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苏轼年谱

合集下载

苏轼年表

苏轼年表
四年
米芾开始游宦华南。因母亲的原因踏上了仕途。
任杭州通判
35岁
1072
壬子
五年
黄庭坚在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再任共8年。
欧阳修卒。
苏轼在湖州黄庭坚岳父处见黄诗叹“世久无此作也”,致信黄。
36岁
1074
甲寅
七年
米芾73年到广州,74年迁桂林,长子友仁出生。75年迁长沙
任山东密州太守
38岁
1077
1054
甲午
至和
元年
苏轼娶王弗
18岁
1055
乙未
至和二年
黄庭坚父受文彦博推荐,此年摄知康州。中年卒于任所
1056年,苏洵见欧阳修
19岁
1057
丁卯
嘉祐元年
至和三年,苏洵48岁。欧阳修50岁。王安石36岁。蔡襄45岁。苏辙18岁。黄庭坚12岁。米芾6岁。
欧阳修主持礼部试,曾巩进士及弟,苏轼、苏辙进士及弟母丧服孝
王安石参知政事。
娶妻王闰之。1067年,召王安石为翰林学士。欧阳修知毫州,
32岁
1069
己亥
二年
返京
33岁
1070
庚子
三年
米芾“男二十,冠而字。”取字元章,并与蔡京相识
是年苏轼还朝,因与王安石相左,被迫监官告院。
《乌台诗话》云:“熙宁二年,某在京授差遣,与王诜写诗赋及《莲华经》。”
34岁
1071
辛亥
1107
丁亥
大观
元年
得徽宗赐砚。蔡京提米芾为礼部员外郎,遭抨击。蔡京只好外放米芾
1108
戊子
二年
58岁的米芾在淮阳军使任去世。死前,焚烧珍贵书画。
1126
丙午

苏轼人生简历

苏轼人生简历

苏东坡大事年表苏东坡大事年表1037年生于眉州眉山,在现在的四川成都南。

1056年,虚岁21岁,进京赶考。

既东京汴梁,今天的河南开封.1057年考中进士,到1069年王安石变法,十多年间主要在京城任职于史馆,当然实际上没干几年,因为期间他的母亲、妻子王弗、父亲先后去世,服丧守孝近6年.1071年因上书反对变法,被革新派排挤出京城,外放任杭州通判。

今江苏杭州。

1074年改任密州,现山东诸城。

1076年改任徐州,现江苏徐州。

1079年改任湖州,现浙江湖州.被外放十余年,本以为朝中之事与他瓜葛不大,没想到的是到湖州不到三个月,他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祸事,因当时李定等人故意曲解诗句,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将苏东坡下狱,既“乌台诗案”,这在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中,有详细记述。

苏东坡坐牢103天,受尽折磨,曾经同关在一起的一名官员曾写诗到: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

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好宋太祖赵匡胤年间就定下了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东坡才免掉一死。

1080年出狱,被贬黄州,现湖北黄冈。

任团练副使,相当于现在农村的民兵队副队长。

职位相当低微,以至生计不能维持。

于是他带领家人开垦于城东的一块坡地,“东坡居士”便是这时起的.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苏轼写出前、后《赤壁赋》,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

1084年改任汝州,今河南地界,但因路途遥远,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苏轼请求后改任常州,未到常州,宋神宗驾崩。

王安石改革派被打压,司马光为相。

1085年主管登州,今山东蓬莱。

之后被召回朝。

但又因上书反对司马光全部废除新法。

又遭排挤。

1089年再度自求外调杭州.1091年又改任颍州,今安徽阜阳。

1092年改任扬州,今属江苏。

1093年改调定州,今河北定县。

1094年被贬惠州,今广东惠州。

1097年再贬到儋州,在今海南。

千年前的海南,那是蛮荒之地,是朝廷流放严重的、死不改悔的罪臣的首选场地。

苏东坡年谱

苏东坡年谱

苏东坡年谱《苏东坡年谱》苏轼(1037-1101),字子瞻,初字和仲,四川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县),自号东坡、东坡居士、老泉山人、铁冠道人、戒和尚、玉局老、眉阳居士、雪浪斋。

祖父苏序,祖母史氏。

父苏洵,弟苏辙,俱以文著名,世称“三苏”。

母程氏以贤惠称。

苏轼生当北宋由盛至衰的时代,经历庆历新政、熙宁变法、元祐更化、绍圣绍述等重大政治事变,宦海沉浮,九死一生。

他是宋代杰出的天才作家,在诗、文、词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著有《东坡七集》、《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东坡易传》、《东坡志林》等。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一岁。

苏轼生于四川眉山县城纱谷行,阴历为丙子十二月十九日,若依公历推算则为1037年1月8日。

是年,欧阳修(1007-1072)三十一岁,王安石(1021-1086)十七岁,程颢(1032-1085)五岁,程颐(1033-1107)四岁。

庆历三年(1043)七岁。

入小学,以眉山天庆观道士张易简为师。

读石介《庆历圣德诗》,羡慕韩琦、范仲淹和欧阳修等人。

是年,弟苏辙(1039-1112)六岁。

庆历五年(1045)九岁。

父苏洵离家游学四方。

听母亲程氏讲授《汉书·范滂传》,奋发有当世志。

作《夏侯太初论》,有“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之语,令人称奇。

是年,黄庭坚(1045-1105)生。

至和元年(1054)十八岁。

娶四川青神县进士王方之女王弗为妻。

是年,秦观(1049-1100)六岁。

嘉祐元年(1056)二十岁。

与弟苏辙随父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试,途经成都、凤翔、长安和渑池等地。

是年,程颢、程颐也到京城准备应试。

程颐游太学,作《颜子所好何学论》,谓“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

……以博闻强记巧文丽辞为工,荣华其言,鲜有至于道者”。

是年,欧阳修与王安石初次见面,王安石《奉酬永叔见赠》云:“欲传道义心虽壮,强学文章力已穷。

高中语文 3.9《赤壁赋》苏轼生平年表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修2语文素材

高中语文 3.9《赤壁赋》苏轼生平年表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修2语文素材

苏轼生平年表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祐八年〔1023~1064〕
1036年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苏轼降生
1054年娶王弗
1057年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

