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基本概念体系

合集下载

审计学原理

审计学原理

(三)审计任务 1、审计基本任务: 依据法律,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 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 展。
2、审计具体任务:
1)监督经济决策、计划、预算等方案的执行, 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持续发展。
2)审计会计,管理资料真实、合理、合法。 3)揭露严重侵占国家财产,严重损失浪费等行 为的发生。
二、审计方法
(一)审计方法选用:是完成审计任 务,实现审计目标的手段。
顺查法
逆查法
按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由前往后查
按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由后往前查
详查法 抽查法
审阅法 核对法 比较法
全面地、细致地、彻底审查 全部审计资料的部分审查,以点代面
查看、会计、管理资料 查审计资料是否记录完否、正确、真实 对比数据,判断各种变动趋势是否正常
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国家机关, 应完成职能任务和应承担责任。 1、国家审计机关基本职责是:
用开支,贪污公款1700元。
建议:
追回公款1700元,与会计人员的经济责任。
实务2:审计人员审查某××科长到
郊外某商店购买两台英文打字机,价
格为41,600元,价格为56,700元(公
司在市内,商店也多)
分析:为什么不在市内购买?为什么不用专业人员去买? 审计:有可能某××科长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收受回扣,审查 后落实1500元的回扣。 结论:落实回扣款1500元。 建议:经办人员退回回扣款1500元,写出深刻检查,但是单位领导一 定要重视会计机构设置,要合理,堵塞漏洞。
认真复习自测题,布置作业(1)
B1 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
一、问题提示: 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民间审计组织,审计人员。 二、重点: 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及职责,西方国家审计机关,内 部审 计机构,审计人员的任职资格及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三、难点: 民间社会审计组织概念,业务范围,中国注册会计师 协会 的性质、职责,民间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四、案例分析: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及法律责任在实际审计 过程中的运用。 五、导学过程:

第一章 审计的基本概念精品PPT课件

第一章  审计的基本概念精品PPT课件

16.10.2020
3
审计产生的动Leabharlann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16.10.2020
4
审计关系——指一项审计行为必 然涉及的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授 权人或委托人三方面之间所形成的受 托委托的经济责任关系。
16.10.2020
5
所有者 第三关系人
审计授权或委托人
授报 权告 审审 计计 监结 督论
审计主体
16.10.2020
7
辛亥革命后 1914年北洋政府设审计院,同年颁布 了《审计法》
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审计法》及其实施细则, 次年还颁布了《审计组织法》,仍设“审计院”, 后改为“审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体制,国家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基本上是以 会计检查代替了审计监督
年,在宪法或特别法令中确定设立国家审计机 关并授予审计权力
16.10.2020
11
西方政府审计作用与日俱增
合规性审计—以保证政府的廉政与效率,维护社会经济活动健 康运行
宏观调控—如对税率变更、通货膨胀、资源利用、资金导向、 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审计,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提供确切根 据
三E审计—在国家资金、社会资源和财政预算的经济性 (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 (Effectiveness)方面进行审计,以促进政府实现有效的管理 和增进社会的经济效益。并拓展到五E审计(增加公平性 (Equite)、环保性(Environment)。
成立,成为新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
1986年7月国务院颁布新中国第一部注册会计
师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
同年成立了审计事务所;
1988年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

[审计,基础理论,体系,其他论文文档]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研究

[审计,基础理论,体系,其他论文文档]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研究

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研究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研究一、国内外研究情况(一)哲学起点论 1961年莫茨、夏拉夫教授第一次以哲学的角度,科学地、系统地阐述了审计理论结构,研究提出:审计理论是以抽象科学为核心,包含哲学、假设、概念、规则和实际应用要素的结构模式,即“哲学基础→公设→概念→规则→实际应用”。

审计理论发展初期,这种观点受到尊崇,指导人们从哲学角度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弥补了早期系统审计理论研究的空白,但随着审计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观点的范围过于宽泛,内涵具有不确定性,导致哲学与审计理论其他部分的关系模糊不清。

(二)审计假设起点论 1978年尚德尔教授认为审计理论应以审计假设为核心,由审计原则、审计标准、审计结构和审计定理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即“假设→定理→结构→原则→标准”。

假设是在长期审计工作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不是审计实务的一般归纳总结,而是由定理、判断和推理构成的逻辑关系的高度抽象。

它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审计理其他理论要素连接的纽带,也是建立审计理论体系的基础。

审计假设即使在审计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并不能推断出审计本质和审计目标等其他理论部分,而且审计假设本身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因此,这种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观点也是不合适的。

