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带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龙胆泻肝汤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体会
组 成 龙胆 草 、黄芩 、栀 子 、木通 、柴胡 、车 前子 、泽 泻 、当
① 主证 :月 经周 期 正常 ,经前 及 经期 小腹 与乳 房胀 痛 ,经量 中
等、色紫黑 有血块 ,伴 口苦 ,尿黄 ,大便正常或 干 ,脉弦 、苔 黄。 ② 证 候分析 :此证的产生 式 由于肝郁 气滞 ,气郁血瘀 ,瘀而不通 则痛 ,
进行 总结 。
仁、红花、元胡等活血化瘀之品,在湿热带下中用龙胆泻肝汤加黄
柏 、薏米祛湿 之品。肝气郁结 乳疾用 龙胆 泻肝汤加活 血化瘀软 坚散 结 之药 , 赤芍、香 附、荔枝梗 、桔梗 、牡蛎等药 。 如
21痛 . 经
1龙 胆 泻肝 汤的 组成 、用法 和方 义
1 . 1组成 和用法
列 腺 中T F p 胶原 I ImR A表 达 的 影响 [] 床泌 尿 外 G . 和] N ] J. 临 科 杂 志, 0,86: 436 2 31() 6 —6 . 0 3
代谢 等功能 ,与西药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协同治疗作用 ,能促进慢性非 细菌 胜前列腺炎症的快速消退 ,从而使本病得到了很好的治疗。
弦 ,舌 红 ,苔黄 。②证 候分析 :郁 怒伤肝 ,木 旺克土 ,致脾 虚生湿 ,
火盛 而耗伤 阴液 ,以祛 痰而不伤 正 ,俱 以为 佐。 由于肝 胆性喜条达 ,
火邪 生郁而 肝气不舒 ,故 又用柴胡疏 肝胆之 气且引诸药 归经于肝 ,甘
湿郁 之久 ,郁 而化 热为 湿热 ,湿 热下 注而 带下 ,故成 黄带 ,伴 有臭 味。情志抑 郁 ,肝失 疏泄郁而化火 火暴怒伤肝 ,肝胆之火上 扰 ,故 口 干苦 ,清 窍失灵亦头 晕 ,肝胆火 旺则易怒 ,肝胆 之火扰动心 神则寐少 多梦 。肝 火疏泄 阻于 胁络 ,故胸胁 胀痛 ,脉 弦 ,苔黄 ,均为 肝胆火 旺 之证 ③治则 :清肝 胆之火 ,利下焦湿热 。④方 药 :龙胆泻 肝汤加薏
龙胆泻肝汤治疗妇科疾病验案举例
[ 3 ] 王俊英. 电针镇 痛 的累 积效 应 与海 马神 经元 可 塑性 及胞 内 MAP K/ E R K信号 通 路 活 动 关 系 分析 l - D ] . 中国中医科学院,
2 01 3: 2 0— 23 .
[ 4 ] 丁 斐. 神经生物学[ M] . 北京 : 科 学 出 版社 , 2 0 0 7 : 2 3 3 . E 5 ] 林 晓春 , 李 云鹏 , 卞 艳芳 , 等. 大 鼠旷 场 实 验 指 标 检 测 及 参 考 值 的探 讨 I j ] . 毒理学杂志 , 2 0 1 0 , 2 4 ( 3 ) : 2 2 4 — 2 2 5 . [ 6 ] AK Wa l k e r , A Ka v e l a a r s , C J He i j n e n , e t a 1 . Ne u r o i n f l a mma — t i o n a n d C o mo r b i d i t y o f P a i n a n d D e p r e s s i o n [ J ] . P h a r ma c o l o g i c a l
土 ,累及 带脉 ,发 为 带下 病 。投 龙 胆 草 、 黄芩 、 焦 山栀
清肝 泄火 ; 车前子 、 泽泻 、 六一 散清 热利湿 ; 柴 胡 疏 肝 气; 白鲜 皮 、 地 肤子 祛风 止痒 。诸 药 同用 , 而收佳 效 。
2 王 某 案
[ 7 ] 沈雪勇. 经络腧穴学[ M] . 北京 : 中 国 中 医 药 出版 社 , 2 0 0 3 : 2 2
马 NE 途 径 ,其 具 体 机 制 有 待 今 后 进 一 步 的 研 究
明确 。 6 参 考 文 献
[ 1 ] Me r s k e y H, B o g d u k N.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 c h r o n i c p a i n , I AS P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湿热郁结型胁痛的临床观察》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湿热郁结型胁痛的临床观察》一、引言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常因湿热郁结而出现胁痛症状,这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胁痛多与肝胆湿热、气滞血瘀等有关。
针对此症,龙胆泻肝汤作为一种经典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常被用于治疗湿热郁结型胁痛。
本文旨在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湿热郁结型胁痛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XX例胆囊切除术后出现湿热郁结型胁痛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情况均衡。
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
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具体方剂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个性化调整,包括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等中药材。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胁痛程度、生活质量、实验室指标等变化。
1. 胁痛程度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胁痛程度明显减轻,且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第X天、第X个月的胁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 生活质量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在食欲、睡眠、情绪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3. 实验室指标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指标(如肝功能、血常规等)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
四、讨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湿热郁结型胁痛具有显著的疗效。
该方剂通过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有效缓解患者胁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与常规治疗相比,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在改善患者胁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及改善实验室指标等方面均表现出优势。
从中医理论角度来看,龙胆泻肝汤通过调理肝胆湿热、气滞血瘀等病理因素,达到治疗胁痛的目的。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方剂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此外,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还具有较少的副作用和较高的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治疗方案。
