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的探查和和诗人的幻想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山洞的探查和诗人的幻想(陈宇)

山洞的探查和诗人的幻想(陈宇)

展开

第三部分 (23—28) 揭示文章中心思想, 终点
思考:
作者探查山洞时,“引起了 无限诗意”,可是“又写不出美 丽动人的诗句”,这样写的用意 是什么?对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有 什么作用?
分析 正因为作者触景生情, 想写诗又写不出,才盼望 诗人参与探查山洞,欣赏 山洞的奇景,写出婉丽而 富有想象力的诗句。作者 这样写既交代了写作的缘 由,也为文章的中心思想 作了暗示。
思考:
1.“今天的山洞,成了我们科学 工作者的宝库……”这里的“宝库” 具体指什么?
“宝库”是一种比喻的说话。山洞 里的化石和石器,不仅是研究远古历 史不可缺少的材料,也是研究人类进 化的宝贵物证。
山洞里黑暗、潮湿,崎岖不平, 2. 文中提到的“神仙洞 远在深山,与世隔绝,这和神仙于尘 2.文中提到的“神仙洞 府”“水帘洞”“水晶宫”是怎 世不相往来有相似点,所以诗人、小 府”“水帘洞”“水晶宫”是怎 样幻想出来的? 说家才幻想出“神仙洞府”;“水帘 样幻想出来的? 洞”则是由于洞口瀑布式的水帘幻想 产生的;水晶宫“是由于碳酸钙结晶 山洞的特点和构造 体而得明的。可见,一些神话传说的 产生,也是有一定的根据的。
cuǐ kēng 漼 铿 xià qiáo 罅 樵 suì yì 邃 弈 hù sù 笏 溯
心旷神怡 高歌起舞
惊喜若狂
情不自禁
草木丛生 鸡犬相闻
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总体思路
结构
要点
思路
起点
(1—2) 希望创作歌咏山洞 第一部分
美景的诗歌。 (3—22) 第二部分 详细叙写人们对山 洞产生种种奇妙幻 想的原因。 表达作者的愿望。
因为山洞深邃,所以是漆黑 3.如何理解:深邃的山洞, 的;因为是漆黑的,所以看不 一般来说,都是漆黑,看不 到任何东西。长期处在这种黑 到任何东西;如果从石罅间 暗中,一见到一线阳光,自然 透出一线阳光,人们经过长 会产生狂喜的心情。一这段文 时间的黑暗,忽然看到光明, 字体现了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 一定会狂欢起来。 前后呼应,十分填密。

山洞游戏教案8篇

山洞游戏教案8篇

山洞游戏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山洞游戏教案8篇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性发展,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山洞游戏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六年级语文山中访友三疑三探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山中访友三疑三探教学设计
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交流:看到了题目,你不禁产生了哪些问题?
预设:去山中访问哪些朋友?
为什么要访问朋友?
作者是怎样访问朋友的?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自探提示。
3、出示出示自探提示一,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一:
(1)自由读第1、2自然段,思考:走出门后给作者的第一感受是怎样的?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结合古桥图片,思考: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第一课时
一、设疑自探(8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你们久居城市,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吧。
俯( )暴( )律( )
峭( )侠( )访( )
俏( )狭( )防( )
梢( )峡( )仿( )
捎( )陕( )妨( )
3、慧眼识真伪。(用“______”画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
腑身( )身驱( )问律( )温藏( )掌伞( )感思( )衣托( )度江()
4.快速浏览说话: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朋友”?用“我喜欢因为”同桌说话。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三疑三探教学设计

山中探访与情感体验: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山中探访与情感体验: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这是篇关于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的文章,主题为“山中探访与情感体验”。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让学生去山中探访,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体会到纯粹的情感体验,从而激起他们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 让学生了解山中环境,学会欣赏自然之美。

2. 通过实地观察和体验,让学生提高想象力和创作力。

3.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让他们能够在工作学习中更好地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在课前,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1. 了解目的地:让学生了解山中环境并学会欣赏自然之美的目的地。

2. 制定行程:因为山中行程需要比较安排,需要提前制定行程,包括时间、路线等,以确保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和感受自然之美。

3. 学生自我整理:学生需要整理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并准备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例如文学作品或者摄影作品,以便在山中探访时进行阅读或观看。

2. 实地探访阶段在山中探访期间,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体验,以求达到提高他们写作能力和想象力的目的。

