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空间模式分析

合集下载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分析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分析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分析摘要:武汉城市圈是我国中部最富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本文从人口分布、经济规模以及城镇结构三个方面分析武汉城市圈的空间结构,总结武汉城市圈整体空间结构特征,分析其结构特征的优势与不足,以期对武汉城市圈未来的发展建设提供有利的基础资料。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Abstract: Wuhan city circle is one of the most potential regions for developing in the middle of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Wuhan city circle from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scale of economy and the towns structure,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verall spatial structure, and analyze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provide a favorable foundation data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Wuhan city circle.Key words: Wuhan city circle; spatial structure0 引言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为圆心,涵盖半径100公里以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天门、仙桃、潜江等8个周边城市,通过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所形成的区城经济格局,又称“1+8”城市圈。

该区域以占湖北省33%的土地面积汇集了全省50.4%的人口、59.9%的国内生产总值、53.1%的地方财政收入、57.2%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8%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经济中心区,成为中国内陆最富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

武汉城市圈城市结构优化分析

武汉城市圈城市结构优化分析

武汉城市圈城市结构优化分析从武汉城市圈的城市规模结构和功能结构两个方面构建了分析框架,对武汉城市圈的城市结构及建设思路做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城市结构优化的措施。

标签:武汉城市圈;城市结构;优化1 引言武汉城市圈的概念是在2002年6月的湖北省第八次党代会上首次明晰的,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若干城市组成的一个经济联合体,主要指武汉以及在其100公里半径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城市构成的城市圈。

2武汉城市圈的城市规模结构分析及调整思路2、1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现状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内各类城市的规模层次与分布的总体构成,同时城市等级规模也反映了一个地区城市空间结构分布的平衡程度。

城市的等级规模按照非农业人口数量划分为四等:100万以上的为特大城市、50—100万为大城市、20—50万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

(1)按照城市规模划分的标准,武汉城市圈内特大城市、大城市的数量较少,大部分城市为人口数量20—50万的中等城市,这样就出现了断层现象,是一种不利于整体发展的模式。

(2)核心城市的城市首位度过高。

城市首位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内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武汉城市圈的首位度为7.68,即武汉与次级核心城市人口规模差别较大,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城市圈的整体发展。

(3)各个规模等级的城市人口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其中仅武汉市的人口就占了武汉城市圈内总人口的65.6%。

2、2武汉城市圈城市规模结构的调整思路根据武汉城市圈9座城市的规模分布图示,如果现有城市规模分布整体向左移动,则其城市规模分布趋势(虚曲线)与城市规模效益曲线基本一致,圈内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将更符合城市规模效益原则。

这种圈内城市等级体系的优化将大大促进都市圈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

因此从整体上说,武汉城市圈需要在完善城市等级规模层次的基础上,实现大中小城市等级规模的整体向上跃升,形成以大型城市为核心(区域中心城市),特大和大城市为骨干(区域次中心城市),以中小城市为节点(特色节点城市)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

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的SWOT分析

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的SWOT分析
人 才 、
【 关键词 】 武汉城 市圈 S T分析法 中部崛起 战略 WO
全球化

产 业 转 移

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经验表明 , 城市 圈在 国内乃至 国际经 济 竞争与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 国近年逐渐形成的东部三
武汉是全国第二大智 力密集区 , 第三大科技教育 中心 , 相对 于全 国其他区域 的一个比较优势是科教水平 。武汉城市圈拥有 非常 丰富 的高新技术人 才资源 , 区域现 有 4 高校 , 5所 进入 全国 21 1 工程的重点大学 7 ,8名两院院士 , 所 4 高校的专任教师中教 授, 副教授 占 3 . 3 61 5万在校大 学生 , %, 每年 5万余名大学生 毕 业生 ;0个 国家 重点 实验 室 ,5万名专业科技人 员,3 1 4 20多所职 业技 术学院 , 每年培 养出各类技术 工人 6万人 。丰富 的科技 资 源是武汉 市的科技发展 的坚实保障。 三、 瓶颈劣势
≯≮
区 域 经 济
【 摘要】 文章以 S T分析法为研究的基本框架, WO 系统
研 究 武 汉 城 市 圈 空 间 发 展 的 外 部 机 遇 与 挑 战 和 内部 的 优 、 劣 势 . 合 分 析 武 汉 城 市 圈 空 间 发 展 的 现 状 和 潜 力 , 武 汉 城 市 综 为
3 雄 厚 的 产 业 基 础 、
武汉城市 圈内农业 历史悠久 , 工业门 类齐全 , 三产业 比 第 较发达 。武汉是我国的近 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 工业基础雄厚 , 伴 随改革 开放 , 形成 了以冶金 、 机械 、 汽车 、 织为 支柱 的综 合 纺
圈在 中部 崛 起 战 略 中发 挥 更 大 拉 动 作 用提 供 理论 参 考 。武 汉 城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界定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界定
本文在利 用公式 ( 对湖北省各城市 1)
及 地 区 与武 汉 市 之 间 的 经 济 联 系 强 度 进 行
武 城 汉 市圈空 结 界 间 构 定
● 颜 姜慧 朱 舜 教授 ( 州师 范大学经济 学院 江苏徐 州 2 1 1 徐 I 2 16)
◆ 中 图分 类 号 :F 6 . 文 献 标 识 码 :A 0 29
从政策和行政 区划 角度考虑 ,因此 ,本文
内 容 摘 要 :武 汉 城 市 圈 是 国 务 院 批 准
的 两 型 社 会 试 验 区 .本 文 通 过 对 湖 北
了测算 的基础 上 ,根据断裂点公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各城
市及地 区距武 汉市 的断裂点距离及断裂点
处的场强进行 了测算。 然后选取 了黄石 、 鄂 州 、黄冈、孝感、威 宁、仙桃、潜江 、天 门
算 中心 城市武汉的经济辐射半径 ,进而确
定 武 汉城 市 圈 的 空 间 结 构 ,为 在 此 基 础 上
断裂点位于作 为测算对 象的两城市之 间的某个位置 ,因此采用断裂点公式测算 的经 济辐射半径的大小必然受到 两城市之
间距 离的限制。然而 ,一个城市圈的范围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
源吸 引能力可 以用下面公式 的计算 :