龙胆泻肝汤临床举隅
2急性膀胱炎
患者 , 张某 , , 5岁 , 0 3年 1 月 2 1初诊。 自诉 : 女 2 20 1 3 尿频 、尿 急 、尿 痛 7天 。 西 医诊断 : 性膀 胱 炎 。经 口服 氟 哌 酸 、三 金 片 急 等药物治 疗 , 果不佳 。今求治 中医 。诊 见 : 效 寒热往 来 , 烦欲呕 , 心 少 腹痛 , 频 、尿道 口灼痛 , 尿 尿黄 赤 , 舌红 , 苔黄腻 , 脉弦 滑数 。查小便 常规 示 : 白细胞 + ++, 潜血 ++。中 医诊断 : 证。证 属膀 胱湿热 , 淋 治 宜 清热利 湿 , 尿通淋 。予 龙胆泻 肝汤加减 。处方 : 胆草 1 g, 利 龙 山 0
’ T
I 陡 ’ 卜 。 不 吕
/ C i HatCrN ttn h a el ae uri n h io
龙胆泻肝 汤临床举 隅
周斌
【 要 】 龙 胆 泻肝 汤 是 治 肝胆 实 火上 炎 或 湿 热循 经 下注 的常 用方 。 综观 全 方 ,泻 中有 补 ,降 中有 升 ,祛 邪而 不 伤 正 ,泻火 而 不 摘 伐 胃, 配伍 严谨 , 为泻肝 之 良方。 诚
4带状疱疹
李 某 , , 8岁 。l 9 年 3 1 初诊 。患者于 3 女 2 98 月 61 3 天前 在打工 时与 老板 发生 I q角, 1出现 左腰背部皮肤 灼痛、瘙痒 , 次3 不能触衣 , 触 衣则痛甚 , 同时于疼 痛部位皮肤上发生簇集性水 泡 , 当地诊所给予西药 治疗 , 疗效欠佳 , 今来我 院就诊。现症 见 : 腰背部皮肤上 可见数处成 左
龙胆泻肝 汤为治疗肝 胆湿热证的 代表方 。笔者 在临床 当中 , 用 应 本 方加减治 疗 多种 疾病 , 获得满 意疗效 , 举例如 下。 现
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52例
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52例标签:龙胆泻肝汤;带状疮疹;疗效笔者多年来运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2例中,男22例,女30例;其中年龄40~48岁14例;49~80岁38例;病程最短1周,最长1月余。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主证: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基底色红,呈单侧分布,排列呈带状。
皮疹出现前,常有皮肤刺痛或热感,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痛。
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型:皮色鲜红疱壁紧,口苦咽干,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2疗方方法采用胆泻肝汤治疗,处方:龙胆草10g,栀子10g,黄芩12g,柴胡12g,生地20g,车前子12g(包煎),泽泻12g,木通12g,甘草8g,当归12g。
加减:如血疱坏死加丹皮12g,白茅根12g;脓疱加蒲公英12g,银花12g;发于头面加菊花;发于下肢加牛膝;大便秘结加大黄;如水疱色白或渗出明显,疼痛减轻,湿重于热者,则减去苦寒伤阴的黄芩、栀子、龙胆草减至6g,加白术、陈皮、厚朴、赤芍以渗湿通络;如皮疹色红干瘪,或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加桃仁、红花、川芎、丹参等以活血通络止痛;气虚者,加黄芪、潞党参健脾益气。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3.2治疗结果52例中,治愈37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3%。
4体会带状疱疹是现代医学病名,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系病毒侵犯神经而发病,皮疹发生在机体的一侧,沿某一神经分布区呈带状排列。
中医在隋代《外科启玄》中称为“蜘蛛痣”。
清《外科大成》称为“蛇串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称“缠腰火丹”。
龙胆泻肝汤是治疗肝胆实火的代表方。
龙胆泻肝汤治疗妇科杂症举隅
红 ,苔 黄 腻 ,脉 弦 。 有 不 洁 性 交 史 。 妇 科 检 查 :外 阴 充 血 ,有 大 量 脓 性 分 泌 物 ,右 侧 小 阴 唇 布 满 透 明
水 疱 ,基 底 部 煅 红 。 中 医 诊 断 :热 疱 。 辨 证 :湿 毒 与 血 搏 结 阴 户 。 治 宜 清 热 解 毒 利 湿 。方 用 :龙 胆 泻 肝汤 加 碱 : 土 茯 苓 5 g 苡 仁 、 蒲 公 英 、 赤 芍 各 0, 3g 黄 芩 、 黄 柏 、泽 泻 、生 地 各 1g 龙 胆 草 、 0, 5, 栀 子 、 车 前 子 、 禾 通 、 柴 胡 、 苍 术 各 1 g, 甘 草 2 5 。上 药 水 煎 服 ,每 日 1剂 ,连 服 7剂 。服 药 期 间 g 以 黄 连 、黄 柏 、 黄 芩 、 苦 参 各 3 g水 煎 ,取 药 汁 0
维普资讯 0 2年第 2 0卷第 4期
Vo 2 l 0, No 4, 2 0 02
四
Jl l
中 医
j un t f i u no a io a C i e dc e o r a o c a f dt n l hn s Me i n S h Tr i e i
关键词 :妇 科杂 症 中医治疗 龙胆 泻肝 汤
附 有 白 色 片 状 伪 膜 ,井 见 大 量 白 色 奶 酪 样 分 泌 物 。 涂 片 检 查 可 见 典 型 的 真 菌 菌 丝 。 中 医 诊 断 :阴 痒 , 带 下 病 。 辨 证 : 湿 热 下 注 ,虫 蚀 阴 中 。 治 宜 清 热 利 湿 ,杀 虫 止 痒 。 内 服 龙 胆 泻 肝 汤 。 处 方 : 土 茯 苓 5g 0 ,泽 泻 、 生 地 、 苍 术 、 白 鲜 皮 、 黄 芩 各 1 g 5, 胆 草 、栀 子 、术 通 、 车 前 、 柴 胡 各 1 g 甘 草 5 。 2 g 每 日 1剂 , 连 服 7剂 。 同 时 取 黄 柏 、 苦 参 、 蛇 床 子 、地 肤 子 、 生 百 部 、野 菊 花 各 3 g,玲 水 浸 泡 3 0 0 分 钟 .再 加 水 至 1 0 ml 煎 沸 后 熏 洗 坐 浴 1 分 00 , 0 钟 ,每 日 1剂 ,早 晚 各 1次 ,共 坐 浴 治 疗 l 0天 。 经 上 述 治 疗 后 ,患 者 全 身 症 状 消 失 , 局 部 瘙 痒 减 轻 , 白带 量 减 少 ,质 转 淡 。续 服 原 方 4剂 ,痊 愈 后 髓访未 复发 。 按 :真 菌 性 阴 道 炎 是 妇 科 常 见 病 ,属 于 中 医 学 “ 痒 、带 下 病 ” 范 畴 。 主 要 是 由 于 忽 视 卫 生 ,居 阴
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下注型带下病的疗效观察
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下注型带下病的疗效观察作者:杨明灯来源:《延边医学》2015年第18期摘要: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在湿热下注型带下病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中医妇科门诊接诊的86例湿热下注型带下病患者,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
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龙胆泻肝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下注型带下病疗效确切,且对次要症状“口苦而腻”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湿热下注型;带下病;龙胆泻肝汤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又称“下白物”、“流秽物”。
