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的群体极化效应和“沉默的螺旋”
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
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发展与治理对策作者:牛月龚小润来源:《声屏世界》 2019年第3期牛月龚小润摘要:群体极化最初被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处于群体决策的人们如何影响相互之间的观点,随着全球化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体极化现象发生在网络空间的意见表达,随之而来也引起了一系列网络暴力,人身攻击的乱象。
寻找这种现象发生的规律和形成机制,从评论方式上做出新的探索,增强网络群体“自我负责”意识,能净化网络空间环境。
关键词:网络舆论群体极化产生原因治理对策随着互联网的全球化,网络凭借其简单、便捷、匿名等特点,聚集起海量的、具有明显偏向性的民意,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策源地。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背景下,舆论扩张的速度也变得史无前例的迅速起来,网络舆论一触即发。
群体极化从现实转向网络,网络群体极化中,情绪型舆论越来越多,理性思考的成分越来越少。
网络空间中,说话的责任通过数万网民分担和弱化,群体极化变得更加容易发生。
各种由网络舆情群体极化所引起的现实群体性事件也有“井喷”之势,网络塑造的公民性格可能会影响未来社会,因此,群体极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注意。
网络群体极化的含义及表现“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概念最早从社会心理学领域发展而来,它是指个人在进行群体决策时,先前已有的想法和观点在经过群体讨论之后得到强化,变得更加坚信这个观点,并且有可能比原来更加偏颇。
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他的书中这样表述这个定义: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①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民话语权不断被解放,群体极化现象变得更加显著和激烈。
在这样一种语境下,笔者认为:网络群体极化是指网络群体针对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进行讨论,并通过讨论出现观点的交锋和偏移,最终使群体意见走向极端的状态和过程。
群体极化在现实社会中表现为群体性事件,在网络空间则表现为极端情绪和网络暴力,网络暴力实际上又是极端情绪的外在表现形式。
网络传播之沉默的螺旋分析
传播模式:文字表达:传统媒介下的群体中,群体行动的方向主要还是依据群体领袖的领导和煽动。
在当今的网络世界,海量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强势意见领袖对网络群体的影响逐渐减弱,所以网络群体的从众心理得到进一步强化,一旦某种“优势意见”在整个网络群体中形成,公众由于社会心理的影响,力图从周围环境中获得支持,避免孤立状态,当自己的观点与“优势意见”相悖时就会选择沉默或附和,一方沉默导致另一方意见的增势。
案例分析:自从2014年文章与姚笛偷情事件轰动娱乐圈,文章的好老公好爸爸的形象灰飞烟灭,姚笛则人间蒸发了大半年,在这种对婚内出轨深恶痛绝的社会环境下,成功引起了所有人对文章和姚笛的一致讨伐。
即使后来文章回归于家庭,姚笛复出专心演戏,公众那种已形成的愤怒和反感也很难改变推翻,群体感情的狂暴,会因为责任感的减弱而强化,产生一种残忍、短暂但又巨大的力量。
舆论一边倒向谴责和讨伐时,即使是为他们说一句好话也会被骂是非不分。
先不讨论文章姚笛本身行为的罪大恶极,就从舆论上来说,大部分人的愤怒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煽动和群体极化。
正如勒庞所说,在群体中,大量的人围绕同一社会议题的讨论而聚集。
虽然每个人来自各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但一旦进入群体中,他们的个性便会湮灭,更不必说在这个大数据下信息化的时代,群体的聚集只需要几秒钟的数据分析即可达成。
在群体活动时,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他们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近几年卓伟赵五儿在网络上揭开的明星出轨事件层出不穷,陈赫出轨张子萱,马蓉出轨宋喆,刘恺威出轨王鸥,林丹出轨赵雅琦,近期又爆出吴京出轨的新闻难辨真假。
群体往往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几乎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示出特有的激情,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
此类明星丑闻事件频频被曝光,人们如蚁聚膻,如蝇逐血,口水顿时泛滥成灾,大有淹没微信、微博、论坛之势,瞬间放大成社会事件,对丑闻当事明星的“口诛笔伐”总能掀起一阵又一阵的舆论热潮,特别是某些键盘侠大有一种生逢其时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生快意。
关于影响的几个传播学理论
1.沉默的螺旋理论沉默的螺旋(Spiral of silence)理论是由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艾尔-诺依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在1974年提出的。
简单来说,这个理论说的是: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少数派,就不愿意发言;如果觉得自己和多数人看法一致,就敢于发言。
这样一来,多数意见的声音会越来越大,少数意见会越来越沉默,成为一个螺旋式的过程,最终形成「一言堂」。
这个理论里面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地方:第一,在这个螺旋式的过程中,媒体扮演了重要作用。
人们不可能自己去做民意调查,大家对「主流意见」的感知,一部分当然是来自日常生活的观察,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媒体的报道。
如果媒体只关注多数意见,忽略少数意见,就会增强主流意见给少数群体造成的压力,从而加速这个螺旋的过程。
而如果媒体能够给予少数意见充分的呈现,那么少数群体感受到的压力就会减小,沉默的螺旋效应也就会减弱。
