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极的“淋下”和“极化”效应
经济地理学重点 兰文娟
1、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2、区位理论:就是人类选择空间活动所占有场所(区位)的理论,即研究人类各种空间活动应在什么样地点最佳、效果最大的理论。
3、位置极差地租: 由于距离产品消费市场(城市、城市中心)位置不同而产生不同大小的土地利用纯收益。
4、中心性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或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公式:C=B1-B25、门槛人口: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某中心只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
6、首位城市:区域内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
P r=P1/r n7、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8、主导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9、区位: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10、经济地租:由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能提供的地租。
11、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
12、区域经济结构: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
它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因素之一,且决定着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13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14、区位理论:就是人类选择空间活动所占有场所(区位)的理论,即研究人类各种空间活动应在什么样地点最佳、效果最大的理论15、经济地租:由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能提供的地租16、潜导产业: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17、增长极理论:作为一种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和发展理论P918、溢出效应: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溢出效应19、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有哪些影响? P17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供贷商地理位置相邻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供了紧密合作的最好条件。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2)
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区位因子: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及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
区位条件:区位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资质,即区位条件不同,因而其能够满足的人类活动也会不同。
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经济距离:以运费、时间、便利程度(或舒适程度)来表示的两地之间的距离。
经济距离主要受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和设施改善的影响而变化。
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社会可进入性:由社会因素(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门槛人口(数):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说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
是指被供给的人口,是人口数量的概念。
满意人:在某种满足的目标下行动的“人”经济人: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或费用最小化为目标而行动的“人”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新产品阶段,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以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以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较高的消费水平以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在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的改变。
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在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
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规模经济: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随着这种最佳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即规模效益或规模经济。
产业集群和区域竞争力——以中国城镇为例
产业集群和区域竞争力——以中国城镇为例 文章作者:康建中 关克难
一、产业集群的内在动因 产业集群是一种属地现象,表现为在投入产出链上具有前向关联、后向关联或水平关联的一系列产业和企业在特定区位上的集聚。产业集群可以产生三大效应: 1、规模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内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直接由产业集群造成的。当特定的产业在一定的区位上集聚时,它的投入流量和产出流量会创造出诱人的商机,带动价值链中相关环节的膨胀,从而孕育出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信息市场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使得内在规模经济更加趋于合理。 2、极化效应。产业集群会形成新的增长极,增长极所聚合的产业能量会沿着业务流程扩散,产生扩散效应,形成从高到低的梯度分布。极化效应会造就区域经济中心;会吸引各种要素向中心集中;会造就特定区域的产业结构,形成区域特色。 3、回程效应。地区增长极的形成会促使原来流出的生产要素产生回流现象,产业集群所造成的市场引力,会使资本持有者看到投资机会,由于新崛起的增长极造就的增长空间要比传统增长极更大,这样,资本持有者便会携带有效要素流入新的赢利空间。地区增长极形成的“群”的效应,会给发展中的地区带来反梯度跨越的可能。 对于城镇经济的发展和管理而言,研究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机理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弄清了产业集群的内在机理,可以使城镇经济的发展思路更加明确,政策更有实效性。目前,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当地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小区的建设,但是,不明确产业集群的基本道理,招商引资和小区建设就会非常盲目,永远形成不了新的增长极。 产业集群首先与需求拉动和企业追求溢价效应有关。凡是在特定区位集聚的产业,都是面向一个大规模成长的市场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一定是靠需求拉动的,或者换一句话说,它是靠活跃的贸易形态拉动的。面对活跃的贸易,企业以集群/组团的方式比单独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1)产生背景最早提出增长极概念的是法国经济学家帕鲁(Francois Perroux)。
他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
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 帕鲁在1950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经济空间”的概念,他把经济空间分为三类, “增长极”是在第二类经济空间—作为力场的空间中出现的。
