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合集下载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第一章:偶然相遇的起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偶然相遇的概念和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偶然相遇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激发学生对偶然相遇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偶然相遇的定义和例子。

偶然相遇在不同情境下的可能性。

偶然相遇对人际关系和个人发展的作用。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经历过的偶然相遇。

让学生分享并讨论偶然相遇对他们的影响。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编写关于偶然相遇的故事。

第二章:偶然相遇的概率与规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偶然相遇的概率和规律。

培养学生对数学和统计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概率和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偶然相遇的概率计算方法。

常用的概率和规律在偶然相遇中的应用。

现实生活中的偶然相遇规律。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或模拟来观察和计算偶然相遇的概率。

引导学生思考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彩票、抽奖等。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偶然相遇规律的理解。

第三章:偶然相遇与社交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有效的社交技巧,以便更好地利用偶然相遇。

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引导学生思考社交技巧在建立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社交技巧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在偶然相遇中运用社交技巧的例子和技巧。

3.3 教学活动:进行角色扮演或模拟情境,让学生练习社交技巧。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社交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练习和反馈社交技巧。

第四章:偶然相遇与机遇的把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机遇的重要性,并学会把握机遇。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偶然相遇来创造机遇。

机遇的概念和作用。

如何通过偶然相遇来创造机遇。

把握机遇的策略和技巧。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曾经错过的机遇,并分析原因。

让学生分享并讨论如何把握机遇的例子。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模拟情境来练习把握机遇的技巧。

第五章: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列车上偶然相遇的案例,并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一位大学生在列车上偶遇一位老人,两人交谈中,大学生明白了老人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

2. 重点词汇:accident, trn, university, career, experience, value, etc.3. 关键句型:描述偶遇、询问个人信息、谈论人生经历和价值观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运用关键句型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2. 难点:词汇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对人生道理的领悟。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模拟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口头表达和交流。

2. 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写作任务,提高写作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生价值观,促进思考。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交通工具,引出列车上的偶遇情景。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故事,回答关于故事情节的问题。

3. 口头表达:学生模拟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口头表达和交流。

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写一篇类似的偶遇经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生价值观,分享自己的看法。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情节和人生道理,进行情感教育。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口头表达、写作练习和小组讨论。

2. 评价标准:a. 课堂参与度:积极发言、主动交流b. 口头表达:语言流畅、内容准确c. 写作练习:内容完整、语法正确、表达清晰d. 小组讨论:观点明确、思维活跃、团队合作七、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列车上的偶然相遇》2. 图片素材:列车、大学生、老人等3. 参考资料:相关人生价值观的文章或视频4.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设备、笔记本等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90分钟)2. 教学安排:a. 第一课时:导入、阅读理解、口头表达b. 第二课时:写作练习、小组讨论、教学评价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故事中的偶遇情景。

中学语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如描写、对话、叙述等。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人性的品质。

(2)学会珍惜生活中的偶然相遇,感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描写、对话、叙述等。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描写、对话、叙述等。

(2)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作者及背景。

(2)引发学生对偶然相遇的思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解决生字词问题。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交流。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举例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并进行写作指导。

5. 练习与拓展:(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展示写作成果,进行评价与交流。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巩固所学知识。

2.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目。

3. 选择一篇类似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这本世界经典名著,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学的魅力和特点;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提前阅读本书,并做好相关的教学备课;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自带《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这本书,准备阅读。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个问题或者一个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你们有没有在公共场合遇到过陌生人,然后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情?”以此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测故事内容。

2. 阅读教学:学生开始阅读《列车上的偶然相遇》,并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描写,对难懂的句子或词语可以暂时跳过,不影响整体的阅读理解即可。

3. 小组讨论: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讨论问题的内容可以有:故事背景、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情感描写等方面。

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4. 读后感写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读后感。

在写作中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故事的主旨和主题;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和情节;对故事中的一些观点和思考的理解等。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的模板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展示一些优秀的作品给学生欣赏。

