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历年GDP对比武汉市GDP

合集下载

1978-2016中国城市GDP排名变化

1978-2016中国城市GDP排名变化

1978-2016中国城市GDP排名变化1978年排名城市 GDP值(亿)1 上海 272.812 北京 108.83 天津 82.654 重庆 67.325 长春 51.26 哈尔滨 45.77 沈阳 448 广州 43.099 大连 4210 武汉 39.9111 青岛 38.6312 成都 35.9413 南京 34.8314 鞍山 3215 苏州 31.9516 石家庄 29.917 南通 29.3818 唐山 29.1119 杭州 28.420 烟台 25.781979年1香港1117亿2上海286亿3北京120亿4天津93亿5重庆80.98亿6广州48亿7武汉46.20亿8成都41.3亿9南京38.64亿10杭州33.5亿11宁波24.15亿12济南26.5亿13长沙21.3亿14深圳1.9亿1980年1香港1422亿2上海311亿3北京139亿4天津103.5亿5重庆90.68亿6广州57亿7武汉53.448青岛48.659成都46.2910南京42亿11杭州40.65亿12宁波29.5313济南28.814长沙23.115深圳2.7亿这是1980年的,某些城市比如沈阳数据遗失,根本找不到了.1981年1香港1712 亿2上海3243北京139.154天津1085重庆97.26广州637武汉56.298成都499杭州46.810南京43.111宁波3212济南31.513长沙25.714深圳4.95这一年香港突飞猛进,北京原地踏步,其他城市座次基本不变,另外沈阳大连等城市数据遗失,无法查找。

1983年1香港2134亿2上海3523北京183.14天津123.45重庆1206广州797武汉68.58成都62.79哈尔滨5910杭州55.811南京50.512宁波41.613济南4214长沙32.315深圳13.1这一年名次不变。

1984年1香港2574亿2上海390.83北京216.64天津147.55重庆141.66广州977武汉83.78成都71.29杭州69.410哈尔滨68.811南京64.112宁波53.113济南4814长沙36.415深圳23.4这一年座次不变,但可以看出,深圳已经开始发力了。

湖北省GDP

湖北省GDP
DP 3709.36亿元(2016) 人均GDP 9.01万元(2016)
十堰市:
★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 心城市,位于华中、西南、西北三大经济板块 的结合部。 ★“武当山”、“丹江水”、“汽车城”三张 世界级名片闪耀全球。 ★十堰拥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 之称。 ★管辖三区四县一市及两个开发区(即:茅箭 区、张湾区、郧阳区、郧西县、竹溪县、竹山 县、房县、丹江口市和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辖鄂城、梁子湖、华容3区。
2016年人口 105.95万
GDP 797.82亿元(2016年) 人均GDP 7.53万元(2016年)
孝感市:
★中国唯一一座以孝命名的地级城市,中国孝 文化之乡,地处于湖北省东北部,长江以北, 汉水之东。 ★是重要粮棉油生产基地。地质矿藏丰富,有" 膏都""盐海""磷山"之称。 ★现辖孝南区、汉川、应城、安陆三个县级市, 云梦、大悟、孝昌三县,及一个国家级高新区 和七个省级开发区。
2016年人口 561.4万 GDP 3694.51亿元(2016) 人均GDP 6.58万 元(2016)
鄂州市:
★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武汉 城市圈成员城市之一,鄂东水陆交通枢纽 之一。 ★鄂州市为湖北省第一批改革开放试验区, 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古铜镜之乡,驰名 中外的"武昌鱼"的原产地,素有"百湖之市"、 "鱼米之乡"等称号
湖北省: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 ★湖北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武汉 天河国际机场是中国内陆重要的空港 ★东连安徽,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 与陕西为邻,北接河南。湖北东、西、北三面环 山,中部为“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 ★全省有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39个市辖区,24 个县级市(其中3个省直管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 个林区。

