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的理论,设计与步骤(精)
语言教学活动教研方案(3篇)
![语言教学活动教研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5d0d6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c.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语言教学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教研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探索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语言教学法的认识,掌握多种语言教学方法。
2. 通过实践,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三、活动内容1. 语言教学法理论学习-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国内外先进的语言教学法。
- 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等文件,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2. 教学案例分析- 分享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其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
- 组织教师对案例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学活动设计-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堂语言教学活动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 邀请专家对教学活动设计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4. 教学观摩与反思- 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记录观摩感受。
- 教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报告。
5. 语言教学技能培训- 开展口语表达、板书设计、多媒体运用等技能培训。
- 通过模拟课堂、角色扮演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6. 跨学科融合教学- 探索语文与其他学科(如音乐、美术、体育等)的融合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活动安排1. 前期准备(第1-2周)- 成立教研小组,明确分工。
- 收集整理相关教学资源,包括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模板等。
2. 理论学习与实践(第3-6周)- 每周进行一次语言教学法理论学习,邀请专家进行讲座。
-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分享优秀教学案例。
3. 教学活动设计(第7-8周)-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堂语言教学活动课。
- 邀请专家对教学活动设计进行点评。
4. 教学观摩与反思(第9-10周)- 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
幼儿语言教育方案
![幼儿语言教育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46a07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2.png)
幼儿语言教育方案引言幼儿语言教育是儿童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认知能力以及社交交往能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设计一个有效的幼儿语言教育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幼儿语言教育方案的构建以及实施过程,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幼儿语言教育方案的目标幼儿语言教育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儿童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此外,幼儿语言教育方案还应注重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加强他们的社交交往能力。
二、实施幼儿语言教育方案的基本原则1. 让幼儿感兴趣在设计幼儿语言教育方案时,应尽量选用生动有趣的教材和故事,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老师的教学方式也需要充满趣味性,如采用游戏、互动等方法。
2. 注重多元智能开发每个孩子的智力类型不同,针对不同类型的智力,幼儿语言教育方案应注重多元智能的开发。
例如,利用音乐、艺术等活动来培养幼儿的音乐智能和艺术智能。
3. 引导幼儿实际运用在幼儿语言教育方案中,要注重让幼儿实际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通过各种实际情境的模拟和角色扮演,帮助幼儿将所学的语言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主要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是一种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学习语言的方法。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模仿、娱乐等方式自然地学习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故事教学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在讲故事时,要注意语速、语调的控制,以及情节的设置,以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 唱歌教学法通过唱歌的方式,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感知能力和音乐智能。
选择简单易懂的歌曲,并结合肢体动作,让幼儿通过歌唱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语音能力。
四、教材的选择在幼儿语言教育方案中,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
教材应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同时,教材应当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唱歌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导学案-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导学案-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c4c9665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9.png)
《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方法和技巧;3. 能够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语言教育活动。
导学内容:1. 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概念和作用;2. 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和方法;3. 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实际操作。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介绍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步:讲解1. 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概念和作用: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是指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符合其实际情况的语言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2. 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灵活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等。
3. 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实际操作: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设计出适合他们的语言教育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
第三步: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练习,每组设计一个语言教育活动,并展示给全班同学,进行互动讨论和评价。
第四步: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教学中多多实践。
