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武昌九曲亭记》教案
《武昌九曲亭记》上课
①"羊肠九曲",点出九曲亭地处半山,地势佳而险。因此坐在亭上,可以"倚怪 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 左右。"这段文字,表面上写的是游人在亭上所看到的山川形势,读者却可品 出内中深藏的寓意来:它隐微地勾画出一个在贬谪中以静观世事政局为乐的苏 子瞻。 ②写亭的扩建,也同样是饱蕴哲理。原先的亭比较窄,是因为被"百围千尺"的 古木所环据。苏轼虽然"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但还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 后来自然界本身的大风雷雨把古木"拔去其一",苏轼于是因以营建,则是知其 可为而为之。在这里,他不过是以人力去顺应自然罢了,形象地体现出他那老 庄式的旷达, 。 ③结尾"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吴,子瞻于是最乐",既呼应上文对西山胜景与苏轼 游山之乐的描写,又因一"乐"宇,引出末段。
第五单元 苏洵、苏辙散文三篇
第14课 武昌九曲亭记
目标定位 1.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特别关注“适”的意义和用法。 2.欣赏本文的思想情感及艺术特色。 3.学习作者正确对待逆境的思想。
文本卡片
1.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是 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十九岁与苏轼同登进士第。仁宗时,为商州军 事推官,徙大名。神宗时,为王安石属官,因反对新法,调任他职。 后因苏轼诗罪株连,谪迁筠州监盐酒税。哲宗至徽宗时,仕途几经起 落,最后以太中大夫退职,住在许(今河南许昌),自号颍滨遗老。死后 追赠端明殿学士,谥号“文定”,故称苏文定公。他是著名散文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栾城集》。
①苏辙以弟弟的身份,通过饱怀感情的回忆,塑写了一个 逍遥山水的少年苏轼,与前二段的描写相印证,使形象更 加完满。并由此引发议论,画龙点睛,直接道明了苏轼的 思想实质:尽管他一生宦海浮沉,变故屡遭,但始终以忠 君爱民为己任,洁身自好。在他看来,身处逆境,并不可 怕,只要"无愧于中,无责于外",尽可以适意为悦,暂且寄 寓性情于山川形胜之中,得到身心的解脱和快乐。 ②文章最后以"有乐于是"结笔,照应了首段的游山之乐与次 段的修亭之乐,结构完美。
武昌九曲亭记ppt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武昌九曲亭记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文心雕龙》刘勰
一、作者及题解:
苏辙(1039一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眉州眉山(今 属四川)人。他是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十九岁与苏轼 同登进士第。仁宗时,为商州军事推官,徙大名。神 宗时,为王安石属官,因反对新法,调任他职。后因 苏轼诗罪株连,谪迁筠州监盐酒税。哲宗至徽宗时, 仕途几经起落,最后以太中大夫退职,住在许(今河南 许昌),自号颍滨遗老。死后追赠端明殿学士,谥号 “文定”。他是著名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武昌九曲亭记》教案推荐:读懂古代文学名著的精髓
《武昌九曲亭记》教案推荐:读懂古代文学名著的精髓。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武昌九曲亭记》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2、让学生通过阅读古代文学名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武昌九曲亭记》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2、理解《武昌九曲亭记》中的语言和叙事手法。
3、掌握阅读古代文学名著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1、《武昌九曲亭记》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武昌九曲亭记》是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张志和所写的散文,完成于唐肃宗大历十三年(778年)。
九曲亭是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马场山的一座景点,张志和此处游览时,萌生了写作的灵感。
张志和是中国唐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细腻、凝重、典雅而著称。
他一生精于诗、文、书三艺,深得当时文化名流的赏识和厚爱。
他的作品涉及诗、文、书法等多个领域,在唐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武昌九曲亭记》中的语言与叙事手法《武昌九曲亭记》为了突出作者对九曲亭的赞美,采用了多种叙事手法和艺术手段。
在文章语言上,张志和运用了虚实相生、节奏明快、用典巧妙等手法,使文章通顺流畅,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在叙事结构上,《武昌九曲亭记》巧妙地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通过描写九曲亭的山水异景,传达了作者对人生沉浮的感悟。
在文中,“洞壑,引水,布磷,沿潭,排洞,砌石,穿堂,高下相接,不分东西,远近不转,绝踪不得。
”这些描写,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九曲亭的感叹,更为空灵山水所能引起的人文思索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3、阅读古代文学名著的方法和技巧阅读古代文学名著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注重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这样有助于读者对作品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也更能够欣赏作者的艺术成就。
