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空间演化与房地产发展关系(简版)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在土地闲置问题上的表现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在土地闲置问题上的表现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在土地闲置问题上的表现摘要:城市建设中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密切,而怎样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各方面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土地闲置作为切入点,阐述了它们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构建二者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土地闲置;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对策“土地闲置问题”, 是指土地被空闲搁置而未得到有效利用的现象。

闲置土地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已闲置一定的时间。

这里说的“一定时间”, 往往因土地使用方向而异。

二是附着物功能没有得到实现。

这是从问题的形式和本质两方面来判定“土地闲置”问题。

开发商购买土地之后不进行建设,或者虽然进行了建设,但建筑物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土地开放的价值没有得到实现,这都属于“土地闲置”。

“土地闲置问题”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放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各地的房地产开发呈现出一种快速发展的势头。

房地产开发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房地产的开发为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为城市规划建设带来了一连串的问题。

怎样处理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各方面关注的焦点。

一、从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特点看闲置土地的产生城市规划是政府从宏观出发,指导城市总体发展的行为。

城市规划方案的组织编制一般由政府规划部门完成,处于实际市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考虑,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计划性。

而房地产开发是以谋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的经济行为,一般是开发商个人或企业独立开发土地、承担风险并追求最大经济利益,其发展不是由政府规划决定,而是主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

这决定了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特点之间存在矛盾,这一矛盾进一步造成了“土地闲置问题”的产生。

1. 城市规划的整体最优和房地产开发的个体最优城市规划必须立足于全局,考虑整个城市乃至城市与周边地区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组织,力求在达到经济、社会的总体效益,最大限度地追求城市发展模式的优化,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具有全局性的特点。

武汉市城市空间发展与变迁

武汉市城市空间发展与变迁

城市人口增长的基本过程
从1980一1990一2000年人口统计资料分析
全市总人口变化概况:
全市总人口持续增加,从1980年的280.9万 增加到1990年的335.6万和2000年378.8 万 年均增长率逐年下降,从1980一1990年的 年均1.8既下降到1990一一2000年的年均 1.22%; 平均人口分布密度逐年上升,从1980年的 34人/公顷增加到1990年的41人/公顷和 2000年的46人/公顷。
90年代初期:沌口轿车产业开发区和东湖
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成立和发展,形成两个重要 的经济增长点和综合组团,市区人口从1990年 的335.6万增长到2000年的378.8万,年均增 长率为1.22%。 人口规模在持续扩大,但增 长幅度逐渐放慢。
武汉市区总人口仍在持续增加。但城市内部不同地区人口的增减却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城市 内部人口的空间分布不断发生着调整和变化。市区内部以旧城为主的老城区、外围新兴发 展区和市郊乡镇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人口增长与分布也截然不同。
人口密度在50一
300人/公顷之间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空间分布规律
城市总人口空间变异规律
初期:在城市吸引力的作用下,人口由广大的 郊区及外围辐射区域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 (特别是中心区)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处于向 心增长的时期。 后期:城市的吸引力下降,人口开始向广大的 郊区转移,出现郊区化现象,进入离心扩散的时 期。
武汉三镇格局
汉口空间结构形态特点 ——三镇格局的形成
0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与武昌、汉阳中国封建城市典型的空间布局形态相比较,汉 早期三镇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特点 口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具有独特性。汉口的发展主要 武汉最早的城市建设史应当从距今 3500多年前商代盘龙城开始。武汉三镇中,武 是作为水运码头和商业市肆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起来的 ,其 昌历史最为悠久 ,三国时期孙权得夏口后,于公元223年在今武昌蛇山 (江夏山)筑的 历史上 ,武汉三镇相对独立发展 ,三镇之间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空间结构形态有如下特性 : 夏口城 ,将郡址移至夏口城 ,即今武昌。 差异很大。建城时间比较早的武昌、汉阳两城受传统的城 (1)突破了一般中国封建社会城市“方正居中”的空间布 汉阳的发展最早始于东汉末年“戴监军筑 ,黄祖所守”的却月城(今汉阳龟山以 市布局形态的影响 ,采用中国古代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 局模式 ,沿汉水、长江岸线向外呈自由的扇状发展。 北),周围一里八十步 ,与当时的夏口城隔江相峙,为武汉城市发展中筑城最早的城 模式, 城市内部空间布局整体感较强 ,主要政治、文化建筑具 ,城区自此定型 (2)城市扩展主要沿通往水运码头的道路逐层向外扩展 ,并随 ,为汉阳府 池。汉阳城几度兴废 ,至南宋度宗咸淳十年始新筑汉阳城 有明显的轴线配置关系。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其它地方 ,沿街 着商业的繁荣,逐渐形成与“路”相垂直 ,与江河走势相呼应 治和县治。 主要亦置牌楼亭阁、寺观庙字、商肆店铺、大族府第等 ,平 ,以交通运输功 (平行 )的商业街道。通往码头的称之为“路” 汉口的发展 ,始于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以后 ,其主要是利用长江、汉水的水运之便 , 民住宅多位于街道背面的间巷之中 , 城隅僻地还有农地、园 能为主;平行河岸的称之为“街”,以商业生活功能为主。 · 作为码头和商业市镇发展起来的。明末清初 ,汉口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 ,并“九 圃、山林、川泉及教场等。封建社会后期 ,出于商品经济的 (3)与武昌、汉阳“自上而下”的规划建设方式相比较 ,汉口 省通衡”之誉。清末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纷纷侵入中国。 1850年汉口被辟为通 发展,武昌、汉阳城垣以外 ,在主要城门和临江的水运码头地 “白一下而上”自发形成的城市空间特征更为明显。并且 , 商口岸。至上世纪初 ,汉口城区规模已超过武昌、汉阳,城市发育成熟。至此 ,武汉 段,还形成以商肆、码头、手工作坊和民宅为主体的水旱关 由.城市的扩张比较迅速,城市在功能上多以商业贸易为 “三镇鼎立”的空间格局基本成行。 厢地区,其空间结构较为散乱。 主,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发育极不完善,如缺乏有规划的绿化开 敞空间和作为城市中心的政治文化空间,没有形成城市公共 空间体系。 (4)1858年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城市向半殖民化方向发展。 沿江一带,特别是租界区形成了联排式住宅与街道相结合的 居住区组织方式。如洞庭街和青岛路一带的“里分”,就突 出反映了此种特征。 清武昌城

