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浅析网络词“呵呵”的词类归属及语义变化

友在网络交际中不管是否表示笑声,都喜欢用“呵呵”。 具有拟声词的特征,但其在聊天会话中不仅仅用来模拟笑
“呵呵”的词类在使用中有了一定的变异,随着人们在聊 声,大多数网友用“呵呵”来开始话题,表示打招呼,有
天中的运用,其语义也发生了变化,其含义也逐渐的丰富 欢呼和应答的特性。有时还代表聊天者的情绪,如惊讶、
为主的特殊的词类,它可以独立成句,能作句法成分,可
( 一 )“呵呵”最开始的语义是模拟人的笑声,是人开
以做状语、定语、述语等。[2](P49) 叹词表达意思的作用,跟 心的一种情绪,没有其他意义,没有感情色彩。如聊天会
语气词有些相近,用来表达情感、态度的。
话:A:你家的小猫找到了吗?B:呵呵,找到了。会话
呵”如何成为网络伤人用语》等。网络词“呵呵”的词性 解为兼类词,它的各义项之间没有相关的联系,它只是具
仅仅是拟声词吗?还是有其他的词性?下面先看两个词性 备这两种词性的特点,而不是语法功能。
的界定。 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又叫象声词。[1](P23)
二、网络词“呵呵”的语义变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交际的需要,人们的认识有
词》等。在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地有关“呵呵”的学术论 络词“呵呵”产生的基础,随着网民的广泛运用,“呵呵”
文,也是把“呵呵”作为拟声词来进行研究阐述的,如苏 的词性有了变异,也产生了新的用法。由此,我认为网络
子波的《话语标记“呵呵”的语用功能》、贺娟的《“呵 词“呵呵”具有拟声词和叹词的词性特征,但不能把它理
浅析网络词“呵呵”的词类归属及语义变化
王金丽 辽宁大学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新词也不断 能把网络词“呵呵”单纯归属为拟声词。下面可以从三个
出现,“呵呵”一词就被网友评为 2013 年最伤人的聊天词 方面来论述:
呵呵是什么意思

呵呵是什么意思呵呵是什么意思?“呵呵”表示个人的心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它的词语搭配使用。
呵呵当选网聊最伤人词汇。
呵呵是什么意思?“呵呵”原指笑或微笑,也表示自己开心,是笑声的拟声词。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特别是聊天工具和BBS的普及发展的情况下,“呵呵”这个词被越来越多地打在电脑屏幕上用来表示自己的表情。
当然,在手机短信里同样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呵呵”已经成为时下表示礼节性微笑表情的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了。
有时表示敷衍,或者表示赞同,或者表示好笑,或者表示无奈,或者表示同情。
现有“流言止于智者,聊天止于呵呵”的调侃。
“呵呵”一词当选网聊最伤人词汇,一般情况下是自认很熟却被不冷不热甚至不信任的一笑了之因此伤心。
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这个词完全代表不礼貌。
“呵呵”具有多种意思,偶尔表示为1、心情差冷笑2、没话说3、皮不笑肉也不笑4、结束句5、很无聊很闷6、承上启下7、懒得理你8、母猪护崽声(搜狗新词)“呵呵”一般表示为:1、礼貌却含蓄的微笑(对应,“哈哈”,“嘿嘿”,“嘎嘎”“吼吼”等比较放开的大笑)2、虽然不完全认可却也不会反对3、圆场4、想显示自己的涵养和对对方的礼貌5、无奈6、和你不熟7、不可思议呵呵”详细解释表达自己的笑容,却给人以莫测高深的感觉。
有时会让人不明白是喜,是悲,是怒,还是乐,而让人近乎崩溃。
呵呵也有时表示没有话可说,或者对对方的话表示不置可否的时候使用呵呵表示自己在应和。
这种笑声更多的是给人一种嘲弄感,是冷淡的总括,具有表达出对对方不屑,笑而不语的态度。
也表示对自己的嘲讽。
意义如今已多种多样,有时仅仅表示同意,甚至可以是没有意义。
呵呵如今更多的是带有冷笑,嘲讽的味道,抑或是炫耀,放松的心情。
总之,是互联网上的一个比较万能的词汇。