要善于结合具体的文本语境来理解作品。
阅读古代文学名著,时常会碰到一些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或已经消失的词语和句式。
此时,要善于从作者的文化思维和语境出发去理解,避免误解或片面理解。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4课《武昌九曲亭记》ppt课件3
•苏辙
• 字音与字形
• 陂陁(pō tuó • 徜徉(cháng yáng) • 褰(qiān)裳
隐蔽松枥(lì) 睥睨(pì nì) 撷(xié)林卉
作者及解题 • 苏辙(1039一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人。他是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十九岁与 苏轼同登进士第。仁宗时,为商州军事推官,徙大名。 神宗时,为王安石属官,因反对新法,调任他职。后 因苏轼诗罪株连,谪迁筠州监盐酒税。哲宗至徽宗时, 仕途几经起落,最后以太中大夫退职,住在许(今河 南许昌),自号颍滨遗老。死后追赠端明殿学士,谥 号“文定”。他是著名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 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 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 它)。
• 齐读课文,分析子瞻之“乐
• (1)游山玩水,建亭赏景,有赏心悦目之乐; • (2)寄情山水,忘却烦恼,有怡然自适之乐; • (3)无愧于中,无责于外,有超然洒脱之乐。
•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作者的这种快乐,实质是什么精神? • 这种快乐是杂有烦恼的,或者说苏轼兄弟是用这种快乐来征服烦恼
• 譬之饮食,杂陈(陈列 陈设)于前,要之一饱 (重要的是以求吃个
• 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 门的菜肴摆在面前,总
饱。),而同委于臭腐。 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
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 吃下去后,那些事物
其无愧于中,无责(责 (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
备)于外,而姑(姑且) 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
寓(寓世 住在人世) 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 于是也。
阴),皆效(显示
呈现)于左右。
•
有废亭焉(意思是这个 地方有一座荒废的亭 子。),其遗址甚狭, 不足以席众客(坐得下, 容得下)。其旁古木数 十,其大皆百围千尺 (百围:是说树干的粗 细。千尺:是指树的高 度。),不可加以斤斧。 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 (斜着眼睛看)终日。 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 一,斥其所据,亭得以 广。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武昌九曲亭记 课件(18张)
1.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庐:结庐,居住 B.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 易:容易 C.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 效:显现 D.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委:归,付
B.而姑寓焉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C.不足以席宾客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D.相携徜徉而上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答案】D (A代词,三年时间/表示揣测,大
概。B兼词,于之/形容词词尾。C用来/因。 D
连词,表修饰关系)
❖(5)徜徉(cháng yáng): 自由往来的样子。
❖(6)相劳:相互慰问。
❖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 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 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 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 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 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 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 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 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 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 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 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武昌诸山“萧然绝俗”的景象和 苏轼“适意为悦”的心境 的一组是( ) A.①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 ②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