1990-2018年华中地区城市历年GDP排名十强榜

1990-2018年华中地区城市历年GDP排名十强榜

GDPGDPGDPGDPGDP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1武汉161湖北1武汉192湖北1武汉237湖北1武汉323湖北1武汉486湖北2郑州109河南2郑州120河南2郑州147河南2郑州200河南2郑州293河南3长沙98湖南3长沙106湖南3长沙131湖南3襄樊177湖北3荆沙272湖北4襄樊90湖北4襄樊95湖北4襄樊120湖北4长沙167湖南4襄樊267湖北5常德82湖南5常德85湖南5洛阳104河南5洛阳152河南5长沙253湖南6洛阳74河南6洛阳83河南6常德95湖南6焦作125河南6南阳215河南7岳阳71湖南7平顶山73河南7平顶山87河南7常德122湖南7洛阳194河南8衡阳69湖南8衡阳72湖南8焦作86河南8平顶山112河南8常德171湖南9平顶山67河南9岳阳70湖南9岳阳85湖南9新乡111河南9焦作169河南10新乡60河南10焦作70河南10衡阳85湖南10安阳109河南10宜昌157湖北GDPGDPGDPGDPGDP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1武汉607湖北1武汉782湖北1武汉912湖北1武汉1016湖北1武汉1086湖北2郑州390河南2郑州504河南2郑州574河南2郑州620河南2郑州641河南3襄樊338湖北3长沙400湖南3长沙483湖南3长沙543湖南3长沙588湖南4荆沙329湖北4襄樊399湖北4襄樊462湖北4襄樊489湖北4南阳485河南5长沙320湖南5南阳375河南5南阳439河南5南阳466河南5襄樊392湖北6南阳307河南6洛阳293河南6宜昌340湖北6宜昌378湖北6洛阳377河南7洛阳245河南7荆州285湖北7洛阳335河南7洛阳365河南7宜昌346湖北8焦作228河南8宜昌281湖北8荆州316湖北8黄冈346湖北8岳阳331湖南9常德218湖南9常德269湖南9黄冈316湖北9孝感337湖北9衡阳325湖南10宜昌217湖北10黄冈268湖北10孝感299湖北10荆州325湖北10常德319湖南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GDPGDPGDPGDPGDP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1武汉1207湖北1武汉1348湖北1武汉1493湖北1武汉1662湖北1武汉1956湖北2郑州738河南2郑州828河南2郑州928河南2郑州1102河南2郑州1378河南3长沙656湖南3长沙728湖南3长沙813湖南3长沙929湖南3长沙1134湖南4南阳520河南4南阳576河南4南阳625河南4南阳724河南4洛阳905河南5洛阳423河南5洛阳465河南5洛阳535河南5洛阳686河南5南阳893河南6襄樊415湖北6襄樊450湖北6襄樊457湖北6襄樊503湖北6岳阳590湖南7宜昌379湖北7宜昌410湖北7岳阳452湖南7岳阳495湖南7宜昌589湖北8岳阳364湖南8岳阳407湖南8宜昌444湖北8宜昌491湖北8常德583湖南9衡阳353湖南9常德399湖南9常德443湖南9常德487湖南9襄樊558湖北10常德350湖南10衡阳386湖南10衡阳419湖南10衡阳445湖南10衡阳542湖南GDPGDPGDPGDPGDP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1武汉2238湖北1武汉2591湖北1武汉3142湖北1武汉3960湖北1武汉4621湖北2郑州1661河南2郑州2013河南2郑州2487河南2郑州3004河南2长沙3745湖南3长沙1520湖南3长沙1799湖南3长沙2190湖南3长沙3001湖南3郑州3309河南4洛阳1112河南4洛阳1334河南4洛阳1595河南4洛阳1920河南4洛阳2001河南5南阳1053河南5南阳1203河南5南阳1376河南5南阳1636河南5南阳1714河南6岳阳635湖南6岳阳733湖南6岳阳916湖南6岳阳1106湖南6宜昌1272湖北7常德634湖南7常德724湖南7常德864湖南7平顶山1068河南7岳阳1272湖南8宜昌608湖北8许昌719河南8焦作856河南8许昌1062河南8常德1239湖南9许昌605河南9焦作699河南9许昌855河南9常德1050湖南9襄樊1201湖北10周口595河南10宜昌695湖北10平顶山821河南10安阳1036河南10衡阳1168湖南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GDPGDPGDPGDPGDP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1武汉5566湖北1武汉6762湖北1武汉8004湖北1武汉9051湖北1武汉10069湖北2长沙4547湖南2长沙5619湖南2长沙6400湖南2长沙7153湖南2长沙7825湖南3郑州4041河南3郑州4980河南3郑州5547河南3郑州6202河南3郑州6783河南4洛阳2320河南4洛阳2703河南4洛阳3001河南4洛阳3141河南4洛阳3285河南5南阳1953河南5南阳2202河南5宜昌2509湖北5宜昌2818湖北5宜昌3132湖北6宜昌1547湖北6宜昌2141湖北6襄阳2502湖北6襄阳2814湖北6襄阳3129湖北7岳阳1539湖南7襄阳2132湖北7南阳2367河南7南阳2499河南7南阳2677河南8襄阳1538湖北8岳阳1899湖南8岳阳2200湖南8岳阳2431湖南8岳阳2669湖南9常德1492湖南9常德1811湖南9常德2039湖南9常德2265湖南9常德2514湖南10衡阳1420湖南10衡阳1734湖南10衡阳1958湖南10衡阳2169湖南10衡阳2396湖南GDPGDPGDPGDPGDP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1武汉10906湖北1武汉11913湖北1武汉13410湖北1武汉14847湖北1武汉16300湖北2长沙8510湖南2长沙9324湖南2长沙10536湖南2长沙11003湖南2长沙12000湖南3郑州7312河南3郑州7994河南3郑州9130河南3郑州10143河南3郑州11200河南4洛阳3469河南4洛阳3783河南4洛阳4343河南4洛阳4641河南4洛阳4900河南5宜昌3385湖北5宜昌3709湖北5襄阳4065湖北5襄阳4310湖北5襄阳4600湖北6襄阳3382湖北6襄阳3695湖北6宜昌3857湖北6宜昌4064湖北6宜昌4300湖北7岳阳2886湖南7南阳3119河南7南阳3378河南7南阳3567河南7常德3600湖南8南阳2867河南8岳阳3101湖南8岳阳3258湖南8岳阳3411湖南8南阳3600河南9常德2709湖南9常德2956湖南9常德3238湖南9常德3394湖南9岳阳3600湖南10衡阳2602湖南10衡阳2853湖南10衡阳3132湖南10衡阳3046湖南10衡阳3200湖南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预估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序城市省区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1978-2016中国城市GDP排名变化