第二,沉默的螺旋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人们害怕自己被孤立。
当处于少数群体的时候,人本能的会有一种恐惧感。
而当处于多数群体的时候,人就会更有安全感。
因此,如果少数人群的恐惧感被加强,沉默的螺旋也会变得更为明显。
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缓解少数人群感到的孤立感、恐惧感,我们就能减缓这个通向「一言堂」的过程。
2.议程设置理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
1) 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2) 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沉默的螺旋名词解释
沉默的螺旋名词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沉默的螺旋”一词,但对于其确切含义以及来源,却往往缺乏清晰的概念。
本文将尝试对“沉默的螺旋”一词进行解释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
在心理学领域,沉默的螺旋指的是一种群体行为的现象。
具体解释可从两个关键词入手:“沉默”和“螺旋”。
首先,沉默是指在面对某种观点、行动或事件时,群体中的个体选择保持沉默,不愿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立场或表达反对之声。
而“螺旋”一词则以其形象的特点,指代该现象会逐渐扩大、深化,并造成愈演愈烈的连锁反应。
沉默的螺旋现象源于个体的心理机制,其中包含着多种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
首先是恐惧心理,个体害怕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与主流群体不同,担心受到排斥、孤立甚至攻击,因此选择保持沉默。
其次是从众心理,个体在群体中试图寻求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会倾向于随波逐流,不愿独自站出来,承担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困难。
此外,还存在自我审查心理,个体担心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会被视为异类或与主流价值观相悖,因而在内心自我审查和筛选后选择沉默。
沉默的螺旋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它可能导致群体讨论或决策的偏颇。
当一个群体中的人们都选择保持沉默时,少数有异议的个体难以发出声音,这可能导致群体的决策过于单一、武断,甚至存在显著的错误。
其次,沉默的螺旋现象可能放大不公正和不正当的观点和行为。
一些人在社会中表达不合理的观点或展示不道德的行为时,其他人选择沉默,往往会给予这种观点或行为更多的认同,进而加剧不公正和不正当因素的流行和传播。
为了避免沉默的螺旋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积极推动群体中的个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这需要创造一个开放、容纳多样声音的环境。
同时,个体们也要学会勇敢,不断培养自己的自信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沉默的螺旋时,打破既有的惯性,实现全面的、多样化的群体讨论和决策。
总结而言,“沉默的螺旋”是一种心理学上的现象,指代群体中的个体选择保持沉默,不愿发表意见或表达反对,从而引发连锁反应的现象。
“沉默的螺旋”模式总结
“沉默的螺旋”模式总结沉默的螺旋模式(Spiral of silence Model)一概述沉默的螺旋模式是一个描述有关舆论生成及大众传播媒介对其重要影响的模式,1973年由德国的传播学者纽曼提出,属强大效果论的代表观点。
他于1973年在《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一文中首先提出该理论,并在1980年《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
此观点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方面趋势有强大的效果,但是,由于过去研究的局限性,这种效果一直被缩小了,或未能测试出来:二是在舆论传播中,大多数人都有被孤立的恐惧,个人如果觉得自己的意见是站在少数人的一边,便会倾向于保持沉默,如果觉得自己的观点与大众主流保持一致,便会侃侃而谈。
这样便开始了一个一方日渐沉默而另一方却日渐高涨的螺旋上升过程,并把不断上升的一方的意见确立为主要舆论倾向。
二大众传媒与沉默螺旋的关系由于个人的感受和判断大多来自媒体所提供的讯息,人们常说在媒介面前感到无助,这种无助有两种情况,一是获得大众对某种事业或观点的支持的困难,二是人们在面对大众媒介时的无能为力。
大众传播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螺旋,一是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二是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三是对何种意见可以发表而不会遭受孤立形成印象。
而大众传播只要发挥它的累计性、普遍性和共鸣性的功能来营造意见环境,就能发挥强力的传播效果。
三公众舆论与沉默螺旋公众舆论通常是指公众对现实社会中近期发生的、能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事件或某种社会现象及问题所表达的共同态度、意见和情绪。
纽曼认为,“沉默螺旋”在影响公众舆论上最为明显。
它建立在四个假设上,一是人们知道什么观点流行而什么不流行,这种感觉能使人们对舆论做出知识性的猜测,并且能够感觉到赞成或反对某一见解的人数百分比。
二是人们根据上述感觉调整自己的意见表达。
纽曼作了许多研究来支持这些假设,如“火车测试”的实验、“政治选举”的民意调查等。
高校BBS中_沉默的螺旋_现象探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352期一、“沉默的螺旋”假说概述“沉默的螺旋”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的,她以形象的“上升螺旋”来比喻一个抽象的传播过程,即个人为避免受到社会孤立,会在发表个人观点之前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处于“多数”或者“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念;反之一般人则会屈服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更显得强大,这种强大又反过来迫使更多的“唱反调者”转向沉默。
