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体内抗菌药物靶位的结构改变

合集下载

氟苯尼考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研究进展氟苯尼考,一种兽用抗生素,自其问世以来,就以其强大的抗菌活性在医疗和兽医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和研究。

今天,我将概述近年来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是一种氯代肽类抗生素,其抗菌谱广,能够抵抗大多数G⁺菌和一些G⁻菌。

氟苯尼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70S核糖体的解聚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氟苯尼考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包括畜禽和水产养殖领域。

作为一种兽用抗生素,氟苯尼考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的各类细菌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氟苯尼考在水产养殖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于防治鱼类、虾类等水生生物的细菌感染。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氟苯尼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除了对其抗菌活性、作用机制的研究外,还涉及到了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个领域。

例如,研究者们通过基因组学的研究,发现了氟苯尼考产生抗药性的基因位点,为预防和治疗抗药性感染提供了理论基础。

氟苯尼考作为一种重要的兽用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且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长期使用,细菌的抗药性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氟苯尼考的作用机制和抗药性机制,以便开发出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保护抗生素的有效性。

也需加强抗生素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确保抗生素的安全和有效性。

未来,针对氟苯尼考的研究将不仅仅局限于抗菌活性、抗药性等传统领域,还将涉及到更为深入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领域。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对氟苯尼考的认识将越来越深入,为人类健康和动物健康提供更为有效的保障。

氟苯尼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畜禽疾病。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就氟苯尼考耐药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氟苯尼考耐药性的产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细菌细胞膜对药物的通透性降低:细菌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药物进入细胞内的数量,从而降低药物对细菌的作用效果。

2 细菌耐药机制1

2  细菌耐药机制1

三、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链阳 菌素、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
此类药物主要通过与细菌核糖体结合,干扰细 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发挥抗菌作用。细菌核糖 体由大亚基(50S)、小亚基(30S)构成,亚基中 mRNA及蛋白质的改变,可引起与抗菌药物亲和 力的改变,从而产生对上述几种药物的耐药性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单 位,通过阻断转肽作用和mRNA位移而抑制细菌 蛋白质的合成。大环内酯类耐药菌可合成甲基化 酶,使位于核糖体的50S亚单位的23SrRNA的腺 嘌呤甲基化,导致抗生素不能与结合部位结合。
(2)AmpC酶:AmpC酶是革兰氏阴性杆菌 所产生的染色体介导的头孢菌素酶,由 ampC基因编码。编码AmpCβ-内酰胺酶 的 基因常见于染色体上,近年来出现了向质 粒转移的趋势,这些酶的编码基因均与 ampC基因有很高的同源性。 AmpC酶相对分子质量普遍大于3000, 等电点偏碱性,水解头孢赛啶和头孢噻吩 的能力强于任何一种青霉素,不被酶抑制 剂克拉维酸(CA)所抑制,舒巴坦和三唑 巴坦的抑制效果亦很差,但通常可为低浓 度的胺曲南或邻氯西林抑制,对碳青霉烯 类较敏感(如亚胺培南等)。
四、喹诺酮类药物
旋转酶基因突变可以引起耐药,以大肠埃希菌为显著。 大肠埃希菌gryA基因序列上,残基67~106区域常发生突 变,因而命名为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区(QRDR)。每一种 gryA突变都可造成对喹诺酮类中所有药物的交叉耐药。因 DNA旋转酶改变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细菌主 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和假单胞菌等。 gryA蛋白 的变异是DNA旋转酶变异的主要表现。细菌gryA基因突变 特点是:突变株对大多数QNs交叉耐药,引入野生型gryA 基因后可恢复其敏感性。gryA基因还可在几个位点同时发 生点突变,多点突变耐药程度更高。gryB担保的变异引起 的耐药程度低于gryA蛋白,临床分离菌中也不常见。

动物药理试题(一)答案

动物药理试题(一)答案

动物药理试题(一)答案一、名词解释:1.“药—时”曲线: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药物的一些特征数量为纵坐标作出的各种曲线。