(三)审计对象起点论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建立审计理论,首先应明确审计理论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只有明确了对象,才能区分审计与其他学科,进而才能进一步研究其他理论问题。

因此,他们主张将审计对象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但是对于审计对象本身,不同的学者可能有着不同的观点,即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此外,审计对象还受到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的限定,有鉴于此,将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是不恰当的。

(四)审计目标起点论蒙哥马利提出以审计目标为核心,由审计准则、审计公设、审计概念和审计技术构成的审计理论体系结构模式,具体为:“目标→准则或标准→公设→概念→技术”。

审计目标是指审计审查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审计的基本概念第五组

审计的基本概念第五组

3.密切关系威胁
• 密切关系主要指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存在亲密关系,这种威胁源于鉴证小组成 员与鉴证客户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 鉴证小组及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考虑可能损害独立性的关联关系:
(1)审计师的近亲属(如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等)是被审计单位能够对财务报表产生 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如董事经理等。 (2)被审计单位能够对财务报表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如董事、经理等,最近曾是事务 所的项目合伙人。(1-3年) (3)事务所的高级管理人员与被审计单位长期交往。 (4)接受鉴证客户或其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 的员工的贵重礼品或超出社会礼仪的款待。
• 审计师应当诚实、实事求是,不得有下列行为:
(1)夸大宣传提供的服务、拥有的资质或获得的经验; (2)贬低或无根据地比较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防范措施
措施
事务所层面 具体执业层面
1、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防范措施
(1)领导层强调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2)领导层强调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应当维护公众利益; (3)制定有关政策和程序,实施项目质量控制,监督业务质量; (4)制定有关政策和程序,识别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不利影响,评价不利影 响的严重程度,采取防范措施消除不利影响或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5)制定有关政策和程序,保证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6)制定有关政策和程序,识别会计师事务所或项目组成员与客户之间的利益 或关系; (7)制定有关政策和程序,监控对某一客 户收费的依赖程度;
• 外在压力威胁是指审计师受到压力而无法客观执业,这种威胁是指鉴证小组成 员及会计师事务所处于或他们认为处于鉴证客户或其他利益集团公开的或秘密 的胁迫之下。
• 外在压力导致不利影响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审计理论要点

审计理论要点

审计理论部分一、审计理论的内涵(结构、框架)1.审计动因的理论,导出审计理论定义和受托责任。

2.审计主体的理论,导出独立性等基本概念。

3.审计客体的理论,导出审计对象等概念。

4.审计主客体关系的理论,导出审计职能、委托和授权概念5.审计运行的理论,导出审计目标、规范、证据、程序、结果等。

进一步讨论独立性、职业谨慎、重要性、审计风险、内部控制、测试等重要概念。

二、审计的基本概念*(一)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受托责任关系1.概念:审计关系是指审计授权或委托人、被审计人、审计人之间的关系;受托责任关系是指审计授权或委托人与被审计人之间的关系。

2.受托责任关系与审计关系的关系。

审计人被审计人<————审计授权或委托人————>3.受托责任关系的特征。

(1)资源经管权的转移。

(由委托方转到受托方)受托责任关系的核心和本质内容。

(2)关系确立意味着委托方给予受托方权利、受托方对委托方承担一定义务与责任关系的确定。

(3)受托责任通过法律、规章、契约等有效形式加以体现,使其能够具体运作。

(4)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应该可以计量。

(二)审计的本质:独立性。

一是实质独立性,主要指审计师的一种精神态度,即在工作中不使自己的判断受他人左右,不受个人偏见与杂念的影响,完全客观公正地形成审计意见;二是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指审计师在组织地位与客户关系方面应独立于会计报表编制人,从而保证审计工作客观公正。

二、审计的理论框架(一)审计主体的基本特征:独立性和权威性。

独立性与权威性是相辅相成的。

权威性是保证审计独立性的必要条件,而独立性也是权威性的基础。

国家审计权威性最高,表现在:(1)强制性审计(2)强制执行审计决定。

(二)审计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恰当的审计主客体关系的形成,是顺利完成审计工作的保证。

审计主客体形成的方式不同,审计主客体的关系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

要规范审计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必须结合其形成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涉及委托方式的,必须在审计业务约定书中明确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审计是指对某一主体的财务、业务或其他方面的信息进行核查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审计,可以提供独立、客观的意见,增加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为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将介绍审计的基本概念、类型、过程和作用,以及审计师的职责和技能要求。

一、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是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检查和评估的一种专业活动。