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上升的螺旋式过程。
此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舆论的形成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为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所谓的“意见环境”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大众传播情况来判断的。
众所周知,在现今时代,网络已成为一些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动员手段和传播渠道。
在高校中,面向高校在校大学生和教职员群体的网络论坛也已成为影响高校稳定和谐的重点环节。
因而研究高校BBS中是否存在“沉默的螺旋”,可以帮助学校正确规范BBS中的舆论,促使学校更好地建设校园网络,同时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也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针对“沉默的螺旋”假说在H大学论坛存在与否进行实证研究。
二、研究方法和结果(一)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个案分析和调查问卷的方法。
在本研究中,参与观察法即首先注册论坛的帐号,参与到所要研究的BBS中去。
在H大学论坛中,成功实名注册一个账户。
在论坛上普通的网民可能不会知道注册者的身份,但网站管理者和相关工作人员知道,并会在某账号发了过量垃圾帖子或者扰乱论坛的情况时封锁ID。
简述“沉默的螺旋”理论
简述“沉默的螺旋”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又称“说服——顺从”论,是用来解释社会心理现象的。
它的基本观点是:人们所说的话语并非都出自内心,而且一个人发表的意见越多,就越可能改变他的想法,这种效应被称为“沉默的螺旋”或“沉默的螺旋”效应。
在对自己进行“同化”时,由于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儿童只有少数几种言语风格,成年后也保持着较高的文化水平。
但是到青年时期,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显示出明显的个性特征。
所以,通过个体言语风格的分析来研究一个群体的整体言语风格是不科学的,必须结合其他研究方法,才能真正反映群体的言语风格。
“沉默的螺旋”理论中,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只能运用于小群体和个别人物身上。
对于相互交流极为频繁的群体或个人则失去了意义。
对于面试、竞争类活动,对于说服、说服——顺从类社会心理学行为,其最佳效果就是以倾听代替说服,用幽默代替批评,用赞赏代替贬低。
沉默的螺旋,也叫做“语言的习惯”。
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话方式,当听者受到适当的语言反馈,就会模仿这种说话方式,这种反馈语言就是“语言的习惯”。
美国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在人们做某些事情时,他们往往愿意取得胜利。
因为在胜利的时候,他们会说一些令人难忘的话,这就是‘语言的习惯’。
”他举了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例子:“在比赛中我们要面临许多问题,比如伤病、犯规等,我们的教练告诉我们,只要你将你的精力集中在这场比赛上,胜利永远属于你,因此我们在场上都全力以赴。
”当我们在和别人谈话时,都会下意识地学着对方的方式讲话,并认为对方会接受。
当然,即使别人说的话令你感到不舒服,你还是会按照原先的方式进行交流。
久而久之,你的习惯就会成为别人眼中你的标志。
我们常常觉得,只要和自己兴趣相投的人谈天,无论对方是什么人,我们总是能获益良多,并且彼此欣赏对方的长处。
这种愉快的心情会使我们忘记身边的烦恼,继续和对方谈天。
关于性,前几天我看了一个关于关于性方面的书,里面提到,爱情就是性欲的满足。
意见领袖、沉默的螺旋与群体极化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仿真研究
意见领袖、沉默的螺旋与群体极化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仿真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网络平台成为人们交流意见、分享观点的重要场所。
在这样的背景下,意见领袖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沉默的螺旋现象愈发明显,群体极化现象也日益严重。
因此,本文将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对这三个现象进行仿真研究,以期为理解网络社会中的群体行为提供新的视角。
二、理论背景与文献综述1、意见领袖理论意见领袖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研究,是社会学和传播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该理论提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并非所有个体都扮演同样的角色,而是有一部分人,即意见领袖,他们在信息接收、理解和传播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意见领袖通常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和广泛的社会联系,他们最先接触到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将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
这种信息的传递过程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经过意见领袖的加工和解释,从而影响其他个体的态度和行为。
在社会网络视角下,意见领袖可以被视为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他们拥有更多的连接和更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
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在网络中传播时,往往能够引发更多的关注和讨论,从而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