2。

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含药物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血清制品、疫苗、诊断制品、微生态制品、中药材、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外用杀虫剂、消毒剂等.3。

抗菌活性:是指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一般可用体外与体内两种方法来测定。

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称之为最低抑菌浓度(MI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称之为最低杀菌浓度(MBC)。

4.治疗指数:指药物对动物的50%致死量(LD50)对感染动物的50%有效治疗量(ED50)的比值。

用来估计药物的安全性,数值越大越好。

5.抗菌药物:指对病原菌具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作用,能够防治动物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生素、人工半合成及全合成的一类药物的总和.6.配伍禁忌:指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性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疗效或毒性反应。

7.药物拮抗作用:指同时应用两种或多种药物,使原有的作用减弱。

8.药物的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这种现象称为药物的耐受性.9.平喘药:是缓解或消除呼吸系统疾患所引起的气喘症状的药物。

10.半合成药物:是指在原有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基础上引入不同的化学基团制得一系列化学药物。

二、填空题:1.口服维生素C有利于铁剂的吸收。

2.可预防阿司匹林引起的凝血障碍的维生素是VitK。

3。

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去甲肾上腺素。

4.乙氧酰胺苯甲酯常作抗球虫类药物的增效剂。

5。

地克珠利为抗球虫药物中用量最小的一种。

6。

吡喹酮和丙硫咪唑均对猪囊尾蚴有高效。

7.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均为广谱抗虫药,但对吸虫和绦虫无效.8.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有被动转运与特殊转运两大类。

9.治疗习惯性或先兆性流产可使用孕酮(黄体酮)。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研究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研究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研究摘要:随着新的抗菌药物的不断出现和临床应用,引起医院感染的细菌种类也发生着变化,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已成为抗感染治疗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尤其是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的发展越来越令人担忧。

本文就大肠杆菌的研究现状、耐药原因、耐药机制、以及耐药性的消除做一扼要概述,并全面的阐述了细菌耐药性的耐药机制。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细菌自身的原因也有滥用抗生素的原因等。

就以上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对抗细菌耐药性的对策,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研发等,以及对细菌耐药性所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耐药性;大肠杆菌;耐药机制近年来,随着临床上应用的抗菌药物的日益增多,特别是许多广谱抗生素及新型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细菌耐药性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其中肠杆菌属细菌是目前临床感染中最重要的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更为显著。

细菌的耐药性是普遍存在的,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就细菌本身而言,细菌有显著的适应性和惊人的多变性,除了细菌先天固有的耐药性外,细菌也可以通过接合、转导和转化等方式,由染色体、质粒等介导产生基因突变,从而使细菌产生获得性耐药。

另一方面,就抗生素而言,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更易筛选出耐药菌株[1]。

因此,适当的检测耐药菌株,了解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对防止和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病原菌特别是耐药菌株的播散和流行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 细菌耐药机制细菌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抵制抗菌药物作用: ①产生灭活酶,使抗菌药物失活或结构改变。

细菌产生的灭活酶主有水解酶和钝化酶两大类。

水解酶可破坏药物使之失效,如β内酰胺酶可水解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的β内酰胺环而使药物失效。

这类酶可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

钝化酶又称合成酶,它们多数为革兰阴性菌所产生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钝化酶。

该酶可修饰抗菌药物分子中某些保持抗菌活性所必需的基因,使其与作用靶位核糖体的亲和力大为降低,从而失去其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健康疾病与安全用药试题

健康疾病与安全用药试题

健康疾病与安全用药试题1解释名词:(20分)(1)、药物与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药物指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药物包括有利于健康的催眠药、感冒药、退烧药、胃药、泻药等等各种药品。

(2)、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就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而非处方药则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一般公众凭自我判断,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就可自行使用(3 )、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治疗作用(therapeutic effect )是指符合用药目的的作用。

治疗作用可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不良反应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4)、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状态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亚健康状态: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一定的原因造成的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⑸、合理用药和药物滥用合理用药的概念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

