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演变

合集下载

人口管理制度变化

人口管理制度变化

人口管理制度变化人口管理制度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

在古代社会,人口管理主要体现在户口登记、人口普查和人口控制等方面。

在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户口制度,而且一直持续到现代。

在封建社会时期,人口管理更是严格,人口控制成为国家的重要政策之一。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管理制度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二、人口管理制度的现状在当今社会,人口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人口普查和建立实名制。

人口普查是国家对人口数量和结构进行全面调查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人口普查可以掌握人口的基本情况,为政府制定人口政策提供依据。

而实名制则是为了防止人口造假和确保人口信息的准确性,实名制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基本制度。

除了人口普查和实名制外,现代社会的人口管理制度还包括流动人口管理、计划生育政策、户口制度等方面。

流动人口管理是指对流动人口的迁移和就业进行管理,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而计划生育政策则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结构,以维护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口管理制度的变化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口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革。

未来人口管理制度的变化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个性化管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人口管理制度将更加注重对个体的个性化管理。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个体的需求和行为,从而更加精准地制定人口政策。

2.社会化管理:未来人口管理制度将更加注重社会的参与和协作。

政府将与社会各界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解决人口管理中的问题和挑战。

3.法治化管理:未来人口管理制度将更加注重法治化建设。

建立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人口管理行为的监督和管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四、人口管理制度变化的影响人口管理制度的变化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口管理制度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一个合理的人口管理制度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而一个不合理的人口管理制度将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政策与人口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政策与人口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政策与人口转变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全面回顾和深入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政策及其所引发的人口转变。

我们将从政策背景、政策演变、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以期理解这一过程中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未来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政策随着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调整和优化,这些政策对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也经历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转变,这种转变既是我国人口政策实施的结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本文将对这一过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以期为我国未来的人口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This article aims to comprehensively review and analyze in depth the population policie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demographic changes it has led to. We will conduct in-depth discussions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such as policy background, policy evolution,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and social imp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future trends of China's population development in this proces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a's population policy has been continuously adjusted and optimized at different stage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se policie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population size, improving population quality, and optimizing population struc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population has also undergone a transformation from high birth rate, high mortality rate, and low growth rate to low birth rate, low mortality rate, and low growth rate. This transformation is not only the result of China's popul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but also an inevitable resul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will systematically sort out and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on this process,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future population policy formulation in China.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口政策(1949-1960年代)Population Policy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1949-1960s)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社会经济问题,其中人口问题尤为突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加强流动 人口管理服务的经验及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加强流动 人口管理服务的经验及启示

到2010年底,我国流动人口总数已经达到2.6亿多人。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党统筹城乡战略的实施,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甚至影响到我国现代化事业建设的成败。

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但是,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社会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流动人口的管理体制经历了一个从限制管理、控制管理到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变迁过程。

这个历程折射出我党对流动人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断深化与提高的过程,也是我党流动人口管理理念不断走上科学化的历程。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在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对于不断提高我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变迁的历程流动人口管理与国家社会管理体制紧密相联。

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的构建,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并且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经历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允许人口相对自由流动时期(1949—1957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年时间里,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第90条第二款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的权利,从法律上允许一定人口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自由放任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影响下,伴随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国家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愈来愈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盲目涌入城市,给城市交通、住房、劳动就业和生活供应等各个方面带来日益严重的压力,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使得刚刚恢复的城市无力承受。

为了限制农村人口盲目流向城市,1953年4月17日,政务院颁发了《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但是收效甚微。

特别是在1956年农村高级社普及以后,1956年秋至1957年不到一年间,就有57万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

