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在能源管控和能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钢铁行业钢铁企业能源消耗控制制度的建立

钢铁行业钢铁企业能源消耗控制制度的建立

钢铁行业钢铁企业能源消耗控制制度的建立随着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钢铁行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然而,钢铁生产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因此,建立钢铁企业的能源消耗控制制度势在必行。

1. 背景分析钢铁生产是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大的行业之一,对煤炭、电力等能源的需求极大。

然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建立钢铁企业的能源消耗控制制度,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 制度的重要性能源消耗控制制度的建立对于钢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设置合理的能源消耗指标,可以引导企业合理使用能源,减少浪费。

同时,通过监测和评估企业的能源使用情况,可以发现并纠正能源消耗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制度的建立还可以促使钢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寻找能源消耗的减少途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制度的要点和原则钢铁企业能源消耗控制制度的建立应注重以下要点和原则:3.1 设置合理的能源消耗指标。

根据钢铁企业的产能、产品种类和生产工艺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能源消耗指标。

指标既要符合国家的能源政策和环保要求,也要兼顾企业的实际情况。

同时,应将指标分解到各个生产单元,以便企业能够掌握和管理能源消耗情况。

3.2 建立能源消耗数据监测系统。

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监测系统,对钢铁企业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监测系统应能够准确记录和统计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并能够提供分析和评估报告,以便企业进行决策和改进。

3.3 加强能源管理和技术创新。

钢铁企业应加强能源管理,推行能源节约技术和先进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鼓励技术创新,寻找能源消耗的减少途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4. 推行制度的建议为了有效推行钢铁企业的能源消耗控制制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4.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大对钢铁企业能源消耗控制的立法力度,设立相关规章制度,明确企业的能源消耗责任,加大对不合规企业的处罚力度。

钢铁企业能源成本管控思考

钢铁企业能源成本管控思考
1 . 企业层面。 用企业能源总成本的概念 , 可以直观反映企
产量计划 , 对各生产单元和工序下达能耗指标 。 并作为考核
评价依据进行闭环管理。 生产单元再根据耗能指标进一步细
业当期购人和供出的能源实物流向, 揭示公司当期的能源构
成及去向。 企业能源总成本= 当期耗用的外购能源介质+ 能源 加工转换成本一 外销能源成本一 焦炭存货变动( 这里将焦炭视
和覆盖。 相应的工序能源成本= 耗用的各种能介产品成本, ∑ 所
能在能源成本管理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钢铁业是典型的资源、 能源密集型产业, 从铁矿石、 煤等 原材料的开采 、 , 运输 到钢铁产品的制造、 使用 、 最终废弃和 回收过程, 都决定了能源大量和集中的耗费, 能源成本一般 占其制造总成本的2%一0 O 3%左右。能源成本不仅关系到企 业产品的竞争力. 更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有工序的能源成本就构成了能介产品总成本( 身耗用部分) 自 。 3 . 作业成本中心层面。 结合作业成本法的管理, 可在各工 序将成本中心进一步细分为作业成本中心, 研究作业中心的 成本耗费, 包括原料、 能源、 辅助材料等, 使得成本管理更加 细化可控, 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作业耗费和能源耗费。 4 . 明细产品层面。随着公司对产品盈利能力的精细化管
的, 按照内部成本价制定。() 2绩效衡量方法。 根据预算的能
2 . 工序层面。钢铁企业作为长流程的生产企业, 从炼铁到 成品, 经历很多工序, 为方便业务部门对各个工序的能源耗用 情况进行跟踪分析, 相应地匹配建立工序能源成本的概念。即 可将公司生产流程划分为炼焦工序、 烧结工序、 炼铁工序等多 个工序, 并可以根据新产线的投产及老产线的调整, 及时调整

论钢铁企业节能环保形势分析及对策

论钢铁企业节能环保形势分析及对策

论钢铁企业节能环保形势分析及对策摘要:钢铁材料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需求量最大的基础性材料,在进行实际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能源。

因此,降低钢铁生产能耗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对余热以及余能资源进行高效回收、钢铁产业新型环保技术等方面进行论述,实现钢铁产业的节能环保。

关键词:钢铁产业;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引言在我国,生产钢铁所消耗的能源费用已经占总钢铁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钢铁工业已经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改造以及结构的调整,在此过程中企业对节能环保方向进行了大的资金投入,钢铁行业的节能环保水平有了一定的进步,部分改造后的大型钢铁企业其能耗指标已经在国际范围内达到领先水平,但一部分中小型企业其能耗指标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

1钢铁产业节能环保的途径我国钢铁行业在节能环保方面相较于国外企业存在两个劣势,首先是我国企业在进行钢铁的生产时主要以高炉-转炉这一流程为主,而国外则采用电炉流程,我国的生产流程耗能为国外流程的2倍;其次是我国能源结构的主体为煤,而国外则以油、气等为主体。

我国钢铁行业若想真正实现节能环保,则必须从以下几大方面着手改进。

1.1更新生产设备与生产工艺目前我国小型钢铁企业存在主要问题即为企业总体规模过小、企业的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所用的工艺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节能环保工作落实不到位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最终造成了生产能耗过高,产品进行二次回收后的利用率过低以及难以对生产所产生的污染进行有效的处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健在于企业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设备的总体进程,这是企业面对节能环保工作的重点也是工作难点。

企业对不符合当今时代生产要求的设备及时淘汰、改进生产工艺、提升生产效率,最终实现技术装备的大型化以及生产流程的高效连续化,对生产所涉及的能源以及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

1.2高效回收余热以及余能资源目前我国众多小型钢铁企业在生产中的余热以及余能均未能受到合理妥善的利用,总体回收率不足三分之一。

钢铁企业能源系统分析

钢铁企业能源系统分析

钢铁企业能源系统分析能源系统主要实现动力、水道、环保、电力四个子系统的过程信号的采集、处理与存储,可进行运行趋势分析、设备运行状态监视、报警、归档和其他相关处理,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能源系统中的主要设备进行运行参数设定、控制量下发及远程操作,并为企业的决策支持提供最基础的数据依据。

本章从典型钢铁联合企业的能源管理工艺流程入手,分析钢铁企业能源系统所普遍存在的相关问题。

2.1能源管理工艺钢铁制造过程生产工序多,涉及多种能源介质,各种能源介质交互并存,分布在企业各工艺区,给能源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下面从典型钢铁企业能源分布及能源管理方面进行介绍。

2.1.1能源分布状况钢铁生产过程是将铁矿石、焦炭、生石灰、水等众多原料通过烧结、高炉、转炉、扎钢等一系列工序后,加工成成品钢材,其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图如图2一1所示。

下面对各主要工序及其能源分布情况进行介绍。

(l)烧结工序在烧结过程中,铁矿石被压碎碾成标准化的颗粒,与焦粉、石灰石、水等各种物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在烧结台车上经过煤气点火进行高温烧结,各种原料融合或粘合在一起形成烧结矿。