他主张,20世纪的经济是以支配效应为特征的,为了分析有支配效果发生的经济非均衡增长,帕鲁引入“推动性单位”(propulsive unit)及“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
增长极概念最早由帕鲁提出时,并不是应用于产业区位理论,而是经济增长理论。
这一概念之所以被移植到区位理论中,因为在帕鲁195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增长极”概念》中,集中讨论了对经济增长产生诱导作用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特征,结果发现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二是空间集聚,就是从这条思路出发,1966年保德威尔(J.Boudeville)把增长极定义为位于都市内的正在不断扩大的一组产业,它通过自身对周边的影响而诱导区域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
从此,以保德威尔威代表的一派区位理论就把增长极理解为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使这一概念本身的含义发生了变化,由经济增长概念变成地理空间术语,并不断流传固定化。
增长极概念被移植转化后,增长极理论就产生了(Gore,1984)。
2)主要论点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地理空间上增长不是均匀发生的,它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
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
1966年,布德威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
我国媒介产业布局特点及优化途径
垒,这样,难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也使得媒介的地方垄断 成为可能。
媒螽产业的“条”状布局:产业布局的“条块”分割,“条” 是指媒费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归口管理”,是由行业行政主管 枫构形成的市场分翱。媒介产业四大支柱行业:报纸、广播、
版 介 严
属 得 的 新
j量
思
行
直
的
成 识
是城介传家公经海绝额年 24%,再 创历史新高。广 东、上海、浙泣 、泣苏泪e 裘;出窳、潮
的 鍪断。各伞行政区域离筑壁垒,形成地方保护伞,使得传媒资
南、四川、辽宁、湖北省总收入排名位露全国蔚∞名,其中声i
东突破1 00亿元,上海 超过90亿元,j 浙江、汪苏超 过70亿
元,北京、山东、湖南超过40亿元,中匿电税收熬前晕名的都
莶、人力资源、受焱囊源鬻霉鬈资源萋l 蠢簿
薄弱的情况下,与媒攀粪势离i 的鬻遴毙送j
进行正面竞争显然憝紧弱势≤
j
i
叠
“|
ji
一j 二
46
源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形成畅通的流通渠道、没有实现有效的
配 置, 这正 是中 国媒 介产 业发 展滞 后的 主要 原因 。
3、增长极极化效应显著 由于积累性因果循环的作用,增长极的出现对周围地区
一是转变政府 职能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 政府管理模 式要实 现从“ 行政一管理 型”到 “规制~服 务型” 的转变。“ 行 政一管理型”政府职能与“规制一服务型”政府职能在工作目 标、 工作 方式 、工 作手 段各 方面 都有 所不 同。 行政 一管 理型 目 标是维持市场、社会秩序,往往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进行直 接控制、干预,维护的是所谓的国家利益而非管理对象的利 益,缺乏成本效益意识:规制一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工作目标 是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共利益,主要通过规制政策营造公平竞 争的市场环境,并对规制对象进行支持和服务,讲究规制的 成本和效益 。对照市场经济条 件下的政府职能和 建立“规 制一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中国媒介产业的主管政府部门在 职能上基本都属于传统的“行政管理型”政府∞。中国媒介 产业主管部 门对产业的行政职 能转变到宣传调控 、政策调 节、市场 监管、社会 管理和公共服 务上。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后答案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后答案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崔功毫魏清泉刘科伟编着)课后答案U1绪论1、谈谈自己对区域概念的理解,简述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答: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区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1区域的概念划分:均质区、结节区○2区域的特性划分: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2、我国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答:区域差距、发展与资源、地区间恶性竞争、区域合作不完善。
3、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结合你自己熟悉区域举例说明。
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社会)(2)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经济分析)经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3)发展方向机策略研究4、谈谈你对区域发展、区域研究、区域科学三个概念及其间关系的认识。
答:区域发展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区域研究是以综合、全面的把握或理解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类团体所创造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为目的的。
他把区域作为复合系统来研究,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整体的把握研究对象。
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应用学科。
关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可分割。
区域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一协调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人地关系为目的,并最终为人类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具有目的性无限性可持续性。
区域研究是源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是区域不断持续快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所提出的客观要求。
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区域的跨学科新兴科学,目的是探索一条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研究,为区域发展及区域分析等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U2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1、简述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答:自然环境极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他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制约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
各国经济特区比较及我国特区应有的新作为
各国经济特区比较及我国特区应有的新作为作者:刘伟丽李楚童来源:《开放导报》2022年第02期[摘要] 成功的经济特区兼顾上层建筑创新与经济发展效率的双轨并行。
随着经济特区尤其是中国深圳的成功崛起,东南亚、南美和非洲国家也试图依靠他国发展经验布局特区战略。
