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

合集下载

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

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作品分析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的安藤忠雄,从日本群星璀璨的建筑界脱颖而出。

今天,无论是他的名字在国际建筑学出版物中出现的频率,还是其作品本身的影响力,安藤已经当之无愧地达到了当今日本建筑大师的地位。

安藤其人安藤1941年9月1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8岁时,安藤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

60年代起,他又开始游历欧美,考察研究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绘制了大量的旅行速写草图并一直保存至今。

事实上,安藤完全是通过考察真是的建筑并阅读相关书籍资料来学习建筑学的。

勒﹒柯布西耶对安藤的建筑生涯曾起过决定性的影响。

安藤求学初期,曾在大阪一家旧书店里找到一本柯布西耶的书。

当他翻开这本书时,顿时就对柯布西耶那些早期的方案草图着迷了。

当安藤后来访问马赛公寓时,他开始对柯布西耶真实作品中混凝土材料的娴熟运用和特殊质感产生了浓厚兴趣。

除了勒﹒柯布西耶,安藤后来也曾谈起过F﹒L﹒赖特、密斯、阿尔托和路易斯﹒康对他建筑生涯的影响。

1969 年安藤忠雄在其家乡大阪设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正式开始了建筑生涯。

1975 年,安藤完成了他的成名作——位于大阪住吉区的东邸(Azuma House),即住吉的长屋。

该建筑荣获1979年日本建筑学会大奖。

而后,安藤又荣获了一系列的世界性荣誉。

1983 年,六甲集合住宅(日本兵库县神户市)获得日本文化设计奖; 1985年,荣获芬兰建筑师协会第五届阿尔瓦﹒阿尔托奖; 1986 年,获得美国布鲁诺纪念奖和日本文部省嘉奖;1987 年,六甲山教堂(风之教堂)获得每日艺术奖(Minichi); 1993 年,获得日本艺术学院奖;1995 年,在安藤 54 岁生日时,他荣获了普利策建筑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Prize); 1997 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法国艺术与文学荣誉勋位; 2000 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等等,此外,安藤还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美国AIA的荣誉会员。

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

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

• 安藤相信构成建筑必须具备三要素: • 第一要素是可靠的材料,就是真材实料;这真材实料可以是如纯 粹朴实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 • • 第二因素是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 架,使建筑展现于世人面前;它可能是一个主观设想的物体,也常常 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的物体。 • • 最后一个因素是“自然”,在这儿所指的自然并非是原始的自然, 而是人所安排过的一种无序的自然或从自然中概括而来的有序的自然。
总平面图上可以看出,教堂的入口在面对院内的西墙上,可以形成完整 的沿街立面。同时矩形平面被一片完全独立的墙体分为大小两个部分,大 的为教堂礼拜空间,小的则为主要入口空间。教堂空间的地面处理成台阶 状,而后向前下降直到牧师讲坛。讲坛后面便是南立面墙体上留出的垂直 和水平方向的开口,阳光从这里可以渗透进来,从而形成了著名的光的十 字。通过观察还可以发现,教堂南立面并不是完全朝南,而是与东西方向 轴线呈约30°的角。这显然是经过建筑师认真规划的。从平面图上可以看 出,这片与墙体呈30°夹角的墙是与教堂主体矩形平面呈“平行”关系的。 教堂的功能是做礼拜,做礼拜一般为上午的时间,南立面与东西方向有了 夹角之后,可以保证光线从早上到中午都十分充足,从而使人们做礼拜的 时候可以“欣赏”到炫亮的“十字”光影。同时,十字光线也随着阳光入 射角的变化在室内呈现出不同的位置,也暗示了时间的变化。
设 计 草 图
安藤建筑作品的关键是经常 是有关建筑和自然的关系。对安 藤来说建筑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 介,是一个脆弱的、理性的庇护 所。安藤一直在有意地缩小他的 建筑词汇调色板,并在许多建筑 中反复使用,从而形成安藤建筑 空间的集合单纯性和可识别性。
以下是该教堂落成前牧师和安藤的会谈,颇有意思: “有句话想说,实际前几天,在我们教会的总会上,决定建造一座新的 教堂。由谁来设计这个教堂,我考虑再三,从日本以及世界上来挑选,唯有 你安藤先生最合适了。所以请你来为我们设计这个新教堂。” 宫本对接着对安藤忠雄说。 “我们认为,作为建筑家,你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可是作为条件,我们 没有很多的钱,所以这也是我们请你来设计的理由。” “真的?没钱?”安藤问道。 “确实,没钱。” “即使这样也可以。”宫本接着提出了设计条件。安藤在纸上算计着什 么,然后对宫本说:“嗯……大约8千万日元怎样?” 光之教堂 “恐怕不行,我们只能付2千5百万。” “什么?!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安藤惊讶的问道。 “不是,即使我们借钱,最多也就是3千万。” “还有这样的事儿?好吧,宫本先生,剩下的5千万你想办法集资。” “不行,就3千万。”宫本毫不退步的说。 就这样,安藤忠雄接下了留下他辉煌的一页——光之教堂