第五步:作业布置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符合自己需求的语言教育活动,并写出设计思路和实施步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 能够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语言教育活动。
导学内容:1. 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概念和意义;2. 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3. 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方法和步骤;4. 实际案例分析和设计。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一段精彩的语言教育活动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重要性和意义。
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的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7a1962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d.png)
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的理论与方法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问,它涵盖了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词汇学等方面。
语言学有助于我们了解语言本质及其演化规律。
而语言教学则是将语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以帮助学生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
在语言学方面,有许多重要的理论。
其中,第一个被提出的语言学理论是结构主义。
它认为语言是由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层面组成的。
接着是生成语法理论,它试图解释语言的生成规则,探究语言的基本结构。
最近几十年间,功能语言学在语言学研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它关注的是语言在社会交互中的功能,并着重研究语篇、话语分析、交际法等。
对于语言教学而言,应用理论更为重要。
在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着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它们主要侧重于语法知识和单词的记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提出,如交际法、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
这些新兴的教学方法更注重提高学生在实际交际中的表达能力。
除了教学方法外,教学材料也是影响语言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好的教材是那些能够循序渐进、提供足够重复练习机会的教材。
此外,教材也应该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以输入现代文化和实用技能为主要目的,能够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语言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争议。
例如,是否应该使用母语在课堂上进行解释,是否开展教师主导的授课,等等。
这些问题因国家、文化和教育体制差异而有所不同。
因此,需要我们确保我们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材料是切合实际的,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性。
总之,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是综合性的学科,需要融合多种理论和方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
只有不断推陈出新,将研究理论引入教学实践,才能真正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此外,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发展也受到科技进步的推动。
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等技术在语言学的研究和语言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
例如,在语言教学方面,机器翻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语言。
同时,这些技术也提供了更加高效、精确的研究工具,在语言学和翻译等领域的研究中均得到广泛应用。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高职)全套教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高职)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fa44b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12.png)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高职)全套教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高职)全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2. 培养学生设计和实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2.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学习的特点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与内容4.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途径与方法5. 学前儿童谈话活动6. 学前儿童讲述活动7. 学前儿童听说游戏8.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9. 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活动10. 整合课程背景下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11. 学前儿童双语教育12.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评价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2. 理论学习:讲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相关理论,包括发展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教学,设计和实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如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以及如何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5.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和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设计一份完整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方案,并进行课堂展示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积极性、思考能力等。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方案进行评价,包括内容完整性、实用性、创意性等方面。
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检测学生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掌握程度。
幼儿园小班儿童语言教案设计技巧
![幼儿园小班儿童语言教案设计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ebe8c2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6.png)
文本幼儿园小班儿童语言教案设计技巧在幼儿园教学中,语言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语言教育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和互动等方式,帮助幼儿掌握表达、理解和沟通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和语言交流能力。
幼儿园的小班儿童语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如何进行小班儿童语言教育呢?下面就来介绍小班儿童语言教案设计技巧。
一、教学目标设计在设计小班儿童语言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幼儿的年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
