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上册】28个重要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上册】28个重要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1676168168884868762d695.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暑期预习28个重要知识点归纳1.大数的认识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
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
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
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
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
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a3f553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6.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整数1. 整数的概念2. 整数组的比较和排序3. 整数组的加减法4. 综合运用整数进行计算二、小数1. 小数的概念2. 小数组的比较和排序3. 小数组的加减法4. 综合运用小数进行计算三、算式1. 算式的构成和意义2. 算式的加减法3. 算式的乘法4. 算式的除法5. 综合运用算式进行计算四、倍数与约数1. 倍数的概念2. 求某数的倍数3. 约数的概念4. 求某数的约数5. 综合运用倍数和约数进行计算五、分数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加减法3. 分数的乘法4. 分数的除法5. 综合运用分数进行计算六、图形1. 图形的种类和性质2.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计算3. 综合运用图形进行计算和分析七、度量衡1. 长度的度量2. 重量的度量3. 容积的度量4. 时间的度量5. 综合运用度量衡进行计算和比较八、时间1. 时间的概念2. 时间的计算3. 综合运用时间进行计算和分析九、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数据的概念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综合运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十、逻辑推理1. 逻辑推理的概念2. 数字的逻辑关系3. 图形的逻辑关系4. 综合运用逻辑推理进行问题解决十一、面积和周长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2. 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3. 圆的面积和周长4. 综合运用面积和周长进行计算和比较以上为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每个知识点都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数学运算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考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a5eb11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f.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的概念和运算:加减乘除、整数和分数的混合运算、简便计算方法、估算等。
2. 几何图形: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等)。
3. 量与计量: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温度等计量单位及换算。
4. 数据分析:图表的制作(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统计方法、概率初步。
5. 逻辑思维:问题解决、算式设计、数学推理、数学故事等。
6. 数学思想:整数和分数的概念、分类与归纳、抽象与建模、推理与证明等。
7. 数学应用:生活中的数学、科学中的数学、社会科学中的数学等。
这些必考点是四年级上册数学学习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28个重要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28个重要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323853689eb172ded63b7fe.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暑期预习28个重要知识点归纳1.大数的认识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根底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那么,把数读,写出来.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3.数级|分类(1 )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 )、亿(数字后面8个0 )、兆(数字后面12个0 ,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 ,万级| ,亿级|……(2 )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 ,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拟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6.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用数码0 ,1 ,2 ,3 ,4 ,……所表示的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 , 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7.计算工具算盘、计算器、计算机8.射线在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局部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如下列图所示:8.射线特点(1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从一个端点向另一边无限延长.(2 )射线不可测量.9.直线直线是点在空间内沿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10.线段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 ,线段a .其中AB表示直线上的任意两点.11.线段特点(1 )有限长度,可以测量(2 )两个端点12.线段性质(1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 )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3 )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局部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直线没有距离.射线也没有距离.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长.13.角(1 )角的静态定义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2 )角的动态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14.角的符号角的符号:∠15.角的种类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那么越小.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1 )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2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3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16.乘法乘法是指一个数或量,增加了多少倍.例如4乘5 ,就是4增加了5倍率,也可以说成5个4连加.17.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 " =〞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10 (因数) ×(乘号) 200 (因数) = (等于号) 2000 (积)18.平行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平面或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平面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点时,称它们平行.如图直线AB平行于直线CD ,记作AB∥CD .平行线永不相交.19.互相垂直垂直两条直线、两个平面相交,或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如果交角成直角,叫做互相垂直.20.平行四边形在同一平面内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21.梯形梯形是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其中长边叫下底,短边叫上底;也可以单纯的认为上面的一条叫上底,下面一条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22.