烧结矿随后被压碎、筛分,并按一层焦炭、一层矿石的交替方式,被加入高炉中。

烧结过程中,主要消耗的能源包括不同形式的混合煤气与水。

(2)焦炉炼焦工序焦炭是煤在焦炉中通过干馏(即将不需要的成分气化掉)得到的可燃物质。

焦炭几乎是纯碳,其结构呈多孔状,且抗碾性能很强。

焦炭在高炉中燃烧,提供了熔化铁矿石所需的热量和气体。

在焦炉炼焦的过程中,消耗的主要能源包括煤气与氧气等,炼焦过程也会产生重要的副产品焦炉煤气。

(3)高炉炼铁工序在高炉中,固态的矿石和焦炭由顶部布入高炉,而高炉底部送来的热气(1200℃)致使几乎100%含炭量的焦炭开始燃烧,产生碳的氧化物,通过除氧过程减少氧化铁,从而分离出铁。

由燃烧产生的热量将铁和脉石(矿石中矿物的集合)熔化成液体。

脉石由于比较轻,会漂浮至铁水表面,形成“生铁”。

钢铁行业的不足与改进方向分析 (3)

钢铁行业的不足与改进方向分析 (3)

钢铁行业的不足与改进方向分析一、钢铁行业的不足1.1 产能过剩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长期以来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

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波动,钢铁企业往往无法有效调整生产规模,导致供需矛盾加剧,产品均衡难以实现。

1.2 环境污染传统的钢铁生产方式采用高炉炼铁工艺,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和大量固体废弃物。

这些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1.3 资源浪费高炉冶炼制度中,每年大量金属资源被浪费掉。

同时,在高温下运行,消耗大量电力和煤炭等非可再生资源,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并增加了企业的能源成本。

1.4 产品质量不稳定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部分钢铁企业为了追求快速发展和获利,忽视产品质量管理,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用户的利益,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声誉和竞争力。

二、钢铁行业的改进方向2.1 转变生产方式钢铁企业应大力推进炼焦技术、高炉技术和冶金技术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转变传统的高炉冶炼方式。

采用新一代工艺设备和绿色环保技术,控制有害气体排放,减少废水废渣产生。

可以采用电弧炉、氧化法等新型冶金方法,实现清洁高效生产。

2.2 加强环境保护钢铁企业应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推动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

引入先进的废物回收处理设备,有效回收利用工艺中产生的废渣、废气和废水,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加强对环境风险评估和监测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符合环境保护标准。

2.3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钢铁企业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培养和引进一流的科研人才。

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智能控制等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4 加强行业自律钢铁企业要积极参与行业组织的活动,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体系,严格遵守相关法规政策和质量安全标准。

加强内部管控,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生产流程控制机制。

2.5 开拓国内外市场钢铁企业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在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的同时,逐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钢铁行业存在的不足及整改策略

钢铁行业存在的不足及整改策略

钢铁行业存在的不足及整改策略一、钢铁行业存在的不足在现代工业中,钢铁行业作为基础产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钢铁行业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包括环境污染、能源浪费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不足等问题。

(一)环境污染钢铁行业是重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例如,在冶炼钢铁的过程中,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导致空气污染的加剧。

同时,钢铁生产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对土地和水资源造成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

(二)能源浪费钢铁行业的生产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其中包括煤炭和电力等资源。

然而,在现实生产中,由于工艺存在问题,能源利用率较低,导致大量的能源浪费。

此外,一些老旧的钢铁企业使用的设备和生产工艺也没有进行升级,使得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这不仅对国家能源的持续供应造成了压力,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三)技术创新不足钢铁行业的技术创新对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然而,当前钢铁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钢铁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滞后,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一些钢铁企业担心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和成本,缺乏积极的创新意识,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钢铁行业整改策略为了解决钢铁行业存在的不足,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策略,包括环保治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

(一)环保治理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钢铁行业首先要加强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管理,实施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

对于那些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要加大惩罚力度,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此外,钢铁企业还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如烟气脱硫、脱硝等减排技术,降低废水和废渣的污染物含量。

(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了解决能源浪费问题,钢铁企业可以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设备升级来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改进炼铁和炼钢的工艺流程,提高炉渣回收率,减少能源消耗。

钢铁行业的能源效率减少能耗和碳排放的关键方法

钢铁行业的能源效率减少能耗和碳排放的关键方法

钢铁行业的能源效率减少能耗和碳排放的关键方法钢铁行业是现代工业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之一。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钢铁行业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减少能耗和碳排放,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钢铁行业在能源效率方面减少能耗和碳排放的关键方法。

1. 技术创新与升级技术创新是减少能耗和碳排放的首要举措。

钢铁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能耗较高的环节,如高炉冶炼和烧结过程。

通过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炼铁工艺,如高炉燃烧技术的改进和高效烧结技术等,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能源管理与优化钢铁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以实现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能耗的最小化。

通过对能源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如测量和监控能源消耗、设备能效提升、余热回收利用等,可使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并减少碳排放。

3. 材料选择与循环利用在钢铁生产中,合理的材料选择和循环利用也是减少能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例如,利用废钢回收再利用可以降低炼铁过程中的原料消耗和能耗,并减少对矿石的开采和加工,从而减少碳排放。

此外,合理选择能源高效的原材料也是降低能耗和碳排放的关键。

4. 低碳技术的应用低碳技术的应用也是钢铁行业减少能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例如,利用先进的脱硫、脱氮、脱硅等技术降低炼铁炉内的碳排放;采用高效的余热回收系统和低温废气处理技术等措施,减少能量的浪费和排放的二氧化碳。

5. 绿色建筑与节能环保除了在生产过程中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外,钢铁企业还可以采取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措施,以降低整个钢铁产业链的能耗和碳排放。

例如,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建设低能耗厂房和高效的工业园区,进一步减少能耗和碳排放,并改善环境质量。

综上所述,钢铁行业的能源效率减少能耗和碳排放的关键方法包括技术创新与升级、能源管理与优化、材料选择与循环利用、低碳技术的应用以及绿色建筑与节能环保。

通过积极采取这些方法,钢铁行业可以实现减少能耗和碳排放的目标,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浅析钢铁企业的能耗现状及节能对策

浅析钢铁企业的能耗现状及节能对策

浅析钢铁企业的能耗现状及节能对策摘要:钢铁企业既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

本文分析了我国钢铁企业的能耗现状,结合企业实际,从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原料与能源消耗;利用能量流网络技术,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实施节能技术,提高二次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以及建立能源管理与控制技术,降低能源耗散4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钢铁企业节能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钢铁企业能耗节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钢铁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企业。

