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七年级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
人教版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元二次方程一、本章知识结构框图2a二、具体内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1.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未知数个数为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整式方程,可化为一般形式:2.正确识别一元二次方程中的芥项及各项的系数(1)明确只有当二次项系数a^O时,整式方程ax2+bx + c = O才是一元二次方程。
(2)各项的确定(包括各项的系数及各项的未知数).(3)熟练整理方程的过程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与检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4.列出实际问题的一元二次方程(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明确一元二次方程是以降次为目的,以配方法、开平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方法为手段,从而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2.根据方程系数的特点,熟练地选用配方法、开平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体会不同解法的相互的联系:4.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1)开平方法:对于形如x2 = n或(0¥ + /,)2=〃(。
0)的一元二次方程,即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而另一边是一个非负数,可用开平方法求解-形如/ = 〃的方程的解法: 当〃>0时,X = ±yfn ;当n = 0 时,Xj = %, = 0 ;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
(2)配方法:通过配方的方法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x + 〃i)2=,?的方程,再运用开平方法求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①移项:把一元二次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②“系数化1”:根据等式的性质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③配方:将方程两边分别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方程变形为(X + 〃?)2=〃的形式:④求解:若77 >0时,方程的解为x = —土丁?,若〃<0时,方程无实数解。
(3)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ax2+bx + c = 0(a^0)的根工=一”±?';耻:2a当b2-4ac>。
自学初中数学资料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自学资料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第1页共8页自学七招之日计划护体神功:每日计划安排好,自学规划效率高非学科培训【知识探索】1.一般地,对于方程,(1)当时,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2)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当时,因为对任意实数,都有,所以方程无实根.【错题精练】例1.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1)把原方程变形为__________ (2)根据平方根意义,①当,且a,c异号时,方程的解是__________ .②当,时,原方程的解是,当,且a,c同号时,原方程__________例2.一元二次方程(x−1)2=2的解是()A. x1=−1−√2,x2=−1+√2;B. x1~=1−√2,x2=1+√2;C. x1~=3,x2~=−1;D. x1=1,x2~=−3.例3.已知,则的值为__________【举一反三】1.关于x的方程能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的条件是__________2.若实数a,b满足(a2+b2−3)2=25,则a2+b2的值为()A. 8;B. 8或-2;C. -2;D. 28.3.的根是__________4.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方程的根为__________第2页共8页自学七招之智慧树神拳:知识内容体系化,思维导图来助力非学科培训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知识探索】1.配方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通过移项、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的系数,将原方程变形为(、是已知数)的形式;(2)通过方程两边同时加“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将的左边配成一个关于的完全平方公式,方程化为;(3)①当时,再利用开平方法解方程;②当时,原方程无实数根.【说明】(1)对于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用配方法来解;(2)由方程(),把移到等式右边,在两边同时除以,得.【错题精练】例1.已知x2−2(n+1)x+4n是一个关于x的完全平方式,则常数n= .例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例3.若方程x2﹣8x+m=0可以通过配方写成(x﹣n)2=6的形式,那么x2+8x+m=5可以配成()A. (x﹣n+5)2=1B. (x+n)2=1C. (x﹣n+5)2=11D. (x+n)2=11【举一反三】1.把方程13x2−x−5=0,化成(x+m)2=n的形式得()A. (x−32)2=294;第3页共8页自学七招之以背代诵掌:高效记忆有妙招,以背代诵效果好非学科培训B. (x−32)2=272;C. (x−32)2=514;D. (x−32)2=694.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2=0的一个根为﹣1,则m的值为.3.已知可变为的形式,则__________ 4.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5.用适当的数填空__________ =__________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因式分解法)【知识探索】1.通过因式分解,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等于零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像这样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错题精练】例1.已知2x(x+1)=x+1,则x=.例2.已知实数(x2−x)2−4(x2−x)−12=0,则代数式x2−x+1的值为.第4页共8页自学七招之智慧树神拳:知识内容体系化,思维导图来助力非学科培训例3.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和斜边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该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 .【举一反三】1.解方程:2.已知实数x满足(x2−x)2−3(x2−x)−4=0,则代数式x2−x的值为.3.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6,第三边的边长是方程的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 .4.解下列方程(1)x2−2x=0;(2)3x(x−1)=2−2x.四、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知识探索】1.当△0时,方程()的实数根可写为的形式,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说明】求根公式表达了用配方法解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结果.【错题精练】例1.已知x=−b+√b2−4c(b2−4c>0),则x2+bx+c的值为.2例2.若实数a、b满足,则=__________ .第5页共8页自学七招之以背代诵掌:高效记忆有妙招,以背代诵效果好非学科培训例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c)x2+2bx+(a−c)=0,其中a,b,c分别为△ABC三边的长.(1)如果x=−1是方程的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如果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如果△ABC是等边三角形,试求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举一反三】1.一元二次方程x2-2x-m=0可以用公式法解,则m=().A. 0B. 1C. -1D. ±12.若方程的一个根为,则另一根为__________ .3.徐涛同学用配方法推导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时,对于的情况,他是这样做的:小明的解法从第__________ 步开始出现错误;这一步的运算依据应是__________ .第6页共8页自学七招之智慧树神拳:知识内容体系化,思维导图来助力非学科培训1.用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1)(2)(3)(4)2.方程化为的形式是__________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_直接开平方法_第1课时
什么叫做平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 做a的平方根。用式子表示:
若x2=a,则x叫做a的平方根。
记作x= a
即x= a 或x= 9的平方根是__±__3__
4
25
a
的平方根是___52___
尝试(利用平方根定义)
如何解方程(1)x2=4,(2)x2-2=0呢?
解(1)∵x是4的平方根 ∴x=±2
即此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或根)为: x1=2,x2 =-2
(2)移项,得x2=2 ∵ x就是2的平方根
∴x= 2
2 2 即此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为: x1=
,x2=
典型例题
例1解下列方程
(1)x2-1.21=0
(2)4x2-1=0
解(1)移项,得x2=1.21
∴x=±1.1
即 x1=1.1,x2=-1.1
则m、n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B )
A.n=0
B.m、n异号
C.n是m的整数倍 D.m、n同号
练一练
3、解下列方程: (1)(x-1)2 =4 (2)(x+2)2 =3 (3)(x-4)2-25=0 (4)(2x+3)2-5=0 (5)(2x-1)2 =(3-x)2
练一练
4一个球的表面积是100cm2, 求这个球的半径。 (球的表面积s=4R2,其中R是 球半径)
变成(x+h)2=k (k≥0)的形式;
解:(1)移项,得(x-1)2=4 ∴x-1=±2
即x1=3,x2=-1
例2解下列方程: 典型例题
(2) 12(3-2x)2-3 = 0
分析:第2小题先将-3移到方程的右边,再 两边都除以12,再同第1小题一样地去解,然后 两边都除以-2即可。
(完整版)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知识点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知识框架知识点、概念总结1.一元二次方程: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有四个特点: (1)含有一个未知数;(2)且未知数次数最高次数是2;(3)是整式方程。
