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6例治疗总结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6例治疗总结摘要】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09-2012年所遇到的6例间隙感染患者,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并及时合理大量应用抗生素。
结果 5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死亡。
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可引起败血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早期的发现、及时合理的抗生素应用、充分的引流对感染的控制及预后至关重要。
【关键词】间隙感染切开引流糖尿病【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152-01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很常见,均为继发性,常见为牙源性或腺源性感染扩散所致,感染多为需氧与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也可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化脓性感染,或厌氧菌等引起的腐败坏死性感染[1]。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过程与转归受病员的抵抗力、细菌的毒力和治疗措施三方面的影响,如延误治疗,可引起全身并发症,形成败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死亡率高达30-40%[2]。
所以正确的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非常重要。
回顾2009年—2012年我科治疗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6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中,男性2例,女性4例,治愈5例,死亡1例,治愈率83.3%。
1.2 病例选择女,4岁,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右侧颌下淋巴结炎,导致右侧颌下脓肿。
查体:体温38.5℃,右侧颌下区明显肿胀,皮温升高,有波动感;女,47岁,因46残冠反复根尖周炎症引起右侧颌下间隙、咬肌间隙及翼内间隙感染。
查体:体温38.7℃,右侧面部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张口度约一横指,右面部肿胀,变硬,压痛(++)。
女,50岁,因左侧腮腺慢性炎症急性感染化脓引起左侧腮腺区脓肿波及咬肌间隙。
查体:左侧面部肿胀,压痛明显,未及波动感,轻压左侧腮腺区可见导管口有脓性液体溢出。
女,52岁,因13、14残根根尖化脓性炎症引起眶下间隙感染。
查体见眶下区肿胀,波及内眦、眼睑、颧部皮肤,局部皮肤发红,张力变大,眼睑水肿、鼻唇沟消失,眶下区可扪及波动感。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发表时间:2016-06-29T15:52:10.40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7期作者:杨君华[导读] 口腔颌面部感染是一种口腔类的常见病,患者感染的临床表现症状为痛、热、中、红以及功能障碍。
杨君华云南省施甸县人民医院云南保山 678200摘要:目的:本次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以此来提高诊断、预防和治疗的水平,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并已经得到治疗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50例,对所选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患者细菌培养的结果、感染源和感染的部位以及治疗的方式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有效评价。
结果:50例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以眶下间隙与颌下间隙最多分别占总感染部位的22%、32%,且感染源主要以牙源感染为主,共29例占58%,对症治疗后,50例患者中,治愈为47例,好转2例,出现1例并发败血症患者,经治疗后痊愈,总有效率为98%。
结论: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时要综合多种诊断方式,准确快速的作出诊断,给予患者控制感染、对症、有效的抗菌药物来进行治疗处理,促进患者及早康复,提高其生活的质量。
关键词:颌面部间隙;口腔;治疗;诊断口腔颌面部感染是一种口腔类的常见病,患者感染的临床表现症状为痛、热、中、红以及功能障碍,且感染的出现、发展及预后具有特殊性。
当细菌在口腔颌面部聚集滋生、繁衍侵袭,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发生感染现象[1]。
对口腔颌面部感染进行诊断,主要是通过患者发病的原因和临床上的表现来完成,如果诊断和治疗及时得当的,则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本次就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的治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并已经得到治疗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50例,在所有患者中有30例为男性,有20例为女性,其年龄最小的为12岁,最大的为78岁,平均为年龄37.98岁,病程最短的为7天,最长为30天,平均病程为17.21天。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颞下间隙感染infection of the infratemporal space