21世纪后,我国钢铁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在节能p1980年我国总共生产了3712万t的钢铁,总共消耗能量7573万t 标准煤,其中,中大型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为1.646tce/t钢,吨钢可比能耗为1.285tce/t钢;2005年,我国钢铁总产量、总耗能量、吨钢综合能耗和吨钢可比能耗分别为34900万t、25861万t标准煤、0.741tce/t 钢和0.741tce/t钢。

纵观25年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到,25年来,我国的钢铁总量不断增加、吨钢综合耗能逐年下降,钢铁企业能耗的增长比率远低于钢铁产量的增长比率(如2005年我国钢铁产量比1980年增加了9倍,总能耗却只增加了3倍),这表明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工作效果明显。

2005年以后,国家更换了钢铁耗能的传统计量方法,采用了电热当量值得方法进行计算,从大中型钢铁企业综合耗能数据还是能够得出,我国吨钢综合能耗、吨钢可比能耗也是逐年下降(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例外),2005年我国吨钢综合能耗、吨钢可比能耗分别为695kgce/t钢、714kgce/t钢,2010年这两项数据为604kgce/t钢和581kgce/t钢。

总之,我国将进30年钢铁发展历程表明我国钢铁企业节能工作取得了伟大的成就[2]。

1.2 我国钢铁企业能耗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钢铁企业能耗逐年下降,但是从2005年起,吨钢能耗的降幅不断减少,继续节能的难度在不断增加,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第一,我国钢铁企业能耗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还存有一定差距。

企业能源管理现状(推荐5篇)

企业能源管理现状(推荐5篇)

企业能源管理现状(推荐5篇)第一篇:企业能源管理现状企业能源管理现状一、计量管理制度包括:《用水管理规定》《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制度》《蒸汽、压缩空气使用管理规定》《用电管理规定》《计量标准管理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内容详见公司内网二、能源计量器具详见《张家口卷烟厂有限责任公司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

以上内容太多,无法打印。

设备管理部2012年9月26日第二篇:我国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现状分析我国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现状分析:加强能源管理实现系统节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钢铁行业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理念,逐步开展能源管理优化工作,并着手能源中心筹建。

1981年,鞍钢率先提出了建立能源中心的设想;1985年,我国第一家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在宝钢建成。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先后有15家企业采用了能源管理中心这一管理体制。

实践证明,能源管理中心是钢铁企业通过能源科学管理、合理调配、高效转化和利用,实现系统节能的有效方式,能够推动我国钢铁企业从原有的事后统计、分析、查找原因的能源管理模式,向以生产流程和生产计划为中心进行预案设置、过程跟踪、实时统计、动态分析的能源管理模式转变。

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有相当大比重的钢铁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体制。

客观分析现有问题明确能源管理工作重点总结分析我国钢铁企业节能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集中一贯管理模式。

该模式以能源管理信息化系统(EMS)为支撑,以企业能源管理中心为核心,按照扁平化和集中一贯管理的理念,将企业能源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等技术功能与能源的控制、预测、调度等管理功能进行有机、一体化的集成,基本实现了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的管控一体化设计,系统和应用功能均比较完善。

二是信息处理管理模式。

该模式也建立了企业能源管理中心,但主要是数字化平台,将主要能源消耗信息和部分设备信息采集到能源管理中心,并对部分有条件的工序进行监控,基本实现了基于计量数据分析的能源管理功能和与信息化系统结合的离线优化。

浅析钢铁企业能源集中管控

浅析钢铁企业能源集中管控
术 和 信 息 技 术 就 能 解 决 企 业 的能 源 管 理 问 题 。能 源管 理 为 分
邯 钢 能 源 的 有效 管理 . 高 能 源 利 用 水 平 , 现 系 统 节 能 。 提 实
( ) 构调 整 , 一 结 淘汰 落后 , 节能 减排 , 洁生 产 清
邯 钢 紧 跟 钢 铁 技 术 发 展 前 沿 . 力 推 进 结 构 调 整 和 淘 汰 大 落 后 步 伐 . 快 实现 工艺 装 备 的 大 型 化 、 加 现代 化 , 进 源 头 减 促
- _
及 时 向 相 关 人员 提供 能源 信 息 . 便其 做 出相 应 的决 策 。 以
( ) 用先进 的实时监控 系统 , 能源输 送 、 力负荷 、 3利 对 电 转 换设 备 和 耗 能设 备 的运 行 情 况 进 行 在 线 自动 监 控 。
四、 邯钢能源管控 中心建设 及发展
网络 系 统 将 各 监 控 点 数 据 传 至 能 源 管 控 中心 . 控 中 心 通 过 管
2l 0 O年 1 2月 . 区 热 轧 厂 4座 加 热 炉 余 热 锅 炉 项 目开 西
21 0 0年 3月 2 日.河 北 省 第 一 条 WS 7 A制 酸 工 艺 工 程 在 西 区焦 化 厂 顺 利 建 成 出 酸 年 可 生 产 浓 度 9% 的 浓 硫 酸 8 1 . 吨 。 出副 产 品 中 压 蒸 汽 4 2 0吨 . 现 废 物 、 液 零 8万 输 30 实 废
f ) 决 措 施 二 解
1 立 健 全 能 源 管 理 组 织 体 系 . 建 () 源生产单位包括煤气柜 、 压站 、 压站 、 合站 、 1能 空 加 混 排 水 泵 站 等 其 实 时 信 号 通 过 网 络 或 I / O点 连 线 至能 源 管 控