5. 汇报和展示:学生可以选择把自己的读后感朗读给全班听,也可以通过贴画、写博客等形式展示自己的作品,以此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设计,旨在通过阅读这本世界经典名著,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也希望通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关注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作品展示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了解主人公在列车上的偶然相遇。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故事情节的细节把握。

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体会故事背后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故事情节的图片、视频等。

2. 教学道具:代表列车的车厢模型。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列车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

3. 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品质。

七、作业布置1.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绘制一幅列车上的画面。

2. 学生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偶然相遇和感受。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故事情节,以及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九、评价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是否按要求完成作业,作业质量如何。

十、教学拓展1. 学生自编自导一个小品,体现生活中的偶然相遇。

2. 组织一次班级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偶遇到故事。

六、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变化。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过程1. 情境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列车,感受故事中的情境。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理解基本的阅读理解技巧,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本内容。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等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故事,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主要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故事背后的主题思想。

3. 教学内容《列车上的偶然相遇》4.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新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者故事片段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让学生对《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课时:故事阅读与讨论教师让学生阅读故事,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人物、主题等内容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在一旁指导和引导学生。

第三课时:主题探究教师带领学生讨论故事背后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想要传达的信息,对学生进行主题探究。

第四课时:阅读理解测试教师设计相关阅读理解题目,对学生进行测试,检验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能力,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指导和辅导。

第五课时:课外拓展与总结教师布置相关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增加对文学作品的了解,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总结本次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5. 教学资源故事《列车上的偶然相遇》、图片、视频、相关阅读资料等。

6.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与小组合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阅读理解测试进行学习成绩的评估。

重点:对故事情节、人物等内容的理解,为写作提供素材。

难点: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写作创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三课时:写作创作教师让学生选择故事中的一个情节或者人物进行写作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

第四课时:作品展示与修改学生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点评,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修改作品,提高写作质量。

学生进行作品分享,教师总结本次写作训练的收获和体会,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能够复述故事内容。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主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掌握。

2. 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的培养。

3.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难点1. 故事情节的复述。

2. 故事主题的提炼。

3. 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阐述故事主题。

2. 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示范法:教师示范阅读,指导学生阅读。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列车上的偶然相遇》。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学习任务单。

教案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以及对应的页码和时间安排。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10分钟)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故事讨论(10分钟)4. 小组分享(5分钟)5. 口语表达(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对话。

教师指导,纠正发音和表达错误。

七、教学活动1. 课堂问答(2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 小组讨论(5分钟)3. 分享与点评(3分钟)4. 角色扮演(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对话。

5. 口语练习(2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指导,纠正发音和表达错误。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 分享与点评: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4. 角色扮演: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九、教学拓展1. 邀请作者或者与故事相关的人物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故事背景的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故事续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思考并讨论故事中可能发生的其他情节。

3.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理解并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偶然相遇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本故事讲述了一名男子在列车上偶然遇到了一名女子,两人一路交谈,发现彼此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在下车前交换了联系方式,开始了更深入的交流。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利用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故事中可能发生的其他情节。

3. 通过小组分享,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理解并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偶然相遇的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故事中可能发生的其他情节。

3.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理解并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偶然相遇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价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人物关系的掌握。

2. 通过学生的观点和感悟,评价学生对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偶然相遇的重要性的理解。

3.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列车上的偶然相遇》。

2. 人物关系图。

3. 讨论问题指南。

4. 分享模板。

七、教学准备:1. 提前复印好故事文本,准备给每个学生。

2. 制作人物关系图,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3. 准备讨论问题指南,以便在小组讨论时使用。

