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课件(6篇)
五年级科学下册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名称: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简介:五年级科学下册是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科学课程教材,主要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科学领域的知识内容。
本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案例和图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基础概念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第一单元:力的作用力是物体产生运动或者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学生通过实验与观察,了解不同力的作用以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出发,教材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
第二单元:光的传播本单元主要介绍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规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光的传播路径和反射现象。
教材通过图表和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对光学的兴趣,并引导他们理解光的传播。
第三单元:声音的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通过空气的震动传播到人耳中。
本单元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的基本原理。
学生能够通过声音的特点和实验现象,认识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声音的音调变化。
第四单元:电的产生和应用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形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本单元通过实验、案例和图表,让学生了解电的产生、导体和绝缘体、电路的构成和电流的特点。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电的意识和安全用电的知识。
第五单元: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化是物体运动和事物变化的基础。
本单元通过实验、探究和图表,让学生了解能量的不同形式和能量的相互转化。
通过具体实例的引导,激发学生对能量转化的探索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第六单元:天体运动天体运动是宇宙中的重要现象,对于认识宇宙结构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单元通过图表、实验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和月球的运动等基本天体现象。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模拟天体运动,理解地球与太阳、月球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七单元: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植物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谁先迎来黎明》PPT课件(6篇)
确认地球自转的方向
坐在转椅上,如果顺时针转动转椅,周围的景物的运动 方向是怎样的?
转椅转动方向和周围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确认地球自转的方向
坐在地球这个“大转椅” 上,我们看到地球周围的星 体,如太阳、月球等,它们 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东升西落
确认地球自转的方向
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转。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地球以 外的其他星体(如太阳、星星等)东升西落,这其实正是地 球与它们相对运动的结果。地球自转的方向,正好与它们自 东向西(或顺时针)运动的方向相 反,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方向。
谁先迎来黎明
讨论: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自西向东转(逆时针转) 北京先迎来黎明
自东向西转(顺时针转) 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谁先迎来黎明
地球自转的方向不同,人们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同。 地球的自转方向到底是怎样的?
确认地球自转的方向
在向前行驶的车上,向窗外看去,马路两旁的树林运动 方向是怎样的?
当2008年8月8日晚上20点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 ,美国纽约的人们在当天上午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到盛 大的开幕式。
观察世界时区图:
• 北京比乌鲁木齐早迎来黎明几小时? 我国目前统一采用的地方时是北京时间。
汽车倒退时,外面的景物又是怎 样运动的?
• 推测:
乘坐在一把转椅上,要看到周围的景 物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转椅应该向哪个 方向旋转?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 世界时区图
以经线为标准,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
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时 时时 时时 时时 时时 时时 时 时时 时时 时时 时时 时时 时时时
(精品教案)对于小学科学讲课稿范文集锦六篇
(精品教案)对于小学科学讲课稿范文集锦六篇对于小学科学讲课稿范文集锦六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别得别需要编写讲课稿,是讲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讲课稿应该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伙儿整理的小学科学讲课稿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伙儿阅读。
小学科学讲课稿篇1一、讲教材本节内容紧紧环绕地球运动及其所产生的地理意义举行学习,而昼夜交替则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
它对我们往后学习时差和昼夜长短起到了铺垫作用。
同时,学生对昼夜交替的学习有利于透过一些自然现象认识到事物本质规律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1)可以解释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想象。
