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逃避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逃避自由》

近日阅读了一本名为《逃避自由》的书,有很多感触。起初,我被这书名所吸引。如今大部分人都向往自由,而作者何来“逃避”之说?读完此书之后,我心中的疑问得到了解答。

自由的含义是什么?在人的本性中是否生来便具有渴求自由的愿望?这种与生俱来的渴求自由的愿望,是否与人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种类无关?自由是心理学上的问题吗?心理因素在社会演变中能起到作用吗?弗洛姆在进入讨论现代人的自由困境之前,在书的首篇中试图对上述的问题做出回答。

弗洛姆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个人乃至国家争取自由的历史。纵观近代西方历史,似乎正在说明,人类可以通过推翻自然的统治,发动国家之间的战争,推翻教会的控制和专制国家的主宰,解除一个接着一个的束缚,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人们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争取自由的最后一战,战争的结束则意味着自由的最终胜利。但当新的民主政体取代旧的专制度之后,新的社会制度又出现了,这些制度实质上已有效地控制了人类整个社会的和私人的生活,它使一小撮以外的所有的人屈从于一个权威,而人们对这个权威没有任何约束力。这个权威真正对人类造成重大威胁,是当德国纳粹主义、独裁制度、法西斯主义的出现的时候,它们将人类自以为经过数个世纪浴血奋战的自由付之东流了。作者应该如何解释人类这种看似“抛弃自由”“攻击自由”的矛盾行为

呢?

作为社会心理学家的弗洛姆,从心理学分析角度提出,人类的全部活动都取决于两种心理需要,一种是人与同类交往以逃避孤独,一种是人对自由的需求以排除其“个性化”发展和“内在成长潜能”的障碍。如果人与同类的交往、对自由的需求同时满足以及自身的理性力量随之增长,人就能使自己与自然界、他人有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同时摆脱外在权威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是积极意义上的自由,因而是人们所追求的自由——追求自由。弗洛姆认为个体可以通过自发性的爱和创造性的工作,作为一个自由和独立的个体再次与世界联接起来,实现积极的自由。

然而人们在走向个体化的每一步,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人们隔断了原始联结,丧失了与他人原始的统一,与他人日益分离的同时要面临新的威胁,,因而缺乏先前的相与感、安全感,日趋孤独,甚至导致个人放弃其独立自由或屈从于权威或与毫不相干的他人及世界建立某种关系来获取他所缺乏的力量。这种放弃独立自由的倾向就是逃避自由。

弗洛姆认为,自由是人的存在的特征,人类的历史也是自由增长的历史。和其他动物相比,由于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很少,生下时,人类是最无能的,人类对父母依赖的时间要比人和动物都要长,同时人类对环境的反应也不及由本能所自动调节的行为来得迅速和有效。因而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主要靠的是学习,而不是由本能所定的。也正是因

此,人类对自然的适应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经验积累而摆脱其强制性本能。换句话说,人类获取了自由。弗洛姆在书中特别强调这是一种与“解脱”相对应的消极意义上的自由。

个体化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日益增加的孤独。原始关系提供了安全和与外界的基本统一。儿童一从那个世界脱颖而出,他就领悟到自己是孤独的,自己是一个与所有他人相分离的个体。这一世界与人自己个体的存在比较起来,则是绝对强有力的,并且经常是带有威胁性和危险的,与这一世界相分离,就使人产生了一种无权力和忧虑的感觉。当一个人是这一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未认识到个人行为的可能性和责任时,他就不需要害怕这一世界;当一个人已成为一个个体时,他就孑然一身,面对着一个危险和极强大的世界。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上述的情况,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程中,开始真正的感知周围的世界,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这个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与儿童时期建立的“原始关系”又一次分离,这时的青少年往往会更敏感、不安、孤独和焦虑。他们标新立异,个性十足,但也常常因为个性化不被理解,从而带来孤独感。

弗洛姆认为,由于中世纪封闭的社会制度,每一个人在社会秩序中的地位是被固定死的,人们毫无自由可言。尽管人们没有自由,可并不感到孤独。由于人一出生,在社会中便有了一个明确的、不可改变的和

无可置疑的位置,所以他有了安全感和相属感。但它也带了束缚,人的、经济和社会的生活都被所制定的规则和条约所操纵,这些规则和条约实际上控制了一切,没有一个活动领域能例外。随着中世纪社会制度瓦解,资本主义的诞生在智力、社会关系、政治上为人类的自由创造条件。人们拥有经济自由,个人被允许、鼓励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只要他的努力、勇气、机遇和吃苦精神等各方面条件许可,个人特别是中产阶级的成员,完全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通过发挥自己的长处,走向成功之路。政治自由也在增长,发展中的中产阶级随着经济地位的加强,政治上的权力也日趋强大。人们可以选举政府成员,人人有权参与政事。总之,资本主义的不但使人们获得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而且还使人们得以享受很多积极的自由。一种有活力、判断力和责任感的自我在资本主义的孕育下成长起来了。

但是,上述这些只是资本主义影响的一个方面,它在使人们获得自由的同时,又使人变得孤独彷徨,充满无足轻重和软弱无力感。资本主义制度中的个人活动原则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渐减少,加快了“个人化”进程,从而使人变得孤苦伶仃,陷入孤独之中。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一切都是为了赚钱,为了获得物质利益,即以自身为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天职就是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即积聚资本。当然,所有的这一切并不是为了实现人的幸福和拯救,而只是为了经济利益本身。垄断资本产生的大批白领工人,成了庞大经济机器上时大时

小的齿轮、成千上万个螺丝钉。为了积累资本而劳动这一原则,尽管从对人的“客观”影响来说,它确实对人类的进步是很有价值的,但从对人的“主观”影响来说,它给人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这表现在:它使人为了某种超越自己的目的而劳动,成为他所制造的机器的奴仆,产生了自己已无足轻重和软弱无力感。

在资本主义带来的独立自由的背后,无论是资本家还是工人阶级都充斥着深深的孤独感和不自由。为了摆脱这种由“自由”带来的不堪承受的孤独,个体常常选择向后退一步——逃避自由。

感谢这本书,让我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