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二章第五节行为主义理论.

合集下载

第二章第五节行为主义理论(新)

第二章第五节行为主义理论(新)
❖ 强调社会适应就是指强调行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学 习。美国这一社会条件促使心理学家从对意识的研 究转向对适应性行为的研究。同时,由于工业革命 的完成,在机械和技术方面已取得了最高效率,若 再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更透彻地了解工人,通过 提高工人的身体动作效率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 诚如华生所言,心理学家要帮助和鼓励工业家去解 决这个问题,在工人总体的活动效果上去加以研究。
LOGO
行为主义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 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
❖ 进步主义运动是开始于19世纪90年代的一场广泛的 政治革新运动。这个运动试图撤换政治机构中老的 成员,使用能够科学管理社会的贤人进行治理。它 是温和的乌托邦,而它的目的则是控制社会。
❖ “社会控制万岁……不仅使我们能够对付战争(第一 次世界大战)的严酷要求,而且还可以作为即将到 来的和平与兄弟般关系的基础。”
▪ 布劳(Peter Michael Blau)
社会交换是指个人为了获取回报而又真正得到回报的 自愿性活动。
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 内在奖赏和外在奖赏
LOGO
二、行为主义理论重点介绍
1.桑代克: ❖ 试误说 2.华生: ❖ 刺激—反应说 3.斯金纳: ❖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 强化理论 ❖ 程序教学理论
❖ 对许多革新者来说,行为主义似乎向他们提供了能 够合理地、有效地管理社会的科学工具。通过行为 技术的社会控制是一种最有生命力的革新思想。
LOGO
外:社会历史背景
内:心理学背景
❖总之,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 国绝非偶然,它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 生产实践和政治改良的一种要求和反 映。
❖虽然行为主义的产生受到当时美国社 会的政治、经济和哲学等外部因素的 影响,但是心理学自身的发展则是行 为主义产生的内部因素。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是一种以行为为基础的心理学理论,它将人类行为看作是受环境刺激和经验的作用而发生的。

它的基本思想是,人的行为是受到环境刺激的结果,而不是受到内在的动机或心理因素的结果。

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皮亚杰。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由经验形成,它主要考虑环境因素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

它强调的是,行为是由外在环境、内在环境以及人们对外在刺激的反应来形成的,而不是由内在的动机或心理因素。

因此,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学习和行为的关系,并认为学习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环境之间的关系来改变行为。

行为主义理论还强调了操作性学习和条件反射的重要性,它认为,这两种学习方式是人们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操作性学习是指人们在接触到新的环境时,可以从中学习新的行为,而条件反射则是指人们在接触到外部刺激时,可以学会某种反应。

行为主义理论从一个客观角度来研究人类行为,它将人类行为看作是受环境刺激和经验的作用而发生的,而不是内在的动机或心理因素的结果。

它强调的是,只有通过学习和行为的结合,才能改变人们的行为,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
斯金纳的动物实验
斯金纳在实验中,将老鼠放入一个被称为“斯金纳箱”的装置中,通过操纵食物的给予 和某种刺激(如光或声音),训练老鼠进行特定的操作(如按压杠杆)以获得食物。
经典条件反射在教育中的应用
情绪调节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可以应用于情绪调节,例如,通过将特 定的情绪状态与某些环境或活动关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另一个实例是孩子在学习拼写时,如果孩子 正确地拼写出一个单词,他们会得到赞扬或 奖励。这会强化孩子正确拼写单词的行为, 使他们更有可能在未来正确地拼写单词。
操作性条件反射在教育中的应用
奖励制度
教师可以使用奖励制度来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和学术成就。例如, 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或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时获得奖励。
原理
经典条件反射基于一种刺激-反应机制,通过将无条件刺激(UCS)与中性刺激(CS)关联,使得中性刺激引发 与无条件刺激相同的反应(CR)。
经典条件反射的实验与实例
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巴甫洛夫通过定时呈现食物(无条件刺激)和铃声(中性刺激),使狗 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应。
原理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和模仿在行为习得中 的作用,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 后果,可以学会新的行为和改变已有的行为

社会学习的实验与实例
要点一
实验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波波玩偶实验”是 社会学习理论的经典实验之一。在这个实验中,儿童通过观 察成人对玩偶的行为,学会了对玩偶施加暴力或友善的行为。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不断发展,与其他心理学理论融合,形成了新的流派和观点。例 如,社会学习理论就是行为主义与认知学派的结合。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名词解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行为主义主要观点行为主义理论又称刺激——反应(S—R)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通过环境的改变和对行为的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

在教学中,对学生理想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还要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强化”看作是程序教学的核心,认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一)华生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任意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行为可以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二)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