钢铁企业节能减排中枢——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探讨

钢铁企业节能减排中枢——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探讨
统。
他企业 的能源管理 系统是 在 2 0 0 3年 以后开始陆续上马的 , 有马鞍 山钢 铁、 南钢 、 济钢 、 首钢等 。 宝钢能源 中心 能源管理系统 (MS是一 个覆盖 宝钢一 、 、 E ) 二 三期工 程各单元 的全 局性能源管理 系统, 18 自 9 2年投 产以来 , 18 经 9 7年 的二 期工程改造扩 建, 后又经 19 年 到 19 91 9 7年的三期改 造, 使其 由原来 的 能源 检测 、 控制为主, 改造成为现在 的以全厂一 、 、 二 三期 生产 主设备为 对象 、 各种能源介质和环保的监控 、 息的管理 。是一个覆盖基础 自动 信 化、 过程监控及管理三个功能层 次的计 算机网络系统, 建立数据通讯 并 网络, 完成监测 、 控制 、 优化及故 障诊断 等各类 应用软件, 实现对供配 电、 给排水 、 动力和环保等有关能源子 系统 的 自动控制及监测 , 成能源 的 完 优化调度和管理, 实现安全 、 良供能 、 高工作 效率 、 优 提 降低能耗, 从而达 到降低产品成本的 目的。它 已成为宝钢能源生产 调度和管理 的中枢 。 三、 钢铁企业能源管理 中心建设存在问题 ( ) 一 系统本身 的问题 第一 , 由于能源管理系统 目前还没有一套 体系标准 , 因而建设的要 求和 功能存在不少误 区 , 导致投入 大 , 效果差 , 离节能减排 的核心要求 距离较大 , 这不利于能源管理系统技术的推广 和发展 。 对于新 建的钢铁企业 ,能源管理 系统的投 入大概是 3 0 0 0万元到 50 0 0万元 ; 于老企业 , 对 按照要求必须要对原 有的系统进行 改造 , 投入 可能成倍增加 。 能源中心的经济效益其实很难评估 ,其经 济效益 主要来 源于最优 分配能源 , 而最优化计算必须紧密结合生产 , 效益 的产 生与能源中心的 关联度难以评估。 第二 ,部分钢铁企业能源系统 的装备水平较低 。企业能源系统监 测 、 制 系 统 尤 其 是 数 据 采 集 仪 表 和 自动 化 水 平 还 较 低 , 控 达不 到 企 业 能 源 管 理 中 心 系 统 需要 的 配 置 水 平 ,难 以 实 现 对 生 产 及 能 源 系 统 监 控 与 系统优化调度的有机结合 。 另外 , 企业在能源系统 自动控制和优化管理 方 面 的 经 验还 比较 缺 乏 。 ( ) 二 体制 的问题 第一, 企业的认识不 足。长期以来 , 对信息化在节能减排上 有所作 为的认识不 足 , 以企业有 了资金 , 所 也优 先用于改进工 艺装 备 , 建设 能 源管理 系统的意愿不强 。 第二 , 为能源 中心仅仅是技 术问题 , 认 单靠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和信 息技术就能解决企业 的能源管控 问题 。能源中心实际上也是更深层次 的管理体制 、 运行机制 的问题 。 国钢铁企业的能源管理普遍是 一种粗 我 放 型的管理模式 , 能源管理不 集中 、 职能分散 , 能源 中心建设 势必涉及 到业务流程 的重新整合 。 四 、 铁 企 业 建 设 能 源 管 理 中 心 的 建 议 钢 ( ) 一 能源管 理管 理中心是个非常复杂 的系统 , 它必须和 E P系统 R 以及其他 信息化系统衔接起来 , 其建设应服从 于 E P系统建设 的整体 R

钢铁企业能耗分析及节能对策研究

钢铁企业能耗分析及节能对策研究

一、中国十大钢铁企业能耗分析
中国十大钢铁企业的能耗较高,其中高炉炼铁的能耗占据了钢铁生产总能耗 的较大比例。根据相关数据,2019年我国钢铁行业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 为604.52千克标准煤/吨,比上年下降3千克标准煤/吨;生铁产量为8.07亿吨, 同比增长9.7%;粗钢产量为9.95亿吨,同比增长10.8%。可以看出,中国钢铁行 业的能源消耗总量和钢铁产量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钢铁企业能耗分析及节能对策 研究
01 一、背景介绍
目录
02 二、能耗分析
03 三、节能对策
04 四、案例分析
05 五、结论
06 参考内容
一、背景介绍
钢铁企业是全球能源消耗的重要行业之一,其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炼钢、炼 铁、轧钢等生产环节。由于能源价格的上涨和环保政策的压力,钢铁企业的能源 消耗问题越来越受到。因此,研究钢铁企业的能耗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节能 对策,对提高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提高员工节能意识
钢铁企业应该加强员工节能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让员工充分认识到节能降耗 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要建立健全的节能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 节能工作,形成全员参与的节能文化。
4、优化生产计划和物流管理
钢铁企业应该优化生产计划和物流管理,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生产流程,避 免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同时,要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设备,提高物 流运输效率和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和能源消耗。
5、加强废弃物回收和利用
钢铁企业应该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对环境 的污染。同时,可以利用废弃物进行二次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 经济效益。例如,可以利用炼钢渣生产矿渣水泥等建筑材料等。

