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观念摄影
阮礼健:浅谈中国当代观念摄影的异化
阮礼健:浅谈中国当代观念摄影的异化《图腾》Ⅰ-No.1 傅文俊摄《图腾》Ⅰ-No.1 傅文俊摄(配图与原文无关)以摄影的名义——浅谈中国当代观念摄影的异化摘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摄影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张,观念摄影在影像领域呈现出了一种空前的繁荣景象。
与此同时,观念摄影创作群对数字时代新技术的兴奋和迷恋直接导致了观念摄影表达的异化——摄影领域非主流的数码合成类影像突然成了当前中国观念摄影表达的最主要方式。
有关观念摄影的文章也大多是在宣称图像处理软件给摄影表达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而很少关注数码合成影像后面隐藏的摄影异化问题。
本文着重探讨数码合成类影像的异化实质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异化特征。
文章的开头对数码合成影像盛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造成这种局面的两个观点“观念摄影是近年的新事物”和“合成影像是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在摄影史的范畴进行了考证,指出观念摄影诞生于摄影术的发明之初并贯穿整个摄影发展史,而数码合成手段和摄影史上的拼修版、摄影蒙太奇在本质上并无区别。
随后,详细分析了数码合成影像创作思维的“反摄影”性和题材选择的“超现实”性,以及其所呈现出来的表达程式化和观念空洞化倾向,并在西方经典摄影文本的语境中探讨了摄影的本质问题,指出数码合成影像根本没有摄影的本质属性,它不应该被称作摄影而应独自成为一类作品,而中国的观念摄影也应从当前这种亢奋的异化状态中冷静下来并回归到摄影的本体语言,摄影作品应该尽可能用相机把它拍出来,而不是依靠电脑软件把它做出来。
观念摄影应该专注于呈现好的观念而不是合成技术。
引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观念摄影在整个影像领域迅速崛起。
无论是在专业影像展览中,还是在影像拍卖会上,我们都看到大量以“观念摄影”面目出现的作品。
伴随着高校扩招的步伐,全国高校摄影专业的招生总规模也在急速增大,时至今日,高校摄影专业的学生已经成为当前观念摄影创作的主体。
然而,在高校摄影专业的学生中,许多年轻的学子在对“观念摄影”未做充分研究的情况下,抱着极大的热情来进行所谓的“观念摄影”创作,最后出来的作品大多手法雷同,由于缺乏生活阅历和思想深度,其所要表达的观念也乏善可陈。
林路:当代观念摄影
《上海,1987》 顾铮《又一次战争之一,2001》 王庆松《B.A.R.B.I.E.-ruin》 肖允就这样,20世纪90年代后期更是成为当代摄影在中国发展成型的重要时期,中国当代摄影也已经逐渐被国际大型当代艺术展和摄影节所接受,中国的观念摄影正逐渐融入西方的当代摄影和当代艺术潮流之中。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多,尤其是随着观念艺术在中国的大规模兴起,在手段和形式上有抄袭和模仿西方观念摄影的嫌疑。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进入摄影作品市场化的时代,中国摄影家最先进入国际市场的作品,最主要的恰恰是具局”。
2011年9月,英国最重要的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A)举办了“后现代主义——风格与颠覆1970~1990”展览,该展览在前言中正式宣告了后现代主义的“死亡”。
而后现代主义原本是过去数十年来在世界占据主导地位的艺术流派,也是当代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美国及西方文化主导权的体现,后现代主义为什么会由西方来宣告终结?为什么掌控着文化“话语权”的西方突然发生如此重大转变?静下心来想想,历史《尘与静安》 沈晶茹任。
一旦离开了这一点,“死亡”也就是迟早的事情。
而中国的当代艺术由于长时间习惯了在西方当代艺术后面追着跑,跟随西方的规则(因为只有这样才有获取成功、被西方认态的多种把握形式以及呈现出来的独特的技巧特征。
那么,在21世纪已经走过了10多年的今天,当我们试图为今天的“海派文化”重新定位时,是否能够给上海摄影以重新振奋的信心?我想答案应《难以聚焦的现代都市》 寇聪《逝去的景象,2002》 周明《等待和平鸽,1987》 王耀东因为图像的价值并不局限于外表的呈现,而在于外表背后所具有的丰富性,以及它们构成的开放性质和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不管它们本身是否处于一种边缘的状态。
也许他们带来的就是视觉文化多元化的时间密码,让更多的后来者得到从未有过的满足。
从整体上观察,这些年轻人更多地将严格的纪实转向了关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存疑惑,其作品看似漫不经心,有时毫无秩序,但却以严肃的责任感保持着人文精神的深度体验,并以此切入个体的生存环境,向人们提示着生命需求的合理性和精神追《上海默片》 朱浩。
浅析观念摄影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下的表现
浅析观念摄影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下的表现本文从观念艺术与观念摄影的概念出发,阐述了观念艺术与观念摄影的关系,简要分析了中国观念摄影以及在中国当代语境下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并通过介绍和梳理观念摄影的创作手段对不同形式的观念摄影作品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对于观念摄影未来发展的思考。
标签:观念艺术;观念摄影;中国当代艺术一.观念艺术与观念摄影(一)观念艺术。
观念艺术(Concept Art 又称概念艺术)最早源于西方20世纪初,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种新的西方艺术流派。
摄影观念发生改变是从摄影进入达达主义开始的,说起观念艺术,追根溯源,首先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塞尔·杜尚。
观念艺术(Concept Art)这个词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流派最早出现在1967年索尔·勒维的一篇文章里。
观念艺术强调对现成品的挪用,并赋予其新的含义。
(二)观念摄影。
观念摄影(Conceptual Photography或称概念摄影)从概念上说是一种通过摄影这个媒介儿进行的观念艺术的创作。
其实质是以摄影为媒介的观念艺术的延伸和演变。
如果说纪实摄影是单纯而具体的去记录一个事件或瞬间,那么观念摄影就是通过视觉手段强调思想观念和精神内涵,这一点与观念艺术一样。
“其主旨为试图通过摄影剖析社会现状、个体的自我意识、人类的生存状态及生态变化等话题,并抛出一些相对具有深度的观点及建议,引发观者及社会更多且更具深层次的思考。
因此,观念摄影往往没有明确机唯一指向的答案,每一件观念作品都可能蕴藏多种可能性的答案指向,给观众一个开放性思考的空间。
”所以观念摄影的创作不会受到传统摄影语言、技术手段、拍摄客体方面的直接限制。
关于摄影是否是艺术,从摄影发明以来,就受到非议,人们认为摄影只是门技术,并不属于艺术范畴。
早期的摄影家偏偏想要试图跻身艺术殿堂,他们参考绘画的创作方式,前期通过布景、模特摆拍,后期暗房采用剪贴拼印等方法。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观念摄影是一种摄影风格,强调摄影师主观的观念表达和创意实践。