(2)可以读图判读晨昏线,并可以运用晨昏线的特征解决咨询题。
(3)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规律性本质性的价值观。
重、难点分析判读晨昏线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读图分析能力要求非常高,而且它是解决地理咨询题的重要运用之一。
遂将晨昏线的判读和特征及运用定为本节重点将晨昏线的判不和特点定为难点。
二、讲学情我的学生是刚进入高中学习的高一新生,接触专业地理知识的时刻较短,对这一方面的概念比较含糊。
因此我要着重兴趣导入和强化概念,让他们能打好基础。
此外,那个年纪的学生自我意识都比较强,因此在课程中,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性,由老师讲,学生听,转化为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学生考虑,学生梳理。
三、讲教法本节我采纳的教学办法是以读图分析法为主,经过地球仪演示,让学生依照演示来分析、归纳、比较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运用教学挂图,指导学生分析归纳晨昏线的特征,并且辅以情景创设,采纳设咨询式教学办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明白知识,运用学习成果。
四、讲学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教学中运用地球仪,地图演示等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出一些小咨询题(如在同一时刻里,为啥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引导学生举行积极地考虑,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变被动为主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土壤中有什么》PPT课件(6篇)
合作探究
观察方法 活动一:用肉 眼观察土壤 活动二:用放 大镜观察土壤 活动三:土壤 沉积实验
实验记录单 观察步骤
我们的发现
合作探究
用肉眼观察湿润的土壤
合作探究 观察方法
实验记录单 观察步骤
我们的发现
活动一:用肉 眼观察土壤
取一勺新鲜 的土壤观察
发现土壤里有小 石子、沙、草根、 动植物的残体等
寻找土壤的成分
实验三 实验器材 烧杯、玻璃棒、土壤、蒸馏水 实验方法 将土壤放入装有蒸馏水的烧杯
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静置 实验现象 泥土沉淀物分为两层 现象解释 不同颗粒大小的物质下沉快慢不同 实验结论 土壤中含有 沙和黏土 。
寻找土壤的成分
实验四 实验器材 酒精灯、铁架台、铁盘 实验方法 将土壤放在铁盘上用酒精灯
加热 实验现象 土壤冒烟,有烧焦气味,变为灰白色 现象解释 腐殖质燃烧会冒烟,有烧焦的气味 实验结论 土壤中含有 腐殖质 。
寻找土壤的成分
实验五 实验器材 烧杯、酒精灯、载玻片 实验方法 用滴管取土壤静置后上层液体滴至
载玻片上,用酒精灯加热 实验现象 载玻片上留下痕迹 现象解释 无机盐易溶于水,加热后水分蒸发,留下无机盐 实验结论 土壤中含有 无机盐 。
合作探究
用放大镜观察干燥的土壤
合作探究
《土壤中有什么》记录单
观察方法
观察步骤
我们的发现
活动二:用放 大镜观察土壤
把土壤晾干、 捻碎,用牙签 把土壤颗粒分 开,借助放大 镜仔细观察
发现土壤的颗 粒不一样大,除了 有小石子和大小不 同的沙粒,还有粉 末状的微粒。
合作探究
地质学家发现,根据颗 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 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砂砾, 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 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 黏土。这些统称为为岩石的 微粒。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6篇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6篇小学科学五年级教案篇一一、直接导入提出问题出示两枚铁钉,(一枚有光泽,一枚生锈)。
问:这两枚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生活中在那里看到过铁生锈的现象?师:同学们观察的很细致,生活中铁生锈的现象很普遍。
你想研究铁生锈的什么问题?师: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很多关于铁生锈的问题非常好。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铁生锈了生答:一枚有光泽,一枚生了锈。
生答:它们的环境不同。
生答:厨房里的菜刀生锈了,自来水管道生锈,教室里的铁架生锈了,院子里的铁丝生锈了等。
学生提出问题,达成共识:我想研究铁为什么会生锈?铁生锈需要什么条件?怎样防止铁生锈?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认识铁生锈这种现象。
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问题。
二、猜想假设师:同学们,你们认为铁生锈可能与什么有关?在组内讨论讨论。
问: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师:这些只是你们的猜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们的猜想?三、制定方案师:设计什么样的实验?怎样研究?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制定研究计划。
然后在全班内进行交流。
要求:在一个小组汇报研究计划时,其他小组对设计的实验计划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组装实验装置师:根据刚才各小组制定的研究计划和改进建议,达成共识,请各小组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实验材料把你们的实验装置组装好。
强调:实验中,可以采用相同的'杯子或瓶子、相同的具有光泽的钉子,不同的是杯子或瓶子里的物质,可以选择空气、水、醋、油、盐水等,把钉子放入其中,观察钉子的生锈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
大约在一周后,咱们再进行交流。
五、展示交流让各小组展示组装的对比实验装置,并说说是怎么组装的。
六、探究怎样防止铁生锈、提出问题(1)铁生锈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2)怎样防止铁生锈?七、课堂总结师:学习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猜想。
生答:我们组认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生答:我们组认为铁生锈可能与水有关。
五年级科学实验总结PPT
家校共育意识
家长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可以加强与 学校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 成长。
THANKS
感谢观看
反馈
教师们也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反馈意见,如加强实验操作规 范性、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等。他们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对待这些反馈意见 ,并在今后的实验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04