我国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化进程关系探析_张彦素

我国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化进程关系探析_张彦素

经济论坛经营企业,重在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

而经营城市,重在空间要素和环境要素。

从目标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来年看,优惠政策经让位于法治环境和生态环境等这就要求城市政府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保护、发挥、和营造并举努力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31政府要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也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有力的法制环境,成熟规范、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开明开放、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功能完备、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

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关键要弱化政府的直接管理职能强化监管职能。

政府创造环境的核心是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市民。

政府要有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充分认为政府部门作为服务部门的意义。

41挖掘城市特色找准城市定位所有的城市都需要具备基本的服务功能,但真正能够展示城市形象、体现城市功能的却是其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色,城市的个性首先要体现在城市的功能特色上。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强调合作与多样化,城市竞争进入一个由对抗性竞争到合作性竞争的新时期。

只有在合作竞争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体现出城市的功能特色,才能充分发挥城市所应有的辐射和聚合功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城市价值。

51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塑造城市形象重视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品位,以文化特色来塑造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发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城市文化是城市特色的内涵的集中体现,城市特色实际就是城市本土文化特色在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物质环境面貌上的具体体现。

城市形象是城市外在面貌与内在精神的有机统一,是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有机统一。

而充分发挥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关键。

在城市竞争的今天要通过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个性,让城市“走出去”,把城市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引进来”。

城市文化是具有鲜明城市特点的一般化,它强调的是城市所特有的标志性内在价值。

而城市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中间生长出来的,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文化,人民群众是创造文化的主体。

城市规划与区域房地产开发的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与区域房地产开发的协调发展

房地产开发一、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城市规划是城市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性部署,它旨在制定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城市的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开发作为城市规划的实施,分为公共开发和商业性开发两大类型。

其中的商业性开发,也就是房地产开发,是按城市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土地和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及城市基础设施等进行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长期与短期的关系,是后者应服从前者、前者应兼顾后者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把握好这种关系,是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在时间与空间上实现协调发展的基础。

必须强调的是,城市规划为房地产的开发方向和地段选择提供依据,从而规定、制约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城市区域总体规划目标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了主基调,并成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指南,是区域房地产市场开发的大前提。

二、上海松江新城规划对区域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上海市在2000年推出“一城九镇”计划,“十一五”时期升级为“三城七镇”规划。

松江新城自2000年开始作为“第一城”率先启动,经过多年紧锣密鼓的建设,22.4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基本建成,新开发建筑面积达1000余万平方米,一个崭新的松江正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

新城规划的实施对松江区房地产市场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2000年至今松江区房地产投资额连年快速增长。

但与此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对其进行正面与负面的影响分析,对上海乃至其他地区新城规划建设将是有益的借鉴。

1.正面影响第一,新城建设前景有效地刺激了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

2000年以来,松江新城吸引了大批房地产开发商投资,松江区的房地产市场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

2000年开始,松江区房地产年投资增长率超过56%。

根据松江统计局统计,2005年1月至9月,松江房地产投资便已超过2004年全年投资总额,达到90.45亿元,同比增长83.4%。

城市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空间结构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各个部分的组织和分布方式,包括市中心、郊区、商业区、住宅区等各种空间形态。

这些空间形态的分布和组织方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

城市的空间结构不仅仅是一种地理现象,更是经济现象的体现。

市中心通常是一个城市经济和文化的核心区域,集聚了大量的商业机构和企业总部,是商业活动和金融交易的中心。

商业区和住宅区往往组成了城市的主体部分,商业区的繁荣和住宅区的繁荣相互影响,互为依存。

而郊区则通常是重工业和制造业的聚集地,也是城市扩张的主要方向。

城市空间结构的科学布局和合理规划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可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通过将商业区和住宅区合理分布,可以减少人员流动和交通拥堵,提高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

其次,科学布局的城市空间结构可以优化资源配置。

不同类型的产业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通过合理规划空间结构,可以将资源合理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最后,良好的城市空间结构可以吸引人才和资本的流入。

一个繁荣而有吸引力的城市空间结构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城市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经济发展需要空间来展开,而城市的发展需要经济的支撑。

良好的城市空间结构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城市规划中,市中心通常是一个城市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总部。