应该将教学目标设计的具体、明确、可量化,让幼儿能够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要体现针对性、开放性和启发性,能够帮助幼儿实现自我发展。
二、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内容设计时,应该充分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体现生活化和情景化,让幼儿能够学以致用。
应该注重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多样性和互动性,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方法设计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应该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评、示范、模仿、拓展等教学方式。
还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践、发问等方式,获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教学方法应该具有启发性和互动性,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探索,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环境设计在教学环境设计上,应该注重幼儿的视觉体验和感官体验,营造舒适、温馨的教学氛围。
教学环境应该具有多样性和互动性,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教学环境可以通过布置、装扮、布艺等方式,塑造适合幼儿学习的场景,营造适合幼儿学习的氛围。
五、教学资源设计在教学资源设计上,应该注重多样性和实用性,使学习资源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教学资源可以是实物、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可以通过创意和设计,体现启发性和互动性。
教学资源的选择和使用应该体现生活化和情景化,以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小班幼儿语言教案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学目标的具体、明确和可量化,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和情景化,注重教学方法的启发性和互动性,注重教学环境的舒适和多样性以及注重教学资源的实用性和创意性。
语言教学的理论,设计与步骤(精)
![语言教学的理论,设计与步骤(精)](https://img.taocdn.com/s3/m/14116a255acfa1c7aa00ccbc.png)
语言教学的理论、设计与步骤Approach, Design, and Proced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梁焕强By Liang Huan Qiang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广东,510632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of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GuangDong 510632[摘要] 本文从理论、设计和步骤三个教学层次来展开语言教学探索,这三个层次构成语言教学实践三个互相关联的因素。
理论是语言和语言学习本质的一系列假设、信念和理论,设计说明语言和学习理论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而步骤包含课堂教学技巧和实践,均为具体理论和设计的结果。
ABSTRACT: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uses the three terms; Approach, design and procedure for an analysis of language-teaching practices. These three terms are used to label three interrelated elements upon which language-teaching practices are founded. The first level, approach, defines those assumptions, beliefs, and theories about the nature of language and the nature of language learning that operate as axiomatic constructs or reference points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what language teachers ultimately do with learners in classrooms. The second level in the system, design, specifi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ories of language and learning to both the form and function of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and activities in instructional settings. The third level, procedure, comprises the classroom techniques and practices that are consequences of particular approaches and designs.[关键词] 语言教学理论,设计,步骤。
创编幼儿园语言教案步骤
![创编幼儿园语言教案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41572ff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8.png)
创编幼儿园语言教案步骤一、明确教学目标语言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幼儿提升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在创编幼儿园语言教案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例如,通过本节课,幼儿应该能够掌握基本的日常用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等。
二、设计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可以选择有趣生动的故事、儿歌、游戏、手工活动等。
例如,主题可以是动物,可以通过动物故事、动物儿歌、动物拼图等方式来教授。
三、确定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的设计,确定所需的教学资源。
例如,故事书、儿歌音频、游戏道具等。
确保资源的可获得性和适用性。
四、设定教学步骤在教学过程中,设定明确的步骤和环节,以便幼儿能够有条理地学习和理解。
步骤可以包括引入新知识、示范讲解、实际操作等。
此外,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合理安排步骤的复杂度和难度。
五、设计教学活动在每个步骤中,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例如,可以通过问答、角色扮演、对话练习等让幼儿进行互动和实践。
六、编写教案根据设定的步骤和活动,编写教案。
教案应包含详细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步骤以及评价方法等。
教案的编写要清晰明了,便于教师执行和幼儿理解。
七、教案试教教师在教案编写完成后,可以先进行试教,了解教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试教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适当修改和调整。
八、教学实施根据编写好的教案,进行实际的教学实施。
教师要在课堂上运用教案中设计的活动和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习。
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教学效果。
九、巩固与拓展教学结束后,要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与拓展。
可以通过复习、扩展作业、激发幼儿的思维等方式来巩固所学知识。
十、评价与总结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同时,教师也要对教案和教学方法进行总结,以便于今后的教学改进和提升。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创编教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步骤,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
《语言学概论》教案
![《语言学概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0d4e7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4.png)