CATALOGUE
实验中的问题与改进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
实验设备不足
由于学校实验设备有限,导致部 分同学无法亲身参与实验操作,
反思
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操作失误、数据 不准确等。他们对自己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改进措 施,如加强实验操作训练、提高数据记录准确性等。
教师评价与反馈
教师评价
教师们对学生的实验成果表示赞赏,认为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色,能够积 极参与、认真思考。他们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成 果体现了学生们在科学实验方面的进步和提高。
学生实验能力分析
实验操作能力
部分学生使用实验器材不 够熟练,需要加强实验操 作训练。
实验设计能力
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 创新能力,需要加强实验 设计训练。
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部分学生处理实验数据不 够准确和规范,需要加强 数据处理训练。
02
CATALOGUE
实验内容及过程
实验一:植物生长观察
植物种类选择
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验小组中,学生们相互合 作、分工明确,提高了团队协 作能力。
创新思维培养
通过实验中的不同尝试和创新 ,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培
五年级科学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冀教版科学原理揭示万物奥秘科学是一门探索未知、揭示真理的知识体系,也是一门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改善生活的工具。
在五年级的科学冀教版课本中,我们将会学习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的知识,通过深入了解科学原理,揭示万物的奥秘。
第一章:物质与能量物质和能量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
我们将学习物质的分类和性质,了解各种物质的特点。
同时,还会学习能量的传递和转化,了解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事物是如何运作的。
第二章:物理与化学物理与化学是科学的两个重要分支。
在物理方面,我们将学习力的作用和测量,了解力是如何影响物体运动的。
在化学方面,我们将学习常见的物质反应和变化,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变化。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家园,宇宙是我们广阔的探索领域。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地球的构造和运动规律,了解大气、水循环和天气的形成。
同时,还会学习有关宇宙的知识,如太阳系、星座和行星等。
通过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奥秘,我们能够更加珍惜我们的家园。
第四章:生命与健康生命无处不在,健康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多样性,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还会学习有关人体健康的知识,如饮食均衡、运动锻炼和疾病预防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第五章:技术与社会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了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
同时,还会学习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和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科技时代的挑战。
总结:五年级科学冀教版课本的内容丰富多样,从物质和能量、物理与化学、地球与宇宙、生命与健康,到技术与社会,全面涵盖了科学知识的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不仅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科学素养,还能培养观察、实验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材料与保温》科学教学PPT课件(3篇)
本课充分体现了实验材料和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自由选择实验材料 自行设计实验,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哪种材料传热快,哪种材料传 热慢,交流时再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价“他们的方案是否科学? 还可以怎 样完善?” 学生通过共同交流,互相补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充分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本节课有一些小组的参与度不够,尤其在交流 论证环节,在小组合作学习上,还需进一步引导。
生活中,学生一般都知道金属的导热性较好,木头、塑料、玻璃等导热 性能一般,比较容易区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但是,对于哪种常见材料 的导热性最好或最差,还是比较模糊,必须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三、说教学目标
1、能从材料的功能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懂的小组合作,会利用不同方式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3、能结合实验现象区别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学生交流:我们研究的问题是“相同时间内,同时加热铜棒、铁棒、木棒和 塑料棒,哪个物体升温最快?”加热后,铜棒上的第一个蜡环最先掉下来,等铜 棒上的第二个蜡环掉下来后,铁棒掉落了第一个蜡环,接着是铜棒上的第三 个和第四个蜡环先后掉下来,然后是铁棒上的第二个、第三个和第四个蜡环, 这时塑料棒上的第一个蜡环才掉下来。 到时间截止,木棒上的蜡环一个都 没有掉。 我们的结论是铜棒上的热传递最快,其次是铁棒,然后是塑料棒,木 棒上的热传递最慢。