药物滥用一般是指违背了公认的医疗用途和社会规范而使用任何一种药物。

2 “健康是第一财富”你认为健康和生命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 10分)生命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3 “治病是药,致命也是药”谈谈你的解释(10分)4 “抗菌类药物滥用危害自己,危害他人”从细菌的耐药性的产生和合理应用角度简述之。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质粒(plasmid)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物质,是环状闭合的双链DNA,存在于细胞质中,具有自我复制能力,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能赋予宿主菌某些生物学性状。

异染颗粒(metachromatic granules)又称迂回体,主要成分是RNA和多偏磷酸盐的胞质颗粒,其嗜碱性强,用甲基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

中介体(mesosome)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

鞭毛(flagellum)是从细菌细胞膜伸出于菌体外的细长弯曲的蛋白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见于革兰氏阴性菌、弧菌和螺菌。

芽胞(spore)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方式。

细菌L型(batcterial L form)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而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有叫细菌L型。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上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某些微生物不能合成的必须由外界提供的物质。

热原质(pyrogen)即菌体中的脂多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

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

细菌素(bactericn)某些菌株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仅对与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

菌落(colony)单个细菌生长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叫菌落。

培养基(medium)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细菌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制品。

抗生素(antibiotics)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

纯培养(pure culture)挑取一个菌落,移种到另一培养基中,生产出来的细菌均为纯种。

消毒(disinfection)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临床常用药理学知识学习-精选文档

临床常用药理学知识学习-精选文档

使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内
如:细菌对-内酰胺类、四环素的耐药
3、细菌体内抗菌药作用的原始靶位结构的改变 (1)改变靶蛋白结构
如:RFP耐药菌RNA多聚酶的-亚基结构
改变造成的耐药。
(2)增加靶蛋白数量
如:金葡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
(3)生成耐药靶蛋白
如:金葡菌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与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极低导致耐药
庭)和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因此用药期间应监测肾功能(尿常规、血尿 素氮、血肌酐),严密观察患者听力及前庭功能,注意观察神经肌肉 阻滞症状。 (3)门急诊中常见的上、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不宜选用本类药物治 疗也不宜用于单纯性上、下尿路感染初发病例的治疗。 (4)‘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本类药物时,需根据其肾功能个体化给药。 (5)新生儿、婴幼儿、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本类药物。 (6)妊娠期患者应避免使用。哺乳期患者应避免使用或用药期间停 止哺乳。 (7)本类药物不宜与肾毒性药物、耳毒性药物、神经肌肉阻滞剂或 强利尿剂同用。 (8)本类药物不可用于眼内或结膜下给药,因可能引起黄斑坏死。
抗生素
1:分类 2:几个重要概念 3:抗菌机制 4:耐药机制 5:临床应用原则 6:PK-PD 7:注意事项
分类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喹诺酮类、磺胺类及硝基呋喃类等合成抗菌
药 3、大环内酯类与多肽类抗生素 4、氨基甙类抗生素 5、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广谱抗生素
作用性质分为四大类型
主要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
1.肝功能损伤 肝损伤最常见。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 2.神经系统反应 可见于INH、EMB、SM。 (1)INH用量过大可引起周围神经炎,加用维生素B6可
预防。 (2)EMB可引起球后视神经炎,早期表现为视觉模糊、