观念摄影追求通过影像传达特定的观念、意念或情感,突破传统的纪实性摄影,寻求与观众对话,引发思考和感受。
下面将探讨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是指摄影师通过图像来传递自己的见解、观点和情感。
观念是摄影师的思考和创作的出发点,是对现实世界的诠释和抽象。
观念摄影强调思想的深度和内涵,追求图像背后的理论和思考。
观念摄影作品通常具有较强的象征性和暗示性,通过视觉元素、构图、光线等手段来传递主题或意向。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具有很高的自由度和创造力。
摄影师可以选择任何主题或对象来表达自己的观念,不受客观现实的限制。
观念摄影作品可以是对社会现象、人文关怀、自然景观等各种主题的思考和表达。
摄影师可以运用多种技术手法,如双重曝光、长时间曝光、后期处理等,通过图像的变形和处理来传递自己的观念。
观念摄影的自我实践指的是摄影师通过实际的拍摄与创作来充实和展示自我。
观念摄影的创作需要摄影师具备一定的摄影基础和技术,但更重要的是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观念摄影是一种深度的思考和创作过程,需要摄影师不断地思考、实践和反思。
摄影师应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能够捕捉到生活中的瞬间和细微的变化。
观念摄影的自我实践还需要摄影师不断地积累生活和艺术的经验,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摄影师可以多读书、看画展、参加摄影讲座等方式来扩展自己的知识和触角。
摄影师还应该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和反思,发现自己创作中的不足和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和技术。
在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中,摄影师需要具备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
观念摄影是一种非常个人化和主观的创作方式,摄影师需要对自己的观念和情感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并能够用图像来准确地表达出来。
摄影师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实践和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摄影艺术水平,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念和实践。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摘要】观念摄影是一种以概念和思想为核心的摄影形式,强调作品背后的意义和象征。
通过表达摄影与观念的紧密关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观念摄影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观念摄影强调创作者的独特视角和思考方式,通过自我实践不断探索和发展。
摄影师需要深入挖掘内心深处的灵感源泉,将观念转化为视觉作品。
未来观念摄影将继续发展,对摄影艺术产生重要影响,激发人们对摄影的思考和创作灵感。
观念摄影的出现为摄影艺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表达途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关键词:观念摄影,概念,摄影,特点,表达方式,自我实践方法,创作灵感,未来发展,影响,摄影艺术1. 引言1.1 观念摄影的概念观念摄影是一种摄影艺术表现形式,是借助摄影作品传达摄影师独特的思想和理念。
它强调摄影作品背后的意义和内涵,注重通过影像表达深层的思想和情感。
观念摄影的核心在于摄影师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转化为影像,通过独特的构图、光影、色彩等元素表达出来。
观念摄影不仅仅是简单地表现客观事物,更在于呈现摄影师的个人看法和感悟。
1.2 摄影与观念的关系摄影师通过自己的观念来选择拍摄主题、构图和光影,从而呈现出不同于现实的视角和表达方式。
观念摄影挑战传统摄影的方式,不拘泥于客观真实的记录,而是更注重表达摄影师内心的情感和理念。
观念摄影让摄影师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让观众更多地参与到作品的解读和理解中。
摄影与观念的结合,为摄影艺术带来了更加多元化和深刻的表达方式。
观念摄影的发展也使得摄影艺术更加丰富和具有挑战性。
2. 正文2.1 观念摄影的特点1. 强调概念性:观念摄影更注重作品背后的思想和意义,而非传统摄影中的美感和技术。
摄影师通过影像表达自己的独特观念和情感。
2. 抽象性和思辨性:观念摄影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思辨性,引发观者对作品背后含义的思考和解读,扩展了摄影的表现形式。
3. 概念性的传达:观念摄影作品通常通过符号、象征和隐喻等形式来诠释摄影师的观念,使观者在审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深层内涵。
当代摄影艺术的理解与思考
当代摄影艺术的理解与思考当代摄影艺术是一种表达和传达当下世界的视觉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摄影艺术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当代摄影艺术不仅仅是将生活场景和人物纪实地记录下来,更多地是通过摄影师的个人观点和创意,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思考。
在当代摄影艺术中,摄影师更加注重影像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他们利用光线、构图、色彩等元素来传达情感和观点,将摄影视为一种艺术形式。
摄影师通过选择特定的主题和拍摄对象,创造出独特而有力的影像作品。
这些作品可以是纯粹的艺术创作,也可以是对社会、政治、文化等问题的思考和呈现。
当代摄影艺术强调摄影师的主观意识和独立思考。
摄影师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捕捉到那些普通人眼中很容易忽略的细节和瞬间。
他们试图通过影像来展现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激发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这种个人观点的表达往往是非常直接和很露骨的,它们可能涉及到一些敏感和争议的话题,引发观者的思考和讨论。
当代摄影艺术也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体经验。
摄影师通过拍摄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环境污染的影响、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冲突等题材,呈现出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摄影师也会通过对自己个体经验的探索和展示,传递出对人类生活和存在意义的思考。
在当代摄影艺术中,人们也开始更加关注屏幕媒体的运用。
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许多摄影师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网络上,与更广大的观众进行交流与互动。
