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军坦克军团编制

合集下载

装甲先锋——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坦克兵(二)

装甲先锋——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坦克兵(二)

装甲先锋——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坦克兵(二)作者:虎跃等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4年第1期近卫军泛指军队中的精锐之师。

苏联近卫军诞生于1941年9月18日。

当日,遵照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决定,为表彰在伟大卫国战争中部队全体指战员的集体英雄主义、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高超的军事技能,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发布第308号命令,授予首批战功卓著的部队“近卫”称号,其中将步兵第100师、第127师、第153师和161师,分别改称近卫步兵第1师、第2师、第3师和第4师。

这些兵团在卫国战争初期同德军进行了殊死搏斗,并参加了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在叶利尼亚城下实施的反突击。

例如,步兵第100师所属部队1941年6月26~28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城下重创德军步兵第35师和坦克第25师,歼灭德军1个步兵团和1个坦克团、1.5个摩托车营,摧毁坦克100余辆、装甲车13辆、反坦克炮23门。

坦克兵成为首支近卫部队的是坦克第4旅。

该旅在莫斯科会战的防御战中,表现无比英勇顽强,战功卓著。

1941年10月初,该旅在近卫步兵第1军编成中作战,向奥廖尔一图拉方向挺进,在姆岑斯克地域与德军突击的坦克集团遭遇。

该旅所属分队广泛设伏,数日之内,遏制德军两个装甲师的多次突击,并在战斗中击毁坦克1 33辆。

1941年11月11日,坦克第4旅被改编为近卫坦克第1旅。

在莫斯科会战中,坦克9、8旅也因作战有功,被改编为近卫坦克第2旅和第3旅。

1943年2月22日,苏军中编成了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

5月14日,编成了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

这些近卫坦克集团军在1943年库尔斯克会战中不愧是英勇作战的典范。

1944年4月25日,坦克第1集团军改编为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11月20日,坦克第2集团军改称为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坦克第6集团军改称为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

1943~1945年多次进攻战役中,近卫军团和兵团通常都在决战方向作战。

苏联最高统帅部所使用的近卫坦克集团军,对德军防御纵深中迅速发展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转帖)二战后初期苏联陆军编制装备和冷战时期的战略战役态

(转帖)二战后初期苏联陆军编制装备和冷战时期的战略战役态

(转帖)二战后初期苏联陆军编制装备和冷战时期的战略战役态二战结束后,苏联军队将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缩编为坦克师和机械化师。

并在步兵师编入坦克和自行火炮团。

苏军进入装甲化机械化改装阶段。

40年代末50年代初期的苏联步兵师师属坦克团的编制装备: 编制3个中型坦克连,1个重型坦克连,1个重型自行火炮连,1个摩托化步兵连,1个高炮连等。

中型坦克连是每排3辆车,连10辆车,重型坦克连是6辆车,重型自行火炮连为4辆车,全团坦克自行火炮共40辆。

同时代(1948~1955年),苏联军队的坦克师属中型坦克团(也包括机械化步兵师师属中型坦克团),也就是单一型号坦克团,都是采用排2辆车,连7辆车,营22辆车,团67辆车,包括机械化步兵团团属的中型坦克营,也都是如此编制。

所以一个坦克师编制的中型坦克在233辆以上(包括师属侦察分队的坦克)。

苏军的还在反坦克分队编制SU-100,在步兵团编制SU-76,并且一直使用到50年代中期。

苏联军队40~50年代的装甲部队编制装备资料显示,苏联在1947年~1952年,重新生产3130辆ISU-122,1948~1956年新生产了2450辆ISU-152,当时这两种自行火炮的底盘IS-2坦克已经停产。

苏联重新生产这两种重型自行火炮可能是战后冷战开始,在核战争阴影下,重型自行火炮的突击能力和防护能力要高于其他陆军地面装备,所以为了增强地面部队的突击能力,重新开工生产。

ISU-122/152的生产数量,1945年战争结束前,一共这两种自行炮生产了4075辆。

连同战后生产的,这两种自行火炮数量接近1万辆。

1951年,中国苏联签订60个步兵师装备进口协议,苏联告诉中国,由于安排生产很困难,必须在1952~1954年3年内交付这60个师的装备,苏联强调的是生产困难而不是运输计划问题。

可是苏联提供的这60个师的装备都是二战期间生产装备的。

根据现有的纪录,这些装备1950年后,基本上都被新装备替代了,苏联会重新为了中国而生产吗?更大的可能是当时苏军换装更换下来的旧装备,这个三年的为中国陆军装备生产计划实际上是苏军的换装计划。

苏军编制

苏军编制

苏军装甲兵编制作者的话:编制对于军队来说,就如同一个人的骨架,正是这种“骨架”赋予了士兵有机的组织和指挥,并在战争中将其最大的效率发挥出来。

而装甲兵的编制尤其重要,二战中各国装甲部队采用了多种编制方式,其中特别是德国和苏联这两个国家,德苏两国装甲兵编制的变迁代表了当时世界装甲兵编制的典型走向,现代合成机械化部队编制中也带有当时的不少痕迹。

在这个专辑里,我将试图详细地去描述苏德两国的装甲兵编制。

计划分几个部分连载去介绍苏军从30年代后期到1945年的装甲部队编制。

读者假如有问题或发现错误请写信告诉我们,我们的信箱是tank@,也可以在本站的留言簿上留言。

机械化军编制在实战中遭淘汰,苏联为了应急,1941年7月起,在战场上陆续实施了坦克师和坦克旅编制。

其中仅在原来基础上改进的坦克师编制没有多大意义,而新型坦克旅却在二战苏军装甲兵编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坦克师(1941年7月)机械化军由于过于庞大而难以操作的事实已经很清楚了,1941年7月15日,苏联解散了所有剩余的机械化军。

摩托化师被转变为普通的步兵师。

坦克则被编入规模小一些的坦克师,这种新编制的坦克师和早期的坦克师很相象,只是缩小了一些。

具体编制如表3.1:师部侦察营 10辆T-40坦克、26辆装甲车、1个摩托车连2个坦克团团部 3辆装甲车、3个高射机枪分队中型坦克营 1个重坦克连(10辆KV坦克)、2个中型坦克连(每连10辆T-34坦克)2个轻型坦克营每营3个轻型坦克连(每连10辆T-26或BT坦克)摩托化步兵团团部 3辆装甲车3个步兵营每营3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12挺机枪)、1个迫击炮连(6门82mm迫击炮) 反坦克连 6门45mm反坦克武器迫击炮连 4门120mm迫击炮炮兵连 4门76mm火炮炮兵团3个炮兵营每营2个炮兵连(每连4门76mm火炮)、1个榴弹炮连(4门122mm火炮) 轻型防空营 3个轻型防空连(每连4门25mm或37mm高射炮)师属其他部队运输、维修后勤、医疗营主要的区别是减少了坦克排的坦克数量,由原来的5辆减少到3辆。