1. 自然环境观察:学生需要走完整个路线,关注自然环境中的景色和变化,并进行记录。

在天气良好时,学生可以拍摄一些自己认为有代表性的照片,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

2. 情感体验:在山中探访时,学生可以在自然的美景中进行情感体验,例如人与山之间的互动关系,或者一些日常生活中没有的经历。

3. 创作灵感: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并帮助他们开发自己的想象力。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并从中寻找创作灵感;或者提供一些故事情节,让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3. 学习体验总结阶段在山中探访结束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行学习体验总结。

学生可以写一篇游记,或者用自己的方式对整个探访过程进行归纳总结。

1. 学习感受总结: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游记和感受,让大家都能够体会到这次探访的独特性和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创作分享: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文学作品进行读出或展示,从而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达到相互影响的效果。

山洞的探查和和诗人的幻想教案设计

山洞的探查和和诗人的幻想教案设计

《山洞的探查和和诗人的幻想》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从局部到整体的分析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的基本观点。

2.准确理解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归纳文章主旨。

3.理解学术散文融科学知识于生动描写与抒情性一体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归纳要点。

2.准确理解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教具准备投影仪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二、作者简介裴文中(190401."19 - 198209."18),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

河北丰南人。

1927年毕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1937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1929年起主持并参与周口店的发掘和研究,是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者。

1931年起,确认石器、用火灰烬等的存在,为周口店是古人类遗址提供了考古学重要依据。

主持山顶洞人遗址发掘,获得大量极有价值的山顶洞人化石及其文化遗物。

1949年后,积极开展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综合研究,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课文概要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学术散文。

它把科学探查与奇妙的幻想有机结合起来,将科学知识的介绍与对山洞美景的描述融为一体。

文中不乏有趣的说明,简洁的叙述,真挚的感情,精要的议论。

但都是为了突出作者一个美好的愿望:探查山洞、对山洞的幻想和诗歌创作应该一举多得,收到既对科学做出贡献,又能繁荣诗坛的效果。

换一个角度,作者也揭示了一个规律,科学探索和艺术创作都要运用形象思维,运用想象。

这一点,对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启迪。

四、理清思路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思路的起点。

希望创作歌咏山洞美景的诗歌。

第1段:作者探查山洞时,引起了无限诗意,可是“又写不出美丽动人的诗句”,对此,深表遗憾。

第2段:对古代诗人和散文家有关描述和歌咏山洞的作品很少流传于世,深表婉惜。

这两段文字既交代了写作本文的触发点,又为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作了铺垫。

六年级语文山中访友三疑三探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山中访友三疑三探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三疑三探教学设计
课题
山中访友
组别
第一组
课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质疑再探:(3分钟)
对于本课的字词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运用拓展(14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考查生字词语的题,考考同桌(可以是辨析字音、判断字形、改错字,也可以是词语用运等等)!
(二)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F作者在山中呆了整整一天;首尾呼应等。
五、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六、运用拓展(10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同桌互读词语。
2、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3、总结作者去山中都访问了哪些朋友。
(二).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1.了解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出示词语,一组学生认读,他组学生评价。
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奥秘蕴含侠客津津乐道德高望重别有深意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随机解决词语意思。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洞的探查和诗人的幻想教案

山洞的探查和诗人的幻想教案

山洞的探查和诗人的幻想教案3一、教学内容本课时的主要内容为纽芬兰洞穴的探查和诗人的幻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洞穴生物的圈定;2. 了解诗人对洞穴的幻想;3. 借鉴诗人的想法,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三、教学重难点1. 掌握洞穴里生物的分布特征;2. 以洞穴为蓝本,理解作家对洞穴的幻想;3. 通过诗人的想法,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情景导入法:以洞穴的图片搭建场景,介绍洞穴的特征;2. 解决问题法:分组讨论洞穴里的生物,解决有关知识的疑问;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洞穴里的生物,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想象力;4. 互动模式:与图片相结合,更好地理解洞穴的探查过程,展示诗人的想象;5. 角色扮演法:在探查洞穴的过程中,学生扮演角色,体验洞穴的险峻与诗人的想象。

五、学习活动(一)情景导入1. 教师出示洞穴图片,对学生进行说明;2. 教师结合图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二)小组探究1. 把学生分成4-5个小组;2. 让学生结合图片分析常见的洞穴物种分布特征;3. 鼓励学生想象洞穴里除这些物种之外,存在哪些未知情况。

