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说课稿(优选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1篇】
《金色的草地》
教材分析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六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体会作者怎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仔细观察,并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等。
《金色的草地》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要善于思考,仔细观察大自然的意识。
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主动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本文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兄弟俩的故事。
故事涉及小朋友在草地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尽情玩耍的情景。
可爱的草地,有趣的蒲公英,这些内容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唤醒了学生对美的认知和体验。
学习这篇课文,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比较多,但孩子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蒲公英的变色”理解起来有难度。
要想更好的理解课文,需要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要有一双发现生活中的美的眼睛,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才能更好的学习这篇课文。
教学目标
认识“蒲、英、耍”等6个生字,学会“蒲、英、盛”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同时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了解草地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
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致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法与学法
教法:话题交流法,自然引出文章内容。
创设情境法,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
进而感悟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从而轻松突破重难点。
质疑导学法,运用恰当的质疑导学更好的探究学习。
学法:自读自悟,探究交流法。
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究交流相结合
的形式,不断融入到文字营造的富于情境的画面中,以更好地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
课前准备
蒲公英图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见过草地吗?谁来形容一下见过的草地?
同学们齐读课题。
同学们读了课题一定会问,草地是绿色的,怎么会变成金色的呢?是谁让它变的颜色呢?又是怎样变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读这篇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带着心中的疑问听老师读课文。
学习生字、新词。
自由读,检查生字、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
(生齐读)
“假装”中“假”读jiǎ
“盛开”中“盛”读shèng
注意不要把“耍”读成了“要”;“钓”不能读成了“钩”。
比一比,辨一辩
钓——钩瓣——辫
拢——扰耍——要
多音字
jiǎ (假装) cháo(朝代)
假 jià(假期) 朝 zhāo(朝阳)
shèng(盛开)
盛 chéng(盛饭)
赏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文中的这片草地在哪里?草地是金色跟什么有关系?
讨论交流:“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这句话告诉我们草地的位置。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这句话告诉我们草地是金色的跟蒲公英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蒲公英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出示图片:看看图中这两个孩子分别是谁,他们在做什么。
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答案,认真读一读。
理解“一本正经”和“引人注目”的意思,并会说一句话。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的样子。
引人注目:引起人的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学习第三自然段,探究“变色之谜”
听老师读课文,思考:“我”先发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两次发现有哪些不同?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分小组讨论交流
我先发现:
早晨草地是绿色的;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傍晚草地又变绿了。
我又发现:
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早晨,花朵(合拢),是(绿色)的,草地也是(绿)色的;
中午,花朵(张开),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
傍晚,花朵又(合拢),是(绿色)的,草地就变成(绿)色的。
小作者之所以发现这个秘密与小作者的善于思考,仔细观察分不开。
所以,我们要对周围的事物多观察,多思考呀!
学习第四自然段
有了这一发现之后,小作者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了什么变化?
讨论交流
体会句子的作用:“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表达出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我们交流交流: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因为草地给了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所以说它可爱;因为蒲公英的花会张开、合上,所以说它有趣。
)
拓展延伸,深化感知
探究交流。
从文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要学会认真观察事物……)
2.引导学生阅读课后“交流平台”,说说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观察的作用。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方法(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自己对某种熟悉的事物进行观察的情况,说说他们都有哪些有趣的变化?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将变化情况以及引起变化的原因说清楚。
总结全文
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神奇的植物,课文里的小朋友正是因为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了花朵与草地颜色的秘密,作者通过仔细观察,透过一棵小小的蒲公英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采用话题交流法,看题目产生疑问,自然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另外按照读中识字、书写与巩固的步骤组织学生初读课文,让他们随文进行字词识读,识记,巩固训练,真正为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扫清障碍。
在理解课文这一环节中,采取交流汇报的形式,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采取图文对照与想象相结合的方式,采取探究交流法激发学生对于美好情境的情感体验,更准确地了解到草地变
化的原因,体验了文中孩子们观察发现的乐趣。
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采取拓展学习法,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了培养善于观察生活这一习惯的重要性,激发了自主探究自然的积极性。
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发现:
早晨中午傍晚
绿色金色绿色
合上张开合上
喜爱
教学反思
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运用话题交流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地画面,巧妙地将文字转化成色彩鲜明的画面。
一下子就唤醒了学生对美的认知和体验,因此他们很快就融入到了课文情景中,感知了情境及文中人物的情感。
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激发了对大自然环境的喜爱之情。
通过阅读,学生对课前的问题已完全掌握。
学会理解课文内容并非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实践精神的范例。
让学生去留心大自然中的事物,引导学生真正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并在观察过程中予以一定的观察指导。
让他们不仅愿意观察而且还要学会有方法地进行观察。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2篇】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课《金色的草地》。
我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
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走进大自然”。
一是要置身于大自然,迈开双脚,走进无限丰富、无比真实的自然环境之中;二是要置心于大自然,物我相融,天人合一,才是人生真境界。
二、说学情
学生刚升入三年级,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我预设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本课9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1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 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思考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和习惯,引发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融相合的美好情感。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重难点分析:
●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草地之美,体会草地之趣,探究自然之谜。
另外,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
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一)教师板书“草地”二字,请学生做词语搭配的填空练习。
课件展示()的草地
(二)教师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
请学生审视课题,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根据学生的疑问导入新课:我们平时见到的草地是绿色的,这篇文章为什么说是“金色”的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认识蒲公英
(一)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一
1. 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课文。