范围:位于颅中窝底。前界:上颌结节及上 颌颧突后面;后界:茎突及茎突肌肉;内界 蝶骨翼突外板的外侧面;外界:下颌支上 份及颧弓;上界: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和颞 下嵴;下界:翼外肌下缘。内容颌内动静 脉,翼静脉丛,三叉神经2、3支。与颅内、 眶内、海绵窦等相通。
界限:上界:下颌骨下缘;前界:二腹肌 前腹;后界:二腹肌后腹;下界:舌骨。 内容颌下腺及淋巴结;并有颌外动脉、面 前静脉舌神经、舌下神经等。
交通:舌下、翼下颌、咽旁、髁 下、颈前间隙及颈动脉三角 感染来源:智齿冠周炎及下颌后 牙的炎症;儿童颌下淋巴结炎
临床表现:颌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胀、发红、疼 痛,轻度张口受限和吞咽痛。下 颌骨下缘轮廓不明显。
界限:咽腔侧咽上缩肌与翼内肌和腮腺深 叶间。前界:翼下颌韧带及颌下腺上缘; 后界:椎前筋膜;上界:颅底;下界:舌 骨。茎突及其肌群分其为前、后间隙。内 容咽深动、静脉或颈内动、静脉,及9-12 对脑神经。血管神经束上通颅底下连纵隔。
交通:翼下颌、颞下、舌下、下 颌下及咽后间隙交通。 感染来源:智齿冠周炎及牙齿病 变;腭扁桃体炎等
咬肌间隙感染 infection of the masseteric space
界限:位于咬肌与下颌支外侧骨壁间。前 界:咬肌前缘;后界:下颌支后缘;上界: 颧弓下缘;下界:咬肌在下颌支附着处; 内界:下颌升支骨板;外界:咬肌。 交通:颊、翼下颌、颞、颞下间隙。
感染来源:下颌智齿冠周炎,下 颌磨牙根尖周炎,牙槽脓肿。 相 邻间隙感染扩散。
治疗:切口在下颌骨下缘下 2cmb于平行下颌骨体、长3- 7cm,钝分离入脓腔。
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几点护理体会
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几点护理体会目的:一步研究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意见。
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进行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积极地心理护理,口腔护理,脓肿切开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
结果:上述34例患者均未出现败血症、脑血肿、海绵窦血栓等严重并发症。
平均住院18.5天,痊愈出院。
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无复发情况。
结论:对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口腔护理,脓肿切开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痊愈,治疗治疗效果。
标签: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指的是包括颈上部、口腔颌面部潜在性筋膜间隙中发生的炎症总称【1】。
在感染初期,表现为坏死、脓肿。
随着疾病迅速发展【2】,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为了进一步研究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意见,笔者收集了2012年4月-2012年11月来我院进行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了2012年4月-2012年11月来我院进行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其中,17例男,18例女,患者年龄在14-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7岁。
病程在10天-35天之间,平均20.6天。
15例颌下间隙感染,9例舌下间隙感染,7例颊部间隙感染,4例咽部间隙感染。
29例患者接受脓肿切开引流手术,6例患者接受甲硝唑+抗生素联合治疗。
1.2方法心理护理:患者需要忍受张口受限、疼痛等干扰,病情严重的会出现吞咽、进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质量。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积极心理护理,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勇气,赢得患者的尊重与信任。
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预防等知识,及时发现患者心理障碍,及时疏解,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颌面部间隙感染116例临床小结
l 3. 5
好转 后 可 改肌 注或 口服 。单纯 性 药物 治疗 适用 干 以 间隙 感染 为 中 心 的弥 散性 红 肿 , 表面 皮 肤温 度 高 、压痛 , 无 波 动感 , 病时 间 但 发 短 , 身 中毒 症状轻 , 全 白细 胞 ≤ l × l L。本组 5 2 0/ 6患者 均 获得 满意 效果 。2对体 质较 好 , () 且脓 肿 已局 限化 , 位置 比较浅 , 9号或 以
发症 出现 , 在处理这类 感染患者时 忽视了全 身情 况 , 或由于 局部症状 的 严 重性 而掩 盖 了其 他部 位的严 重 并发症 。 有近年 来 因各 类抗生 素 还 广泛应用 , 颌面部 间隙感染 的经过 和以往 有所不同 , 时疾病 开始就 很 有
本组 单 纯保 守治 疗 5 6例 、穿 刺抽 脓 治疗 1 、脓 肿 切开 引 9例 流4 。 主要 的 治疗 原 则是 配 合必 要 的 全 身支 持疗 法 及 局部 穿 1例 刺或 切开 引流治 疗 。1单 纯保 守 治疗 5 () 6例 中 , 据病 情联 合应 用 根 抗需 氧 菌 和抗 厌 氧 菌药 物 。初 始治 疗 给予 静 脉 给 药 ; 病情 明显 待
农 村 :2 , 8%, 9 例 占 0 城镇 2 , 2%。 4占 0 12 . 发病 性别 与年龄 发 病年 龄最 大 7 8岁, 最小 4 5 ; 2 ~4 岁最 多 。男 8 例 , .岁 以 0 O 9
女2 例。 7
1 3 临床 症状 .