《语言学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语言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掌握语言学的基本分支,如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3)理解语言的本质特征,如符号性、结构性、层次性等;(4)掌握语言与思维、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学知识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3)通过课堂讲解、课后阅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言学的兴趣和热爱;(2)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3)培养学生尊重语言多样性、维护民族团结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语言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语言学的基本分支,如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3.语言的本质特征,如符号性、结构性、层次性等;4.语言与思维、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关系;5.语言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安排1.第一周:导论(语言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第二周:语音学(语音、音素、音位等)3.第三周:语法学(词法、句法等)4.第四周:语义学(词义、句义等)5.第五周:语用学(语境、言外之意等)6.第六周:语言与思维、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关系7.第七周:语言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8.第八周:复习与考试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语言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4.课后阅读法:布置相关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2.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成绩;3.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进行反思。
六、教学资源1.教材:《语言学概论》(具体版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辅助资料:相关学术论文、案例集、网络资源等;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运用
![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ab12b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d.png)
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运用一、本文概述《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运用》这篇文章旨在全面介绍任务语言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TBLT)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
文章首先将对任务语言教学法进行简要概述,阐述其起源、发展和核心理念。
接着,文章将深入探讨任务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包括其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支撑。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详细介绍任务语言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和方法,以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设计、实施和评价任务。
文章还将对任务语言教学法在不同教学环境和学习者群体中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广大语言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任务语言教学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掌握其设计原则和实施技巧,从而更好地将这一教学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本文也期望能够引发广大语言教育工作者对任务语言教学法的深入思考和讨论,共同推动语言教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二、任务语言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任务语言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际语言运用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在真实的语境中,通过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来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交际能力的发展。
任务语言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在做中学”,即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体验、合作和探究,自然而然地学习和掌握语言。
在任务语言教学法中,任务是教学的核心和载体。
任务应该具有实际性、生活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任务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角色扮演、对话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等。
这些任务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和交流,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语言教学法还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应该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帮助学生完成任务,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和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基本过程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基本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7cd91d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7.png)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基本过程【摘要】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语言学理论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基本过程主要包括确定主题、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学习效果。
在确定主题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特点确定教学目标,选取适当的主题内容。
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结合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价学习效果可以通过考试、作业、讨论等方式进行,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基本过程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理论依据、基本过程、总结1. 引言1.1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基本过程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是以特定主题为线索,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
其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以主题为单位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概念,提高对语文知识的整合能力。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1.确定主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确定主题,确立教学目标。