1059年举家前往京都
1061年任凤翔府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年任职史馆
1065年妻丧
1066父丧;服孝〔1066.4~1068.7)
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
1068年娶王闰之
1069年返京;任职史馆
1071年任告监管;任某某通判
1074年任密州太守
1076年任某某太守
1079年任某某太守;入狱
1080年谪居某某
1084年往某某
1085年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1086~1100〕元祐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1086年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年任某某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年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某某太守
1092年任某某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年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某某军区司令1094年往某某贬所;谪居某某
1097年往某某;谪居某某某某
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
1101年北返;往某某;逝世
1127年北宋亡。

苏轼生平简历图表

苏轼生平简历图表
刑赏忠厚之至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西江月(咏梅)
绍圣元年(公元1094)四月,59岁的苏轼被指称诽谤朝廷,贬为岭外英州(广东省英德县)知事,六月在转任英州的途中又受命流放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在惠州的两年中,苏轼生活困窘,有时连酿酒的米也没有,吃菜也靠自己种。可是苏轼这一辈子,对磨难早就习惯了;对这一切安之若素。
《西江月·咏梅》《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地点
职务
主要经历
期间主要词
40-43岁
1076-1079
神宗熙宁九年至神宗元丰二年
徐州(江苏铜山)
徐州太守
《浣溪沙5首》《江城子·别徐州》《永遇乐·梦盼盼》
浣溪沙苏轼(其一)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苏轼(其二)
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元佑四年,苏轼摆脱派阀之争,请调转任杭州知事。苏轼在知事任内修筑了西湖苏堤,修建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医院。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临江仙·送钱穆父》《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蝶恋花·春景
北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38-40岁

苏轼年谱

苏轼年谱

苏轼年谱蘇軾 (1037-1101),字子瞻,初字和仲,號東坡,四川眉州眉山人。

祖父蘇序。

父蘇洵,北宋學者,與子軾及轍俱以文著名,世稱「三蘇」,亦為唐宋古文八大家其中三家。

母程氏。

宋仁宗景祐三年丙子 (1037) 一歲蘇軾生於四川眉山縣城紗穀行。

時為十二月十九日,依公曆推算,是1037年1月8日。

慶曆二年壬午 (1042) 七歲開始讀書。

知歐陽修、梅堯臣文名。

慶曆三年癸未 (1043) 八歲入小學,師為天觀道士張易簡。

慶曆五年乙酉 (1045) 十歲聽母程氏講授《漢書?范滂傳》,奮發有當世志。

至和元年田午 (1054) 十九歲娶四川青神縣進士王方之女王弗為妻。

至和二年乙未 (1055) 二十歲到成都,謁張方平。

張待以國士。

嘉祐元年丙申 (1056) 二十一歲與弟轍隨父赴汴京(今河南開封)應試。

嘉祐二年丁酉 (1057) 二十二歲春,與弟轍應試禮部,兄弟同科進士及第。

深受歐陽修讚賞,謂「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是時蘇氏父子三人名震京師。

四月,母程氏卒於眉山,奔喪歸里。

嘉祐四年己亥 (1059) 二十四歲與弟轍及父洵再赴汴京,途中所作詩文為《南行集》。

是年長子蘇邁生。

嘉祐五年庚子 (1060) 二十五歲至京。

授河南福昌縣主簿,弟轍澠池縣主簿,俱未赴任。

嘉祐六年辛丑 (1061) 二十六歲參加制科考試,中第三列三等。

除大理評事,鳳翔府簽判。

十一月與弟轍別於鄭州,作《和子由澠池懷舊》。

十二月到任。

嘉祐七年壬寅 (1062) 二十七歲在鳳翔。

春,赴寶雞、虢、郿、盩屋四縣減決囚犯。

嘉祐八年癸卯 (1063) 二十八歲在鳳翔。

始識陳慥。

慥為新任鳳翔知府陳希亮第四子。

英宗治平元年甲辰 (1064) 二十九歲在鳳翔。

與文同訂交於歧下。

同字與可,善畫竹。

十二月罷鳳翔任,赴長安,遊驪山。

治平二年乙巳 (1065) 三十歲正月還朝。

判登聞鼓院,直史館。

五月,妻王弗卒於京師。

治平三年丙午 (1066) 三十一歲在京師。

苏东坡年谱

苏东坡年谱

苏东坡年谱1036丙子宋仁宗皇帝景佑三年1岁是年十二月十九日乙卯(按:公历1037年1月8日),苏轼生。

苏轼《送沈逵》诗云:“嗟我与君皆丙子。

”《赠长芦长老》诗云:“与公同丙子,三万六千日。

”《玉局文》云:“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置酒赤壁矶上。

”《志林》云:“退之以磨蝎为身宫,而仆以磨蝎为命。

”若以磨蝎为命推之,则为卯时生。

议者以先生十二月为辛丑,十九日为癸亥日,丙子癸亥,水向东流,故才汗漫而澄清。

子卯相刑,晚年多难。

”又苏轼诗《李委吹笛(并引)》:“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也。

”谨按:苏轼生年,有1036年与1037年两种说法。

据苏轼《感旧诗(并引)》:“ 元佑六年,予自杭州召还,寓居子由东府,数月复出领汝阴,时予年五十六矣”推之,元佑六年为1091 (辛未)年,若此年苏轼五十六岁,则苏轼生于丙子可以断定,但苏轼生于十二月十九日,按中历虽为丙子,若按西历算,实1037年年初。