相当于西医学的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
本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复发率【1】。
西医主要采用甲硝唑、咪唑类药物治疗,给予方式多为口服和阴道。
而在实际中或因疗程长,或因给药不便等因素的影响,疗效不尽人意。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药在妇科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且因副作用小而广为患者亲睐。
笔者采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下注型带下病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临床资料本组研究中86例湿热下注型带下病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及《实用中西医结合妇科学》【3】中的相关标准,即以下主症最少符合一项,次症符合两项:(1)主症:带下异常;阴部瘙痒或灼痛;带下量多,色泽黄或白,质黏稠;(2)次症:口苦而腻;外阴触痛;纳谷不香;坐卧不宁;尿黄;尿痛或尿频;舌质红而苔黄腻;脉滑数或细数。
病情分级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轻度≤24分;中度:25-31分,重度:≥32分。
年龄18-52岁。
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
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4例体会
黄 目痛 已 2年余 . 屡治 无效 。诊见患 者双 目色 黄 。 中 夹 赤丝 。 午后 目痛 。 小便 亦黄 但身 不黄 . 胁不 痛 . 脘 饮 食正常 。 苔薄少 。 略弦滑 。 证为湿 热淤滞 于 舌 脉 辨 内。 上犯 目窍 。 治以清利 湿热 , 活血退 黄为 主 . 方用 茵
年来 . 笔者在 临床上应 用本方 加减 治疗 内 、 、 、 外 男 妇
生 甘草 6 。每 日 1 , g 剂 水煎 2次分 服 , 忌食辛 辣动风
之物 。6月 1 1日 3诊 : 上方进 服 8剂后 , 目黄赤 痛均 减 . 痛亦止 。效不更 方 , 头 上方再进 。7月 3 1来 诉 , 3 上方 服 1 4剂后 . 诸症 均平 , 病得痊 愈 。 3 阳痿 患者 , ,6岁 .9 6年 4月 1 男 4 19 6日初诊 。 自诉 阳 痿 不举 已 3个月 , 服用 多种补 肾壮 阳之 中成药 无效 。 现症 : 阴茎痿 软不 举 , 见头身倦 怠 , l 并 E苦粘腻 , 阴囊 潮湿 , 小溲 黄 , 舌质 红 . 根部苔 黄腻 。 滑而缓 。诸 舌 脉
麻 、 藤 ( 下 ) 泽 泻 各 1g 白芍 药 1g 生 甘 草 钩 后 、 2, 8, 6 。3剂 , 1 g 每 3一剂 , 煎 2次 分服 。饮食 宜清淡 , 水 禁
症合参 , 辨为肝 胆 湿热下 注致痿 。治宜清利 湿热 。 切
忌一 味补 肾。 方用龙 胆泻肝 汤化裁 。 处方 : 龙胆草 、 焦 栀仁 、 芩 各 1g 车 前 子 、 泻 、 黄 0, 泽 当归 、 术 、i 苍 J 牛 I 膝 、 床 子各 1g 木通 、 胡 各 9 , 米仁 2 g 甘 蛇 2, 柴 g薏 0, 草 5。 g 6剂 , 日 1 , 煎 2次 服 。 每 剂 水 忌饮酒 及油腻之
龙胆泻肝汤的临床运用
泻肝胆实火 ,清下焦湿 热作用。可 以运用于 肝胆实火上扰 ,或湿热下 注所引起 的多种疾痛 的治疗 。
1肝 炎
本例 患者 由于湿 热下注 ,浸淫精 室阴囊 ,壅滞 气血 ,从而 引发阴 部胀痛 ,阴囊瘙痒 ,左 侧附睾结节及精索 静脉 曲张等 ,且引起精液质 量改变 :精子密度 降低 ,精子活力及活率 下降 ,精子 畸形率增高等 ,
龙胆草 1 0 g 、桅子 1 0 g 、黄芩1 0 g 、柴胡 6 g 、木通9 g 、生地黄 1 5 g 、
日,患者喜告知其妻子 已妊娠近2 个月 。
3 弓形体病 弓形体病是 由弓形体原虫所 引起的人畜共 患传染病 。人 主要 由于 饮用猫料 动物带有 弓形体囊 合子的粪便污 染的水 ,或食入 未煮熟 的带
热退 ,四肢转 暧 ,手 心不再 出汗 ,余症 减轻 。经上方 加减调治 2 0 d ,
后期辩证 加入麦芽 、佛 手、 山楂 、丹参等健脾和 胃养血活之 品。
经上 方加减 调治两 个多月 至2 0 0 4 年6 月1 0 日停药 。停药 时患者神 清气
自觉容 易疲 劳 ,脸面 部时 生痤疮 ,舌 红苔 黄微腻 ,脉 弦滑 。肝 功能 化验示 :总胆 红素2 5 . 1 g mo l / L ,直接胆 红索9 . 3 g mo l / L ,间接胆 红素 1 5 . 8 1 x m o l / L ,谷丙转 氨酶6 6 0 U / L ,谷草转 氨酶2 9 8 U / L ;乙肝 两对半为 “ 大三阳” ;B 超 显示 肝脏光 点稍致密 ;患者在8 岁时患过急性肝 炎。 通过 患者 的现病 史,既往 史 ,肝功 能化验及B 超检 查 ,可 以作 出 慢性活动性 乙型肝炎 的诊 断 ,证属肝胆 湿热 ,以肝热为 主。治宜泻肝 胆实火 ,方拟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
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作者:王爽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0年第21期摘要: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较广,功效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
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症。
笔者用本方治疗高血压,心悸等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龙胆泻肝汤有多种处方,其组成药味不同,临床应用也有差异。
原方出自《兰室秘藏》,七味,无黄芩,栀子、甘草。
《医宗金鉴》方为十味,后世广用者即为此十味方。
其余如《杂病源流犀烛•方形门》方、《卫生宝鉴》卷十二方及《症因脉治》方等均不同。
方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车前子组成。
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
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
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在临床应用较广,疗效满意,病历如下:病案一:张某,女,59岁,于2007年11月就诊。
自诉2个月前因生气,出现心悸不宁,心烦胸闷,急燥易怒,失眠多梦,偶有夜不能寐,曾就诊服用“丹参片”“地奥心血康”等冠心病药物,疗效不明显,故来我院。
来时见患者面红目赤,头疼头胀耳鸣耳聋,口干口苦,舌尖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证为肝气郁结,继则郁而化火,发展为肝火上炎。
治以清泻肝胆实火镇心安神,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2g 黄芩 15g栀子15g 泽泻20g 当归9g 车前子15g黄连9g 磁石10g(先煎 )水煎服。
服用10剂后复查睡眠稍安,目赤,耳聋耳鸣减轻,效不更方,续服用 10剂复查心悸不宁,心烦胸闷,消失夜晚睡眠较佳,症愈。
按:本例之心悸为肝气郁结,而又化火,发展为肝火上炎。
肝能疏泄气机,条达气血,气血津液得以正常输布,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均得以滋养。
,予龙胆泻肝汤加减。