1978-2016中国城市GDP排名变化

1978-2016中国城市GDP排名变化1978年排名城市 GDP值(亿)1 上海 272.812 北京 108.83 天津 82.654 重庆 67.325 长春 51.26 哈尔滨 45.77 沈阳 448 广州 43.099 大连 4210 武汉 39.9111 青岛 38.6312 成都 35.9413 南京 34.8314 鞍山 3215 苏州 31.9516 石家庄 29.917 南通 29.3818 唐山 29.1119 杭州 28.420 烟台 25.781979年1香港1117亿2上海286亿3北京120亿4天津93亿5重庆80.98亿6广州48亿7武汉46.20亿8成都41.3亿9南京38.64亿10杭州33.5亿11宁波24.15亿12济南26.5亿13长沙21.3亿14深圳1.9亿1980年1香港1422亿2上海311亿3北京139亿4天津103.5亿5重庆90.68亿6广州57亿7武汉53.448青岛48.659成都46.2910南京42亿11杭州40.65亿12宁波29.5313济南28.814长沙23.115深圳2.7亿这是1980年的,某些城市比如沈阳数据遗失,根本找不到了.1981年1香港1712 亿2上海3243北京139.154天津1085重庆97.26广州637武汉56.298成都499杭州46.810南京43.111宁波3212济南31.513长沙25.714深圳4.95这一年香港突飞猛进,北京原地踏步,其他城市座次基本不变,另外沈阳大连等城市数据遗失,无法查找。

1983年1香港2134亿2上海3523北京183.14天津123.45重庆1206广州797武汉68.58成都62.79哈尔滨5910杭州55.811南京50.512宁波41.613济南4214长沙32.315深圳13.1这一年名次不变。

1984年1香港2574亿2上海390.83北京216.64天津147.55重庆141.66广州977武汉83.78成都71.29杭州69.410哈尔滨68.811南京64.112宁波53.113济南4814长沙36.415深圳23.4这一年座次不变,但可以看出,深圳已经开始发力了。

1978-2012 中国城市GDP排名

1978-2012 中国城市GDP排名

1978-2012 中国城市GDP排名(从GDP纵观中国三十多年发展历程) 1978年排名城市 GDP值(亿)1 上海 272.812 北京 108.83 天津 82.654 重庆 67.325 长春 51.26 哈尔滨 45.77 沈阳 448 广州 43.099 大连 4210 武汉 39.9111 青岛 38.6312 成都 35.9413 南京 34.8314 鞍山 3215 苏州 31.9516 石家庄 29.917 南通 29.3818 唐山 29.1119 杭州 28.420 烟台 25.781979年1香港1117亿2上海286亿3北京120亿4天津93亿5重庆80.98亿6广州48亿7武汉46.20亿8成都41.3亿9南京38.64亿10杭州33.5亿宁波24.15亿济南26.5亿长沙21.3亿深圳1.9亿19801香港1422亿2上海311亿3北京139亿4天津103.5亿5重庆90.68亿6广州57亿7武汉53.448青岛48.659成都46.2910南京42亿11杭州40.65亿宁波29.53济南28.8长沙23.1深圳2.7亿这是1980年的,某些城市比如沈阳数据遗失,根本找不到了.1981年1香港1712 亿2上海3243北京139.154天津1085重庆97.26广州637武汉56.298成都499杭州46.810南京43.1宁波32济南31.5长沙25.7深圳4.95这一年香港突飞猛进,北京原地踏步,其他城市座次基本不变,另外沈阳大连等城市数据遗失,无法查找。

1982年1香港1930亿2上海3373北京1554天津1145重庆1086广州727武汉63.39哈尔滨5210杭州50.111南京47.3宁波38.8济南36长沙28.6深圳8.21983年1香港2134亿2上海3523北京183.14天津123.45重庆1206广州797武汉68.58成都62.79哈尔滨5910杭州55.811南京50.5宁波41.6济南42长沙32.3深圳13.1这一年名次不变。

武汉城市变迁

武汉城市变迁

影响因素
• 区位优势: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江交汇处,中国长江中
下游地区巨大型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区。京津作为政治 经济中心一直是中国北部增长极,80年代实行的沿海开放战略使穗深成为南部增长极, 90年代长江流域开发战略使上海成为东部增长极,西部大开发战略使成渝成为西部增 长极。菱形结构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空间距离,在其心脏区域需要一个中心城市作为 支撑点和连接点,以发挥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呼应西部大开发的作用。武汉位于连 接南北的京广、京九两条铁路干线与连接东西的沿长江高速公路的交汇点上,位于菱 形空间结构的心脏区域,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个区位 优势是武汉作为中国中部特大中心城市最大的优势。
城市人口规模
武汉市常住人口变化,自1910年至今,常住人口数量整体上呈上升 趋势。只是在20世纪中期及中后期出现少量减少。
武汉市常住人口变化图
城市人口规模
武汉人口变化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 在20世纪后期,出生率与死亡率有较大的增大。较不符合工业化国家人 口变迁过程。
城市人口规模
武汉市空间布局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
• 由于工业的持续发展和城市道路的修建,当时的城市形态变化更多的 是以轴状发展为主导。武汉一方面继续以旧城为核心沿城市主干道向 外轴状延伸,一方面以各工业组团为核心逐渐生长,两者渐渐联结成 片。其中: • 武昌地区由于受众多湖泊的挤迫,因此主要以旧城、青山工业区、白 沙洲工业区、关山工业区、石牌岭工业区等为基础,向东沿武珞路- 珞瑜路大幅度推进发展、向南沿武咸、武金公路发展、向北沿和平大 道形成余家头工业区,总体上形成“E”型轴状发展态势。 • 汉口地区由于地势和防洪的要求,城区的建设无法突破堤防,因此主 要以旧城、堤角工业区和易家墩工业区为基础,在解放大道沿线向两 侧填充扩张和向两端轴向延伸,总体上形成从解放大道到长江、汉水 之间狭长的沿江轴状空间形态; • 汉阳地区由于水系纵横,限制了汉阳用地的南扩,同时沿长江狭长带 状的基础服务设施配套困难,所以选择沿汉江的十里铺西延,利用水 运发展工业和居住,因此主要以旧城、七里庙工业区为基础,沿鹦鹉 大道向南、汉阳大道向西,呈现出“L”形的沿江轴状形态。