苏联二战时期坦克发展

苏联二战时期坦克发展


BT系列坦克被称为快速坦克,因为其首先采用了轮履两用的“克里斯蒂”悬 挂系统(安装和拆卸履带后坦克都可以行驶),其特点是没有托带轮,发动 机直接控制负重轮。但是因为当时材料技术的欠缺,这种悬挂系统只能用于 中轻型坦克,所以BT系列整体防护有所不足。 这一型坦克作为对“克里斯蒂”系统的测试,为以后 T-34的悬挂系统研究提 供了经验。 苏联人一直崇尚骑兵。当然,这也与当时的政治环境,陆军掌权的是骑兵元 帅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有兲。BT系列的设计思路就是在一线冲锋的轻骑兵, 所以随着型号的更新,速度在不断地提升。
战争中期
• 1、T-34 • 2、KV-1 • 3、KV-2 • 4、KV-85 • 5、SU-100
• 6、SU-122
T-34
性能数据(T—34/76)
• • • • • • 长度/宽度:5.92m/3.00m 高度:2.45m 重量:26.3吨 乘员数:4人 主要武器L-11(1939) F-32(1941)76.2mm坦克炮,备弹77发, 辅助武器:2 X 7.62mm DT 机枪,备弹2898-4725发

SU-76M是苏联人在迫不得已的情冴下七拼八凑的产物, 1942年的苏联步兵缺 乏有敁的近距离火力支援武器,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研制新式的突击炮,不 要求太高的质量,但是产量和低廉的价格。 最早,设计局从炮塔报废的T-26和BT系列坦克入手,希望能设计出一 种满意的车辆。但是无奈这两种十年前的老爷车实在是难以利用,设计局最 终把视线放在了新型的T-70轻型坦克上。为了满足廉价的需要,设计局 加长了T—70的底盘,简单的制作了一个炮塔,然后装了一门当时算是大 威力的ZIS-3 76mm反坦克炮作为武器。最初 SU-76M的生产型号拥 有一个全封闭式炮塔(学德国人的),命名为 SU-72或是SU-12,生产了一段 时间以后因为炮塔中火炮射击的烟尘难以排出以及车辆着火逃生困难等问题, 设计局将炮塔由改为了半封闭式。 SU-76作为一种轻型步兵支援武器还是比较有敁的,最初还担任一些反坦克的 任务,后来逐渐过渡成为全职步兵支援车辆。 SU-76M产量很大,高达14000多 辆。它不仅在欧洲作战,后来还大批量参加了对兲东军作战的“八月风暴” 行动。

二战各主要交战国装甲兵发展——苏联篇

二战各主要交战国装甲兵发展——苏联篇

二战各主要交战国装甲兵发展——苏联篇一.从装甲汽车和装甲列车说起虽然一战中的俄军装备落后、结构臃肿,屡屡败于人数上处于明显劣势的德军手中。

但这些却掩盖不了一个事实——俄军是最早进行机械化作战尝试的部队之一。

一战爆发前,在俄军编制中已经出现了15个营,约300辆装甲汽车,这些装甲汽车在战争中非常活跃,战果累累。

固然它们离真正的装甲兵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俄国人为了机械化作战所作出的尝试,付出的努力由此可见一斑。

同时,也为苏联时代庞大的轮式装甲车部队奠定了基础,但当坦克出现于战场上的时候,俄国国内却因为革命而混乱不堪,错过了发展坦克的最初时机,颇为可惜。

然而,在内战的战场上,却有另一种装甲武器被发扬光大,这就是装甲列车。

由于当时红军与与白匪军的交战多围绕着铁道线进行,装甲列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整个内战期间,共有大约200辆装甲列车涌现了出来,装甲列车名噪一时。

诚然,这两种装甲武器都有着严重的缺陷,装甲汽车防护太差,而装甲列车则是无法开出铁道线,因此,他们的辉煌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但他们最大的贡献却是为新生的苏联红军埋下了一颗装甲的种子,并最终繁衍出一支强悍无比的铁甲雄狮。

二.起步晚,发展快随着内战硝烟的逐渐散去,苏联经济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随着斯大林的一声令下,苏联迈开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的步子,与当时由于财政状况不佳而坚持“小规模职业化军队”的欧美不同,斯大林要求他的军队在兵力、火炮、飞机、坦克方面全面压倒潜在敌人。

但是,在坦克领域苏联人已经严重滞后,当雷诺FT-17风靡全球之时,苏联人却还未接触过坦克,而且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封锁之下。

苏联人亦是无法从外界获取相关资料,就在此时,德国人伸出了友好之手。

一战后的德国饱受英法欺压,割地赔款,举国上下都满怀对英国的愤恨。

但是由于军队发展严重受限(《凡赛尔条约》规定德国国防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且不得发展重机枪,不得发展坦克,不得建立空军),德国人不得不寻找可以依赖的朋友,借他人之手研制坦克,就这样,在英法的打压之下,欧洲最有潜力的国家走到了一起,德国出技术,苏联出设备,相互携手走过了发展坦克最初的日子。

苏联军队与美国军队的编制特色

苏联军队与美国军队的编制特色

苏联军队与美国军队的编制特色百度贴吧> 二战吧作者:海因莱希归来苏联军队与美国军队的编制特色陆军:苏联陆军80年代总数140万左右,分为A/B/C/D四种架构,总共有多达200个现役师。

其中的A类部队约占到师总数的1/5左右,它们是装备大量先进坦克和车辆,拥有极其强悍突击力的部队,主要部署在东德和乌克兰。

远东也有很少部分的A类部队。

这些部队基本满编。

B类部队,这些部队一般达不到满编状态,和平时期只有70-80%的编制,装备数量基本满编,装备较A类部队较差,属于二线部队。

这两种部队是无需动员,可以直接参战的部队,师的数量只有一半不到。

C类部队,人员编制只有一半左右,坦克满编,其余装备基本不满编。

战时需要一个月左右补充和动员。

D类部队,占苏军的1/3左右,基本不编制人员和车辆,只有一个空架子,需要三个月至半年左右才可以上战场。

其余的还有一些后备役部队,没有日常的军事训练,只是简单的作登记。

苏军的编制数量极其庞大,人数却并不算多,盖因那些只占空架子的部队太多所致。

苏军的编制较为臃肿,军事革新较慢,苏军曾在70年代末在一个旅试点引入空地一体战法,效果很好,被建议全军推广,但是推广到80年代末也只推行了几个旅而已。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苏军架构过于臃肿,效率比较低下。