它旨在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风险管理水平,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独立的意见和建议。

审计的目标是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

二、审计的类型根据审计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审计可以分为财务审计、内部审计和合规审计。

财务审计主要关注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完整,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身组织的一种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工具,旨在评估和改进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合规审计是对企业的合规性进行评估,包括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三、审计的过程审计的过程包括计划、执行、报告和跟踪。

首先,审计师需要与被审计方达成共识,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时间表,并制定审计计划。

然后,审计师进行实地调查和核查,收集证据,评估风险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审计师将编写审计报告,包括审计意见和建议。

最后,审计师要跟踪审计结果的落实情况,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四、审计的作用审计对于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投资者和债权人来说,审计报告是他们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可以增加对企业的信任和信心。

对于管理层和内部控制人员来说,审计可以发现问题和风险,提供改进的建议,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对于监管机构和公众来说,审计可以监督和检查企业的合规性和透明度,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共利益。

五、审计师的职责和技能要求审计师是执行审计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独立的判断能力。

他们的主要职责包括收集和分析审计证据、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和纠正错误和违规行为、编写审计报告等。

审计理论体系结构

审计理论体系结构

审计理论体系结构体系一、我国审计理论结构体系内容审计理论体系是反映审计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的体系,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结构的系统。

我国的审计理论结构大致可以划分两个层次: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

1、审计基本理论审计的基本理论是研究审计的本质、一般规律或基本原理,探求能解释审计实践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在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其科学水平决定着审计理论体系的水平。

它包括审计本质、审计假设、审计环境、审计目的和审计规范等内容。

审计基本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审计实践的一般过程和审计认识的一般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审计实践和特殊的过程,其研究任务或目的,是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审计实践和从一般意义上组织审计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审计实践要素的基本问题。

审计基本理论研究的某项重大突破,常常给整个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带来大的变革。

审计本质反映了一种受托的经济责任关系,这种关系又是审计存在的重要条件。

将审计环境和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研究起点纳入审计理论结构图中,表明审计产生于社会环境的客观需要,审计环境的优劣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对审计的需求程度,审计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先导,是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它确定了审计研究的前提。

审计假设对多变的审计环境中最可能发生的事情和关系和一般规律进行了设定,说明审计假设与审计环境是息息相关的,离开了审计环境,审计假设成为空中楼阁,同样审计假设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而进一步改造审计环境。

审计目标的确定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是审计本质与特定的审计环境相互作用、互动的结果。

审计规范是审计本质与内涵的扩展,它必须与特定的审计环境相适应。

2、审计应用理论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基本理论在具体审计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体系,它是关于处理具体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知识体系。

它介于审计基础理论和具体审计实践活动之间。

通过对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可以使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与审计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提炼出更为完善、科学、合理的审计基本理论,使之不断更新和突破。

01第一章审计的基本概念

01第一章审计的基本概念

三者之间的区别如下:
合规审计
合规性审计的 目的是确定被 审计单位是否 遵循了特定的 程序、规则或 条例。
审计目标
财务报表审计
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 规定的标准编制发表 审计意见
既定标准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如我国的企业会计准 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审计报告的 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 性质 发表审计意见
示 例 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 表审计
传达结果
有关经济数据 的既定标准
具有利害关 系的用户
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
区别 目标
证据收集程序
所需证据数量 检查风险 财务报表的可信性 提出结论的方式
合理保证(财务报表审计)
有限保证(财务报表审阅)
在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下,以积极 在可接受的审阅风险下,以消极方
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阅意见,
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审 计 总
社会环境 社会需求 的制约 的变化



的 因 素
审计能力的提 高
因此审计总体目标具 有时代性,处于动态
发展变化之中。
(二)审计具体目标
审计具体目标是指为实现总体目标,针对具体项目的审计,审计主体预期达 到的目的。
就财务报表审计而言,具体目标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审计程序以确定管 理层在财务报表中的各项认定是否恰当。
3. 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标准)
含义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即为标准,是注册 会计师在运用职业 判断对财务报表做 出合理一致的评价 或计量的基础。
完整性
可靠性
中立性
相关性
标准的特征
可理解性
财务报告 编制基础

审计各章知识点总结

审计各章知识点总结

审计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审计基本概念审计是指对单位或者个体的会计报表,账簿,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检查、核实、比对、分析,以评价会计报表是否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的专业活动,同时,根据审计结论,评价目标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和管理效果,客观、公正地向利益相关方提供可靠的信息。

审计的目的是发表审计意见,说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能够真实、完整地反映其经济业务活动的结果,以及符合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财政部门的财务制度的要求。