当大多数人倾向于跟随意见领袖的观点时,就会形成所谓的“沉默的螺旋”,即少数派因为害怕被孤立而保持沉默,而多数派的观点则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因此,意见领袖在舆论形成和演变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存在不仅影响信息传播的路径和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众的态度和行为。
在仿真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构建社会网络模型来模拟意见领袖的作用,分析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舆论形成的机制和规律。
2、沉默的螺旋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起源于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依曼在1974年提出的观点,它描述了一个社会中个体如何在公众舆论形成过程中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最终选择保持沉默或随大流。
浅析互联网语境下“沉默的螺旋”“反沉默的螺旋”与“反向沉默的螺旋”
浅析互联网语境下“沉默的螺旋““反沉默的螺旋“与“反向沉默的螺旋“胡磊(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上海200433)木■网莎版.吁229年第八期传播视点I传播理论研究摘要:“沉默的螺旋”理论以多学科视角阐释个体意见表达的社会心理过程,其落脚点在于揭示舆论的一致性趋势不可避免。
互联网的发展使该理论的前提假设面临挑战,多种变体模型和概念相继被提出,在我国互联网语境下,学界的探讨诞生了“反沉默的螺旋”与“反向沉默的螺旋”两个概念。
“反沉默的螺旋”与“反向沉默的螺旋”虽基于共同的逻辑起点却各有侧重,前者重在驳斥舆论一致性不可避免的铁律,后者旨在揭示劣势意见逆转为优势意见的过程。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互联网反沉默的螺旋反向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spit of silence)理论引入中国后,我国的舆论传播格局尤其是互联网迅速普及后网络舆情生成演变的新特点,给该理论提供了更为适宜的生存土壤,我国传播学者也抱以极大的热情对其在我国舆论格局视域下的适用性与实用性进行验证性探索。
随着信息传播格局的革命性变化,国内出现了诸多基于我国互联网语境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反沉默的螺旋”与“反向沉默的螺旋”这两个现象便是其中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不过,由于我国学者在分析这两种现象或解释概念时并未有意识地进行语义上的界分,故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概念混用的境况。
本文试从经典"沉默的螺旋”理论所揭示的"舆论一致性”原旨出发,对"反沉默的螺旋"与"反向沉默的螺旋”从概念上加以辨析、并比较二者在逻辑上与侧重点上的异同。
一、争议不休:“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与质疑大众传播学效果研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经历了强效果模式、有限效果模式和“重归强效果模式”三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麦库姆斯和肖发现,大众传播虽然不能决定受众怎样想,但是可以通过安排议题和提供信息来影响受众想什么。
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
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摘要:随着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和神奇的魔力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我们在尽情享受它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由于互联网平等性、匿名性和不受地域的限制,所以很难对互联网受众施加群体压力。
于是有学者提出,作为经典传播理论——“沉默的螺旋”之理论假设,即害怕被孤立的恐惧心理在现今网络时代早已不复存在,该理论也就丧失了其现实意义。
究竟传统大众传播理论“沉默的螺旋”是否依然奏效,该篇文章就从“沉默的螺旋”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假设出发,并结合网络传播的一些特点,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最终得出结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时代并不会沉没。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网络时代;舆论;沉没“沉默的螺旋”最早见于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Elisabeth Noelle Neumann)1974年发表的《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一文,后于其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全面描述。
整体来说,它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也就会被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时(有时甚至会遭到群起而攻之待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结果呢?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此外,提到“沉默的螺旋”,就不得不说到“舆论”两字。
社会心理学观点认为,舆论(Public Opinion)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机制,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的约束力。
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而对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才最终提出了“沉默的螺旋”这一著名理论假说。