颌 面部 间隙感 染也有 其重要 的意 义 。3另外近 年来 , 人牙科诊 所 1 ) ( 私
对口腔颌面部的间隙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对口腔颌面部的间隙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作者:田瑞萍唐东华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2-0087-01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多发生于儿童、老年人及抵抗力低下者,面部的血运丰富,不仅能促进损伤的修复,但同时也为细菌感染的蔓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给予患者临床治疗的同时,护理工作的配合亦为尤其重要的,2008-2010年间,我院共收治了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53人,现对其护理的体会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男35人,女18人,年龄为10-55岁不等,平均年龄39.1岁,儿童13人,成人40人,均为颌面部多个间隙感染。
1.2 方法:均通过询问与患者交流沟通等方式,了解了患者入院后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并针对其心理给予相应的疏导安慰等心理护理。
1.2.1 入院时护理体会:患者入院时一般病情均较重,包括面部的畸形,局部疼痛,进食时困难及全身情况较差,危重时可有全身感染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患者入院后即被给予常规检查,可将检查结果及意义告之患者,并向其讲解此种疾病经过正规及时的治疗可完全治愈。
对有一定医学常识的患者可给予针对性的介绍治疗方案与应急的处理方法。
最终消除了患者的心理顾虑,使其精神得到放松,有利于足够的休息与睡眠,为治疗提供了基础。
1.2.2 治疗中的护理体会:较重的感染患者大都伴有颌面部间隙内脓液的形成,在出现全身发热及局部有波动感时往往需要对脓肿切开引流,切开引流前患者会有对手术的恐惧不安,此时应向患者介绍为何需要切开,切开的部位一般为隐蔽切口,切口较齐,日后不易留有伤疤,并将麻醉方式告知患者,在切开时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同时安慰患者使其配合,以便顺利完成引流,术后鼓励患者配合医生换药,清洁切口,使间隙内脓液尽早排净。
1.2.3 全愈前、出院时的护理:患者经过抗生素应用对症治疗,切开引流后症状缓解较快,疼痛减轻,逐渐痊愈,此时护理应告知患者检查口腔内有无可能再次诱发间隙感染的病灶牙。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诊治方案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诊治方案摘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急重症疾病之一,往往由于患者治病不及时、对疾病危险程度认知不清所导致。
临床上经常可见患者颌面部肿胀严重、张口受限、疼痛难耐前来就医,严重者可影响呼吸、伴发菌血症、脓毒血症等,可危及生命。
所以,好的应急处理方案尤为关键。
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复杂,筋膜间隙较多,分为眶下间隙、颊间隙、咬肌间隙、颞间隙、颞下间隙、翼下颌间隙、下颌下间隙、舌下间隙、咽旁间隙等。
由于相邻间隙之间软组织较疏松,感染可沿着各间隙之间扩散出去,上至颅脑、下至纵隔,可伴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加重患者的病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感染来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最常见的来源为牙源性感染,主要是由于根尖周炎、牙周炎等疾病未得到及时医治,长期以往突发急性炎症引起的间隙感染。
其次为腺源性感染、外伤源性感染、血源性感染及医源性感染等[1],儿童的间隙感染多来源于腺源性感染[2] 。
临床特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颌面部感染区皮肤红、肿、热、痛等症状,患者可出现畏寒、高热、头痛、乏力、白细胞总数增高、机体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
严重者肿胀可挤压软组织压迫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难,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败血症、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及昏迷死亡等严重并发症[3] 。
病原学特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主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