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黄连清泻心肝之火,泽泻、车前子利湿气而引火下行,当归养血和阴,磁石养心安神,使诸症得愈。
浅谈龙胆泻肝汤的临床运用
浅谈龙胆泻肝汤的临床运用作者:高文景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7年第2期甘肃省秦安县千户中心卫生院甘肃省秦安县 741600【摘要】本文列举了笔者运用龙胆泻肝汤治疗鼻衄、胁痛、耳鸣耳聋、蛇串疮、带下病的典型病例, 以事实阐明了异病同治, 一方多用的中医辨证论治思想。
【关键词】龙胆泻肝汤;运用;浅谈1 验案举例(1)某男,14 岁,学生。
反复出鼻血 1 周余。
家长诉:患者素脾气暴躁,动辄与人口角。
近一周前突然流鼻血不止,血色鲜红,量多。
以冰块额部凉敷后止,隔日又发,如此反复一周余,不愈,今来诊。
查舌脉:舌红脉弦数。
常自觉头痛,面烧目眶热,口苦咽干。
诊断:鼻衄(肝火上炎)。
处方:龙胆草9g 黄芩9g 焦栀9g 泽泻12g 木通3g 车前子(包)9g 当归12g 生地20g 柴胡10g 生甘草6g 白茅根9g 藕节9g。
三剂,水煎分服,日一剂。
上方尽服后来诊,诉:服药后又发鼻出血一次,但量明显减少;头痛、面烧目赤、口苦诸症俱减。
舌红,脉弦。
上方酌减量,继服三剂愈。
辨证分析:患者素因肝气郁滞,日久化火,循经上炎,迫血上溢清窍,故致鼻衄;虽以冰敷暂安,因内热未除,病情必复。
肝火上炎,故致头痛、面烧、口苦咽干;肝开窍于目,如肝火上乘,则眼热睛红。
舌红,脉弦数肝经实火之象。
用龙胆泻肝汤加味以清肝火,凉血止血。
(2)某女,38 岁,农民。
胁肋胀痛数年,加重三天。
诉:慢性胆囊炎病史多年,常觉右胁肋胀痛不适,口苦,胸闷纳差,厌油腻,食蛋、肉、韭菜等物后尤甚。
服阿莫西林、消炎利胆片等药物后可减轻。
近三天来,病情加重,右侧胁肋胀痛连及肩背,自服药物效不佳。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B 超检查示:慢性胆囊炎伴胆囊内多发结石。
诊断:胁痛(肝胆湿热)。
处方:龙胆草9g 黄芩9g 焦栀9g 泽泻9g 木通6g车前子(包)9g 当归12g 生地15g 柴胡9g 生甘草3g 川楝子12g 金钱草12g 海金沙9g 郁金9g 五剂,水煎分服,日一剂。
龙胆泻肝汤的临床运用体会
龙胆泻肝汤的临床运用体会【关键词】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举例;体会龙胆泻肝汤是临床常用方之一,具有清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在临床上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可用于内、外、妇、五官各科疾病,如鼻渊、狐惑病、胁痛、黄疸、头痛、眩晕、遗精、疝气、腹痛、血症、带下、皮肤病等。
笔者临床工作近30年,对属肝胆实火,肝经湿热之诸症者,以该方为基础,用之确具良效。
兹介绍部分典型病例分析于下。
1 临床资料1.1 治黄疸患者,男,19岁,农民。
1981年2月27日初诊。
临床表现:身黄目黄,其色鲜艳,小便色黄如菜油,发热口渴,胸胁胀满,疼痛,头昏头闷重,口苦口腻,恶油,食欲不振,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黄疸(阳黄)。
辨证:肝胆湿热。
处方:龙胆泻肝汤合茵陈蒿汤加味。
药用:龙胆草18g,栀子15g,黄芩12g,柴胡9g,板蓝根30g,茵陈18g,泽泻15g,藿香12g,木香12g,云苓15g,枳壳12g,大黄9g,甘草6g,车前仁15g。
服上方3剂后,1981年3月3日复诊,诊:身黄目黄消退,胸胁胀满减轻,疼痛消失,头昏头闷减轻,未再发热,食欲增强,大便已下,日解2~3次,小便色淡黄。
目前腹中隐痛,微感怯冷,恶风,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处方仍宗龙胆泻肝汤化裁。
药用:龙胆草15g,郁金15g,白蔻仁10g,白芍15g,栀子12g,黄芩12g,柴胡6g,泽泻15g,藿香12g,甘草6g,防风12g。
服2剂后,患者未再复诊。
后访得患者述,病情痊愈。
1.2 治乳头皲裂患者,女,25岁,农民。
1981年4月2日初诊。
患者为哺乳期妇女,述近三、四天来右乳头发痒,干裂起痂,痂剥去流黄水,黄水浸润致乳头皮肤溃损,乳头皲裂加重,乳房疼痛,不能触及,吮乳疼痛更甚,心烦胁胀,口苦,舌质红,苔黄,脉沉弦。
诊断:乳头皲裂。
辨证:肝胆湿热。
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药用:龙胆草15g,栀子12g,生地15g,柴胡6g,赤芍12g,泽泻12g,丹皮12g,木通12g,当归12g,蝉蜕12g,白术12g,地丁草15g,地肤子15g,生甘草3g。
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体会
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体会
龙胆泻肝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方剂,主要由龙胆草和大黄组成。
它在临床上被广泛应
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湿热胆石症、黄疸等病症。
经过我的临床实践,我对龙胆泻肝汤的应
用体会如下。
龙胆泻肝汤在治疗肝胆湿热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
肝胆湿热是指由于长期饮食不节、情绪紧张等原因导致的肝胆功能紊乱,表现为胸胁胀痛、口苦口干、疲倦无力等症状。
龙胆泻肝汤以龙胆草为主要药材,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湿热之邪,从而缓解上述症状。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我经常将龙胆泻肝汤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患者,取
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龙胆泻肝汤在治疗黄疸方面也有一定的疗效。
黄疸是肝胆湿热的一种表现,主要表现
为眼睛和皮肤发黄。
龙胆泻肝汤能够清热泻火、利湿功效,能够促使黄疸患者身体内的湿
热邪气排出,从而减轻黄疸症状。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我经常使用龙胆泻肝汤治疗黄疸患者,患者的黄疸症状明显减轻。
龙胆泻肝汤在治疗肝胆湿热、湿热胆石症、黄疸等病症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在使用
龙胆泻肝汤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剂量和疗程,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龙胆
泻肝汤作用较强,对体弱、孕妇和儿童患者使用需要慎重。
龙胆泻肝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
中药方剂,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体会
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体会【摘要】龙胆泻肝汤是一种中药汤剂,广泛用于肝胆疾病的治疗。
本文通过对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体会的研究成果、适应症和禁忌症、剂型和用法、药效与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其在治疗肝胆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潜在价值仍有待挖掘。