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
如果能整理为 ax 2+bx+c=0(a≠0)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二次方程; (4)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2+bx+c=0时,应满足(a ≠0);3。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 2+bx+c=0(a ≠0).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 2+bx+c=0(a ≠0)后,其中ax 2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4。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b a x =+2)(的一元二次方程。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a x +是b 的平方根,当0≥b 时,b a x ±=+,b a x ±-=,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不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 b ab a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222)(2b x b bx x ±=+±。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现将已知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化二次项系数为1;常数项移到右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使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变形为(x+p )2=q 的形式,如果q ≥0,方程的根是x=—p ±√q ;如果q <0,方程无实根. (3)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公式讲解四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公式讲解四一元二次方程根教学设计 4一、复习引入1、已知方程 x2—ax—3a=0的一个根是6,则求a及另一个根的值。
2、有上题可知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与根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实我们已学过的.求根公式也反映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这种关系比较复杂,是否有根简洁的关系?3、有求根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x1= ,x2= 、观察两式左边,分母相同,分子是—b+√b 2—4ac与—b—√b 2—4ac。
两根之间通过什么计算才能得到更简洁的关系?二、探索新知解下列方程,并填写表格:方程x1x2x1+x2x1、 x2x2—2x=0x2+3x—4=0x2—5x+6=0观察上面的表格,你能得到什么结论?(1)关于x的方程 x2+px+q=0(p,q为常数,p2—4q≥0)的两根x1,x2与系数p,q之间有什么关系?(2)关于x的方程ax2+bx+c=0(a≠0)的两根x1, x2与系数a,b,c之间又有何关系呢?你能证明你的猜想吗?解下列方程,并填写表格:方程x1x2x1+x2x1、 x22x2—7x—4=03x2+2x—5=05x2—17x+6=0小结:1、根与系数关系:(1)关于x的方程x2+px+q=0(p,q为常数,p2—4q≥0)的两根x1,x2与系数p,q的关系是:x1+x2=—p,x1、 x2=q(注意:根与系数关系的前提条件是根的判别式必须大于或等于零。
)(2)形如的方程ax2+bx+c=0(a≠0),可以先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再利用上面的结论。
即:对于方程 ax2+bx+c=0(a≠0)(可以利用求根公式给出证明)例1:不解方程,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例2:不解方程,检验下列方程的解是否正确?例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是—1和2,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方程、(你有几种方法?)例4: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是,求另一根及k的值、变式一:已知方程的两根互为相反数,求k;变式二:已知方程的两根互为倒数,求k;三、巩固练习1、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是1,求另一根及m的值、2、已知方程的一个根为,求另一根及c的值、四、应用拓展1、已知关于x的方程的一个根是另一个根的2倍,求m 的值、2、已知两数和为8,积为9,求这两个数、3、 x2—2x+6=0的两根为x1,x2,则x1+x2=2,x1x2=6、是否正确?五、归纳小结1、根与系数的关系:2、根与系数关系使用的前提是:(1)是一元二次方程;(2)判别式大于等于零、六、布置作业1、不解方程,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
解一元二次方程及不等式的解法
适用能因式分解的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法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公式法1、因式分解法移项:使方程右边为0因式分解: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方法:一提,二套,三十字,四分组 由A?B=0,则A=0或B=0,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2、公式法将方程化为一般式写出a 、b 、c求出ac b 42-,若<0,则无实数解若>0,则代入公式求解解下列方程:1、)4(5)4(2+=+x x2、x x 4)1(2=+3、22)21()3(x x -=+4、31022=-x x5、(x+5)2=166、2(2x -1)-x (1-2x )=07、x 2=648、5x 2-52=09、8(3-x )2–72=0 10、3x(x+2)=5(x+2)11、(1-3y )2+2(3y -1)=012、x 2+2x+3=013、x 2+6x -5=014、x 2-4x+3=015、x 2-2x -1=016、2x 2+3x+1=017、3x 2+2x -1=018、5x 2-3x+2=019、7x 2-4x -3=020、-x 2-x+12=021、x 2-6x+9=022、22(32)(23)x x -=-23、x 2-2x-4=024、x 2-3=4x25、3x 2+8x -3=026、(3x +2)(x +3)=x +1427、(x+1)(x+8)=-1228、2(x -3)2=x 2-929、-3x 2+22x -24=030、(2x-1)2+3(2x-1)+2=031、2x 2-9x +8=032、3(x-5)2=x(5-x)33、(x +2)2=8x 34、(x -2)2=(2x +3)235、2720x x +=36、24410t t -+=37、()()24330x x x -+-=38、2631350x x -+=39、()2231210x --=40、2223650x x -+=41、()()2116x x ---=42、()()323212x x -+=44、22510x x +-=45、46、21302x x ++=、 二.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x -2)2=(2x-3)2042=-x x 3(1)33x x x +=+x 2-23x+3=0()()0165852=+---x x 三.利用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51)12(212=-y 4(x-3)2=2524)23(2=+x四. 利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7x=4x 2+201072=+-x x五. 利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3x 2+22x -24=02x (x -3)=x -3.3x2+5(2x+1)=0 六. 选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x +1)2-3(x +1)+2=022(21)9(3)x x +=-2230x x --= 2)2)(113(=--x x x (x +1)-5x =0.3x (x -3)=2(x -1)(x +1).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知识点一: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标准式)任意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总可以化为一般形式:或. 知识点二: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或的解集可以联系二次函数的图象,图象在轴上方部分对应的横坐标值的集合为不等式的解集,图象在轴下方部分对应的横坐标值的集合为不等式的解集.设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为且,,则相应的不等式的解集的各种情况如下表:二次函数()的图象039922=--x x有两相异实根有两相等实根无实根知识点三: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1)先看二次项系数是否为正,若为负,则将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2)写出相应的方程,计算判别式:①时,求出两根,且(注意灵活运用因式分解和配方法);②时,求根;③时,方程无解(3)根据不等式,写出解集.规律方法指导1.解一元二次不等式首先要看二次项系数a是否为正;若为负,则将其变为正数;2.若相应方程有实数根,求根时注意灵活运用因式分解和配方法;3.写不等式的解集时首先应判断两根的大小,若不能判断两根的大小应分类讨论;4.根据不等式的解集的端点恰为相应的方程的根,我们可以利用韦达定理,找到不等式的解集与其系数之间的关系;5.若所给不等式最高项系数含有字母,还需要讨论最高项的系数例1.解下列一元二次不等式(1);(2);(3)(1)解:因为所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函数的简图为:因而不等式的解集是.(1)练习:解下列不等式(2) ; ;02732<+-x x ;0262≤+--x x ;01442<++x x ;0532>+-x x062=--x x 01522=--x x ;01662=++x x ;08232≥+--x x ;0542≥+-x x ;31≥-x x ;。
初中数学联赛题型解读四:一元二次方程
2001~2016年联赛二次方程考察分值
50
45
45
45 39
40 35
34
32
39 32
30
27
27
x2
c a
b a
(4) 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开方;配方;公式法;因式分解.
2. 一元二次方程的常见问题
简单的介绍一下初中阶段可以学习和使用的 10 种常见因式分解的方法
(1) 可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
绝对值方程;分式方程;根式方程;
(2) 判别式
利用判别式的非负性
(3) 根系关系
通过根的性质或方程,找到系数之间的关系或方程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知识与常见问题
1. 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与解法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ax2 bx c 0a 0
(1) 判别式: b2 4ac
1
(2)
求根公式: x1,2 b
b2 4ac , 0
2a
(3)
根系关系:
x1 x1 x2
【例3】
(2012
年竞赛)如果关于
x
的方程
x2
kx
3 4
k2
3k
9 2
0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
x1
,
x2 ,那么
x 2011 1
x 2012 2
的值为_________.