这些总部有利于集聚人才和资本,推动经济的发展。

商业区和住宅区的繁荣也带动了零售和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和居民的收入。

同时,郊区的发展也为城市提供了制造业和物流业的支持,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然而,城市空间结构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城市空间过度集中。

由于历史原因或规划失误,一些城市的空间结构过度集中在市中心,导致资源的过度集中和城市功能的不平衡。

这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不均衡和不稳定的风险。

武汉市城镇化与房地产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

武汉市城镇化与房地产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

性进行 测度 。研 究结果表 明: ①2 0 0 2 -2 0 1 3年 1 2年 间武汉 市城镇化 水平与房地产发展 状 况均呈不 断增 长 态势, 城
镇 化 发 展 综 合指 数 由 2 0 0 2年 的 0 . 0 8 3 7发展 到 2 0 1 3年 的 0 . 8 6 5 9 , 房 地产 发 展 综合 指数 由 0 . 3 0 6 4上 升 到 0 . 6 8 2 8 ;
② 研 究期 内, 武汉市城镇化与房地产发展耦 合协调度指数逐年 递增 , 共 经历 了中度 失调、 轻度 失调 、 濒 临失调 、 勉强
协 调 与初 步协 调 5个 阶段 , 到2 0 1 3年 底 也 仅 处 于初 步协 调 阶段 。 因此 , 需要 在 城 镇 化 推进 过 程 中合 理 确 定城 市 定 位
以及城 市的主导产业, 引导房地产有序发展 。
关 键 词 :城 镇 化 ; 房地产 ; 耦合协调度 ; 武 汉 市
中图分 类号:F 2 9 3 .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 2 3 6 3 ( 2 0 1 5 ) 0 2 — 0 0 8 1 — 0 4
0 引言
地 区 和 长 江 中游 的 经 济 、 科技 、 教 育 和 文 化 中心 。2 0 1 3
年,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 0 5 1 . 2 7亿 元 , 城 市居 民人
均可 支 配 收人 2 9 8 2 1 . 2 2 元, 人 均 消费 支 出2 0 1 5 7 . 3 2 元, 镇化进程 , 城镇化与房地产发展 的总体关系就是这种作 人均住 房建 筑 面 积 3 4 . 7 5 m ; 完成 房地 产 开 发 投 资 用与反馈关系的总和。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 房地产 1 9 0 5 . 6 0 亿元 , 占全市社 会 固定资产 总投资 的3 1 . 7 5 %, 发 展 中存 在 的诸 多 问题 是 城 镇 化 进 程 中产 生 的 , 归 根 到

浅谈武汉市的城市空间结构

浅谈武汉市的城市空间结构

浅谈武汉市的城市空间结构作者:汪小婷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 430079摘要:武汉,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一大城市,华中地区最繁华都市及中心城市,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

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

作为中国内陆特大城市,近代武汉的空间结构还是比较有特点的。

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从“起始阶段”向“加速阶段”转化的过渡期,某些发达地区则已率先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武汉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且呈出自身的特点。

关键字:一、武汉市历史上城市空间的演化与中国其他城市一样,武汉市的城市空间形态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它是在受传统制度、经济发展、社会变化、文化观念及地理环境等主要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历史上武汉是由三个完全不同的城镇链接而成的,三镇之间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差异很大。

武昌、汉阳相对发展较早,历史较为悠久,武昌、汉阳两镇的空间布局主要是遵循中国封建后期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城内道路剁成直角相交的方格网状,居民住宅多位于街道两侧。

早在1861年以前,武汉实际上只有武昌、汉阳两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市镇,汉口此前所谓的老城区是自发形成的,主要是零散布置的一些民房。

汉口的发展相对较迟,在明朝时期发展较快,主要是利用长江、汉水的水运之便,作为码头和商业市镇发展起来的。

到明末清初,汉口镇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随后汉口被开辟为商埠,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由于租借的开辟,租界区的建设引人了西方当时先进的规划理念和建设技术,使得汉口的城市空间结构带有西方城市的特色。

在汉口迅速发展的同时,受张之洞的影响,武昌、汉阳相继建立起一批近代工业,修建陆汉铁路及其它市政设施。

且在青山、滨江一带开通商口岸,使武昌城市空间沿长江向北扩展。

汉口租界与武昌商埠的建设,使武汉的城市空间格局由原来的“沿河”(汉水)发展转变为“沿江”发展,由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构成的近代都会初步成型。

2024年武汉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武汉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武汉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1. 简介本报告对武汉市的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主要涵盖了市场规模、销售情况、价格趋势以及市场发展前景等方面。

通过对市场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我们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2. 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武汉市房地产市场面积达到 XX 平方公里,涉及 XX个区县。

市场内拥有大量住宅、商业和办公用途的楼盘,供应面积达到XX 万平方米。

3. 销售情况3.1 住宅销售在武汉市的房地产市场中,住宅销售一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部分。

根据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内,住宅销售量增长了 XX%。

其中,中高端住宅销售增长更为显著,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和繁华商业区。

3.2 商业地产销售商业地产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也取得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大型购物中心、零售定向物业和办公楼的销售量都有所增加。

其中,购物中心的销售增长最为明显,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

3.3 办公楼销售随着经济的发展,办公楼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各类企事业单位对于办公楼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在市中心地区。