2.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设计与主题相关的多样化教学活动,如阅读、讨论、写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3.组织实施: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指导学生学习,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4.评价反思: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教学经验,指导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
通过以上理论依据和基本过程的指导,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设计幼儿园语言教案
![设计幼儿园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117cb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1d.png)
设计幼儿园语言教案第一部分:引言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个好的教案能够帮助幼儿园教师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份优秀的幼儿园语言教案。
第二部分:学习目标一个教案应该明确指出学习目标,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专注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学习目标应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并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语言水平设置具体的目标。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根据学习目标来选择。
可以包括幼儿园教材中的课文、儿歌、故事等,也可以引入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幼儿园语言教案设计的核心部分。
可以采用直接指导法、游戏活动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灵活运用,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第五部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清晰明了,步骤详细,以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
可以分为导入、展示、练习、巩固和评价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六部分: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教案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以包括教学课件、教具、媒体资源等。
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第七部分: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和总结。
可以采用观察、记录、测试等方式,评估幼儿的语言能力,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八部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和总结。
教师应该思考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找出不足之处,并探讨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第九部分:家校互动家校互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环节。
教案中可以设置家庭作业、家访和家校联络等内容,以增加家长的参与度和支持。
第十部分:教学延伸教学延伸活动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活动,如教外语歌曲、制作手工等,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内容。
第十一部分:教学总结教学总结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和评价。
教师可以总结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得失以及幼儿学习的进展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活动做出调整和改进。
多媒体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教学原则和教学设计
![多媒体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教学原则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96e5e2b8f67c1cfad6b88d.png)
学 习语 言知识 和技 能 。 换句话 说 , 对语 言 的掌 握不 是 学 出来 的而 是练 出来 的 。 其次 , 习语 言 的终极 学
摘 要 : 着计 算机 技 术在 语 言教 学上 的应 用 , 传 统 单 一 媒 体 作 为技 术 手段 的语 言教 学 正在 被 多媒 体 语 言教 学 模 式 随 以 所 取 代 。作 为 一 种 新 兴 的 教 学 模 式 , 多媒 体 语 言教 学还 有 待 进 一 步 的探 索和 研 究 。 据 笔 者 的研 究 和 实 践 , 根 本 文 尝试 就 多 媒 体 语 言 教 学 的 理 论依 据 、 学原 则 和 教 学 设 计 三 方 面探 讨 多 媒 体 语 言教 学 的 经 验 和 问题 。 教 关键词 ; 多媒 体语 言 教 学 } 论 依 据 } 学 原 则 } 学 设 计 理 教 教 中 图 分 类 号 : 9 H1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一O 2 ( 06 O —0 7 一O 0 1 83 2 0 )2 0 6 3
维普资讯
语言 与 翻译 ( 文 ) 0 6年第 2期 ( 汉 20 总第 8 ) 6期
多 媒体 语 言 教 学 的理 论 依 据 、 学 原 则 和 教 学设 计 教
杨 华
( 疆 医科 大 学 语 言 文 化 学 院 , 鲁 木 齐 80 5 ) 新 鸟 3 0 4
的认 知 规 律 , 图像 资料 + 语 音 资料 ” 计 方 式 在“ 设 觉工作 记忆 区加工 图像 材料 。由于 两个 工作 区是
相对 独 立 的 , 的信 息加 工 系统 就 可 以 同时 处 理 人
习和 教学 特 别 依 赖 由 图像 、 音 和文 字 等元 素构 下 , 习者在 听 觉工作 记 忆 区加工 语 音材 料 , 视 声 学 在
《语言教学的流派》课程教案
![《语言教学的流派》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e1919adaef5ef7ba0d3c19.png)
《语言教学的流派》课程教案教材介绍:20世纪外语教学蓬勃发展,教学法的研究也发展很快。
一方面,19世纪一些传统的教学法传承下来;另一方面,20世纪有许多创新的教学法。
Jack C. Richard 和Theodore S. Rodgers 所著的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一书对20世纪出现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法进行描述和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承前启后。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1、Approach and method2、Language teaching ---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This book is a book on the history of language teaching, but it’s more than tha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the aim of this b ook is to present an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picture of a particular approach or method. The authors have avoided personal evaluation, preferring to let the method or approach speak for itself and allows readers to make their own appraisals. So this book is not intended to popularize or promote particular approaches or methods described. It is designed to give the teacher or teacher trainee a straightforward introduction to commonly used an less commonly used methods, and a set of criteria by which to critically read, question, and observe methods. The goal is to enable teachers to become better informed about the natur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methods and so they can better arrive at their judgments and decisions.第一章 A brief history of language teaching 外语教学简史本章主要介绍20世纪以前的外语教学简史, 通过此章的学习,我们将会发现20世纪出现的教学法都是历史的延续和发展。