B.①依山临壑,隐蔽松枥 ②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
C.①风止日出,江水伏息 ②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D.①羊肠九曲而获少平 ②风云变化,林麓向背
D、文章以“武昌九曲亭记”为题,着力描写了西山的胜 景,展现了子瞻“游于物外”,自得其乐的形象特点。
《武昌九曲亭记》教案(范本)
《武昌九曲亭记》教案《武昌九曲亭记》教案《武昌九曲亭记》教案一、总说兼具汪洋之势、淡泊之情与秀杰之气,融景致美、情趣美与理趣美味一体,堪称美文,《武昌九曲亭记》教案。
此外,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句与散句自然错落,使具有一定得艺术魅力。
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体会到这些特点。
教学目标二、知识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能够准确流畅的翻译课文。
2、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了解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的积极意义。
三、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深入鉴赏能力。
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五、重点、难点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学习的重点。
了解作者在赏景得乐之后暗含的有磊落胸怀和洒脱风度。
旷达乐观情怀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解决办法: 1.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六、课时安排2课时活动设计:1.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而后重点探究一段,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
第二课时,重点诵读第二、三段,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如是说。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之后有如此感悟。
那么,苏轼、苏辙两兄弟在建亭赏景之中又有什么所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辙为我们创设的九曲胜境,赏景,探情,寻理。
二、作者及题解:1、由学生介绍所了解的苏轼兄弟以及和相关的只是信息。
2、教师补充相关资料信息。
高中语文 14 武昌九曲亭记教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语文版高二选修语文教案
14 武昌九曲亭记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赏析】这首词写作者乘船漂泊途中倦游思归的心情。
“一片春愁待酒浇”点明了时序。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这五句用白描的手法,具体地描绘了舟过吴江的情景,景中有情,一个“摇”字,一个“渡”字,巧妙地写出了词人的心境,又逢风雨,使词人多了几分恼意。
“飘飘”“萧萧”写出了词人的心境。
下阕情中带景。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这三句是词人想象归家后的温馨生活。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三句以拟人而又形象的语句,借樱桃的红,芭蕉的绿,具体而形象地写出了时光的流逝,表现了词人对年华消逝的慨叹,也照应了“一片春愁待酒浇”的心境,同时在春愁之外又添了一层愁绪。
这种“转眼间春去夏来”的感叹,包含了词人对久客的叹息,思归的急迫心情,对光阴似水的无限人生的慨叹。
1.走近作者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
眉州眉山(今属某某)人。
他是苏洵之子,苏轼之弟。
十九岁与苏轼同登进士第。
仁宗时,为商州军事推官,徙大名。
神宗时,为王安石属官,因反对新法,调任他职。
后因苏轼诗罪株连,谪迁筠州监盐酒税。
哲宗至徽宗时,仕途几经起落,最后以太中大夫退职,住在许(今某某某某),自号颍滨遗老。
死后追赠端明殿学士,谥号“文定”。
他是著名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栾城集》。
2.探寻背景《武昌九曲亭记》作于元丰五年(1082)。
当时苏氏兄弟因乌台诗案的牵连,政治上都很不得志。
苏辙贬谪筠州,苏轼贬谪某某,但他们都并不消沉。
这篇题记通过记述苏轼重建武昌九曲亭的始末,表现出苏轼的游某某水中自由磊落胸怀和洒脱风度。
当然,其中也寄托着作者苏辙自己的意绪。
3.文体知识见《始得西山宴游记》4.作者轶事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
《武昌九曲亭记》上课25页PPT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武昌九曲亭记》上课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用《武昌九曲亭记》教案,展开传统文学研学课程的精彩旅程
用《武昌九曲亭记》教案,展开传统文学研学课程的精彩旅程。