除法除法法那么:除数是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哪位上面,不够商一,0占位.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商是小数,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数是小数,要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1. "数位〞与"位数〞、"计数单位〞均为意义不同的概念."数位〞是指一个数的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数位顺序表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例如,在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时,同一个‘6 , ,放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放在百位上表示6个百,放在亿位上表示6个亿等等."位数〞是指一个自然数中含有数位的个数.像458这个数有三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占了一个数位,我们就把它叫做三位数.198023456由9个数字组成,那它就是一个九位数. "数位〞与"位数〞不能混淆.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个) , "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 "百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 "千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 "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万〞等等.所以在读数时先读数字再读计数单位.2.自然数知识扩展自然数集有加法和乘法运算,两个自然数相加或相乘的结果仍为自然数,也可以作减法或除法,但相减和相除的结果未必都是自然数,所以减法和除法运算在自然数集中并不是总能成立的.自然数是人们认识的所有数中最|根本的一类,为了使数的系统有严密的逻辑根底,19世纪的数学家建立了自然数的两种等价的理论:自然数的序数理论和基数理论,使自然数的概念、运算和有关性质得到严格的论述.一定是整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即用数码0 ,1 ,2 ,3 ,4 ,……所表示的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 , 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3.角的其他分类平角:等于180°的角叫做平角.优角:大于180°小于360°叫优角.劣角:大于0°小于180°叫做劣角,锐角、直角、钝角都是劣角.周角:等于360°的角叫做周角.负角: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正角: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0角:等于零度的角.余角和补角:两角之和为90°那么两角互为余角,两角之和为180°那么两角互为补角.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构成两对对顶角.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相等.还有许多种角的关系,如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三线八角中,主要用来判断4.平行线的性质(1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 )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 )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5.平行线的判定(同一平面内)(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 )如果两条直线同时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5 )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6.垂线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垂直.(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四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10efc1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f.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知识点一、大数的认识。
1. 数位和计数单位。
- 数位就像每个数字住的小房子,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就像小数字们住的最基层的房子;然后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等等。
计数单位呢,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这些就是计数单位啦。
比如说,3在个位上,它表示3个一;3在十位上,就表示3个十,就像3这个人,住在个位就是小老百姓一个,住在十位就成了小队长,管着十个一呢。
2. 大数的读写。
- 读大数:先分级,就像给数字们排队分组一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从右到左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读的时候,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
万级和亿级的读法和个级差不多,就是读完后要加上“万”字或者“亿”字。
比如说,560000,先分级是56|0000,读作五十六万。
要是遇到中间有0的,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像5006,读作五千零六;末尾的0不读,比如5600,读作五千六百。
- 写大数:也是先分级,然后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是几就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比如说要写“三千零五万零六十”,先想这个数有万级和个级,万级是三千零五万,就写3005;个级是零六十,也就是0060,合起来就是30050060。
3. 数的大小比较。
- 比较数的大小时,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
就像比赛跑步,数位多的数字就像腿长的人,一步能跨得更远。
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依次类推。
比如1234和999,1234是四位数,999是三位数,所以1234大于999;再比如5678和5690,都是四位数,最高位千位都是5,再看百位也都是6,然后看十位,7小于9,所以5678小于5690。
4. 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 改写: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四个0或八个0去掉,再加上“万”字或“亿”字就可以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考试必考重点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考试必考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d5804e97c1cfad6195fa7d5.png)
四年级数学考试必考知识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 10000平方米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fc401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1.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数的组成:十个一千是一万;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十个一千万是一亿;十个一亿是十亿;十个十亿是一百亿;十个百亿是一千亿。
2.数级:数级是为方便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
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逗号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亿(数字后面8个)、兆(数字后面12个,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是西方的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百万,数字后面6个、十亿,数字后面9个……。
4.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位顺序表:1.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即满十进一)。
6.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
7.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8.亿以上的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0.9.亿以上的数的写法: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10.两个数比较大小:1)首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49390e6f705cc175527095e.png)