这样的方式不仅使作品更容易被发现和传播,同时也扩大了摄影师的创作空间和影响力。
总而言之,当代摄影艺术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表达方式。
它通过艺术性和创新性,向观者传递出摄影师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思考。
当代摄影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艺术家用视觉语言记录和传达自己对世界的独特观点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浅析当代国内外观念摄影
150艺术家The artists一、观念摄影的发展自达盖尔摄影术发明以来,“观念”的意识就一直存在于摄影之中。
19世纪中后期,画意摄影在欧洲盛行,一部分摄影师认为,这便是观念摄影的最早起源。
无论“艺术摄影之父”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著名的拼贴作品《人生的两条路》,还是画意摄影的倡导者亨利·佩奇·鲁滨逊用五张底片合成的《弥留》,都是观念摄影作品的雏形。
20世纪90年代,文艺领域逐步拨乱反正,艺术氛围相对开放。
受到当时国家现状的影响,观念摄影在国内逐步发展成型,中国观念摄影师在学习西方艺术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特征。
观念摄影发展至今,逐渐表现出浓郁的后现代主义色彩,现代主义观念摄影仍然注重继承,而“批判”则是后现代主义观念摄影的关键词。
观念摄影师在创作作品时,更注重内心的表达,将自己的想象力与意念融入观念摄影的创作中,借助摄影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和社会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展示自己对现实的深层次思考与批判。
二、观念摄影的特点(一)观念摄影的表现手法观念摄影的加入使摄影多了一种新型的表现手法,它与以往的纪实摄影并不冲突,但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
约翰·萨考斯基把摄影分为主观自我表现的镜子和客观呈现世界的窗户,前者更接近浪漫主义的表达,后者则更接近现实主义。
这两种比喻是观念摄影和纪实摄影最好的解说,也是现实社会的直观反映,观众可以通过欣赏摄影作品认知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场景与精神面貌,可以了解现实生活的不同面,从而开阔自身视野。
就像约翰·萨考斯基在《摄影师之眼》中所说:“摄影师听命于现实,其任务就是强迫事实说出真相。
”而观念摄影则更像一面镜子,摄影作品不仅反映了现实生活,也如同一面照着摄影家和观众内心的镜子,反映了摄影家甚至是观者的思想和情绪。
摄影家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形、无形地融入自身的思想感情,在作品中表达自身的讽刺和愿望,将自身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赋予创作过程与艺术形象中。
对当代摄影艺术的理解
对当代摄影艺术的理解
当代摄影艺术是指现代摄影技术的应用和艺术创作的结合,它不仅仅是视觉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思想表达方式。
当代摄影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多样性和自由性,它既可以是纯粹的艺术创作,也可以是社会现象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当代摄影艺术的发展与摄影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数字摄影技术的普及使得摄影师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创造性的想象和技术手段,拍摄出更为丰富多彩和创新的作品。
摄影艺术家们通过摄影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展示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传递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当代摄影艺术的一大特点是多元化,不同的摄影师有着不同的风格和创作思路。
有些摄影师注重拍摄人物肖像,通过镜头捕捉人物内心的情感,刻画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还有些摄影师着重于拍摄自然风光,用镜头去描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万物的生机盎然。
同时,一些摄影师将社会现实和文化历史作为创作主题,用镜头记录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当代摄影艺术的另一大特点是自由性,摄影师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审美观念,在作品中追求更深层次的艺术表达。
摄影师可以运用各种摄影技术和后期处理方法,创造出更具想象力和创新性的作品。
同时,随着当代摄影市场的发展,摄影师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获得商业价值,实现自己的经济自立。
总之,当代摄影艺术是一种多样化和自由化的创作方式,它既是
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思想表达的方式。
摄影师通过镜头,用自己的作品去表达对生命、自然、社会和文化的感悟和思考,展示出多元化和自由化的艺术风貌。
观念摄影拍摄方案
观念摄影拍摄方案摄影艺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观念摄影作为摄影艺术的一个独特分支,旨在通过影像展现摄影师的观念和思想。
与传统摄影不同,观念摄影注重通过影像传递思想、情感和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观念摄影的基本概念,并提供观念摄影拍摄方案,帮助您在拍摄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思想。
第一部分:观念摄影的基本概念1.1 观念摄影的定义观念摄影是一种通过影像传递观念和思想的摄影艺术形式。
它强调影像背后的意义和情感,通过摄影师的观点和创意,引发观众思考和联想。
1.2 观念摄影的特点观念摄影具有以下特点:- 以观念为核心:观念摄影更关注影像所传达的观念和思想,而非纯粹的美学表现。
- 多样的表现形式:观念摄影可以通过直接或隐喻的方式来表达观点,如符号、构图和色彩等。
- 引发思考:观念摄影通过触发观众的思考,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影像背后的意义。
第二部分:观念摄影拍摄方案2.1 确定主题和观点观念摄影的第一步就是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和观点。
主题可以是关于社会问题、人类情感或个人体验等。
观点则是对主题的个人理解和表达。
2.2 设计构图和场景构图是观念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构图,可以更好地传达观点和情感。
选择合适的场景也很关键,可以选择符合主题的环境或者通过场景搭建来表达观点。
2.3 创造氛围和情感观念摄影通常通过创造特定的氛围和情感来打动观众的心灵。
通过使用不同的光线、色彩和构图技巧,可以达到表达观点和情感的目的。
2.4 使用符号和隐喻观念摄影常常使用符号和隐喻来传达观点。