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

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

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一、选择题A型题1. 关于化疗药物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人工合成的药物B. 治疗各种疾病的化学药物C. 治疗恶性肿瘤药物D. 防治细菌、寄生虫感染和恶性肿瘤的化学药物E. 防治病原体感染的化学药物2. 判断甲药比乙药安全的依据是:A. 甲药的ED50比乙药大B. 甲药的ED50比乙药小C. 甲药的LD50/ED50比值比乙药大D. 甲药的LD50/ED50比值比乙药小E. 甲药的最低抑菌浓度比乙药小3. 衡量一种抗菌药物的临床价值,主要依靠:A. 抗菌活性B. 抗菌谱C. 最低抑菌浓度D. 最低杀菌浓度E. 化疗指数4. 抑制细菌的转肽酶,阻止粘肽交叉联接的药物是:A. 青霉素B. 多粘菌素BC. 红霉素D. 四环素E. 链霉素5. 与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妨碍氨酰基t-RNA进入A位的抗菌药是:A. 多粘菌素类B. 林可霉素C. 红霉素D. 氯霉素E. 四环素类6. 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链的形成和延伸的抗菌药是:A. 青霉素B. 氯霉素C. 多粘菌素D. 四环素E. 庆大霉素7. 抑制DNA回旋酶,使DNA复制受阻,导致DNA降解及细菌死亡的药物是:A. 磺胺嘧啶B. 甲氧苄啶C. 环丙沙星D. 利福平E. 对氨基水杨酸8. 可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全过程的抗菌药物是:A. 链霉素B. 氯霉素C. 四环素D. 红霉素E. 多粘菌素B9.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主要是:A. 细菌产生了水解酶B. 细菌产生了钝化酶C. 细菌改变代谢途径D. 细菌体内与抗菌药结合的靶位的改变E. 细菌产生了大量的对氨基苯甲酸10. 细菌对氨基苷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主要是:A. 细菌产生了水解酶B. 细菌产生了大量的对氨基苯甲酸C. 细菌改变代谢途径D. 细菌体内与抗菌药结合的靶位的改变E. 细菌产生了钝化酶11. 细菌对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A. 细菌产生了水解酶B. 细菌产生了钝化酶C. 细菌改变代谢途径D. 细菌体内抗菌药原始部位结构改变E. 细菌产生了大量的对氨基苯甲酸12. 繁殖期杀菌药与静止期杀菌药合用的效果是:A. 协同B. 拮抗C. 相加D. 相减E. 无关13. 繁殖期杀菌药与速效抑菌药合用的效果是:A. 协同B. 拮抗C. 相加D. 相减E. 无关14. 可获协同作用的药物组合是:A. 青霉素+庆大霉素B. 青霉素+红霉素C. 青霉素+乙酰螺旋霉素D. 青霉素+氯霉素E. 青霉素+四环素15. 肝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或禁用的药物是:A. 青霉素B. 头孢噻吩C. 四环素D. 丁胺卡那霉素E. 以上都不是16. 早产儿、新生儿禁用下列哪种抗菌药?A. 青霉素B. 氯霉素C. 四环素D. 红霉素E. 庆大霉素B型题A. 抗菌谱B. 抗菌活性C. 耐受性D. 耐药性E. 化疗指数17. 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称为18. 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称为19. 反复应用某一药物,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称为20. 反复应用某一药物,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为21. 动物半数致死量与病原体感染动物半数有效量之比称为A. 磺胺甲恶唑B. 红霉素C. 呋喃坦啶D. 利福平E. 甲氧苄啶22. 特异性地抑制依赖DNA的RNA多聚酶的活性的抗菌药是23. 细菌通过改变代谢途径可对其产生耐药性的药物是24. 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的活性的抗菌药物是25.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抗菌药物是C型题A. 改变靶位的结构B. 产生灭活酶C. 两者均有D. 两者均无26. 细菌对青霉素G产生耐药的机制27. 细菌对红霉素产生耐药的机制28. 细菌对氨基苷类产生耐药的机制A. 协同作用B. 拮抗作用C. 两者均有D. 两者均无29. 青霉素+磺胺嘧啶可产生30. 青霉素+链霉素可产生31. 青霉素+红霉素可产生X型题32. 关于化疗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评价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度B. 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C. 5%的致死量与95%的有效量的比值D. 以LD5/ED95表示E. ED50/LD5033. 关于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青霉素抑制转肽酶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B. 利福平抑制依赖DNA的RNA多聚酶C. 喹诺酮类抑制DNA回旋酶D. 氨基糖苷类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多个环节E. 多粘菌素类细菌胞浆膜磷脂结合,使胞浆膜通透性增加34.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药物是:A. 青霉素B. 磷霉素C. 环丝氨酸D. 万古霉素E. 链霉素35. 影响细菌胞浆膜通透性的药物有A. 万古霉素B. 多粘菌素C. 林可霉素D. 制霉菌素E. 红霉素36.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物有:A. 链霉素B. 庆大霉素C. 红霉素D. 四环素E. 林可霉素37. 采用哪些措施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A.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B. 给予足够的剂量和疗程C. 尽量避免局部用药D. 有计划地轮换用药E. 必要的联合用药38. 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指征有:A. 严重的细菌性感染B.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C.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心内膜炎或败血症D. 久用可能产生耐药者E. 减少药物的毒性反应39. 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下列哪些抗菌药物?A. 青霉素B. 万古霉素C. 两性霉素BD. 庆大霉素E. 氯霉素40. 有慢性肝炎或肝功能减退的病人应避免使用或慎用下列哪些药物?A. 林可霉素B. 红霉素C. 利福平D. 四环素E. 氯霉素二、填空题1. 化疗指数是衡量化疗药物和的重要参数,一般可用动物实验的表示。