【解析】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全章讲义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全章讲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包括四种: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图像法。
1、因式分解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使每个一次因式等于0,从而求出方程的解。
2、配方法:通过加减平方完成方程的配方,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个完全平方式的形式,从而求出方程的解。
3、公式法:利用求根公式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其中求根公式为x=(-b±√(b²-4ac))/2a。
4、图像法:通过绘制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找出方程在x轴上的根,从而求出方程的解。
例1、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x²-3x-10=0.解:将方程化为(x-5)(x+2)=0,得到x=5或x=-2.例2、用配方法解方程2x²+5x-3=0.解:将方程改写为2(x+5/4)²-121/16=0,得到x=-3/2或x=1/2.例3、用公式法解方程3x²+4x-1=0.解:根据求根公式,得到x=(-4±√52)/6,化简后得到x=-1/3或x=1/2.例4、用图像法解方程x²-2x-3=0.解:绘制出方程的图像,找到x轴上的两个根,得到x=-1和x=3.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解法包括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求根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
选择合适的解法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当方程一边为完全平方式,另一边为非负数时,可用直接开平方法;当方程的一边为一次因式的乘积,而另一边可以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的形式时,运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当方程的一边较易配成含未知数的完全平方式,另一边为非负数时,常用配方法;当不便用上面三种方法时,就用求根公式法。
例如,对于方程$2x-8=\sqrt{x+2}$,可以使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对于方程$(1-x)^2-9=0$,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对于方程$2x(x-3)=5(x-3)$,可以使用配方法求解;对于方程$(4x+y)^2+3(4x+y)-4=0$,可以使用求根公式法求解。
一元二次方程七年级知识点
一元二次方程七年级知识点在初中数学中,一元二次方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比较难理解的一部分内容。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点。
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²+bx+c=0,其中a、b、c为常数,x为未知数。
一元二次方程是关于未知数x的二次方程,也就是说,未知数最高次幂是2,常数项为0。
该方程中a、b、c三个常数可以是任意实数,但是a的系数不能为0。
例如:2x²+4x-3=0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实例。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配方法和因式分解法。
(1)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它的主要思想是利用方程两边相等,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为(a±b)²的形式,然后利用开平方的方法得到未知数x的值。
例如: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x²+4x-3=0,我们可以将其变形为2(x+1)²-5=0的形式,然后再利用开平方的方法求解。
(2)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也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方法,它的主要思想是将一元二次方程按照某种方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得到未知数x 的值。
例如:对于一元二次方程x²-5x+6=0,我们可以将其因式分解为(x-2)(x-3)=0的形式,进而得到x的值。
3. 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求解图形面积和体积等等。
例如:一颗质量为2kg的物体以4m/s的初速度从高度为10m 的位置落下,求它落地时的速度。
我们可以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来描述该物体的运动轨迹:h=10-4t²/2,其中h表示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t表示物体下落的时间。
当物体落地时,h=0,代入方程中,得到t=1秒。
然后再通过v=gt+v₀(其中v₀表示物体的初速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求解出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即v=9.8×1+4=13.8(m/s)。
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是中考的重点内容,也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解一元二次方程是重要的应用,不管是直接开平方,还是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等方法解方程,四种解法各有不同,不同的依据,不同的适用范围,都需要同学们重点掌握的,然后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
下面我们通过实例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让同学们在考试中得心应手,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谨记各部分的注意事项,记住各种方法的适用方位,在考试中灵活运用,避免出现错误。
一、直接开平方法:依据的是平方根的意义,步骤是:①将方程转化为x=p或(mx+n)=p的形式;②分三种情况降次求解:①当p>0时;②当p=0时;③当p<0时,方程无实数根。
需要注意的是:直接开平方法只适用于部分的一元二次方程,它适用的方程能转化为x=p或(mx+n)=p的形式,其中p为常数,当p≥0时,开方时要取“正、负。
二、配方法:把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左端配成一个含有未知数的完全平方式,右端是一个非负常数,进而可用直接开平方法来求解。
一般步骤:移项、二次项系数化成1,配方,开平方根。
配方法适用于解所有一元二次方程。
三、公式法:利用求根公式,直接求解。
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数代入求根公式,直接求出方程的解。
一般步骤为:(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确定a、b、c的值;(3)计算b-4ac的值;(4)当b-4ac≥0时,把a、b、c及b-4ac的值代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求得方程的根;当b-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需要注意的是: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又叫万能方法,对于任意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只要有解,就一定能用求根公式解出来。
求根公式是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结果,用它直接解方程避免繁杂的配方过程。
因此没有特别要求,一般不会用配方法解方程。
四、因式分解法: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复习知识点及讲义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复习知识点及讲义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复知识点及讲义内容简介: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bx+c=0(a≠0).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并能灵活运用。
3.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并能运用它解相应问题。
4.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会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
5.会解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一般形式知识要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bx+c=0(a≠0)例1、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
(x+1)^3=2(x+1)B。
2x^2+11x-2=0C。
ax+bx+c=2D。
x+2x=x+1变式:当k时,关于x的方程kx+2x=x+3是一元二次方程。
例2、方程(m+2)x针对练:1、方程8x=7的一次项系数是8,常数项是7.2、若方程(m-1)x+(m+3)m 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值为-2或1.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知识要点】1、当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时,要熟练地将这个根代入原方程,并灵活运用得到的等式。
2、在ax+bx+c=0(a≠0)中,x取特殊值时,a、b、c之间满足的关系式。
例1、已知2y+y-3的值为2,则4y+2y+1的值为11.例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2)x^2+x+a-4=0的一个根为2,则a的值为5.例3、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系数满足a+c=b,则此方程必有一根为-1.例4、已知a,b是方程x^2-4x+m=0的两个根,b,c是方程x^2-8x+5m=0的两个根,则m的值为10.针对练:1、已知方程x+kx-10=0的一根是2,则k为-5,另一根是-2.2、已知m是方程x^2-x-1=0的一个根,则代数式m^2-m-1=0.3、已知a是x^2-3x+1=0的根,则2a-6=0,a=3.4、方程(a-b)x+(b-c)x+c-a=0的一个根为()A。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十大题型含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十大题型】【题型1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3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4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5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6用适当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7用指定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8用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9解含绝对值的一元二次方程】【题型10配方法的应用】知识点1: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直接开平方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①将方程化为x2=p(p≥0)或(mx+n)2=p(p≥0,m≠0)的形式;②直接开平方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③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原方程的解.