到底“沉默的螺旋”该理论包含哪些内容?一、“沉默的螺旋”概念该理论由以下三个命题构成:(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沉默的螺旋读书笔记
沉默的螺旋读书笔记“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提出。
初读这一理论,便被其深刻的洞察和独特的视角所吸引,也让我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有了全新的认识。
诺依曼认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被攻击的风险),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比如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对于某个热门话题,当大多数人的观点趋于一致时,少数持有不同看法的人可能会选择沉默。
这并非他们完全失去了表达的欲望,而是担心自己的观点会被孤立、被攻击,或者不被认可。
这种沉默的累积,使得主流观点看起来更具压倒性的优势。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普遍存在着对社会孤立的恐惧。
在一个群体中,个体往往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接纳,害怕因为与众不同而被排斥。
当他们察觉到自己的观点与多数人不一致时,这种恐惧便会促使他们选择沉默或者改变自己的观点以迎合大众。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说,媒体在舆论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媒体的报道倾向和报道强度会影响公众对某个话题的关注度和看法。
如果媒体对某一观点进行大量的、持续的报道,就容易给公众造成一种“这是主流观点”的印象,从而引导更多的人接受和支持这一观点,而那些持有相反观点的人则可能因为媒体的影响而选择沉默。
此外,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也对“沉默的螺旋”现象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某些社会中,强调一致性和顺从,个体的独立思考和独特观点可能不被鼓励,这也会导致人们在面对多数人的意见时选择沉默。
“沉默的螺旋”理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应该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目跟从主流观点,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沉默的螺旋(最终版)
“沉默的螺旋”----论网络暴力语言传播与公众社会心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带来了网络资源的共享,而事物的两面性也向人们展示了网络的负面作用。
对于网民在网络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言论的行为,人们称之为“网络暴力”,某些网民借助这种虚拟的环境,对他人进行讨伐或攻击,破坏社会秩序,挑战道德底线。
网络语言的传播带来的不仅是中文词汇量的增大,更是一个社会性问题。
我们将从其传播途径,传播学理论与社会公众心理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1,网络暴力语言的传播途径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媒介,有其他媒介所不具有的很多优势,其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则是最重要的优势之一。
无论是老牌的即时通讯工具msn、QQ,社区论坛天涯、猫扑,还是近年来兴起的校内、博客、微博等等,都是其传播途径和基站,这些使人们有了更多的交流渠道,也有了更多捉弄、诽谤甚至是威胁他人的手段,网络传播的快速性发挥了其负面的作用,网络暴力言语随着网络发展迅速传播。
因此,网络暴力事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目前随意在网络论坛上,或者新闻回帖中都可以发现,各种咒骂人的话语随处可见,宛然就是一种语言方式。
甚至在网络上还出现了一种职业“骂手”,以代人骂人为业,口号是“专业代骂,语言下流,收费合理,包君满意。
”只要雇主支付报酬,指定要骂的人,他们就会24小时在线不停地谩骂,甚至是电话骚扰,语言肮脏。
网络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网络暴力语言的传播,拓宽了其发展方向。
2,传播学原理网络传播正在向全球蔓延,网络传播正在向我们的生活渗透,网络传播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也使得现存的文化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网络暴力语言正在悄无声息的侵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一:网络语言的自身特点网络语言之所以可以得到这么长足的发展,与网络语言有着不同与普通语言的特点,具体来说有:1.开放性与兼容性与普通语言相比,网络语言是十分开放的,我们综观这些风靡网络的暴力语言,均具有开放性,不仅不受语言规则的限制,而且充分发挥了网民的想象力。
沉默螺旋
“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我认为, “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传播中不会消失。
首先,“沉默的螺旋”理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在网络传播中继续存在。
(一)群体压力依然存在,受众害怕孤立的恐惧感依然会有。
根据人的社会心理的一般规律,人对社会的恐惧并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消失。
无论是人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或者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交流,都是为了寻找一种社会认同感或者被认同感,而不是寻求社会孤立。
约瑟夫·B·瓦尔特关于CMC(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与FTF(面对面的传播)的区别和相似的论述指出,“CMC只是提供给人们机会,以人们渴望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这种想法和冲动是人自身具有的,只不过通过科技手段更容易地实现它们”。