材料与保温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大象版小学科 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材料与保温》。下面我 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 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 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热的传递方式》是大象版最新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 课。本课从制作锅的材料以及冰糕箱上盖棉被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尝 试从事物的功能角度提出研究问题,掌握将自己的疑问转化为可探究 的科学问题的方法,再利用对比实验,研究不同材料对热传递快慢的影 响,在传热速度的对比中形成“ 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同的,有的物体 导热性好,是热的良导体,有的物体导热性不好,是热的不良导体”的共 识。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6篇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6篇我们在编写教案时,要注意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教案的编写应注意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1教材分析《光和影》这篇课文内容的安排是从手影游戏开始引出影子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进而深入研究影子的几个特点。
同时让学生认识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及产生影子需要什么条件这一活动导入。
第二部分:联系实际说明什么叫光源。
第三部分:通过三个实验,探究影子的位置、大小及形状变化的特点。
第四部分:简单介绍投影的运用。
学情分析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及五年级学生喜爱游戏及动手实验的特点,应按教科书的安排及要求,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用不同彩色粉笔分别记录投在屏上的影子。
再根据影子进行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子之间的变化规律。
培养学生在实验观察中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概念1、光:使人能看物体的那种物质。
2、影子的形成条件:光、遮挡物、屏。
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3、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所发出的光。
4、影子的特点:①位置②大小③形状5、投影:光源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物体的影子。
如我们教室里的实物投影仪。
过程与方法1、认识光、光源及影子形成的条件。
2、分组进行光和影的三个实验。
3、分析、推理影子的特点。
4、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过程要用直观的演示及实验的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善于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究影子的特点是本课的重难点。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电筒、大号电池(作遮挡物)各八只,4开图画白纸24张,红、黄、蓝彩色粉笔各八支。
一、导入1、谈话2、板书课题3、通过闭眼活动引出下一个环节二、认识光源及影子形成的条件1、打开实物投影仪。
2、用手在投影仪及黑板中间作各种手影。
3、让学生认识什么叫光源及影子的形成需要的三个条件。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PPT教材课件(6篇)
杯壁:不锈钢杯烫,塑料杯次之,陶瓷杯最凉。
不锈钢杯
塑料杯
陶瓷杯
不锈钢杯的传热速度比塑料杯、陶瓷杯快。
用手触摸三种杯壁的温度,说明了什么?
金属吸热快,杯壁很烫;塑料吸热慢,杯 壁不是很烫。
几分钟后,这三种水的温度都一样吗?
不一样
金属散热快,保温效果不好;
塑料散热慢,保温效果好。
我们知道了:
铁、铝等(金属): 吸热快,散热快--------水温降得快------热的良导体 玻璃、塑料泡沫、陶瓷等: 吸热慢,散热也慢-----水温降得慢------热的不良导体。
动手实践
拓展延伸
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量,热现象中的“热” 是指温度,热膨胀中的“热”是指温度,摩擦生热 中的“热”是指内能(热能)。
本课小结
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 快;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 体热量的散失。
当堂检测
一、判断题 1.热的良导体可以阻止热量的散失。( X ) 2.铁杯子比塑料杯子保温效果好。 ( X ) 3.为了增强热传递,电饭锅全部都是利用容易 传热的材料制成的。 ( X ) 4.传热性能差的材料,保温性能一定好。( √ )
的作用。
动手实践
当保温杯内水的温度高于外界的温度时,保温杯 起到的作用是减缓杯内水的温度下降的速度;当保温 杯内水的温度低于外界的温度时,保温杯所起到的作 用是减缓杯内水的温度升高的速度。“保温”只能减 缓物体温度的变化。
动手实践
保藏冰块比赛
比赛名称 保藏冰块 比赛要求
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要 求杯外的包装厚度不得超过3厘米。并 比一比哪组的保温杯的保温效果最好。
动手实践
保温效果实验记录表
序 对杯子的处理方式 开始温 10分钟 20分钟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岩石会改变模样吗》PPT课件(6篇)
1.向杯内倒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 实验步骤 2.再倒入石膏糊;
3.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里。
实验现象
几天后豌豆种子发芽了, 结成块的石膏糊被胀裂
探究活动
+
=
将豌豆放入石膏糊中生长
探究活动 动物的活动
探究活动
结论: 植物生长及根的力
量和动物的活动对岩石 都会起作用。
探究活动
风化: 岩石在大气、水、气温或动植物等 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
实验现象 石块的体积和形状发生了改变
探究活动
+
=
把石块放入水瓶里反复多次晃动
探究活动
结论: 由于水的搬运作用,石子在
水流的推动作用下互相撞击和摩 擦,最后它们体积的大小和形状 都发生了改变。石块的棱角变圆, 瓶子里出现很多小石块。
探究活动
三、动、植物的作用
实验材料 实验目的
豌豆、石膏 探索植物对岩石的作用
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情境导入 容貌的改变
情境导入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探究活动
探究内容
冷和热的作用 流水的作用 动、植物的作用
探究活动
一、冷和热的作用
实验材料 酒精灯、镊子、水槽、石块 实验目的 探索冷和热对岩石的作用 实验步骤 1.用镊子夹住石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2.加热后把石块立即放入冷水中; 3.反复做几次。
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流水的 作用
将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内剧烈晃动。