这一词语已成为网络,短信,邮件,贺卡等媒介中常用的词语。
在网络聊天时有些人对对方不知道该说什么,就用“呵呵”两个字应应急。
表示一种无奈,对对方所说的、所做的事,明明知道他是骗你或隐瞒你的,你想摊牌却不能摊牌的无奈。
“呵呵”当选网聊最伤人词语

上 聊 天 时 也 越 来 越 追 求 用 语 的 简 洁 和 经 济 ,“ 呵 呵 ” 也 由此 成 为
对 方 确 实 工 作 、学 习 很 忙 ,或 者 不 善于 网聊 ,面 对 你 的滔 滔 不 绝 自然 毫 无 招 架 之 力 ,不 得 不 用 “ 呵 呵 ”敷 衍 。有 时 , 两
简洁背 后看到社会变 迁
曾 几 何 时 ,人 们 还 在 通 过 书 信 相 互 联 系 ,用 工 整 的 笔 迹 写
一
少一些敏感 ,多一份宽容
遇 到 一 位 感 觉 不 错 的 男 生 ,女 孩 在 QQ 上 猛 敲 一 通 ,
封 好 几 页 长 的 书 信 。再 不厌 其 烦 地 写 上 地 址 、贴 上 邮票 、到 邮
一
名。 “ 呵呵 ”从最初单纯的拟声词逐渐演变得 “ 意味深长 ”,看到
它 ,有 人黯然神伤 ,有人憋 出内伤 ,还有人直接掀桌 。有 网友称 :“ 笑 声里含义深刻 ,不显山不露水 ,让你琢磨不透 。”还 有网友形 容这 个 词只有一个用处 :以最大的效果激怒对方 ,践踏 对方的全部热情 。八 成网友表示聊天时经常用 “ 呵呵 ” , 想说但不知道说什么时用 “ 呵呵 , 无奈时用 “ 呵呵 ” ,自嘲时也用 “ 呵呵 。
若 想 随 便 逮 着 一 个 人 便 能 絮 叨 个 没 完 是 不现 实 的 。对 于 对 方
成 为 中 国社 会 变 迁 中 最 重 要 的 因素 ,还 没 到 乡 音 未 改 鬓毛 衰 的 时 候 ,儿 时 的小 伙 伴 们 便 已 经 纷 纷离 开 故 乡 ,到 其 他地 方 去 寻找 自 己 的梦 想 了 。对 身 边 众 多 的 “ 泛泛 之 交 ”甚 至 “ 陌 生 人 ” ,唯有
拟声词“哈哈”、“呵呵”的对比分析.doc

拟声词“哈哈”、“呵呵”的对比分析拟声词“哈哈”、“呵呵”的对比分析摘要:为了区分这组常用的表笑声的拟声词“哈哈”与“呵呵”,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涉及到语法,词汇,语音,语义,语用等多方面的知识,对比分析出二者在来源,造字法,音节和词法上的差异。
关键词:哈哈呵呵拟声词对比分析拟声词是人类语言的起源,对于拟声词的研究,无论是对语源学、训诂学还是对现代汉语的语法、词汇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拟声词是最古老而又最年轻的词汇,说它古老是因为它与人类语言的起源一样早。
说它年轻是因为在汉语中把它作为一类词独立进行研究也就是最近几十年的事。
“哈哈”与“呵呵”作为最常用的表人的笑声拟声词,在口语和书面语运用中,由于二者语法功能和语用功能极为相似,所以很少有人注意到二者间的差异性。
本文将分别从它们的来源、造字法、音节和词法四个方面来考察二者间的异同点。
1从来源来看“哈哈”与“呵呵”在汉语在字典中的解释,最初都是作为模拟人的笑声的拟声词而出现,口语中的最早来源无从考证,经过大量搜索,得知了它们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来源。
“哈哈”最早见于史料,出自宋代法眼宗禅僧道原编撰的《景德传灯录》,原名《佛祖同参集》:“黄檗哈哈大笑。
”“呵呵”本来是胡人之间流行的一种笑声。
入唐后,唐王室本来就有胡人血统,加之采取兼容并蓄的国策,遂成就了辉煌的大唐盛世,“呵呵”这种胡人的笑声也顺理成章地传入了中原。
《全唐诗》中“呵呵”一词凡三见。
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五十六》:“含笑乐呵呵,啼哭受殃抉。
”韦庄《天仙子》:“醺醺酒气麝兰和,惊睡觉,笑呵呵,长笑人生能几何。
”由此可见,“呵呵”先于“哈哈”进入史料。
2从造字法来看“哈”与“呵”都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形声字是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
形旁的主要作用是表示字的意义类属,帮助了解和区别字的意义。
“哈”与“呵”的形旁都用的是一个象形字“口”,说明此二字的意义都与嘴部的动作有关。