【免费下载】浅谈武汉城市圈发展规划

【免费下载】浅谈武汉城市圈发展规划

1.2“中部之中”的区位优势。地处中国中西部的结合部和长江流域的中游, 在中部地区五省中居中心位置。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3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在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的战略地位。武汉 城市圈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明显低于沿海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 京津冀、辽中南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但在中西部地区各城市群中则处于前列。
2.1.4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长期作为国家粮棉油主产区而形成的较坚实的 农业基础;初步建成了门类较齐全,以钢铁、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轻 纺 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以物流、现代商贸、信息通信、房地产、旅游和文化产 业 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已初具规模。
2.1.5科技教育与智力资源优势。武汉市科教综合实力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 市中仅次于北京、上海,居第三位;中部地区人才与智力资源最密集地区,其 中 武汉东湖地区是我国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第二大智力密集区。
开发利用潜力较大;矿产资源中,非金属矿资源丰富,天然气资源开发前景良 好;农副产品资源量大质优;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2.1.3优越的交通通讯区位。武汉历史上是“九省通衢”,现为全国四大铁 路枢纽之一,高等级公路主枢纽,长江中游最大的航运中心,全国第三大通信 业 务指挥调度中心、电信光缆环网的交汇中心。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料置不试技仅卷术可要是以求指解,机决对组吊电在顶气进层设行配备继置进电不行保规空护范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总问中体题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5写交卷、重底保电要。护气设管装设备线置备4高敷动调、中设作试电资技,高气料术并中课3试中且资件、卷包拒料中管试含绝试调路验线动卷试敷方槽作技设案、,术技以管来术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武汉市商业地产基本情况

武汉市商业地产基本情况

武汉市商业地产基本情况2008/04一、武汉市经济情况1、武汉市历年GDP及固定资产投资ü 从2000年至今GDP年均增幅达到14。

6%;而近两年发展迅速,平均增幅达到18%;ü 2007年武汉GDP超过3100亿达到3141.5亿元,武汉正式步入“富可敌省”的“3000亿俱乐部”。

ü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两年增幅达到28%,说明国家重视对武汉地区的投资建设,凸显武汉处于中部省会中心城市领先地位;ü 武汉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良好,并显现出由投资增长型向消费增长型过渡特征。

2、武汉市一二三产业的结构ü 武汉产业结构是“三、二、一”型,产业结构结构比较稳定;ü 第三产业已超过了第二产业并远大于第一产业,城市商业化程度比较高;ü 第二产业的大幅提升是推动第三产业更大幅度提升的内因。

3、武汉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水平武汉市人均支配收入高速增长:ü 武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以来保持每年16%的两位数增长水平,07年更是达到26%的增幅,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样持续高速增长;ü 2007年,武汉市城市居民消费平稳增长,人均消费性支出9558.56元,同比增长4.1%,居民家庭八大类消费性支出方面,居住及食品方面的支出增长占了较大比例,这和07年全年食品价格及房价上涨较快有较大关系。

二、武汉市商业发展历程1、武汉市商业概述武汉历来商业都很发达,唐宋时期就发展成为商业繁荣、水运发达的中部大都会。

清代时汉口兴起,更是“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首。

近代武汉被辟为对外开放的商埠,英、俄、法、德等西方列强先后在汉设立租界,洋务运动后武汉兴起近代工业和教育,航运直达海外,京汉铁路全线贯通,武汉商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解放后,武汉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武广、江汉路、中南路等商圈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最新公布的福布斯2007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中,武汉排名第22位,蝉联中部城市第一,并较上年上升了三位。

武汉城市圈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评价

武汉城市圈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评价

农 田生 态系 统食 物生 产服 务功 能价 值. 根据 各类 生 态 系统 面积 和生 态服 务功 能 的单价 , 区域 总的生 态
服 务价值 为 :
EV 一 ∑ ∑ A × S , P,
( 1 )
其 中 , S 生态 服 务 总 价 值 ; 为各 类 生 态 系 E V 为 A, 统 的 面积 ; 为 种 生态 系统 i 生态 服务 功能 的 P 种
压 力也 越来 越大 .
统食 物 生产服 务 功 能 价值 来 修 正 . 据 统 计 数 据 , 根
1 9 95 05
44 9 2 g h . 2 0 年 粮 食 平 均 价 格 标 准 1 . 2k / m 以 0 5
1 4元 / g计算 , . k 同时考 虑 到没 有 人 力 投入 的 自然
市圈各县市 19 9 5年 、 0 0年 和 2 0 20 0 5年 生 态 协 调 度 . 果 显 示 : 9 5年 ~ 2 0 结 19 0 0年 武 汉 城 市 圈 总 体 处 于 低 度 协 调 状 态 , 一 产 业 则 是低 度 冲 突 ; 0 0年 ~ 2 0 第 20 0 5年 区 域 农 业 协 调 度 无 明显 改 善 , 、 二 三
华 中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第 4 卷 5
生 态 系 统 提 高 的 生 态 服 务 价 值 是 现 有 单 位 农 田提 供 生 态 服 务 价 值 的 1 7 得 出 武 汉 城 市 圈 单 位 面 积 /,
2类 : 0 5 CDEE< 0 时 , 低 度 冲 突 ; l .≤ 为 一 ≤
第 4 卷第 3 5 期
21 0 1年 9月
华 中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自然科 学 版 )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研究(上)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研究(上)