符号是一种在影像中代表某种意义的物体,而隐喻则是通过曲解或暗示来表达观点。
在拍摄中,可以通过特定物体的选择和摆放来运用符号和隐喻。
2.5 后期处理和呈现形式观念摄影的后期处理也非常重要。
通过调整色彩、对比和亮度等参数,可以增强影像的表达力。
选择合适的呈现形式也是关键,可以考虑在展览或出版物中展示影像。
第三部分:实例分析以下是一个观念摄影的实例分析,以帮助理解观念摄影的拍摄过程。
浅析中国观念摄影的人文精神及其表现方式
浅析中国观念摄影的人文精神及其表现方式中国观念摄影是中国摄影艺术中一种独特的摄影形式,它不仅关注影像的艺术性,更注重表现摄影者的内心情感与精神追求。
这种摄影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文精神,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成为当代摄影界的一大特色。
中国的观念摄影与欧美的摄影艺术有着明显的不同。
欧美摄影注重对客观世界的再现和表达,更偏向于真实性与客观性的追求,而中国的观念摄影更注重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和精神追求。
它通过摄影作品表现摄影者的个人情感、心灵境界和思想情怀,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与灵魂的投射。
中国观念摄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融合了中国画、诗词、文学等艺术形式的审美理念。
所以在中国观念摄影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山水、楼阁、书画、茶道等。
这些元素融入到摄影作品中,赋予了作品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
中国观念摄影的人文精神表现在对人性、情感、生活等方面的关注与表现。
摄影者通过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瞬间,表现世界万象背后的人文情怀。
他们用影像记录下那些平凡而又真挚的人生故事,表达对人类情感和生活命运的思考与关怀。
通过影像的表现方式,观念摄影者传递着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出中国摄影艺术独特的人文情怀。
中国观念摄影的表现方式多样,常常运用图像的符号与象征来传递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构图、光影、色彩等手法来表达情感与情绪;通过形式、音乐、诗歌等来传达内心的思考与追求。
观念摄影作品通常具有深厚的内涵与情感表达,给人以沉思与共鸣。
观念摄影作品所呈现的不只是一种画面,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思想的碰撞,这是中国观念摄影与其他形式摄影的显著差异。
中国观念摄影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对时间与空间的处理上。
观念摄影作品常常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创造出超现实的影像空间。
他们通过后期的处理与艺术的构思,造就了一种超然的审美效果。
观念摄影作品不拘泥于客观世界的表现,而是追求超越现实的情感呈现,通过影像的重构和纯粹性表达摄影者对视觉艺术的独特理解。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是摄影师对于主题、情感或者故事的表达与解读。
观念摄影作品通常不仅仅是一张照片,更是一种思想的延伸和表达。
摄影师通过构图、光影、色彩等摄影元素,结合自己的主题和观念,创作出独特的作品,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思考和感受。
观念摄影不受限于客观世界的存在,更注重摄影师内心世界的挖掘和表达,因此也更具有个性化和独创性。
在我的观念摄影实践中,我常常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到一些触动我内心的主题和情感,然后通过摄影作品来表达和传达这些观念,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思考。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和自我实践是相辅相成的。
观念表达是灵感和创意的来源,是作品的灵魂;而自我实践则是观念表达的具体落实,是作品的形式。
观念表达和自我实践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优秀的观念摄影作品。
在观念摄影领域,国内外有很多优秀的摄影艺术家和作品,例如美国的达达主义摄影师曼·雷·邓南,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构图和主题而著称;国内的李林,他的作品《孤岛》系列以其独特的观念和想象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些优秀的观念摄影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展示,更是对当代社会和人文关怀的呈现,对于我们摄影师的观念表达和自我实践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在未来的摄影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对于观念的挖掘和表达,不断提升自己的观念表达能力和自我实践水平,创作出更多具有深度和内涵的观念摄影作品。
我也将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摄影艺术家的作品和经验,不断开拓自己的摄影创作领域,不断探索摄影艺术的边界。
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我能够创作出更多具有观念和实验精神的优秀摄影作品,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感受。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和突破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完善的过程。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能够让观念摄影这种新兴的摄影艺术形式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也希望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启发。
浅谈观念摄影的表达方式
浅谈观念摄影的表达方式浅谈观念摄影的表达方式摘要:观念摄影成为当代众多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手段。
观念摄影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拍摄者通过摄影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当今社会现状或存在问题的思考。
摄影已不再仅仅停留于对象记录,而且成为探索世界、讨论社会问题的媒介。
关键词:观念艺术;超现实主义;当代摄影当摄影开始以“观念”的名义进行创作时,就已经开始改变它原来的本性,从对客观世界真实客观的纪录走向了主观观念的导演与表达。
传统纪实摄影对主题的表达往往强调直接单纯地去记录发生在当下的那一瞬间,正如摄影大师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一样,“照片是眼光、心灵与理智在一个唯一重要瞬间的结合。