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

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会话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
在网络聊天中,表情符号和简洁的语言表达常常被使用,而“呵呵”作为一个常见的表达方式,具有丰富的功能。
本文旨在对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进行研究,探讨其在不同情境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并分析其在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一、“呵呵”的起源和发展1.1 “呵呵”的词源和演变“呵呵”一词最早源自于中国古代笑话中“呵”这一表示笑声的动词。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呵呵”作为一种简洁的表达方式从文字笑声中独立出来,成为网络交流的常见用语之一。
1.2 “呵呵”的多样化表达随着网络交流工具的多样化,人们对“呵呵”的表达方式也进行了创新。
除了字面意义上的“呵呵”,还有众多变体如“哈哈”、“嘿嘿”、“呵呵呵”等。
这些不同的表达形式往往能够体现出说话人的情绪和语气,增加了交流的丰富性。
二、“呵呵”的正反面功能2.1 “呵呵”的积极功能在网络会话中,“呵呵”常常被用于表示笑声或轻松的心情。
它可以缓解紧张和尴尬气氛,调和交流的气氛,提升友好度。
2.2 “呵呵”的消极功能“呵呵”也常常被人们用来表达不屑、冷嘲、嗤笑等消极情绪。
在言语间的表达中,“呵呵”可以起到“嘲笑”对方的作用,引发不愉快和争议。
三、“呵呵”的读音和语气表达3.1 “呵呵”的读音由于“呵呵”是一种拟声词,其读音会因个人习惯而有所不同。
有些人读成“hehe”(类似于英语中的“哈哈”),而有些人则读成“hehe”(类似于汉字中的“呵呵”)。
3.2 “呵呵”的语气表达“呵呵”在网络会话中不仅仅是一个字面上的“呵呵”,其语气表达也非常重要。
它可以通过搭配使用不同的符号、字体和表情符号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和语气。
例如,“呵呵!”表示轻松和开心,“呵呵!你真幽默!”表示嘲笑和不屑。
四、不同情境中的“呵呵”4.1 “呵呵”在朋友间的交流中在与朋友间的网络会话中,“呵呵”常常被用来表达轻松和愉快的心情。
呵呵的句子朋友圈

呵呵的句子朋友圈1. 呵呵,一个人的世界,其实也挺好。
2. 呵呵,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各种意外。
3. 每天都呵呵,才能有好心情。
4. 呵呵,笑一个,忧愁都会散去。
5. 呵呵,说笑一番,愁事都能化解。
6. 呵呵,笑着面对困难,它们就都变小了。
7. 呵呵,不论前方有多少坎坷,我都会笑着迎接。
8. 呵呵,内心的快乐,别人永远无法理解。
9. 呵呵,只有自己笑,才能真正把握幸福。
10. 呵呵,生活有时候就是一个笑话。
11. 呵呵,有些事情注定是让人哭笑不得。
12. 呵呵,笑一个,烦恼就不痛了。
13. 呵呵,自己开心,才能让别人也开心。
14. 呵呵,笑一个,让烦恼都溜走。
15. 呵呵,有些人不值得让我哭,只值得我笑。
16. 呵呵,笑一个,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
17. 呵呵,笑对生活,生活也会回报你。
18. 呵呵,应对挑战,先笑一笑再说。
19. 呵呵,笑一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20. 呵呵,只有通过笑容才能传递更多的爱。
21. 呵呵,纵然遇到困难,我仍然坚定地笑着面对。
22. 呵呵,笑一个,吸引更多好运的光临。
23. 呵呵,我是个笑起来很幸福的人。
24. 呵呵,笑一个是我对生活最有力的回击。
25. 呵呵,情绪不好时,试着笑笑,也许会好些。
26. 呵呵,即使遇到困境,也要保持笑脸。
27. 呵呵,笑一个,让别人看不透你的真正心思。
28. 呵呵,坚持微笑,忧愁就不知道怎么找上你了。
29. 呵呵,笑是我最好的护身符,谁也拿不走。
呵呵,谁最先使用“呵呵”?