【题型1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23-24九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将方程(2x-1)2=9的两边同时开平方,得2x-1=,即2x-1=或2x-1=,所以x1=,x2=.【答案】±33-32-1【分析】依照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及步骤,一步步解出方程即可【详解】∵(2x-1)2=9∴2x-1=±3∴2x-1=3,2x-1=-3∴x1=2,x2=-1【点睛】此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23-24九年级上·贵州遵义·阶段练习)用直接开平方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其中无解的方程为()A.x2+9=0B.-2x2=0C.x2-3=0D.(x-2)2=0【答案】A【分析】根据负数没有平方根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A )移项可得x 2=-9,故选项A 无解;(B )-2x 2=0,即x 2=0,故选项B 有解;(C )移项可得x 2=3,故选项C 有解;(D )x -2 2=0,故选项D 有解;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23-24九年级上·陕西渭南·阶段练习)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5 2=m -7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求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答案】m ≥7【分析】根据平方的非负性得出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详解】解:∵方程x -5 2=m -7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求解,∴m -7≥0,解得:m ≥7,故答案为:m ≥7.【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得出关于m 的不程是解此题的关键.4(23-24九年级上·河南南阳·阶段练习)小明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发现有这样一种解法:如:解方程x x +4 =6.解:原方程可变形,得:x +2 -2 x +2 +2 =6.x +2 2-22=6,x +2 2=10.直接开平方并整理,得.x 1=-2+10,x 2=-2-10.我们称小明这种解法为“平均数法”(1)下面是小明用“平均数法”解方程x +5 x +9 =5时写的解题过程.解:原方程可变形,得:x +a -b x +a +b =5.x +a 2-b 2=5,∴x +a 2=5+b 2.直接开平方并整理,得.x 1=c ,x 2=d .上述过程中的a 、b 、c 、d 表示的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用“平均数法”解方程:x -5 x +7 =12.【答案】(1)7,2,-4,-10.(2)x 1=-1+43,x 2=-1-43.【分析】(1)仿照平均数法可把原方程化为x +7 -2 x +7 +2 =5,可得x +7 2=9,再解方程即可;(2)仿照平均数法可把原方程化为x +1 -6 x +1 +6 =12,可得x +1 2=48,再解方程即可;【详解】(1)解:∵x +5 x +9 =5,∴x +7 -2 x +7 +2 =5,∴x +7 2-4=5,∴x +7 2=9,∴x +7=3或x +7=-3,解得:x 1=-4,x 2=-10.∴上述过程中的a 、b 、c 、d 表示的数分别为7,2,-4,-10.(2)∵x -5 x +7 =12,∴x +1 -6 x +1 +6 =12,∴x +1 2-36=12,∴x +1 2=48,∴x +1=43,x +1=-43,解得:x 1=-1+43,x 2=-1-4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新定义运算的含义,理解平均数法结合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知识点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x +m )2=n 的形式,再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①把原方程化为ax 2+bx +c =0(a ≠0)的形式;②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使二次项系数为1,并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④把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⑤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以进一步通过直接开平方法来求出它的解,如果右边是一个负数,则判定此方程无实数解.【题型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23-24九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用配方法解方程,补全解答过程.3x 2-52=12x .解:两边同除以3,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项,得x 2-16x =56.配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x -112 2=121144.两边开平方,得__________________,即x -112=1112,或x -112=-1112.所以x 1=1,x 2=-56.【答案】x 2-56=16x x 2-16x +112 2=56+112 2 x -112=±1112【分析】方程两边除以3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常数项移到右边,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后,开方即可求出解.【详解】3x 2-52=12x .解:两边同除以3,得x 2-56=16x .移项,得x 2-16x =56.配方,得x2-16x+1122=56+112 2,即x-1 122=121144.两边开平方,得x-112=±1112,即x-112=1112,或x-112=-1112.所以x1=1,x2=-5 6.【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2(23-24九年级下·广西百色·期中)用配方法解方程x2-6x-1=0时,配方结果正确的是()A.x-32=9 B.x-32=10 C.x+32=8 D.x-32=8【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了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根据配方法的步骤,求解即可.【详解】解:x2-6x-1=0移项得:x2-6x=1配方得:x2-6x+9=1+9即x-32=10故选:B3(24-25九年级上·全国·假期作业)用配方法解方程:x2+2mx-m2=0.【答案】x1=-m+2m,x2=-m-2m【分析】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先移项,再进行配方,最后开方即可得.【详解】解:移项得x2+2mx=m2,配方得x2+2mx+m2=m2+m2,即x+m2=2m2,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1=-m+2m,x2=-m-2m.4(2024·贵州黔东南·一模)下面是小明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x2+4x-8=0的过程,请认真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解:移项,得2x2+4x=8第一步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2+2x=4第二步配方,得x+22=8第三步由此可得x+2=±22第四步所以,x1=-2+22,x2=-2-22第五步①小明同学的解答过程,从第步开始出现错误;②请写出你认为正确的解答过程.【答案】①第三步;②详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配方法,先将方程2x2+4x-8=0变为x2+2x=4,然后配方为x+12=8,再开平方即可.【详解】解:①小明同学的解答过程,从第三步开始出现错误;②2x2+4x-8=0,移项,得2x2+4x=8,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2+2x=4,配方,得x+12=5,由此可得x+1=±5,所以,x1=-1+5,x2=-1-5.知识点3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当b2-4ac≥0时,方程ax2+bx+c=0(a≠0)通过配方,其实数根可写为x=-b±b2-4ac2a的形式,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把各项系数的值直接代入这个公式,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题型3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23-24九年级上·山西大同·阶段练习)用公式法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得x= -6±62-4×4×12×4,则该一元二次方程是.【答案】4x2+6x+1=0【分析】根据公式法的公式x=-b±b2-4ac2a,可得方程的各项系数,即可解答.【详解】解:∵x=-b±b2-4ac2a=-6±62-4×4×12×4,∴a=4,b=6,c=1,从而得到一元二次方程为4x2+6x+1=0,故答案为:4x2+6x+1=0.【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23-24九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3x-5=0.解:方程化为3x2-11x+10=0.a=3,b=,c=10.Δ=b 2-4ac =-4×3×10=1>0.方程实数根.x ==,即x 1=,x 2=53.【答案】-11(-11)2有两个不相等的--11 ±12×311±162【分析】根据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步骤求解即.【详解】解:方程化为3x 2-11x +10=0.a =3,b =-11,c =10.Δ=b 2-4ac =-11 2-4×3×10=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1 ±12×3=11±16,即x 1=2,x 2=53.故答案为:-11;(-11)2;有两个不相等的;--11 ±12×3;11±16;2.【点睛】本题考查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步骤是解答的关键.3(23-24九年级上·河南三门峡·期中)用公式法解方程-ax 2+bx -c =0 (a ≠0),下列代入公式正确的是()A.x =-b ±b 2-4a ×(-c )2×(-a ) B.x =b ±b 2-4ac2a C.x =b ±b 2-4a ×(-c )2×(-a ) D.x =-b ±b 2-4ac2a【答案】B【分析】先将方程进行化简,然后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即可做出判断.【详解】解:方程-ax 2+bx -c =0 (a ≠0)可化为ax 2-bx +c =0由求根公式可得:x =-(-b )±(-b )2-4ac 2a =b ±b 2-4ac 2a 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准确的识记求根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23-24九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用求根公式法解得某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个根互为相反数,则()A.b =0B.c =0C.b 2-4ac =0D.b +c =0【答案】A【分析】根据求根公式法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x 1、x 2,由题意得x 1+x 2=0,可求出b =0.