因此,得出“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并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消失。
我们在网上对百名大学生做了个问卷调查,发现85%以上的被访问者认为自己在网络中的性格表现和他们在现实中的性格表现完全或基本一致。
在网络传播中,各个成员虽然是匿名的,但是代表他们身份的ID却仍然是身份的象征。
因此,网络空间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同样会对其成员产生与现实类似的压力和社会恐惧感。
而且我们的调查结果特别显示出,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社区里,认为其他社区成员完全不能将自己的ID和现实身份对应起来的人只占29.1%。
(二)社会心理学对“从众心理”的定义和分析是“沉默的螺旋”假说的理论中轴线。
网络从众心理的动因依旧存在,只是通常作用的程度与范围相对减少。
现代社会的道德和法律约束力的存在,使从众心理依旧会制约个人的网络行为。
让我们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中来看。
80%的人从不或很少在网络上就某事发表评论。
当人们试图在网上发表评论时,当意识到他人知道自己的现实身份时,79.3%的被访者表示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关系对人们的网络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而当人们发现自己站在多数意见的对立面时,即便清楚地明白他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现实身份,也有近40%的被访者表示会对原有观点加以修正,更有9.7%的人表示会大幅度地甚至放弃原有观点。
沉默的螺旋的主要概念
沉默的螺旋的主要概念
标题:沉默的螺旋:大众舆论形成的关键机制
一、引言
"沉默的螺旋"是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依曼于1974年提出的一个理论,主要描述了大众意见如何形成和演变。
这个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们在表达自己观点时,会考虑到周围人的看法和反应,如果发现自己与大多数人的观点不同,可能会选择保持沉默,避免被孤立。
二、沉默的螺旋的主要概念
1. 公共意见的形成:诺依曼认为,公共意见并非一开始就存在,而是通过个体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逐渐形成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但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一致时,就会更愿意公开表达;反之,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相反,就可能选择保持沉默。
2. 社会压力: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了社会压力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人们害怕被孤立,担心自己成为少数派,因此会选择顺应大多数人的观点。
这种社会压力的存在,使得少数人越来越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多数人的观点则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3. 大众传媒的作用:沉默的螺旋理论还指出,大众传媒在塑造公众舆论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媒体可以通过报道和评论,影响人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从而引导公众舆论的方向。
三、沉默的螺旋的应用
沉默的螺旋理论不仅解释了公众舆论的形成过程,也为政策制定者和公关人员提供了指导。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了解公众的意见动态,制定出符合民意的政策;企业也可以利用这个理论,更好地进行品牌宣传和危机公关。
四、结论
总的来说,沉默的螺旋理论揭示了人们在表达意见时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公共意见的形成。
理解这个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会现象,以及在此基础上做出决策。
“沉默的螺旋”效应与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
一
、
“ 沉默的螺旋” 效 应 在
成 了舆论 的形 成 。 作为传 播 效果 理论 中 的基 础 理 论, 它 曾被认 为 是 大众 媒 介 下 社 会 舆 论 形 成 的 一
新 媒 体 语 境 下 的发 展
二 十一 世 纪 的大 众 传 播 , 最 显 著 的 一 个 变 化
为积极 、 开放 的“ 螺旋” 。
关键 词 : 沉默 的螺 旋 ; 群 体极 化 ; 网络群 体性 事件
中图分 类号 : D 5 2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7— 9 0 9 2 ( 2 0 1 4 ) 0 l 一 0 1 0 6— 0 6
近些 年 我 国 爆 发 了 大 量 的 网络 群 体 性 事 件 ,
程度 上也 是 பைடு நூலகம்此 。
( 一) “ 沉默 的螺 旋” 理 论 的 基 本 观 点
( 二) 传播 环 境 变化 与 “ 沉默 的螺旋” 理 论 的
解 释 力
“ 沉默 的螺 旋 ” 理 论 自提 出 以来得 到 了 非常 广 泛 的应 用 。但作 为 一个 理论 分 析框 架 , “ 沉 默 的螺
旋” 理论 的核 心 思 想 是 个 人 对 意 见 环 境 的感 知 促
件 大量 出现 , 说 到 底 仍 是 该 理 论 在 网络 社 会 的 现
实 反映 。“ 沉 默 的螺 旋 ” 将在 网络 传播 中持续 扮 演 重要 角色 , ② 给 各级政 府应 对 网络 群体 性 事件 带 来 更 大 的挑战 , 也 提 醒 着 我 们 对 这 一 理论 和 网 络 传 播 现象 的解 读 不 能 囿于 常 规 , 而 应 随着 网 络 社 会
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效应分析
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效应分析摘要如今的网络随着其开放性、及时性、交互性越来越成为普通受众表达意见、形成社会舆论最重要的渠道之一,这为信息的公开、社会的公正、社会事件的监督和解决带来了便利。
但由于网络的表达意见的匿名性、非理性等特殊性质,导致网络负面舆论大行其道占据主流,群体极化效应随处可见。
群体极化效应能够促使一些社会事件的解决,但同样有其负面影响存在。