办公楼的销售量在过去两年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4. 价格趋势4.1 住宅价格近年来,武汉市的住宅价格保持了一定的上涨势头。

特别是位于繁华地段和优质学区的房产,价格上涨幅度更为明显。

然而,受到政府调控政策的影响,住宅价格增速有所减缓。

4.2 商业地产价格商业地产的价格与租金也呈现上升趋势。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商业地产的价格稳步上涨。

租金水平也明显提高,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

4.3 办公楼价格办公楼的价格与租金也在不断攀升。

市中心地区的办公楼价格最高,区域内高档写字楼的租金水平也相对较高。

尽管价格较高,但市场需求仍然旺盛。

5. 市场发展前景根据市场分析和趋势预测,武汉市的房地产市场仍然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城市的综合实力提升和经济发展,房地产市场将得到进一步的壮大和扩展。

同时,政府调控政策的不断完善,将使市场运行更加稳定,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

2023年武汉市房地产业发展分析

2023年武汉市房地产业发展分析

2022年武汉市房地产业发展分析2022年,武汉市乐观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武汉市房地产开发呈筑底强势反弹走势。

房地产开发投资由年初接近零增长到年底达到较高的增长水平,房屋新开工规模增幅由负转正,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推动,商品房成交量价齐升。

一、房地产开发总体状况(一)开发投资保持较高增速2022年,武汉市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778.59亿元,比上年增长38.9%。

增幅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比3月份的全年最低点提高38.4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5.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全年保障性住房投资增长较快,小户型住房开发力度加大,武汉市住宅开发投资498.04亿元,增长20%。

其中经济适用房完成投资59.47亿元,增长20.7%。

90平米以下住房完成投资195.21亿元,增长111.2%。

(二)房屋新开工规模增幅由负转正武汉市房地产开发规模突破4千万方,全年房屋施工面积4487.3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580.99万平方米,增长11.1%。

2022年10月份以前房屋新开工面积始终呈下降趋势,受市场销售转旺带动,年内实现由负转正。

全年新开工建设房屋1651.1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1%。

其中住宅新开工1247.61万平方米,增长1.2%。

2022年武汉市商品房竣工945.05平方米,增长8.6%。

住宅竣工824.58万平方米,增长7.3%。

(三)房地产开发资金充裕2022年武汉市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较为充裕,本年房地产开发资金到位1197.72亿元,增长74.1%。

其中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到位313.29亿元,增长74%;企业自筹资金336.54亿元,增长33.5%;其他资金到位532.69亿元,增长117%。

(四)土地市场成交状况据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供应资料,七个中心城区房地产开发用地成交52宗,同比增长6.1%;成交土地面积549.27公顷(合8239亩),同比增长443.4%;成交金额229.92亿元,同比增长302.0%。

2024年武汉房地产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武汉房地产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武汉房地产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武汉作为一个重要的中部城市,其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对武汉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以了解当前市场的趋势和消费者的需求特点。

2. 市场现状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人口基数。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武汉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升温。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武汉市的住宅销售面积达到XX平方米,同比增长X%。

3. 需求特点3.1 住宅需求在武汉,住宅需求一直是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需求驱动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其中,年轻人和家庭购房需求占据了主要份额。

他们更看重房屋的地理位置、配套设施和交通便利性。

3.2 商业地产需求除了住宅需求外,商业地产需求也日益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购物中心、写字楼和酒店等商业地产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武汉市中心和商业区,商业地产的需求更加旺盛。

3.3 租赁需求随着年轻人对于灵活就业和创业的追求,租赁需求也逐渐增加。

年轻人更倾向于租赁房屋,以便更好地适应就业变动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因此,武汉的租赁市场也具有一定的潜力。

4. 发展趋势4.1 刚需市场依然活跃尽管房价上涨和政策调控的影响,但武汉的刚需市场仍然保持活跃。

近年来,政府对于刚需购房者的支持政策和购房补贴等措施,使得刚需购房市场逐渐成熟和稳定。

4.2 优质产品受青睐随着购房需求的升级,消费者对于房屋品质和配套设施的要求也在提高。

优质产品,如绿色环保、智能化和人性化设计的房屋,以及配套设施完善的小区,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4.3 租赁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年轻人对于租赁需求的增加,武汉的租赁市场也呈现出巨大的潜力。

特别是在市中心和商业区,高品质的租赁房源更受欢迎。

因此,发展租赁市场成为重要的方向。

5. 结论综上所述,武汉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特点体现在住宅需求、商业地产需求和租赁需求上。

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规划演变

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规划演变

1三镇格局的形成汉口的发展,始于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以后,其主要是利用长江、汉水的水运之便,作为码头和商业市镇发展起来的。

明末清初,汉口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并有“九省通衢”之誉。

明末汉阳通判袁焻筑袁公堤(今长堤街)全长十一二里,汉口城区得以扩大。

清末,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纷纷侵入中国。

1850年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1861年,英国商船开进汉口港,武汉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

武汉开埠后,英、俄、法、德、日等国相继在汉口开辟租界,进一步带动了汉口城区的扩大及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

至上世纪初,汉口城区规模已超过武昌、汉阳,城市发育成熟,并与武昌、汉阳两城呈“三镇鼎立”之势。

2三镇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差异历史上,武汉由三个完全不同的城镇联结而成,三镇之间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差异很大。