【详解】∵方程ax2+bx+c=0(a≠0)有两根,∴Δ=b2-4ac≥0且a≠0.求根公式得到方程的根为x=-b±b2-4ac2a,两根互为相反数,所以x1+x2=0,即-b+b2-4ac2a+-b-b2-4ac2a=0,解得b=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相反数的意义,熟练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知识点4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当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0,另一边能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就可以把解这样的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题型4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23-24九年级下·安徽亳州·期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 x-2=2-x的根是()A.-1B.0C.1和2D.-1和2【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先移项,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x x-2=2-x,∴x x-2+x-2=0,∴x+1x-2=0,∴x+1=0或x-2=0,解得x=-1或x=2,故选:D.2(23-24九年级上·陕西榆林·阶段练习)以下是某同学解方程x2-3x=-2x+6的过程:解:方程两边因式分解,得x x-3=-2x-3,①方程两边同除以x-3,得x=-2,②∴原方程的解为x=-2.③(1)上面的运算过程第______步出现了错误.(2)请你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答案】(1)②(2)过程见解析【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作答即可;(2)先移项,然后用因式分解法求解.【详解】(1)解:∵x-3可能为0,∴不能除以x-3,∴第②步出现了错误故答案为②.(2)解:方程两边因式分解,得x x-3=-2x-3,移项,得x x-3+2x-3=0,∴x-3x+2=0,∴x1=3,x2=-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求根公式法,熟练掌握各种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23-24九年级下·安徽安庆·期中)对于实数m,n,定义运算“※”:m※n=m2-2n,例如:2※3=22 -2×3=-2.若x※5x=0,则方程的根为()A.都为10B.都为0C.0或10D.5或-5【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定义运算、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现根据新定义运算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再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定义运算m※n=m2-2n可得,x※5x=0即为x2-5x·2=0,即x x-10=0,∴x1=0,x2=10,则方程的根为0或10.故选:C.4(13-14九年级·浙江·课后作业)利用因式分解求解方程(1)4y2=3y;(2)(2x+3)(2x-3)-x(2x+3)=0.【答案】(1)y1=0,y2=34;(2)x1=-32,x2=3【分析】(1)利用移项、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求出方程的根;(2)利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求出方程的根.【详解】(1)4y2=3y;4y2-3y=0y(4y-3)=0y=0或4y-3=0∴y1=0,y2=34,故答案为:y1=0,y2=3 4;(2)(2x+3)(2x-3)-x(2x+3)=0(2x+3)(x-3)=02x+3=0或x-3=0 x1=-32,x2=3,故答案为:x1=-32,x2=3.【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因式分解解方程,关键是防止丢掉方程的根.例如:解方程4y2=3y时,给方程两边同除以y,解得y=34,而丢掉y=0的情况.【题型5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23-24九年级下·广西百色·期中)以下是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一种方法:二次项的系数a分解成a1a2,常数项c分解成c1c2,并且把a1,a2,c1,c2排列为:然后按斜线交叉相乘,再相加,得到a1c2+a2c1,若此时满足a1c2+a2c1=b,那么ax2+bx+c=0(a≠0)就可以因式分解为(a1x +c1)(a2x+c2)=0,这种方法叫做“十字相乘法”.那么6x2-11x-10=0按照“十字相乘法”可因式分解为()A.(x-2)(6x+5)=0B.(2x+2)(3x-5)=0C.(x-5)(6x+2)=0D.(2x-5)(3x+2)=0【答案】D【分析】根据“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得出6x2-11x-10=(2x-5)(3x+2)即可.【详解】∵∴6x2-11x-10=2x-53x+2=0.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正确分解常数项是解题关键.2(23-24九年级上·江西上饶·期末)试用十字相乘法解下列方程(1)x2+5x+4=0;(2)x2+3x-10=0.【答案】(1)x1=-4,x2=-1;(2)x1=2,x2=-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利用十字相乘法将方程的左边因式分解,继而得出两个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求解可得答案;(2)利用十字相乘法将方程的左边因式分解,继而得出两个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求解可得答案.【详解】(1)解:x2+5x+4=0x+4=0x+1x+4=0或x+1=0∴x1=-4,x2=-1;(2)解:x2+3x-10=0x+5=0x-2x+5=0或x-2=0∴x1=2,x2=-5.3(23-24九年级下·广西梧州·期中)解关于x的方程x2-7mx+12m2=0得()A.x1=-3m,x2=4mB.x1=3m,x2=4mC.x1=-3m,x2=-4mD.x1=3m,x2=-4m【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运用十字相乘法求解即可.直接运用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详解】解:x2-7mx+12m2=0,x-3mx-4m=0,x-3m=0或x-4m=0,x1=3m,x2=4m.故选B.4(23-24九年级下·重庆·期中)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分解因式是将一个多项式化为若干个整式积的形式的变形,“十字相乘法”可把某些二次三项式分解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具体做法如下:对关于x,y的二次三项式ax2+bxy+cy2,如图1,将x2项系数a=a1⋅a2,作为第一列,y2项系数c=c1⋅c2,作为第二列,若a1c2+a2c1恰好等于xy项的系数b,那么ax2+bxy+cy2可直接分解因式为:ax2+bxy+cy2=a1x+c1ya2x+c2y示例1:分解因式:x2+5xy+6y2解:如图2,其中1=1×1,6=2×3,而5=1×3+1×2;∴x2+5xy+6y2=(x+2y)(x+3y);示例2:分解因式:x2-4xy-12y2.解:如图3,其中1=1×1,-12=-6×2,而-4=1×2+1×(-6);∴x2-4xy-12y2=(x-6y)(x+2y);材料二:关于x,y的二次多项式ax2+bxy+cy2+d x+ey+f也可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如图4,将a=a1a2作为一列,c=c1c2作为第二列,f=f1f2作为第三列,若a1c2+a2c1=b,a1f2+a2f1=d,c1f2+c2f1=e,即第1、2列,第1、3列和第2、3列都满足十字相乘规则,则原式分解因式的结果为:ax2+bxy+cy2+d x+ey+f=a1x+c1y+f1a2x+c2y+f2;示例3:分解因式:x2-4xy+3y2-2x+8y-3.解:如图5,其中1=1×1,3=(-1)×(-3),-3=(-3)×1;满足-4=1×(-3)+1×(-1),-2=1×(-3)+1×1,8=(-3)×(-3)+(-1)×1;∴x2-4xy+3y2-2x+8y-3=(x-y-3)(x-3y+1)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分解因式:x2+3x+2=;x2-5xy+6y2+x+2y-20=;(2)若x,y,m均为整数,且关于x,y的二次多项式x2+xy-6y2-2x+my-120可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求出m的值,并求出关于x,y的方程x2+xy-6y2-2x+my-120=-1的整数解.【答案】(1)(x+1)(x+2),(x-3y+5)(x-2y-4);(2)m=54m=-56,x=-1y=4和x=2y=-4【分析】(1)①直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②把某个字母看成常数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即可;(2)用十字相乘法把能分解的集中情况全部列出求出m值.【详解】解:(1)①1=1×1,2=1×2,3=1×1+1×2,∴原式=(x+1)(x+2);②1=1×1,6=(-2)×(-3),-20=5×(-4)满足(-5)=1×(-2)+1×(-3),1=1×5+1×(-4),2=(-2)×5+(-3)×(-4)∴原式=(x-3y+5)(x-2y-4);(2)①1-35a1c1f11-2-4a2c2f2{a1c2+a2c1=-5a1f22+a2f1=1c1f2+c2f1=2②1-21013-12{a1c2+a2c1=1a1f2+a2f1=-2c1f2+c2f1=m1-2-121310(x-2y+10)(x+3y-12)=x2+xy-6y2-2x+my-120∴m=54(x-2y-12)(x+3y+10)=x2+xy-6y2-2x+my-120∴m=-56当m=54时,(x-2y+10)(x+3y-12)=-1{x-2y+10=1x+3y-12=-1或{x-2y+10=-1x+3y-12=1,x=-75y=245(舍),{x=-1y=4当m=-56时,(x-2y-12)(x+3y+10)=-1{x-2y-12=1x+3y+10=-1或{x-2y=12=1x+3y+10=1,{x=2y=-4或x=695y=25(舍)综上所述,方程x2+xy-6y2-2x+my-120=-1的整数解有{x=-1y=4和{x=2y=-4;方法二:x2+xy+(-6y2)-2x+my-120=(x+3y)(x-2y)-2x+my-12y =(x+3y+a)(x-2y+b)=(x+3y)(x-2y)+(a+b)x+(3b-2a)y+ab {a+b=-2⇒{a=-123b-2a=m ab=-120 b=10或{a=10⇒m=54b=-12m=-56.【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方法--十字相乘法,弄清题目中的十字相乘的方法是解题关键.【题型6用适当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23-24九年级上·江苏宿迁·期末)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x2=4x;(2)x-32-4=0;(3)2x2-4x-5=0;(4)x-1x+2=2x+2.【答案】(1)x1=4,x2=0(2)x1=5,x2=1(3)x1=2+142,x2=2-142(4)x1=-2,x2=3【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公式法,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利用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2)利用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3)利用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4)利用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详解】(1)解:x2-4x=0x x-4=0,解得x1=4,x2=0(2)解:x-3-2x-3+2=0x-5x-1=0,解得x1=5,x2=1(3)解:∵a=2,b=-4,c=-5∴b2-4ac=-42-4×2×-5=16--40=56∴x=4±562×2=2±142解得x1=2+142,x2=2-142(4)解:x-1x+2-2x+2=0x+2x-1-2=0,x+2x-3=0,∴x+2=0,x-3=0,解得x1=-2,x2=32(23-24九年级上·山西太原·期中)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x2+4x-2=0;(2)x x+3=5x+15.