他的条件反射理论被行为主义学派吸收成为制约行为主义的最根本原则之一。

第2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2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桑代克联结主义理论的小结
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个尝试与错误的过程。 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个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 尝试与错误的过程 时候,动物会表现出多种尝试性反应, 时候,动物会表现出多种尝试性反应,直到出现一个正确反 应把问题解决,这个正确反应就会逐渐固定下来, 应把问题解决,这个正确反应就会逐渐固定下来,成为动物 在这个特定环境下学习到的行为,其它无效反应会逐渐消失。 在这个特定环境下学习到的行为,其它无效反应会逐渐消失。 这种从多种反应中选择一种与特定刺激相联系的过程, 这种从多种反应中选择一种与特定刺激相联系的过程,称为 尝试—错误学习。 尝试—错误学习。
Edward L. Thorndike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论
桑代克将行为与生理反射联系在一起,把大多数行 桑代克将行为与生理反射联系在一起, 为看作是对环境中刺激的反应, 为看作是对环境中刺激的反应,但他与巴浦洛夫不 同,它提出了在某个行为之后出现的刺激影响了未 来的行为。 来的行为。
桑代克的 迷笼实验” “迷笼实验”
讨论:尝试—错误学习的条件是什么? 讨论:尝试—错误学习的条件是什么?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
Skinner. B.F. ,1904-1990,美国 美国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 奠基者。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 奠基者。 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 院士, 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 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 年获美国 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 国家 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
巴浦洛夫、 巴浦洛夫、华生理论的小结
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
1、关于学习结果:使有机体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关于学习结果:使有机体形成“刺激 反应 的联结; 反应” 2、关于学习过程:通过新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结合产生替代作用, 、关于学习过程:通过新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结合产生替代作用, 使前者可以引起原先由后者引发的反应,建立起新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使前者可以引起原先由后者引发的反应,建立起新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概念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二、基本观点(1)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其基本公式为:S-R(S代表刺激,R代表反应),有怎样的刺激就有怎样的反应。

(2)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

学习进程的步子要小,认识事物要由部分到整体(3)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本原则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一系列小的教学单元,在强化的帮助下对教学单元的内容进行学习,才能使强化的频率被最大限度地提高,将出错带来的消极反应降低到最小限度。

在斯金纳条件反射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刺激(提问)——反应(回答)——强化(确认)的原理,制订了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1.小步子原则。

即把学习内容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割成许多细小的单元,分割后的小单元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形成程序化教材或课件。

学生的学习是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这种学习方式称为小步子学习原则。

小步子学习原则要求对学习内容分割适当,对单元划分的大小要由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来确定(不是步子分割得越小越好,否则容易使学生厌倦,也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2.积极反应原则。

斯金纳认为,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有机会对教师提出的每个问题都作出反应。

要改变这种消极的学习,就要求对每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都让学生作出积极反应。

使学生通过选择、填空和输入答案等方式作出反应,以保持积极的学习动机。

3.及时强化原则。

当学生作出反应后,必须使他们知道其反应是否正确。

要求对学生的反应给予“及时强化”或“及时确认”,特别要注意对学生所作出的正确反应给予及时强化,以提高其操作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教师资格考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简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ehaviorist Theory)是指运用行为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学习的一种心理学流派。

行为主义者一般主张,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即S-R,就是形成行为习惯或条件反射,这一过程是通过反复尝试实现的。

他们用外显的、可以观察的刺激和反应来解释学习过程,而反对研究学习的内部过程。

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当然,不同行为派学习理论家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有的很激进,但有的则有一定的折衷倾向。

因此,他们解释学习的角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二、代表人物以及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桑代克为先导,主要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班杜拉等,这里主要针对巴甫洛夫的主要观点以及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

1.人物简介巴甫洛夫(I.P.Pavlov,1849~1936)是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他最早用精确的实验对条件反射做了研究,曾获得诺贝尔奖。

2.经典实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巴甫洛夫研究狗的消化腺分泌时发现,消化腺分泌的多少变化与外在刺激的性质和出现的时间有密切关系。

用开刀手术在狗的腮部唾腺位置连接一导管,引出唾液,并用精密仪器记录唾液分泌的滴数。

实验时给狗食物,并随时观察其唾液分泌情形。

在此实验过程中,巴甫洛夫意外地发现,除食物之外,在食物出现之前的其他刺激(如送食物来的人员或其脚步声等),也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

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

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3.实验发现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第五章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人格理论

第五章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人格理论

第五章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人格理论学习论范型(learning paradigm)强调个体的外部力量而忽视个体的内部力量,认为个体行为的差异来自或主要来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学习经验的差异,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行为是如何习得的。

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严格的实验法,强调提出可验证型的假设,操纵实验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以测量行为反应的变化。