4. 准备分享模板,以便学生在分享时能够有所依据。

八、教学扩展:1. 邀请学生设想自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写一段内心独白。

2. 让学生设想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场景或时间,讨论故事情节的变化。

3. 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偶然相遇对生活的影响。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答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答案
方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学案
导案
新课
导入
很久以前,有一部电影叫《巴士奇遇结良缘》,顾名思义就是在公共汽车上的一次相遇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会想到什么男女主角在列车上邂逅的浪漫爱情故事今天我们不讲爱情故事,我们来讲讲人生故事。
在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偶然的事件会改变一个人乃至几代人的命运。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就是这么一个事例。
容桂职校语文导学案模板
课题
《列车上的偶然相10周
课时安排
4
审阅人
学习
目标
1、整体感知全文,复述课文大意。
2、体会父亲的成功来源于他的执着和认真及他成功的意义。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机遇与个人品质的关系。
重点
提高学生对文章主题的领悟能力。
难点
正确认识机遇与个人品质的关系。
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父亲地位卑微,家境贫穷,考试不及格,只能辍学回家了。为了挣取回农场的路费,他就去了列车上当临时乘务员,在列车上与神秘先生偶然相遇,
三、情景模拟“列车上的相遇”(学生演绎,学生互评)
这里的描写很细致,既有动作描写,又有语言描写,注意:父亲与神秘先生只是简短的对话,就让神秘先生决定资助吗不是,他们交谈了半小时,那么在这半小时里他们交谈了什么内容呢(比如为什么不读书了,选择回家种田你在学校的成绩怎么样等等)
相遇前相遇相遇后父亲家境贫困面临失学的危机无奈之下去列车上当临时服务员获得一位神秘先生的资助最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2为什么我们兄弟姐妹无论何时相聚在一起总是免不了谈论起我们的父亲以及那个神秘的先生因为我们的父亲从一个刚被解放了的黑奴的儿子成为一个很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并且也为我们兄弟姐妹的成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设计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设计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故事《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学习和运用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并准确表达故事中的情感和主题。

4.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回顾一些与列车相关的词汇和图片,引起学生对列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故事《列车上的偶然相遇》(10分钟)教师朗读故事,并让学生跟读,学生们可以在朗读过程中预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3. 理解故事内容(15分钟)教师组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

4. 学习和运用词汇和表达方式(15分钟)教师提供与故事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例如:“偶然相遇”、“打开窗户”、“挥手告别”等,并让学生在小组中运用这些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练习。

5. 阅读理解和表达(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阅读理解并以书面形式回答。

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看法和感受。

6. 创作续篇(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续写故事《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后续情节,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一个有趣的故事续篇,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7. 展示和分享(15分钟)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创作的故事续篇,鼓励同学们互相欣赏和评价,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三、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参与讨论的程度等。

2. 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课堂学习内容的能力。

3. 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创作续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是否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并对其表达进行评价。

四、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类似主题的故事,拓宽阅读面。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更生动的方式体验故事情节。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识记生词和重要词组。

2.能够理解和熟练运用本文的重点语法结构。

3.能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主要内容。

4.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生词和重要词组的识记和理解。

2.重点语法结构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文章中含有一些较难的词语和句子,要求学生多加理解,扩大词汇量。

2.学生需要在语境中准确理解文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

四、教学过程设计:1. 预习导入(Pre-reading)通过图片、词语、短语的介绍,导入本课文的内容。

引导学生猜测文章的内容,并进行预测。

2. 教学呈现(Presentation)首先,教师介绍生词和重要词组,让学生熟悉这些词汇。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要内容。

重点讲解文章中的语法结构,让学生掌握重点,并进行适当的操练。

3. 练习训练(Practice)a.单词和短语操练:学生进行词汇书写、拼读训练。

b.语法结构操练:以句子为单位进行语法练习,巩固学生对文章中重点语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c.朗读练习: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引导讨论(Discussion)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关于文章内容和主题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

5. 任务操作(Task)让学生进行任务操作,如写作练习、口头表达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6. 总结反思(Summary)由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教学手段:1.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等。