(三)交流展示1. 由学生当班长,进行小组交流,总结小组成员发现的洞穴生物;2. 引导学生根据小组成员发现的洞穴生物,展开“诗人的梦想”活动;3. 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探索诗人的梦想和想象;4. 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代表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想法。

六、板书设计洞穴的探查和诗人的幻想:1. 洞穴里常见的动物:(洞穴物种)2. 诗人的幻想:(诗人想象)。

幼儿园中班山洞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山洞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山洞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山洞的形状和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山洞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勇敢自信的品质。

3. 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敏捷性。

4.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探索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山洞图片、动物图片、手电筒等。

2. 场地:室内或户外宽敞的空地。

三、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山洞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山洞的形状和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游戏1:山洞探险a. 教师带领幼儿模拟进入山洞,用手电筒照亮前方,引导幼儿观察洞内的环境和动物。

b. 幼儿分成小组,轮流扮演探险者,其他幼儿用手电筒照亮探险者的前行路线。

c. 教师设置障碍物,增加游戏的挑战性,引导幼儿一起克服困难,完成探险任务。

3. 游戏2:山洞捉迷藏a.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在洞外找藏身之处,一组在洞内寻找。

b. 教师宣布游戏开始,幼儿们迅速寻找藏身地点。

c. 洞内幼儿找到藏身地点后,洞外幼儿用手电筒照亮洞内,寻找藏身幼儿。

d. 教师宣布游戏结束,两组幼儿互换角色,继续游戏。

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在家与家长一起进行山洞主题的游戏。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环境中布置山洞主题的场景,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探索和游戏。

五、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2.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行为,确保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3.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可适当调整游戏难度和挑战性。

4.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六、活动内容:1. 山洞绘画:教师提供画纸、画笔和颜料,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山洞。

2. 山洞手工:教师提供卡纸、剪刀、胶水等材料,指导幼儿制作山洞模型。

七、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提高幼儿的绘画和手工能力。

幼儿园中班山洞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山洞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山洞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山洞的形状和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1.2 通过山洞游戏,提高幼儿的钻爬能力,锻炼身体。

1.3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1.4 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对户外活动的兴趣。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图片、卡片、山洞模型等。

2.2 环境准备:户外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

2.3 物品准备:垫子、障碍物、玩具等。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主题导入:教师出示山洞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山洞的形状和特征,引发幼儿对山洞的好奇心。

3.2 游戏环节:游戏一:山洞探险教师设置一个山洞障碍课程,引导幼儿依次通过山洞,锻炼幼儿的钻爬能力。

游戏二:山洞传递幼儿分组,通过山洞将物品传递给组员,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游戏三:山洞寻宝教师在山洞中藏匿一些玩具,引导幼儿寻找,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3.3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第四章:活动拓展4.1 家庭作业:请家长陪同幼儿观察身边的山洞,了解山洞的用途,拍下照片,下节课分享。

4.2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幼儿的表现,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第五章:安全注意事项5.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避免幼儿受伤。

5.2 教师全程关注幼儿活动,确保幼儿在指导下进行游戏。

5.3 提醒幼儿注意周围环境,避免发生意外。

5.4 活动结束后,检查幼儿身体,确保幼儿身心健康。

第六章:活动材料6.1 教具材料:山洞主题图片、卡片、故事书、视频等。

6.2 游戏材料:山洞模型、障碍物、垫子、玩具等。

6.3 环境布置材料:户外活动场地布置、安全标志等。

第七章:活动步骤7.1 主题导入:教师展示山洞主题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山洞的特征。

7.2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山洞的故事,引导幼儿想象和表达故事情节。

7.3 游戏环节:游戏一:山洞探险:教师设置一个山洞障碍课程,引导幼儿依次通过山洞,锻炼幼儿的钻爬能力。

探寻神秘的山洞教案反思

探寻神秘的山洞教案反思

探寻神秘的山洞教案反思教案标题:探寻神秘的山洞教案反思教案反思: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它能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提供指导和支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等因素,以及教育阶段的要求。

下面是对教案标题为“探寻神秘的山洞”的教案进行反思和评估。

1. 教学目标:在撰写教案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对于“探寻神秘的山洞”这个主题,教学目标可以包括:- 了解山洞的形成和特点;- 探索山洞中的生物和生态系统;-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相契合,有助于学生实现目标。