1037 丁丑宋仁宗赵祯景佑四年2岁苏洵29岁。

欧阳修31岁。

王安石17岁。

蔡襄26岁。

1038 戊寅宋仁宗皇帝景佑五年(宝元元年)3岁1039 己卯宝元二年4岁苏洵31岁。

是年苏辙生。

壹1040 庚辰宝元三年(康定元年)5岁1041 辛巳康定二年(庆历元年)6岁1042 壬午庆历二年7岁是年苏轼已知读书。

宋王宗稷云:是年先生七岁,已知读书。

苏轼《上韩魏公梅直讲书》云:“自七八岁知读书。

”《洞仙歌》自序云:“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年九十余,能知孟昶宫中事。

”《冷斋夜话》载苏轼云:“某七八岁时,尝梦游陕右。

”谨按:苏轼是年已知读书,但其入学则为明年(8岁)。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云“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

”可知苏轼是庆历三年(8岁)始入小学。

1043 癸未庆历三年8岁是年苏轼入小学。

《志林》云:“吾八岁入小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师独称吾与陈太初者。

”《范文正公文集序》云:“庆历三年,某始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以鲁人石守道《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培训资料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培训资料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培训资料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哲学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多才多艺的才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如下:1037年1月8日:苏轼出生于陕西镇江(今属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一个文化世家。

1057年:苏轼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官员生涯。

1060年:苏轼被任命为江西临川府推官,开始了他的地方官员生涯。

1063年:苏轼被贬谪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涯。

1071年:苏轼被任命为江西安抚使,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1079年:苏轼被任命为四川知州,开始了他的地方政治生涯。

1080年:苏轼被贬谪至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流放生涯。

1087年:苏轼被任命为广东知州,开始了他的第三次地方政治生涯。

1091年:苏轼被贬谪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开始了他的第三次流放生涯。

1092年:苏轼被任命为湖州知州,开始了他的第四次地方政治生涯。

1094年:苏轼被贬谪至婺州(今浙江金华市),开始了他的第四次流放生涯。

1101年8月24日:苏轼在婺州逝世,享年65岁。

苏轼一生中经历了多次官场生涯和贬谪流放,但他始终保持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他以其优秀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词、散文和书法作品,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代表作品包括《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他的作品以其豪放洒脱的风格、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细腻的艺术表达而广受赞誉。

苏轼还是一位卓越的书画家,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苏体”,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绘画作品也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而著称。

除了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苏轼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哲学家。

他在政治方面主张“以民为本”,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治国理政的思想。

苏轼年谱思维导图版以及主要作品的创作时间

苏轼年谱思维导图版以及主要作品的创作时间

苏轼年谱思维导图版以及主要作品的创作时间苏东坡年谱苏东坡年谱 (1)1.北宋仁宗天圣元年至嘉祐八年(1023-1063 (3)1.1.1036年东坡出生(12月19日) (3)1.2.1054年娶妻王弗 (3)1.3.1057年中进士母丧 (3)1.4.1059年举家迁京都 (3)1.5.1061年任凤翔判官 (3)2.英宗治平元年至四年 1064-1067 (3)2.1.1064 任职史馆 (3)2.2.1065年妻丧 (3)2.3.1066年父丧服丧 (3)3.神宗熙宁元年至元丰八年(1068-1085) (3)3.1.1068年娶王闰之 (3)3.2.1069年返京 (3)3.3.1071年11月-1074八月任职杭州通判 (3)3.3.1.1073年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3)3.4.1074年11月至1076年11月任密州太守 (3)3.4.1.1075年作《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3)3.5.1076年 -1077年三月居住徐州 (3)3.5.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3.6.1077年-1079年3月任徐州太守 (4)3.7.1079年4月-7月任湖州太守 (4)3.8.1079年8月-12月入狱 (4)3.9.1080年-1084年4月谪居黄州 (4)3.9.1.1082年筑学堂号东坡居士作《前后赤壁赋》以及《念奴娇大江东去》 (4)3.10.1084年4月-1085年3月往常州 (4)3.11.1085年6月-11月往登州 (4)3.12.1085年10月任登州太守 (4)3.13.1085年10月-12月往京都 (4)3.14.1085年12月-1086年7月任中书舍人 (4)3.15.子主题 15 (4)4.哲宗(1086年-1100年)元祐年间太后摄政(1086年3月-1093年8月) (4)4.1.1083年6月-1089年2月以翰林学士制诰 (4)4.2.1089年4月-7月往杭州 (4)4.3.1089年7月-1091年2月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钤辖 (4)4.4.1091年1月-8月任吏部尚书 (4)4.5.1091年8月-1092年3月任颖州太守 (5)4.6.1092年3月-8月任扬州太守 (5)4.7.1092年9月-10月兵部尚书 (5)4.8.1092年-1093年8月礼部尚书 (5)4.9.1093年妻丧 (5)4.10.1093年8月-9月调定州太守任河北军区司令 (5)4.11.1094年3月-10月往惠州贬所 (5)4.12.1094年10月-1097年四月谪居惠州 (5)4.13.1097年4月-7月往海南 (5)4.14.1097年7月-1100年6月谪居海南 (5)5.徽宗1101-1125年太后摄政1100年1月-6月 (5)5.1.1101年北返往常州 (5)5.1.1.作品:自题金山画像 (5)5.2.1101年7月28逝世 (5)5.3.1126年北宋亡 (5)1.北宋仁宗天圣元年至嘉祐八年(1023-10631.1.1036年东坡出生(12月19日)1.2.1054年娶妻王弗1.3.1057年中进士母丧1.4.1059年举家迁京都1.5.1061年任凤翔判官2.英宗治平元年至四年 1064-10672.1.1064 任职史馆2.2.1065年妻丧2.3.1066年父丧服丧3.神宗熙宁元年至元丰八年(1068-1085)3.1.1068年娶王闰之3.2.1069年返京3.3.1071年11月-1074八月任职杭州通判3.3.1.1073年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3.4.1074年11月至1076年11月任密州太守3.4.1.1075年作《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3.5.1076年 -1077年三月居住徐州3.5.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6.1077年-1079年3月任徐州太守3.7.1079年4月-7月任湖州太守3.8.1079年8月-12月入狱3.9.1080年-1084年4月谪居黄州3.9.1.1082年筑学堂号东坡居士作《前后赤壁赋》以及《念奴娇大江东去》3.10.1084年4月-1085年3月往常州3.11.1085年6月-11月往登州3.12.1085年10月任登州太守3.13.1085年10月-12月往京都3.14.1085年12月-1086年7月任中书舍人3.15.子主题 154.哲宗(1086年-1100年)元祐年间太后摄政(1086年3月-1093年8月)4.1.1083年6月-1089年2月以翰林学士制诰4.2.1089年4月-7月往杭州4.3.1089年7月-1091年2月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钤辖4.4.1091年1月-8月任吏部尚书4.5.1091年8月-1092年3月任颖州太守4.6.1092年3月-8月任扬州太守4.7.1092年9月-10月兵部尚书4.8.1092年-1093年8月礼部尚书4.9.1093年妻丧4.10.1093年8月-9月调定州太守任河北军区司令4.11.1094年3月-10月往惠州贬所4.12.1094年10月-1097年四月谪居惠州4.13.1097年4月-7月往海南4.14.1097年7月-1100年6月谪居海南5.徽宗1101-1125年太后摄政1100年1月-6月5.1.1101年北返往常州5.1.1.作品:自题金山画像5.2.1101年7月28逝世5.3.1126年北宋亡。