本文正是针对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效应现象,从其形成的动因带来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并讨论如何应对这一现象。
关键词社会热点;网络舆论;群体极化效应1 群体极化效应定义及表现所谓的“群体极化”现象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
”[1]浏览网络,尤其是各大微博、论坛、BBS、社交网络等能够公开发表舆论的平台可以看到,如今网民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很高。
以新浪微博为例,截止到12月6日,“小悦悦事件”以“请停止冷漠”为关键词的微博内容共65万条,事件总评论766万条;“甘肃幼儿园校车事件”相关微博510万条,“聊聊好校车的标准”24万条;“李阳家暴事件”评论221万条;“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话题评论78万条。
这种大量的评论在网络环境内很容易形成群体极化效应。
如“杨武案”后一窝蜂给杨武带上“史上最窝囊丈夫”的帽子对其大肆谩骂嘲笑,“小悦悦事件”后感叹世风日下人心冷漠、对社会的冷血失望,“723温州动车”事故后纷纷质疑政府铁道部门的不负责任,中国船员在泰国被害后对比中美护照感叹天壤之别等等,无论什么性质的社会事件、真相到底如何,最终都会被认定归纳为政府不作为、社会道德败坏甚至发出“中国你到底怎么了”之类的感叹,而澄清的言论总是滞后于谴责的言论,并且容易被很快淹没。
2 群体极化效应形成原因2.1网络环境的影响首先,网络的匿名性所带来的个人责任感的缺失,减少发表意见的顾忌。
沉默的螺旋的主要概念
沉默的螺旋:社会观念形成的大众传播理论
一、引言
“沉默的螺旋”是由德国女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大众传播理论。
这一理论主要探讨了舆论如何通过大众传媒的作用,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点和行为。
二、沉默的螺旋的主要概念
“沉默的螺旋”这个名词来源于这样一个现象: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少数派时,为了避免被孤立,他们会选择保持沉默;而他们的沉默又会让那些持有相同观点的人误以为自己是少数派,从而也选择沉默。
如此循环,形成一个越来越大的沉默螺旋。
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媒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们不仅传递信息,还塑造公众的认知和社会舆论。
三、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机制
1. 评估意见气候:人们会根据大众传媒和其他社会环境的信息来评估某种观点在社会上的受欢迎程度。
2. 避免孤立的压力: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的观点不同,他可能会感到压力,为了不被孤立,他可能会选择沉默或者改变自己的观点。
3. 大众传媒的影响:大众传媒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舆论的塑造者。
它们可以通过报道哪些事件、怎样报道事件,以及如何解读事件,来影响公众的观点。
四、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应用
沉默的螺旋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某些观点会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社会舆论的变化。
此外,这个理论还可以用来指导媒体的报道策略,使媒体能够在尊重多元观点的同时,避免引发社会分裂。
五、结论
总的来说,“沉默的螺旋”是一个关于社会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它揭示了大众传媒在社会观念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理解和应对社会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传播学沉默的螺旋名词解释
传播学沉默的螺旋名词解释
传播学沉默的螺旋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指出人们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沉默现象。
这一理论由奥地利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伊曼和美国社会学家诺尔曼·弗莱恩创造并发表。
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某些敏感话题时,会感到不安或害怕因自己的观点、态度或行为而被排斥、孤立或惩罚。
因此,他们倾向于选择保持沉默并避免与他人产生冲突。
这种沉默现象会导致“沉默的螺旋”,即越来越多的人保持沉默,导致少数人的观点或意见在公众中占据主导地位。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理论基础是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效应”。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在社会中寻求认同和接纳,而从众效应指的是人们因为担心被排斥而遵循主流观点或行为。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应用广泛,包括政治、媒体和民意调查等方面。
政治方面,该理论可以解释选民对某些政治问题的态度和投票行为。
媒体方面,该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某些话题比其他话题更容易引起公众注意和关注。
在民意调查中,该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可能会对某些话题的态度和观点保持沉默。
总之,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们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因为担心被排斥而选择保持沉默,这种沉默现象会导致少数人的观点或意见在公众中占据主导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些传统的传播理论在网络传播时代受到了质疑。
如业界人士对群体极化效应和“沉默的螺旋”这两个理论在网络中的表现程度,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尤其在网络bbs中的表现,这两个理论争论地更加激烈。