审计可以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由单位自设的审计机构或者职能部门进行的审计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保护企业利益。

外部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审计,目的是向社会公众出具审计报告,为社会公众提供客观、公正、真实的财务信息。

第二章审计准则审计准则是审计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规范和原则,其主要作用是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和活动,为审计实施提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

审计准则主要包括廉洁、独立、客观、真实、保密、审慎、勤勉等原则。

其中,廉洁是指审计师在从事审计活动中,应当恪守职业操守,不受利益干扰,独立是指审计师不受被审计单位、利益相关方或者其他利益主体的影响,客观是指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以客观的态度,不受主观因素的干扰,真实是指审计师应当根据客观事实和证据出具审计报告,保密是指审计师应当保守审计过程中所知悉的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和资料,审慎是指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慎重行事,勤勉是指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认真尽职。

第三章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审计师在进行审计活动时,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的。

审计程序是审计过程的核心,它包括了整个审计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各项技术程序和规定。

审计程序是指在客观、独立、客观、真实等基本准则的指导下,审计师按照审计准则和审计规范,依据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资料,运用审计技术和方法进行的审计活动。

审计法规体系

审计法规体系

审计法规体系审计法规体系是指国家或地区对审计活动进行规范和监管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集合。

审计是一项重要的监督机制,有助于维护经济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并提高透明度。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审计法规体系的内容和构建方式可能存在差异,但其共同目的是确保审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独立性、诚信性和专业性。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审计法规体系的基本概念、组成要素以及其对审计活动的影响。

一、审计法规体系的基本概念审计法规体系是指由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构成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旨在规范和指导审计活动的开展。

这些法规体系为审计机构和从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工作准则和规范,确保了审计工作的公正性、独立性和透明度。

审计法规体系通常由监管机构颁布并负责监督执行。

二、审计法规体系的组成要素1.法律和法规:法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保护公众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而制定的具有强制力的规范。

审计法律通常规定了审计机构的组织形式、运营机制以及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法规则是在法律的基础上制定的更为具体的规章制度,可对审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具体规定。

2.监管机构规章:监管机构规章是指由审计监管机构颁布和管理的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覆盖了审计机构的注册与许可、审计质量控制、审计程序与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审计活动的合规性和质量。

3.职业道德准则:职业道德准则是审计从业人员应遵循的伦理规范和行为规则。

它对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客观性、保密性和专业判断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旨在保障审计工作的诚信性和规范性。

三、审计法规体系对审计活动的影响1.确保审计独立性:审计法规体系通过规定审计机构的组织形式、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和职业道德准则,确保了审计师的独立性。

审计机构应独立于受审计实体,不受任何利益方的影响,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保障审计质量:审计法规体系规定了审计质量控制要求,并要求审计机构建立和实施适当的质量控制体系。

这些要求包括审计程序与方法、审计文件记录、审计工作底稿等方面,以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审计基本概念

审计基本概念
审计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主要概念
概念 含义 出现 章节 1 解释或举例 教 材 页 7
经营审 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 计 果,而对其经营程序和方法进行的评价。 合规性 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循了特定的程序、规则或 审计 条例。 即详细审计,在早期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主要通过对会 账项基 计凭证和账簿进行详细检查,来发现和防止错误与舞弊 础审计 。 制度基 即以控制测试为基础的抽样审计方法。 础审计 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审计。它要求注册会计师 风险导 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为审计工作的主 向审计 线,以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注册会 指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 计师职 业责任等的总称。 业道德 是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实质上的独立,是 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意见时其职业判断不受影响,公正 执业,保持客观和职业怀疑;形式上的独立,是指会计 独立性 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使得拥 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 职业怀疑态度受到损害。 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胜任 专业胜 承接的工作。“专业胜任能力”既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 任能力 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又要求其经济、有效地完成客 户委托的业务。 或有收 是指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 费 的为条件。 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 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 鉴证对象信息 除责 鉴证业 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 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任方之外 鉴证对象信息 务 。
1
7
1 1
7 7
1
8
2
21
3
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 。
24
3

审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汇总

审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汇总

审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汇总一、审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审计(Audit)是指对一个实体,特别是财务报表、业务活动、制度和程序等进行独立的、客观的评价和验证的过程。

审计具有检查、验证、鉴定等功能,其目的在于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审计报告,评价被审计对象的质量、真实性和合法性。

二、审计的类型1. 财务审计财务审计是审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和验证,以确定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