从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社会人类学三大理论视角对世界经济特区的比较来看,各国经济特区均具有相似的发展特点,包括作为国家意志的探索者创造创新制度供给、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发挥内外溢出效应、自发创造内生性动力等。
但各国特区在发展模式上仍有诸多不同之处,发展演进和发展效果也因地而异。
世界各国经济特区发展历程及发展特点启示我们,特区应在新发展格局中有新的担当、新的作为;推动特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和“动力变革”,增强发展韧性;推动特区经济发展的“效率变革”,提高发展保障。
[关键词] 经济特区区域协调特区比较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 F12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22) 02-0101-12[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外经济特区比较研究(16JJD79004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1978-2018)(16ZDA003)。
[作者简介] 刘伟丽,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世界经济、国际经贸规则与标准、特区经济;李楚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区域经济。
经济特区(Special Economic Zone)是主權国家或地区实施与国内其他地区不同发展机制和政策的特定“飞地”区域。
经济特区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到出口加工区(Export Processing Zone)再到科技型、综合型经济特区的演变过程。
目前全世界约有4300个经济特区,是1970年的200余倍,持续释放着强大的生命力。
区域经济学之增长极理论
产业结构调整困难
在增长极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形成对传统产业的过度依赖,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影响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实践中,增长极理论往往难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为增长极的强大吸引力可能导致周边地区的资源流失,加剧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随着增长极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加大,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是增长极理论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02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增长极理论可以为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提高城市群发展质量
03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增长极理论可以提高城市群的发展质量,推动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增长极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增长极理论的定义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佩鲁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首先出现在具有创新能力的产业和城市,并以此为中心向外扩散。
此后,增长极理论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包括对不同类型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以及对增长极形成机制、演化规律的探讨等。
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在区域发展中,应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和产业链条,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优化产业布局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加强政策引导与合作
区域经济增长极实践的启示与借鉴
04
CHAPTER
增长极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法国巴黎地区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增长极理论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增长极理论一、早期的空间极化发展思想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普劳克斯(F.Perroux)提出的。
20世纪50年代初,他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
他通过对实际经济活动的观察,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普劳克斯的增长极概念是一个纯经济概念,与地域空间系统无关的概念。
他也使用“经济空间”概念,但他把经济空间定义为“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
他认为,在经济空间中,经济元素之间存在着不均等的相互影响,一些经济元素支配着另一些经济元素。
经济空间并不是均衡的,而是存在于极化过程中。
在经济空间中,存在着类似“磁极”作用的现象,一些经济元素对另一些经济元素施加不可逆的或部分不可逆的影响,就是支配关系,他称之为支配效应。
他指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国民经济像是相对活跃的集合体(一些领头产业、在地理上聚集的产业极与活动极)和相对被动的集合体(受推进产业和依存于地理上集聚的一些活动极的地区)的组合。
前者导致后者产业增长现象”。
普劳克斯把经济空间分为三种类型:①作为计划内容的经济空间;②作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③作为均质整体的经济空间。
其中第二类型的经济空间是增长极的出发点。
这类空间“由若干中心(或极、焦点)所组成。
各种向心力或离心力则分别指向或背离这些中心。
每一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拥有一定的场;它们与其他中心的场相互交汇”。
普劳克斯在其1955年的一篇论文《增长极概念》中进一步分析了产业支配关系的主要原因是创新能力在产业之间、经济元素之间的差异。
认为富于创新的优势经济元素在经济空间中处于支配地位,而其他经济元素则处于受支配的地位。
处于支配地位的经济元素具有“推动”效应,它自身的增长和创新会诱导、推动其他经济元素的增长。
增长极理论
定义: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特定城市的集聚而使经济的高效发展,同时在这种集聚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散,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
主要优点增长极理论提出以来,被许多国家用来解决不同的区域发展和规划问题,这是因为它具有其他区域经济理论所无法比拟的优点:(1)增长极理论对社会发展过程的描述更加真实。
新古典经济学学者信奉均衡说,认为空间经济要素配置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即使短期内出现偏离,长期内也会回到均衡位置。
佩鲁则主张非对称的支配关系,认为经济一旦偏离初始均衡,就会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运动,除非有外在的反方向力量推动才会回到均衡位置。
这一点非常符合地区差异存在的现实。
(2)增长极概念非常重视创新和推进型企业的重要作用,鼓励技术革新,符合社会进步的动态趋势。
(3)增长极概念形式简单明了,易于经济增长极的作用了解,对政策制定者很有吸引力。
同时,增长极理论提出了一些便于操作的有效政策,使政策制定者容易接受。
例如,佩鲁认为现代市场充满垄断和不完善,无法自行实现对推进型企业的理性选择和环境管理问题,因此,提出政府应对某些推进型企业进行补贴和规划。
很多国家的实践表明,增长极理论指导的区域发展政策没有引发增长极腹地的快速增长,反而扩大了它们与发达地区间的差距,尤其是城乡差距,所以70年代以来增长极理论的有效性受到怀疑,究其原因,增长极理论的主要缺陷有:(1)增长极的极化作用。
增长极主导产业和推动性工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域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是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