=特别注意:直线射线都无法度量,在判断题中,与直线射线比较长短的都是错误的。
5、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直角=90°,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直角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邻角和等于180°,只需要量一个角的度数,就可以知道其他几个角的度数。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常用的数量关系)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3、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零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4、两位数乘三位数,积最多五位数,最少四位数。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这点到这条直线的垂足之间的长度叫距离。
过一点只能画一条垂线。
2、两条平行线之间有无数条垂线,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拉动过程中,面积变化,高变化,周长不变。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5、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梯形也有无数条高。
6、画高:先找到底边,在到底边上画高,直角符号一定在底边上,还要写上高。
特别注意:画高时,请注意三点:虚线、垂直标记、和名称7、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五、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不变:五、数学广角:1、烙两张饼的问题:张数×烙一面饼的时间=总时间2、沏茶类问题策略: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3、排队论问题策略:依次从等候时间最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adad67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2.png)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1. 数的认识- 数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的大小比较2. 加减法运算- 加法运算的概念和性质- 加法口诀的掌握-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实际问题中的加法运算- 减法运算的概念和性质- 减法口诀的掌握- 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实际问题中的减法运算3. 二位数和三位数- 二位数的认识和表示- 二位数的拆解和组成- 二位数的大小比较- 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位数的认识和表示- 三位数的拆解和组成- 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4. 乘法运算- 乘法的概念和性质- 乘法口诀的掌握-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实际问题中的乘法运算5. 除法运算- 除法的概念和性质- 分享和分配的概念- 除法口诀的掌握- 实际问题中的除法运算6. 分数- 分数的认识和表示- 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分数的相等和大小比较- 分数的简化和扩展-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7. 三角形和四边形- 三角形的认识和性质- 三角形的名字和分辨- 四边形的认识和性质- 四边形的名字和分辨-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分类和对比8. 时间和日历- 时间的认识和表示- 时间的读写和转换- 日历的认识和使用- 日历上的计算和应用9. 金钱和零钱- 人民币的认识和表示- 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金钱的读写和计算- 找零和换算的应用以上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希望对您有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de886b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9.png)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有很多,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认识更大的数:学习大数的读写,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2. 乘法口算:通过口算训练,掌握乘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3. 角的度量:学习角的测量方法,了解角的基本性质。
4. 两位数乘法:学习两位数乘法的基本算法,理解乘法的实际意义。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6. 统计: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
7. 观察物体: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8. 秋游中的数学问题: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e697d59102de2bd97058814.png)
实用文档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亿以内数的读法: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都只读一个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零”。
、亿以内数的写法:3 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4 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就再比下一位,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实用文档5、“万”做单位的数: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10、亿以上数的写法:小结: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 、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11、“万”做单位的数:小结: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要看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
12、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13、1亿有多大?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一亿=一百万个100, 1厘米×一百万=1000000厘米=1万米实用文档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角小结: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角。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fef4ea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0.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一、整数的加减法1. 整数的概念整数是由自然数、0和负整数组成的数集,用“…”表示。
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2. 整数的加法同号两个整数相加,绝对值相加,符号不变;异号两个整数相加,绝对值相减,结果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3. 整数的减法整数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被减数不变,减数变为相反数,然后进行加法运算。
二、乘法与整数1. 乘法的基本性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率。
2. 正整数、零、负整数相乘的规律两个正整数(或负整数)相乘,积为正;一个正整数(或负整数)与一个负整数相乘,积为负;任何数和零相乘,积为零。
三、除法与整数1. 除法的基本概念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概念;2. 除法的基本性质余数的性质,商的性质;3. 乘法与除法的互逆性原理乘法与除法是互逆的运算,乘除关系。
四、计算分数1. 分数的定义分数有真分数和假分数之分,分子与分母能被最大公因数整除;2. 分数的化简将分数化为最简分数;3. 分数乘除法分数相乘,分子与分母分别相乘,积再化为最简分数;4. 分数的加减法通分后,分子按照通分的分母进行运算;5. 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
五、计算小数1. 小数的概念小数是指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的中文读法和小数的读写表示;3. 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相加时先化为相同的小数位数;4. 小数的乘除法小数相乘时,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进行运算;5. 小数的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