花雯等学者采集120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病原菌并分析细菌分布情况,其中革兰阳性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普雷沃菌[4]。
不同地区的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也存在差异,所以,应根据药敏结果来选取最有效的抗菌药物[5]。
治疗方案1.保持呼吸道通畅:轻症患者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但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是接待每一个间隙感染患者应首要注意问题。
根据呼吸困难程度可采取吸氧、气管切开等应急处理方法。
2.早期经验性应用广谱抗生素: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多为混合菌感染,在菌培养未出结果之前也应采取经验性抗生素抗炎治疗,以免耽误治疗,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头孢唑啉联合奥硝唑作为首选抗生素治疗间隙感染,不良反应低,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都有很强的敏感性[6]。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护理对策
唇、喉及其他肌肉协调运动,口语、听力及强化读写训练。
2.4尿失禁的护理:采用膀胱容量训练和排尿训练,当膀胱容量及排尿功能恢复正常后,拔出尿管,清洗尿道口。
2.5吞咽困难的护理:吞咽困难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导致患者营养不良,易产生误吸,引起呼吸道并发症。
可通过鼻饲,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保证患者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
吞咽困难者,口腔易残留食物残渣,应及时协助清洗口腔,可在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2.6饮食的护理:脑卒中患者的饮食应为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饮食,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食多餐,饮食中应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和粗纤维。
鼓励病人食水果、蔬菜。
2.7脑卒中患者肠道的护理:脑卒中患者活动受限,易发生便秘,应冲服蜂蜜每天2 3次,润滑肠道,疏通大便,忌食辣椒、浓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严禁吸烟、饮酒。
2.8预防并发症的护理:脑卒中患者常有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褥疮、急性胃黏膜病变、继发性癫痫、肾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1)肺部并发症的预防:脑卒中患者一般具有咳嗽和吞咽反射障碍,不能自主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因此护理的重点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
包括以下几点。
①保持正确体位,使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宜平卧,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头部稍向后仰的位置,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的分泌物、血液或呕吐物。
②促进排痰:对有咳嗽反射的患者可适当刺激颈部气管诱发咳嗽反射,以利于排痰;如患者严重颅内压增高,勿使患者剧烈咳嗽,以免增加颅内压。
③对痰多经颈刺激而不能有效排痰者要进行及时彻底的吸痰。
如未行气管切开插管,可经鼻咽吸痰,使患者头部处于过伸位,将吸痰管经患者鼻孔插入声门附近,在患者深吸气时迅速插入气管内,边旋转边将吸痰管向外退出,将气管内分泌物吸出。
④气管切开患者要按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2)褥疮的预防:注意保护皮肤的清洁与干燥,勤翻身(2h翻身一次),动作轻柔,以免损坏皮肤;每2 4h予红花油或滑石粉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诊疗指南(2022年版)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也称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是指发生在颌骨、肌肉、筋膜、皮肤之间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散性化脓性炎症。