“ 城市 ” 包含 了两方面的含义:“ ” 城 为 行政地域 的概念 ,即人 口的集聚地 ;“ ” 市
KO, e p~ ) x ( ,
( 2)
公式 中, 是区域 j 区域 k 从 吸引到的 资源数;O. 区域 j 是 的资源强度;尸 是区域
之 间的吸引 力与它们 的质量 乘积成正 比 ,
威尔逊模型考虑 了距离 的衰减特 性,反映

“两型社会”视角下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两型社会”视角下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两型社会”视角下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圈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武汉城市圈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城市群,由武汉市及其周边九个县市组成,涵盖面积达到9000平方千米,人口超过1500万。

武汉城市圈内的经济、人口、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交融不断加强,对城市圈内土地利用空间的合理规划与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的新时代,要求城市圈内的土地利用更加合理、节约,以达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等效果。

因此,本研究旨在从“两型社会”的角度出发,探讨武汉城市圈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为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分析:通过GIS技术分析,对武汉城市圈内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包括各类土地利用面积、空间分布情况、空间关系等方面。

2.布局优化与调整: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结合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和趋势,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

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布局进行优化与调整,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3.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在进行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的同时,要实现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因此,本研究还将探讨如何通过合理规划、生态修复等手段,实现生态与经济的有机融合。

研究方法将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调查、GIS技术分析与空间分析等方法,以及经济分析和生态分析的方法。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梳理和总结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情况,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结构,为土地利用的优化提供基础数据和分析依据。

2.制定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案,提出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措施。

以此优化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3.提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意见和建议,为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武汉城市圈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促进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为“两型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空间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空间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空间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是指在武汉城市圈范围内,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农业观光和农业体验为特色,以提供农村旅游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旅游景点。

这些示范点的空间布局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分散布局: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分布在城市圈的不同地区,一般是以农村为基础,通过农业景观和农村环境来吸引游客。

这种分散的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农村的资源和优势,提高农村旅游的发展效益。

2. 区域互补性布局:武汉城市圈内不同示范点之间具有一定的区域互补性,即各个示范点的农业特色和旅游资源互补,使得整个城市圈的农业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

一些示范点注重种植水果和蔬菜,而另一些示范点则注重养殖畜禽,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旅游产业链。

3. 集约利用空间布局:由于武汉城市圈的限制因素,如城市发展、土地资源匮乏等,使得农业旅游示范点需要通过集约利用空间来提高效益。

这种布局特征体现在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尽可能地用于农业旅游的开发和建设。

1. 农业资源分布:武汉城市圈内农业资源的分布情况是布局农业旅游示范点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业资源的分布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农业特色和旅游资源,可以根据地区的特点选择适合开发的农业旅游项目。

2. 市场需求和消费群体分布: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布局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群体的分布情况来确定。

一些示范点可以选择靠近城市,以便更好地吸引城市居民进行农业观光和体验,而另一些示范点则可以选择靠近乡村,以便更好地吸引农村居民进行农业旅游活动。

3. 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配套: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的配套情况对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布局有重要影响。

交通便利的地区可以更好地吸引游客,提高农业旅游的发展效益。

基础设施的配套也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增加游客的满意度。

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布局特征主要包括分散布局、区域互补性布局和集约利用空间布局。

武汉市城镇空间布局研究

武汉市城镇空间布局研究

市域圈
出行时间 都市区范围
1h 全市行政辖区
都市区面积(km2)
8494
都市区(市域)
都市区人口(万人)
804
都市区人口密度(人/km2)
940
出行时间
1.5h
都市内圈城市
武汉、黄石、孝感、咸宁、黄冈、 仙桃、潜江、鄂州、天门
直接影响区
都市内圈面积(km2) 都市内圈人口(万人)
58004 3075
533
9.8
鄂州
1594
104
650
111
10747
698
10.1
孝感4
6203
352
9.3
黄岗
17447
724
415
364
5032
210
7.0
咸宁
9750
277
285
156
5637
161
8.5
仙桃
2520
160
635
110
6883
437
9.2
潜江
1930
102
525
85
8434
二、武汉市城市人口优化布局研究
1.人口发展规模 2002 年——全市住地总人口 805 万人,城镇住地总人口 523 万 人,城市化水平 65%。 2020 年——全市住地总人口 1000-1200 万人,城镇住地人口 800-1000 万人,城市化水平 80-85%。 2.城镇人口分布 中心城区:容纳 450-500 万人。 新区和组群(中心城区以外的都市发展区):容纳人口 300-350 万 人。 非都市发展区:容纳 60-80 万人。
附图 1:武汉市与周边地区交通时序关系图