从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的关系看语言教学课程的设立
![从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的关系看语言教学课程的设立](https://img.taocdn.com/s3/m/a7f7a95afe4733687e21aaf8.png)
从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的关系看语言教学课程的设立摘要:教师的语言学理论倾向会影响到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活动的安排,所以在设立语言教学课程之前,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语言学和语言心理学理论。
本文从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出发,最终倡导了Yalden的比例大纲模式。
关键词:语言学理论外语教学课程设立将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实践相结合已不是一个新的话题,长久以来外语教师们都在不断地思考和实践新的更适合各类学习者的教学方法。
很多外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都是直接运用教材,所以他们不用去考虑如何设计课程,只需要跟着教材走就行,但是,教材往往都是以一种教学模式书写而成,而课堂上却会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且学习者的需求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学中单纯遵从教材的设计来安排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学者自己去设计更适合学习者的外语课程,或者将教材做一定的修改以满足学习者的具体需求。
设计一门新的课程除了考虑学习者的现有知识水平之外,外语教师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文化,需求,情感态度等。
以前的语言教学研究往往指语言知识教学的研究,例如语法规则的教学,而对于大多数教学者来说,这些语言知识就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所以他们往往会选择含有语法词汇的教材。
含有语法词汇的教材多种多样,语言知识点是如何呈现的,是以什么样的顺序呈现的都是教学者选择教材是应该思考的,而这些问题往往都是由教材作者的某种语言学倾向所决定,Janice Yalden以图形的形式对此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即语言理论会影响目的语,而语法教学就是由描述性语法和语言学习理论构成,描述性语法又是由目的语决定的,但是,其中语言学习理论对语法教学的影响是隐性的,并不明显。
现如今,随着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等以语言学为基础的教学法的一一呈现,中介语的研究和错误分析法对语言教材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形态学和句法学方面。
Johnson(1989)将运用语言学的历史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反思阶段,人们开始意识到基于对语言片面认识的语言教学是有很多缺陷的,而语言学的新思想,比如Chomsky的生成语法理论和Hymes的交际功能概念都对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提出了挑战。
《语言教学的流派》课程教案
![《语言教学的流派》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6f8e4be518964bcf847c91.png)
《语言教学的流派》课程教案第一章 A brief history of language teaching 外语教学简史本章主要介绍20世纪以前的外语教学简史通过此章的学习,我们将会发现20世纪出现的教学法都是历史的延续和发展。
在这章中,我们将了解两种传统的教学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语法翻译法)和The Direct Method(直接法)第二章The nature of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方法的性质本章为以后的分析立下了一个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framework)。
在这个框架中,教学法包括三个部分:1、Approach(理论):语言理论和学习理论2、Design(设计):教学目的、大纲、教学活动形式、学生角色、教师角色、教材的作用3、Procedure(教学步骤)This chapter will present a model for the descriptio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methods. This model will be used as a framework for the subsequent discussions and analyses of particular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and philosophies.第三章至第十章是根据第二章中所立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对八派语言教学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第三章The Oral Approach and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口语法和情景法第四章The Audiolingual method 听说法第五章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交际法第六章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应法第七章The Silent Way 沉默法第八章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社团学习法第九章The Natural Approach 自然法第十章Suggestopedia 暗示法Where a method or approach has extensive and acknowledged links to a particular tradition in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is historical background is treated in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chapter.Where a method or approach has no acknowledged ties to established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s not relevant. In these cases the method is considered in terms of its links to more general linguistic, psychological, or educational traditions.第十一章教学法的比较和评估这章是从更高的一个角度对前几章所分析的教学法进行比较和评估。
语言领域活动实操教案设计
![语言领域活动实操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92855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17.png)
语言领域活动实操教案设计教案设计:语言领域活动实操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语言领域活动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设计语言领域活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能够设计并实施一项语言领域活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语言领域活动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设计活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难点:设计并实施一项符合语言领域活动特点的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语言领域活动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平时接触到的语言领域活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语言领域活动的定义和特点,强调语言领域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同时,介绍设计语言领域活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组织方式等。
3. 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具体的语言领域活动案例,分析该活动的设计理念、实施过程和效果,让学生了解一个完整的语言领域活动是如何设计和实施的。
4. 活动设计(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活动设计,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设计一个符合语言领域活动特点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标、内容、形式、组织方式等。