六、图形的认识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有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和球体等;平面图形有三角形、四边形、圆等;2. 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3. 图形的转化图形的平移、旋转、翻转。
七、时间的认识1. 时间的单位时间的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2. 时间的换算年、月、周、日、时、分、秒之间的换算;3. 时间的计算时间的加法和减法。
八、长度、质量和容积1. 长度的认识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换算;2. 质量的认识质量的单位、质量的换算;3. 容积的认识容积的单位、容积的换算。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12d683c8762caaedc33d465.png)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数位顺序表。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 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7.大数的读法:可以先分级,再读数。
(1)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读法: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每级末尾不论有几个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8、大数的写法:可以先分级,再写数。
(1)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9、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10、改写成不同计数单位的数:(1)整万、整亿的数:将个级的4个0改写成“万”,将万级、个级共8个0改写成“亿”注意:整万、整亿的数的改写属于准确数,要用“=”连接.(2)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将万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3)非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将亿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11、省略尾数(求近似数):先分级,再看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大于或者等于五向前一位进一,小于五舍去。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b9ac44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6.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数的认识1. 数的读法和书写- 学习正整数的读法和书写规则,例如:一、二、三、四、五……- 学习零的读法和书写规则。
2. 数的大小比较- 通过练习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
3. 数的顺序排列- 练习将一组数从小到大排列或者从大到小排列。
4. 数的分类- 学习将数分为奇数和偶数,了解奇数和偶数的特征。
第二章:整数的认识1. 整数的引入- 了解整数的概念和意义,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2. 整数的比较和排序- 掌握整数的大小比较,练习对一组整数进行排序。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包括正数加正数、正数加负数、负数加正数和负数加负数。
4. 整数的应用- 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整数,例如温度的正负表示、海拔的升降等。
第三章:量和单位1. 长度的认识- 学习长度的概念和单位,包括米、分米、厘米等。
2. 长度的估算和测量- 学习对物体长度进行估算和测量的方法。
3. 质量的认识- 了解质量的概念和单位,包括千克、克等。
4. 质量的估算和称量- 学习对物体质量进行估算和称量的方法。
5. 容量的认识- 了解容量的概念和单位,包括升、毫升等。
6. 容量的估算和测量- 学习对物体容量进行估算和测量的方法。
第四章:简便运算1. 10的整倍数- 学习10、100、1000等的整倍数,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加法的简便计算- 学习在不同时钟情况下使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完成加法运算。
3. 减法的简便计算- 学习在不同情况下使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完成减法运算。
4. 乘法的简便计算- 学习使用倍数的概念进行乘法计算,例如求整十、整百的数。
5. 除法的简便计算- 学习使用倍数的概念进行除法计算,例如求整十、整百的商。
第五章:图形的认识1. 点、线、面的认识- 学习点、线、面的概念,了解它们在几何图形中的特征。
2. 直线和曲线的认识- 学习直线和曲线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区别。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edf5ec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e.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的基本概念1.定义数:数是用来表示数量、变化和比较之间的关系的符号。
2.种类:数可以分为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和分数。
3.加减乘除:加、减、乘、除都是数的一种运算。
4.小数的表示方法:小数可以使用小数点、除法、换算法来表示。
二、数据集的概念1.数据集的定义:数据集是用来表达数量差异、变化和趋势的一种表示形式。
2.数据集的种类:数据集可以分为饼图、条形图、折线图和直方图等。
3.数据集的概念:数据集一般分为频率分布和配对数据,以及平均值、中位数和极值等概念。
三、比较与分组1.比较数量:根据数量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大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和小于等于等量化的结论。
2.分组:将几个数量按照要求的组分离,如根据偶数和奇数等。
3.比较的方法:可以使用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法和平均数法等方法进行比较。
四、图形1.定义:图形是使用图形、符号和图表来表达数学概念的一种表示形式。
2.种类:图形可以分为点图、角图、线图和面图等。
3.用途:图形可以用来比较数据,可以说明数据之间的关系。
五、图解1.定义:图解法是使用图形和文字来解释概念的一种方法。
2.种类:图解法可以分为模型图、流程图和数学图等。
3.应用:应用图解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阅读文章和解决数学问题。
六、测量1.定义:测量是指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来确定物体长度、面积、体积等特征的过程。
2.准确度:测量数据应该尽可能地准确,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3.测量方式:可以使用“单位正交原则”、测量称、杆及其他一些合理的方法进行测量。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a99461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7.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单位与进率1.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2.质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
3.货币单位:元、角、分。
4.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²)、平方分米(dm²)、平方米(㎡)。
5.时间单位:秒、分、时、日、周、月。
大月有1、3、5、7、8、10、12;小月有4、6、9、11;特殊月是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整百年份需要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
6.容积单位:升(L)、毫升(ml)。
二、数量关系1.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方形面积=长×宽。
2.正方形周长=边长×4,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3.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4.总价=数量×单价,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5.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三、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判断除法中的商是几位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大于除数,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这时的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小于除数,就需要用前三位数去除以除数,商的最高位在个位上,这时的商是一位数。
2.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可以使用表内乘法口诀。