2. 管理审计管理审计是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运作程序、内部控制等进行全面的审核,以评估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3. 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是对企业的绩效目标、绩效评价体系、绩效核算等进行审核,以评估企业的绩效水平和业绩。

三、审计的流程1. 策划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需要确定审计的范围、目标和计划,并制定审计程序和方法。

2. 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验证,以得出审计结论。

3. 报告阶段在报告阶段,审计人员将审计结果整理成报告,明确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并向相关利益相关方做出说明。

四、审计的原则1. 独立性原则审计应当由独立的审计人员进行,不受被审计对象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干预和影响。

2. 客观性原则审计的结论和意见应当客观、真实、公正,不受主观偏见和外部压力的影响。

3. 洞察力原则审计人员应当具备较强的洞察力,能够深入了解被审计对象的业务活动和风险。

五、审计的意义和作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保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维护企业的财务健康。

•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和管理效率,防范和发现经济犯罪行为。

•为企业的利益相关方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和信誉度。

六、总结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工具,对企业的发展和持续经营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审计的定义、类型、流程、原则以及意义和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审计知识。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审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升审计能力和水平,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经营提供有力支持。

审计学 ppt课件

审计学 ppt课件
审计学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审计学基本概念与原则 • 审计计划与策略制定 • 内部控制体系评价与测试 • 财务报表项目逐项审查技巧分享 • 舞弊行为识别与防范策略探讨 • 信息系统在审计工作中应用及风险管理 • 审计报告撰写技巧及注意事项提醒
01 审计学基本概念与原则
CHAPTER
审计定义及作用
有助于企业防范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内部控制测试方法论述
01
询问法
与被审计单位内部人员交流,了 解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和执行情况

03
检查法
对被审计单位相关文件、记录和 资料进行审查,评估内部控制体
系的有效性。
02
观察法
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和 内部控制运行情况,检查是否存 在违规行为或控制失效情况。
期间费用
关注费用的发生和归集情况,检查费 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评估费用的合 理性和效益性。
利润总额
关注利润的来源和构成,检查利润的 真实性和合规性,评估利润的可持续 性和稳定性。
现金流量表项目审查要点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关注现金流量的来源和运用情况,检查现金 流量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评估现金流量的充 足性和稳定性。
利用信息系统进行舞弊审计
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发现企业内部的异常交易和违规行为, 有效预防和打击舞弊行为。
信息系统相关风险识别和应对策略
1 2
数据安全风险
包括数据泄露、篡改和破坏等。应对策略包括加 强数据安全管理、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等。
系统运行风险
包括系统故障、性能下降等。应对策略包括定期 维护和检查系统、及时更新软件和硬件等。
舞弊防范措施建议

审计学科的基本概念

审计学科的基本概念

审计学科的基本概念引言审计是一门重要的商业和管理学科,它在维护企业信誉、提高经济可靠性以及管理风险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审计学科涵盖了许多知识领域,包括财务报表审核、内部审计、税务审计等等。

本文将重点讨论审计学科的基本概念。

一、审计的定义审计是一种系统性的、独立的评估和验证活动,旨在评估和核实组织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以及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它是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大量的相关证据来提供对组织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合规性的意见。

二、审计的目的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独立的、公正的意见,以评估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是否真实可信。

它还有助于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以增强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三、审计的类型1.财务报表审核:指对组织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核,以确定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合规性。

2.内部审计:指组织内部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估。

3.绩效审计:指对组织的绩效目标和实际绩效进行评估,以确保其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

4.合规审计:指对组织的法规和政策遵守情况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合规性。

四、审计的步骤审计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规划:明确审计的目的、范围和时间,并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

2. 数据收集:收集和整理与审计目标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3. 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评估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4. 发现问题: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5. 编写报告:将审计结果和建议整理成报告,并递交给相关方。

6. 跟踪进展:跟踪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的改进进展。

五、审计的重要性审计对于保护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供了一个独立的、公正的评估,帮助企业识别风险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审计的存在还有助于增强企业透明度和可信度,提高商业合作伙伴和投资者的信任度。

六、审计师的角色与责任审计师是执行审计活动的专业人员。

他们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遵守严格的道德和职业行为准则。

2024年学习审计学的心得体会(5篇)

2024年学习审计学的心得体会(5篇)

2024年学习审计学的心得体会____年学习审计学的心得体会审计学是一门研究经济业务及其会计记录的科学,是我大学期间的一门主修课程。

通过四年的学习,我对审计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心得体会。

这里将从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学科体系、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对后来者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一、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体系审计学是一门关于经济活动及其会计记录的科学,它主要研究经济组织的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并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和方法来评估这些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审计学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审计学原理、审计程序、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内容。