呵呵,谁最先使用“呵呵”?作者:来源:《初中生·博览》2012年第01期阅读背景:行走网络,遍地“呵呵”。
它包含的意思可广了:可以是赞同,可以是不置可否,可以是老好人式的习惯性微笑,可以是发自内心的交流……这个词,有人说是苏东坡最先使用。
其实,它老早就有了,一不是现代人的发明,二呢,苏东坡也不拥有相关知识产权。
“呵呵”最早见于史料,是《晋书·载记·石季龙》。
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虎的太子石宣妒忌得宠的弟弟石韬,派刺客杀了这个老弟。
临葬前,石宣“乘素车,从千人,临韬丧,不哭,直言‘呵呵’,使举衾看尸,大笑而去”。
既然是“大笑而去”,“呵呵”当然就是笑声。
后赵为羯族所建,因此“呵呵”本来是胡人之间流行的一种笑声。
入唐后,唐王室本来就有胡人血统,加之采取兼容并蓄的国策,遂成就了辉煌的大唐盛世,“呵呵”这种胡人的笑声也顺理成章地传入了中原。
《全唐诗》中“呵呵”一词出现了三次。
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五十六》:“含笑乐呵呵,啼哭受殃抉。
”韦庄《天仙子》:“醺醺酒气麝兰和,惊睡觉,笑呵呵,长笑人生能几何。
”还有韦庄的《菩萨蛮》:“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这些苏东坡早了几百年。
网上有篇帖子,名为《“呵呵”一词用之书信始于苏东坡》,说以上四例都不是用于书信。
但“呵呵”用于书信也并非源自苏东坡,苏东坡哪里配拥有“呵呵”的知识产权呢!早在苏东坡出生前三年,欧阳修就开始在书信中“呵呵”了。
景佑元年,欧阳修在《与王几道一通》中写道:“某顿首白几道先辈足下:段氏家人至,蒙示书及诗,并子聪、圣俞书与诗。
后于东山处,又见诗。
何其勤而周也。
圣俞得诗大喜,自谓党助渐炽,又得一豪者,然微有饥态。
几道未尝为此诗,落意便尔清远,自古善吟者益精益穷,何不戒也。
呵呵。
”苏东坡刚刚三岁时,欧阳修又在信中“呵呵”了:“孙书注说,日夕渴见,已经奏御,敢借示否?蒙索乱道,恰来尽。
呵呵。
”苏东坡八岁时,欧阳修依然如故:“铭文不烦见督,不久纳上,只为须索要好者,恐未尽尔。
“呵呵”如何成为网络伤人用语--基于评价理论的诠释

“呵呵”如何成为网络伤人用语--基于评价理论的诠释贺娟【期刊名称】《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01【摘要】The ultimate purpose of dialogues is persuasive,hortatory and ackonwledgeable in order to construe the ideal reader as aligned into a community of value position.hehe helps to alleviate the rela-tionship,however,it covers up the responder's real value position and deviates from the expected effect. Furthermore,hehe leads to mutual misunderstanding and suspect in the dialogue,resulting in a poten-tially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negotiators'relationship.Therefore,hehe is an unsuccessful respon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ppraisal.It fails to align the negotiators into a community of value position and hurts both of them emotionally,becoming hurting expression on the Internet consequently.%对话的终极目标是说服、共鸣和认同,进而构建起特定的理想对话者,将其纳入共同的价值立场。
历史上第一个用“呵呵”的人竟然是苏东坡?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上第一个用“呵呵”的人竟然是苏东坡?导语:网络行走,常见“呵呵”二字。
它可以是率性默许,可以是保留意见,可以是偶逢知己会心一笑,可以是发表异议前的情绪缓冲。
它代表的意义是如网络行走,常见“呵呵”二字。
它可以是率性默许,可以是保留意见,可以是偶逢知己会心一笑,可以是发表异议前的情绪缓冲。
它代表的意义是如此善变。
可是谁曾到,900多年前,就有人漫不经心留下“呵呵”二字。
越过时空,方知“呵呵”最多的是苏东坡。
他写信给好友:“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
”显然是对一首新词颇为得意,好似中学生的作文已经暗自预订了老师的圈赏。
他给因“河东狮吼”出名的陈季常写信:“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呵呵。
”意思是只要晚上睡得爽,写词只是小意思。
苏东坡留下大量书简,短则十余字、长则百字,内容是军国大计加上鸡毛蒜皮,更有“呵呵”数十处以资调味。
他写信教钱穆父做菜:“取笋簟菘心与鳜相对,清水煮熟,用姜芦服自然汁及酒三物等,入少盐,渐渐点洒之,过熟可食。
不敢独味此,请依法作,与老嫂共之。
呵呵。