比如820÷40=20,280÷70=4.3.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可以使用四舍五入试商。
如果除数不是整十数,可以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比如334÷41(40),240÷57(60)。
每一步计算都要观察余数是否比除数小。
4.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可以使用四舍五入调商。
如果除数看成比它小的整十数,除数四舍,初商易大,需将初商调小。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924b8d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b.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4篇】知识积累需要坚持不懈,即使遭遇困难和挫折也要坚持下去。
学习需要注重实践,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和实际成果。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大家喜欢!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篇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计数单位数字表示2、多位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多位数的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特别注意:多位数的读写都先划上分级线。
4、多位数的大小比较: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就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5、“万”“亿”作单位的数: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亿)的数改写成有“万”(亿)做单位的数。
方法概括:分级、去0,写万(写亿)6、求近似数: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方法概括:分级、去尾、四舍五入约近似数的取值范围:近似数+4999(最大)近似数—5000(最小)7、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1、2、3、4、5、6 …….叫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9、测量得到的数都是近似数,数出来的数都是准确数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角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线。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2826e5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9.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数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4、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高位读起,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上“亿”字或“万”字。
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 0。
5、大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
6、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1、公顷: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公顷”作单位,1 公顷=10000 平方米。
2、平方千米:计量特别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1 平方千米= 100 公顷= 1000000 平方米。
三、角的度量1、线段: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
2、射线:直的,有一个端点,无限长。
3、直线: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
4、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5、角的度量:人们将圆平均分成 360 份,将其中 1 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 1 度,记作 1°。
6、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 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 1 度。
7、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8、角的分类:锐角(小于 90°)、直角(等于 90°)、钝角(大于90°而小于 180°)、平角(等于 180°)、周角(等于 360°)。
四、三位数乘两位数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2、多位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多位数的写法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特别注意:多位数的读写都先划上分级线。
4、多位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就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5、“万”“亿”作单位的数: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亿)的数改写成有“万”(亿)做单位的数。
方法概括:分级、去0,写万(写亿)
6、求近似数: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方法概括:分级、去尾、四舍五入约
7、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1 、2 、3、4 、5 、6 ……、叫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公顷、平方千米、角的度量
1、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 0000平方米=100公顷
2、直线、射线、角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线。
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
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3、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 ”表示。
把半圆平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
记做
14、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关系。
角的大小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越大,角越大。
5、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直角=90,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直角特别注意:直线射线都无法度量,在判断题中,与直线射线比较长短的都是错误的。
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邻角和等于180,只需要量一个角的度数,就可以知道其他几个角的度数。
6、角的个数=n(n-1)2,n为边的条数。
数线段的方法也如此。
7、用一副三角尺画出的角都是15的倍数,你知道为什么吗?三位数乘两位数(常用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
数量=单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零除外)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零除外)。
两位数乘三位数,积最多五位数,最少四位数。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这点到这条直线的垂足之间的长度叫距离。
2、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4、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拉动过程中,面积变化,高变化,周长不变。
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性。
5、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
6、画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特别注意:画高时,请注意三点:虚线、垂直标记、和名称数学广角:
1、烙饼类问题策略:
饼个数2同时可以烙的个数=需要烙多少次需要烙多少次每一面的时间=至少需要的时间
2、沏茶类问题策略: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3、排队论问题策略: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4、“田忌赛马”问题策略: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
三场两胜,田忌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