(2)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时间过于漫长。
扩散作用是极化作用的反向过程,两者作用力的大小是不等的。
缪尔达尔认为市场力的作用通常是倾向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在增长极作用过程中,如果不加强国家干预,回流效应(即极化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
但赫希曼认为,增长的累积性不会无限的进行下去,从长期看,地理上的涓滴效应(即扩散效应)将足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
增长极理论及其应用
增长极理论及其应用增长极理论及其应用增长极理论及其应用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薛艳杰一,增长极理论概述1.增长极理论发展及其内涵增长极理论的思想基础及分析方法源自新古典至2O世纪4O年代末5O年经济学与古典区位理论,代初,西方经济学界展开了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还是不平衡增长的论争,增长极理论作为不平衡增长的核1,5"观点被提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5O年代初先后发表着述,最早提出"增长极(growth pole)"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系统阐述.他认为经济空间中的经济元素之间存在着不均等的相互影响, 一些经济元素居于支配地位,称支配性元素.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支配性元素(增长点)上,这些点如同 "磁极",会产生一定的离心力和向心力,从而形成经济网络,对整个经济系统产生影响.佩鲁认为推进型产业或有创新能力的产业是增长的极核,具有支配效应和推动效应,它自身的增长和创新将诱导, 推动其他经济元素的增长.佩鲁提出的增长极基于抽象的经济空间,并且强调增长极产生的正效应而忽视了其负效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后来的学者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有突出贡献的是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和赫希曼,瑞典经济学家谬而达尔等人,其中布德维尔将增长极这一概念从经济空间引人到地理空间,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城镇联系起来,提出"区域发展极"的概念.现今对增长极资企业具有相对平等的竞争条件.3.建设企业互动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产业群内企业的互动创新网络深深根植于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共同的价值观念,良好的人际关系, 正式的学习制度和非正式的学习惯例及社会规则等社会文化因素使得企业间,企业与其他经济组织间能够相互协调,实现互动创新.对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样一个多元文化交织的区域来说,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贯穿人文环境的主线.通过开展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文化活动不断促进人际交往,推动 ?4?的内涵通常有两种理解:一是经济单元,即经济空间中的推动型产业或有创新能力的产业;一是空间单元,即地域上的增长中心.2.增长极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作用可归结为两种:一是正效应,即增长极对周围落后地区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称为"扩散效应"(diffusioneffect)(谬尔达尔)或"涓流效应"(trickling—downeffect)(赫尔希曼);另一种是负效应,即增长极对周围落后地区发展的阻碍作用或不利影响,称为"回波效应"(back— washeffect)(谬尔达尔)或"极化效应"(polarizingeffect)(赫尔希曼).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体现在:增长极由于具有某些方面的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而产生向心力, 吸引周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资金,人才,技术等)向其集中,或优先利用区域内的稀缺资源(如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而限制了周围地区的发展.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主要体现在其强大的前向, 后向,旁侧经济关联效应以及产业外迁,资金,科技, 文化,信息等"外溢"对周围地区的带动和示范效应,促进落后地区发展.增长极的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并存,且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强度不等.对二者在时间上的变化研究有突出贡献的是英国经济学家理查逊,他提出了增长极的回波效应,扩散效应及其叠加效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在叠加曲线中,第一阶段,增长极处不同文化人群间的文化融合与观念趋同.?学习制度和学习惯例是产业群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各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及教育机构在推动制度化的学习和交流方面已经形成一定基础,受到多数企业的欢迎和支持.非正式的学习和交流惯例是一种随机的,非强制性的自由交流,其有赖于一种普遍存在的相互交流氛围.? 建设科学的法规和制度以维护信誉环境.科学的法规和制度可以有效约束机会主义行为,有助于维护相互信任的信誉环境.完善的制度约束降低了由道德风险导致的损失,增强了企业间合作的诚意.于形成期,回波效应占主导并呈扩大趋势;第二阶段,增长极处于成长完善期,扩散效应增强.回波效应开始减小;第三阶段,增长极进入成熟期.扩散效应超出回波效应发挥主导作用.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并到最高水平,区域经济也达到高度发达阶段.在空间上,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相互叠加,由增长极核向外扩散,当然,受不同的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影响,扩散强度和扩散距离在各个方向上是不等的,并可能是非连续的, 但在各个方向上都遵循距离递减规律.即随距离增大.强度减弱,直至消失.二,增长极理论在国外的应用绩效与问题 20世纪5O年代末6O年代初,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过度膨胀的"聚集不经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且国家内部区域不平衡也呈加剧趋势,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困境,作为对策之一,增长极理论被应用到区域发展政策和区域规划的实践中,并从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传到拉丁美洲,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增长极在发达国家的应用如法国政府为抑制大巴黎地区过度膨胀,选定8个大城市地区作为"中型发展极"来控制巴黎地区的过度膨胀及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美国在西部开发时制定了"增长中心战略",西进运动中在太平洋沿岸形成了旧金山,西雅图,洛杉矶等增长极;英国力图应用增长极战略来解决落后地区的恶化和萧条地区经济滞缓的问题; 意大利为解决南北经济差距,在南部划分出46个发展工业区,并从中精选出4个做为增长极的典型;日本政府运用增长极理论在满足条件的区域通过金融,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进行高科技园区建设,有力推动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通过增长极战略来解决落后地区经济开发和现代化问题,也有用来解决首位城市过度膨胀的问题.比较成功的典例如巴西和马来西亚.巴西通过建设和完善交通体系,开辟自由贸易区,新工业区,鼓励移民等多种措施激励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如玛瑙斯港,成为中西部地区的增长极和辐射极,带动了落后地区的发展.马来西亚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经济曾高速稳定增长,其重要原因之一即是有效地应用了与增长极战略高度相似的发展政策.