”小小饮食诀窍居然也能带来如许乐趣,令人想起那个贪吃秀才的笑话:崇拜苏东坡并不是因为他的一手好文好字,而是因为酥烂入味的“东坡肉”。
苏东坡喜用“呵呵”,恐与陈季常的父亲陈公弼有关。
老陈在陕西凤翔做太守时,苏东坡是他手下,二十六七的小伙子年轻气盛像愤青,两人闹过矛盾,老陈还专门向上级写过小苏的检举信。
后来老陈让小苏为他新修的凌虚台作记,小苏居然借文字讥讽老陈,大写凌虚台将来的坍塌之状。
但老陈胸襟令人称道,他居然没有丝毫怪罪,还一字生活常识分享。
「呵呵」、「唉」、「咦」、「哦」那些常用英语语气词怎么说

美联英语提供:「呵呵」、「唉」、「咦」、「哦」……那些常用英语语气词怎么说?导学:英语中有一些语气词称为 discourse markers或discourse fillers,掌握这些语气词对于英语口语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些词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意义,主要起到舒缓语气,给说话者提供思考紧接着的话题的时间及引出话题等作用。
表示肯定回答的有:uh-huh, yes, yup, yep, yeah, yea, ay, aye, sure, yah, ya, certainly表示否定回答的有:no, nope, na, naw, nah, uh-uh英语中有一些语气词称为 discourse markers或discourse fillers,掌握这些语气词对于英语口语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些词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意义,主要起到舒缓语气,给说话者提供思考紧接着的话题的时间及引出话题等作用。
这些词有oh, well, like, uh and OK(有时写成okay) 。
Oh一般放在回答句句首,用来表明听者接受到一些新信息。
如:Doctor: I think you’ve probably got what we call dry eyes.Patient: Oh.Oh同常与一些单词或词组连用,有时表明说话人明白了、知道了,如 oh I see, oh right;有时是对听到信息的反应,如:oh good, oh heavens, or oh no.Wellwell和oh一样用在回答句的句首,但表达的意思不一样,放well在回答句的句首表明说话者认为事实和他的想法与他所停到的不同Like引出别人的话的很通常的方法是用likeUh和Um当我们未想好如何用词时,常用Uh或Um来避免不说话的尴尬场面Oh my God 或 Oh my gosh这个短语也非常常用,有时候简略为Gosh! 中文意思就是“我的老天!我的上帝!”一般用于表达惊奇,喜悦,或是愤怒。
呵呵的含义

呵呵的含义
呵呵的含义
精选阅读(1):
呵呵的含义
很多人至今不明白呵呵的意思,我去百度一下,给你们解释:一般来说类似于敷衍的态度有几种状况下都会发“呵呵”,比如:对方不知道说什么,但还有点不好意思不理你。
再如:他觉得有些意思,但还不是个性个性有意思,又不能不回答,又不能说不好笑。
呵呵”当然之后在李毅吧又被引申出深层次含义,当我在键盘上优雅的打出“呵呵”两个字的时候,其实我心里想的是:去你马勒戈壁。
[由 整理]
例如,我去年买了个表。
这种句子我一开始也没想到是骂人身上去。
精选阅读(2):。
说呵呵的人是什么心理

说呵呵的人是什么心理文章目录*一、说呵呵的人是什么心理*二、与人沟通的说话技巧*三、和朋友聊天要注意什么说呵呵的人是什么心理1、说呵呵的人是什么心理对于知道潜在意思的人来说,就是在鄙视你。
对于不知道的人来说,“呵呵”就是单纯的略高兴。
你以为呵呵的人都是不在乎么?你以为呵呵的时候都是在敷衍么?我以前也这么看。
其实有时候就是因为刚好不知道怎么接你说的上一句话了,又不能不理你,呵护你的感觉罢了。
喜欢说呵呵是因为以下几点:一般觉得无话可说但是不回又觉得不礼貌。
微笑,呵呵显得含蓄点。
对某件事表示无语,一种讽刺的意思。
2、说呵呵给人冷漠感和距离感“呵呵”,这两个字,被一个网络调查评为年度最伤人聊天词汇。
“哦”,则被另一个类似网络调查中摘得桂冠。
你是不是曾经因为一句“呵呵”而感到备受冷落?现在,“呵呵”这个万恶的聊天终结词汇要走向末路咯!最新调查显示,年轻人聊天时最常使用的三个语气词前三位为“嗯嗯”、“哈哈”和“呵呵”,“嗯嗯”已经成为最常用的文字聊天语气词。
不同于“呵呵”给人的冷漠感和距离感,“嗯嗯”更加温柔和亲切,“嗯”的次数也是有讲究的,“嗯”是冷漠、“嗯嗯”是温柔、“嗯嗯嗯”是不耐烦,“嗯嗯嗯嗯嗯…”是键盘坏了。
不过不管是“呵呵”还是“嗯嗯”,其实都是一种敷衍,人与人的关系会有什么本质的变化吗?3、说话时应注意什么说话要讲究礼貌,开口骂娘,闭口带口头禅,没有人喜欢跟你搭腔,所以说话一定要讲究礼貌用语,长辈、领导一定要带尊称。
小孩子也要带昵称,宝宝了、乖乖了,别听了才会倍感亲切。
要想会说话,一定要学会会听话,别人发言时要用眼睛注视着对方,全神贯注,不搞小动作,认真听别人说话这本身就是对别人最大的尊敬。
与人沟通的说话技巧语气说话和语气很重要,有时候同样的一句话,同样的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气表达出来,那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味道。
因此在和人交流沟通的时候要注意语气。
求同每个人骨子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都认为自己的才是对的。
为什么“呵呵”会伤人?