广州流动人口管理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路径探究

广州流动人口管理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路径探究

广州流动人口管理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路径探究罗昕颖(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广东广州510520)摘㊀要:流动人口是伴随改革开放而产生并壮大的群体㊂本文梳理了广州40年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政策,归纳出四阶段管理模式,即自由放任 防范管控 探索转型 积分落户,剖析了流动人口管理各阶段主要特点㊂在政策与自我觉悟的作用下,现阶段的来穗流动人口也呈现出新特点,如家庭化迁移成趋势㊁市民化意愿高㊁勇于表达利益诉求㊂面对具备新特征的流动人口和治理价值观的要求,从城市发展㊁丰富服务供给类型㊁异地养老政策㊁社会工作介入四方面为广州市政府提出人口治理建议㊂关键词:流动人口;管理历程;市民化;社会融入中图分类号:C924.2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4-0408(2020)03-0066-06收稿日期:2020-06-02作者简介:罗昕颖,女,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㊂㊀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超前于农村发展㊂伴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大量的农村居民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转移到城市发展㊂面对成倍速增长的新群体,政府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也在不断地改革中,经历了自由放任 防范管控 探索转型 积分落户四个阶段㊂从政府流动人口政策的转变历程可见,国家在不断探索更好的人口治理模式,鼓励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融合和平等㊂各地区政府也不断出台政策接纳外来人口,为流动人口提供适宜本市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服务㊂本文将 流动人口 定义为:户籍没有迁移至流入地,在流入城市居住6个月以上的人口㊂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农民工总量为29077万人[1]㊂截至2018年5月31日,广州市登记在册的来穗人员为967.33万人,户籍人口为911.98万人[2]㊂可见,非广州户籍的流动人口数量已超过户籍居民数量,如何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提高外来人口服务管理水平,稳定人口流动,成为了广州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㊂本文回顾了流动人口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流动人口的管理模式演变历程,从中反思流动人口为何处于城市边缘地带,难以融入城市生活㊂通过分析现阶段广州市流动人口的新特点,预测广州市流动人口治理的新发展趋势,并为之提出建议,旨在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和市民化㊂一、流动人口的形成与发展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纠正了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打破了人民公社制度的桎梏,使得农民在集体经济中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㊂由于农具机械化的发展和农闲农忙时节的交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逐年增加㊂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广东㊁福建两省沿海城市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灵活政策,实现了对外的经济开放,国外订单大步攀升㊂由于城市经济发展空间迅速扩张,出现了劳动力空缺的情况㊂在农村富余劳动力与城市空缺劳动66第14卷第3期2020年9月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Vol.14NO.3Sep.2020力的双重契机下,第一代正式的流动人口群体产生㊂第一代流动人口(以下称 农民工 )在城市中以聚居的形式生活,主要从事建筑业㊁制造业工作㊂由于农民工文化教育程度低,生活习惯㊁素质与城市居民相差甚远,因而容易被城市边缘化,社会排斥现象明显㊂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适逢我国城市发展进入规模化扩展时期,城市用工需求进一步增加,第二批流动人口形成,90年代末开始出现新生代农民工(即1980年后出生的流动人口群体)㊂对比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有着高教育水平㊁高成就期望㊁高物质和精神享受需求㊁低工作耐受力的特点,务农的经历比较少,乡土情结不深,更愿意尝试新事物㊂外出务工的一大原因,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是对城市生活的向往,思想上开始有了市民化身份的渴望㊂在接下来的十余年发展中,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呈指数式增长㊂2017年,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比例首次过半,成为了农民工群体㊁流动人口群体的主要力量㊂近年来,一线城市发展迅猛,二三线小城市居民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也涌入一线城市工作生活㊂时至今日,流动人口已从当初的入城农民群体发展成进城农村居民与跨市城市居民的组合群体,当然,农民工依然是流动人口的主要部分㊂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四十年来一直是打拼者的首选城市之一,成为了我国人口的主要流入地㊂统计显示,1990年广州市区流动人口466812,仅占常住人口的8.9%[3]㊂2018年,广州列入超大城市名单,即人口规模超1000万人㊂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广州流动人口数量已经反超户籍人口,呈大幅增长态势㊂广州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吸引了大批流动人口前来发展,面对庞大的人口群体,如何有效管理人口发展,合理公平分配公共资源,维护治安稳定,促进广州和谐发展,成为了广州市政府多年来的工作要点㊂二、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流动人口的管理模式演变历程㊀㊀(一)1978-1989:自由放任有别于国内其它城市对流动人口的普遍管理模式,广州市政府在改革开放初期,没有实行过分的防范式政策㊂在经济改革带来 自由流动资源 与 自由活动空间 的时代背景下,外来人口与广州的关系出现了最为自由宽松的状态,市场经济使个人权益慢慢摆脱了 属地原则 的局限㊂在这十年中,流动人口在广州的工作与生活没有受到政府太多的约束,广州市政府的工作重心放在了经济发展中㊂但也正因如此,流动人口因缺乏相应的制度管理与保障,损害外来务工人员权利的问题也时有发生,并且难以得到公平的解决㊂在此阶段,流动人口的特征基本成形,也成为了该群体往后三十年的标签:文化素质低㊁聚居生活环境差㊁欠薪与工伤问题多等㊂㊀㊀(二)1990-2002:防范管控经过短暂的自由放任,广州市流动人口急增,流动人口问题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遭遇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州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转向防范管控型㊂1990年,广州市政府发布‘广州市区暂住人口管理规定“[4],正式以条文形式规范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作为防范管控的标准文件,‘规定“不仅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还要求劳务经营单位要遵照条例招用人员:必须遵循先城镇后农村,先本地后外地,先省内后省外的原则,招用外地劳动力需优先本市郊县,招工前将用工计划按管理范围报劳务管理部门审批,且须缴纳城市建设管理服务费㊂通过对市内用人单位的严格要求,达到 以人管人 的效用㊂从本质上是强化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保障了市内城镇居民就业的最大优势,也从就业源头上初步限制了广州流入人口数量㊂但即便如此,90年代广州市二㊁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依然吸引着各地人口大批涌入㊂1999年,规定流动人员需申报暂住登记,申领广州市暂住证㊂暂住证的逐步完善和出租屋管理制度的出台,实现了 以房管人 的作用,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动态管控,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㊂㊀㊀(三)2003-2007:探索转型2003年,是我国政府从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型的起点,对于流动人口的治理,逐渐从过去严防严控过渡为服务管理㊂此后颁发的一系列政策,都是围绕流动人口管理改革进行的探索,此阶段的流动人口兼具管理与服务的特色㊂在经济持76罗昕颖:广州流动人口管理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路径探究续发展的环境下,流动人口的迁移开始实现自由化,政策约束作用减少㊂政府日益关注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尤其是从职业保障㊁职业培训和子女教育三方面对流动人口进行关怀和服务㊂2004年,广州市成立流动人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管理工作,重视流动人口的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㊂‘关于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意见“提出,居委会应对流动人口在内的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进行监督[5]㊂此文件表明政府对于流动人口的关注已从务工群体拓展为务工群体子女,流动儿童就学问题开始进入政府㊁公众舆论的视野㊂㊀㊀(四)2008年至今:积分落户经历了30年的人口变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穗工作㊁创业㊂广州现代化建设早已走在了全国前列,这是本地与外地人口共同拼搏的成果㊂历经重重改革,广州市出台流动人口管理的新模式 积分落户㊂积分落户顺应了国家发展的诉求,是打破人口流动地域限制的有效方式㊂同时,广州市推行居住证制度,为流动人口提供市民化服务,是户籍制度改革的过渡性手段㊂2008年,‘广州市流动人员管理规定“明确列举了流动人口能享有的权益保障和服务,进一步展现了广州市对流动人口权利的尊重与保护[6]㊂自2009年起,广州开始探索流动人口积分入户管理办法㊂2010年,推行居住证制度,取代原有暂住证,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一证通 制度,融入享受社保㊁医疗服务㊁职业技能培训㊁满足一定条件安排入户等服务内涵,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㊂2012年起,政府购买家综(社工站)服务,作为服务对象之一的流动人口家庭,能够享受通过社会工作手段提供的社会支持㊂2014年,广州率先在全国成立首个流动人口管理部门 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负责积分入户㊁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㊁来穗人员子女入学等服务提供,并且有针对性地对来穗人员子女举办活动,促进子女社会融入㊂伴随着异地高考政策已完成过渡阶段,保证了学业的连贯性,大批随迁子女陆续进城学习,与父母团聚㊂广州市十三五规划中强调要大力推进来穗人员人口动态服务管理,稳步推进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把流动人口市民化作为长期工作而推行,反映出对稳定流动人口和接纳其家庭的管理理念㊂‘广州市来穗人员融合行动计划(2016 2020年)“[7],在全国超大城市范围内率先全面系统开展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行动,把来穗人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㊂三、广州市流动人口新特点㊀㊀(一)家庭化迁移成趋势,流动儿童数量增多‘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明确指出,我国人口流动的家庭化趋势明显,家庭户平均规模保持在2.5人以上,0-17岁子女随同流动的比重为65%[8]㊂同样,在广州,流动人口从过去的候鸟式迁移转变为长期定居式迁移,个体迁移转变为家庭化迁移㊂随着越来越多流动劳动力迁移至广州且城市定居意愿强烈,家庭子女经历了家庭的分离与团聚[9]㊂显然,我国流动人口已不再是过去以个体为主㊁家庭成员分离的流动形式,先行一批的流动人口逐渐在城市站稳脚跟,为了维系家庭关系㊁提升子女教育等,农村留守的家庭成员也开始进城㊂由于新生代流动人口已逐渐成为人口迁移的主力军,因而新生代流动人口家庭比重也预计呈逐年上升趋势,学龄期随迁子女数量增多,教育成为了流动人口家庭最为关注的公共服务㊂公共教育服务质量和准入条件的标准,对流动人口家庭迁移的稳定性影响大,能决定流动人口家庭是否迁移和回迁㊂㊀㊀(二)勇于表达利益诉求,但被重视程度不一现阶段流动人口关注焦点不仅仅是求职,还有如何在城市扎根,享有更好的生存环境与权益保障,这充分表现了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10]㊂其利益诉求主要是社会保险的参保和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㊂第一,目前仍有半数以上的流动人口未参加任何种类的社会保险㊂我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状况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割㊂社会保险的问题主要根源于户籍制度二元化㊂随着2017年户籍制度一元化体制改革,社会保险的问题也将迎来重大的改革㊂现阶段流动人口开始重视参保,尤其是参加养老保险㊁医疗保险㊂但是各城市的社会保险制度存有差异,省外差异更明显,广州暂未破除区域分割的壁垒㊂聘用流动人口的企业并未按规定为86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员工购买社会保险,成为了流动人口参保率低的原因之一㊂可以说,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意识到了参保的重要性,但其利益诉求却因政府制度的分割和企业的逃避,不被重视㊂第二,由于户口所在地的问题,随迁子女如何入学㊁升学成为了流动人口诉求的问题之一㊂面对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入学㊁升学㊁考学申请,广东省教育厅自2013年起开始试行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分为三个过渡阶段,并于2016年完成过渡㊂如今,随迁子女在穗异地高考的条件要求已降低,每年惠及高考应届生超千人㊂2017年,广州市政府正式发布‘广州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的通知“[11],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租购同权,符合市及所在区积分入学安排学位条件的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可被安排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㊂外来务工人口参保问题㊁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流动人口利益诉求的两种代表性结果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愿望加深,利益诉求众多,却缺乏表达的渠道和组织,难以被政府知晓,又或是因区域间的分割问题,导致无法快速解决,这是现阶段流动人口的一大困境㊂㊀㊀(三)市民化意愿提升,但逆城镇化问题初现流动人口的城市 融入困难 主要源于同城市人之间的不平等的对话关系[12]㊂随着制度㊁文化隔阂作用的弱化,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定居流入地成为了流动人口的新选择,获取市民化身份的意愿越来越强烈㊂这是近10年来广州市流动人口具有的新特征,打破了以往 二等公民 的偏见,不仅是流动人口有市民化意愿,自信能成为新广州人,广州本土居民也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其共享城市发展成果㊂可以说,这些年,本地居民与流动人口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密切㊁频繁,社会关系网络也逐渐复杂㊂积分入户制度既顺应了时代潮流,又吸引了越来越多流动人口落户广州㊂同时,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公共服务的进一步覆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逐步形成,生态宜居目标的逐渐实现,很多农业转移人口不愿意定居城市,部分人选择了返乡就业创业㊂逆城镇化的问题开始在广州发生,日后广州市流动人口将大致呈现以下两种较量:一方面是大批新生代流动人口希望定居广州;而另一方面,乡土情结较深的流动人口,面对国家对乡村建设的规划,选择了回乡发展㊂四、优化广州市流动人口治理路径的对策建议㊀㊀(一)加快都市圈发展以提高城市承载力城市承载力是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的决定性因素,过度饱和的城市难以适应越来越多流动人口的流入和定居㊂多年来,广州经济的发展都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交通㊁文化场所㊁公共健身设施等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进步,但其中不排除存在大量的面子工程,城市的承载能力有限㊂第一,广州应积极参与珠三角都市圈的扩大,以广州为核心圈城市,要加快二三产业的合作发展,适量地迁出部分本市企业工厂,引导流动人口有序地向二三圈层的中型城市发展,缓解广州市人口压力,以减轻交通㊁住房压力,改变广州郊区成为 睡城 的现状㊂第二,效仿世界田园城市的建设,规划广州郊区的发展,建设具有特色的小城镇,使郊区不仅成为新的宜居之地,带动流动人口定居郊区,更是成为连接广州与市外城市的桥梁,促进郊区的经济发展㊂第三,提高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惠及广州市内全体人口,包括维修与增多社区健身设施;增加各区图书馆馆藏量,重新完善流动图书馆系统;提高社区医院医疗水平,落实家庭医生实务工作等,满足日益增多的人口需求㊂㊀㊀(二)丰富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类型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管理历程,发现流动人口管理已经过渡到 服务为主,管理为辅 的阶段㊂流动人口及其家庭稳定定居于广州,更需要城市公共服务作为保障㊂持有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基本可以享受与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但各类服务供给程度不一㊂针对目前公共服务供给的情况,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大公共服务宣传力度,培养流动人口主动参与的意识㊂义务教育㊁社会保险和就业服务等服务,是广州市政府推行的主要公共服务,各项配套政策不断完善,基96罗昕颖:广州流动人口管理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路径探究本能保障所有流动人口的公平享有㊂政府应当通过大力宣传该类型的公共服务,吸引流动人口主动申请和参与其中,培养流动人口主动诉求的能力,促进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㊂二是尽快落实各项公共服务政策㊂部分政策虽出台,但存在落实困难的问题㊂例如日益受到重视的心理健康服务,广州已制定了相应的服务发展规划,但存在着开展困难㊁参与热情低的问题㊂应当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通过邀请专业团队,定期开展活动,为流动人口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疏解心结,进一步促进其社会融入㊂三是完善流动人口服务供给的联合生产模式㊂ 政府主导㊁社会参与 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压力,有效担当起 掌舵者 的角色;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源的加入和流动人口的主动参与,有利于形成积极和包容的社会氛围,更可增加公共服务的多样性㊂通过降低准入门槛和制定优待政策,实现全社会参与的目标㊂㊀㊀(三)探索与完善异地养老管理办法伴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趋势,越来越多老人为了支持子女事业,照顾家庭第三代,也来到了广州生活,因而也衍生出一个新名词:老漂族㊂老漂族的形成,代表着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13],同时也蕴含着流动人口家庭长者以居家养老为主和中国家庭隔代育儿的现实㊂广州已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老年人规模持续增加,但现有的长者惠民服务政策划分了不同的等级,将广州户籍长者和流动长者区分,存在不公问题㊂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相似,老漂族的养老金领取和异地就医问题都是该群体最关心的㊂面对政策地域差异㊁政策转接缺失的情况,广州应根据自身的财政情况,逐步放开老人优待服务,可效仿异地高考政策,采取过渡方式,先惠及常住广州多年的老漂族,根据居住年限逐步放开养老服务的具体事项,如长者饭堂㊁机构养老等服务㊂在未实现养老全国统筹制度前,广州应当加快做好政策转接的工作,简化养老金异地领取手续,与更多的城市建立双向医保关系,完善医保及时结算网络,逐步缩小异地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的差异,方便老漂族在广州就医㊂㊀㊀(四)社会工作介入流动人口治理工作目前广州市政府向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购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各街道至少设立一个社工站,根据街道流动人口的数量㊁年龄结构等,有选择性地开展相应的流动人口服务项目,旨在为流动人口家庭提供社会参与的机会,促使其社会融入㊂新广州人 项目开展多年,取得了一定成果㊂为解决现社工站项目存在项目参与度不高㊁社工人员专业度不高㊁项目单一表面化的问题,应作出以下改革建议:一,政府购买服务的文件中要明确服务流动人口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其社会融合,要求社工站不仅要提供专门为流动人口开放的服务,还应定期举办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互动活动,促进两群体的交流㊂二,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准入门槛,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流动人口服务专业培训,要求其定期参加流动人口发展相关论坛,提升理论水平㊂三,不仅开展现有趣味性活动和技能培训服务,也应该提供就业建议㊁积分入户制度解析㊁随迁子女随迁老人福利咨询等政策解读服务,最重要的是代表流动人口向政府提出利益诉求㊂广州缺乏流动人口的社会组织,流动人口的诉求难以得到政府的重视㊂流动人口是一个多元化㊁复杂化的群体,存在多样利益诉求,需有一个平台将其诉求统一,但流动人口社会组织合法化是目前暂未解决的问题,也就导致广州缺乏相关的专门社会组织代表流动人口群体㊂相关细则未出台前,社工站应该积极承担起流动人口发声者的角色,代表流动人口向居委㊁政府各部门传达诉求,为其争取利益㊂社会工作者不仅是服务提供者,更应运用社工间接方法 成为政策倡导者,参与解决制度问题,争取更多惠及流动人口的权益㊂五、结语流动人口是顺应改革开放潮流产生的群体,回顾四十年,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具体到广州市政府层面,对于流动人员管理理念和价值取向都在不断地进步中㊂流动人口的自我认知㊁职业发展规划也发生了重大改变㊂如今的人口治理理念,使得流动人口与政府的互动在不断增加,流动人口的地位逐渐与本地居民平等,未来也将有更多的市民福利可向流动人口开放,实现社会融合㊂将来广州市的流动人口治理,必然会有流动人口自组织的主体参与㊂流动人口自我管理㊁主动参07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中国人口政策的演变与趋势分析