其中武昌、汉阳两城主要依据中国封建后期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采用“方城直街、城外延厢,以形寓意、礼乐和谐”的布局方式。

城址选择重视对城区周围自然环境的探察,追求山环水绕的形胜境界,其城垣发育较好,且依据地形呈不规则方形或长方形。

城内道路多呈直角相交的方格网状,并有南北和东西通向城门的主街。

城市内部空间布局整体感较强,主要政治、文化类建筑具有明显的轴线配置关系。

城市中心形成“十”字或“丁”字形街口,并作为衙署、钟鼓楼、市楼或学宫等官方建筑的布局场所。

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其他地方,沿街主要布置牌楼亭阁、寺观庙宇、商肆店铺、大族府第等,平民住宅多位于街道背面的闾巷之中,城隅僻地还有农地、园圃、山林、川泉及教场等。

封建社会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武昌、汉阳城垣以外,在主要城门和临江的水运码头地段,还形成以商肆、码头、手工作坊和民宅为主体的水旱关厢地区,其空间结构较为散乱。

与武昌、汉阳中国封建城市典型的空间布局形态相比较,汉口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具有独特性。

如前所述,汉口的发展主要是作为水运码头和商业市肆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起来的,其空间结构形态有如下特性:(1)突破了一般中国封建社会城市“方正居中”的空间布局模式,沿汉水、长江岸线向外呈自由的扇状发展。

城市空间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协同发展

城市空间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协同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速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 快,城市空间规划与房地 产开发的协同发展变得越 来越重要。
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和 引导房地产开发,可以实 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促进可持续发展
城市空间规划与房地产开 发的协同发展有助于推动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 居民生活质量。
研究目的和问题
绿色建筑与环保理念
新加坡在城市规划中强调绿色建筑和环保理念的应用,推 动了房地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了城市整体品质。
案例二:纽约的城市空间规划与房地产开发
多元化土地利用
纽约通过多元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实现了城市功能的多样化,为 房地产开发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
强大的公共设施配套
纽约注重公共设施配套与房地产开发的协同,通过完善的公共设施 服务,提升了房地产项目的品质和吸引力。
房地产开发对城市空间规划的推动作用
房地产开发作为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建设、运营等活动对城市空间的 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房地产开发能够推动城市空间的优化和 升级,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和竞争力。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
目前关于城市空间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协同发展的研究 还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方法单一、数据来源有限、 研究视角不够全面等。此外,对于二者之间互动关系 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
CHAPTER
案例分析:成功协同发展的 经验与启示
案例一:新加坡的城市空间规划与房地产开发
高效土地利用
新加坡通过精细化土地利用规划和高效的城市设计,实现 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房地产开发提供了充足的空 间。
完善的交通网络
新加坡注重交通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协同,通过完善的公 共交通网络和便捷的交通设施,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提升了房地产项目的吸引力。

空间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空间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空间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间规划对于城市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合理的空间规划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对空间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首先,空间规划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布局密切相关。

通过空间规划,可以合理布局城市的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例如,一个城市可能通过建设科技园区来吸引高科技企业的入驻,从而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此外,空间规划还可以合理布局商业中心、住宅区和交通枢纽等,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便利性,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其次,城市经济的发展对空间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城市经济在不断变化和调整中,对空间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空间规划需要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趋势,提前进行规划和预测,以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例如,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传统的办公模式逐渐被打破,需要更加灵活的办公空间。

此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对空间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优化城市的科技创新环境和创业孵化平台。

再次,空间规划还可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形象,可以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例如,通过打造文化艺术区、创意产业园等特色区域,可以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同时,通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城市环境品质,也能够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最后,空间规划还可以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推动城市经济向绿色和低碳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空间规划可以通过合理的用地规划和交通规划,减少城市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合理设计城市交通网络,鼓励使用公共交通以及非机动车出行,可以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降低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武汉市主城区住房租金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武汉市主城区住房租金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武汉市主城区住房租金时空演变特征分析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住房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住房租金的时空演变特征则是研究城市住房市场的重要方面。

本文选取了武汉市主城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和时空分析方法,对其住房租金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一、总体趋势从时间维度来看,2000年至2020年的二十年间,武汉市主城区住房租金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2000年至2009年为租金上升的初期阶段,2010年至2015年是租金上升的高峰期,而自2015年以来,市区住房租金则呈现出缓慢增长的态势。

二、空间分布从空间维度来看,武汉市主城区住房租金呈现出集中分布的特点。

租金高峰区主要分布在汉口、武昌和江岸等区域,这与这些区域具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商业发展程度有关,而相对较低的租金区则主要分布在市区外围和远离商业区的地区。

三、附加因素影响住房租金的上升与附加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通过分析发现,武汉市主城区住房租金上升的原因主要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金融政策和政府政策的影响等因素。

四、政策调控针对住房租金的过快上涨趋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控制租金上涨的速率,其中包括房屋租赁市场条例、房屋租赁中介服务管理办法等文件的发布实施,这些政策措施对于租金上升速度的控制和抑制租金波动具有一定的作用。

五、未来趋势未来武汉主城区住房租金的发展趋势不断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预计未来数年租金已不再呈速度快速上升趋势,可能会趋近稳定。