如感染局限则称为脓肿。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口腔颌面部各类型的间隙感染,其中包括眶下间隙、颊间隙、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颞间隙、颞下间隙、下颌下间隙、颏下间隙、咽旁前间隙。
本指南不适用口腔颌面部重症、复杂的多间隙感染。
三、诊断(一)临床表现1.全身反应:轻症者全身无明显反应,重症者可出现发热、畏寒、头痛、全身不适等。
如果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中毒性休克、脓毒血症时,则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2.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皮肤发红、皮温高,皮肤紧张发亮、触之发硬、有压痛,可有可凹陷性水肿或波动感。
并伴功能障碍,如开口或吞咽困难、呼吸道梗阻等。
(二)专科检查检查可发现感染的典型表现:局部红、肿、热、痛以及功能障碍。
感染中心区域可出现可凹陷性水肿;若脓肿形成,可触及波动感。
可在肿胀最明显的部位进行穿刺,如果抽出脓液,即可确诊。
(三)辅助检查1.影像学检查平片检查:标准牙片可以显示患牙牙体、根尖周、牙周的情况。
曲面体层片对于病灶牙的定位很有帮助,并对颌骨骨髓炎病变范围、破坏程度或形成死骨的部位提供可靠的依据。
CT和MRI检查:脓腔在增强CT上显示为环状增强影像,而脓腔内部则显示为密度较低区域。
与螺旋CT相比,锥形束CT成像较快且辐射剂量更小,也可用于感染的检查。
但锥形束CT对骨和牙齿等高密度组织显像较好,而对于软组织感染性病变的显像较差。
MRI检查可对深部脓肿进行较好的诊断,但其对骨骼和牙齿等结构的显示不如螺旋CT。
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用于确定是否存在脓肿,但适用于较为浅表的脓肿。
此外,超声还可以引导脓肿穿刺或切开引流手术。
2.实验室检查在炎症的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的比率增高。
在重度感染或大剂量应用抗生素之后,白细胞计数可无明显增加,但有核左移及中毒性颗粒出现。
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常规
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常规一、定义亦称颌周蜂窝织炎,是颌面和口咽区潜在间隙化脓性炎症的总称。
是指颌面部筋膜间隙的感染。
二、局部症状与体征:炎症区域出现红、肿、热、痛的体征,病变与正常组织间无明显分界线。
炎症区可出现功能障碍、引流区淋巴结肿痛等。
三、护理问题(一)疼痛与炎症有关。
(二)体温过高与炎症有关。
(三)体液过多与炎症导致的水肿有关。
(四)低效型呼吸型态与水肿导致咽腔缩、压迫气管有关。
(五)窒息与水肿导致呼吸困难有关。
(六)有感染的危险与炎症导致败血症、脑脓肿有关。
(七)活动无耐力与炎症导致的乏力有关。
(八)焦虑与担心预后有关。
(九)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张口受限、咀嚼不利有关。
四.护理措施(一)休息: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急性期感染严重者应卧床休息,注意静养。
尽量少说话。
减少活动,避免不良刺激。
(二)饮食:多饮水,给子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张口受限者采用吸管进食。
(三)病情观察: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变化,严密观察局部及全身症状,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局部切开引流者,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四)用药护理:遵医嘱指导应用漱口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及时准确按医嘱用药。
(五)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及治疗计划,减轻紧张情绪,鼓励患者说出心理感受,消除焦虑感。
五健康宣教(一)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保持口腔清洁,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
(三)每半年进行次口腔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颌面间隙感染PPT课件
切开引流 脓肿形成后协助医生切开引流,准备冲洗液和引
流条。如为厌氧菌感染,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1:5000高
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脓液以控制厌氧菌的生长。铜绿假单胞
菌感染可用1℅醋酸、0.1℅-0.5℅多黏菌素或0.2℅-0.5℅庆
大霉素溶液冲洗
4
护理
治疗护理 遵医嘱应用止痛剂和镇痛剂,给予抗生素治疗原发 病灶,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并详细记录。对于病情严重者给 予全身支持疗法,输血输液,维持电解质平衡