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word精品文档17页

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word精品文档17页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作品分析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的安藤忠雄,从日本群星璀璨的建筑界脱颖而出。

今天,无论是他的名字在国际建筑学出版物中出现的频率,还是其作品本身的影响力,安藤已经当之无愧地达到了当今日本建筑大师的地位。

安藤其人安藤1941年9月1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8岁时,安藤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

60年代起,他又开始游历欧美,考察研究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绘制了大量的旅行速写草图并一直保存至今。

事实上,安藤完全是通过考察真是的建筑并阅读相关书籍资料来学习建筑学的。

勒﹒柯布西耶对安藤的建筑生涯曾起过决定性的影响。

安藤求学初期,曾在大阪一家旧书店里找到一本柯布西耶的书。

当他翻开这本书时,顿时就对柯布西耶那些早期的方案草图着迷了。

当安藤后来访问马赛公寓时,他开始对柯布西耶真实作品中混凝土材料的娴熟运用和特殊质感产生了浓厚兴趣。

除了勒﹒柯布西耶,安藤后来也曾谈起过F﹒L﹒赖特、密斯、阿尔托和路易斯﹒康对他建筑生涯的影响。

1969 年安藤忠雄在其家乡大阪设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正式开始了建筑生涯。

1975 年,安藤完成了他的成名作——位于大阪住吉区的东邸(Azuma House),即住吉的长屋。

该建筑荣获1979年日本建筑学会大奖。

而后,安藤又荣获了一系列的世界性荣誉。

1983 年,六甲集合住宅(日本兵库县神户市)获得日本文化设计奖; 1985 年,荣获芬兰建筑师协会第五届阿尔瓦﹒阿尔托奖; 1986 年,获得美国布鲁诺纪念奖和日本文部省嘉奖;1987 年,六甲山教堂(风之教堂)获得每日艺术奖(Minichi); 1993 年,获得日本艺术学院奖;1995 年,在安藤 54 岁生日时,他荣获了普利策建筑奖(the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1997 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法国艺术与文学荣誉勋位; 2000 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等等,此外,安藤还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美国AIA的荣誉会员。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 •
• • • •
相关轶事
• • 以下是该教堂落成前牧师和安藤的会 谈,颇有意思: “有句话想说,实际前几天,在 我们教会的总会上,决定建造一座新 的教堂。由谁来设计这个教堂,我考 虑再三,从日本以及世界上来挑选, 唯有你安藤先生最合适了。所以请你 来为我们设计这个新教堂。” 宫本对接着对安藤忠雄说。 “我们认为,作为建筑家,你是 我们最好的选择。可是作为条件,我 们没有很多的钱,所以这也是我们请 你来设计的理由。” “真的?没钱?”安藤问道。 “确实,没钱。” “即使这样也可以。”
• •
• • • •
相关轶事
• 这是发生在1987年春,日本大阪梅田附近的安藤忠雄建 筑事务所,委托人宫本和安藤的一段对话。宫本二美生 是大阪茨木市日本基督教团茨木春日丘教会的会员。所 属的教堂是一个新教系列,约有50名成员的小教堂。 1972年从本教会分立出来。15年来,一直在简陋的木结 构的教堂里迚行教活动,早就想拥有一个新教堂,为此 在寻找设计教堂的建筑师。 “新教堂的地点在大阪府茨木市北春日丘,过去的 万国博览会场的附近。新教堂建两层,建筑面积330平 米。一层约占总面积的一半。礼拜堂设在一层,它的后 部设个母子休息室。二层作为教会的学校使用。礼拜堂 设120人的座席。” 宫本接着提出了设计条件。安藤在纸上算计着什么, 然后对宫本说:“嗯……大约8千万日元怎样?” 光乊 教堂“恐怕丌行,我们只能付2千5百万。” “什么?!你丌是在开玩笑吧?!”安藤惊讶的问 道。 “丌是,即使我们借钱,最多也就是3千万。” “还有这样的事儿?好吧,宫本先生,剩下的5千 万你想办法集资。” “丌行,就3千万。”宫本毫丌退步的说。 就这样,安藤忠雄接下了留下他辉煌的一页——光 乊教堂。