钢铁企业在能源管控和能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钢铁企业在能源管控和能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钢铁企业在能源管控和能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The problems of steel companies in energy management and energy management:Mainly in energy production, use efficiency is not high, to promot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energy level, lack of energy balance scheduling method, energy consumption of producing process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s low; Energy system running stability, scheduling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abnormal means a single, slow reaction and the low level of energy equipment and equipment, energy management control ability and control level is not high.It will help to transform the energy management model, establish the whole staff and improve the whole process, so as to improve the enterprise energy management concept and technical level.Specifically:One, energy planPossible problems:1) the energy plan is extensive, only the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lan of the year and month.2) the energy plan has not formed a closed-loop management, and only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dex plan have been made.3) the predi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is based on experience.The solution:1) with the company's production plan system, improving the energy plan system, straighten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nd ERP, MES, realize the release of the electronic energy plan, the whole process of seamless cohesion, improve the degree of information sharing.The accuracy of collecting data is the basis of reasonableprediction and planning. Data acquisition of the energy system can greatly ensure the objective and accurate data collection, and the hardware failure causes such as distortion and loss of data, can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abnormal data processing, data to reflect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nergy application.3)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statistical analysis, objective in considerably convenient held energy plan completion of the evaluation on the actual performance, achieve energy plan the whole closed-loop management.Energy planning process management mainly includes the supply and demand, the recycling process data,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planning control daily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energy balance, energy production, the main energy management index tracking, energy consumption management, etc.Second, energy achievementsPossible problems:1) the lack of a complete objective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system. Among them, the measurement data system lacks support for the fourlevels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dex management, especially the third, four levels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dex, energy metering equipment co., LTD., poor working conditions, failure is more, measuring instruments leads to lack of energy data, such as large data error.2) there is a lack of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objective data. This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in the formulation, accounting, evalu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nergy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is difficult.The energy data collection balance process is incomplete and the execution is biased. Among them, the energy data collection and low degree of autom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manual meter read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that dominant factors and experience factors,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electricity, water and other medium measurement data, balance the business did not reflect differences in the process. The data is timely, accurate, reliable, transparent, authoritative and low in efficiency.The solution:We can manage the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 four levels of energy consumption, improve the energy measurement facilities, instrument allocation, and enhance the management of the operations, and meet the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fourlevels of energy consumption.2) the artificial multilevel statistical model of the energyindicator in EMS system is a primary or multilevel statistical analysismode based on automatic data collection. Automatic real-time collection of energy data; Automation of analysis of energy reports; Energy consumption information sharing.3) to establish the digital single-consumption model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alysis prediction module, to realize the systematization of energy balance science and energy analysis.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energy performance monitoring institutions and improve energ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management systems. Through the energy information system,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function is strengthened, and the evaluation data is directly taken from EMS system.We will improve the balanced process of energy data collection and improve the relevant system.Third, the management of energy production schedulingPossible problems:1) the energy monitoring and dispatching of the strips are not conducive to centralized control, causing the execution to be biased.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energy and the adjustment and the general adjustment is not in place, and theresponsibility is not in place, affecting the timeliness, accuracy and regulatory ability of the dispatcher.2) the telephone is the main means of energy scheduling. The information is limited and not timely, and sometimes distorts the speed and effect of handling the accident. Scheduling means a single center,the scheduling of instruc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hard real-time monitoring, lack of confirmation and report the result of the accident treatment information monitoring means of authenticity.3) the balance of the empirical schedule and the low efficiency of energy use. The scheduling balance scheme is qualitative and lacks quantitative data support.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condition fluctuate greatly with the experience and level of the scheduling, and it is a waste.The warning system is short, and the dispatcher cannot quickly grasp the abnormal situation in energy production, loss,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5) the plan of the accident is incomplete,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the dispatcher,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the accident is not high, and the execution of the accident is not in place in the process of execution.The solution:In the production control center, 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various energy media, unified balance scheduling, information sharing. Energy scheduling, production scheduling, logisticsscheduling central office, scheduling implement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clear responsibilities, duties in place between the scheduling, implementation scheduling system centralized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we will optimize the related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system.2) to reduce the energy center part of the substation, gas pressure, gas radiation, gas cabinets, implements the remote operation, automatic control, realize no one of duty,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3) for unattended st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checking assignments section, business by energy scheduling command control, strengthening of energy tube, the line of the check and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various kinds of malfunctioning of the control points. To establish the management function and system of inspection.4) using SCADA platform, the company all energy medium layers can flow monitor screen, trends, alarm, statement etc., clearly show the energy production, storage, distribution, consumption, energy information for scheduling to provide accurate, timely, provide the basis for scientific scheduling; The integration and sharing of information is more powerful in improving the 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energy scheduling.5) to establish a dynamic energy balance model, on the output and consumption of energy medium and online analysis forecas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dynamic balance of energy medium to provide support, make the dispatch personnel to achieve scientific prediction, reasonable scheduling, to optimizeenergy efficiency. Includes gas balance model, water levelprediction model and gas tank analysis model.6) establish energy accident early warning system, use the methods such as sound, light, electronic production consumption of energy mediumabnormality classification alarm, prompt dispatch personnel and management personnel for troubleshooting.7) emergency beforehand according to the electronic, when energy management software detected some real-time has reached more than warning \ value or an important signal displacement, the system will trigger the contingency plans set function, using multimedia the popup in the corresponding contingency plans.8) improve and enrich the planning of the accident, and plan as long as possible to cover all situations and meet the needs of accident handling under the circumstances.9) through the SCADA platform based energy management software, and achieve energy operation mode operation command, scheduling report, operation log such as automation, improve work efficiency.Iv. Energy measurement managementPossible problems:1) energy metering standard (configuration, selection, installation, etc.), energy metering instrument configuration,optional standardization is not enough. It is difficult to fully implement the elective duty of energy center.2) energy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problems. Some energy metering devices are low in level, failure high, the measurement data manual transcribing, there is not timely and error phenomenon.The operational maintenance system of energy metering has to be perfected. The energy measurement points are not all, the blind spot,the energy medium metering instrument is low overall, especially the key energy consumption equipment, the lack of the overall consideration and the specification.The responsibility of energy measurement and theimplementation of the appraisal system.Energy metering instrument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responsibilities are scattered and intersected, the responsibility is not unique,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secondary units is increased.The energy metrological control personnel configuration, most unsystematic professional training, cannot handle the difficult question in time.6) there is a lack of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maintenance of energy metering meters and the enforcement of the system is inadequate. The routine cleaning and periodic measurement of the energy metering instrument is not carried out.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instrument parameters adjustmentlack basis or not, measuring instrument, sequestration, discard updates failed to timely feedback to the production management center, lead to periodic measurement confirmation plan is not allowed.7)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energy metering has yet to be improved, and the adjustment of meter parameters is not scientifically reasonable. There are more factors in the balance of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and the measurement of data consciousness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8)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of energy metering meters is missing, and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of the company is not difficult to evaluate without quantified measures.The solution:We will accelerat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energy metering meters, and accelerate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nergy metering instrument. Ensure that the instrument is configured, selected standard, professional, accurate and post-mortem.We will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nergy measuring infrastructure, especially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single-stage measurement of key energy-consuming equipment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our levels of energy consumption management.3)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struments, strengthen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establish SCADA platform, and implement automatic data collection and transmission.To integrate measur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functions, and highlight the status and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core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the measuring equipment. Consider the function of "measuring standard management" in the position function.8) set up energy metering data management system,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measurement data management energy management mode, perfect the releva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instrument maintenance, calibration or management measures. To establish an energy metering data processing center,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manage data and graph curves.In combination with EMS system, the personnel position function is reestablished, and the objective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is broken down to the position, the person, and the tracking appraisal.10) the EMS system is used to promote the management of energy metering meters, data management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indexes. To incorporate the instrument failure rate or the completeness rate into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for the maintenance department of the controlling equipment; The accuracy of the data is included in the measurement management department's performance indicators.Fifth, energy equipment managementPossible problems:1) the equipment foundation management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equipment point inspection management is not up to the lean requirement. Partial check cycle, the circuit making, lack ofrationality and operability.2) energy equipment and its management functions.Th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equipments are to be improv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rge and time-consuming coordination in operation.The solution:1) it is the core, the standard and the analytical point inspection.2) the management function of the equipment should be adjusted with the advance of operation length and spot verification.We will improve 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energy equipment. We will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key energy consumption equipment through EMS projects. Includes the performance monitoring of the important equipment and the status of the equipment.。

钢铁行业耗能结构和节能情况现状

钢铁行业耗能结构和节能情况现状

钢铁行业耗能结构和节能情况现状钢铁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其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耗越来越大,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如何优化钢铁行业的耗能结构和加强节能降耗工作,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钢铁行业能源消耗结构的现状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耗以煤为主,其次是电力和天然气等。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钢铁企业的总用能量在12亿吨标准煤以上,其中燃煤消耗量达到8.3亿吨,占总用能量的70%以上。

此外,电力消耗量约为2亿千瓦时,天然气消耗量为1.5亿立方米。

这表明,我国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耗结构呈现出煤炭主导,电力和天然气等辅助的特点。

此外,由于我国钢铁生产工艺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成熟之处,电、蒸汽、气体等能源的能量损失比较大,烟气和废水就又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钢铁行业的节能降耗情况1. 能量利用率的提高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在能源的利用率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方面,企业加强了节能设备的配置,引入了新技术和新工艺,例如热回收、尾气余热发电等,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另一方面,企业在产品工艺与生产流程方面也进行了技术改良、优化,减少能源的浪费。

2. 能源结构优化在加强能源利用的同时,企业也在不断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炭消耗量,推广应用清洁能源。

例如,在电力消耗方面,企业正在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的电机、变频设备和能量回收等措施,以降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用电量。