苏军可能由于二战的经验,部署了很多方面军属炮兵师/军,编制了大量的重炮和火箭炮。

这在西方国家是见不到这样的编制的。

在70-80年代经过整改,很多炮兵军裁撤掉了,但是炮兵师这个编制却保留到了最后。

西方的军事家们非常看不起苏军的类似编制,认为此代表了苏军的突破编制过于臃肿。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炮兵集约作战是苏军的特色,不过的确是存在臃肿的嫌疑。

苏军还有一个特色是野战后勤人员很少而且集约化,苏联的前线部队,哪怕是A类王牌也是基本不编制后勤人员的,后勤完全依赖于方面军的专业人员(苏军认为,将后勤交给专业人员效果更好)。

这就导致了苏军突击力极强,但长期作战能力很差,应该避免长期的消耗战,这是与苏军高度提倡速战速决与首战即决战的思路分不开的。

二战时期苏军和日军的编制情况

二战时期苏军和日军的编制情况

二战时期苏军和日军的编制情况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东部战线的反法西斯作战任务基本上是由苏联红军承担的。

而苏联红军地面作战的绝大部分作战任务,是由其陆军完成的,其战争规模之大、军队人数之多和编制装备之复杂是历史罕见的。

截至卫国战争胜利的1945年5月,苏联红军的总人数达到了11365000人。

如此众多的人数和巨大数量的武器装备,只能通过合理的军队编制形式才能发挥其战斗威力。

苏联陆军在战争期间的军队编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变化过程,最后才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

本文试图对二战期间苏军陆军军队编制的发展变化作一较清晰的总结,以供广大同好参考。

因为苏军坦克兵(机械化兵)军队编制情况另有文章介绍,所以本文只介绍苏军陆军除坦克兵以外其他军兵种的军队编制情况。

方面军方面军在苏军中是指武装力量的战略战役军团,通常于战争开始时组建,用于完成在陆战区数个战役方向(有时是一个战略方向)上的战略战役任务。

方面军是苏军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其中往往还包括若干空军部队。

从这个意义上说,方面军并非是单一军种军团,但其主体力量还是陆军部队,所以本文将其列入一并叙述。

方面军一般只在战时组建,其前身和组建的基础是战前的军区。

在战争爆发前夕,苏军共有16个军区。

战争爆发后,其中的5个军区即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西部特别军区、基辅特别军区、列宁格勒军区和敖德萨军区分别改组为西北方面军(辖第8、第11和第27集团军)、西方方面军(辖第3、第4、第10和第13集团军)、西南方面军(辖第5、第6、第12和第26集团军)、北方方面军(辖第7、第14和第23集团军)以及南方方面军(辖第9和第18集团军)。

光是战争第一阶段就有12个方面军组建并投入战斗。

战争期间方面军的数量曾达到15个,战争后期随着战线的缩短,方面军数量逐步减少。

苏联方面军并没有固定的员额和组织编制,其员额和组织编制视战略战役任务的重要性、作战地区地形特点等因素决定,各个时期和不同地区的方面军战斗编成差异很大。

二战各国军队编制综述

二战各国军队编制综述

1939战前,分驻13个地区的德军有51个现役师,包括39个步兵师(4个摩托化)、5个装甲师(加1个装甲旅)、4个轻型师和3个山地师。

战事一起,就迅速扩张。

到1940年,装甲师数量翻番(主要是改装轻型师)。

德军为入侵波兰编组了2个集团军群:北集团军群由2个集团军(各3个军)组成,辖2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16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南集团军群(3个集团军10个军)辖4个装甲师、4个轻型师、21个步兵师和3个山地师。

德军最重要的编制是师,分为步兵师、摩托化步兵师、装甲师、轻型师和山地师。

“第1波”的35个步兵师有18000人,第2波的有15000人,第3波和以后的步兵师炮兵数量较少。

步兵师由3个3000人的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组成。

跟其他军队不同的是,德军步兵师的工程营和侦察队是战斗部队,装备有火焰喷射器和反坦克炮,经常是攻坚的先锋。

步兵营由3个步兵连和一个机枪连组成。

步兵连约180人加一个班的反坦克枪。

机枪连有3个排6挺重机枪。

步兵营还有迫击炮排6门81mm迫击炮。

一个步兵团的火器包括26挺重机枪、85挺轻机枪、18门81mm迫击炮、27门50mm迫击炮、12门37mm反坦克炮、6门76mm步兵炮和2门150mm步兵榴弹炮。

炮兵团由3个105mm野炮大队组成,大队各3个4门制的炮连。

一个150mm中型炮大队原来是配属的,后来归入第1波步兵师编制。

师以上集团军和军还有中型和重型火炮。

摩托化步兵师由3个摩托化步兵团和一个摩托化炮团组成。

波兰战役后,随着更多装甲师列编,其中一个摩托化步兵团转入其他装甲师。

波兰战役的德军装甲师由2个坦克团组成,坦克团是2个4连制(32坦)坦克营组成。

加上预备车和各级部门共有561辆,不过一般都不到满编制,平均320多辆。

多数是I型和II型轻型坦克,不过装备机枪或20mm炮,一些捷克38式坦克和少量III型和IV型坦克。

装甲师有2个全摩托化步兵团,后改称“装甲掷弹兵”。

德军装甲师的成功并不在其坦克的质量,在某些方面还不如其对手,而在于组织和战术能力。

苏联近卫坦克第5军战史

苏联近卫坦克第5军战史

苏联近卫坦克第5军战史苏联红军近卫坦克第5军,全称“近卫红旗斯大林格勒—基辅坦克军”,是第二世界大战中苏联的三支精锐坦克军之一。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战争爆发前的几个月。

前驱的战斗1941年3月11日,红军在基辅特别军区组建了一支新部队——第40坦克师(指挥员米哈伊·施沃格科夫上校)。

当1941年德军突袭苏联时,这支坦克师作为第19机械化军的一部,正驻扎在远离前线的基辅以西的日托米尔。

此时,它的士兵满员,而军官和士官却缺编达53%;步兵的重武器严重不足,炮兵只有1/3的火炮堪用;全部的坦克就是139辆T-37,6辆T-28(它们是在师属修理厂里被发现的)和19辆报废的T-26。

战争开始的头两天里,第40坦克师的大部分T-37都抽调给了奔赴前线的步兵师。

不久,坦克师也编成两个梯队开往战场:第一梯队集中所有的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第二梯队则几乎完全是步兵徒步穿行进。