未来政府的调控政策和全球经济的走势将会是影响主城区住房租金变动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武汉市主城区住房租金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表明,住房租金是受多个因素影响的结果,并且租金趋势的变化与地理位置、政策、经济、人口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对住房租金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可以帮助政府和市民更好地了解住房市场动态,预测未来市场发展趋势,有助于更好地规划城市住房,建设宜居城市。

武汉市房价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武汉市房价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武汉市房价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郑晓燕;周鹏【摘要】本文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搜集武汉市主城区房价样本,采集2014年9月-2015年9月的房价数据和相应的社会经济地理数据。

本文首先探索武汉市主城区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形态;然后,根据模型比较选取最优空间模型,并筛选影响房价空间分异的显著性因子。

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市主城区房价主要呈现多中心集聚的空间格局。

(2)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比克里格插值和多元线性模型更准确地捕捉房价空间分异特征。

(3)总楼层因子,城市中心、轨道交通、主干道、综合商场、基础教育、开敞空间(包括长江、湖泊、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的可达性因子能够显著影响房价的梯度变化,其影响系数的空间波动也证明影响因子在不同城市区位对房价变化的影响程度的差异性。

%This paper utilizes the web crawler technology to col-lect samples in Wuhan from Sept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5. The collected data includes housing price, social-economic infor-mation, and locational conditions. Firstly,this manuscript exca-vates the space differences of housing price in Wuhan. Secondly, base on the model comparison, it select the optimal model and the influrence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distribution of housing price in Wuhan presents multi-center morphology. (2) the GWR model captures the space differences more accurately and completely than kriging and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3) total floor factor, and the city center, rail transportation, main road, malls, basic education, open space (including the Yangtze river, lakes, parks and city plazas)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gradient changes of housing price. The spatial fluctuations ofinfluence fa-tor coefficient also prove that an influence factor in the different location hav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mpact on house price.【期刊名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6页(P26-31)【关键词】房价;空间分异;影响因子【作者】郑晓燕;周鹏【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7近年来,城市房价的空间分异规律的相关研究文献不断增加,尤其是国内发达城市的房价时空格局的研究更加热点化。

武汉核心居住区的演变未来居住区域空间的发展

武汉核心居住区的演变未来居住区域空间的发展

武汉核心居住区的演变未来居住区域空间的发展武汉未来核心居住区的演变:殷跃建(湖北省房地产经济学会专家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房地产工作室负责人)武汉城市空间演变进入了黑白年代三种格局,最开始是带状发展,是流域城市的发展格局,从带状发展到三镇格局,到长江大桥修通、京广线流通,大家就沿着长江的垂直方向,离岸经济时代。

重要的特征是这个城市从带装十字装向环状的发展。

主城区呈圈层环状结构,武汉的城市环状和中国其他城市环状不同,中国具有五条环线的城市不多,郑州、沈阳、成都、北京,北京在规划七环,我经常听到说武汉的三环和北京的五环是怎么回事,其实不能比,长度差不多。

第二个特征武汉的环线的几个中心不统一,五环相对于一个中心,武汉的环线几个中心不同,造成环线中间的空间间距不同,这是地理禀赋决定的。

2015到2020武汉主城区规划结构优化,一个是中央活动区,把二环线包含的区域称为中央活动区,三环包围的区域称之为主城区。

在中央活动区是包含了核心区,人口的密度每平方公里是1.7万人左右,组团是相当于学术上的概念居住域,一个城市从居住的角度出发,应该由居住小区构成居住区,大概4到6个居住小区构成一个居住区,4到6个居住区称之为居住域或者一个板块,一个板块大体上在20到40万人之间。

前几年武汉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央居住区,相当于中央文化区和中央商务区。

中央商务区一个城市可以有一个,中央居住区一个城市可以有很多。

第三,主城区全层环状居住空间第一核心区,核心区是50多平方公里,加上桥口的50多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只占主城区的9%不到。

武汉核心区和所有的流域城市一样,首先要承载过江交通。

第二是中央活动区,规划建设用地95+60平方公里,人口165万人。

老城区涉及到大量拆迁,任务繁重,其他区域相对于二七板块来说落后了。

分布了有滨江活动区、王家敦商务区、汉口中心商业区、环沙湖公共服务区,这五个区域中是有机衔接。

在二环中央活动区里,规划了有如下几个片区,惠济片、站前片去、花桥片、宝丰片,我个人认为凡是和城市规划发展方向相适应,甚至于引领的项目,往往升值潜力更大。

从“圈地运动”看城市规划和房地产业的关系

从“圈地运动”看城市规划和房地产业的关系

从“圈地运动”看城市规划和房地产业的关系(2007,No.5城市)陈燕秋1孙旭东2(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生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问题的出现———“圈地运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房地产业刚刚起步之时,一些精明的开发商就蓄谋在海南圈地。

尽管大多数人以失败告终,但那次疯狂的圈地运动却突然使人们意识到土地的巨大价值。

进入21世纪,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圈地运动”又悄然抬头,开发商借用生态规划之名,暗渡陈仓,占用了不少郊区的农业用地;建设新城、新区,扩大城市用地规模;利用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大做土地的文章,每个大学城或科技园区占地少则几千亩,多则达到数万亩。

2006年4月28日,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示范文本。

《补充协议》对开发商闲置土地的行为进行了强制规定,同时还明确设限防止开发商变相囤积土地。

于2006年7月1日实施,它的出台,解决了一些项目长期建设而不竣工的问题,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土地闲置,有效防止开发商长期囤积土地起到积极作用。