在“探寻神秘的山洞”这个主题中,教学内容可以包括:- 山洞的形成原因和类型;- 山洞中的地质结构和特点;- 山洞中的生物和生态系统;- 探险和探索山洞的技巧和安全知识。

3. 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探寻神秘的山洞”这个主题中,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观看相关视频和图片,介绍山洞的形成和特点;-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山洞的认识和想法;- 利用实验室或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和研究山洞中的生物和生态系统;- 设计探险计划,模拟探索山洞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制作山洞模型或展示板,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4. 评估方法:评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对于“探寻神秘的山洞”这个主题,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他们对山洞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实地考察的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山洞生物和生态系统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学生的探险计划和模型制作,评估他们的观察、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结:教案的撰写需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等要素,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绘画诡异山洞教案中班

绘画诡异山洞教案中班

绘画诡异山洞教案中班山洞是大自然中神秘而又诡异的存在,对于幼儿来说,探索山洞的奥秘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本文将介绍一堂中班绘画课的教案,以“诡异山洞”为主题,帮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山洞的想象和感受。

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山洞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展示一些关于山洞的图片,引发幼儿对山洞的兴趣。

2. 准备绘画工具,如纸张、颜料、画笔等。

3. 准备一些幼儿喜欢的音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活动:1. 导入(5分钟):展示山洞的图片,引发幼儿对山洞的好奇心。

鼓励他们描述山洞的样子、感受和想象。

2. 绘画表达(15分钟):提供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和绘画工具,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一个诡异的山洞。

鼓励幼儿使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表达山洞的神秘感。

3. 分享和交流(10分钟):让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鼓励他们描述自己绘画中山洞的特点和感受。

其他幼儿可以提问或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4. 创作故事(15分钟):通过观察幼儿的绘画作品,引导他们创作一个与山洞有关的小故事。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可以添加一些神秘的元素或角色。

5. 表演故事(10分钟):随机选择几个幼儿,让他们表演自己创作的小故事。

其他幼儿可以担任观众,观看并欣赏表演。

6. 总结(5分钟):回顾今天的绘画课,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绘画和表演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强调绘画和创作的乐趣,并鼓励幼儿继续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这堂绘画课,幼儿能够从多个角度感受和表达山洞的神秘与诡异。

同时,他们也能够锻炼自己的绘画技巧、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中班山洞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山洞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山洞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探索山洞,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相互帮助和协作。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图片、故事书、山洞模型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 环境:户外山洞或室内模拟山洞。

三、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山洞的图片,引起他们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山洞的特点。

2.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山洞的故事,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3. 探索山洞:教师带领幼儿去户外山洞或室内模拟山洞,让幼儿亲身体验山洞的神秘和有趣。

4. 制作山洞手工作品:教师指导幼儿利用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自己心中的山洞作品。

5. 作品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山洞作品,让幼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感受。

四、活动延伸:1. 环境教育:教师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环境,教育他们保护山洞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家庭作业:教师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山洞,拍摄照片或绘制作品,下次活动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关注幼儿在制作山洞作品过程中的创意和动手能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延伸活动的情况。

六、活动注意事项:1. 安全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特别是户外活动,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2. 观察天气情况,遇到恶劣天气,活动应改为室内进行。

3. 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乐趣。

七、活动物资准备:1. 教具:山洞图片、故事书、山洞模型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环保袋等。

3. 设备:户外活动器材、音响设备、投影仪等。

八、活动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山洞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山洞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山洞的故事,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山洞的探查与诗人的幻想

山洞的探查与诗人的幻想

山洞的探察与诗人的幻想因为职业的关系,我常同一些青年同志们去探查山洞。

每当在山洞里,看到绮丽的景色,总觉得心旷神怡,引起无限的诗意。

只根我们没有诗人的修养写不出美丽动人的诗句。

有时发现一些科学研究材料,我们则惊喜若狂,情不自禁地高歌起舞许多山洞,特别是像桂林的七星岩以及宜兴的善卷洞、张公洞等列为名胜的山洞,洞壁上写满了“到此一游”之类的词句。

可惜,古代诗人和散文家对山洞的描述歌咏的作品却很少流传于世。

明代末年的徐霞客,走遍了我国的名山大川,探查了无数的山洞,也只写了一部游记,没有留下更多的诗词。

直接描绘山洞景色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人们对山洞的幻想却不少,流传得也很广泛。