颌面间隙感染病人的护理
1
病
因
牙源性:病原菌通过病变牙或牙周组织进入体内发生 感染(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来源)
腺源性:淋巴结感染如扁桃体炎,淋巴结炎,多见与 婴幼儿。
损伤性:继发病灶通过血液循环形成颌
面部化脓性病变 医源性:医务人员未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所造成的感染
5
该病特点
(一)病情复杂,容易发生并发症:中毒 性休克,酮症酸中毒,败血症等
(二)全身情况较差
(三)合并基础疾病较多,糖尿病及高血 压等
(五)年龄跨度明显
建议把入科血糖≥10 mmol/L作为判断颌面
间隙感染患者预后的敏感指标,更为关注入
科血糖≥16 mmol/L的患者
6
7
•
.
8
2
分类
眶下间隙感染 颊间隙感染 颞间隙感染 颞下间隙感染 咬肌间隙感染 翼下颌间隙感染 舌下间隙感染 咽旁间隙感染 下颌下间隙感染 颏下间隙感染 口底多间隙感染
根据解剖结构 和感染部 位
3
护理
心理护理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炎症是否向邻
近组织扩散,有无呼吸困难和并发症发生。高热、休克患者 给予对症护理。若肿胀严重引起呼吸困难,必要时行气管切 开术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174例临床分析
多 问隙感 染1例 。在 多问隙感染 中,都 是由一个 间隙感染后 , 4
延误诊治 ,感染扩散而引起 。牙 源性感染 16 ,腺源性感染2 4例 2 例 ,医源性感染6 ,无损伤性和血源性感染。经细菌培养加药 例
例颌面部间隙感染 的治疗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1 4 ,男 性 9 例 ,女 性 8例 ;年 龄 最 小 4 ,最 大 7 7例 0 4 岁 2 岁 ,平 均 1岁 ,1 岁 以 下4 例 ,6 岁 以上 3 例 ;病 程 最 短 5 , 7 0 2 0 6 日
变部 位大小 、管腔狭窄程度 、管壁增厚等情 况作初 步估 计 ,但 对气道 内肿块很小 或管 壁增 厚不 明显 的病变 尚不能作出诊断。
图l D 技术较好显示扁桃体肥 E
大气道狭 窄变形 ;图2 DE技 术
如本 文中提及 的鼻 咽癌 及喉癌浸润侵犯鼻 咽部 气道病例 ,病 变 边缘 显示 并不十分清楚 。另外 ,目前正提倡低 剂量 检查 ,以尽 量减少对病人 的辐射 ,笔者 并不提倡将 “ ”检查技术作为常 DE 规检查 要求 ,但对于 临床症 状典型气道病变病例 应用此项新检 查技术 ,为临床提供更 丰富的诊断信 息 ,可作为一种诊断新思
2 。 ,03: 19 1 7 。 O 2()16 1 7
DE 技术软 组 织窗 中9 %的大 气管 会显示 比较清楚 ,可 观 8
察气管的腔 内异常 ;有 利于观察气管 、支气管的解剖变异 、异 物 、肿瘤 、息 肉。颈段 气管软组织 的遮盖 影响 比胸段 气管 少 , 所 以D 软组织像 中的显示会 比胸段好 ,DE E 对气管及支气管开 口显示比常规DR片平 片要好 ,易于观察气管 的病变 。在诊断气
[ 周 煦 直接 数字化× 2 】 线摄影( ) 叩R 中双能量减影技 术在鼻咽部 的 应用【 J 】中国临床 医学影像杂志 ,。 6 1()16 1 8 2 。 ,7 :0 — 。 2 【 黄锐利 , 3 】 冯敢生 , 王孝英 , 双 能量减影与常规数字摄 影的胸 等 部影像对比研 究[ J ]临床放射学杂志 ,O 42 ( 1 9 5 9 8 2 。 ,31 :5 — 5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颞下间隙脓肿可经上颌结节外侧切开 伴翼颌间隙感染时,由颌下切开贯通翼颌及颞下间隙 如同时伴有颞间隙感染应由颞上线切开颞肌下达颞下间隙直至下颌
下缘的上下贯通引流
24
精选ppt
CT颞下间隙感染
25
精选ppt
颊间隙(bucccal space)感染
颊间隙位于相当于颊肌所在的部位 解剖---上界为颧骨下缘
解剖---颞间隙位于颧弓上方,颞肌所在的部分,分为 颞浅和颞深两间隙
界限 上---颅顶 下---颧弓 前---额骨侧方 后---耳廓上方
颞浅间隙是在颞肌与颞浅筋膜之间 颞深间隙在颧骨与颞肌之间
13
精选ppt
颞间隙感染
14
精选ppt
感染来源
颞浅间隙感染常由颞、顶部皮肤感染引起 而颞深间隙感染多由牙源性感染或耳部化脓性疾病引起 可由相邻间隙等感染引起
2
精选ppt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除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外还应注意下例症状 口腔颌面颈部肿胀程度, 疼痛程度 吞咽、语言困难 上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 胸闷,胸痛 体温升高 全身情况 头痛
3
精选ppt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治疗原则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确定病原菌准确用药 掌握抗菌药物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抗生素的局部用药:目前有争议 注意双重感染
15
精选ppt
临床特点