笔者就从网络bbs出发,对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和“沉默的螺旋”效应进行相关比较和总结,笔者认为网络bbs中的“沉默的螺旋”效应和群体极化效应事实上具有相似性,都是网民群体压力心理作用的结果。
bbs中的群体极化效应
网络群体极化是指网络群体成员在网上就某一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后出现的意见和观点的分化、移动、集中,并达到对立或相反的一种网络现象。
①本文认为有些专家学者忽视了极化存在的原因,即因为群体的压力导致持相反观点的人为躲避群体的“攻击”不敢或者不愿意提出相反的意见,从而导致持相反意见的形成随波逐流或者只看不语的行为,这就进一步导致了群体极化的走向。
网络虽然是个虚拟的场所,它的匿名、草根的特性让人们有了自由发表的感觉,但笔者认为这只是网络虚拟性带给网民的一种“幸福的错觉”。
网络是虚拟的,但是网络的每个客户端、每个节点是实实在在的人,他们的心理变化等都是实实在在的,网络bbs中和现实生活中的讨论并无太大差异,只是讨论的媒介和场景有所不同。
网络匿名性的存在,使网络bbs的发言者可以不考虑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地位,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导致了网络bbs中存在一种现象:参与讨论者的情绪失控,对持相反意见者反唇相讥、恶言讥嘲,甚至进行无理的漫骂和人身攻击。
这种现象的存在是网络群体压力存在的主要原因。
因为每个实体的人上网,都有实质的网络体验,对于网络中的恶言攻击不可能无动于衷。
要发表不同的观点或意见,必须忍受得住“群体的围攻”和粗俗的恶语,但是并不是每个网民都有如此的勇气。
这种群体压力的存在,使不同意见者大多宁愿成为“看客”,网络bbs群体极化现象由此产生。
群体极化有个加强的过程,这个过程即是一致意见的网民跟帖的过程。
以天涯社区中对倪萍的“封杀山寨”事件的评议为例。
2009年3月4日15点18分,天涯社区中的“天涯杂谈”中贴出了标题为《政协委员倪萍建议立法封杀山寨现象。
你觉得呢?》的帖子,文章引导性的词句表达了楼主对倪萍封杀山寨的批评,如:“很多对‘山寨’现象的指责我觉得很无聊……这样的指责很外行”,②引导性语句表露了楼主的观点偏向,吸引了共同意见者,这些意见的表达就加强了楼主的观点偏向,形成了群体极化现象。
bbs中的“沉默的螺旋”
德国社会学家纽曼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因为害怕孤立,他便不太愿意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
占支配地位的或日益得到支持的意见就会愈加得势,另一方则越来越失去支持的声音。
③笔者认为,在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仍有明显的表现,但是导致网民“沉默”的心理发生了一些改变。
在网络bbs中,网民保持“沉默”的原因笔者认为已经与纽曼所说的“害怕被孤立”有所不同,更大程度上是害怕被群体恶言攻击。
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能,在网络bbs跟帖中,人们的这种本能表露无遗,它的存在使得网络bbs中的主导意见对持有不同意见者造成一种群体压力。
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是人们的心理感受是真实的,当受到群体的攻击时,仍会产生心理波动。
为了免受指责或者攻击,他们对相反的意见保持沉默,而不是因为网络的匿名、自由等特点而肆无忌惮地发言。
仍以天涯社区中对倪萍的“封杀山寨”事件的评议为例,楼主
对倪萍的行为进行了诱导性的发言,用委婉的方式表达了批评,在其后的网民跟帖中,曾有网民“勇敢”地表达了对倪萍的理解或对其提议的赞成,如“该封杀的就封杀,该承认的就承认”,④但是由于群体的压力,跟帖中大肆地对倪萍批评或侮辱,如“怎么不封杀千嫁骚女人呢?”⑤,“真是脑残”等,⑥以及对赞成倪萍的网民连带批评,如指责批评山寨的人都是“自私的瓢虫”等,⑦其后这些“勇士”也都“隐退江湖”了。
在天涯对来访者和回复者的统计中,访问者数有29236位,但是回复者只有417人,这就可以明显地发现有多少人选择了“沉默”。
虽然不能说保持沉默的网民全都因为不敢发言,但其中不乏存在“害怕被批评”者,因为他们意识到帮倪萍的任何反驳,只会引来“杀身之祸”。
所以在网络bbs中,“沉默的螺旋”仍然存在,只是存在的原因发生了变化。
但是从某种程度上又没有发生变化,过去和现在都是因为群体压力存在,只是群体压力的来源不一样了。
两者之间的关系
纽曼“沉默的螺旋”的假设认为大众传播有三个特点:共鸣效果、累积效果、遍在效果。
纽曼的假设是针对传统媒体的,但对于网络bbs仍然适用。
楼主的观点本身就存在某种偏向,引来持相同或类似观点的网民发表意见,这是彼此之间有共鸣的结果;共同意见越积越多,产生了观点的累积;观点累积使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产生了遍在效果。
这些特点跟网络的群体极化现象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极化是累积的结果,共鸣是累积效果产生的原因,这也就间接成了极化的原因,共鸣、累积使得意见遍在,从而加强了极化。
同理,群体极化的过程也就是“沉默的螺旋”形成的过程。
群体极化是由于对问题的讨论本身就有一个偏向,随着偏向意见者的增多,意见走向极化。
这个过程,也是“沉默的螺旋”的形成过程。
由于意见的偏向存在,使得持不同意见者选择沉默,意见走向极化,就是“偏向意见的大声疾呼,而对立意见者保持沉默”。
结论
综上所述,群体极化现象和“沉默的螺旋”效应在网络bbs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得网络bbs的议题设置的功能突出,如果正确利用,对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的文明、健康发展是有着很大帮助的。
如为网民引导出一种文明、健康的氛围,久而久之,网络的负面效应就会减少,网络的优势就会更加突出,网络就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和作用。
反之,如果不能很好利用,或者用之过分,就会产生致命的副作用,如过分引导,网民的“民意”就不能很好反映出来,网民的思想不能自由表达,情绪得不到正确宣泄,长此以往,不管对网络自身的发展还是对网民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可以通过媒介教育让网民了解到网络信息传播中存在的这些现象,让网络使用的主体自觉地扬网络之利、抑网络之弊,这是我国国民教育中有待加强的一个重要环节。
注释:
①张真继张润彤等:《网络社会生态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②④⑤⑥⑦《政协委员倪萍建议立法封杀山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