【答案】(1)x1=6-2,x2=-6-2(2)x1=-3,x2=5【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配方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1)利用配方法解方程;(2)先移项,再利用提公因式法解方程.【详解】(1)解:移项,得x2+4x=2,配方,得x2+4x+4=2+4,x+22=6,两边开平方,得x+2=±6,所以,x1=6-2,x2=-6-2;(2)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 x+3=5x+3,x x+3-5x+3=0,x+3x-5=0,x+3=0或x-5=0,所以,x1=-3,x2=53(23-24九年级下·山东泰安·期末)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3x2=54;(2)x+13x-1=1;(3)4x2x+1=32x+1;(4)x2+6x=10.【答案】(1)x1=32,x2=-32(2)x1=-1+73,x2=-1-73(3)x1=-12,x2=34(4)x1=-3+19,x2=-3-19【分析】(1)方程整理后,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即可;(2)方程整理后,利用求根公式法求解即可;(3)方程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4)方程利用配方法求解即可.【详解】(1)解:方程整理得:x2=18,开方得:x=±32,解得:x1=32,x2=-32;(2)解:方程整理得:3x2+2x-2=0,这里a=3,b=2,c=-2,∵△=22-4×3×(-2)=4+24=28>0,∴x=-2±276=-1±73,解得:x1=-1+73,x2=-1-73;(3)解:方程移项得:4x(2x+1)-3(2x+1)=0,分解因式得:(2x+1)(4x-3)=0,所以2x+1=0或4x-3=0,解得:x1=-12,x2=34;(4)解:配方得:x2+6x+9=19,即(x+3)2=19,开方得:x+3=±19,解得:x1=-3+19,x2=-3-19.【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公式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熟练掌握根据方程的特征选择恰当的解法是解本题的关键.4(23-24九年级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末)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x+2)2-25=0;(2)x2+4x-5=0;(3)2x2-3x+1=0.【答案】(1)x1=3,x2=-7(2)x1=1,x2=-5(3)x1=12,x2=1【分析】(1)利用平方差公式,可以解答此方程;(2)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3)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详解】(1)解:(x+2)2-25=0,(x+2-5)(x+2+5)=0,∴x-3=0或x+7=0,解得x1=3,x2=-7;(2)解:x2+4x-5=0,x-1x+5=0,∴x-1=0或x+5=0,解得x1=1,x2=-5;(3)解:2x2-3x+1=0,2x-1x-1=0,∴2x-1=0或x-1=0,解得x1=12,x2=1.【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先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再把左边通过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那么这两个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为0,这就能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样也就把原方程进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了(数学转化思想).【题型7用指定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23-24九年级下·山东日照·期末)用指定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4(x-1)2-36=0(直接开方法)(2)x2+2x-3=0(配方法)(3)(x+1)(x-2)=4(公式法)(4)2(x+1)-x(x+1)=0(因式分解法)【答案】(1)x1=4,x2=-2;(2)x1=1,x2=-3;(3)x1=3,x2=-2;(4)x1=-1,x2=2.【分析】(1)直接利用开方法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答案;(2)直接利用配方法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答案;(3)直接利用公式法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答案;(4)直接利用因式分解法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4x-12-36=0∴(x-1)2=9,∴x-1=±3,∴x1=4,x2=-2;(2)∵x2+2x=3,∴x2+2x+1=4,∴(x+1)2=4,∴x+1=±2,∴x1=1,x2=-3;(3)∵x2-x-6=0,∴△=1-4×1×(-6)=25,∴x=1±252=1±52,∴x1=3,x2=-2;(4)∵2x+1-x x+1=0∴(x+1)(2-x)=0,∴x+1=0或2-x=0,∴x1=-1,x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2(23-24九年级下·山东烟台·期中)用指定的方法解方程:(1)x2-4x-1=0(用配方法)(2)3x2-11x=-9(用公式法)(3)5x-32=x2-9(用因式分解法)(4)2y2+4y=y+2(用适当的方法)【答案】(1)x1=5+2,x2=-5+2(2)x1=11+136,x2=11-136(3)x1=3,x2=92(4)y1=12,y2=-2【分析】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正确掌握相关性质内容是解题的关键.(1)运用配方法解方程,先移项再配方,然后开方即可作答.(2)先化为一般式,再根据Δ=b2-4ac算出,以及代入x=-b±Δ2a进行化简,即可作答.(3)先移项,再提取公因式,令每个因式为0,进行解出x的值,即可作答.(4)先移项,再提取公因式,令每个因式为0,进行解出x的值,即可作答.【详解】(1)解:x2-4x-1=0移项,得x2-4x=1配方,得x 2-4x +4=1+4,即x -2 2=5∴x -2=±5解得x 1=5+2,x 2=-5+2;(2)解:3x 2-11x =-93x 2-11x +9=0Δ=b 2-4ac =121-4×3×9=121-108=13∴x =11±136解得x 1=11+136,x 2=11-136;(3)解:5x -3 2=x 2-95x -3 2-x 2-9 =05x -3 2-x -3 x +3 =0x -3 5x -3 -x +3 =x -3 4x -18 =0则x -3=0,4x -18=0解得x 1=3,x 2=92;(4)解:2y 2+4y =y +22y 2+4y -y +2 =02y y +2 -y +2 =02y -1 y +2 =0∴2y -1=0,y +2=0解得y 1=12,y 2=-2.3(23-24九年级上·新疆乌鲁木齐·期中)用指定的方法解方程:(1)12x 2-2x -5=0(用配方法)(2)x 2=8x +20(用公式法)(3)x -3 2+4x x -3 =0(用因式分解法)(4)x +2 3x -1 =10(用适当的方法)【答案】(1)x 1=2+14,x 2=2-14(2)x 1=10,x 2=-2(3)x 1=3,x 2=0.6(4)x 1=-3,x 2=43【分析】(1)利用配方法解方程即可;(2)利用公式法解方程即可;(3)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4)先将给出的方程进行变形,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详解】(1)移项,得:12x 2-2x =5,系数化1,得:x 2-4x =10,配方,得:x 2-4x +4=14,(x -2)2=14,x -2=±14,∴x 1=2+14,x 2=2-14;(2)原方程可变形为x 2-8x -20=0,a =1,b =-8,c =-20,Δ=(-8)2-4×1×-20 =64+80=144>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b ±b 2-4ac 2a =8±1442=8±122,∴x 1=10,x 2=-2;(3)原方程可变形为:x -3 x -3+4x =0,整理得:x -3 5x -3 =0,解得x 1=3,x 2=0.6;(4)原方程可变形为:3x 2+5x -2-10=0,整理得:3x 2+5x -12=0,3x -4 x +3 =0,∴x 1=-3,x 2=4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知识,掌握配方法的基本步骤,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解题关键.4(23-24九年级上·河北邯郸·期中)按指定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x 2=8x +9(配方法);(2)2y 2+7y +3=0(公式法);(3)x +2 2=3x +6(因式分解法).【答案】(1)x 1=9,x 2=-1.(2)x 1=-3,x 2=-12.(3)x 1=-2,x 2=1.【分析】(1)先把方程化为x 2-8x +16=25,可得x -4 2=25,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即可;(2)先计算△=72-4×2×3=49-24=25>0,再利用求根公式解方程即可;(3)先移项,再把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可得x +2 x -1 =0,再化为两个一次方程,再解一次方程即可.【详解】(1)解:x 2=8x +9,移项得:x 2-8x =9,∴x 2-8x +16=25,配方得:x-42=25,∴x-4=5或x-4=-5,解得:x1=9,x2=-1.(2)解:2y2+7y+3=0,∴△=72-4×2×3=49-24=25>0,∴x=-7±254=-7±54,∴x1=-3,x2=-12.(3)解:x+22=3x+6,移项得:x+22-3x+2=0,∴x+2x-1=0,∴x+2=0或x-1=0,解得:x1=-2,x2=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题型8用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23-24九年级下·浙江杭州·期中)已知a2+b2a2+b2+2-15=0,求a2+b2的值.【答案】3【分析】先用换元法令a2+b2=x(x>0),再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详解】解:令a2+b2=x(x>0),则原等式可化为:x(x+2)-15=0,解得:x1=3,x2=-5,∵x>0,∴x=3,即a2+b2=3.a2+b2的值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换元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注意a2+b2为非负数是本题的关键.2(23-24九年级下·安徽合肥·期中)关于x的方程x2+x2+2x2+2x-3=0,则x2+x的值是()A.-3B.1C.-3或1D.3或-1【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用换元法解方程是解题的关键.设x2+x=t,则此方程可化为t2+2t-3=0,然后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详解】解:设x2+x=t,则此方程可化为t2+2t-3=0,∴t-1t+3=0,∴t-1=0或t+3=0,解得t1=1,t2=-3,∴x2+x的值是1或-3.∵x2+x=-3,即x2+x+3=0,Δ=12-4×1×3=-11<0方程无解,故x2+x=-3舍去,∴x2+x的值是1,故选:B.3(23-24九年级上·广东江门·期中)若a+5ba+5b+6=7,则a+5b=.【答案】1或-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设a+5b=x,则原方程可变形为x x+6=7,方程变形后运用因式分解法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设a+5b=x,则原方程可变形为x x+6=7,整理得,x2+6x-7=0,x-1x+7=0,x-1=0,x+7=0,∴x=1,x=-7,即a+5b=1或-7,故答案为:1或-7.4(23-24九年级上·山东临沂·期中)利用换元法解下列方程:(1)2x4-3x2-2=0;(2)(x2-x)2-5(x2-x)+4=0.