4.进行中药熏洗、红外线、TDP、电脑骨伤治疗仪理疗等。
促进瘀血吸收,使肿胀时日消退,为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1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规范桡骨远端骨折是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厘米以内的骨折。
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骨远端骨折,但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直接暴力造成的骨折为粉碎型,间接暴力造成的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青壮年、儿童。
表现为伤后腕部出现疼痛、肿胀、压痛明显、腕部活动功能障碍;有移位者可见畸形,触之有骨擦感。
临床中医分型:无移位型、伸直型、屈曲型、半脱位型。
中医分期:根据病程,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一、一般护理执行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临证护理1.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腕关节疼痛、肿胀、血运,功能障碍情况。
(2)注意观察夹板石膏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3)经常巡视病房,倾听患者主诉,密切观察皮肤温度、颜色、动脉搏动及被动手指活动时的反应等。
2.给药护理遵医嘱给予中药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及反应。
药物以血府逐瘀汤合六味地黄丸为基本方随症加减。
熏蒸患肢,并锻炼腕关节功能活动。
将中药饮放入中药熏蒸仪内,按操作规程煎好中药液后,将药液调至45 ℃左右,以热气熏蒸患处,不时变换体位,使关节部位得到充分的治疗。
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3个疗程。
注意熏蒸部位皮肤温度不宜过高,以免不必要的烫伤。
如熏蒸部位有皮肤伤口或皮肤病则不宜采用。
3、患肢功能位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夹板或石膏外固定。
4、功能锻炼向病人说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功能锻炼不合理可能会发生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粘连以及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锻炼原则为由轻到重、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逐步适应。
5、冬季应注意患肢保暖,防止受凉。
6、疼痛剧烈,遵医嘱予针刺或药物止痛。
7、患肢瘀血或肿胀,遵医嘱予中药外敷或熏洗。
8、注意观察并发症桡骨远端骨折可发生肩肘关节僵直、Sudecks骨萎缩、伸拇长肌腱断裂等并发症。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引言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在远端部位发生骨折。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认为骨折是外伤带来的病症,中医通过整体调理和针灸、药物等方式来加速骨折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本文将介绍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诊疗方案。
一、中医辩证分型中医辩证分型是对疾病的不同表现和病因进行区分和归类的方法。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辩证分型有以下几种:1. 气滞血瘀型特点是骨折部位肿胀疼痛,瘀斑明显,活动受限。
舌质暗紫,苔薄黄。
脉弦细。
2. 寒邪客风型特点是骨折部位寒痛,不适感加重于寒冷天气,舌质淡白,苔白腻。
脉浮紧。
3. 湿热痰瘀型特点是骨折部位疼痛较重,伴有灼热感,舌质暗红,苔黄厚腻。
脉滑数。
二、中医治疗方法1. 药物疗法(1) 内服药物针对不同的辩证分型,可选用以下方剂:•气滞血瘀型:桃红四物汤•寒邪客风型:理中汤•湿热痰瘀型:红花六合汤以上方剂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2) 外用药物对于局部有疼痛和肿胀的患者,可用中药煎汤热敷,如川芎、红花等。
2. 中医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的症状。
常用的按摩方法有:•推拿按摩:轻柔地按摩骨折部位周围的肌肉和经络,配合适当的穴位按压,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调和。
•摩擦法:用手掌或按摩工具以适当的力度持续揉搓骨折部位,可以缓解肿胀和疼痛。
3. 中医针灸疗法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促进骨折的愈合。
常用的穴位有:•手三里穴:位于前臂内侧,桡骨远端骨折主要涉及的穴位之一。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包括合谷、内关、阳溪等。
针灸疗程和疗效因个体差异而异,需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
4. 中医推拿疗法中医推拿疗法可通过揉捏、推拿和按摩等手法,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调和,改善骨折部位的疼痛和不适感。
常用的推拿手法有:•按揉法:用拇指、食指或掌心按压骨折部位周围的肌肉和经络,轻轻揉搓,以提高血液循环。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护理常规桡骨远端骨折指桡骨下端2~3cm范围内的骨折。
中老年人多见,儿童为桡骨远端骨骺分离。
1:临床表现伤后腕关节上方有明显肿胀、疼痛,桡骨下端处压痛明显,有纵向叩击痛,腕关节活动部分或完全丧失,手指握拳时疼痛加重,有移位骨折呈典型畸形。
如“餐叉样”畸形。
2、临证护理1、伤肢位置:伤肢在整复后用小夹板固定,固定后将肘关节屈曲90度,三角巾悬吊伤肢前臂于胸前。
伸直型骨折保持前臂中立位或掌屈尺偏位,屈曲型骨折前臂仅保持中立位即可,腕不可掌屈尺偏。
2、护士应密切观察伤肢末梢血液循环。
重点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寸口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感觉变化、疼痛情况、肿胀情况、各指的主动性运动。
通过以上特点定时连续观察,及时发现和排除异常情况。
3、随时注意观察小夹板外固定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 或容纳一指尖为宜。
4、整复术后向患者详细说明小夹板外固定的注意事项,如告知患者要保持伤肢有效的外固定,不可自行除去小夹板,注意伤肢在睡眠时的位置,避免受压,教会患者自己观察伤肢末梢血液循环、外固定的松紧度,如有不适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四、饮食护理1、骨折早期,由于骨折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严重疼痛,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下降,大便不通。
因此饮食应以清淡开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制作以清蒸炖熬为主。