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辅导。
5. 活动实施(25分钟)学生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活动实施。
教师在一旁观察和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总结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反思。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语言领域活动的概念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设计活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了设计和实施语言领域活动的能力。
同时,学生通过设计和实施活动,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设计和实施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语言领域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是数学前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步骤。
![是数学前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55a1b80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3.png)
是数学前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步骤。
1、根据语言文学要素组织设计语言文学要素,是反映语言文学现象的一些基本概念,如,语音、语词、语句、语段、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
通过利用这些要素,组织设计语言教育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
具体来有以下几方面。
(1)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语言文学经验学习新要素。
(2)完整地向幼儿介绍一个新要素,一般经过三个阶段:引入阶段,正式学习阶段,学习迁移阶段。
(3)将要素逐个加上,形成一个阶梯,使幼儿沿着阶梯上升,形成某种言语能力。
例如,发展幼儿对儿童文学作品中叙事作品的理解力。
基本要素:情节。
引入阶段: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积累有关经验。
许多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序的,如植物的生长,小朋友的成长,一件事情的经过等。
正式学习阶段:使幼儿了解,连续发展变化的事物是可以分成一段一段的,故事的情节也可以分成一段一段,故事有开头、中间、结尾。
通过听故事、给故事图片排序的活动,使幼儿能初步把握故事情节及其发展脉络,听懂故事大意。
2、语言与非语言互相置换指语言与表象相互置换,或者说,言语与非言语手段相互置换,用这种方法发展幼儿听和说的能力。
(l)言语刺激,非言语反应幼儿受到言语刺激,用非言语手段:动作、行为、绘画、表演等反应对语言的理解。
用这种方法发展幼儿对语言的听辨能力、理解力、联想力。
教师则可以在这样的活动形式中,观察到幼儿对语意的理解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一、听指令做动作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游戏的形式完成不同难度的要求。
如,“我请小朋友扮做小兔”教师发出指令,幼儿随指令作出反应:小兔正在跳,小兔正要跳,小兔没有跳。
小白兔站在小黑兔的后边,小黑兔站在小白兔的前边。
二、听指令做事情教师向幼儿发出连续性指令,幼儿遵照指令所表明的操作程序,完成一件任务。
对此,教师可设计专门的活动,也可以结合一日生活内容,要求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
3、根据语言结构组织设计发展幼儿对语言结构(语法结构、章法结构)的敏感性,并学习运用、语言结构表达思想、感情和感知印象。
大学语言教案
![大学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59286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8.png)
大学语言教案第一节: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语言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大学语言教师,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教案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方面探讨大学语言教案的设计。
第二节:课程目标一个好的教案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即希望学生通过这门课程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例如,对于英语课程来说,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流利地进行口语交流,掌握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等。
明确的目标可以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课程内容教案中的课程内容应该紧密围绕课程目标展开,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例如,在英语口语课中,可以包括日常生活用语、旅行交流、商务英语等内容。
同时,还可以引入一些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第四节:教学方法教案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不同的语言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习者和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和演示在某些时候仍然有效,但现代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沟通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第五节:课堂活动一个好的教案应该设计富有趣味和互动性的课堂活动。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可以引入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第六节:评估方式教案中的评估方式应该与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相一致。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评估,如项目作业、小组讨论或者实际情境中的表现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可以进行有效的反馈和调整教学计划。
第七节:自主学习在教案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听力、写作和口语训练。
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策略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自主学习。
第八节:课外拓展教案中的课外拓展活动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言学习。
组织参观、实践活动,开展语言俱乐部或者语言角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践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教学的理论、设计与步骤Approach, Design, and Proced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梁焕强By Liang Huan Qiang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广东,510632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of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GuangDong 510632[摘要] 本文从理论、设计和步骤三个教学层次来展开语言教学探索,这三个层次构成语言教学实践三个互相关联的因素。
理论是语言和语言学习本质的一系列假设、信念和理论,设计说明语言和学习理论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而步骤包含课堂教学技巧和实践,均为具体理论和设计的结果。