由于水的搬运作用,在小溪、江河的流水中往往携带了许多石头和 泥沙,这些石头和泥沙在水流的推动作用下互相撞击和摩擦,同时还和 河岸、河床发生摩擦,最后它们体积的大小和形状都发生了改变。石头 越变越小,棱角被逐渐磨去。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是青岛版小学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五年级学生所需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本文将根据该教材的内容,为您总结五年级下册科学的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自然界中的力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有关力的概念和种类,比如重力、摩擦力和弹力。
他们将了解到力是一种物体相互作用的效果,并通过实验来观察和验证这些力的存在。
第二单元:光的传播这个单元将介绍有关光的传播和光的性质的基本知识。
学生将学习关于光的反射、折射和吸收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来观察光的传播过程。
第三单元:声音的传播学生将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他们将了解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通过实验来观察声音的传播过程。
第四单元:天体运动这个单元将介绍有关星球和太阳系的知识。
学生将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和卫星,并通过模拟实验来观察行星和卫星的运动轨迹。
第五单元:物质的存在形式学生将学习物质的存在形式和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他们将了解到物质可以存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并通过实验来观察这些状态的变化。
第六单元:花卉和树木这个单元将介绍有关花卉和树木的基本知识。
学生将学习植物的特点、组成部分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第七单元:简单电路学生将学习有关电路和电流的基本知识。
他们将了解简单电路的组成和功能,并通过实验来观察电路中的电流现象。
第八单元:科技改变生活这个单元将介绍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学生将学习科技的定义和分类,并了解一些科技产品对人们生活的改变和便利。
通过学习五年级下册科学,学生将能够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他们将了解自然界中的力、光、声音、天体运动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验来观察和验证这些现象。
同时,他们还将学习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和作用,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五年级下册科学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为进一步学习高年级的科学课程奠定了基础。
通过实验和观察,他们将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并学会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简单的机械》教案6篇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简单的机械》教案6篇教学目标:1、能应用已学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解决生活中带见问题的方法。
2、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能对生活中简单的工具的作用提出猜想。
教学重点:认识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寻找生活中的其它“好帮手”并猜想它们的作用。
教学准备:木板、羊角锤、拧紧的螺丝钉、未开的汽水、瓶起子……。
电子演示文稿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出示汽水瓶,如何将它打开?出示钉有螺丝钉的木板,怎样取出这些钉子?2.生活中工具的作用⑴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使工作更有效,人们发明了很多工具,这些工具成为了人们的“好帮手”。
你还知道哪些“好帮手”,它们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⑵分组讨论,完成表格。
我找到的好帮手名称可以做哪些事情我猜想它能……⑶全班交流。
(“注意倾听,补充发言”纪律保证效率,教师得加强组织引导)在交流活动中对学生发现的以下一些问题应该给予明确的肯定:①一种工具能干好多事情,不同的用法起到不同的作用。
(比如榔头能拔钉子又能钉钉子,一字螺丝刀能拧螺丝,又能打开奶粉盖)②不同的工具能干同一件事。
(比如老虎钳能夹小东西,镊子也能夹东西,剪刀有时也行)④一种工具做某件事特别专业。
(比如剪刀剪指甲不如指甲钳夹指甲来得容易)3、体验:“好帮手”的作用。
⑴、明确任务:选择不同的工具,在木板上钉上铁钉和螺丝钉,然后再把他们取出来。
⑵、分组活动。
⑶、全班交流。
(小组完成情况,感受:工具的确能提供方便)4、科技史阅读交流P21页指南车信箱,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感悟科技发展之快,知道现代工具都是在简单机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且人们还在不断改进身边的工具,以追求更高的工作效率。
(教师也可以下载一些图片,制作成简单的演示文稿,配合图片进行讲述:桔橰的介绍;纯粹人力-简单机械-现代工具的对比)他能撬动地球吗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会做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能够观察记录杠杆尺的状态,学习使用图示法简化问题。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奇思妙想——设计篇》大象版 (共10张PPT)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6 日星期 五2021/ 8/6202 1/8/620 21/8/6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 021年8 月2021 /8/620 21/8/62 021/8/ 68/6/20 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8/ 62021/ 8/6Aug ust 6,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 1/8/62 021/8/6 2021/8 /62021 /8/6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奇思妙想—设计篇
认识乐器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设计制作乐器的方案
认识乐器
音乐是流动的诗篇,美妙的音乐能给人以艺术享受。
认识乐器
我国古曲《流水》被录在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携带 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外太空,向外 太空可能存在的高级生物传播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
认识乐器
琵琶挺好听的, 我们组做一把
土琵琶吧!