本章主要问题:1.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人格理论2. 多得拉和米勒的刺激反应理论3. 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第一节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一、斯金纳其人斯金纳1904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洲的一个小镇上,父亲是一个律师。

童年时父母很少对他体罚,自幼起创造性很强,自制多种玩具和用具,对机械发明和应用有浓厚的兴趣。

他先学习文学,大学毕业后,他想成为一名作家。

他到了欧洲,但很快发现自己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要说。

他于是放弃了成为作家的愿望,但他并没有失去对人类行为的兴趣。

加上他在欧洲徘徊之际,接触了巴甫洛夫和华生的许多著作,因而他回到美国之后就进了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

斯金纳终于在心理学领域中找到了自己的合适位置。

他为自编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发奋攻读心理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三年内获得博士学位(1931年)。

斯金纳是操作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

斯金纳一生殊荣不断,于1900年8月去世。

主要著作:《有机体的行为》(1938年)《沃尔登第二》(1948年)《科学和人类行为》(1953年)《强化的程序》(1957年)《超越自由与尊严》(1971年)《关于行为主义》(1974年)二、操作条件反射与人类行为的学习运用斯金纳箱对动物进行研究,提出了他的操作条件反射的学习定义。

斯金纳认为学习即行为反应概率的变化。

斯金纳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而反射的基本要素是刺激和反应比行为学习理论所面临的任务,就是指出引起行为反应概率变化的条件,并提出一种分析各种环境刺激的功能的方法,以决定和预测有机体的行为如何习得、如何改变、如何消退。

第五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第五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桑代克迷箱(Puzzle Box)
17
(三)基本观点
学习的实质: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 S-R之间的联结。 他说:“学习即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他认为,联结 指的是情境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是联想主义的观念之间 的联想或联结,联结的形成无须观念为媒介,人生来就具有 许多联结的“原本趋向”,所谓学习,就是在一定情境的影 响下,唤起“原本联结”中的一种联结倾向,并使之加强。
学习的过程:尝试与错误(trial and error)的过程。
18
(三)基本观点
学习的规律: 早期观点:
三条主律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指在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 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 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 次。 效果律(Law of effect):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 到反应结果的影响。
训练前:US -UR 训练中:CS- US-UR 训练后:CS-CR(UR)
人和动物的一切智慧行 为和随意运动都是在无 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 的条件反射。
6
7
巴甫洛夫的程序
8
9
(三)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应用
华生关于恐惧形成的实验:
“Little Albert”实验:将经典性条件反射运用于学习领 域,将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发展成为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有机体的学习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建立, 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
4
(一)人物简介
约翰·布鲁德斯·华生 (Watson,john Broadus 1878—1958), 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 义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有《行为:比较 心理学导论》、《行为主 义心理学》、《行为主 义》、《婴幼儿心理教 养》。

第五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五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一节学习概述一、什么是学习广义的学习包含了动物的学习和人类的学习,指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指人类或学生的学习,是个体在教育环境中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并最终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持久变化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有其独有特点:首先,学生的学习主要以接受间接知识为主,直接掌握现有的间接经验;其次,学生的学习比较系统,是在学校中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综合看,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自己主动获取和掌握知识,同时也需要教师的讲授和指导,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至关重要,只有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特点之一。

二、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一)、学习是有机体与环境维持平衡的途径P91图5-1<学习在不同生命形式中的作用说明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动物的个体生活中,学习所起的作用不同,动物的生命形式越低级,行为的先天成分作用越大;而对于高等动物,尤其是人来说,行为的后天成分在个体生活中的作用越大,其行为受益于后天学习经验的成分就越大。

(二)、学习能促进生理成熟和心理发展(三)、学习推动人类的进化三、学习的分类分类人物1968,,八个水平含义1971,六个水平按学习水平分类加涅按学习的复杂性程度1、信号学习指经由经典型条件作用学到的一些反应,有机体通过此种形式对某种信号做出反应1、连锁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指经由操作条件作用学到的一些条件反应,其反应序列式情境—反应—强化,即通过创设特殊环境,引发有机体特定行为反应,然后选择某些行为进行强化3、连锁学习指将数个刺激—反应联结成较为复杂的行为过程4、言语联想学习指将多个单字联结成语句表达完整意义的过程5、多重辨别学习指对不同的刺激能够进行区分,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2、多重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指对不同事物能够根据自己的标准予以分类处理,并给予各类别不同名称的学习3、具体概念学习4、定义概念学习7、规则学习指能够理解由一些概念构成的规则的学习5、规则学习8、解决问题的学习指能灵活运用概念与原则解决问题的过程6、解决问题的学习☆☆☆☆☆☆☆☆☆☆☆☆☆☆☆☆☆☆☆☆☆☆☆☆☆☆☆☆☆☆☆☆☆☆☆☆☆☆☆☆☆☆☆☆☆☆☆分类人物1977,五类学习含义按学习结果分类加涅按学生学习结果或所学能力不同1、言语信息的学习指以言语信息为媒介而获得的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检查学生是否能复述这些信息,来确认其是否掌握。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导言:自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开端,现代心理学真正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是离散的,缺乏统一和整合,这也表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