苏轼世系与年谱简编

苏轼世系与年谱简编

苏轼世系与年谱简编祖籍河北赵郡栾城,先祖唐代武则天宰相苏味道705年被贬入川,任眉州刺史,后裔落籍眉州一脉。

1 苏轼世系简编高祖苏祜(905、5、14-985、7、30),高祖母李氏,五子。

曾祖苏杲(944、7、24-994、6、8),曾祖母宋氏,九子。

祖父苏序(973、1、19—1047、5、11),字仲先,75岁。

祖母史氏(?--1033、5、11),生三子苏澹、苏涣、苏洵。

二女,一适进士杜垂裕,一适进士石扬言。

大伯父苏澹,进士,先苏序卒。

二子,一女苏位苏修二伯父苏涣(1001—1062、6),字文甫,62岁。

1024年进士。

伯母杨氏,生三子、四女。

四女分适杨荐、王东美、任更、柳子文(柳仲远)【林语堂《苏东坡传》考证认为苏轼暗恋此堂幺妹】。

苏不欺,字子正。

配蒲氏,五子、三女苏千乘(有子苏元老、苏彭)、苏千之、苏千能、苏千秋,苏千钧。

五子皆进士。

苏不疑,字子明。

四子苏千运、苏千里、苏千杰、苏千寻、苏千亿苏不危。

二子苏千时、苏千晖父亲苏洵(1009、9、7眉州--1066、4、25汴梁),字明允,号老泉,58岁。

母亲程氏(1010、2、26眉州—1057、4、8眉州),48岁。

生三男三女。

苏轼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均夭折。

乳母任采莲(1003-1080黄州)。

保姆杨金蝉。

大姐苏* (?-1028)夭折。

大哥苏景先(1030?-1037)夭折二姐苏* (1033?-1045)夭折。

三姐苏八娘(1035-1052)。

16岁与舅舅程浚(1024进士)的儿子程正辅(程之才)结婚,18岁夭折。

苏程两家失和四十年。

本人苏轼(1036、12、19眉州-1101、7、28常州),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66岁。