”时间是不可逆转的,时机一过,任何力量也无法展现那一刻完全真实的画面,纪实摄影将现实赤裸裸的暴露在公众面前,不带任何欺骗和隐瞒,并由此来引发观看者的深思。
相对于传统纪实摄影具体、直接的纪录,在观念摄影中所运用的拍摄技法如光线的运用、影调的把握、画面构成等要求变得不再是照片唯一衡量标准,取而代之的则是摄影作品是否准确的向观众传达了摄影师的思想。
观念摄影是摄影师在纪实摄影的基础上,结合摄影师本身的主观感受,对要表现的主题进行不断的延伸拓展与突破,通过摄影的手段来传达自己的某种观念,并试图带给人们一种新的艺术感受和对社会和现实的理解。
“观念摄影由摄影的一种门类成为当代艺术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人的主观意识先行,通过设计被拍摄对象,将摄影创作者自身的价值观体现出来,观念摄影成为摄影者一种能够表达自己思想的媒介。
其实摄影中“观念”的产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
因为摄影创作从一开始就和人的观念紧密相连。
人是观念动物,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来自于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制约,人类的精神产品必然是其观念上的产物。
人的摄影行为同样是如此,无法与拍摄者本人的思想和观念相分离。
观念可以解释成人们自身的想法,而摄影本身就具有着拍摄者的主观感受,是自己思想的一种表现。
观念摄影的形成可以说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
浅谈中国观念摄影的当代艺术特征
154文学·艺术《名家名作》·研究聂嘉俊[摘 要] 1839年,摄影术诞生,为世界带来新的艺术形式,而中国摄影术是1842年随着鸦片战争而传入中国的。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摄影技术和当代艺术的发展和传播,出现了当代摄影艺术,即观念摄影。
随着摄影艺术的不断发展,摄影不仅仅用于记录与叙述现实,从当代艺术的特征出发也可以以摄影作为载体来进行观念摄影艺术创作。
中国当代艺术的普及,使中国观念摄影作品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关 键 词]观念摄影;当代艺术;艺术价值浅谈中国观念摄影的当代艺术特征一、观念摄影的概念及代表人物摄影艺术自从诞生以来,其是否从属于艺术这一问题便一直有争议,在伦敦皇家学院推出的“摄影的艺术”摄影展上,艺术机构初步把摄影定义为艺术,而观念摄影比较有争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一)中国概念的提出观念摄影在中国也有许多的叫法,例如概念摄影、实验摄影、前卫摄影等。
总的来说,观念摄影从概念上讲是以摄影作为载体来进行观念摄影艺术创作,实质是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在创作载体上的一种体现,是不同于艺术创作的创作手段。
观念摄影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是在1997年由岛子举办的“新影像:概念摄影艺术展”上,之后在1998年,朱琦策划了“影像差异:中国新概念摄影艺术展”。
因为这两个展览都使用了“概念摄影”这个名称,所以这个名称长期以来成为这类作品的参照。
从1997年到1998年的两年间,以摄影为艺术载体的观念艺术正式开始以观念摄影的名称进入先锋艺术评测的范畴,1999年前后,观念摄影获得国际认可,前卫画廊和艺术家把观念摄影纳入销售渠道。
中国观念摄影师逐渐成为国际前卫摄影展和大型国际艺术展中的一员。
要想体现观念的表达,就必须围绕人这个意识的主体,而观念摄影就可以很好地提供创作主题:时间与空间、过去与现在、物质与意识等哲学体系的探讨,它可以涉及很广阔的领域,充分发挥人的想象。
物质决定意识,艺术家通过创作自己的观念摄影作品来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
浅谈中西方当代艺术摄影观念的表现和流变
浅谈中西方当代艺术摄影观念的表现和流变艺术,与其说关乎方法和工艺,不如更关乎气质、品味和情感在艺术家的手里,摄影变成了艺术简而言之,摄影就是摄影师把它当成什么一门艺术或是一桩生意。
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清楚地阐明了艺术的内涵,即艺术就是美的东西,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包含了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因此,简单概述一个事件或单纯复制一个场景的照片,最多只能算是依靠了照相机本身的机械仿真技术来拍摄出的文献资料,而那些只为追求拍摄出更高精度照片的摄影师们,更是不能冠上摄影家的名号。
一、20 世纪中后期中西方的当代艺术摄影创作1.在 20 世纪中后期社会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摄影创作摄影艺术家作为时代的个人,其摄影作品创作主题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必定会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文化环境有着紧密的。
20 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正处于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阶段,因此,大部分的摄影作品都是以颂扬新中国的诞生,赞美新社会的到来为主线的。
其中主要的代表作有袁毅平先生的《东方红》。
此外,因为郎静山先生的以表达虚静之心为主旨的水墨古画风格照片与当时西方开始崇尚的中国老庄哲学与孔孟儒学之风暗合,所以其成就较 20 世纪初期显得愈发夺目。
袁毅平先生的《东方红》主题鲜明,他把天安门作为新中国的象征,用艳红的彩霞比喻新中国蒸蒸日上、灿烂辉煌的未来。
如果说《东方红》昭示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激情,那么《十月的螃蟹》则表现了四人帮的灭亡,传达出作者对于文化大革命中深受其迫害的国民们能够翻身了的喜悦。
黄翔先生形象地把一幅普通的静物摄影赋予了特殊的灵魂,不仅展现出了逼真的生活,还把真挚的感情传染给了观看者。
郎静山先生的著名代表作《紧紧跟随》巧妙地将摄影艺术与摄影技术交合在了一起。
他运用了自己实验所创的集锦摄影法,将前期拍摄的云、树、鹿等照片作为素材,利用后期暗房叠放技术,将这些影像再次拼凑成一幅无论是在构图还是在意境上都能符合中国水墨古画审美的照片。
郎静山先生的这种做法虽然没有很好地把摄影能全面真实地记录瞬间这一重要特性呈现出来,但也达到了既抒发出了拍摄者的心绪又为国内的艺术摄影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技法的良好效果。
简论现代艺术观念思潮对摄影艺术创作的影响
简论现代艺术观念思潮对摄影艺术创作的影响
现代艺术观念思潮对摄影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方面:
1. 提倡主观表达:现代艺术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达,摄影艺术也随之发展出了一种个人化、主观化的风格。
摄影家通过选择题材、构图、光线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摒弃了传统摄影的客观性和客观记录。
2. 打破传统观念:现代艺术拒绝传统艺术的规范和束缚,摄影艺术也开始力求打破传统的观念和技术限制。
摄影家开始尝试新的拍摄角度、先锋技术和摄影方式,以展示摄影的创新和突破。
3. 强调实验性:现代艺术注重实验性和创新,摄影艺术也不例外。
摄影家不断尝试新的技术、材料和构图方法,以寻求新的表现方式和效果。