唐人传奇②中的神仙故事,差不多每都是以山同为背景的,人们对于山同总さ之所以产生幻想,我们应当从山洞的生成和人类对于山洞的利用等方面去探団,也应当追测到人类的近古时代。

在远古时代,人类没有建筑房屋的能力,不能不住在天然生成的山洞里。

那时候,人们对于山洞,不会感到新奇,也不会对它产生什么幻想。

当人们的居住条件改变以后,再去探查或游览山洞时,由于山洞和日常居住的房屋不同,因此对于洞里的一切感到诧异,富有想象力的诗人和小说家,很自然地会引起种种幻想。

今天的山洞,成了我们科学工作者的宝库,我们常常不避艰险地去探查,因为远古的人类和与人类接近的一些猿类,居住在山洞里,他们死后的枯骨,埋藏在洞底,经年累月,变成化石。

还有古人类遗留下来的劳动工具一石器。

这些都是研究远古历史不可缺少的材料,也是研究“劳动创造人”的宝贵的物证至于动物化石,则又是研究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资料。

山洞是石灰岩构成的。

水从石灰岩的裂隙里渗入,溶解和破坏了石灰岩,年长日久,就在石灰岩的山里成中间空的洞。

洞的深处,空气不易与外界流通,节而変化,而洞内则成了可以防严寒、御炎热的冬暖夏凉的良好处所。

但是山洞里边首先是黑暗,其次是潮湿,而且崎岖不平,位置又远在深山,与世隔绝,于是善于想象的诗人和小说家便把它幻想成为神仙的洞府。

探险陌生的山洞教案

探险陌生的山洞教案

探险陌生的山洞教案教案标题:探险陌生的山洞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探险的概念,并培养他们的勇气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探险的定义和意义。

2. 探险前的准备工作。

3. 探险中的观察和记录。

4. 探险后的总结和分享。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关于探险的问题,如“你曾经有过什么探险经历?”、“你觉得探险的意义是什么?”等。

探险前的准备工作:2. 介绍探险前的准备工作,如收集必要的装备、了解目的地的信息等。

3. 分组讨论并制定探险计划,包括目标、路线和时间安排。

探险中的观察和记录:4. 在模拟的山洞中进行探险活动,学生需要观察周围环境、记录发现的事物和解决遇到的问题。

5. 引导学生使用观察工具,如放大镜、照相机等,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探险后的总结和分享:6. 学生回到教室,分享他们的探险经历和观察结果。

7. 引导学生总结探险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探险的收获和意义。

8.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记录和观察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评估:9. 观察学生在探险活动中的参与度、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评估学生在分享和交流中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拓展活动:1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周边环境中进行更多的探险活动,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12. 组织学生分享他们的探险经历和观察结果,并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学资源:1. 模拟山洞和探险装备。

2. 观察工具,如放大镜、照相机等。

3. 记录工具,如笔记本、相册等。

4. 图片、视频或其他相关资料。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灵活调整教学步骤和资源的使用。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评估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关注结果。

山洞寻宝教案

山洞寻宝教案

山洞寻宝教案教案标题:山洞寻宝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山洞寻宝的背景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团队精神,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团队精神。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展示山洞寻宝的背景故事和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

2. 准备一份山洞寻宝的谜题或任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进行适当调整。

3. 准备一份小组合作活动的指导材料,包括角色分配和任务分工。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山洞寻宝的背景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 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对山洞寻宝的场景有更直观的了解。

2. 理解(10分钟):- 向学生提供一份山洞寻宝的谜题或任务,让学生阅读并理解任务要求。

- 引导学生分析任务中的关键信息,帮助他们理解问题的本质。

3. 探索(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

- 分配角色和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贡献的机会。

-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通过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找到山洞寻宝的答案。

- 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 总结(10分钟):- 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和思考过程。

-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如何克服困难的经验。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合作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5. 拓展(5分钟):- 提供一些类似的问题或谜题,让学生继续锻炼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鼓励学生尝试设计自己的寻宝任务,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延伸:1. 将山洞寻宝教案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如语言艺术、数学等。

2.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让他们思考自己在合作和解决问题中的表现和成长。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贡献程度。

2. 收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和解释。

3. 评估学生在分享中的表达能力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山洞洞口绘画教案

山洞洞口绘画教案

山洞洞口绘画教案教案标题:山洞洞口绘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山洞洞口景观,了解山洞洞口的特点与景色。