1941年6月24日,冒着德国人的空袭,他们终于抵达捷多维奇。

第二天,仅有19辆坦克的第40坦克师就和第228步兵师一起发起向杜布诺逼近的德军的反击。

24小时的激战后,这支部队只剩下9辆坦克!但红军战士们仍然以令人吃惊的勇气和牺牲精神,继续抵抗着德军的猛烈攻势。

残酷的战斗一直持续到7月22日。

此时,第40坦克师的战斗人员已不足700人,他们于8月底撤退到高加索。

第40坦克师再也没有出现在红军的战斗序列中——它的番号被撤销了。

当9月到来时,第40坦克师的人员组成了一支新的部队:红军第45坦克旅,安德列·库施京上校被任命为坦克旅指挥员。

不过由于11月份间德军逼近罗斯托夫,坦克旅又被转移到斯大林格勒,直到1942年4月才正式组建完毕。

此时,第45坦克旅下辖第250、第251坦克营和第45步兵营,共装备25-30辆T-34,7辆KV-1和15-20辆T-60。

4月末,第45坦克旅搭乘火车抵达沃罗涅什,加入由B·A·米舒林中将指挥的坦克第4军(即后来的近卫坦克第5军,我们的主角)。

二战时苏军的七十个集团军

二战时苏军的七十个集团军

二战时苏军的七十个集团军苏第一集团军全称红旗第一集团军。

1938年7月在远东组建,属远东方面军编成,当时称滨海第一集团军。

1945年8月以前,驻守远东。

辖步兵第二十二、第三十九、第五十九、第二三一、第三OO和第三六五师,坦克第七十五、第七十七和第二五七旅,独立坦克第四十八团等。

1945年8月,在远东第一方面军编成内参加了哈尔滨一吉林战役。

8月11日,即战役第三天,集团军攻占梨树镇。

尔后,协同第35集团军围歼日军密山集团,于12日攻占密山筑垒地域。

在进攻过程中,集团军强渡穆棱河,翻越老爷岭,攻占了林口县,并派出先遣支队进至牡丹江附近。

8月20日,先遣支队攻占该市,并与远东第二方面军的空降兵会师。

历任司令员:瓦西里耶夫;萨武什金;别洛博罗多夫。

苏军第三集团军1939年在白俄罗斯特别军区以维捷布斯克集团军级集群为基础组建。

当年9月参加了苏军向西白俄罗斯的进军。

卫国战争爆发时,集团军辖:步兵第四军、机械化第十一军、第六十八筑垒地域等。

先后编入西方方面军,中央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一、第二和第三方面军。

参加过斯摩棱斯克交战、莫斯科会战、库尔斯克会战、戈梅利一列奇察战役、罗加乔夫一日洛宾战役、白俄罗斯战役、东普鲁士战役和柏林战役。

历任司令员:库兹涅佐夫,克列伊泽尔、普申尼科夫、巴托夫、日马琴科、科尔尊、戈尔巴托夫。

苏军第四集团军1939年在白俄罗斯特别军区以博布鲁伊斯克集团军级集群为基础组建。

当年9月参加了苏军向西白俄罗斯的进军。

卫国战争爆发后,集团军辖:步兵第二十八军、机械化第十四军、第六十二筑垒地域等,在西方面军编成内。

7月底集团军撤销。

9月底再次组建,直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

辖:步兵第二八五、第二九二、第三一一师,骑兵第二十七师等。

参加过季赫温攻、防战役。

先后编入沃尔霍夫方面军、列宁格勒方面军。

1943年11月再次撤销。

1944年1月第三次组建,编入外高加索方面军,驻防伊朗。

历任司令员:科罗布科夫、桑达洛夫、雅科夫列夫、梅列茨科夫、伊万诺夫、利亚平、古谢夫、索韦特尼科夫。

赤色急先锋:1980年代不同单位下的苏军坦克连战斗编制

赤色急先锋:1980年代不同单位下的苏军坦克连战斗编制

赤色急先锋:1980年代不同单位下的苏军坦克连战斗编制注:本文原编译自英语资料,所有使用的军衔、名称均为英语冷战时期的苏联陆军,主要用两种战斗单位来“挑大梁”。

坦克部队是其中之一,另一种就是摩托化步兵(名义上叫做“摩托化”,实际是已经完成了成建制机械化编列的单位)以1980年代的苏军为例,其坦克部队主要归于坦克团或摩托化步兵团指挥。

两者使用的装备、人员也有不同。

一个标准的苏军坦克营包括:一个营部排、三个坦克连、一个通讯排、一个补给排(主要负责补给、维修、为己方作战车辆补充燃料甚至是负责战地伙食的任务)及一个医疗分队组成。

归坦克团指挥的苏军坦克连包括:6名军官、27名士兵,装备10辆主战坦克及1辆卡车。

编制包括:连部(3名军官、3名士兵)及3个排(每排辖1名军官及8名士兵)。

▲前苏联陆军坦克部队,一度被西方视为“不可阻挡的赤色铁流”▲冷战时期,苏联驻德集群坦克部队使用的T-80坦克,对当时的西方来说完全是“不可战胜”般的巨大威胁苏军坦克连连长(军衔上尉)将指挥一辆坦克行动,装备一支AKS-74突击步枪及“马卡洛夫”手枪自卫。

另外两名乘员为炮手(上等兵)、驾驶员兼机械师(列兵),武备只有一把“马卡洛夫”手枪另外3名连部成员包括:1名负责全连行政作业的副连长(军衔大尉)、1名负责武备的副连长(军衔同上),另有1名军士长,自卫武备与连长相同。

排一级单位来看,每排各有3辆主战坦克,编为1、2、3号车。

1号车的车长的是每排排长(少尉),装备一支AKS-74U短卡宾枪及一把“马卡洛夫”手枪自卫。

另外两名乘员为炮手(上等兵)、驾驶员兼机械师(上等兵),同样只有一把“马卡洛夫”手枪护身。

▲与M4“突击队员”短卡宾枪摆在一起的AKS-74U▲配备“勇士”单兵作战系统的俄罗斯第4近卫坦克师士兵,照片右边这位端着的就是AKS-74U。

▲前苏联枪械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的AK-74枪系图谱(1974-1991),最下方的就是AKS-74U。