【答案】(1)x1=2,x2=-2(2)x1=1+172,x2=1-172,x3=1+52,x4=1-52【分析】(1)根据换元思想,设y=x2,则y=2或y=-12,由此即可求解;(2)设y=x2-x,则y=4或y=1,由此即可求解.【详解】(1)解:(1)设y=x2,则原方程化为2y2-3y-2=0,∴y=2或y=-12,当y=2时,x2=2,∴x1=2,x2=-2,当y=-12时,x2=-12,此时方程无解,∴原方程的解是x1=2,x2=-2.(2)解:设y=x2-x,则原方程化为y2-5y+4=0,∴y=4或y=1,当y=4时,x2-x=4,∴x1=1+172,x2=1-172,当y=1时,x2-x=1,∴x3=1+52,x4=1-52.∴原方程的解是x1=1+172,x2=1-172,x3=1+52,x4=1-5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换元思想解高次方程,掌握我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题型9解含绝对值的一元二次方程】1(23-24九年级上·陕西榆林·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解答问题.材料:解含绝对值的方程:x2-3|x|-10=0.解:分两种情况:①当x≥0时,原方程化为x2-3x-10=0解得x1=5,x2=-2(舍去);②当x<0时,原方程化为x2+3x-10=0,解得x3=-5,x4=2(舍去).综上所述,原方程的解是x1=5,x2=-5.请参照上述方法解方程x2-|x+1|-1=0.【答案】x1=2,x2=-1【分析】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讨论,化简绝对值,然后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分两种情况:①当x+1≥0,即x≥-1时,原方程化为x2-x+1-1=0,解得x1=2,x2=-1;②当x+1<0,即x<-1时,原方程化为x2+x+1-1=0,解得x3=0(舍去),x4=-1(舍去).综上所述,原方程的解是x1=2,x2=-1.【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2(23-24九年级上·内蒙古赤峰·期中)解方程x2+2|x+2|-4=0.【答案】x1=0,x2=-2【分析】对x+2进行分类讨论,先把绝对值号化简后方程变形为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因式分解法解出方程的解,最后结合x的取值范围最终确定答案即可.【详解】解:①当x+2≥0,即x≥-2时,方程变形得:x2+2(x+2)-4=0∴x2+2x=0∴x(x+2)=0∴x1=0,x2=-2;②当x+2<0,即x<-2时,方程变形得:x2-2(x+2)-4=0∴x2-2x-8=0∴(x+2)(x-4)=0∴x1=-2(舍去),x2=4(舍去)∴综上所述,原方程的解是x1=0或x2=-2.【点睛】本题考查了含绝对值的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等知识,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3(23-24九年级下·安徽滁州·阶段练习)解方程x2-22x+3+9=0.【答案】x1=1,x2=3【分析】分x≥-32与x<-32,化简绝对值得到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解.【详解】当2x+1≥0,即x≥-32时,原方程可化为:x2-2(2x+3)+9=0整理得:x2-4x+3=0解得:x1=1,x2=3当2x+1<0,即x<-32时,原方程可化为:x2+2(2x+3)+9=0整理得x2+4x+15=0∵Δ=42-4×1×15=-44<0,∴此方程无实数解,综上所述,原方程的解为:x1=1,x2=3【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分类讨论化简绝对值是解题的关键.4(23-24九年级上·山西太原·阶段练习)解方程x2-|x-5|-2=0【答案】x1=-1+292,x2=-1-292【分析】根据题意分x-5≥0和x-5<0两种情况,分别解方程即可.【详解】解:①当x-5≥0时,即x≥5时,原方程化为x2-x+5-2=0,即x2-x+3=0,a=1,b=-1,c=3,∴Δ=b2-4ac=-12-4×1×3=-11<0,∴原方程无解,②当x-5<0时,即x<5时,原方程化为x2+x-5-2=0,即x2+x-7=0,a=1,b=1,c=-7,∴Δ=b2-4ac=12-4×1×-7=29>0x=-1±292×1解得:x1=-1+292,x2=-1-292.【点睛】此题考查了解含绝对值的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讨论.【题型10配方法的应用】1(23-24九年级上·河北沧州·期中)【项目学习】配方法是数学中重要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指将一个式子的某部分通过恒等变形化为完全平方式或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的方法,这种方法常被用到代数式的变形中,还能解决一些与非负数有关的问题或求代数式最大值,最小值等.例:求代数式y2+4y+8的最小值.解:y2+4y+8=y2+4y+4+4=(y+2)2+4,∵y+22≥0,∴y+22+4≥4∴当y =-2时,y 2+4y +8的最小值是4.(1)【类比探究】求代数式x 2-6x +12的最小值;(2)【举一反三】若y =-x 2-2x 当x =________时,y 有最________值(填“大”或“小”),这个值是________;(3)【灵活运用】已知x 2-4x +y 2+2y +5=0,则x +y =________;(4)【拓展应用】如图某农场计划建造一个矩形养殖场,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该矩形养殖场一面靠墙(墙的长度为15m ),另外三面用栅栏围成,中间再用栅栏把它分成两个面积为1:2的矩形,栅栏的总长度为24m .当BF 为多少时,矩形养殖场的总面积最大?最大值为多少?【答案】(1)3(2)-1;大;1(3)1(4)当BF =4m ,矩形养殖场的总面积最大,最大值为48m 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熟练掌握配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把原式利用配方法变形为x -3 2+3,再仿照题意求解即可;(2)把原式利用配方法变形为-x +1 2+1,再仿照题意求解即可;(3)把原式利用配方法变形为x -2 2+y +1 2=0,再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解即可;(4)设BF =xm ,则CF =2BF =2xm ,则BC =3xm ,进而求出AB =24-3x 3m ,则S 矩形ABCD =3x ⋅24-3x 3=-3x -4 2+48,据此可得答案.【详解】(1)解:x 2-6x +12=x 2-6x +9 +3=x -3 2+3,∵x -3 2≥0,∴x -3 2+3≥3,∴当x =3时,x 2-6x +12的最小值为3;(2)解:y =-x 2-2x=-x 2-2x -1+1=-x+12+1,∵x+12≥0,∴-x+12≤0,∴-x+12+1≤1,∴当x=-1时,y=-x2-2x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故答案为:-1;大;1;(3)解:∵x2-4x+y2+2y+5=0,∴x2-4x+4+y2+2y+1=0,∴x-22+y+12=0,∵x-22≥0,y+12≥0,∴x-22=y+12=0,∴x-2=0,y+1=0,∴x=2,y=-1,∴x+y=2-1=1;(4)解:设BF=xm,则CF=2BF=2xm,∴BC=3xm,∴AB=24-3x3m,∴S矩形ABCD =3x⋅24-3x3=-3x2+24x=-3x-42+48,∵x-42≥0,∴-3x-42≤0,∴-3x-42+48≤48,∵AD=BC=3x≤15,∴0<x≤5,∴当x=4时,S矩形ABCD最大,最大值为48,∴当BF=4m,矩形养殖场的总面积最大,最大值为48m2.2(2023·河北石家庄·一模)已知A=x2+6x+n2,B=2x2+4x+n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A的最大值是0B.B-A的最小值是-1C.当B=2A时,x为正数D.当B=2A时,x为负数【答案】B【分析】利用配方法表示出B-A,以及B=2A时,用含n的式子表示出x,确定x的符号,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x2+6x+n2,B=2x2+4x+n2,∴B-A=2x2+4x+n2-x2+6x+n2=2x2+4x+n2-x2-6x-n2=x2-2x=x-12-1;∴当x=1时,B-A有最小值-1;当B=2A时,即:2x2+4x+n2=2x2+6x+n2,∴2x2+4x+n2=2x2+12x+2n2,∴-8x=n2≥0,∴x≤0,即x是非正数;故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整式加减运算,配方法的应用.熟练掌握合并同类项,以及配方法,是解题的关键.3(23-24九年级上·四川攀枝花·期中)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为a,b,c,且满足a2-10a+b2-16b+89= 0,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c的取值范围是()A.c>8B.5<c<8C.8<c<13D.5<c<13【答案】C【分析】先利用配方法对含a的式子和含有b的式子配方,再根据偶次方的非负性可得出a和b的值,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答案.【详解】解:∵a2-10a+b2-16b+89=0,∴(a2-10a+25)+(b2-16b+64)=0,∴(a-5)2+(b-8)2=0,∵(a-5)2≥0,(b-8)2≥0,∴a-5=0,b-8=0,∴a=5,b=8.∵三角形的三条边为a,b,c,∴b-a<c<b+a,∴3<c<13.又∵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为c,∴8<c<1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中的应用,熟练掌握配方法、偶次方的非负性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23-24九年级下·浙江宁波·期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其实配方法还有其他重要应用.例如:已知x可取任何实数,试求二次三项式x2+2x+3的最小值.解:x2+2x+3=x2+2x+1+2=(x+1)2+2;∵无论x取何实数,都有(x+1)2≥0,∴(x+1)2+2≥2,即x2+2x+3的最小值为2.【尝试应用】(1)请直接写出2x2+4x+10的最小值______;【拓展应用】(2)试说明:无论x取何实数,二次根式x2+x+2都有意义;【创新应用】(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D,若AC+BD=1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最大值.【答案】(1)8;(2)见解析;(3)25 2【分析】(1)利用配方法把2x2+4x+10变形为2(x+1)2+8,然后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确定代数式的最小值;(2)利用配方法得到x2+x+2=x+122+74,则可判断x2+x+2>0,然后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判断无论x取何实数,二次根式x2+x+2都有意义;(3)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四边形ABCD的面积=12⋅AC⋅BD,由于BD=10-AC,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12⋅AC⋅10-AC,利用配方法得到四边形ABCD的面积=-12(AC-5)2+252,然后根据非负数的性质解决问题.【详解】解:(1)2x2+4x+10=2x2+2x+10=2x2+2x+1-1+10=2(x+1)2+8,∵无论x取何实数,都有2(x+1)2≥0,∴(x+1)2+8≥8,即x2+2x+3的最小值为8;故答案为:8;(2)x2+x+2=x+122+74,∵x+122≥0,∴x2+x+2>0,∴无论x取何实数,二次根式x2+x+2都有意义;(3)∵AC⊥BD,。
初中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哪些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哪些一元二次方程是代数学中的重要概念,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1. 因式分解法:当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因式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子相乘时,我们可以将方程转化为两个一次方程,然后求解。