2.教材:教材中的故事文本和相关练习题。

3.黑板和彩色粉笔。

六、教学内容设计:1.词汇教学:a.生词:列车、偶然、相遇、啰嗦、欠扁、十分怯懦、缺乏、坚定、无心。

b. 重要短语:on the train、by accident、lack of、firmly、lack of heart。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是我国著名作家杨绛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在一趟火车上,一个陌生男子和女主人公陈实相遇,并以此为契机展开了一段故事。

本文语言活泼,情节曲折,富有想象力。

适合初中生阅读。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小说《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品味小说中描写的对话和心理活动,培养学生语言思维和情感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思考,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寓意。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小说中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2.难点:通过对话和心理活动揭示人物性格和故事寓意。

四、教学准备1.教师:教学PPT。

2.学生:课前阅读《列车上的偶然相遇》。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教学PPT中小说封面和作者的照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预习检测(5分钟)提问学生是否完成了对《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阅读,并简要复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分析和解读(15分钟)通过教学PPT呈现小说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对话,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分析文章,理解故事里的细节,并对其中暗示的心理和寓意进行猜测和思考。

4.小组讨论(1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小说中男子和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并找出文章中突出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跟整个班级分享自己的观点。

5.个人思考(10分钟)让学生闭上眼睛,思考自己和文章中某个角色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并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

6.展示和交流(15分钟)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表达,并与全班同学交流。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交流,引导全班同学相互倾听并提出问题。

7.归纳和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并对小说中的主题和寓意进行讨论。

六、拓展活动1.学生选读其他杨绛的作品,通过个人观察和分析,与本课进行对比,寻找共同点和差异。

2.找出其他英语原版小说中的相似情节,比较不同文化传统下的表现方式。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体会人生道理,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本故事讲述了一位年轻人在列车上与一位老人偶然相遇,通过与老人的交谈,年轻人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故事中所传达的人生道理。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人生哲理,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故事,提高阅读效果。

2. 利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促进互动。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故事中提取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理解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3. 问题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4. 小组交流: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5. 案例分析:选取故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6. 总结提升: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生哲理,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写一篇关于人生哲理的作文。

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人生哲理的文学作品,进行拓展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活跃程度,评估他们的参与度。

2. 理解能力:通过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深度。

七、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原文或改编文本。

2. 参考资料:有关人生哲理的其他文学作品或相关视频资料。

3. 作业纸张:用于学生书写课后作业。

八、教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每课时45分钟。

中学语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主题。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学会运用描写、对话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内涵。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体验。

(3)学会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审视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引导学生珍惜生活中的偶然相遇,感悟人生的美好。

(3)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掌握和理解。

(2)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

(3)写作技巧的运用和提高。

2. 教学难点:(1)故事主题的深刻领会。

(2)对比分析方法的运用。

(3)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思考故事主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阅读效果。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情景模拟。

(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性格。

5. 对比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2)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分享自己的看法。

6.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描写、对话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7. 分享佳作:(1)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故事情节,总结人物形象。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涵。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本故事讲述了一位年轻人在列车上偶遇了一位老人,两人交谈中,年轻人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烦恼和困惑,老人以自己的人生经验给予指导,使年轻人得到了启发和成长。

2. 故事主要人物:年轻人、老人3. 故事主要情节:偶遇、交谈、启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理解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所涉及的人生哲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并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故事中所涉及的人生哲理,分享自己的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从中提炼人生哲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故事: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讲解与分析: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所涉及的人生哲理。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从故事中提炼的人生哲理,以及如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何应对和解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积极性,评估学生的兴趣和投入程度。

2. 理解与应用: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生哲理的理解,以及能否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3. 反思能力:通过个人反思和小组分享,评估学生对故事主题的思考和对自身经历的反思。

七、课后作业:1. 写一篇短文,概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写一篇感悟,分享从故事中提炼的人生哲理及其对自身的影响。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最终定稿]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最终定稿]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最终定稿]第一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提高对文章主题的领悟能力。