龙胆泻肝汤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清肝火、泻肝气、利胆调胆等方面,但也需注意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龙胆泻肝汤在临床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对其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挖掘。
【关键词】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体会、研究成果、适应症、禁忌症、剂型、用法、药效、作用机制、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临床疗效、潜在价值。
1. 引言1.1 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体会龙胆泻肝汤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药方剂,具有泻肝清火、疏肝理气的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龙胆泻肝汤被广泛用于治疗肝胆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情绪失调等问题。
通过对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体会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发现其在治疗肝胆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患者服用龙胆泻肝汤后,肝胆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龙胆泻肝汤还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在临床应用中罕见不良反应。
龙胆泻肝汤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医生和患者进一步认识和探索。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龙胆泻肝汤的潜在价值还有待挖掘,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福祉。
2. 正文2.1 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体会的临床研究成果在肝胆疾病方面,龙胆泻肝汤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胆囊排石,治疗黄疸、脂肪肝等疾病。
一些临床实验显示,使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肝胆疾病的患者,肝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症状得到缓解。
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龙胆泻肝汤具有明显的消炎、镇痛、抗痉挛等作用,对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等有一定疗效。
临床研究表明,龙胆泻肝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可以减轻痛苦感,缓解消化不良等症状。
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龙胆泻肝汤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带下病中医诊疗中草药方剂应用与实践经验
带下病中医诊疗中草药方剂应用与实践经验作为一名幼儿相关工作多年经验的从业者,我深知幼儿健康的重要性。
在我国,中医药在幼儿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特别是在带下病的中医诊疗中,中草药方剂的应用与实践经验更是独具特色。
本文将结合我多年的工作经验,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带下病中医诊疗中草药方剂的应用与实践经验。
一、带下病的定义与分类带下病是指女性生殖系统发生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带下量增多、色黄、异味、质稠等症状。
根据病因和病机的不同,带下病可分为湿热下注、脾虚湿盛、肾阳虚寒等类型。
二、中草药方剂的应用1.湿热下注型带下病症状:带下量增多,色黄如脓,或呈泡沫状,异味腥臭,伴有腰酸背痛,小便黄赤等。
方剂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黄、车前子、泽泻等。
2.脾虚湿盛型带下病症状:带下量增多,色白或淡黄,质稀如水,伴有面色苍白,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
方剂应用:完带汤加减。
白术、山药、白芍、党参、扁豆、茯苓、泽泻等。
3.肾阳虚寒型带下病症状:带下量增多,色白,质清稀,伴有腰膝酸软,怕冷,小便清长等。
方剂应用:内补丸加减。
巴戟天、肉桂、附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等。
三、中草药方剂的实践经验1.注重辨证论治在应用中草药方剂治疗带下病时,一定要注重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灵活调整方剂成分。
例如,对于湿热下注型带下病,龙胆泻肝汤是基础方剂,但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适当加减,如热象明显者,可加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湿邪较重者,可加薏苡仁、茯苓等利湿药。
2.综合调理带下病的治疗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还需注意饮食调理、生活作息等方面。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增强体质。
3.长期坚持治疗带下病的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应树立信心,耐心坚持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4.注重预防带下病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愈后,都要注重预防。
带下病中医诊疗中的治疗案例分享与解析
带下病中医诊疗中的治疗案例分享与解析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幼儿相关工作的中医师,我积累了不少关于带下病的诊疗经验。
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几个典型案例,以此为例,解析中医治疗带下病的原理和方法。
案例一:患者张女士,32岁,幼师。
就诊时主诉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异味,伴有腰酸背痛,小便黄赤。
经检查,诊断为湿热下注型带下病。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固涩止带。
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栀子、黄芩、车前子、泽泻等。
同时,配合外用苦参煎剂坐浴,每日两次。
治疗效果:服药一周后,带下量明显减少,颜色变浅,质地变稀,腰酸背痛症状缓解。
继续治疗一周,诸症消失,病情痊愈。
案例二:患者李女士,29岁,幼儿家庭教师。
就诊时主诉带下量少,色白,质稠,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经检查,诊断为肾阳虚型带下病。
治疗方法:温阳散寒,固涩止带。