武汉城市圈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武汉城市圈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武汉城市圈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武汉城市圈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武汉7月1日电(记者俞俭)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武汉城市圈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带来战略机遇。

高级经济师、武汉市统计局局长苏建平认为,新一轮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同于上世纪的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创新相关体制和机制,破解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探索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发展道路苏建平认为,新一轮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科技和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相比,有三大不同之处,一是改革的广度不同。

以往的改革试点,主要是以经济体制变革为主导,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旧体制,进行有限度的革新。

而国家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将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以及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是国家(或区域)现代化的缩影。

二是改革的深度不同。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新一轮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将在深层次展开,可能会是一些经济、政治、社会、法制等制度的再造过程。

三是改革的路径不同。

以往的改革试点是“政策优惠牵引、开放搞活拉动”的初级循环,过分依赖政策的势能差和开放的时间差,是一种“外来型”的发展模式。

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则强调“内源式”的现代化模式,不依赖于特殊的优惠政策,而侧重于自主创新的历程,探索新的改革动力、新的改革思路和新的改革示范,率先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国其他地区的综合改革起示范作用。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建设为切入点,将经济运行过程与资源运行过程、生态环境运行过程、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推进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苏建平认为,武汉城市圈作为我国重工业和制造业集中的老工业基地,面对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趋势,要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路,即: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必须以全方位的体制、机制创新和先试先行为动力,以加快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城乡建设“五个一体化”为途径,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着力点,大胆试验、率先突破。

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研究背景武汉是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具有很强的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武汉的旅游资源优势得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利用,成为湖北省甚至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武汉城市圈是中国三大城市群之一,包括武汉市及周边县市,是湖北省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

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丰富,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

同时,武汉城市圈旅游交通条件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与全国各地都非常便捷。

在实践中,人们对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结构认识不够,对其优化也存在问题。

因此,对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具有现实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研究内容1. 分析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利用GIS技术进行综合评价。

2. 分析武汉城市圈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分析旅游市场定位。

3. 研究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结构,建立概念模型和分析模型。

4. 归纳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结构的特点,分析空间优化方案。

5. 提出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模式,制定旅游空间优化策略。

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归纳和总结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旅游市场等方面的相关文献。

2. GIS技术,收集和整合武汉城市圈的旅游空间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分析。

3. 实地调研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方式,收集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等信息。

4. 统计分析法,针对武汉城市圈旅游市场的供求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

5. 系统分析法,研究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结构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优化方案和旅游空间管理策略。

预期成果1. 对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及其评价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

2. 分析武汉城市圈旅游市场定位,提出适宜的旅游产品和相关服务。

3. 建立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结构的概念模型和分析模型,分析其特点和规律性。

4. 提出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模式,并制定旅游空间管理和优化策略。

武汉城市圈城镇布局规划

武汉城市圈城镇布局规划

武汉城市圈城镇布局规划一、武汉城市圈战略发展分析(一)城市圈空间范围研究1、空间单元研究考虑到城市圈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各种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城市,而每个大小城市又存在与其行政范围相结合的区域经济联系,为此以县(省直管市、县级市、区)为单位划分空间,将城市圈划分为39个基本单元。

2、空间范围界定根据外围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一般将城市圈划分为三个圈层,即核心圈层、紧密圈层、影响圈层。

核心圈层为武汉市都市发展区的范围。

紧密圈层为“一小时交流圈”,是以武汉为中心,周边约100公里的地域范围,包括武汉全市域、孝南区、汉川、应城、云梦、安陆、孝昌、红安、麻城、黄州区、团风、浠水、鄂州、黄石、大冶、咸安区、赤壁、嘉鱼、仙桃。

区域面积33822平方公里,现状人口2153.4万。

该区域面积约为武汉城市圈面积的一半,聚集了城市圈2/3的人口。

影响圈层是2小时交通为限、以武汉为圆心200公里为半径的影响圈层,其范围包括武汉城市圈全部区域和圈外岳阳、九江、信阳、随州、荆州等重点城市。

(二)城市圈发展战略分析与目标定位l、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充分把握“中部崛起”的政策机遇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机遇。

抓住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的资金、人才、技术等集聚机遇,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率先基本完成工业化,基本实现城市化的成熟发展。

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较好的产业基础、雄厚的科教实力、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基本形成体系的城镇群体等优势。

一是通过立体化的交通体系建设显化交通区位优势;二是通过支柱产业的集聚规模发展,打造若干产业群,增强产业动力;三是加快科技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建设,突出科技竞争实力;四是抓紧形成钢铁、汽车、重型装备等领域的强大制造能力,并加紧建设现代物流业建设,形成产业优势;五是提升中心城市的聚散功能和发挥龙头作用,建设国际性大都市,重点建设一小时都市圈,着眼形成三小时经济圈。

2、武汉城市圈的战略定位在亚太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在国内发挥中部地区增长极作用的湖北城镇化核心,进而努力打造中国三大增长极之后新的优势增长极,重点打造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我国中部地区的商贸流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基地。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一、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现状及态势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

据统计2007 年常住人口2987.65万人,占全省的52.5%,统计口径城镇人口1399.17万人,城镇化水平46.8%,按照建设部《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测算,城镇化水平56.6%。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般占全省60%左右,是湖北经济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综合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特征鲜明,基础优势较为突出。