光之教堂分析

光之教堂分析

5
谢谢观赏
113平米,能容纳约100人,但当人置身其中,自然会感受到它所散
发出的神圣与庄严。随后你会听到由自己双脚与木地板接触时所发 出的声响。 设计的重点。空间以坚实的混凝土墙所围合,创造出绝对黑暗空间, 阳光从墙体上留出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开口渗透进来,从而形成著 名的“光的十字架”――抽象、洗练和诚实的空间纯粹性,达成对 神性的完全臣服。沉溺于安藤神话的想象与忏悔,置身其中浑然不 觉时间的流逝。“光之十字”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世人关注其超脱于 建筑之上的绝对力量。
光之教堂
结构
这一建筑虽然形体简单,但却蕴含了一种复杂而极其优秀的建筑处理,这片成角度插入的素混凝土壁体,以最简单的方 式解决了基地和工程所有难题。由于靠近道中路,因而除了面向内院和西壁体,其于墙面在开窗是合适的。这片斜墙不仅 分割了空间,而且把柔和阳光反射渗透进教堂室内,掩蔽了现存内院中的牧师住宅,并隔离了喧嚣的外部世界。 同时,这座建筑造价极低地面,墙壁及家具处埋得老十分简朴,并保留了粗糙表面的质感,安藤在这里着力表丙和强调
的是抽象的自然,空间的纯粹性和洗练诚实的品质,进而唤起人们一种“庄严感”.
主要结构 光之教堂[2] 度横贯的墙体构成,长方体中嵌入三个直径5.9米的球体。这道独立的墙把空间分割成礼拜堂和入口部分。 透过毛玻璃拱顶,人们能感觉到天空、阳光和绿树。教堂内部的光线是定向性的,而不同于廊道中均匀分布的光线。教堂 内部的地面愈往牧师讲台方向愈呈阶梯状下降。前方是一面十字形分割的墙壁,嵌入了玻璃,以这里射入的光线显现出光 的十字架。由于考虑了预算与材料之感,地板和椅子均采用低成本的脚手架木板。 光之教堂由混凝土作墙壁,除了那个置身于墙壁中的大十字架外,并没有放置任何多余的装饰物。安藤忠雄说,他的墙不 用挂画,因为有太阳这位画家为他作画。 教堂里只有一段向下的斜路,没有阶梯;最重要的是,信徒的座位位置高于祭坛,这有别于大部分的教堂(祭坛都会位于 高台之上,庄严而肃穆地俯视着信徒),此乃打破了传统的天主教堂建筑,亦反映了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平等的思想。

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doc

大师作品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doc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作品分析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的安藤忠雄,从日本群星璀璨的建筑界脱颖而出。

今天,无论是他的名字在国际建筑学出版物中出现的频率,还是其作品本身的影响力,安藤已经当之无愧地达到了当今日本建筑大师的地位。

安藤其人安藤1941年9月1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8岁时,安藤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

60年代起,他又开始游历欧美,考察研究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绘制了大量的旅行速写草图并一直保存至今。