结束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620 21/8/6F riday, August 06,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62 021/8/6 2021/8 /68/6/2 021 9:14:33 PM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乐器有很多种,它们都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呢?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通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大量的事例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 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 振动无规则的、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 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声。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6篇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精选6篇(一)【教学目标】1. 知道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的位置,并理解心脏的主要功能。
2. 了解心脏与血管之间的关系,知道心脏是如何通过血管将血液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
3. 理解心脏和血管是构成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够描绘出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路径。
【教学内容】1. 心脏的位置和功能;2. 血管的种类和作用;3. 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路径。
【教学重点】1. 理解心脏的位置和功能;2. 理解不同种类的血管的作用及其在循环系统中的重要性;3. 理解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路径。
【教学难点】1. 描绘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路径;2. 理解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人体器官,特别是呼吸系统。
二、呈现(10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张身体部位的图,在上面标出心脏的位置。
2. 与学生一起探讨和讨论心脏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心脏是一种肌肉,是人体的泵,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推向全身各个部位。
三、讲解(15分钟)1. 讲解血管的种类和作用,特别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区别和功能。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静脉是黑色的,而动脉是红色的。
四、实践(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一张图纸,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描绘出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路径。
学生可以以箭头、颜色等方式来表示血液的流动。
2. 学生完成后,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通过分享让学生互相学习和补充知识。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路径和血管的作用。
2. 提醒学生,保持心脏和血管的健康非常重要,要多运动、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延伸】1.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可以进一步在课后让学生进行有关心脏和血管的调查和研究,例如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相关资料,并撰写小论文或制作PPT进行展示。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摆的研究》PPT课件(6篇)
课堂总结
一个摆的摆动次数受摆绳长 度的影响,摆绳越长摆动速度越 慢,摆绳越短摆动速度越快。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钟摆的快慢与( C )有关。 A.摆重 B.摆幅 C.摆长 2.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时,发现在一 分钟内摆动了65次,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方法( A ) A.增加摆绳的长度 B.减轻摆锤的重量 C.缩短摆绳的长度
课堂练习
二、判断题 1.摆锤的重量影响到摆的摆动幅度。 ( X ) 2.伽利略创立了著名的等时性理论。 ( √ ) 3.摆绳越短摆动速度越慢,摆绳越长摆摆动速度越 快。 ( X ) 4.当钟摆在一定的幅度内摆动时,其周期与摆长有 关。 ( √ )
家庭作业
继续摆的 研究实验。
板书设计
摆的研究
摆的长度
探究过程
改变摆绳的长度,不改变摆锤重量
探究过程
探究过程 实验要求: 1.改变摆绳的长度,不改变摆锤的重量; 2.重复做几次实验; 3.观察时间是15秒; 4.小组同学分工合作; 5.计时要准确,作好记录。
探究过程
第一次 第二绳长
两倍绳长
10次
6次
11次
7次
10次
自学提示2:自学课本“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小组讨论:我们 要改变哪个因素?哪些因素不变?