选用右归丸加减,药用肉桂、附子、杜仲、巴戟天、熟地黄等。
同时,配合外用吴茱萸煎剂坐浴,每日两次。
治疗效果:服药一周后,带下量逐渐增多,颜色变浅,质地变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症状明显缓解。
继续治疗一周,诸症消失,病情痊愈。
案例三:患者王女士,35岁,幼儿园园长。
就诊时主诉带下色白,质稀,伴有腹痛,月经不调。
经检查,诊断为寒湿困脾型带下病。
治疗方法:温中散寒,健脾止带。
选用理中丸加减,药用干姜、人参、白术、甘草等。
同时,配合外用良姜煎剂坐浴,每日两次。
治疗效果:服药一周后,带下量减少,颜色变浅,质地变稠,腹痛症状缓解。
继续治疗一周,月经逐渐恢复正常,诸症消失,病情痊愈。
1.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明确带下病的病因病机,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内外结合:中药内服与外用相结合,达到标本同治的效果。
3.温阳散寒:对于寒湿困脾型带下病,应注重温中散寒,健脾止带。
4.清热利湿:对于湿热下注型带下病,应注重清热利湿,固涩止带。
5.调理气血:在治疗过程中,注重调理患者的气血,以促进身体健康。
中医治疗带下病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内外结合,调理气血等方面,能够有效缓解带下病的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体会
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体会1. 引言1.1 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体会在临床应用体会方面,许多医生和患者都对龙胆泻肝汤的疗效和安全性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们认为,龙胆泻肝汤可以有效改善肝胆疾病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如黄疸、腹痛、恶心、消化不良等,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少见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身体没有负面影响。
龙胆泻肝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医生和患者信赖和选择。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相信龙胆泻肝汤将在治疗肝胆疾病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龙胆泻肝汤的组成与药理作用龙胆泻肝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其组成主要包括龙胆草、黄芩、栀子、黄连、柴胡等草药。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利胆、舒肝解郁的功效。
龙胆草是龙胆泻肝汤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可清肝火、清胆火、利胆汁,对治疗黄疸型肝炎、胆囊炎等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黄芩和栀子具有清热泻火、利胆通胆的作用,可帮助解决肝胆湿热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
黄连和柴胡则可舒肝解郁、平肝熄风,对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有一定作用。
龙胆泻肝汤的药理作用主要在于清热泻火、利胆通胆、舒肝解郁,能够有效改善肝胆湿热和肝气郁结等疾病引起的症状。
在临床应用中,龙胆泻肝汤可以作为治疗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肝胆湿热症等疾病的常用方剂之一。
使用龙胆泻肝汤时需要遵医嘱用药,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字数已达要求】。
2.2 龙胆泻肝汤的适应症与临床应用龙胆泻肝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调理肝胆功能,治疗肝胆疾病。
它的主要适应症包括肝胆功能紊乱引起的黄疸、胆囊炎、胆结石、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在临床应用中,龙胆泻肝汤可以有效舒肝解郁,润燥利湿,清热解毒。
对于黄疸型肝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胆管炎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龙胆泻肝汤还可用于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情绪不稳定等症状,具有调节情绪、改善睡眠的作用。
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带下病的临床研究
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带下病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带下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80例湿热型带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
其中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龙胆泻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较对照组有明显上升(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分别为(2.28±0.63)分、(3.54±0.58)分,相对于治疗前两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上升(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复发率为1.19%(1/84),对照组为14.67%(11/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带下病疗效确切,复发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龙胆泻肝汤;带下病;湿热下注型;西药;疗效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Damp Heat Type Gynecological Disease with Longdan Xiegan Decoction/ZENG Xiao-j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6):094-097【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treatment of damp heat type gynecological disease with of Longdan Xiegan Decoction. Method:180 patients with damp heat type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March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9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and the observation was treated with Longdan Xiegan Decoction,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33%,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TCM symptoms integra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0.05).However,after treatment,the TCM symptoms integra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28±0.63),the control group was(3.54±0.58),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before treatment (P<0.01),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1).