我们需要明确传统文学研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传统文学研学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的研究,其核心在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人文风情,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因此,在展开传统文学研学课程时,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武昌九曲亭记》教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理解其历史背景。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清代晚期的时代背景,包括清太祖、康熙、雍正、乾隆等历代皇帝对江南地区的规划和开发,解释江南地区发展的历史背景对该篇作品的影响。
同时,教师还可以阐述该篇作品的成书过程,学生应该了解该篇作品是作者毛奇齡在到访武昌后就着手撰写完成,其书写目的是表达自己对江南水乡的热爱和感悟。
分析文本的写作技巧。
就文学作品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维度思考,包括文本的句式、修辞手法、用词选择等方面,以便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精髓。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解读文学作品的难点和亮点,同时也可以展示其他相关作品的对比,以便更好地理解《武昌九曲亭记》的特点。
品味文学作品的内涵。
传统文学研学要求学生的审美和文化品位,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品味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了解文学作品的同时,发掘其深层意义,探讨其所传达的人文信息。
同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和其他辅助工具,展现武昌亭博物馆和周边景点,使得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以及江南水乡的美好。
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我们可以设置针对性的课堂目标,包括观看相关视频、读取相关阅读材料、参加某些文化体验活动等。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包括小组讨论、主题演讲、写作作业等,以提升课堂互动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以《武昌九曲亭记》为案例,展开传统文学研学课程是一个既富有挑战性、但也有巨大可能性的任务。
教师需要从多个维度展示该篇作品的独特之处,同时鼓励学生在研学过程中思考、探究和创作,从而更好地亲近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学。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苏洵、苏辙散文三篇14武昌九曲亭记》5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武昌九曲亭记》教学设计宁德一中语文组陈景琼[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的积极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深入鉴赏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了解作者在赏景得乐之后暗含的磊落胸怀和洒脱风度。
旷达乐观情怀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归纳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时间:2019年4月22日第七节教学班级:高二(3)班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导入:上节课已经梳理了字词,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复习一下文本内容。
生齐读课文。
师视学生朗读情况,纠正读音。
二、探究课文师:复习了课文之后,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本文的情感基调是什么?(PPT展示问题)师解释关键词“情感基调”:1、直接反映情感特质,比如“喜、怒、哀、乐”。
2、“基调”——可见这种情感贯穿全文。
大家能不能找找看贯穿全文的情感基调是什么?请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来回答。
明确:乐。
师:请大家找出文中直接出现“乐”字的语句有哪些?请读出来。
明确:第二段的最后一句——“子瞻于是最乐”;第三段的最后一句——“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师:从这两句可以看出——谁乐?(PPT展示)明确:子瞻——苏轼。
师: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子瞻乐在何处?(PPT展示)讨论交流: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从文中找到的子瞻可乐之处。
3分钟后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发言。
(强调从文本中找出依据——“乐”之所在)生交流,师引导。
预计可能找出的“乐”处:1、风景优美:A、自然风光“陂陁蔓延,涧谷深密”——连绵起伏、俊俏幽深。
“依山临壑,隐蔽松枥”——山深林茂,遮天蔽日。
B、人文景观“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远隔尘世,至清至静。
武昌九曲亭记
通假字: 反
虚词
辄睥睨终日
未始不褰裳
及其既厌 夫孰知得失之所在
西山之胜始具 方其得意 以适意为悦
于是:子瞻于是最乐
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庐于江上,为何?
逍遥于自然
逍遥之态?
天下之乐无穷,苏轼之乐为何乐?
适意
迁,为何?
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被控在诗文
中讥讽王安石变法,被捕下狱,后 经多方营救,贬官黄州。
忧虑于民,无愧于心
庐为何物?