细菌耐药表型检测

细菌耐药表型检测

细菌耐药表型检测细菌耐药表型的检测细菌耐药机制:1.产生药物灭活酶:细菌通过耐药因子可产生破坏抗生素或使之失去抗菌活性的酶,使药物在作用于菌体前即被破坏或失效。

水解酶:主要是β内酰胺酶,包括广谱酶、超广谱酶、金属酶、AmpC酶。

钝化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使药物不易进入细菌体内。

修饰酶:2.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细菌通过改变药物作用靶位的结构来降低药物和细胞靶位的亲和力,引起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如细菌可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PBP S)的结构,降低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合力,减少细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合,从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

3.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抗菌药物不易进入由于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致使抗菌药物无法进入细胞内而发挥抗菌作用。

细菌可改变细胞壁的孔蛋白通道,使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能进入菌体;4.细菌将抗菌药物泵出细菌细胞外(外排泵):细菌还可合成新的蛋白插入细胞膜即产生新的膜转运系统,对抗菌药物产生外排作用,近年来发现了许多临床常见致病菌具有与其多重耐药相关的主动外排系统或外排泵,如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淋球菌等,促使抗菌药物快速从菌体排出,从而导致细菌的耐药性。

总之,细菌耐药性机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其中,细菌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引起的耐药性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多重耐药菌往往综合上述几种耐药机制,使之对许多抗微生物药物产生耐药。

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是抗微生物药物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无指征滥用的后果。

一、β-内酰胺酶检测使用范围:葡萄球菌、肠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卡它莫拉菌。

方法:头孢硝基噻吩显色法(Nitrocefin):制配纸片→灭菌水湿润→涂测试菌(G+菌可直接挑待测菌;G-菌提取细菌裂解液)于纸片上,10min观察纸片颜色,显红色为阳性(葡萄球菌应放置1h内观察)。

临床意义:若β-内酰胺酶阳性,则提示:流感、淋病、卡它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耐药葡萄、肠球对青霉素、氨基、羧基、脲基青霉素耐药对产该酶的菌株禁止应用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应用含酶抑制剂药物或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类,根据情况可选用糖肽类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请问应用抗菌药物后,细菌为什么能产生耐药性,如何避免耐药性的产生?.docx

请问应用抗菌药物后,细菌为什么能产生耐药性,如何避免耐药性的产生?.docx

请问应用抗菌药物后,细菌为什么能产生耐药性,如何避免耐药性的产生?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是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理十分复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产生灭活酶:灭活酶有两种,一是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可水解青霉素或头孢菌素。

该酶可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某些酶的产生为体质性(组构酶);某些则可经诱导产生(诱导酶)。

二是钝化酶又称合成酶,可催化某些基团结合到抗生素的OH基或NH2基上,使抗生素失活。

多数对氨基甙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能产生质粒介导的钝化酶,如乙酰转移酶作用于NH2基上,磷酸转移酶及核苷转移酶作用于OH基上。