实验性摄影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实物拍摄,而是能够结合其他媒介、艺术形式和观念。
4. 引入概念:现代艺术强调概念和思想的重要性,摄影艺术也开始引入概念性创作。
摄影家通过创造性的构思和符号的运用,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转化为影像作品,从而创造了更具有思想深度和引人思考的摄影作品。
5. 多媒介融合:现代艺术倡导跨界和多媒介的艺术创作,摄影艺术也开始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融合。
摄影作品常常与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等结合,呈现出更加富于多样性和深度的创作
形式。
总而言之,现代艺术观念思潮对摄影艺术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倡主观表达、打破传统观念、强调实验性、引入概念和多媒介融合等方面。
这些影响使得摄影艺术变得更具个性化、思想性和创新性,为摄影家提供了更大的表现空间和创作可能性。
126xinyi关于当代摄影的一些想法
126xinyi关于当代摄影的一些想法这些文字来自某天在群里观看议论的触动,信口说来,纯属个人理解。
简单整理,疏通了语序,当做想法记录的资料。
1. 当代摄影的“当代”首先应该是一种概念、精神、思潮、主义,而不只是时间的定义。
没有造反(创新、冲破、与众不同)精神的当代都是伪,是在别人框架下的延续。
造反就是对传统的、既成的、形成框架的一切的背叛和冲破。
代表了一种精神充沛下的汪洋恣肆、活力十足,因此造反精神可以成为衡量当代摄影与否的简便方法。
以此观之,史蒂芬肖尔的当代摄影风格现在还算当代吗,如果他缺少了新的变化,就已经是现代了,是死去的过去时了。
凡是被固化的模式都是过去时了,死亡的陈旧的模式。
目前国内那么多人去模仿,是因为我们落后了多年,大多数人还在追求江山如画以美为美的拍摄,而肖尔式地相对不动声色、平静平凡暗藏惊雷式地、隐藏设计浸入心理层面影响观者的拍摄还是相对小众化,才成为一部分人追寻的潮流。
这种对传统审美的反叛,在国内的摄影语境中还算是当代,当大家普遍认可后并追随形成热潮流行时,它就开始落后了,就不当代了。
2. 闵志念老师强调的思考先行观念先行,就是强调我们通过对既定模式的学习而后冲破,形成当代本身。
创新是当代的核心,当代本身是冲破各种限制的精神。
只要你一直在别人的框架内,那就不是当代,你只是一个追随者,你只有在形式上或是在内容上创新,有了与众不同体现的发展力量,才是当代。
从历史看,冲破限制可以有渐变、突变、改良、改革及其两个极端中间不同程度的表现。
摄影发展史,一方面是摄影技术的发展史,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各种思潮影响摄影表现方式的发展史,二者都是对既有的冲破或拓展。
过去没有的,通过某人表现出来,他就是开创性节点人物了。
那些拓展,在此时的我们看,似乎也没什么了不起吗,但是在当时就是与众不同,是当时的当代,它拓宽了当时人们观察这个世界的眼界,丰富了大众的视觉观看经验。
比如沃克埃文斯、杰夫沃尔、森山大道们。
当代中国摄影观念研究探索
当代中国摄影观念研究探索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当代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探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摄影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摄影的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当代中国,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再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记录,更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首先,当代中国摄影观念的研究与探索体现在对摄影主题的选择上。
在过去,摄影往往被用来记录生活中的常态和日常细节。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艺术家们的触角变得更加敏锐,现代摄影作品也逐渐趋向于关注人文和社会问题。
无论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还是对现实生活中的隐秘和不平等问题的揭示,摄影作品都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其次,在当代中国摄影观念的研究与探索方面,艺术家们对摄影技术的运用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创新。
摄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拍摄方式和后期处理,摄影师们开始探索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慢镜头、多重曝光、红外摄影等,以突破传统观念束缚,展现出更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
同时,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摄影的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艺术家们可以通过后期处理和图像合成等手段,创造出更具想象力和艺术性的作品。
总之,当代中国摄影观念的研究与探索正不断推动摄影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艺术家们在摄影主题的选择、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摄影语言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使得摄影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记录,而成为一种更富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表达方式。
这些研究和探索为当代中国摄影带来了更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思考空间。
浅析当代中国观念摄影的特点
浅析当代中国观念摄影的特点李珑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很多方面的工作都发生了改进,中国的观念摄影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中国的观念摄影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发展成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伴随着进十几年来的发展与改进,中国的观念摄影渐渐拥有了自己的特点,同时也慢慢和西方的艺术进行了结合,在当代的摄影潮流发展中非常的活跃,深受国际上很多大型摄影艺术展览的喜爱。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观念摄影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的阻碍了中国观念摄影的发展与改进,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当代中国;观念摄影;特点;解决措施中国的观念摄影的发展过程是非常曲折的,经历了很多的困难,但是随着相关人员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中国的观念摄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当今世界的摄影圈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由于中国观念摄影发展的非常快,很多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中国观念的摄影来说是非常严重的阻碍。