到目前为止已经产生了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11个分支学科,并形成了7大主要学派:构造主义、机能主义、格式塔精神分析。

作为第二思潮的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在心理学发展上产生独特魅力,并在各个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产生背景1、理论背景: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在心理学风行了至少50年。

当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现代化生产对人的行为的要求越来越高。

科学管理、行为控制直接通过行为技术的社会控制,作为一种革新的思想收到了人们的高度控制。

2、哲学思想:哲学是每个时代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思想体系,一定时期科学发展方向可定会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

机械唯物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都对行为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行为主义作为心理学体系最根本是对传统心理学——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反叛。

3、自然科学背景:生物学(特别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生理学以及心理学对行为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研究领域1、研究领域突破了以往的意识范围,把人的外在行为放在研究的范围内,提倡用实验观察来研究人们的行为。

2、华生研究行为主义的思维、习惯、情绪和人格.3、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以及人格理论。

4、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的交互决定论。

基本观点行为主义理论又称刺激——反应(S—R)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通过环境的改变和对行为的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

在教学中,对学生理想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还要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5第二章第五节行为主义理论

5第二章第五节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 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
• 进步主义运动是开始于19世纪90年代的一场广泛的 政治革新运动。这个运动试图撤换政治机构中老的 成员,使用能够科学管理社会的贤人进行治理。它 是温和的乌托邦,而它的目的则是控制社会。 • “社会控制万岁……不仅使我们能够对付战争(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严酷要求,而且还可以作为即将 到来的和平与兄弟般关系的基础。” • 对许多革新者来说,行为主义似乎向他们提供了能 够合理地、有效地管理社会的科学工具。通过行为 技术的社会控制是一种最有生命力的革新思想。
• 成功命题 • 刺激命题 • 价值命题 • 剥夺与满足命题 • 攻击与赞同命题
• 布劳(Peter Michael Blau)
• 社会交换是指个人为了获取回报而又真正得到回 报的自愿性活动。 • 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 • 内在奖赏和外在奖赏
二、行为主义理论重点介绍
1.桑代克: • 试误说 2.华生: • 刺激—反应说 3.斯金纳: •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 强化理论 • 程序教学理论
4.基本概念
• • • • • • • • •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社会学习 强化 消退 惩罚 报酬 公正性期待 制度化
5.流派发展演进
• 行为主义
• 桑代克
• 联结说/试错法 • 学习规律
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 华生
• 刺激-反应(S-R)说,经典条件反射
• 斯金纳
• 操作性条件反射(R-S过程)
1.桑代克:试误说
• 饿猫逃出迷笼实验
饿猫逃出迷笼实验介绍
• 桑代克设计了“桑代克迷笼”,将饿猫关入此笼中, 笼中放一条鱼,饿猫急于冲出笼门去吃笼外鱼,但 是要想打开笼门,饿猫必须一气完成三个分离的动 作。首先要提起两个门闩,然后是按压一块带有铰 链的台板,最后是把横于门口的板条拨至垂直的位 置。 • 经观察,刚放放笼中的饿猫以抓、咬、钻、挤等各 种方式想逃出迷笼,在这些努力和尝试中,它可能 无意中一下子抓到门闩或踩到台板或触及横条,结 果使门打开。 • 多次实验后,饿猫的无效动作越来越少,最后一入 迷笼就会立即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触及机关打开门。

第五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五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五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3.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随学习次数的多 寡而有强弱之分;包括使用律(law of use)和失用 律(law of disuse)。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因重 复使用而强化,与此相对应,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 结因练习次数中断或不使用神经的联结而削弱。
第五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五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二、学习的类型 • (一) 加涅的学习分类 • 1、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 • 加涅(R.Gagne,1916- )认为,人类的学习是复杂多
样的,简单低级的学习是复杂的高级学习的基础。 1965年他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把学习划分为八种类型。
第五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1)信号学习。即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 学会对某种信号刺激作出概括性的反应。
第五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学习,就是在一定情境的影响下,唤起“原本联结” 中的一种联结倾向,并使之加强。
• 学习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不是顿悟的过程或 推理的过程。“猫并没有仔细观察情境,也没有细 致地思考,就直接决定该做的事。出于本能与经验, 对于该情境(限于猫饥饿时,外面摆着食物)立即 引起适当的反应” 。
久和稳定的变化。
第五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二)狭义的学习 • 即人类 学习,人类学习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以语言为中介,自
觉的、积极主动的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 • 人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 第一,从内容上看,人类学习比动物学习广阔得多。 • 第二,从方式上看,动物学习是一个直接经验的过程,而人类学
• (6)概念学习。学会对具有共同属性的同类刺激作出 同一的反应,亦即对事物的抽象特征的反应。
• (7)规则学习。规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之间 的关系,规则学习就是要了解这种关系。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人格理论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人格理论