在燃气消耗方面,推广使用液化天然气等,取代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能源。

3. 行业标准的制定与落实为鼓励企业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相关行业管理机构也制定了系列行业标准,如《钢铁厂节能技术规程》、《钢铁行业节能标准体系》等。

通过执行标准,加强了对钢铁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促进了企业加强内部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三、钢铁行业耗能结构与节能降耗工作存在的问题1. 具体节能降耗量仍有待提升我国钢铁行业在节能降耗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节能降耗量仍有待提升。

钢铁企业能源调研报告

钢铁企业能源调研报告

钢铁企业能源调研报告1.引言1.1 概述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源。

钢铁企业能源消耗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如何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报告旨在对钢铁企业的能源消耗现状进行调研,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能够推动钢铁行业能源消耗的合理化和节约化。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报告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本次调研的背景和重要性,然后介绍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最后阐明了本次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

首先对钢铁企业能源消耗现状进行分析,包括能源消耗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其次介绍了钢铁企业能源调研的方法及过程,包括调研的设计、实施和数据收集等内容。

最后对调研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揭示了钢铁企业能源消耗的一些规律和问题。

最后的结论部分将对本次调研的主要结果进行总结,提出钢铁企业能源调研的具体建议,并展望了未来钢铁企业能源消耗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应该描述这篇报告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可以说钢铁企业是能源消耗的主要行业之一,其能源消耗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环境保护。

因此,本报告旨在通过对钢铁企业能源消耗的调研,分析其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为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国家能源战略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通过本次调研报告,希望能为钢铁企业以及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2.正文2.1 钢铁企业能源消耗现状钢铁企业是能源消耗大户,其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电力和燃料。

在目前的能源结构下,钢铁企业主要依赖煤炭、焦炭等传统能源,其能源消耗量较大,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钢铁企业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高炉炼铁、炼钢和烧结等环节。

这些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燃料和电力,尤其是在高温、高压的生产环境下,能源消耗更为巨大。

由于能源消耗大,钢铁企业也面临着能源成本上升的问题。

钢铁行业环保与节能优化方案

钢铁行业环保与节能优化方案

钢铁行业环保与节能优化方案第一章钢铁行业环保与节能概述 (3)1.1 钢铁行业环保与节能现状 (3)1.2 环保与节能的重要性 (3)1.3 钢铁行业环保与节能发展趋势 (3)第二章环保法规与标准 (4)2.1 国家环保法规概述 (4)2.2 钢铁行业环保标准 (4)2.3 环保法规与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5)第三章能源管理与优化 (5)3.1 能源管理体系构建 (5)3.2 能源消耗分析与评估 (5)3.3 能源优化策略与措施 (6)第四章生产工艺优化 (6)4.1 生产流程优化 (6)4.2 生产设备更新与改造 (7)4.3 生产工艺改进与节能 (7)第五章烧结与炼焦环节优化 (7)5.1 烧结环节优化 (7)5.1.1 烧结工艺优化 (7)5.1.2 烧结设备优化 (8)5.1.3 烧结过程环保措施 (8)5.2 炼焦环节优化 (8)5.2.1 炼焦工艺优化 (8)5.2.2 炼焦设备优化 (8)5.2.3 炼焦过程环保措施 (8)5.3 烧结与炼焦环保技术 (8)5.3.1 烧结与炼焦废气处理技术 (8)5.3.2 烧结与炼焦废水处理技术 (8)5.3.3 烧结与炼焦固废处理技术 (8)5.3.4 烧结与炼焦节能技术 (9)第六章炼钢环节优化 (9)6.1 炼钢工艺优化 (9)6.1.1 工艺流程优化 (9)6.1.2 工艺参数优化 (9)6.2 炼钢设备更新与改造 (9)6.2.1 设备更新 (9)6.2.2 设备改造 (9)6.3 炼钢环保与节能措施 (10)6.3.1 环保措施 (10)6.3.2 节能措施 (10)第七章轧钢环节优化 (10)7.1 轧钢工艺优化 (10)7.1.1 工艺流程改进 (10)7.1.2 轧制参数优化 (10)7.2 轧钢设备更新与改造 (11)7.2.1 设备更新 (11)7.2.2 设备改造 (11)7.3 轧钢环保与节能措施 (11)7.3.1 环保措施 (11)7.3.2 节能措施 (11)第八章钢铁行业废水处理与回收 (11)8.1 废水处理技术 (12)8.1.1 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12)8.1.2 生活废水处理技术 (12)8.1.3 初期雨水处理技术 (12)8.2 废水回收与利用 (12)8.2.1 循环水利用 (12)8.2.2 工业用水 (12)8.2.3 农业灌溉 (13)8.2.4 城市杂用水 (13)8.3 废水排放标准与监管 (13)8.3.1 废水排放标准 (13)8.3.2 监管要求 (13)8.3.3 自律要求 (13)第九章钢铁行业废气处理与排放 (13)9.1 废气处理技术 (13)9.1.1 概述 (13)9.1.2 常见废气处理技术 (13)9.1.3 废气处理技术的应用 (13)9.2 废气排放标准与监管 (14)9.2.1 废气排放标准 (14)9.2.2 废气排放监管 (14)9.3 废气排放优化措施 (14)9.3.1 生产工艺改进 (14)9.3.2 废气处理设施升级 (14)9.3.3 废气资源化利用 (14)9.3.4 环保技术研发与应用 (14)9.3.5 政策引导与监管 (14)第十章环保与节能技术创新与应用 (15)10.1 环保与节能技术发展趋势 (15)10.2 环保与节能技术创新 (15)10.3 环保与节能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15)第一章钢铁行业环保与节能概述1.1 钢铁行业环保与节能现状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环保与节能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钢铁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钢铁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

如何有效地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了当前钢铁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针对钢铁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成本控制不严格钢铁生产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原材料、能源、人力成本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一些钢铁企业对成本控制不够严格,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特别是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成本控制不严会导致企业在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2.能源消耗高钢铁生产是一个能源密集型行业,高能耗一直是企业的痛点。

目前,我国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企业用能成本不断增加,这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过高的能源消耗也不利于企业的环保形象和可持续发展。

3.原材料价格波动大钢铁生产需要大量的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而且这些原材料的价格波动较大,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一些钢铁企业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存在管理不善、库存控制不力等问题,导致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4.人力成本压力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员工的薪酬等成本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钢铁企业为了留住人才,不得不提高薪酬水平,导致人力成本压力加大,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对策研究1.加强成本控制管理钢铁企业要加强对成本的控制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制度,合理分摊各项成本,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

通过成本核算,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而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

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加强节能减排钢铁企业要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一、概述随着能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在国家环境容量制约和环境标准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需要重点考虑全面提升钢铁工业发展的质量效益。