一是武汉城市圈土地类型多样,地域分异明显, 呈“一分山、两分水、三分丘陵、四分平原”的基本格局。

二是水资源优势突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生态、人文资源较具特色。

三是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较好。

四是城镇布局与经济格局的圈层特征显著,沿长江、汉江以及京珠、沪蓉高速等轴线拓展趋势明显,其中沿沪蓉髙速公路和长江的城镇产业发展轴具有相当的发展优势与潜力。

同时,武汉城市圈整体发户不足的特征也十分显著,面临的挑战也十分突出。

一是总体经济发展处于雏形阶段,城镇密度偏低。

二是城市体系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

三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的趋同特征,产业集群发展滞后。

四是发展模式粗放,武汉处围城镇发展动力不足。

五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自然生态保护有待加强。

二、规划理念与发展目标1、空间规划理念“两型”社会建设赋予了武汉城市圈前所未有的艰苦使用命,其本质是要求武汉城市圈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要素集聚能力强、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

空间是区域发展的载体, 因此,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需要贯彻全新的理念,在空间统筹领域大胆突破和创新,构建新型的空间格局,探索形成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机制。

本次规划突出“两型”社会发展导向,着重体现四大空间发展理念。

即,强调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理念,加强对各类空间要素的统筹,处理好发挥武汉中心城市作用和促进周边城市加快发展的关系,着力提升区域整体功能;突出绿色工业化的空间集聚理念,以发展多层次循环经济空间为切入点,引导工业相对集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空间配置的优化提升,实现产业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空间协调;贯彻健康城镇化的空间品质理念,发挥武汉城市圈后发优势, 注重城乡建设标准的科学性、空间的集约性、规划的合理性, 坚持环境优先,建设高品质的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坚持生态现代化的空间管制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推行科学的分区发展和空间管制,实现资源保护与发展保障的有机结合。

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空间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空间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空间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是指在武汉城市圈范围内,以农业产业旅游为主要特色,集农业观光、休闲娱乐、农产品体验、农业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旅游景区。

其空间布局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集中分布特征: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布局具有集中分布的特点。

武汉城市圈内有大量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因具备农业资源和乡村特色而适宜发展农业旅游。

在这些地区,会集中出现一些大型农业旅游示范点,如主题农场、农业公园等。

这些示范点通过集中分布,可以提高农业旅游的可见度和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

3. 空间组织特征: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布局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和布局安排。

在空间上,示范点之间存在着相对紧密的联系和互动关系,形成一定的集聚效应。

这种空间组织特征可以提高农业旅游的整体效益,促进农业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流动性,提升农业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1. 农业资源分布:农业资源是农业旅游的基础。

武汉城市圈内的农业资源分布情况直接影响着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布局。

在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更容易发展起农业旅游示范点,吸引游客。

2. 交通便捷度:交通便捷度是影响农业旅游示范点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以方便游客的到达,促进农业旅游的开展。

在空间布局时应充分考虑交通便捷度,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区发展农业旅游示范点。

3. 旅游需求差异:不同区域和不同群体的旅游需求存在差异,这也会影响到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布局。

要根据不同的旅游需求,合理规划和布局农业旅游示范点,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4. 政策支持力度:政策支持力度是农业旅游示范点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建设和运营,进一步推动农业旅游的发展。

在空间布局上,要充分考虑政策支持力度,选择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的地区发展农业旅游示范点。

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具有集中分布、平衡分布和良好的空间组织特征。

武汉城市圈空间模式分析

武汉城市圈空间模式分析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结构规划与分析1.实验目的:熟悉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掌握区域空间结构规划要点,识别区域规划中的空间结构。

2.实验内容:以区域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为基础,学习区域规划中空间布局的结构、形态和类型,以“1+8”武汉城市圈数据为例。

3.实验要求:进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学习,选择“1+8”武汉城市圈区域,以实例进行分析。

4.实验所需仪器设备:计算机、网络、office软件、“1+8”武汉城市圈分析所需数据。

5.实验结果:一、区域名称和概况“1+8”武汉城市圈成立于2004年。

在地域上位于湖北省东部,行政区划包括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

土地面积5.78万平方公里,2005年底总人口3086.73万人,GDP总量3999.8亿元。

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1+8”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和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区域空间结构图“1+8”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可归结为:“一核、一脊、两轴、两环、两带、四组团”。

一核:武汉主城区一脊:由沪汉蓉高速公路和与汉丹铁路及汉十高速公路构成的“Y”字型东西复合发展脊梁。

两轴:京珠—京广复合主轴和京九—大广复合发展次轴。

两环:武汉绕城高速公路和城市圈准高速外环构成。

两带:大别—桐柏山生态带和幕阜山生态带。

四组团:东翼黄鄂黄组团,西翼仙潜天组团,西北翼孝汉应组团和南翼咸赤嘉组团。

武汉城市圈人口社会空间的分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武汉城市圈人口社会空间的分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表2 2 0 0 0年武汉城市圈社会空间结构旋转后的 主 因子载荷矩 阵
Ta b . 2 Ma i n f a c t o r l o a d i n g ma t r i x:s o c i l a s p a c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Wu h a n c i t y c i r c l e mt  ̄i o n i n 2 0 0 0
F a c t o r 1 F a c t o r 2 F ct a o r 3 F ct a o r 4 F a c t o r 5
数据来源 : 第六次人 口普查 。
数据来源 : 第五次人 口普查。