2. 同桌两人检查读课文,争取不丢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子。
(二)认准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1. 这篇课文是关于什么的?学生回答:蒲公英。
2. 学生谈他们对蒲公英的了解,教师借助课件简单介绍蒲公英这种植物。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含白色乳汁,叶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
开黄色舌状花。
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主要脉络(一)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写了和蒲公英之间的什么事?要说清楚:作者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课件展示学习提示二(二)学生交流自学情况,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主要脉络。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以下线索:
寻开心——新发现
第二课时
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指名说课文主要内容。
(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期待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只有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期待,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
我出示这样的问题,主要是想把学生带进课堂,检查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情况,为本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细读课文第1-2自然段,体会和蒲公英相关的童年生活情趣。
1、默读课文1-2自然段,说一说:我和哥哥是怎样拿蒲公英“寻开心”的?课件出示学习提示三
2、学生自学后复述故事。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教师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开心”一词,体会人物情感。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三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下列词语:
常掐它们来开心;一步不落;一本正经;报复……
抓住第 2 段体会草地的“美”和“可爱”。
这段话写的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的事。
当学生说到
“蒲公英”一词时,我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的《植物妈妈有办法》里关于“蒲公英”的内容,并结合词语手册里“蒲公英”的插图和说明文字,先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的情况。
这段话里面充满了哥俩的对话和他们有趣的神情、动作,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这时可能会说“我感到谢廖沙哥俩在这片开满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得非常快乐。
”然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从哪些词句当中能看出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呢?引导学生抓住哥俩的神情“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重点词语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
并且指导朗读出愉快的心情。
再抓住该段的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引人注目”一词的意思,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东西很引人注目。
再回到课文,理解蒲公英开在草地上,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可是课文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再鼓励几个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拘一格地表演一下课文当中的这段内容。
让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仔细揣摩哥哥假装一本正经的叫和弟弟假装打哈欠的用意,体会孩子在游戏中表现的智慧和为对方上了自己的当而开心得意的神态。
让那种真正属于孩子之间的乐趣,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得以再现。
(三)细读课文第3-4自然段,围绕“新发现”继续体会和蒲公英相关的童年生活情趣
1.教师导入:我们一起了解了“我”和哥哥是怎样用蒲公英寻开心的。
而且,文中说这种花并不“惹人注意”,只是被摘来寻开心而已。
那么,后来“我”的这种认识为什么会发生转变呢?
2.学生找出相关语句:有一天,我有了新的发现。
4.教师进一步导入:我们继续了解“我”有了怎样的“新发现”
5.默读课文,回答:关于蒲公英,“我”有了怎样的新发现?勾画出有关的语句来回答。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四
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就变成了金黄色。
我们常摘(掐)蒲公英来寻开心。
后来发现,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它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相关语段
6.默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新发现”?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四
教师引导学生留意一些细节和重点词语,如:
发现;再看;观察;仔细看了看……
边让学生思考,边指导朗读。
抓住第3 段“发现草地变色,以及变色的原因。
”体会蒲公英的“有趣”。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的有趣:“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
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
学生可能会说“草地会变色”很有趣。
那么我就出示课文第 3 段,这一段“草地变色的原因”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我首先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文内容,划一划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
颜色的。
再出示思考题:“草地怎么会变色”?并提供填空题,提示帮助学生理解。
即——“我知道草地的颜色会变,这是因为: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草地就是();中午,花朵(),它是(),草地就();傍晚,花朵又(),草地就()。
首先是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在指名汇报交流之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谁能不看提示,自己把草地变色这个奥秘说清楚?”在齐读该段之后,体会“我”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后,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了什么变化?以引入最后一段的学习。
最后用“一起……一起……”的句式造句。
在上述教学环节的展开过程中,我还将随机引导学生去体会个别词语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例如这句话:“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怎么让学生体会“起得很早”的用意呢?我想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为什么以前我没有发现草地的颜色会变呢?”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便豁然开朗,原来,以前我从没有起这么早过,所以一直误以为开满蒲公英花的草地是金色的。
那么“并”在这里又有什么含义呢?为了让学生自主感悟,我想可以先把“并”字去掉来读这一句,再加上“并”字读这一句,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用上“并”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直到今天才明白原来那种想法是错的。
然后让学生再通过自己的朗读去体会这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四)对比阅读,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五)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课后,我还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
作业: 1、摘录描写鲜花的词语。
2、平时你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鲜花,你能向大家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吗?介绍的时候要说清楚花的形状、颜色等,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这样的练习,由摘录写鲜花的词语到介绍鲜花,体现了一定的梯度。
(将语文学习的平台延伸到了课外,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3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说课稿】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生活在乡下两个小朋友的故事。
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
课文接着写了“我”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在不同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课文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平实,内容也
较简单,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
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
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由于本课是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我预设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知能目标: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课后“蒲、英、盛、耍”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让学生在感情朗读、表演、交流中体会、感悟语言文字,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玩乐的情形,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位语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文章语言美,景色美,文中小男孩“发现”的行为也美。
因此,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没有见过蒲公英开放与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
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此外,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也是难点所在。
三、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