上述酶位于胞浆膜外间隙,氨基甙类被上述酶钝化后,不易与细菌体内的核蛋白体结合,从而引起耐药性。

(2)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细菌可通过各种途径使抗菌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如革兰阴性杆菌的细胞外膜对青霉素G等有天然屏障作用;绿脓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细胞壁水孔,或外膜非特异性通道功能改变,引起细菌对一些广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包括某些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细菌对四环素耐药主要由于所带的耐药质粒可诱导产生三种新的蛋白,阻塞了细胞壁水孔,使药物无法进入;革兰阴性杆菌对氨基甙类耐药除前述产生钝化酶外,也可由于细胞壁水孔改变,使药物不易渗透至细菌体内。

(3)细菌体内靶位结构的改变:链霉素耐药菌株的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上链霉素作用靶位P10蛋白质发生改变;林可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性,系细菌核蛋白体23s亚基上的靶位蛋白质发生改变,使药物不能与细菌结合所致。

某些淋球菌对青霉素G 耐药,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苯青霉素耐药,乃因经突变引起的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使药物不易与之结合。

这种耐药菌株往往对其他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也都耐药。

(4)其它:细菌对磺胺类的耐药,可由对药物具拮抗作用的PABA的产生增多所致,也可能通过改变对代谢物的需要等途径。

细菌耐药表型检测

细菌耐药表型检测

细菌耐药表型的检测细菌耐药机制:1.产生药物灭活酶:细菌通过耐药因子可产生破坏抗生素或使之失去抗菌活性的酶,使药物在作用于菌体前即被破坏或失效。

水解酶:主要是β内酰胺酶,包括广谱酶、超广谱酶、金属酶、AmpC酶。

钝化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使药物不易进入细菌体内。

修饰酶:2.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细菌通过改变药物作用靶位的结构来降低药物和细胞靶位的亲和力,引起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如细菌可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PBP S)的结构,降低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合力,减少细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合,从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

3.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抗菌药物不易进入由于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致使抗菌药物无法进入细胞内而发挥抗菌作用。

细菌可改变细胞壁的孔蛋白通道,使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能进入菌体;4.细菌将抗菌药物泵出细菌细胞外(外排泵):细菌还可合成新的蛋白插入细胞膜即产生新的膜转运系统,对抗菌药物产生外排作用,近年来发现了许多临床常见致病菌具有与其多重耐药相关的主动外排系统或外排泵,如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淋球菌等,促使抗菌药物快速从菌体排出,从而导致细菌的耐药性。

总之,细菌耐药性机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其中,细菌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引起的耐药性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多重耐药菌往往综合上述几种耐药机制,使之对许多抗微生物药物产生耐药。

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是抗微生物药物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无指征滥用的后果。

一、β-内酰胺酶检测使用范围:葡萄球菌、肠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卡它莫拉菌。

方法:头孢硝基噻吩显色法(Nitrocefin):制配纸片→灭菌水湿润→涂测试菌(G+菌可直接挑待测菌;G-菌提取细菌裂解液)于纸片上,10min观察纸片颜色,显红色为阳性(葡萄球菌应放置1h内观察)。

临床意义:若β-内酰胺酶阳性,则提示:流感、淋病、卡它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耐药葡萄、肠球对青霉素、氨基、羧基、脲基青霉素耐药对产该酶的菌株禁止应用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应用含酶抑制剂药物或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类,根据情况可选用糖肽类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病原微生物药理学讲解2023年

病原微生物药理学讲解2023年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概论一、名解1.抗生素(antibiotics)由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有选择性抑制或杀灭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一类天然物质2.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 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包括抗生素、人工半合成、全合成抗病原微生物药3.抗菌谱 antibacterial spectrum 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范围,分窄谱和广谱。