中国人口政策的演变与趋势分析

中国人口政策的演变与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人口政策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

本文将对中国人口政策的演变和当下的趋势进行分析。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和实施(1979-2015)1979 年,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旨在控制人口数量,延缓劳动力人口占比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福利水平。

计划生育分为早期的单独二孩政策和后期的一孩政策,同时配合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各种措施,如晚婚晚育、节育手术等,以达到生育控制的目的。

经过几十年的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带来了明显的成果:抑制了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有效缓解了资源和环境压力;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女性教育水平;改善了生育和产科医疗条件等。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生育政策导致了基数过低的人口结构,老龄化加速,劳动力人口减少,这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带来挑战;二是在实施中出现了强制堕胎、强制绝育等人权问题,一些家庭也出现了“六个有”(有一个孩子,有钱,有退休保障,有房子,有车子,有带孩子的能力)的独生子女家庭模式,也出现了不少孤独和畸形家庭。

2015 年,中国取消了计划生育政策,逐渐推行全面二孩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的取消预示着人口政策开始进行新的调整和创新,突出体现了实现人口健康发展、提高生育意愿等目标。

二、人口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推进(2016-2020)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中国也逐步建立起了人口发展战略,强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016年,在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全面实施规划》中,提出了未来五年的人口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完善生育政策,促进生育健康和合理生育;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人口素质;推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人口动态监测、分析和预测,提高应对能力;完善人口政策法治体系,推动人口政策可持续化发展。

这些措施有助于解决人口结构失衡、城市化、老龄化等问题,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政策的背景、变迁与走向

北京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政策的背景、变迁与走向

i df rn p ae.R sl : u l el oi nB in ot gpp l i o l b ii dit iiav h s , n ieet hss eut P b cha hp l y e igf a n oua o cu e v e o nt t e ae f s i t co j l i tn d d d n ii p ajs n p aea di poe et h s.G nrl ,h o c a i poe r et oeo eh ma g t o dut t h s n rvm n ae e eay tepl yw s m rvdt po c m r nt u nr hs n me m p l i o t h i
【 摘要】 目的: 回顾北京市流动人 口公共卫生管理的政策背景和变迁历程 , 为改进和完善政策提供参考依
据 。方法 : 用文献综述 法与对 比分析 法, 采 分析北 京 市流动人 口公 共卫 生管理 的政 策 背号 , 比较 分析既 往 与现 行政 策的影 响 , 并分析 政 策走 向。结果 : 京流 动公 共卫 生政 策可 以划 分为起 步 建设 、 制调 整 、 北 控 管理 向服 务 转化 这三个 阶段 。 总体趋 势是对 流动人 口的权 益 维护 逐 步加 强 , 强制 性 ” “ 管理 方式被 更为 人性 化 的 方式 取 代 。建议 : 下一步的公共 卫 生政 策应进一 步增 强公 平性 , 进 管理 向服务 的转 变 , 强科 学性和针 对性 。 推 增
p lc . M eh ds oiy t o :Us ie au e rv e meh d t n lz oiy ltr tr n ar u o a aie a lsso o iy eltr t r e iw t o oa ay e p lc i a u e a d c ryo tc mp r tv nay i n p lc e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演变分析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演变分析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演变分析随着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加速,中国的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大量的随迁子女成为了一项突出的社会问题。

这些随迁子女经常面临着教育困境,由于身份认证、户口迁移、学籍转移等问题,他们很难享受到城市内相同的教育资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旨在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就业能力,融入城市社会,以下就是这些政策的演变过程。

2000年:政策的起点在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随迁子女教育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随迁子女要求在当地政府或学校注册并接受教育。

该政策的目的是促进流动人口的有序管理,保障随迁子女的教育权益,此外还要求政府在城市各级教育阶段提供公立学校入学机会,力争使随迁子女能够在当地高等学校完成学业并留在城市就业。

2003年:教育补贴2003年,政府开始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城市权贵提供关键支持服务。

随着社会逐渐关注流动人口的权益,政府发布了《关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享受义务教育补贴问题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享受这个补贴的学生包括流动人口随迁子女。

此后,许多城市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教育补贴政策,增加了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经济支持。

2007年:入学保障在教育补贴政策的启示下,政府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保证随迁子女能够顺利接受义务教育。

如北京市《关于印发北京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规定必须在同一年级、相同时间段报名和考试、摇号、入托等手续。

另外,还规定提供与义务教育入学有关的迁入、转学、残疾儿童入学、复学等各类情况的手续办理管理服务。

这样一来,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得到了基本保障。

2010年:优先服务随着教育机会的逐步扩大,政府开始考虑提供更多的优先服务。

2010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

该通知在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就近学校入学等方面作出了进一步说明,其中提出了“提供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的优惠政策”,以及“优先参加学校中各种活动和课程”的要求。