另一些研究者考察了5个月到25个月孩 子的玩具和衣服。发现,女孩比男孩更喜 欢娃娃和过家家玩具。男孩更喜欢运动器 械、工具和汽车。女孩更喜欢粉红色衣服, 男孩更喜欢蓝色衣服。 显然,从很小时候起,男孩、女孩就 被区别对待了。(Pomerleau,et al, 1990)
在性别角色形成过程中,父母和同伴 对儿童抱有性别角色期望,孩子周围的人 也会奖励他们表现出与性别相符的行为, 惩罚那些不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
二、 自我效能感理论 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 作行为的预期。 结果预期:对某种行为导致某种结果 的个人预期。 效能预期: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进行 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结果的预期。
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结果即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从本质上是自我生成能力。 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有:行为的成败经 验、替代性强化、言语劝说、情绪唤醒、情 境条件。
一、 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 (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 替代学习、模仿学习。 首先,观察学习效率高、错误率低; 其次,观察学习是一种间接的学习。
观察学习的类型: 直接的观察学习 抽象性观察学习 创造性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 注意过程即对榜样的知觉; 保持过程即示范信息的贮存; 动作复现过程即记忆向行为的转变; 动机过程即从观察到行为。
?迫使有机体学习的任何一种的刺激?是人格的能量源泉?迫使有机体学习的任何一种的刺激?是人格的能量源泉索诱发?用以降低或消索诱发?用以降低或消为或心理活动?即内驱力降低?即内驱力降低?指导有机体选择行为的方向的刺激?决定有机体何时何地做出何种行为反应?指导有机体选择行为的方向的刺激?决定有机体何时何地做出何种行为反应反应反应线索线索强化强化人格的发展人格发展的本质是通过驱力降低机制习得的刺激反应联结不断增多

行为主义理论ppt课件

行为主义理论ppt课件
.
.
.
经典条件反射示意图
无条件刺激 US(食物)
条件刺激 CS(铃声)
条件刺激 CS(铃声)
无条件反应 UR(唾液分泌)
无条件刺激 US(食物)
条件反应 SR(唾液分泌)
.
无条件反应 UR(唾液分泌)
经典条件作用的几个重要概念:
• 强化 :伴随条件刺激的呈现给予无条 件刺激。强化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 条件。
• 泛化 :对一个条件刺激形成的条件反 应,可以由类似的刺激引起。
• 消退 :己形成的条件反射由于不再受 到强化,反应强度趋于减弱乃至该反 应不再出现,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
.
Q:何謂〝強化〞(增強)reinforcement?
影響S—R聯結強度,或增加CR出現頻率的一 切程序。
Q:何謂〝類化〞(stimulus generalization)?
.
.
.
.
.
.
.
.
.
经典的条件作用
经典的条件作用又叫应答条件作用或巴甫洛夫条 件作用。 他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个中性刺 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的配对,最后能引起原来只 有无条件的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这就是初级条 件反应的形成。在初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又可以 引入一个新的中性刺激建立次级条件反射。
计划性思维
.
人格论
• 人格乃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是我们所有的 各种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 由于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不同,不同的人 便因之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习惯系统
• 哪种习惯更占优势,这种习惯就容易形成 人格
• 人格是可以改变的,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 在新环境中不得不养成新的习惯系统,人 格也就得到改造
.
评价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可以分为经典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和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即操作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两大学派。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反 应的联结。把外在的环境看作是刺激,把伴随而来的 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环境在个体的学习中有很重 要的作用,学习者能学到什么知识不是由学习者个体 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所处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的学习 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做出的相应反应。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三条,它们分别是:学 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 试与错误”,直到最后成功的过程;强化是学习成功 的关键。
代表人物


斯金纳( B.F.Skinner , 1904-1990 ) 哲学博士,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主 要代表,是操作条件学习(或工具 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创始人和行为 矫正术的开创者。被称为操作行为 主义。 代表作有:《有机体的行为》 (1938) 、 《 科 学 和 人 类 行 为 》 (1953)、《言翰.华生(John B.Watson, 1878-1958), 美国心理学家,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 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 ”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 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 华生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15年当选
行为主义案例