2.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山洞洞口的特点与景色介绍。

2.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描绘山洞洞口的景象。

3.绘画表达山洞洞口景色的个人想法和感受。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展示一幅描绘山洞洞口景色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山洞洞口的兴趣。

2.与学生进行简要的讨论,了解他们对山洞洞口的印象。

步骤二:知识讲解1.通过课件、PPT或书籍等途径,向学生介绍山洞洞口的特点与景色。

2.引导学生观察描绘山洞洞口景色的绘画作品。

步骤三:绘画实践1.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如水彩、油画棒、铅笔等。

2.讲解如何运用这些绘画材料和工具,描绘山洞洞口的景象。

3.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颜色、线条和形状表达自己对山洞洞口景色的感觉。

4.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创作出满意的绘画作品。

步骤四:分享和展示1.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和感想分享给全班。

2.组织小组或整个班级合作展示学生的作品,鼓励同学们互相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是否积极思考、交流和尝试绘画。

2.评价学生绘画作品的创意、技巧和艺术表达。

3.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鼓励他们就自己的绘画作品向其他同学提供建议和反馈。

五、拓展延伸:1.在绘画课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和绘画山洞洞口景色。

2.在艺术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和欣赏其他优秀的绘画作品,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

六、教学资源:1.描绘山洞洞口景色的绘画作品图片。

2.各种绘画材料和工具,如水彩、油画棒、铅笔等。

3.课件、PPT或书籍等教学辅助材料。

注意事项:1.确保教学环境安全,准备好足够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2.鼓励学生表达个人创意,尊重每个学生的绘画作品。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和用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幼儿山洞探险教案

幼儿山洞探险教案

幼儿山洞探险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山洞探险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山洞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地质景观,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幼儿通过山洞探险活动,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空间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山洞的形状和特点。

2. 幼儿园周边地理环境调查和勘察,找到适合山洞探险的地点。

3. 安全设备,如手电筒、头灯、安全绳索等。

4. 适合幼儿的山洞探险装备,如手套、护膝、运动鞋等。

教学活动:1. 导入环节:-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或视频资源,介绍山洞的形状和特点。

- 与幼儿讨论他们对山洞的认识和想象。

2. 山洞探险前准备:- 带领幼儿园周边地理环境调查,寻找适合山洞探险的地点。

- 与幼儿一起制定探险规则和安全措施。

3. 山洞探险活动:-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名成人协助。

- 引导幼儿穿戴好安全装备,如手套、护膝、运动鞋等。

- 带领幼儿进入山洞,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和合作。

- 在山洞内,引导幼儿观察山洞的形状、光线等特点,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和记录。

- 引导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爬行、走路、跳跃等,以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空间感知能力。

- 在探险过程中,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帮助,并解决遇到的问题。

4. 总结与延伸:- 带领幼儿回到幼儿园,与他们一起回顾山洞探险活动中的经历和感受。

- 引导幼儿总结他们在探险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 鼓励幼儿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他们对山洞探险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山洞探险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合作、观察、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展示。

2. 收集幼儿在活动后的绘画、手工作品等,评估他们对山洞探险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扩展:1. 组织幼儿参观地质博物馆或自然公园,进一步了解山洞的形成和特点。

2. 在幼儿园内设置模拟山洞的角落,供幼儿自由探索和游戏。

3. 开展其他与自然探索相关的活动,如森林探险、河流观察等,培养幼儿的环境意识和科学探索能力。

爬山寻找山洞教案

爬山寻找山洞教案

爬山寻找山洞教案教案标题:爬山寻找山洞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相关词汇,如山洞、爬山、探险等。

2.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与探索的方式,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体能水平。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词汇进行简单的交流。

2.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

教学准备:1. 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了解爬山与探险的相关内容。

2. 准备一份地图,标出山洞的位置。

3. 准备一些小组活动所需的道具,如绳子、手电筒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介绍爬山与探险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他们要寻找一个山洞,应该如何进行?活动一:山洞探险任务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

2. 给每个小组一份地图,标明山洞的位置。

3. 解释任务要求:学生需要合作,爬上山去寻找山洞,并在一定时间内找到山洞。

4.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确保他们穿着合适的运动鞋,携带足够的水和食物。

活动二:山洞探索1. 学生开始爬山寻找山洞,教师在途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2. 学生到达山洞后,可以进入山洞内进行探索。