2、骨折中期,骨折所引起的疼痛缓解,瘀血肿胀大部分消失,食欲及胃肠功能均有所恢复,但气血消耗过多,此期补骨生新,接骨续筋,饮食上应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鱼类、蛋类以及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3、骨折后期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饮食上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
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等。
五、用药护理骨折早期给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治疗。
桡远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血瘀气滞证:此为骨折初期伤后1-2周,骨折易移位,筋骨损伤,血液离经,经络闭阻。
血瘀气滞,故症见局部青紫肿胀,患肢胀痛或刺痛。
舌质淡,苔薄白。
可进行手法整复医治,但初期常肿胀严峻,可伴有张力性水泡。
二、气滞血瘀,筋骨未复证:此为骨折中期,伤后3-4周内,离经之淤血慢慢消散,瘀未尽去,新骨始生,骨折日趋稳固,气血日见通畅,故症见伤肢肿痛部份消退,疼痛慢慢减轻,舌质淡而干,苔白脉缓。
血瘀气滞证:损伤初期,淤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多见局部肿胀、疼痛猛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脉弦紧。
手法复位困难。
现在如需要复位,应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
3、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证:此为骨折晚期,伤后8-10周以后骨折已大体临床愈合,但筋骨未坚,损伤之筋脉初愈,气血尚不通畅,故症见伤部微肿胀,功能未完全恢复。
舌质红,苔薄白,脉缓。
现在无法手法复位、调整,如有阻碍功能的严峻畸形,需手术医治。
二、常见病症/证候施护(一)腕部疼痛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活动、指端感觉、运动情形。
2.体位护理:.小夹板固定: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前臂吊带悬吊。
卧位时自然伸臂并将前臂举高与心脏成水平位。
3.观看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
4.观看有无神经受压情形:患肢末梢的感觉,有无麻木,活动是不是自如,有异样,找缘故,通知医师处置。
5.遵医嘱利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
经常使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腕等。
(二)患者肿胀1.观看骨折部位肿胀、血运情形;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
2.依照患肢肿胀情形,及时告知医师,调整布带松紧度。
3.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刻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映等。
4.进行中药熏洗、红外线、TDP、电脑骨伤医治仪理疗等。
增进瘀血吸收,使肿胀时日消退,为功能的恢复制造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护理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
多为间接暴力引起。
根据受伤的机制不同,可发生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一证候分类
1 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形压痛,纵轴冲击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2 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远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3 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并尺桡下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二临床表现
1 有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2 伤后腕部周围肿胀,疼痛,前臂远端畸形,压痛明显,腕、前臂活动功能障碍。
3 X线检查可确诊,又可明确骨折类型、移位方向等。
三病因
因外伤引起,伤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四治疗方法
1 无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无需复位,直接以小夹板外固定。
2 伸直型、屈曲型骨折经手法复位后加小夹板外固定。
3 涉及腕关节面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后,骨折端极不稳定的,可行手术开放复位内固定。
五中医护理方案
1 临症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加强观察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3)复位后用小夹板固定,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前臂吊带悬吊。
(4)功能锻炼夹板外固定后1~2周内,嘱患者行握拳活动,以活动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2周后在继续行握拳活动基础上,可开始行肩、肘关节的活动;从3~4周开始逐步行前臂旋转和肩关节的抬举运动;约5~6周拆除夹板外固定后,逐步加强腕、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等功能活动锻炼。
每次定期换药时,还可行局部按摩,以松解粘连,舒筋活络。
2 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骨折中后期宜选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3用药护理
(1)初期(伤后二周内)宜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药物。
内服伤科1号煎剂或活血止痛胶囊等中成药,外敷伤科外敷散或伤痛宁软膏等。
(2)中期(伤后三~五周)以接骨续筋、和淤止痛药物为主。
内服伤科2号煎剂、接骨丸等中成药,外敷三黄散、血冰散,并以中药熏洗通络止痛等。
(3)后期(五周以上)以强筋壮骨、补益气血、补益肝肾、温筋活络药物为主。
内服伤科3号丸、六味地黄丸、大活络丸等,外敷自制膏、温筋散、中药熏洗舒筋活络等。
4 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
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5 并发症护理
(1)骨筋膜室综合症护士应观察动脉搏动和指端血运、感觉、活动及皮肤温度。
如出现剧烈疼痛、患肢苍白或发绀、肌肉麻痹、感觉异常、桡动脉无搏动等现象,应立即报告医生紧急处理手术减压。
(2)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向病人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病人自觉配合锻炼,并正确的进行示范指导。
6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2)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3)嘱患者加强营养,促进骨折愈合,多食骨头汤、鸡蛋、鱼汤等。
(4)要求全休6~8周,不参加体力劳动及剧烈活动,注意保护患肢,防止再次受伤。
(5)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