龙源期刊网 为什么“呵呵”会伤人?作者:李梦茹来源:《大众健康》2014年第10期一句“呵呵”,大概都是对这种幻象的破败吧。
之所以有人为它拍案有人为它掀桌,甚至引发分手大战,都是因为它戳中了我们心中隐匿的恐惧。
汉语言博大精深,拟声词何其之多,在日常的网络聊天里,我们常用“哈哈”、“嘻嘻”、“嘿嘿”表达心情,均能令双方皆大欢喜,但唯有一个词是大家公认的“冷场利器”——那就是“呵呵”。
在网友评出的年度最伤人聊天词汇中,“呵呵”名列第一。
网友们表示这个词意味深长,能让人憋出内伤,甚至有人这么评价“呵呵”——这个词只有一个用处,就是用来以最大的效果激怒对方,践踏对方全部的热情——一个词的杀伤力,竟然可以大到如此程度!你我是不是都有被“呵呵”的经历?记得有一次和朋友在QQ上说起一件趣事,我兴致勃勃地发表了一大通观点,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呵呵”两个词跳出来他的对话框,顿时语塞,仿佛轻描淡写地被狠狠摁下了个句号,想说的话都被掐断在半空中,那种感觉难受憋屈极了。
“呵呵”看似笑面佛般无害,却好像都藏匿着这样一种情绪:不感兴趣,拒绝深入,冷淡漠视,到此为止。
一句“呵呵”,凉飕飕,又冷冰冰的,漫不经心地就让人陷入一种被动的心理困境。
为什么“呵呵”会伤人?而且为什么是越亲近的人越会被对方的“呵呵”伤害?我觉得这可以归结于,这个词代表了一次被击溃的互动。
从客体关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世界万物都如同镜子,人成长的驱动在于从中确认自我的存在,稳定平衡的互动如同清晰的镜面,让人能看到自己的位置,而一旦互动发生倾斜,或者干脆一方停止回应,那么镜面就扭曲了,让人彷徨而迷惑,存在感也岌岌可危。
“互动”对我们的意义如此重要,因为正是”互动”产生的边界,勾勒出了世界的样子。
你有过在旷远的深山中大喊着听回声的经历吗?你高喊一声“喂”,送入层层叠叠的云雾之中,然后竖起耳朵,听着那声“喂”悠悠荡荡地被送回来,你乐此不疲于这样的游戏,听着自己的声音在山谷间跌宕,一个追赶一个,波纹一般漾开,余韵袅袅。
女生说,呵呵,谢谢,晚安潜台词

女生说,呵呵,谢谢,晚安潜台词
女生对你说晚安,可能是因为你的聊天实在太无趣了,甚至聊天中懒得回你,一直“嗯嗯,啊啊”敷衍你,但是你还是很执着地和她继续尬聊。
这个时候女生可能就会想用一些更明显的聊天结束语来终止这次聊天,比如晚安,潜台词就是告诉你我要睡了,拜拜咯。
有的女生可能喜欢用晚安作为结束聊天的礼貌性用语,而有的女生则喜欢用我去洗澡了来作为结束聊天的礼貌性用语。
这种情况下,女生主动说晚安就是为了结束和你聊天,因为你的聊天技巧太差劲了,实在勾不起她的任何兴趣。
这个时候简单回复晚安,表示礼貌,看看你们的聊天记录,想想为什么你的聊天失败了。
然后你需要学习一些和女生聊天的方法聊天开场白、和女生聊天的话题、和女孩子的聊天技巧、聊天冷场怎么应对。
“呵呵“当选聊天最伤人词汇

“呵呵“当选聊天最伤人词汇 称践踏对方全部热情
摘自: 武汉晚报
有网友利用微博做了个投票统计:推举“呵呵”为年度最伤人词汇,你赞同吗? 从12月28日上午7点——30日下午5点,参与投票的2342名网友中,2110人投“赞成” 票。 最终,“呵呵” 当选2013年度最伤人最恶心的聊天词汇。
•
你聊天时说过“呵呵”吗?你被回应“呵呵” 的频率高吗?记者在QQ群和微博里随机问了30个 人,八成网友表示聊天经常用“呵呵”,想说不知 道说什么时用“呵呵”,无奈时用“呵呵”,自嘲 时用“呵呵”…… • 名叫“路由”的网友留言到:最讨厌的就是 “呵呵”的人,如果是陌生人或者工作关系倒无可 厚非,但如果是你的同学或网友,还是尽量远离他/ 她吧,因为他/她的心里已经把你判定为比陌生人还 陌生的人了。 • 网友“冒楠”则表示:一个“呵呵”整这么复 杂,我只是爱随手用,没有其他意思。