教师可以提供手电筒等道具,增加探险的趣味性。

3. 学生可以观察山洞内的环境,并用英语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景物。

活动三:分享与总结1. 学生返回教室后,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探险经历和观察到的事物。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此次活动的收获,如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探险经历,写一篇关于山洞探险的短文。

2. 学生可以设计一个山洞探险的游戏,与其他小组分享并进行游戏。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评估学生对相关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评估学生对山洞探险活动的总结和反思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山洞或自然保护区,进一步了解山洞的形成和生态环境。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拓展活动,如露营、徒步等,培养学生的探险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山上的小岩洞教案

山上的小岩洞教案

山上的小岩洞教案
教案标题:山上的小岩洞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岩洞的形成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了解岩洞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岩洞。

2. 实地考察岩洞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3. 学生绘制岩洞的观察记录和感想。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岩洞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岩洞的兴趣。

2. 活动1:带领学生到山上的小岩洞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岩洞的地理位置、形状、大小等特点。

3. 活动2:让学生围绕观察到的岩洞特点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想,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4. 总结:引导学生绘制岩洞的观察记录和感想,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进行岩洞探险活动,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2. 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对岩洞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对岩洞特点的观察和记录能力,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理解。

2. 收集学生绘制的岩洞观察记录和感想,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洞的探查和和诗人的幻想》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从局部到整体的分析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的基本观点。

2.准确理解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归纳文章主旨。

3.理解学术散文融科学知识于生动描写与抒情性一体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归纳要点。

2.准确理解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教具准备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二、作者简介
裴文中(1904 01.19 - 1982 09.18),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

河北丰南人。

1927年毕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1937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1929年起主持并参与周口店的发掘和研究,是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者。

1931年起,确认石器、用火灰烬等的存在,为周口店是古人类遗址提供了考古学重要依据。

主持山顶洞人遗址发掘,获得大量极有价值的山顶洞人化石及其文化遗物。

1949年后,积极开展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综合研究,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课文概要
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学术散文。

它把科学探查与奇妙的幻想有机结合起来,将科学知识的介绍与对山洞美景的描述融为一体。

文中不乏有趣的说明,简洁的叙述,真挚的感情,精要的议论。

但都是为了突出作者一个美好的愿望:探查山洞、对山洞的幻想和诗歌创作应该一举多得,收到既对科学做出贡献,又能繁荣诗坛的效果。

换一个角度,作者也揭示了一个规律,科学探索和艺术创作都要运用形象思维,运用想象。

这一点,对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启迪。

四、理清思路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思路的起点。

希望创作歌咏山洞美景的诗歌。

第1段:作者探查山洞时,引起了无限诗意,可是“又写不出美丽动人的诗句”,对此,深表遗憾。

第2段:对古代诗人和散文家有关描述和歌咏山洞的作品很少流传于世,深表婉惜。

这两段文字既交代了写作本文的触发点,又为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3-22段):思路的展开。

详细叙写人们对山洞产生种种奇妙幻想的原因。

如本文标题所示。

诗歌是诗人幻想的产物,而由山洞美景所引发的种种幻想,正是诗歌创作的源泉,这就是思路由诗歌创作转到探讨幻想来源的依据。

第3段:第二部分的总括段。

简要说明应当从山洞的生成,人类对山洞的利用,并追溯到人类远古时代,探讨对山洞产生幻想的原因。

第4至第22段,围绕上述三个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具体描述,包括古今对山洞的利用,山洞的生成、构造和特点,并把这些描述与由此产生的幻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部分((23-28段):」思路的终点。

揭示文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愿望:使科学工作者眼中的山洞,成为诗人歌咏的素材,提倡青年文艺工作者多作些探查山洞的工作。

第26至第28段,补写探查两个山洞的情豪和由此引发的感触:想写诗始终没有写出来,殷切盼望“在探洞的路途上,会有诗人的踪迹”。

与开头相呼应,起到了强化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五课文小结
文章从探查山洞写起,引出洞中美景,从而激发了创作诗歌的欲望,然后转入对山洞幻想的描述,进而提出科学的探查应与诗人的幻想结合起来,最后盼望诗人与科学家一起探查山洞。

全文结构严整,思路清晰,选材有详有略,如第二部分有关石钟乳的介绍和描述用了四段文字,而对结晶体、水帘、地下河等则写的相对简略。

文章采用综合表达方式,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文中引用了许多神话传说和相关的文学作品,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六、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