所以说为了解决这些阻碍,让中国的观念摄影能够更好的发展,相关的工作人员不断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自身观念摄影的特点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同时对原有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相应的解决办法。
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近些年来我国观念摄影发展的具体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希望能给中国观念摄影的发展与改进提供一些帮助。
1当代中国观念摄影的具体特点1.1当代中国观念摄影的内在特点1.1.1当代中国观念摄影的主观性。
这个特点在中国观念摄影中“观念”两个字所表达的意义就可以看出,对于中国观念摄影来说观念一次本来说的就是主观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观念摄影中的主观性所指的是摄影画面中的主题,而并不是主体本身,这里所说的主观性是一种象征符号更是一种表意符号。
所以说在中国的观念摄影中不同的摄影师可以将不同的主题作为自己的象征符号和表意符号,所以说中国的观念摄影的内容就非常丰富。
中国的观念摄影的内容完全取决于摄影师的主观意愿,所以说个性化非常强,是摄影师表达自己主观意愿的重要手段。
浅谈-自我意识在观念摄影作品中的体现与价值
浅谈-自我意识在观念摄影作品中的体现与价值一、当代国内观念摄影存在的问题于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的新概念主义摄影艺术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其理念经过了十多年的探索发展,中国的传统摄影艺术观念,已逐渐发展融入西方摄影艺术和今世当代摄影的艺术浪潮,并且被大型北京国际摄影当代艺术作品展览和中国摄影所广泛接受。
然而,中国这一概念风景摄影的学术发展仍然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在当代中国这一概念风景摄影学术研究中却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作品形式语言过于形式化艺术家们在现代艺术美学发展的新过程中,从中国古典摄影绘画和中国中国传统摄影哲学和现代文学中不断获取艺术灵感,并且将中国中国传统摄影文化和现代符号等艺术元素广泛融合运用融入到现代摄影艺术概念中,试图在现代艺术美相融合的这个时代之中寻找一种中国艺术特色,这或许就是中国中国传统摄影文化的艺术借鉴和学习榜样。
例如,王庆松就是模仿韩锡斋的竖笔画。
我们不仅需要仔细看到中国这个传统摄影文化和人物标记等在现代概念主义摄影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综合应用。
但其实质上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模仿和混淆。
(二)观念和形式过于模仿西方概念立体摄影风格来自西方,中国的这种概念立体摄影风格受到西方摄影后现代主义的很大影响。
自从他1914年出生以来,在西方数学概念中和摄影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上都已经有很多可以摹仿的陈迹。
尤其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目前为止,现如今在中国艺术化和全球化的巨大影响下,西方概念艺术影像展览和摄影冊本不断从中国开始推出,其中当然还有包括西方形象概念艺术摄影等的形象概念和摄影作品,对中国西方概念艺术摄影的西方艺术形象概念和摄影创作表现方式发展产生了深刻的深远影响,出现了类似辛迪谢尔曼和杰夫沃尔的模拟摇摆的讽刺模仿。
成为了其主要的模仿形式。
二、国内外观念摄影的共性与差异(一)国内观念摄影的特点1、内在特点分析1.1.1 主观性这时你可以从"概念"一个单词的基本含义中看出去做,因为其自身就是主观的。
摄影艺术的现代视角
摄影艺术的现代视角
在当今的摄影艺术中,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视觉表达的理解和实践。
摄影不再仅仅是记录现实的工具,而是成为艺术家探索和传达情感、观念的重要媒介。
首先,现代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作可能性。
从传统的胶片摄影到数码技术的普及,摄影的工具和技术不断演进,使得艺术家们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视觉观点。
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和复杂的后期处理软件,使得摄影作品在色彩、构图和细节上都能达到前所未有的精度和表现力。
其次,摄影艺术在社会和文化层面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随着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的兴起,摄影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艺术机构和展览空间,而是通过网络被广泛传播和分享。
这种数字化的传播方式不仅拓展了摄影作品的观众群体,也促进了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和观念的交流和碰撞。
第三,现代摄影艺术强调个人视角和主观情感的表达。
艺术家们通过摄影镜头捕捉到的不仅仅是客观现实的镜像,更多的是他们内心世界的投射和解读。
这种个人化的表达方式使得摄影艺术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富有表现力,每一张作品都成为艺术家与观众之间心灵对话的媒介。
总之,摄影艺术在当代社会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仅是记录历史和现实的工具,更是艺术家思想和情感的抒发。
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使得摄影艺术在视觉、技术和文化层面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与深度,展现出现代艺术的多样性和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当代观念摄影
作者:王丽付盼盼
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2期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通过摄影来表达对生活的见解、情感和态度,无非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因此这种不受传统摄影美学、习俗和技术等规则限制的观念艺术——观念摄影,就有了更广阔的发挥潜能,同时在摄影艺术中也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从观念摄影的概念出发,简要分析了观念摄影的主要创作手法,论述了观念摄影在当代摄影艺术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观念摄影提出几点浅见,并对文章进行总结。
关键词:观念摄影;创作手法;技术;艺术魅力