原配王弗(1039、8、27青神—1065、5、28汴梁),1054年结婚,生苏迈。

继娶王闰之(1048、3、11青神—1093、8、1汴梁),字季璋。

1068年结婚,生苏迨、苏过。

侍妾王朝云(1063、6、25钱塘—1096、7、5惠州),字子霞。

宋·东坡年谱简编

宋·东坡年谱简编

宋仁宗○景祐三年(1063)一岁十二月十九卯时生眉山县纱穀行。

○庆历二年(1042)七岁始读书。

○嘉祐元年21岁七月十三,朝廷以范师道等考试开封举人。

秋,应开封府解。

榜出,袁轂首选,苏轼第二。

弟辙亦中其选。

○嘉祐二年(1057)22岁正月初六,以翰林学士欧阳修知贡举,翰林学士王珪等同知贡举。

应省试,所撰《行赏忠厚之至论》无所藻饰,一反险怪奇涩之“太学体”。

梅尧臣得之以荐,欧阳修喜置第二。

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三月初五,仁宗御崇政殿,试礼部奏名进士,又试特奏名。

十一日,赐进士章衡等二百六十二人及第,一百二十六人同出身。

苏轼苏辙皆进士及第。

与琼林苑宴,与蒋之奇约卜居阳羡。

见欧阳修,以书启谢修与梅挚、王珪、范镇、韩绛。

上书韩琦及梅尧臣,见琦及富弼。

谢秋赋试官。

修喜得轼,并以培植其成长为己任。

士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文风为变。

苏氏文章,遂称于时。

四月初七,母程氏卒。

讣至,父子仓皇返蜀。

○嘉祐三年(1058)23岁梅尧臣题《老人泉》诗寄父洵,赞苏轼兄弟,勉洵出仕。

十月,父洵得雷简夫书,闻将召试学士院。

十一月初五,召命下。

父洵称病不赴试。

十二月初一,父洵上书仁宗,答雷简夫书,致书梅尧臣,叙不赴试之意。

○嘉祐四年长子迈生。

○嘉祐五年五月,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不赴。

六月,欧阳修、杨畋分别举苏轼苏辙应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

八月初八,父洵为秘书省试校书郎。

○嘉祐六年七月父洵为霸州文安县主簿。

八月十七,命翰林学士吴奎、龙图阁直学士杨畋、权御史中丞王畴、知制诰王安石就秘阁考试制科,奎等上王介、苏轼、苏辙论各六首,合格。

其科号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

二十五日,仁宗御崇政殿试苏轼等。

苏轼入三等,辙为四等。

轼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通判,辙除商州军事推官。

追封母程氏为武阳县君。

十二月十四,到凤翔府签判任。

○嘉祐七年八月初一,伯父涣卒。

○嘉祐八年三月二十九,仁宗崩。

四月初一,皇子曙即为,是为英宗。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29岁○治平二年二月,还朝,除判登闻鼓院。

东坡大事年表

东坡大事年表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一、少年苏轼在眉山(1036—1056)1、苏轼降生:1036年1月,对中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千年奇才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

2、苏辙降生:1039年,苏轼一生的兄弟、知己苏辙降生。

3、程夫人教子:幼年的苏轼、苏辙兄弟跟母亲程夫人读书,程夫人用范滂的事例教育苏轼胸怀天下。

4、少年立志:年少的苏轼也曾自满,但在高人的指点下写下了“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并以此自励,传为佳谈。

5、娶王弗:十九岁的苏轼与王弗成婚。

6、谒张方平于成都:苏轼到成都拜访了当时的名士张方平,得到后者高度评价。

二、名动京师(1056—1057)1、赴京赶考:1056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两兄弟踏上了进京赶考之路。

2、中进士:做《刑赏忠厚之至论》欧阳修为避嫌误把苏轼列为第二,但东坡的才华为世人所认知,名动京师。

三、服母丧(1057—1059)四、初仕凤翔(1061—1064)1、“苏贤良”美誉:初到凤翔的苏轼才能得到展现,很快获得“苏贤良”的美誉。

2、王弗高参:苏轼为人性格直率,王弗从旁提醒,两人相得益彰。

3、《和董传留别》:凤翔期满,苏轼与董传离别时写下了这首诗,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为后人广为传颂。

五、京城为官(1064—1066)1、任职史馆:任满后的苏轼回到京城,受到排挤,但学士院考试再入三等,授史馆。

2、妻丧:1065年,陪伴苏轼11年的妻子王弗去世,苏轼悲痛不已。

六、服父丧(1066—1068)1、父丧:1066年,苏洵病辞世于京城,苏轼、苏辙护送父亲的灵柩回眉山安葬。

2、娶王闰之:1068年,苏轼娶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她将陪伴苏轼经历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七、返京(1069—1071)1、任职史馆:服丧期满的苏轼回到京城,但此时的京师已不是过去安然和平的京师,王安石变法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反对变法让苏轼备受排挤。

2、第一次被陷害:变法派不择手段,甚至污蔑苏轼贩卖私盐,欲除之而后快,苏轼遭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污蔑。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佑八年(1023-1064)1036 苏轼降生
1054 娶王弗
1057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1059 举家前往京都
1061 仁凤翔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 任职史馆
1065 妻丧
1066 父丧;服孝(1066.4-2068.7)
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1068 娶王闰之
1069 返京;任职史馆
1071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 任密州太守
1076 任徐州太守
1079 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 谪居黄州
1084 往常州
1085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1086-1100)元佑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1086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 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1094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
1101 北返;往常州;逝世
1126 北宋亡。

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

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

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宋仁宗时代景祐三年(1036年)丙子一岁公历1036年12月19日,卯时,生于眉山县(属成都府路之眉州)纱縠行。