《城市发展论坛》(网络刊物)2010年卷山东省城市发展研究基地“城市发展论坛”征文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解洪涛1金荣学2(1.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60)摘要:城市圈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形式,但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容易背离比较优势原则。

本文以武汉市城市圈产业结构为例,发现从2002年开始的产业调整战略并没有使城市圈内部摆脱三次产业比例和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问题。

且受宏观经济影响,城市圈内部的产业同构企业缺乏竞争效率现象有加剧的趋势。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建立统一市场环境,加速城市圈内的产业重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统一市场1.引言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地方经济盲目扩张、城乡二元经济对立以及区域间的资源和环保合作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促使城市圈经济概念在中国的提出。

其相关理论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如董晓峰等(2005)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

在实际操作上,如武汉市经济圈在2002年首次提出,其是指以武汉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7个地级市(黄石、鄂州、黄冈、仙桃、潜江、孝感、咸宁)和1个县级市(天门)在内的城市密集区。

截至2006年,武汉城市圈人口占湖北省的51.5%,面积占31.2%,GDP占61.3%,地方财政收入占52.1%,固定资产投资占60.0%,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63.5%。

其已成为湖北省的经济重心和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密度最大的区域。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是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继续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如定位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的关系,将产业链条在空间上合理分布,通过重新布局实现资源节约和规模经济。

城乡统筹的财政政策如何实施。

其中,产业调整是关系城市圈内形成合理产业结构的核心问题。

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即涉及产业本身的规模经济状况也涉及城市间的比较优势。

城市圈的产业调整往往会在短期内有损当地的财政收入,因此地方政府在政绩压力下对产业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并不持积极态度。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课程名称:区域规划课程主持老师:周鹏课程参加人员:刘榕代国准屠正伟王滢龚越目录第一章武汉1+8城市圈2012—2015的发展现状 (3)第一节:GDP发展现状 (3)第二节: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4)第三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 (4)第二章武汉1+8城市圈发展背景条件与发展战略 (5)第一节:发展条件 (5)第二节:发展战略 (5)第三章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设 (6)第一节:城镇体系现状与问题 (6)第二节: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 (6)第三节: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与产业分工 (7)第四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7)第四章现代农业发展与一体化布局 (7)第一节: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 (7)第二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8)第三节:重点发展八大优特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8)第五章旅游业发展规划 (9)第一节:旅游资源评价 (9)第二节:旅游市场潜力 (10)第三节:旅游业发展规划 (11)第六章城市圈交通一体化 (11)第一节:武汉城市圈交通建设现状 (11)第二节:对武汉城市圈现状交通评价 (12)第三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12)第四节:城市圈交通网络结构 (12)第七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12)第一节:生态环境现状 (12)第二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3)第三节:提高环境承载力的途径与对策 (14)第四节:生态示范区建设 (14)第八章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措施 (15)第一节: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 (15)第二节:武汉城市圈建设措施 (16)第三节:推进武汉城市圈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6)第一章武汉1+8城市圈2012—2015的发展现状第一节:GDP发展现状1:GDP总量武汉城市圈成立于2004年,包括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和天门市。

土地面积5.78平方公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2012年GDP 总量达到12948.58亿元,2013年14574.85亿元,2014年17265.15亿元,2015年18536.40亿元(见图一)。

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综合实力评价21世纪全球的发展将主要依赖于数以百万计的生机勃发的城市增长,国家的竞争往往表现为城市和城市的竞争以及城市为核心的区域和区域之间的竞争。

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即以武汉为圆心,包括周边一百公里以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八市。

该区域2021年已占湖北全省33%的国土面积,50.4%的人口,提供了全省59.1%的国内生产总值,61.8%的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

武汉城市圈的近期目标是到2021年将武汉城市圈建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这个增长极,有望成为中国第四个增长极。

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城市圈内各城市的综合实力,可以清楚可观的认识各城市的优势和不足,现状和潜力,为科学制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二、研究过程(一)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湖北统计年鉴2007》,《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7》以及各相关城市历年地方统计年鉴所收集的相关原始指标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在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开放程度,人才及科技水平,基础设施五个方面选择了14个原始指标组成了城市综合实力指标体系。

考虑到不同城市的可比性,这些指标全部采用人均或相对比重。

指标体系解释如下:1.综合经济实力综合经济实力反映一个城市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所处阶段。

包括指标如下:X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地区总人口X2: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的幅度X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城市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这一组指标中,X1综合体现经济发展水平,X2从速度上反映经济增长潜力,X3从结构上反映经济发展阶段。

2.资金实力X4: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城市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市地区国内生产总值X5人均居民储蓄余额=城市地区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城市地区总人口X6人均财政预算内支出=城市地区政府财政预算内支出/城市地区总人口X4表明一年内城市投资增量,其大小影响到城市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武汉都市圈