二、解析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之间的关系(一)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的影响1.城市规划对房地产的规范和管制作用。

城市规划追求的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相互统一,而房地产开发由于受市场经济体制和开发项目或企业经济效益的驱动,开发商往往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忽视全局的利益。

如在“圈地运动”中,由于房地产投资风险太大,开发商对自己的操盘能力缺乏信心,无法确定自己的楼盘销路如何,所以,小型开发商首先是圈占一块地,然后一个楼一个楼地滚动开发,走一步看一步。

滚动开发能够及时收回资金,投入下一个开发项目中,保持一个持续不断的长期开发进程,房地产商通过延缓开发获得更大利益,同时大量囤积土地。

因此,城市规划要对开发商囤积土地的行为制定惩罚措施以规范市场,管制开发商不良竞争行为。

早在2000年10月31日,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总局就联合发布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示范文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武汉市城市空间演化
3、长江新城 长江新城规划将分三期推进,近期起步区30平方公 里左右,中期发展区100平方公里左右,远期控制区 500平方公里左右,届时将形成“四镇”新格局,再造 一个新武汉。 目标和定位: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 定位,把长江新城建设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典范之城
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个“3”指将武汉市东部、南部、西部三个新城组群,作为城镇化发展空间拓展的重要地区。 城市格局的转变让武汉与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告别,城市发展带来人口的流入,使得武汉城市规模空间扩张, 主城区在发展空间有限情况下,副城与新城组群将成为武汉城市实现紧凑轴向空间的主战场;这为房地产市场 的发展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提供了发展的新平台。
大幅下降。
2007—2017(1—10月)年湖北省与武汉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发展变化图2007—2017(1—10月)年湖北省与武汉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发展变化图
一、武汉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三)、人口首位度
“人口首位度”即省会城市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可反映省会城市对省域人口的吸引力。 2007-2016年,湖北省常住人口从 5699万人增至 5885万人,十年来湖北人口大致为自然增长,人口流动 呈现梯度转移趋势,即乡镇-县城-地市-省会。同期,武汉市常住人口从891万人增至1076.62万人,具有省内人 口转移的终极意义,净流入人口是房地产市场需求重要因素,城市人口政策与房地产调控政策之间存在一定逆效 应。 武汉人口首位度从 15.63%上升到18.29% ,预计2017年人口首位度保持在 18.5%以上。人口首位度整体呈
鞍山的直线距离10公里,发展差异极大。目前呈现板块效应而不是环状效应,且各板块差异较大。2-3环之间的
民族大道、鲁磨路、东湖隧道、欢乐谷一带、至堤角、后湖已初步形成2.5环概念。这也是近年来主城区房地产 市场发展火热的区域。 武汉轨道交通现已通车的1 、 2 、 3 、 4 、 6 、 8 (一期)、 21号线共计227公里,在三环线内共计124个站点,主城区轨
道交通覆盖率达41%(站点总辐射面积/建成区的面积)。规
划中的武汉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从植物园,沿鲁磨路过光谷 广场沿民族大道,到汤逊湖武咸城际铁路站,体现了2.5环线 的概念。
2.5 环在于对 2-3 环之间局部加密,使圈层环状更加显著,
城市整体化、均质化程度更高。主要途径在于通过地上及地 下空间路网的规划建设提高路网的密度与通达度。
圈层环状形成后,主城区以城市更新为主,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优化空间结构,同时建设商业综合
体及公共服务设施。远城区以农转非为主进行城市扩张。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1954-1996)
二、武汉市城市空间演化
2、从环状到一体化 从2010年-2016年的卫星影像图可以看出,武汉市主城区由环状逐渐转为一体化的空间特征。以武汉市城市 总体规划、武汉都市发展区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武汉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为标志,确定了城市边界,可 以看出武汉市居住空间将从主城区的圈层式扩展向一体化演化。此阶段体现为大量过江的桥梁、隧道修建并通车, 跨区域购房成为主流。在地铁与移动客户端的推动下,城市商业扁平化特征出现,全城一体化也基本形成。一体
城市空间的扩展实质是城市在内外驱动力作用下的空间移动,是城市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分外延型和内涵型 两种方式。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主要体现为城市用地规模快速增长和空间结构迅速改变。城市经济的发展 作为城市空间扩展的内在动力,通过市场对城市资源进行配置,引导城市空间建设和扩展的方式。 1、 从三镇格局到圈层环状结构 1954年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三镇格局,1988年版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区布局按照“三镇鼎立、分区成片建 设”的思路,明确了三镇各片的主要功能, 1996年版城市总体规划使三镇格局向圈层环状发展。2010年武汉市 三环线贯通,标志着武汉进入圈层环状发展阶段。
二、武汉市城市空间演化
