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煤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案(29--32)
第17课《看云识天气》(第1---4课时)主备:李新权审核:班级:姓名__________
教师寄语:正因为汇聚了千山万水,海才能掀起洪波巨澜;正因为积累起一点一滴,海水才永不枯竭。同学们,去汇集,去积累吧,愿你拥有知识的大海。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重点体会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2、提高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提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
激发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学习重点】
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分析本文写作层次清晰的特点。
【学习难点】
分析、把握课文主体部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第一课时
【课前延伸】
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1、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2、说明文的特点: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识喻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对象(内容):说明文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
4、说明文的分类:
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特征,如《绿色蝈蝈》;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如《看云识天气》等。
根据说明语言特色的不同,可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共12页第1页
5、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⑦.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⑧.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⑨.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⑩.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6、说明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⑪、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例如《中国石拱桥》。
⑫、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如《故宫博物院》。
⑬、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
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
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共12页第2页
7、说明语言特点:
——准确(科学性):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生动(趣味性):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或引用了故事、传说、谜语、诗句等。
8、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总分总式。
【自主积淀·初步感知】
(1)注音:
共页第页
峰峦()一霎()间点缀()绫纱()弥漫()晕()头转向月晕()崩塌()丝丝缕缕()薄()云
(2)释义:
峰峦:一霎间:
预兆:轻盈:
弥漫:征兆:
崩塌:
【思维链接·目标定位】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思路明晰、文笔鲜活的说明文。它以生动的文笔,形象地介绍了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给人以知识的滋养和启迪。尤其是异彩纷呈的修辞手法,在这篇说明文中构成了一道生动亮丽的风景线。
谚语积累
棉花云,雨快临。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鱼鳞天,不雨也风颠。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收麦。
第二课时
【合作研读1·整体感悟】
1、用课文原话回答: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
2、完成下列三个表格的填写:
共12页第3页
3、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文章先说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第1段概述,先用“”一句总说
第2—5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
第3段照应“”,
第4、5段照应“”,
第6自然段开始写云的光彩同天气的关系。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写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
课文就是这样按照事理的逻辑顺序将云与天气的关系说得清清楚楚。
第三课时:
【合作研读2·赏析语言】
4、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一句在第一自然段中的作用。(2)这一段中哪些语句照应“姿态万千”?哪些语句照应“变化无常”?
(3)划分层次:
共12页第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