武汉都市圈

蕲春县、嘉鱼县等13 个城市,其中通山县的中心性指数0.097,是武汉城市圈
中中心性最低的城市。
3、武汉都市圈中心地系统结构
武汉都市圈中心地系统结构分析
武汉都市圈中心地系统结构将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 ( 1) 交通方式 ( 2) 信息技术
( 3) 政策体制变革
( 4) 新型“网络化”系统结构
3、武汉都市圈中心地系统结构
2、武汉都市圈各职能分析(从产业分工的角度)
(1)“1+8”产业分工
◆武汉市:作为城市圈的龙头,发挥其区位、交通、科教、人才及产业基 础等方面比较优势,建成为中部崛起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的研 究及产业化基地,以金融、物流、现代商贸、信息、科教、旅游为主的现 代服务业基地。
◆黄石、鄂州:依托邻近武汉、沿长江和高速公路与铁路的区位及交通优 势,重点建成以冶金(钢铁、有色金属)、能源、建材为主的原材料生产 基地,与武汉东湖开发区高新产业对接、互补,积极发展生物医药、金属 深加工、汽车零部件、专用机械及港口物流业。
4、武汉城市圈工业与域外经济的融合面
(2)国内融合
首先是与中部融合,中部正在出现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群, 与中部城市群融合发展,形成一个更大的经济圈,不仅可以拓展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空间,更能提升中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其次是 参与国内经济竞争,在构建武汉城市圈的战略视野上,应该眼睛 向东和向南,承接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辐射和产业梯度转 移。
武汉都市圈
1 武汉都市圈设立背景 2 武汉都市圈各城市职能分析(从产业分工的角度) 3 武汉都市圈中心地系统结构
4
武汉城市圈工业与域外经济的融合面
2、武汉都市圈各职能分析(从产业分工的角度)
(1)“1+8”产业分工 城 市 职 能

历年中国城市GDP排名(2009年-2012上半年)

历年中国城市GDP排名(2009年-2012上半年)

说明:1、以下数据由宜居城市研究室统计整理,数据来源于各市州政府统计公报;2、此次排行榜附香港,澳门和台湾数据,便于对比;3、以下人民币与美元换算汇率为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6.4588。