苏联陆军战术手册上

苏联陆军战术手册上
突破地段 4-8KM 2-4KM 1-2KM
当前任务 20-30KM 7-10KM 2-4KM ——————1000M————————-
后续任务 50-70KM 20-30 7-10KM
5。进攻战斗中各级部队的队形
(1)第一梯队:通常占本部队的三分之二。在对方防御薄弱,任务纵身较浅地带突破。
(2)第二梯队:主要增强和接替第一梯队的战斗,还用于抗击敌反冲击,摧毁残余敌支撑点,接替伤亡重大的部队。
(3)合成预备队:兵力一般是部队的九分之一,任务同第二梯队,但能力较小。
(4)坦克预备队:用于行临时任务和发展胜利,师通常以独立坦克营担任坦克预备队。
(5)炮兵群和独立火箭营:团炮兵群用于压制和摧毁敌各种目标,师炮兵群还用于反炮兵战。火箭营归师长掌握,用于对敌人重要目标实施核、化学突击。
(二)编制体制
集团军,军,师,旅,团,营。战时设方面军一级单位。
方面军:战时完成某个战略方向的任务,以边境军区或驻扎外国军队集群为基础组建,是最高的战役军团。编2-4个合成集团军,1-2个坦克集团军,1个前线航空兵集团军。
集团军:基本战役军团,平时属于军区领导,战时编入方面军。
合成集团军:3个以上 的摩步师,1个坦克师和相当数量的炮兵,适合进攻和防御任务。
=============================================
二。基本战术行动
(一)战术原则
1。地面部队合同战斗的基本原则
(1)进攻是战斗的基本类型。
(2)保持准确的协同
(3)集中优势兵力兵器
(4)广泛的机动
(5)力求达到突然性
(6)统一指挥
苏军进攻时的兵力对比为,步兵3-4:1,坦克4-5:1,炮兵8-10:1。师级以上单位设预备指挥所。

二战中SS的编制

二战中SS的编制

辖:第二十三、二十四装甲掷弹兵团
第十一装甲兵团
第十一装甲炮兵团
第十一装甲侦察兵营
第十一防空营
第十一装甲轻步营
第十一突击炮营
第十一工兵营
第十一后勤营
第12SS志愿装甲师〔XTL青年师〕
辖:第二十五、二十六装甲掷弹兵团
第二十七装甲炮兵团
第二十七装甲侦察兵营
第二十七装甲轻步营
第二十七摩托化工兵营
第二十七摩托化后勤营
第28SS志愿掷弹师〔 Wallonien 师〕
辖:第六十九、七十装甲掷弹兵团
第二十八装甲兵营
第二十八装甲炮兵团
第34SS掷弹师〔荷兰风暴师〕
第35SS警察掷弹师
第36SS武装掷弹师
第37SS志愿骑兵师〔 Lutzow 师〕
辖:第九十三、九十四骑兵团
第三十七摩托化炮兵团
第二十二摩托车营
第十二装甲炮兵团
第十二装甲侦察兵营
第十二防空营
第十二装甲轻步营
第十二火箭炮营
第十二工兵营
第十二后勤营
第13SS武装山地师
第14SS武装掷弹师
第15SS武装掷弹师
第16SS装甲掷弹兵师〔全国领袖师〕
辖:第四十八、四十九装甲掷弹兵团
第二十三装甲侦察兵营
第二十三摩托化工兵营
第二十三摩托化后勤营
第24SS武装山地师
第25SS武装掷弹师
第26SS武装掷弹师
第27SS志愿掷弹师
辖:第六十七、六十八装甲掷弹兵团
第二十七装甲兵营
第十八装甲兵营
第十八装甲炮兵团
第十八装甲侦察兵营

苏联二战主要方面军

苏联二战主要方面军
1944年5月,方面军部队进行局部战斗,尔后参加了白俄罗斯战役。战役过程中,6月23-28日,实施了莫吉廖夫战役。这次战役中,方面军部队在旧普里布日、谢列茨地段突破敌防御阵地,在100公里宽大正面上.强渡第聂伯河,6月27日,收复白俄罗斯一个州小心-莫吉廖夫,用6天时间,向前推进了60-80公里,进至旧谢利耶、克利亚皮尼奇、多索维奇地区。1944年6月29日-7月4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1、3方面军共同作战,在白俄罗斯游击队配合下,实施了明斯克战役(1944)。战役过程中,收复了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围歼放10万人的重兵集团。1944年7月5-27日,方面军部队成功地实施了比亚韦斯托克战役,8月14日起实施奥素维茨战役,收复比亚韦斯托克、奥素维茨和西白俄罗斯基他一些居民地。1944年9-11月,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部队继续发展进攻,夺取纳雷夫河西岸登陆场,进抵波兰和东普鲁土边境。1945年1-4月,方面军参加了东普鲁士战役,战役过程中,1月14日至26日,成功地实施了姆瓦瓦-埃尔宾战役。方面军部队向前推进约230公里之后,在布龙贝格(比得哥什)地域,夺取了维斯瓦河西岸一个正面20公里,纵深约5公里的登陆场。方面军部队进至波罗的海沿岸,在托尔凯米特地域,从西和西南将敌东普鲁上集团包围起来,切断了它与德国内地的联系。2月10日-3月31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协助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右翼部队,实施了东波美拉尼亚战役。结果全部肃清波兰北部之敌,解放了措波特(索波特)、格丁尼亚和但泽(格但斯克)等港[[。4月18日-5月8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部队先期从但泽地域向奥得河下游机动行军2百余公里,参加了柏林战役。战役过程中,在奥得河下游渡河,向前推进约2百公里,粉碎敌斯德丁集团,从北面保障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突击集团进攻柏林的行动。1945年5月6日前,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进抵施特拉尔松、纳斯马、东什未林、格拉博和易北河东岸至维藤贝格地区,在此与英国第2集团军部队会师。1945年6月10日撤销建制,其野战统率机关改为北方军队集群。

猎杀德意志战车(二)——苏联坦克兵瓦西里·克雷索夫的二战回忆

猎杀德意志战车(二)——苏联坦克兵瓦西里·克雷索夫的二战回忆

猎杀德意志战车(二)——苏联坦克兵瓦西里·克雷索夫的二战回忆作者:暂无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7年第11期从坦克兵到自行火炮兵1942年底,乌拉尔军区人事部门把我分到了第1454自行火炮团,任命我为自行火炮排排长。

第1454自行火炮团下辖4个连,每个连有5辆SU-122自行火炮,团长则使用T-34坦克。

这个团还下辖一个冲锋枪连、一个侦察排和一些辅助部队,比如补给分队、维修分队、通讯分队和医疗分队等。

自行火炮团的机动性很强,它能在数小时甚至数分钟里赶到敌人坦克突破的地段,然后拦阻敌人的装甲部队。

另外,还可以在进攻中支援坦克。

后来的战斗证明,如果防御部队中有中型或重型自行火炮,敌人的装甲部队就很难突破我军的战线。

第1454自行火炮团的组建流程是这样的:先组建了4个自行火炮连,人员是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第5后备坦克团输送的,之后建立了团部,而我这样从前线回来的军人是最后一批调进来的,我被分到第3连,连长是弗拉基米尔·舍夫琴科上尉。