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67%,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1).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19% (1/84)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14.67% (11/75),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group (P<0.01).Conclusion:Longdan Xiegan Decoction has exact effects on the damp heat type gynecological disease and it has advantages of less recurrence,high safety.Therefor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Longdan Xiegan Decoction;Leukorrhagia;Damp type;Western medicines;Curative effectFirst-author’s address:Jiex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Jiexi 515400,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6.027带下病为妇科常见病,具有病情迁延、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带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带下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50例湿热型带下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00%,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带下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龙胆泻肝汤;湿热型带下病;临床疗效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 on Longdan Xiegan soup in treating damp-heat type leukorrhagia FANG Fang.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Jinzhou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zhou 121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 of Longdan Xiegan soup in treating damp-heat type leukorrhagia. 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damp-heat type leukorrhag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Western medicine for treatment,and experimental group also received Longdan Xiegan soup for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88.00%,and control group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64.00%.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than control group,and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Longdan Xiegan soup shows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damp-heat type leukorrhagia,and this method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Longdan Xiegan soup;Damp-heat type leukorrhagia;Clinical effect带下病为妇科的常见疾病,有文献报道,该病在门诊的发病率可以达到50%以上,其发病年龄在15~44岁之间[1-5]。
湿热下注型带下是带下病中的常见类型,该病西医主要使用咪唑类药物、甲硝唑与制霉菌素等进行治疗[6-8]。
中医认为,女子带下乃人体之津液,受肾藏泄的控制,脾主运化又是津液的来源,脾喜燥恶湿,因此治疗上要采取燥湿的方法,但是又不可以太多。
妇女外感湿邪热毒,导致带下物质增多,湿热下注于下焦,出现阴部瘙痒、疼痛,根据中医辨证使用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
作者从2015年12月起使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带下病,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在锦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50例湿热型带下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对照组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29.0±4.7)岁,细菌性阴道炎13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2例;试验组年龄15~43岁,平均年龄(29.0±4.8)岁,细菌性阴道炎11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4例。
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症候标准,带下异常,量多,色黄或白,质黏稠,且阴部有灼热感,舌质红而苔黄腻,脉滑数或细数。
②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细菌性阴道炎:pH>5,镜检显示线索细胞在全部上皮细胞20%以上呈阳性;氨试验有鱼腥样气味。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镜检可见成群芽孢、孢子及菌丝,可有外阴红斑、水肿。