马来西亚东部落后,西部发达,政府即在西北条件好的帕朗地区重点投资并制定激励措施, 促进了该区快速发展,同时兼顾落后地区的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地区发展差距问题.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一段时期内.由于经济增长放慢及其他诸多原因,很多国家树立的增长极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发达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增长极本身虽然有一定发展,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解决大城市过度膨胀或带动落后地区发展的目的.而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增长极并没有快速增长,但其极化作用又明显大于扩散作用,出现地区间差距扩大的现象.因此增长极理论遭到一些人的置疑和否定:如认为增长极与周围区域缺乏经济联系.形成"嵌在落后地区的飞地";增长极定位具有盲目性,增长极规划和抉择的政治性,计划性强,发展过分依赖外部力量等.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很多人对增长极理论失去信心.甚至有人将其称为"两极分化战略",而对增长极理论存积极态度的学者们则开始反思问题的根源出自理论本身还是实践环节,在进一步研究中取得了较有成效的理论成果.如布赛尔在1979年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组织讨论会上提交了论文《增长极:他们死了吗?》,文中重新分析了增长极的战略目标.促进目标实现的关键,以及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增长极战略的不同形式.英国经济学家理查逊在这一时期提出增长极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随时问推移的变化过程,指出从回波效应占主导至扩散效应占主导约需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问,所以他指出增长极无效论提出为时过早.虽然15年的数字有待商榷,但认为增长极扩散效应居主导需要一定时间历程的观点不无道理..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随着增长极理论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及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增长极理论再度繁荣,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如有人主张依靠内力(创新)来取代单纯依靠外力 (政府)来建立增长极,提出注意加强增长极与区域的合作与联系等.?三,增长极理论在我国的应用思考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经济空间发展战略转变后才开始引入并应用增长极理论.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建立实质上就是这一理论的运用,20 多年来这些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均已取得长足发展. 实践证明在经济基础较弱或投入能力有限的国家或地区应用增长极战略顺应丁经济发展规律,可以取得高速,高效的经济增长;同时,通过不平衡战略来实现平衡发展的观点也得到广泛认同.虽然也存在 ..争议和困惑,但目前增长极理论仍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理论模式之一,它与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圈层理论,梯度推进理论等相结合,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在经济领域也得到重视和发展.借鉴国外应用增长极战略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我国在应用增长极理论时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问题:1.增长极的内涵增长极的应用最重要的是一种理念和思想,即将有限的投入放在最具优势的增长点上,促进它优先发展,进而通过其扩散效应带动落后域的发展. 任何区域或经济单元,甚至任何领域的发展单元,不论发达还是落后,都可选育其内部的增长极.只要在所属区域或系统中水平较高,具有某些独特优势或极具潜力的点(经济的,空间的,文化的等),如果满足特定的条件和需要,都可确立为增长极,如区域内的主导产业,有创新能力的产业和产业群,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或大学科技园区,各种经济区,城镇, 都市区,都市连绵区,乡村地区的龙头企业,中心村, 镇等等.不应将增长极简单地等同于推进型产业或城镇,而应根据其应用目的和应用范围区别对待. 2,增长极的数量与布局一个区域增长极的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虽然目前尚无能界定一个区域增长极合理数量的标准,但在实践中应遵循宜少不宜多的原则,以保证有限的投入或试点性的制度,政策改革等措施能发挥最佳效益,实现增长极的领先,快速增长.同时,宜比较增长极的空间效益和带动范围的合理分布.例如同一个增长极布局在不同区位会产生不同的效益;同等数量的增长极在同一区域内的不同分布形式也会出现不同的作用力.此外,在可能的情况下, 一个区域内应尽量避免出现辐射阴影区(区域内确立的所有增长极未来的辐射范围都不会波及的区域).如我国目前在东部地区已经形成北京,上海, 广州等具有明显优势的增长极,但其辐射带动效应还仅限于东部地区;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也宜通过重点投入,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或制度改革与创新等手段选育具有大区辐射力的增长极. 3.增长极体系增长极是有等级和层次差别的,对于空间增长极而言,在全球范围内有国际性的增长极(国际城市,跨国公司等,其集聚和辐射范围跨越国界),在 ?6?国家范围内有全国性,大区性,省市级,地市级,县市级,乡镇级等不同级别的增长极;对于经济增长极, 同样根据经济规模,关联效应,重要性等可以列为不同的等级和体系.在实践中宜根据区域范围大小和实际情况确立增长极体系,针对不同等级和层次的增长极采取分类培育和引导的对策措施. 4.增长极的选育与扶持实践证明,增长极战略的应用必须符合国情和区域实际情况,选择的增长极可能是市场机制下自发形成的,也可能是自上而下通过计划培育的极具发展潜力的增长点,目前我国两种类型的增长极都存在,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尚以"自上而下" 型增长极居主导.因此,虽然一方面应鼓励和倡导增长极通过内力来实现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水平和体制下,政府的扶持对增长极的快速成长仍至关重要.而且从带动落后地区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考虑,我国培育的增长极尚以极化功能为主,扩散功能较弱,带动范围较小,也需政府采取适度有效措施激励和引导增长极与落后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以及对落后地区的扶持等,以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但扶持和引导的对策措施应符合增长极的类别,等级,性质,特征等实际情况.如在城市中,高新区是一个增长极,在高新区内部的增长极核是大学或科研机构, 因而研发设施,信息流和智力引进等是它的投入重点;而在农村地区,自然集镇,中心村,现代农业产业组织等可能是其增长极,它的投入重点可能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特别是交通),市场的开拓,农业产业化体系的构建等.5.增长极理论的研究和完善虽然增长极战略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但增长极理论的研究并没有受到同样的重视和发展,尚处于简单介绍和分析探讨阶段,而且增长极作为一个传统理论正被淹没在不断出现的新理论之中,关注者似乎越来越少.但对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增长极理论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在应用中,源于发达的市场机制的增长极理论不能完全符合我国的客观情况,而且理论本身也有待完善.目前关于我国增长极的选育标准,战略目标,培育模式,培育手段,政府的作用与角色,增长极极化和扩散效应衡量的指标体系,两种效应的时空演变,如何推动和强化增长极的扩散效应等很多问题都有待深入探讨.。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增长极理论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增长极理论一、早期的空间极化发展思想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普劳克斯(F.Perroux)提出的。