4、城市有机生长推进空间重组 城市有机生长区,主要是西部东西湖的吴家山、临空港板块,南部江夏的大桥新区、东部光谷新中心及鄂州、 北部阳逻等。随着城市有机生长,大汉阳区域(汉阳、沌口、蔡甸、汉南),临空港区域(东西湖、黄陂、孝感) 长江新城(江岸、黄陂、新洲阳逻)以及鄂州毗邻区域(葛店、花湖)将会出现空间重构。 与主城区一体化的有机生长的区域,通过轨道交通的辐射,为土地供应与房地产开发奠定基础,成为未来武
二、武汉市城市空间演化
5、光谷、沌口、临空港 光谷 近期,光谷创新谋划《中国光谷2030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纲要(草案)》出台,纲要确定光谷将从一 个生态、双轮驱动、三条路径、四大经济、五谷共建(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现代金融、智能制造、互联网产业) 这五个方向发展,推动“中国光谷”向“世界光谷”的转变。 沌口 《武汉新区总体规划》总面积为368平方公里,包括汉阳、武汉经开、蔡甸及汉南东,规划总人口100万。
武汉城市空间演化与房地产发展关系
中国地质大学 房地产工作室 2018. 01
目 录 Contents
一、武汉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二、武汉市城市空间演化 三、武汉市房价空间分异研究
一、武汉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一)、省会经济首位度
省会城市占全省GDP的比重称为“省会经济首位度”,可反映省会城市对全省经济的影响力,也可反映整个 区域经济对省会城市的依赖程度,通常以不超过25%为宜。
2、居住区由封闭式小区逐步向开放式街区演化
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街区的规划和 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新建住宅要 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以实现三镇功能互补,协调发展为总体原则,通过15年左右的时间将武汉新区建设成为立足武汉,面向华中乃至
全国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生产性服务中心及文化旅游中心 。 武汉新区以“三大特色功能组团”为重点,包括汉江 组团、沌口组团和四新组团 临空港 近期的《武汉临空港新城中心实施性规划(城市设计)》方案批前公告,加快推进了临空港新城中心的
上涨趋势,这与经济首位度总体变化趋势一致,表明经济发展也为人口吸引奠定了基础。
从人口首位度来说,武汉的虹吸效应显著,且吸引的主要是省域人口,而对中部各省乃至全国的人口吸引力 远远不足,“百万大学住人口与武汉市常住人口发展变化图
二、武汉市城市空间演化 (一)近十年来城市空间演化
化打破了各区域间的同质化竞争,使各区域形成了互补,体现了基于城市功能的思考。
武汉主城区卫星影像图(2010-2016)
3、长江时代 2017年,长江主轴、长江新城等规划的提出,将使武汉城市空间步入长江时代。
二、武汉市城市空间演化 (二)城市空间发展的理念变化
1、1+6 到 1+3+3 根据2010城市总体规划,将武汉市域划分为都市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区。城镇建设控制在都市发展区内,实 现城市空间的聚集发展。规划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开放式空间结构。即由主城区向外,依托 “多快多轨”复合型交通走廊,新城六个城市发展轴,布局六个新城组群。
2017(1—9月)年湖北省GDP25076.63亿元,全年有望接近35000亿元,同期,武汉市GDP9397.17亿元,
全年有望达13000亿元。十年来,武汉市首位度从33.7%升至37.5%,首位度整体呈上涨趋势,并且远超25%的 适宜值,说明全省经济对武汉的依赖程度仍然过高,并且武汉市的经济增长快于全省总体水平。
二、武汉市城市空间演化
2、从经济四极到构建“大”字型空间结构 武汉将从“大临空、大临港、大光谷、大车都”经济四极转为:长江新城、大临空、大光谷、大车都、大物 流的“大”字型空间结构。
二、武汉市城市空间演化
3、2.5环线的逐步形成 目前武汉市主城区呈圈层环状结构,圈层环状是房地产的基本背景,但环状结构不足以解释武汉市房地产特 征。由于大江大湖的地理禀赋,各环线间距差异较大,尤其是2-3环之间。如,洪山区同样是2-3环,街道口与马
二、武汉市城市空间演化
2、长江主轴
2017年12月11日,《长江主轴远景概念规划》出炉,73.68平方公里范围内亮点颇多。 规划理念:长江主轴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让市民获得满满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规划范围:主城段、核心段、重点段以及拓展段。拓展段内重点是明确新城组团、地铁小镇、港区产业生态 等功能结构,提出管控通则。拓展范围内的交通、堤防等线性、系统性工程与核心范围区内实行统一规划。 总体布局:长江主轴串联起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历史之城”是重中之重,其以长江、汉江交 汇的南岸嘴为原点,以长江武汉段为蓝轴、龟蛇绵延山系为绿轴,打造“长江文明之心”,以3.5公里为半径, 建设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当代之城”通过长江主轴带动两岸滨江商务区建设,集成武汉当代建设成就 ,塑造现代化大都市形象。“未来之城”依托长江新城新区,构建世界城市典范,提高国际竞争力。
汉居住区拓展的重要空间。
二、武汉市城市空间演化 (三)城市定位与规划愿景
1、国家中心城市 近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审议了《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将分三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2021年基本形成框架,
2035年初步建成国家中心城市,
2049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全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世界亮点城市。 武汉处于中国两条经济主轴的交点地,处长江经济带轴心,已跻身超大城市之列。还是“中国制造2025” 试点示范城市!
武汉市主城区呈圈层状结构,四环线呈圈层加组团结构,远郊区呈组团结构。
根据《武汉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十三五”规划》,武汉城市格局将由“1+6”向“1+3+3”转变,即 构建“1个主城+3个副城+3个新城组群”的城市空间格局。“1”指一个主城,即三环以内的中心城,准备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