拓展延伸 单摆是一种理想的物理模型,它由理想化的摆
球和摆线组成。摆线由质量不计、不可伸缩的细线 充当。摆球密度较大,而且球的半径比摆线的长度 小得多,这样才可以 将摆球看作质点。
拓展延伸 1583年,意大利人伽利略创立了著名的等时性
理论,这是钟摆的理论基础。第二年,在他的指导 下,年轻的钟表匠哥士达成功制造出了第一个钟摆。
发现: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长。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家园——地球》教案6篇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家园——地球》教案6篇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用简单实验来验证前人的猜想并做出结论。
2.进一步学习搜集与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科学探究活动的长期性与艰苦性,逐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1.知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状星体。
2.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理解的历史。
教学准备篮球、橡皮泥、火柴、课件(与地球形状、“神舟5号”、“神舟6号”等相关的资料)。
教学重点:体验科学探究中使用想象建立假设及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提问: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而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你是否知道自己的“家”是什么形状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谈话:我们现在通过上网、看书、询问,也许1分钟就能够轻松知道答案,可你们是否知道在这个答案的背后,人们经历了一个多么复杂、辛苦的探究过程。
二、探讨人类理解地球的过程活动1关于地球形状的猜想与探索谈话:首先让我们走入远古时代,了解最初人们把地球想象成什么样的?(课件展示)提问:“天圆地方”的这种说法在现在看来也许有几分可笑,但是,我们想想当时的条件,人们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理解呢?学生交流,评价。
小结:那时候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凭自己的直觉光靠自己的眼睛来判断,即使结论是错误的,但他们毕竟也是在仔细观察之后作出猜测的,并不是凭空捏造。
讲解:慢慢地人们对自己的这种想法产生了怀疑(课件展示)。
希腊人通过观察船只进港和出港提出了假设:大地不是平的,可能是一个大圆球。
活动2观察进港的帆船谈话:接下来我们做一次模拟实验,看看是否也能观察到古希腊人看到的现象。
(课件展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实验,交流发现。
我们再把船放在桌面上航行,用同一方法观察,看看和刚才有什么不同。
从这两个实验中说明了什么?古希腊人的猜想成立吗?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讲解:这是人们对地球形状理解的一个重大转折,接着,在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观看月食时,发现月亮上地球的影子是圆弧形的,所以他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机械钟摆》科学教学PPT课件(3篇)
四、拓展
伽利略
16世纪著名的科学家伽利 略。他在一次教堂里参观,看到 挂在天花板下的吊灯在微风的吹 拂下,发生了轻微的晃动,他利 用脉搏测出了摆的摆动所用的时 间基本不变,进而发现了摆的等 时性。
四、拓展
惠更斯
1656年惠更斯首先将摆 引入时钟成为摆钟以取代过 去的重力齿轮式钟。他从实 பைடு நூலகம்和理论上研究了钟摆及其 理论,人类才进入一个新的 计时时代。
的摆动和火钟、水钟一样是有规律的,似乎
2列 3列
也具有等时性。
伽利略回到房间后,继续实验,寻找更
精确的计时工具。他找来细绳、铁球等实验
用品,伽利略用细绳的一端系上铁球,将另
2 行 一端系在天花板3上行 ,这样就做成了一4 行 个单
摆。
1.聚焦
摆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计时 的呢? 摆钟为什么比之前的其他计 时工具更能精确计时呢?
观 察 摆 钟
2.探索
活动一 观察钟摆运动的特点
摆杆
摆锤
测量钟摆10秒摆动的次数
思考:怎样才算是摆动了一次呢?
测量钟摆10秒摆动的次数 根据测量结果,思考钟摆运动的特点。
相同时间摆动次数相同 (钟摆摆动具有等时性)
其他的摆每10秒钟也都是摆动10次吗?
自制一个单摆 材料:铁架台、棉线、金属球
摆动开始与计 时开始同步
探索
自制摆1分钟摆动次数记录表
第一次 摆动次数
第二次
第三次
发现:同一个摆,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单摆的等时 性)。
探索
3. 统计各组的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
第1组 第2组 摆 动 第3组 次 数 第4组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你发现了 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科学课件(6篇)学校五班级科学课件篇1【教学重点】设计对比试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试验中严格掌握变量,并留意收集试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预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爱怎样的环境?2、同学自由发表。
二、试验一:蚯蚓喜爱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1、我们先来讨论蚯蚓喜爱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试验呢?2、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试验,并留意掌握条件。
3、出示试验器材,商量试验步骤:(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爱护蚯蚓,便利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看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试验材料,同学试验,老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沟通,概括:蚯蚓喜爱黑暗的环境。
三、试验二:蚯蚓喜爱枯燥还是潮湿的环境?1、过渡:那么,蚯蚓喜爱枯燥还是潮湿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试验。
2、同学设计试验,自由发表自已的。
3、老师出示材料,在沟通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试验步骤:(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枯燥,一边潮湿。
(2)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3一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看,并记录观看结果。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试验材料,同学试验,老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沟通,概括:蚯蚓喜爱潮湿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1、让同学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爱生活在肯定的环境里。
3、同学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
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五、课外作业:1通过学习, 请选择一种你喜爱的小动物, 进行饲养并将你伺养小动物的状况记录下来, 看看你能不蚀能发觉一些小动物的习性.学校五班级科学教案2:食物链和食物网学校五班级科学课件篇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商量,发觉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
情感、看法、价值观:形成擅长听取别人的看法、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看法。
【教学重点】讨论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熟悉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知首“生物与生物之间也是互相依靠,相互影响的。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
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肯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靠、相互影响的。
这段时间我们重点讨论这方面的学问。
二、谁吃谁:1、老师出示校内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觉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
2、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消失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3、同学自由说,老师随机用简朴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