20世纪50年代初,他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
他通过对实际经济活动的观察,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普劳克斯的增长极概念是一个纯经济概念,与地域空间系统无关的概念。
他也使用“经济空间”概念,但他把经济空间定义为“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
他认为,在经济空间中,经济元素之间存在着不均等的相互影响,一些经济元素支配着另一些经济元素。
经济空间并不是均衡的,而是存在于极化过程中。
在经济空间中,存在着类似“磁极”作用的现象,一些经济元素对另一些经济元素施加不可逆的或部分不可逆的影响,就是支配关系,他称之为支配效应。
他指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国民经济像是相对活跃的集合体(一些领头产业、在地理上聚集的产业极与活动极)和相对被动的集合体(受推进产业和依存于地理上集聚的一些活动极的地区)的组合。
前者导致后者产业增长现象”。
普劳克斯把经济空间分为三种类型:①作为计划内容的经济空间;②作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③作为均质整体的经济空间。
其中第二类型的经济空间是增长极的出发点。
这类空间“由若干中心(或极、焦点)所组成。
各种向心力或离心力则分别指向或背离这些中心。
每一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拥有一定的场;它们与其他中心的场相互交汇”。
普劳克斯在其1955年的一篇论文《增长极概念》中进一步分析了产业支配关系的主要原因是创新能力在产业之间、经济元素之间的差异。
认为富于创新的优势经济元素在经济空间中处于支配地位,而其他经济元素则处于受支配的地位。
处于支配地位的经济元素具有“推动”效应,它自身的增长和创新会诱导、推动其他经济元素的增长。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一、增长极理论的发展历程1.增长极理论的提出经济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大论战的产物。
佩鲁最早提出以“增长极”为标志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在他看来,经济增长是在不同部门、行业或地区,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的,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在空间的某些点上集聚,于是形成了增长中心或增长极。
它们会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离心力和向心力,即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
佩鲁的发展极理论虽然涉及产业和企业的不平衡发展,但最终归结为城市和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并且强调聚集和吸引效应,扩散效应,以及地理、区位和中心优势。
2.增长极理论的补充和完善总体上看,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还有两大缺陷:一是过分强调发展极的正面效应而对负面效应不置一词;二是将发展极建筑在抽象的经济空间基础上。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和赫希曼,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弥补了这二方面缺陷。
(1)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缪尔达尔提出“循环的或积累的因果关系”原理,即“累积的地区增长和下降”理论,并使用“回波”和“扩散”的概念,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极)对其他落后地区的双重作用和影响,因此而形成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论,以及相应的政策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经济和增长极理论。
(2)赫希曼的“边际不平衡增长理论”。
赫希曼认为,凡有关联效应的产业,不管是前向联系产业还是后向联系产业,都能通过该产业的扩张和优先增长,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
(3)布代维尔的“地理性增长极”理论。
布代维尔把增长极概念从抽象的经济空间发展成具有更广泛的区域范畴,将地理学中的“增长中心”这一地理空间概念引入佩鲁增长极,并正式提出“区域发展极”概念。
基于增长极理论的林芝市经济发展研究
一、增长极理论(一)增长极的提出增长极的定义最初是由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的,他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的理念,指出因区域要素禀赋的差异,在现实社会中的经济活动,一般在一种非均衡状态下进行的,他对实际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观察后发现:经济的增长并非均衡地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的等级、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某一增长极上,之后通过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渠道向周围地区扩散,并且会对区域的整个经济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
佩鲁提出的增长极是一种基于经济学上的完全纯粹的经济概念,与地域空间系统无关,仅仅是在强调推动型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随后,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将“极”的概念引入地域空间系统,强调城镇的发展,即增长极的“极”位于城镇。
(二)增长极的极化—涓滴效应经济学家赫希曼对于增长极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极化—涓滴效应”。
赫希曼在进行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过程中,将较为富裕、较为发达的区域称为“北方地区”,反之,将较为贫困、较为落后的区域称为“南方地区”。
按照佩鲁增长极的原始定义,“北方地区”优先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因存在市场力的作用,所以会造成“南方地区”的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流向“北方地区”,引起“北方地区”的聚集经济,导致“北方地区”的经济增速不断加快。
与此同时,“北方地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了削弱“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赫希曼把这种因极核的发展导致周围区域的要素连续不断地流向极核的过程称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随着要素连续不断地由“南方地区”流向“北方地区”,造成“北方地区”的要素过于聚集,打破人口与资源的最大承载量,引发就业、交通、医疗、教育、环境压力。
因此,“北方地区”为了维持当前的经济增长,会向周围地区即“南方地区”进行要素的扩散,带动“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赫希曼将其称为“涓滴效应”。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一是进一步强调了欠发达区域培育增长极对实现经济起飞,即增长极的极化效应的重要作用;二是进一步深化了实现经济起飞的区域对周围地区的带动作用,即增长极的涓滴效应的重要作用。
赫希曼效应
赫希曼效应
赫希曼效应,也称为极化涓滴效应,是世界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对一个国家内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提出的理论。
赫希曼认为,增长极对周围地区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正面影响称为涓滴效应或译作淋下效应,主要是指增长极在周边地区增加投资和提升购买力并吸收其剩余劳动力,从而提升周边地区的人均消费水平和边际劳动生产率。
具体来说,涓滴效应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发达地区吸收落后地区的劳动力,缓解落后地区的就业压力;二是二者经济的互补关系,发达地区购买落后地区的商品或者是向落后地区投资,会刺激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三是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落后地区涓滴,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产生推动作用。