l 2 9・
中国人 口・ 资源与环境
2 0 1 3年
业人 员变量 ( 0 . 7 8 ) 以及 劳动 年龄 人 口( 0 . 8 1 ) 正相 关关 系
矩 阵进行 相 似性 分析 , 绘 出冰挂 图 ( 略) 。最终 , 确定 将武 汉城 市圈各 市分 为 三类 社 会 区 。各 类 社 会 区在 2个 主 因
子上 的得分 构成 特征判别 表 ( 表3 ) , 据此 分析 各个 社 会 区 的特 征并命 名 。
表3 2 0 1 0年武汉城市 圈社会 区特征判决表
T a b . 3 Wu h a n c i t y c i r c l e s o c i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数为 一 0 . 1 7 , 而在 主 因子 2 上 的载荷 系数 为 0 . 9 8 6 ; 同时生 产、 运输 设备操 作人 员 在 主 因 子 2上 的 载荷 系数 也较 大 , 文盲 率在 主 因子 1 上 载 荷 系 数为 一 0 . 6 2 1 , 而在主因子 2 上高 达 0 . 7 3 1 , 其 余 变 量 均 在 主 因 子 1上 载荷 系 数较 高 。

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规划演变

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规划演变

1三镇格局的形成汉口的发展,始于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以后,其主要是利用长江、汉水的水运之便,作为码头和商业市镇发展起来的。

明末清初,汉口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并有“九省通衢”之誉。

明末汉阳通判袁焻筑袁公堤(今长堤街)全长十一二里,汉口城区得以扩大。

清末,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纷纷侵入中国。

1850年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1861年,英国商船开进汉口港,武汉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

武汉开埠后,英、俄、法、德、日等国相继在汉口开辟租界,进一步带动了汉口城区的扩大及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

至上世纪初,汉口城区规模已超过武昌、汉阳,城市发育成熟,并与武昌、汉阳两城呈“三镇鼎立”之势。

2三镇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差异历史上,武汉由三个完全不同的城镇联结而成,三镇之间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差异很大。

其中武昌、汉阳两城主要依据中国封建后期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采用“方城直街、城外延厢,以形寓意、礼乐和谐”的布局方式。

城址选择重视对城区周围自然环境的探察,追求山环水绕的形胜境界,其城垣发育较好,且依据地形呈不规则方形或长方形。

城内道路多呈直角相交的方格网状,并有南北和东西通向城门的主街。

城市内部空间布局整体感较强,主要政治、文化类建筑具有明显的轴线配置关系。

城市中心形成“十”字或“丁”字形街口,并作为衙署、钟鼓楼、市楼或学宫等官方建筑的布局场所。

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其他地方,沿街主要布置牌楼亭阁、寺观庙宇、商肆店铺、大族府第等,平民住宅多位于街道背面的闾巷之中,城隅僻地还有农地、园圃、山林、川泉及教场等。

封建社会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武昌、汉阳城垣以外,在主要城门和临江的水运码头地段,还形成以商肆、码头、手工作坊和民宅为主体的水旱关厢地区,其空间结构较为散乱。

与武昌、汉阳中国封建城市典型的空间布局形态相比较,汉口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具有独特性。

如前所述,汉口的发展主要是作为水运码头和商业市肆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起来的,其空间结构形态有如下特性:(1)突破了一般中国封建社会城市“方正居中”的空间布局模式,沿汉水、长江岸线向外呈自由的扇状发展。

武汉城市圈空间演变的社会经济机制分析

武汉城市圈空间演变的社会经济机制分析

市圈空间发 育发挥 着不同的作 用, 主导 因子表现为_ 业化( 9 9 16 z L 14 - 9 5年) 第三产业化 (9 6 17 一 16 - 99年 ) 市场化 一
与 制度 化 (9 0 18 18 - 99年 ) 多 因素 (9 0 0 8年 ) 动 作 用 的 变化 过 程 。 一 19 _2 0 推 关 键 词 : 空 间演 变 ; 力 机 制 ; 动 时序 分 析 ; 归 分 析 ; 汉 城 市 圈 回 武
f = U) , S

化 。城市圈空间结构作为空问要素的组合格局 , 其演
变 机制 表 现 为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的 一 种 空 间 过 程 。 国外 城 市 圈 ( ) 间 演变 机 理研 究 比较 成熟 , 群 空 主要 动 力 机 制 表 现 为人 口一 业 郊 区 化 、 府 调 控 政 策 、 术 进 步 、 产 政 技 交 通 运输 化 等几 个 方面 “ 。国 内研 究 主要 集 中在 根 据 经 济 社会 发 展特 征 , 城 镇 密 集 区空 间 结 构 演 化 过 程 进行 对
L =厂 T ,G, I ) U ( , , M,o 。 式 中 : 为 城市 圈 空 间演 变 函数 ; . s U为城 市化 函数 ; 为 运 T
输化变量 ; 为信息化变量 ; , G为政府制度化变量 ; 为市
场 化 变量 ; , 。为产 业化 变 量 。 据 模 型 , 立 城 市 圈 空 间 根 建 演 变 动力 评 价指 标 体系 ( 1 , 取 14 - 20 表 )选 99 0 8年 武 汉 城 市 圈 相 关 统 计 数 据 , 通 过 B = ( — i)( 并 /x i 无量 纲 数据 处 理 。 ) 一
动的载体 , 承载着 大量的资金投 入与产 出, 挥着重要 发