在学习审计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审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需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

二、培养的专业技能在学习审计学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一系列的专业技能。

首先是信息分析的能力,审计工作需要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形成审计意见和建议。

其次是沟通和表达的能力,审计师需要与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会计师等人员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以便于了解企业情况和相关问题。

此外,还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审计师需要对财务报表和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的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最后,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的能力,审计工作通常是由一个小组完成的,需要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和资源,并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三、实践应用与经验积累学习审计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在学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如校内外的审计实习和学术研究。

通过实践,我不仅了解了审计工作的具体流程和方法,还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实践还培养了我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能力,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四、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学习审计学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不同企业的特殊情况等。

审计学资料精简版

审计学资料精简版
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的报送:经批准的审计决定应当及时送达被审计对象,并按照 有关规定进行公告。
编报和审批的注意事项:编报和审批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时,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 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确保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正性。
06
审计技术和方法
审计的技术和方法概述
审计技术:审计人员运用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其 他资料进行审查和验证,以确定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
审计工作底稿的管理职责:审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审计工作底稿管理制度, 明确管理流程和责任,确保审计工作底稿的完整、安全和保密。
审计工作底稿的保密措施:审计机构应当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确保审计 工作底稿的安全和保密,防止泄露敏感信息和损害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和审查
审计证据的完整性:确保审计证据的充分、适当和完整,支持审计结论和建议。
审计方法: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所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措施,包括审计证据的收集、整理 和分析,以及审计结论的提出和报告等。
审计技术和方法在审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审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
常见的审计方法包括:抽样审计、风险基础审计、内部控制评价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和 使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添加 标题
如何保障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 师应该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职业道德规范,确保 审计工作符合独立性和客观性的要求。同时,监管机构 也应该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的监管和惩罚机制, 以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公信力。
03
审计的种类和程序
审计的种类
财务报表审计: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进行审查,确保符合会计准 则和法律法规。

审计基本概念体系

审计基本概念体系

审计人员应保持客 观公正的态度不受 任何偏见或利益影 响
审计证据应充分、 可靠、相关和合法 避免主观臆断和偏 见
审计报告应客观反 映被审计事项的真 实情况避免夸大或 缩小事实
审计结论应基于事 实和证据避免主观 臆断和偏见
审计人员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任何利益关系的影响。 审计报告应真实反映被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不偏袒任何一方。 审计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审计结果应公正、公平、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审计证据的归档:将整理好的审计 证据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归档并做 好归档记录和管理。
Prt Seven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标题、收件人、引言、意见段、范围段、结论段、建议段、注册会计师的签 名和盖章、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等。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审计报告的基本格式:引言段、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意见段等。
审计报告的免责条款:在特定情况下审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可免于承担 法律责任如已遵循审计准则、保持职业怀疑等。
审计报告的证据效力:审计报告作为第三方出具的法定证据具有较高的 证据效力可降低决策风险。
汇报人:
定义:审计客体是指接受审计的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事项是审计活动所作用的对象。
类型:按照组织机构类型审计客体可以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种。
作用:审计客体是审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审计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责任:审计客体在接受审计时应当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合法的审计资料并对所提供资料 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定义:审计主体是指执行审计的机构和人 员他们是审计活动的发起者和执行者负责 审计的全面工作。
资格要求:审计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资 质和资格包括注册会计师、审计师等以 确保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审计基本概念体系

审计基本概念体系

5.3审计测试
审计测试:采用方法,进行试验,以获取审计证据,判断被审项目是否可以接受 的一种审计程序.
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下的两种审计测试:
1控制测试
审计基本概念体系
国外审计理论框架要素及关系
模式名称 模式内容
莫氏模式 哲学基础—假设—概念—应用标准—实际应用
尚氏模式 假设—定理—结构—原则—标准
安氏模式 目标—标准—概念—假设—技术—方法—过程
氏模式
本质与目标—假设—概念
弗氏模式 本质与目标—假设—概念—标准
任务及提出时间 莫兹和夏拉夫,1962 尚德尔,1978 安德森,1984 汤姆·1984 弗林特,1988
在判断报告主体的财务报告是否符合公允这一标准时,是以财务报表的编 制是否采用符合公认会计原则在我国即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会 计政策,是否真正反映了报告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审计师认定的公允表达仅仅是一个合理保证,它与财务报表自身的公允表 达并不能达到100%的一致.
4.3合理保证
3.3重要性
1重要性的含义 重要性,是指财务报告中存在错报的严重程度
重要性包括数量和性质两方面的因素.在确定证据搜集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 围,评估审计对象信息是否不存在错报时,审计师需要运用职业判断,综合数量和性 质两方面的因素来考虑重要性.
重要性↑ 审计风险↓ 审计师在确定证据搜集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评估 审计对象信息是否不存在错报时,应当考虑这种反向关系.
国内审计理论框架要素及关系
代表人物
著作
萧英达
比较审计学
汤云为
审计理论研究
王文彬、林钟 审计基础理论 高
阎金锷
审计理论研究
蔡春
审计理论框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胜任能力的涵义