户口制度与人口管理政策的演变

户口制度与人口管理政策的演变

户口制度与人口管理政策的演变中国的户口制度与人口管理政策经历了多年的演变,不仅对个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户口制度与人口管理政策的演变过程。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的户口制度起源。

在早期的中国,户口制度主要用于人口管理和资源调配的目的,被视为一种统治手段。

在这个时期,户口制度主要强调人口的归属和身份认同。

户口追溯到山东郯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户口最早的记载。

而在战国时期,户口的管理已经成为各诸侯国政府的重要政策。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演变和发展,户口制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20世纪初期,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户口制度开始发挥更多的社会管理和资源调配的作用。

例如,1928年中国国民党政府颁布实施的《户籍法》,正式确立了户口制度的法律地位,强调户口的标明和归属,以便进行更好的人口调查和统计。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的户口制度与人口管理政策又发生了重大变革。

1958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户口簿制度,取代了原有的户籍簿和户口簿。

这一改革主要是为了加强对人口的管理和控制,并更好地进行资源的配置和社会福利的分配。

然而,这一制度也给个人的自由流动带来了诸多限制,特别是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迁移方面。

尽管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户口制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调整,但其中的限制和不公平问题依然存在。

例如,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之间的差异使得城市居民享有更多的社会福利和资源分配,而农村居民则常常面临就业和教育等方面的困难。

这种城乡之间的不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的户口制度和人口管理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例如,2014年,中国政府提出了“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人口自由流动,提高社会公平和公正。

这一改革方案在城市落户政策、教育医疗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创新和调整,为户口制度的公平与稳定奠定了基础。

试述郑州流动人口政策演变

试述郑州流动人口政策演变

试述郑州流动人口政策演变李 娟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市的外来人口逐年增多,并渐渐成为全国流动人口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当然郑州市的流动人口政策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

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提高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度成为郑州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流动人口 农民工 政策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流动人口涌入郑州,在加快郑州城市化、促进地区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郑州带来了诸如问题,不断影响郑州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已成为郑州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了解这些政策法规并对其演变脉络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根据郑州流动人口管理的历史和现状,探索未来的发展思路。

一、户籍管理从控制到放宽再到控制目前郑州市针对流动人口户口管理的法规是∀郑州市市区暂住人口登记办法#。

从郑州市流动人口户口管理政策法规的内容及其变迁来看,郑州市的户籍管理变化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从控制外来人员规模转移到降低入户郑州的门槛再到恢复暂住登记和办理∀暂住证#。

2001年以前,郑州市外来流动人口的户口管理与全国许多大中城市基本相同,主要采用的是一种控制性、防范型的∃户籍属地%管理模式,。

自2001年10月1日起,郑州市颁布实施了户籍新政∀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的通知#。

在亲属入户、投资入户和毕业生入户等三个方面大幅度降低了入户郑州的门槛。

2003年8月21日郑州市出台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进一步深化了户籍制度改革,它在市政府[2001]13号文的基础上,取消了∃农业户口%、∃暂住户口%、∃小城镇户口%、∃非农业户口%二元户口性质的差别,实行∃一元制%户口管理模式,统称∃郑州居民户口%。

其中,∃凡与我市企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交纳社会统筹金的人员,可办理迁郑户口%将郑州市区户口门槛彻底打破了。

由于大量流动人口入户郑州,郑州的公共卫生、就业保障、城市环境等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公共资源出现严重紧缺。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历史瞬间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历史瞬间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历史瞬间作者:来源:《华声文萃》2020年第01期第一阶段:1949至1958年自由迁徙期外地人进城很容易,3天内到有关部门登记暂住户口,居住期超3个月,就可申报常住户口。

1951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户口管理条例公布。

1954年中国颁布实施第一部宪法,其中规定公民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

1955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规定全国城市、集镇、乡村都要建立户口登记制度,开始统一全国城乡的户口登记工作。

第二阶段:1958至1978年; 严格控制期确立了专门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人口流动进行严格控制,还在新颁布的宪法里取消了有关迁徙自由的规定,户籍制度开始成为限制人口流动的一大枷锁。

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户籍管理制度确立,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

1963年依据是否拥有计划供应商品粮,中国将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这标志着二元化社会经济体制影响下的户籍管理二元制的正式确立。

1975年该年颁布的第二部宪法正式取消了有关迁徙自由的规定。

1977年11月规定每年从农村迁入市镇的“农转非”人数不得超过现有非农业人口的1.5‰。

第三阶段:1978年后逐步开放期一些地区宣布取消“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的“二元制”户籍登记管理模式,实行“一元制”模式,统称为居民户。

户籍改革也开始由最初试点的小城镇向全国范围扩展。

1984年户籍严控制度开始松动,农民可以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

1985年7月《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颁布,允许暂住人口在城镇长期居留。

1992年8月小城镇、经济特区、开发区实行“当地有效城镇户口”制度。

1993年12月上海市施行“蓝印户口制”。

1994年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寄住户口三种管理形式为基础的登记制度,并逐步实现证件化管理。

1997年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1998年新生婴儿随父落户、夫妻分居等户籍政策进一步松动。

我国的人口政策变迁

我国的人口政策变迁

我国的人口政策变迁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人口政策经历了不断变迁的过程。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改革的推进,我国为了适应人口结构变化、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断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

本文将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放宽政策以及二孩政策的推行等几个方面,探讨我国人口政策的变迁。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上世纪70年代,我国面临着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为了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政府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

该政策主要通过晚婚晚育、少生多养的原则,鼓励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

计划生育政策初期,由于宣传不到位和地方政府执行不力等原因,效果并不理想。

但随着政策的逐渐落实,我国人口增长率明显下降,避免了人口爆炸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

二、放宽政策的实施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政策开始向放宽的方向转变。

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二孩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夫妻生育两个孩子。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并推动婴儿用品、教育、医疗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放宽政策的实施,为我国人口政策带来了新的变化。

政府不再过多干涉夫妻生育自主权,鼓励符合条件的夫妻生育第二个孩子。

这使得有些夫妻选择再生育一个孩子,以满足对家庭幸福感的追求。

然而,放宽政策并没有带来像预期的那样大规模的人口回升,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同地区差异大,家庭对生育的接受程度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教育成本上升、生育压力增加等原因,不少夫妻仍选择只生育一个孩子。

三、二孩政策的推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促进人口结构的优化和提高劳动力资源供给,2016年,我国正式实施了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这一政策进一步放宽了生育限制,鼓励更多夫妻生育第二个孩子。

二孩政策的实施,为我国人口政策变迁带来了新的契机。

根据预测,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将迎来短期内人口出生高峰。

然而,二孩政策的推行并没有如预期那样理想,许多夫妻仍然选择只生育一个孩子。

这主要受到生活成本、教育压力以及女性职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流动人口现象逐渐凸显,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流动人口,即因工作、学习、生活等原因,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跨越一定行政区域范围,在异地居住一定时间的人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的调整,都为流动人口的形成和变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文旨在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揭示流动人口变动的特点和规律,为政府决策、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参考。

我们将从流动人口的规模变化、空间分布、结构特征、居留意愿、社会融入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全面反映我国流动人口现象的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

我们也将关注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城市化的推进、社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理解我国流动人口现象提供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视角,为推动流动人口问题的科学决策和有效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二、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城市化进程加速,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形成了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从最初的数百万,到如今的数亿,流动人口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种流动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也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特别是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迁移。

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带来了诸多社会影响。

一方面,流动人口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也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带来了挑战。

县级城镇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县级城镇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县级城镇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

其中,县级城镇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了吸引人口流动的重要地区。

然而,这些流动人口往往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住房困难、社会融入难度、权益保障等。

为了保障县级城镇流动人口的权益和利益,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政策。

然而,这些政策在实际落实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行研究和改进。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县级城镇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管理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和挑战,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
1. 城镇化进程中的县级城镇流动人口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 历史上县级城镇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演变
3. 目前县级城镇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4. 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改进县级城镇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建议和方案
5. 结论和展望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和数据,分析县级城镇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实地走访和调查,了解当地政策实施的具体情况以及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和反馈。

最后,结合前期研究成果,提出改进管理政策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县级城镇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提高流动人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城镇化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同时,研究成果还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县级城镇流动人口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国内人口迁移流动的演变趋势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内人口迁移流动的演变趋势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内人口迁移流动的演变趋势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国内人口迁移流动的演变趋势,借鉴国际经验,并对中国的人口迁移现象提出启示。

人口迁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人口迁移流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通过对国内外人口迁移流动的演变趋势进行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口迁移的内在动力和影响因素,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回顾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历史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和动力机制。

我们将关注当前人口迁移的新趋势,如城乡迁移、区域迁移等,并探讨其背后的经济、社会和政策因素。

本文还将对国际人口迁移的经验进行总结,特别是那些在人口迁移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国家和地区。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人口迁移的异同点,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本文将结合中国实际,提出针对人口迁移流动的启示和建议。

这些建议旨在促进人口迁移的有序、合理和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国内人口迁移流动的演变趋势中国的人口迁移流动历经了多个阶段的演变,从传统的农耕文明时期的定居模式,到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性增强,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口迁移多因自然灾害、战乱等被迫性因素引起,迁移规模相对较小,且多为短距离、临时性的迁移。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迁移流动开始呈现出新的特点。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