2、训练品味语言的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机遇与奋斗的关系。

教学重点:1、提高学生对文章主题的领悟能力。

2.训练整体感知、品味语言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偶然的事件会改变一个人乃至几代人的命运。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就是这么一个事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三个问题自由读课文。

问题一:为什么“我们兄弟姐妹无论何时相聚在一起,总是免不了谈论起我们的父亲”,以及那个“神秘的先生”?问题二:促使作者的父亲成功的一段经历是什么?问题三:作者的父亲能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交流:问题一:因为“我们的父亲”以他那刻苦坚韧、认真执著的精神,从一个刚被解放了的黑奴的儿子,成为“一个很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并且也为“我们兄弟姐妹”的成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这一切都因为有了那位“神秘的先生”的资助。

因此,“我们兄弟姐妹”在一起时,“总是免不了谈论起我们的父亲”,以及那个“神秘的先生”。

问题二:父亲在列车上和一位神秘先生的偶然相遇。

问题三:“因为父亲首先显示出了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执著、认真。

”三、研读课文:1、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1)学生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父亲执著认真的可贵品质?(从课文中寻找语言来分析。

)明确:①从行动上写:“清晨二点钟……仍在颠簸的车厢里缓缓巡回”,“父亲不一会儿就在银色的托盘里……极为规范地端到这位男子面前。

”——认真、负责、不马虎。

②从语言上写:“这是车上的规矩,先生。

”——认真、负责。

③从心理上写:“他积攒了不少钱……何不再试一学期……”——执著。

④侧面描写:“从几百名应聘者中,你被选上作为夏季旅客列车的临时服务员。

”——认真的品质,说明“父亲”对待每一件事都是十分认真的。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是一部充满温情与感动的电影,讲述了一对情侣因为一场误会而分手,但在列车上偶然相遇后重新点燃了对彼此的爱火。

这部电影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爱情的伟大和坚守,还能够引发他们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适合作为中学生品德教育的一个教学素材。

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电影《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主要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在列车上意外相遇的故事。

在电影中,男主人公表现出对爱情的坚持和执着,女主人公则展现出对爱情的疏离和逃避。

最终,两人通过种种巧合又重新走到了一起,展现了爱情的伟大和坚守。

2. 教材特点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爱情的伟大和坚守是值得追求的;(2)理解命运的不可预知和戏剧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与伟大,培养学生对爱情的珍视和对命运的接受与坚持。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突出展示爱情的伟大和坚守,以及命运的戏剧性变化。

引导学生从电影中感受到爱情的伟大和命运的戏剧性,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设计1. 情感导入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观影状态。

2. 观影过程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暂停,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关键情节或者对话,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感悟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

3. 分组讨论观影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电影中的爱情、坚守和命运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 个人反思鼓励学生写下观影感想,在个人心理独白中表达对于电影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5. 展示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观影感悟,以及对爱情与命运的深刻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情感表达氛围。

6. 总结反思在本次观影教学结束后,老师可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进行自我反思,并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中学语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大意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作品中的情感氛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

(2)感受作品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好,感悟人生真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概括文章大意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和象征意义。

(2)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作品中的情感氛围。

(3)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偶然相遇。

(2)提问:你们曾经经历过哪些难忘的偶然相遇?(3)引入课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简介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自读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互相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3. 精讲细读:(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讨作品的象征意义。

(3)讲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真谛。

四、课堂练习与拓展1. 课堂练习:(1)让学生概括课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大意和主题思想。

(2)举例说明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拓展活动:(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经历的偶然相遇故事,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和理解小说《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2)能够掌握小说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情世故,形成独立的价值观。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文学经典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将以小说《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为教学内容,通过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塑造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情节,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理解人物的心路历程。