③自愿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
1. 3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疾病患者。
②对甲硝唑、氟康唑过敏的患者。
③不愿意参加的患者。
1. 4 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采用氟康唑(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150 mg,顿服;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使用甲硝唑(广东华南藥业集团有限公司)400 mg,口服,2次/d,10 d为1个疗程。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龙胆草15 g、栀子15 g、黄芩15 g、车前子15 g、泽泻10 g、当归10 g、柴胡10 g。
水煎服,1剂/d,10 d 为1个疗程。
1. 5 疗效判定标准[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评定标准:痊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阴道清洁度在Ⅱ度以下,分泌物正常;显效:主要临床症状有明显减轻,分泌物有明显减少;有效:主要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念珠菌与致病菌检查显示为阴性,阴道清洁度为Ⅲ度,分泌物有所减少;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减轻,甚至加重。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00%,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带下病是祖国医学范畴的疾病,是指带下量增多或者减少,颜色、质、味出现异常,并且伴有全身症状[9-13]。
该病第一次出现为《素问·骨空论》云:“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
之后多位医家对该病进行阐述,与现代提及的带下病最为相似的是《沈氏女科辑笺正》云:“若湿热则今最多,而亦最易治,其所下者,必秽浊腥臭,甚者且皮肤湿痒,淫溢欲腐,若大脾虚气虚之症,固亦有之”[3]。
指出本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宫颈炎、阴道炎及盆腔炎等妇科疾病引起的分泌物增多的疾病。
该病主要是由细菌性、霉菌性或者滴虫引起的阴道炎症。
由于患者体质的不同,很多阴道疾病还会反复发作,经过中医辨证分析,属于湿热型带下病可以根据中医辨证进行治疗。
《傅青主女科》云:“妇人有带下而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所谓黄带是也。
夫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也”[5]。
提出湿热下注病的病机为任带二脉受损导致的疾病。
作者使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方中龙胆草性苦寒,注入肝胆经可以清泻肝经实火,泻胆经郁热,消除下焦的湿热,为方中君药;黄芩、栀子合用,其性质皆为苦寒,既可清泻实火,又可燥湿,协助君药上可以清肝火,下可以燥湿热,为臣药。
泽泻、车前子、木通三药均有利水渗湿的功效,引实火从小便而出;以上几位药均为苦寒泻品,有恐患精血过于消散,并未肝脏为残血之体,体阴而用阳,过多燥泻,有恐伤肝,因此使用生地黄、当归滋阴养血之品,补肝经之血;使用柴胡入肝经,条畅气机,为佐药;甘草护胃合中,调和诸药[5,14-18]。
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00%,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使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带下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 曾小吉. 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带下病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学创新,2016,13(6):94-95.[2] 高珊珊,崔正慧,牛小岑,等.中药熏洗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9):4732-4734.[3] 潘玉梅,郭占山. 龙胆泻肝汤治疗阴道炎37 例临床观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12):51-52.[4] 李幼平. 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带下病湿热下注的临床研究. 辽宁中医杂志,2014,10(41):2140-2141.[5] 谢小蔓,李丽花,李兆萍,等.金黄散蜡灸联合中药治疗湿热下注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0(5):664-666.[6] 郝云霞. 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带下病湿热下注的临床研究. 中国伤残医学,2014(20):124.[7] 谢小平. 加减中药复方龙胆泻肝汤治疗带下病湿热下注的临床研究. 环球中医药,2014(s1):53.[8] 张纯菁. 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带下病湿热下注的临床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9] 胡卫,刘胜荣. 龙胆泻肝汤治疗妇科带下病临床体会. 亚太传统医药,2013,9(1):156-157.[10] 余忠斌. 湿热下注型带下病的临床诊治体会. 医药卫生(引文版),2016(6):00061.[11] 闫楠. 针灸中药治疗带下病的现代文献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12] 杨根树. 龙胆泻肝汤的临床运用体会.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9,7(4):276-277.[13] 孙文学. 龙胆泻肝汤在临床上的应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4):176-177.[14] 梁厚策,潘建委. 临床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疾举例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2013(6):173-174.[15] 赵汝泽. 浅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的临床应用. 中医临床研究,2015(11):28-29.[16] 倪正揚. 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 中外妇儿健康,2011(8):306.[17] 刘寿焕.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临床应用概述. 内蒙古中医药,2015(4):131-133.[18] 徐栋梁,王建威. 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体会. 中外健康文摘,2012,9(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