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主要以农村向城市、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单向流动为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的动因也日趋多元化,包括就业、教育、医疗、居住等各方面的因素。

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史略(1978-2008)

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史略(1978-2008)

根据历史背景、 方针政策 、 工作手段等因素的不同, 可 时间又无迁移条件的, 应当返回常住地。这实际上意味着非 ” 以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北京市流动人 口服务管理工作分为 四 户籍人口在常住地之外的有限居留权, 从而为国家行政管制 个阶段: 第一阶段(98 18)为严格户籍管理阶段; 17- 94 , 第二 手段限制外流人口铺平了道路。在 15 年条例颁布之前 , 98 阶段(95 19) 为暂住证管理阶段 ; 18- 95 , 第三阶段 (95 19— 国家就使用过行政管制手段限制农村人 口外流, 其内容包括 20)为系统证件管理阶段 ; 01 , 第四阶段(02 20 至今)为调整 城市劳动力优先、 , 招收农村劳动力的行政审批制、 目流入 盲 转型阶段。这四个阶段前后更迭, 其政策指 向、 工作内容 、 价 人员的收容遣返制、 严格限制农民经商等。户口登记制度与 值目标逐渐变迁。
[ 关键词 ] 流动人 口; 服务 ; 管理 [ 中图分类号 ] 9 3 C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5—39 (0 9 0 O 1 0 [ 10 4 2 20 )7一 l3— 6 收稿 日期 ] 2 0 0 9—0 5—1 7
[ 作者简介 ] 张真理 , 湖北宜 昌人 , 男, 北京市社 会科 学院助理研 究员, 博士。

粮油供应制度、 就业制度和社 会福利制度相配套形成了 集社 会治安、 统计和社会管理于一身的中 人口 国户籍制度。
18 年, 92 鉴于当时社会上有一大批长期流浪乞讨人员 ,

17w18: 98 94严格户籍管理阶段
尽管 17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我国走上了改革 98
开放的轨道, 但是严格的户籍制度及其上附加的各种社会功 影响城市稳定, 为了救济、 教育和安置城市流浪乞讨人员, 维 能仍然全面维持着城乡二元分治的格局, 口的自由迁移 护城市社会秩序和安定团 国务院 为人 结, 发布了《 城市流浪乞讨 设置了重重制度障碍。北京市流动人 口管理的最主要的制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

从控制到服务: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分析与展望[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规模渐趋庞大。

一方面,流动人口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引发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开始凸显。

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对流动人口的研究主要停留于人口流动的状况、过程、流向及结构特征等的一般理论与方法,对于流动人口现象背后的政策性因素探讨不多。

本文旨在通过回答流动管理政策是什么;这些政策对流动人口产生了什么影响,有何不足之处;改革建议与如何服务好流动人口等问题,系统地对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进行归纳评析;分析了现行管理政策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及其症结所在;立足城市化,以服务视角提出政策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流动人口城市化管理政策一、绪论1.1论文研究背景1.1.1快速城市化推动人口流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迅速发展,城市化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的化速度两倍多。

[1]2006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43.9%,而到2011年,这一比例已经超过50%,[2]标志着我国城市化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城市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人口流动。

[3]以我国2011年人口数据估算,城市化每提高1%就要有1314多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人口的17%。

[4]目前我国流动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为主要特征。

这是由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区域不均衡发展决定的。

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全国23000万流动人口中,从城镇流出人口约6210万人,占27%,从乡村流出人口占73%。

流入城镇的17112万人,占74.4%,流入乡村的占25.6%。

图1-1 2010年我国主要人口流出地数据来源: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图2-2 2010年我国主要的人口流入地数据来源: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如今城市化、人口流动将取代人口增长成为我国人口主要矛盾,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相关研究

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相关研究

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相关研究【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相关研究】人口流动是指人口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

在当今社会,人口流动趋势在不断扩大。

对一个国家而言,人口流动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人口流动的机遇1. 促进经济发展。

人口流动可以使得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更加活跃,同时也能够带来更多的人力资源和资本。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往往是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2. 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人口流动可以使得劳动力在不同的产业和地区进行更优化的配置,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力浪费的目的。

同时,流动的劳动力也在实践中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技能,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3. 促进文化交流。

人口流动可以带来不同地域、族群、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文化融合和进步。

这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繁荣和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人口流动的挑战1. 人口流动加剧社会不平等。

在一个国家内,人口流动会使得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增大,人口流动的高峰期更容易导致人口红利失去平衡,最终导致社会不稳定。

2. 人口流动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例如,人口流动的大规模涌入往往会给接收地区的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环保等带来很大的负担。

此外,流动人口在接受城市的文化、价值观以及快速生活的同事,往往也面临很多应对挑战,例如适应不了大城市的环境、面临职业歧视、社群融入不到等等。

三、相关政策措施1. 多元化发展政策。

人口流动是一种资源的转移,确保多种产业和地区的平衡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应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营造适宜的居住环境,鼓励人口流动。

2. 打造公共服务协同网络。

政府可以在不同地区之间建立协同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民间组织和企业参与,实现资源优化和者协同管理自治。

3. 优化市场经济结构。

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打造多元的市场体系,实现资源优化。

从税收、金融、土地利用等方面支持产业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营商环境优良的发展地区。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人口流动政策回顾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人口流动政策回顾