其中,加强节能减排,是转变钢铁工业发展方式、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也是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1、一期投产工序及主要能源介质需求2、二期建设工序及主要能源介质需求二、蒸汽系统1、一期蒸汽汽源取自炼钢及轧钢,回收的蒸汽除用于生产外,主要用于采暖(生产区用蒸汽采暖,办公及生活区换热采暖),过剩蒸汽全部放散。

2、根据初设资料,二期建设和一期建设没有多大区别,只增加了烧结机余热蒸汽回收,用于烧结主抽风机汽拖驱动汽源,这样投产后将会有大量的蒸汽放散。

3、工作思路(1)采暖余热化:如一期烧结机的余热回收,白灰窑热导油余热的回收,烟气的回收利用等。

(2)工艺、生活用蒸汽最小化:如生产区域的蒸汽取暖改为换热取暖等。

(3)蒸汽利用高效化:如饱和蒸汽发电项目,蒸汽制冷等。

(4)梯级利用。

即,结合目前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在蒸汽优化措施的选择上,主要采取余热水替代蒸汽的工艺技术,实现生产和生活利用余热水资源替代蒸汽采暖工艺,减少蒸汽用户;通过工艺余热回收和工艺余热高效利用等措施,实现余热资源合理回收利用。

(采用EMC模式回收余热蒸汽发电,国内有很多这样的公司,如杭州西子集团有限公司。

不用公司投资即可进行建设,实现利润由合作双方分成。

)三、水系统1、公司的生产水主要来自4×3000m3原水泵站的地表水及厂区内的9眼深井水,因地表水的水质很差,除高炉冲渣水补水用地表水外,循环水补水、软化制水用水均采用深井水。

2、生产及生活所产生的污水都没做处理,直接排出。

3、工作思路(1)深入细致的调研一期生产、生活用水现状,搜集原水及深井水的水质报告单,搜集二期初设用水情况,积极和设计院对接,落实目前水的现状能否保证二期生产、生活、消防用水的需求。

企业能源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企业能源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企业能源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不断增加,企业对能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在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对能源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核心导向。

因此,企业必须重视能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保证在节约能源使用的同时实现能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开展内部能源管理工作。

从宏观上看,企业实施能源管理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浪费,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国家缓解能源供需压力,实现节能减排。

从微观上看,完善企业能源管理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成本,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能源管理系统;企业;应用前言在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中,能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保证社会平稳运行的核心,在此背景下,能源供需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项重点战略工程,企业只有通过合理的方式开展能源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能源使用的要求。

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的理念逐渐被各行业部门所肯定,并融入到企业内部管理中,因此在企业中,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质量已经成为反映能源管理工作实际效果的首要指标。

1.能源管理系统相关前言1.1能源管理系统的定义能源管理系统是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现代能源管理工具和平台,通过能源过程监控、信息管理和统一调度,确保能源控制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以达到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1.2建立能源管理系统的必要性近年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世界能源问题越来越严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因此全面推进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促进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的时代重任。

而企业作为国家能源消费的主体,加强能源管理,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势在必行。

2.企业能源管理现状2.1专业管理人才不足。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节能减排队伍比较薄弱,从事能源管理的人员多为一岗多职,专职从事能源管理的人才偏少也待遇偏低,人才流失比较严重,迫切需要提高能源管理专业能力,打造节能减排的高技能人才团队。

钢铁能源管理制度

钢铁能源管理制度

钢铁能源管理制度一、前言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之一,其能源消耗在整个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较大。

钢铁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压、高速的特点,决定了其对能源的高要求。

为了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钢铁企业需要建立严格的能源管理制度,并将其贯彻到日常生产经营中。

本文将从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内容要点、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建立能源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 节约成本。

能源在钢铁生产中所占比重较大,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可以大幅降低钢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2. 保护环境。

钢铁生产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加强能源管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 符合国家政策。

我国一直在倡导绿色生产、低碳经济,减少对能源的依赖,建立能源管理制度是企业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手段。

4. 提高企业形象。

建立能源管理制度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品牌形象,在社会公众中获得较好的口碑和支持。

5. 实现可持续发展。

能源是有限的资源,只有合理利用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后代留下更好的生存环境。

三、制度内容要点1. 规划方针。

明确企业能源管理的整体思路和目标,将节能降耗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中,确保企业能源管理工作得到上层管理的支持和重视。

2. 组织机构。

建立专门的能源管理部门,并明确部门的职责、权利和工作流程,确保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 能源使用情况分析。

对企业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测算,制定合理的能源消耗计划,并在实际生产中持续监测和评估消耗情况,及时调整能源使用方案。

4. 节能技术应用。

开展能源节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符合企业实际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5. 能源管理培训。

加强员工能源管理的相关培训,提高员工节能意识和能力,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到企业能源管理工作中来。

6. 能源监测与评估。

建立能源消耗监测系统,定期对企业能源使用情况进行评估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7. 能源法规遵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铁企业在能源管控和能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钢铁企业在能源管控和能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能源产生、使用效率不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有待提升,能源平衡调度手段缺乏,能源产耗过程综合利用效率低;能源系统运行稳定性有待提高,异常情况下的调度手段单一,反应速度慢以及能源设备装备水平较低、能源管理人员管控能力和管控水平不高等问题。

有助于转变能源管理模式,建立全员和全过程改进,从而全面提高企业能源管理理念和技术水平。

具体地:
一、能源计划
可能存在的问题:
1)能源计划粗放,只有年、月能源生产、消耗计划。

2)能源计划未形成闭环管理,仅对能耗指标计划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价。

3)能源消耗预测人工凭经验进行。

解决方案:
1)与公司生产计划体系对应,完善能源计划体系,理顺能源管理系统与公司ERP、MES 间关系,实现能源计划的发布电子化,使上下工序无缝衔接,提高信息共享度。

2)采集数据的准确是合理预测和编制计划的基础。

能源系统的数据
采集能极大地确保数据采集的客观、准确,并对硬件故障等原因导致数据的失真和丢失,可根据需求增加对异常数据的处理,保证数据合理反映能源应用的实际情况。

3)进行能源生产消耗数据的统计对比分析,客观地极大地方便召开能源实际实绩会进行计划完成情况的评价,实现能源计划全闭环管理。

能源计划过程管理主要包括供需、回收过程数据、能源供需计划管理、能源平衡管理、能源生产管制日报、主要能源管理指标跟踪、能源单耗管理等功能。

二、能源实绩
可能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整客观的能源消耗数据体系。

其中,计量数据体系缺乏对四级能耗指标管理的支撑,特别是第三、四级能耗指标,能源计量设备配置有限、计量器具工作环境恶劣、故障较多,导致能源数据缺失,数据误差大等。

2)缺乏以客观数据为依据的能源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实绩分析缺乏系统性。

这样增加了能源绩效管理指标在制定、核算、评价与考核执行上的难度,绩效考核执行难。

3)能源数据采集平衡流程不完整,执行有偏差。

其中,能源数据采集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手工抄表,能耗数据认为因素、经验因素占主导,实际运行中,电、水等介质计量数据,平衡业务差异在流程中没有体现。