武汉市城市空间总体布局与特色

武汉市城市空间总体布局与特色

“1+6”城市新格局
未来方向???
985 大学
武汉 长沙 郑州 合肥 2 3 0 1
211 大学
7 3 1 3
一本 重点
10 4 3 3
南昌
太原
0
0
1
1
3
2
工程管理
未来方向???
大学之城
人才之城
创新之城雷志杰 江亮 顾亚芳 刘平 尚志敏 鲁施恩 李 亚君 李玲霞 邓龙坤
工程管理
城市区域发展规划
6个新城组群, 每一个都至少有 一条轨道线和两 条快速路,即 “双快一轨”, 分别与主城相连, 不再是以前的 “摊大饼”形式。 这种结构的好处 是,将交通控制 在组群内部和组 团之间,从而减 少新城与主城间 的交通流量,能 从城市结构上解 决交通拥堵、热 岛效应等各种城 市病问题。
“1+6”城市新格局
工程管理
城市区域发展规划
“1+6”城市新格局
东南新城
东南新城组群是以东湖国 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依托, 以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 程与新医药产业、节能环保 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 导,融研发、生产、服务、 居住、游憩为一体的高品质 城市新区。以梁子湖水系和 龙泉山为主体的生态保护区 和风景旅游区。 依托东 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沿 高新大道、高新三路和轨道 交通2、9、11号线等复合交 通走廊向东拓展,布局科技 新城。
工程管理
武汉历史城市格局
1949年5月15日,国民党华中军政 长官公署长官白崇禧乘飞机逃离武 汉。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 军进入汉口市区,次日进入武昌市 区和汉阳县,武汉三镇解放。22日 中国共产党成立武汉市军事管制委 员会。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 次日中共武汉市委员会成立,暂由 中央直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 史上设立的首个直辖市。1954年6 月19日,中央会议决定将武汉由中 央直辖改为湖北省省会。

空间特征分析-

空间特征分析-

军山组团空间组织与开发建设模式研究一、军山组团区位空间特征分析1.1 城市地域空间肌理分析武汉城市发展历经了由点到线到面再到点线面结合的时期。

现阶段的城市空间圈层关系基本上可以由城市内环、中环和外环为界,划分为四个空间肌理特征。

A.城市内圈:地域内路网密度高,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人口密度高,空间紧凑有机;B.城市中圈:建成区由紧凑片区型向独立块状过度,同时交通路网密度降低,主要交通线两侧呈线性延伸,建成区与环境基质相互渗透。

C.城市外圈:功能片区的点、块状分布加大分散,依托交通线的发展线性更加明显,同时环境空间成为主体。

D.城市外围:该区域的建设用地呈零星点状分布。

武汉城市圈层特征分析通过四个圈层的肌理比对,可以发现C、D圈层具有以下特征:●环境基质与建成区基质比例呈现环境特征更为突出的特点,环境要素多元丰富,可建设土地的存量相对充裕。

●土地的交通区位级差关系显著,在与内城关系紧密的交通要道两侧土地,其发展优势远高于缺乏道路通达的区域;●由于设施成本的门槛随着与主城核心距离加大而增高,该区域建成区的“区块”、“单位”模式显著。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军山组团位于城市的“C”—“D”圈层之间,即建设区域呈线性分布和块点结合的特征区域。

这一区位给军山组团发展提供的思考是:●如何发挥交通区位,利用好现有开发区的设施基础,由建成的“块”、“线”性空间向一定规模的“面”转变,以适应未来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步伐;●如何通过军山组团的建设,聚合更多的空间要素和单元,在未来的空间范围内更具有发展的向心力。

●如何发挥环境基质优点,有效发挥土地使用效能。

1.2 军山组团的区域空间交通特征分析城市发展中,使用的交通工具经历了船——火车——汽车时代,并向多元复合的阶段发展。

当前,汽车是城市空间扩展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而道路则是这一交通工具所依赖的空间载体。

研究武汉城市空间中路网的分布特征,其圈层特性同样显著:A、城市内圈:均质密布的路网使城市内部功能可以充分交换;B、城市中圈:主干路网均布,而次一级道路则未形成完整体系;C、城市外圈:主干路和快速路呈放射分布,干路之间缺乏联系,道路的功能单一。

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空间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空间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空间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是指在武汉城市圈范围内,以农业旅游为特色和主题的示范点。

它们具有以下空间布局特征和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影响。

一、空间布局特征:1. 区域集中布局: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主要分布在城市圈内的农村地区,与城市相对独立但又紧密相连,形成区域集中的布局,便于游客的集中流动和农业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

2. 分散性布局:示范点之间相对独立,不会出现过于密集的情况,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利于各个示范点的独特性和特色的展现。

3. 多种功能布局:示范点往往拥有农业种植、养殖、观光等多种功能,既是农业生产的基地,又是农村旅游景点,具有多重功能的布局特征。

二、影响因素:1. 农业资源:示范点的空间布局受到农业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的影响。

适宜发展农业旅游的地方往往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农田、渔塘等农业生产基地资源。