茅草屋 生活困顿
在这样的谪居困境中,苏轼还能寄情于山 水、逍遥于山林,这体现了他怎样的精 神? 乐观旷达
苏轼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内容 例举《青苗法》:新法将天下分为五等,按等由政府 贷款给他们,让他们渡过“青黄不接”时期。但是 政府贷款要收20%的利息。按《青苗法》规定:一 年分春秋两次发放青苗钱。其年利率其实是40%。 富豪之家根本无需贷款,需要贷款的还是一般贫苦 农民。所以这则立法实际上是在变相盘剥百姓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水调歌头》
默译课文,扫清字词
要求:对照课下注释迅速默翻文章,
并标注疑难字词和句子
实词
迁于齐安 萧然绝俗 相据 西山之胜始具 万物无以易之 同委于腐臭
陂陀蔓延 杖策载酒 穷山之深 酌酒相劳 皆效于左右 遂于相营之 撷林卉 洒然自笑者 适:意适忘反 适西山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武昌九曲亭记 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武昌九曲亭记 学案一、夯基训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一类人) B.博询众庶.(平民,百姓) C.不迩.小人(远离) D.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超越)项,“迩”应是“亲近、偏信”的意思。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 )A.{国以任贤使能而兴不责人以细过B.{今犹古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C.{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D.{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项,都是介词,因为;B 项,都是副词,如同,好像;C 项,都是连词,那么;D 项,连词,然而/代词,这样。
二、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6题。
材 论[宋]王安石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
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
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
其敢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终身无天下之患,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于败乱危辱,此一蔽也。
又或以谓吾之爵禄贵富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是吾可以坐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者,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
又或不求所以养育取用之道,而以为天下实无材,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
此三蔽者,其为患则同,然而用心善而犹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
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此其所以异于人也。
故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其实而不可见者也。
”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
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蹄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
《武昌九曲亭记》教案解析:探秘文学经典的魅力
《武昌九曲亭记》教案解析:探秘文学经典的魅力探秘文学经典的魅力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武昌九曲亭记》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这部文学经典的魅力所在,通过阐述其情节、结构、人物、文化背景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这部作品,并在学习中感受文学的魅力。
一、情节《武昌九曲亭记》的情节简单却生动,充满了悲剧色彩。
故事的主人公潘岳是一个寂寞而富裕的寡妇,他渴望着能再次拥有快乐的生活潘岳遇见了一个叫做杜荀鹤的女子,她们在亭子里相识相爱,并承诺一起生活。
然而,由于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因素,两人的幸福生活最终没有实现,潘岳独自生活在亭子里,蓝颜知己的李遂又因不幸的事故离开了她。
故事中的情节虽然简单,但以细致婉转的笔触描述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心情感状态。
二、结构《武昌九曲亭记》的结构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这部短篇小说结构紧凑,情节推进自然,而且取材活生生地从现实中提取,情节设计紧密,情节跌宕起伏,既有悲剧色彩,又隐含着人生哲理。
例如小说中潘岳在九曲亭中深度思考,认识到人生的虚幻和无常,婉转地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最深层含义。
三、人物《武昌九曲亭记》虽然以潘岳为主角,但作品中其他的人物形象也非常鲜明。
例如李遂,蓝颜知己,一个倾听者,是潘岳在她最痛苦的时期的朋友,体现了友情的重要性。
还有藏书家柳宗元,虽然只有短短的几段话,但是在小说中的地位、背景与性格特点均表达地非常具体,其看似无关的角色,反而更能加深小说中名利之外的价值话题。
四、文化背景《武昌九曲亭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品,其内容和思想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
小说中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习俗习惯等方面都是美术与诗意的融合之中,展现了中国人思维的深度和独特性。
五、美学值《武昌九曲亭记》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在文学和文化上具有巨大的意义。
它既有着美丽的文学句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又包含着人文主义的深刻思考,对于人类精神文化历程有着巨大的积极影响和启示。
武昌九曲亭记
5、说说下面这段话的含义和在文章结构上 、 的作用。 的作用。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 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 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 欤! 这是文章的最后一段,看似“ 这是文章的最后一段,看似“与‘忍’相 关不紧” 但并不离题。是用子房的“状貌” 关不紧” ,但并不离题。是用子房的“状貌” 反衬子房能忍的胸怀, 能忍的胸怀 反衬子房能忍的胸怀,从另一角度深刻地表现 了主题,是上文的进一步申发, 了主题,是上文的进一步申发,是文章极尽曲 折变化后的“余波”含蓄而余味无穷。 折变化后的“余波”含蓄而余味无穷。也暗合 文章的开头。 文章的开头。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 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 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 孺子,下取履! 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 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 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 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 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 “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 何也? 