窄谱抗菌药:仅作用于单个菌种或某属细菌的抗菌药广谱抗菌药:抗菌谱广泛的药物4.抑菌剂:bacteriostatic agents对病原微生物仅有抑制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5.杀菌剂:bactericidal 不仅对病原微生物有抑制生长繁殖还有杀灭作用的药物6.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菌的能力MIC: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MBC:能杀灭培养基内病菌的最低药物浓度化疗指数 chemotherapeutic index 衡量化疗药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参数,通常用LD50/ED50 LD5/ED95表示7.抗菌后效应PAE(post-antibiotic effect):抗菌药物与细菌短暂接触后,药物浓度逐渐降低,降低至低于MIC或MBC或药物已经消除,仍对细菌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

eg:青霉素8.初次接触效应(First expose effect):指抗菌药物与细菌初次接触时即可产生强大的抗菌效果,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增加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间隔相当时间以后才会起作用浓度依赖性抗菌药:指药物的杀菌活力在一定范围内随药物浓度的增高而增加。

如氨基苷类、氟喹诺酮类等。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指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杀菌活性有关,其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超过对细菌MIC时间的长短有关。

如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等。

(“浓度依赖型”抗生素有首次接触效应,有PAE。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无首次接触效应,有PAE,需要考虑其“持效时间”)9.耐药性(resistance 抗药性):指常规治疗剂量下,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导致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13药理学复习名词解释

13药理学复习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

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四个基本过程,以及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以及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生物利用度:是指经过肝脏首关消除过程后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量和速度,用F表示。

抗高血压药:凡能降低血压而用于高血压治疗的药物称为抗血压药。

副作用:药物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称副作用或副反应。

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而对机体产生有害的反应,称毒性反应。

耐受性: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有的药物的药效会逐渐减弱,需要大剂量才能显效,称耐效性。

MIC:最低抑制浓度,即在体外试验中,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胞生长的最低浓度。

MBC:最低杀菌浓度,即在体外试验中,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

广谱抗心律失常药:能用于治疗房性、室性及房室结性心律失常的药物。

半数有效量:量反应指标的ED50是指最大效应一半所用的药物剂量。

在S形曲线中,为50%效应处所对应的剂量,斜率最大,结果比较可靠。

半数致死量:LD50指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

协同作用:合并用药作用增加。

拮抗作用:合并用药效应减弱,两药合用的效应小于他们分别作用的总和。

药物毒理学:作为药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药物的毒性、入侵途径、中毒机制、病理过程,为诊断、治疗、预防中毒及指定有关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间接毒性作用:药物改变了机体的某些调节功能而影响其它部位,因此药物产生毒性作用的靶部位,不一定是分布浓度最高。

抗生素后效应:指细菌在接触抗生素后虽然抗生素血清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已消失后,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维持一段时间的效应。

它可被看作为病原体接触抗生素后复苏所需要的时间。

化学治疗:对病原微生物感染、寄生虫及恶性肿瘤进行治疗。

1.试述酚妥拉明对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血压作用的影响,为什么?α2受体阻断药,能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答:酚妥拉明是α1、因为肾上腺素与血管收缩有关的α1受体被阻断,而仅表现可激动β2受体的血管舒张,导致血压下降。

抗菌药物的耐药机理

抗菌药物的耐药机理

抗菌药物的耐药机理
抗菌药物的耐药机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靶标改变:细菌通过改变靶标蛋白的结构或数量,使抗菌药物无法与其结合,从而产生耐药性。

2. 泵出机制:细菌通过表达外排泵,将抗菌药物从细胞内排出,使药物浓度降低,导致耐药性。

3. 细胞壁改变:细菌通过改变细胞壁的结构或合成新的细胞壁成分,使抗菌药物难以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部,从而产生耐药性。

4. 代谢途径改变:细菌通过改变代谢途径,使抗菌药物在体内被代谢降解,从而降低药物浓度,导致耐药性。

5. 细胞壁修饰:细菌通过修饰细胞壁上的肽聚糖或蛋白质,使抗菌药物无法与细胞壁结合,从而产生耐药性。

这些耐药机理可以单独或同时存在,导致细菌对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滥用和误用是减少耐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试题和答案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试题和答案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试题一、选择题(单选)1.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A患者感染病情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C抗菌药作用特点 D 以上3项2.以下所列药物中,属于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的是A。