ABSTRACT: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uses the three terms; Approach, design and procedure for an analysis of language-teaching practices. These three terms are used to label three interrelated elements upon which language-teaching practices are founded. The first level, approach, defines those assumptions, beliefs, and theories about the nature of language and the nature of language learning that operate as axiomatic constructs or reference points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what language teachers ultimately do with learners in classrooms. The second level in the system, design, specifi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ories of language and learning to both the form and function of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and activities in instructional settings. The third level, procedure, comprises the classroom techniques and practices that are consequences of particular approaches and designs.[关键词] 语言教学理论,设计,步骤。
KEY WORDS:Approach, design, procedure.引言本文将运用语言教学使用的理论、设计和步骤三个教学层次来展开探索。
理论、设计和步骤构成语言教学实践三个互相关联的因素。
理论是语言和语言学习本质的一系列假设、信念和理论,设计说明语言和学习理论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而步骤包含课堂教学技巧和实践,均为具体理论和设计的结果。
一、理论层次理论层次包括语言和语言学习的理论,语言教学方法是根据语言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构成的。
语言和语言学习理论直接关系到教学设计,其理论为教学目标和制定教学大纲奠定基础,同时理论还关系到教学步骤,为设计教学实践活动提供语言学和心理学的逻辑基础。
语言教学有三种常见的语言理论,而这些理论体现了当今流行的语言教学方法,(1)结构论,认为语言是一个在结构上互相关联,又有含义元素组成的系统,而语言学习的目标在于掌握系统里的元素,这些元素用语法单位(从句、词组和句子)和语法操作(增添、移位和合并元素)来描述。
(2)功能论,认为语言是表达意思的工具,强调语言的语义潜能而非语法潜能,因此开创按功能而非形式划分和组织语言教学的内容。
(3)互动论,它把语言看作是实现人际关系和社会里个体交流的工具。
互动语言教学发展牵涉到语言问题,包括互动分析研究,话语分析,国民性话语和第二语言习得。
结构、功能或互动语言理论为语言教学提供基本理论框架,为语言教学方法提供了基础。
在语言教学研究的理论层次,我们探讨了两个层面,在语言理论方面,我们重点研究语言能力模式和语言组织的基本特点,而在学习理论方面,重点是语言学习的步骤,如记忆过程、推论过程和培养习惯以及推动成功学习的不定信念,如刺激频率、动机、年龄、意义、学习方式、目标、集体活动。
二、设计层次设计层次包含了以下四项内容:(1)指令内容,也就是教学大纲,(2)系统里学习者的角色,(3)系统里教师的角色,(4)指导材料的角色。
四项相异的内容在语言教学产生出不同的设计元素,下节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些元素及其关系与结果。
(1)指令内容:教学大纲在结构性语言理论的设计里,语言可以被划分为词汇和语法两部分,而教学大纲是根据一系列标准对语言单元作出编排,这些系列标准包括:可掌握性、使用频率、语言难度等等。
在功能性语言理论的设计里,语言内容是根据概念来编排。
例如,一个概念性清晰的教学大纲会包含语言课程对命题、概念和交际内容的规范,又会包含实现语言教学手段的选择,还会包含对教师分析成果的组织工作。
而互动语言和语言学习理论的设计,表面上会采用有效的互动目标,作为选择和安排内容的组织原则。
因此,大纲的构思覆盖了较大的语言教学范围,而这些构思导致了课程内容和课本的选择以及组织上的差异。
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方面,设计是和方法的许多方面紧密联系的,包括基本目标,教授语言技巧的选择,具体目标,如目标语言词汇或教授对话的难度,选择、排序、语言或主题内容的选择的标准,如频率、可掌握度、复杂性和个人效用度,还有大纲内容的设定形式,如语法结构、条件、主题、功能和交流。
(2)学习者的角色很多人都能使用两种语言,而课堂教学对此现状的形成作用并不大,例如在缺乏大纲、教师和教材的情况下,要找到一个使学习者成功的语言环境并不难,但一个语言学习环境如果缺乏学习者就不可想象了。
因此,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
在指令系统的设计里,学习者应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很多新的方法论都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进行了反思,承认对学习者的估计会对指令系统的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很多方面对学习者的估计都会作出明显的或含蓄的回应,例如为学习者设定的学习任务类型,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操控程度,推荐或建议,学习者组织形式,学习者影响他人的程度,把学习者看成是处理者,表演者,传授者,问题解决者的观点等等。
我们认识到,在听说方法论中学习者存在非常有限的作用,学习者被看作是刺激响应的机器,他们的学习是反复练习的直接结果,新的方法论通常会对学习者的角色和学习者的内部差异投以更多的关注。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语言学家Candlin在交际方法论里对学习者的角色作出了如下的描述:“在小组开展的活动和课堂步骤过程里,学习者成为一个在自我、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之间的谈判者与组内其他谈判者进行互动。
因此学习者必须为他或她得到的而作出相应的付出,并在独立的方式中进行学习。
”Candlin在论述个人化语言学习理论时详细阐述了学习者的角色;(a)学习者是自己学习课程的计划者,因此他或她将最终对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负责;(b)学习者是自我进度的监督者和评估者;(c)学习者是组里的一员,并通过和其它成员互动进行学习;(d) 学习者是其它学习者的导师;(e)学习者向老师学习,向其他学生学习,还需要利用其他教学资源。
(3)教师的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扮演的角色和学习者的角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教师的角色也必须最终和内容预测,以及理论采用的语言和语言学习观结合起来。
有些指令系统完全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源泉和方向;有些把教师看成是关键人物、顾问、医生、指导者和学习模范;也有通过局限教师的自主能力和课本以及教案里,加入指令内容来限制指令系统内教师的作用,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决定了特定方法里课堂互动特点的类型。
在不同的方法里,教师的角色均和以下几方面有一定的关系:教师发挥的作用,如练习指导,顾问和模范,教师对学习影响的控制度,还有教师对语言内容,及其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方式自主权的大小。
语言教学功能或交际方法论用以下的话来描述教师的角色:教师主要扮演两个角色:一是协助课室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以及参与者和各种活动、教材之间的交流,二是在教学群体中扮演一名独立的参与者。
第二个角色是和第一个角色的目标紧密结合的,并因前者的存在而形成的,这两种角色决定了教师还必须担任其他的次要角色;首先既是资源也是资源的组织者,其次是课堂步骤和活动的指导者,最后作为一名研究者和学习者,他可以为知识和能力,学习本质观察,实际经验和组织能力的培养以及积累作出大的贡献。
同样地,个人化的学习理论决定了教师的角色并为课堂教师和学习者创造了特定的互动方式,这些目的在于逐步把学习的责任从教师的身上转移到学习者的身上。
(4)指导材料的角色设计的第四个部分是指令系统内的指导材料,内容(教学大纲)和学习者与教师角色的具体要求决定了系统内教材的功能。
教学大纲对言语内容的语言要素作了规定:结构、主题、概念、功能、交流等,它还详细规定要教授的特定语言可代表以上元素的语言项目。
最后,它还规定了语言学习的目标,指导材料也反过来规定了主题内容,还规定或限定了具体大纲内容的覆盖密度:在每一项内容上要花多少时间,花多少注意力以及深度。
最后,指导教材还规定最终可达到大纲内容目标的每天的学习目标。
如果认为学习是由教师发出并监督的话,基于这一假设的设计就必须符合各种学生自学和小组学习而设计的材料的要求,有些方法要求手头上有的和可以找到的教具材料作有指导性的使用。
有些方法认为,如果自学指导教材有帮助的话,即使教师未经过严格的训练且对目标语掌握得不怎么样也一样可以达到教学目的,有些材料要求教师是必须经过特殊训练,并且对目标语言使用能力要接近母语者的水平,有些材料是为了让学习能独立进行设计的;换句话说,材料是设计来取代教师的。
指导教材在指令系统的地位可以反映出许多问题,材料的首要目标如展现内容,练习内容,协助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使学习者能够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自习操练内容等等,材料的形式,如课本,视听,电脑显示等,材料和其他输入来源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的能力,如语言掌握能力,训练程度等。
指令系统的特殊设计提示需要一套特殊用途的指导材料来支持大纲,支持教师和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