事实上,安藤完全是通过考察真是的建筑并阅读相关书籍资料来学习建筑学的。

勒﹒柯布西耶对安藤的建筑生涯曾起过决定性的影响。

安藤求学初期,曾在大阪一家旧书店里找到一本柯布西耶的书。

当他翻开这本书时,顿时就对柯布西耶那些早期的方案草图着迷了。

当安藤后来访问马赛公寓时,他开始对柯布西耶真实作品中混凝土材料的娴熟运用和特殊质感产生了浓厚兴趣。

除了勒﹒柯布西耶,安藤后来也曾谈起过F﹒L﹒赖特、密斯、阿尔托和路易斯﹒康对他建筑生涯的影响。

1969 年安藤忠雄在其家乡大阪设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正式开始了建筑生涯。

1975 年,安藤完成了他的成名作——位于大阪住吉区的东邸(Azuma House),即住吉的长屋。

该建筑荣获1979年日本建筑学会大奖。

而后,安藤又荣获了一系列的世界性荣誉。

1983 年,六甲集合住宅(日本兵库县神户市)获得日本文化设计奖; 1985年,荣获芬兰建筑师协会第五届阿尔瓦﹒阿尔托奖; 1986 年,获得美国布鲁诺纪念奖和日本文部省嘉奖;1987 年,六甲山教堂(风之教堂)获得每日艺术奖(Minichi); 1993 年,获得日本艺术学院奖;1995 年,在安藤 54 岁生日时,他荣获了普利策建筑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Prize); 1997 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法国艺术与文学荣誉勋位; 2000 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等等,此外,安藤还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美国AIA的荣誉会员。

安藤忠雄成名作 光之教堂设计赏析

安藤忠雄成名作 光之教堂设计赏析

安藤忠雄成名作光之教堂设计赏析光之教堂落成前的一段对话以下是该教堂落成前牧师和安藤的会谈,非常有意思:“有句话想说,实际前几天,在我们教会的总会上,决定建造一座新的教堂。

由谁来设计这个教堂,我考虑再三,从日本以及世界上来挑选,唯有你安藤先生最合适了。

所以请你来为我们设计这个新教堂。

”宫本对接着对安藤忠雄说:“我们认为,作为建筑家,你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可是作为条件,我们没有很多的钱,所以这也是我们请你来设计的理由。

”“真的?没钱?”安藤问道。

“确实,没钱。

”“即使这样也可以。

”这是发生在1987年春,日本大阪梅田附近的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委托人宫本和安藤的一段对话。

宫本二美生是大阪茨木市日本基督教团茨木春日丘教会的会员。

所属的教堂是一个新教系列,约有50名成员的小教堂。

1972年从本教会分立出来。

15年来,一直在简陋的木结构的教堂里进行教会活动,早就想拥有一个新教堂,为此在寻找设计教堂的建筑师。

“新教堂的地点在大阪府茨木市北春日丘,过去的万国博览会场的附近。

新教堂建两层,建筑面积330平米。

一层约占总面积的一半。

礼拜堂设在一层,它的后部设个母子休息室。

二层作为教会的学校使用。

礼拜堂设120人的座席。

”宫本接着提出了设计条件。

安藤在纸上算计着什么,然后对宫本说:“嗯……大约80000000日元怎样?”“恐怕不行,我们只能付25000000。

”“什么?!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安藤惊讶的问道。

“不是,即使我们借钱,最多也就是30000000。

”“还有这样的事儿?好吧,宫本先生,乘下的50000000你想办法集资。

”“不行,就30000000。

”宫本毫不退步的说。

就这样,安藤忠雄接下了留下他辉煌一页的——光之教堂。

教堂概述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风之教堂、水之教堂、光之教堂)中最为著名的一座。

光之教堂位于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日丘一片住宅区的一角,是现有一个木结构教堂和牧师住宅的独立式扩建。