专业胜任能力是体现审计师自身素质与熟练执行 审计业务的要求之间的矛盾的概念。从审计师个体角 度来说,其理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判断能力, 以便能够对财务报表出具专业鉴证意见;从职业团体 角度来说,为了维持公众对审计师行业的信任,必须 设定执业资格,以合理确定究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的 人可以作为审计师来执业。
目录
基本概念框架 内部审计程序 内部控制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 建设项目审计 其他项目审计

第一部分 内部审计基本概念框架


一、什么是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内部审 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 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 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③沟通技能。包括通过正式与非正式、书面与口头、通用 语言等方式进行讨论的能力;有效地聆听和阅读能力,包括对 不同的文化和语言的感知;以及从各种渠道获取和使用信息的 能力,这些沟通技能可使审计师接受外来的信息、形成合理的 判断及做出有效的决策。



3 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的涵义和作用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 所要求的道德准则、情操和品质的总和,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 活中的具体表现。它一般由某一职业组织以公约、规则等形式 发布,要求其会员自愿接受并遵守。 (1)向社会昭示行业道德水准,提高行业公信力 没有可信性的审计报告对社会来说毫无意义,而除了审计 师的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外,职业道德操守对审计报告的可 信性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传输” 主要指审计师在 “真实与公允” 的基础上出 具的 “审计报告”,却又不仅限与此。它还包括审计师与被 审计单位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 。 “执行”部分与 “过程”部分有些重叠,单列的原因在 于突出审计师是执业者这一思想。作为执业者,就要遵循该行 业的执业标准(“审计准则”)。为切实履行其对公众的责任, 在执业,也就是进行“审计测试”的过程中,他还应该保持 “应有的职业关注”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执行”部 分的概念实际上是对上述三方面内容顺利实施的保证。 综上所述,审计基本概念体系共包括4部分,13个具体概 念,列示如下:


(2)为审计师树立精神信条和专业原则
正如社会生活需要社会公德、家庭生活需要家庭美德的指 导一样,审计师的执业过程同样需要精神上、道义上的支撑, 以便能够以明确的信念处理各种关系。否则,面对纷繁复杂的 现实,难免会失去理念、迷失方向。


(3)对审计法规进行必要补充
为保证执业质量,必须对审计师的执业行为进行规范。其 中,有些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做出明文规定;有些则不能,这 就只有通过职业道德规范的形式来要求,例如审计师执业时的 精神状态。审计法规只是对审计师的最低要求,职业道德则升 华了这种要求。 2)职业道德框架

“过程” 指的是审计调查过程。这可以看 作是以 “审计判断”作为中心活动来收集、 审查、评价和运用“审计证据”的过程。 在这一阶段,还涉及到“审计风险”与 “重要性”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预期“审计风险”与“重要性”水平呈反 比,“重要性”水平的高低又与所要收集 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呈反比。当然,这 一切自始至终都与“审计判断”紧密的联 系在一起。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隶属于财务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 与纪检、监督合署的内部审计机构


总会计师主管的内部审计机构
隶属于总裁(总经理)的内部审计机构 设在监事会的内部审计机构
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在经营管理系统下设内部审计机构
明确三点 1.组织在设置内部审计时,应考虑组织规模、性质和内部治理 结构 2.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3.保证独立的领导体制

“可信性”涉及的是审计师,它与人们是否相信审计师出 具的报告有关。它首先要求审计师具备相应的“胜任能力”, 这从技术角度阐明了审计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从道德角度来 看,它还要求审计师能够以诚实的行为品质来执行审计业务, 也就是说他的执业行为应该受到 “职业道德”的约束。此外, 审计师还应该在实质和形式上保持其 “独立性”,以便能够 对事实进行不带偏见的判断和客观的考察,并将这一状态呈 现在客户面前。“独立性” 不仅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它 还是审计的本质所在.丧失“独立性”,审计也就不能再称之 为审计了。