此年父苏洵二十八岁,母程氏二十七岁。

范仲淹四十八岁,梅尧臣三十五岁,欧阳修三十岁,司马光十八岁,曾巩十八岁,王安石十六岁,程颢五岁,程颐四岁。

范仲淹因反对宰相吕夷简,贬知饶州,欧阳修亦坐贬夷陵。

宝元元年(1038年)戊寅三岁苏轼兄景先卒。

元昊称帝,国号“夏”,史称“西夏”。

宝元二年(1039年)己卯四岁弟苏辙生于二月二十日。

庆历二年(1042年)癸未八岁始入乡校,从道士张易简读书,闻欧阳修等名。

此年范仲淹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

庆历五年(1045年)乙酉十岁苏洵东游京师,拟应次年的“茂才异等”科考试。

苏轼从母程夫人读书,“奋厉有当世志”。

此年因苏舜钦进奏院事件,范仲淹等离朝出任地方官,“庆历新政”中断。

黄庭坚生。

庆历七年(1047年)丁亥十二岁苏洵因制科落第,南游庐山等地。

五月苏轼祖父苏序卒,苏洵闻讯返家,自此居丧读书,并教养二子。

皇祐元年(1049)己丑十四岁苏洵作《名二子说》,名轼及弟辙。

是岁,秦观生。

皇祐四年(1052年)壬辰十七岁三姊受其舅程濬、姑宋氏、夫之才(正辅)之虐,卒。

苏、程结怨。

范仲淹卒。

皇祐五年(1053)癸巳十八岁至是岁,日益壮大,好读史、论史,章亦好道。

晁补之、陈师道生。

至和元年(1054年)甲午十九岁娶妻王弗。

张方平镇蜀,访知苏洵之名。

是岁,张耒生。

至和二年(1055年)乙未二十岁以诸生谒张方平于成都,张一见待以国士。

嘉祐元年(1056年)丙申二十一岁张方平致书欧阳修推荐苏洵,苏轼、苏辙随父进京.兄弟俱获开封府解,拟应次年的进士试。

苏洵上《书》欧阳修,并上所作《洪范论》、《史论》,修大称赏之。

时欧阳修任翰林学士,荐苏洵于朝,洵文名大盛。

嘉祐二年(1057年)丁酉二十二岁正月六日,以翰林学士欧阳修知贡举。

应省试,所撰《刑赏忠厚之至论》无所藻饰,一反险怪奇涩的“太学体”。

苏轼一生123

苏轼一生123

苏轼地理简谱时代背景:宋仁宗(1010-1063),任命范仲淹进行“庆历新政”。

在位时社会繁荣。

后有英宗,在位五年。

宋神宗(1048-1085),任命王安石进行“王安石变法”宋哲宗(1077-1100),依然发奋图强。

家族成员:苏轼:字子瞻。

所谓轼是指车前之横木。

无实际用处。

有则是车,没有则不像车。

父子三人,并称三苏。

1037年-1101年。

父:苏洵,字明允。

苏洵少年浪荡,得子后奋发。

1009年-1066年。

母:程氏。

信奉佛山,影响苏轼。

弟:苏辙,字子由。

1039年-1112年。

姐:八娘(苏轼17岁时去世,婚姻不幸)。

另有传说苏小妹,不表。

恋情和婚姻:1.“雷氏女”,雷简夫(太守)之女,暗恋苏轼。

苏轼不愿娶,后终老闺中。

2.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中岩书院教习王方之女,结婚时苏轼19岁,王弗16岁。