数据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透明度、权威性较差,
工作效率低。

解决方案:
1)可以按照四级能耗指标管理要求,完善能源计量设施、仪表配置,强化运维管理,满足四级能耗指标管理要求。

2)在EMS 系统中变能源指标的人工多级统计模式为以数据自动采集为主的一级或多级统计分析模式。

实现能源数据自动实时采集; 能源报表编制分析自动化;能源消耗信息共享。

3)建立数字单耗模型和能耗分析预测模块,实现能源平衡科学化和能源分析系统化。

4)建立给予客观数据的能源绩效评价与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能源绩效监督机构,完善能源绩效指标和管理制度;借助能源信息系统,强化绩效管理作用,考核数据直接取于EMS 系统。

5)优化能源数据采集平衡流程,修改完善相关制度。

三、能源生产调度管理
可能存在的问题:
1) 条块分割的能源监控和调度,不利于集中管控,造成执行有偏差。

造成能源以及能调与总调之间信息沟通不到位,职责落实不到位,影响调度指挥的及时性、准确性及调控能力。

2) 以电话为主要手段的能源调度方式单一落后。

调度直接掌握的信息少且不及时,有时存在失真现象,影响处理事故的速度和效果;调度手段单一,中心调度对下达指令的执行情况难以实时监控,缺乏对事故处理结果的确认和上报信息真实性的监控手段。

3) 经验型调度平衡,能源利用效率低。

调度平衡方案为定性描述,缺乏定量的数据支撑。

生产运行状况随当班调度的经验与水平波动大,浪费大。

4) 预警系统欠缺,调度人员不能迅速掌握能源产、输、配、耗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对突发事件反映不及时。

5)事故预案不完善,由于调度人员水平的差异,造成处理事故的能力不高,在实行的过程中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解决方案:
1) 在生产管控中心,对各种能源介质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平衡调度,信息共享。

能源调度、生产调度、物流调度集中办公,调度实行专业化管理,各调度之间权责明确、职责落实到位,实现调度系统集中一贯管理。

同时,将优化相关管理流程、完善管理制度。

2) 对能源中心所辖的部分变电站、煤气加压站、煤气放散站、煤气柜进行改造,实行远程操作、自动控制,实现无人职守,提高劳动生产率。

3) 对无人值守站所,需建立巡检作业区,业务上由能源调度指挥调配,强化对能源管、线的检查以及对各种控制点出现故障时的应急处理。

相应建立巡检管理职能和制度。

4) 利用SCADA 平台,对公司所有能源介质分层次的能流监控画面、趋势、报警、报表等,清晰展现能源生产、储存、输配、消耗情况,为调度提供准确、及时的能源信息,为科学调度提供依据;信息的集成与共享更有力于提高能源调度的管控能力与效果。

5) 建立动态能源平衡模型,对能源介质产、耗、存进行在线分析预测,为实现能源介质的动态平衡提供支撑,使调度人员做到科学预测,合理调度,达到优化能源利用率。

包括煤气平衡模型、水位预测模型和煤气柜分析模型。

6) 建立能源事故预警系统,采用声、光、电子等方式对能源介质产耗异常进行分级报警,提示调度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故障处理。

7) 应急预按电子化,当能源管理软件检测到某些实时量到达\超过预警值或者产生重要信号变位时,系统将触发应急预案设定功能,弹出相应的应急预案内用多媒体提示。

8) 完善并丰富事故预案,尽量时预案涵盖所有情况,满足不通情况下的事故处理的需要。

9) 通过SCADA 平台及基础能源管理软件,实现能源运行方式操作命令书,调度报表,调度日志等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四、能源计量管理
可能存在的问题:
1) 能源计量标准(配置、选型、安装等),能源计量仪表配置、选型标准化不够。

能源中心能源计量仪表选型职责难以全部落实。

2) 能源计量基础设施装备问题。

部分能源计量装置水平低,故障高,计量数据人工抄录传递,存在不及时和出错现象。

3) 能源计量的运行维护体系有待完善。

能源计量点不全、存在盲点,能源介质计量仪表配备率总体偏低,尤其是重点能耗设备,缺乏整体考虑和规范。

4) 能源计量的责任和考核体系执行问题。

能源计量仪表管理和维护职责分散且相互交叉,责任不唯一,增加了二级单位的协调工作。

5) 能源计量计控人员配置,大多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不能及时处理疑难问题。

6) 能源计量仪表维护缺乏技术手段支撑,制度执行不力。

能源计量仪表一次部件的定期清洗与周期计量确认没有执行。

在不同工况下,仪表参数的调整缺乏依据或不调整,计量仪表的更新、封存、报废信息未及时反馈给生产管理中心,导致周期计量确认计划不准。

7) 能源计量数据科学性有待提高,仪表参数调整不够科学合理;能耗数据平衡中认为因素较多,计量数据意识有待加强。

8)能源计量仪表运行状况绩效考核缺失,没有量化指标衡量,未难入公司绩效考核体系。

解决方案:
1) 加快能源计量仪表的标准化建设,加快建立能源计量仪表的配置、选型标准规范。

保证仪表配置、选型标准规范、专业、准确,变事后审查为事前指导。

2) 加强能源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强重点能耗设备的单台计量,满足四级能耗管理要求。

3) 加快仪表改造,加强运行维护,建立SCADA 平台,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和传输。

4) 整合测量设备管理和维护职能,突出测量设备核心管理部门的地位和管理职责。

可考虑在岗位功能上实现“计量标准管理”功能。

8) 建立能源计量数据管理体系,确立以计量数据管理为基础的能源管理模式,完善仪表维护、校验相关技术规范或管理办法。

建立能源计量数据处理中心,利用信息技术管理数据和图形曲线。

9) 结合EMS 系统,重设人员岗位职能,绩效考核目标细化分解到岗位、人,并予以跟踪考核。

10) 借助EMS 系统,促进能源计量仪表、数据的管理,量化评价指标。

将仪表故障率或完好率纳入计控设备维护部门绩效考核指标;数据的准确率纳入计量管理部门的绩效指标。

五、能源设备管理
可能存在的问题:
1) 设备基础管理有待加强,设备点检管理还达不到精益化要求。

部分点检周期、线路的制定,缺乏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 能源设备及其管理职能。

3) 专业设备的维护及检修能力有待提高。

以解决目前运行中协调量大、耗时多的问题。

解决方案:
1) 以点检定修制为核心,规范标准,推行分析型点检。

2) 结合作业长制和点检定修的推进,理顺设备管理职能。

3) 完善能源设备信息化建设。

借助EMS 项目建设,加强重点能耗设备管理。

包括重要设备运行参数趋势监控、设备状态监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