五年级数学吴老师给全班学生布置了一个数学家庭作业,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编 应用题并解题。上课的时候,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编的题目。她第一个叫小东上讲台说, 小东大胆地上讲台介绍自己编的数学题,并向全班同学演示他解题的过程。当小东在台 上讲的时候,另一名学生小王一直在和其他同学讲话,破坏班级秩序。吴老师已经警告 过他了,这次小王又不听话。吴老师不允许他打扰小东的讲话,让他到楼道里站着反思 一下自己的行为。小东介绍完数学题,给其他同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吴老师问还有没 有其他同学愿意上台介绍时,很多学生都举手了。 接下来,吴老师让一个擅长数学的学生童童讲自己编的题目,以及解题的过程。童童满 脸通红地站起来,当走到讲台边时,全身都在发抖。童童站了好几秒钟才开始说话。但 是他太紧张了,根本讲不下去。童童是一个害羞的孩子。吴老师知道童童经常在很多人 面前不敢张口。但是吴老师想,童童的数学学得不错,他应该能够讲清楚他的题目。但 吴老师错了,童童最终还是很窘迫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而且其他同学也变得不敢上 前说了。 吴老师决定帮助童童恢复自尊。她让童童在自己的座位上回答问题。后来她问了童童设 计的数学题是什么,童童用非常小的声音回答了。吴老师说:“非常好,童童!那你是 怎么解这个题的?”童童受到了老师的鼓励,渐渐对自己有了信心,胆子也变大了,接 着把自己解题的过程完整地向同学们演示出来了。 童童讲的过程中,吴老师发现站在走道里的小王一直贴着后面的窗户认真听课,就在童 童讲完后让他回到了教室。

第五章行为主义的理论与技术

第五章行为主义的理论与技术
条件反射的泛化即条件反射形成后, 给有机体呈现类似于原先条件刺激的刺激 或情境,也会使有机体诱发出原先的条件 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 (建立前)
第二阶段
(建立中)
第三阶段
(建立后)
CS(节拍器声)无反应 UCS(食物)UCR(流唾液)
CS(节拍器声)
森克、南非的沃尔普、美国的班都拉、贝克等人。行为疗法是继
精神分析之后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
所谓适应不良性行为是不健康的、异常的行为,可以
有各种不同的原因,有些是神经系统病理变化或生化代谢紊
乱而引起的症状,有些则是由于错误的学习所形成。
行为疗法是运用心理学派根据实验得出的学习原理,是一种 治疗心理疾患和障碍的技术,行为疗法把治疗的着眼点放在 可观察的外在行为或可以具体描述的心理状态上。行为主义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既然好的行为可以通过 学习而获得,不良的行为、不适应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训 练而消除。行为疗法基于严格的实验心理学成果,遵循科学 的研究准则,运用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 论、强化作用等基本原理,采用程序化的操作流程,帮助患 者消除不良行为,建立新的适应行为。
影响。
1、强化:是通过控制某种行为产生的后果来增加此种行 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的方式。分为正强化、负强化。
2、惩罚:是通过给予一些刺激以控制行为产生的后果来减 少行为重新出现的可能性的方式。交通事故 停止玩耍
3、强化程序:是指被强化行为产生的环境对该行为提供 强化物的具体形式,包括强化的频度、次数等。分为连续 强化、间断强化(固定比率、变动比率、固定时间间隔、 变动时间间隔)
(一)乘汽车去机场,看到一前往机场方向的大指路牌。 (二)来到民航候机场大门口。

行为主义的理论与方法

行为主义的理论与方法

行为主义的理论与方法行为主义者认为环境对行为的塑造至关重要,因此他们强调对环境中刺激的关注,包括对奖赏和惩罚的反应以及学习来自环境的新行为的能力。

行为主义理论主要关注三个方面:学习、情绪和语言。

关于学习,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基于环境刺激和响应的关系。

当一个人做出一个正确的反应时,他们会得到奖励,这会促进他们以后做出相同的反应。

相反,如果一个人做出错误的反应,他们可能会受到惩罚,从而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

因此,行为主义强调奖励和惩罚对于塑造人们的行为是至关重要的,并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反复训练而被改变的。

关于情绪,行为主义者认为情绪是对刺激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可以通过训练和其他方法进行加强或减弱。

这种方法被称为条件反射。

例如,如果一个人在吃某种食物时感到恶心,他们可能会开始对这种食物产生厌恶情绪。

通过反复暴露于这种食物,并逐渐减少反应,这种恶心情绪可以减弱或消失。

关于语言,行为主义者将语言视为一种被学习的行为,而非一种与出生即有的本能。

他们认为语言可以通过模仿、奖励和惩罚等方式来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被称为模仿学习。

模仿学习需要一个模仿者和一个被模仿者。

当模仿者模仿被模仿者的语言时,如果获得了奖励,那么他们就更有可能采用这种语言。

这种方法也被用于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能力。

最后,行为主义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和统计测量方法。

行为主义者主张使用实验设计来研究人们的行为。

通过对不同变量(例如奖励或惩罚方式)的控制,行为主义者可以确定这些变量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的影响。