排名 城市 2011年GDP 较2010年增长率 (省、直辖市、特区)1、 上海市 19195.69亿元 增长 8.2% (沪)2、 北京市 16000.40亿元 增长 8.1% (京)香港 18909.39亿港元(约15690亿元)增长 5.0% (港)3、 广州市 12303.12亿元 增长11.0% (广东1)4、 深圳市 11502.06亿元 增长10.0% (广东2)5、 天津市 11190.99亿元 增长16.4% (津)6、 苏州市 10716.99亿元 增长12.0% (江苏1)7、 重庆市 10011.13亿元 增长16.4% (渝)8、 杭州市 7011.80亿元 增长10.0% (浙江1)9、 无锡市 6880.15亿元 增长11.6% (江苏2)10、成都市 6854.60亿元 增长15.2% (四川1)11、青岛市 6615.60亿元 增长11.7% (山东1)12、佛山市 6580.28亿元 增长12.0% (广东3)13、武汉市 6536.81亿元 增长12.0% (湖北1)14、大连市 6150.10亿元 增长14.0% (辽宁1)15、南京市 6145.52亿元 增长12.0% (江苏3)16、宁波市 6010.40亿元 增长10.0% (浙江2)17、沈阳市 5914.90亿元 增长12.6% (辽宁2)18、长沙市 5619.30亿元 增长14.0% (湖南1)19、唐山市 5442.40亿元 增长11.3% (河北1) 新北市 827.1亿美元(约5342亿元) (台湾1) 台北市 817.4亿美元(约5277亿元) (台湾2)20、郑州市 4912.70亿元 增长13.0% (河南1)21、烟台市 4906.80亿元 增长12.5% (山东2)22、东莞市 4735.39亿元 增长11.1% (广东4)23、济南市 4406.30亿元 增长10.5% (山东3)24、泉州市 4270.89亿元 增长13.5% (福建1)25、哈尔滨市 4243.40亿元 增长12.5% (黑龙江1)26、石家庄市 4080.60亿元 增长12.0% (河北2)27、南通市 4080.22亿元 增长12.1% (江苏4)28、长春市 4003.00亿元 增长13.3% (吉林1) 高雄市 602.7亿美元(约3893亿元) (台湾3)29、西安市 3864.20亿元 增长14.9% (陕西1)30、大庆市 3740.30亿元 增长12.0% (黑龙江2)31、福州市 3736.38亿元 增长13.0% (福建2)32、合肥市 3636.60亿元 增长16.0% (安徽1)33、常州市 3580.40亿元 增长12.2% (江苏5)34、徐州市 3551.65亿元 增长13.5% (江苏6)35、潍坊市 3541.85亿元 增长11.0% (山东4)36、温州市 3350.87亿元 增长9.5% (浙江3)37、绍兴市 3291.23亿元 增长10.5% (浙江4)38、淄博市 3280.23亿元 增长12.0% (山东5)39、鄂尔多斯 3218.54亿元 增长15.1% (内蒙古1) 台中市 496.8亿美元(约3209亿元) (台湾4)40、包头市 3005.40亿元 增长14.6% (内蒙古2)41、济宁市 2896.70亿元 增长11.0% (山东6)42、台州市 2794.91亿元 增长10.2% (浙江5)44、盐城市 2771.30亿元 增长12.8% (江苏7)45、临沂市 2770.45亿元 增长12.0% (山东8) 桃园县 423.5亿美元(约2735亿元) (台湾5)46、洛阳市 2723.00亿元 增长12.8% (河南2)47、南昌市 2688.87亿元 增长13.0% (江西1)48、东营市 2676.35亿元 增长12.7% (山东7)49、嘉兴市 2668.06亿元 增长10.6% (浙江6)50、扬州市 2630.30亿元 增长12.2%(江苏8)51、沧州市 2600.00亿元 增长12.3%(河北4)52、厦门市 2535.80亿元 增长15.1%(福建3)53、昆明市 2509.58亿元 增长14.0%(云南1)54、金华市 2447.71亿元 增长10.5%(浙江7)55、鞍山市 2420.10亿元 增长12.0%(辽宁3)56、泰安市 2304.30亿元 增长11.5%(山东9)57、保定市 2449.90亿元 增长12.0% (河北5)58、泰州市 2422.61亿元 增长12.1%(江苏9) 澳门 2921亿澳门元(约2351亿元) 增长20.7%(澳)59、镇江市 2310.40亿元 增长12.3%(江苏10)60、榆林市 2292.26亿元 增长15.0% (陕西2)61、南阳市 2228.75亿元 增长11.2%(河南3)62、南宁市 2211.51亿元 增长13.5% (广西1)63、吉林市 2208.00亿元 增长14.3%(吉林2) 台南市 341.0亿美元(约2202亿元) (台湾6)64、中山市 2190.82亿元 增长13.0%(广东5)65、呼和浩特 2177.26亿元 增长11.3%(内蒙古3)66、宜昌市 2140.69亿元 增长16.1%(湖北2)67、襄阳市 2132.20亿元 增长16.0%(湖北3)68、威海市 2110.95亿元 增长10.7%(山东10)69、惠州市 2097.30亿元 增长14.6% (广东6)70、太原市 2080.12亿元 增长9.9%(山西1)71、德州市 1950.71亿元 增长11.7%(山东11)72、聊城市 1905.19亿元 增长12.3%(山东12)73、岳阳市 1899.49亿元 增长14.2%(湖南2)74、江门市 1830.64亿元 增长13.0% (广东7)75、滨州市 1817.58亿元 增长12.0%(山东13)76、常德市 1811.20亿元 增长14.1% (湖南3)77、茂名市 1780.31亿元 增长10.8% (广东8)78、漳州市 1768.20亿元 增长14.7%(福建4)79、衡阳市 1746.44亿元 增长14.2%(湖南4)80、湛江市 1708.22亿元 增长13.0%(广东9)81、乌鲁木齐 1700.00亿元 增长17.1% (新疆1)82、淮安市 1690.00亿元 增长13.2%(江苏11)83、芜湖市 1658.24亿元 增长16.0%(安徽2)84、廊坊市 1612.00亿元 增长11.5% (河北6)85、许昌市 1588.67亿元 增长14.7%(河南4)86、柳州市 1571.05亿元 增长10.6%(广西2)87、株洲市 1563.90亿元 增长14.1%(湖南5)88、枣庄市 1561.68亿元 增长10.9%(山东14)89、安阳市 1558.00亿元 增长12.1% (河南6)90、平顶山 1539.40亿元 增长10.8%(河南5)91、湖州市 1518.83亿元 增长10.8%(浙江8)92、新乡市 1501.04亿元 增长14.6% (河南9)93、菏泽市 1475.68亿元 增长14.0%(山东15)95、通辽市 1448.82亿元 增长14.6%(内蒙古4)96、邢台市 1426.30亿元 增长11.6%(河北7)97、周口市 1414.69亿元 增长10.6% (河南8)98、连云港 1410.52亿元 增长13.0%(江苏12)99、汕头市 1403.44亿元 增长12.2%(广东10) 100、珠海市 1403.24亿元 增长11.3%(广东11) 彰化县 215.5亿美元(约1392亿元) (台湾7)101、贵阳市 1383.07亿元 增长17.1%(贵州1) 102、兰州市 1360.63亿元 增长15.0%(甘肃1) 103、松原市 1360.50亿元 增长13.8%(吉林3) 104、咸阳市 1359.10亿元 增长14.2%(陕西3) 105、赤峰市 1347.19亿元 增长15.5%(内蒙古5) 106、郴州市 1346.40亿元 增长14.3%(湖南6) 107、桂林市 1336.07亿元 增长12.2%(广西3) 108、赣州市 1335.98亿元 增长12.5%(江西2) 109、肇庆市 1323.30亿元 增长14.7%(广东13) 110、商丘市 1317.85亿元 增长11.8% (河南10) 111、宿迁市 1304.81亿元 增长12.8%(江苏13)112、清远市 1286.00亿元 增长14.5%(广东12) 113、信阳市 1276.83亿元 增长11.1%(河南11) 114、驻马店 1259.91亿元 增长11.3%(河南12) 115、龙岩市 1259.87亿元 增长13.2%(福建5)116、九江市 1256.41亿元 增长13.2%(江西3) 117、三明市 1231.17亿元 增长14.1%(福建6) 118、揭阳市 1228.18亿元 增长14.6%(广东14) 119、营口市 1222.15亿元 增长13.9%(辽宁4) 120、长治市 1218.60亿元 增长15.4%(山西2) 121、安庆市 1215.70亿元 增长13.2%(安徽3) 122、日照市 1214.07亿元 增长12.1%(山东16)123、曲靖市 1209.90亿元 增长13.1%(云南2) 124、绵阳市 1189.10亿元 增长15.2%(四川2) 125、宝鸡市 1175.75亿元 增长14.5%(陕西4) 126、盘锦市 1155.50亿元 增长13.9%(辽宁5) 127、呼伦贝尔 1145.31亿元 增长14.4%(内蒙古6) 128、马鞍山 1144.18亿元 增长12.1%(安徽4)129、德阳市 1137.40亿元 增长15.6%(四川3) 130、临汾市 1135.10亿元 增长15.3%(山西3) 131、吕梁市 1130.70亿元 增长14.0%(山西4) 132、张家口市 1124.87亿元 增长11.5%(河北8) 133、湘潭市 1124.01亿元 增长 14.4%(湖南7) 134、遵义市 1121.16亿元 增长17.0%(贵州2) 135、锦州市 1115.90亿元 增长13.2%(辽宁6) 136、延安市 1113.35亿元 增长11.0%(陕西5) 137、抚顺市 1113.30亿元 增长13.7%(辽宁7) 138、上饶市 1110.60亿元 增长13.1%(江西4) 139、承德市 1100.80亿元 增长12.1%(河北10) 140、开封市 1093.64亿元 增长12.9%(河南13)141、伊犁州 1091.84亿元 增长14.6%(新疆2) 142、宜宾市 1091.18亿元 增长15.6%(四川4) 143、宜春市 1077.98亿元 增长12.8%(江西5) 144、齐齐哈尔 1065.80亿元 增长14.0%(黑龙江3) 145、秦皇岛 1064.03亿元 增长12.0%(河北9) 146、三门峡 1062.92亿元 增长12.8%(河南14)148、黄冈市 1045.11亿元 增长14.0%(湖北4) 149、本溪市 1044.60亿元 增长13.6%(辽宁8) 150、荆州市 1043.12亿元 增长13.4%(湖北5) 151、玉林市 1032.47亿元 增长11.1%(广西4)152、南充市 1029.48亿元 增长15.3%(四川5) 153、渭南市 1028.97亿元 增长15.0%(陕西6) 154、运城市 1016.80亿元 增长14.1%(山西5) 155、达州市 1011.83亿元 增长15.2%(四川6) 156、凉山州 1000.10亿元 增长 15.2%(四川7) 157、四平市 983.20亿元 增长 16.5%(吉林4) 屏东县 151.2亿美元(约976亿元) (台湾8)158、银川市 974.79亿元 增长 12.0%(宁夏1) 159、孝感市 958.16亿元 增长 14.1%(湖北6) 160、永州市 945.39亿元 增长 13.0%(湖南8)。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中部崛起战略摘要: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将有利于集中资源、要素、市场等规模优势,提高地区整体竞争力,建立区域分工与竞争的基础平台,并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级,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必须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开始。