《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指出“内部审计时 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 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运用系统的、规范的方 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 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二、基本概念体系的含义与作用 审计概念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 在广义上,所有和审计有关的名词或术语都可以看 作审计概念;
内部审计实务
2012.02

“现在的确很难发现一个没有内部审计的企 业,不论它的规模有多大。许多事例表明, 现在内部审计已超越其他管理手段成为管 理机构提供关于效率、效果和节约方面建 议的主要智囊。”——安德鲁· 钱伯斯 D· (Andrew D Chambers)
◎认识内部审计的思路 ——什么是内部审计 ——为何要内部审计 ——如何做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哪些 ◎主要参考依据 ——内部审计准则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企业内部审计实务



审计基本概念分类表
概念分类
可信性
过程
传输
执行
独立性
胜任能力 具体概念 职业道德
审计证据
审计判断 重要性 审计风险
审计报告
真实与公允
应有的职业关注
审计准则 审计测试
沟通
质量控制
(一)可信性

1 独立性 因为涉及市场经济的利益公平,独立性向来被视为审计的 精髓,备受公众的关注。它不仅是现代审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概念,同时还是审计职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没有审计的独立 性,就没有审计的可信性。



2胜任能力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一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师应 当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 第六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 熟悉本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并不断通过后 续教育来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第七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并以 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内部审计业务。 第八条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 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 执行。 第九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 能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审计概念对审计实务具有指导作用,这一 般是通过准则这一中间环节来实现的。 下 面从“可信性”、“过程”、“传输”和 “执行”理解概念体系。“可信性”、 “过程”和“传输”分别对应准则中的三 部分内容,“执行”则特别强调审计师作 为执业人员,应该在审计调查和传输调查 结果的过程中履行哪些职责,以维护审计 职业的可信性。









2)独立性的影响因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号《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第 四章客观性 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识别可能损害客观性的因素时,应重 点考虑以下内容: (一) 内部审计人员审查和评价自己以前负责的经营活动和 内部控制; (二) 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存在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 (三) 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有密切的私人关系; (四) 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有长期合作关系; (五) 内部审计人员对于被审计单位或其管理层存有文化、 种族或性别上的歧视; (六) 内部审计人员对于审计项目存有认知上的偏见; (七) 内部审计人员遭受来自机构内部和外部的压力; (八) 内部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2)胜任能力的基本内容 一般来说,审计师所应具备的专业胜任能力包括 两个方面: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前者通过接受教育 来掌握并通过资格考试得以确认,后者主要来自于业 务培训和经验积累。



(1)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指能为审计师提供与其所从事工作相关的技术、 模型以及概念方面的知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可以从资格前教 育和资格考试两方面把握。 资格前教育是形成专业胜任能力的基础,能为审计师提供 在其取得资格后继续自学的能力。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一般知识及基础知识 一般知识及基础知识的内容包括:对思想和事件的历史发 展、现代世界的不同文化和国际视野的理解;对人类行为的基 本知识;对思想和经济、政治、社会差别的感知;具备取得和 评价数据资料的经验;具备进行调查、抽象思维和批判思维的 能力;对文学、艺术和科学的欣赏;了解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以及调查和判断程度;进行价值判断的经验;进行演讲和辩论 的书面和口头交流技巧,以及正式或非正式地表达意见的技巧.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号《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第 三章独立性: 第八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隶属于组织的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 接受其指导和监督并取得其支持,以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第九条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应由组织董事会或最高 管理层经过适当的程序确定,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直接向董事 会或最高管理层负责。 第十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通过内部审计章程的制定明确其职 责和权限范围,并报经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批准,以确保内部审 计活动不受到组织内其他部门的干涉和限制。 第十一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向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提交审计报 告及工作报告,并在日常工作中与其保持有效的沟通。 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有权出席或参加由董事会或最高 管理层举行的与审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治理程序等有关的 会议,并积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1)独立性的涵义 保持独立性,它包括实质独立和形式独立两方面的内容。 实质独立是指审计师在事实认定、证据收集和意见表述时所 保持的一种不偏不倚的精神状态; 形式独立指的是审计师是在社会公众面前所呈现的独立于被 审单位一种面貌。 前者无形、抽象、难以评价,后者有形、具体且可以加以衡 量,二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审计独立性的概念。实质独立在任 何情况下都绝对适用,形式独立虽然只有基于合理的程序保障才 能才一定程度上保障审计的实质独立,但它却可以影响社会公众 对审计实质独立的信任程度。审计形式独立性越强,社会公众对 审计实质独立及审计职业的评价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