(2)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探究小说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文学常识,分析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四、教学方法1. 听课法通过讲授分析小说情节、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2. 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3.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了解小说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起到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五、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教师做好对小说内容的准备,准备教学素材和教学辅助工具。

2. 导入讲解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小说故事情节的起源。

3. 故事阅读让学生进行故事阅读,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

5. 总结讲解教师对小说中的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进行解读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

6. 课堂讨论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就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展开深入的探讨,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观点。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小说《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读后感。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学设计周美芬【教学目标】1.掌握从文中寻找关键段落和语句的方法,正确理解、阐释课文容要点。

2.掌握列提纲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学会辨证看待问题。

4.培养学生执著、认真的品质,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容、准确阐释文意的能力。

2.把握文章涵,树立认真学习、执著追求目标的品质和精神。

【教学难点】对文章议论性语句的深层理解。

【教学方法】质疑法、探讨分析法、辩论赛【课时安排】一课时课时准备:准备辩论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都有过独自坐车的经历,很多时候,在车厢里,我们面对的是素不相识的人们,我们的人生是否会因为这些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而改变呢?我们今天要了解的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车厢里,主人公的命运因为和陌生人的“偶遇”而发生了改变。

二、作者简介阿历克斯•哈利,一般翻译为亚历克•黑尔,美国黑人作家。

哈利以大量的史实作基础,增补了一些细节,写成了《根》一书。

这部黑人家史获得1977年普利策特别奖,在美国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上演后轰动一时。

普利策奖也称为普利策新闻奖。

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三、.通读课文,回答问题(1)列车上偶然相遇的双方是谁?他们的身份是什么?明确:西蒙•阿历克斯•哈利和一位名叫博西的神秘先生。

父亲是列车上的临时服务员,“神秘先生”是乘客。

(2)父亲的这次“偶遇”给他带来了什么?明确:在列车上“偶遇”的博西先生为他捐赠了500美元,能解决他整个一学年的伙食费、学费以及书费。

(4)、“神秘先生”为什么会资助父亲?明确:因为父亲体现了一个人的真正价值。

(5)在文中标画出能够体现父亲人生品质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提示学生从行为、语言、心理等方面把体现父亲品质的重要语句找出来,并加以说明)明确:行动上:在特殊的时间(清晨两点钟)和环境(颠簸的车厢),父亲仍“忠于职守”,在颠簸的车厢里“缓缓巡回”,“不一会儿”就“极为规”地端来了牛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从文中寻找关键句把握中心。

2.能力目标:以反向设问培养逆向思维的能力,学会辩证看待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确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父亲执著、认真的人生态度的感知,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偶然性。

教学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自主合作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学生观看视频《闯关》,思考:视频中求职者会被用人单位接受吗?为什么?
(二)介绍作者。

让同学根据自己的了解介绍作者。

(三)出示学习目标。

(四)自主性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解决字词: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横线字注音
①积zǎn()②颠bǒ()③yì()日
④忐忑不安()⑤执著()⑥呷()着牛奶
(2)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①形容心神不定,胆怯。

()
②既能勤劳,又能俭省。

()
2、列车上偶然相遇的双方是谁?父亲的这次“偶遇”给他带来了什么?
3、为什么无论何时兄弟姐妹相聚在一起,总免不了谈起“父亲”和
“那位神秘先生”?
4、博西先生为什么要帮助他?
(五)反馈交流:
1、解决字词: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横线字注音
①积zǎn(攒)②颠bǒ(簸)③yì(翌)日
④忐忑不安(tǎntè)⑤执著(zhuó)⑥呷(xiā)着牛奶
(2)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①形容心神不定,胆怯。

(忐忑不安)
②既能勤劳,又能俭省。

(克勤克俭)
2、列车上偶然相遇的双方是谁?父亲的这次“偶遇”给他带来了什么?
明确:父亲和博西先生, 在列车上“偶遇”的博西先生为他整整一学年的伙食、学费以及书费捐赠了500美元。