而负面影响称为极化效应,又称回流效应,主要是指增长极地区会吸引周边地区的优秀人才、生产资料和闲散资金,从而扩大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的差距。
极化效应一经形成,就会形成一个自我积累的正反馈过程,使具有极化效应的发展极拥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并不断为其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极化效应作用的结果则使各种经济活动聚集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使各种产业活动之间的协作配合及产业规模的扩大成为可能,从而带来了各种费用的节约,产生了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大大增强了极核的竞争力,从而在空间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
第八章(答案)
经济地理:试题库:第八章一、填空题(掌握)1、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及持续发展.2、经济总量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来衡量,包括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3、资源禀赋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区域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两大类.4 技术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始终保持上升趋势.6、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构成.7、区域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包括了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区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背景三个方面.8、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和扩散效应而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9、循环积累因果原理是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首次提出,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提出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可以说是上述原理的应用.10、根据功能的差异,可以将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组成要素分为经营性要素,关联性要素,依附性要素和基础性要素.11、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是经济地域综合体结构形成的基本原则.12. 判断一个部门的专业化水平可以用区位商和专业化指数。
二、判断题(掌握)1,区域经济发展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区域经济增长.(F )2,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而经济社会资源的组合状况则决定了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现实可能性及增长的潜力.(T )3,区域所拥有的资金量直接决定了它所能配置的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进而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T )4,在资源配置能力中,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F )5,区位条件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条件之一,区域经济增长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区位条件.(F )6,增长极的溢出效应是指增长极产生的极化效应大于其扩散效应,从而大大促进增长极的发展.(F )7,卡多尔在使用相对效率工资来分析发达区域产出率的变化时,认为,相对效率工资越低,则产出增长率越高.(T )8,在区域经济综合体中,主导专业化部门是综合体的核心,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与水平的部门.( T)9,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基本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构建起来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该理论已不具备什么意义.(F)三、名词解释(掌握)1.区域经济增长: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
极化涓滴效应是世界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对一个国家内
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的。
解释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影响。
极化效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北方的发展,南方的要素向北方流动,从而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
由于北方的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上升,特别是对技术性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较快,同时,北方的劳动力收入水平高于南方,这样,就导致南方的劳动力在就业机会和高收入的诱导下向北方迁移。
结果,北方因劳动力和人口的流入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南方则因劳动力外流特别是技术人员和富于进取心的年轻人的外流,经济增长的劳动力贡献(实际上也包括了智力的贡献)减小。
再就是资金的流动。
显然,北方的投资机会多,投资的收益率高于南方,南方有限的资金也流入北方。
而且,资金与劳动力的流动还会相互强化。
从而使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被削弱。
二是,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由于经济水平相对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特别是,如果北方生产进口替代性产品,南方原来可以按较低价格进口的这些产品,现在不得不在高额关税保护下向北方购买。
在出口方面,南方由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无法与北方竞争,导致出口的衰退。
三是,南方本来可以向北方输出初级产品,但是,
如果南方的初级产品性能差或价格有所上涨,那么,北方就有可能寻求进口。
这样,就使南方的生产受到压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長極的“淋下”和“極化”效應——論上海浦東開發與江西經濟的協調發展李建德發展的不平衡性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江西經濟的增長和發展總要受到近鄰增長極的影響。
如何使九十年代上海浦東開發與江西經濟發展協調起來並取得最大的總體效應,是我們必須研究的。
一、基本概念的回顧上海浦東和江西之間,不僅是地理空間之間的關係。
浦東開發與經濟發展之間關係的問題,實質上是如何解決不同區域之間的發展規劃問題。
增長極理論,正是能被應用於中心城市和周邊地區發展規劃問題的經濟理論。
關於增長極與周邊地區之間的經濟功能,繆爾達爾在1957年提出了“擴散效應”與“回波效應”這兩個概念。
不久,美國的赫希曼提出了類似的一對概念:“淋下效應”和“極化效應”。
赫希曼把增長極對經濟落後周邊地區的積極影響稱為淋下效應,而其消極影響則稱為極化效應。
分析影響增長極地區對周邊地區淋下效應和極化效應綜合結果的因素和機制是我們今天分析浦東開發與周邊地區經濟發展之間功能互動所必不可少的理論出發點。
二、影響淋下和極化效應的因素我們認為,增長極地區對經濟相對落後周邊地區的淋下效應和極化效應的強弱受以下四個因素的影響。
(一)增長極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具有不同效應強度的淋下效應和極化效應。