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 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 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 何也? 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 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 “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 喜曰: 当如是。 出一编书, 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 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 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 我矣。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 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 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武昌九曲亭记 学案 (3)
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武昌九曲亭记学案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瞻迁.于齐安迁:迁居B.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幅巾:裹着幅巾C.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效:显示,呈现D.仰瞻陵阜..陵阜:丘陵答案 A解析迁:被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武昌诸山“萧然绝俗”的景象和苏轼“适意为悦”的心境的一组是( )A.①陂陁蔓延,涧谷深密②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B.①依山临壑,隐蔽松枥②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C.①风止日出,江水伏息②扫叶席草,酌酒相劳D.①风云变化,林麓向背②穷山之深,力极而息答案 B解析A项中“幅巾迎笑……”是写“山中二三子”的行为,非苏轼之乐。
C项中“风止日出……”写的是出游的时间与情状,非武昌诸山“萧然绝俗”的景象。
D项中的“风云变化……”写的是西山平地宜于游者观景,亦非武昌诸山“萧然绝俗”的景象。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经常游历西山,和山中的几个朋友开心自在地游玩,互相娱乐,朋友们并不觉得子瞻到齐安已经很久了。
B.作者写自己年轻时跟随子瞻游玩,遇到可以攀登的山,可以泛舟的水流,子瞻总是撩起衣服走在前面,尽显适意快乐之情。
C.文章叙写了九曲亭的扩建情况,表达了子瞻着意建亭的愿望,也表达了九曲亭建成后子瞻极为高兴的心情。
D.文章以“武昌九曲亭记”为题,着力描写了西山的胜景,展现了子瞻“游于物外”、自得其乐的形象特点。
答案 A解析“朋友们并不觉得子瞻到齐安已经很久了”的说法与原意不符,原文是说苏轼到齐安三年也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属于活用的一项是( )A.扫叶席.草B.子瞻杖策.载酒C.闻子瞻至,幅巾..迎笑D.辞楼下殿,辇.来于秦答案 B解析A项名词的意动用法。
C项名词作动词。
D项名词作状语。
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昌九曲亭记》教案
一、总说
本文兼具汪洋之势、淡泊之情与秀杰之气,融景致美、情趣美与理趣美味一体,堪称美文。
此外,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句与散句自然错落,使本文具有一定得艺术魅力。
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体会到这些特点。
教学目标
二、知识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能够准确流畅的翻译课文。
2、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了解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的积极意义。
三、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深入鉴赏能力。
四、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五、重点、难点
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了解作者在赏景得乐之后暗含的有磊落胸怀和洒脱风度。
旷达乐观情怀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解决办法:
1.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而后重点探究一段,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
2.第二课时,重点诵读第二、三段,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如是说。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之后有如此感悟。
那么,苏轼、苏辙两兄弟在建亭赏景之中又有什么所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辙为我们创设的九曲胜境,赏景,探情,寻理。
二、作者及题解:
1、由学生介绍所了解的苏轼兄弟以及和本文相关的只是信息。
2、教师补充相关资料信息。
苏辙(1039一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是苏洵之子,苏轼之弟。
十九岁与苏轼同登进士第。
仁宗时,为商州军事推官,徙大名。
神宗时,为王安石属官,因反对新法,调任他职。
后因苏轼诗罪株连,谪迁筠州监盐酒税。
哲宗至徽宗时,仕途几经起落,最后以太中大夫退职,住在许(今河南许昌),自号颍滨遗老。
死后追赠端明殿学士,谥号"文定"。
他是著名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篇作于元丰五年(1082)。
当时作者贬谪筠州,苏轼贬谪黄州,政治遭遇不得志,但他们都并不消沉。
苏轼贬居黄州的第三个年头,在三国东吴遗迹的废九曲亭旧址上,重建此亭,落成之后,请苏辙写亭记。
此文即为苏辙为纪念其兄重建武昌九曲亭而作。
三、整体初读
(一)结合注释解说文题。
(二)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概括出各段大意。
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写苏轼有武昌诸山之景与赏景之乐。
第二段:叙述重建九曲亭的经过。
第三段:追忆少时作者随苏轼游山玩水的情景,表明自尊自信自适的高风亮节。
(三)教师提问,学生讨论: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用文中的话回答。
明确:无愧于中,无责于外。
四、疏通并理解课文第一段。
(一)学生对照注释,试翻译。
(二)师生共同疏通,落实文句翻译。
1、主要词句
迁:调任官职,这里为左迁。
庐:居住。
陂陀:倾斜不平的样子。
乱流:横渡江水。
穷:寻求到尽头。
幅巾:裹着幅巾。
适:顺应。
以此:因此。
(三)探究第一段文意
1、第一段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明确:
作者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山行图。
作者以简略的笔墨表现了西山的独特风光:山峰连绵起伏、峻峭幽深;松枥满山遍野、遮天蔽日;佛寺宝刹至清至静、远隔尘世;二三子"幅巾应笑,相携徜徉"既是赏景又是风景。
自然因人而增胜,人因自然而怡情。
2、作者描绘这种景观的用意何在?