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入口,只有门前一个不太显眼的门牌。

安藤忠雄与光之教堂的思考安藤忠雄的作品分析

安藤忠雄与光之教堂的思考安藤忠雄的作品分析

总结来说,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中的光环境创造是一种独特的建筑设计策略。 他通过自然光的使用、光的引导、光的层次感、光的情感表达以及光与形式的 关系等手段,创造出独特的光环境,丰富了空间体验,并赋予了建筑物深刻的 情感内涵。这种对光环境的创造不仅体现了他的设计才华,也展现了他对人与 环境、历史与文化等问题的深刻理解。
三、光的层次感
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中,光并不总是直射的,而是通过间接照明的方式,创造出 柔和的光环境。他利用墙壁、地面和天花板的反射,使光线经过多次折射和反 射,形成一种层次丰富的光环境。这种照明方式不仅增加了空间的深度感,还 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氛围。
四、光的情感表达
安藤忠雄深刻理解到光可以影响人的情感和心境。他利用光线的变化和对比, 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反应。在明亮的光线下,空间显得更加开放和生动; 而在柔和的光线下,空间则显得更加私密和宁静。这种对光的情感表达,使他 的建筑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
3、对称与非对称:对称是一种传统的设计手法,但在安藤忠雄的作品中,他 更注重非对称性设计。这种设计手法能够使建筑产生动态感和活力。在光之教 堂中,他运用了非对称结构,使教堂呈现出灵活多变的空间效果。
4、空间的体验:安藤忠雄认为,建筑不仅仅是空间的艺术,更是对空间的体 验。他的作品注重对空间的营造和体验感的设计。在光之教堂中,他通过独特 的空间布局和光线设计,创造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空间氛围,使参观者在其中 感受到宗教仪式的神圣性。
三、安藤忠雄的建筑理念
1、尊重自然:安藤忠雄认为,建筑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存,与环境相互依存。 他的作品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力求在设计中展现出对大自然的敬畏 和尊重。在光之教堂的设计中,他运用了自然光线作为主要照明手段,既节省 能源,又营造出神秘的光影效果,使参观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安藤的设计思想
安藤忠雄是一位善于运用建筑语言进 行巧妙言说的建筑师,他的建筑由于充分挖 掘和体现日本人独特的环境心理及日本建 筑的内在精神而使人倍感亲切,又因其对待 环境所作出的匠心创意和对建筑要素的独 到运用而新意迭出。
安藤的建筑之所以有深度,因为它们有 一定的观念、哲理和创造性思维作为依托, 而不是那种仅靠镜面玻璃来体现“现代化” 或单凭琉璃瓦来体现传统的粗浅之作,也不 是凭空臆造,追求新奇的怪诞之作。安藤的 建筑观和美学观都是以鲜明的人文价值取 向作为基础的。
安 藤 忠 雄 —— 光 之 教 堂
大师作品分析
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的安藤忠雄,从日本 群星璀璨的建筑界脱颖而出。今天,无论是他的名 字在国际建筑学出版物中出现的频率,还是其作品 本身的影响力,安藤已经当之无愧地达到了当今日 本建筑大师的地位。
安藤其人