27岁逝,留7岁子苏迈。

(一年后苏洵去世)3.王闰之:王弗堂妹,有一子苏迨。

苏轼贬去岭南前逝。

杭州市同意苏轼纳王朝云为妾。

4.王朝云:善歌舞。

苏轼在杭州时纳之。

陪苏轼往岭南去。

有一子苏遁,产后失调,葬于惠州西湖。

地理年谱:1.四川眉山县:成都以南60公里偏西,家乡。

2.汴梁(今开封):进京赶考,21岁,才华显露,得欧阳修赏识。

程氏去世,回家葬母。

3.凤翔(陕西):疏浚扩池,减税负。

求雨,建“喜雨亭”。

遇导师陈希亮。

三年后回朝。

4.汴梁:父亲去世,回家守孝。

回朝后恰逢“王安石变法”。

5.杭州(浙江):再遇欧阳修,大量西湖词作。

6.密州(今诸城):斗蝗虫。

词作“千里共婵娟”&“牵黄擎苍”。

7.徐州(江苏):40岁,生命真正开始的时候(林语堂语)。

8.湖州(浙江):到湖州不久,逢“乌台诗案”(王安石变法团队小人陷害)。

被贬黄州。

9.黄州(今黄冈):曾往武昌游玩。

(穷困潦倒,乐观豁达)宋神宗以为苏轼已死,意识到苏轼的才华,结束其被贬身份。

苏轼请求常居常州。

词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0.常州宜兴(江苏):游庐山,生终老江南意。

简要苏轼年谱

简要苏轼年谱

简要苏轼年谱简要苏轼年谱宋仁宗景佑三年丙子(1037) 一岁苏轼生于四川眉山县城纱谷行。

时为十二月十九日,依公历推算,是1037年1月8日。

庆历二年壬午(1042) 七岁开始读书。

知欧阳修、梅尧臣文名。

庆历三年癸未(1043) 八岁入小学,师为天观道士张易简。

庆历五年乙酉(1045) 十岁听母程氏讲授《汉书·范滂传》,奋发有当世志。

至和元年田午(1054) 十九岁娶四川青神县进士王方之女王弗为妻。

至和二年乙未(1055) 二十岁到成都,谒张方平。

张待以国士。

嘉佑元年丙申(1056) 二十一岁与弟辙随父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试。

嘉佑二年丁酉(1057) 二十二岁春,与弟辙应试礼部,兄弟同科进士及第。

深受欧阳修赞赏,谓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是时苏氏父子三人名震京师。

四月,母程氏卒于眉山,奔丧归里。

嘉佑四年己亥(1059) 二十四岁与弟辙及父洵再赴汴京,途中所作诗文为《南行集》。

是年长子苏迈生。

嘉佑五年庚子(1060) 二十五岁至京。

授河南福昌县主簿,弟辙渑池县主簿,俱未赴任。

嘉佑六年辛丑(1061) 二十六岁参加制科考试,中第三列三等。

除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

十一月与弟辙别于郑州,作《和子由渑池怀旧》。

十二月到任。

嘉佑七年壬寅(1062) 二十七岁在凤翔。

春,赴宝鸡、虢、郿、盩屋四县减决囚犯。

嘉佑八年癸卯(1063) 二十八岁在凤翔。

始识陈慥。

慥为新任凤翔知府陈希亮第四子。

英宗治平元年甲辰(1064) 二十九岁在凤翔。

与文同订交于歧下。

同字与可,善画竹。

十二月罢凤翔任,赴长安,游骊山。

治平二年乙巳(1065) 三十岁正月还朝。

判登闻鼓院,直史馆。

五月,妻王弗卒于京师。

治平三年丙午(1066) 三十一岁在京师。

四月,父苏洵卒。

治平四年丁未(1067) 三十二岁与弟辙护父丧返川。

神宗熙宁元年戊申(1068) 三十三岁十月,续娶王弗堂妹、王介幼女王闰之为妻。

冬,与弟辙携家赴汴京,途中在长安度岁。

苏轼生平年鉴

苏轼生平年鉴

53
(2 年)


1.任吏部尚书;2.往京都;

1091
55

3.任颍州太守(1 年)
1092 1093
1.任扬州太守;2 任兵部尚书; 56
3.任礼部尚书
1.丧妻;2 调定州太守兼河北军 57
区司令(1 年)
哲宗 元祐 年间
1094
58
谪贬惠州(3 年)
1097
61
谪居海南儋州(3 年)
1101-7-28
64
1.北返;2.往常州;3.去世
1102
葬于汝州郏城钓台乡上瑞里 徽宗崇宁元年
苏轼生平年鉴
公历
年龄(年) 事件

在位皇帝
1036-11-19
1
出生
1054
18
娶妻王弗
1057
21
中进士
1057-4 至 1059-6
21-23 服母丧(2 年)
1059
23
全家迁京,待王命(2 年)
1061
25
应中制科举考试,入第三等
1061-1064
25-28 任凤翔判官 (3 年)
1064
28
仁宗景祐三 年~嘉祐八 年(1063)
英宗治平元 年~治平四 年
神宗熙宁元 年~元丰八 年
1080 1084
1085
44
谪黄州团练副使(4 年)
48
往常州
1.往登州; 2.任登州太守 49
3.京都;4.任中书舍人
神宗熙宁 元年~元丰
1086
50
任翰林学士知制诰(3 年)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89
任职史馆(1 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要苏轼年谱
简要苏轼年谱
宋仁宗景佑三年丙子(1037) 一岁
苏轼生于四川眉山县城纱谷行。