例如,对于方程x^2 - 5x + 6 = 0,可以因式分解为(x - 2)(x - 3) = 0,然后得到x = 2和x = 3,所以方程的解是x = 2和x = 3。
2. 完全平方公式:当一元二次方程是一个完全平方二项式的平方时,我们可以使用完全平方公式来求解。
完全平方公式是:(a + b)^2 = a^2 + 2ab + b^2。
例如,对于方程x^2 + 6x + 9 = 0,可以看出它是一个完全平方二项式的平方,即(x + 3)^2 = 0。
然后我们可以得到x + 3 = 0,解得x = -3,所以方程的解是x = -3。
3. 求根公式: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通用的求根公式,即求根公式:x = (-b ± √(b^2 - 4ac)) / (2a)。
通过求根公式,我们可以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
例如,对于方程x^2 - 5x + 6 = 0,可以得到a = 1,b = -5,c = 6,代入求根公式得到x = 2和x = 3,所以方程的解是x = 2和x = 3。
4. 完全平方差公式:当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写成完全平方差的形式时,我们可以使用完全平方差公式来求解。
完全平方差公式是:a^2 - b^2 = (a + b)(a - b)。
例如,对于方程x^2 - 16 = 0,可以写成(x + 4)(x - 4) = 0,然后得到x + 4 = 0,解得x = -4,和x - 4 = 0,解得x = 4,所以方程的解是x = -4和x = 4。
这些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些常见解法。
通过掌握这些解法,我们可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并深入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和特点。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_公式法
a 2a
a 2a
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式,右边通分,得
(4)开平方…
(x b )2 b2 4ac .
2a
4a2
(x
b )2 2a
b2 4ac 4a2
.
∵a≠0, 4a2>0,
∴当b2-4ac≥0时,
b2
4ac 4a2
0,
∴ x b b2 4ac .
2a
2a
x b
b2 4ac .
2a
当△>0,即
a<
5 4
时,
x
5
25 20a
2a
;
5
当△=0,即 a= 4 时,x=2;
当△<0,即
a>
5 4
时,方程无解。
(2008年北京市)已知 :关于 mx2 (3m 2)x 2m 2 0(m 0) 的一元二次方程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解析】⑴ mx2 (3m 2)x 2m 2 0 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3) 当 b2 4ac 0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一元二次方程 ax2 bx c 0 (a 0).
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确定.
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当 b2 4ac 0 时,将a,b,c代入式子
x b b2 4ac 2a
一元二次方程的 求根公式
利用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解:∵ 一元二次方程kx2-2x+3=0有实数根.
∴ k≠0,
b2 4ac 0
又∵ b2 4ac (2)2 4 k 3 = 4-12k
∴ 4-12k ≥0,解得 k 1
∴ 当 k1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实际问题夷晾问胞的答案知识点总结:一元二次方程设未扣幽,列方租数学问题------------------------- 1ax2+既 +。
= 0("0>数学问题的甯—b + —Aac牲睁工= _—4 ------------------------------------------------ 2<1知识点、概念总结1.一元二次方程: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 (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有四个特点:(1)含有一个未知数;(2)且未知数次数最高次数是2 ;(3)是整式方程。
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
如果能整理为ax 2+bx+c=0(a丰0)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二次方程;(4)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时,应满足(a丰0);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a乒0)。
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2+bx+c=0 (a乒0)后,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4.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知识框架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 + a)2 = b 的一元二次方程。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x + a是b的平方根,当b芝0时,x + a=±Jb , x = —a±Jb,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不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a2±2ab +b2 =(a +b)2,把公式中的a看做未知数x ,并用x代替,则有x2±2成+b2 =(x士b)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点
1、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
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
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
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解。
5、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基本思路:未知数由多变少。
(2)消元法的基本方法: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3)代入消元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的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这个方法叫做
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4)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1、从方程组中选出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这个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例如y)用含另一个
未知数(例如x)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即写成y=ax+b的形式,即“变”.
2、将y=ax+b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消去y,得到一个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即“代”。
3、解出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的值,即“解”。
4、把求得的x值代入y=ax+b中求出y的值,即“回代”
5、把x、y的值用{联立起来即“联”}
6、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
称加减法。
(2)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1、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如果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既不互为相反数也不相等,那么就用适当的数
乘方程两边,使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等,即“乘”。
2、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即“加减”。
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煮熟的值,即“解”。
4、将这个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任意一个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即“回代”。
5、把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用{联立起来,即“联”。
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
1、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审、找、列、解、答”五步,即:
2、审:通过审题,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分析已知数和未知数,并用字母表示其中的两个
未知数;
3、找:找出能够表示题意两个相等关系;
4、列:根据这两个相等关系列出必需的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组;
5、解:解这个方程组,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6、答:在对求出的方程的解做出是否合理判断的基础上,写出答案
一.解答题(共16小题)
1.求适合的x,y的值.
2.解下列方程组
(1)(2)
(3)(4).
3.解方程组:
4.解方程组:
(1);(2).5.解方程组:
(1)(2)
(3)(4)(5).
二、典型例题讲解
题型一、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生产中的配套问题
1、某服装厂生产一批某种款式的秋装,已知每2米的某种布料可做上衣的衣身3个或衣袖5只,
贤计划用132米这样布料生产这批秋装(不考虑布料的损耗),应分别用多少布料才能使做的衣身和衣袖恰好配套
题型二、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行程问题
2、甲、乙两地相距160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由甲、乙两地相向而行,1小时20分相
遇。
相遇后,拖拉机继续前进,汽车在相遇处停留1小时候后调转车头原速返回,在汽车再次出发后半小时后追上乐拖拉机,这时,汽车、拖拉机各行驶了多少千米?
3、一轮船从甲地到乙地顺流航行需4小时,从乙地到甲地逆流航行需6小时,那么一木筏由甲地
漂流到乙地需要多长时间?
题型三、列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问题
4、在“五一”期间,某超市打折促销,已知A商品7.5折销售,B商品8折销售,买20件A商品
与10件B商品,打折前比打折后多花460元,打折后买10件A商品和10件B商品共用1090元。
求A、B商品打折前的价格。
题型四、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工程问题
5、某城市为了缓解缺水状况,实施了一项饮水工程,就是把200千米以外的一条大河的水引到城
市中来,把这个工程交给甲、乙两个施工队,工期为50天,甲、乙两队合作了30天后,乙队因另外有任务需要离开10天,于是甲队加快速度,每天多修0.6千米,10天后乙队回来后,为了保证工期,甲队保持现在的速度不变,乙队每天比原来多修0.4千米,结果如期完成,问:甲、乙两队原计划每天各修多少千米?
题型五: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增长问题
6、某中学现有学生4200人,计划一年后初中在校学生增加8%,高中在校学生增加11%,这样全校
在校生将增加10%,则该校现在有初中生多少人?在校高中生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