此外,行为主义研究还注重使用统计测量方法来评估行为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总之,行为主义是一种以行为为中心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注重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以及奖励和惩罚的作用。

行为主义通过实验和条件反射方法来研究行为,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训练和模仿学习而被改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华生作为机能主义心理学集大成者安吉尔的学生,深受机能主 义心理学的影响。机能主义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意识作为适应 环境的工具,也就抹煞了人在意识指导下的行为与动物本能行 为之间的本质差异,把人的行为等同于动物的行为,为华生提 出行为主义原则做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 华生的行为主义正是把机能主义心理学合乎逻辑地推向极端, 剔除掉原来残余的思辨遗迹,把机能主义顺利地过渡到行为主 义。正如华生本人指出:“行为主义是唯一彻底而合乎逻辑的 机能主义。”其实安吉尔在1910年就已预见到,就像灵魂这个 词从心理学中消失一样,意识这个词也很可能从心理学中消失。 而后安吉尔更加明确地认为,如果取消意识范畴的存在,而代 之以客观地描述动物和人的行为,这将对心理学是十分有益的。 所以,华生宣布取消意识,反对内省,并不是对机能主义方向 的背叛,而是这种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是在反对构造主义 心理学上,行为主义比机能主义做得更加彻底。
2.行为主义理论产生的背景 • 社会历史背景
• 它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 • 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
• 心理学背景
• 心理学自身发展是行为主义产生的内部因素 • 行为主义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行为主义的产生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和
生产实践的需要
• 到19世纪后半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工业革 命进程中,同时开始了城市化运动。农业人口逐渐 成为城市人口,农民成为产业工人。从农村进入城 市的人们必须学会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技能,国家 需要加强对这些人的训练。 • 强调社会适应就是指强调行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学 习。美国这一社会条件促使心理学家从对意识的研 究转向对适应性行为的研究。同时,由于工业革命 的完成,在机械和技术方面已取得了最高效率,若 再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更透彻地了解工人,通过 提高工人的身体动作效率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 诚如华生所言,心理学家要帮助和鼓励工业家去解 决这个问题,在工人总体的活动效果上去加以研究。
行为主义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 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
• 进步主义运动是开始于19世纪90年代的一场广泛的 政治革新运动。这个运动试图撤换政治机构中老的 成员,使用能够科学管理社会的贤人进行治理。它 是温和的乌托邦,而它的目的则是控制社会。 • “社会控制万岁……不仅使我们能够对付战争(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严酷要求,而且还可以作为即将 到来的和平与兄弟般关系的基础。” • 对许多革新者来说,行为主义似乎向他们提供了能 够合理地、有效地管理社会的科学工具。通过行为 技术的社会控制是一种最有生命力的革新思想。
• • • • • • • • •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社会学习 强化 消退 惩罚 报酬 公正性期待 制度化
5.流派发展演进
• 行为主义
• 桑代克
• 联结说/试错法 • 学习规律
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 华生
• 刺激-反应(S-R)说,经典条件反射
• 斯金纳
• 操作性条件反射(R-S过程)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 1.确定了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消除了传统心理学的主观性,格守一般科学 共有的客观性原则。 • 2.发展了客观的观察方法,使心理学在方 法上益趋精进。华生的预测与控制行为的观 点促进应用心理学的发展,他的环境决定论 观点影响美国心理学达30年。
3.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练习律
• 这个定律分为两个次律: • ①应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 就会变强; • ②失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久不应用, 就会变弱。 • 练习律的实质就是强化刺激与反应的感应结。反应 在情境中用得越多,它与这个情境发生的联结越牢 固。反之,长期不用这个反应,这种联结就趋于减 弱。后来,桑代克修改了这条定律,指出单纯的重 复练习,不如对这个反应的结果给以奖赏取得的效 果更大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桑代克的理论主要缺点
主要表现在: • 他的“学习理论”具有机械性 • 他只注意人的外部行为 • 为了研究这种行为把它分解成最简单的 要素,即刺激—反应单元 • 但是他忽视了对心理元素和意识的研究
2.华生:刺激—反应说
• 小艾伯特(Little Albert)实验
实验介绍:
• 小艾伯特是日托中心的一个健康、正常的幼儿,当时他只有 11个月又5天。 • 条件刺激是一只小白鼠。小艾伯特最初的反应是好奇。他看 着它,似乎想用手去触摸它。 • 无条件刺激是用铁锤敲击一段钢轨发出的声音。这显然是一 种令人生厌的声音,因为小艾伯特的无条件反应是惊怕、摔 倒、哭闹和爬开。 • 在白鼠与敲击钢轨的声音一起出现3次后,光是白鼠就会引 起害怕和防御的行为反应。在6次条件作用后,小艾伯特见 到白鼠时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 在小艾伯特1岁又21天时,华生进行了一系列泛化测验,即 在小艾伯特面前呈现小白兔、小白狗和白色裘皮大衣等。在 每一种情况下,小艾伯特都表现出一种很强的情绪反应。 • 因此,华生得出结论:条件化的情绪反应具有扩散或迁移的 作用。而在适当的条件下,又可分化开来,形成分化的条件 情绪反应。例如,除条件刺激白鼠外,其它刺激单独使用时 都不以敲击声来强化,则扩散消失,只对白鼠保留反应。