2. 地理条件:示范点的位置和环境条件对空间布局有着重要影响。

靠近交通要道、自然风景区等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更有利于发展农业旅游示范点。

3. 人口因素:城市圈范围内的人口密度、人口规模对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布局产生影响。

人口规模大、消费能力高的地区,更容易吸引游客,形成农业旅游示范点的集聚效应。

4. 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投资支持是农业旅游示范点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

政府在规划和新建农业旅游示范点时,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支持、政策优惠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示范点落户。

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布局具有区域集中、分散性和多种功能等特征,受到农业资源、地理条件、人口因素和政策支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可以推动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发展,提升武汉城市圈的农业发展水平和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空间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空间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空间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1. 地理位置选择: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示范点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地理位置,要选择
处于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比如可以选择地处汉江中上游地区、有天然湖泊和
山地资源的地区。

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对农业旅游示范点的选择和发展非常重要。

适宜的气候条件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丰收,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和体验。

一般选择四季分明、气
温适宜、降水充沛的地区。

3.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农业旅游示范点发展的重要基础。

如水、土地、阳光等资源,不仅是农作物的生长所必需的,也是农业旅游景观的构建和展示的重要元素。

4. 人文资源:人文资源包括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也是农业旅游示范点发
展中的重要因素。

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和体验。

5. 交通条件:交通条件对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发展和游客的到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交通便利的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购买农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结构规划与分析1.实验目的:熟悉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掌握区域空间结构规划要点,识别区域规划中的空间结构。

2.实验内容:以区域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为基础,学习区域规划中空间布局的结构、形态和类型,以“1+8”武汉城市圈数据为例。

3.实验要求:进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学习,选择“1+8”武汉城市圈区域,以实例进行分析。

4.实验所需仪器设备:计算机、网络、office软件、“1+8”武汉城市圈分析所需数据。

5.实验结果:一、区域名称和概况“1+8”武汉城市圈成立于2004年。

在地域上位于湖北省东部,行政区划包括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

土地面积5.78万平方公里,2005年底总人口3086.73万人,GDP总量3999.8亿元。

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1+8”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和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区域空间结构图“1+8”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可归结为:“一核、一脊、两轴、两环、两带、四组团”。

一核:武汉主城区一脊:由沪汉蓉高速公路和与汉丹铁路及汉十高速公路构成的“Y”字型东西复合发展脊梁。

两轴:京珠—京广复合主轴和京九—大广复合发展次轴。

两环:武汉绕城高速公路和城市圈准高速外环构成。

两带:大别—桐柏山生态带和幕阜山生态带。

四组团:东翼黄鄂黄组团,西翼仙潜天组团,西北翼孝汉应组团和南翼咸赤嘉组团。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分析图三、区域空间布局分析“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发展模式涉及到了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核心边缘理论,其中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表现尤为显著。

(一)、圈层结构模式1.特点: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成区;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有频繁联系的郊区。

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有规律变化的,如土地利用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式样、人口密度、土地等级、地租价格、职业构成、产业结构、道路密度、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服务设施等等,都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一个有机整体。

城市与外围区呈圈层状的空间结构和沿点-轴线在空间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并非完全对立。

2.武汉城市圈圈层结构:“圈”分三层,“卫星”拱“核心”根据首位中心城市武汉市对周边地区城镇和产业的辐射强度与吸引力大小,将武汉城市圈及周边腹地分为三个圈层:距武汉中心城区80公里以内的核心圈:包括武汉市主城区、武汉主城区周边四区政府驻地、鄂州市、黄冈的黄州区、团风、黄石市区和大冶市区、孝感的孝南区以及汉州市。

80—150公里的紧密圈:包括核心圈以外的咸宁、孝感、黄冈所辖的大部分县(市),以及黄桃、潜江、天门三市。

150—300公里的辐射圈:以武汉为核心,西到宜昌、荆门,西北到随州、襄樊,北至信阳,南到岳阳、常德,东到安庆,东南到九江。

发展结论:武汉城市圈应该强化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提升核心圈层的综合实力。

不断增强武汉的城市聚散功能、强化中心城市“极核”作用。

将武汉市建成城市圈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科教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强化对周边城市的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培育支柱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强化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功能。

二、增长极模式特点:增长极包含两个明确的内涵:一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会产生正负影响效果。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是极化作用的结果。

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正效果是扩散作用的效果。

武汉城市圈有一个超大城市、一个特大城市、六个大城市、十个中等城市、17个小城市和70个重点镇组成。

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崛起增长极的的辐射范围其中,武汉市(武汉都市发展区)是城市圈核心城市,它将主要发挥核心增长极作用,成为城市圈的综合服务中心。

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关键是发挥中心城市武汉的核心增长极作用,建立一个国际性的中心城市。

一是要整合武汉市以开发区为重点的各类资源,推进产业职能升级,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二是要加快城市功能结构调整,立足于提高综合实力,建设经济中心、知识创新中心和人居中心;三是要继续做大做强武汉市,优化城市布局,建设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有序的武汉都市区。

黄石市(含大冶)是副中心城市,也是东部区域的核心增长极。

它将大力发展服务业,建成辐射鄂东、赣北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地区性中心城市包括鄂州、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麻城等,是沿江产业走廊和区域发展轴的主要经济增长。