本文在介绍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并根据产业结构上存在的明显缺点提出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优化战略。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演变;优化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 will be conducive to the pooling of scale advan-tages about resources,factors and market,improve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region,and also build basal platform of the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mpetition,besides it will put effort to build the fourth grade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But the goals of the premise is must be started from the optimize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In this article,on the basic of introduc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ana-lyzing the evolution processe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deeply,according to the obvious shortcoming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then put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of optim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Keywords: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industrial structure;evolvement;optimization一、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现状分析1.基本情况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武汉城市圈由1个副省级市(武汉)、5个地级市(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3个省管县级市(仙桃、天门、潜江)所组成的城市区域集合体,圈内总人口约3141万,国土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3%,提供了全省60%的国内生产总值和62%的财政收入,它是湖北省的经济重心和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密度最大的区域。

武汉土地利用现状

武汉土地利用现状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考核测试项目四题目: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及其规划姓名:学号: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班级:资环1001班2013年5月一、武汉城市圈社会经济概况武汉城市圈成立于2004年,在地域上位于湖北省东部,是指武汉以及在其100km半径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天门、仙桃和潜江9个城市构成的一个经济联合体,如图1。

武汉城市圈土地总面积为5.78×,2006年底总人口3114.12万人,GDP总量4605.22亿元。

自然环境多样,平原水域面积广阔,平原占土地总面积的50%,丘陵占30%,山地占20%。

其中天然河流及湖泊占土地总面积的9.6%(加上水库、坑塘等则高达16%)。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无霜期250~300天)、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年降水1000~1600mm),水热匹配较好。

地貌类型多样,平原、岗地、丘陵和山地兼备,大致为“两山、两岗、三丘、三原”的格局。

土地呈多层次环状分布,由内向外展布有城镇、耕地、园地、草地和林地等。

土地资源优于沿海地区,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水资源保障程度较高;矿产资源中,非金属矿(盐矿、石膏、建材)资源丰富,天然气资源开发前景良好;农副产品资源量大质优;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武汉城市圈处在中国“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国家“十”字型一级发展轴线交汇处,在中部崛起中起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是中部崛起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增长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

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经济崛起的支撑点,具有以下优势:首先,武汉城市圈拥有优越的交通通讯区位。

以武汉市为例,武汉历史上是“九省通衢”,现为全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高等级公路主枢纽,长江中游最大的航运中心,全国第三大通信业务指挥调度中心和电信光缆环网的交汇中心。

其次,武汉城市圈具有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

长期作为国家粮棉油主产区而形成的较坚实的农业基础;初步建成了门类较齐全,以钢铁、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轻纺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以物流、现代商贸、信息通信、房地产、旅游和文化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已初具规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