莫西沙星 B.依诺沙星C。

洛美沙星D.氧氟沙星3.下列哪种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A慢支急性发作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C急性肾盂肾炎D急性细菌性肺炎4.抗菌药分级管理是为了A规范抗菌药按一、二、三线使用B按感染病情轻重分别用药C抗菌药合理临床使用的管理5.限制使用类抗菌药是限制A抗菌药应用适应证和适用人群B限制抗菌药作二线使用C限制抗菌药用于重症感染患者6.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A昏迷B中毒C上呼吸道感染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7.预防用药用于何种情况可能有效A用于预防任何细菌感染B长期用药预防C晚期肿瘤患者D风湿热复发8.外科手术前预防用药应在何时使用A手术开始前24小时B术前30分钟~2小时内C手术开始后2小时D手术结束后2小时9.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A切口感染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C肺部感染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10.外科手术Ⅰ类切口预防用药多数不超过A手术后3天B术后24小时C术后1周D用至患者出院11.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A红霉素酯化物B利福平C氟康唑D头孢他啶12.肾功能减退时,需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A氨基糖苷类B克林霉素C利福平D大环内酯类13.新生儿感染时不宜选用A头孢菌素B青霉素类C克林霉素D氨基糖苷类14.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宜用于A腹腔感染B感染性心内膜炎C革兰阴性菌败血症D孕妇无症状菌尿15.下列哪种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具抗菌活性A哌拉西林B头孢哌酮C头孢他啶D头孢噻肟16.需鞘内给药的抗菌药物为A青霉素B头孢曲松C两性霉素B D氟康唑17.大肠埃希菌所致尿路感染治疗不宜选用A克林霉素B SMZ/TMP C氨苄西林/舒巴坦D左氧氟沙星18.无论脑膜有无炎症,不能透入脑脊液的抗菌药物为A氯霉素B头孢噻肟C青霉素D多粘菌素B19.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一定耳肾毒性,适用于A中耳炎B严重G-感染;C扁桃体炎;D小儿尿路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括抗菌药物、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和抗肿 瘤药等。
二、药物同机体、病原体的关系:
三.基本概念
1.抗菌谱(Spectrum):
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选择性。
2 最 低 抑 菌 浓 度 (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在体外培养细菌18~24 h后能抑制培 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四、抗菌药的作用原理 (一)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二)改变胞浆膜的通透性 (三)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四)影响核酸代谢
(五)影响叶酸代谢
五、细菌的耐药性
(Resistance) 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多次接触 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 失,致使抗菌药物对耐药菌的疗 效降低或无效。
LD50/ ED50 或LD5/ED95 化疗指数越大,表明该药物的
毒性越小,评价化学治疗药物有效 性与安全性的指标。
5.抗菌后效应
(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
细菌先暴露于高于MIC浓度的药 物中,除去该药物后在一定时间内细 菌不能恢复正常繁殖能力的现象。 6.耐药性 : 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 对药物敏感性下降或消失。
目的要求:
了解抗病原微生物药及化学治 疗的定义,机体、病原体和抗菌药 物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抗菌药的合 理使用。
掌握抗菌药物的一般作用机制、 细菌耐药性的概念及产生耐药的机 制。
一 化疗药物
(Chemotherapeutic drugs)
在体内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 物、病毒、寄生虫或肿瘤细胞 的药物。
中传递给子代的过程。
水平转移: 耐药性通过转化、转导、
结合等方式从供体细胞转移给其他细 菌的过程,水平转移在细菌耐药性传 递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接合: 质粒、R因子
END!
前一章
下一章
抑菌药只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3 最 低 杀 菌 浓 度 ( 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
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或使细菌数 减少99.9%的最低药物浓度称为最 低杀菌浓度。
杀菌药杀灭细菌。
4 化 疗 指 数 ( chemotherapeutic index CI)
1.耐药性机制 (1)灭活抗菌药物的酶
水解酶、钝化酶 (2 (4)细菌改变代谢途径干扰生化代谢,
2.耐药菌株的来源 耐药基因
(1)天然耐药菌株 (2)获得性耐药菌株
①.直接获得性 突变(mutation)
②. 间接获得性
垂直传递 : 耐药性在分裂繁殖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