此外,县(市、区)中心城市,将主要作为县(市、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重点镇作为农村地区信息、乡镇企业的重点集聚地;一般镇,则主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发展结论:“1+8”武汉城市圈应重点培育联合增长极,调整城镇空间布局。

推动城镇向长江、汉江沿线等生态承载力大的地带,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以及东、西两个方向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聚集。

武汉城市圈还应突出小城镇的发展重点,培育特色产业,优化其发展布局。

同时,解决好小城镇的发展用地问题,按有关政策,促进撤村并点,迁村腾地,促进村民建房逐渐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乡村工业向小城镇工业园区集中。

此外,还应努力发展次级核心城市。

为解决武汉城市圈城市结构断层的问题,应该将鄂州市、黄石市和潜江市为城市圈二级中心城市的培育对象。

尤其是鄂州市和黄石市,经济集聚效应高,应该利用它们距离中心城市武汉较近的优势,推动武鄂黄核心圈的发展,使武汉城市圄的核心圈由武汉一市扩展到武鄂黄三市,能使武汉“单枪匹马”的情况改变为“三驾马车”齐使力的局面。

将黄冈市、成宁市、天门市、孝感市和仙桃市作为武汉城市圈的三级中心城市进行发展。

但在这五个城市中,只有孝感市和仙桃市的经济集聚效应超过1,黄冈市、咸宁市和天门市均小1,几乎不具备经济集聚能力。

这对未来城市圈城市结构的发展很不利,很可能将来又会出现三级中心城市的断层。

因此,黄冈、咸宁和天门三市在未来要加大经济发展速度,提高自身经济集聚能力,与武汉城市圈整体发展相协调,避免将来出现三级中心城市的断层。

三、点-轴开发模式特点: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点-轴开发中的“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线路等。

线状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带”,简称“轴”。

武汉城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充分利用武汉铁路资源,形成以武汉为中心,以城市圈内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天门、仙桃、潜江、咸宁等8个城市为第一级辐射区域,以九江、合肥、襄樊、宜昌、长沙为第二级辐射区域的“圈层+轴向式”布局结构。

“1+8”武汉城市圈点-轴开发中的“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城市圈核心城市为武汉市,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是黄石(含大冶)市。

地区性中心城市为仙桃、孝感(含云梦)、黄冈、鄂州、咸宁、天门、潜江、麻城。

县(市、区)中心城市分别为安陆、应城、汉川、武穴、浠水、蕲春、黄梅、赤壁、阳新、孝昌、大悟、团风、红安、罗田、英山、嘉鱼、通城、崇阳、通山、黄陂、新洲、华容、粱子湖城关。

“1+8”武汉城市圈形成了“以交通为导向、以城镇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点”的4条区域发展轴,以此促进产业空间集聚,成为区域发展的脊梁。

四轴均以武汉为起点,分别向鄂东、西部江汉平原、鄂西北、鄂西南发展延伸。

东部发展轴辐射九江等外围城市,对接昌九景城市群、皖江城市带,联系长三角城市群;西部发展轴辐射荆州等外围城市,对接宜昌都市区,联系成渝城市群;西北发展轴辐射随州等外围城市,对接襄樊都市区;西南发展轴依托京广大动脉,辐射岳阳等外围城市,对接长株潭城市群,联系珠三角城市群,将作为两湖地区两个城市群的联系纽带,成为中部地区经济长廊和国家级区域发展轴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向发展轴:由武汉汉阳城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向西延伸,涵盖武汉远城区中的蔡甸南部地区(常福新城)以及汉南区,包括1个大城市仙桃、2个中等城市天门和潜江,以及多个小城镇。

该发展轴是湖北省武汉—宜昌经济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北发展轴:由武汉汉口城区向西北延伸,涵盖武汉远城区中的东西湖区、蔡甸城关以及黄陂南部地区,包括1个大城市孝感、2个中等城市应城、汉川,以及安陆、云梦等多个县级市、镇。

武汉—襄樊—宜昌汽车走廊是该发展轴上的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东南发展轴:由武汉武昌城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向东延伸,涵盖武汉远城区中的江夏北部地区(纸坊城关)及北部地区,包括1个特大城市黄石,2个大城市鄂州、黄州,以及浠水、蕲春等多个小城市(镇)。

从发展基础来看,该发展轴未来将与九江等省外城市进行对接,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武汉城市圈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

武汉城市圈点-轴开发模式空间结构分析图“1+8”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空间集聚带武汉城市圈未来的第二产业发展主要依托武汉的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广经济带两条国家一级经济发展带,强化以武汉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东向、西向、北向、西南四条产业空间集聚带,集聚产业发展区和综合性的工业城镇。

东向产业空间集聚带:以青山冶金工业区、北湖新城、阳逻新城和武汉科技新城为主要辐射极,建设武汉—鄂州—黄石—大冶产业空间集聚带。

西向产业空间集聚带:以武汉新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辐射极,建设武汉—仙桃—潜江—天门产业空间集聚带。

西北向产业空间集聚带:以吴家山新城、临空开发区为主要辐射极,建设武汉—孝感—汉川—应城产业空间集聚带。

西南向产业空间集聚带:以武汉科技新城为主要辐射极,建设武汉—咸宁—赤壁—嘉鱼产业空间集聚带。

与此同时,着力完善和延伸六条重点产业链,壮大四大产业集群,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产业对接、关联性强,产业集中、集群优势明显的区域一体化产业体系。

四、核心边缘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