3、博西先生的帮助,使父亲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成就了事业,是博西先生改变了我们一家的发展轨迹。

4、博西先生为什么要帮助他?
明确:父亲首先展示了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执著、认真。

(六)合作性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解答疑难问题。

父亲的执著、认真主要体现在哪里?
提示:阅读4至5段,请同学们从行为、语言、心理等方面把体现父亲品质的重要语句找出来。

明确:①行动上:“清晨两点钟,车厢内拥挤闷热,忠于职守的父亲穿着白色的工作服,仍在颠簸的车厢里缓缓巡回。


②行动上:“父亲不一会儿就在银色的托盘里放了两杯热牛奶与餐
巾,穿过拥挤的车厢,极为规范地端到这位男子面前。


③语言上:“田纳西州的大草原,先生。

”“我是格林斯堡大学的
学生,先生。

但我如今正准备回家种田。


④心理上:“他积攒了不少钱,远远超出了回家的路费。

父亲想,
这点积蓄已够整整一学期的费用,何不再试一学期,看看究竟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七)探究性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解答疑难问题。

如果没有这次“偶然相遇”,父亲会不会成为一个很有学问,受人
尊敬的人?明确:
预设:同学的见解主要有二:
其一,如果没有这次“偶然相遇”,父亲不会成为一个“很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

因为他失去了求学的机会,就他家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刚被解放了的黑奴的儿子)都不会给他以再求学的可能。

其二,如果没有这次“偶然相遇”,父亲还是会成为一个“很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

因为他具有执著、认真的品质,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即使失去了这次机遇,以后也一定还会有机遇的。

只要他的价值存在,就会抓住机遇。

师最后明确:“机遇”是有其偶然性的,但这种偶然的机遇只向具有真正价值的人敞开大门,而一个具有真正价值的人也必须善于捕捉机遇,否则,也难以求得发展。

课文中的“父亲”就是这样,以他自己的“执著、认真”,应聘当上了列车临时服务员,以他的忠于职守、规范服务赢得了“神秘先生”的“青睐”,又以他的执著追求的精神返回格林斯堡大学,抓住了“偶然”,抓到了“机遇”,最终,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一家的发展轨迹”。

(八)阅读感悟:你从中获得什么教育和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请用一句话来概括。

(九)小结:
本文是一篇精致的写人散文。

讲述了父亲年轻时由于一个偶然的机遇,得到了一位素不相识的先生的资助,从而改变了人生的故事。

给我们的启示是机遇是给有准备的头脑的,我们不能指望天上会掉下一个大馅饼来,只有依靠自身的努力,把握住每一次机遇,才能在成功路上不断迈进。

(十)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人生与机遇”的名言。

2、
一根钉子
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在普通的中专学校读书,成绩也一般。

她到一家合资公司去应聘,外方经理看了她的材料,没有表情地拒绝了。

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站起来准备走。

突然觉得自己的手被扎了一下,看了看手掌,上面沁出一颗血珠。

原来是椅子上一个钉子露在外面。

她见
桌子上有一块镇尺,便拿过来用劲把小钉子压了下去。

然后,微微一笑,说声告辞转身离去。

一会儿,公司经理派人在楼下追上了她。

她被公司破格录用了。

最好的文凭
某公司招聘管理人员,已进入了面试阶段,前来参加面试的青年男女个个西服革履衣冠楚楚信心十足,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

谁想最后老总却只挑中了一个中专毕业的男孩。

他的一位朋友问:“你为何喜欢那个男孩?他既不是高文凭,也没受任何人的推荐。

”这位老总说:“他带来许多介绍信。

他在门口蹭掉脚下带的土,进门后随手关上了门,说明他做事小心仔细。

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去帽子,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干脆果断,证明他既懂礼貌又有教养。

还有比这更好的文凭吗?”
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以人生的“偶然与必然、机遇与素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