描写不同笑声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不同笑声的词语有哪些一般性笑含笑大笑憨笔苦笑失笑惨笑痴笑喷饭嘻笑讥笑嘲笑捧腹大笑呵呵大笑破涕为笑嘻嘻哈哈前仰后合仰天长笑哄堂大笑眉开眼笑咧嘴笑抿嘴笑笑眯眯笑嘻嘻笑哈哈褒义性笑微笑解颐欢笑俏笑巧笑莞尔一笑吟吟微笑笑容可掬笑逐颜开嫣然一笑开怀爽笑笑声朗朗谈笑风生贬义性笑偷笑暗笑干笑怪笑假笑狂笑冷笑媚笑狞笑窃笑讪笑奸笑耍笑谄笑满脸堆笑嬉皮笑脸笑里藏刀胁肩献媚青楼卖笑皮笑肉不笑形容笑声的词语有:哈哈、呵呵、嘻嘻、咯咯、嘎嘎、一、哈哈[ hā ha ] [ hā hā ]1、基本释义[ hā ha ]⑴、〈动〉用于“打哈哈”。
指开玩笑;凑趣。
⑵、〈名〉用于“哈哈儿”。
指可笑的事。
[ hā hā ]⑴、〈拟〉笑声。
⑵、〈叹〉表示得意或满意。
2、造句⑴、他滑稽的样子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⑵、她表面嘻嘻哈哈,内心却很孤独。
二、呵呵[ hē hē ]1、基本释义⑴、笑声。
⑵、形容说话声音含混不清。
2、造句⑴、她笑呵呵的走了进来。
⑵、他天天乐呵呵的。
三、嘻嘻[ xī xī ]1、基本释义⑴、欢笑貌;喜悦貌。
⑵、象声词,笑声。
⑶、象声词,叹气声。
⑷、象声词,鸟鸣声。
2、造句⑴、她笑嘻嘻的走了进来。
⑵、她每天都嘻嘻哈哈的。
四、咯咯[ gē gē ]1、基本释义⑴、形容母鸡叫声。
⑵、形容笑声。
五、嘎嘎[gā gā]1、基本释义⑴、象声词,笑声。
⑵、一种儿童玩具,同“尜尜[ gá ga ]”。
形容“笑声”的词语有:1.哈哈大笑;2.语笑喧阗;3.欢声笑语;4.捧腹大笑;5.哄堂大笑。
1.哈哈大笑[hā hā dà xiào]:形容开怀的大笑起来。
形容非常开心。
2.语笑喧阗[yǔ xiào xuān tiān]:喧阗:声音大而杂,喧闹。
形容许多人挤来挤去地大声说笑。
3.欢声笑语[huān shēng xiào yǔ]:欢乐的说笑声。
4.捧腹大笑[pěng fù dà xiào]:用手捂住肚子大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1102-1106年)始铸,年号钱。
有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和崇宁元宝三种。
崇宁通宝当十型,钱文为徽宗亲书,所以又其为御书钱。
该钱文书法清秀骨瘦,铁划银钩,是徽宗赵佶瘦金书体存留世间的真实显现。
宋徽宗更因铸钱精绝,而于王莽并称“钱法二圣”。
钱体厚重,青铜质,锈色古旧,开门的老生坑。
之所以谓之大字版,是因此品钱文四字饱满,寄廓接缘。
“宝、宁”二字冠点长且向左倾;长点“崇”;斜丁“宁”;高走“通”等,与被公认的各谱均载的大字“崇宁通宝”雷同。
除钱径略小外,轮廓宽窄、穿孔大小亦基本一致。
他写的钱文与众不同,一眼就可看出他的手迹,这充分显示出他的书法艺术个性和美感。
在钱币制作上,在方孔圆钱上安排四个瘦金体文,加上狭缘而不用阔缘,钱文与细廓的线条配合得非常得体,和谐。
而这些钱文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点,坚画收笔带钩,撇如匕首,按如切刀,劲健有力,洒脱自如,加上廓深肉细的精湛作工,更显得豪纵俊逸,气度不凡了。
特别是“大观通宝”四个字,有简有繁,在圆钱上本不易处理得当,但他能部署、配置得恰到好处,令人赏心悦目。
而大观通宝钱则是徽宗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其中行书大观小平铁母瘦金体特型出号大观。
这两种钱都是珍稀之品。
大观通宝钱是徽宗大观年间铸造的,相传当时有人夜观星象时忽然发现彗星闪过,叹为观止,徽宗认为是吉祥之兆,故而改元,再而铸钱。
西汉末年王莽政权“新”铸造钱币,形制特殊,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方孔圆钱形式,直径为3厘米,面文为篆书“国宝金匮”四字,旋读,悬针篆。
下以短颈联方形泉身,边长为2.8厘米,身面、背有直纹两道,纹内直书悬针篆“直万”二字,背无字。
实物考证