第36卷第5期2019年10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口流动政策回顾陆继霞 汪东升 吴丽娟[摘 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政策历经多次演变,与其相对应的是中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性质㊁速度㊁方向㊁规模也呈现出阶段性动态的变化㊂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体现在区域间的人口迁移和城市向农村的迁移,但此后转变为以个体或家庭为单位,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为主㊂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政策则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演变过程,从严格限制流动到逐渐放开流动;从对进城人口进行管制到进行引导,最终转变为兼顾推动进城农民工市民化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㊂这些政策变迁的内涵体现了不同时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也体现了中国社会流动体系不断开放和完善的进程㊂[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口迁移;人口流动;政策变迁[收稿日期] 20190619[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土地流转后农户的可持续生计研究”(15BSH030)㊂[作者简介] 陆继霞,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邮编:100193;汪东升,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吴丽娟,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㊂ 自由流动和迁移是任何国家与民族的人口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㊂然而,何时从何地迁移或流动到另一个地方,除了迁移或流动的家庭/个人的选择因素以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相关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政策㊁制度㊁经济发展水平等宏观因素的影响㊂这一点在中国也不例外㊂回顾和梳理人口迁移和流动政策,对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人口变迁㊁社会结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㊂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中国出现了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这两对概念的划分,而国际上一般只有 人口迁移” 迁移人口”概念[1]㊂其中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实现了居住地合法转移的人口被称作迁移人口,人口是一种户口迁移,属于一个法定的概念[2],这种户口迁移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反映的是计划经济体系下的产业发展和劳动力配置的需求㊂与这种计划控制内的迁移相对应的便是人口流动,人口流动不涉及户口的移动[3]㊂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这两种概念出现了交叉㊂农民工出于经济原因进城务工则逐渐成为人口流动的主流,而这部分流动人口的行为特征与迁移无本质区别[4]㊂但是,相对于人口迁移有着明确的户口变动作为标志,人口流动则是一个模糊的动态概念,除了流动人口的常住户口不变之外,还需要一个迁移的时间和空间标准㊂历次的人口普查将流动人口的范围从 跨县” 一年以上”变为 跨乡(镇㊁街道)” 半年以上”,同时进一步从中排除 市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从而确定了流动人口的三种类型:县(市)内流动人口,省内跨县(市)流动人口,跨省流动人口[4]75㊂新中国成立后,原有国民政府的户口登记办法被废除,继而按照先城市后农村的顺序建立起新中国的户籍制度㊂这种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与随后的城市福利保障制度㊁统购统销制度㊁人民公社制度一同形塑和强化了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5]㊂这种二元结构下城乡差距的扩大同时也催生了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的意愿㊂在计划经济时期,这种迁移冲击了政府所确立的优先发展城市和重工业的策略,同时,由于城市自身承载能力的有限性,最终使得这一时期形成了对于人口流动的严格控制,同时出现了两次政策主导下的人口逆向迁移的运动㊂改革开放后,对于人口流动的控制逐渐放开,农村向城市流动的人口大量增加,由此产生的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巨大压力使得政府在1990年代采取了一系列的管制措施,限制人口的盲目流动[6]㊂进入21世纪,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入,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结构性障碍也逐步消除,农民工流动走向了共享发展的 公平流动”[7]㊂一㊁人口自由迁徙与政府有计划迁移并存:1949 1958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立户籍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人口进行管理而重新建立社会秩序㊂1950年,‘关于特种人口管理的暂行办法(草案)“和‘城市户口管理暂行规定“的出台,是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起点,其目的便是 搞好社会治安,保障安全”,并建立城市公共秩序,恢复城市经济建设[8]㊂随后,1951年7月,公安部颁布实施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确定由公安部门执行人口出生㊁死亡㊁迁出㊁迁入㊁社会变动等户口管理工作[9]㊂这一系列政策实际上是在城市初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户口管理制度㊂农村户口登记制度的建立则晚于城市地区㊂1953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为准备普选进行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的指示“和‘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这是中国在农村建立户口登记制度的开始㊂其目的是为了摸清全国准确的人口数字以及做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工作[10]㊂1955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其目的是掌握全国的人口数据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服务于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㊂这标志着全国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的建立,户籍管理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1]㊂尽管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系列对城市和乡村人口进行管理的政策不断出台,但具体而言,1949 1957年间,人们仍然可以自发进行迁移㊂与此同时,国家也开展了一些有计划的人口迁移,可以说,这个阶段是国家计划性地进行人口迁移与人们自发迁移相并存的一个时期㊂一方面,尽管户籍制度管理已经被纳入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 1957年),但在 一五”计划期间并未严格执行这一制度,1954年的宪法中仍然规定公民享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㊂城市职工的人数从1952年的1603万增加到1957年底的3101万人[1]23㊂另一方面,国家在实施 一五”计划过程中,有计划地组织了不同地区间人口的迁移,东三省由于原有的工业基础以及地理上靠近苏联的原因,成为了当时主要的人口迁移目的地,在 一五”计划期间,吉林㊁辽宁和黑龙江三省累计净流入人口为243.1万人[12]㊂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户口迁移最频繁的时期㊂然而,出于发展经济的需求,政府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并基于这一战略选择制定了一系列派生的制度㊂由于国内外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没有外来资本的条件下,发展工业只能选择从农业中获取剩余,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 剪刀差”来为重工业的发展积累资金㊂因而需要维持一个较低的农产品价格和一个较高的工业制成品价格,同时,还需要一个较低的工资水平,从而实现工业部门资金的积累㊂对农产品价格的控制通过统购统销政策实现,而工人的低工资则通过政府财政提供的福利政策维持㊂1955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和‘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规定了国家按照粮食统购价格向农户统购其余粮,而当农户需要购买粮食时则需要按粮食统销价格进行㊂同时期,城镇人口的粮食供应则凭城镇户口按人定量供应㊂由此,户口和粮食的供应相挂钩,农民需要依靠自身获得口粮,而城镇职工的粮食则由政府供应㊂城镇较好福利水平的现实无疑让大量农民产生了向城市迁移的意愿,但由于重工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和政府财政能够支撑的城市工人数量的有限性,因此国家需要将农民留在土地上㊂1953 1957年,国务院多次发布关于防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其中1955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由此按照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对中国人口进行了划分管理,而初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的户口管理制度㊂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颁布㊂其中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㊂这一条例首次以法规形式限制农村人口迁往城镇,限制农民进城的二元户籍制度至此以立法形式正式确定下来[13]㊂户口登记条例出台后,政府还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辅助性的行政措施,包括城市人口 定量商品粮供给制度” 劳动就业制度” 医疗保健制度”[14],等等㊂1958年9月,中央出台了‘关于精简和减少城镇人口工作中几个㊃121㊃第5期 陆继霞等: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口流动政策回顾㊃221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问题的通知“,指出要严格控制农村县镇迁往大中城市的人口㊂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际上标志着人口迁移进入了严格控制的阶段㊂但是,这种控制农村人口迁移的制度却受到了 大跃进”运动的冲击㊂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各城镇单位开始争抢农村劳动力,同时,由于劳动力管理权的下放,地方招工无需再经由中央审批,于是城镇职工人数从1958年开始快速增加㊂仅1958年,全国职工人数就增长了85%,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猛增至4532万人[15],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49万猛增到1960年的1.3亿多人,3年增加的3124万人口中,2000万来自农村[16]㊂迅速增加的城镇人口一方面加大了城镇基础设施和就业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农业生产部门劳动力的严重不足,产生了农业生产和粮食供应的危机㊂二㊁严格控制自由迁移与政府主导的城市人口下放:1959 1983年为了克服上述危机,中央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开展精简下放运动㊂1959年1月,中央发布‘关于立即停止招收新职工和固定临时工的通知“,规定各省市自治区的招工计划需报批中央并待其批准后才能实施㊂这一通知的实质是又收回了下放给地方的劳动力管理权限[17]㊂在限制了地方城镇人口的继续膨胀后,1961年,中共中央又发布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销量的九条办法“,进一步对已有的城镇人口进行精简㊂该‘办法“规定,三年内城镇人口必须要减少2000万以上,其中1961年至少要减少1000万㊂从此,中国开始了由行政命令支配的第一次反城市化运动[8]125㊂此后,精简下放工作全面展开,1961年实际减少职工870万㊁城镇人口1000万,到1962年上半年,全国共下放城镇人口2600多万,其中约有1000多万为新近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18]㊂其中职工2000多万,干部100多万㊂1963年6月,全国继续减少职工160万㊁城镇人口800万的任务基本完成,同年7月,中央批转的‘关于精减任务完成情况和结束精减工作意见的报告“的发布,标志着全国性精减工作基本结束[17]25㊂大跃进和精简下放运动时期的人口迁移数量庞大,1960年,人口迁移的数量达到6515万人[19],但大部分属于无效的往返流动㊂1957 1961年,有2604万人迁入城镇,城镇人口比重由1957年的15.4%快速上升至1960年的19.8%[20],而在1961 1963年,则有2117万人迁出城镇,这部分迁移基本属于省内迁移[19]77㊂即原本在大跃进被招工进入城镇的农民在精简下放的运动中重新被下放回农村㊂此外,这一时期还存在出于经济和国防建设目的的移民,如在1958 1959年,大型水库移民达到349.1万人,新疆建设兵团人数也从1956年的29.8万人增加到1962年的86.2万人,1959年新疆年净迁入人口达到51.12万人[21]㊂除了迁移人口外,在困难时期,还有大规模的人口外出逃荒的现象,1957 1963年间,中国有1000万人次以上的农民成为流动人口,在人口流动高峰期的1960年,全国约有600万的流动人口[22]㊂综上,从1958 1983年,中央对于城乡之间人口的迁移始终施行严格限制的政策,个体层面的自由迁移基本被限制,政府政策成为主导人口迁移的主要力量㊂1962年12月,公安部颁布‘关于加强户口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出要严格控制农村迁往城市的人口,但对城市迁往农村和同一级别的城市之间的迁移(除由中小城市迁往大城市的),则一律准许落户㊂该‘意见“中还专门强调了,要对迁往北京㊁上海㊁天津㊁武汉㊁广州等大城市的人口实行特别控制㊂196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户口迁移政策规定“,进一步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进行严格的控制㊂该‘规定“由此封堵住了农村人口迁往城镇的大门,这同时也标志着新中国户口迁移制度的最后确立,1975年,宪法中也正式取消了公民迁徙自由的条款[15]25㊂1977年12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并指出要严格控制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以及从其他城市迁往北京㊁天津㊁上海三市的人口迁移活动㊂这一规定首次提出了 农转非”的概念,从此,隔断城市间㊁城乡间自由迁移的中国特色的户籍管理制度完全形成[23]㊂此后,公安部进一步规定了每年批准从农村迁入市镇和转为非农业人口职工家属人数,不得超过非农业人口数的1.5‰[5]25㊂上述政策基本勾勒出这一时期国家所鼓励的人口迁移方向,即鼓励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㊁乡镇㊁农村的由高到低的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而控制与之相反的由低到高的人口流动方向㊂其实质上是形成了一种缺乏双向流动机制的户籍管理制度[24]㊂在这种严格控制人口迁移等政策的规定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基本构成了20世纪60 70年代城市向农村人口迁移的主体㊂将城市青年下放到农村始于1955年,当年毛泽东提出,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㊂这一时期的上山下乡运动主要受到经济因素的驱动, 升学难”是直接原因,而城市 就业难”则是根本原因[25]㊂1955 1961年,下放的人数累计不到20万人[26]㊂此后,受到政府精简城市人口需求的影响,1962 1966年,共有约129.3万人被下放[25]155㊂文革开始后,这一运动被暂时中断,直到1968年,毛泽东发出了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此后,该运动再次恢复实行,但其规模更大,其性质也由经济动因基础上的意识形态动员转换为以意识形态为目标的政治动员[27]㊂此后直到1980年,约有1700万知青被下放到农村[25]155㊂此外,同一时期,农村向城市的迁移主要通过招工㊁招生㊁征兵等途径进行,1962年以来下乡的1700余万人中约有1000万通过这些途径又调离农村回到城市,这一时期返回或新进入城市的人口总计达2000余万人[18]174㊂三㊁控制人口迁移政策松动与人口流动管制:1984 1991年国家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严格限制在1984年开始松动,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其中规定在集镇务工㊁经商㊁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可以办理常住户口并发给‘自理口粮户口簿“①㊂随后,1985年7月,公安部又出台了‘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规定“,该‘规定“要求,拟在城市和集镇暂住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十六周岁以上的人需要申领暂住证,这使得农村居民在城镇中长期居住具有了一定的合法性㊂随着人口迁移相关政策限制的放开,以及同时期城市经济体系改革带来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从1984年开始,农村人口开始大量流入中小城镇打工获取收入,由于这一过程中户籍制度依然存在,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 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㊂换句话说,这些农村人口虽然人在城镇地区从事非农生产活动,但其身份按照户籍管理制度而言仍然是农民㊂这些农民工群体的存在,形成了其年轻时候外出打工挣钱,年龄大了以后回家乡务农㊁务工或经商的特殊生命周期[28]㊂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人口从农村流动到城镇地区并没有带来其户口的迁移㊂这一时期,全国的流动人口数量从1980年代初的不足200万人[29]骤增到1987年的2479万人[30]㊂但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发生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包括黑龙江㊁河南㊁山东㊁江苏和安徽等地㊂当地农村人口主要是进入当地的乡镇企业就业,而城市由于其自身沉重的就业压力,并没有向农民开放㊂简言之,这一时期的农民工主要是通过经营家庭副业和进入当地乡镇企业就业的方式实现就地就近转移[31],呈现的是 离土不离乡”的人口流动特点㊂此后,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的数量进一步增加,且其主要流向是北京㊁上海㊁广东及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32]㊂1989年,南下珠三角寻求就业机会的农民工形成了第一次民工潮㊂次年,流动人口的数量达到3750万人[29]31㊂为了应对快速增加的农民工给当地城市带来的极大压力,政府在1989年开始,重新对流动人口进行管制㊂198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严格控制民工外出的紧急通知“,同年4月,公安部㊁民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控制民工盲目外流的通知“,要求各地人民政府要坚决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民工盲目外出的紧㊃321㊃第5期 陆继霞等: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口流动政策回顾①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20161020/20190715. /zhengce /content /2016⁃10/20/content⁃5122291.htm㊂㊃421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急通知精神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当地民工盲目外出㊂1990年4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劳动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建立临时务工许可证和就业登记制度,对农村进城务工实行严格管理并清退计划外用工㊂199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劝阻民工盲目去广东的通知“;1991年7月,国务院发布‘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规定企业必须在国家下达的劳动工资计划之内招用农民工㊂这一系列的政策重新回归到了计划经济时期对 盲流”的控制,重新收紧了1980年代初开始松动的对人口流动的限制㊂从1988 1991年,约有1000多万农民工被压缩回农村[33]㊂四㊁从人口流动管制向引导人口流动转变:1992 1999年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由此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开展㊂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拉力开始真正大规模地显示出来[34]㊂政府对人口自由流动的认识也逐渐由管制转变为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地区内自由流动[35]㊂这段时期,国家对人口流动的政策开始出现新的转折点㊂1994年11月,劳动部发布了‘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旨在加强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的管理,规范用人单位用人㊁农村劳动者就业和各类服务组织从事有关服务活动的行为,引导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有序地进行流动㊂1995年9月,中央发布了‘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意见“,其中确立了 因势利导,宏观控制,加强管理,兴利除弊”作为管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指导思想,同时,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㊁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的调控和管理㊁实行统一的流动人口就业证和暂住证制度㊁整顿劳动力市场㊁改进和加强收容遣送工作等方面完善流动人口的管理政策㊂在强大的经济驱动力下,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人数快速增长,1989 1995年,流动人口数量增长年均保持在10%以上[32]454,到1995年全国流动人口已经达到707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86%[29]31㊂此后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国的流动人口数量已经达到1.21亿[36],其中,离土离乡进入城镇在第二㊁第三产业单位就业的农民工约为8000万人[37]㊂这一时期,流动人口进一步向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集中,如2000年广东省作为流入地集中了全国流动人口的20.87%,而浙江㊁上海和江苏三省市的流动人口数量占比为16.87%㊂随着以农民工为代表的流动人口的快速增加,这部分人群在流入地的福利待遇问题引发学界和政府的关注㊂2000年后,中央对于流动人口的政策进一步转向,由赋予农民工平等权利到提供和完善农民工所需的各项社会服务和保障,再到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㊂该阶段呈现出的是不断推动流动人口与城市相融合,实现和谐发展的态势㊂直至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后果之一是农民工返乡的趋势有所增强,在这一背景下,中央又先后出台了多项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一方面鼓励这部分流动人口返乡,另一方面则是推动整个农村地区的发展,最终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相衔接㊂五㊁21世纪推动城乡融合的流动人口政策2000年6月,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规定了从2000年起允许我国中小城镇对有合法固定住所㊁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给予城镇户口,并在子女入学㊁参军㊁就业等方面给予城镇居民同等待遇㊂随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试图从多方面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㊂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㊁‘工伤保险条例“和‘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提出要取消对农民工进城的不合理限制,解决农民工的工资拖欠克扣和子女入学问题,并建立健全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㊂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从工资发放㊁劳动管理㊁就业培训㊁社会保障㊁公共服务㊁民主权益和就近就业等方面解决农民工当前面临的问题㊂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设置从管控取向发展为服务取向,将农民工纳入到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项目中,且服务形式更加人性化[38]㊂随后,中央综合治理委员会在2007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逐步实行居住证制度,并要求各地政府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体系㊂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了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㊁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在这一政策指导下,2014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同年11月,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年)“,2016年,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㊁‘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等文件,力图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并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㊂除此之外,国家对于农民工返乡问题的关注首次出现在2007年的一号文件中,其中提出要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㊁带资金回乡创业㊂此后连续数年的一号文件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问题都有涉及,并进一步提出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政策扶持,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㊂2015年,中央提出要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降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负担㊂同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提出要提升返乡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并整合完善相应的创业资源和扶持政策,优化创业环境,从而激发农民工的返乡创业热情,推动其与大众创业㊁万众创新热潮相结合㊂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出台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从简化市场准入㊁改善金融服务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㊁落实用地用电支持措施㊁开展创业培训㊁完善社会保障政策㊁强化信息技术支撑㊁创建创业园区(基地)八个方面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活动提供支持,并具体指明了负责相应各方面的部委㊂2018年,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年)“,其中强调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提升乡村发展整体水平㊂2000年后,在上述相关政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推动下,流动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如图1所示),至2010年,流动人口的总数已经突破2亿人㊂这一时期,流动原因及流动人口的构成逐渐趋向多元化,社会型㊁发展型和宜居型流动增加;老年人口和儿童的规模快速增加,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参与率也有所提升①㊂这一时期,随着内地省份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向珠三角㊁长三角集聚的趋势却有所放缓,相关数据表明,2010年广东省外来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比例下降到了14.1%,而中部省份作为流动人口流入地所占比例则较2000年普遍上升②,流动人口流向的地域分布变得更加均匀㊂此外,2008年金融危机后,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受到了很大影响,返乡农民工数量也快速增加,因而呈现出进城和返乡并存的局面㊂农业部2009年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提前返乡农民工数量约2000万人以上,大约占农民工就业总量的15%[39]㊂此后,农民工数量的增长也开始趋缓,2013 2018年,全国农民工数量的增长率均保持在2%以下,在2015年,流动人口数量则首次出现下降,在2018年,农民工数量为2.88亿人,较上一年仅增加了0.6%,其中,在乡内就地就近就业农民工增长为0.9%,而外出进城的农民工则减少204万人,下降1.5%③㊂㊃521㊃第5期 陆继霞等: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口流动政策回顾①②③段成荣,谢东虹,吕利丹.中国人口流动的若干趋势.20190715/20190719. /shx /201907/t20190715_4933962.shtml㊂数据来源于全国第五㊁六次人口普查㊂国家统计局.2018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90429/20190715. /ztjc /qjd /tjdt /201904/t20190429.1662313.html㊂。