安藤 1941 年 9 月 13 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8 岁 时,安藤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 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60 年代起,他又开始游历 欧美,考察研究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绘制了大 量的旅行速写草图并一直保存至今。事实上,安藤 完全是通过考察真是的建筑并阅读相关书籍资料 来学习建筑学的。
建筑占地面积(building area):113 ㎡
总建筑面积(total floor area):113 ㎡
教堂所在住宅区
场地﹒概况
设计极端抽象简洁的 仅为 113 ㎡的大阪光的教堂, 位于大阪闲静住宅街的一 角,一片普通的住宅区内, 是现有的一个木构教堂和 牧师住宅的独立式扩展。建 筑的布置是根据用地内原 有木造教堂和牧师馆的位 置以及与太阳的关系来决 定的。
求着他的纯粹空间,参照引入自然元素的设计原则。 水的教堂
水的教堂是一座小型的婚礼教堂,它位于北海道夕张 山脉东北平原处。基地四周为野生丛林,为了建设这座教 堂,专门把附近的自然水体进入基地,开辟了一个长 90m ×45m 的人工湖。安藤以水为主题,是自然-人-建筑有机 的结合起来。
该建筑由两个边长分别为 10m 和 15m 的正方形空间体 量上下搭接而成。一堵作为序列引导和领域划分的“L” 形墙体则包围了建筑。当人们依顺墙体从建筑背后走进建 筑时,便被导向一个由玻璃围合的入口空间,于此,人们 聆听水声、风声和花香鸟语的同时,与自然彻底融合在一 起。从这里通过回字形楼梯,走下幽暗的圆弧形楼梯间到 达礼拜堂。这时,透过礼拜堂的大玻璃,眼里突然出现了 全部的湖面和水面上耸立着的十字架,人们内心也获得了 一种心旷神怡的纯洁感和神圣感。就这样,原来毫不出奇 的水面,通过安藤精心安排的时隐时现的序列,焕发出了 极不平凡的魅力。
位于大阪神户地区的六甲 山顶上,建筑共包括了一个教 堂、一座钟塔、一组连廊和为 限定用地而建的围墙。其中, 与东西成 15°角的连廊和与 连廊平行的教堂决定了整个建 筑的轴线。通常,教堂主厅与 教堂建筑师一个整体,但在这 个案例中,则做了分散处理, 从形态上讲,教堂是一个混凝 土实体,而连廊是一个长长的 玻璃筒。长达 40m 的连廊由一 系列 2.7m 见方的混凝土架构 组成。连廊顶棚由玻璃天窗和 “H”型联系梁构成 1/6 圆拱状 屋顶,连廊两端均为开放,半 室外的玻璃筒笼罩着柔和的光 线,每每微风乍起,连廊便成 “风”的通道。
教堂室内
3
可信赖的混凝土 材料
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墙 面是安藤建筑的显著外表, 安藤的建筑一般全部或局部 采用清水混凝土墙面作为室 外或室内墙面,这种墙面不 加任何装饰,墙面上的圆孔 是残留的模板螺栓。清水混 凝土演奏一曲光与影的旋律。 安藤在材料中掺进了日本的 传统手艺,利用现代的外墙 修补技术,将水泥墙面拆掉 模板后进行处理,他将混凝 土运用到了高度精炼的层次。 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中,传 统手工艺和现代建筑之间并 不矛盾,高超的木模制造工 艺、优质的混凝土铸造以及 严格的工程管理,共同造就 了“安氏混凝土美学”。对于 他精确筑造的混凝土结构, 只能用“纤柔若丝”来形容。 安藤相信,有质感的材料对 建筑来说就是无价之宝。
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 沃夫兹堡现代美术馆
光之教堂
京都府立陶板名画庭
2
教堂入口
右二 图期 :墙