每个人都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接受了从坦克兵到自行火炮兵的训练,我仅用一个星期就熟悉了SU-122的结构,掌握了操纵122毫米主炮的方法,我还学习了复杂的军事知识:使用全景瞄准镜、从隐蔽阵地开火的规则、使用有限的数据设定射击诸元、制定齐射计划、观察炮弹落点来修正射击参数等。

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出发的前一天夜里,我难以入眠,这不仅是因为坚硬的稻草垫和硬板床让我感到不舒服,我的脑子里不断地回想着在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学校学习的情形、在斯大林格勒附近战斗的情形,我胳膊上的伤也在困扰我……“集合!”指挥员吹响了哨子,打断了我的思绪。

这时候天还没亮,我们花了一个小时洗漱和吃早饭,然后以连为单位朝着乌拉尔机械制造厂进发。

我们的长筒靴踩在积雪上吱吱响,穿过一片树林到了工厂的场站里,在晨曦中,我们看见了火车上盖着帆布的自行火炮。

穿着羊皮上衣和羊皮靴子的警卫战士守卫在平板车厢两侧。

二战中苏军装甲兵编制

二战中苏军装甲兵编制

二战中的苏军装甲兵编制战前时期-1940年中期[ 转自铁血社区/ ]作者的话:编制对于军队来说,就如同一个人的骨架,正是这种"骨架"赋予了士兵有机的组织和指挥,并在战争中将其最大的效率发挥出来。

而装甲兵的编制尤其重要,二战中各国装甲部队采用了多种编制方式,其中特别是德国和苏联这两个国家,德苏两国装甲兵编制的变迁代表了当时世界装甲兵编制的典型走向,现代合成机械化部队编制中也带有当时的不少痕迹。

在这个专辑里,我将试图详细地去描述苏德两国的装甲兵编制。

计划分几个部分连载去介绍苏军从30年代后期到1945年的装甲部队编制。

编制对于军队来说,就如同一个人的骨架,正是这种"骨架"赋予了士兵有机的组织和指挥,并在战争中将其最大的效率发挥出来。

而装甲兵的编制尤其重要,二战中各国装甲部队采用了多种编制方式,其中特别是德国和苏联这两个国家,德苏两国装甲兵编制的变迁代表了当时世界装甲兵编制的典型走向,现代合成机械化部队编制中也带有当时的不少痕迹。

在这个专辑里,我将试图详细地去描述苏德两国的装甲兵编制。

计划分几个部分连载去介绍苏军从30年代后期到1945年的装甲部队编制。

苏联在1938年-1942年"五年计划"中就已经制定了其军队编制,在那个时期没有作过什么大的改动。

计划是建立4个坦克军、21个独立坦克旅(原来的机械化旅)、3个装甲车旅、11个训练坦克团以及那些分散在步兵师和骑兵师中的坦克部队。

还计划将排的编制由原来的每排3辆坦克扩大到5辆坦克。

战前时期的"坦克军"编制新组建的坦克军有兵员12710人,坦克560-600辆,火炮118门。

编制为2个轻坦克旅、1个摩托化步兵机枪旅、1个通信营。

每个轻坦克旅下辖4个坦克营(每营54辆轻型坦克,6辆76mm坦克)、1个侦察营、1个迫击炮营以及一些其他后勤行政部队,每旅计有278辆BT坦克或者267辆T-26坦克。

二战苏军机械化部队(源自苏联军事

二战苏军机械化部队(源自苏联军事

二战苏军机械化部队(源自苏联军事大百科全书)苏军机械化兵苏军在20世纪30-50年代,由机械化军团、兵团和部队组成的部队;机械化兵编成内包括有摩托化兵、摩托化步兵、坦克兵、炮兵、高射炮兵的兵团和部队以及专业兵部队和分队。

机械化兵是汽车装甲坦克兵(1942年12月起称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1954年称装甲坦克兵)的基本组成部分。

机械化兵与步兵的不同之点在于它拥有输送人员和重武器用的汽车和其他机械牵引工具,装备了相当数量的坦克、装甲车辆和自行火炮。

在战前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装备军队用的装甲坦克车辆和汽车拖拉机在数量上急剧增加、在质量上有很大提高,因此机械化兵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1929年11月,苏联成立了工农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管理局,组建了第一个试验降机械化团,该团于1930年扩编为独立机械化第1旅。

1936年曾以对机械化兵的组织及其战斗使用等军事理论的研究作过重要贡献的K.B.卡季诺夫斯基的名字命名该旅。

机械化团于1929年参加了在白俄罗斯军区举行的全军演习,而机械化旅则于1930年参加了该军区的演习,在这些演习中探讨了机械化兵团和部队的组织和战役战术使用的问题。

1932年,在独立机械化第1旅的基础上组建了成为战役兵团的第一个机械化军。

1932年在工农红军机械化兵暂行条令《独立机械化兵团的指挥和战斗》中固定了“机械化兵”这一名称。

机械化兵的战斗使用原则是以苏联军事科学所制定的大纵深战役理论为基础的。

根据这一理论,机械化兵团被用作发展突破的梯队(快速集群),以便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

1935-1936年,机械化兵团参加了基辅和白俄罗斯军区的历次大小演习,并利用演习的结果来改进机械化兵的组织机构及其在各种类列的战斗和战役中的战役战术使用。

到1936年初,苏军有4个机械化军和6个独立机械化旅以及15个属骑兵师的机械化团。

1934年底,工农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管理局改称汽车装甲坦克兵部(从1940年6月起改为汽车装甲坦克兵总部),而在1942年12月则成立了工农红军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部。

冷战时期苏军坦克师和摩步师,如果对阵美军重装师,谁能获胜?

冷战时期苏军坦克师和摩步师,如果对阵美军重装师,谁能获胜?

冷战时期苏军坦克师和摩步师,如果对阵美军重装师,谁能获胜?冷战时期,苏联陆军有4种类型的师,即坦克师、摩托化步兵师、炮兵师和空降师,主要作战师为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两者战斗支援和勤务支援部队都一样。

坦克师辖3个坦克团、1个摩托化步兵团、1个炮兵团、1个防空导弹团、1个地地导弹营、1个直升机大队等,摩托化步兵师则是3个摩托化步兵团和1个坦克团,其余同坦克师。

苏军西方-81演习场景苏军1个摩托化步兵师建制共编有各种炮兵连38个,装备各种火炮248门/1310管,其中有18辆152毫米自行榴弹炮、108门122毫米榴弹炮、48门火箭炮和80门120毫米迫击炮。