新莽实行黄金国有,令发将黄金输于御府,发给国宝金匮直万作为凭证,非流通之钱,有人认为是流通货币,因为折价太高而没有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也有另外一种意见认为该物并非货币,而是藏金柜上的拉手或者装饰之类,象征着王莽拥金无数。
现今只有一枚完整钱存世,另有一枚只存上部半枚,且流失海外,不知所踪。
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真品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上图是2006年西安出土的国珍金匮五千。
专家估计还会有当千,当百等。
最近几年,西安附近累计出土十几枚此类钱币。
历史追述
我国历史上面值最大的铜币,当推新朝王莽(8—24)发行的“国宝金匮直万”古铜币,面值为一万枚五铢钱。
据史料记载,王莽在位16年,由于国库空虚,共进行了4次货币改革,每改一次,就搜刮老百姓一次。
“国宝金匮直万”是王莽最后一次货币改革铸造的,其形状如葫芦。
上部为方孔圆形,铸有“国宝金匮”篆字;下部为正方形,上铸篆体“直万”两字,字体十分精美;中部系一短颈,连接上下两部。
在当时,万枚五铢钱,可兑换黄金一市斤,而一枚“国宝金匮直万”钱,竟值一斤黄金,可见其剥削之程度惊人了。
“国室金匮直万”钱,由于面值过高,发行时间很短,清代之前没有发现其实物。
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西安一农民在平地时发现两枚。
一枚被古币收藏家张叔驯购去,另一枚被英人柳玛购去,后由上海集币家张晋购回。
以后又归陈仁涛收藏,解放前夕,陈移居香港。
50年代初,我国政府用重金将其购回,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咸丰”是清文宗的年号,咸丰年间正值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高潮时期。
此时民怨沸腾,清政府为了苟延残喘,在钱币铸行上大做文章,将财政危机转嫁到老百姓身上。
相继推出“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咸丰元宝”种类繁多的钱币。
咸丰元年首先准备开铸“咸丰通宝”制钱。
由于鸦片战争、列强的掠夺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发生,钱局铸造制钱已很难正常进行,很多省钱局实际上处于停顿状态,即使开铸,也是偷工减料。
因而造成咸丰通宝制钱精好者少,而粗制滥造的多,大都质劣而轻小,或造成铁钱、铅钱代替铜钱。
咸丰元年时,规定钱重一钱二分,至第二年,变为一钱,但具体铸行大多轻于规定重量。
“
宝泉局自咸丰三年五月起先铸当十大钱,八月又铸当五十大钱,十月增铸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
宝泉局咸丰大钱版本较多,书体变化较复杂,币材有红铜、黄铜、铁、铅等。
宝源局自咸丰三年八月始铸当十大钱,十月开铸当五十大钱,十一月又铸当百,当千等,大钱币材用水红铜、黄铜、铁、铅等,版本、书体变化多,大小轻重差异较大。
清朝咸丰以前各帝所铸钱币,大多字体呆板、凝滞、俗陋,毫无书法艺术的气息和价值可言。
而咸丰年间宝泉局(户部局)铸行的一种“咸丰通宝”铁钱的面文书法,却笔意凝练清峻、秀丽飘逸,在书写风格上与前朝各钱和其他咸丰钱都有着显著的差异,尤其“咸”字的书写与其他咸丰钱迥然不同。
这就是泉界中所说的——“戴书”咸丰铁钱。
唐代开元通宝货币。
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开创了新纪元,在钱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
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