明确:
通过写西山之景和游西山之趣。
营造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寄寓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为下文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作铺垫。
五、小结
1、文言词语
2、赏析景物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一节课我们将近距离接触九曲亭,看看苏子如此倾心的小亭到底有何可爱之处。
二、疏通并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一)学生对照注释,试翻译。
(二)师生共同疏通,落实文句翻译。
1、主要词句
适:去往效:显示,呈现。
席众客:坐得下,容得下。
睥睨:斜着眼睛看。
陈:陈列,陈设。
厌:满足
责:责备。
胜:优美的景致。
(三)探究第二段文意
1、子瞻在西山废亭"睥睨终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1)此处有地势之利:"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者至此必息",供游者休息。
(2)此处可得赏景之乐: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就此赏景,子瞻自得其乐。
(3)此处有废亭,有树百围,不可加以斧斤,难以修亭,子瞻心存遗憾,"睥睨"既有赏景之喜,又含建亭之心。
2、试赏析本段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明确:
妙用动词,"倚"、"荫"、"俯视"、"仰瞻"、"旁瞩"等动词的运用,既引出了美妙的景致,又使景物之中饱含了人的情趣。
"倚"的闲适洒脱,"荫"的惬意舒适,"俯视"的居高傲气,"仰瞻"的凝神敛气,"旁瞩"的游目骋怀,"笑"的自信潇洒,所有景物都为"我"所用,体现了
景中之"我"的人情美,此段景物可称"有我之境"。
主人公的形象与情致完美地融合在景物之中,又为下文表达"适意为悦"之情做铺。
(四)探究第三段文意
1、联系本文写作背景及回忆少回忆,体味"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
少年轻狂,翩然独往山水之中,以至见者以为仙人。
然而少年已逝,时过境迁,命途多舛,只能洒脱。
作品难免也沾染了一些虚无主义的色彩,但这对作品的质美并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反而使本文的情致显得更真纯。
这种快乐是杂有烦恼的,或者说苏轼兄弟是用这种快乐来征服烦恼的。
消除内心迷惘的不仅仅是外物,而更重要的是内心"无愧于中,无责于外"的人生态度,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胸怀,他们才能真正如赤子一般的面对自然,寻找快乐,解读人生,诠释自我。
三、结合文意,深入鉴赏。
1、结合全文,试分析子瞻之"乐"的内涵。
明确:
(1)游山玩水,建亭赏景,有赏心悦目之乐;
(2)寄情山水,忘却烦恼,有怡然自适之乐;
(3)无愧于中,无责于外,有超然洒脱之乐。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可适当展开。
)
3、试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⑴文章巧用双线结构。
描写苏轼游山建亭行动与赞美苏轼"适意为悦"的情怀相辅相成,而以后者为主线。
每段结末之句前后呼应,使文章脉络清楚,结构清晰。
⑵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炉,景致美、人情美、哲理美浑然一体。
⑶句式运用上,长短相间,整散结合,严整之中有富于变化,增强了文章的音韵美。
(学生就其中一点做出分析即可,教师要从旁引导辅助。
)
四、作业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500字的小。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