而美军机械化步兵师建制火炮123门,苏军在火炮数量上具有2倍优势。

此外还装备坦克272辆、步兵战车154辆、装甲车479辆、4枚地地导弹、93部防空导弹、16辆自行高炮、36辆反坦克导弹车、18架直升机苏军1个坦克师则装备坦克325辆、步兵战车120辆、装甲车180辆、4枚地地导弹、压制火炮108门、自行高炮46辆、84部防空导弹、9辆反坦克导弹车1985年11月7日红场阅兵中的防空导弹车此时,苏军坦克师和摩步师的火炮基本完全实现自行化。

苏联陆军以其装甲兵为主要突击力量,进攻战术强调大纵深、宽正面和连续冲击。

并要求火力支援能是大纵深、宽正面、连续增援和直接支援到营一级的。

因此,苏联陆军压制火力是由加农炮、榴弹炮、迫击炮、多管火箭炮、地时地战术火箭和导弹组成的远疏近密,射程自几公里直至1000公里的大纵深、高机动能力的火力体系。

各种不同口径、不同类型、不同射程的火炮、火箭和导弹密切协同、有机结合,共同完成火力支援的任务。

为了提高火力密度,较多地使用了多管火箭炮;为了提高火力的远战能力,也较多地装备了地时地战术火箭和导弹。

2С3型152毫米自行加榴炮射击当时美国陆军将全部地面师(包括陆军师与海军陆战队师)划分成重型师(有装甲师、机步师)轻型师(有摩步师、轻步兵师、空降师、空中突击师)和陆战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苏军坦克军团编制苏联战争中后期,纵深打击军(每军4个旅)机械化军:1个坦克旅,3个机械化旅坦克军:3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旅一个坦克旅:3(或2)个坦克营,一个冲锋枪营,约70辆主力战车一个坦克营:3(或2)个坦克连,每连10辆坦克,每营21辆坦克1943年坦克旅旅部2辆T346个中型坦克连,总65辆M_tank3X坦克营[营部(1辆T34)侦察排2X坦克连(每连10辆T34)坦克旅总计65辆T346辆BA64装甲汽车4门76。

2毫米反坦克炮4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坦克军总计195辆T348辆SU768辆SU12238辆装甲汽车37辆装甲车12门85毫米反坦克炮12门76。

2毫米反坦克炮48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16门37毫米高射炮12门76毫米榴弹炮42门120毫米迫击炮40门82毫米迫击炮火箭炮若干战争中后期重坦克团或自行火炮团总21辆H_tank团部1辆KV或IS或自行火炮4X重坦克连(每连5辆KV或IS坦克或自行火炮)重坦克旅或自行火炮旅12个重型坦克连,65辆H_tank旅部2辆KV或区或自行火炮3X重坦克团或自行火炮团1X 摩托化步兵连1X技术保障分队德军独立重坦克营/重歼击坦克营45营部3辆虎(王)/象tank3*重型坦克连【14,连部2辆,3x重坦克排(每排4辆)】苏军二战装甲部队编制这个只是纸面上的编制至于具体情况各装甲旅或军略有不同1941年12月苏联坦克旅编制:旅部2X坦克营营部1辆T34坦克每营3个连1连5辆KV1坦克2连7辆T343连10辆轻型坦克1X摩托化步兵营侦察连维修保养连运输连卫生排全旅1471人装备20两轻型坦克T34坦克16辆KV坦克10辆军用卡车156辆45毫米反坦克炮4门82毫米迫击炮8门1942年3月苏联坦克旅编制旅部2X坦克营营部1X轻型坦克连8辆T-60轻型坦克1X中型坦克连10辆T-34中型坦克1X重型坦克连5辆KV重型坦克1X 摩托化步兵营防空炮连卫生排一共1152人装备16辆轻型坦克20辆T34坦克KV坦克10辆45毫米反坦克炮82毫米迫击炮6门1942年摩托化步兵旅编制旅部84人、3挺冲锋枪、2挺轻机枪、2辆摩托车、3辆野战汽车、5辆卡车旅部直属连105人、2把手枪、2挺冲锋枪、83支步枪、1辆摩托车、8辆卡车侦察连148人、33把手枪、44挺冲锋枪、7辆装甲车、6辆摩托车、10辆装甲卡车3X摩托化步兵营每营641人、50把手枪、80挺冲锋枪、36挺轻机枪、6挺机枪、12挺反坦克枪、6门82mm迫击炮、4门45mm反坦克炮、1辆野战汽车、59辆卡车冲锋枪连102人、91挺冲锋枪、9辆卡车反坦克枪连61人、6把手枪、18挺反坦克枪、5辆卡车迫击炮营195人、27把手枪、2挺冲锋枪、12门82mm迫击炮、4门120mm迫击炮、1辆野战汽车、20辆卡车炮兵营225人、23把手枪、18挺冲锋枪、12门76mm野战炮、1辆野战汽车、23辆卡车防空营195人、22把手枪、3挺重机枪、12门37mm高射炮、1辆野战汽车、20辆卡车训练连80人、6把手枪、1挺冲锋枪、1辆摩托车、1辆野战汽车、29辆卡车医疗排33人、3把手枪、7辆卡车1942年5月坦克军编制3X1942年3月坦克旅1X步兵旅或步兵营1X摩托车营1X防空营1X火箭营技术保障分队(油料运输连修理连)坦克军一共拥有30辆KV60辆T3460辆轻型坦克(1942年3月坦克旅中轻型坦克连只有8辆不知道是不是坦克军中的轻型坦克连扩编了)18辆其他坦克7800人32门45和76毫米炮20门37毫米高射炮44门迫击炮8门火箭炮1942年7月苏联坦克旅编制:旅部2X坦克营1营营部1辆T34坦克2X坦克连每连10辆T34 2营营部1辆T34坦克1辆轻型坦克3X坦克连1连10辆T342连和3连各10辆轻型坦克1X摩托化步兵营1X反坦克连1X技术保障连1X卫生排全旅1038人装备53辆坦克32辆T3421辆轻型坦克3辆BA64装甲车12辆摩托车5辆拖拉机4门76毫米ZIS3型火炮6支反坦克枪6门82毫米迫击炮汽车若干1942年底坦克军编制(与1942年5月坦克军编制一样只不过坦克旅换成了7月的编制1943年坦克旅旅部2辆T34旅部连侦察组(3辆BA64)工兵排防化排3X坦克营[营部(1辆T34)侦察排2X坦克连(每连10辆T34)补给连]1X摩托化步兵营[营部侦察排(3辆BA64)机枪排摩托化步兵连坦克伴随连(就是乘坐坦克作战)反坦克枪连迫击炮连(6门82毫米炮)反坦克炮连(4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1X维护连1X反坦克连(4门76。