颞肌部位肿胀、疼痛 张口明显受限 颞浅间隙脓肿形成时,可触及波动感 颞深间隙感染波动感不明显;颞骨骨髓炎
16
精选ppt
CT颞间隙感染
17
精选ppt
颞下间隙(infratemporal space)感染
颞下间隙位于颞下窝内
界限
上界 蝶骨大翼下方的颞下面
下界 翼外肌下缘
32
精选ppt
嚼肌间隙感染
33
精选ppt
感染来源
主要来自下颌智齿冠周炎 下颌磨牙的根尖周炎 磨牙后三角粘膜炎症扩散
34
精选ppt
临床特点
以咬肌为中心的红肿、压痛明显 张口受限严重 不易扪到波动感,有凹陷性水肿 最常见
35
精选ppt
咬肌间隙感染
36
精选ppt
扩散途径
向上 --- 颞下间隙 向前--- 颊间隙
口腔颌精选pp面t 外科学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1
精选ppt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间隙定义 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周围潜在性疏松结缔组织或脂肪 组织所充填的区域。 感染可沿间隙扩散 位置不同 命名不同 感染来源:牙源性、腺源性、损伤性、医源性、血源性蜂窝织炎是指 皮下、筋膜及肌肉间的结缔组织、脂肪、血管等的急性、弥漫性、 化脓性炎症
28
精选ppt
临床特点
感染位于颊黏膜与颊肌之间时,磨牙区前庭沟红肿、触痛明显, 皮肤红肿较轻
感染位于颊部皮肤与颊肌之间时,面颊皮肤红肿严重、发亮 张口受限 感染波及颊脂垫时,可向四周扩散
29
精选ppt
扩散途径
前上---眶下间隙 后外---咬肌间隙 后内---翼颌间隙 上内------颞下间隙 向上---颞间隙
4
精选ppt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外科治疗 (1) 病灶清除和清创 (2) 外科引流 (3) 死骨清除和骨髓炎刮除
外科引流目的:排脓减张 , 预防呼吸道梗阻,减少并发征,预 防扩散
5
精选ppt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支持治疗纠正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平衡 注意全身性疾病对感染的影响
感染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和重要死因之一
7
精选ppt
眶下间隙感染
8
精选ppt
临床表现
➢ 以眶下区为中心肿胀、疼痛 ➢ 可出现上下眼睑水肿,睑裂变窄,睁眼困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鼻唇
沟消失 ➢ 病灶牙的根尖部前庭沟红肿、压痛、丰满
9
精选ppt
感染来源
多由尖牙和第一前磨牙的化脓性炎症引起 小儿眶下蜂窝织炎,一般由乳尖牙及乳磨牙炎症引起 局部麻醉
10
精选ppt
扩散途径
向上--眶内蜂窝织炎 可沿面静脉--内眦静脉--眼静脉
向颅内扩散--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11
精选ppt
治疗要点
➢ 脓肿切开--上颌尖牙或前磨牙根尖部前庭沟最膨 隆处切开直达骨面
➢ 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必要的支持疗法 ➢ 急性炎症消退后,治疗病灶牙
12
精选ppt
颞间隙(temporal space)感染
下界为下颌骨下缘 前界为口轮匝肌 后外侧界浅面相当于咬肌前缘 深面是翼下颌韧带前缘 内容---面神经、颌外A、面前V、颊脂垫等
26
精选ppt
颊间隙
27
精选ppt
感染来源
多由上、下颌磨牙的根尖脓肿、牙槽脓肿 淋巴腺源性炎症 颊部皮肤和黏膜感染等引起 可由相邻颞下、翼颌、咬肌、眶下间隙等感染引起
30
精选ppt
治疗
根据脓肿的部位从口腔内或由面部脓肿区顺皮纹方向切开引流 脓肿位置较低者,也可由颌下切开,向上潜行分离至脓腔建立引流
31
精选ppt
嚼肌间隙(masseteric space)
咬肌间隙位于下颌升支外侧骨壁与咬肌之间
界限:
前界 咬肌前缘
后缘 下颌支后缘
上界 颧弓下缘
下界 咬肌在下颌支的附着
21
精选ppt
临床特点
颞下间隙位置深,感染后外观不明显 张口受限明显 经颧弓下缘或上颌结节外上穿刺 常为多间隙感染
22
精选ppt
扩散途径
上 --- 颞间隙 下 --- 翼颌间隙 前 --- 颊间隙 后 --- 咽旁间隙 眶下裂--- 眶内 卵圆孔、棘孔---颅内
23
精选ppt
37
精选ppt
嚼肌间隙扩散
38
精选ppt
治疗
沿下颌角下缘作弧形切口,距下颌骨下缘2cm,长约2~3cm 术中检查有无边缘性骨髓炎 口内从翼下颌皱襞外侧切开
必须首先严格控制血糖 有针对性的选择抗生素 ➢ 细菌培养 减少双重感染 减轻患者负担
6
精选ppt
眶下间隙 (infraorbital space)感染
眶下间隙位于眼眶下方,上颌骨前壁与面部表情肌之间 界限---上界为眶下缘
下界为上颌骨齿槽突 内界为鼻侧缘 外界为颧骨 内容---眶下神经、内眦动脉、面前静脉等
前界 上颌骨的后外侧面及上颌骨颧突的后面
后界 下颌骨髁状突、茎突及其所附着的肌肉
内界 蝶骨翼突外板的外侧面及咽侧壁
外界 下颌支上份内侧面、喙突及颧弓
颞下间隙内有众多神经血管通过与周围间隙相通
18
精选ppt
颞下间隙
19
精选ppt
颞下间隙
20
精选ppt
感染来源
相邻间隙感染扩散 上、下颌磨牙区的病灶牙 上颌结节、圆孔、卵圆孔的阻滞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