1 观念摄影的概念理解
1.1 观念摄影的诞生
西方观念摄影以流派式出现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并逐渐兴起后现代主义艺术。
一些艺术家通过作品反映当代心理异化的状态,表达厌世、怀疑、否定、颓废和反抗等情绪。
中国,观念摄影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初期“北京四月影会”王志平的创作和上海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北戴河”群体的创作。
同时期,观念艺术的诞生与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有人说观念摄影的出现某种程度上不是摄影艺术本身的逻辑发展,而是一批艺术家通过实验介入摄影的结果。
1.2 观念摄影的概念理解
在接触到很专业的摄影之前,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去定义观念摄影,在刚刚接触到后,看了一些观念的摄影作品,也我们也常常发出专业的疑问:“这是照片吗?只要有相机我都能玩得来”。
对错与否其实也并不重要了,因为这确实是不需要一些太难的技术,因为面对观众内心还没有对观念摄影做好接受和理解的准备时,这种观念摄影仿佛真的是毫无意义的摄影。
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定义历来都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观念摄影的定义自然也不例外。
在观念摄影之前,曾有许多类似的提法,如先锋摄影、新摄影、前卫摄影、实验摄影、概念摄影等。
在这些命名中,观念摄影一词似乎已约定俗成,被从事影像创作的艺术家们所认同。
如美国摄影史专家纳奥米·罗森布罗姆在1997年第3次出版的«Aworld History of Photography»一书中认为,观念摄影(Conceptual Photography)是一种新艺术媒介,本质上是艺术作品情感上的表达,以系列化的形式呈现。
这种呈现不同于普通的新闻摄影与商业广告摄影,更加强调利用于照相机自身原理的基础之上,艺术家内心中的现实世界是如何建构的观
点。
邱志杰在其编著的«摄影之后的摄影»一书中较为深入了剖析了何谓“摄影之后的摄影”,[1]并对这种“后摄影”的创作手法从语言策略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对这些观念摄影的不同理解已经为我们构筑起了观念摄影的大致轮廓,也可以引导我们尝试对观念摄影进行概念的界定:“观念摄影,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艺术的新型艺术类型,也称概念摄影、先锋摄影、新摄影、前卫摄影、实验摄影、超越摄影或后摄影,是一种以表达创作者个体的主观情感和思想为核心和目的,以纯影像或影像与其他媒介的组合为手段的、不受传统摄影美学、习俗和技术等规则限制的观念艺术。
”[2]这一概念将观念摄影界定为一种观念艺术,将影像限定为观念摄影的手段,同时指出了其不受传统限制的外在特点。
2 观念摄影的主要创作手法
从上述对观念摄影的界定来看,“观念摄影的创作手法非常开放,只要有观念、有影像,不管怎么获得影像、不管影像是否足够清晰、美观、来源于现实,只要能表达创作者的观念、有利于表达创作者的观念,任何方法、任何形式都是被允许的。
”[3]
总体归纳可以把观念摄影的创作手法分为十种,分别是归纳、同类并置、模仿、模拟、置景、行为艺术摄影、涂绘、刮擦、叙事性摄影故事、拼贴、摄影蒙太奇。
下面就其中几种创作手法做简单的介绍:
第一,归纳。
在一种主观观念的指导下对现实世界中的影像进行捕捉,通过对多样化的一类影像进行归纳,表达拍摄者的主观想法。
这里的主题不再是对现实的虚构,而是对现实的一种选择和过滤。
拍摄手法没有任何特殊之处,甚至是非常简单的,常常有计时的色彩,但当它将人们生活中熟视无睹的一些形象通过主观的归纳呈现出来时,则能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感受和体悟。
第二,同类并置。
并置也是一种特殊的归纳,其特殊之处在于它不是一系列的方式呈现单张照片,而是将大量同一性质的图像集中在同一个画面中呈现,通过细节上有着差异性却整体上有着同一性或类似性的图片堆积,营造一种特殊的视觉冲击力。
第三,模仿。
模仿即拍摄者借用经典艺术作品的主题和构图,按照经典艺术作品里面深入人心的影像元素和构图,通过自己的拍摄方式替换其中的某些元素。
第四,模拟。
模拟是将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场景通过导演的方式逼真的表现出来,然后加以拍摄创作的方式,也就是借用真实的形象创造一个虚拟的观念世界,模拟的题材可能来自于历史上真实的事件,也可能完全来自于拍摄者的主观体验,如幻想、想象、梦境等。
第五,置景。
这种观念摄影的创作方式开始于装置艺术家用摄影手段保存自己的作品,之后逐渐成为一种观念摄影的创作方式。
3 观念摄影在当代摄影艺术中的地位
观念摄影的出现可以说是摄影对自身传统使命与功能的解构,但也正是在这种解构,使其在摄影与当代艺术中产生了独特的意义。
首先,观念摄影拓展了人们对于摄影、影像功能的传统理解。
其次,观念摄影的出现使中国当代文化的叙事有了一种新的语言。
观念摄影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使得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参与到当代文化中。
再次,观念摄影的出现直接推动了中国摄影以及当代艺术与国际艺术领域中的参与和互动。
最后,观念摄影不仅从概念上来看是观念艺术的延伸,从创作形式与手段上看,也是对当代艺术的拓展。
因为数码技术为影像的获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手段,这使影像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地位空前提升。
4 未来的观念摄影
“如今拍照片与使用照片的人越来越多了,如何呈现影像是摄影者面临的新问题”[4]未来的观念已不仅仅是摄影的事了,它们很可能是各种艺术门类的综合,只不过可能是用摄影作为一种载体,成为一种新的艺术语言而已,也可能是摄影与绘画、雕塑、装置、行为等各种艺术媒介的结合。
艺术家应当全面参与当代艺术思潮和社会生活实践,深入探究个体的感知世界,使摄影与其他各种艺术门类广泛交杂,并不断深入探索摄影语言的表现方法,结合数字技术等进行表达。
最重要的是问问自己的内心,倾听心的呼唤,用真实或者虚拟的画面等表达最真实的东西,从而与观众达到思想上的共鸣。
5 结语
观念摄影在中国的后现代艺术浪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不同于其他艺术手法,它主要强调的是摄影家的意念、个性、内心活动等主观意识层面的表达,是摄影的典型代表。
观念摄影的创作手法非常开放,只要有观念、有影像,不管怎么获得影像、不管影像是否足够清晰、美观、来源于现实,只要能表达创作者的观念、有利于表达创作者的观念,任何方法、任何形式都是被允许的。
参考文献:
[1] 邱志杰.摄影之后的摄影[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孙宇龙.观念摄影的前世今生[M].东方艺术,2008.
[3] 顾欣.当代观念摄影表现方法的实践与思考[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 黄浪萍.未来的当代影像——旁观2008年纽约摄影节[N].中国摄影报,2008-6-17(3).
作者简介:王丽(1988—),女,云南曲靖人,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
付盼盼(1988—),女,河南安阳人,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高校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