的 穿 插
左图:教堂外观
纯净的几何体
两入口之间的雨蓬和坐椅
安藤建筑作品的关键是经常是有关建筑和自然的关系。对 安藤来说建筑师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是一个脆弱的、理 性的庇护所。他重复地再现他的成名作“住吉的长屋”的 风格,是因为在这个设计中他在城市中建造了另外一个世 界,人们的生活似乎又重回了大自然的怀抱。安藤一直在 有意地缩小他的建筑词汇调色板,并在许多建筑中反复使 用,从而形成安藤建筑空间的集合单纯性和受到“母性”的安全。
自然
安藤认为自然是对现实 的一种美化方式,仅仅是通 过建造园子,在园中种植植 物来表示季节变化这种手法 很粗糙。抽象化的光、水、 风这样的自然也是由素材与 以几何为基础的建筑体同时 被导入所共同呈现的。他总 是不厌其烦地将这种理念灌 输到他的建筑中,用建筑去 提炼着自然。让人在他的纯 粹的构成中,通过光影摇曳, 风雨变幻就能判定时间与自 然的存在和变化。
一期和二期全景 教堂外立面
二期墙体的穿插 从外部十字架效果
红叶下的入口
教堂所在住宅区 6
平面分析
从总平面图上可以看出, 教堂的入口在面对院内的西墙 上,可以形成完整的沿街立面。
同时矩形平面被一片完全 独立的墙体分为大小两个部分, 大的为教堂礼拜空间,小的则 为主要入口空间。教堂空间的 地面处理成台阶状,而后向前 下降直到牧师讲坛。讲坛后面 便是南立面墙体上留出的垂直 和水平方向的开口,阳光从这 里可以渗透进来,从而形成了 著名的光的十字。
通过观察还可以发现,教 堂南立面并不是完全朝南,而 是与东西方向轴线呈约 30° 的角。这显然是经过建筑师认 真规划的。从平面图上可以看 出,这片与墙体呈 30°夹角的 墙是与教堂主体矩形平面呈 “平行”关系的。
教堂的功能是做礼拜,做 礼拜一般为上午的时间,南立 面与东西方向有了夹角之后, 可以保证光线从早上到中午都 十分充足,从而使人们做礼拜 的时候可以“欣赏”到炫亮的 “十字”光影。
勒﹒柯布西耶对安藤的建筑生涯曾起过决定 性的影响。安藤求学初期,曾在大阪一家旧书店里 找到一本柯布西耶的书。当他翻开这本书时,顿时就对柯布西耶那些早期的方案草图着迷了。 当安藤后来访问马赛公寓时,他开始对柯布西耶真实作品中混凝土材料的娴熟运用和特殊质 感产生了浓厚兴趣。除了勒﹒柯布西耶,安藤后来也曾谈起过 F﹒L﹒赖特、密斯、阿尔托 和路易斯﹒康对他建筑生涯的影响。
1969 年安藤忠雄在其家乡大阪设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正式开始了建筑生涯。 1975 年,安藤完成了他的成名作——位于大阪住吉区的东邸(Azuma House),即住吉 的长屋。该建筑荣获 1979 年日本建筑学会大奖。而后,安藤又荣获了一系列的世界性荣誉。 1983 年,六甲集合住宅(日本兵库县神户市)获得日本文化设计奖; 1985 年,荣获芬兰建筑师协会第五届阿尔瓦﹒阿尔托奖; 1986 年,获得美国布鲁诺纪念奖和日本文部省嘉奖; 1987 年,六甲山教堂(风之教堂)获得每日艺术奖(Minichi); 1993 年,获得日本艺术学院奖; 1995 年,在安藤 54 岁生日时,他荣获了普利策建筑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1997 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法国艺术与文学荣誉勋位; 2000 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等等, 此外,安藤还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美国 AIA 的荣誉会员。 作为一位建筑师和艺术家,安藤在许多国家展览过的设计图纸和构思草图也赢得了世界 性的广泛好评和赞誉。 安藤 20 多年的建筑生涯,除了使用的建筑材料,安藤的作品从早期的民宅直到最近还 在施工的巴黎费朗西斯﹒皮诺当代美术馆,无论其工程规模大小,性质如何,其设计哲学自 始至终一脉相承,表现出安藤对自己设计理念和价值理想的强烈自信和执着追求。总的来说, 今天的安藤,已经成为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建筑师,安藤的作品亦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 祖国而走向了世界。
经过 20 多年的建筑实践 生涯,安藤已经形成了独树 一帜的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 特别是那种简洁、熟练的素 混凝土运用和纯粹空间的文 化表现已经成为安藤建筑作 品的象征。
4
安 藤 的 教 堂建 筑
教堂建筑的设计在安藤忠 雄的作品群中是十分独特的, 因为这类建筑首先要能唤起人 精神上的共鸣,安藤忠雄正是 以其抽象的、肃然的、静寂的、 纯粹的、几何学的空间创造, 让人类精神找到了憩栖之所。 安藤的教堂建筑没有传统教堂 中标志性的尖塔,但它内部都 是极富宗教意义的空间。 风的教堂
教堂内部空间几乎完 全被坚实的混凝土墙所围 合,内部是真正的黑暗。礼 拜堂正面的混凝土墙壁上, 留出十字形切口,呈现出光 的十字架。由于空间开口很 少,十字光线在黑暗的背景 下明亮异常。
受场地地形和满足建 筑功能面积的制约,以及安 藤对纯粹几何空间的追求, 教堂被处理为简洁的混凝 土箱体,建筑内部尽可能减 少开口,主体限定在对自然 要素“光”的表现上。人们 内部只有投过光才能感受 到那一场抽象的大自然的 存在,与这种抽象性相一致 的 是,建筑也是一个纯粹 的形体,没有额外的装饰, 光线通过墙上的裂缝和开 窗折射进来,赋予空间以张 力并使之神化,它们抽象地 渲染着已经建筑化了的室 外光线。这是安藤忠雄所谓 的对自然进行抽象化作业。
在安藤的作品中,把原 本厚重、表面粗糙的清水混 凝土,转化成一种细腻精致 的纹理,以一种绵密、近乎 均质的质感来呈现,对于他 精确筑造 的混凝土结构,只 能用“纤柔若丝”来形容。 这种精准、纯粹的特质,正 符合日本人的审美特性。安 藤把混凝土表现得如此细腻, 会让你感受到混凝土“母性” 的一面。墙面上的圆孔好像 是“手的痕迹”,并非工业化 的产物,仿佛由手工触摸捏 合而成的,通过我们的触摸,
安藤的设计哲理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