2毫米反坦克炮)高射机枪连医疗排总计65辆T346辆BA64装甲汽车4门76。

2毫米反坦克炮4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摩托化步兵旅旅部3X摩托化步兵营[每个摩托化步兵营有营部机枪连3X摩托化步兵连反坦克枪连迫击炮连(6门82毫米炮)反坦克炮连(4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工兵排]迫击炮营[1X重迫击炮连(6门120毫米迫击炮)2X迫击炮连(每连6门82毫米迫击炮)]1X炮兵营[3X炮兵连(每连4门76毫米炮)]1X高射机枪连1X冲锋枪连1X反坦克连1X侦察连[装甲汽车排(7辆BA64)摩托车排2X摩托化步兵排装甲步兵排(西方支援的装甲汽车)]1X工兵连[连部3X工兵排]1X反坦克枪连总计7辆轻型装甲汽车6门120毫米迫击炮30门82毫米迫击炮12门76毫米炮24门45/57毫米炮1943年苏联坦克军编制军部3X1943年坦克旅1X工兵营(2X工兵连)1X修理基地(营级)1X高射炮团(摩托化)[4X高射炮连(4门37毫米高射炮)高射机枪连]1X摩托化步兵营1X摩托车营[营部2X摩托车连1X摩托化步兵连1X火力排(4门82毫米迫击炮)]1X装甲汽车营[营部2X装甲侦察连]1X卡车连1X摩托化机械修理营(卡车)1X装甲化机械修理营(用炮塔损坏的坦克改装成修理车)1X反坦克歼击车团1X反坦克团[5X反坦克营(每营4门45毫米炮)]1X独立反坦克营[3X反坦克连(每连4门85毫米反坦克炮)]1X迫击炮团[3X重型迫击炮营(每营3X迫击炮连每连4门120毫米迫击炮)]1X近卫迫击炮团(若干火箭炮有的坦克军没有)坦克军总计195辆T348辆SU768辆SU12238辆装甲汽车37辆装甲车12门85毫米反坦克炮12门76。

2毫米反坦克炮48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16门37毫米高射炮12门76毫米榴弹炮42门120毫米迫击炮40门82毫米迫击炮火箭炮若干战争中后期重坦克团或自行火炮团团部1辆KV或IS或自行火炮4X重坦克连(每连5辆KV或IS坦克或自行火炮)重坦克旅或自行火炮旅旅部2辆KV或区或自行火炮3X重坦克团或自行火炮团1X摩托化步兵连1X技术保障分队基本上情况就是这样了如果有补充就更好了欢迎指正补充苏联独立坦克团拥有32辆T347辆T70或拥有23辆T34和16辆T70)苏联1942年9月机械化军每军编制有3个机械化旅1个坦克旅或2个坦克团1个炮兵团1个反坦克团1个火箭炮团机械化军的机械化旅拥有3个摩托化营和1个坦克团步兵:1939年9月,国防人民委员部规定步兵师为18000人,3步兵团,2炮兵团,1独立反坦克炮兵营。

1941年4月,改为14483人。

3步兵团,2炮兵团,1独立反坦克炮兵营,1高炮营,侦察,通信,工兵,汽车,卫生营各一。

1941年7月,将人员减少30%,火炮减少52%,汽车减少64%。

战前1步兵军辖2-3个步兵师,2军属炮兵团,1高炮营。

1941年夏,取消军一级1942年1月开始又陆续恢复。

至战争结束共组建170余军。

军辖2-3步兵师,1炮兵团(旅〕,1火箭炮兵团,1高炮营。

坦克兵:1940年夏恢复机械化军。

军辖2坦克师,1机械化师。

坦克师辖2坦克团,1摩步团,1炮兵团,共375辆坦克。

全军共有1031辆坦克,其中546辆KB与T34,358门火炮。

1941年7-8月,解散机械化军,建立独立坦克师(217辆坦克〕,坦克旅(93辆坦克〕,坦克营(29辆坦克〕。

1942年夏组建坦克军。

辖3坦克旅,1摩步旅。

当时有5600人,168辆坦克,76门火炮。

战争结束时有12000人,270辆坦克(21重型,207中型,42自行火炮〕,174门火炮。

1942年秋组建机械化军。

辖3机械化旅(每旅1坦克团〕,1坦克旅,1高炮团,1反坦克炮兵团。

战争结束时有16000人,246辆坦克与自行火炮,234门火炮。

1942年还组建了独立坦克旅(53辆坦克〕,独立坦克团(39辆坦克〕,独立突破重型坦克团(21辆KB〕1942年组建坦克集团军,辖3坦克军,1独立坦克旅,1-2步兵师。

1943年春改编为2坦克军,1机械化军。

1942年底,组建自行火炮团(17门CY-76,8门CY-122混编〕后改为单一的轻,中,重自行火炮团,每团5连,每连5门自行火炮。

1945年初,红军共有6坦克集团军,14独立坦克军,7机械化军,27独立坦克旅,7自行火炮旅和大量独立坦克团与自行火炮团。

炮兵:1941年4月组建10个统帅部预备队反坦克炮兵旅。

每旅2团,每团6营。

共有48门76反坦克炮,24门107加农炮,24门85反坦克高射炮,16门37高射炮。

战争头几个月,将榴弹炮兵团,加农炮兵团简编为每团18-24门火炮。

解散反坦克炮兵旅,组建反坦克炮兵团,每团4-5连。

1941年8月,组建近卫火箭炮兵部队。

1942年10-11月,组建统帅部预备队炮兵师,每师8团,共168门火炮。

1942年12月,改为1轻炮兵旅,1榴弹炮兵旅,1重加农炮兵旅,1迫击炮兵旅,共248门火炮。

1943年春,组建突破炮兵师,6旅,356门火炮。

1944年改为7旅,364门火炮。

1943年5月,组建火箭炮兵师,辖3个M-31火箭炮兵旅,432门火箭炮。

1943年4月,组建突破炮兵军,辖2突破炮兵师,1火箭炮兵师,有712门火炮,432门M-31火箭炮。

1942年秋,以统帅部预备队高炮师代替高炮团。

辖3个37高炮团,1个85高炮团。

空降兵:1941年4月组建空降军。

每军3旅,约万人。

合成军:集团军:战前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编有2-3个步兵军,1个机械化军,若干航空兵团。

至战争爆发前,共组建了14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

战争开始后,由于损失惨重。

集团军编制大大缩小。

1941年底到1942年初,一个集团军一般有4-6个步兵师,有的还有1-2个骑兵师,1-2个坦克旅。

1942年底,集团军编制有所加强。

在主要方向的集团军有6-8个步兵师,2-4个步兵旅,1-3个坦克旅。

1944年,集团军编制进一步加强。

有3-4个步兵军(9-12个师〕,1-3个坦克旅,几个反坦克炮兵兵团与高炮兵团。

进攻时通常还配属1个坦克(机械化〕军或骑兵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