(3)效果律
• 这个定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感受将决定 个体学习的效果。即如果个体对某种情境所 起的反应形成可变联结之后伴随着一种满足 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增强;反之,如果伴 随的是一种使人感到厌烦的状况,这种联结 就会减弱。 • 桑代克在20世纪30年代进一步考察了这条定 律,发现,感到满足比感到厌烦能产生更强 的学习动机,因此他修正了效果律,更强调 奖赏,而不大强调惩罚。
• 斯金纳箱
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实验
• 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 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 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 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 • 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的不同在于: • (1)在斯金纳箱中的被试动物可自由活动,而不是被绑在架 子上; • (2)被试动物的反应不是由已知的某种刺激物引起的,操作 性行为(压杠杆或啄键)是获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手段; • (3)反应不是唾液腺活动,而是骨骼肌活动; • (4)实验的目的不是揭示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而是为了表 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行为。
桑代克的结论
• 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 “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 • 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 的联结系统。” • 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 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 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 根据他的这一理论,人们称他的关于学习的 论述为“试误说”。
小结:
• 总之,桑代克强调刺激与反应形成的一切联结都以 应用和满足而增强,以失用和烦恼而减弱。因此教 育必须遵循这两条主要的学习定律。教师应当了解 有效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儿童对学习有强烈的兴趣和 喜悦上。 • 有鉴于此,教师应当先将作业中的乐趣讲给学生听, 或以自己的热情激起儿童的准备;要仔细地规定和 严格地控制反应的顺序,通过不断的练习,最终形 成所需的习惯;要注意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是否疲劳 和厌倦;要注意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可使学生 感到十分困难,因而导致气馁。
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学习定律
(1)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 (2)练习律(Law of Exercise) (3)效果律(Law of Effect)
(1)准备律
• 这个定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 ①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传导而不受任 何干扰,就会引起满意之感; • ②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不得传导就会 引起烦恼之感; • ③当一个传导单位未准备传导时,强行传导就会 引起烦恼之感。 • 准备律是反应者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一切反应 是由个人的内部状况和外部情境所共同决定的。 因此学习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是一种活动。 学习者必须要有某种需要,体现为兴趣和欲望。 此外良好的心理准备还应包括对该情境起反应所 必不可少的素养和能力准备。
• 成功命题 • 刺激命题 • 价值命题 • 剥夺与满足命题 • 攻击与赞同命题
• 布劳(Peter Michael Blau)
• 社会交换是指个人为了获取回报而又真正得到回报 的自愿性活动。 • 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 • 内在奖赏和外在奖赏
二、行为主义理论重点介绍
1.桑代克: • 试误说 2.华生: • 刺激—反应说 3.斯金纳: •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 强化理论 • 程序教学理论
1.桑代克:试误说
• 饿猫逃出迷笼实验
饿猫逃出迷笼实验介绍
• 桑代克设计了“桑代克迷笼”,将饿猫关入此笼中, 笼中放一条鱼,饿猫急于冲出笼门去吃笼外鱼,但 是要想打开笼门,饿猫必须一气完成三个分离的动 作。首先要提起两个门闩,然后是按压一块带有铰 链的台板,最后是把横于门口的板条拨至垂直的位 置。 • 经观察,刚放放笼中的饿猫以抓、咬、钻、挤等各 种方式想逃出迷笼,在这些努力和尝试中,它可能 无意中一下子抓到门闩或踩到台板或触及横条,结 果使门打开。 • 多次实验后,饿猫的无效动作越来越少,最后一入 迷笼就会立即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触及机关打开门。
第二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第五节 行为主义理论
——华生、斯金纳、班杜拉学习理论 主讲:刘松 副教授
一、行为主义理论简介
1.行为主义理论(学习理论) 主要解释学习是在既有行为之上学习新行 为的历程,是关于由“行”而学到习惯性 行为的看法。 •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反应与刺激的联结 (S-R)。 • 学习过程: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 做出与此对应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的 联结就是所谓的学习。
桑代克的其它理论
• 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 • 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关系 (详见“桑代克理论介绍”)
对桑代克理论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