浅析新中国劳动力流动制度变迁史.doc

浅析新中国劳动力流动制度变迁史.doc

浅析新中国劳动力流动制度变迁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力流动制度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完善,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日益活跃的趋势。

大体上看,我国劳动力流动制度变迁和劳动力流动规模演变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严格限制时期(1953-1980 年代初)建国初期,国家仍允许各单位自主选择录用,企事业单位的用人基本上保持了能进能出的机制。

因此,在这一时期,农民向城镇流动的自由度较大,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城镇化。

1949-1952 年间,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劳动力人口大约有1398 万。

但是持续的时间很短,几年后就被新政策中断。

1953 年,国家开始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并以法律的形式对人口流动、户口迁移进行严格限制。

自此,不仅农民自由流入城市的通道基本封闭,而且在1958-1978 年间,劳动力流动呈现逆城市化的特点,大量城市人口回流农村,而之前盲目流入城市的大批农村人口被遣返原籍。

劳动就业制度方面。

1955 年以后,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逐渐削弱,并最终形成了以政府统包统配和固定工制度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劳动就业制度。

城镇劳动者无法在不同工作单位之间自由流动,企业也缺乏用人自主权,无权辞退富余劳动力,导致全员就业的表象下隐藏着隐性失业的实质。

一旦经济发展减缓或停滞,城镇就业问题就十分突出,政府只有采取行政干预手段来应对,由此也出现了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的干部大下乡和知识青年下乡运动,这种逆城市化流动是这一阶段劳动力流动的显著特征。