增長極在形成之初與周邊地區的勢位元差還不明顯,因此,它對周邊地區的購買力還有限,其向外擴散的投資能力則幾乎不可能,它對本地的潛在失業都還沒有吸收完;另一方面,增長極地區的起步總或是擁有交通之便利或資源之富集,因此它對周邊地區的人才和資金都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在這個階段,增長極地區的淋下效應很微弱,而極化效應則已有相當強度,因此,總的來說增長極對周邊地區的影響是消極的。
隨著增長極的發展,其與周邊地區的勢位元差日益擴大,尤其是當它有能力向周邊地區擴散生產的管理技術以及能向周邊地區投資時,其極化效應雖然也在增強,而淋下效應的強度則會更快增高。
這時就會轉折為淋下效應為主的影響。
可見,增長極對周邊保持一定的勢位差是強化淋下效應的必要條件。
九十年代浦東開發顯然不再屬於上海的早期開發,而是經濟趨於成熟後的深度開發,所以,應該也可能不過於向極化效應傾斜,應該也可能使上海繼續發揮其淋下效應為主的積極作用。
(二)在不同的經濟運行機制中,增長極的淋下和極化效應各不相同。
不論是在繆爾達爾還是在赫希曼的分析中,增長極對周邊的正負作用都是指市場力量下的自發效應。
由於市場失敗的存在以及這種失效的影響日益擴大,當代幾乎已經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能單純由市場來導向整個經濟的運行了。
阿羅指出,市場失效時替代市場的是組織。
限定地說,企業、工會、大學、政府等都是組織,在價格體系或市場不能適當發揮作用的領域中,這些組織能夠配置資源。
在區域經濟的功能關係上也是如此。
當增長極和周邊的經濟勢位落差太大時就足以形成一定的動力,或通過企業組織的發展,或通過政府行政的調控,放大市場中淋下效應,減弱市場的極化效應。
因此,區域之間實際的功能關係不僅僅是市場力量中淋下和極化效應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且是市場力量和組織過程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增長極和周邊之間過渡計畫時,一方面市場力量中的淋下效應日益強化,另一方面滯後的組織過程也開始運作,這樣就會如赫而曼所說,必將出現以淋下效應為主導的轉捩點。
特殊的是:在傳統的社會主義體制下,中國曾過度地排斥市場機制,不同經濟區域之間的功能關係主要是由政府行政配置而形成的,其運行特點就與市場力量下的效應很不相同了。
因此從運行機制來說,上海與江西之間的經濟功能互動經歷了兩個基本階段。
第一階段1949年至1978年之間政府以指令性計劃為基本形式的資源配置機制時期。
在這期間,市場力量大大地排斥了,但上海作為增長極卻仍然客觀地存在,對於江西既有淋下效應被放大的情況,也出現了增強極化效應的事例。
淋下效應被放大的突出事例是上海企業和技術工人成批遷移江西。
極化效應被增強的最突出問題則是指令性價格體系的不合理。
這期間江西調出省外的物資以原糧、生豬、原木和原礦等為主,並以調往上海為大頭,其價格是被大大地壓低了的。
而日用工業品以調入為主,也已上海為供應的大頭,其比較價格又偏高,這就大大地增強了極化效應。
由於價格在經常地、大量地發揮著作用,所以這個時期上海和江西之間的經濟極化現象不僅沒有消除,反而是增強的。
第二階段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的歷史新時期。
雖然市場運行得還不充分,但畢竟已較多地發揮了作用;雖然價格還沒有理順,但畢竟已邁出了重要的改革步伐;雖然有計劃商品經濟的宏觀調控尚不健全,但畢竟已取得了有益的經驗。
再加上江西的增長已開始受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洲淋下效應的影響,已不再僅僅受益於上海這個增長極。
因此,上海與江西的極化過程終於基本結束。
回顧歷史我們有理由預期,隨著改革的深化,隨著市場進一步發育和宏觀調控能力的提高,九十年代浦東開發的效果應該也一定能夠對江西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三)增長極對周邊的種種影響,會因它們所處區位的不同而不同。
不僅區域的增長是不平衡的,而且增長極對周邊地區的影響也是不平衡的,甚至也並不是同心圓平均衰退地向四周擴散的。
增長極的影響總要通過一定的渠道影響其周邊地區。
當水路是主要交通渠道時上海對江西經濟的影響也主要通過長江及長江水系發生作用。
1936年浙贛線接通後,長江水系的地位相對下降,而浙贛路沿線地區更容易受到上海開發的影響。
這是江西內部各區域區位的變化。
影響更大的是江西本身區位的改變。
中國主要對外口岸的變遷曾對江西的區位發生過重大的影響。
1841年以前,廣州是我國唯一對外通商口岸,因此,“鄱陽湖→贛江→大庚嶺”商路成為聯繫中國內地和通商口岸的通衢大道,使江西地位舉足輕重。
這就是自宋至清初造就江西“人傑地靈”以及在江南處於比較繁華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1841年上海開埠,江西通道的作用迅速衰微,粵漢鐵路接通更使江西的區位處於旁落的境地。
此後上海也就逐漸成為對江西影響最大的增長中心。
這種情況,直至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洲的崛起,並影響到江西的經濟時為止。
現在,上海作為江西糧食和生豬主要購買者的地位已經改變,廣東已取而代之,福建緊隨其後。
在江西市場上海工業品味列第一的情況也已根本動搖。
雖然從總體上對江西經濟影響最大的增長中心目前仍然是上海,但相對比重已顯著下降。
1997年(北)京—九(龍)鐵路的接通和香港的回歸,將再一次使江西的區位發生重大改變。
它不僅溝通了江西的南北,有利於江西經濟的協調發展;而且還使江西與珠江三角洲的聯繫更為暢通和便捷,更容易受香港淋下效應的影響。
在這一態勢下,以浦東開發為中心的上海發展如果在模式選擇上不能與江西經濟的未來形成互補關係,江西經濟很自然地將進一步轉向東南和南方。
反過來,這必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上海的發展以及上海在全國的地位。
(四)增長極地區的不同產業,會有不同的淋下和極化效應。
不同的產業具有不同的投入和產出關係,會有不同的企業組織類型,所以,它與周邊地區也就有不同的經濟聯繫特徵,並導致了增長極與周邊不同的淋下和極化效應。
可以增長極地區對周邊地區的影響類型及其強度,歸根結底是由它本身所建構的產業類別及其特徵所決定的。
三、浦東開發的模式選擇我們分析影響淋下和極化效應的各因素,是要進一步探討為了實現與包括江西在內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協調發展,應如何選擇上海浦東開發的模式。
(一)浦東開發模式選擇的原則如果把浦東僅僅看成是一個新增長中心的形成,那麼,它的初始產業指向就有很寬的選擇譜系。
從第一產業到第三產業都應該是選擇的範圍,而工業總會是初始入選產業的主流。
因此,開發模式的規範會具有很大的彈性。
但是,浦東新區的開發有一個不同於其他開發區的重要特點,即新區不新。
這決定了浦東開發模式的相對確定性。
一個新增長極的形成只要使中心地區能夠比周邊地區更快速地增長起來即實現了目的,而不必過多顧忌其淋下和極化效應的強弱。
浦東開發則不同,它的關鍵是在一個已經成熟的增長極基礎上,如何能夠向更高的綜合性增長中心轉換。
因此,浦東開發模式的產業指向應該是淋下效應相對最強,極化效應相對最弱的產業。
只有這樣的產業指向才能避免新一輪的有增長而無發展,只有這樣的產業指向才能順利完成增長極本身的升級,只有這樣的產業指向才能形成增長極與已經發展起來了的周邊地區在經濟功能上的互補關係,只有這樣的產業指向,才能使浦東不僅是上海的浦東,而且真正成為長江流域的浦東。
因此,浦東開發模式的選擇問題就成了怎樣的產業具有相對最強的淋下效應和相對最弱的極化效應。
(二)第二次產業的淋下和極化效應分析有一種認識,似乎農業就是傳統產業,而增長極的產業就是非農業的現代化,因而並不包括第一次產業。
而這種認識並不準確,走出二元經濟不僅要發展現代化的非農業,而且還需要改造傳統農業。
因此,增長極不僅在發展二、三次產業中應處於帶頭羊的地位,而且發展現代化農業的過程中也應該是帶頭羊。
現代農業也會對仍然處於傳統農業之間的周邊地區產生淋下和極化效應。
但是浦東開發,卻不能依靠農業哪怕是外向型農業作為支柱。
這是因為不僅上海市這個增長極的產業層次早就超越了這一發展階段,農業的生產率早就不足以支撐上海的增長和產業的升級,而且周邊地區的發展也都超越了這一發展階段。
上海的農產品都是周邊地區能夠生產而且也已大批量生產和出口的。
上海發展這些農產品只會減少周邊地區農業增長的機會,具有顯著的極化效應,而發揮淋下效應的機會卻微乎其微。
相反,浦東開發的產業以非農指向就需要佔用大量耕地,使第一次產業相對收縮,這就迫使浦東和上海的農業產業結構發生變化,需要進一步削減糧、棉、油以及副食品生產,放棄農業人口口糧自給的模式。
上海不放棄農業人口口糧自給的戰略目標,不僅阻滯了上海農業的進一步商品化和現代化,也不利於周邊地區的農業增長。
而且,隨著改革的深化,必將改革現行的農產品補貼方式;同時,隨著浦東開發中三資企業的增加,政府已不應該繼續實行這種補貼,把可貴的財政收入通過消費者補貼轉化為資本家的利潤。
上海市農產品價格的完全放開是大勢所趨。
晚放不如早放。
這就會給周邊地區的農業提供新的增長機遇。
(三)第二次產業的淋下和極化效應發展中國家的第一批增長中心通常從現代消費品的進口替代起步。
以此,早、中期產業也總是增長極的早、中期產業。
上海在這些產業的先行,曾為我國完成基本消費品的進口替代起到了及其重要的增長極的積極作用。
但是,面臨九十年代的浦東開發,上海與周邊地區的經濟格局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資料表明,除浙江和福建外,上海及其周邊地區都已程度不同地將進入重工業化的工業發展階段。
就輕工業不依賴農產品原料的發展程度看,上海雖居領先地位,但其依賴度仍然高達54.1%。
而加工業占重工業的比重,上海已經落後於江蘇和浙江,而江蘇的重工業程度也已接近上海。
因此,江蘇、浙江的第二產業高度化方面已經接近了上海,而其他四省在產業結構上也將與上海趨於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