(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蔷薇--毛毛虫--小鸟)4、讲解并描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让同学划出书中12面相关句子)三、田野里的食物网:1师讲:田野里有许多生物,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冗杂的食物关価。
(课本13图)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
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冗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2让同学商量假如一种生物灭亡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四、练习:1、蔷薇花丛中的生物有:小草、蚜虫、瓢虫、落叶、小鸟、蚯蚓、请岀一条食物链,这条食物链中--是生产者,-------------是消费者。
------------2、请你写岀其他食物链:----------学校五班级科学课件篇3【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生物在肯定区域内互相影响、互相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依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治理和观看。
情感、看法、价值观:熟悉到互相听取看法、共同协作、综合治理和观看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设计一个生态瓶建筑方案。
【教学难点】依据设计方案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看。
【教学预备】大饮料瓶、剪刀、建筑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
【教学过程】一、熟识池塘里的生物环境:1、参看书14面的池塘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供应了哪些关心?(4)动物为植物生长做了哪些奉献?(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行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1、说明:我们如今要仿照池塘群落建筑一个生态瓶,讨论其中的关系。
2、同学商量: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1)你们预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3)假如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5)生物放入的挨次需要考虑吗?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当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留意标诞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1、说明制作步骤:(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洁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预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依据商量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议确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看记录。
留意每天观看生态瓶里发生的改变,并做好记录。
学校五班级科学课件篇4【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转变。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试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试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试验中的现象。
对试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沟通结果和想法。
设计模拟试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情感、看法、价值观:关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
【教学重点】熟悉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
【教学难点】设计模拟试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教学预备】分组器材:潮湿、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扎孔〕、水。
老师演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或录象、介绍试验操作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1、下雨是一种常常发生的天气现象。
下雨时,雨水降落到土地上。
雨水会不会对土地产生影响?土地会发生什么改变?雨水会发生什么改变?2、同学商量沟通。
3、好!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
二、雨如何影响土地1、我们先来看两幅图。
〔出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你能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吗?你平常看到过类似的景象吗?你认为消失这样的景象的缘由是什么呢?2、模拟试验:下雨。
同学观看试验装置,明白试验器材所代表的含义。
老师课件出示介绍试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同学观看学习。
同学分组试验。
要求:试验前认真观看斜坡上的土地的形态;试验时留意观看“降雨”过程中的土地,以及“雨水”和“径流”的状况,并做记录;试验后描述试验中的现象并依据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小组沟通、汇报。
3、小结、拓展。
雨水会不会影响土地?老师出示图片,同学观看并思索:斜坡上的这很多小细沟是怎样来的,这很多小细沟中汇合的水流又会怎样转变地形。
三、影响侵蚀的因素1、假如我们刚刚试验中的土地不是斜坡而是平地,假如斜坡上长满树木,假如降雨量很大,结果又会怎样呢?为什么?2、同学回答。
3、接下去我们就一起来讨论“影响侵蚀的因素”吧。
我们能设计试验进行讨论吗?4、同学小组选择一个讨论的问题,进行试验设计前的商量沟通。
5、同学小组尝试撰写试验方案,老师提示这是对比试验,方案中要留意明确不同条件和相同条件,试验器材的选用和试验装置的设计。
四、课外拓展活动还有什么影响侵蚀的因素呢?盼望你们课后能连续观看与讨论。
五教学札记学校五班级科学课件篇5【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合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看法、价值观:熟悉到对比试验、严格掌握试验、重复试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试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合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预备】试验打算单和试验记录表,试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教学过程】一、沟通试验中的发觉: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二、整理分析试验信息:1、老师分发试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试验小组的试验信息。
2、分析试验信息:(1)试验组和对比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2)从试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3)试验结论和我们试验前的猜想全都吗?三、沟通试验信息:1、仔细听取其他不同试验小组介绍他们的试验方法和猎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沟通,了解他们在试验中有什么发觉,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试验结果的。
3、汇合全班同学的试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报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看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一是温度。
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
一般需汲取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分的氧气。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科教版五班级上册科学:观看绿豆芽的生长【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转变的时候,植物具有肯定的适应环境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试验,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观看,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