总之,严格限制时期的劳动力流动制度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也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和反映。

这一时期,合理的劳动力流动几乎停滞。

第二阶段:改革探索时期(1980-1991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国有企业展开全面改革。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村有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

而此时城市建设也需要更多劳动力,两方面的需要,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客观形势要求对限制迁徙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演变一、流动人口及其快速增长流动人口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

在其他国家,只有“人口迁移”、“迁移人口”的概念,而没有“人口流动”、“流动人口”的概念。

“人口迁移”一般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里在地理空间上发生的位置变动,“迁移人口”就是发生了迁移活动的人口。

这一界定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时间”因素,人口迁移活动应该有“足够长”的时间,例如,短期旅游或者从事短期商务活动,一般就不能说是人口迁移;二是“空间”因素,人口要在两个有相当远距离的地理空间位置之间发生移动。

就中国的特殊国情而言,如果从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说,流动人口应当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活动范围跨越一定地域界限,并且户口没有发生转移的人口。

这个定义不仅强调时间和空间两个因素,同时也注意到了中国户籍制度的影响。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流动人口的界定与“户口”因素关联度很高。

这样,流动人口的构成要素就包括三个方面,即:时间、空间和户口。

但是,应当特别说明的是,尽管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把流动人口视为具有临时性的、离开了户籍所在地的人口是合理的,但是通常使用的“流动人口”这一概念包括了所有没有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人口,无论这种移动是临时性的还是长期性的。

也就是说,尽管对流动人口的定义强调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和户籍变动因素,但是就中国实际情况而言,通常强调的是两个因素,即空间因素和户籍变动因素。

由于中国户籍制度至今仍然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居住地发生了变化但是户籍没有随之变动的人口无法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机会和权力。

这样,在中国不少地区存在这样一类群体,他们尽管长期生活工作于某一城市,并且实际上已经定居下来,他们与在某一城市临时性居住和生活、最终要返回户籍所在地的流动人口有很大差异,可以说,明显地表现出了经济学或人口学所描述的迁移特征。

他们是事实上的移民,有些人把他们称为“新移民”。

从严格的学理意义上讲,他们并不是流动人口。

但是,由于没有获得迁入地的户籍,在社会管理和人口统计工作中,他们仍然被看做流动人口。

这样,就中国具体国情而言,由于户籍制度的深刻影响,在现有制度环境中,“迁移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区分与时间因素的关系并不密切,而户籍变化则起着决定性的区分作用(见表1)。

一般把随着居住地变化而户籍也随之变动的人口叫做“迁移人口”,而把居住地发生了变化而户籍没有随之变动的人口叫做“流动人口”。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这30年期间的大部分时期,从总体上看,中国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对人口流动的数量、性质和方向进行了有力的干预,流动人口的数量和构成与政府政策变动和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息息相关,人口流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流向。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没有采取严格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

这一时期人口流向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二是全国范围内人口从东部沿海向内地一些开发程度较低的省区和当时重点工业建设区(如东北)流动。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农村向城镇流动的人口日渐增加。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政府开始实行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政策。

在当时资本十分稀缺的条件下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办法来压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其中之一就是通过扭曲农产品价格来压低城市的工资水平。

隔断城乡人口迁移的户籍管理制度是与之相配套的一种制度安排,其目的是:防止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并把城市中享受低价农产品的人数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

尽管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措施并没有完全消除人口流动,但总的看来,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的时间里,中国的人口流动在大多数年份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长。

从农村看,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人地关系的紧张、农产品购销制度的改革和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为农民流动提供了动力和可能;从城镇看,城镇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为吸纳来自于农村的劳动力提供了空间;此外,市场经济的发展、限制人口流动政策的松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也使人口流动的动力进一步加大。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人口流动发生重要转变的阶段,延续数百年的向北方的人口流动和迁移转换为向东南沿海流动;城镇化进程加速,尤其是小城镇得到迅速发展;向稀疏地区进行开发性流动和迁移变为向人口稠密地区的集聚性流动。

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流动人口的增长进入了新的高峰阶段,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向东部地区的大、中城市流动,形成规模性和浪潮式的冲击,即形成所谓“民工潮”。

同时,城市间的人口流动也大幅度增加。

人口流动的速度大大加快。

由于不同的调查活动对流动人口的界定和数据收集方式不一致,这导致不同时期人口调查得到的有关中国流动人口规模的数据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具有可比性。

尽管如此,可以肯定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明显呈现出不断扩张的态势(如图1)。

1982年,流动人口数量仅为657万人,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66%。

200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超过1亿。

进入21世纪以后,流动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2005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14735万人。

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已经达到2214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16%。

数据来源:段成荣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载《人口研究》2008年第6期;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载《人民日报》2011年4月29日。

当前中国的流动人口数量大,分布面较广,但流向比较稳定。

从人口流动的距离上看,流动人口以近邻流动和中程流动为主体;从地区间人口流动看,人口流动主要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从城乡间人口流动看,人口流动主要是从乡村向城镇流动。

流动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这一群体要求在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和子女教育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强烈;并且,也使得通过户籍制度及其相关政策对他们的权利进行限制,从而试图严控和管理流动人口的政策措施面临许多问题。

这样,逐步实现流动人口管理政策从限权到平权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限制流动人口权利存在严重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流动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各地对流动人口管理的重点是维护社会治安和保持社会稳定,大多数城市是管制多于服务,防范多于保护,没有给予流动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权利。

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各地政府试图通过限制流动人口的权利(包括社会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文化权利等方面),以期达到控制人口流动和降低城市公共服务成本的目的。

1.通过户籍制度限制流动人口的流入与一般意义上的户籍制度主要是登记人口基本信息、确认公民身份、掌握人口统计数据,从而为社会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不同的是,中国户籍制度表现出一些显著的特色。

其表现为:一是对人口迁移流动进行严格的行政控制,国家先后发布了一系列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流动的政策和规定,从而在相当大程度上杜绝了农村人口自主向城市迁移流动的可能性;二是户口性质带有浓厚的“世袭”色彩,并强化了社会的不公平;三是将户籍制度与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制度挂钩,即按户口性质和户口地域来分配社会资源,从而使不同户口性质、不同地域人口在权利上出现了极大的不平等,客观上形成了城乡对立和城乡分割。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对户籍制度形成了强大的冲击,通过户籍制度已经根本不能实现限制人口流动的目的,但是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却十分迟缓,户口迁移仍然被严格控制。

在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城市实施的暂住证制度和收容遣送制度也是基于户籍制度基础之上的政策,其目的都在于控制流动人口的流入。

而户籍制度之所以成为社会结构变动的障碍性因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往往偏重于发挥户籍制度的控制功能,而淡化了其社会服务功能。

正是借助于户籍制度,管理者很方便地把社会群体划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或者本地人口和外地人口。

户籍制度与种种特权,特别是与政府应当提供给居民的公共产品相联系,也使其控制人口流动的动机不断增强,并难以被破除。

非常明显,把尽可能多的流动人口排除在流入地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之外,可以减轻当地政府在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这也导致当地户籍居民享有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成为一种特权。

然而,控制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相违背的。

中国人口流动的大幅度增长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口流动有利于人才交流和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并且,迁徙自由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现代社会人们谋求自由发展的现实要求。

基于对迁徙自由的进步意义和无害性的社会公认,迁徙自由同生命权、财产权等权利一道被世界各国普遍视为不可转让和不可限制的基本人权。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户籍制度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已逐渐丧失,人口大规模迁移流动已经成为客观的社会事实。

并且,限制流动人口权利明显不利于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反而使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诸多困境,并使大量流动人口被严重“边缘化”。

在流动人口难以获得流入地的正式认可、而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并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的情况下,应该放弃对流动人口的不合理控制和限制,尽可能保障流动人口的迁徙自由权和其他权利,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2.在就业方面对流动人口实行限制性政策中国传统的就业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传统的就业体制是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及其相应体制模式相适应的。

由于产业结构的扭曲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如果听任企业自行决定雇用多少工人,将会造成整个社会失业现象加重,引起政治上的不稳定,干扰工业化目标的实现。

因此,当时实行了城市全面就业保障的政策,通过计划渠道把劳动力配置到相应的部门。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城镇就业体制演变成两个完全不同的就业系统:一个是与计划经济相匹配的统包统分的就业系统;一个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化就业系统。

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上,这两个系统呈现出相互封闭、独立运行的格局。

户口状况成为城镇劳动力市场准入的重要标准,户口状况是形成行业与职业分层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户口所在地或户口性质决定了劳动力进入何种行业或部门。

从就业政策层面来说,直到21世纪初,许多城市都对流入人口的就业总量和行业进行过严格控制,并采取行政干预和控制性措施来限制企事业单位对外来劳动力的使用,特别是在一些与本地劳动力存在竞争的岗位限制使用外来劳动力。

以北京为例,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必须遵循“城市工人优先于农民工,本地工人优先于非本地工人”的原则;企业雇佣外来务工人员需要得到劳动行政部门的许可,并办理相关手续;并对允许和限制使用外地务工人员的行业和工种进行了详细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