时为十二月十九日,依公历推算,是1037年1月8日。

庆历二年壬午(1042) 七岁
开始读书。

知欧阳修、梅尧臣文名。

庆历三年癸未(1043) 八岁
入小学,师为天观道士张易简。

庆历五年乙酉(1045) 十岁
听母程氏讲授《汉书·范滂传》,奋发有当世志。

至和元年田午(1054) 十九岁
娶四川青神县进士王方之女王弗为妻。

至和二年乙未(1055) 二十岁
到成都,谒张方平。

张待以国士。

嘉佑元年丙申(1056) 二十一岁
与弟辙随父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试。

嘉佑二年丁酉(1057) 二十二岁
春,与弟辙应试礼部,兄弟同科进士及第。

深受欧阳修赞赏,谓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是时苏氏父子三人名震京师。

四月,母程氏卒于眉山,奔丧归里。

嘉佑四年己亥(1059) 二十四岁
与弟辙及父洵再赴汴京,途中所作诗文为《南行集》。

是年长子苏迈生。

嘉佑五年庚子(1060) 二十五岁
至京。

授河南福昌县主簿,弟辙渑池县主簿,俱未赴任。

嘉佑六年辛丑(1061) 二十六岁
参加制科考试,中第三列三等。

除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

十一月与弟辙别于郑州,作《和子由渑池怀旧》。

十二月到任。

嘉佑七年壬寅(1062) 二十七岁
在凤翔。

春,赴宝鸡、虢、郿、盩屋四县减决囚犯。

嘉佑八年癸卯(1063) 二十八岁
在凤翔。

始识陈慥。

慥为新任凤翔知府陈希亮第四子。

英宗治平元年甲辰(1064) 二十九岁
在凤翔。

与文同订交于歧下。

同字与可,善画竹。

十二月罢凤翔任,赴长安,游骊山。

治平二年乙巳(1065) 三十岁
正月还朝。

判登闻鼓院,直史馆。

五月,妻王弗卒于京师。

治平三年丙午(1066) 三十一岁
在京师。

四月,父苏洵卒。

治平四年丁未(1067) 三十二岁
与弟辙护父丧返川。

神宗熙宁元年戊申(1068) 三十三岁
十月,续娶王弗堂妹、王介幼女王闰之为妻。

冬,与弟辙携家赴汴京,途中在长安度岁。

熙宁二年己酉(1069) 三十四岁
二月还朝,在京任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

是年王安石始行新法。

熙宁三年庚戌(1070) 三十五岁
在京师。

弟辙以议新法忤王安石,自三司条例司属官出为陈州学官。

第二子苏迨生。

熙宁四年辛亥(1071) 三十六岁
春间,自判官告院改权开封府推官。

上书神宗,论朝政得失,忤王安石。

四月奉命通判杭州。

七月出京,赴阵州见苏辙,初识张耒。

九月与弟辙赴颍州谒欧阳修。

十一月到杭州任。

作《游金山寺》、《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戏子由》等诗。

熙宁五年壬子(1072) 三十七岁
在杭州。

冬间,赴湖州相度堤岸利害,晤湖州太守孙觉。

作《吴中田妇叹》、《山村五绝》等诗,反映民间疾苦,有所托讽。

少子苏过生。

熙宁六年癸丑(1073) 三十八岁
在杭州,行部富阳、新城,始识晁补之。

协助陈襄修复钱塘六井。

在常州、润州赈饥。

作《法惠寺横翠阁》、《饮湖上初晴后雨》、《山村五绝》等诗。

熙宁七年甲寅(1074) 三十九岁
在杭州。

纳妾王朝云。

行部至于潜,识诗僧参寥。

十一月改知密州。

是年郑侠上《流民图》,王安石罢相。

熙宁八年乙卯(1075) 四十岁
知密州。

重葺超然台,作记。

作《江城子.记梦》,悼念亡妻王弗。

二月王安石复相。

熙宁九年丙辰(1076) 四十一岁
在密州。

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十二月以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移知河中府,离密州。

是年王安石再罢相,不复出。

熙宁十年丁巳(1077) 四十二岁
改知徐州。

四月到任。

七月河决澶渊,亲率军民防洪,徐州得以保全。

作《河复》等诗。

元丰元年戊午(1078) 四十三岁
在徐州。

建黄楼,重阳大会宾客。

秦观来谒。

与参寥游百步洪。

作《九日黄楼作》、《百步洪》等诗。

元丰二年己未(1079) 四十四岁
三月改知湖州。

四月到任。

七月御史李定等交章弹劾所作诗文言涉讪谤,被逮。

八月下御史台狱。

十二月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元丰三年庚申(1080) 四十五岁
二月到达黄州贬所,州守徐大受待之厚。

初居定惠院,后迁城南临皋亭,筑南堂。

作《梅花》等诗。

元丰四年辛酉(1081) 四十六岁
在黄州。

躬耕东坡。

陈师仲自杭州来书,告以编成《超然》、《黄楼》二集。

撰《易传》、《论语说》成。

元丰五年壬戌(1082) 四十七岁
在黄州。

筑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

两游赤壁,写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大江东去》。

元丰六年癸亥(1083) 四十八岁
在黄州。

参寥来访。

元丰七年甲子(1084) 四十九岁
迁汝州团练副使。

游庐山、石钟山。

过金陵访王安石。

年底到泗州,上表求常州居住。

作《题西林壁》、《石钟山记》。

元丰八年乙丑(1085) 五十岁
得神宗诏旨,允许常州居住。

六月自常州起知登州。

十月到任才五日,被召还朝任礼部郎中,迁起居舍人。

哲宗元佑元年丙寅(1086) 五十一岁
在京师。

自起居舍人升为输林学士,知制诰。

对司马光尽废新法有所保留。

是年王安石、司马光相继去世。

元佑二年丁卯(1087) 五十二岁
在京师。

因政见不洽,四上札乞外任,不许。

元佑三年戊辰(1088) 五十三岁
在京师。

因言遭新旧两党攻击,又连上札乞郡,仍不许。

元佑四年己已(1089) 五十四岁
在京师。

连章请郡,三月以龙图阁学士充两浙西路兵马钤辖知杭州军事。

五月过南,都谒张方平。

七月到达杭州任所。

时方旱饥,疏浚茅山、盐桥二河,以工代赈。

元佑五年庚午(1090) 五十五岁
在杭州。

春夏间,疏浚西湖,建堤桥,即苏堤。

秋,大雨,太湖泛滥,上疏请求救灾。

作《赠刘景文》等诗。

元佑六年辛未(1091) 五十六岁
三月被召入京,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

还京时绕道视察湖州、苏州水灾。

八月出知颖州军州事。

元佑七年壬申(1092) 五十七岁
在颍州。

春,疏浚颍州西湖。

被命移知扬州军州事。

八月以兵部尚书召还。

十一月迁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

元佑八年癸酉(1093) 五十八岁
在京任端明殿学士,左朝奉郎、礼部尚书。

八月,妻王闰之卒于京师。

九月出知定州军州事。

绍圣元年甲戌(1094) 五十九岁
在定州。

四月以讽斥先朝罪名贬知英州。

未至贬所,八月再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

十月二日到达贬所,时詹范守惠州。

苏迈、苏迨归宜典,苏过与朝云同行。

绍圣二年乙亥(1095) 六十岁
在惠州。

作《荔支叹》等诗。

绍圣三年丙子(1096) 六十一岁
在惠州。

买白鹤观地筑屋。

助修惠州东西二桥。

七月,朝云病故。

作《悼朝云》等诗。

绍圣四年丁丑(1097) 六十二岁
在惠州。

白鹤峰新居落成。

子苏迈来惠探望。

四月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属今海南岛)安置。

五月遇弟辙于藤州。

六月渡海。

七月抵贬所,儋守中待之甚恭。

元符元年戊寅(1098) 六十三岁
在儋州。

被逐出官屋,在城南桄榔林下买地筑屋,名曰桄榔庵。

潮州人吴子野渡海从苏轼学。

元符二年己卯(1099) 六十四岁
在儋州。

琼州进士姜唐佐从苏轼学。

从惠州至儋州,除继续修改《易传》、《论语》外,又作《书传》十二卷。

着《志林》,未完稿。

元符三年庚辰(1100) 六十五岁
在儋州。

五月量移廉州。

施改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行至英州,得旨奉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

年底越南岭归。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辛巳(1101) 六十六岁
正月抵虔州。

五月至真州,作《自题金山画像》诗。

暴病,止于常州。

六月上表请老,以本官致仕。

七月二十八日卒。

崇宁元年壬午(1102)
六月,葬于汝州郏城钓台乡上瑞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